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飞行员的健康教育

浅析飞行员的健康教育

一、飞行人员的健康教育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袁磊,高磊,路小娟,陈礼潮,陈立富,孙金海[1](2021)在《航医保障一体化健康管理平台》文中指出随着海军空勤人员一体化健康管理系统在一线部队的逐步推广,健康管理平台在基层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对一体化健康管理背景下平台的主要作用、功能运用及存在不足进行系统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为军队健康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建议和决策依据。

李远辉[2](2020)在《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金兆均作为我国近现代体育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金兆均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体育理论家,一生奋笔不息,编撰出版体育理论着作,在实际的教学与实践中他更是一位教育家和身体力行的实干派;在其从事体育事业生涯的60多年中,他兢兢业业对待教学工作,积极创办学校和体育理论期刊,身体力行的体育实践行为和言行举止获得了我国广大体育事业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和敬重。同时因为金兆均先生长期从事大学与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且有赴美留学的经历,高深的学术造诣,更是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理论着作和经验,虽时过境迁,然其思想中的精髓却意义深远、经久不衰,具有重要的体育史学价值与现代启示意义。本研究以金兆均体育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朋辈评议法、专家评价法等研究方法对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对我国当代及未来体育发展的启示、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和研究。基于资料收集与文献研究,本研究提出了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五个方面的核心观点:(1)“体育救国”论;(2)“五育并重”观;(3)“学生发展中心”论;(4)“民众体育普及”观;(5)“体卫健康结合”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贡献:(1)促进了中西方体育的融合发展;(2)增进了国民体质的健康意识;(3)推动了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4)率先对我国体育管理进行了研究。根据金兆均体育思想的主要核心观点,结合当前中国体育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金兆均体育思想对当代体育发展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1)当代体育发展的启示:有助于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有助于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计划;有助于构建国民体质健康教育体系。(2)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有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助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实践。

王瑶华[3](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文中指出西方史学界一直以来对于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极为关注,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身体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近些年来,中国学者亦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主要包括卫生与身体、医学与身体、身体政治、身体规训、女性身体研究等。但目前学界对于近代中国身体检查的研究分析还比较少,而体检问题的确是身体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近代“身体检查”制度是西医生理解剖学身体观与检查机制的结合,旨在促进民众健康,同时协助安排重要的社会事件——入学、入伍、选择职业等。本论文即围绕近代中国的体检问题展开分析,结合医学化理论,对不同人群的体检过程做出详细梳理,并讨论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丰富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医学史的研究内涵。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多学科研究视角的综合运用,以晚清民国时期的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作为考察对象,从医学化理论的两大层面——制度与知识层面展开讨论,聚焦于学生、职业人员、孕产妇三类人群,阐述西方体检模式和制度在中国发展的过程。论文由此探讨近代中国身体医学化和身体标准化的问题,分析体检被纳入民众日常生活与国家现代化叙事的方式与过程。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即近代中国体检是如何在医学化的理论视角下被阐述的。接下来三大部分分别论述体检制度与实践中的三类人群,其中学生和职业人员是从医学化的第一个层面,政策制度与组织管理展开讨论,孕产妇则是从医学化的第二个层面,医学知识与疾病认识论展开分析。第五部分为讨论,尝试分析了体检中的身体认知观念,西医体检知识和制度在进入中国后如何与各种要素发生关联与互动,以及体检在国家和民族层面对国民健康身份的构建三大问题。对近代中国体检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一种身体知识与技术在近代中国出现、应用与发生转变的过程的研究。由此,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五个结论:第一,体检与医学化问题密切相关,即身体在经历西方生物学和解剖学概念解释,并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技术手段,逐步被纳入到医疗权力体系中,受到各种检查机制的管理。第二,医学化将体检由医院场域扩展到学校、军队、各种职业团体、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检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活动和世俗化的制度安排,成为对某些“异常”身体进行构建和监管的技术手段。第三,体检制度在近代中国社会推广并逐渐成为由政府主导的行为,根本原因是身体认知观念的变化与检查身体方式的变化,即由中国传统取象类比,推求而得的观察方式,逐渐被遵循着科学语言的标准化检查方式所取代。第四,医学化两个层面在具体的体检实践中相互交叉,由此产生了背后复杂的互动网络。知识、技术、医护人员、潜在患者群体、各类相关机构等行动者的行为被叠加在一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得以显现。第五,体检在近代中国同整个国家和民族健康紧密联结在一起,它是一种国民健康身份认同技术。形形色色不同的身份正是在体检技术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关系要素,以及国家民族现代性诉求的主流话语绘制下共同构建而成的。最后,在学术与现实意义上,期望本论文对于增进中国近代史、医学史、身体史等学术领域的研究能够有所贡献,并希望帮助我们分析当今社会体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历史成因,反思当下身体是否过度医学化的现象。同时,也为当今学术界关于身体、医疗、卫生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分析视角。

