辽宁黑河省长谈振兴

辽宁黑河省长谈振兴

一、辽黑两省省长话振兴(论文文献综述)

任嘉敏[1](2020)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地理学界所关注的重要研究内容。绿色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延续,相关研究也从理论以及方法论层面为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人地系统耦合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绿色发展的根本指向即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共生发展。适时、客观的针对典型区域开展绿色发展相关研究,不仅能够深刻认知典型区域绿色发展核心特征、时空演变规律,也能为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矛盾,寻求绿色发展语境下的优化提升路径提供参考,理论及现实意义较强。老工业基地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特殊地域类型,发展与演化规律独特。现阶段,老工业基地正面临着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其复杂性、艰巨性也远超其它地区,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最典型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一批重要的基础性及战略性产业,关乎国家经济命脉。计划经济体制下,东北三省走上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路径,产业结构畸形化严重,为后来区域人地关系矛盾的爆发埋下伏笔。长期依赖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亟需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绿色发展思想则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抓住现有发展机遇,缓解人地矛盾,提升区域绿色竞争力,实现经济振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研究区,基于绿色发展及相关理论,遵循地理学“过程—格局—机制”经典分析方法,从理论以及实证两个层面展开相关研究。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历程深入分析基础上,综合利用综合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方法,从绿色发展水平及绿色发展效率两个角度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揭示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最后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的对策及建议。全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共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绿色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一章与第二章。该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展开,首先从时代背景出发,论述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绿色发展的目的及意义。论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及CNKI数据库从地理学视角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也阅读了相关书籍和刊物等。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绿色发展测度方法、绿色发展时空演变、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及绿色发展制度6个方面。论文在对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水平、绿色发展效率等相关概念辨析基础上,结合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物质代谢理论、环境库兹涅茨理论、路径依赖理论,提出了包含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机制分析、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等内容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三章。一是,论文对建国后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演进脉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对各阶段区域发展特点进行概括。二是,分析不同阶段区域发展理念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情况。三是,借助物质流分析方法(MFA)对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代谢进行定量测度分析。为后续开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演化机制及优化提升对策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四章从绿色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效率的不同视角出发,刻画振兴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一方面在老工业基地核心特征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得分。另一方面,在绿色发展效率内涵基础上,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静态及动态效率。第五章则在前一章绿色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评价的基础上,从定量及定性两个角度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第四部分为论文的对策建议及结论,即本文的第六章、第七章。在前文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基础上,运用神经网络分析法及R/S分析法对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及差异演变做出预测,并提出优化提升的对策建议。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研究仍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老工业基地传统发展模式与绿色发展模式的对比,不难发现,老工业基地从发展动力到发展目标方面均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资源高效、产业绿色、高质增长、治理有效、绿色宜居构成了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在自然资本日益稀缺背景下,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区域内部物质代谢情况可以作为判断现阶段老工业基地人地关系的重要表征。此外,从水平及效率视角构建绿色发展判别模型能够较好的涵盖绿色发展系统属性以及系统运行两个方面,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根据各类影响因子作用方式及程度的不同,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机制可以概括为内生动力、外部推动以及引导调控三方面。三方面影响因子通过要素间不同比例组合也形成了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不同路径。2、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的形成与演变是建立在对特定时间背景下区域发展方式的不断反思和总结基础上。建国后,区域发展理念依次经历了经济建设为主及环保意识薄弱、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兴起、生态省建设及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发展四个阶段,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到深、层层深入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也一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的主旋律,逐渐摆脱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生产方式。物质流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对物质依赖程度较高,生物质和化石燃料是直接物质投入(DMI)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生产过程排放(DPO)主要由固体废弃物组成。DMI正处于环境影响总量下降阶段,但具有较为明显的波动性,而DPO处于由排放强度高峰向人均排放强度高峰过渡阶段。经济规模效应推动了 DMI、DPO增长,人口效应对二者增长先正向拉动后负向拉动,技术进步效应的提升抑制了两者增长,而清洁生产效应并未很好抑制DPO增长。3、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发现2006—2017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得分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产业转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的主要支撑。空间上,绿色发展水平及各准则层空间分异特征显着,以四大城市为核心的绿色空间格局愈发明显。马尔可夫链法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地市实现绿色发展等级的跨越式发展存在较大难度。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呈缩小态势,省域内差异以及非资源型城市内差异是造成绿色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别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以及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从静态及动态两个维度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算。绿色发展静态效率结果表明,2006—2017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相对较低,且最优地市数量有所下降。东北老工业基地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高效率类型地市数量有所下降,空间上以四大城市为核心的高绿色发展效率聚集区愈发明显。绿色发展动态效率结果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C)自2014年后保持正向增长,技术进步及资源配置能力提高是TFPC的主要推动力,大部分地市TFPC均表现出正向增长的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TFPC分布与静态效率分布有所不同,空间上位于辽宁省的各地市TFPC增长速度较快。综合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时空格局具有如下特点:四大城市处于绿色发展核心地位,空间上“集群”状分布较为明显,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较为滞后。4、采用障碍度模型及Tobit回归模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影响因子进行识别。障碍度分析表明,环境保护支出占GDP 比重、人均GDP、科学技术支出占GDP 比重、政府财政自给率、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Tobit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显着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而产业结构、政府调控以及命令型环境规制显着抑制了绿色发展效率增长。在此基础上,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梳理。内生动力因素包括区位条件、资源禀赋、路径依赖效应;外部推动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进步三方面;引导调控机制则分为宏观政策促进以及环境规制两方面。5、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显示,2018—2023年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将呈波动上升态势。可以预见,“十四五”末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将较“十三五”时期有较为明显的提升。R/S分析表明,2018年后的未来12年内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演变趋势将与现在具有同样的演变趋势,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将会逐渐缩小。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最后从产业绿色转型与优化布局、培育内生增长动力、提升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撑能力、制度优化与政策设计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杨奇峰[2](2019)在《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空间格局特征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滑雪场是指为旅游者提供以滑雪运动为主要活动项目及相关娱乐、健身、购物、餐饮等配套服务的场所。从这一定义出发,旅游滑雪场既是开展滑雪运动的重要运动场所,也是发展冰雪旅游必备的基础设施。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和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临近,民众体验滑雪运动和参与冰雪旅游的热情被充分点燃,我国正在由冰雪旅游大国向冰雪旅游强国大步迈进。事实上,旅游滑雪场数量和规模是否合理、规划和布局是否科学、与自然和人文资源结合是否紧密、与其他旅游资源匹配是否恰当诸多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该地区滑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的开展,进而影响该地区整体的旅游竞争力。但目前学术界对滑雪场空间结构的研究成果较少,缺少定量评判,也较少探讨旅游滑雪场的空间布局结构与区域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人文特点、临近优质景区等诸多影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这些又恰恰是确保旅游滑雪场空间结构合理与优化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冰雪资源和山地资源丰富、开展滑雪旅游活动历史悠久的国内最大滑雪旅游目的地——东北三省为研究区域,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其旅游滑雪场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进行科学评判,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合理优化,以期拓宽国内对滑雪场空间结构研究的学术视角以及助力东北三省滑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的蓬勃发展。滑雪运动在我国东北三省的发展历史极为悠久,其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唐朝,现如今更是国内冬季冰雪旅游的热门区域,其聚集了近200座滑雪场,约占我国滑雪场总数的四分之一,虽然这其中的亚布力、北大壶、净月潭、长白山万达等旅游滑雪场早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滑雪度假胜地,但整体看,东北三省的旅游滑雪场在空间布局结构上仍然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雪场数量和规模差距过大、雪场与当地自然和人文优势整合优势不明显、雪场与旅游景区整合度不佳等方面的不足。在当代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些短板会明显阻碍东北三省滑雪旅游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因此,重新审视旅游滑雪场的空间格局,并加强其与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要素的深度联系,是东北三省发展滑雪运动和开展滑雪旅游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研究贯穿“文献研究-理论回顾-现状分析-对策探讨”的研究主线。首先,对滑雪场空间布局、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变、滑雪产业发展、冰雪旅游开展等相关研究领域的有关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其次,对旅游滑雪场、旅游空间结构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对习总书记“两山”重要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进行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再次,运用集聚度、均衡度、核密度等分析方法对东北三省旅游旅游滑雪场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并探究影响旅游滑雪场空间布局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同时着重强调旅游景区与滑雪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针对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在空间格局、资源整合、文化融合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东北三省实际情况提出严守生态红线、建立总管机制、加强滑雪场与文化资源联系、完善旅游滑雪场布局、避免同质化和恶性竞争、提升雪场主题内涵、优化旅游线路、加强与周边国家交流等优化建议。

