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质量优于镍氢

锂电池质量优于镍氢

一、锂电质量优于镍氢(论文文献综述)

孔华彬[1](2021)在《高性能钴基负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储锂/储钠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锂离子电池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然而,由于商业化石墨负极理论容量的限制,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它的上限。相比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但钠电负极材料的研究也处于与锂电相同的困境。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的负极材料以解决锂电和钠电的困境就成为了目前研究的重点。钴基化合物作为一种典型的转换型材料具有高的理论容量,被认为是富有潜力的负极材料。但其自身存在的本征缺点,如充放电过程中离子扩散动力学缓慢、体积形变大等严重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通过对其进行改性能够赋予材料独特的性质,进而改善电化学性能。本论文以钴基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限制材料尺寸、元素掺杂、构筑复合、设计特殊结构等手段提升材料的储锂/储钠能力,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性能提升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得到分级多孔Co3O4纳米片。随后基于Co3O4为p型半导体,Ti O2为n型半导体,在Co3O4外部引入一层Ti O2层构建p-n结。p-n结的构建能够诱导产生内建电场加速离子的迁移,增强倍率性能。表面Ti O2层与多孔结构则很好地缓解了Co3O4的体积形变问题,改善了循环稳定性。多孔Co3O4/Ti O2纳米片、多孔Co3O4纳米片与无孔Co3O4纳米片在0.2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放电容量分别保持为1065、619与135 m Ah g-1。并且在2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600圈后,多孔Co3O4/Ti O2纳米片的放电容量依然维持在801 m Ah g-1。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Cu2+掺杂Co3O4空心球。随后以Si O2为模板,在Co3O4外部包覆了氮掺杂碳层,并在Co3O4空心球与氮掺杂碳层之间构建了空腔结构。研究了Cu2+掺杂对Co3O4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最佳的Cu2+掺杂量。通过理论计算结合XRD、XPS测试确定了Cu2+在Co3O4中的存在位置。此外,系统地探讨了空腔结构与Cu2+掺杂对Co3O4储锂/储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腔结构能够很好地解决充放电过程中Co3O4的体积膨胀问题,改善循环稳定性。理论计算证明Cu2+掺杂能够提升Co3O4的电子电导率,增强倍率性能。该复合材料在5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储锂容量高达544m Ah g-1。在2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圈,储钠容量保持为254 m Ah g-1。采用金属硝酸盐诱导聚合物发泡策略制备得到三维结构Se/N共掺杂碳骨架封装CoSe2纳米晶(CoSe2@3DSNC)。利用XRD、TEM、XPS等测试证实了Se/N共掺杂。Se掺杂成功将碳层间距由0.348 nm扩大至0.432 nm。理论计算表明碳层间距的扩大能够降低Na+迁移能垒,增强倍率性能。此外,三维结构碳骨架的封装效应很好的解决了CoSe2体积形变问题,改善了循环稳定性。CoSe2@3DSNC表现出优秀的储锂/储钠性能。在10 A g-1电流密度下,储钠容量高达338 m Ah g-1。利用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的硒化策略制备得到ZnSe/CoSe2@NC-NT/NRs负极材料。该材料主要是由碳纳米棒和碳纳米管所构成的分枝结构。其中碳棒的内部与碳纳米管的末端封装着ZnSe/CoSe2纳米颗粒。分枝结构碳骨架不但能够抑制ZnSe/CoSe2的体积膨胀,而且为离子的迁移提供了大量路径。选取ZnSe与CoSe2作为集成组分构筑异质结构的原因在于ZnSe与CoSe2之间具有大的带隙差,能够在两相界面处诱导产生更强的内建电场加速离子与电子的迁移行为。理论计算表明在内建电场作用下,两相界面处离子的迁移能垒小于ZnSe与CoSe2体相中的迁移能垒。ZnSe/CoSe2@NC-NT/NRs表现出比大多数已报道的CoSe2基负极材料更加优秀的储锂/储钠能力。

韦合春[2](2021)在《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合成及其储锂/钠性能》文中研究指明锂离子电池因具有环保、能量密度高及长循环寿命等优势被应用于电子产品及电动汽车等中。但商业化石墨负极较低的理论容量严重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而钠离子电池由于丰富的钠资源、低成本、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储能机制以及锂和钠之间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被认为是替代锂离子电池最有可能的候选者。合成出独特形貌结构的锂/钠电负极材料是改善其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手段。TMO有着高电化学活性及高理论比容量等优点而被认为是有前途的负极材料。因此,本文通过生物模板、水热、沉淀等合成方法,成功制备出不同形貌的NiFe2O4、Zn Fe2O4、Ni0.75Zn0.25Fe2O4等性能优异的负极材料,并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及性能测试,主要内容如下:(1)使用甘蔗渣为模板制备了多级多孔NiFe2O4、Zn Fe2O4、Zn Mn2O4和Ni O纳米片,所制备的纳米片由20~50 nm的细小颗粒组成,且厚度为150~200 nm。所制备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片展现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以多级多孔NiFe2O4纳米片为例,它作为锂电负极时,在200和500 m A g-1下,首圈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95.5/1677.4m Ah g-1和1061.7/1484.9 m Ah g-1,且持续300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29.1和989.6 m Ah g-1;作为钠电负极时,在200 m A g-1下,循环700次后可表现出162.3 m Ah g-1的比容量。多级多孔过渡金属纳米片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归因于它独特的结构。与已报道的制备多级多孔过渡金属纳米片的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2)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了空心Ni0.75Zn0.25Fe2O4纳米球。通过SEM和TEM表征了它的空心结构,结果表明,产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平均直径约为220nm,空心壁厚约为30-50 nm。作为锂电负极时,在200 m A g-1下,首圈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34.5/1763.1 m Ah g-1,库仑效率为75.7%,循环120次后还有1321.3 m Ah g-1的比容量。作为钠电负极时,在200和500 m A g-1下,循环800次后可分别表现出178.5和125.7 m Ah g-1的比容量。与第二次循环相比保持率分别为91.6%和89.3%。Ni0.75Zn0.25Fe2O4负极出色的电化学性能可归因于其独特的空心纳米球结构。(3)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而得到性能相对优异的电极材料,通过简单的沉淀法得到了超薄ZnO纳米片。XRD﹑SEM、TEM等表征用于分析所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结果表明获得的ZnO为超薄的片状结构,表面均匀光滑。数据表明,作为锂电负极时在300 m A g-1的电流密度下的首圈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541.4/1381 m Ah g-1,循环100圈后,放电比容量为403.6 m Ah g-1。作为钠电负极时,在100 m A g-1下,循环280次后可表现出115.8 m Ah g-1的比容量,表明该材料具有出色的循环性能。