杨彪[4](2020)在《航空公司专有人力资源流失问题研究 ——以HB公司飞行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经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各种要素流通速度加快,商业往来变得更加频繁。不论是商品货物的日常运输还是人员的日常流动等都变得越来越频繁。公路、水路、铁路等运输方式越来越难以有效地满足人员和货物快速流动的需求。民航交通运输服务作为当前我国国内交通运输业中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服务方式,其运输需求的每年增长量十分可观,极大程度上直接推动着当前我国运输行业的发展。中国的民用航空产业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间以其发展速度取得了令世界各国瞩目的成就。飞行员是一种稀缺的专有人力资源,也是各家航空公司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航空公司的持续发展壮大离不开一支稳定的由飞行人才所组成的飞行队伍。飞行员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壮大一方面可以为航空企业创造大量利润,另一方面又能够保障企业持续发展和商业飞行的安全。我国当代民航业最近几十年来发展迅猛,飞行专有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的客观前提条件导致各个市场主体展开对飞行员这一民航专有人力资源的争夺。各地的航空运输公司仍旧面临着飞行人才尤其是高端飞行人才流失的巨大风险。为有效防止飞行员流失,保障飞行安全,提升飞行员价值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就需要对如何防止飞行人员这一类专有人力资源流失开展研究。但是关于防止飞行专有人力资源流失还未引起业内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因此,该论文关于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保护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的分析对各公司的专有人力资源管理指明方向。本文以HB航空公司为例,分析研究了飞行员作为专有人力资源的特点、公司管理现状、飞行员离职情况,对其离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专有人力资源的流失因素有外来原因,但更多的是出自企业自身管理。通过对HB航空公司的研究,民航飞行员离职因素在企业层面是由于工作量大、责任大、压力大,薪酬、福利、考评机制不科学、不健全,员工发展路径狭窄等造成;飞行员离职也有来自体能、家庭、工作地以及个人目标与企业不一致等原因。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建议要从改善飞行员队伍管理水平、改善招聘策略并缓和劳资关系、完善飞行员职业规划、优化调整薪酬体系、增进企业文化认同、持续加大教育培训投入上入手。

周游[5](2021)在《我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飞行人员作为我军空中战斗力的主体,其健康状况关系着国防安全。我们对参与保健疗养的飞行人员进行口腔健康行为调查和口腔疾病检查,并初步分析其口腔疾病与飞行要素(飞行时长、所飞机种等)之间的相关性,明确疾病对飞行人员工作、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充分了解我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现状,从而为我军航空卫勤部门制定飞行人员口腔保健策略提供系统、准确、详实的资料和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到联勤保障部队某康复疗养中心进行健康疗养的886名男性飞行人员为调查对象。参考《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军队口腔健康调查表》,设计飞行人员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和口腔疾病调查表。对飞行人员的一般情况、影响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疾病的就诊情况、口腔保健知识的获得途径等进行调查分析,同时以问诊、视诊、探诊相结合的方式检查飞行人员航空性牙痛、龋齿、牙周病、牙列缺损、着色牙、酸蚀症的患病情况。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先期对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要求Kappa值大于0.80。后期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处理。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类变量采用率/构成比(%)表示。分别使用相对应的t检验、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共调查男性飞行人员886名,年龄范围在23~54岁,平均年龄为36.5±9.3岁。城镇成长环境人员占比45.4%,农村成长环境人员占比54.6%。歼击机飞行人员占比35.3%,运输机飞行人员占比43.8%,直升机飞行人员占比20.9%。飞行时长小于1500h人员占比43.2%,1500~3000h人员占比45.6%,超过3000h人员占比11.2%。(2)口腔健康行为状况:在影响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飞行人员的吸烟率和巧克力食用率较高,分别为69.0%和40.9%,而酸性饮料的饮用率基本和我国男性持平。在口腔卫生习惯方面,全部飞行人员能够做到每天刷牙,且有85.0%的人员可以做到早晚刷牙,但是有高达76.0%的飞行人员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同时还有40.3%~50.9%的飞行人员不知道怎样合理选择牙膏和牙刷,只有26.9%的飞行人员将牙线作为牙齿邻面的主要清洁工具。在口腔疾病的就诊方面,33.3%的飞行人员首选部队康复疗养中心,21.3%选择部队医院,13.9%选择地方医疗机构,仅2.6%选择场站卫生室。其无法及时就诊的主要原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口腔科供就诊和害怕疼痛。在口腔保健知识的获得途径上,63.5%依靠网络媒体获取,其次22.2%通过专业的口腔医护人员宣教获取。(3)口腔疾病患病情况及与飞行特征的相关性:本次调查的飞行人员口腔疾病检出率为75.7%,主要疾病依次为牙周病(65.7%)、龋病(30.6%)、氟斑牙(24.4%)、牙列缺损(17.3%)、酸蚀症(10.9%)、四环素牙(10.2%)及航空性牙痛(8.1%),并且有约2/3的人员同时患2种以上的口腔疾病。在口腔疾病与飞行时长、机种的关系方面:飞行时长较长的飞行人员存在更多的牙周炎、牙列缺损和四环素牙,而飞行时长较短的飞行人员更易患酸蚀症。运输机飞行人员的龋病、牙周炎患病率较高、牙周卫生较差,而歼击机飞行人员的航空性牙痛及牙龈炎更多见。此外,我们发现口腔疾病对飞行人员的咀嚼、发音、精神心理及飞行训练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应该引起军队卫勤部门的高度重视。