吉林省新农村办[3](2019)在《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文中认为第四章发挥资源优势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接上期)落实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稳粮优经扩饲、兴牧精渔强特,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实现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持续巩固和提升国家粮食大省、畜牧大省战略地位,增强优势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和质量效益。

于凡修[4](2017)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东北三省以广袤的黑土地、丰富的森林、煤炭、石油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成为“中国工业的摇篮”,被尊为“共和国工业长子”,为我国迅速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后,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一些资源型城市资源的枯竭和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的衰落,东北地区经济一度陷入困境,被称为“东北现象”。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东北三省经济迅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12%。然而,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并未带来发展方式的转型,东北地区依然保持着以要素驱动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发展模式。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低迷,三省增速集体跌破合理区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增长动力,实现东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并以此推动东北地区充分发展、协调发展,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当务之急。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问题,现有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应当看到,相关研究在理论建构、研究方法和政策建议上都存在明显不足。为此,本文试图依照马克思主义创新经济理论、以及当前学者普遍关注的区域创新系统相关理论和经济发展等理论,构建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研究框架,并通过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科学分析方法,讨论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实施路径。基于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等角度构建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制约因素,并以理论分析为指导,实证分析为依据,制定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本文主要涵盖了以下研究内容:创新驱动发展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转型的体制与机制设计;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东北老工业创新转型的要素配置及其路径与政策选择研究。这些研究既涉及理论与方法上的研究,如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研究、地区产业创新发展问题研究、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理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也涉及到实证研究,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能力、创新效率、以及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能力等现状的实证分析研究,东北老工业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研究等。综合上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本文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并且在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现有研究的盲点与不足,并据此制定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介绍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理论部分,重点介绍了创新与创新驱动发展等相关理论以及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旨在梳理创新理论、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疏通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的脉络,为文章提供理论分析基础,并从微观、中观与宏观角度探究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因素。本章指出,区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考虑内外两方面因素,即区域内创新主体自身因素与外部创新环境因素,这也是本文分析的逻辑框架。第三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本章通过单一指标以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因子分析和索罗余值等实证分析方法,对比了东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与水平,为下文对东北地区创新驱动问题的分析提供事实依据。通过分析,本章认为,东北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仍有较长一段路要走。应当辩证看待东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东北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东北地区在优化创新驱动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与层次,增强产业发展的创新力、竞争力,实现产业创新发展方面,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与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本章从宏观角度探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以及区位环境等,并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与动力转化机制。本章认为,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要素投入,区位差异等等。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应从制度创新动力、区位协同系统创新动力、人才管理创新动力、金融资本管理创新动力等方面加以培育,并辅以相应的动力转化机制,以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转型。第五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微观主体研究。本章将企业分为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三种不同类型的微观主体,探求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微观主体培育问题。本章认为,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微观力量。在发展创业型经济,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的同时,深化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与效率,并发挥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与技术溢出效应,走不同所有制企业协同创新道路,是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微观力量的必由之路。第六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要素与支持体系研究。合理配置创新要素,实现创新有关的资源的有效组合,尤其是构建科技创新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组合机制,是提升东北地区创新效率的重要保障。本章从人才要素、资金要素及其支持体系三个视角进行研究,考察创新要素与及其支持体系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推动作用。本章认为,人才和资本要素短缺是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瓶颈,要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体系,加快创新人才培育和激励机制改革,保障创新资本供应和高效配置。第七章是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策略选择的探讨。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制约因素与保障机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章给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策略选择。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当有效利用人口、资源、产业、人才、基础设施、区位等支撑力量,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文章;要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指导下,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借助“一带一路”北线出口的区位优势,加强国际科技与经济合作;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要坚持换血与输血相结合,做好“加减乘除”,培育新产业与新业态;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通过完善财税政策等措施,激发经济活力,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促进老工业基地单一结构城市转型发展。

