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扭亏为盈

中国邮政扭亏为盈

一、中国邮政扭亏为盈(论文文献综述)

李家涛[1](2017)在《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邮政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洋政府时期,邮政事业在邮政总局的悉心擘划与惨淡经营之下,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邮政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邮政法律体系的逐步形成、邮政制度建设相对健全与邮政业务的发展等三个方面。邮政法律体系方面,形成了以《邮政条例》为基础性法规的邮政法律体系。《邮政条例》的出台既为邮政提供了法律保障,亦是邮政行业运行的规范。保障体现在内谋邮政行政,外争邮政主权;规范则是对邮政有效运作而言。《邮政条例》规定了邮政制度框架,使我国邮政事业从此走上法治的道路。此后中国邮政在组织法和业务法两个领域相继修订、颁布了一批法律、法规,邮政法律体系得以构建和逐步完善。邮政制度建设方面,形成了健全的邮政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业务制度以及人事制度。邮政组织制度以邮政组织体系为框架,形成了由交通部、邮政司、邮政总局组成的中央邮政系统及由邮务管理局、一二三等邮局、邮务支局、邮政代办机构组成的地方邮政系统。中央邮政系统督理全国邮务,而不参与邮政经营,为纯邮政行政机构;地方邮政系统中邮务管理局外,均为经营业务机构,邮务管理局主管地方邮务亦参与邮政业务经营。邮政业务制度具有种类齐全、建设完整及流程明确可操作性的特征,规定并区分了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邮政业务类型。无论是按邮件性质划分的专营业务、兼营业务,专营业务仅指信函、明信片业务,兼营业务包括由新闻纸类、刷印物类、贸易契类、商务传单、货样类、包裹类各项寄送门类组成的寄送业务,由储金与汇票构成银钱业务,由售卖印花税票、代订刊物与代购书籍等业务构成的代理业务;还是按邮件寄递手续划分的普通邮件、挂号邮件、快递邮件、代收货价邮件、保险邮件以及存证信函等各项业务,均有相应的制度规章与之对应。邮政人群按照邮政班次划分为邮务官、邮务员、邮务生、捡信生四班,每班各有等级。邮政当局出于用人治事的目的,积极推动邮政人事制度建设。邮政人事制度在有功则奖,有过必究的制度运行理念指导下,以精细且严密制度安排为规尺,规范、约束邮政员役行为,维持邮政纪律,鞭策邮政员役勇于任事,尽心服务邮政。邮政当局在邮政组织、管理、业务及人事等方面建立的较为完善邮政制度体系,为邮政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北洋政府时期是我国邮政事业稳步发展的阶段。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性,形成基本遍及全国的邮政线路网络,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在邮政运输领域都有使用,各类邮政局所规模日益扩充,邮局、代办机关沿交通线路渐次铺展。邮政各项经营性业务,无论是专营的信函与明信片业务,抑或是由邮政系统兼营的寄送、银钱、代理等各项业务均有了不同程度地提升。邮政收支状况的好转,亦是该时期邮政稳步发展重要表现。邮政作为国家专营的经营事业得益于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且运行有效地邮政制度以及在邮政法律法规和邮政制度规范下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邮政人群擘画经营,在北洋政府时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为我国邮政事业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燕[2](2016)在《加快资本运营助力“一体两翼”腾飞》文中认为资本运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迅速扩大经营规模、拓展市场空间、实现资本增值的有效手段,是国内外诸多企业广泛运用的经营方式。自邮电分营以来,中国邮政从扭亏为盈到三大板块经营,再到"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已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邮政要实现已经确定的"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即到

