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非洲菊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初步意见

北京市非洲菊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初步意见

一、北京地区非洲菊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初步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王军亮[1](2020)在《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天然草地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达3.93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41%,居世界第三位。放牧草地面积为3.31亿hm2,占天然草地资源总量的84.27%,是农田面积的2.2倍,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草地资源类型。天然草地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和高原寒带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而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植被覆盖率仅为40.4%,其中天然草地面积为5725万hm2,占植被覆盖总面积的85.1%,因而天然草地在维护新疆生态安全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时新疆放牧草地4800万hm2,是新疆37个牧业及半牧业县极其重要的物质资源和农牧民增收的主阵地,2019年底存栏食草牲畜4616.9万头(只),出栏4552.3万头(只),新疆的放牧草地是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保障人类生存环境、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新疆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超载过牧和、人为活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干扰甚至掠夺式利用,导致我国放牧草地退化、沙化,养分固持作用减弱,涵养水源能力丢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服务功能衰退。甚至绝大部分放牧草地被毒害草、劣质植物滋生蔓延,鼠虫病害等生物灾害频发多发,导致放牧草地生产力下降、利用率降低,严重影响草原生产功能。近年来,放牧草地毒害草对牧民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这直接影响国家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的效果及牧民的脱贫致富。因此,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放牧草地的主要毒害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危害严重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用传统的植物化学方法,对其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对后三种毒害草颗粒化替代山羊日粮中粗饲料,进行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目的是为减少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危害、发生,为综合防控和利用进行理论和技术上的技术支撑。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及危害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主要分布在伊犁州河谷草原、阿勒泰高山草原、阿克苏荒漠草原、乌鲁木齐市天山北坡草原、博州荒漠草原、巴州塔里木河沿岸荒漠草原、哈密荒漠戈壁草原等70多市县的放牧草地。毒害草种群分布中,主要以醉马芨芨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乌头(Aconitum)、橐吾(ligularia sibirica)、毒芹(Cicuta virosa)、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is)、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和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等9种毒害草为优势种,其危害面积约占毒害草危害总面积的80%以上。从区域分布来看,新疆东部干旱荒漠草原以醉马芨芨草和变异黄芪分布为主;新疆南部塔里木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流域以小花棘豆危害分布最广,昆仑山北坡高山草甸草原以黄花棘豆分布为主,巴音布鲁克高寒草甸草原以马先蒿、唐松草、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新疆北部伊犁河谷草原和阿勒泰山高山草原以乌头、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可见,新疆天山东部、南部和北部地理地貌和气候特点的差异性,导致毒害草种群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尤其是毒害草种群在海拔1500-2500m垂直范围内分布广,且危害严重。调查发现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发生面积为682.06万hm2,其中轻度危害469.93万hm2,中度危害126.73万hm2,重度危害89.4万hm2,危害放牧家畜的主要毒害草约有44种。其中,在全疆分布造成危害的毒害草有9种,占毒害草总数的20.5%;北疆有25种;南疆有27种。每年数十万放牧牲畜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56亿元。2.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在南疆选择引起放牧家畜中毒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分离提取生物碱,并经GC-MS和UPLC-MS/MS联用仪检测分析,共鉴定出18种生物碱(GC-MS鉴定出6种,UPLC-MS/MS鉴定出12种)。骆驼蓬主要含鸭嘴花酮碱、骆驼蓬灵、骆驼蓬碱、6-甲基哈马兰、6-甲基哈尔满、哈尔明碱、促黑激素N-氧化物和野百合碱;白喉乌头主要含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醉马芨芨草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黄花棘豆检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倒千里光裂碱、次乌头碱、毛果天芥菜碱N氧化物、克氏千里光碱;碎米蕨叶马先蒿主要含3-乙基石松胺、槐果碱、去甲基蝙蝠葛啡碱和9-甲氧基玫瑰碱。表明这些毒害草含有多种生物碱,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可能是这些生物碱共同作用的结果。3.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含毒害草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进食量显着高于对照组,但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与对照相比,添加毒害草制成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可明显提高山羊瘤胃内的乙酸浓度,同时提高山羊的血红蛋白浓度,试验中各处理间山羊血清中的谷氨酰转移酶、葡萄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均无显着差异;含10%黄花棘豆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血清中的钾、钠、氯、钙、镁和磷均显着低于其他处理,但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显着升高。4.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按照地貌对新疆天然草地的生态功能进行划分,有针对性地提出毒害草的防控对策。对重要放牧地,优先保证畜产品的生产与供应,采用化学防控、轮牧和区域生物防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毒害草治理,辅之栽培草地建设;涵养水源地采用栽培草地与生物防控配合的方法实施;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沙漠化控制和荒漠化控制功能的生态功能区,对毒害草不进行防控,有条件时要进行科学种植与开发,发挥其生态修复功能;对于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畜产品加工和水文调蓄生态功能的毒害草防控主要采取人工与机械的物理防控方法、农牧结合、牧民定居、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防控。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治理的策略要充分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价值,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制和开发利用措施。一是要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不能简单采取清除或灭除的方法。二是要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三是要大力建设栽培草地,改良天然草场,实现草畜平衡。四是要科学定位毒害草的利与害,挖掘毒害草的潜在利用价值,提升毒害草资源化利用水平。综上所述,该研究比较系统地调查了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的种类与分布,明确了主要优势毒害草种群的区域分布特点。通过对五种主要毒害草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成分的提取与分析,初步阐明其所含生物碱成分的种类;研究了毒害草颗粒化替代日粮中粗饲料对山羊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表明按照10%的比例添加制成的草颗粒对山羊的毒性作用较低。提出了新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对策,对指导新疆草地毒害草的科学防控和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提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周诠[3](2020)在《云南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种类调查及DNA条形码研究》文中认为橡胶树是云南省重要的战略资源树木,种植面积广,且占有较高的经济地位,但近几十年,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大面积单一纯林种植模式,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橡胶树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以危害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最为突出。小蠹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象鼻虫科Curculionidae,小蠹亚科Scolytinae,是一类世界性的重要森林昆虫,该亚科昆虫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将多种小蠹亚科昆虫列为检疫性对象。但云南省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研究较少,且尚未展开系统性的种类调查研究,本文自2018年至2019年,利用原木采集、灯诱诱集、酒精诱集三种方法对云南主要植胶区进行了小蠹亚科昆虫种类调查,通过查阅文献、标本鉴定明确了云南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利用线粒体COI基因片段,探究DNA条形码鉴定云南橡胶树亚科昆虫的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如下:1.此前云南危害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记录只有2属8种,本次调查总共获得小蠹亚科昆虫15个属,共36个种,其中25个鉴定到种级水平,11个鉴定到属级水平,其中尖尾材小蠹Xyleborinus andrewesi、茶材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为原有记录种类,其余种类均为云南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新报道。调查结果表明,在云南危害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中材小蠹族Xyleborini占大多数,其中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和方胸小蠹属Euwallacea分布广种类多,采集到的橡胶材小蠹Xyleborus affinis、小粒绒盾小蠹Xyleborinus saxesenii、秃尾足距小蠹Xylosandrus amputatus的数量与其他小蠹数量相比较多。同时还提供了25个种的形态特征、寄主、分布、成虫图片等信息。2.在形态鉴定的基础之上,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对本调查中采集的云南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进行DNA条形码研究。结果表明:切平后该基因片段长586bp,无碱基的插入和缺失,种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177-0.484,平均遗传距离0.325,种内遗传距离介于0.00-0.240,平均遗传距离为0.113,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差异并不是很明显,且种间的遗传距离是种内的2.88倍,说明该COI基因片段能够较好的区分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的不同种类。基于COI基因构建的NJ树和ML树拓扑结构相似,外群Ips amitinus单独成一支,其余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聚为同一支,说明利用DNA条形码进行云南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分类鉴定具有可行性和准确性。3.通过两年的种类调查明确了云南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的最新种类记录和分布等基础数据。并通过两年的调查数据得出一些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的规律,可为小蠹危害时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通过云南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的DNA条形码研究,丰富了我国小蠹亚科昆虫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为以后研究打下基础。