张珂[3](2021)在《酸性焙烧条件下523型锂电正极材料中金属元素差异性脱出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可持续、低能耗、高回收率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体系,是我国与当今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必经之路,尤其在中国的碳达峰与碳中和两个指标之期已定条件下,新能源领域必将迎来蓬勃发展,为新能源的发展解决资源短缺与可持续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回收,在酸性水溶液体系及高温还原焙烧体系进行的研究比较集中,同时微生物环境及非水溶液体系也有所涉及,但针对低温焙烧体系则报导较少,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低温下三元材料中的有价金属元素难以脱出。本课题组立足于酸性焙烧体系可有效降低有价金属元素转变的温度这一优点,通过前期研究已确立Li MO2-Na HSO4·H2O体系完全浸出的焙烧与浸出条件,浸出率较高,方法精简。但不同温度及比例下的物相转变、热力学变化、形貌变化、元素的迁移与相应浸出率的变化仍未涉及,因而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不同温度及比例下的Li Ni0.5Co0.2Mn0.3O2-Na HSO4·H2O体系建立热力学、物相、形貌与元素迁移和浸出率这几方面的变化体系,并对不同金属元素差异性脱出原因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TG-DSC结果表明,Li Ni0.5Co0.2Mn0.3O2-Na HSO4·H2O体系在不同质量比例下均有三个明显的失重平台,不同点在于随着比例的增大,原有的高温下出现的吸热峰在低温下即出现,且失去某些低温下的吸热峰,表明比例的增大对反应的热效应有较大影响,使得生成复式硫酸盐的反应可以在更低的温度下实现。热分析动力学对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同一质量比例Li Ni0.5Co0.2Mn0.3O2-Na HSO4·H2O体系进行研究,表明此过程属于形核过程(N1)。(2)在不同温度下随比例增大焙烧产物的XRD结果表明,生成物相有逐渐硫酸化的趋势,通过对整体反应的分析,得到晶系的转变过程:Hexagonal(六方晶系)?Tetragonal(正方晶系)?Orthorhombic(正交晶系)?Cubic(立方晶系)?Monoclinic(单斜晶系)这一转变过程。而通过对不同比例下升温的物相转变作出了物相演变图,得到不同比例及温度对硫酸复式盐生成的影响。(3)通过微观形貌变化得到体系焙烧产物的形貌变化:球形颗粒?块状颗粒伴随小颗粒团聚?颗粒更小且均一。ICP浸出结果表明不同元素的差异性浸出行为受温度与比例共同影响。运用热力学分析和价键理论对这一差异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SO3充分的情况下,Mn4+从Li Ni0.5Co0.2Mn0.3O2中最难脱出,在脱出后会以高价氧化物与SO3结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i2+键较弱,且在产物中仅有Ni O存在,可与SO3结合生成Ni SO4;而Co的+2价键较强,+3价键较弱,且+3价直接与SO3反应的△rGθ更小,生成顺序为Li优于Ni优于Co优于Mn;2)在SO3不足的情况下,Mn、Co的高价氧化物会被优先还原生成低价氧化物再以其低价氧化物形式与SO3反应,在质量比例小于1:2.85时,Ni、Mn、Co浸出率相近,随比例增大差异性逐渐明显,即Li优于Ni,Co优于Mn。表明Li、Ni、Co、Mn的差异性脱出行为深层原因在于其在Li Ni0.5Co0.2Mn0.3O2中的价态,受温度与比例共同影响,在酸性焙烧及浸出过程中体现出差异性,可据此对焙烧条件进行优化以实现金属元素的分步浸出与分离。湿法冶金通过H2SO4,HCl,H3PO4,柠檬酸等与报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浸出回收有价金属元素,目前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锂的回收率低,回收成本高。原因在于:在酸浸过程中,锂将以离子形式与镍,钴和锰一起转移到酸浸溶液中,在随后的除杂及依次萃取分离镍、钴、锰的阶段,试剂的大量涌入将导致萃取镍、钴和锰后萃余液的体积扩大。随着酸浸液的进一步稀释,锂的浓度将降低。这种多阶段损失和稀释使锂的浓度降低,使得回收的经济成本更高,且锂的回收率通常约为80-90%。如果能够在酸浸之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中选择性提取锂,并对镍、钴、锰元素进行分步提取,则可以避免形成低浓度锂离子溶液和锂的损失,降低回收成本,提高锂的回收率。这篇文章采用Na HSO4·H2O作为硫酸化焙烧过程的替代试剂可实现焙烧过程无有害气体产出且工艺更为简化,可实现锂的优先浸出,并为镍钴锰的分步浸出打好理论基础。

丁双吉[4](2020)在《塔菲尔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新能源产业作为国家能源结构升级的一个产业,而新能源产业中的新能源汽车又是作为国家战略支持的产业,新能源汽车核心配件的电池产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我们研究的塔菲尔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新能源电池行业里面的初创公司,拥有三元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本文通过研究塔菲尔新能源有限公司,给公司找到合适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企业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大浪潮中找到长久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本文探究塔菲尔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具有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运用多种战略分析工具,深入分析塔菲尔的环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学术上对其提出发展战略制定的建议,除此之外,还运用实际案例对战略分析研究做了论证。本文基于公司现状,运用PEST分析和波特五力模型工具,对其所面临的环境及自身情况进行严格的外部分析,并对其内部环境作了描述,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营销资源和业务资源四个部分。本文还运用了SWOT分析方法对塔菲尔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优劣势以及机会和风险进行了详细的战略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和分析,立足于塔菲尔新能源自身资源能力状况,本文认为塔菲尔新能源有限公司应实行扩张性的专业化发展战略。文章对其战略实施的制定、规划和保障措施,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战略制定通过市场布局、企业强化自身、固态电池产业化、重点布局乘用车市场、战略趋势的转变来考量;战略规划分为:人力资源发展、创新发展和文化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分为:资金管理保障措施、创新保障措施、人力资源保障措施、文化发展和服务提升保障措施。