何源明[3](2009)在《世界邮政改革绩效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陆续开展了邮政改革,采取了国有企业、股份公司、上市(私营)企业等模式,一些国家邮政由此走出了困境,实现了良性循环,但也有些国家遭遇了挫折反复,改革成效不明显。本文以邮政改革绩效评价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比较世界有关国家邮政改革的绩效,进而比较各种模式和措施的优劣,从而为中国邮政改革提供借鉴。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兼顾公共性、网络性和市场性的渐进式改革是决定各国邮政改革绩效的关键。本文以该观点作为研究主线,按层层推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把研究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阐述选题的意义、有关文献综述及评价、研究内容和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已有对邮政改革的研究集中在单个国家且大多数是微观分析,缺乏对邮政改革的宏观分析,更缺乏对改革绩效的评价比较,从而无法为当前改革者提供改革方向。这正是本文的切入点。第二章:世界邮政改革概况。首先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得出世界邮政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接着从管理体制、政企关系、普遍服务与补偿机制、资费政策四方面来比较世界邮政改革的内容和措施,分析和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次分析世界邮政改革的趋势,归结为邮政公司化、机构扁平化,业务核心化、经营灵活化,市场开放化、管理制度化,技术升级化、公司信息化。最后总结了邮政改革的基本规律。认为邮政改革的基本规律是兼顾邮政的公共性、网络性和市场性,坚持市场取向和渐进式改革道路,从而为下文实证分析提供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世界邮政改革的绩效比较分析。首先根据邮政绩效评价要求,选取沃尔评分法作为绩效评价工具;然后运用沃尔评分法对美国、德国、新西兰、韩国四种模式进行比较,提出改革开放是邮政的出路,改革深度、广度和力度不一,效益也不一,改革深度越大、广度越宽和力度越强,不仅不会影响改革的成果,反而能创造出更好的效益;其次对德国、澳大利亚、荷兰、美国、英国、阿根廷和俄罗斯七国邮政改革成败绩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兼顾公共性、网络性和市场性的渐进式改革是决定各国邮政改革绩效的关键的观点;最后,从世界邮政改革中得出对我国邮政改革的借鉴意义,认为提出我国邮政不仅需要改革,还需遵循邮政改革的基本规律,兼顾邮政公共性、网络性和市场性,以市场化为取向,坚持渐进式改革的道路。本章从实证角度分析得出兼顾邮政的公共性、网络性和市场性的渐进式改革是决定邮政改革绩效的关键。第四章:深化我国邮政改革的对策建议。首先对我国邮政改革的情况和绩效进行分析,认为我国邮政改革的问题是政企关系分离不彻底,业务经营不专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业务。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提出深化我国邮政改革的对策建议,认为:第一,要遵循邮政改革的基本规律,兼顾邮政“三性”、坚持市场取向和坚持渐进式改革道路;第二,要进一步分离政府与企业职能;第三,要分离邮政普遍服务和竞争性业务,为专业化经营奠定基础;第四,要按照邮政寄递的四个环节建立相应的生产类公司,按照竞争性业务、普遍服务业务、特殊业务业务分类建立相应的经营类公司;第五,要深化邮政企业改革途径,包括建立企业核心业务、成立专业化服务团队、改善邮政资本结构。

