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2消毒剂对HBsAg的破坏分析

MF-2消毒剂对HBsAg的破坏分析

一、MF-2消毒剂破坏HBsAg测试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逸[1](2020)在《微纤复合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不断提升,使用的各类化工产品产量也在逐年增加。其中,间甲基苯酚作为一种基本的有机合成材料被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处理间甲基苯酚废水的方法中,湿式催化氧化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非均相催化氧化,而其中的催化剂载体是研究重点。碳纳米管(CNT)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载体,但是由于其颗粒粒径较小,无法直接应用于固定床反应中,否则较大的床层压降会造成CNT的流失,导致二次污染的发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将CNT与微纤复合材料相结合,制备出同时具有CNT与微纤复合材料优点的催化剂载体,并对其制备过程进行优化,然后负载金属活性组分制备出一系列催化剂并测试其对间甲基苯酚的湿式催化氧化反应活性,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催化剂失活及催化反应机理。含磷废水同样也是近年来导致水生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人们已经开发出了许多处理含磷废水的方法,其中吸附法因其成本低,设计简单,操作简便,不会产生大量需要二次处理的污泥而被广泛应用。镧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速率以及较大的吸附容量,但其存在合成条件复杂,成本较高,容易烧结以及容易流失的缺点。将微纤复合材料与碳酸镧相结合,可以有效避免化合物的团聚,提高吸附效率,延长使用寿命。首先对碳酸镧负载微纤复合材料(LC-MF)的制备进行优化,然后将其应用于含磷废水的吸附反应中,研究LC-MF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首先,采用湿法造纸技术,高温烧结以及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制备出Fe负载微纤包覆碳纳米管催化剂(Fe-CNT/MF)并将其应用于间甲基苯酚的结构化固定床湿式催化氧化反应中。结果表明,MOCVD法制备出的催化剂与浸渍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较高的活性组分负载量,温度,床层高度以及较低的进料流速有利于间甲基苯酚的催化降解,转化率可达到99%以上,总有机碳(TOC)转化率可达到45%以上,且Fe-CNT/MF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间甲基苯酚在Fe-CNT/MF结构化固定床反应器上的湿式催化氧化反应主要通过两条路径进行,分别是先转化为甲基氢醌和先转化为甲基儿茶酚,两条路径最后都会被完全氧化为CO2和H2O。然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乙炔作为碳源,直接在微纤复合材料表面生长碳纳米管制备微纤复合碳纳米管材料(CNT-MF)。结果表明,直接生长法制备得到CNT-MF具有更好的质量,最佳合成条件为700℃,氮气流速为500 m L/min,乙炔进料体积为氮气10%,沉积时间80 min。将制备得到的CNT-MF应用于间甲基苯酚的结构化固定床吸附反应中,结果表明,与颗粒填充固定床相比,结构化固定床吸附容量有一定降低,但可以有效降低床层压降和床层阻力,提高传质传热,有利于间甲基苯酚的吸附反应。其次,采用MOCVD法在CNT-MF上负载金属活性组分,制备出Fe负载微纤复合碳纳米管催化剂Fe-CNT-MF并应用于间甲基苯酚的结构化固定床湿式催化氧化反应当中。结果表明,较高的反应温度,催化剂床层高度以及H2O2浓度,较低的进料流速和p H值都有利于间甲基苯酚的降解,转化率可以达到99%以上,TOC转化率可以达到53%以上,但是在较低的p H值下活性组分的浸出严重。Fe-CNT-MF反应24 h后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间甲基苯酚转化率仅下降10%,TOC转化率仅下降7%,且整个过程没有活性组分的浸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所有间甲基苯酚都先转化为甲基氢醌进行降解,碱性条件下,有一部分间甲基苯酚会先转化为甲基儿茶酚进行降解。Fe-CNT-MF失活机理研究结果证明了催化剂的失活原因主要包括碳化合物沉积,催化剂表面性质变化以及反应过程中含氧基团的引入。最后,将微纤复合材料与碳酸镧相结合,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微纤复合碳酸镧吸附剂(LC-MF)并对其制备进行优化,然后应用于含磷废水的处理当中。结果表明,磷酸盐在LC-MF上的吸附反应最佳的p H值范围是6-9,溶液的离子强度和共存阴离子对LC-MF吸附反应影响较小。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及二级反应速率方程模型,证明吸附反应是化学吸附,平衡时间约为300 min。粒子内部扩散模型表明LC-MF对磷酸盐的吸附分为三个阶段,包括表面扩散,颗粒内部扩散以及平衡过程。经过5次再生循环实验后,LC-MF的吸附容量依然维持在原吸附容量的80%以上,证明LC-MF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最后研究了吸附剂吸附磷酸盐的吸附机理,证明了吸附过程包含静电吸引过程以及配体交换过程。

董飞龙[2](2020)在《供水管网残留磺胺类迁移转化及消毒副产物生成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迫于经济和人口的双重增长压力,磺胺类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和兽医临床、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滥用情况非常严重,导致越来越多的磺胺类抗生素在自然水体和饮用水系统中被检出。如果长期暴露在磺胺类抗生素下会产生大量耐药菌株,破坏生物体健康。此外,天然水和城市供水系统中的磺胺类抗生素不能通过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完全去除。消毒是饮用水处理过程中防止水传播感染的关键步骤,最常见的消毒剂余氯与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之间的反应通常会导致形成危险的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然而现阶段并没有太多关于供水管网内微污染物降解和管网DBPs生成的研究,这部分内容对于正确选择消毒过程和微污染物控制至关重要。本研究选用磺胺类抗生素中典型物质磺胺二甲基嘧啶(Sulfamethazine,SMZ)和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Z)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大型给水管网水质综合模拟实验平台,系统性地研究SMZ和SDZ在模拟管网内的氯化降解动力学,考察该系统受pH,温度,流速和管道材料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同时本研究还检测了反应中间产物和DBPs生成潜能,分析了细菌群落结构,推导了可靠的迁移转化路径,评估了 DBPs的细胞毒性。根据实验结果,SMZ和SDZ的氯化降解符合二阶反应动力学,随着游离氯浓度的增加,自由氯氧化SMZ和SDZ的反应常数也增加。SMZ和SDZ的降解不仅受水质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工作温度,流速和管道材料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SMZ和SDZ氯化的速率常数与Arrhenius方程有关,中性pH(≈7.4)有利于加速SMZ和SDZ的降解速度,但是流速对降解过程几乎没有影响。此外,在不同的管材环境中,SMZ和SDZ的降解速率遵循以下规律:不锈钢管(Stainless-steel,SS)>聚乙烯管(Polyethylene,PE)>球墨铸铁管(Ductile iron,DI)。基于16S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基因分析,PE管细菌多样性较低,对氯的耐受性更高,因此不锈钢管和PE管比球墨铸铁管更有利于供水系统中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本文利用GC-MS和LC-MS对SMZ和SDZ降解的中间产物进行了检测。SMZ降解过程中共检测到8个反应中间体,SDZ降解过程中共检测到6个反应中间体,并依托傅里叶变换(DFT)计算辅助方法提出了反应机理和迁移转化途径,同时还确定了降解过程中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s,THMs)、卤乙酸(Haloacetic acid,HAAs)、卤乙腈(Haloacetonitriles,HANs)和三氯乙醛(Trichloroaldehyde,TCA)的生成浓度。此外,快速毒性测试实验进一步证实,SMZ和SDZ在管网内氯化降解过程中产生了毒性更强的中间产物。本文最后调查了 DBPs对小鼠急性肝损伤和人体肝细胞株Hep3B的细胞毒性。肝损伤的恶化随着注射DBP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肝巨噬细胞增加所导致。HANs和卤代酮(Haloketones,HKs)对Hep3B细胞的毒性比THMs高。DBPs的细胞毒性取决于卤素类型(溴化DBPs>氯化DBPs)和每个分子中卤素原子的数量。通过模拟管网的研究来确定减少DBPs生成潜能的最佳条件,为饮用水的消毒过程和供水输送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管材环境下,DBPs的生成潜能遵循以下规律:不锈钢管>球墨铸铁管>PE管。较高的流速提高了流体的传质系数,促进了三种不同管材管道中DBPs的生成。结果表明,通过使用PE管和较低的流速,可以尽可能减少饮用水输送过程中由余氯作用生成的DBPs。