孙国华[5](2020)在《基于芳杂环聚合物纤维的制备、微结构调控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芳杂环聚合物是以耐热性为特点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鉴于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高低温性能、耐化学溶剂性能、以及良好的介电性能等,因此被以纤维、薄膜、粘接剂、复合材料、纳米纤维、涂料、塑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机械、电池、微电子、军工等领域。聚苯并咪唑(PBI)和聚酰亚胺(PI)作为芳杂环聚合物的典型代表,其综合性能优异,而芳杂环聚合物纤维兼具了芳杂环材料本身和纤维的两种特性,通过对纤维进行功能化处理,同时将不同材料综合利用并进行优点整合,有望实现多元化应用。本论文主要针对PBI和PI两种芳杂环聚合物纤维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工作是围绕PBI高性能纤维纺丝工艺繁琐和强度差的难题进行展开,成功开发出新型的PBI纺丝一体化制备工艺,制备出高强度的PBI纤维。在PBI纤维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其诸多特性符合锂电隔膜的性能需求,期望将其引入隔膜的研究中进而制备出高性能的复合隔膜。第二部分工作针对PI纳米纤维作为锂电隔膜面临的强度差和结构松散、以及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四个研究体系:首先利用自粘接和微交联技术对聚酰胺酸(PAA)纤维进行微观调控进而制备了高强度PI纳米纤维膜,改善了纤维膜强度差和结构松散的问题;同时开发PBI的多元化应用,研究证明PBI在锂电隔膜应用中的价值;然后将高性能PBI材料引入到PI纳米纤维中进一步优化纤维膜的性能,制备出一种超高强度的高性能PI纳米纤维复合膜,解决了纤维膜强度差和结构松散的问题;最后在高性能PI纳米纤维复合膜的研究基础上,引入可溶可熔体系的PI纤维膜,利用原位焊接技术将二种纤维膜进行优点整合,制备了具有自闭孔功能的高安全性PI复合纳米纤维膜,保证了纤维膜组装电池后的安全运行。具体工作如下:(1)为解决PBI纤维纺丝工艺繁琐和强度差的问题,我们研究了 PBI液晶聚合物溶液的纺丝技术,首次开发了新型一体化纺丝工艺,通过工艺优化,制备出高强度的PBI纤维。首先利用微波反应器制备了不同固含量的PBI液晶聚合物溶液,将制备的液晶溶液除气泡后直接作为纺丝液在高温下进行纺丝。研究表明随着固含量的升高,PBI分子间大量的氢键会增大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使聚合反应难以持续而导致聚合度降低,因而PBI纤维的特性黏度呈现降低的趋势。结果显示5%固含量制备的PBI纤维的特性黏度达到了 2.25 dL/g,其强度也高达0.91 GPa,在氮气中其热稳定性达到了 600℃,同时也体现出优异的阻燃自熄性。因此,高性能纤维的制备确认了纺丝工艺的可行性。(2)为改善PI纳米纤维膜强度差和结构松散的问题,我们利用自粘接和微交联技术对PAA纳米纤维进行微观形貌调控,得到了多孔层包覆形貌的高强度PI纤维膜。自粘接和微交联技术使PI纤维膜的强度高达28 MPa,强度提升近6倍。通过调控喷覆液的成分使PI纳米纤维膜表现出了优异的浸润性,同时也使纤维膜体现了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阻燃自熄性。制备的纤维膜组装半电池后表现出了较高的放电容量,在0.1 C下为157.7 mA h g-1,尤其在大倍率5 C下也高达129.9 mA h g-1,并且在120℃下电池也保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因此,制备的PI纳米纤维膜可以作为新型的耐热隔膜。(3)为验证PBI高性能聚合物在锂电隔膜中的应用价值,开发其优异的隔膜特性,我们首次利用小分子单体咪唑作为造孔剂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PBI微孔膜。通过调控造孔剂的用量,利用湿法造孔制备了孔径适宜的PBI微孔膜,其对水和电解液的接触角都远远小于商业化隔膜的接触角,证实了 PBI极好的浸润性。此外即使经过300℃的高温处理PBI微孔膜的尺寸都未发生任何变化,且在火焰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阻燃自熄性。将PBI微孔膜组装半电池测试其电化学性能,从0.1 C到5C都表现出了优异的放电容量,同时电池运行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较高。因此,我们证实了 PBI作为新型隔膜材料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4)为进一步优化PI纳米纤维膜的性能,我们将PBI通过粘接包覆的形式引入到PI纳米纤维中,利用自粘接和自压缩技术制备了超高强度的高性能PI@PBI核壳结构纳米纤维复合膜。自粘接技术使PI纤维被PBI紧密的粘接包覆,而自压缩技术使PI纤维膜结构更加稳定,因而制备的复合纤维膜强度高达59 MPa,高性能PBI材料的引入使纤维膜的浸润性和阻燃性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制备的复合纤维膜组装半电池后在0.1 C下放电容量为158.6 mAhg-1,即使在5C下也达到了 130.2 mA h g-1,其倍率性能明显优于商业化Celgard隔膜,此外在25℃和120℃都体现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因此,我们制备的高性能复合膜为大功率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5)为制备高安全性PI复合纳米纤维膜,我们引入可溶可熔体系的PI纤维膜作为闭孔层,同时将高性能PI@PBI核壳结构复合纤维膜作为结构支撑层,利用原位焊接技术对这两种纤维膜进行优点整合,制备了具有自闭孔功能的高安全PI@PBI/PEI/PI@PBI三明治结构复合纳米纤维膜。由于超高强度的PI@PBI纤维膜作为结构支撑层以及可溶可熔体系的PI纤维膜交联结构的存在,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强度达到了 46.5MPa,同时呈现出良好的浸润性和阻燃性。此外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在235℃可发生自闭孔行为,进而有效增强了电池运行中的安全性。将复合纤维膜组装半电池后表现出了优异的放电容量,尤其在5 C下明显优于商业化的隔膜,其放电容量高达132.4 mA h g-1,且循环性能稳定。因此,我们制备的复合纤维膜可以作为高功率、高性能、以及高安全的先进锂电池隔膜。

饶秋实[6](2020)在《新型二维材料MXene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充放电稳定性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储能器件。但随着社会发展,常规锂离子电池越来越难满足人们对高性能电池的要求,如何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成了研究热点。面对新能源汽车等的发展,Li Ni0.8Co0.1Mn0.1(NCM811)材料已经成为主流锂电正极材料,但NCM811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差,限制了其应用,为此研究者常采用隔膜改性的方法来提升NCM811材料的电化学性能。MXene作为一种新型二维材料,与石墨烯类似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导电性、优异的机械性能与电化学性能,自2011年被发现以来就受到人们极大关注,在电化学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MXene材料种类繁多,现在研究的主要集中在Ti3C2TX上,但Ti3C2TX的制备方法杂乱多样,现在还没有较系统Ti3C2TX最佳制备条件的研究,同时目前对Ti3C2TX材料的研究也主要是集中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应用上,在锂离子电池上的一些其它领域,比如隔膜改性、导电剂等方面的应用还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Ti3C2TX在锂离子电池上的更多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Ti3C2TX具有的亲水特性,使其可以很好的改性锂电隔膜,进而改善NCM811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文主要对MXene家族中的Ti3C2TX进行研究,对现流行的Li F/HCl制备法进行实验工艺优化,在此基础上制备出少层/单层Ti3C2TX材料,并用少层/单层Ti3C2TX来改性锂电隔膜,制备出复合隔膜,研究复合隔膜对NCM811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主要工作内容如下:本文首先研究了以Li F/HCl为刻蚀剂,在不同温度(30℃、40℃、50℃、60℃、70℃)下刻蚀对制得Ti3C2TX的影响,通过SEM和XRD测试结果可知,30℃下刻蚀不完全,50℃、60℃、70℃下刻蚀会使制得的Ti3C2TX结构破碎,在40℃刻蚀得到的Ti3C2TX呈手风琴状结构,同时拥有最大的层间距1.497nm,是用Li F/HCl方法制取Ti3C2TX的最佳刻蚀温度。将40℃下刻蚀得到Ti3C2TX进行超声处理可以得到少层/单层Ti3C2TX材料,用SEM、XRD测试可知少层/单层Ti3C2TX材料片层较柔软,部分地方折叠在一起,边缘发生卷曲,并没有明显的XRD衍射峰,将少层/单层Ti3C2TX分散液进行抽滤可以可以得到Ti3C2TX自支撑薄膜。其次,将制得的少层/单层Ti3C2TX分散液喷涂在锂电PP隔膜上制得Ti3C2TX@PP隔膜,研究发现Ti3C2TX吸附在PP隔膜表面,使得Ti3C2TX@PP隔膜具有更好的电解液浸润性,将Ti3C2TX@PP隔膜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上,研究对Li Ni0.8Co0.1Mn0.1(NCM811)锂电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采用Ti3C2TX@PP隔膜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容量,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0.5C(1C=200m Ah/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80圈,每圈容量衰减率为0.11%,在第100圈时依旧保持166m Ah/g的容量,而采用普通PP隔膜的锂电池在第100圈时容量只有124m Ah/g,经过Ti3C2TX改性的Ti3C2TX@PP隔膜能有效提升NCM811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利用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合成聚酰胺酸(PAA),将聚酰胺酸通过静电纺丝制成纤维,经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PI)隔膜。将制得的少层/单层Ti3C2TX分散液喷涂到PI上制得Ti3C2TX@PI隔膜。研究发现,PI呈均匀的纤维状相互交接在一起,Ti3C2TX轻微渗入到PI纤维表层,并不影响PI的结构,同时PI与Ti3C2TX@PI隔膜均具有优异的电解液浸润性。将PI与Ti3C2TX@PI隔膜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研究对NCM811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测试结果表明PI与Ti3C2TX@PI隔膜电池均具有良好循环性能,Ti3C2TX@PI隔膜电池具有十分优异倍率性能,在4C倍率下保持157m Ah/g的容量,在8C倍率下依旧具有128m Ah/g的容量。Ti3C2TX@PI隔膜能有效提升NCM811材料高倍率充放电性能。