史虹[4](2006)在《中国邮政体制改革的机遇与优势》文中研究说明

田旭[5](2005)在《市场化条件下中国邮政的创新战略》文中研究表明邮政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经历了无数次变革,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从最早的文书、信件、广告、包裹,到报刊、杂志、电报,再到邮政储蓄、特快专递、邮购、物流等新兴业务,邮政在不断壮大。但是,随着信息化革命来临,第三次改革浪潮的兴起,新的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电话、传真、因特网的出现冲击着古老的邮政通信。很多国家的邮政产业受到电信产业的重创,并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出现连年亏损。 中国邮政也不例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邮电行业是“以邮养电”,即邮政盈利,电信亏损。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邮政由盈利逐渐转为亏损,当时的“以邮养电”变成了“以电养邮”。中国邮政为摆脱困难局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讨改革,先后采取了推行中心局体制,组建快速干线邮运网;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政企分开,邮电分营;改革邮政经营机制,积极推行专业化经营;改革邮政网路结构,全国实行邮区中心局体制,优化邮政网络资源配置;在国家邮政局收支差额管理政策的驱使下,提出了“全员营销”等措施。在这种“运动式”的发展政策推动下,邮政巨额亏损的局面有所好转,并于2001年底,实现了近10年来的首次盈利。但是“运动式”的经营策略造成了各级邮政企业注重追求短期效应,如为增加收入而对集邮品掠夺式开发、跨界揽收造成各邮政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业务收入的增幅连年下降,中国邮政显出增长乏力局面。随着电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邮政传统业务部分被取代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关传统业务的改革研究很多,本文从发展新型邮政业务角度出发,提出利用中国邮政“三流合一”、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资源优势和电子互联网技术,试从物流和网上购物两方面,为中国邮政的未来发展提出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 本文以产业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及市场营销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国邮政创新发展进行了定量及定性分析,就如何开展邮政物流和网上购物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邮政各类业务的发展情况及变化趋势,传统业务收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新业务比重逐年上升,突出了发展新业务的重要性。其次,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中国邮政目前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得出发展物流和网上购物等新型业务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如何发展物流,并对邮政开

蒋媛媛[6](2005)在《中国邮政产业规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具有网络特性的自然垄断产业是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比如电信、电力、煤气、邮政、交通等,它们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与国外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浪潮相比,中国改革步伐较为缓慢,主要表现为这些部门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政府的严格规制控制。邮政产业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产业,具有明显的网络特性。技术的变革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使得邮政产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如何引入竞争机制,进行规制改革已经成为以邮政产业为代表的网络型垄断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邮政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入手,纠正了人们关于邮政产业的传统认识,指出普遍服务业务的公益性特点、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并存性以及部分邮政业务的可竞争性,为制定合适的规制政策提供了依据。然后着重介绍了自然垄断理论与政府规制理论,并结合邮政产业特性,从成本劣加性的角度分析了邮政产业路网部分的垄断性质。在引入自然垄断概念的同时论述了行政垄断定义以及技术和需求变化引起的自然垄断产业变迁。根据自然垄断的成本劣加性,在制度上应确保自然垄断的存在,但是垄断权利的赋予又会带来垄断弊端,造成价格歧视、寻租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所以自然垄断产业常常使政府陷入一种社会福利与企业利益取舍的“两难困境”,于是人们引入了政府规制。同时政府规制不当也会引起规制失灵,规制体系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对中国邮政产业规制体系的实证描述和对中国邮政产业规制改革政策选择的探讨。从介绍中国邮政产业现行规制体制开始,综述了中国邮政产业规制体制的发展过程,论述分析了规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所在:行政管理模式与政企不分机制;业务下降与亏损循环;财政补贴和交叉补贴的弊端;资本上市与普遍服务亏损之间的矛盾以及法律框架的缺陷等。并指出这些问题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互相影响,互相牵制。应构建一个全面合理的整体框架,以保证邮政产业规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接着比较分析了国外邮政产业规制改革的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本文紧密结合中国特殊的国情,指出国外的自由化浪潮可能并不适合目前阶段的中国经济体制,引入竞争和放松规制

彭涛[7](2004)在《浅论我国邮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邮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实现"政企合一"逐渐向"政企分离"的转化,在此基础上实现经营体制转变,开放经营,实行股份制,最终走向资本市场。

黄俊毅,柴立强[8](2002)在《中国邮政十大成就解读》文中研究表明①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三年扭亏战绩卓着 1998年,邮电分营时中国邮政亏损179亿元;2001年底,中国邮政实现业务收入471亿元,比1998年增收184亿元,实现收差6000万元

陈玉冬[9](2002)在《中国邮政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刍议》文中研究指明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函件业务是中国邮政企业的核心产品。中国邮政首先要实施集中一体化战略,精心培育函件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多角化经营,把核心竞争力延伸到力所能及的范围,最终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

