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榆河水库隧道渗漏原因分析

温榆河水库隧道渗漏原因分析

一、文峪河水库隧洞渗漏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蔡新,陈姣姣[1](2016)在《农村小水电水能降损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小水电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可开发小水电资源丰富,小水电建设历史悠久,但是当前我国的农村小水电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金属结构设备锈蚀严重、压力管道水头损失过大、引水系统的渗漏损失过大等,农村小水电降损研究迫在眉睫。在概述农村小水电结构形式的基础上,总结了降损的研究方法,并从水头损失和水量损失两个方面综述了农村小水电降损研究进展,为今后农村小水电降损研究提供了依据。

张宏斌[2](2014)在《水中填土均质土坝变形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文峪河水库始建于1959年,水库采用水中填土筑坝方法。文章基于对沉降监测资料的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标点,绘制沉降过程线,探讨其变形规律,以了解水中填土均质土坝变形特性。结论表明:水中填土均质土坝是在土壤自重的作用下逐渐压密,使得初期的沉降量和沉降速度都很大。浸润线之下的坝基或坝体土为饱和土,孔隙水压力形成,承担了其上部部分土体的重量,原土骨架所受压力减小,使原土骨架的弹性变形可以恢复。黄土湿陷变形具有突发性、不可连续性、不可逆性等失稳破坏特征,造成在黄土台地上建造的土坝沉降量很大。

张建友[3](2013)在《杏花洪积扇超采区人工地下水回灌补源研究》文中指出地下水回灌是利用工程措施将地表水注入地下含水层,人为增加地下水补给量的一种模式,是当前我国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人工转化规律的新课题。近三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地下水回灌的研究与探索,建设并运行地下水回灌工程,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于增加地下水储量、改善地下水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按照地下水回灌的思路,在山西省吕梁市的山区与平原交汇之处,研究利用吕梁市文峪河水库调节的部分弃水,人工回灌补充下游地区杏花洪积扇地下水超采区,既解决水库弃水的综合利用问题,又可以治理与修复当地地下水超采问题。通过对比已有水资源量成果,确定杏花村洪积扇地下水的可开采资源量:通过超采区观测孔历年水位、降落漏斗变化情况分析以及超采系数法评价,研究超采区水位变化和降落漏斗发展趋势,进而确定地下水超采区疏干空间变化情况。通过对文峪河水库弃水利用研究分析,利用1952-2007年文峪河历年径流量,在25%、50%、75%、95%不同保证率下,调节计算文峪河水库月弃水量;根据文峪河水库月弃水量保证情况,提出文峪河水库弃水利用方案。通过分析杏花村洪积扇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分层补给洪积扇地下水:(1)在杏花洪积扇顶部安上村,选择浅层砂砾石含水层出露地表位置,建设地表水入渗工程,利用重力作用入渗补给浅层地下水水源;(2)在杏花洪积扇顶部安上村,选择废弃钻孔,作为入渗补给回灌水井,直接补给杏花洪积扇深层地下水水源,利用地表水在含水层中的移动距离、空间介质和滞流时间,起到进一步改善水质的目的。通过上述研究工作,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从杏花洪积扇地下水水位来看,总体呈下降趋势,略有小幅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大,在保持现有地下水开采量的基础上,如恢复到原来的水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地下水降落漏斗来看,经过近三十年的开采,地下水降落漏斗扩大非常明显,对比1985年和2011年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可以看出含水层疏干空间是巨大的,杏花村洪积扇地下水超采区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原始状态。(2)文峪河水库经过水文径流调节计算,发现设计保证率为95%的水文年没有弃水,在一般水平年25%、50%、75%保证率下都会发生弃水,弃水量主要发生在8-11月份之间。(3)通过分析杏花洪积扇水文地质条件,发现杏花村洪积扇潜水含水层分布在安上村、永田渠、冯郝沟村、杏花村为轴部的地带,推测潜水含水层在洪积扇顶部安上村附近出露;承压水含水层分布于杏花洪积扇的轴部。(4)本次地下水回灌研究选择两种途径实施地下水回灌,第一种途径是在洪积扇项部含水层出露地带建设地表水入渗工程。第二种途径是利用回注水井实施回灌深层地下含水层。(5)按照本区水文地质特征和不同水文年,实施人工地下水回灌后,杏花洪积扇地下水位回升幅度大,治理地下水超采效果十分明显。

唐宗福[4](2012)在《浅谈水库放水隧洞防渗补漏措施》文中认为阐述了隧洞衬砌混凝土施工中,由于结构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的作用,产生收缩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并提出了水工地下隧洞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通常是选择化学灌浆技术,以达到防渗堵漏和补强加固的作用。

