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北部轮台隆起凝析气藏成藏时代分析

塔里木北部轮台隆起凝析气藏成藏时代分析

一、塔里木北部轮台凸起凝析气藏成藏年代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强[1](2021)在《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新和-三道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雅克拉断凸和沙西凸起的结合部。雅克拉断凸目前表现为古生界隆起与中新生界前缘斜坡的叠加,其古生界是一个长期继承性的古隆起。该区已在前中生界潜山发现桥古1、桥古3及英买32等油气藏,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目前该区勘探开发面临以下难题:(1)由于前中生界潜山历经多期构造活动,发育多套火成岩,残留地层时代古老且岩性复杂,致使我们对潜山地层格架和形成演化过程的认识不清;(2)研究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不同岩石类型储层的发育规律及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也不清楚;(3)研究区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种不同成因的油气来源,其油气运移路径、聚集成藏受潜山构造演化影响,存在显着差异,有必要理清构造演化对不同来源油气充注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油气成藏规律,以利于开展勘探开发目标评价。因此,本文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利用U-Pb同位素年龄对前震旦系潜山地层进行时代限定,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查清古潜山地层分布规律;在地层格架建立和断裂研究的基础上,对潜山形成演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油气地球化学资料讨论了构造演化对油气充注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利用6口钻井7个岩芯样品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对该区前震旦系不同地层的时代进行限定,建立了前震旦系地层发育序列。研究区花岗岩形成于早元古代,在古元古代中晚期(1850~1791Ma)经历过变质作用,在新元古代早期(879±4Ma)经历了岩浆活动。桥古1井区碳酸盐岩地层是沉积在早元古代花岗岩的结晶之上,阿克苏群沉积之前的一套地层,3个碎屑锆石样品的最小谐和年龄为1522±16Ma,表明其沉积或成岩时代应不早于中元古代(1522±16Ma)。星火1井区的变质岩地层相当于阿克苏群,其沉积或成岩年龄不早于776Ma。(2)通过地层划分对比及三维地震综合解释,编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前中生界潜山古地质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前中生界潜山是一个北东向抬升的不对称背斜,高部位为前震旦纪基底,向两侧地层依次变新,西南-东南方向震旦系-奥陶系环基底分布,北东方向主要残留震旦系-寒武系。西北部发育二叠系火成岩,星火3井霏细岩年龄为294±10Ma,代表该区二叠纪岩浆喷发的最晚年龄。(3)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震旦系-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期为古潜山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早期东南向西北方向的挤压隆升是潜山构造初始格局的形成阶段;海西晚期南北向冲断挤压隆起是潜山格局的主要要形成阶段;印支期-喜马拉雅期,研究区再次沉降接受中新生界沉积,即古潜山埋藏阶段。(4)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隙度、渗透率低,优质储层主要受控于后期的岩溶作用,以孔隙、裂缝、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浅变质火成岩裂缝发育,优质储层受古地貌和断裂控制。(5)新和-三道桥地区油气分布受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控制,以潜山断凸“屋脊”核部为界,南部为海相油气,断凸脊部及其以北为陆相油气。研究区海、陆相原油在原油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与海相原油差异明显。海相原油含蜡量相对较低,含硫量相对较高,Pr/Ph比值相对较低,C19-C21三环萜烷丰度相对较高,以C23为主峰,富含硫芴,Pr/nC17和Ph/nC18相关图反映其形成于还原环境;陆相原油地化指标则相反。(6)受多旋回构造演化控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地区具有多期充注和晚期成藏的特点,前中生界潜山顶面的成藏期古构造图显示了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和运聚有利区。对比不同期的古构造形态可以发现古潜山经历过多期构造调整演化,形成了油气充注聚集-破坏调整-晚期定型聚集的复杂过程,潜山古构造的多期调整,既控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发育,也对油气运移聚集有着显着的影响。

周肖肖[2](2020)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丰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油气充注及调整改造,油气成藏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最新的地震、测井、地质和地化等资料分析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地化特征、成因及来源、油气藏遭受的次生化学作用。在分析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分析,总结了塔中和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1)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油气可划分为古城地区的干气和塔中地区的凝析油、挥发油、正常油。塔中地区平面上“西部富油,东部富气”:西部为“断裂带富气,斜坡区距通源走滑断裂近处富气,远处富油”;东部为“断裂处富气,靠近内带处富油”。纵向上,塔中地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沿不整合面分布的特征。古城地区天然气分布于构造斜坡或高部位的断裂发育区,纵向上分布于云化滩储层内。(2)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天然气为成熟-过熟干气,由深部储层寒武系成因的古油藏裂解形成。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成熟度和气油比明显大于西部;南北向上断裂带处干燥系数较大,北部斜坡区较小。这主要由天然气成因差异和次生作用造成:古城地区过熟干气沿着塔中Ⅰ号断裂向西充注到塔中东部发生混合作用,使得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和成熟度明显高于西部;北部斜坡区的西部分布有相对低熟源岩,生成的干酪根裂解气与深部原油裂解气共存,断裂带以深部原油裂解气为主。H2S为CIP离子驱动的TSR作用启动阶段的产物。西部地区地层水Mg2+和矿化度较东部高,TSR反应更易发生,H2S含量较东部偏高。塔中-古城地区CO2和N2均为源岩有机质热降解成因。(3)基于黄金管热模拟实验重新厘定了油源对比指标:芳基类化合物、碳和硫同位素。对比分析认为寒武系烃源岩为主力源岩。塔中东部地区原油密度、粘度、含蜡量等明显大于西部,全油碳同位素以及成熟度则小于西部。断裂带处原油密度、粘度较低,斜坡区稍大。原油性质差异主要由寒武系源岩在塔中东西部成熟度差异造成,西部源岩埋深超东部近千米,造成西部原油成熟度偏高,密度和粘度偏低。断裂带处原油物性除了与高熟源岩有关外,气侵等作用也会造成原油密度、粘度等减小。(4)塔中地区奥陶系烃类相态受源岩成熟度、次生作用和多期油气充注的影响:源岩成熟度和多期充注对斜坡区油气相态影响大;奥陶系顶部构造高部位生物降解相对强烈;TSR作用能降低油裂解门限温度且加速热裂解作用的进行;奥陶系储层温度相对较低,原油热裂解程度有限,寒武系原油裂解程度明显大于奥陶系原油。气侵作用在塔中地区较为重要,断裂区强度较大。塔中西部以深部原油裂解气垂向气侵为主,东部以古城地区过熟天然气侧向气侵为主。(5)晚加里东期,来自寒武系的原油运移至塔中-古城等成藏。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导致塔中地区古油藏遭受破坏;位于斜坡部位的古城地区油气藏遭受较低程度破坏。海西晚期,塔中地区源岩再次深埋生油,油气经断裂垂向运移至目的层,通过不整合等输导体系侧向运移至优质储层内,在致密盖层和隔夹层的封盖作用下,多层系成藏;古城地区源岩处于过熟阶段,聚集少量的油气。喜山期,塔中地区寒武系油裂解气沿断层向上充注到目的层形成凝析气等,古城地区原油裂解气也沿着Ⅰ号断裂运移至塔中东部形成凝析气藏;古城地区深部裂解气或保存至寒武系或运移至目的层形成干气藏。塔中地区分为油藏(正常油和挥发油)与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2类成藏模式。油藏分布于西部斜坡区、中部远离通源断裂处、东部内带区;凝析气藏分布于通源断裂处,根据气侵方式差异分为西部垂向气侵改造和东部侧向气侵改造2种成藏模式。古城地区为原油裂解气在走滑断裂和盖层作用下聚集成藏模式。