刘继斌[5](2012)在《长吉图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与管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是任何区域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重大战略问题,区域管治是区域空间结构重组背景下的区域发展由增长极向极化区域转变的尺度管理新趋势,两者都是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区域转型发展时期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以国家确定的探索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模式和深化对外开放新举措的政策区——长吉图区域为对象,对区域空间结构重组和管治进行研究。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论述了区域空间结构重组、区域管治理论的理论背景和长吉图区域上升为区域合作模式探索和对外开放政策区的实践背景,指出了该研究对丰富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域管治研究的理论意义,对长吉图区域发展和促进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现实意义;制定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第二章对区域空间结构重组、区域管治概念进行了界定,辨析了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与区域管治的关系;系统梳理了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要素、模式、基础理论、演变理论、理论新发展,对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已有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从产业结构高级化、集聚与扩散、区域极化形态转变、产业地域分工、区域性设施建设、区域发展政策调整、区域要素优化方面提出了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规律性认识;梳理了区域管治的理论、模式,对区域管治已有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从建立基于顺畅沟通的制度体系、区域协调的联合组织、地方特色的分级管治方面提出了区域管治的实施路径。第三章分析了长吉图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政策背景基础;梳理了长吉图区域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时空轨迹;提出了长吉图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第四章通过对长吉图区域现状空间结构及城镇竞争态势、区域城镇空间形态、区域城镇空间极化分析,识别了长吉图区域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即:城镇生态位与城镇化水平空间存在偏差影响着城镇化质量不高问题的解决,城镇空间形态的多中心性发育不良影响着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区域城镇空间极化的中心城市指向性制约了区域协调发展。第五章提出长吉图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基本思路和趋势导向;从城镇空间重组、产业空间重组、生态空间重组和交通空间重组方面提出长吉图区域空间重组内容;并对长吉图区域的重要次区域——长吉一体化区域和延珲一体化区域进行细化研究。第六章从省域空间尺度、长吉图区域空间尺度、市县级空间尺度对长吉图区域空间管治进行了尺度管理研究,指出了三个空间尺度的区域性协调、发展建设指导、行政管理与服务提供管治重点;通过对已有管治模式和制度体系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两者配套的长吉图区域空间管治制度建设,并指出了不同管治体系与模式对应的区域管治内容;从区划调整与空间整合、空间分区与分级管治、区域协调与补偿机制三方面提出了长吉图区域空间管治实施安排;从区域合作模式和合作部署方面提出了区域管治的先期行动,指导长吉图区域空间管治实施。

