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研究学习再次闪耀

让研究学习再次闪耀

一、让研究性学习重放异彩(论文文献综述)

刘限,夏润玺,杨瑞生,石生林,姜义仁,秦利[1](2017)在《高等农业院校蚕学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思考》文中认为传统的蚕学专业是稀有且冷门的专业,面向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应充分结合行业和专业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培养蚕学专业实用型、科技型和创新型专业人才,促进行业进步和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充分调研行业发展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行业发展和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蚕学专业教学改革措施,从而提升蚕学专业大学生的素质,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科学整合和优化教学体系,引入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的课程,扩增现代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技术;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改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脱节现象;重新构建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内容,改善传统的蚕学专业教学模式。

苑敬萍[2](2017)在《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典型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进行地理数据输入和输出、存储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理数据分析、辅助决策的空间信息系统。GIS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以来,由于其综合多门学科于一体且拥有海量的地理数据资源以及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而产生的巨大潜能优势正被人们逐渐发掘,由此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十分可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时至今日,随着对GIS应用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其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优势已崭露头角,较早着手于GIS研究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制。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以及信息技术教学理论,无论是从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的方面还是从地理学的在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方面来看,中学地理教学都应引入GIS。GIS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应用于地理课堂也有着其它教学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当前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是中学阶段教学改革的热点,而GIS的出现为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为抓住这一发展契机,我国不少师范院校、综合院校开设了GIS专业,为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储备了一批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才。目前,GIS作为课本教学内容已出现在了中学地理教材中,但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而做的尝试仍局限于少数中学。就当前来看,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仍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多于实践研究,且相关研究和具体操作专业性较强,就全国目前大多数中学的硬件设施和师资状况来看,很难实现推广应用。因此,还需不断进行研究与尝试才能更好地将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同时结合本人的地理教学实践,将GIS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1)介绍了将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以及研究采用的方法,并规划了研究的技术路线。(2)介绍了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GIS相关概念。(3)介绍了GIS与中学地理教学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主要功能及其作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优势。(4)对适合采用GIS进行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分类;同时,将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应具备规范化教学流程,因此,设计了将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流程,以所设计的基本流程为基础进行了典型教学案例研究。(5)针对GIS在我国的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推广使用,所面临的很多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本文结合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GIS进行教学的实际情况做了初步探讨,其中一些设想和探索尚未经过大量实践检验,期待能在后续将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陈韶牮[3](2016)在《宋国生二胡艺术思想初探》文中指出宋国生先生是我国重要的二胡教家、演奏家、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其二胡艺术思想的核心是:“追求真挚的情感、浓郁的风格与高超技巧的完美统一”(谈龙建语)。这种艺术思想充分表现在他的创作、演奏、教学、理论研究等各个方面。笔者师从先生学习的过程中,深受这种艺术思想的影响,深感先生这套理论的科学性和前沿性的。正是因为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同,它激发我对这种艺术追求和艺术思想核心进行初步分析研究,达到对学习和从事二胡演奏艺术的工作者有指导意义的目的,并期待有志于二胡演奏事业发展的后来者们发扬光大先生的二胡艺术思想和体系。本文除了“前言”和“结语”外,共分设四章展开论述。其中第一章是传颂真挚情感,服务人民大众;第二章是突出浓郁风格,听众喜闻乐见;第三章是广泛吸收借鉴,提高演奏技术;第四章是情感、风格、技术,三者完美统一。

李海燕[4](2016)在《乡土历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贵州龙里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以促进历史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不断提升。乡土史资源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生身边最为熟悉和了解的,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根据历史教学目标,合理引入乡土历史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成效,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但是,当前来看,很多地方中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较少,许多学校甚至不用当地的乡土史资源,导致许多学生的乡土历史知识甚为贫乏。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使其能更好地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教育的作用。本文以贵州龙里县为例,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与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贵州龙里县乡土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更高效、高质地开发和利用当地乡土资料的对策,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目的是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真正达成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中情感价值观培养的目的。