王恩博[3](2020)在《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YKL气田沉积特征研究及地质建模》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区YKL气田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部,资源潜力较大。论文在前期勘探开发工作基础上,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作为理论指导,结合研究区岩心、测井、地震及生产动态等资料,依次开展研究区白垩系亚格列木组地层层序划分对比、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研究,最终建立YKL井区亚格列木组气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为后期提高气藏开发采收率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结合取心井岩心资料、测井解释资料及地震资料,将研究区亚格列木组地层自下而上识别出3个中期半旋回(下气层、中气层及上气层)和7期短期旋回。进而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指导下,根据等时对比原则进行全区44口井的地层层序旋回划分对比研究,建立了YKL井区亚格列木组等时地层格架。(2)从微观及宏观两方面识别出研究区亚格列木组地层岩性、组构特征、沉积构造、测井特征、粒度特征等沉积标志。进行单井沉积相综合解释,建立岩-电对应图版,明确研究区扇三角洲前缘相的沉积环境。并以此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漫滩及前扇三角洲六种沉积相类型。结合地震振幅属性图和砂地比等值线图,刻画研究区扇三角洲沉积相展布特征,建立扇三角洲沉积相模式。(3)研究区砂体沉积占全部地层的90%以上,各气层组砂体厚度主要在10-25m区间分布,上气层砂体厚度最大。砂体整体呈研究主体区厚、东部薄的沉积发育特征。经综合分析,以GR>90,AC<75,DEN>2.5,POR<8作为划分依据划分隔夹层。隔夹层可分为物性隔夹层及泥质隔夹层,大部分隔夹层类型以泥质为主,占比超80%。隔夹层厚度普遍发育在0-3m之间,最大可达5.5m。(4)根据前期地质认识与刻画,以相控建模思路,建立YKL井区亚格列木组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具体有构造模型、岩相模型、沉积相模型、属性模型及气水界面模型等,掌握研究区地层三维分布规律。通过模型储量计算模块计算地质储量,与容积法相比,凝析气拟合度为98.1%,凝析油拟合度为89%。粗化模型后经数值模拟验证,历史产气拟合度为99%,产液拟合度达87.5%。

樊笑微[4](2019)在《雅克拉三维区地震波衰减特征分析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雅克拉断凸中部的雅克拉背斜上已发现多个构造油气藏,显示其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然而,面对勘探对象日益凸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仅凭某一种勘探手段分析难以保证油气藏存在的真实性,所以本文借助地震烃类检测和圈闭分析综合手段来研究油气藏预测的有效性。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雅克拉背斜三维区地震烃类检测研究和圈闭要素分析。本文采用衰减与圈闭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塔北地区雅克拉凸起三维地震区已知背斜油气藏衰减特征分析基础上,进行了搜寻隐蔽油气藏尝试性研究。以已知钻井油气地质和三维地震观测资料为依据,以地震烃类检测和圈闭制图为主要技术方法,应用油气地质学、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等理论,预测雅克拉三维区其它层位油气成藏的可能性。地震波经过含烃类地层时,其纵波衰减强度比含其它流体的地层大,低频能量相对增强,高频能量相对变低,主频向低频方向移动。采用时频分析方法,将时间域的地震数据体分解为频率域间隔5Hz的不同频率的振幅体,借助频谱能量差法沿层计算衰减异常发生的层位和区域,开展针对目的层位的烃类检测。首先对该区下白垩统雅克拉背斜凝析油气藏的地震波衰减特征进行了研究,该油气藏的凝析气层、气水同层的平面范围与地震波反生衰减的范围基本吻合,尽管衰减强度与气层厚度和圈闭闭合度无确切的线性关系,但在定性指示气藏范围和层位方面吻合性和多解性给其它层位的含气检测提供了借鉴。在已知白垩系亚格列木组背斜凝析油气藏衰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它层位进行了衰减异常搜寻,发现了古近系苏维依组底部存在类似含气的衰减异常。通过构造和沉积相分析表明,苏维依组底部发育辫状河道35m砂岩与上覆泥岩组成的区域性储盖组合,衰减异常区正好属于一个断鼻构造圈闭,圈闭面积约35km2,闭合度约100m,断裂可能为该圈闭提供了深部的烃源运移通道,具有一定规模和钻探潜力。本次研究所使用的地震烃类检测技术方法对塔北地区搜寻隐蔽圈闭油气藏提供参考,可实现目标区的聚焦和精准研究,提高圈闭勘探成效。

李勇[5](2018)在《塔里木温宿-轮台晚古生代古隆起及对大型天然气聚集的控制》文中研究指明古隆起是盆地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在某个地质历史时期的隆起构造,是了解盆地演化与构造变形的重要窗口。古隆起也是最为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之一,其几何形态、地质结构、演化过程及其与沉积和油气成藏作用之间的关系是盆地动力学和石油地质学共同研究的方向。库车前陆盆地石油地质条件优越,油气资源丰富,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主力气源地。“十二五”期间的研究表明,该地区晚古生代发育古隆起,其在中生代的沉积体系、古近系膏盐岩的分布、晚喜山期冲断带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因此,开展库车坳陷南部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的构造特征及对大型天然气聚集的控制作用,对解决油气勘探生产面临的地质问题,支撑并指导库车南缘油气勘探领域优选与区带评价,推动库车前陆盆地地质结构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旨在充分利用地质露头、地震以及非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解释、构造建模、构造平衡剖面、古构造恢复等技术,开展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地质结构、构造演化过程及对烃源岩、储层、圈闭等成藏条件的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以此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并为完善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构造演化过程提供基础。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通过区域地震剖面、非地震资料解释与构造建模,建立了库车前陆盆地与塔北隆起过渡带地质结构特征,发现库车前陆冲断带南缘存在大型古隆起带—温宿-轮台古隆起。该隆起带自西向东可以划分为温宿次隆、西秋次隆、新和次隆及牙哈次隆,平面上呈雁列式展布特征。(2)通过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及平衡剖面恢复,确定了温宿-轮台地区古隆起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三期构造演化过程。二叠纪南天山洋逐渐闭合,库车地区经历挤压构造变形,温宿-轮台地区成为挤压构造前缘的构造枢纽带,形成古隆起带雏形。三叠纪库车前陆盆地整体表现为南天山隆升而产生的前陆载荷压陷作用,温宿-轮台古隆起形成一个近东西向的狭长古隆起;同时受构造活动影响,古隆起带内基底断裂发育。侏罗纪-白垩纪,库车地区表现为整体坳陷,温宿-轮台古隆起活动逐渐减弱。新生代中晚期,南天山再次隆升,受强烈造山运动影响,温宿-轮台地区古隆起再次活动,受古隆起垂向隆升作用的影响,在膏盐岩层覆盖区形成了大规模盐底辟构造。(3)通过对古隆起形成机制的研究,认为在古隆起的演化过程中,基底断裂是形成分带分段的重要因素;脆性地层与塑性地层的交互沉积造成的地层能干性差异对古隆起及上覆地层分层变形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4)通过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对库车前陆盆地油气聚集控制作用的研究,认为古隆起在限制冲断范围、控制生储盖组合分布及促进油气运聚等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生界碎屑岩向古隆起超覆沉积,在古隆起以北形成侏罗系、三叠系烃源岩,白垩系、古近系储层与古近系盖层的储盖组合;喜山运动晚期,前陆冲断带主要在发育古隆起以北,在盐下形成大面积背斜、断背斜圈闭;喜山运动晚期,在古隆起及以南则表现为油气沿中生界厚层砂岩或不整合面大范围横向运移,沿断裂带短距离垂向输导聚集成藏(简称为“大横向、小垂向”),不同于其北部的克拉苏构造带天然气表现为沿断裂垂向短距离输导成藏(简称为“小横向、小垂向”)。

程斌[6](2016)在《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文中认为C5–C13轻烃馏分是原油及烃源岩中烃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分析手段的局限,该部分烃类中C8–C13馏分一直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本博士论文研究借助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原油中C5–C13轻烃馏分的分离分析方法,通过标样共注、标样对比及文献对比共检测C5–C13轻烃馏分中的化合物127个,其中包括:1)对C8–C10轻烃馏分的48个化合物进行定性并计算保留指数;2)验证前人C5–C8、C10–C13轻烃馏分化合物的定性结果,并分别计算C5–C8、C10–C13轻烃馏分中的53个、26个化合物在当前实验条件下的保留指数。自主研制真空球磨振动粉碎-加热解析-氦气吹扫-冷阱捕集-气相色谱在线分析装置,借助该装置建立了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的提取分析方法。应用典型原油及烃源岩样品对装置及实验方法进行平行试验,结果表明分析平行性理想。C5–C13轻烃馏分中单萜烃的定性-定量分析表明:在4个大型沉积盆地(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北部湾盆地、东海盆地)的96件原油样品中普遍存在2,6-二甲基辛烷、2-甲基-3-乙基庚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1-甲基-3-异丙基苯和1-甲基-4-异丙基苯6种单萜烃,且其含量存在2,6-二甲基辛烷>2-甲基-3-乙基庚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1-甲基-3-异丙基苯>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1-甲基-4-异丙基苯的大小关系。高等植物精油及其催化加氢产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2,6-二甲基辛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和1-甲基-4-异丙基苯均可由高等植物成因的单萜类化合物演化生成,而2-甲基-3-乙基庚烷和1-甲基-3-异丙基苯则可能具有不同的来源或/及演化途径。根据全油及馏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类异戊二烯类、甾烷类及藿烷类等生物标志物特征,结合原油样品的地质背景提出:新分子标志物参数C10单萜烷比值(2-甲基-3-乙基庚烷/2,6-二甲基辛烷)可以有效区分海相、陆相成因原油。