结论:我军飞行人员的口腔健康知识有待丰富,口腔健康行为有待改善,口腔疾病患病率仍较高,并且口腔疾病对飞行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戚菲,刘军,项瑛,史万里,阮源[6](2019)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飞行人员心理复原力训练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心理复原力的概念在积极心理学"预防重于治疗"理念下提出,在心理健康研究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飞行人员群体中能够经得住创伤事件打击能够进行自我心理修复不影响飞行绩效的个体,被研究证实是拥有高度复原能力的,因此如何提高心理复原力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复原力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心理教育、心理干预等多种途径去实现,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复原力专项训练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本文针对心理复原力在促进飞行人员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的导向进行思考,开展研究飞行人员心理复原力专项训练,提升飞行人员心理品质,对于保持和提高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李康[7](2019)在《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特征及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民航运输量日益增多,飞行员疲劳成为威胁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跨时区飞行的特点,跨多时区飞行员更多地受到时差、生物节律的影响,导致其疲劳表现及疲劳影响因素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深入度量跨多时区飞行员疲劳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对降低跨多时区航线安全风险,提升飞行员疲劳管理效率具有一定现实意义。首先,本文综述跨多时区飞行员疲劳方面的文献,结合飞行员现场访谈,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跨多时区飞行员疲劳影响因素,选用MFI-16量表对飞行员自身疲劳感受进行评价;自编工作因素评价量表对工作因素进行评价;选取PSQI、BFI-16及GHQ-12分别对个人因素方面的睡眠因素、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自编个人基本信息量表对人员基本情况进行评价。105名非跨时区飞行员及23名跨多时区飞行员对问卷进行了有效填写。数据分析采用差异性分析及路径分析的方法,并通过与非跨时区飞行员对比,确定跨多时区飞行员的疲劳表现特征及疲劳影响因素种类、影响系数、作用路径方面的特征。分析发现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有着更为严重的疲劳感受及更差的睡眠质量,其疲劳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工作因素方面,且生物节律适应性对疲劳影响更为严重。然后,针对跨多时区飞行员的红眼班执勤因素,综述提出增大驾驶舱LED顶灯色温来维持夜间巡航阶段中飞行员警觉性的假设,并选择5名节律类型近似的被试,在模拟机驾驶舱困倦诱导环境下,进行不同LED灯光色温照射,同时实时测量警觉性状况,得出:高色温LED灯光下,人员的嗜睡感受及疲劳感受较低;经过高色温LED光源照射后,人员的警觉性下降程度较小。最后,根据跨时区飞行员疲劳特征分析结果,较为全面地提出了睡眠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时差效应缓解等方面的疲劳风险防范措施,以帮助航空公司有效进行跨多时区飞行员疲劳风险管理,进而提升安全运营水平。

李亚楠[8](2019)在《飞行员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POS)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中国正朝着民航强国迈进。飞行员承担着保障飞行安全和保障服务对象在旅途中舒适、满意的职责,责任重大。外部环境的变化、飞行任务的繁重及复杂性、组织支持是否合理等原因都容易对飞行员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和重视,就会逐渐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疲惫、工作中的懈怠,严重者甚至影响飞行安全。[目的]研究飞行员的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及组织支持感的关系。[方法]抽取D航云南公司220名飞行员作为研究被试,采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飞行员工作满意度量表》及《组织支持感量表》评定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工作满意度状况及组织支持感水平,对201份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一、飞行员心理总体健康,在抑郁、心理承受力差、情绪失调三项得分相对较高。具体来看,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在年龄分布上、婚姻状况、职位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不同飞行时数飞行员的心理健康得分在人际关系敏感、心里不平衡和躯体化三项因子方面的显着差异,具体表现在2001-3000时数区间。第二、飞行员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职业绩效满意度最高,但在物化环境和工作安排两因子上满意度较低。且飞行员工作满意度在年龄、总飞行时数维度上均无显着差异;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职位分布上的飞行员在工作满意度的职业绩效因子上存在显着差异。第三、飞行员在组织支持感整体良好,但在利益关系因子上得分相对较低。组织支持感在飞行员的年龄、婚姻、职位分布上无显着差异;飞行员组织支持感在总飞行时数上差异显着,具体表现为组织支持与利益关系在总飞行时数上差异显着。第四、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之间呈两两负相关,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之间呈现显着正相关。第五、回归分析发现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满意度由正向的变化关系,与心理健康有反向的变化关系。因而组织支持感具有缓解心理健康的作用,同时有增强工作满意度的作用。具体表现为:1、心理健康是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原因。心理不平衡、抑郁对经济价值的影响最大;适应性差、抑郁是物化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抑郁对工作安排的影响最为明显。2、飞行员工作满意度是组织支持感的重要影响因素。组织支持对经济价值、职业绩效的影响最大;价值认同影响物化环境。3、心理健康具有明显降低组织支持感的作用。