肖天[7](2020)在《基于EKF和UKF的锂离子电池SOC估算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能源危机及环保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发展趋势。同时,电池储能也因响应迅速、选址灵活、功率密度高等特点成为电网储能重点研究方向,在削峰填谷、辅助调频等领域有着光明应用前景。电池是电网储能应用和电动汽车动力源的关键部件,其安全高效运行显着依赖精准状态估计。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在诸多状态中最为重要而广受重视,其估算方法也逐渐从简单的安时积分法、开路电压法等过渡到以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KF)算法为代表的基于动态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状态估计方法。在多种KF变体中,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算法和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算法是锂电池SOC在线估算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特别是采用不敏变换(Unscented Transform,UT)的UKF算法在估算精度及计算量方面都有进一步改进,是最具前景的SOC估算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以动力电池和电网储能所用的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充放电实验总结其运行特性,并构建其等值电路模型,进而对基于EKF算法和UKF算法的SOC估算方法进行系统的性能对比分析和算例验证,力求找出切合不同电池特性与运行工况的SOC估算方法,进而为不同应用及运行工况下SOC估算方法的选择和效果评价提供参考。具体研究工作主要包括:首先,以磷酸铁锂电芯和三元锂离子电芯为实验对象,基于电池充放电测试平台开展不同倍率及温度条件下的充放电测试,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两类电池的容量特性、倍率特性、温度特性和电压特性;设计开展室温条件下的HPPC试验,在不同SOC点使用充放电脉冲激发电池电压响应动态,基于实验结果识别电池等值电路参数;以电动汽车行驶工况和储能应用工况为典型场景,设计各场景工况数据到电芯充放电电流数据的转换方法,并基于充放电平台开展工况实验,验证所提转换方法的有效性,为典型应用工况下SOC估算方法对比提供基础数据。其次,总结了适应非线性系统状态估计需求的EKF和UKF数学理论,以及基于EKF算法和UKF算法的SOC估算方法实现流程;以二阶RC等值电路为锂离子电池动态模型,在MATLAB环境下编写基于该动态模型的EKF和UKF算法,完成电池SOC在线估算;以HPPC实验数据和应用工况数据为输入,测试对比不同运行条件下EKF算法和UKF算法估算电池SOC的收敛速度和稳态精度,评估基于EKF和UKF的SOC估算方法对电池类型和运行工况的适应性。分析表明:三元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等参数线性度较好,基于EKF和UKF的SOC估算效果均较好;磷酸铁锂电芯非线性特征更强,基于UKF的SOC估算精度及误差收敛速度明显好于基于EKF的SOC估算,该差异在电动汽车行驶工况及储能工况下更加显着。最后,鉴于UKF算法性能更加优越,进一步详细总结了 UKF算法的核心模块——UT变换的主流实现方法,详细介绍了对称采样、最小偏度单形采样、超球体单形采样和比例修正采样四种采样策略下的Sigma点集生成方法以及其优缺点;对比不同UT变换方法下基于UKF算法的SOC估算在收敛速度、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的性能差异,在MATLAB环境下编程实现采用不同UT变换的UKF算法,并以HPPC实验数据和应用工况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分析表明:UKF估算SOC精度高于EKF,初始误差收敛快,特别是在非线性显着的磷酸铁锂电池及SOC处于端部的情况下表现更加明显;与对称采样策略相比,单形采样策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计算量,且超球体单形采样数值稳定性更好;比例对称采样受比例因子α取值影响,效果改善不明显,且计算量有所增加,在SOC估算中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考察。随着电池储能应用场景的扩展,储能电池可能会出现更多工况,而同一应用场景也可能出现多种模式。本文主要考虑了电动汽车行驶工况和电网储能应用中的波动平滑工况,开展相关试验和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下一步可在此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对比基于不同卡尔曼滤波器变体的SOC估算方法效果,为实际应用中SOC估算方法选用提供更加完整的支撑。

宋建龙[8](2020)在《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电动汽车行业目前正处于产业发展初期,从长远看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依据十三五规划,2020年我国全年电动汽车产量将达到200万辆,据此测算得出电动汽车用锂电池的需求量将会超过110GWh。电动汽车用锂电池行业近4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0%,电动汽车用锂电池隔膜也充分受益于电动汽车行业而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一般要求较高的安全性能、优异电性能和长循环寿命,因此对隔膜各方面性能要求更加严格。聚烯烃类锂电池隔膜一般熔点较低,在温度过高时容易发生热收缩导致尺寸形变,情况严重时会形成电池短路造成热失控。另外,聚烯烃类隔膜本身吸收和保持电解液的能力较差,不利于锂离子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界面锂离子传输以及电化学反应的进行。为了弥补聚烯烃类隔膜的短板,业内普遍采用无机陶瓷等材料涂布改性的措施来提高隔膜的高温尺寸稳定性和电解液的浸润能力。但是,在利用无机陶瓷改性隔膜制作较大尺寸的聚合物电池时,隔膜与极片间无粘接力,电池整体硬度较差,入壳难度比较高,影响成品率。另外,无机陶瓷涂层透气性主要来自无机微粒物理堆积形成的空隙,涂层加厚耐热尺寸稳定性升高,但堵孔加重,透气性降低,涂层减薄透气性增加,而耐热尺寸稳定性又变差。因此,涂层厚度、透气性和耐热稳定性相互制约,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机涂层本身对隔膜的拉伸强度和刺穿强度等机械性能并无改善作用,在受到重物冲击和挤压时容易发生断裂引发短路、燃烧,甚至爆炸等安全事故,不能很好地满足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要求。本论文将理论研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采用PVDF(聚偏氟乙烯)对聚烯烃锂电池隔膜进行涂布改性,通过对PVDF涂布液配方设计和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PVDF涂布改性锂电池隔膜。重点开展了隔膜的交流阻抗、透气度、耐热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系列测试,并利用涂布改性隔膜制作成软包锂离子电池。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分别进行了循环寿命、安全性能和电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与传统PE隔膜相比,PVDF涂布改性后隔膜离子电导率提高约1.11.2倍,吸液保液能力提高约2倍,耐热尺寸稳定性从130℃提高到150℃左右;组装成软包锂电池后20C倍率放电容量保持率高达47%,改善效果明显;循环测试500周后容量保持率从23.57%提升至56.09%,针刺和重物冲击安全性均有明显提升。总之,所制备的PVDF涂布改性锂电池隔膜综合性能优异,能够满足电动汽车用锂电池应用要求。