邵艳红[5](2017)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小学英语交际教学重建》文中认为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经历了多次改革,其中以1980年代倡导的交际教学法影响最为广泛。交际教学法以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理论为理论基础。我国对交际教学的研究,开始以介绍、引进国外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主,以后逐渐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及方式。相关研究包括交际教学的教学原则问题,教学模式问题以及实践效果问题。但至今尚未有系统研究交际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在我国以往中小学英语交际教学研究中,曾先后涌现过“交际教学”、“任务型教学”和“以任务型教学模式为主的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教学理念。对于这些教学理念的变化,不少中小学英语教师产生了误解,认为“交际教学”过时了。其实,这是交际教学的重写,其内涵不断拓展。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交际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同时,增加学生英语思维的品质和文化品格的领悟,从深度和广度去拓展交际教学的内涵,从而真正实现交际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促使学生成为完整人格人的目标。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交际教学最主要的语言学理论基础。语境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要理论之一。语境自下而上可以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上下文语境是通过分析语篇衔接和语意连贯而形成的语篇分析理论。这种理论的引入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情景语境是通过语域理论来分析语篇,语域理论中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三大变量是研究语篇与语境的媒介。语域理论的引入,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良好途径;文化语境主要通过语篇体裁分析进行,它具体包括语篇体裁结构潜势和纲要式结构的分析。这种分析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又有效促进学生文化品格的提升。可见,语境的多层次性可以全方位地、有效促进语言教学。各章的内容和主要观点:第一章引论部分介绍选题的缘起、意义及价值,梳理交际教学的理论基础,明确相关概念。提出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重建中小学交际教学的必要性。第三章提出重建中小学英语交际教学的总体框架及设想:交际教学可以通过语篇衔接和语意连贯的分析策略来理解上下文语境;通过涵盖语场、语式、语旨三大变量的语域理论分析来理解情景语境;通过语篇体裁分析来理解文化语境,从而实现交际教学中学生能力与素养提升的多层次性。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具体探讨交际教学的重建的途径与措施。分别从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角度对交际教学的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内容运用进行分析:第四章从上下文语境的角度,探讨语篇衔接理论以及语义连贯理论在现行课标和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对策研究;第五章依据情景语境理论中的语域理论概念,分别从语场、语旨和语式角度对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评价环节进行分析,并提供对应、有效的教学策略;第六章从文化语境的角度探讨语篇体裁结构潜势在语篇分析中的作用与应用。第七章分别从交际教学的概念重建、内容重建和多层次语境构建以及意义构建来解决以往交际教学模式化、教学过程形式化以及教学语境单一化的问题。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及在初中英语教学案例,解析三个层次的语境在当前英语课堂中的实践应用。为中小学英语教学提供良好教学范本,达到重建中小学英语交际教学目的。同时,构建交际教学理论新框架与交际原则,探讨今后英语教学改革的构想与策略。第八章结语,回顾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特点与不足。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小学英语交际教学重建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只重视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而在实践中再度提炼理论的能力稍嫌不足,有待今后继续研究。

夏秧清[6](2015)在《湖州本土文化结合下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种种原因,中职语文教学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大部分中职生知识积累浅薄,阅读面狭窄;而另一方面湖州却有着非常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尚待挖掘。因此以湖州本土文化为结合点试行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力图寻找一条适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道路。