其中,心理承受力、抑郁因子对组织支持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第六、组织支持感在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结论]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支持感之间两两相关,且组织支持感在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李瑾[9](2019)在《中国民航飞行员工作压力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民航业的飞速发展,航空安全成为控制航空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飞行员掌控着飞机的安全和机舱旅客的生命,责任异常重大,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也非同一般。如果不能解决这些压力问题,就会对飞行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不利于飞行安全。目前在民航业内,对飞行员压力管理的研究还比较少,飞行员工作压力会引起的飞行安全隐患,也没有得到民航总局和各航空公司的足够重视。飞行员工作压力的有效管理已经成为当前民航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梳理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源等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飞行员的工作特点编制了飞行员工作压力现状调查问卷,运用工作压力源经典理论模型从飞行任务、人际关系、支持系统、业务培训及发展和身体心理状况几方面探讨了飞行员工作压力问题。针对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了构建民航飞行员压力管理体系,以及建立飞行员压力管理体系保障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民航飞行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李新森[10](2017)在《我军空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现状调查及口腔卫生勤务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空军飞行人员是我军空中作战能力的重要体现。空军飞行人员长期受到特殊工作和训练环境的影响,身体健康水平成为其战斗力体现的一道重要保障。为了获取空军飞行人员的口腔健康行为状况、口腔健康疾病状况、第一及第二磨牙窝沟情况、第三磨牙情况,为研究空军飞行人员口腔疾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并且为针对性提出空军飞行人员口腔卫生勤务发展对策建立依据,近期我们对在某地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健康疗养的空军现役飞行人员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进行横断面描述性调查研究。以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为基本依据,以2013年军队口腔健康调查为参考设计空军飞行人员口腔疾病调查表格,抽取某地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健康疗养的空军飞行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口腔健康调查。调查人员为两名口腔执业医生,现场调查前经过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及调查标准的统一认识和培训,经过龋病、牙龈炎和牙周病标准一致性试验检验,Kappa值0.60.8。调查过程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医学教研室的指导下展开和完成,调查现场为空军某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体检部口腔科。调查器械为统一的一次性口腔检查器械和牙周探针。口腔健康调查时,在牙科治疗椅的人工LED光源下进行口腔检查。将调查情况全部记录于空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检查表内。检查前均取得受调查者的知情同意。现场收集的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和口腔健康检查表由专人进行保存、整理,利用Fox Pro6.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内容:(1)口腔健康行为调查,包括口腔清洁方法使用情况、吸烟情况、刷牙方法、口腔健康观念、医院口腔健康定期就诊情况、飞行中口腔健康相关状况等;(2)口腔健康调查,包括患龋情况、牙周状况、牙齿楔缺和病理性磨损情况、第一及第二磨牙窝沟情况、第三磨牙情况等。牙齿病理性磨损判断标准:牙齿面尖脊磨损明显,牙本质色暴露。第一及第二磨牙窝沟深浅分类标准:(1)浅窝沟,窝沟浅而平,可见窝沟底部,探针探入后可轻松移动,探针探查窝沟无明显阻力;(2)深窝沟,窝沟深而窄,窝沟底部未完全暴露,探针探入后难移动,探针移动时有较明显阻力。阻生牙分类方法:根据检出的阻生第三磨牙长轴与邻近第二磨牙长轴的关系,分为近远中阻生、颊舌阻生、垂直阻生、水平阻生、倒置阻生,不包括完全埋伏阻生第三磨牙。结果:共调查空军飞行人员172名,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2.20±1.06岁,最大值55,最小值22。按年龄分,30岁以内的90名(占52.3%),30年以上的82名(占47.7%)。按兵源分,城镇兵源75名(占43.6%),农村兵源97名(占56.4%)。按服役年限分,服役8年以上的78人(占45.3%),服役8年以内的94人(占54.7%)。口腔健康行为问卷调查情况:172名飞行人员中,每天刷牙率100%,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的人占76.7%,每天刷牙1次的人占23.3%;使用过牙线的人占26.7%;使用漱口水的人占23.3%;含氟牙膏使用率为36.6%;使用过牙签的人占65.7%。过去一年内无牙龈出血的人占25.0%,偶尔牙龈出血的人占63.4%,经常牙龈出血的人占11.6%。牙龈出血时,口腔健康行为选择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清水漱口(42.4%)、注意刷牙(34.3%)、不理会(26.2%)、漱口水漱口(7.0%)、请口腔医生诊治(4.1%)、服药(2.9%)。一年内医院口腔健康定期检查或就诊的空军飞行人员占52.9%,因口腔急症到医院就诊的占15.1%。自知有飞行中紧咬牙习惯的人占14.5%,没有的占62.8%,不清楚的占22.7%。口腔疾病调查情况:患龋率67.4%,龋均1.31,活动性龋齿数占DT、FT总数的47.9%。牙周健康率为16.3%,牙龈出血检出率为64.5%,牙结石检出率为85.5%,浅牙周袋检出率为33.7%。牙齿楔缺检出率为11.0%,病理性磨损检出率为44.2%。第一及第二磨牙窝沟深浅调查情况:有深窝沟磨牙检出的人占43.0%。16牙,17牙,26牙,27牙,36牙,37牙,46牙,47牙的深窝沟检出率分别是3.0%,7.7%,3.0%,6.6%,16.0%,27.3%,14.2%,31.1%。下颌第二磨牙的深窝沟总检出率最高,下颌第一磨牙的深窝沟总检出率次之,上颌第一磨牙的深窝沟总检出率最低,三个牙位的磨牙深窝沟检出率之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磨牙窝沟形态调查情况:空军飞行人员磨牙面窝沟易发窝沟龋。对检出的深窝沟磨牙进行了窝沟封闭。第三磨牙阻生情况:172名空军飞行人员的第三磨牙阻生齿检出率为37.8%。其中近远中阻生齿较多,占57.6%;下颌第三磨牙阻生较上颌多,占80.8%。结论:空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意识观念比较薄弱,口腔健康行为存在误区;口腔疾病状况有待提高;第一及第二磨牙窝沟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深窝沟,不同牙位磨牙的深窝沟所占比例有差异;有较多阻生第三磨牙待拔除。从空军基层部队、空军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口腔科、空军口腔卫生保障机制等几方面提出发展对策。空军基层部队:提高口腔健康观念;促进口腔健康行为;开展口腔疾病干预。空军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口腔科:增强为兵服务意识;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加强口腔卫生人员培训;促进口腔卫生资源管理;提高口腔医疗服务质量;推进口腔科数字化。空军口腔卫勤保障部门:建立人员口腔健康管理制度;健全口腔健康保障体系;规范口腔卫勤保障标准;提升口腔卫勤保障能力;加强口腔卫勤建设研究。