夏强[5](2011)在《地下水不确定性问题的多模型分析方法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不确定性是客观世界的固有属性,普遍存在于各个学科领域。对地下水模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一直是水文地质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最近十年,多模型分析(Multiple Model Analysis, MMA)的方法开始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岩性分布、渗透系数随机分布和岩体复杂构造三方面开展了多模型分析。首先,选取常见的河间地块问题,以渗流区岩性分布的不确定性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多模型方案,模拟得到了预测潜水位及其置信区间。岩性分布不确定性由置信区间的变化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验证了多模型分析方法的实用性。基于非稳定井流溶质运移问题,评价了建模过程中网格单元尺度选择和渗透系数场随机生成过程中抽样、插值等不确定因素对模拟的影响。分析了不同位置观测孔的浓度变化特征以及污染羽形态差异,结果表明网格单元尺度对模拟结果影响最大,抽样误差次之,克里格插值方法最小。研究还指出了AICc准则评价网格尺度、渗透系数随机分布等不确定性的局限性。针对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工程区的隧洞涌水问题,在MODFLOW环境下建立了5种工况下的三维稳定流模型,讨论了复杂构造所引起的参数方案不确定性,利用UCODE程序优化了参数,使用多模型方法预测了防渗前后隧洞群的总涌水量分别为40.35 m3/s和31.19 m3/s。包括渗透结构在内的各种水文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都应该作为多模型分析的对象。在系统分析概念模型不确定性的基础之上,选用分布式地下水数值模拟程序MODFLOW,建立了太原地区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多模型分析框架,全面、系统地研究了1956年至1994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晋祠泉和兰村泉泉流量衰减过程。研究取得了几点认识:1)将东山岩溶水系统纳入研究区的模拟效果更好;2)晋祠、兰村泉域地下水系统不存在所谓的可变边界;3)渗透系数垂向上衰减程度的差异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大于补给方式;4)晋祠泉对降雨量变化较敏感,降水量减少和开采增加都是致使晋祠断流的重要原因。网格尺度不确定性对模拟有着重要影响,但往往被研究者忽视,为了探讨评价此类不确定性的方法,进行了数值试验。试验分析了模型网格大小不同所导致的渗透系数分布的差异,以及布置井、河流和观测孔等要素的变化,基于AICc的多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信息量准则并不适于评价网格尺度因素引起的模拟不确定性。为此,提出了基于网格尺度的信息量准则GIC (Grid Information Criterion),实现了对AICc准则的改进。

李春明[6](2009)在《文峪河水库右岸滑坡体处理方案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文峪河水库右岸滑坡体处理工程的地质情况和灌浆工程实施情况,针对原设计实施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滑坡体处理优化措施,通过采取优化方案,消除了水库右岸隐患,与原帷幕灌浆方案相比,可大大节约成本,确保大坝安全。

孙秀丽[7](2009)在《文峪河溃坝洪水演进模拟与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坝的数量日益增多。在我国,已建水库8.6万座,大部分大坝运用都在30多年以上,老化损坏现象日益显露,大坝的安全隐患问题较多。随着工业的发展,除常规水坝外,其它形式的大坝也在不断的增长。大坝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当大坝、堤防溃决时,大量的水体突然释放,产生的洪水波会对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影响当地社会经济正常活动,并对下游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研究溃坝洪水演进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溃坝洪水的运动规律,建立了溃坝洪水演进模拟的一维和二维模型。并采用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文峪河水库的溃坝洪水进行了模拟,模拟溃坝洪水到达区域的水深、流速等。在VB、Tecplot软件平台下,对文峪河水库溃坝洪水演进的可视化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本文采用同频率放大法,对文峪河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进行了推求;对文峪河水库溃坝条件下的溃口最大流量以及溃口流量过程线进行了计算。(2)建立了溃坝洪水演进模拟的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对一维非恒定流模型采用Preismann.A四点偏心隐格式进行求解。二维模型采用隐式交替方向法(ADI)求解。(3)针对文峪河水库地形特点,采用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溃坝洪水进行模拟。给出了不同时刻淹没区各点的水深、流速等。为防汛指挥机关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撤离提供依据。(4)基于文峪河水库溃坝洪水演进模拟结果,开发了溃坝洪水演进的可视化系统。系统对不同频率条件下的流量过程以及溃坝洪水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动态演示。

蔡智军[8](2008)在《金堆城某隧洞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建议》文中提出针对金堆城西川河隧洞的渗漏病害情况,详尽分析了隧洞渗漏原因;具体介绍了隧洞各成因下的渗漏处理方法,对类似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庄稼[9](2008)在《谈水库面板堆石坝原型观测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由于面板坝的设计和施工迄今仍以经验性为主,原型观测可视为经验的源泉,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重视。本文详细介绍了某水库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原型观测设计,在资金非常有限的条件下,紧密结合本工程特点,力求监测仪器少而精,监测重点突出,观测项目全面,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依据。