管西珍[7](2015)在《高中《文化生活》教学中视频资源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四个模块中,《文化生活》与其他三个模块的内容相比而言更加生动和贴近生活,主要意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情感。虽然文化生活课具有这些特点,但是实际教学中的政治教师却往往还是以单一的讲授法为主,并未着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性、独立性和体验性,以至于造成了课堂气氛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等现象。新课改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如何把单一枯燥的讲解转变为提高学生内在动机的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既能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又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本篇论文就是笔者针对《文化生活》教学的现状,把视频资源运用到课堂中的一些见解和设想。本论文的主体共分为三大部分。针对当前高中《文化生活》模块的实际教学现状,围绕视频资源的概念界定、特点,分析把视频资源运用到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何更好的在实际文化生活教学中高效高质的使用视频资源进行教学并提出了运用的原则和具体的方法、策略和案例。最后以调查问卷为基础对视频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第一部分,视频资源的概述。一是视频资源的概念界定、视频资源的特点,以及视频资源在高中《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关于视频资源的特点,本论文大概概括出了四个方面的特征:来源具有广泛性、内容与形式具有多样性、表现具有直观性、使用具有时效性。在论述视频资源在高中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时,首先论述了《文化生活》的特点和教学现状,然后其意义分别从:视频能够优化《文化生活》课堂教学,有利于践行新课程理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有利于提高教师修养和能力等方面来说明的。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论述了视频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笔者主要运用以素质教育为依托的情感教育理论、以生活化教学为基础的情境认知理论和运用全脑学习理论发展多元智力展开分析,论述了视频教学运用在《文化生活》中的理论支持。其次,提出了视频运用的原则:坚持方向性原则、代表性原则以及现实性原则。最后论述了视频资源的选择途径并归纳了每节课的特点、新课标要求和可以使用的教学视频,并用教学案例来实际讲述视频资源在《文化生活》课堂中的运用。第三部分主要基于调查问卷论述了视频资源在高中《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调查及反思。首先,视频教学运用在《文化生活》教学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应该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即第二部分提到的方向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和现实性原则。其次,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主要是对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如何在使用视频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辅助教学做了阐述,最终达到“促学”目的。

邹乐陶[8](2015)在《中国传统益智游戏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游戏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各种游戏伴随着人们的成长。中国传统益智游戏,是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益智游戏,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优秀民俗的一部分,从古至今,一直发挥着测智、启智、益智的作用。研究中国传统益智游戏,探索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具有十分重要和现实的意义,可以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游戏的关注,使优秀的民俗文化与时代紧密契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可以通过让传统游戏走入校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传统益智游戏,感受优秀传统游戏的魅力,并发挥传统益智游戏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培养更加健康合理的游戏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传统益智游戏的功能,根据目前学校课程教育中已有的对传统益智游戏的渗透与应用,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愿望设计在教学和活动中融入程度更深的教学计划,并与已开展相关实验的学校合作,通过对实践教学的介入、观察和分析,探讨传统益智游戏在当今教学中的功能开发及其具体表现。为此,全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阐述,一是中国传统益智游戏概述,对中国传统益智游戏的相关定义概念、种类和传统功能进行总结和梳理;二是对中国传统益智游戏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进行设计,展示设计理念,并分别针对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的不同情况,研究应用设计;三是实践案例分析,简述研究期间主要参与的实践案例,从案例中解析中国传统益智游戏在当代教育中所发挥的功能,总结实践经验,获得启示。将中国传统益智游戏应用于学校教育,是为传统游戏在当今社会发展寻求的新道路,是人们了解古代生活、传统民俗的新途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之一,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和文化的传承创新。因而,中国传统益智游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它在学校教育乃至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思考探究。

聂珊[9](2014)在《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文中认为插图是语文教科书的“第二语言”,是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等等;同时,它也是最为直接的图像资源,能让学生获得更为直接、便捷的信息。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对教科书插图的利用却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研究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选取本论题进行研究的原因;其次介绍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综述;再次介绍研究对象并理清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概念;最后介绍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意义。第二部分,简述现行教科书插图的基本情况,并介绍现行教科书插图的发展现状及根据本人所做的问卷调查对现行教科书插图的运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第三部分,分析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受到忽视的原因。第四部分,“对现行教科书插图的完善建议和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建议”,是本论文的重点,分别从教科书编排及审定等相关部门、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第五部分,为了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插图进行教学实践,按年级分别举教学实例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李萍[10](2012)在《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教学的创新》文中研究说明研究性学习方法是集研究和学习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学习方法,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及创新意识。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采用专题讲授模式、案例分析模式、探讨交流模式、手工制作实践模式等。

二、让研究性学习重放异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研究性学习重放异彩(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农业院校蚕学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蚕学专业建设状况
二、蚕桑行业发展现状
三、蚕学本科教学改革措施
    (一) 建设科学化的纵向与横向课程体系
        1.整合优化传统课程体系
        2.引入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课程
    (二) 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
    (三) 重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