尚阳[6](2012)在《北京政府时期粮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问题是关乎国运民生的重大问题,始终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近代以来,中国逐渐进入了一个风起云涌、社会剧变的时期,特别是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国内战乱频发、国势渐衰,民不聊生,国内粮食问题愈发严重,这使得政府部门和民间社会必须对此给予更充分的重视和关注。基于上述思考,文章以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粮食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其表现及危害、出现的原因以及为解决粮食问题政府部门和民间社会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办法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深刻地分析了这些措施和办法所取得的效果和影响,进而从宏观角度和更深层次上展现了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粮食问题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大体来说,文章共分成下面四个部分:第一,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粮食问题的表现及危害。近代以来,特别是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国内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经济衰败,民生艰难,而这时的粮食问题更是日益严重,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粮食严重缺乏、粮价不断上涨和频繁出现的抗粮、抢粮风波。这三个方面从不同的层次上说明了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粮食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而引发了当时国内的普遍恐慌及其对粮食问题的忧虑。第二,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粮食问题出现的原因。如果要想更好的解决粮食问题,就必须准确找到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面对日渐严重的粮食问题,政府部门和民间社会均对粮食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和集会商讨。而作者在对这一时期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形势进行全面而又细致分析之后,认为有以下九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口数量众多,人地矛盾突出;二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三是经济作物排挤粮食种植;四是战祸兵灾肆虐横行;五是农田水利事业荒废;六是农业科技落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七是农业税负十分繁重;八是输出大批粮食运往国外;九是操纵粮价、囤粮居奇等粮食投机行为盛行。第三,解决这一时期粮食问题的应对措施和办法。对于此时的粮食问题,政府部门和民间社会均采取了多种的应对举措进行补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鼓励移民垦荒,增加粮食产量;二是实施粮食赈济,缓和社会矛盾;三是改良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四是实行“米禁”政策,禁止运米出洋;五是进口大批粮食,充实国内市场;六是改革农业赋税,减轻农民负担;七是建立粮食调查机构和维持团体,调查粮情和维持民食;八是严厉打击操纵粮价、囤粮居奇等粮食投机行为。第四,应对措施和办法所产生的成效及影响。对于这一点,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一是鼓励垦荒所产生的成效;二是实施赈济所产生的成效;三是改良技术所产生的成效;四是施行“米禁”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五是粮食进口所产生的影响;六是改革税负所产生的成效;七是粮食调查机构和维持团体所开展的工作及成效;八是打击粮食投机行为的成效。在以上所述的这些措施和办法中,有些措施和办法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各种因素,有些措施和办法亦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对这些措施和办法必须持有一分为二态度,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语。虽然政府部门和民间社会高度重视粮食问题,并为此采取了一些较为全面和务实的措施和办法,而且某些措施和办法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时代和环境的限制,政府部门在解决粮食问题的同时,没有把抑制人口增长和解决粮食问题进行相互协调和联系,而且有些措施和办法还或多或少给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另外,通过对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粮食问题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历史考察,进一步研究这一时期粮食问题的表现及危害、出现的原因、解决的措施及其产生的成效和影响,不仅可以总结出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粮食问题的特点,而且可以为我们更好地解决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粮食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佟银霞[7](2011)在《吉林市城市近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吉林市自1673年建城以来,就一直是吉林乃至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其作为吉林地区省会级城市长达281年之久。1881年吉林机器局的创办,揭开了吉林市城市近代化的序幕。在以近代商贸发展和交通进步为核心动力的推动下,吉林市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间歇性发展,其城市功能和结构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了由单一的军事政治城市向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多元性城市的转型,区域交通枢纽以及商贸、教育文化中心地位得以确立,城市人口的异质性不断增强,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市民社会生活越来越凸显近代化特征。但其城市发展道路却艰难崎岖。从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开始,东北三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向中东铁路沿线转移,哈尔滨和长春迅速崛起,城市空间规模、区首位度以及商贸发展与区域中心地位逐步赶上并超越吉林市。至民国初年,与后起的长春、哈尔滨等城市相比,吉林市城市相对性衰落更为明显。但吉林市没有像近代其他衰落型城市一样一蹶不振,经过民国前半期吉林市城市的重振以及伪满时期吉林市城市的发展,吉林市继续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吉林区域首位中心城市地位,并以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模式形成了独有的城市文化和城市风貌。因此,探讨吉林市近代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梳理其独特的发展脉络,知古鉴今,对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及今日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介绍吉林市的自然地理条件,追溯吉林市历史的演进。优越的地理历史条件以及便利的交通,使吉林市在清初逐步由边防城镇发展为“七镇之首”和区域商贸中心。第二章主要阐述吉林市城市近代化的发起。时间跨度从1881年吉林机器局开办到1905年东北“新政”。1881年吉林机器局的开办揭开了吉林市城市近代化的序幕,吉林市开始由清初的区域贸易中心发展为近代工业生产中心。随着松花江航运业的渐次发展,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商业社区街巷。城市空间由古城向外拓展,东西部城区初步形成,功能区域分化。但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后,地属吉林省的哈尔滨和长春迅速崛起,城市空间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别达到或超越省会吉林市。吉林市由于不在中东铁路通过的东北腹地的铁路干线上,中心城市地位旁落,经济腹地范围缩小,“七镇之首”的地位不复存在。第三章主要论述清末“新政”时期吉林市城市近代化的发展。时间跨度从1906年到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末“新政”改革大大加快了吉林市城市近代化进程。主要表现为城市管理机构朝着司法与行政分开的趋势发展,出现了诸如警察和城市自治组织等管理机构,城市经济结构开始发生转变。近代社会团体和城市精英群的形成开启了大众参与政治的先河。与此同时,吉长铁路的建成和通车进一步拓展了吉林市与外界的联系,吉林市再次成为东北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城市。“新政”改革也使吉林市的封闭状态被打破,新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文化开始广泛传播,城市市民的社会生活发生初变。第四章主要论述民国前半期吉林市城市的相对性衰落与重振。时间跨度从1912年到1930年。由于近代交通起步较晚、政局动荡,再加上1911年“火烧船厂”灾难性的打击以及日本经济政治势力增长等因素影响,使吉林市在中东铁路通车后衰落态势进一步凸显,与后起的长春、哈尔滨等城市相比,相对性衰落更为明显。但吉林市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重要的政治中心地位以及广阔的经济腹地,这是吉林市没有像近代其他衰落型城市一样一蹶不振,而能够继续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吉林区域首位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1920年代近代城市政府的组建,全方位、多层次近代交通的完善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办,吉林市城市发展又进入重振阶段,城市规模扩大,区域政治、经济、交通功能进一步强化,进而发展为近代东北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发育较为完善的典型城市。第五章主要探讨伪满时期吉林市城市近代化的畸形发展。时间跨度从1931年到1945年抗战结束。伪满统治时期,吉林市城市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区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设也随之展开。但是这种发展是建立在日本殖民统治的基础上,表现为重工业的畸形发展,民族工商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日本在文化教育方面实行文化专制与奴化教育使吉林市原有的教育文化受到严重打击和摧残,城市社会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结语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吉林市近代城市发展的特征。即由单一的军事政治城市向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多元性城市的转型;以近代商贸发展和交通进步为核心动力;城市近代化与殖民地化复线交叉演进;呈间歇性发展的特征。

杨世祥[8](2009)在《创建东北本土戏曲剧种的历史进程(上)》文中认为本文首次全面翔实地论述了东北本土戏曲剧种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艺术成就及剧种特色。阐述了历史上东北何以未能产生自己剧种的种种原因以及多数外来剧种难以在东北存活的具体原因。足以使人们综合了解东北本土戏曲剧种的完整面貌。

邢焕峰[9](2008)在《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及其协调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非均衡”的地区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我国资源要素配置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极为有力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伴随这一进程的,是区域发展差距的日益扩大以及区域恶性竞争的日趋激烈,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在这个背景下,统筹区域发展问题被提高到了国家基本发展战略的层次,使得区域整体化发展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着重研究东北经济区的区域整体化发展问题。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板块中,东北经济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由于体制制度、经济结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该地区的区域问题具有显着的地区个性特征。同时,我国的区域问题,如地带性差异、地区恶性竞争、城乡差距、政府功能等等,在东北经济区也都有突出的表现。本文的研究,即是试图进一步的理解研究东北经济区的地区问题,并尝试提出促进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办法,同时,也是希冀能够对推进全国及其他地区的区域整体化发展有所启示。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理论和方法,但同时,也努力吸收和运用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等紧密相关的学科营养。理论基础的构架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实证主义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理念,本文的写作力求在较严谨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更全面、更细致和更深入的掌握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的相关信息。本文的篇章结构由五章、十五节组成,在界定相关基本概念和综述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组织文章写作的技术路线,努力进行较为完整、系统、清晰的讨论。第一章主要是讨论区域整体化发展的概念,侧重阐述区域整体化发展的科学内涵,评述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归纳相关的发展案例。第二章主要是梳理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基本原理,总结区域整体化发展的三种体制模式,即传统计划型模式、完全市场型模式以及政府主导型模式。第三章主要是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地区关系出发,分析东北经济区的相关历史演变过程,从整体发展基础、地区产业和空间结构、区域关系、区域发展差异和差距等方面讨论地区发展关系的现状特征,并着重从产业同构、交通和生态建设协调、地区竞争与区域经济组织角度分析了地区整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主要是侧重研究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的方向和模式,讨论区域资源禀赋与资源地域组合的方式、趋势与机制,探讨区域产业部门结构整合的重点、机制和模式,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整合和企业集群的培育,以及讨论从强化区域发展中心、塑造发展地带、建设都市经济圈、调整城乡空间关系等方面重塑区域经济空间体系。第五章主要是提出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的协调机制,认为应从行政协调、政策引导、利益共享、市场一体化、制度保障五个方面建立调控的机制,从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推进和生态空间建设角度提供调控的支撑,并提出了促进区域整体化发展的政府功能转变的基本方向、重点领域和构建措施。