田晓青[10](2006)在《浅谈对文峪河水库右岸山体的加固处理》文中认为根据文峪河水库右岸山体的地形地质特点、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及稳定分析成果,提出了右岸山体稳定的关键是降低地下水位、防止软弱夹层泥化,并针对地下水的来水途径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措施。

二、文峪河水库隧洞渗漏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峪河水库隧洞渗漏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小水电水能降损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村小水电发展
2 农村小水电结构
3 小水电水能降损研究方法及成果
    3.1 农村小水电输水系统水头损失研究
    3.2 农村小水电输水系统水量损失研究
4 结语

(2)水中填土均质土坝变形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供试材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垂向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2.2 不同地基类型的沉陷特征
    2.3 同一横断面的沉降量变化特征
3 结论

(3)杏花洪积扇超采区人工地下水回灌补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回灌补给区概况
        2.1.1 位置区划
        2.1.2 自然概况
        2.1.3 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
        2.1.4 水资源及河流水系
        2.1.5 社会经济
    2.2 回灌水源区概况
        2.2.1 文峪河流域概况
        2.2.2 文峪河水库概况
    2.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杏花洪积扇地下水超采分析
    3.1 杏花洪积扇已有水资源量成果对比分析
        3.1.1 已有杏花洪积扇水资源量成果
        3.1.2 成果合理性分析
    3.2 杏花洪积扇地下水超采分析
        3.2.1 杏花洪积扇水资源利用情况
        3.2.2 杏花洪积扇地下水超采区的确定
        3.2.3 地下水超采水位变化
        3.2.4 地下水超采分析
        3.2.5 地下水超采空间估算
第四章 文峪河水库弃水利用研究
    4.1 文峪河水库基本资料分析
        4.1.1 资料“三性”审查
        4.1.2 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4.2 文峪河水库径流调节计算
        4.2.1 水库特性曲线
        4.2.2 用水分析
        4.2.3 水库的水量损失
        4.2.4 文峪河水库不同水文年的弃水量计算
    4.3 弃水利用方案分析
第五章 地下水回灌水质评价
    5.1 地表回灌水源水质评价
        5.1.1 地表回灌水源水质监测资料
        5.1.2 地表回灌水源水质评价
    5.2 地下水回灌区水质评价
        5.2.1 回灌区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
        5.2.2 回灌区地下水水质量评价
    5.3 回灌水质总体评价
第六章 地下水回灌方案
    6.1 地下水回灌模式
        6.1.1 地下水埋藏条件
        6.1.2 地下水回灌位置确定
        6.1.3 地下水回灌模式
    6.2 地下水回灌水量
        6.2.1 潜水含水层回灌水量计算
        6.2.2 承压含水层回灌水量计算
        6.2.3 地下水回灌水量
    6.3 回灌供水方案
        6.3.1 回灌输水工程
        6.3.2 回灌供水方案
    6.4 回灌地下水超采区水位预测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地下水不确定性问题的多模型分析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渗透结构的多模型分析
    2.1 岩性分布的不确定性
        2.1.1 参照模型设计
        2.1.2 多模型构建
        2.1.3 基于AICc 准则的多模型分析
        2.1.4 多模型预测
    2.2 渗透系数的随机分布
        2.2.1 试验设计
        2.2.2 网格尺度不确定性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2.2.3 不确定的渗透系数场
        2.2.4 结果与讨论
    2.3 岩体复杂构造的不确定性
        2.3.1 研究区概况
        2.3.2 辅助洞涌水及其规律
        2.3.3 模型概化
        2.3.4 多种参数方案
        2.3.5 隧洞群涌水量预测
第3章 基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多模型分析
    3.1 概述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泉流量衰减及其影响因素
    3.2 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及其不确定性
        3.2.1 泉域圈定的不确定性
        3.2.2 含水层划分及参数
        3.2.3 补给条件的不确定性
        3.2.4 其他不确定性
    3.3 泉流量衰减的多模型模拟
        3.3.1 泉的概化
        3.3.2 目标函数与参数敏感性分析
        3.3.3 多模型识别
        3.3.4 不同情景流量多模型评价
    3.4 小结
第4章 网格尺度不确定性的信息量准则
    4.1 问题的提出
    4.2 数值试验
        4.2.1 模型建立
        4.2.2 不确定性讨论
        4.2.3 试验结果
    4.3 基于网格尺度的信息量准则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文峪河水库右岸滑坡体处理方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库概况
2 右岸滑坡体处理工程
    2.1 右岸滑坡体地质情况
    2.2 原设计实施方案
    2.3 灌浆工程实施情况
3 滑坡体处理方案优化思路
    3.1 工程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2 优化措施
4 结语