(2)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典型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GIS地理教学应用现状
        1.2.2 国内GIS地理教学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和归纳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空间分析法
    1.5 技术路线
2 GIS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GIS相关概念
        2.1.1 地理信息系统
        2.1.2 地理信息系统组成
        2.1.3 GIS技术组成
        2.1.4 数字地图
    2.2 理论基础
        2.2.1 多元智能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理论
        2.2.4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
3 GIS相关功能及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用途
    3.1 GIS相关功能
        3.1.1 数据采集、处理和输出功能
        3.1.2 电子制图功能
        3.1.3 空间查询功能
        3.1.4 空间分析功能
        3.1.5 虚拟现实功能
    3.2 GIS在地理教学中的用途
        3.2.1 GIS是“地理学的第三代语言”
        3.2.2 GIS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来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2.3 教师运用GIS技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
        3.2.4 GIS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4 中学地理课程中适用GIS教学的主要内容分类和步骤
    4.1 中学地理课程中适用GIS教学的主要内容分类
        4.1.1 基础地图绘制类
        4.1.2 地理专题分析图、统计图类
        4.1.3 空间查询类
        4.1.4 空间分析类
        4.1.5 模拟演示类
    4.2 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步骤
        4.2.1 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流程
        4.2.2 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实现过程
5 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典型案例分析
    5.1 基于虚拟和三维GIS的地理教学案例
        5.1.1 案例选择
        5.1.2 课前准备阶段
        5.1.3 课堂实施阶段
    5.2 我国人口分布的“胡焕庸线”教学案例
        5.2.1 案例选择
        5.2.2 课前准备阶段
        5.2.3 课堂实施阶段
    5.3 基于GIS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
        5.3.1 研究性学习选题背景
        5.3.2 研究任务
        5.3.3 实施过程
6 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6.1 面临的问题
        6.1.1 师资力量不足以运用GIS进行地理教学
        6.1.2 教学环境方面问题
        6.1.3 教学软件掌握难度大
        6.1.4 数据来源不充分
    6.2 提升GIS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对策
        6.2.1 强化师资水平和创新能力
        6.2.2 完善中学GIS硬件配套设施建设
        6.2.3 加强GIS软件和技术方面的智能化程度
        6.2.4 加强GIS教学数据资源的共享水平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宋国生二胡艺术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传颂真挚情感,服务人民大众
    第一节 追求真挚感情,是社会主义音乐家的首要任务
    第二节 深入人民大众生活,是追求真挚情感的最好途径
    第三节 奉献最美艺术,是服务人民大众的最好体现
第二章 突出浓郁风格,群众喜闻乐见
    第一节 浓郁风格是提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广泛深入向民族民间学习是突出浓郁风格的基础
    第三节 风格浓郁多样,群众喜闻见
第三章 广泛借鉴吸收,提高演奏技术
    第一节 遵循技术、艺术的辩证关系,提高二胡演奏技巧
    第二节 广泛吸收、借鉴,发展演奏新技术
    第三节 建立二胡演奏技术训练体系,科学指导教学
第四章 情感、风格、技巧三者完美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4)乡土历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贵州龙里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情况
        (2)国内研究情况
    三、相关文献综述
    四、研究目的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七、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乡土历史资源概念界定及分类
    第一节 乡土历史资源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乡土历史资源的分类
        一、文本资源
        二、实物资源
        三、电子化及数字化资源
    第三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的意义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统编历史教材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有利于促进历史教师职业素养提升
        五、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旅游发展
    第四节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利用应遵循的原则
    第五节 贵州龙里县乡土历史资源综述
        一、独特的人文宝库