定量研究揭示,海相、陆相成因原油C10单萜烷比值的差异源于其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的不同,参数C10单萜烷比值及2-甲基-3-乙基庚烷的含量可以作为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指标:C10单萜烷比值>0.4、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3.5 mg/g全油反映偏还原性的沉积环境;C10单萜烷比值<0.3、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2.5 mg/g全油反映偏氧化性的沉积环境。该参数对于生标匮乏的轻质油及凝析油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判断十分重要。烷基苯类分子极性高于链烷烃和环烷烃,其在全油样品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中因为具有更高的二维保留时间而与链烷烃和环烷烃完全分离。研究发现,原油样品中普遍存在苯、甲苯及C2–C5烷基苯化合物共43个,其分布受有机质输入、成熟度、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C0–C4烷基苯碳数分布、C4烷基苯异构体分布所分别构建的C3-4/C0-2烷基苯比值、(对-+间-)/邻-丙基甲苯和(3,5-+3,4-)/(2,5-+2,4-乙基二甲苯)比值可以有效反映成熟度对烷基苯分布的影响。根据正烷烃、姥鲛烷和植烷、甾烷类、藿烷类等生标特征及全油、馏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结合样品的地质背景提出:比值1,2,3,5-/1,2,3,4-四甲基苯可有效区分源自偏还原性、偏氧化性沉积环境源岩的原油:前者具有相对较低的1,2,3,5-/1,2,3,4-四甲基苯值(<1.0),后者则具有相对较高的1,2,3,5-/1,2,3,4-四甲基苯值(>1.5)。定量数据表明,两类原油间1,2,3,5-/1,2,3,4-四甲基苯值的差异源于1,2,3,5-四甲基苯含量的不同,即源于偏氧化性沉积环境源岩的原油含有更为丰富的1,2,3,5-四甲基苯。因此,1,2,3,5-/1,2,3,4-四甲基苯可以作为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分子标志物参数。它可以作为C10单萜烷比值之外的另一个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指标。

贾存善[7](2012)在《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油气成因及运移方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次研究从沙雅隆起及其周缘区域构造演化、沉积特征、烃源条件、汕气田(藏)分布、圈闭类型等地质基础资料入手,对油气成因、海、陆相油气运移方向和分布范围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大量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确定了沙雅隆起海、陆相成因汕气的判识指标,进一步明确沙雅隆起具有“双源双向供烃、海陆相油气交互叠置”的特征,主要烃源区为北部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陆相、东南部满加尔坳陷C—O海相烃源区,并证实沙雅隆起海相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地化特征具有明显的东、西差异;北部库车陆相烃源岩可分为湖相泥质岩系及煤系。海、陆油气运移方向研究表明,海相油气主要沿奥陶系不整合面及大型断裂由南东向北西大规模运移,聚集于奥陶系岩溶储集体;石炭系及以上层位则为以断裂输导运移为主的次生油藏。陆相油气以阳霞凹陷煤系、拜城凹陷湖相为烃源区,由北向南侧向运移,牙哈—大涝坝地区为湖相、煤成油混源区。

庞雄奇,周新源,姜振学,王招明,李素梅,田军,向才富,杨海军,陈冬霞,杨文静,庞宏[8](2012)在《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西部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和多旋回的油气成藏作用,油气成藏之后经历了后期构造变动的调整、改造和破坏,分布规律十分复杂。研究叠合盆地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和分布对于提高叠合盆地油气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叠合盆地系指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或沉积地层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叠加和复合。它们具有地层沉积不连续、地层构造不连续和地层应力应变作用不连续等三大判别标志。依据构造剖面上沉积地层年代的关联性将叠合盆地分为连续沉积型、中晚叠合型、早晚叠合型、早中叠合型和长期暴露型等五种类型。叠合盆地复杂的构造过程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复杂油气藏。三种地质作用(剥蚀、断裂和褶皱)使区域盖层受到破坏,六种微观机制(渗漏、扩散、溢散、氧化、降解和裂解)导致了油气损耗。它们的联合作用形成了原成型、圈闭调整型、组份变异型、相态转换型和规模改造型等五种类型的复杂油气藏。叠合盆地功能要素组合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的功能要素包括有烃源灶(S)、古隆起(M)、沉积相(D)、区域盖层(C)、断裂带(F)和低势区(P)等,它们在纵向上的有序组合(C/D/M/S)控制着有利的成藏层位;在平面上的叠加复合(C∩D∩M∩S)控制着有利的成藏范围;在时间上的同时联合(TC=TD=TM=TS)控制着有利的成藏期次(T)。叠合盆地后期构造过程的叠加复合导致了早期油气藏的调整、改造和破坏。构造过程叠加改造油气藏的基本地质模式是:强强叠加破坏、强弱叠加改造、弱弱叠加保护。构造变动破坏烃量受构造变动强度、构造变动次数、构造变动次序、区域盖层封油气能力和原始聚油气量等五方面因素的控制,建立了构造变动破坏烃量和剩余资源潜力与各主控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式,为叠合盆地构造变动破坏烃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叠合盆地晚期相-势-源复合决定着圈闭的含油气性。叠合盆地发生过多期成藏作用,但最后一期成藏作用的勘探意义最大;叠合盆地油气藏发生过多期调整和改造,但晚期条件的制约作用最为关键。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区和弱弱叠加保护区最有利开展当前油气藏勘探;在这一地区的油源通道上发育的圈闭、优相储层区中发育的圈闭、低势场中分布的圈闭的成藏概率高;依据近源-优相-低势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可以预测和评价最有利勘探目标的含油气性,优选钻探目标。叠合盆地的油气勘探需分四个层次展开。首先基于地质门限联合控油气作用搞清每一运聚单元内的油气生成量和损耗量,根据物质平衡原理预测有利的资源领域;其次在有利资源领域展开油气成藏功能要素的识别、演化历史恢复和控油气作用研究,基于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预测出多期复合成藏的边界、范围和概率;然后开展盆地演化历史与油气藏调整、改造和破坏作用的研究,基于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在有利成藏区带内预测出剩余资源较大的有利勘探区;最后在有利勘探区带内展开油气富集作用的研究,基于近源-优相-低势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出最有利的钻探目标。应用新理论新技术,预测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主要目的层最有利的资源领域、最有利的成藏领域和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和准噶尔盆地已发现的油气藏100%分布在理论预测的最有利成藏领域中得最有利勘探区带内;截止到2009年底,上列两个盆地已钻567口探井中得316口成功井100%分布在理论预测出来的最有利勘探目标中,其中日产油气量超过18t的高产井中得95%的相-势-源复合指数(FPSI)大于0.6。215口无油气的探井中,有24%~68%是功能要素不好,有5%~19%是构造变动破坏所致,有27%~57%是相-势-源复合不好。叠合盆地"要素组合控藏-过程叠加改造-晚期相势定位"的理论成果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就塔中隆起一地预测和评价出来的21个最有利的勘探目标中,经钻探证实100%获得了工业油气流。它们为近年来塔里木油田公司年均发现2.85亿吨油气储量和每年保持18%的储量增长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崔海峰[9](2011)在《塔北隆起西段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文中指出塔北隆起是典型的古生界克拉通台地和中新生界前陆盆地前缘叠置的潜伏隆起,历经多期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形成上部中新生代平缓翘倾构造层及下部古生代褶皱构造层的组合。轮台断隆位于塔北隆起的北部,为库车坳陷的前缘隆起,是塔北隆起下古生界隆起最高的部位。塔北隆起东西段地层和构造差异很大,东段为统一的隆起构造,西段则发育多个独立的小规模凸起,古生界相对较完整,其上覆侏罗-白垩系厚度也明显减薄,反映前侏罗纪发育隆起构造。塔北隆起是塔里木盆地石油和天然气最富集的地区,西段又是塔北隆起上的主要油气富集区,已经在9个层系发现了油气藏,油气成藏条件非常优越,具有勘探目的层系多、出油层系多、油气藏类型多等特点,是黑油增储上产的现实地区。由于西段构造活动强烈,地层剥蚀严重,目前勘探面临以下难题:(1)西段油气分布规律及油气复式成藏模式认识;(2)针对复杂潜山探索有效的地层识别和储层预测技术;(3)多期构造活动叠加改造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因而结合西段构造特征与演化认识、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和储层地震预测技术探索等方面工作,分析西段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模式和分布规律,进而明确勘探方向和有利区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勘探实践意义。构造特征分析表明,塔北隆起西段大致历经4期构造演化:震旦纪-中奥陶世的斜坡阶段、晚奥陶世末-三叠纪的逆冲阶段、侏罗-古近纪的反转阶段和新近纪-第四纪的改造阶段,不同演化阶段的构造作用与储层发育、圈闭形成及油气运聚成藏关系密切。