毕伟伟[3](2020)在《RpoS/RpoN蛋白对两种鱼源致腐菌调控作用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生长代谢是引起鲜活水产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之一。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hewanella baltica)具有较高的胺类物质代谢能力,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较强的蛋白水解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使这两类细菌成为多种冷藏海产鱼类的特定腐败菌(SSO)。水产品特定腐败菌在加工贮藏过程中能够克服多种环境胁迫压力优势生长引起腐败,推测与细菌胁迫应答因子Sigma相关。细菌中RpoS和RpoN蛋白分别为Sigma因子70家族与54家族主要成员,均能在胁迫应激、运动性能、毒力因子分泌等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然而食源性致腐菌Sigma因子报道仍较少。为揭示致腐菌在环境胁迫下生长和代谢,探究RpoS/RpoN蛋白在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分析水产致腐菌波罗的海希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在三类胁迫环境中的生存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通过自杀性质粒和同源重组无痕敲除RpoS和RpoN蛋白,比较研究生长、被膜形成、运动性、抗胁迫性和致腐性的差异变化,解析希瓦氏菌RpoN在基因转录水平差异以及相关代谢通路。研究为揭示食品微生物致腐机制提供新的理论补充,为水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主要结果如下:两株希瓦氏菌和两株假单胞菌在培养温度、营养和氧化胁迫条件下生长、生物被膜和蛋白酶活性出现明显变化。10℃、20℃、30℃培养24h易形成生物被膜,4℃生长缓慢,37℃不生长。在稀释1/5LB下生物被膜形成量锐减,而1/10LB基本不生长;在2%或更高浓度葡萄糖培养下生物被膜形成量增加;但1%3%NaCl高渗培养抑制生物被膜形成。4种金属离子Fe3+、Cu2+、Mg2+、Ca2+浓度与两种致腐菌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密切相关,0.3mmol/L Fe3+、0.3mmol/L Cu2+、1mmol/L Mg2+和10mmol/L Ca2+培养时促进生物被膜形成。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在01mg/mL乙酸、00.2%次氯酸钠浓度下生物被膜形成量依次降低,粘附性下降。在3%NaCl和3%葡萄糖胁迫培养时,希瓦氏菌粘附能力无明显变化,假单胞菌在3%NaCl胁迫下菌体粘附量下降,但3%葡萄糖反而刺激粘附能力。同样4株菌在3%葡萄糖促进蛋白酶活力,而3%NaCl酶活力下降。研究发现扩增的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RpoS蛋白相似性为86.16%。构建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rpoS基因缺失株(ΔrpoS),比较两致腐菌野生株与ΔrpoS株的生长、生物被膜、抗胁迫性和致腐能力差异。显示RpoS缺失不影响两种致腐菌的生长及希瓦氏菌的生物被膜,在高葡萄糖、高氯化钠、酸性环境下假单胞菌ΔrpoS显着高于野生株,希瓦氏菌野生株和ΔrpoS无差异。希瓦氏菌ΔrpoS泳动性减弱,鞭毛缩短,但不影响假单胞菌ΔrpoS的泳动。在灭菌鱼汁中希瓦氏菌ΔrpoS株三甲胺(TMA)含量减少,胞外多糖(EPS)生成增加,不影响蛋白酶和TVB-N含量,假单胞菌ΔrpoS株蛋白酶和EPS形成也增加。在30%NaCl、10%乙醇、45℃、10mmol/L过氧化氢、0.001%次氯酸钠、150μg/mL结晶紫胁迫环境中希瓦氏菌野生株的存活率分别是ΔrpoS的1.25、2.42、4.55、1.76、8.32和3.62倍,而假单胞菌野生株是ΔrpoS株的1.01、9.00、1.11、8.80、1.26和1.31倍,RpoS蛋白显着增强两种菌的抗高盐、热和氧化胁迫能力(P<0.05)。相似地,分析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RpoN蛋白的相似性为86.24%。构建了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rpoN基因缺失株(ΔrpoN),比较野生株和ΔrpoN生长、生物被膜、抗胁迫性、耐药性和致腐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ΔrpoN株延缓生长速度,不影响细菌数量。ΔrpoN在培养前24h被膜低于野生株,而36h后高于野生株,表明RpoN缺失也减慢生物被膜的发展,而高氯化钠和酸性环境抑制两种致腐菌ΔrpoN被膜形成。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ΔrpoN几乎丧失泳动性,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两株ΔrpoN无鞭毛结构。希瓦氏菌ΔrpoN除30%NaCl和10mmol/L过氧化氢处理外,10%乙醇、45℃、0.001%次氯酸钠和150μg/mL结晶紫处理后存活率显着减少(P<0.05),而假单胞菌ΔrpoN株仅在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处理时存活率明显下降。另外,假单胞菌比希瓦氏菌野生株耐药性更强,在测试的19种抗生素中希瓦氏菌ΔrpoN株降低18种抗生素耐药性,而假单胞菌ΔrpoN减弱15种抗生素耐药性(P<0.05)。并且,两种致腐菌ΔrpoN的群体感应活性显着降低,其中希瓦氏菌ΔrpoN中与致腐调控相关的cyclo-(L-Pro-L-Leu)和cyclo-(L-Pro-L-Phe)两种DKPs分泌显着降低,假单胞菌ΔrpoN中AHLs活性明显减少,特别是C4-HSL,从而干扰细菌群体感应调控功能。转录组学测序分析希瓦氏菌在转录水平RpoN蛋白调控基因和主要代谢通路。结果显示,希瓦氏菌中鞭毛组装相关14个基因都下调,与ΔrpoN株运动丧失一致;多个参与碳、氮代谢途径基因出现下调,特别是希瓦氏菌参与胺类物质代谢酶表达下降。缺失株ΔrpoN中与生物被膜、耐药性、群体感应、蛋白酶等相关基因出现下调,与前期表型研究结果较一致。荧光定量PCR验证希瓦氏菌转录组学可靠性,也显示假单胞菌ΔrpoN中运动、被膜、蛋白酶相关基因下调,与表型结果一致。综上,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RpoS/RpoN蛋白影响生物被膜、胁迫性和致腐能力,而两个Sigma因子调控致腐菌的功能存在差异。RpoS蛋白主要参与氧化、酸性等应激环境应答,部分参与细菌致腐性能和运动性,不影响菌体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而RpoN蛋白主要负责调控致腐菌中鞭毛组装、碳氮代谢、被膜形成和群体感应,部分影响抗应激反应和耐药性。RpoS和RpoN调控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生理功能略有差异,其中RpoN主要参与细胞生物膜合成、氧化磷酸化酶合成运输、鞭毛着生等,RpoS主要负责应激过程相关酶的合成代谢,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平衡。

郭子玉,冯萃敏,汪长征,韩芳,谢寒,陈雪如[4](2018)在《大肠杆菌环境下EGCG的杀菌特性及其官能团变化》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测定EGCG对大肠杆菌杀灭过程中的Zeta电位和颗粒粒径,判断了EGCG和大肠杆菌的结合特性;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定了EGCG和大肠杆菌作用前后的官能团变化,确定大肠杆菌细胞的破坏情况及EGCG起主要杀菌作用的官能团。结果表明:EGCG和大肠杆菌的电荷属性有利于EGCG发挥杀菌性能;离子的存在会影响EGCG的活性官能团;EGCG杀灭大肠杆菌的机理是先通过其结构中酚羟基的氢键与碱性氨基酸侧链的氮原子相互作用,嵌入大肠杆菌细胞内,抑制大肠杆菌细胞膜孔蛋白的功能,最终导致大肠杆菌细胞死亡。

王艺涵[5](2018)在《亚10纳米Fe2O3-聚丙烯腈介孔杂化膜的制备及深度除磷除菌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水中微生物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氯消毒法成本低廉、消毒效率高,是目前最常用的微生物控制技术;但易产生消毒副产物,且消毒后的水在储存过程中易再次滋生细菌。磷是细菌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当水中磷元素含量降低到一定含量(<20 μg/L)时细菌将因缺乏营养元素而难以生长甚至死亡。通过深度除磷从而实现微生物污染控制的方法(即“饥饿法”)不仅可避免产生消毒副产物,且可有效防止细菌的再次滋生。目前“饥饿法”除菌一般利用纳米La(Ⅲ)氧化物杂化膜的深度除磷功能实现。La(Ⅲ)氧化物具有很高的除磷效率,却面临成本较高、再生困难等问题;且吸附磷后易转变为LaP04,纳米颗粒(NPs)形貌、尺寸变化较大,易引起载体孔结构的严重堵塞。另一方面,纳米Fe(Ⅲ)氧化物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对磷具有较强的专属吸附作用,具备应用于杂化膜实现深度除磷的潜力。膜分离过程中污染物与NPs接触时间较短,为实现水中磷的深度净化,需进一步提高纳米Fe(Ⅲ)氧化物吸附除磷活性及在杂化膜中的含量。然而,现有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一般通过原位沉积法制得,难以有效控制NPs尺寸从而提高除污活性;此外,提高NPs负载量通常会导致聚合物载体孔结构的严重堵塞,并引起NPs团聚等现象,大大降低了 NPs活性位点的利用效率,甚至会造成除污性能的严重下降。目前,尚未见可满足深度除磷除菌需求的Fe(Ⅲ)氧化物杂化膜等相关报道。本文首先以系列介孔硅材料为载体,通过原位生长法获得平均尺寸分别为3.0 nm、6.0 nm及20 nm的氧化Fe(Ⅲ)颗粒,并以As(Ⅴ)为目标污染物重点关注了 NPs尺寸对其吸附活性的影响规律。