郑懂懂[9](2020)在《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改性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与正负极材料比容量的提升不可分割,石墨负极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条件,而硅基负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适宜的嵌锂电位以及丰富的储量而被称为取代石墨的下一代锂电负极材料。然而硅材料迟迟未能步入商业化的重要原因是在嵌锂的时候硅材料会发生体积膨胀(最高达到420%),由此会引发电极结构坍塌、活性物质颗粒粉碎、SEI膜破裂重生等问题,这也是当前硅负极材料在科研中的急需突破的瓶颈。目前主流研究方向大致有硅材料的纳米化和Si Ox材料以及与其它材料的复合化。其中通过一定的结构设计,将Si与C材料复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硅材料的缺陷。本论文从硅材料的体积膨胀和界面稳定性问题入手,结合其它材料进行结构设计制备了两种硅基复合材料,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来进行研究。第一种硅基材料为新型碳材料石墨炔(GDY)包覆纳米硅的蛋黄壳结构材料(GDY@void@Si),这种材料的优势在于GDY具有优越导电性和机械强度,且双炔键和苯环构建的网状结构,允许锂离子在网格面内穿越,减小了锂离子的扩散传输阻力和距离,与具有缓冲结构的蛋黄壳体系相结合,更好地解决硅材料的体积膨胀问题。第二种硅基材料为有机导电聚苯胺与无机Li2O-B2O3-Li F快离子导体双层包覆纳米Si材料(LBF@PAN@Si),这是在第一种材料解决硅体积膨胀的问题上进一步解决其界面稳定性问题,该材料的优势在于有机包覆层的高韧性可以缓解结构坍塌、颗粒破碎,快离子导体层化学稳定性较硅材料更强,两者结合成双层包覆可以共同发挥其优势。GDY@void@Si材料采用模板法完成,通过物理表征证明了GDY的包覆以及蛋黄壳结构的存在。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GDY@void@Si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880.28m Ah/g。在200m A/g电流下循环100圈之后比容量为1284.77m Ah/g,容量保持率为44.22%,而纳米Si循环100圈之后比容量为921.75m Ah/g,容量保持率为22.35%。在倍率性能测试中GDY@void@Si材料同样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性能,尤其在经历大电流充放电后重回小电流时,GDY@void@Si材料充电比容量可以恢复到95.89%,纳米Si仅为77.12%。LBF@PAN@Si材料通过化学氧化法和溶液法完成,制备了LBF包覆量分别为3wt%、5wt%、8wt%、12wt%的四组材料,结果显示,双层包覆材料在首次库伦效率上均比纳米Si要高,最高的8wt%包覆量的材料可以达到87.52%;5wt%和8wt%的材料在循环100圈之后的比容量分别为1415.07m Ah/g和1325.70m Ah/g,容量保持率分别为41.56%和38.19%,相较纳米Si材料有了很大提升。

王一宇[10](2020)在《锂电池的生热特性及基于相变材料的锂电池组热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之一,其性能与安全性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行驶。锂电池的工作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同时在工作中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自身温度升高,因此掌握锂电池的热管理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课题。在锂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相变冷却方式较其他冷却方式,具有相变潜热大,散热效率高,不需要额外消耗泵功等优势使其受到学者们的重点关注。本文首先通过搭建锂电池充放电实验平台,探究了环境温度对电池容量、内阻及开路电压温度系数的影响。利用Bernardi生热速率公式建立了锂电池生热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建单体电池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表明:电池的实际容量与充放电倍率、环境温度有关。高倍率充放电下电池的实际容量小于额定容量;相比于高温环境,锂电池的容量受低温影响更大。锂电池的欧姆内阻与极化内阻受环境温度与荷电状态SOC的影响,低温环境与低SOC下都会使得欧姆内阻与极化内阻升高。开路电压温度系数随SOC的变化有正有负,放电初始、末尾阶段开路电压温度系数为负,其余阶段开路电压温度系数为正。其次通过向石蜡中添加碳纳米管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石蜡/碳纳米管复合相变材料,提高了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建立了相变材料(PCM)耦合单体锂电池的散热模型并用焓法进行求解。分析了充电-放电过程中PCM厚度、PCM导热系数以及外界风冷对锂电池温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完整的充电-放电过程中,前一阶段热量的积累对锂电池的温升有较大影响,温升明显高于单一的放电过程,只考虑在单一放电过程中PCM的用量无法有效控制锂电池在充电-放电过程中的温升;随着PCM厚度的增加锂电池温升与PCM液化率降低,当外界环境与PCM换热越剧烈时,锂电池的温升对PCM导热系数变化越敏感,此时PCM导热系数越大,锂电池温升的降低越显着。最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基于相变材料的锂电池组散热性能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与优化。探究了单体电池之间的间隙、PCM潜热、PCM导热系数、电池排布方式对锂电池组散热的影响。研究表明:单体之间的间隙过小不利于锂电池组的温度控制,过大会使得电池组能量密度降低;PCM的导热系数与潜热升高,锂电池组的最高温度与最大温差降低,过高的导热系数与潜热造成降温效果不明显;错排布置锂电池无法有效提升锂电池模块的散热性能,在顺排布置锂电池中,对锂电池进行等差排列有利于提高锂电池组的均温性能。