总体上形成古生界和中、新生界两大构造层,两大构造层之间以侏罗系或者白垩系底部区域性不整合面接触,古生界构造层为南倾单斜构造面貌,与中、新生界构造层的北倾单斜构造构成“入”字形地层格架,为南北两侧油气聚集奠定了基础;北部古生界抬升遭受剥蚀,形成碳酸盐岩潜山,为风化壳岩溶作用发生创造了条件;多期地层不整合和断裂持续活动不仅在不同构造带形成不同层系上下叠置发育的不同类型圈闭,同时为了油气横向和纵向运移提供了输导通道。储层特征分析表明,塔北隆起西段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主要由白云岩和灰岩组成,发育潜山风化壳储层和潜山内幕型储层。风化壳储层在中寒武统、上寒武统及中下奥陶统均有发育;内幕型储层主要分布在奥陶系一间房组和鹰山组一段。储层空间类型主要为溶蚀孔洞和裂缝,在内幕斜坡区地震反射特征为“串珠状”。储层发育与岩相、岩性关系密切,潜山风化壳岩溶作用和晚期构造裂缝作用极大地改善了碳酸盐岩的储集性能。储层预测技术分析认为,塔北隆起西段复杂潜山构造非常复杂,从复杂潜山上覆的白垩系卡普沙良群泥岩向下开时窗,采用地震相与地震多属性聚类分析技术对潜山不同岩性进行了识别和有效区分,明确了白垩系下伏地层的分布范围和意义,特别是侏罗系的分布直接导致潜山油气的漏失。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上寒武统白云岩潜山、英买7以北下奥陶统灰质云岩潜山以及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沥青砂岩段。综合上述三个方面分析结果,塔北隆起西段是一个复式油气聚集区,分为北部潜山风化壳含油系统和南部潜山内幕含油系统。不同构造带由于剥蚀程度和垂向断裂活动的差异,油气主要沿着古构造、不整合面以及断裂阶梯状运聚,各构造带纵向发育不同的含油气层系组合,含油气层系上下叠置分布。油气成藏总体上表现出“双凹联合供烃,流体复式输导,油气多层系叠置成藏”的特征。油气总体上分布于各个构造带及斜坡高部位,主要分布在古隆起及斜坡高部位,靠近油气输导系统的储层发育区,碳酸盐岩上覆往往有区域性盖层分布。碳酸盐岩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在北部潜山的英买7-32构造带、牙哈断裂构造带和南部内幕区的英买2号构造和哈拉哈塘地区。北部玉东低凸起奥陶系是重点勘探方向,牙哈断裂构造带寒武系潜山北斜坡也值得关注;南部地区以奥陶系桑塔木组尖灭线为界,南北两侧围绕一间房组和鹰山组一段是内幕区奥陶系勘探的重要方向。

侯晓阳[10](2010)在《天山南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坳陷区的中部,横跨沙雅隆起及库车坳陷,构造单元涉及库车坳陷的阳霞凹陷、拜城凹陷及沙雅隆起的雅克拉断凸、阿克库勒凸起、哈拉哈塘凹陷、沙西凸起等构造单元,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在新疆探区的重点勘探地区,是我国海象碳酸盐岩领域油气勘探最先实现重大突破的地区。合理准确的分析天山南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主控因素对整个天山南地区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天山南地区属于典型的潜山-披覆构造样式,纵向上发育中新生界和前中生界二大构造层、三个构造亚层,不同构造层在断裂构造变形特征上存在着比较明显地差异,伴生着不同的圈闭类型,平面上存在三大油气勘探圈闭领域。天山南地区油源丰富、双侧供烃、南北逢源、两大含油气系统,油气资源以凝析气和气层气为主,其次为常规油。天山南地区具有海相、陆相两类不同性质的油源,油气来自北部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湖相泥岩和煤系烃源岩区、南部阿瓦提—满加尔坳陷寒武系-奥陶系下统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区。天山南地区发育碳酸盐岩、碎屑岩两大类储层以及多套储盖组合。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在前中生界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中,岩性以白云岩为主,灰岩次之。碎屑岩储集层发育在中新生界陆相砂泥岩碎屑岩系和上古生界海相碎屑岩系中。天山南地区不同勘探领域成藏主控因素具有异同点。(1)前中生界潜山及内幕圈闭领域油气成藏具有四大控制因素:①古隆起控制前中生界油气的区域分布~潜山及内幕背斜圈闭控制油气的聚集。②缝洞型储集体的发育程度控制油气的富集规模。③潜山直接盖层岩性及发育程度决定着深部古潜山的成藏效应。④前中生界不整合面和断裂控制着油气运聚效果(2)中新生界碎屑岩披盖层低幅度构造、地层岩性圈闭领域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如下:①中新生界圈闭落实可靠程度以及圈闭形成期与油源区生油气期配置关系是油气成藏的前提条件②中新生界目的层砂岩、砂砾岩储层发育,且与泥岩、含膏泥岩构成有效储盖组合是成藏的重要因素。③断裂垂向输导体系是中新生界圈闭成藏的关键因素。

二、塔里木北部轮台凸起凝析气藏成藏年代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北部轮台凸起凝析气藏成藏年代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基础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古潜山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成果
        1.4.2 主要工作量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及勘探现状
    2.2 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区划
        2.2.1 南天山造山带
        2.2.2 库车坳陷
        2.2.3 沙雅隆起
    2.3 地层发育特征
        2.3.1 前震旦系基底组成
        2.3.2 沉积盖层地层特征
        2.3.3 不整合与构造运动特征
    2.4 烃源条件
        2.4.1 库车陆相烃源岩
        2.4.2 南部海相源岩烃源岩
第三章 潜山地层特征与划分对比
    3.1 基底地层特征与时代限定
        3.1.1 岩浆岩特征
        3.1.2 沉积岩特征
        3.1.3 变质岩特征
        3.1.4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3.2 震旦系地层特征与对比
    3.3 寒武系地层特征及对比
    3.4 二叠纪火成岩特征与锆石年龄
    3.5 前中生界潜山结构与地层展布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古潜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4.1 构造层划分及地质结构
    4.2 断裂构造特征
        4.2.1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4.2.2 断裂平面展布
        4.2.3 断裂级别与期次
        4.2.4 断裂形成机制
    4.3 古潜山形成演化过程
        4.3.1 埋藏-沉降史分析
        4.3.2 平衡剖面恢复
        4.3.3 构造形成演化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潜山储层与盖层特征研究
    5.1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5.1.1 震旦系储层
        5.1.2 下寒武统储层
        5.1.3 上寒武统储层
        5.1.4 碳酸盐岩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5.2 前震旦系岩浆岩储层特征
    5.3 有利储层发育带
    5.4 潜山盖层条件
        5.4.1 盖层分布特征
        5.4.2 盖层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潜山成藏特征与有利聚集区带
    6.1 早期构造演化控制了潜山圈闭类型与分布
    6.2 下构造层构造格架控制了油气藏类型
        6.2.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6.2.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6.2.3 海、陆相油气平面分布
    6.3 构造幕式演化造成潜山多期油气充注与聚集
        6.3.1 海相油气成藏期次
        6.3.2 陆相油气成藏期次
        6.3.3 潜山成藏期古构造分析与油气运聚有利区带
    6.4 有利区评价与目标建议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油气相态研究及控制因素
        1.2.2 油气源对比
        1.2.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4.2 取样及实验
        1.4.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1.4.4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分布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地层特征
        2.1.3 构造演化特征
        2.1.4 断裂特征
    2.2 油气地质特征
        2.2.1 烃源岩特征
        2.2.2 储盖组合特征
        2.2.3 油气藏分布
第3章 烃类相态分类及特征
    3.1 烃类相态分类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3.2.1 平面分布特征
        3.2.2 纵向分布特征
    3.3 原油物性特征
        3.3.1 原油族组分及物性分布特征
        3.3.2 原油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3.3.3 原油轻烃及气相色谱特征
        3.3.4 原油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
        3.3.5 原油芳烃色谱-质谱特征
    3.4 天然气物性特征
        3.4.1 不同区域天然气组分特征
        3.4.2 不同层位天然气组分特征
        3.4.3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3.5 地层水物性特征
        3.5.1 地层水组成特征
        3.5.2 地层水分布特征
第4章 油气成因及来源
