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指标在优良品种(系)选育中的应用研究

协调指标在优良品种(系)选育中的应用研究

一、协调指数在优良品种(系)选择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秋员[1](2021)在《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同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能够集高产、氮高效、优质等优良性状于一身的水稻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大。江淮东部主要包括江苏、安徽、河南、上海等地区,是我国中熟粳稻的主要种植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净调出区。因此,在江淮东部地区开展中熟粳稻优质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及其相关形态生理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对指导该地区水稻品种选育、保障粮食安全和满足人们需求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于2017~2018年收集江淮东部地区105份(2017年90份)中熟粳稻品种(系)为材料进行统一种植,比较分析了产量、氮效率及稻米品质在品种间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产量、氮效率综合评价值、稻米食味值,筛选出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随后于2018~2019年从植株形态、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氮素吸收和转运、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氮代谢生理等方面系统揭示了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存在的相关形态生理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江淮东部地区中熟粳稻的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以及稻米品质在品种(系)间存在较大差异。产量方面,最高产品种(系)的产量比最低产的品种(系)高出44.85%(2017)和50.73%(2018)。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方面,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在品种(系)间的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在品种(系)间的差异较小,变异系数均在5%以下。稻米品质方面,整精米率变幅为39.22%~74.86%,平均值分别为63.89%(2017)和58.14%(2018);垩白度变幅为1.57%~46.07%,平均值分别为9.75%(2017)和9.89%(2018);有近40%的品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4%以下,但其食味值普遍要高于直链淀粉含量在14%以上的品种(系)。产量、氮效率以及稻米品质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每穗粒数与成熟期穗部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2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产量与氮效率可以实现协同提升。与稻米品质存在密切关系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均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而稻米蛋白质含量与每穗粒数、产量、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呈负相关,其中部分相关性还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说明针对直链淀粉含量的选择和改良,不会对产量以及氮素吸收利用性状形成影响,可以同步进行。2.以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5项指标作为氮吸收与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通过熵权模糊隶属函数法得到各品种(系)的氮效率综合值,然后基于氮效率综合值和产量计算产量氮效率综合指数,并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基于产量氮效率综合指数将供试品种(系)划分为高产氮高效、中产氮中效、低产氮低效3个类型。根据类型划分结果,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2017年有23个,2018年有27个,其中南粳5718、南粳9108、宁粳7号、泗稻15号、扬粳239等19个品种(系)表现稳定,2年均为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品种(系)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主要表现出生物量大、穗粒数多、穗氮素积累量以及总氮素积累量高等特征。3.对比分析了稻米品质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加工品质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但高产氮高效类型的稻米垩白性状均要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其中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垩白度要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的蛋白质含量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而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食味值在2个产量氮效率类型之间均不存在显着差异。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基于稻米食味值从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中筛选出了优质食味类型品种(系),其中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主要有南粳5718、南粳9108、苏1795、南粳5711等。此外,分类结果还表明不论是高产氮高效类型还是低产氮低效类型,其优质食味类型的品种(系)均以软米类型为主。因此,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下,选择软米类型的品种,是该地区实现水稻产量、氮效率以及食味品质协同提升的有效途径。4.在经前期筛选得到了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优质低产氮低效率类型品种(系)的基础上,于2018~2019年分析了优质品种(系)中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在植株形态、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氮素吸收和转运、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氮代谢生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单位面积茎蘖数并无优势,但其茎蘖成穗率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关键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比例、高效叶的叶宽、单茎茎鞘重均显着增加。拔节前,高产氮高效类型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的差异不显着,拔节后,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叶面积指数增长较快,以及能够保持较高的群体生长速率和较低叶面积衰减率,群体干物质积累优势开始凸显,其干物质积累动态表现出“前平、中增、后高”的特征。灌浆结实期,高产氮高效类型的茎鞘、叶干物质转移量均要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促使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形成了较高的干物质在穗部的分配比例。相关分析表明,干物质积累量、茎叶干物质转移量、群体生长速率、叶面积指数、高效叶的叶长和叶宽等与产量、氮效率指标以及食味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2)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氮素吸收速率在拔节后具有显着优势,使得其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总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具有较高的茎、叶氮素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使得高产氮高效类型成熟期的茎、叶氮素分配比例均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而穗的氮素分配比例则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水稻在灌浆结实期仍能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吸收量,并直接输送到籽粒中,使得其茎、叶的氮素转移量对籽粒氮素增加量的贡献率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及其积累比例、茎、叶氮素转运量及其转运率与产量、氮效率指标、食味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3)在优质品种(系)中,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剑叶SPAD值在齐穗后各个时期均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且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叶绿素含量缓降期较长,使得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剑叶SPAD在齐穗后30 d和齐穗后40 d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特别是在灌浆结实期的中后期,且同时具备较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4)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在抽穗后的各个时期均要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蔗糖合成酶(SS)活性在抽穗后30d开始表现出显着差异,以高产氮高效类型的活性较高。抽穗后各个时期的蔗糖分解酶(SD)活性在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互有高低,差异不明显。参与氮代谢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灌浆结实期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高产氮高效类型3个氮代谢酶活性在抽穗后的各个时期均要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综上所述研究结果,江淮东部地区中熟粳稻的产量、氮效率以及稻米品质存在显着的基因型差异。在软米类型中,选择生物量大,且穗粒数较多的品种,是该地区实现水稻产量、氮效率和稻米品质协同提升的有效途径。较高的单茎茎鞘重、较大的高效叶叶宽和较小的高效叶叶角、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高效叶面积比例,是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中熟粳稻品种具有的重要形态特征。而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中熟粳稻品种具有的重要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灌浆结实期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氮素吸收速率,能够促进光合生产和氮素吸收;同时具有较高的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等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营养器官的碳、氮向穗部的高效转移与再利用。