静态吸附试验表明,NPs对污染物的最大吸附容量随颗粒尺寸降低而显着上升;电位滴定结果显示,NPs尺寸越小,表面位点密度越高,且活性位点的利用效率也随之上升;在不同pH、竞争离子浓度等条件下,NPs的尺寸效应依然显着。以上结果显示,降低Fe(Ⅲ)氧化物NPs尺寸可大幅提高除污活性。随后,本文利用反相微乳液法获得平均粒径约3.0 nm的Fe2O3 NPs,与聚丙烯腈(PAN)溶液混合均匀后迅速液氮冷冻后构建了一种NPs负载量高、介孔结构丰富的纳米杂化膜Fe2O3@PAN。N2-吸脱附试验表明Fe2O3@PAN的孔径分布较为集中,平均孔径及比表面积随着NPs质量分数的提高(10-30 wt%Fe)而略有上升(6.6-11.9 nm,134.8-182.0 m2/g);SEM-EDS 与 TEM 结果表明 Fe2O3 NPs 在杂化膜中分布均匀且分散良好,形貌、尺寸与负载前无显着差异,未出现明显团聚。电位滴定结果表明随着负载量升高(10-30 wt%Fe),Fe2O3@PAN的可利用活性位点密度几乎保持不变(~1.5 mmol/g Fe),且显着高于非负载型Fe2O3 NPs(~0.83 mmol/g),这主要与Fe2O3NPs在水中发生了严重团聚(水力学直径~380 nm)有关。XPS Ols结果表明,Fe2O3@PAN中活性羟基(Fe-OH)比例(57.0%)约为Fe2O3 NPs的2倍(34.2%)。静态吸附试验表明,Fe2O3@PAN对磷酸根的饱和吸附量随NPs负载量增加(10-30 wt%Fe)而显着增大(2.18-5.56 mg/g),归一化吸附量几乎不变(~19.3 mg/g Fe),且显着高于非负载型Fe2O3NPs(16.9 mg/g Fe)。以上结果表明,通过“闪速冷冻法”制得的Fe2O3@PAN膜可较好地解决纳米杂化膜中NPs负载量与其活性位点利用效率间的矛盾。将制得的Fe2O3@PAN膜配置到杯式过滤器中处理含有磷与细菌(E.coli)的模拟污染水。操作压为0.1 MPa时,通量约为10 L/m2·h且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恒定,出水中细菌含量可稳定控制在1 CFU/mL以下。以出水中磷浓度低于20μg/L为标准,Fe2O3@PAN膜的有效处理容量分别达160 L/m2(10 wt%Fe)、270 L/m2(20 wt%Fe)及660 L/m2(30 wt%Fe);出水具有较强的生物稳定性,向出水中再次接种E.coli(>103 CFU/mL)后24 h内即检测不到活菌(<1 CFU/mL)。共存阴离子如Cl-、NO3-及SO42-对Fe2O3@PAN的深度除磷性能影响较小,且在处理前后含量变化较小。利用0.1 M NaOH溶液循环再生使用4次后,Fe2O3@PAN对磷的深度净化容量仍能保持83%以上。本文有望为高负载量纳米杂化膜及新型饮用水除菌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蒋园园[6](2018)在《白及快繁体系优化及菌根菌的分离鉴定》文中研究说明野生兰科植物存活和繁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共生菌,共生菌在种子萌发和成苗阶段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贫瘠环境下营养供给,与兰科植物形成了复杂的兰科菌根结构。白及(Bletilla striata)是兰科(Orchidaceae)白及属植物,其假鳞茎含有丰富的白及胶,具有止血、补肺和生肌功效,是珍贵中药材之一。白及种子小,无胚乳,胚细小,外有黄褐色薄种皮,实生繁殖能力弱,生长周期长,无菌组培苗移栽存活率较低,植株发育慢、后期生长弱。重要原因在于其生命过程离不开共生菌的参与。白及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种类多样性及其促生效应的研究,成为白及产业上游关注的热点。因此,本文以重庆秀山县紫花白及(三叉白及)为研究对象,对其实生快速繁殖体系进行优化,从其根部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将分离菌株反接种无菌组培苗,观察接菌效应,建立白及菌根共生体系,筛选出对组培苗生长有显着促进作用的菌根真菌菌株,对之进行形态和分子鉴定,为白及产业种苗的快速繁育与生产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及快繁体系优化。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将无菌白及种子播种到1/2MS、MS和KC平板培养基上,一周后观察发现,与1/2MS、MS培养基相比,白及种子在KC基本培养基上培养萌发快,萌发率高;在KC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A和6-BA,以KC+0.5mg/L6-BA+1.0mg/LNAA平板中白及种子的萌发效果更佳,且易于形成原球茎;壮苗以MS基础培养基为宜,其中以MS+2.5mg/L6-BA+1.0mg/LNAA更佳;激动素KT诱导白及生根效果好,根系粗壮,生根培养基以1/2MS+1.5mg/LKT+0.5mg/LNAA较佳。(2)白及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和形态特征观察。野生白及根在4种培养基中诱导培养内生真菌,其中在MMN培养基的诱导率最高,为58.33%。共分离出白及内生真菌28株,根据菌落形态和菌丝的显微特征分成7类。分别将这些菌株与白及组培苗共生,获得2株有益内生真菌MF-1、MF-2。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株促生真菌进行鉴定。MF-1菌株的分子序列与Cladosporium sp.418M13FE0919J的分子序列相似性大于99%,MF-2菌株的分子序列与Cladosporium sp.Nankai20mbsf4的分子序列相似性达99%,均属于枝孢菌属,但属于不同的两个种(菌株)。用MF-1和MF-2接菌白及苗2个月后,取白及根部分制片显微观察发现,MF-1、MF-2菌株都能够侵入白及根部组织,定殖在皮层细胞形成大量的菌丝和菌丝团。表明分离到的这2株内生真菌能够与白及共生形成菌根联合体,属于兰科菌根真菌(Orchid mycorrhizal fungi,OMF)。菌丝侵染主要集中在根尖的中段,在根尖的先端和根基尚未检测到菌丝的侵染。(3)接种菌根菌对紫花白及组培苗生长和光合能力的影响。组培苗根际分别接种MF-1和MF-2两株内生真菌共培养60d,与不接种的对照相比,接种幼苗生长良好,叶色浓绿、根系发达,生长促进作用显着,但2个菌株的促生效应又不尽完全相同。MF-1-1菌株接种的白及,植株长势、原球茎膨大和茎干加粗都较快;MF-2菌株接种的白及,对根的促生效应更佳,新根粗壮,假鳞茎处丛芽分化较早。接种MF-1和MF-2的组培苗叶片中,叶绿素的相对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分别增加了43.67%和27.05%,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56.65%和30.29%,白及苗叶片可溶性糖提高了82.01%、41.26%,可溶性蛋白含量25.42%、48.20%,原球茎中多糖含量分别提高89.52%、52.97%。

林嫒[7](2017)在《新型铁基材料MnFexOy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典型PPCPs的研究》文中指出药物与个人护肤品(PPCPs)是环境中一类新兴有机污染物,因其具有持久性、抗生物降解性和潜在的生态风险而备受国内外生态环境学者的广泛关注。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uP)作为一种典型PPCPs,因其能在人体富集并抑制雄性激素表达和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而受到研究学者的持续关注;因此,有必要研究去除水环境中的BuP。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技术,非均相活化过硫酸盐(PS)去除水环境中新兴污染物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目前有关如何调控磁性铁基材料高效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PPCPs方面存在的不足,本研究构建了一系列磁性铁锰氧化物(MnFexOy);通过改变MnFexOy水热合成条件,研究了其物化性能变化,同时以BuP为模型污染物,系统探究了合成条件、实验条件和水体中无机共存离子对MnFexOy催化过一硫酸氢钾(PMS)降解BuP效能的影响;此外,本研究还探讨了 MnFexOy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其主要研究内容及实验结果如下:(1)对比分析了合成条件(水与异丙醇体积比、铁锰摩尔比、煅烧温度和时间)对MnFexOy晶型的影响,同时也对MnFexOy表面形貌、颗粒尺寸、表面电位、光谱吸收特征和元素价态等进行了表征分析。(2)BuP去除实验表明:BuP的去除主要通过MnFexOy活化PMS产生活性自由基来实现;BuP的去除率受MnFexOy合成条件影响较大;优化后MnFexOy的合成条件为:水与异丙醇体积比为30:10、铁锰摩尔比为2:1、煅烧温度为350℃和煅烧时间为4 h。(3)优化后MnFexOy催化PMS去除BuP实验表明:BuP去除率随着MnFexOy投加量的增加和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中性和碱性环境更有利于BuP的去除,PMS初始浓度对BuP降解效率影响较小;此外,MnFexOy具有较高的可重复利用性和稳定性。(4)无机共存离子对MnFexOy活化PMS降解去除BuP实验表明:溶液中Mg2+和Cl-的存在促进了 BuP的降解,而PO43-和SO42-则表现出随浓度升高而增加的抑制作用;BuP的去除率受HC03-和N03-影响较小,Ca2+对BuP去除率几乎无影响。