二、锂电质量优于镍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锂电质量优于镍氢(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钴基负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储锂/储钠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锂/钠离子电池简介
        1.2.1 锂/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
        1.2.2 锂/钠离子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3 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分类
        1.3.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3.2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4 钴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 钴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1.4.2 钴基负极材料在储能领域中的潜力与局限
        1.4.3 钴基负极材料的改性方法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材料表征方法
        2.3.1 形貌表征
        2.3.2 结构表征
    2.4 电池的组装
        2.4.1 电极片的制备
        2.4.2 锂离子电池的组装
        2.4.3 钠离子电池的组装
    2.5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2.5.1 循环伏安测试(CV)
        2.5.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2.5.3 交流阻抗测试(EIS)
第3章 分级多孔Co_3O_4/TiO_2纳米片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P-Co_3O_4/TiO_2及其对比样品的制备
        3.2.1 P-Co_3O_4与Co_3O_4负极材料的制备
        3.2.2 P-Co_3O_4/TiO_2负极材料的制备
    3.3 P-Co_3O_4/TiO_2的形貌和组成分析
    3.4 P-Co_3O_4/TiO_2的物相和结构分析
    3.5 P-Co_3O_4/TiO_2的储锂性能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Cu-Co_3O_4@Void@NC的制备及储锂/储钠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Cu-Co_3O_4@Void@NC及其对比样品的制备
        4.2.1 Cu-Co_3O_4负极材料的制备
        4.2.2 Cu-Co_3O_4@Void@NC负极材料的制备
    4.3 Cu-Co_3O_4@Void@NC的形貌和组成分析
    4.4 Cu-Co_3O_4@Void@NC的物相和结构分析
    4.5 Cu-Co_3O_4@Void@NC的储锂性能研究
    4.6 Cu-Co_3O_4@Void@NC的储锂性能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维结构CoSe_2@3DSNC的制备及储锂/储钠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CoSe_2@3DSNC及其对比样品的制备
        5.2.1 CoSe_2@3DSNC负极材料的制备
        5.2.2 3DSNC、3DSNC与纯CoSe_2负极材料的制备
    5.3 CoSe_2@3DSNC的形貌与组成分析
    5.4 CoSe_2@3DSNC的物相与结构分析
    5.5 CoSe_2@3DSNC的储锂性能研究
    5.6 CoSe_2@3DSNC的储锂性能研究
    5.7 通用性研究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分枝结构ZnSe/CoSe_2@NC-NT/NRs的制备及储锂/储钠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ZnSe/CoSe_2@NC-NT/NRs及其对比样品的制备
        6.2.1 Zn-Co双金属有机骨架的制备
        6.2.2 ZnSe/CoSe_2@NC-NT/NRs负极材料的制备
    6.3 ZnSe/CoSe_2@NC-NT/NRs的形貌与组成分析
    6.4 ZnSe/CoSe_2@NC-NT/NRs的物相与结构分析
    6.5 ZnSe/CoSe_2@NC-NT/NRs的储锂性能研究
    6.6 ZnSe/CoSe_2@NC-NT/NRs的储锂性能研究
    6.7 本章小结
结论
论文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2)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合成及其储锂/钠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
        §1.2.1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
        §1.2.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及特点
    §1.3 锂离子电池组成结构
        §1.3.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3.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3.3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1.3.4 锂离子电池隔膜
    §1.4 钠离子电池简介
        §1.4.1 钠离子电池发展历史
        §1.4.2 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1.5 钠离子电池组成结构
        §1.5.1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5.2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5.3 钠离子电池电解液
        §1.5.4 钠离子电池隔膜
    §1.6 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1.7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1.7.1 选题依据
        §1.7.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材料表征
        §2.2.1 X射线衍射仪(XRD)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2.2.5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BET)
        §2.2.6 热重分析(TG)
        §2.2.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3 电极的制备及电池的组装
        §2.3.1 电极的制备
        §2.3.2 电池的组装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循环伏安测试(CV)
        §2.4.2 恒流充放电测试
第三章 通用方法合成多级多孔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片(TMO-NS)及其储锂/钠性能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甘蔗渣的预处理
        §3.2.2 材料的制备
        §3.2.3 材料的表征
        §3.2.4 电极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多级多孔TMO-NS的表征
        §3.3.2 多级多孔TMO-NS的储锂性能
        §3.3.3 多级多孔TMO-NS的储钠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热法制备空心Ni_(0.75)Zn_(0.25)Fe_2O_4纳米球及其储锂/钠性能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制备
        §4.2.2 材料的表征
        §4.2.3 电极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表征
        §4.3.2 空心Ni_(0.75)Zn_(0.25)Fe_2O_4纳米球的储锂性能
        §4.3.3 空心Ni_(0.75)Zn_(0.25)Fe_2O_4纳米球的储钠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沉淀法制备超薄ZnO纳米片及其储锂/钠性能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制备
        §5.2.2 材料的表征
        §5.2.3 电极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表征分析
        §5.3.2 超薄ZnO纳米片电极的储锂性能
        §5.3.3 超薄ZnO纳米片电极的储钠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3)酸性焙烧条件下523型锂电正极材料中金属元素差异性脱出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概况
        1.2.1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1.2.2 三元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分类及晶体结构
    1.3 国内外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现状
    1.4 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研究现状
        1.4.1 预处理技术
        1.4.2 回收利用体系
        1.4.2.1 物理化学法
        1.4.2.2 化学法
    1.5 问题的提出及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3 主要仪器和相关分析软件
        2.3.1 主要仪器
        2.3.2 相关分析软件
第3章 LiNi_(0.5)Co_(0.2)Mn_(0.3)O_2-NaHSO_4·H_2O体系不同比例下的赋存形式转变研究
    3.1 实验过程
    3.2 TG-DSC分析
    3.3 动力学分析
    3.4 XRD分析
    3.5 浸出渣XRD分析
    3.6 SEM形貌分析
        3.6.1 焙烧渣形貌分析
        3.6.2 浸出渣形貌变化分析
        3.6.3 焙烧产物及浸出渣面扫描及线扫描变化分析
    3.7 粒度变化分析
    小结
第4章 LiNi_(0.5)Co_(0.2)Mn_(0.3)O_2-NaHSO_4·H_2O体系不同温度下的赋存形式转变及浸出率研究
    4.1 物相转变分析
    4.2 XPS分析
    4.3 LiNi_(0.5)Co_(0.2)Mn_(0.3)O_2-NaHSO_4·H_2O体系的浸出率研究
        4.3.1 不同比例对Li、Ni、Co、Mn浸出率的影响
        4.3.2 不同温度对Li、Ni、Co、Mn浸出率的影响
    4.4 热力学分析
    4.5 价键理论分析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塔菲尔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及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发展战略理论
    2.2 国内外对企业发展战略文献综述
        2.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2.2 国内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
3 塔菲尔新能源有限公司环境分析
    3.1 公司现状
    3.2 外部环境分析
        3.2.1 宏观环境分析
        3.2.2 行业环境分析
        3.2.3 竞争环境分析
    3.3 内部环境分析
        3.3.1 技术资源分析
        3.3.2 人力资源分析
        3.3.3 营销资源分析
        3.3.4 业务资源分析
4 塔菲尔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4.1 SWOT分析
        4.1.1 优势分析
        4.1.2 劣势分析
        4.1.3 机会分析
        4.1.4 威胁分析
        4.1.5 塔菲尔新能源有限公司SWOT矩阵分析