    4.1 古城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4.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4.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4.1.3 基于地化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4.1.4 基于地质特征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4.2 塔中地区原油来源
        4.2.1 模拟实验
        4.2.2 重新厘定油源对比指标
    4.3 塔中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4.3.1 烃类气体来源
        4.3.2 非烃气体来源
第5章 油气相态影响因素
    5.1 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
    5.2 气侵作用
        5.2.1 气侵作用的识别及定量
        5.2.2 油气性质对气侵作用的响应
        5.2.3 东西部气侵作用差异
        5.2.4 气侵来源
    5.3 生物降解作用
    5.4 原油裂解和TSR作用
    5.5 油气充注期次
        5.5.1 塔中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5.5.2 古城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第6章 油气分布主控因素
    6.1 油气垂向运移影响因素
        6.1.1 塔中地区断裂
        6.1.2 古城地区断裂
        6.1.3 盖层
    6.2 油气侧向运移影响因素
        6.2.1 塔中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6.2.2 古城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6.3 储层对油气分布影响
        6.3.1 塔中地区储层
        6.3.2 古城地区储层
    6.4 油气成藏过程
    6.5 油气成藏模式
        6.5.1 塔中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6.5.2 古城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YKL气田沉积特征研究及地质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1.2.2 沉积相研究
        1.2.3 地质建模研究
        1.2.4 YKL气藏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盆地与研究区概况
    2.2 区域构造演化
        2.2.1 区域构造背景
        2.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2.3.1 研究区地层沉积特征
        2.3.2 研究区地层生储盖组合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层序界面识别
        3.1.1 中期旋回层序界面识别
        3.1.2 短期旋回层序界面识别
    3.2 基准面旋回划分
        3.2.1 中期旋回划分
        3.2.2 短期旋回划分
        3.2.3 单井地层解释
    3.3 小层对比
    3.4 本章小结
4.沉积特征及沉积相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岩石学标志
        4.1.2 沉积构造标志
        4.1.3 测井相标志
        4.1.4 粒度分析
    4.2 沉积相类型及微相特征
        4.2.1 沉积相类型
        4.2.2 单井沉积相划分
    4.3 沉积相展布特征
        4.3.1 沉积微相剖面特征
        4.3.2 地震属性分析与砂体模式预测
        4.3.3 沉积微相平面特征
    4.4 沉积演化及沉积模式
    4.5 本章小结
5 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5.1 隔夹层展布研究
        5.1.1 隔夹层划分
        5.1.2 隔夹层展布特征
    5.2 研究区砂体展布特征
    5.3 本章小结
6.三维地质建模
    6.1 地质建模方法及思路
        6.1.1 建模方法
        6.1.2 地质建模流程及数据准备
    6.2 构造模型
        6.2.1 断层模型
        6.2.2 模型网格划分
        6.2.3 层面模型
    6.3 相模型
        6.3.1 沉积微相模型
        6.3.2 岩相模型
    6.4 属性模型
        6.4.1 数据分析
        6.4.2 孔隙度模型
        6.4.3 渗透率模型
        6.4.4 含气饱和度模型
    6.5 气水界面模型
    6.6 模型验证
    6.7 模型粗化与输出
        6.7.1 地质模型粗化
        6.7.2 地质模型输出
    6.8 储量计算
    6.9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雅克拉三维区地震波衰减特征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频谱分解研究现状
        1.2.2 地震烃类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隐蔽圈闭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成果和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演化特征
    2.4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2.5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三章 雅克拉背斜白垩系油气藏的衰减特征分析
    3.1 地震烃类检测技术原理
    3.2 层位标定与井震地层统一
    3.3 背斜凝析油气藏基本特征
    3.4 气层与气水同层的衰减特征分析
第四章 古近系苏维依组含气检测与气藏预测
    4.1 苏维依组地震衰减特征
    4.2 储盖组合分析
    4.3 雅克拉地区苏维依组构造与沉积特征
    4.4 苏维依组含油气有利圈闭的简要评价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塔里木温宿-轮台晚古生代古隆起及对大型天然气聚集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研究现状及面临的科学问题
        1.2.1 古隆起研究现状
        1.2.2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的提出
        1.2.3 面临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1.4.1 完成的工作量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
2. 温宿-轮台地区区域地质背景
    2.1 温宿-轮台地区大地构造背景
        2.1.1 塔里木盆地周缘大地构造背景
        2.1.2 库车前陆盆地发育的构造背景
        2.1.3 塔北隆起发育的构造背景
    2.2 区域沉积地层特征
3.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
    3.1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剖面特征
        3.1.1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西段剖面结构
        3.1.2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中段剖面结构
        3.1.3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东段剖面结构
    3.2 次级构造单元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
        3.2.1 温宿次隆地质结构特征及演化过程
        3.2.2 西秋次隆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
        3.2.3 新和次隆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
        3.2.4 牙哈次隆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
4.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对库车前陆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作用
    4.1 库车—塔北地区晚古生代—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
        4.1.1 库车—塔北地区前中生代构造演化
        4.1.2 库车—塔北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
        4.1.3 库车—塔北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
    4.2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平面展布特征
        4.2.1 二叠纪末期古隆起分布
        4.2.2 三叠纪末期古隆起分布
        4.2.3 侏罗纪末期古隆起分布
        4.2.4 白垩纪末期古隆起分布
    4.3 温宿—轮台地区古隆起形成因素
    4.4 古隆起对库车前陆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控制
5.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对大型天然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5.1 晚古生代古隆起对三叠系—古近系生储盖组合的沉积体系分布的限制
    5.2 晚古生代古隆起影响了库车含油气系统的油气分布
        5.2.1 源上运聚体系
        5.2.2 源间运聚体系
        5.2.3 远源运聚体系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支持
        1.1.1 选题依据
        1.1.2 项目支持