蒲乐凡[2](2021)在《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抗源筛选及抗性关联分析》文中提出小麦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小麦生产安全长期以来受到各种真菌病害的威胁。茎基腐病(Crown rot,CR)和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均是由多种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的小麦真菌病害,不仅会造成小麦产量的损失,还会使小麦品质下降。近年来,CR和FHB在我国小麦主产区发生比较普遍,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生产安全。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病害流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优良抗源及抗病基因是抗病品种选育的基础,然而,由于小麦对CR和FHB的抗性属于遗传基础复杂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影响,因而在抗源及抗性基因的鉴选和利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还未发现对CR和FHB免疫的小麦品种或种质,国内外可被育种利用的抗源及抗性基因极为缺乏,急需对更多的小麦种质资源进行抗性鉴定和评价,发掘新的抗病基因,拓展小麦抗CR和FHB的遗传基础,选育抗病品种,特别是发掘兼抗CR和FHB的优异等位基因,对于培育兼抗品种,同时提高两种病害的抗性育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578份代表遗传多样性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其同时进行CR和FHB抗性鉴定和评价,筛选优良抗源,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掘小麦CR和FHB抗性位点。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鉴选出7个抗(R)茎基腐病的品种(系)和80个中抗(MR)品种(系)。抗性(R)种质包括来自黄淮冬麦区的推广品种淄麦12号、西农509、农家种蚂蚱麦,西南冬麦区的农家种四方麦,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农家种胡须麦,意大利栽培品种ROMANIAN,加拿大栽培品种Dawson,占总供试品种的1.29%。其中,淄麦12号和胡须麦的病情指数(DI)在两年鉴定中均低于抗性对照Sunco(DI=11.5)。此外,黄淮冬麦区的推广品种西北612、聊麦16号、衡6632、郑麦9045、中育1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推广品种镇麦168,西南冬麦区的推广品种绵阳26、农家种鱼鳅麦,东北春麦区推广品种吉春1016,意大利栽培品种SIRMIONE、矮粒多,墨西哥栽培品种OPATA、育种品系Ron 2-Fnd×CMH74A.630,美国栽培品种Owens、Freedom、VAIOLET,摩洛哥栽培品种Aguilal,这些品种(系)在两年鉴定中达到R级或MR级,占比约为3.14%。2.鉴选出2个抗(R)赤霉病的品种和32个中抗(MR)品种(系)。抗病(R)品种(系)包括来自黄淮冬麦区的推广品种郑麦9201和鲁麦5号,在不同环境鉴定下,郑麦9201的DI为3.6-16.6,鲁麦5号的DI为6.7-12.5,表现出稳定的赤霉病抗性。中抗品种(系)共有32个(占比7.5%),包括来自黄淮冬麦区的推广品种平原50、阳光851、许科718、济南17、豫麦54(百农64)、郑农17、豫麦19、丰产1号、中新78、西农528、豫麦2号(宝丰7228)、漯麦906、漯麦4号、小偃4号、济麦19号、郑麦9405、百农207、育种品系935106,北部冬麦区的推广品种石家庄54、中麦175、丰抗8号、京冬22、冀麦38新系、科农199,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推广品种皖麦50、宁麦9、新福麦1号,西南冬麦区的推广品种川麦104、绵阳20,青藏春冬麦区的推广品种红麦,南非栽培品种Dromedaris,阿根廷栽培品种Gaboto,这些品种(系)在不同环境鉴定中达到R级或MR级,DI均低于40。3.来自黄淮冬麦区的推广品种漯麦906、郑麦9405、农家种平原50、高代育种品系935106、西南冬麦区的推广品种川麦104、绵阳20、北部冬麦区的推广品种京冬22、冀麦38新系、南非栽培品种Dromedaris等9份品种(系)对CR和FHB均具有一定的抗性,抗性水平均达到中抗(MR)以上。4.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表明,2019年有17个SNPs与CR苗期抗性显着相关,分别位于1D、2B、2D、4A、5A、7A、7B和7D染色体上;2020年有32个SNPs与CR苗期抗性显着相关,分别位于1B、1D、2B、3A、3D、4A、4B、4D、5A、5D、7A、7B和7D染色体上。其中,稳定的关联SNP位点分别为2B染色体上的AX-94739307,4A染色体上的AX-94544187,7B染色体上的AX-111044795、AX-109855826,以及7D染色体上的AX-111463977、AX-95195877。5.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表明,2019年有20个SNPs与FHB抗性显着相关,分别位于2D、4A、5B、和6A染色体上;2020年有17个SNPs与FHB抗性抗性显着相关,分别位于2D、3B、3D、4B、5A、6B、7B和7D染色体上。其中,仅有位于2D染色体上的SNP位点AX-109261081、AX-109755068和AX-109891310表现稳定,表明该区间可能存在一个与FHB抗性相关的QTL。

朱展望[3](2020)在《利用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定位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及分子标记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赤霉病是最重要的小麦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产生的真菌毒素危害食品安全。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降低赤霉病危害的有效手段,抗性遗传研究是抗病育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在4个环境下对240份国内小麦品种(系)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用90K SNP芯片进行基因型分析,用TASSEL软件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5个环境下对包含174个家系的扬麦16/中麦895加倍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用660K SNP芯片进行基因型分析,用IciMapping软件进行QTL定位。在自然群体中发现5个较为稳定的抗赤霉病位点,分别位于1AS、2DL、5AS、5AL和7DS上,解释表型变异的5.6%、10.3%、5.0%、5.4%和5.6%,其中5AS、5AL和7DS位点可能为新的抗病位点。在扬麦16/中麦895群体中共检测到7个稳定的抗赤霉病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QFhb.caas-4AS、QFhb.caas-5AL和QFhb.caas-6BS可能为新位点。QFhb.caas-4BS和QFhb.caas-4DS应分别为矮秆位点Rht-B1和Rht-D1,并与花药外露率(anther extrusion,AE)关联。开发了FHB-1AS-STS、FHB-5AS-KASP、FHB-5AL-CAPS、InDelAX-89588684和KASPAX-110917097等5个抗赤霉病位点连锁的PCR标记。通过分析229份小麦品种(系)Fhb1区段内PFT(pore-forming toxin-like)、HC(HCBT-like defense response protein)和His(histidine-rich calcium-binding protein)基因的多样性与赤霉病抗性的关系,发现His-I为抗病单倍型,开发了功能标记His-InDel。基因检测和系谱分析表明,中国小麦品种所含Fhb1主要源自宁麦9号。在自然群体中筛选了23份农艺性状优良的抗赤霉病品种(系),在扬麦16/中麦895群体中筛选了5份高产抗赤霉病DH系,可以优先用于抗赤霉病育种。本研究发现的抗赤霉病QTL、筛选的抗病种质以及开发的分子标记有助于提高抗赤霉病育种的效率。

黄桂荣[4](2020)在《冬小麦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水资源危机日趋加剧,探讨冬小麦品种(系)的WUE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效用水品种选育及节水栽培技术开发提供指导。本研究根据前期研究结果,筛选WUE差异显着、株型不同的10个冬小麦基因型为试验材料,于2015-2018年连续3个生长季在中国农科院环发所顺义基地进行大田试验,设置雨养和补充灌溉2种水分处理,株型差异大的2个品种设置高、中、低3个种植密度。试图探讨基因型之间WUE的差异以及影响因素,重点揭示基因型、株型、密度、土壤水分条件等多因素对群体冠层特性及群体耗水量的影响。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基因型之间产量、耗水量和WUE均存在显着差异。WUE受基因型的影响最大,水分条件次之。产量和耗水量受水分条件影响最大,其次为基因型影响。两种水分条件下,石家庄8号和晋麦47的产量和WUE较高,908092和京411的WUE较低,二者产量均较低,但耗水量较高。(2)株型通过影响冠层特性显着影响耗水量。群体耗水量与CTD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叶片平展、株型松散的晋麦47群体内部叶片互相遮挡,CTD较大,耗水量低;叶片直立、株型紧凑的京411,群体水热交换阻力小,CTD较小,耗水量较大。(3)种植密度与株型互作显着影响冠层特性,进而影响冬小麦耗水量,而且受土壤水分条件影响。雨养和补灌条件下晋麦47高密种植耗水量较高,中密和低密较低,二者之间无显着差异。雨养条件下,京411的3个种植密度的耗水量存在显着差异,高密>中密>低密。补灌条件下京411高密与中密耗水量之间无显着差异,二者显着高于低密。(4)雨养和补灌条件下,随着生长发育进程,δ13C值从灌浆前期到灌浆后期持续增加,10个供试冬小麦基因型δ13C值的高低排序没有太大变化,两种水分条件下灌浆期叶片稳定碳同位素δ13C组成与产量群体水平的WUE的相关性均达到显着水平。(5)两种水分条件下,穗粒数、穗数和千粒重均呈现基因型间显着差异性。雨养条件下增加穗数是提高产量的前提,补灌条件下穗粒数和千粒重增产作用较大。不同基因型间的主要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及生长速率差异显着,产量的增加潜力来自于生物量的增加。随密度增加,籽粒产量显着提高,相同种植密度下紧凑型冬小麦产量均显着低于松散型冬小麦。