阿尔孜姑丽·肉孜,吐尔逊·阿合买提,付开赟,丁新华,阿地力·沙塔尔,郭文超[4](2020)在《新疆玉米种植区瓢虫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文中认为新疆特有天敌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开发潜力和利用前景。本文通过开展新疆这一特殊生态区内玉米田主要瓢虫资源的系统调查,旨在为该地区天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指导。本文采用网捕法结合目测法探明新疆11个地州41个县/市/区玉米种植区瓢虫群落组成。共获得1503号瓢虫标本,隶属3亚科,13属,20种,其中多异瓢虫、深点食螨瓢虫等种类为新疆玉米种植区优势种瓢虫,团聚丽瓢虫为新疆新纪录种。各玉米种植区瓢虫资源种类及个体数量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中伊犁州伊宁县最为丰富,达11种,而阿克苏地区阿拉尔市瓢虫种类最少,仅为1种。瓢虫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伊犁州的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高,但优势度指数较低;巴音郭楞蒙古州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且均匀度指数较低,但优势度指数最高。相似性分析表明,地州间相似性程度较高,32个地州组相似性程度相对较高,相似性系数≥0.5,占58.2%,其中巴音郭楞蒙古州与和田地区,所采集瓢虫相似性系数最高(0.83)。新疆玉米田间瓢虫种类和数量整体较为丰富,自然控制能力较强,这为充分保护与利用当地天敌资源,促进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陈景芸[5](2019)在《五种斑潜蝇形态特征比较研究及重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斑潜蝇属Liriomyza种类繁多,约有160种可为害栽培作物和观赏植物。由于这些昆虫个体小或微小(长1.3~2.1mm),形态特征相似,部分种类生态位重叠明显,种间竞争与替代迅速,鉴定工作受虫态和虫体保存完整状态的限制,因此其分类鉴定比较困难,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造成混乱,给植物检疫、测报和防治等工作带来困难。2014-2017年作者调查采集了中国大陆11省、38市4771头斑潜蝇属昆虫,经形态和分子鉴定种类共有5种,分别为三叶斑潜蝇L trifolii、美洲斑潜蝇L.sativae、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番茄斑潜蝇L.bryoniae和葱斑潜蝇L.chinensis,其中前三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具为害性的入侵性斑潜蝇。为了进一步研究斑潜蝇属昆虫种间和种内的形态学特征变异和基因遗传分化程度,给检疫鉴定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和更便捷的鉴定方法,给斑潜蝇的分化、扩张、控制和防治工作提供理论研究基础,本文对采集到的5种4771头斑潜蝇个体形态特征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其中对5种285头斑潜蝇个体的主要背面特征(详见附录Ⅰ)做了拍照记录和线粒体COI基因检测的验证,以期探索更稳定、快速和便捷的鉴定方法;对5种258头斑潜蝇个体COI基因片段序列和对5种255头斑潜蝇个体EF-1a基因片段序列做了种间及三叶斑潜蝇种内的遗传结构分析;对5种284头斑潜蝇个体进行了基于微卫星(SSR)标记的遗传结构分析;对葱斑潜蝇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五种斑潜蝇形态鉴定特征本文研究了 5种斑潜蝇的雄性外生殖器形态特征,结果与Spencer(1973)书中描述一致,经过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特征仍然是斑潜蝇形态鉴定中最可靠的特征。由于现有文献资料中的大多鉴定图都是引自Spencer的手绘图,缺少清晰的实物对比鉴定特征图,所以本文拍摄了 5种斑潜蝇雄性外生殖器清晰的实物特征图,作为手绘鉴定图的补充。此外,本文研究发现目前使用最频繁的斑潜蝇种类鉴定特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内外顶鬃着生区域的颜色具有不稳定性和种间界限不清晰的缺点,只可作为辅助鉴定特征;2)前翅M3+4脉末段长与次末段长的比值在种内差异范围较大,种间无明显绝对的界限且比值范围重叠部分较大,无法区分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只能作为区分其它种类的辅助特征;3)斑潜蝇腹部背面观花纹多变,但三叶斑潜蝇具有独特的腹部背面特征。在不解剖、不做分子鉴定的情况下,为达到快速准确鉴定,本文总结了这5种斑潜蝇最稳定和可靠的形态鉴别特征:1)三叶斑潜蝇腹部背面中间有一条贯穿腹部背面黑色横条纹的黄色纵带将黑色条纹分割成两列,或者至少在可见的倒数第二黑色条纹中间靠近下端有或大或小可明显区别于其它种类的黄色斑块在黑色条纹中形成一个明显的缺口,且大多个体内外顶鬃着生区域均为黄色;2)美洲斑潜蝇腹部背面可见的倒数第二黑色条纹下缘平滑,无明显缺口,且外顶鬃着生区域颜色为黑色;3)番茄斑潜蝇腹部背面可见的倒数第二黑色条纹下缘平滑或整条成一个大弧形,中间无明显缺口,且内外顶鬃着生区域均为黄色;4)南美斑潜蝇腿节有明显的黑色斑块,且内外顶鬃着生区域均为黑色;5)葱斑潜蝇小盾片为全黑色,且内顶鬃着生区域为黄色,外顶鬃着生区域或下侧有明显区别于其它斑潜蝇属种类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黑色斑块。2、基于线粒体COI基因与核基因EF-1a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斑潜蝇种群COI基因在不同地理种群间和不同寄主植物间均表现出相对保守的特性,可以作为斑潜蝇属种类鉴定的分子依据;EF-1a基因的碱基突变率相对较高,可用于斑潜蝇种群遗传分化的研究。基于COI基因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5种斑潜蝇种间分化明显,其中三叶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亲缘关系最近,虽然形态极其相似,但种间无基因交流,未发现杂交现象;番茄斑潜蝇与南美斑潜蝇亲缘关系最近,葱斑潜蝇与4种斑潜蝇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这种关系与雄性外生殖器的相似程度一致。基于EF-1a基因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基于COI基因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总体一致,但美洲斑潜蝇单倍型与三叶斑潜蝇单倍型种间分化界限不明显。针对三叶斑潜蝇种内不同种群间的进一步遗传分化结果显示,这两个分别位于线粒体和细胞核的基因,在三叶斑潜蝇种内分化程度和方向上并不完全一致。3、基于微卫星标记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本文选用了 8个三叶斑潜蝇微卫星位点对20个三叶斑潜蝇种群和6个近似种种群的种群遗传结构做了进一步分析,总体分析结果与基于COI基因和EF-1a基因的分析结果一致。在测试样品中,5种斑潜蝇种间遗传距离明显大于种内遗传距离,三叶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葱斑潜蝇种间的种群之间均发生高度分化。微卫星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5种斑潜蝇之间(尤其是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之间)虽然形态极为相似,但在线粒体和核基因层面均已经发生了高度的遗传分化,即种间分化明显。本测试样本中三叶斑潜蝇一半种群的观测杂合度(Ho)大于0.5,一半种群的观测杂合度(Ho)小于0.5,说明目前中国地区三叶斑潜蝇种群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总体看,中国这5种斑潜蝇各个地理种群内具有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且遗传分化指数FsT较高,说明地理隔离等因素对斑潜蝇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同一地理不同寄主的种群间在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同一寄主不同地理的种群间在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差异性,说明地理隔离对三叶斑潜蝇种群的遗传分化产生很大影响,寄主植物对斑潜蝇种内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尚未检测到。数据分析表明,中国大陆地区三叶斑潜蝇部分种群处于明显或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状态,而且大致分为两大类群,即华南沿海地区类群和江浙及以北方地区类群,从入侵路径判断,应该是华南沿海地区逐渐向北扩散。瓶颈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整个中国大陆地区的三叶斑潜蝇群体规模正处于平稳增长期。4、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全长16175 bp(GenBank登录号MG252777),包括37个线粒体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tRNA,2个核糖体rRNA)和一个非编码区(控制区),其基因排序与模式生物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Lewis et al,1995)的基本相同。该基因组有23个基因分布在J链上(9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14个转运tRNA),14个基因分布在N链上(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8个转运tRNA和2个核糖体rRNA),16个基因间隔区总长64 bp,最短的只有1 bp,最长的有19 bp,位于tRNAGlu和tRNAPhe之间。在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里有9个基因重叠区,最长的在tRNATrp和tRNACys之间,重叠长度为8 bp。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与潜蝇科其它种类相似。此外,葱斑潜蝇基因组序列与原始祖先trnI-trnQ-trnM的分布比较一致。与已测序的5种潜蝇科昆虫一样,葱斑潜蝇的线粒体基因组没有发现重排现象,即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而且基因间隔区的长度和位置也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本文通过分析线粒体基因上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碱基序列对斑潜蝇属5个种构建了系统发育关系,得出了一致的结果,证明葱斑潜蝇应该隶属于斑潜蝇属。