刘春光,李文[10](2007)在《吉林省国企改革大决战》文中研究表明引子:从"共和国长子"到"东北现象"曾几何时,地处东北腹地的吉林省,作为全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之一,创造过属于一个特定时代的辉煌,与辽、黑两省共享着"共和国长子"的美誉。这个充满亲情的称呼,凝聚着全国人民对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真挚情感。

二、辽黑两省省长话振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黑两省省长话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1.2.2 绿色发展测度方法
        1.2.3 绿色发展时空演变
        1.2.4 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
        1.2.5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1.2.6 绿色发展制度
        1.2.7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案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案
        1.3.3 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老工业基地
        2.1.2 绿色发展
        2.1.3 绿色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
        2.1.4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2.1.5 绿色发展与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物质代谢理论
        2.2.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2.5 路径依赖理论
    2.3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分析框架及理论辨析
        2.3.1 总体分析框架
        2.3.2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
        2.3.3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
        2.3.4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思路
        2.3.5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机制分析逻辑思路
        2.3.6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
第3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历程
    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演化的历史脉络
        3.1.1 经济建设为主及环保意识薄弱阶段(1949—1977年)
        3.1.2 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兴起阶段(1978—1999年)
        3.1.3 生态省建设及循环经济发展阶段(2000—2011年)
        3.1.4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3.2 不同阶段产业结构演变
        3.2.1 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阶段(1949—1977年)
        3.2.2 调整与改造阶段(1978—1999年)
        3.2.3 巩固升级阶段(2000—2011年)
        3.2.4 深度调整阶段(2012年—至今)
    3.3 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代谢变化分析
        3.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3.2 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输入、输出变化分析
        3.3.3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演变
        3.3.4 DMI和DPO减量化因素分解研究
    3.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优势分析
        3.4.1 面临的挑战
        3.4.2 绿色发展的优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与效率评价
    4.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测算模型
        4.1.1 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绿色发展水平测算模型
        4.1.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模型
    4.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4.2.1 指标体系构建与内涵释义
        4.2.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时序演化特征
        4.2.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演化特征
        4.2.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差异
    4.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4.3.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4.3.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静态效率对比分析
        4.3.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动态变化分析
    4.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时空特征总结
        4.4.1 四大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与效率较高且占主导地位
        4.4.2 绿色发展空间格局“集群”分布特征较为明显
        4.4.3 衰退型资源型城市滞后于其它地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机制分析
    5.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识别
        5.1.1 影响因素分析
        5.1.2 影响因子检测模型
        5.1.3 影响因子判断
    5.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
        5.2.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内生动力机制
        5.2.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外部推动机制
        5.2.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引导调控机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优化提升对策
    6.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预测
        6.1.1 基于神经网络的绿色发展水平预测
        6.1.2 基于R/S分析的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演变趋势分析
    6.2 区域绿色转型与优化布局
        6.2.1 传统工业绿色发展
        6.2.2 绿色新兴产业布局
    6.3 培育内生增长动力
        6.3.1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6.3.2 提升绿色创新能力
        6.3.3 建立绿色导向机制
    6.4 提升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撑能力
        6.4.1 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
        6.4.2 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
    6.5 制度优化与政策设计
        6.5.1 制定绿色发展路线图
        6.5.2 差异化的绿色发展战略
        6.5.3 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6.5.4 健全绿色发展监测和评估体系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空间格局特征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研究及区域基本概况
    2.1 概念阐述
        2.1.1 旅游滑雪场
        2.1.2 旅游空间结构
        2.1.3 旅游滑雪场空间结构及优化
    2.2 理论基础
        2.2.1 习近平“两山”理论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2.4 核心-边缘理论
    2.3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2.3.1 东北三省区域背景概况
        2.3.2 东北三省冰雪旅游发展概况
第3章 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3.1 空间类型特征分析
        3.1.1 集聚度分析
        3.1.2 均衡度分析
    3.2 空间密度特征分析
        3.2.1 区域密度分析
        3.2.2 核密度分析
    3.3 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与优质旅游资源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第4章 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空间布局主要影响因素
    4.1 自然要素影响
        4.1.1 冬季降水、降雪影响
        4.1.2 地形地势影响
        4.1.3 湖泊河流影响
    4.2 人文要素影响
        4.2.1 社会经济和人口分布的影响
        4.2.2 交通条件影响
        4.2.3 历史沿革影响
    4.3 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与高等级旅游资源的相互关系
        4.3.1 大众滑雪时代的到来推动滑雪场主动寻求与其他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
        4.3.2 冰雪旅游时代的发展促使景区考虑新建滑雪场以增加其多样化发展
第5章 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空间格局现存问题
    5.1 部分地区冰雪资源未充分挖掘使区域冰雪旅游发展差距加大
    5.2 辽宁省旅游滑雪场的空间规模和整体质量亟需提升
    5.3 山区林区滑雪场众多,对生态构成威胁
    5.4 室内滑雪场和旱雪场普及度不高,滑雪场类型单一
第6章 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空间结构未来优化建议
    6.1 建立东北地区滑雪场空间规划布局协调总管机制
    6.2 提升滑雪场的文化附加值,加强与文化景区的空间相互联系
    6.3 促进不同规模旅游滑雪场均衡布局,丰富滑雪场类型
    6.4 塑造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冰雪主题,优化冰雪旅游线路
    6.5 严守生态红线,避免旅游滑雪场在山区林区过度集聚
    6.6 利用地缘优势借鉴俄日韩等国大型旅游滑雪场的布局和管理经验
第7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贡献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论文提纲范文)