卫平洋[5](2020)在《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粳稻品种筛选及特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试验于2017-2018年,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进行,以生产上现有主推品种和近年来育种单位培育的共计74个粳稻品种(系)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不同类型水稻各品质指标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的差异及相互关系并筛选出适合安徽沿淮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根据产量与食味值的聚类分析,筛选出生产上广泛应用的高产优质、中产优质和高产不优质3种类型,又从每种类型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3个品种(高产优质类型的南粳9108、南粳505、徐稻9号;高产不优质类型的武运5051、扬粳1612、华粳8号;中产优质类型的福粳1606、苏香粳3号、松早香1号。),阐明其品种特征,旨在为安徽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及高产、优质的稻作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根据生育期、田间抗病虫害、倒伏情况等筛选出74个水稻品种(系),通过食味值和产量的聚类分析,得出高产优质、高产不优质、中产优质、中产不优质4种类型。2017年适合安徽沿淮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类型品种有南粳5718、徐稻9号、镇稻99等共16个品种(系);高产不优质类型有武运5051、华粳5号、连粳12等共15个品种(系);中产优质类型有松早香1号、沪香粳165、南繁1605等共11个品种(系);中产不优质类型有盐粳16、武运粳32、圣稻18-15等共32个品种(系)。2018年适合安徽沿淮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类型品种有南粳5718、常软07-6、南粳505等共16个品种(系);高产不优质类型有扬粳1612、宁粳040、连粳15等共14个品种(系);中产优质类型有松早香1号、苏秀867、苏香粳3号等共14个品种(系);中产不优质类型有盐粳16、新稻22、华粳295等共30个品种(系)。(2)本试验中这些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的特征及与其他两种类型表现出显着或极显着差异的指标主要表现为,产量在8.35-9.16 t·hm-2,单位面积穗数在310×104-320×104 hm-2之间,每穗粒数在140左右,千粒重在25 g以上;食味值评分在60-74,胶稠度长度在80-90mm,蛋白质含量在6%-8%以内;在RVA谱中崩解值在1000cP左右,而消减值在-200 cP以下。(3)不同类型粳稻品种间产量形成具有显着差异。中产优质类型产量较高产优质类型、高产不优质类型分别低16.95%、16.76%,高产优质类型和高产不优质类型在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上分别比中产优质类型高33.78%、3.18%、5.34%和32.23%、2.90%、3.04%。中产优质类型的茎蘖数在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比其他类型都要高,其中成熟期比高产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高出14.63%、11.06%;成穗率上,不同类型常规粳稻表现为高产优质>高产不优质>中产优质。高产优质类型的叶面积指数比高产不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高7.58%、13.5%,而叶面积衰减率低于其他两种类型。抽穗到成熟阶段,高产优质类型、高产不优质类型的物质积累量分别比中产优质类型高出18.91%、19.13%;群体生长率高出13.25%、8.39%;光合势高出22.03%、27.83%;高产优质类型的净同化率比高产不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高出2.64%、5.02%。(4)不同类型粳稻品种间品质指标具有显着差异。高产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的糙米率和精米率分别比高产不优质类型高出1.48%、1.18%和1.23%、2.30%;食味值分别比高产不优质类型高出18.64%、16.95%;在外观、黏度和平衡度参数上,高产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分别比高产不优质类型高出34.00%、36.00%、33.33%、27.45%和37.5%、35.42%;高产不优质类型的硬度比高产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要高,都高出12.12%。高产不优质类型的直链淀粉含量高于高产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分别高出39.31%、42.63%;高产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的胶稠度分别比高产不优质类型长22.06%、19.12%,而蛋白质含量分别比高产不优质类型低7.31%、4.79%。高产优质类型的崩解值分别比高产不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高22.32%、3.37%,而消减值和回复值分别低 324.20%、115.95%和 30.24%、17.49%。

胡浩柳[6](2020)在《重庆烤烟新品系CF8704生长发育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重庆是我国烟叶主产区之一,品种单一是制约重庆烟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烤烟新品系CF8704是重庆自主选育的,能适应重庆产区生态条件、彰显本土醇甜香风格的烤烟新品系,即将通过国家审定。良种需配良法,为更好地了解该品系的生长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配套技术方案,本研究以K326和云烟87为对照对CF8704进行发育动态观测,了解其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使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构建CF8704、K326、云烟87生长发育函数曲线,探究其各阶段生长发育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CF8704、K326、云烟87伸根期至旺长期的株高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exp(2.08+0.04t)、y=exp(2.15+0.04t)、y=exp(2.17+0.04t),其中,y为株高(cm),t为时间(天);最大叶长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exp(2.17+0.035t)、y=exp(2.29+0.032t)、y=exp(2.26+0.034t);最大叶宽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exp(1.64+0.032t)、y=exp(1.72+0.027t)、y=exp(1.75+0.028t);根面积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exp(3.73+0.019t)、y=exp(3.38+0.025t)、y=exp(3.6+0.021t)。对比分析伸根期至旺长期三个烟草品种(系)的不同生长性状可得出,株高增长速度:整体来看,云烟87>K26>CF8704;最大叶长增长速度:生长速度近似,从局部(移栽后7-19天)来看,云烟87与K326近似,CF8704略慢;最大叶宽:移栽后1-13天,生长速度近似,13天后,云烟87与K326近似,CF8704生长明显快于前两者;根面积增长速度:移栽后1-14天,云烟87>K26>CF8704,移栽后14天,CF8704生长加速且速度大于前两者,长势超过前两者。(2)CF8704、K326、云烟87打顶至中部叶采收期的株高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67.13+1.06t、y=81.47+0.91t、y=92.00+0.80t,其中y为株高(cm),t为时间(天);最大叶长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59.15+0.29t、y=58.51+0.63t、y=56.31+0.44t;最大叶宽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26.31+0.41t、y=22.26+0.23t、y=20.02+0.19t;茎围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5.16+0.20t、y=4.64+0.18t、y=5.25+0.13t;节距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3.48+0.03t、y=3.21+0.03t、y=3.45+0.05t。对比分析在打顶至中部叶采收期间三个烟草品种(系)的不同生长性状,可得出,株高性状,从增长速度和指标数值来看,均表现为CF8704最大,云烟87最小;最大叶长在增长速度和数值上,K326最快,CF8704最慢;最大叶宽性状增长速度和数值均表现为CF8704最大;茎围增长速度和数值均表现为CF8704最大;节距就增长速度而言,云烟87>K326≈CF8704,就指标大小而言,云烟87>CF8704>K326。(3)从酶活方面看,打顶至中部叶采收期间CF8704的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显着高于云烟87、K326的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表明其在成熟期氮代谢依然很活跃,对氮素的需要较高。CF8704的蔗糖转化酶活性(INV)要比烤烟品种云烟87略低,但是总体上一直保持活性上升的趋势,在成熟期依然保持较高的活性水平。从光合指标结果来看,在现蕾期CF8704的光合指标高于K326、云烟87。因此,CF8704积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作物生长发育逐渐高于对照品种。(4)在经济性状方面,CF8704的亩产量要低于云烟87,但在亩产值、均价、中上等烟率等方面优于云烟87以及K326。通过烟叶化学成分的档次及赋值表计算得到各个烤烟品系的协调性分值得出CF8704的协调性是三个烤烟品系中最高的。