二、飞行人员的健康教育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行人员的健康教育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航医保障一体化健康管理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1 一体化健康管理平台的主要作用
    1.1 飞行任务守门人的科学评估
    1.2 伴随保障救护的手段更新
    1.3 平时健康维护与强健能力扩展
2 一体化健康管理平台功能应用
    2.1 健康信息采集
    2.2 健康风险评估
    2.3 健康干预方案制订及实施
3 不 足
    3.1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3.2 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整体较为落后
    3.3 卫生信息化经费较少软件研发存在困难
4 对 策
    4.1 探索多种教育途径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4.2 依托军医力量开展健康管理
    4.3 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2)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民国时期
        2.体育家
        3.体育思想
    (二)金兆均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成果
        1.金兆均的生平经历
        2.金兆均的学术成就
    (三)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前人研究综述
    (四)金兆均体育思想前人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历史分析法
        3.文本分析法
        4.质性研究信效度检验方法
        (1)朋辈评议
        (2)专家评议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1.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教育背景
        3.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实践背景
        4.小结
    (二)金兆均体育思想的核心观点
        1.“体育救国”论
        (1)倡导体育,尚武救国
        (2)振兴体育,强民强国
        2.“五育并重”观
        (1)强调五育并重之重大意义
        (2)重视学校体育之重要地位
        3.“学生发展中心”论
        (1)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
        (2)重视青年体育的发展
        4.“民众体育普及”观
        (1)重视民众体育的普及
        (2)重视学校课余体育的普及
        5.“体卫健康结合”论
        (1)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
        (2)重视学校运动卫生和卫生防疫
    (三)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1.促进了中西方体育的融合发展
        2.增进了国民体质的健康意识
        3.推动了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4.率先对我国体育管理进行了研究
    (四)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1.金兆均体育思想对未来体育的启示
        (1)有助于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2)有助于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计划
        (3)有助于构建国民体质健康教育体系
        2.金兆均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深化改革的启示
        (1)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
        (2)有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3)有助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实践
五、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金兆均大事件年表
    附录 B:金兆均作品一览表
    附录 C:金兆均代表作《体育行政》
    附录 D: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专家评议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
    2.1 身体医学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2.1.2 国内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2.1.3 小结
    2.2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与身体观念研究综述
        2.2.1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相关研究
        2.2.2 近代中国身体史的相关研究
        2.2.3 近代中国健康观念的相关研究
        2.2.4 近代中国体检兴起的相关研究
        2.2.5 小结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1 概念限定与说明
        2.3.2 研究内容
        2.3.3 研究方法
        2.3.4 选题意义
        2.3.5 创新性
3 身体医学化与近代中国的身体检查
    3.1 晚清民国时期体检在中国的发展概述
    3.2 近代中国体检中的身体观基础和技术基础
        3.2.1 机械论、解剖学身体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3.2.2 科学度量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3.2.3 身体影像技术与近代中国体检
    3.3 小结与研究思路
4 晚清民国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4.1 清末学生体检制度观念的萌发与初步实践(1902-1911)