李娜[8](2016)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剂消毒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首要保障,消毒药合理选择与使用对集约化养殖模式畜禽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是一种集广谱、高效、安全、绿色、环保于一体的兽用复方消毒剂。本研究拟对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型消毒剂进行实验室微生物杀灭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具体内容如下:1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杀灭试验用1%硫代硫酸钠(生理盐水稀释)作中和剂,空白对照组鸡胚为感染新城疫病毒鸡胚,对照消毒剂组(5 g/L浓度下)和供试消毒剂在10 g/L、5 g/L、2.5 g/L、1g/L的消毒效果一致,都能在5 min内杀灭所有病毒,鸡胚感染率为0。由此可见,供试消毒剂对新城疫病毒有高效速效杀灭作用,在1:1000稀释浓度(1 g/L)5 min内就能100%杀灭病毒。并且10 g/L浓度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和新城疫病毒作用后接种健康鸡胚,鸡胚全数存活,表明高浓度消毒剂对鸡胚生长无影响。2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细菌杀灭试验1%硫代硫酸钠(PBS稀释)作为中和剂,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对照消毒剂组(1:200稀释的卫可溶液)和1:100、1:200、1:400、1:1000稀释的供试消毒剂溶液的杀菌作用一致,都能在5 min内杀灭所有细菌。并且用不同浓度的供试消毒剂分别与试验菌作用5 min、10 min、15 min、30min、60min,借以考察不同作用时间达到的最低杀菌有效浓度;结果可见当供试消毒剂与大肠杆菌作用5 min时,杀灭大肠杆菌的最低有效浓度为2.5 g/L,与大肠杆菌作用60 min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1563 g/L。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供试消毒剂较为敏感,供试消毒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min,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625 g/L,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60 min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1563 g/L。因此可判断该供试消毒剂具有高效速效杀菌作用。3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现场消毒试验为验证该消毒剂在生产现场的消毒效果,选择两个养鸡场的四个畜舍进行了现场消毒效果测定,考察其对地面、墙面、饮水器和食槽上细菌杀灭作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高浓度(1:100稀释)和中浓度(1:200稀释)使用5min后即可对环境中的细菌杀灭率超过99.9%,与对照药物的杀菌率相当。低浓度(1:400稀释)使用30 min后对地面环境中的细菌杀灭率方可达到99.9%以上。因此推断,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在推荐剂量下使用(1:200稀释度)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钱小亚[9](2015)在《Real-time PCR评价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硅橡胶印模消毒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通过Real-time PCR检测两种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消毒前和浸泡消毒后3个不同时间点乙型肝炎病毒拷贝数的变化,来评价三种化学消毒剂对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人工唾液污染硅胶印模的消毒效果。遴选出临床上合适的印模消毒剂和消毒时间。为临床开展硅橡胶印模消毒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配制2%强化戊二醛;1%优氯净;cavicide消毒剂的中和剂;按化学消毒剂中和剂鉴定原则,对三种化学消毒剂的中和剂进行鉴定,筛选出3种化学消毒剂针对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人工唾液污染硅橡胶印模消毒实验有效的中和剂。2.应用Real-time PCR评价化学消毒剂对两种硅橡胶印模消毒效果,选择临床上消毒效果肯定的二种化学消毒剂(2%强化戊二醛;1%优氯净)和一种新型化学消毒剂(Cavicide消毒液)对两种携带有乙型肝炎病毒人工唾液污染的硅橡胶印模(3M加成型硅橡胶;GC加成型硅橡胶)进行消毒。设置三个不同的消毒时间点,达到预设时间点后,向消毒剂中加入该消毒剂的中和剂,终止消毒反应。提取硅橡胶上残留的HBV-DNA,应用Real-time PCR对HBV-DNA进行扩增,通过比较HBV-DNA消毒前后拷贝数的变化,得出消毒剂不同时间点的消毒效率。定量评价不同消毒剂在不同时间点对乙肝病毒的灭活效果。[结果]1.通过化学消毒剂中和剂鉴定实验,得到Real-time PC R评价中和剂鉴定表。2.Real-time PCR在评价3种消毒剂消毒效率后,Cavicide消毒液能在6分钟灭活硅橡胶印模表面乙型肝炎病毒99.9%;1%优氯净10分钟灭活硅橡胶印模表面乙型肝炎病毒99.4%;2%强化戊二醛35分钟灭活硅橡胶印模表面乙型肝炎病毒99.6%。新型消毒剂Cavicide浸泡消毒6分钟能有效杀灭乙型肝炎病毒,2%强化戊二醛杀灭乙肝病毒的有效时间为35分钟,1%优氯净杀灭乙型肝炎病毒的有效时间为10分钟。[结论]1.在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硅橡胶印模消毒实验中,通过中和剂的鉴定试验。选择0.5%甘氨酸+1%卵磷脂+1%吐温80PBS为2%强化戊二醛的中和剂,0.5%硫代硫酸钠为1%优氯净的中和剂,65克/升的吐温-80+10克/升卵磷脂+10克/升甘氨酸组成的PBS缓冲液作为Cavicide的中和剂。2.Real-time PCR在评价三种消毒剂消毒前后HBV-DNA拷贝数发现,Cavicide消毒液能在6分钟灭活硅橡胶印模表面乙型肝炎病毒99.9%;1%优氯净10分钟灭活硅橡胶印模表面乙型肝炎病毒99.4%;2%强化戊二醛35分钟灭活硅橡胶印模表面乙型肝炎病毒99.6%。其中新型消毒剂Cavicide能在6分钟灭活病毒99.9%以上。消毒时间短,故新型消毒剂Cavicide是临床上较理想的印模消毒剂。

韦佩伶[10](2012)在《消毒剂调和法对IV型石膏模型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口腔石膏模型的有效消毒既可消除交叉感染又能确保模型性能稳定性。用消毒剂调和消毒法省时、简单易行、低价高效,有望成为口腔模型消毒的推广方案。本实验选用三种消毒剂调和消毒IV型石膏模型,观测其对模型的尺寸变化、压缩强度、弯曲强度、表面硬度等性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材料和方法一、尺寸变化的研究1.样本制备制作三单位固定桥的双基牙预备体金属模具(BL、bl表示颊舌向距离,OH表示牙合龈距离,OO′表示两基牙中心距离)。翻制阴模,用蒸馏水、0.5%次氯酸钠、500mg/L三氯异氰尿酸及2%戊二醛分别调拌IV型石膏,灌制石膏样本各10个,开始调和后(45±1)min脱模置于实验环境备用。2.各组样本的尺寸精度测量开始调和24h后,用三维测量系统VHX-100测量金属标样及石膏样本的OO′、BL、bl、OH值,每个样本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并代入公式计算尺寸变化。二、压缩强度测试1.样本制备制作一个内径(20±0.2)mm,长(40±0.4)mm的可对半拆分黄铜模具,用蒸馏水和2%戊二醛分别调制IV型石膏样本各20个;用0.5%次氯酸钠、500mg/L三氯异氰尿酸分别调制IV型石膏样本各10个。开始调和后(45±1)min脱模,置于实验环境备用。2.压缩强度测试开始调和后(60±5)min,用电子万能测试仪测试样本1h压缩强度值,于(120±5)min时测试样本2h压缩强度值。载荷速度为(5±2)kN/min,直至试样压缩断裂,电脑自动记录所施加的最大力。三、弯曲强度测试1.样本制备制作一个50mm×10mm×5mm的金属标样,翻制阴模,用蒸馏水和2%戊二醛分别调制IV型石膏样本各20个;用0.5%次氯酸钠、500mg/L三氯异氰尿酸分别调制IV型石膏样本各10个。开始调和后(45±1)min,脱模置于实验环境备用。2.三点弯曲试验开始调和后(60±5)min,在CMT-6301型微控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样本1h弯曲强度值,于(120±5)min时测试样本2h弯曲强度值。加载速率为0.5mm/min,直至试样断裂,电脑自动记录所施加的最大力。3.石膏样品断裂面的电镜扫描用电镜进行石膏样本断裂面扫描,观察石膏断面形貌。四、表面硬度测试1.样本制备同弯曲强度测试,每组10个样本。2.表面努氏硬度测试开始调和24h后,用显微硬度计测试样本表面24h努氏硬度值。使用100g力加载,保持15S,卸载后,在400倍显微镜下测量压痕长对角线长度,将测量值代入公式计算努氏硬度值。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每个样本测试3次,取平均值。统计方法1、各组样本的尺寸变化和表面努氏硬度值均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2、各组样本的压缩强度值采用多组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进行两两比较。3、各组样本的弯曲强度值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一步LSD两两比较。结果一、尺寸变化的研究蒸馏水、0.5%次氯酸钠、500mg/L三氯异氰尿酸及2%戊二醛四组样本间的OO′、BL、bl、OH尺寸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压缩强度测试1.1h压缩强度测试结果戊二醛组压缩强度值小于蒸馏水、0.5%次氯酸钠、500mg/L三氯异氰尿酸各组的压缩强度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而其他各组间1h压缩强度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3)。2.