        二、丰富的物质资源
第二章 贵州龙里县乡土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贵州龙里县乡土历史教育的现状调查
    第二节 乡土历史教学当前面临的窘境
        一、国家、各级政府没有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二、历史乡土教材缺乏和滞后
        三、学生不太重视历史科
        四、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教学考核没有统一标准
    第三节 乡土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存在突出问题
        一、乡土历史资源课程设置缺少硬性标准
        二、乡土历史教材编写质量难以有效控制
    第四节 历史教师乡土历史教学专业化不足
    第五节 与国家中学历史教育之间的冲突
第三章 加强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第一节 乡土历史资源课程的设置
        一、在初一、初二阶段开设专门的乡土历史教育课程
        二、与地方历史课程相结合
    第二节 与乡土地理、政治、文化等内容相结合
    第三节 因地制宜编写具有适用性的乡土历史教材
        一、教材编写主体的专业化
        二、突出特色性与现实性原则
        三、突出实践性与参与性的原则
    第四节 加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一、民族精神和民族认同感的概念及意义
        二、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的途径
    第五节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乡土历史资源
    第六节 充分利用图书馆和资料室挖掘乡土史资源
    第七节 组织学生开展乡土课程资源调查研究活动
    第八节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发和利用乡土史资源
    第九节 贵州龙里县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反思与设想
        一、不断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的互动教学
        三、积极建设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库
        四、进一步完善历史教学的评价体系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小学英语交际教学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选题的缘起、意义及价值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选题的意义
        1.1.3 选题的价值
    1.2 研究背景
        1.2.1 研究交际教学的缘起
        1.2.2 有关交际教学的争议
        1.2.3 交际教学的理论及模式
    1.3 研究综述
        1.3.1 语境研究
        1.3.2 语篇研究
    1.4 相关概念诠释
        1.4.1 语言
        1.4.2 交际教学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
2 中小学英语交际教学困境及改革
    2.1 当前交际困境
        2.1.1 概念的误解
        2.1.2 方法的误用
    2.2 成因分析
        2.2.1 方式因素
        2.2.2 其他因素
    2.3 英语课程改革:基于标准的分析
        2.3.1 课程标准的交际导向
        2.3.2 课程标准改革的导向分析
3 交际教学的语言学回归
    3.1 系统功能语言学
        3.1.1 系统观
        3.1.2 功能观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交际教学
        3.2.1 系统观对交际语境的影响
        3.2.2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交际教学
    3.3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境语篇
        3.3.1 概念由来
        3.3.2 相互关系
        3.3.3 语境语篇观下的交际教学
4 上下文语境下的语篇分析与语言能力培养
    4.1 上下文语境
    4.2 教学中的语篇要求
        4.2.1 课程标准中的语篇
        4.2.2 教材中的语篇
    4.3 语篇分析与语言能力
        4.3.1 主位结构
        4.3.2 信息结构
        4.3.3 衔接理论
        4.3.4 语篇测试
5 情景语境下的语域理论应用与思维能力培养
    5.1 情景语境
    5.2 语域理论
        5.2.1 概念分析
        5.2.2 教学改革中的理论需求分析
        5.2.3 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5.3 语域理论实践与改革路径
        5.3.1 教学设计应用
        5.3.2 基于课例研究的语域分析
        5.3.3 教学评价改革
6 文化语境下的语篇体裁分析与文化意识培养
    6.1 文化语境
    6.2 语篇体裁
        6.2.1 语篇体裁结构潜势
        6.2.2 纲要式结构
    6.3 实践探索
        6.3.1 语篇体裁分析
        6.3.2 语篇体裁分析应用
        6.3.3 语篇比重分析
    6.4 语篇教学重建
        6.4.1 阅读教学中的语篇体裁分析
        6.4.2 写作教学中的语篇教学
7 重建交际:语境与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
    7.1 交际教学概念重建
        7.1.1 交际语言的社会属性回归
        7.1.2 交际语言的功能属性回归
    7.2 交际教学内容重建
    7.3 交际教学多层次语境建构
        7.3.1 传统交际教学:聚焦语言知识的落实
        7.3.2 自下而上语境建构的交际教学
        7.3.3 自上而下语境构建的交际教学
    7.4 基于意义推进的交际教学构建
    7.5 交际教学使用原则
        7.5.1 社会性原则
        7.5.2 有效性原则
        7.5.3 得体性原则
        7.5.4 跨文化交际原则
    7.6 交际教学中的语境特征
        7.6.1 语境的运动性
        7.6.2 语境的层级性
        7.6.3 语境的对应性
        7.6.4 语境的开放性
8 结语
参考文献