刘梁昕[6](2019)在《广东省缨翅目昆虫多样性与区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缨翅目昆虫通称蓟马,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微小昆虫。广东省地处东洋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温暖潮湿的气候和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蕴育了广东省复杂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因此,广东省缨翅目昆虫种类理应十分丰富,但广东省的蓟马种类记录大多数分散记载于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专着及标本馆中,其较准确的种类数及分布范围均尚未进行系统整理和调查。种类调查和区系分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利用的前提,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境内的蓟马种类及其分布和寄主进行系统调查和分类,结合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的馆藏标本及文献记载,力图查清广东省缨翅目昆虫的本底资源,以便为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外来入侵有害蓟马种类及其分布范围,为农林生产单位及植物检疫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整理和鉴定了广东省已知缨翅目种类4科121属284种(277种来自本研究及馆藏标本的记录,7种根据文献记载),其中包括3中国新纪录属:纤管蓟马属Chirothripoides,铠蓟马属Kurtomathrips和肋蓟马属Leucothrips;4中国新纪录种:金宽柄蓟马Arorathrips fulvus(Moulton),八刺纤管蓟马Chirothripoides brahmaputrai Tyagi,Mound&Kumar,莫氏铠蓟马Kurtomathrips morrilli Moulton和蕨肋蓟马Leucothrips nigripennis Reuter;1中国大陆新记录种:垦丁冈岛蓟马Okajimathrips kentingensis(Okajima)。编制了广东省缨翅目昆虫名录,并提供了每一种蓟马国内外地理分布信息包括在广东省境内的分布范围以及国内外记载的寄主名称。广东省现有蓟马种类分别占全国已知属、种的65.8%和39.0%。结果表明,广东省缨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是我国已知蓟马种类数最多的省份。2.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广东省地处东洋界。在广东省已知蓟马种类121属284种中,东洋界单区分布型的有35属116种,东洋界+古北界两区分布型的有25属70种,两种分布型的属、种分别占比49.6%和65.5%。表明广东省缨翅目昆虫具有典型东洋界特征,并与古北界联系密切。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广东省隶属于华南区。广东省缨翅目昆虫以华南区单区分布型为主,共38属112种,而华南区+西南区两区分布型的有18属51种,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三区分布型的有28属42种,三种分布型共84属205种,分别占属、种比例的69.4%和72.2%。表明广东省缨翅目昆虫以华南区成分为主,与西南区关系最为紧密,华中区次之。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蓟马种类与海南省的相似性最高,表明两地由于经贸往来较为频繁,物种之间相互渗透和交流比较密切。3.根据本研究近年来对广东省各地的田间调查及馆藏标本记载,目前广东省农作物主要蓟马害虫种类如下: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棕榈蓟马T.palmi、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红带滑胸针蓟马Selenothrips rubrocinctus、斯密二鬃蓟马Dichromothrips smithi、榕管蓟马Gynaikothrips uzeli和榕母管蓟马G.ficorum。与上世纪80年代初相比,主要蓟马害虫已发生变化。表明改革开放后,由于广东省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农作物的主要蓟马害虫种类也随之改变。此外,目前对广东省农作物及园林观赏植物等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外来入侵有害蓟马主要有以下种类:首花蓟马Frankliniella cephalica、梳缺花蓟马F.schultzei、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和蕨肋蓟马Leucothrips nigripennis。其中蕨肋蓟马是一种对我国观赏蕨类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新入侵有害蓟马。由于西花蓟马在广东省仅见于少数花卉交易市场及切花店等输入性花卉中,尚未发现其在田间定殖,故该种未列入广东省蓟马名录。

刘晓彬[7](2019)在《广西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柑橘产业是柳州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柑橘产业发展较快,2018年柳州市柑橘种植面积约5.7万公顷,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水果总量的77%左右,主要品种包括蜜桔、砂糖橘、金桔、椪柑、橙类、柚类等。柑橘黄龙病是影响柳州市柑橘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十分必要且迫切。针对柑橘黄龙病尚无特效治疗药剂,也没有抗(耐)病品种可供使用。“防木虱、砍病树、种无病苗”(俗称“三板斧”)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治手段。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分析了当前柑橘黄龙病的主要防治手段及其优缺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柳州市柑橘黄龙病发生概况,重点对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近年来柳州市开展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的主要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政策法规执行力度不足、缺乏高效的组织管理职能、财政投入仍不足且资金到位较晚、全面开展普查难度大、无病苗木繁育体系建设起步晚、柑橘苗木市场监管仍不到位、不能及时高效清除病树、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化种植管理队伍等。探究应对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存在问题的对策,从法律保障、政策保障、财政保障、技术保障、示范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建立起柑橘黄龙病防控长效机制,有效控制黄龙病所带来的严重危害,维持果园在较低黄龙病发病水平条件下实现较长时期正常投产,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高娅蓉[8](2019)在《梵净山叶蝉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叶蝉是半翅目Hemi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昆虫的通称。目前,国内关于叶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害虫防治等方面。梵净山是多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植物种类丰富。气候、地貌、海拔等与其他地域的生境有显着差异,动植物受地理环境、海拔高度的影响发生显着变化。(1)本文通过采用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P)、优势度指数(S)对梵净山不同生境、不同海拔林带叶蝉科昆虫生物多样性、物种均匀度进行了分析。(2)运用文献资料、野外调查等研究方法确定采获物种的地理分布,分析其在世界及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特征。(3)选取研究区最具代表性适生关系的叶蝉(昆虫)寄主植物,采用分子生物学、比较形态学等研究方法来分析代表性物种及其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揭示梵净山生态演化过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采集叶蝉标本4348号,隶属于15科128属。小叶蝉亚科(Typhlocybinae)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有37个属2207号标本。山小叶蝉属(Salka)、横脊叶蝉属(Evacanthus)及柔突叶蝉属(Abrus)的生境类型多样,植被类型与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不同生境的叶蝉群落相似性指数较低,生境的气候、海拔、植被等是造成叶蝉群落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山麓农耕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优势属均为山小叶蝉属(Salka);常绿阔叶林带的优势属为条大叶蝉属(Atkinsoniella);亚高山针叶林和灌丛草甸带的优势属为合小叶蝉属(Coalitus);随海拔升高及植被带的变化,不同林带分布的叶蝉种类亦有变化。常绿阔叶林带叶蝉种类较单一,山麓农耕区、亚高山针叶林和灌丛草甸带中的种群数量多,物种丰富度较高。相邻林带间的叶蝉组成相似性大于相隔林带间的相似性,高海拔相邻林带间的叶蝉组成相似性大于低海拔相邻林带间的相似性。(2)梵净山叶蝉物种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共有5种区系型,大致分布在古北、东洋、澳洲、非洲界。以东洋、古北-东洋两界种类为主,古北-东洋-非洲界、古北-东洋-澳洲界较少,所有物种在东洋界均有分布。东洋界所占比例57.14%,古北-东洋界占39.82%。叶蝉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共有24种区系型,华中区所占比例最大,占22.94%;华北-华中区、华中-华南区分别为19.91%、16.01%。蒙新区、东北区所占比例较少。由此可见,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华中区种类为主,这与梵净山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吻合。(3)寄主叶蝉线粒体基因组由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组成,是一个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茎环结构图。黑斑双叉叶蝉(Chlorotettix nigromaculatus)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5012 bp。蛋白编码基因的总长为10947 bp,AT含量76.31%,GC含量23.69%。Nad4L、Nad2基因使用ATT作为起始密码子,其它蛋白编码基因使用ATA、ATG作为起始密码子;除Cox2使用不完整的T作为终止密码子,其它蛋白编码基因使用TAA、TAG作为终止密码子。褐带横脊叶蝉(Evacanthus acuminatus)所测得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4794 bp,蛋白编码基因的总长为10019 bp,AT含量53%,GC含量14%。Nad3的起始密码子是ATA,ATP8的起始密码子是TTG,其它蛋白编码基因为常见的ATT、ATG。Cox2-3使用不完整的T作为终止密码子,其它基因使用TAA、TAG作为终止密码子。寄主叶蝉的基因排列顺序和其它叶蝉科昆虫线粒体基因排列顺序相一致。(4)植物散发的挥发性化学物质种类多,而特定种的挥发性物质组成是叶蝉避开非寄主植物和确定寄主植物的重要信号和依据。通过对寄主植物挥发物化学成分的分析发现主要包括烯烃类、醛类、醇类、酯类等几个大类,其中烯烃类的分布最广泛,主要为萜烯类。对寄生叶蝉的研究发现叶蝉寄主植物有共性物质:苯甲醛、异丁醇和3-甲基丁醛。研究寄主植物挥发物化学成分对叶蝉类昆虫的生长发育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有助于阐明寄主寻求机理及为害虫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5)基于线粒体DNACOI基因序列叶蝉与寄主植物的作用关系:(1)端黑对突叶蝉(Decursusnirvana excelsa)、泰普沙小叶蝉(Shaddai typicus)均寄生于荨麻科(Urticaceae)透茎冷水花(Pilea pumila)。寄生叶蝉不同物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856。寄生于同一种寄主植物的不同叶蝉物种亲缘关系较近,遗传进化相似,这些种类系统发育树聚为一枝。该两种叶蝉有共同的栖息环境,长期寄生于同一寄主植物,遗传差异小,基因结构相似。另外,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对寄生昆虫的遗传基因结构会造成一定的改变。生存在相同地理环境下,具有相同寄主植物的叶蝉基因序列结构和遗传进化相似。(2)黑斑双叉叶蝉(Chlorotettix nigromaculatus)与沙叶蝉属(Psammotettix)寄主于不同植物,栖息环境不同,遗传分化明显。泰普沙小叶蝉(Shaddai typicus)单独聚为一支,与非寄生叶蝉的遗传分化明显,寄主植物生存的地理环境与寄生叶蝉遗传进化有关联。小绿叶蝉族(Empoascini)某叶蝉物种与非寄生叶蝉的遗传距离、相似性有差异。寄生过程中寄主植物对叶蝉的生长发育、遗传结构有一定影响。食性不同对叶蝉的种类分化造成一定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叶蝉种间基因差异,导致基因结构分化。不同的生境(如海拔、气候等环境因素)会影响寄主植物的营养组成。