唐成文[10](2002)在《论中国邮政的低度发展及对策》文中认为文章对中国邮政扭亏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即“低度发展”的表现作了较全面的分析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摆脱目前“低度发展”的对策。

二、中国邮政扭亏为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邮政扭亏为盈(论文提纲范文)

(1)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邮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缘起与意义
    学术史回顾
    相关概念界定
    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
第一章 邮政基础法规解读——邮政条例
    一 邮政条例的修订
    二 邮政条例的解读
    三 邮政条例的施行
第二章 邮政组织与管理制度
    一 组织体系
    二 各级邮政机构的权限与职责
    三 管理制度
第三章 业务制度
    一 按性质分类
    二 按寄递手续分类
    三 其他业务
第四章 邮政人群
    一 邮政员役
    二 邮政人事制度
    三 邮政人事制度的运行
第五章 邮政业务状况
    一 邮政基础设施
    二 邮政各项经营性业务的发展
    三 邮政收支状况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3)世界邮政改革绩效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关于世界邮政改革的研究
        1.2.2 世界邮政改革绩效的研究
        1.2.3 关于我国邮政改革及绩效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框架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2.世界邮政改革概况
    2.1 世界邮政改革的背景分析
        2.1.1 外部环境分析
        2.1.2 内部机制分析
    2.2 世界邮政改革的内容及措施
        2.2.1 管理体制改革
        2.2.2 政企关系改革
        2.2.3 普遍服务及其补偿机制
        2.2.4 资费政策
    2.3 世界邮政改革的趋势
        2.3.1 邮政公司化,机构扁平化
        2.3.2 业务核心化,经营灵活化
        2.3.3 市场开放化,管理制度化
        2.3.4 技术升级化,公司信息化
    2.4 世界邮政改革的基本规律
        2.4.1 邮政业的“三性”
        2.4.2 邮政业“三性”之间的关系
        2.4.3 邮政改革的基本规律
3.世界邮政改革国家绩效比较分析
    3.1 世界邮政改革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要素
        3.1.1 评价体系构建要求
        3.1.2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3.1.3 绩效评价指标说明
        3.1.4 标准数值的设定及相对比率的计算
    3.2 世界邮政改革绩效比较分析
        3.2.1 四种改革模式绩效比较分析
        3.2.2 改革成败绩效比较分析
    3.3 世界邮政改革绩效比较对我国的借鉴
        3.3.1 改革开放是出路
        3.3.2 兼顾“三性”是规律
        3.3.3 市场化改革是取向
        3.3.4 渐进式改革是关键
4.深化我国邮政改革的对策建议
    4.1 我国邮政改革的回顾
        4.1.1 体制改革
        4.1.2 商业化改革
    4.2 我国邮政改革绩效分析
        4.2.1 我国邮政业务基本情况
        4.2.2 业务结构
        4.2.3 我国邮政改革绩效小结
    4.3 深化我国邮政改革的对策建议
        4.3.1 遵循邮政改革基本规律
        4.3.2 进一步分离政府与企业职能
        4.3.3 分离普遍服务与竞争性业务
        4.3.4 组建立专业性生产经营公司
        4.3.5 深化邮政企业化改革
参考文献
致谢