蒸馏水组与戊二醛组的1h与2h压缩强度测试结果蒸馏水1h组与戊二醛2h组的压缩强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3);而其他各组间的压缩强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三、弯曲强度测试1.1h弯曲强度测试结果戊二醛组弯曲强度值小于蒸馏水、0.5%次氯酸钠、500mg/L三氯异氰尿酸各组的弯曲强度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其他各组间的弯曲强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蒸馏水组与戊二醛组的1h与2h弯曲强度测试结果蒸馏水1h组与戊二醛2h组的弯曲强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各组间的弯曲强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石膏样品断裂面的电镜扫描结果戊二醛1h样本的断裂面电镜图,可见断面整齐,晶体明显短小;蒸馏水1h、次氯酸钠1h、三氯异氰尿酸1h和戊二醛2h组的样本断面晶体交错排列,紊乱程度相似。蒸馏水2h样本断面的晶体较大,呈平行排列或交错排列。四、表面硬度测试蒸馏水、2%戊二醛、0.5%次氯酸钠及500mg/L三氯异氰尿酸四组间的表面努氏硬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戊二醛、0.5%次氯酸钠、500mg/L三氯异氰尿酸调和消毒能确保IV型石膏模型的24h尺寸稳定性和24h表面硬度。2.0.5%次氯酸钠、500mg/L三氯异氰尿酸调和消毒法不影响IV型石膏模型的1h压缩强度和1h弯曲强度。3.2%戊二醛调和消毒IV型石膏模型的1h压缩强度和1h弯曲强度降低,其2h压缩强度和2h弯曲强度升高。4.临床上可以选用2%戊二醛、0.5%次氯酸钠、500mg/L三氯异氰尿酸中的任何一种消毒剂替代蒸馏水调制石膏模型。采用0.5%次氯酸钠、500mg/L三氯异氰尿酸调和IV型石膏1h后可脱模;采用2%戊二醛调和IV型石膏应于灌模2h后脱模。

二、MF-2消毒剂破坏HBsAg测试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F-2消毒剂破坏HBsAg测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微纤复合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工业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1.1.1 含酚废水
        1.1.2 含磷废水
    1.2 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技术
        1.2.1 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1.2.2 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
    1.3 微纤复合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1.3.1 微纤包覆材料
        1.3.2 微纤复合膜材料
    1.4 碳纳米管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1.4.1 碳纳米管的性质,制备方法与生长机制
        1.4.2 碳纳米管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5 镧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1.5.1 镧的性质
        1.5.2 载体复合镧化合物
    1.6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6.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微纤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2.1 Fe负载微纤包覆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
        2.2.2 微纤复合碳纳米管吸附剂的制备
        2.2.3 Fe负载微纤复合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
        2.2.4 碳酸镧负载微纤复合材料的制备
        2.2.5 微纤复合材料的表征
    2.3 微纤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评价
    2.4 微纤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评价
    2.5 实验分析方法
第三章 Fe负载微纤包覆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3.1 前言
    3.2 微纤包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
        3.2.1 不同搅拌时间的影响
        3.2.2 不同原材料比例的影响
    3.3 Fe负载微纤包覆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3.3.1 有机金属气相沉积法的应用
        3.3.2 Fe负载微纤包覆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3.4 间甲基苯酚在Fe负载微纤包覆碳纳米管结构化固定床上的湿式催化氧化
        3.4.1 负载方法的影响
        3.4.2 负载量的影响
        3.4.3 温度的影响
        3.4.4 流速的影响
        3.4.5 床层高度的影响
    3.5 稳定性能评价及其反应机理
        3.5.1 稳定性以及重复利用性能评价
        3.5.2 反应机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纤复合碳纳米管吸附剂的制备与应用
    4.1 前言
    4.2 微纤复合碳纳米管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
        4.2.1 催化剂的影响
        4.2.2 温度的影响
        4.2.3 进气流速的影响
        4.2.4 沉积时间的影响
        4.2.5 酸预处理的影响
    4.3 间甲基苯酚在微纤复合碳纳米管吸附剂结构化固定床上的吸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e负载微纤复合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5.1 前言
    5.2 Fe负载微纤复合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5.2.1 Fe-CNT-MF的形貌
        5.2.2 Fe-CNT-MF的元素结合能
        5.2.3 Fe-CNT-MF的还原性能
        5.2.4 Fe-CNT-MF的表面酸性
    5.3 间甲基苯酚在Fe负载微纤复合碳纳米管结构化固定床上的湿式催化氧化
        5.3.1 间甲基苯酚吸附的影响
        5.3.2 温度的影响
        5.3.3 流速的影响
        5.3.4 床层高度的影响
        5.3.5 氧化剂浓度的影响
        5.3.6 pH值的影响
    5.4 稳定性能评价及其反应机理
        5.4.1 稳定性能评价
        5.4.2 反应机理
    5.5 失活机理
        5.5.1 Fe-CNT-MF的形貌变化
        5.5.2 Fe-CNT-MF的红外光谱分析
        5.5.3 Fe-CNT-MF的结构变化
        5.5.4 Fe-CNT-MF的热重分析
        5.5.5 Fe-CNT-MF的含氧基团变化
        5.5.6 Fe-CNT-MF的元素结合能变化
        5.5.7 Fe-CNT-MF再生实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纤复合碳酸镧吸附剂的制备与应用
    6.1 前言
    6.2 微纤复合碳酸镧吸附剂制备工艺探索
        6.2.1 LC-MF的制备过程优化
        6.2.2 LC-MF的形貌
        6.2.3 LC-MF的等电点
        6.2.4 LC-MF的晶型
        6.2.5 LC-MF红外光谱分析
        6.2.6 LC-MF的元素结合能
    6.3 磷酸盐在微纤复合碳酸镧吸附剂间歇式反应器上的吸附反应
        6.3.1 pH值的影响
        6.3.2 离子强度的影响
        6.3.3 吸附热力学
        6.3.4 吸附动力学
        6.3.5 共存阴离子的影响
        6.3.6 重复利用性
    6.4 吸附机理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供水管网残留磺胺类迁移转化及消毒副产物生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磺胺类抗生素的环境行为
        1.2.1 磺胺类抗生素的性质及迁移过程
        1.2.2 磺胺类抗生素的环境存在及危害
        1.2.3 磺胺类抗生素的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1.3 氯消毒及消毒副产物研究进展
        1.3.1 氯消毒
        1.3.2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
        1.3.3 消毒副产物的毒性
        1.3.4 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1.3.5 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转化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磺胺类抗生素在管网中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化学试剂与分析仪器