    4.2 塔菲尔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4.3 塔菲尔新能源有限公司战略实施规划
        4.3.1 阶段性目标规划
        4.3.2 人力资源规划
        4.3.3 创新发展规划
        4.3.4 文化发展规划
5 塔菲尔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5.1 资金管理保障措施
    5.2 创新保障措施
    5.3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5.4 文化发展和服务提升保障措施
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芳杂环聚合物纤维的制备、微结构调控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苯并咪唑概述
        1.2.1 聚苯并咪唑的发展史
        1.2.2 聚苯并咪唑的种类
        1.2.3 聚苯并咪唑的合成路线及聚合工艺
        1.2.4 聚苯并咪唑的性能
        1.2.5 聚苯并咪唑的应用
    1.3 聚酰亚胺概述
        1.3.1 聚酰亚胺的发展史
        1.3.2 聚酰亚胺的合成
        1.3.3 聚酰亚胺的性能
        1.3.4 聚酰亚胺的应用
    1.4 静电纺丝制备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及其应用
        1.4.1 静电纺丝的介绍
        1.4.1.1 静电纺丝的原理
        1.4.1.2 静电纺丝的影响因素
        1.4.2 静电纺丝制备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
        1.4.3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应用
    1.5 锂离子电池概述
        1.5.1 锂离子电池简介
        1.5.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1.5.3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
    1.6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现状
        1.6.1 改性微孔膜
        1.6.2 无纺布隔膜
        1.6.3 有机无机复合隔膜
    1.7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
    1.8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9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制备
        2.2.3.1 聚苯并咪唑液晶纺丝液的合成
        2.2.3.2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结构
        2.3.2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凝聚态结构
        2.3.3 聚苯并咪唑纺丝液的结晶态
        2.3.4 聚苯并咪唑纺丝液的复数黏度
        2.3.5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特性黏度与力学性能
        2.3.6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微观形貌
        2.3.7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热稳定性
        2.3.8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阻燃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孔层包覆形貌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制备、微交联及其作为锂电隔膜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原位自粘接和微交联制备多孔层包覆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和讨论
        3.3.1 原位自粘接和微交联技术对PI纳米纤维微结构的调控
        3.3.2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和结构
        3.3.3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孔隙率和吸液率
        3.3.4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浸润性
        3.3.5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孔径尺寸
        3.3.6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热稳定性
        3.3.7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阻燃性
        3.3.8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离子电导率
        3.3.9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电化学窗口稳定性
        3.3.10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电池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苯并咪唑微孔膜的制备及其作为锂电隔膜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PBI微孔膜的制备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和讨论
        4.3.1 PBI微孔膜对锂离子的影响
        4.3.2 PBI微孔膜微观形貌和结构
        4.3.3 PBI微孔膜孔隙率、吸液率、以及力学性能
        4.3.4 PBI微孔膜浸润性
        4.3.5 PBI微孔膜热稳定性
        4.3.6 PBI微孔膜阻燃性
        4.3.7 PBI微孔膜离子电导率
        4.3.8 PBI微孔膜电池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具有核壳结构的PI@PBI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微粘接包覆及其作为锂电隔膜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设备
        5.2.3 原位自粘接和自压缩制备PI@PBI复合纳米纤维
        5.2.4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和讨论
        5.3.1 原位自粘接和自压缩技术对PI@PBI复合纳米纤维进行微结构调控
        5.3.2 PI@PBI复合纳米纤维膜结构和力学性能
        5.3.3 PI@PBI复合纳米纤维膜孔隙率、吸液率、以及透气率
        5.3.4 PI@PBI复合纳米纤维膜浸润性
        5.3.5 PI@PBI复合纳米纤维膜孔径尺寸
        5.3.6 PI@PBI复合纳米纤维膜热稳定性
        5.3.7 PI@PBI复合纳米纤维膜阻燃性
        5.3.8 PI@PBI复合纳米纤维膜离子电导率
        5.3.9 PI@PBI复合纳米纤维膜电池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具有三明治结构的PI@PBI/PEI/PI@PBI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微焊接及其作为锂电隔膜的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实验设备
        6.2.3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6.2.4 测试与表征
    6.3 结果和讨论
        6.3.1 原位焊接技术对PBEI复合纳米纤维微结构的调控
        6.3.2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结构和力学性能
        6.3.3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浸润性
        6.3.4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孔隙率和吸液率
        6.3.5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热稳定性
        6.3.6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阻燃性
        6.3.7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自断电行为
        6.3.8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离子电导率
        6.3.9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电池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研究论文与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和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6)新型二维材料MXene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1.2.1 锂离子电池简介
        1.2.2 锂离子电池组成
        1.2.3 锂离子电池应用
    1.3 新型二维材料MXene
        1.3.1 新型二维材料MXene的介绍
        1.3.2 MXene材料的合成方法
        1.3.3 MXene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上应用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1.5 本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药品和仪器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 材料表征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2 X射线衍射仪(XRD)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4 红外光谱仪(FT-IR)
        2.2.5 接触角测试仪
    2.3 材料电化学测试技术
        2.3.1 充放电测试
        2.3.2 交流阻抗谱测试(EIS)
第三章 Ti_3C_2T_X合成工艺探索
    3.1 引言
    3.2 Ti_3C_2T_X及少层Ti_3C_2T_X材料的制备
        3.2.1 实验步骤
        3.2.2 SEM分析
        3.2.3 XRD分析
        3.2.4 少层/单层Ti_3C_2T_X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i_3C_2T_X@PP复合隔膜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上应用
    4.1 引言
    4.2 Ti_3C_2T_X@PP隔膜以及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4.2.1 实验步骤
        4.2.2 Ti_3C_2T_X@PP隔膜物理表征及电化学测试
    4.3 Ti_3C_2T_X@PP隔膜的物理表征
        4.3.1 PP隔膜和Ti_3C_2T_X@PP隔膜的SEM分析
        4.3.2 PP隔膜和Ti_3C_2T_X@PP隔膜的FT-IR分析
        4.3.3 PP隔膜和Ti_3C_2T_X@PP隔膜的接触角分析
    4.4 Ti_3C_2T_X@PP隔膜的电化学表征
    4.5 小结
第五章 Ti_3C_2T_X@PI复合隔膜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上应用
    5.1 引言
    5.2 Ti_3C_2T_X@PI隔膜以及锂离子电池制备
        5.2.1 实验步骤
        5.2.2 Ti_3C_2T_X@PI隔膜物理表征及电化学测试
    5.3 Ti_3C_2T_X@PI隔膜物理表征
        5.3.1 PI隔膜和Ti_3C_2T_X@PI隔膜的SEM分析
        5.3.2 PI隔膜和Ti_3C_2T_X@PI隔膜的FT-IR分析
        5.3.3 PI隔膜和Ti_3C_2T_X@PI隔膜接触角分析
    5.4 PI和 Ti_3C_2T_X@PI隔膜电化学性能表征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专利
致谢