张倩[9](2019)在《中国下盾螨亚科革螨分类与修订》文中研究指明下盾螨亚科Hypoaspidinae隶属于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中气门目Mesostigmata、革螨股Gamasina、皮刺螨总科Dermanyssoidea、厉螨科Laelapidae。该类群世界广布,常被发现于土壤、腐殖质、枯枝落叶层等环境中,部分类群栖息于哺乳动物和节肢动物巢穴,或寄生于昆虫体表。多数下盾螨被认为是捕食性螨类,具有在生物防治中利用的潜力,该亚科还具有特殊的医学意义和进化生物学研究价值。本研究在对中国21个省的代表性地区和生境进行标本采集的基础上,对中国下盾螨亚科螨类进行区系分类研究,重新修订了各属中文属征,厘订了各属的问题物种。全文共记述:中国下盾螨亚科螨类11属83种,包括2新种、2新纪录种、38个新组合;对6个描述过于简单的已知种进行了重新描述;编写了该亚科分属检索表和多属的分种检索表。新分类单元和新组合如下:2新种:郭氏殖厉螨,新种Gaeolaelaps guoi sp.nov.;梁河帕厉螨,新种Stratiolaelaps liangheensis sp.nov.;2中国新纪录种:昆士兰殖厉螨,新纪录Gaeolaelaps queenslandica(Womersley,1956);基氏殖厉螨,新纪录Gaeolaelaps gillespiei Beaulieu,2009。38个新组合:郭氏广厉螨,新组合C.guoi(Bai et Ma,2012)comb.nov.;轻绘广厉螨,新组合C.subpictus(Gu et Bai,1992)comb.nov.;李氏广厉螨,新组合C.leese(Tseng,1977)comb.nov.;黔广厉螨,新组合C.chianensis(Gu,1990)comb.nov.;鼩鼱广厉螨,新组合C.sorecis(Li et al.,1996)comb.nov.;网状广厉螨,新组合C.reticulatus(Xu et Liang,1996)comb.nov.;力氏广厉螨,新组合C.hrdyi(Samsinak,1961)comb.nov.;松江广厉螨,新组合C.sungaris(Ma,1996)comb.nov.;拟楔广厉螨,新组合C.paracuneifer(Gu et Bai,1992)comb.nov.;合肥广厉螨,新组合C.hefeiensis(Xu et Liang,1996)comb.nov.;青海广厉螨,新组合C.qinghaiensis(Li et al.,1997)comb.nov.;空洞广厉螨,新组合C.vacua(Michael,1891)comb.nov.;拟单殖厉螨,新组合G.singuloides(Gu et Duan,1991)comb.nov.;白城殖厉螨,新组合G.baichengensis(Ma,2000)comb.nov.;短毛殖厉螨,新组合G.brevipilis(Hirschmann,1969)comb.nov.;西宁殖厉螨,新组合G.xiningensis(Ma et Lin,2009)comb.nov.;后网殖厉螨,新组合G.postreticulatu(Xu et Liang,1996)comb.nov.;喀氏殖厉螨,新组合G.kargi(Costa,1968)comb.nov.;海原殖厉螨,新组合G.haiyuannensis(Bai et al.1994)comb.nov.;拟小殖厉螨,新组合G.subminor(Gu et Bai,1991)comb.nov.;邓氏殖厉螨,新组合G.tengi(Gu et Bai,1991)comb.nov.;拟胸殖厉螨,新组合G.praesternaloides(Ma et Yin,1998)comb.nov.;带岭殖厉螨,新组合G.dailingensis(Ma et Yin,1998)comb.nov.;胸前殖厉螨,新组合G.praesternalis(Willmann,1949)comb.nov.;长岭殖厉螨,新组合G.changlingensis(Ma,2000)comb.nov.;秀越殖厉螨,新组合G.condinna(Teng,1982)comb.nov.;柔弱殖厉螨,新组合G.debilis(Ma 1996)comb.nov.;周氏殖厉螨,新组合G.zhoumanshuae(Ma,1997)comb.nov.;尖狭殖厉螨,新组合G.aculeifer(Canestrini,1884)comb.nov.;类尖殖厉螨,新组合G.aculeiferoides(Teng,1982)comb.nov.;钳颖霍厉螨,新组合H.chelaris(Teng et al.,1992)comb.nov.;林氏霍厉螨,新组合H.linteyini(Samsinak,1964)comb.nov.;巴氏拟厉螨,新组合L.pavlovskii(Bregetova,1956)comb.nov.;内蒙拟厉螨,新组合L.neimongolianus(Ma et Wang,1998)comb.nov.;兵帕厉螨,新组合S.miles(Berlese,1892)comb.nov.;峡江帕厉螨,新组合S.xiajiangensis(Ma et Lin 2009)comb.nov.;网纹帕厉螨,新组合S.retirugi(Ma et al.,2004)comb.nov.;叶氏帕厉螨,新组合S.yeruiyuae(Ma,1995)comb.nov.。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充分检索分析了前人的革螨区域性调查、名录、种类记述和区系研究的文献,全面整理了下盾螨亚科螨类的地理分布信息、寄主或栖境信息;根据动物地理学理论,分析了中国下盾螨亚科区系特征,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的区系构成中绝大多数的种类为古北界—东洋界区系型;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以华北区系型为主。