第四章发挥资源优势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不断巩固提升现代粮食生产水平
        (一) 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
        (二) 做好“两区”划建管护
        (三) 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四) 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二、做优做强现代畜牧业
    三、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四、有序发展绿色精品淡水渔业
    专栏2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升行动
        (一) “两区”建管护工程。
        (二)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三) 粮食安全保障调控和应急。
        (四) 优质粮食工程。
        (五) 粮改饲示范工程。
        (六) 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工程。
        (七) 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
        (八)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程。
第五章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
    一、优化升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二)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流通业
        (三) 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四) 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
        (五)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六) 积极推进外向型农业
    二、完善提升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一) 着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二) 加快发展数字农业
        (三) 积极推进设施农业发展
        (四) 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五) 推进全程农业机械化
    三、创新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一)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二)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三)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四) 促进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融合
    专栏3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行动
        (一)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 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2. 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
        3. 农业品牌提升工程。
        4. 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
        5.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6. 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
        7. 农业对外合作。
        (二)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1.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提升。
        3.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
        4.数字农业创新工程。
        5.“互联网+高质量农产品”计划。
        6.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三)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2.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工程。
        3.农垦国有经济培育壮大。
        4.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
        5.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振兴计划。

(4)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评述
        1.2.1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问题研究
        1.2.2 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与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1.2.3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1.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主要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4.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创新驱动发展的概念与研究基础
    2.1 创新经济学理论
        2.1.1 马克思的创新思想
        2.1.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发展
        2.1.3 创新系统理论
    2.2 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2.2.1 创新的内涵
        2.2.2 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
        2.2.3 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2.2.4 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路径
        2.2.5 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与创新发展理论
        2.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的产生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的发展
        2.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的系统化
第3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现状与问题
    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3.1.1 基于因子分析的创新能力测度方法
        3.1.2 基于索罗余值方法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3.1.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创新效率测算方法
    3.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
        3.2.1 基于单一指标的对比分析
        3.2.2 基于创新能力的对比分析
        3.2.3 基于创新效率的对比分析
        3.2.4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对比分析
    3.3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3.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3.3.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4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
    4.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环境
    4.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
        4.2.1 制度创新动力
        4.2.2 区位协同系统创新动力
        4.2.3 人才管理创新动力
        4.2.4 金融资本管理创新动力
        4.2.5 文化创新动力
        4.2.6 科技服务创新动力
    4.3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转化机制
        4.3.1 外部动力转化机制
        4.3.2 内部动力转化机制
第5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微观主体
    5.1 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5.1.1 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与表现
        5.1.2 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5.1.3 加快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5.2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5.2.1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前提
        5.2.2 推动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保障措施
        5.2.3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途径
    5.3 东北老工业基地外商投资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5.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现状
        5.3.2 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对创新发展的影响
        5.3.3 发挥外商投资企业作用的措施选择
第6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要素与支持体系
    6.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要素
        6.1.1 创新人才要素的基本构成
        6.1.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人才要素的现状
        6.1.3 创新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
        6.1.4 创新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
    6.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本要素
        6.2.1 资本要素的形成及其与创新的关系
        6.2.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资本要素的基础状况
        6.2.3 创新资本要素的优化与融资保障
    6.3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体系
        6.3.1 创新驱动发展支持体系的作用机制
        6.3.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6.3.3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第7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策略选择
    7.1 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路径
        7.1.1 着力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7.1.2 发挥企业家的关键作用
        7.1.3 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才优先
        7.1.4 加强国内外开放合作与协同创新
    7.2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策略选择
        7.2.1 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7.2.2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兴产业与新兴业态发展措施
        7.2.3 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7.3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策略选择
        7.3.1 确立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核心地位
        7.3.2 完善创新驱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7.3.3 加强创新驱动的载体建设
        7.3.4 增加科技创新的研发经费投入
        7.3.5 建立健全企业创新投入融资体系
        7.3.6 集聚创新驱动的高端智力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长吉图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与管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一、 研究区域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研究评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关系辨析
        一、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二、 区域管治