    4.2 北洋政府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1912-1927)
        4.2.1 各自为政时局下的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
        4.2.2 存在的问题与统一标准的呼声
    4.3 南京国民政府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与全面实施(1928-1937)
        4.3.1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
        4.3.2 健康检查逐渐纳入学校行政体系
    4.4 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学生健康检查统计
    4.5 全面抗战时期学生健康检查(1937-1945)
        4.5.1 战时学校健康(卫生)教育与健康检查
        4.5.2 战时学生营养问题与健康检查
    4.6 民国时期学生体检——以清华大学为例
        4.6.1 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时期的学生体检(1911.4-1928.7)
        4.6.2 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28.8-1937.7)
        4.6.3 抗战时期中的清华学生体检(1937.8-1946.7)
        4.6.4 复员后的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46.8-1948.12)
    4.7 小结
5 民国时期职业人员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5.1 民国初年至1933年职业人员体检
        5.1.1 1931年之前职业人员体检的初步发展
        5.1.2 应考公务人员体格检验制度的正式建立(1931-1933)
    5.2 1933年以后职业人员体检概况
        5.2.1 行政公务人员
        5.2.2 铁路服务人员
        5.2.3 其他从业人员
    5.3 特殊职业体检——以军人为例
        5.3.1 陆军体检
        5.3.2 空军飞行员体检
    5.4 小结
6 民国时期孕产医学化与产检
    6.1 孕产医学化:“异常”身体的建构
    6.2 民国时期妇婴卫生行政与产检事业概况
    6.3 产检:对“异常”身体的检测
        6.3.1 时间上的监测
        6.3.2 检查人员与场所的转变
        6.3.3 检查项目与内容
    6.4 基于产检的医学统计与研究
    6.5 小结
7 讨论
    7.1 体检与近代中国身体认知观念的转变
        7.1.1 中西医“身体检查”观之比较
        7.1.2 “健康检查”与“健康”认知观念
    7.2 体检之“网”: 认知观念与制度安排的互动
        7.2.1 实践中的技术: 北平公共卫生示范区中的体检
        7.2.2 北平示范卫生区中体检知识和技术网络的生成
        7.2.3 体检网络相关行动者行为链条分析
    7.3 近代中国的体检与健康身份认同
        7.3.1 从健康的身体到健康的国家
        7.3.2 健康检查与身体隐喻
        7.3.3 健康检查与身体、健康和身份的构建
    7.4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航空公司专有人力资源流失问题研究 ——以HB公司飞行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1.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文献综述
    1.4 创新点
2 飞行员在民用航空领域的价值和地位
    2.1 近十年来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1.1 中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状况
        2.1.2 民航飞行员人才存量的现状
        2.1.3 近十年飞行人员流动的基本情况
    2.2 民航飞行人力资本的职业特征
        2.2.1 基本概念界定
        2.2.2 工作职责重大
        2.2.3 工作准入门槛高
        2.2.4 工作可替代性低
        2.2.5 投资培训周期长
        2.2.6 投资培训费用多
        2.2.7 人力资本无法向外部市场转移
    2.3 飞行员在民航事业中的地位和价值
        2.3.1 高稀缺性
        2.3.2 高价值性
        2.3.3 核心地位
3 HB航空公司飞行员流动现状及影响
    3.1 HB航空公司基本情况
    3.2 HB航空公司飞行员流失现状分析
    3.3 飞行员流失对HB航空公司的影响
        3.3.1 影响飞行员人才队伍建设
        3.3.2 影响航空公司安全运营水平
        3.3.3 影响公司形象
        3.3.4 增加公司运营成本
4 HB航空公司飞行员减值流失的原因分析
    4.1 飞行员流失的内部因素
        4.1.1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管理水平
        4.1.2 薪酬与福利激励机制缺乏竞争力
        4.1.3 岗位设置不尽合理
        4.1.4 企业文化认同停留表面
    4.2 飞行员流失的外部因素
        4.2.1 市场对飞行员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4.2.2 飞行员培养的难度限制了人才的供给
    4.3 飞行员流失的其他因素
        4.3.1 个人原因
        4.3.2 家庭因素
5 HB航空公司飞行员流失治理的对策
    5.1 改善飞行员队伍管理水平
    5.2 改善招聘策略并缓和劳资关系
    5.3 完善飞行员职业发展规划管理
    5.4 优化调整飞行员薪酬体系
    5.5 切实增进企业文化认同
    5.6 持续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5)我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我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行为的调查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及步骤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飞行人员一般情况调查
        2.2 影响飞行人员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
        2.3 飞行人员口腔卫生习惯
        2.4 飞行人员口腔疾病的就诊情况
        2.5 飞行人员口腔保健知识获得途径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常见口腔疾病与飞行时长及机种的相关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内容
        1.3 调查方法
        1.4 质量控制
        1.5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飞行人员口腔疾病检出结果
        2.2 飞行人员口腔疾病对其生活及飞行训练的影响
        2.3 牙周病与机种及飞行时长的相关性
        2.4 龋齿与机种及飞行时长的相关性