    1.2 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1.2.1 原油中轻烃馏分的定性定量研究
        1.2.2 岩石中轻烃馏分的分离分析
        1.2.3 轻烃馏分的成因与地球化学应用
        1.2.4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在原油分析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样品描述
    2.1 标样
    2.2 原油样品
        2.2.1 塔里木盆地原油样品
        2.2.2 渤海湾盆地原油样品
        2.2.3 北部湾盆地原油样品
        2.2.4 东海盆地原油样品
    2.3 高等植物精油样品
第3章 样品预处理与仪器分析
    3.1 样品预处理
        3.1.1 标样
        3.1.2 原油样品
        3.1.3 高等植物精油样品
    3.2 仪器分析
        3.2.1 气相色谱分析(GC)
        3.2.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3.2.3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GC×GC-TOFMS)
    3.3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稳定性检测
    3.4 原油保存过程中轻烃馏分的挥发验证
第4章 原油中C_5–C_(13)轻烃馏分的检测定性
    4.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C_5–C_(13)轻烃馏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
        4.2.1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工作原理
        4.2.2 C_5–C_(13)轻烃馏分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
    4.3 标样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结果
        4.3.1 单一标样的定性
        4.3.2 混合标样的定性
    4.4 C_5–C_(13)轻烃馏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结果
        4.4.1 C_5–C_8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4.4.2 C_8–C_(10)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4.4.3 C_(10)–C_(13)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第5章 烃源岩中C_5–C_(13)轻烃馏分的提取分析
    5.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5.2 装置组成及工作原理
    5.3 装置分析实验方法及操作流程
    5.4 装置分析平行性检测
    5.5 装置应用初探
    5.6 装置局限性与改进
第6章 原油中单萜烃的分布及地球化学意义
    6.1 原油中单萜烃的研究进展
    6.2 原油中单萜烃的检测定性
    6.3 原油中单萜烃的来源与演化-高等植物精油催化加氢模拟实验
    6.4 分子标志物参数C_(10)单萜烷比值的建立及地球化学意义
        6.4.1 原油样品及其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6.4.2 C_(10)单萜烷比值用于区分海、陆相成因原油
        6.4.3 C_(10)单萜烷比值用于指示源岩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
        6.4.4 原油次生改造作用对C_(10)单萜烷比值的影响
        6.4.5 C_(10)单萜烷比值指示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验证
第7章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分布及地球化学意义
    7.1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研究进展
    7.2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检测定性
    7.3 原油样品及其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7.3.1 渤海湾盆地原油样品
        7.3.2 北部湾盆地原油样品
        7.3.3 塔里木盆地原油样品
    7.4 结果与讨论
        7.4.1 烷基苯的分布与来源
        7.4.2 次生改造作用对样品中烷基苯分布的影响
        7.4.3 热演化对原油中烷基苯分布的影响
        7.4.4 分子标志物参数 1,2,3,5-/1,2,3,4-四甲基苯的建立及应用
        7.4.5 1,2,3,5-/1,2,3,4-四甲基苯指示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验证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油气成因及运移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源问题
        1.2.2 原油成熟度
        1.2.3 混源油气的判别
        1.2.4 油气运移方向
        1.2.5 油气系统的划分
    1.3 研究任务及内容
        1.3.1 沙雅隆起海、陆相油气成因特征研究
        1.3.2 沙雅隆起海相和陆相成因油气的运移力向研究
        1.3.3 沙雅隆起海相和陆相成因油气分布范围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1 样品采集
        1.5.2 样品测试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主要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工区概况及勘探现状
        2.1.1 工区范围
        2.1.2 研究工区勘探现状
        2.1.3 油气勘探新进展
    2.2 地层发育与分布特征
        2.2.1 前震旦系
        2.2.2 元古界
        2.2.3 古生界
        2.2.4 中—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及其演化
        2.3.1 古克拉通形成阶段(太古宙—早元古宙)
        2.3.2 克拉通盆地的形成与发展阶段(中、晚元古宙—古生代)
        2.3.3 前陆盆地形成与发展阶段(中新生代)
3 沙雅隆起周缘烃源条件
    3.1 库车坳陷烃源岩
        3.1.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分布
        3.1.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3.1.3 烃源岩成熟度
        3.1.4 烃源岩的区域分布
    3.2 满加尔坳陷烃源岩
        3.2.1 地表露头区有机质丰度
        3.2.2 钻井有机质丰度
    3.3 阿瓦提坳陷烃源岩
        3.3.1 下寒武统
        3.3.2 中—上奥陶统
4 沙雅隆起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4.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4.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4.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4.1.3 天然气氢同位素组成特征
        4.1.4 天然气轻烃组成特征
        4.1.5 天然气成因特征
    4.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2.1 原油物理性质
        4.2.2 轻烃特征
        4.2.3 原油饱和烃特征
        4.2.4 原油芳烃特征
        4.2.5 原油及其族组分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4.2.6 海、陆相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5 沙雅隆起混源油气模拟实验与油气源对比
    5.1 海、陆相原油混合模拟实验
        5.1.1 样品选取
        5.1.2 实验方案
        5.1.3 实验结果分析
        5.1.4 实验结果讨论
        5.1.5 沙西及沙雅隆起北部海、陆相混源油分析
    5.2 混源天然气模拟实验
        5.2.1 混源天然气碳、氢同位素模型的建立
        5.2.2 海、陆相成因天然气混源模拟实验
        5.2.3 雅克拉气田混源天然气分析
    5.3 海、陆相油气判识
    5.4 油源对比
        5.4.1 海相油源对比
        5.4.2 陆相油源对比
6 沙雅隆起海、陆相油气运移方向及分布范围
    6.1 前中生界古隆起和前陆前缘隆起对油气运移的控制
    6.2 断裂和不整合对油气运移的控制
    6.3 油气运移方向
        6.3.1 海相成因油气运移方向
        6.3.2 陆相成因油气运移方向
    6.4 海、陆相油气分布范围
7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的情况

(8)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1.1叠合盆地的概念及其识别标志
        1.1.1叠合盆地的概念
        1.1.2叠合盆地的识别标志
    1.2中国叠合盆地基本地质特征与成因分类
        1.2.1中国叠合盆地的基本地质特征
        1.2.2中国叠合盆地成因分类
        1.2.3中国叠合盆地的平面分布
    1.3中国西部叠合盆地基本的油气地质特征
        1.3.1广泛发育复杂油气藏
        1.3.2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
        1.3.3发生过多期多区生排油气作用
        1.3.4发生过多旋回的成藏作用