        三、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与区域管治关系辨析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回顾与相关研究评述
        一、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回顾
        二、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相关研究评述
        三、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规律性认识
    第三节 区域管治理论回顾与相关研究评述
        一、 区域管治理论
        二、 区域管治模式
        三、 区域管治相关研究评述
        四、 区域管治的实施途径
第三章 长吉图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与动力分析
    第一节 空间结构演化的地理基础
        一、 自然地理基础
        二、 人文地理基础
        三、 政策背景基础
    第二节 空间结构演化的时空轨迹
        一、 早期城邑主导下的分散结构
        二、 近代铁路主导下的轴线雏形发育
        三、 日伪统治时期的城镇分工开始形成
        四、 计划经济时期的封闭式空间格局
        五、 改革开放后的外向型格局培育
    第三节 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分析
        一、 自然地理格局奠定空间结构的形态基础
        二、 移民活动与文化交流促进城镇发展
        三、 资源开采与重化工业战略造就城镇功能
        四、 交通系统建设促成城镇体系的轴线结构
        五、 区域政策指明空间结构优化的发展导向
第四章 长吉图区域空间结构测度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 长吉图区域空间结构现状格局
        一、 吉林省层面的空间结构现状
        二、 分地区影响下的空间结构现状
        三、 自然地理单元主导下的空间结构现状
        四、 交通线路组织下的空间结构现状
    第二节 现状区域空间结构的测度
        一、 区域城镇竞争态势
        二、 区域城镇空间形态
        三、 区域城镇空间极化
    第三节 现状区域空间结构的问题评价
        一、 城市生态位与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存在偏差
        二、 城镇空间形态的多中心性发育不良
        三、 区域城镇空间极化的中心城市指向性明显
第五章 长吉图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重组
    第一节 空间结构重组的基本思路
        一、 响应全球化与再地域化趋势
        二、 实施区域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策略
        三、 通过产业分工协作带动区域发展与空间分区
        四、 通过重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开放格局形成
        五、 加强空间格局重构的交通网络与节点建设
        六、 预留空间结构重组的生态安全体系
    第二节 空间结构重组的趋势导向
        一、 “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镇化”的城镇化发展导向
        二、 “点状块状”拓展向“轴线片区”开发的城镇空间发展导向
        三、 “零散化”向“功能板块”转化的产业空间发展导向
        四、 “点状保护”向“线域保护”转化的生态空间导向
        五、 “纵向联系”向“网络结构”转化的交通发展导向
    第三节 空间结构重组的格局体系
        一、 城镇空间重组
        二、 产业空间重组
        三、 生态空间重组
        四、 交通结构重组
    第四节 重点次区域结构重组
        一、 长吉一体化次区域
        二、 延珲一体化次区域
第六章 长吉图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管治实施
    第一节 区域管治的尺度重点
        一、 跨区域管治尺度——区域性协调
        二、 长吉图区域管治尺度——发展建设指导
        三、 市县级管治尺度——行政管理与服务提供
    第二节 区域管治的制度建设
        一、 已有管治制度模式分析
        二、 已有管治制度体系分析
        三、 区域空间管治制度建设
    第三节 区域管治的实施安排
        一、 区划调整与空间整合
        二、 空间分区与分级管治
        三、 区域协调与补偿机制
    第四节 区域管治的先期行动
        一、 区域合作模式构建
        二、 区域合作部署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 论文结论
    二、 创新与特色
    三、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北京政府时期粮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的意义、价值与作用
        1. 理论意义
        2. 学术价值
    (二) 学术史综述
        1. 相关学术着作
        2. 相关学术论文
        3. 相关学术期刊
        4. 相关海外学术着作和论文
    (三) 重点、难点、创新点、不足点
        1. 重点
        2. 难点
        3. 创新点
        4. 不足点
    (四) 相关界定
        1. 时间界定
        2. 空间界定
        3. 内容界定
一、 北京政府时期粮食问题的表现及危害
    (一) 粮食严重缺乏
        1. 东南地区
        2. 西南地区
        3. 北方地区
    (二) 粮价不断上涨
        1. 整体粮价
        2. 南方粮价
        3. 北方粮价
    (三) 频繁出现抗粮和抢粮风波
        1. 抗粮斗争
        2. 抢米风潮
    (四) 粮食缺乏、粮价上涨和抗粮抢粮的关系
二、 北京政府时期粮食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 人口数量众多和人地矛盾突出
        1. 人口数量众多
        2. 人地矛盾突出
    (二) 灾害频繁发生
    (三) 经济作物排挤
        1. 棉桑的排挤
        2. 花生、水果和蔬菜的排挤
        3. 鸦片的排挤
    (四) 战祸兵灾横行
        1. 南方战祸
        2. 北方兵灾
    (五) 水利事业荒废
        1. 黄河流域
        2. 长江流域
        3. 淮河流域
        4. 海河流域
    (六) 农业科技落后和粮食单产较低
        1. 农业科技落后
        2. 粮食单产较低
    (七) 农业税负繁重
        1. 田赋沉重
        2. 附加税繁重
    (八) 输出大批粮食
        1. 输出麦类
        2. 输出面粉
        3. 输出稻米
    (九) 操纵、囤积等粮食投机盛行
三、 解决粮食问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 鼓励移民垦荒
    (二) 实施粮食赈济
        1. 政府赈济
        2. 民间赈济
    (三) 改良农业技术
        1. 颁布粮种选育办法
        2. 外商、慈善团体和民族工业推广农利
        3. 进口农机和化肥
    (四) 实行“米禁”政策
        1. 呼吁“禁米出洋”
        2. 制定“米禁”办法
        3. 积极施行“米禁”
    (五) 进口大批粮食
        1. 进口小麦
        2. 进口稻米
        3. 进口面粉
    (六) 改革农业赋税
        1. 合并税目
        2. 减轻税额
        3. 限定征收费用
        4. 整理屯田赋税
        5. 取消遇闰加征
        6. 遇灾临时减免
    (七) 建立粮食调查机构和维持团体
        1. 创建粮食调查机构
        2. 成立粮食维持团体
    (八) 打击操纵粮价和囤粮行为
        1. 社会团体要求严禁囤粮居奇
        2. 地方政府严厉打击囤粮居奇
        3. 租界管理机构严禁囤粮居奇
四、 应对举措所产生的成效及影响
    (一) 鼓励垦荒所产生的成效
        1. 东北垦殖的成功
        2. 内蒙垦荒的失败
    (二) 实施赈济所产生的成效
    (三) 改良技术所产生的成效
        1. 良种选育和引进的成效
        2. 化肥进口和使用的成效
        3. 农机使用和推广的成效
    (四) 施行“米禁”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五) 粮食进口所产生的影响
        1. 进口面粉的影响
        2. 进口小麦的影响
        3. 进口稻米的影响
    (六) 改革税负所产生的成效
        1. 清丈土地的成效
        2. 合并税目的成效
        3. 银米折价的成效
        4. 限定征收费用的成效
        5. 确定附加税额的成效
    (七) 粮食调查机构和维持团体所开展的工作及成效
        1. 调查私运米粮出口
        2. 调查米市行情
        3. 积极办理平粜
        4. 呼吁限制米价
        5. 开办临时售米处
    (八) 打击粮食投机行为的成效
结语
    (一) 北京政府时期粮食问题的特点
    (二) 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一) 原始资料
        1. 综合类史料
        2. 经济类史料
        3. 农业类史料
        4. 粮食类史料
        5. 其他相关史料
        6. 报刊杂志
        7. 地方志
        8. 各省市粮食志
    (二) 相关着作
        1. 经济着作
        2. 农业着作
        3. 粮食着作
        4. 其他着作
    (三) 期刊论文
    (四) 硕博论文
        1. 硕士论文
        2. 博士论文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7)吉林市城市近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吉林市城市史整体研究概况
        (二) 吉林市城市史专题研究概况
        (三) 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方法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研究方法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吉林市城市近代化开启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吉林市的自然地理概况与历史沿革
        一、吉林市的自然地理概况
        二、吉林市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边外“七镇之首”与区域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
        一、边外“七镇之首”地位的确立
        二、区域贸易中心的确立
第二章 吉林市城市近代化的发轫(1881—1905)
    第一节 吉林机器局——城市近代化的开端
        一、机器局选址于吉林市的原因
        二、吉林机器局的筹建及其影响
    第二节 水上运输业的渐次发展和商业的繁荣
        一、松花江航运与城市经济的活跃
        二、具有区域特色商业社区街巷的形成
    第三节 火磨的兴起与煤炭资源的开发
        一、火磨的兴起
        二、煤炭资源的开发
    第四节 东西部城区的拓展与城市功能区域的分化
        一、东西部城区的拓展
        二、分化型城市功能区的初步形成
    第五节 中东铁路通车与吉林市中心城市地位的旁落
        一、中东铁路的修建与哈尔滨、长春的崛起
        二、吉林市中心城市地位的旁落
第三章 清末“新政”时期吉林市城市近代化的发展(1906—1911)
    第一节 新行政体制的确立和运行
        一、新行政体制的确立
        二、新行政体制的运行
    第二节 城市经济功能的强化
        一、自开商埠与吉林市城市近代化
        二、洋行与商业发展的新趋势
        三、官办、商办工业的兴起
    第三节 新式教育文化事业的兴起
        一、新式教育的兴起
        二、新式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
    第四节 近代交通的兴起
        一、吉长铁路修建的历史背景
        二、吉长铁路的修建及作用
    第五节 近代社会团体、城市精英群的形成
        一、近代商会等社会团体的建立
        二、近代城市精英群的形成
    第六节 城市市民社会生活的初变
第四章 民国前半期吉林市城市的相对性衰落与重振(1912—1930)
    第一节 吉林市城市的相对性衰落
        一、吉林市城市相对性衰落的表现
        二、制约吉林市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吉林市城市重振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近代城市政府的组建与城市建设和管理
        一、近代城市政府的组建
        二、城市建设和管理
    第三节 全方位多层次近代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完善
        一、“中日合办”的吉敦铁路
        二、“民族自办”的吉海铁路
        三、航运、邮电通讯与公路运输的发展
    第四节 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一、近代工业的发展
        二、商业近代化的加强与商业网络的形成
        三、近代银行、储蓄会、保险业的发展与旧式钱庄的并存
    第五节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阶段完备的教育载体
        二、门类齐全的各类学堂
    第六节 城市市民社会生活的嬗变
        一、城市人口的增加
        二、城市市民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五章 伪满时期吉林市城市近代化的畸形发展(1931—1945)
    第一节 殖民工业的畸形发展
        一、殖民工业兴建的缘由
        二、殖民工业的兴建对吉林市城市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开发型”城市的打造
        一、“满洲第一旅游城市”的打造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营建和改造
    第三节 文化专制与奴化教育的推行
        一、文化专制的实施
        二、奴化教育的推行
    第四节 殖民统治下的吉林市城市人口与社会
        一、殖民统治下的城市人口
        二、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恶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
后记