张晓声[10](2018)在《东盟农产品入境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及花曲柳窄吉丁风险分析》文中指出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农产品贸易额大幅增长,我国口岸从东盟进境的各类货物及东盟旅客携带物中截获到有害生物疫情种类和数量也在极具增加,这使得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我国的风险不断攀升,外来有害生物一旦在国内发生扩散,我国农业和生态环境必将遭受破坏性的打击与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论文对广东省口岸进境贸易货物及旅客包裹等开展了截获有害生物种类调查研究,同时,通过定性因素和定量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口岸常截获的花曲柳窄吉丁在国内各地区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模拟风险评估。研究结果如下。1.2011~2016年间我国各口岸从东盟国家输华农产品中截获有害生物211587种次,其中有109种(属)总计14151种次为检疫性有害生物,昆虫类、线虫类、杂草类分占77、12、11种(属),真菌类5种,原核生物3种,软体动物1种。统计数据表明,截获总种次超过100次的有辣椒实蝇、桔小实蝇、咖啡果小蠹等23余种;通过货检途径截获超过100种次的有咖啡果小蠹、南洋臀纹粉蚧等18种;通过旅检途径截获超过100种次的有辣椒实蝇、番石榴果实蝇、桔小实蝇等6种。2.本文对2011~2016年间从东盟各国进境货品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年份截获有害生物疫情进行分析,2011年截获种次最多,达3000多种次,其余年份每年截获2000种次左右。根据我国22个直属检验检疫局检出东盟国家有害生物截获记录来看,广东、深圳口岸截种次最多;其次为云南、上海、江苏口岸,均达1000种次以上。较少的口岸为四川、湖北、湖南、贵州和山西。根据不同植物产品携带有害生物情况进行分析,水果和木材为东盟各国输华植物类的主要商品,2011~2016年,我国共从东盟输华水果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5453种次,占总截获量的38.5%;从木材中截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4103种次,占总截获量的29.0%;从其他农产品共截获3792种次,占总截获量的26.8%。东盟输华水果主要有害生物为实蝇和介壳虫,其中检出实蝇类害虫共18种属,3420种次,其中橘小实蝇截获1754批次,番石榴实蝇1000批次。水果中介壳虫共截获5种属,总计1464种次,其中检出南洋臀纹粉蚧截获1259批次。分析木制品及包装截获有害生物情况,东盟输华木制品和木包装上共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41种属,昆虫36种属,其中杂草3种,线虫1种,软体动物1种,共4095种次。其中材小蠹属1093种次,乳白蚁属1024种次,长小蠹属796种次。根据其他农产品截获有害生物情况进行分析,泰国截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最多,共计1228种次,其中辣椒果实蝇截获1134种次,占总截获量的92.3%。缅甸输华其他农产品以豆类为主,共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1178种次,豆象类为截获主要种从不同来源国截获有害生物进行疫情分析,截获疫情最多的国家为马来西亚,共计2066批次,其次是缅甸550批次、泰国415批次。东盟国家除文莱没有疫情截获以外,截获最少的是柬埔寨和新加坡,均为31批次。本文对截获的有害生物重要的30种(昆虫类11种、杂草类12种、病原菌5种、线虫类2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具体描述分析。3.近年来花曲柳窄吉丁在广东地区时有截获,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其风险等级为特别危险。虽然针对该虫的检疫防治已发展比较成熟,但在口岸检疫中仍存在一定风险。我国境内物种资源丰富,如其漏网进入,该虫能够快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通过其主要寄主白蜡树、其他木质材料及植物等扩散。本文对花曲柳窄吉丁加强检疫监管及应急处理提出了建议,应引起足够重视,避免此害虫在广东及其他新的地区的发生与扩散。

二、北京地区非洲菊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初步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地区非洲菊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初步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安全
        1.1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2 天然草地畜牧业的生态安全
        1.2.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1.2.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1.2.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
    第二章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2.1 天然草地资源特征
        2.1.1 水分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决定草地在地表的分布
        2.1.2 草原植物种群与特征
        2.2 草地退化及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2.2.1 天然草地退化
        2.2.2 天然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2.3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退化类型
        2.3.1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
        2.3.2 我国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及危害
        2.4 天然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2.4.1 自然因素
        2.4.2 人为因素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三章 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调査研究
        3.1 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与危害调查
        3.1.1 北疆片区的基本情况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调查结果
        3.2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及危害调查
        3.2.1 南疆片区的基本概况
        3.2.2 材料与方法
        3.2.3 调查结果
        3.3 讨论
        3.3.1 北疆片区天然草地毒害草因生态环境差异而分布不同
        3.3.2 放牧牲畜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区域性
        3.3.3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危害严重,部分地区仍在持续
        3.3.4 要更加重视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的生态价值
        3.4 小结
    第四章 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
        4.1 采样地区基本概况
        4.2 试验材料
        4.2.1 植物来源
        4.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4.3 生物碱提取与鉴定
        4.3.1 生物碱提取
        4.3.2 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检测
        4.3.3 生物碱成分鉴定
        4.4 结果
        4.4.1 骆驼蓬生物碱检测结果
        4.4.2 白喉乌头生物碱检测结果
        4.4.3 醉马芨芨草生物碱检测结果
        4.4.4 黄花棘豆生物碱检测结果
        4.4.5 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检测结果
        4.5 讨论
        4.5.1 植物生物碱与毒性形成的关系
        4.5.2 不同种类植物生物碱对动物毒性的种属差异
        4.5.3 毒害草毒性成分检测技术比较
        4.5.4 毒害草资源化利用前景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3种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试验日粮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指标
        5.2.4 数据统计
        5.3 结果
        5.3.1 干物质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变化
        5.3.2 瘤胃内发酵性状的变化
        5.3.3 血液指标的变化
        5.4 讨论
        5.4.1 毒害草经过适当加工可作为饲料来源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瘤胃发酵性状的影响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
        6.1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现有虽技术
        6.1.1 人工防控技术
        6.1.2 机械防控技术
        6.1.3 物理防控技术
        6.1.4 化学防控技术
        6.1.5 生物防控技术
        6.2 天然草地毒害草治理策略
        6.2.1 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
        6.2.2 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生态功能区
        6.2.3 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
        6.2.4 科学定位毒害草利与害,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6.2.5 加大科技投入,避免草地恶化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名录
    附录2: 新疆天然草地主要草原类型
    附录3: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种类
    附录4: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地理分布图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云南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种类调查及DNA条形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小蠹亚科昆虫简介
    1.2 小蠹亚科昆虫对橡胶树的危害
    1.3 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研究现状
    1.4 小蠹亚科DNA条形码研究
    1.5 选题目的与意义
2 云南橡胶树小蠹的种类调查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原木采集法
        2.2.2 灯诱法
        2.2.3 诱剂诱集法
    2.3 标本的种类鉴定
    2.4 结果
        2.4.1 多节材小蠹Ambrosiophilus nodulosus(Eggers,1941)
        2.4.2 毕式小蠹Beaverium dihingensis(Eggers,1930)
        2.4.3 双角材小蠹Cnestus bicornioides(Browne,1961)
        2.4.4 鼓腹材小蠹Cnestus gravidus(Blandford,1898)
        2.4.5 削尾材小蠹Cnestus mutilatus(Blandford,1894)
        2.4.6 黑线材小蠹Cnestus suturalis(Eggers,1930)
        2.4.7 椰小蠹属 Coccotrypes sp.
        2.4.8 梢小蠹属 Cryphalus sp.
        2.4.9 壮材小蠹属 Cyclorhipidion sp.
        2.4.10 滇池小蠹Diuncus haberkorni(Eggers,1920)
        2.4.11 长足六齿小蠹Eccoptopterus limbus(Sampson,1911)
        2.4.12 长足多刺小蠹Eccoptopterus spinosus(Olivier,1795)
        2.4.13 华莱士方胸小蠹Euwallacea wallacei(Blandford,1896)
        2.4.14 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Eichhoff,1868)
        2.4.15 坡面方胸小蠹Euwallacea interjectus(Blandford,1895)
        2.4.16 四粒材小蠹Euwallacea similis(Ferrari,1867)
        2.4.17 方胸小蠹属 Euwallacea sp.
        2.4.18 小咪小蠹Hypothenemus eruditus(Westwood,1836)
        2.4.19 咪小蠹属 Hypothenemus sp1.
        2.4.20 咪小蠹属 Hypothenemus sp2.
        2.4.21 小微材小蠹Microperus perparvus(Sampson,1922)
        2.4.22 婆罗门锉小蠹Scolytoplatypus brahma(Blandford,1898)
        2.4.23 锉小蠹属 Scolytoplatypus sp.
        2.4.24 尖尾绒盾小蠹Xyleborinus andrewesi(Blandford,1896)
        2.4.25 纹盾材小蠹Xyleborinus artestriatus(Eichhoff,1878)
        2.4.26 小粒绒盾小蠹Xyleborinus saxesenii(Ratzeburg,1837)
        2.4.27 绒盾材小蠹属 Xyleborinus sp.
        2.4.28 橡胶材小蠹Xyleborus affinis(Eichhoff,1868)
        2.4.29 材小蠹属 Xyleborus sp.
        2.4.30 秃尾足距小蠹Xylosandrus amputatus(Blandford,1894)
        2.4.31 暗翅足距小蠹Xylosandrus crassiusculus(Motschulsky,1866)
        2.4.32 两色足距小蠹Xylosandrus discolor(Blandford,1898)
        2.4.33 泽兰足距小蠹Xylosandrus eupatorii(Eggers,1940)
        2.4.34 截尾足距小蠹Xylosandrus mancus(Blandford,1898)
        2.4.35 足距小蠹属 Xylosandrus sp1.
        2.4.36 足距小蠹属 Xylosandrus sp2.
    2.5 讨论
3 云南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DNA条形码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标本
        3.1.2 DNA提取
        3.1.3 目的基因的扩增和测序
        3.1.4 序列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序列组成与变异分析
        3.2.2 碱基替换分析
        3.2.3 遗传距离分析
        3.2.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3 讨论
        3.3.1 本实验不足
        3.3.2 展望
4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新疆玉米种植区瓢虫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标本采集
    1.2 标本鉴定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1.3.1 Pielou指数
        1.3.2 Shannon-Wiener指数(H′)
        1.3.3 Margalef指数
        1.3.4 优势度指数
        1.3.5 Sorenson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疆玉米种植区瓢虫种类概括
        (1)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1891)
        (2)塔城毛瓢虫Scymnus (Neopullus) tachengicus (Yu,1998)
        (3)甜菜瓢虫Bulaea lichatschovi (Hummel,1827)
        (4)二星瓢虫Adalia bipunctata (Linnaeus,1758)
        (5)团聚丽瓢虫Adalia conglomerata (Linneaus,1758),新疆新纪录种[15]
        (6)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 (Thunberg,1781)
        (7)方斑瓢虫Propylea quaturodecimpunctata (Linnaeus,1758)
        (8)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1773)
        (9)七星瓢虫Coccina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1758)
        (10)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 undecimpunctata (Linnaeus,1758)
        (11)横斑瓢虫Coccinella transversoguttata (Faldermann,1835)
        (12)二十二星食菌瓢虫Psyllobora vigintiduopunctata (Linnaeus,1758)
        (13)菱斑巧瓢虫Oenopia conglobata (linnaeus,1758)
        (14)中国双七星瓢虫Coccinula sinensis (Weise,1889)
        (15)双七星瓢虫Coccinula quatuordecimpustulata (Linnaeus,1758)
        (16)曲缘瓢虫Coccinula sinuatomarginata (Faldermann,1837)
        (17)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 (Linnaeus,1758)
        (18)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e (Goeze,1777)
        (19)黄足光瓢虫Exochomus flavipes (Thunberg,1781)
        (20)孪斑唇瓢虫Chilocorus geminus (Zaslavskij,1962)
    2.2 新疆玉米种植区瓢虫群落分布组成
    2.3 新疆玉米种植区瓢虫种群多样性分析
    2.4 新疆玉米种植区瓢虫资源相似性分析
3 讨论