        2.5 着色牙与机种及飞行时长的相关性
        2.6 牙列缺损与机种及飞行时长的相关性
        2.7 酸蚀症与机种及飞行时长的相关性
        2.8 航空性牙痛与机种及飞行时长的相关性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我军口腔疾病发病状况及防治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知情同意书
    附录2:飞行人员口腔健康调查问卷
    附录3:飞行人员口腔疾病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飞行人员心理复原力训练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飞行人员心理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 提高飞行人员心理复原力的办法
    2.1 飞行人员心理复原力训练方案的提出和设想
    2.2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飞行人员心理复原力的培育
    2.3 心理复原力完善了飞行事故后危机干预的思路

(7)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特征及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特征
        1.2.2 疲劳风险防范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
    2.1 疲劳概念
    2.2 跨时区飞行人员疲劳影响因素概述
        2.2.1 时差、时区与跨多时区飞行
        2.2.2 生物节律与跨多时区飞行
        2.2.3 睡眠状况与跨多时区飞行
        2.2.4 工作因素与跨多时区飞行
        2.2.5 个体因素与飞行疲劳
        2.2.6 其他因素与飞行疲劳
    2.3 疲劳测量方法
        2.3.1 疲劳的主观测量法
        2.3.2 疲劳的客观评定法
第三章 航线飞行员疲劳状况调查基本情况及检验
    3.1 调查工具
        3.1.1 疲劳表现状况调查
        3.1.2 疲劳影响因素调查
    3.2 数据来源及回收情况
    3.3 相关指标的界定
    3.4 数据分析方法
        3.4.1 描述性统计
        3.4.2 因子分析
        3.4.3 单因素统计分析
        3.4.4 路径分析
    3.5 疲劳相关量表信效度检验
        3.5.1 疲劳相关量表折半信度检验
        3.5.2 疲劳相关各量表克朗巴哈 α 系数检验
        3.5.3 疲劳相关各量表效度检验
    3.6 疲劳相关量表数据分布状态检验
        3.6.1 疲劳感受得分正态分布检验
        3.6.2 睡眠质量得分正态分布检验
        3.6.3 心理健康得分正态分布检验
第四章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特征综合比较分析
    4.1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问卷调查结果分布
        4.1.1 跨多时区飞行员个人基本信息分布情况
        4.1.2 跨多时区飞行员MFI-16 量表得分情况
        4.1.3 跨多时区飞行员工作相关因素分布情况
        4.1.4 跨多时区飞行员PSQI量表得分情况
        4.1.5 跨多时区飞行员BFI-30 量表得分情况
        4.1.6 跨多时区飞行员GHQ-12 量表得分情况
    4.2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表现特征比较分析
        4.2.1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睡眠状况特征
        4.2.2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表现特征
    4.3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影响因素特征比较分析
        4.3.1 非跨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影响因素分析
        4.3.2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影响因素分析
        4.3.3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影响因素特征探讨
第五章 基于驾驶舱顶灯色温对警觉度影响实验的疲劳风险防范探索研究
    5.1 跨多时区飞行员夜间巡航中警觉度维持的意义
    5.2 驾驶机舱LED顶灯色温与警觉度关系假设及研究现状
    5.3 LED光源色温对人员警觉性影响实验
        5.3.1 实验原理
        5.3.2 实验设计
        5.3.3 实验结果分析
        5.3.4 实验结论及疲劳风险防范应用建议
第六章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风险防范对策
    6.1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危险源概述
    6.2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风险防范措施
        6.2.1 科学管理睡眠
        6.2.2 飞行人员心理健康教育
        6.2.3 降低时差效应的影响
        6.2.4 飞行员身体健康管理
        6.2.5 驾驶机舱人机工效学设计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作者简介

(8)飞行员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POS)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构想与假设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创新及难点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难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和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1.1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
        2.2.1.2 《飞行员工作满意度量表》
        2.2.1.3 《组织支持感量表》
        2.2.2 研究方法
        2.2.2.1 文献研究法
        2.2.2.2 问卷调查法
        2.2.2.3 专家咨询
    2.3 实施过程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
    3.1 飞行员心理总体健康,但在抑郁、心理承受力差和情绪失调三项得分相对较高
        3.1.1 飞行员心理健康在年龄分布上无显着差异
        3.1.2 飞行员心理健康在婚姻状况上无显着差异
        3.1.3 飞行员心理健康在职位分布上无显着差异
        3.1.4 不同飞行时数飞行员的心理健康得分在人际关系敏感、心理不平衡和躯体化三项因子方面的显着差异
    3.2 飞行员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职业绩效满意度最高,但在物化环境和工作安排上满意度较低
        3.2.1 飞行员工作满意度在年龄分布上无显着差异