(8)创建东北本土戏曲剧种的历史进程(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的空白
    (一)短暂的东北秧歌剧
    (二)二人转的演变
        1. 二人转的形成
        2. 二人转的艺术属性
        3. 二人转为何未演变成戏曲剧种
    (三)“南花北移”的命运
二、东北本土戏曲剧种的诞生与成长
    (一)几个地区性剧种的生生息息
        1. 唱剧
        2. 海城喇叭戏
        3. 阜新蒙古剧
        4. 凌源影调戏
        5. 辽南戏
        6. 龙滨戏
    (二)当代东北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戏曲剧种
        1. 吉剧
        (1)吉剧历史简论
        1)初创时间
        2)兴盛时期
        3)调整时期
        (2)吉剧艺术概观

(9)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及其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主要内容
    四、方法与路线
第一章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概念与研究背景
    第一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一、主要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二、区域整体化的发展观
        三、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内涵
    第二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理论研究述评
        一、国外区域整体化发展研究状况
        二、国内区域整体化发展研究进展
    第三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一、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国际经验
        二、我国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基本过程
        三、我国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典型地区
第二章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基本原理
        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二、区域自组织理论
        三、区域整体化增长理论
        四、区域产业集聚理论
        五、区域空间开发结构理论
    第二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体制模式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区域整体化模式
        二、完全市场型区域整体化模式
        三、政府干预型区域整体化模式
第三章 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的历史基础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区域关系发展过程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形成过程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塑造过程
        三、改革以后的被动调整过程
    第二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现状特征
        一、区域整体发展基础基本形成
        二、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初步变化
        三、区域发展空间结构逐步升级
        四、传统区域关系日趋复杂多元
        五、区域发展的差距和差异突出
    第三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盲目竞争
        二、区域交通设施建设协调不足
        三、区域生态系统协调建设困难
        四、“行政区经济”弊端日益凸显
        五、区域经济组织不尽完善
第四章 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的方向和模式
    第一节 区域资源禀赋与资源地域组合
        一、资源禀赋与资源利用方式变化
        二、资源互补、资源流动与地区经济联系
        三、区域整体化的资源利用机制的形成完善
    第二节 区域产业部门结构的整合发展
        一、区域产业部门整体化发展的重点
        二、区域产业部门整合机制的建立
        三、区域产业部门协调的模式选择
    第三节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整合发展
        一、区域产业空间体系的优化与升级
        二、区域企业集聚与企业集群的形成
    第四节 区域经济空间体系的重塑
        一、区域发展中心的强化
        二、区域发展地带的塑造
        三、都市经济圈的建设
        四、城乡经济地域空间的调整
第五章 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的协调机制
    第一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协调路径
        一、行政协调路径
        二、政策引导路径
        三、利益共享路径
        四、市场一体化路径
        五、制度保障路径
    第二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协调支撑
        一、区域基础设施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二、区域城镇化推进与城镇地域组织建设
        三、区域生态空间的整体建设
    第三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政府功能
        一、政府功能调整的基本方向
        二、政府协调推进的重点领域
        三、整体化发展制度的构建措施
结论
    一、基本结论
    二、主要贡献
    三、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辽黑两省省长话振兴(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D]. 任嘉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2]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空间格局特征及优化研究[D]. 杨奇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3]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J]. 吉林省新农村办. 吉林农业, 2019(03)
  • [4]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研究[D]. 于凡修. 吉林大学, 2017(03)
  • [5]长吉图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与管治研究[D]. 刘继斌.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6]北京政府时期粮食问题研究[D]. 尚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7]吉林市城市近代化研究[D]. 佟银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8]创建东北本土戏曲剧种的历史进程(上)[J]. 杨世祥.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9(03)
  • [9]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 邢焕峰.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10]吉林省国企改革大决战[J]. 刘春光,李文. 新长征, 2007(16)

标签:;  ;  ;  ;  ;  

辽宁黑河省长谈振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