        1.3.5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2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及其控油气特征
    2.1叠合盆地油气藏产状特征及其恢复
        2.1.1天然气产状的基本概念
        2.1.2天然气地表产状与地下产状差异性与研究意义
        2.1.3天然气地下产状恢复研究方法原理
        2.1.4天然气地下产状恢复在塔中地区的应用
        2.1.4.1塔中天然气地表产状特征
        2.1.4.2塔中天然气地表平面分布特征
        2.1.4.3塔中天然气地表产量变化主控因素分析
        2.1.4.4塔中地下天然气产状恢复
        2.1.4.5塔中天然气地下产状分布特征
        2.1.4.6塔中天然气地下和地表产状差异比较及石油地质意义
        2.1.4.7塔中天然气产状恢复结果讨论
    2.2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的基本特征
        2.2.1纵向上多层位分布
        2.2.2平面上多区带分布
        2.2.3时间上多期次分布
    2.3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
        2.3.1烃源灶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1.1烃源灶的基本概念
        2.3.1.2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
        2.3.1.3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
        2.3.1.4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概率
        2.3.1.5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来源
        2.3.1.6烃源灶的形成演化控制着油气的规模
        2.3.2古隆起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2.1古隆起的基本概念
        2.3.2.2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
        2.3.2.3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
        2.3.2.4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概率
        2.3.2.5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运聚方向
        2.3.2.6古隆起控制着圈闭的成因类型
        2.3.3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3.1有效储层的基本概念
        2.3.3.2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分布范围
        2.3.3.3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
        2.3.3.4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概率
        2.3.4区域盖层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4.1有效区域盖层的基本概念
        2.3.4.2有效区域盖层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
        2.3.4.3有效区域盖层控制油气的分布特征
        2.3.4.4有效区域盖层控油气的分布模式
        2.3.5断裂带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5.1断裂与油气藏分布关系密切
        2.3.5.2断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起到输送油气作用
        2.3.5.3断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起到改善储层的作用
        2.3.5.4断裂控油气成藏基本模式
        2.3.6低界面势能区的控油气作用
        2.3.6.1低界面势能区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概念和普遍性
        2.3.6.2低界面势能区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
        2.3.6.3低势指数预测有利勘探区
        2.3.6.4低势控藏作用可靠性检验
3叠合盆地功能要素组合成藏与多期复合成藏
    3.1功能要素及其判别标准
    3.2功能要素控藏作用存在临界条件
    3.3功能要素组合模式决定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3.3.1功能要素有序组合控制着纵向上油气富集的层位
        3.3.2功能要素叠加复合控制着平面上油气富集的范围
        3.3.3功能要素地史期联合控制着油气藏大量形成的时期
    3.4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作用与表征
        3.4.1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作用与定性表征
        3.4.2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作用与定量表征
        3.4.2.1烃源灶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3.4.2.2有利相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3.4.2.3区盖层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
        3.4.2.4古隆起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3.4.2.5功能要素组合控藏指数 (T-CDMS)
        3.4.2.6不同的功能要素组合控制着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4叠合盆地油气藏多期调整改造与剩余资源评价
    4.1构造变动特点
    4.2构造破坏油气藏机制
    4.3构造变动与油气藏破坏程度的关系
        4.3.1构造变动的基本形式
        4.3.2构造变动的强度与定量表征
        4.3.3构造变动强度越大油气藏受破坏程度越高
        4.3.4构造变动时间越晚油气藏受破坏的程度越高
        4.3.5构造变动次数越多油气藏受破坏的程度越高
        4.3.6构造变动时盖层的塑性越强油气藏受破坏的程度越低
    4.4叠合盆地构造过程叠加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
        4.4.1单次构造变动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
        4.4.2多期构造变动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
        4.4.3多期构造变动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的实际应用
    4.5叠合盆地地质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定量模式
        4.5.1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地质概念模型
        4.5.2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定量评价数学模型
    4.6叠合盆地地质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剩余资源潜力预测
        4.6.1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剩余潜力评价方法流程
        4.6.2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剩余潜力评价工作流程
    4.7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油气聚散过程定量研究
        4.7.1塔中隆起油气地质简介
        4.7.2塔中隆起油气聚散过程定量研究
        4.7.3塔中隆起油气聚散模式的建立与意义讨论
5叠合盆地晚期油气藏相势源复合定位
    5.1叠合盆地晚期成藏与晚期成藏效应
        5.1.1晚期成藏的基本概念
        5.1.2晚期成藏效应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5.1.2.1早期形成的油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凝析气藏和裂解气藏
        5.1.2.2早期形成的大油气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次生小型油气藏
        5.1.2.3早期形成的小型油气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大型油气藏
        5.1.2.4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油气藏
        5.1.3晚期成藏效应的机理模式
        5.1.4晚期成藏与晚期成藏效应的关联性
    5.2相势耦合控藏作用与有利目标预测
        5.2.1相的概念、层次表征与控藏作用模式
        5.2.1.1相的概念
        5.2.1.2相的层次表征
        5.2.1.3相控油气作用特征
        5.2.2流体势的概念、分类与控藏作用模式
        5.2.2.1流体势的概念与分类
        5.2.2.2势控油气作用特征
        5.2.2.3势控油气作用地质模式
        5.2.2.4势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5.2.3相势耦合控藏作用概念与定量表征
6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预测与评价