(5)五种斑潜蝇形态特征比较研究及重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斑潜蝇属的研究概况
    1.1 斑潜蝇属的分类研究简史
    1.2 斑潜蝇属的形态分类
    1.3 五种重要斑潜蝇的形态鉴别特征
    
1.3.1 三叶斑潜蝇
    
1.3.2 美洲斑潜蝇
    
1.3.3 南美斑潜蝇
    
1.3.4 番茄斑潜蝇
    
1.3.5 葱斑潜蝇
    1.4 五种重要斑潜蝇的研究概况
    
1.4.1 三叶斑潜蝇
    
1.4.2 美洲斑潜蝇
    
1.4.3 南美斑潜蝇
    
1.4.4 番茄斑潜蝇
    
1.4.5 葱斑潜蝇
    1.5 五种重要斑潜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 物种分化的方式
    2.1 异域物种分化
    2.2 同域物种分化
    2.3 种群分化研究概述
    2.4 昆虫本身具备的种群分化的条件
    2.5 斑潜蝇的种群分化研究
3 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概况
    3.1 线粒体简介
    3.2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
    3.3 线粒体DNA的进化
    3.4 线粒体RNA二级结构变化
    3.5 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概况
4 微卫星标记研究概况
    4.1 微卫星序列的概念和类型
    4.2 微卫星的功能
    
4.2.1 作为重组和复制密码
    
4.2.2 参与结构基因的表达
    
4.2.3 作为染色质折叠密码
    
4.2.4 与性别决定有关
    
4.2.5 与蛋白表达的剂量效应有关
    
4.2.6 参与组成端粒与着丝粒结构
    4.3 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形成的机理
    
4.3.1 滑链错配假说
    
4.3.2 基因重组假说
    4.4 微卫星标记的特点
    
4.4.1 数量丰富
    
4.4.2 丰富的多态性
    
4.4.3 共显性遗传
    
4.4.4 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4.4.5 检测的高效性
5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五种重要斑潜蝇的形态鉴定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样本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观察、解剖及拍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雄性外生殖器
    2.2 内外项鬃着生区域颜色
    2.3 翅脉M3+4脉比例
    2.4 腹部背面观
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COI与核基因EF-1A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样本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1.5 引物设计和PCR反应
    1.6 PCR产物检测及测序
    1.7 序列整理及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2.1.1 三叶斑潜蝇种群COI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2.1.2 三叶斑潜蝇种群EF-1a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2.2 五种斑潜蝇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2.2.1五种斑潜蝇COI基因各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2 五种斑潜蝇EF-1a基因各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3 三叶斑潜蝇种群间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2.3.1 三叶斑潜蝇种群间遗传分化
    
2.3.2 分子变异分析
    2.4 5种斑潜蝇单倍型系统发育
    
2.4.1 5种斑潜蝇系统发育树
    
2.4.2 三叶斑潜蝇种群系统发育树
    2.5 单倍型网络图
    
2.5.1 三叶斑潜蝇单倍型的网状图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三叶斑潜蝇及近似种种群遗传结构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样本
    1.2 主要试剂及主要仪器
    1.3 基因组DNA的提取
    1.4 微卫星序列的检测与引物设计
    1.5 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检测
    1.6 微卫星位点扩增
    1.7 基因分型
    1.8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2.2 引物筛选结果
    2.3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
    2.4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2.4.1 位点间的遗传多样性
    
2.4.2 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
    
2.4.3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2.5 种群遗传结构
    2.6 瓶颈效应的检测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和DNA提取
    1.2 PCR扩增和测序反应
    1.3 测序组装、注释和分析
    1.4 系统进化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核苷酸组成
    2.2 蛋白质编码基因
    2.3 转运tRNA基因
    2.4 核糖体rRNA基因
    2.5 控制区(A+T富含区)
    2.6 系统进化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广东省缨翅目昆虫多样性与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广东省缨翅目昆虫多样性研究概况
    1.2 昆虫区系研究
    1.3 研究区域概况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标本采集与制作
        2.2.2 区系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广东省缨翅目昆虫种类、分布及寄主信息
        3.1.1 纹蓟马科Aeolothripidae Uzel,1895
        3.1.2 大腿蓟马科Merothripidae Hood,1914
        3.1.3 蓟马科Thripidae Stevens,1829
        3.1.3.1 棍蓟马亚科Dendrothripinae Priesner,1925
        3.1.3.2 针蓟马亚科Panchaetothripinae Bagnall,1912
        3.1.3.3 绢蓟马亚科Sericothripinae Karny,1921
        3.1.3.4 蓟马亚科Thripinae Stephens,1829
        3.1.4 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 Uzel,1895
        3.1.4.1 灵管蓟马亚科Idolothripinae Bagnall,1908
        3.1.4.2 管蓟马亚科Phlaeothripinae Uzel,1895
    3.2 中国新纪录属、种描述
    3.3 区系分析
        3.3.1 广东省缨翅目种类组成
        3.3.2 广东省缨翅目已知属的分布类型
        3.3.2.1 已知属在世界动物区划中的分布型
        3.3.2.2 已知属在中国动物区划中的分布型
        3.3.3 广东省缨翅目已知种的分布型
        3.3.3.1 已知种在世界动物区划中的分布型
        3.3.3.2 已知种在中国动物区划中的分布型
        3.3.4 间断分布类型
        3.3.4.1 间断分布属类型
        3.3.4.2 间断分布种类型
        3.3.5 与周边地区相似度比较
4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广东蓟马属级阶元世界、中国动物区划分布情况
附录 B 广东蓟马种级阶元世界、中国动物区划分布情况