王妍[7](2020)在《苏中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形成特性及密肥调控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中地区属于长江中下游麦区,光、温、水等自然条件优越,但由于水稻茬口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稻茬小麦的产量稳定性差。目前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和经济系数已难以继续增加,若想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就必须提高生物量,因此,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成为关键。然而作物产量的形成是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范围内综合光合能力的体现,在考虑光合能力的改善时,除进行叶片、植株生理机能和结构的改造外,还要从宏观上进行把握。这就需要栽培学家着眼于实际农业生产,进行群体高光效的调控,群体水平上的调控主要是栽培管理,涉及合理密植、适时封行、肥水调控等。本试验以生产中广泛应用且综合表现良好的小麦品种扬麦23和扬辐麦4号为试验材料,在苏中地区大田种植条件下,构建不同密度、施氮量及氮肥运筹组合下的稻茬小麦群体,从群体光能利用特征指标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比较不同光效型稻茬小麦群体间光合物质生产与转运、光合生理、氮素积累、产量及其构成的差异,探索建立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特征体系,提出高光效群体构建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以期为苏中地区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的构建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扬麦23和扬辐麦4号高光效群体的籽粒产量、穗数及千粒重均显着大于中等光效和低光效群体。两品种高光效群体具有较高的每穗粒数,与中等光效和低光效群体差异显着或不显着。表明,高光效群体是通过足够穗数的基础上,协同提高单穗重尤其千粒重来夺取高产。2.相比于中等光效和低光效群体,两品种小麦高光效群体具有显着较高的开花期高效叶面积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生物产量及收获指数。高光效群体经济产量的提高依赖于生物产量及收获指数的协同提高。高光效群体各生育阶段光合势均显着大于低光效群体,但扬麦23高光效群体开花期前的光合势无显着优势。结果表明,高光效群体花后光合优势更加显着,花后干物质积累对小麦籽粒产量贡献巨大。开花期高效叶面积率与花后光合势、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千粒重的相关性达到显着水平,说明提高群体开花期高效叶面积率有利于增强花后光合生产能力,促进花后光合物质的生产与转运。3.扬麦23高光效群体越冬及拔节期的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显着大于低光效群体;与中等光效群体相比,则显着较低或差异不显着。相同生育时期,扬辐麦4号高光效群体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均显着高于中等光效和低光效群体。两品种小麦高光效群体花后茎蘖数及叶面积指数较中等光效和低光效群体具有绝对优势。结果表明,高光效群体在孕穗期之前保持相对稳定且较高的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开花期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均显着高于中等光效和低光效群体,且花后叶面积衰减缓慢,至乳熟期仍保持显着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持续期长。此外,高光效群体茎蘖成穗率显着高于中等光效和低光效群体。4.与中等光效和低光效群体相比,高光效群体高效叶层具有相对较小的透光率,表明高光效群体具有较高的光截获率和较少的漏光损失。同时,高光效群体开花期剑叶具有显着较高的SPAD值和最大光化学效率,花后能维持稳定且较高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光化学效率。剑叶SPAD值在花后较晚(花后14天左右)达到峰值,后期缓慢降低,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光合物质生产。5.与低光效群体相比,高光效群体各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均显着较高。与中等光效群体相比,扬麦23高光效群体出苗至越冬期的氮素积累量显着较低。扬辐麦4号拔节至孕穗期的氮素积累量与中等光效群体无显着差异。不同光效型群体间花后氮素积累量和开花期单位面积剑叶含氮量均表现为高光效>中等光效>低光效群体,差异均显着。结果表明,高光效群体生育前期具有相对稳定且较高的氮素积累量,花后具有显着优势。两品种小麦开花期单位面积剑叶氮含量与剑叶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及千粒重呈极显着正相关,表明小麦开花期剑叶较高水平的氮含量有利于提高小麦群体在籽粒灌浆期的光合性能,促进籽粒灌浆充实。6.密度、施氮量与氮肥运筹比例对扬麦23、扬辐麦4号的产量构成和群体光能利用指标有显着的调控效应。密度增加(由1 50×104.hm-2增加至300×104.hm-2),群体数量扩大,穗数、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生物产量显着提高;同时单位面积土地上叶面积增加,群体间间隙减小,透光率显着降低。适当增加施氮量(由210 kg.hm-2增加至270 kg.hm-2或330 kg.hm-2)满足了大群体生育期前后对氮素营养的需求,群体生长旺盛,叶面积指数增加带来光能截获率的提高,透光率相应减小;叶片光合效率提高,绿叶光合功能持续期延长,提高了群体生长和物质积累,促进了籽粒灌浆,有效增加穗粒重。氮肥后移(5:1:2:2较7:1:2:0)既可保证足够穗数,同时有利于生育后期植株维持较高的氮素营养及光合生产能力,协调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发展,提高产量。7.针对本试验播后及冬季多雨条件下,初步形成苏中地区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构建的密肥组合方式。扬麦23实现8300 kg·hm-2以上目标产量的高光效群体构建密肥组合方式为:密度为225×104·hm-2、施氮量为270 kg·hm-2或330 kg·hm-2、氮肥运筹为7:1:2:0以及密度为300×104·hm-2、施氮量为270 kg.hm-2或330 kg·hm-2、氮肥运筹为5:1:2:2。扬辐麦4号实现8000 kg·hm-2以上目标产量的高光效群体构建密肥组合方式为:密度为150×104·hm-2、施氮量330 kg·hm-2、氮肥运筹为5:1:2:2,以及密度为300 ×104·hm-2、施氮量 330 kg·hm-2、氮肥运筹为 7:1:2:0。

龙蔷宇[8](2019)在《台湾早熟蜜桃优质芽变单株‘五月红’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分子鉴定》文中认为本文以台湾早熟蜜桃、台湾早熟蜜桃芽变单株’B2’为对照品种,研究台湾早熟蜜桃优质芽变单株’五月红’的生物学特性;同时以台湾早熟蜜桃为对照,对’五月红’进行SRAP分子标记,鉴定其基因组是否存在DNA水平上的突变,为新品种登记、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五月红’植株树势强,树型为直立型,树干灰褐色,表面粗糙,有裂纹,叶为长椭圆披针形,花呈蔷薇型单瓣,粉红色,为完全花,雌雄蕊发育正常,可自花结果。2、’五月红’初花期在3月2日左右,谢花期在3月11日左右,果实在4月24日左右开始转色,在5月5日左右成熟。’五月红’始花期比台湾早熟蜜桃晚5天,比其芽变单株’B2’晚21天,但果实成熟期比台湾早熟蜜桃提早9天,比其芽变单株’B2’提早16天,果实发育期为59天,表现为特早熟。3、’五月红’单果重约为66.18 g,比台湾早熟蜜桃增加16.75g,但较台湾早熟蜜桃芽变单株’B2’减少17.65g。果面为鲜红色,果肉多汁,可食率高达95.4%,比台湾早熟蜜桃及其芽变单株’B2’分别增加2.1%和1.0%。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62%,较对照增加4.01%和1.44%,可滴定酸含量为0.31%,较对照分别下降0.22%和0.34%。’五月红’是品质优良的早熟品种,适合在南方地区推广种植。4、’五月红’树体N含量较台湾早熟蜜桃下降,比台湾早熟蜜桃芽变单株’B2’高;’五月红’与对照P含量基本一致;’五月红’K和Mg含量比对照高;Ca含量与台湾早熟蜜桃基本一致,比芽变单株’B2’高。5、在’五月红’DNA样品中,以特异性引物me9/em5扩增出1200 bp特异性条带,表明’五月红’基因组在DNA序列上发生了改变,由此可以判定台湾早熟蜜桃优质芽变单株’五月红’属于新的特早熟桃种质资源。综上所述,台湾早熟蜜桃优质芽变单株’五月红’为新的特早熟桃种质资源,果实品质优良,适宜在南方地区推广种植。

马泽华[9](2019)在《我国番石榴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文中指出番石榴(Psidium guajava)隶属于番石榴属(Psidium),原产于热带美洲,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栽培于华南地区、福建、台湾等地,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均有逸生分布。番石榴药食同源,经济价值高。现今,我国多个省份、自治区建有相应的番石榴种质资源圃,种质收集工作长期、持续进行,由于在收集过程中缺乏系统完善的品种鉴定方法,导致品种混乱,出现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等现象,给番石榴育种和产业发展造成很大损失。本研究前期以形态学标记结合SSR标记分析45份番石榴品种(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中后期主要着力收集我国多地的番石榴资源圃的131份番石榴种质,利用多种分子标记对我国番石榴种质资源的遗传关系和遗传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以45份番石榴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利用19个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合15对SSR引物进行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番石榴材料表型性状存在着显着的遗传变异,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以果皮颜色、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果重与叶长、果实纵横径、果腔纵横径、肉厚呈极显着正相关,果实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TSS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叶宽、果腔横径呈显着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3.37%,以果重因子贡献率最高,为23.867%;15对多态性SSR引物共检测到了6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高达97.01%,平均PIC为0.60,Nei’s基因多样性为0.29,Shannon’s指数为0.44;SSR标记聚类分析相比于形态学标记能将实生品系和栽培品种完全区分开来;基于表型和SSR分子标记最终揭示了45份番石榴品种(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可依据果实质量、植株长势、外观色度和耐涝能力等优质性状的不同需求,指导选育。收集国内7个番石榴群体,共131份材料,通过优化建立的SSR反应体系从23对引物中筛选出21对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21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24个位点,多态性位点为120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达96.77%,平均PIC为0.6;AMOVA显示81%遗传变异来自居群内,居群间的变异占19%,居群间遗传距离在0.0280.200之间,基因流Nm为1.07;主坐标分析和UPGMA聚类均将131份番石榴材料分成3类,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4290.997,大部分种质未按来源地聚类;Structure软件将131份番石榴材料划分为红、蓝、绿3个群体,明确了每个个体之间的血统成分。通过优化建立的SRAP反应体系从30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了24对多态性引物,在131份番石榴种质中共扩增出了318个位点,多态性位点为304个,多态性位点比率达95.60%;AMOVA分析表明,92%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居群内,8%变异来自居群间,居群体间遗传距离范围在0.0180.067之间,基因流Nm为2.885;UPGMA聚类将131份番石榴种质划分为3类,与SSR标记一致,遗传相似系数在0.3780.998之间。通过优化建立的SCoT反应体系从36条单引物中筛选出了17条多态性SCoT引物,在131份番石榴种质中共扩增出了131个位点,多态性位点为125个,多态性位点比率达95%;AMOVA分析表明,居群内遗传变异占87%,居群间的变异占13%,遗传距离在0.0170.075之间,基因流Nm为1.645;利用UPGMA法将131份番石榴种质聚为2大类7亚类,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4380.994。SSR、SRAP和SCoT标记在131份番石榴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检测效率均较高,均表明供试的番石榴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Mante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标记间的遗传距离显着不相关,在揭示遗传信息上彼此互相补充;群体聚类结果均显示巴西种质BX与其他6个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广西资源圃GX、福建资源圃FJ和湛江资源圃ZJ的遗传距离较近,表明这3个群体间遗传关系较近;单独SSR标记、单独SRAP标记、综合3种标记三类方法的UPGMA聚类分析均将131份番石榴种质划分为相同的3大类群,明确区分近缘种、当地种、同物异名种等不同种质间的遗传差异。