(7)基于EKF和UKF的锂离子电池SOC估算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SOC估算方法
        1.2.2 基于EKF的SOC估算
        1.2.3 基于UKF的SOC估算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电池测试平台、对象和试验结果
    2.1 充放电测试平台
    2.2 电池类型及其等值电路
        2.2.1 常用锂电池类型
        2.2.2 等值电路模型
    2.3 特性测试
        2.3.1 标准容量测试
        2.3.2 倍率容量测试
        2.3.3 温度特性测试
        2.3.4 开路电压测试
        2.3.5 HPPC测试
    2.4 工况测试
        2.4.1 电动汽车行驶工况
        2.4.2 电网储能应用工况
        2.4.3 实验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SOC估计
    3.1 卡尔曼滤波算法
        3.1.1 标准卡尔曼滤波
        3.1.2 扩展卡尔曼滤波
        3.1.3 无迹卡尔曼滤波
    3.2 锂离子电池SOC估算的实现
        3.2.1 电池动态模型
        3.2.2 估算流程
    3.3 算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UT变换对基于UKF的SOC估计性能的影响
    4.1 UT变换
        4.1.1 对称采样
        4.1.2 最小偏度单形采样
        4.1.3 超球体单形采样
        4.1.4 比例修正采样
        4.1.5 其他采样策略
    4.2 基于不同采样策略的UKF算法性能分析
        4.2.1 基于对称采样策略的UKF算法
        4.2.2 基于最小偏度单形采样策略的UKF算法
        4.2.3 基于超球体单形采样策略的UKF算法
        4.2.4 基于比例修正采样策略的UKF算法
    4.3 算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锂离子电池简介
    1.2 锂离子电池特点
    1.3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4 锂电池隔膜的性能需求
    1.5 锂电池隔膜的种类
        1.5.1 聚烯烃类锂电池隔膜
        1.5.2 涂层改性锂电池隔膜
        1.5.3 小结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意义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PVDF涂布改性锂电池隔膜的制备及工艺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材料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3 PVDF涂布改性锂电池隔膜的制备工艺路线
        2.2.4 PVDF浆料制备
        2.2.5 PVDF浆料涂布制备PVDF改性隔膜
        2.2.6 PVDF浆料关键配制工艺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粘结剂用量对PVDF涂层剥离强度的影响
        2.3.2 粘结剂用量对PVDF涂层改性隔膜透气度的影响
        2.3.3 PVDF浓度对隔膜的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2.3.4 PVDF浓度对隔膜的电解液吸附能力的影响
        2.3.5 CMC 浓度对 PVDF 涂层改性隔膜含水量和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VDF涂布改性锂电池隔膜的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材料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3 涂布改性隔膜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涂布隔膜厚度均一性测试
        3.3.2 涂布隔膜透气度测试
        3.3.3 涂布隔膜机械性能测试
        3.3.4 涂布隔膜穿刺强度测试
        3.3.5 涂布隔膜剥离强度测试
        3.3.6 涂布隔膜耐热尺寸稳定性测试
        3.3.7 电解液吸附能力和保持能力测试
        3.3.8 离子电导率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VDF涂层改性隔膜的应用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材料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4.2.3 软包锂电池制作
        4.2.4 软包锂电池应用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软包锂电池自放电性能测试
        4.3.2 软包锂电池室温倍率放电性能测试
        4.3.3 软包锂电池循环性能测试
        4.3.4 软包锂电池针刺实验
        4.3.5 软包锂电池重物冲击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改性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1.2.1 负极材料
        1.2.2 正极材料
        1.2.3 电解液
        1.2.4 隔膜
    1.3 硅负极概述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2 机理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2.2.1 充放电性能测试
        2.2.2 循环伏安测试
        2.2.3 交流阻抗测试
    2.3 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表征
        2.3.1 X射线衍射测试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2.3.5 电极极片膨胀率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石墨炔包覆纳米硅蛋黄壳结构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电极制备
    3.4 扣式电池的装配
    3.5 GDY@void@Si材料的形貌结构
        3.5.1 Si与 GDY@void@Si的 SEM和 TEM分析
        3.5.2 GDY@void@Si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3.5.3 GDY@void@Si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
        3.5.4 GDY@void@Si材料的物化参数
        3.5.5 GDY@void@Si材料的电导率
    3.6 GDY@void@Si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3.6.1 Si与 GDY@void@Si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
        3.6.2 Si与 GDY@void@Si材料的充放电曲线
        3.6.3 Si与 GDY@void@Si材料的循环性能
        3.6.4 Si与 GDY@void@Si材料的倍率性能
        3.6.5 Si与 GDY@void@Si材料的电化学阻抗谱
        3.6.6 Si与 GDY@void@Si材料循环后的极片形貌
        3.6.7 Si与 GDY@void@Si材料的极片膨胀率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有机无机双层包覆纳米硅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电极制备
    4.4 扣式电池的装配
    4.5 LBF@PAN@Si材料的形貌结构
        4.5.1 LBF@PAN@Si材料的SEM分析
        4.5.2 LBF@PAN@Si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4.5.3 LBF@PAN@Si材料的XRD分析
        4.5.4 LBF@PAN@Si材料的物化参数
        4.5.5 LBF@PAN@Si材料的电导率
    4.6 LBF@PAN@Si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4.6.1 Si与 LBF@PAN@Si材料的循环伏安测试
        4.6.2 Si与 LBF@PAN@Si材料的充放电曲线
        4.6.3 Si与 LBF@PAN@Si材料的循环性能
        4.6.4 Si与 LBF@PAN@Si材料的倍率性能
        4.6.5 Si与 LBF@PAN@Si材料的电化学阻抗谱
        4.6.6 Si与 LBF@PAN@Si材料循环后的极片形貌
        4.6.7 Si与 LBF@PAN@Si材料的极片膨胀率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锂电池的生热特性及基于相变材料的锂电池组热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电池热管理技术概述
        1.2.1 空气冷却技术
        1.2.2 液体冷却技术
        1.2.3 热管冷却技术
        1.2.4 相变冷却技术
    1.3 基于相变材料的锂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研究进展
    1.4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单体锂电池的热特性实验研究
    2.1 锂离子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
        2.1.1 锂离子电池结构
        2.1.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2.2 单体电池实验平台的搭建
        2.2.0 实验设备介绍
        2.2.1 电池容量的测试
        2.2.2 电池内阻特性实验研究
        2.2.3 开路电压温度系数测试
    2.3 本章小结
3 单体锂电池热特性仿真研究
    3.1 锂电池单体生热速率模型的建立
    3.2 单体电池的物性参数
        3.2.1 密度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3.2.2 比热容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3.2.3 导热系数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3.2.4 内阻的函数表达
    3.3 单体电池温度场瞬态仿真
        3.3.1 模型简化
        3.3.2 几何模型的建立
    3.4 仿真结果分析
        3.4.1 放电过程
        3.4.2 充电-放电过程
    3.5 实验与仿真结果对比
    3.6 本章小结
4 相变材料包覆单体锂电池的散热研究
    4.1 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热物性测试
        4.1.1 实验材料
        4.1.2 石蜡/碳纳米管相变材料的制备
        4.1.3 石蜡/碳纳米管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
        4.1.4 相变材料包覆锂电池的实验
    4.2 相变材料包覆单体锂电池的散热模拟
        4.2.1 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耦合软件简介
        4.2.2 相变问题的求解方法
        4.2.3 模型的建立
    4.3 仿真结果分析
        4.3.1 充电-放电过程对锂电池温度的影响
        4.3.2 充电-放电过程对熔化的影响
        4.3.3 相变材料厚度对锂电池温度的影响
        4.3.4 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与外界风冷对锂电池温度的影响
    4.4 仿真结果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相变冷却锂电池组的热状态影响规律仿真研究
    5.1 锂电池组模型建立
        5.1.1 模型建立
        5.1.2 网格划分结果
    5.2 单体之间间隙对锂电池组散热的影响
    5.3 相变材料潜热对锂电池组散热的影响
    5.4 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对锂电池组散热的影响
    5.5 电池排布方式对锂电池组散热的影响
    5.6 等差排列电池组对锂电池组散热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论文

四、锂电质量优于镍氢(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钴基负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储锂/储钠性能研究[D]. 孔华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合成及其储锂/钠性能[D]. 韦合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3]酸性焙烧条件下523型锂电正极材料中金属元素差异性脱出行为[D]. 张珂.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塔菲尔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丁双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6)
  • [5]基于芳杂环聚合物纤维的制备、微结构调控及其性能研究[D]. 孙国华.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6]新型二维材料MXene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应用[D]. 饶秋实.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EKF和UKF的锂离子电池SOC估算对比研究[D]. 肖天. 山东大学, 2020
  • [8]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宋建龙. 河北大学, 2020(08)
  • [9]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改性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 郑懂懂.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10]锂电池的生热特性及基于相变材料的锂电池组热控制研究[D]. 王一宇.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锂电池质量优于镍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