    6.1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预测与评价方法
        6.1.1依据地质门限联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的资源领域
        6.1.1.1地质门限控油气成藏原理
        6.1.1.2地质门限控油气原理预测资源量工作流程
        6.1.1.3地质门限控油气原理预测资源量参数选择
        6.1.1.4地质门限控油气原理预测资源量
        6.1.2依据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
        6.1.2.1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成藏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方法原理
        6.1.2.2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成藏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工作流程
        6.1.2.3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参数选择
        6.1.2.4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结果及可靠性评价
        6.1.3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
        6.1.3.1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方法原理
        6.1.3.2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工作流程
        6.1.3.3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参数选择
        6.1.3.4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结果与可靠性分析
        6.1.4依据晚期相-势-源复合定位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
        6.1.4.1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方法原理
        6.1.4.2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工作流程
        6.1.4.3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参数选择
        6.1.4.4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与可靠性分析
    6.2叠合盆地油气藏勘探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9)塔北隆起西段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古隆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 研究区勘探及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1.3.1 存在的科学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进展与创新成果
        1.5.1 研究进展
        1.5.2 创新成果
第2章 塔北隆起西段构造的形成与改造
    2.1 区域构造特征概论
    2.2 研究区构造格局与构造特征
        2.2.1 构造的形成与改造
        2.2.2 构造层划分与特征
        2.2.3 构造格局和构造带特征
        2.2.4 构造样式及平面分布
        2.2.5 圈闭形成与分布规律
    2.3 小结
第3章 塔北隆起西段复杂潜山储层发育特征
    3.1 区域地层特征
    3.2 寒武系白云岩储层
        3.2.1 寒武系岩相、岩性特征
        3.2.2 寒武系储层岩性、储集空间类型
        3.2.3 寒武系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分析
    3.3 奥陶系白云岩、灰岩储层
        3.3.1 奥陶系岩相、岩性特征
        3.3.2 奥陶系储层岩性、储集空间类型
        3.3.3 奥陶系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
    3.4 志留系海相碎屑岩储层
        3.4.1 志留系岩相、岩性特征
        3.4.2 储层岩性、物性特征
    3.5 小结
第4章 塔北隆起西段复杂潜山储层分布特征
    4.1 地震反射层特征
    4.2 复杂潜山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
        4.2.1 牙哈地区白云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4.2.2 英买 7-32 井区白云岩和灰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4.2.3 英买 2 井区灰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4.2.4 志留系砂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4.2.5 火成岩测井响应特征
    4.3 复杂潜山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
        4.3.1 牙哈地区白云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4.3.2 英买力地区复杂潜山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4.3.3 碳酸盐岩潜山内幕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4.4 复杂潜山有利储层分布特征
        4.4.1 潜山风化壳储层分布及预测
        4.4.2 潜山内幕区储层分布及预测
    4.5 小结
第5章 塔北隆起西段重点构造带油气藏解剖
    5.1 重点构造带油气成藏解剖
        5.1.1 牙哈断裂构造带油气藏解剖
        5.1.2 英买 7-32 井区油气藏解剖
        5.1.3 英买 2-英买 1 井区油气藏解剖
        5.1.4 哈拉哈塘地区油气藏解剖
    5.2 塔北隆起西段重点构造带油气成藏模式
        5.2.1 北部潜山风化壳含油系统成藏模式
        5.2.2 南部潜山内幕型含油系统成藏模式
    5.3 小结
第6章 塔北隆起西段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
    6.1 重点探井失利因素分析
    6.2 油气复式成藏特征
        6.2.1 双凹联合供烃
        6.2.2 流体复式输导
        6.2.3 油气多层系叠置成藏
    6.3 油气分布规律
    6.4 塔北隆起西段碳酸盐岩勘探方向和有利区带
        6.4.1 有利区带评价
        6.4.2 勘探方向
    6.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天山南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层发育与沉积特征研究
    2.2 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
第3章 油气成藏地质条件
    3.1 烃源岩条件
    3.2 储层特征
    3.3 储盖组合
    3.4 油气运聚
    3.5 圈闭特征
第4章 成功失利井分析及典型油气藏解剖
    4.1 成功井经验总结
    4.2 失利井原因分析
    4.3 典型油气藏解剖
第5章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5.1 各层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5.2 不同勘探领域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塔里木北部轮台凸起凝析气藏成藏年代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D]. 韩强. 西北大学, 2021(10)
  • [2]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周肖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YKL气田沉积特征研究及地质建模[D]. 王恩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雅克拉三维区地震波衰减特征分析与应用[D]. 樊笑微. 西北大学, 2019(01)
  • [5]塔里木温宿-轮台晚古生代古隆起及对大型天然气聚集的控制[D]. 李勇. 浙江大学, 2018(02)
  • [6]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D]. 程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 [7]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油气成因及运移方向研究[D]. 贾存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10)
  • [8]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J]. 庞雄奇,周新源,姜振学,王招明,李素梅,田军,向才富,杨海军,陈冬霞,杨文静,庞宏. 地质学报, 2012(01)
  • [9]塔北隆起西段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D]. 崔海峰.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2)
  • [10]天山南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D]. 侯晓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标签:;  ;  ;  ;  ;  

塔里木北部轮台隆起凝析气藏成藏时代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