何丹[10](2018)在《四川核桃品种(系)对黑斑病的抗性评价及与叶结构的相关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桃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在四川省内广大丘陵、山区的退耕还林中,得到了大力推广,目前四川省内的核桃栽植面积及年产量都位居全国前列[1]。随着我国核桃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与集约栽培程度的提高,病虫害问题日趋严重,由于四川高温高湿气候条件的影响,其中又以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发生较严重,对我省核桃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选育与栽培抗病品种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本试验选取了对黑斑病具有一定抗性差异的18个四川主栽优良核桃品种(无性系),根据不同种系接种病原物后的发病情况进行抗性评价,筛选出高抗种系,并从叶片形态结构方面探讨其与黑斑病抗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四川省各核桃基地与核桃林所采集的病叶、病果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经传统的形态学与分子学鉴定,因此初步确定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为四川地区核桃品种黑斑病的病原菌。(2)通过人工接种由本地分离的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病原物,对收集到的18个四川主栽核桃品种(无性系)进行抗性鉴定。结果显示,各核桃品系的抗病性存在显着差异,离体叶接种的发病率在37.07%~75.44%,病情指数在23.44%~57.42%,抗性评价的结果为:86、91、清香、川早2号属高抗种系,200、92和199属抗病种系,64、硕星、川早1号、65和71属中抗种系,100、攀核1号、蜀江1号和辽核属感病种系,盐源早和香玲属高感种系。(3)对不同抗病类型的核桃叶片采用印迹法与石蜡切片法,研究其叶部形态结构指标与黑斑病抗病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气孔长度与气孔密度与黑斑病抗病性呈负相关,核桃叶片下表皮气孔越长、密度越大,则植株抗病性越差,反之,抗性高的核桃品种,其气孔数少而小,说明气孔的长度和密度影响着病原菌侵入植株的速度与数量;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与黑斑病抗病性呈正相关,说明其比值越大,海绵组织细胞越致密,栅栏组织也越发达,病原菌越难侵入和扩展,品种越表现为抗病;其余所测叶部结构特性:蜡质含量、气孔宽度、气孔面积、叶表皮及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角质层厚度、细胞结构紧实度和细胞结构疏松度与品种抗病性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二、协调指数在优良品种(系)选择中应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协调指数在优良品种(系)选择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作物氮效率及其筛选评价方法
        1.2.2 水稻氮高效品种基本特征
        1.2.3 水稻稻米品质的评价
        1.2.4 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产量、氮效率、稻米品质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供试品种(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2.3.2 供试品种(系)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2.3.3 供试品种(系)稻米品质的差异
        2.3.4 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以及稻米品质相互关系分析
    2.4 讨论
        2.4.1 关于江淮东部中熟粳稻稻米品质特征
        2.4.2 关于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以及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氮效率综合评价及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供试品种(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
        3.3.2 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综合评价
        3.3.3 高产氮高效品种(系)筛选
        3.3.4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产量构成因素差异
        3.3.5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差异
    3.4 讨论
        3.4.1 关于水稻氮效率的综合评价方法
        3.4.2 关于水稻产量与氮效率协同的途径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稻米品质差异及优质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品种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4.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4.3.2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稻米外观品质的差异
        4.3.3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
        4.3.4 优质品种筛选
    4.4 讨论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的形态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特征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品种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5.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5.3.2 群体茎蘖动态及分蘖成穗率的差异
        5.3.3 叶面积指数的差异
        5.3.4 顶三叶叶片形态的差异
        5.3.5 群体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差异
        5.3.6 群体生长速率的差异
        5.3.7 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的氮素吸收与转运特征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品种
        6.2.2 试验设计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6.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6.3.2 器官含氮率的差异
        6.3.3 氮素积累量的差异
        6.3.4 氮素分配的差异
        6.3.5 氮素阶段吸收速率的差异
        6.3.6 氮素转移特性的差异
        6.3.7 相关性分析
    6.4 讨论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灌浆结实期光合生理特征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供试品种
        7.2.2 试验设计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7.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7.3.2 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7.3.3 叶绿素含量缓降期的差异
        7.3.4 剑叶光合作用的差异
        7.3.5 剑叶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的差异
        7.3.6 相关性分析
    7.4 讨论
    7.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花后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特征
    8.1 前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供试品种
        8.2.2 试验设计
        8.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8.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8.3.2 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差异
        8.3.3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差异
        8.3.4 相关性分析
    8.4 讨论
    8.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产量、氮效率、稻米品质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9.1.2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
        9.1.3 江淮东部优质高产氮高效中熟粳稻的主要形态生理特征
    9.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9.3 本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
    9.4 需要继续深化研究的问题