(7)广西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的背景
    1.2 本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采取的方法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柑橘黄龙病的命名由来
        1.4.2 柑橘黄龙病在全球的分布及在中国的发生情况
        1.4.3 广西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情况
        1.4.4 柑橘黄龙病的症状表现
        1.4.5 柑橘黄龙病的寄主范围及传播途径
        1.4.6 柑橘黄龙病病原的研究进展及分类
        1.4.7 柑橘黄龙病的致病机理
        1.4.8 柑橘黄龙病的诊断与检测方法
        1.4.9 柑橘黄龙病的主要防治方法
2 柳州市柑橘黄龙病发生概况
    2.1 近年来柑橘种植情况
    2.2 柑橘黄龙病发生情况
    2.3 柳州市柑橘黄龙病逐步蔓延的原因分析
        2.3.1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2.3.2 气候不断变暖
        2.3.3 检疫监管措施不到位
        2.3.4 忽视柑橘木虱的防治工作
        2.3.5 果农文化素质不高、防控意识淡薄
        2.3.6 田间诊断难度大
3 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现状
    3.1 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情况
        3.1.1 2015年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情况
        3.1.2 2016年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情况
        3.1.3 2016年柳州市开展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情况
        3.1.4 2017~2018年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情况
    3.2 总结柳州市开展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的主要做法
        3.2.1 强化政府主导工作机制
        3.2.2 加强普查,科学指导防控工作的开展
        3.2.3 加强宣传培训,开展“送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入户”活动
        3.2.4 推动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建设
        3.2.5 做好柑橘木虱的防治工作
        3.2.6 建立示范样板,以点带面推动防控工作的开展
    3.3 近年来柳州市在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上的亮点
        3.3.1 政府主导的工作机制显着
        3.3.2 运用植保航空喷药技术开展柑橘木虱的统防统治
4 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存在的问题
    4.1 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不足
    4.2 缺乏高效的组织管理职能
    4.3 财政投入仍不足且资金到位慢
    4.4 全面开展普查难度大
    4.5 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建设起步晚
    4.6 柑橘苗木市场监管仍不到位
    4.7 不能及时高效地清除病树
    4.8 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化种植管理队伍
    4.9 田间诊断缺乏快速检测设备和技术
5 探究应对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存在问题的对策
    5.1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
        5.1.1 出台强制性政策法规
        5.1.2 制定柑橘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5.1.3 制定和发布统一的黄龙病诊断标准
    5.2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5.3 加快推进柳州市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建设
    5.4 进一步加强柑橘苗木检疫管理
        5.4.1 从严管控调入苗木
        5.4.2 加强宣传,严厉查处违规调运
    5.5 加大清除病株执行力度
        5.5.1 加大宣传力度
        5.5.2 严格执行病树清除技术规程
        5.5.3 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力量
    5.6 加强做好柑橘木虱的防治工作
    5.7 组建技术调查与监管队伍
    5.8 加大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
    5.9 建立柑橘黄龙病防控长效机制
6 结论和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梵净山叶蝉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昆虫物种多样性
    2 昆虫与寄主植物关系
    3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3 研究样地选择及其代表性
    4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梵净山叶蝉物种多样性研究
    1 叶蝉物种多样性及各生境类型物种相似性对比分析
        1.1 叶蝉群落类型与数量特征
        1.2 生境类型间物种相似性分析
    2 不同垂直海拔带叶蝉物种组成及优势类群
        2.1 叶蝉科昆虫种类组成及各海拔高度优势类群
        2.2 不同垂直海拔带叶蝉物种多样性
    3 叶蝉科昆虫种类及区系成分分析
        3.1 叶蝉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特点
        3.2 叶蝉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特点
四 叶蝉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研究
    1 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分离鉴定
    2 寄主植物挥发物化学成分分析
        2.1 蓬蒿挥发物化学成分
        2.2 霍香叶挥发物化学成分
        2.3 透茎冷水花挥发物化学成分
        2.4 卫矛挥发物化学成分
    3 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与叶蝉类昆虫的关系
五 寄主叶蝉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1 叶蝉与寄主植物相关性
    2 基因组结构与碱基组成
        2.1 藿香寄主昆虫黑斑双叉叶蝉线粒体基因组
        2.2 蓬蒿寄主昆虫褐带横脊叶蝉线粒体基因组
    3 蛋白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1 黑斑双叉叶蝉蛋白基因及密码子
        3.2 褐带横脊叶蝉蛋白基因及密码子
    4 转录RNA基因和核糖体RNA基因
        4.1 黑斑双叉叶蝉RNA基因
        4.2 褐带横脊叶蝉RNA基因
六 代表性叶蝉物种及其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研究
    1 叶蝉线粒体DNACOI序列
    2 寄生相同寄主植物的不同叶蝉物种关系研究
        2.1 碱基替换分析
        2.2 COI基因序列组成
        2.3 遗传距离分析
        2.4 不同叶蝉物种系统发育分析
    3 某种寄主植物寄生与非寄生叶蝉物种关系研究
        3.1 叶蝉物种信息
        3.2 寄生叶蝉COI基因序列组成
        3.3 寄生与非寄生叶蝉的遗传距离及序列相似性
        3.4 系统发育研究
七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9)中国下盾螨亚科革螨分类与修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下盾螨亚科概述
    1.2 下盾螨亚科及相关类群的分类历史沿革
        1.2.1 皮刺螨总科
        1.2.2 厉螨科
        1.2.3 下盾螨亚科
        1.2.3.1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3.2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试验工具
    2.3 试验试剂
    2.4 实验室仪器与设备
    2.5 标本采集与初步分离方法
    2.6 标本的处理方法
        2.6.1 挑选
        2.6.2 清洗
        2.6.3 制片
    2.7 分类与鉴定
    2.8 观察与绘图
    2.9 研究的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厉螨科的鉴别特征及分亚科检索表
    3.2 中国下盾螨亚科的形态分类研究
        3.2.1 鞘厉螨属Coleolaelaps Berlese
        (1) 田野鞘厉螨C. agrestis (Berlese, 1984)
        (2) 通榆鞘厉螨C. tongyuensis Ma, 1997
        (3) 长毛鞘厉螨C. longisetatus Ishikawa, 1968
        (4) 蒂氏鞘厉螨C. tillae Costa et Hunter, 1970
        3.2.2 广厉螨属Cosmolaelaps Berlese, 1903
        (5) 郭氏广厉螨,新组合C. guoi (Bai et Ma, 2012) comb. nov
        (6) 轻绘广厉螨,新组合C. subpictus (Gu et Bai, 1992) comb. nov
        (7) 金氏广厉螨C. chini Bai et Gu, 1993
        (8) 李氏广厉螨C. liae Bai et Gu, 1993
        (9) 李氏广厉螨,新组合C. leese (Tseng, 1977) comb. nov
        (10) 王氏广厉螨C. wangae Bai et Gu, 1993
        (11) 拟尖背广厉螨C. subacutiscutus Bai et Wang, 2005
        (12) 黔广厉螨,新组合C. chianensis (Gu, 1990) comb. nov
        (13) 鼩鼱广厉螨,新组合C. sorecis (Li et al., 1996) comb. nov
        (14) 似李广厉螨C. lisimilis Ma, 2007
        (15) 细毛广厉螨C. leptochaetes Ma et Lin, 2009
        (16) 拟棒广厉螨C. quasiclaviger Ma et Lin, 2009
        (17) 宽腹广厉螨C. robustoventralis Ma, 2011
        (18) 网状广厉螨,新组合C. reticulatus (Xu et Liang, 1996 ) comb. nov
        (19) 力氏广厉螨,新组合C. hrdyi (Sam?iňák, 1961) comb. nov
        (20) 松江广厉螨,新组合C. sungaris (Ma, 1996) comb. nov
        (21) 拟楔广厉螨,新组合C. paracuneifer (Gu et Bai, 1992) comb. nov
        (22) 宁夏广厉螨C. ningxiaensis Bai et Gu, 1993
        (23) 壮毛广厉螨C. robustochaetes Ma et Lin, 2009
        (24) 合肥广厉螨,新组合C. hefeiensis (Xu et Liang, 1996) comb. nov
        (25) 青海广厉螨,新组合C. qinghaiensis (Li et al., 1997) comb. nov
        (26) 空洞广厉螨,新组合C. vacua (Michael, 1891) comb. nov
        (27) 尖背广厉螨C. acutiscutus Teng, 1982
        3.2.3 殖厉螨属Gaeolaelaps Evans & Till, 1966