        2.2.2 实验装置
        2.2.3 实验方法
        2.2.4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自由氯浓度下SMZ和SDZ降解
        2.3.2 不同温度下SMZ和SDZ降解
        2.3.3 不同pH下SMZ和SDZ降解
        2.3.4 不同流速下SMZ和SDZ降解
        2.3.5 不同管材下SMZ和SDZ降解
        2.3.6 不同水质条件下SDZ和SMZ降解
    2.4 本章小结
3 磺胺类抗生素在管网中的降解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化学试剂与分析仪器
        3.2.2 磺胺类抗生素降解产物实验
        3.2.3 产物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MZ在管网中降解产物分析
        3.3.2 SMZ在管网中降解路径及机制
        3.3.3 SMZ降解理论计算
        3.3.4 SMZ在管网内降解生物毒性研究
        3.3.5 SDZ在管网中降解产物分析
        3.3.6 SDZ在管网中降解路径及机制
        3.3.7 SDZ降解理论计算
        3.3.8 SDZ在管网中降解生物毒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管网内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化学试剂与分析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消毒副产物检测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实际水厂及管网消毒副产物检测
        4.3.2 不同管材下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研究
        4.3.3 不同流速下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研究
        4.3.4 SMZ在管网中降解生成消毒副产物的研究
        4.3.5 SDZ在管网中降解生成消毒副产物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管网内常见消毒副产物毒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化学试剂与分析仪器
        5.2.2 小鼠实验方法
        5.2.3 细胞实验方法
        5.2.4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混合消毒副产物对小鼠肝脏细胞损害
        5.3.2 混合消毒副产物对Hep3B细胞损害
        5.3.3 单独消毒副产物对Hep3B细胞损害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RpoS/RpoN蛋白对两种鱼源致腐菌调控作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水产储藏保鲜和微生物腐败
        1.1.1 水产品开发现状与挑战
        1.1.2 水产品腐败菌概述
        1.1.3 生物被膜的形成
        1.1.4 胺类物质代谢
    1.2 Sigma因子概述
        1.2.1 Sigma因子分类
        1.2.2 Sigma因子结构及特征
        1.2.3 Sigma因子作用机制
        1.2.4 Sigma因子功能探究
        1.2.4.1 Sigma54 家族功能探究
        1.2.4.2 Sigma70 家族功能探究
        1.2.5 其它相关因子研究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路线
第2章 胁迫条件下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生长及被膜形成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菌株及培养条件
        2.2.2 试剂
        2.2.3 主要仪器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希瓦氏菌与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gyrB序列比对
        2.3.2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及形态观察
        2.3.3 细菌生物被膜测定
        2.3.4 培养应激条件下细菌生长和生物被膜测定
        2.3.5 金属离子应激条件下细菌生长及生物被膜测定
        2.3.6 加工消毒应激条件下细菌生长及生物被膜测定
        2.3.7 细菌粘附观察
        2.3.8 细菌蛋白酶活力测定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2.5 结果分析
        2.5.1 两株希瓦氏菌与假单胞菌gyr B序列比对
        2.5.2 细菌生长曲线及菌落形态观察
        2.5.3 培养应激下细菌生长及生物被膜
        2.5.4 金属离子应激下细菌生长及生物被膜
        2.5.5 加工消毒应激下细菌生长及生物被膜
        2.5.6 不同应激条件下细菌粘附
        2.5.7 不同应激条件下细菌蛋白酶活力
    2.6 讨论
第3章 RpoS对致腐菌胁迫、生物被膜形成和致腐性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菌株及培养条件
        3.2.2 试剂
        3.2.3 主要设备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RpoS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3.2 ΔrpoS菌株的构建及鉴定
        3.3.3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3.3.4 细菌生物被膜与胞外多糖测定
        3.3.5 细菌粘附能力观察
        3.3.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被膜结构
        3.3.7 细菌运动能力及鞭毛观察
        3.3.8 细菌环境抗逆性实验
        3.3.9 冷藏鱼汁致腐能力分析
        3.3.9.1 新鲜鱼汁的制备
        3.3.9.2 三甲胺(TMA)测定
        3.3.9.3 蛋白酶活力测定
        3.3.9.4 挥发性盐基氮(TVB-N)测定
        3.3.9.5 胞外多糖的测定
    3.4 数据分析与处理
    3.5 结果与分析
        3.5.1 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RpoS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5.2 rpoS基因敲除及验证
        3.5.3 RpoS对两种致腐菌生长的影响
        3.5.4 RpoS对两种致腐菌胁迫培养下生物被膜的影响
        3.5.5 RpoS对两种致腐菌胁迫培养下粘附的影响
        3.5.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被膜结构
        3.5.7 RpoS对两种致腐菌泳动的影响
        3.5.8 RpoS对两种致腐菌环境抗逆性影响
        3.5.9 RpoS对两种致腐菌在冷藏鱼汁中致腐能力的影响
    3.6 讨论
第4章 RpoN对两种致腐菌生物被膜、致腐性和群体感应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菌株及培养条件
        4.2.2 试剂
        4.2.3 主要设备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RpoN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4.3.2 rpoN基因敲除及验证
        4.3.3 细菌生长曲线绘制
        4.3.4 细菌生物被膜量测定
        4.3.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菌生物被膜
        4.3.6 细菌体外致腐性测定
        4.3.7 细菌泳动与鞭毛观察
        4.3.8细菌环境抗逆性实验
        4.3.9细菌药敏实验
        4.3.10 冷藏鱼汁中细菌致腐性分析
        4.3.11 细菌信号分子测定
        4.3.11.1 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4.3.11.2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测定
    4.4 数据分析与处理
    4.5 结果与分析
        4.5.1 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RpoN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5.2 rpoN基因敲除及验证
        4.5.3 RpoN对两种致腐菌生长的影响
        4.5.4 RpoN对两种致腐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4.5.5 RpoN对两种致腐菌胁迫培养下生长和被膜的影响
        4.5.6 CLSM观察生物被膜结构
        4.5.7 30℃培养希瓦氏菌与假单胞菌腐败