附录: 供试品种(系)主要生育期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2)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抗源筛选及抗性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主要病害——茎基腐病和赤霉病
        1.1.1 茎基腐病
        1.1.2 赤霉病
    1.2 茎基腐病和赤霉病抗源筛选
        1.2.1 茎基腐病抗性种质筛选现状
        1.2.2 赤霉病抗性种质筛选现状
    1.3 小麦茎基腐病及赤霉病抗性基因/QTL发掘及育种标记开发
        1.3.1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QTL定位及标记开发
        1.3.2 小麦赤霉病抗性QTL/基因发掘及标记开发
        1.3.3 小麦对茎基腐病和赤霉病抗性遗传相关性
    1.4 关联分析在小麦抗病基因发掘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麦品种(系)茎基腐病及赤霉病抗性鉴定及抗源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茎基腐病病麦粒的制备
        2.1.3 茎基腐病接种方法
        2.1.4 茎基腐病调查方法
        2.1.5 赤霉病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1.6 接种及调查方法
        2.1.7 数据统计及抗性评价
    2.2 结果分析
        2.2.1 小麦品种(系)对茎基腐病及赤霉病的抗性方差分析
        2.2.2 茎基腐病及赤霉病抗性品种(系)筛选
    2.3 讨论
第三章 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和赤霉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表型鉴定方法
        3.2.3 小麦赤霉病抗性表型鉴定方法
        3.2.4 基因型分析
        3.2.5 群体结构分析
        3.2.6 连锁不平衡分析
        3.2.7 关联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基因型分析
        3.3.2 群体结构分析
        3.3.3 连锁不平衡分析
        3.3.4 关联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利用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定位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及分子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小麦赤霉病的流行与危害
    1.2 小麦抗赤霉病遗传研究进展
        1.2.1 赤霉病抗性分类
        1.2.2 连锁作图
        1.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2.4 Fhb1的图位克隆
        1.2.5 Fhb7的图位克隆
        1.2.6 农艺性状与赤霉病抗性的关系
    1.3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进展
        1.3.1 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
        1.3.2 美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
        1.3.3 加拿大小麦抗赤霉病育种
        1.3.4 欧洲小麦抗赤霉病育种
        1.3.5 CIMMYT小麦抗赤霉病育种
    1.4 SNP标记技术
        1.4.1 高通量SNP检测技术
        1.4.2 基于PCR的 SNP检测技术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小麦赤霉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接种菌液制备
        2.1.3 赤霉病抗性鉴定
        2.1.4 基因型分析与质量控制
        2.1.5 数据统计、群体结构与关联分析
        2.1.6 分子标记开发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表型变异
        2.2.2 标记分布与群体结构
        2.2.3 赤霉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2.4 优异等位基因地理分布
        2.2.5 抗赤霉病位点对株高和生育期的影响
        2.2.6 QFhb.hbaas-1AS、QFhb.hbaas-5AS和 QFhb.hbaas-5AL的标记开发
        2.2.7 候选基因预测
    2.3 讨论
        2.3.1 赤霉病抗性的表型变异
        2.3.2 QFhb.hbaas-2DL的应用价值
        2.3.3 QFhb.hbaas-1AS对开花期和株高没有影响
        2.3.4 QFhb.hbaas-5AS、QFhb.hbaas-5AL和 QFhb.hbaas-7DS可能是新位点
        2.3.5 Fhb1在中国应用现状与展望
        2.3.6 本研究发现的抗病位点可能抗病机制
第三章 扬麦16/中麦895DH群体赤霉病抗性QTL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表型鉴定
        3.1.3 基因型分析
        3.1.4 遗传图谱构建与QTL定位
        3.1.5 分子标记开发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表型变异
        3.2.2 连锁图谱
        3.2.3 抗赤霉病QTL
        3.2.4 控制株高、花药外露率、开花期的QTL及其与赤霉病抗性的关系
        3.2.5 所含QTL个数与赤霉病抗性的线性回归
        3.2.6 抗赤霉病QTL QFhb.caas-5AL和 Qfhb.caas-3BL的标记开发
        3.2.7 抗病QTL候选基因预测
    3.3 讨论
        3.3.1 扬麦16和中麦895赤霉病抗性的遗传基础
        3.3.2 株高、花药外露率与赤霉病抗性的关系
        3.3.3 QFhb.caas-3BL可能与花培57-2中3BL QTL为同一位点
        3.3.4 QFhb.caas-6AL与 QFhs.fal-6AL位置相近
        3.3.5 QFhb.caas-4AS和 QFhb.caas-6BS可能为新位点
        3.3.6 QFhb.caas-5AL与 Vrn-A1 连锁
        3.3.7 所检测位点赤霉病抗性的可能机制
        3.3.8 抗赤霉病QTL潜在利用价值
第四章 抗赤霉病基因Fhb1标记开发与品种检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赤霉病田间接种鉴定
        4.1.3 PFT、HC和 His基因的等位基因分析与标记开发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FT等位基因分析与特异性标记
        4.2.2 HC和 His的等位基因及Fhb1 诊断性标记
        4.2.3 PFT与 His基因单倍型抗性
        4.2.4 我国小麦品种(系)Fhb1鉴定及溯源
    4.3 讨论
        4.3.1 Fhb1功能基因标记
        4.3.2 接种方法对试验的影响
        4.3.3 Fhb1在我国小麦育种的利用
        4.3.4 苏麦3号在黄淮麦区的育种利用
        4.3.5 黄淮麦区抗赤霉病育种建议
第五章 抗赤霉病种质筛选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农艺性状评价
        5.1.3 产量试验
    5.2 结果与分析
        5.2.1 WAPS群体中综合性状优异品种(系)
        5.2.2 扬麦16/中麦895群体优异DH系产量表现
        5.2.3 扬麦16/中麦895群体优异DH系农艺性状
    5.3 讨论
        5.3.1 赤霉病抗源选用
        5.3.2 筛选的抗赤霉病种质的利用价值
        5.3.3 南北品种杂交的潜力和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4)冬小麦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作物种类及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1.2.2 水分条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2.3 群体结构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研究方案与试验设计
        2.3.1 大田不同基因型观测试验
        2.3.2 大田不同密度控制试验
        2.3.3 生育进程
    2.4 试验测定项目及其测定方法
        2.4.1 土壤质量含水量测定
        2.4.2 土壤蒸发量测定
        2.4.3 田间耗水量计算
        2.4.4 植物蒸腾量测定
        2.4.5 冬小麦冠-气温差变化
        2.4.6 生物量积累及干物质分配的测定
        2.4.7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2.4.8 产量测定和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2.4.9 叶面积指数、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不同基因型群体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3.1 雨养条件下不同冬小麦基因型的WUE、产量和耗水量
    3.2 补灌条件下不同冬小麦基因型的WUE、产量和耗水量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株型对群体结构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4.1 不同株型冬小麦京411与晋麦47的形态学、生理蒸腾及冠层特性
    4.2 晋麦47和京411及其6个NILs的耗水量
    4.3 冬小麦叶片蒸腾生理特性和冠层特性与蒸散耗水量的关系
    4.4 讨论与小结
        4.4.1 冬小麦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面积指数与蒸散耗水量没有显着相关性
        4.4.2 平展叶型植物耗水量更少
        4.4.3 CTD与ET呈负相关关系
        4.4.4 品种形态学特性显着影响群体冠气温差
第五章 种植密度及其与株型互作对耗水特性的影响
    5.1 株型与密度互作影响形态学特征
    5.2 株型与密度结合影响CTD
    5.3 株型与密度互作影响蒸散耗水量
    5.4 讨论与小结
        5.4.1 种植密度与基因型互作对形态学特性的影响
        5.4.2 种植密度与基因型互作对LAI的影响
        5.4.3 种植密度与基因型互作对CTD的影响
        5.4.4 种植密度与基因型互作对ET的影响
        5.4.5 种植密度与基因型互作下耗水量与群体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第六章 不同基因型的群体蒸腾与蒸发耗水分配特性
    6.1 不同基因型的蒸腾耗水量和蒸发耗水量
    6.2 不同基因型的CTD比较
    6.3 蒸散耗水分量及腾发比与冠层特性之间的关系
    6.4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不同基因型产量的影响因素