(7)高中《文化生活》教学中视频资源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1、 选题缘由
        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论文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问卷调查法
    (四) 创新之处
一、 视频资源概述及在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 视频资源的界定与特点
        1、 视频资源概念界定
        2、 视频资源的特点
    (二) 视频资源在高中《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 《文化生活》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2、 视频能够优化《文化生活》课堂教学
        3、 有利于践行新课程理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4、 有利于提高教师修养和能力
二、 视频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探讨
    (一) 理论支持
        1、 以素质教育为依托的情感教育理论
        2、 以生活化教学为基础的情境认知理论
        3、 运用全脑学习理论发展多元智力
    (二) 视频资源在高中《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1、 坚持方向性原则
        2、 坚持代表性原则和现实性原则
    (三) 《文化生活》可用视频的选择
        1、 选择途径
        2、 《文化生活》视频资料的选择运用
    (四) 运用视频资源进行《文化生活》教学设计案例
三、 视频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调查及反思
    (一) 视频资源运用的调查问卷分析
    (二) 反思与改进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8)中国传统益智游戏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中国传统益智游戏概述
    第一节 定义和概念
    第二节 传统益智游戏的种类
        一、绳环类
        二、板类
        三、块类
        四、棋牌类
        五、言语类
    第三节 益智游戏的传统功能
        一、测智
        二、识物
        三、练手
        四、悟理
        五、养性
第二章 中国传统益智游戏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设计
    第一节 设计理念
        一、以人为本,因事制宜
        二、切实可行,便于操作
        三、传承文化,与时俱进
    第二节 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一、穿插传统益智游戏,调节气氛、辅助教学
        二、以传统益智游戏为案例,生动展示教学内容
        三、做玩具、玩游戏,增加动手实践
        四、追溯游戏的历史,揭示内涵,升华课程
        五、全面分析传统益智游戏,增强学科综合
    第三节 在课外活动中的应用设计
        一、组织兴趣小组
        二、开展相关比赛活动
        三、一“进”一“出”
第三章 实践案例分析
    第一节 实践案例
        一、课程教学案例——传统益智游戏在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二、课外活动案例——九连环解环比赛
    第二节 当代教育功能解析
        一、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各项知识技能
        三、促进学生心性品德和价值观的形成
    第三节 实践启示
        一、取得的成绩
        二、发现的问题
        三、建议与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界定概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意义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2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基本情况概览
    2.1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的分类及其作用
        2.1.1 语文教科书插图的分类
        2.1.2 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2.2 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的发展现状及运用现状调查
        2.2.1 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的发展现状
        2.2.2 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调查及其分析
3 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受到忽视的原因
    3.1 插图本身存在的问题
    3.2 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插图的认识问题
4 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的完善建议和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建议
    4.1 对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的完善建议
        4.1.1 插图绘制应遵循的要求
        4.1.2 对教科书编排及审定等相关部门的建议
    4.2 对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建议
        4.2.1 对教师的建议
        4.2.2 对学生的建议
5 插图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教学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分析
    (一) 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需要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本身特点的需要
    (三) 学生心智发展的需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一) 专题讲授模式
    (二) 案例分析模式
    (三) 探讨交流模式
    (四) 手工制作实践模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教学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应注意的事项
    (一) 案例分析模式应注意的事项
    (二) 课堂探讨交流模式应注意的事项
    (三) 手工制作实践模式应注意的事项

四、让研究性学习重放异彩(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农业院校蚕学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思考[J]. 刘限,夏润玺,杨瑞生,石生林,姜义仁,秦利.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2]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典型案例研究[D]. 苑敬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3]宋国生二胡艺术思想初探[D]. 陈韶牮. 天津音乐学院, 2016(08)
  • [4]乡土历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贵州龙里县为例[D]. 李海燕.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5]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小学英语交际教学重建[D]. 邵艳红. 浙江大学, 2017(09)
  • [6]湖州本土文化结合下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J]. 夏秧清. 现代职业教育, 2015(17)
  • [7]高中《文化生活》教学中视频资源的运用研究[D]. 管西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8]中国传统益智游戏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邹乐陶.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9]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D]. 聂珊.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2)
  • [10]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教学的创新[J]. 李萍. 百色学院学报, 2012(05)

标签:;  ;  ;  ;  ;  

让研究学习再次闪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