        (28) 拟单殖厉螨,新组合G. singuloides (Gu et Duan, 1991) comb. nov
        (29) 白城殖厉螨,新组合G. baichengensis (Ma, 2000) comb. nov
        (30) 短毛殖厉螨,新组合G. brevipilis (Hirschmann, 1969) comb. nov
        (31) 西宁殖厉螨,新组合G. xiningensis (Ma et Lin, 2009) comb. nov
        (32) 后网殖厉螨,新组合G. postreticulatu (Xu et Liang, 1996) comb. nov
        (33) 喀氏殖厉螨,新组合G. kargi (Costa, 1968) comb. nov
        (34) 海原殖厉螨,新组合G. haiyuannensis (Bai et al., 1994) comb. nov
        (35) 拟小殖厉螨,新组合G. subminor (Gu et Bai, 1991) comb. nov
        (36) 邓氏殖厉螨,新组合G. tengi (Gu et Bai, 1991) comb. nov
        (37) 拟胸殖厉螨,新组合G. praesternaloides (Ma et Yin, 1998) comb. nov
        (38) 带岭殖厉螨,新组合G. dailingensis (Ma et Yin, 1998) comb. nov
        (39) 胸前殖厉螨,新组合G. praesternalis (Willmann, 1949) comb. nov
        (40) 长岭殖厉螨,新组合G. changlingensis (Ma, 2000) comb. nov
        (41) 周氏殖厉螨,新组合G. zhoumanshuae (Ma, 1997) comb. nov
        (42) 尖狭殖厉螨,新组合G. aculeifer (Canestrini, 1884) comb. nov
        (43) 昆士兰殖厉螨,新纪录G. queenslandica rec. nov
        (44) 吉氏殖厉螨,新纪录G. gillespiei rec. nov.(已发表)
        (45) 郭氏殖厉螨,新种G. guoi sp. nov
        (46) 柔弱殖厉螨,新组合G. debilis (Ma,1996)comb. nov
        (47) 类尖殖厉螨,新组合G. aculeiferoides (Teng, 1982) comb. nov
        (48) 秀越殖厉螨,新组合G. condinna (Teng, 1982) comb. nov
        3.2.4 裸厉螨属Gymnolaelaps Berlese, 1916
        (49) 巍山裸厉螨G. weishanensis Gu et Guo, 1997
        (50) G. submyrmrcophila Xu et Liang, 1996
        (51) 广西裸厉螨G. guangxiensis Ma, 2007
        (52) 奥地利裸厉螨G. austriacus (Sellnick, 1935)
        (53) 古蔺裸厉螨Gymnolaelaps gulinensis Ma et Lin,2013
        3.2.5 霍厉螨属Holostaspis Kolenati, 1858
        (54) 钳颖霍厉螨,新组合Holostaspis chelaris (Teng et al., 1992) comb. nov
        (55) 林氏霍厉螨,新组合Holostaspis linteyini (Sam?iňák, 1964) comb. nov
        3.2.6 下盾螨属Hypoaspis Canestrini
        (56) 湖南下盾螨H. hunanensis Ma et Zheng, 2000
        (57) 刘氏下盾螨H. liui (Sam?iňák, 1962)
        (58) 陇川下盾螨H. longchuanensis Gu et Duan, 1991
        (59) 似陆下盾螨H. terrestrisimilis Ma et al., 2003
        (60) 大黑下盾螨H. diomphalia (Yin et Qin, 1984)
        (61) 椰甲下盾螨H. rhinocerotis Oudemans,1925
        3.2.7 拟厉螨属Laelaspis Berlese, 1903
        (62) 趾颖拟厉螨L. digitalis Teng, 1981
        (63) 巴氏拟厉螨,新组合L. pavlovskii (Bregetova, 1956) comb. nov
        (64) 中卫拟厉螨L. zhongweinensis Bai et Gu, 1993
        (65) 中华拟厉螨L. sinensis Bai et Gu, 1993
        (66) 内蒙拟厉螨,新组合L. neimongolianus (Ma et Wang, 1998) comb. nov
        (67) 宁夏拟厉螨L. ningxiaensis Bai et Gu, 1994
        (68) 展开拟厉螨L. patulus Allired, 1969
        (69) 光滑拟厉螨L. laevis (Michael, 1891)
        3.2.8 土厉螨属Ololaelaps Berlese, 1904
        (70) 乌苏里土厉螨O. ussuriensis Bregetova et Koroleva, 1964
        (71) 王氏土厉螨O. wangi Bai et al., 1966
        (72) 维内土厉螨O. veneta (Berlese, 1903)
        3.2.9 肺厉螨属Pneumolaelaps Berlese, 1920
        (73) 海氏肺厉螨P. hyatti Evans et Till, 1966
        (74) 熊蜂肺厉螨P. bombicolens (Canestrini 1884)
        (75) 卡氏肺厉螨P. karawaiewi (Berlese, 1903)
        3.2.10 伪寄螨属Pseudoparasitus Oudemans
        (76) 吉林伪寄螨P. jilinensis Ma, 2004
        (77) 江西伪寄螨P. jiangxiensis Ma, 2007
        3.2.11 帕厉螨属Stratiolaelaps Berlese, 1916
        (78) 兵帕厉螨,新组合S. miles (Berlese, 1892) comb. nov
        (79) 峡江帕厉螨,新组合S. xiajiangensis (Ma et Lin 2009) comb. nov
        (80) 剑毛帕厉螨S. scimitus (Womersley, 1956)
        (81) 网纹帕厉螨,新组合S. retirugi (Ma et al., 2004) comb. nov
        (82) 叶氏帕厉螨,新组合S. yeruiyuae (Ma, 1995) comb. nov
        (83) 梁河帕厉螨,新种S. liangheensis sp. nov
    3.3 中国下盾螨亚科区系特征分析
        3.3.1 中国下盾螨亚科革螨的地理分布
        3.3.2 中国下盾螨亚科革螨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的区系构成特点
        3.3.3 中国下盾螨亚科革螨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区系构成特点
4 讨论
    4.1 关于下盾螨亚科分类学的问题
        4.1.1 属级阶元的修定
        4.1.2 关于殖厉螨属Gaeolaelaps学名问题
        4.1.3 下盾螨属Hypoaspis的修订
        4.1.4 帕厉螨属Stratiolaelaps和广厉螨属Cosmolaelaps的修订
        4.1.5 本研究的主要困难
        4.1.6 本研究的不足
    4.2 关于下盾螨亚科的地理分布
    4.3 关于下盾螨亚科资源捕食螨的挖掘
5 结论
    5.1 分类研究
    5.2 区系特征分析
创新之处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10)东盟农产品入境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及花曲柳窄吉丁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东盟贸易概况及花曲柳窄吉丁研究进展
    1.1 东盟概况
    1.2 对出境物种资源保护
    1.3 对进境种质资源风险
    1.4 目前对东盟进出境植物及商品防范的必要性
    1.5 花曲柳吉丁种属及分布状况
    1.6 花曲柳吉丁潜在危害性分析
    1.7 扩散风险分析
    1.8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东盟进境物品中截获有害生物种类及调查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方法
        2.1.2 样品采集地点
        2.1.3 仪器及用具
        2.1.4 标本的整理与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截获有害生物种类情况
        2.2.2 不同年份截获有害生物疫情分析
        2.2.3 我国各个直属局截获东盟有害生物疫情分析
        2.2.4 不同植物产品携带有害生物疫情分析
        2.2.5 输华水果疫情截获情况
        2.2.6 其它农产品截获有害生物情况
        2.2.7 木制品及包装物截获有害生物情况
        2.2.8 东盟各国截获疫情分析
        2.2.9 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及特征描述
第三章 花曲柳窄吉丁的风险分析与综合防治
    3.1 分布现状
        3.1.1 全球分布现状
        3.1.2 国内分布现状
    3.2 侵入可能性
        3.2.1 花曲柳窄吉丁生物学特性
        3.2.2 花曲柳窄吉丁疫情控制难度
        3.2.3 在国内的适生范围和寄主
        3.2.4 风险性管理难度
    3.3 定殖可能性
        3.3.1 寄主
        3.3.2 寄主树种的分布
        3.3.3 适生性分析
    3.4 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
    3.5 传入后果评估
    3.6 花曲柳窄吉丁综合防治
        3.6.1 防治对策
        3.6.2 严格进行植物检疫
        3.6.3 加强栽培和防治管理
        3.6.4 加强预报,抓住防治适期
        3.6.5 保护天敌,加强生物控制作用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北京地区非洲菊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初步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D]. 王军亮. 扬州大学, 2020(04)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云南橡胶树小蠹亚科昆虫种类调查及DNA条形码研究[D]. 周诠.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4]新疆玉米种植区瓢虫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J]. 阿尔孜姑丽·肉孜,吐尔逊·阿合买提,付开赟,丁新华,阿地力·沙塔尔,郭文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05)
  • [5]五种斑潜蝇形态特征比较研究及重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D]. 陈景芸. 扬州大学, 2019(06)
  • [6]广东省缨翅目昆虫多样性与区系分析[D]. 刘梁昕.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7]广西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晓彬. 广西大学, 2019(01)
  • [8]梵净山叶蝉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研究[D]. 高娅蓉.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9]中国下盾螨亚科革螨分类与修订[D]. 张倩.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7)
  • [10]东盟农产品入境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及花曲柳窄吉丁风险分析[D]. 张晓声.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北京市非洲菊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初步意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