    7.1 品种生理特性对产量的影响
    7.2 不同冬小麦基因型产量构成因素
    7.3 不同冬小麦基因型干物质积累、运转与分配
    7.4 不同密度下不同基因型的籽粒产量
    7.5 讨论与小结
        7.5.1 叶片δ~(13)C
        7.5.2 产量构成因素与干物质累积、运转与分配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粳稻品种筛选及特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的筛选
        2.1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筛选研究进展
        2.2 稻米品质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 目的意义
        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常规粳稻品种筛选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2017和2018年所有常规粳稻品种主要生育期及天数
        3.2 2017和2018年所有常规粳稻品种全生育期气象条件
        3.3 初步筛选常规粳稻品种
        3.4 适宜常规粳稻品种的生育期
        3.5 适宜常规粳稻品种的温光范围
        3.6 2017年和2018年常规粳稻产量和食味值的差异
        3.7 2017年不同类型常规粳稻品种产量的聚类分析
        3.8 2018年不同类型常规粳稻品种产量的聚类分析
        3.9 不同年度与食味值密切相关的品质指标的差异
    4 讨论
        4.1 基于水稻生育期的初步筛选
        4.2 基于产量和食味值对优质高产品种的筛选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常规粳稻产量差异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2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的生育期
        3.3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灌浆结实期天数及温光的差异
        3.4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茎蘖数及成穗率的差异
        3.5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叶面积指数及叶面积衰减率的差异
        3.6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的差异
        3.7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的差异
        3.8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各生育阶段光合势的差异
    4 讨论
        4.1 安徽沿淮地区不同类型常规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灌浆结实期温光的特点和差异
        4.2 安徽沿淮地区不同类型常规粳稻各时期物质积累的特点和差异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常规粳稻品质差异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加工品质的差异
        3.2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外观品质的差异
        3.3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食味的差异
        3.4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营养及蒸煮品质的差异
        3.5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4 讨论
        4.1 安徽沿淮地区高产优质类型粳稻各品质指标的特征
        4.2 安徽沿淮地区高产优质类型粳稻RVA谱特征值的特征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语
    1 主要研究结论
        1.1 安徽沿淮地区高产优质常规粳稻品种筛选
        1.2 高产优质常规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特点
        1.3 高产优质常规粳稻品种品质指标的特点
        1.4 高产优质常规粳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特征特性
    2 本研究创新点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重庆烤烟新品系CF8704生长发育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烤烟生产的现状
    1.2 品种对烟叶生产的重要性
    1.3 品种特性及相应的配套技术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1.4 作物生长发育曲线的建立的重要性及相关研究进展
    1.5 重庆烟叶目前面临的问题及CF8704的相关背景介绍
第二章 研究目的和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伸根及旺长期发育动态分析比较
    3.1 试验地点及试验材料
    3.2 试验设计
    3.3 方法
    3.4 数据与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生育期比较
        3.5.2 移栽期农艺性状分析
        3.5.3 团棵期农艺性状分析
        3.5.4 现蕾期农艺性状分析
        3.5.6 烟叶重量比较
        3.5.7 农艺性状生长模型比较分析
    3.6 根系发育分析比较
        3.6.1 根系面积比较分析
        3.6.2 根冠比的比较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伸根及旺长期生理代谢分析比较
    4.1 试验地点及材料
    4.2 检测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光合数据比较
        4.3.2 硝酸还原酶(NR)和蔗糖转化酶(INV)活性变化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打顶至中部叶采收期间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
    5.1 试验地点及材料
    5.2 试验方法
    5.3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5.4 数据分析方法
    5.5 结果与分析
        5.5.1 打顶至中部叶采收期生长发育曲线比较分析
        5.5.2 酶活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产量品质分析比较
    6.1 试验地点以及试验材料
    6.2 试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经济性状分析
        6.3.2 化学成分分析
        6.3.2.1 中部叶化学成分分析
        6.3.2.2 上部叶化学成分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3 试验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苏中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形成特性及密肥调控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 作物高光效的研究进展
        1.1 作物高光效群体的概念与构建的意义
        1.2 小麦高光效研究进展
        1.2.1 小麦高光效种质资源的选育
        1.2.2 小麦高光效群体的构建
    2 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形成特点
        2.1 群体结构特征
        2.2 光合生理特性
    3 高光效群体构建的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的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结构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产量及其构成
        1.3.2 群体干物质积累量
        1.3.3 群体光合势和高效叶面积率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光效型群体的分类
        2.2 不同光效型群体间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
        2.3 不同光效型群体间光合物质生产、积累动态及转运差异
        2.4 不同光效型群体间光合势的动态特征
        2.5 不同光效型群体间高效叶面积指数和高效叶面积率的差异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光合生理、群体质量及氮素营养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
        1.3.2 光系统Ⅱ (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1.3.3 冠层透光率
        1.3.4 单位面积剑叶含氮量(Na)
        1.3.5 植株氮素积累量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数量与质量特征的差异
        2.1.1 茎蘖动态
        2.1.2 叶面积指数
        2.2 冠层透光率的差异
        2.3 剑叶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
        2.3.1 剑叶SPAD值
        2.3.2 剑叶净光合速率
        2.3.3 剑叶最大光化学效率
        2.3.4 单位面积剑叶含氮量
        2.4 氮素积累量的差异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构建的密肥调控效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度与氮肥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2 密度与氮肥对小麦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的基本特征
        1.1.1 高光效群体产量结构
        1.1.2 高光效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积累与转运特征
        1.1.3 高光效群体数量与质量特征
        1.1.4 高光效群体光合生理特征
        1.1.5 高光效群体氮素积累特性
        1.2 苏中地区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构建的栽培技术
    2 结论
        2.1 高光效群体的基本特征
        2.2 高光效群体关键栽培技术组合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台湾早熟蜜桃优质芽变单株‘五月红’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桃简介及产业现状