        4.5.8 RpoN对两种致腐菌泳动的影响
        4.5.9 RpoN对两种致腐菌环境抗逆性影响
        4.5.10 RpoN对两种致腐菌耐药性影响
        4.5.11 RpoN对两种致腐菌在冷藏鱼汁中致腐能力的影响
        4.5.12 信号分子测定
        4.5.12.1 希瓦氏菌DKPs信号分子
        4.5.12.2 假单胞菌AHLs信号分子
    4.6 讨论
第5章 基于RNA-Seq技术研究希瓦氏菌RpoN的调控作用
    5.1 前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
    5.3 转录组学测序
        5.3.1 菌株培养及样品准备
        5.3.2 总RNA的提取纯化及质量检测
        5.3.3 文库构建与测序
        5.3.4 质量控制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5.3.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5.3.6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5.3.7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
        5.3.8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5.4 荧光定量PCR验证
        5.4.1 样品总RNA的提取
        5.4.2 总RNA反转录成c DNA
        5.4.3 荧光定量PCR验证
    5.5 数据处理和分析
    5.6 结果与分析
        5.6.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与参考序列比对分析
        5.6.2 基因表达水平及RNA-seq整体质量评估
        5.6.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5.6.4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5.6.5 差异表达基因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5.6.6 差异表达基因分类整理
        5.6.7 RT-PCR验证
        5.6.7.1 PCR产物扩增曲线与引物特异性分析
        5.6.7.2 基因表达量差异
        5.6.8 RpoN蛋白调控网络
    5.7 讨论
第6章 总结、创新点和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rpoS基因敲除片段
附录Ⅱ rpoN基因敲除片段
附录Ⅲ 希瓦氏菌rpoN缺失株中DEGs
附录Ⅳ 与细菌表型相关基因汇总表
附录Ⅴ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4)大肠杆菌环境下EGCG的杀菌特性及其官能团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Zeta电位和颗粒粒径测定方法
        1.2.2 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EGCG的物理特性变化研究
        2.1.1 Zeta电位分析
        2.1.2 颗粒粒径分析
    2.2 EGCG官能团变化
        2.2.1 水环境中离子的影响
        2.2.2 EGCG浓度的影响
        2.2.3 微滤膜的影响
3 结论

(5)亚10纳米Fe2O3-聚丙烯腈介孔杂化膜的制备及深度除磷除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涉及的符号和缩写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常见微生物控制技术
        1.1.2 “饥饿”除菌法研究进展
        1.1.3 常见除磷技术
        1.1.4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及除磷特性
        1.1.5 高活性亚10 nm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标、内容和思路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亚10纳米杂化膜的制备与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试剂与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杂化膜基底制备条件优化
        2.2.2 Fe_2O_3负载量对杂化膜结构的影响
        2.2.3 负载量对杂化膜中Fe_2O_3NPs表面活性位点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亚10纳米杂化膜深度除磷除菌特性
    3.1 实验部分
        3.1.1 试剂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Fe_2O_3@PAN对P的吸附
        3.2.2 除磷除菌试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展望
第五章 硕士阶段其他研究工作—介孔硅负载氧化铁纳米颗粒去除水中的As(V):载体孔结构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纳米复合吸附剂的结构表征
        5.3.2 纳米复合吸附剂对As(V)的吸附
        5.3.3 电位滴定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6)白及快繁体系优化及菌根菌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白及的概述
        1.1.1 白及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1.1.2 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
    1.2 白及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1.2.1 白及的外植体的选择
        1.2.2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白及组织培养研究
        1.2.3 不同调节剂对白及组织培养研究
        1.2.4 不同添加剂对白及组织培养研究
    1.3 兰科植物的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1.3.1 兰科植物内生真菌的概述
        1.3.2 菌根真菌对兰科植物种子萌发的作用
        1.3.3 菌根真菌对兰科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1.3.4 兰科植物菌根结构特点
        1.3.5 白及的内生真菌研究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紫花白及快繁体系优化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试验培养基
        3.1.3 试验方法
        3.1.4 萌发培养基优化筛选
        3.1.5 壮苗培养基优化筛选
        3.1.6 生根培养基的优化筛选
        3.1.7 数据计算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培养基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3.2.2 不同激素配比下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3.2.3 不同激素对白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3.2.4 不同激素配比对白及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紫花白及内生真菌的分离和初步观察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内生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4.3.2 白及根样表面消毒时间筛选
        4.3.3 白及内生真菌的菌落形态和菌丝显微结构观察
    4.4 讨论与小结
        4.4.1 不同消毒时间对内生真菌分离培养的影响
        4.4.2 不同诱导培养基对内生真菌的分离的影响
        4.4.3 内生真菌的形态观察
第5章 白及苗菌根共生体系建立及菌根菌的分子鉴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共生菌根菌的分子鉴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有益内生真菌的筛选
        5.2.2 菌根体系建立和菌根结构观察
        5.2.3 菌根真菌的分子鉴定
    5.3 讨论与小结
第6章 菌根真菌对白及的促生效应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菌根真菌对白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6.3.2 菌根真菌对白及地上部分、地下部分鲜重和干重影响
        6.3.3 菌根真菌对白及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影响
        6.3.4 菌根真菌对白及组培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6.3.5 菌根真菌对白及组培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6.3.6 菌根真菌对白及原球茎多糖含量的影响