        3.2.2 不同婚姻状况的飞行员在工作满意度的职业绩效因子上存在差异
        3.2.3 不同职位上的飞行员在工作满意度的职业绩效因子上存在差异
        3.2.4 飞行员工作满意度在总飞行时数上无显着差异
    3.3 飞行员组织支持感整体良好,但在利益关系因子上得分相对较低
        3.3.1 飞行员组织支持感在年龄分布上无显着差异
        3.3.2 飞行员组织支持感在婚姻状况上差异显着
        3.3.3 飞行员组织支持感在职位分布上无显着差异
        3.3.4 飞行员组织支持感在总飞行时数上差异显着,具体表现为组织支持与利益关系在总飞行时数上差异显着
    3.4 飞行员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的关系探讨
        3.4.1 相关分析
        3.4.2 回归分析
    3.5 组织支持感对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作用机制研究--中介作用分析
4 讨论
    4.1 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方面
        4.1.1 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情况探讨
        4.1.2 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讨论
    4.2 飞行员工作满意度方面
        4.2.1 飞行员工作满意度总体情况探讨
        4.2.2 飞行员工作满意度差异讨论
    4.3 组织支持感方面
        4.3.1 组织支持感总体情况探讨
        4.3.2 组织支持感差异讨论
    4.4 飞行员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关系探讨
        4.4.1 相关关系讨论
        4.4.2 回归分析探讨
    4.5 组织支持感中介作用探讨
    4.6 对策及建议
    4.7 研究不足
5 结论
正文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中国民航飞行员工作压力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压力
        2.1.2 工作压力
        2.1.3 工作压力影响因素
    2.2 相关理论
        2.2.1 工作压力的相关理论模型
        2.2.2 罗宾斯(Robbins)压力影响因素理论
第3章 民航飞行员工作压力现状与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3.1 工作特性
        3.1.1 危险性及不可抗力因素
        3.1.2 培养周期长
        3.1.3 飞行员尤其是成熟飞行员数量紧缺
    3.2 工作压力现状
        3.2.1 研究设计与样本描述
        3.2.2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
    3.3 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3.3.1 环境层面的压力影响因素问题
        3.3.2 组织层面的压力影响因素问题
        3.3.3 个人层面的压力影响因素问题
第4章 民航飞行人员压力管理应对策略
    4.1 针对环境因素的压力管理对策
        4.1.1 社会支持
        4.1.2 系统支持
    4.2 针对组织因素的压力管理对策
        4.2.1 建立压力识别机制
        4.2.2 建立压力控制机制
        4.2.3 改进组织管理风格和管理方法
        4.2.4 灌输正确的压力理念
        4.2.5 建立飞行员关怀机制
        4.2.6 对飞行员进行定期的压力管理培训
    4.3 针对个人因素的压力管理对策
        4.3.1 树立正确的压力观
        4.3.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4.3.3 构建良好的工作心理和自我调控机制
        4.3.4 培养个人应急能力及危机管理能力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后续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民航飞行员工作压力调查问卷

(10)我军空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现状调查及口腔卫生勤务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空军飞行人员口腔卫生勤务现状和特点分析
第一部分 空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现状调查
    实验一 172名空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行为问卷调查与分析
    实验二 172名空军飞行人员口腔疾病调查与分析
第二部分 空军飞行人员磨牙情况调查
    实验三 172名空军飞行人员磨牙窝沟深浅调查
    实验四 172名空军飞行人员磨牙窝沟形态调查
    实验五 172名空军飞行人员第三磨牙阻生情况调查
第三部分 我军空军飞行人员口腔卫生勤务发展对策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飞行人员的健康教育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航医保障一体化健康管理平台[J]. 袁磊,高磊,路小娟,陈礼潮,陈立富,孙金海.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09)
  • [2]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D]. 李远辉.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3]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D]. 王瑶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4]航空公司专有人力资源流失问题研究 ——以HB公司飞行员为例[D]. 杨彪.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5]我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D]. 周游.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飞行人员心理复原力训练的探究[J]. 戚菲,刘军,项瑛,史万里,阮源. 空军医学杂志, 2019(06)
  • [7]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特征及风险防范研究[D]. 李康. 中国民航大学, 2019(02)
  • [8]飞行员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POS)的关系研究[D]. 李亚楠.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9]中国民航飞行员工作压力影响因素研究[D]. 李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10]我军空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现状调查及口腔卫生勤务发展对策[D]. 李新森.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浅析飞行员的健康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