    1.2 桃生物学性状
        1.2.1 桃植物学特性
        1.2.2 桃物候期观察
        1.2.3 桃树生长结果习性
        1.2.4 果实品质研究
    1.3 树体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1.4 桃树芽变及芽变育种
        1.4.1 果树芽变的概念及意义
        1.4.2 桃芽变育种研究进展
    1.5 桃DNA分子鉴定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时间、地点
    2.2 DNA分子鉴定
        2.2.1 样品采集与材料
        2.2.2 基因组DNA提取
        2.2.3 SRAP分子标记技术
    2.3 生物学特性研究内容与方法
        2.3.1 植物学特性研究
        2.3.2 开花结果生长动态比较研究
        2.3.3 果实品质
        2.3.4 树体营养变化研究
    2.4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五月红'分子标记鉴定
    3.2 '五月红'植物学特性研究
    3.3 '五月红'开花结果生长动态研究
        3.3.1 花器官特性观察
        3.3.2 物候期观察
        3.3.3 果实生长发育观察
    3.4 果实品质比较
        3.4.1 果实外在品质比较
        3.4.2 果实内在品质比较
    3.5 树体营养变化研究
        3.5.1 桃树体全氮含量变化
        3.5.2 桃树体全磷含量变化
        3.5.3 桃树体全钾含量变化
        3.5.4 桃树体全钙含量变化
        3.5.5 桃树体全镁含量变化
4 讨论与结论
    4.1 SRAP分子标记鉴定分析
    4.2 '五月红'生物学特性分析
    4.3 '五月红'生长结果动态分析
    4.4 '五月红'树体营养元素变化
    4.5 总结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我国番石榴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番石榴种质资源综述
        1.1.1 番石榴种质资源的分布和生产情况
        1.1.2 番石榴种质资源保存、评价、利用状况
        1.1.3 番石榴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45份番石榴品种(系)表型性状多样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田间性状调查
    2.2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番石榴表型性状的描述统计
        2.3.2 番石榴种质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2.3.3 45份番石榴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3.4 45份番石榴品种(系)聚类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2.4.1 小结
        2.4.2 讨论
第三章 番石榴种质资源SSR标记多样性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试验试剂
        3.1.3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番石榴叶片DNA提取及检测
        3.2.2 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产物检测
        3.2.3 SSR引物筛选
        3.2.4 SSR-PCR反应体系稳定性验证
        3.2.5 番石榴SSR分子标记分析
    3.3 数据处理
        3.3.1 电泳谱带数据统计
        3.3.2 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分析
        3.3.3 SSR多样性指标统计
    3.4 结果与分析
        3.4.1 DNA的提取与检测
        3.4.2 番石榴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和稳定性检测
        3.4.3 适合番石榴种质SSR分析的引物
        3.4.4 45份番石榴品种(系)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3.4.5 131份番石榴种质资源SSR多态性分析
        3.4.6 131份番石榴种质资源SSR遗传多样性与群体分化分析
        3.4.7 131份番石榴种质资源SSR标记群体结构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3.5.1 小结
        3.5.2 讨论
第四章 番石榴种质资源SRAP标记多样性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番石榴叶片DNA提取及检测
        4.2.2 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产物检测
        4.2.3 SRAP引物筛选
        4.2.4 番石榴SRAP分子标记分析
    4.3 数据处理
        4.3.1 电泳谱带数据统计
        4.3.2 SRAP-PCR反应体系优化分析
        4.3.3 SRAP多样性指标统计
    4.4 结果与分析
        4.4.1 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分析
        4.4.2 SRAP引物筛选及多样性分析
        4.4.3 131份番石榴SRAP群体结构分析
        4.4.4 131份番石榴种质SRAP聚类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
        4.5.1 小结
        4.5.2 讨论
第五章 番石榴种质资源SCoT标记多样性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番石榴叶片DNA提取及检测
        5.2.2 SCoT-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产物检测
        5.2.3 SCoT引物筛选
        5.2.4 番石榴SCoT分子标记分析
    5.3 数据处理
        5.3.1 电泳谱带数据统计
        5.3.2 SCoT-PCR反应体系优化分析
        5.3.3 SCoT多样性指标统计
    5.4 结果与分析
        5.4.1 SCoT-PCR反应体系优化
        5.4.2 SCoT引物筛选及多样性分析
        5.4.3 131份番石榴SCoT群体结构分析
        5.4.4 131份番石榴种质SCoT聚类分析
    5.5 131份番石榴种质资源SSR、SRAP和 SCoT标记比较分析
        5.5.1 三种标记遗传信息量检测效率分析
        5.5.2 三种标记Mantel相关性比较
        5.5.3 三种标记聚类结果比较
    5.6 小结与讨论
        5.6.1 小结
        5.6.2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后期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四川核桃品种(系)对黑斑病的抗性评价及与叶结构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四川核桃栽培现状
    1.2 核桃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1.3 核桃黑斑病研究进展
        1.3.1 黑斑病危害与症状
        1.3.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1.3.3 核桃黑斑病抗性研究进展
    1.4 植物形态结构抗病研究进展
        1.4.1 叶片气孔与抗病性研究
        1.4.2 叶表面蜡质和角质层与抗病性研究
        1.4.3 叶片解剖结构与抗病性关系研究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核桃无性系的收集
        3.1.2 核桃品种的收集
    3.2 试验地概况
    3.3 试验方法
        3.3.1 病原菌分离、纯化与鉴定
        3.3.2 核桃各种系抗病性评价
        3.3.3 叶片结构与抗性相关性研究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5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4.1.1 病原菌鉴定结果
        4.1.2 试验菌株的选择
    4.2 核桃各种系抗病性鉴定
        4.2.1 室内离体叶片侵染
        4.2.2 植株田间侵染
    4.3 叶片结构与抗病性关系研究
        4.3.1 气孔特性与品种抗病性
        4.3.2 蜡质含量与品种抗病性
        4.3.3 叶片解剖结构与品种抗病性
5 讨论
    5.1 材料抗性评价结果与实际生产差异分析
    5.2 抗性评价方法对核桃抗病性差异的影响
    5.3 叶片形态结构与核桃抗病性关系探讨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协调指数在优良品种(系)选择中应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D]. 刘秋员. 扬州大学, 2021
  • [2]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抗源筛选及抗性关联分析[D]. 蒲乐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利用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定位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及分子标记开发[D]. 朱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4]冬小麦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分析[D]. 黄桂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5]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粳稻品种筛选及特征特性研究[D]. 卫平洋. 扬州大学, 2020
  • [6]重庆烤烟新品系CF8704生长发育特性研究[D]. 胡浩柳. 西南大学, 2020(01)
  • [7]苏中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形成特性及密肥调控途径研究[D]. 王妍. 扬州大学, 2020
  • [8]台湾早熟蜜桃优质芽变单株‘五月红’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分子鉴定[D]. 龙蔷宇. 广西大学, 2019(01)
  • [9]我国番石榴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D]. 马泽华. 广州大学, 2019(01)
  • [10]四川核桃品种(系)对黑斑病的抗性评价及与叶结构的相关性[D]. 何丹.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6)

标签:;  ;  ;  ;  

协调指标在优良品种(系)选育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