(5)市场化条件下中国邮政的创新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 言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本文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部分 中国邮政的发展演变
    一、中国邮政各项业务的发展走势
    二、中国邮政的改革历程
第二部分 邮政产业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一、世界邮政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邮政业务的发展现状
    三、中国邮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部分 中国邮政产业的战略环境分析
    一、SWOT分析法
    二、中国邮政战略环境的分析
第四部分 中国邮政创新的客观必然性分析
    一、中国邮政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二、中国邮政创新的现实性分析
    三、中国邮政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部分 中国邮政的创新战略(一)
    一、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
    二、中国邮政物流的经营策略
第六部分 中国邮政的创新战略(二)
    一、网上购物的现状
    二、中国邮政开展网上购物的可行性分析
    三、中国邮政开展网上购物的策略
    四、中国邮政本身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束语
附录 市场化条件下国外邮政改革案例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中国邮政产业规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邮政产业与相关规制理论
    2.1 邮政产业的特征分析
    2.2 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理论
        2.2.1 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
        2.2.2 政府规制理论综述
    2.3 规制失灵与规制改革
第三章 中国邮政产业规制改革的实证描述
    3.1 中国邮政产业规制体制描述
        3.1.1 规制主体
        3.1.2 规制职能
        3.1.3 规制客体
    3.2 中国邮政产业规制体制的发展
    3.3 中国邮政产业规制体制存在“规制失灵”
第四章 中国邮政产业规制改革的思路选择
    4.1 国外邮政产业规制改革共性研究
        4.1.1 国外邮政产业规制改革的基本做法
        4.1.2 国外经验对中国邮政规制改革的启示
    4.2 中国邮政产业规制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4.3 中国邮政产业规制改革的思路选择
        4.3.1 组建独立规制机构
        4.3.2 组建邮政控股集团
        4.3.3 实施“业网分离”模式
        4.3.4 构建合理的普遍服务机制
        4.3.5 修改邮政法律框架
第五章 结论
    5.1 基本结论
    5.2 尚未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7)浅论我国邮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邮政现状及发展的趋势
    1、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邮政提出了挑战, 也带来了机遇
    2、技术进步对邮政造成了冲击, 也提供了动力。
    3、国家政策对邮政产生影响
    4、中国邮政管理体制改革是邮政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邮政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端正对邮政性质的认识
    2、明确对邮政普遍服务和专营的认识
三、推进中国邮政管理和经营体制变革的途径
    1、管理体制由“政企合一”逐渐向“政企分离”转化
    2、在改革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实现经营体制的转变
    3、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建立普遍服务补偿机制
    4、逐步健全和完善邮政法律法规的建设
        第一, 对邮政法律、法规中的开放及专营范围进行严格的界定。
        第二, 对邮政法律、法规中的一些条款进行修改。
        第三, 在邮政法律、法规中增加新的条款。
        第四, 建立起规范的邮政法律修订程序。

(10)论中国邮政的低度发展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邮政低度发展的表现
    1.业务收入的高速增长与企业的发展效果不同步
    2.业务发展不平衡, 结构不合理, 没有构筑成可使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3.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对业务发展的支持乏力
    4.经营作风不端正, 虚报浮夸严重
二、摆脱低度发展的对策
    1.加快业务结构调整, 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2.加快科技兴邮步伐
    3.完善经营指标考核体系, 突出效益的观念
    4.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四、中国邮政扭亏为盈(论文参考文献)

  • [1]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邮政制度研究[D]. 李家涛.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7)
  • [2]加快资本运营助力“一体两翼”腾飞[J]. 李燕. 中国邮政, 2016(05)
  • [3]世界邮政改革绩效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 何源明. 江西财经大学, 2009(S1)
  • [4]中国邮政体制改革的机遇与优势[J]. 史虹. 现代企业, 2006(06)
  • [5]市场化条件下中国邮政的创新战略[D]. 田旭. 山东大学, 2005(03)
  • [6]中国邮政产业规制改革研究[D]. 蒋媛媛.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4)
  • [7]浅论我国邮政管理体制的改革[J]. 彭涛.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 2004(01)
  • [8]中国邮政十大成就解读[N]. 黄俊毅,柴立强. 中国邮政报, 2002
  • [9]中国邮政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刍议[J]. 陈玉冬. 中国流通经济, 2002(05)
  • [10]论中国邮政的低度发展及对策[J]. 唐成文. 邮政研究, 2002(04)

标签:;  ;  ;  ;  ;  

中国邮政扭亏为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