(7)文峪河溃坝洪水演进模拟与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溃坝洪水模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溃坝模拟的主要内容
    1.3 溃坝洪水模拟研究进展
        1.3.1 当前主要的溃坝模型
        1.3.2 溃坝水流数值模拟
        1.3.3 溃坝水流模拟的数值方法
    1.4 溃坝模拟中的相关问题
        1.4.1 水流冲淤的影响
        1.4.2 动边界的处理
    1.5 洪水模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1.7 本文技术路线
2 文峪河水库及流域概况
    2.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流域水利工程概况
    2.2 枢纽工程概况
    2.3 水库调度运用方式
3 水库调洪演算
    3.1 调洪演算原理
    3.2 调洪演算基础数据
        3.2.1 水位、库容以及泄量关系
        3.2.2 泄水建筑物水位-泄量关系
    3.3 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
    3.4 调洪演算结果
4 溃口流量过程研究
    4.1 土石坝溃口水流过程研究
        4.1.1 土石坝的主要溃决形式
        4.1.2 土石坝的侵蚀机理
    4.2 土石坝溃口扩展模型研究
    4.3 坝址最大流量计算研究
        4.3.1 大坝瞬时全溃场合
        4.3.2 大坝局部溃场合
    4.4 文峪河水库坝址流量过程线计算
        4.4.1 溃坝条件
        4.4.2 溃口最大流量计算
        4.4.3 溃坝流量过程线
5 一维洪水演进模型
    5.1 一维非恒定流数值模型
    5.2 一维模型求解方法
    5.3 边界条件
6 二维洪水演进模型及其典型算例
    6.1 水流控制方程
    6.2 求解方法
    6.3 数值模型的验证
7 文峪河水库溃坝洪水演进模拟
    7.1 模拟方法
    7.2 洪水演进模拟的边界条件
        7.2.1 一维模拟的边界条件
        7.2.2 二维模拟的边界条件
    7.3 高程、糙率数据提取
        7.3.1 高程提取
        7.3.2 糙率选定
    7.4 淹没范围
        7.4.1 一维洪水演进模拟
        7.4.2 二维洪水演进模拟
    7.5 蓄洪区蓄水量校核
8 洪水演进可视化系统功能实现
    8.1 流动可视化研究概况
    8.2 TECPLOT软件
        8.2.1 基本功能
        8.2.2 TECPLOT动态文件制作
    8.3 VB对TECPLOT软件的调用
    8.4 系统功能的实现
        8.4.1 系统界面设计
        8.4.2 系统功能的实现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8)金堆城某隧洞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2 渗漏病害原因分析
    2.1 不良地质条件
    2.2 隧洞衬砌结构裂缝
    2.3 变形缝、施工缝止水结构失效
    2.4 隧洞顶部存在缝隙和空腔
    2.5 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差
3 东川河隧洞的综合防治建议
    3.1 渗漏处理的原则
    3.2 东川河隧洞渗漏处理方法
4 结语

(9)谈水库面板堆石坝原型观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观测目的及内容
3 结语

(10)浅谈对文峪河水库右岸山体的加固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库概况
2 右岸山体的地形地质情况
3 右岸滑坡体对水库安全的影响
4 右岸山体的可能破坏形式
5 右岸山体的稳定分析
    5.1 滑面泥化的可能性
    5.2 稳定分析
    5.3 滑块体现状稳定的原因分析
6 右岸滑坡体加固处理措施

四、文峪河水库隧洞渗漏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小水电水能降损研究综述[J]. 蔡新,陈姣姣.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01)
  • [2]水中填土均质土坝变形特性分析[J]. 张宏斌.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24)
  • [3]杏花洪积扇超采区人工地下水回灌补源研究[D]. 张建友. 山西大学, 2013(01)
  • [4]浅谈水库放水隧洞防渗补漏措施[J]. 唐宗福. 技术与市场, 2012(08)
  • [5]地下水不确定性问题的多模型分析方法及应用[D]. 夏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6]文峪河水库右岸滑坡体处理方案优化[J]. 李春明. 山西水利, 2009(06)
  • [7]文峪河溃坝洪水演进模拟与可视化研究[D]. 孙秀丽.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8]金堆城某隧洞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建议[J]. 蔡智军.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9)
  • [9]谈水库面板堆石坝原型观测设计[J]. 庄稼.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9)
  • [10]浅谈对文峪河水库右岸山体的加固处理[J]. 田晓青.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04)

标签:;  ;  ;  

温榆河水库隧道渗漏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