        6.3.7 菌根真菌对白及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6.4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获奖情况
致谢

(7)新型铁基材料MnFexOy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典型PPCPs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污染研究现状
        1.2.1 水环境中PPCPs的来源
        1.2.2 水环境中PPCPs的危害
        1.2.3 水环境中PPCPs的去除技术
        1.2.4 对羟基苯甲酸脂类污染物研究现状
    1.3 硫酸根自由基高级氧化技术研究现状
        1.3.1 硫酸根自由基的形成
        1.3.2 均相系统的研究进展
        1.3.3 非均相系统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内容、创新点、技术路线与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内容
        2.2.1 目标污染物的选择
        2.2.2 氧化剂的选择
        2.2.3 分析方法
第三章 MnFe_xO_y材料制备及其表征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3 铁基材料的表征
        3.3.1 表征方法
        3.3.2 表征结果
第四章 合成条件对MnFe_xO_y活化PMS降解BuP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2.4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反应体系对材料去除BuP效率的影响
        4.3.2 温度变化下溶剂比对材料降解BuP效率的影响
        4.3.3 温度变化下铁锰比对材料降解BuP效率的影响
        4.3.4 煅烧温度对材料降解BuP效率的影响
        4.3.5 煅烧时间对材料降解BuP效率的影响
        4.3.6 材料合成条件对MnFe_xO_y稳定性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体系反应参数对MnFe_xO_y活化PMS降解BuP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2.4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MnFe_xO_y投加量对BuP降解效率的影响
        5.3.2 PMS初始浓度对BuP降解效率的影响
        5.3.3 溶液初始pH对BuP降解效率的影响
        5.3.4 溶液温度对BuP降解效率的影响
        5.3.5 MnFe_xO_y重复利用次数对BuP降解效率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存无机离子对MnFe_xO_y活化PMS降解BuP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剂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6.2.3 实验方法
        6.2.4 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共存无机阴离子对BuP降解反应的影响
        6.3.2 共存无机阳离子对BuP降解反应的影响
        6.3.3 MnFe_xO_y对实际水体中BuP的去除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实验结论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剂消毒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国内外消毒剂研究进展
        1.1 酚类消毒剂
        1.2 醛类消毒剂
        1.3 醇类消毒剂
        1.4 碱类消毒剂
        1.5 酸类消毒剂
        1.6 含氯类消毒剂
        1.7 含碘类消毒剂
        1.8 季铵盐类消毒剂
        1.9 过氧化物消毒剂
    2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研究进展
        2.1 理化性质
        2.2 作用机理
        2.3 对微生物的灭杀作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杀灭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半数感染量的测定(EID_(50))
        2.2 中和剂验证试验
        2.3 定量杀灭试验
        2.4 定性杀灭试验
    3 讨论
        3.1 中和剂验证试验的讨论
        3.2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新城疫病毒的杀灭作用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细菌杀灭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中和剂选择
        2.2 细菌定量杀菌试验结果
        2.3 细菌定性杀菌试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现场消毒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地面消毒
        2.2 墙面消毒
        2.3 饮水器消毒
        2.4 食槽消毒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9)Real-time PCR评价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硅橡胶印模消毒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实验一:三种化学消毒剂中和剂的制备及鉴定实验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二:Real-Time PCR评价三种消毒剂对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硅橡胶印模消毒效果的实验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10)消毒剂调和法对IV型石膏模型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不同消毒剂对 IV 型石膏模型性能影响的实验测试
    第一节 材料和仪器
    第二节 尺寸变化的研究
        一、方法和步骤
        二、结果
    第三节 压缩强度试验
        一、方法和步骤
        二、结果
    第四节 三点弯曲试验
        一、方法和步骤
        二、结果
    第五节 表面努氏硬度试验
        一、方法和步骤
        二、结果
第三章 讨论
    一、消毒剂类型及选择
    二、石膏模型性能的影响因素
    三、三种消毒剂对 IV 型石膏模型尺寸变化的影响
    四、三种消毒剂对 IV 型石膏模型压缩强度的影响
    五、三种消毒剂对 IV 型石膏模型弯曲强度的影响
    六、三种消毒剂对 IV 型石膏模型表面努氏硬度的影响
第四章 全文总结
第五章 展望
第六章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附图
第八章 中英文对照表
第九章 致谢
第十章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MF-2消毒剂破坏HBsAg测试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纤复合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 杨逸.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2]供水管网残留磺胺类迁移转化及消毒副产物生成机理研究[D]. 董飞龙. 浙江大学, 2020(01)
  • [3]RpoS/RpoN蛋白对两种鱼源致腐菌调控作用探究[D]. 毕伟伟.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4]大肠杆菌环境下EGCG的杀菌特性及其官能团变化[J]. 郭子玉,冯萃敏,汪长征,韩芳,谢寒,陈雪如. 环境工程, 2018(08)
  • [5]亚10纳米Fe2O3-聚丙烯腈介孔杂化膜的制备及深度除磷除菌特性研究[D]. 王艺涵. 南京大学, 2018(01)
  • [6]白及快繁体系优化及菌根菌的分离鉴定[D]. 蒋园园. 西南大学, 2018(01)
  • [7]新型铁基材料MnFexOy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典型PPCPs的研究[D]. 林嫒. 福州大学, 2017(05)
  • [8]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剂消毒效果评价[D]. 李娜.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9]Real-time PCR评价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硅橡胶印模消毒效果的实验研究[D]. 钱小亚. 昆明医科大学, 2015(02)
  • [10]消毒剂调和法对IV型石膏模型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 韦佩伶. 中山大学, 2012(09)

标签:;  ;  ;  

MF-2消毒剂对HBsAg的破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