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干涉实验的改进——第五届全国自制教具评选获奖作品之一

薄膜干涉实验的改进——第五届全国自制教具评选获奖作品之一

一、薄膜干涉实验的改进——第五届全国自制教具评选获奖作品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何晨芯[1](2018)在《职前物理教师物理摄影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展物理摄影实践活动符合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同时物理摄影作品还是富有个性和创新性的物理课程资源之一。物理教师具备优秀的“物理摄影能力”是发挥物理摄影的价值,促进物理摄影实践活动开展和开发优秀物理摄影课程资源的前提。因此,本研究聚焦于职前教师的物理摄影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职前教师专业素质和多元智力的发展,将物理课程目标落到实处。同时,借助本次实践研究,试探寻培养物理师范生物理摄影能力的有效策略,提出行之有效的培养建议。本论文的重点内容有两部分:第一,物理摄影作品评价量表的编制过程。该部分主要阐述了评价量表的编制依据与修改过程,还对各评价要素做详细的解释说明。第二,职前物理教师物理摄影能力的培养。本研究采用“理论指导-实践拍摄-评价-反馈指导”的教学模式,对某某师范大学物理师范专业的53名大三本科生的物理摄影能力进行培养。培养一共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阶段二,学生首次创作物理摄影作品,并由3位评分者对作品进行评分;阶段三,研究者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问题反馈与修改指导;阶段四,部分学生再次进行摄影创作,研究者对这些学生做进一步分析指导。接着,以职前教师的首次物理摄影作品的成绩为依据,分析职前教师经过前期理论指导后的物理摄影能力情况。其结果表明:第一,经前期培养后,职前教师基本具备物理摄影创作的能力,但其物理摄影能力尚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较好地指导学生参加物理摄影活动和开发物理摄影这一课程资源。第二,男女生的物理摄影能力有显着差异。女生在实验创造、物理现象的观察、对色彩、对焦和曝光的把握上,以及将物理观念与摄影艺术创作相结合的能力上优于男生,而在物理摄影作品的标题的命名、物理现象的解释和构图能力上没有显着差异。第三,高、中、低分组职前物理教师的物理摄影能力没有显着差异。最后,本研究结合对首次摄影作品具体内容的分析,总结出几条培养建议:应多赏析优秀物理摄影作品并思考与借鉴;应增加实践机会,及时指导并修改;要注重对标题和文字描述科学性的指导;可以指定主题进行摄影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可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

胡兴根[2](2016)在《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既是学习中学物理概念、规律的基础,是中学物理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又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因此,物理实验仪器对于中学物理课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相比物理实验室中的厂制仪器,物理教师自制的教具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要制作出符合物理教学要求、能够很好的展示物理原理的教具,教师自身先要具备良好的动手制作教具的能力,但由于众多原因,我国大部分中学物理教师存在着对待自制教具的重视度不够、自制教具的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利用“微课程”的相关微视频、微课件、微练习等组成部分,建构关于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的设计模式,并设计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实例,一方面,希望引起中学物理教师对于自制教具这项物理教研活动的重视;另一方面,丰富教师、学生关于自制教具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操作方面的知识。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关于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综述,包括教具、自制教具和中学物理自制教具三个核心概念的界定,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加深了笔者自身对自制教具的定义、功能等多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比如对于自制教具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不全面、自制教具研究现状呈现零散化、个人化特点等。第三章为微课程研究综述及其特点分析,介绍了微课程的定义、给出了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定义,梳理了国内外微课程的发展状况。第四章分析了微课程的特点,对设计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建构了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设计模式对现有研究者提出的几个微课程设计模式进行分析,建构了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的设计模式。第五章为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实例的设计,包括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的组成部分,设计和开发了杠杆放大技法、轮轴放大技法、和光学放大技法三个自制教具的微课程实例,提出了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设计原则。第六章为研究总结,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同时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王永刚[3](2009)在《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研究》文中认为中学物理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科学探究的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资源短缺、应试教育、对实验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原因,使得实验教学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展,导致我们的学生探究与创新的意识淡薄。如今,中学的教育设施逐渐改善,电教设备也普遍应用于教学。尽管如此,增添的实验器材以及先进的电教设施仍远远满足不了实验教学对教具的需求。自制教具在缓解教学设施短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探究及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可是,据笔者调查,很多教师没有亲自做过教具,在动手制作方面也存在很多困难,所以,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是比较有实用价值的。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笔者分析国内外开展实验教学的差距、自制教具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独特优势。最后,点明开展本课题的意义;第二章是对自制教具的认识,笔者从自制教具的定义、功能、意义及现状进行分析,加深对自制教具全方面的了解;第三章介绍如何设计和制作自制教具;第四章为自制教具的案例,其中“斜面受力随倾角变化演示仪”和“组合式静电演示仪”都是由笔者首创的自制教具。特别是“组合式静电演示仪”可以用于演示10多个静电演示实验,在中学实验教学中应有很大的推广价值,笔者希望通过介绍这些教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激发广大教师参与创作的激情;第五章笔者分析了自制教具与教学效果的关系,并设计了自制教具教学的案例,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自制教具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笔者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全面阐述自制教具的定义、功能、意义、现状及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消除了教师对自制教具认识的不足。第二,三年来,笔者积极动手开发、制作出一些原理简单、演示效果明显、在中学很有使用价值的新教具。这不仅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参考实例,还可以带动教师动手制作教具的热情。

李之应[4](2001)在《多功能光学演示仪》文中指出

李祖恩[5](2001)在《薄膜干涉实验的改进——第五届全国自制教具评选获奖作品之一》文中提出 高中物理讲薄膜干涉实验时,按书上的装置来做,虽能勉强做出,但笔者认为,效果还不十分理想。(1)金属丝圈在肥皂液里蘸过以后,环上形成的液膜,要等一阵,让液膜形成楔形截面才能看到干涉条纹。在这"等"的过程中,肥皂液膜由于受风吹,操作者的喘气,酒精灯火焰的热辐射等因素的干扰,液膜蒸发快,存留时间短(几秒至十几秒钟),

二、薄膜干涉实验的改进——第五届全国自制教具评选获奖作品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薄膜干涉实验的改进——第五届全国自制教具评选获奖作品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职前物理教师物理摄影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物理摄影的教育价值
        1.1.2 在职教师从事物理摄影方面的情况
        1.1.3 能力培养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1.1.4 物理摄影能力的培养平台
    1.2 研究意义
        1.2.1 补充师范生教育的形式,发展专业素质与多元智力
        1.2.2 提高职前教师的物理摄影能力,提出培养建议
        1.2.3 聚焦图片的科学表达,推广物理摄影
        1.2.4 推动中学物理摄影实践活动(比赛)的开展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摄影与摄影艺术
        2.1.2 物理摄影
        2.1.3 物理摄影能力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理论基础
        2.3.1 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2.3.2 多元智力理论的本质
        2.3.3 多元智力理论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2.3.4 物理摄影能力的培养与多元智力的培养
第3章 物理摄影作品评价量表的编制
    3.1 方法与程序
        3.1.1 编制的依据
        3.1.2 评价量表的初始编制
        3.1.3 试评与修改
        3.1.4 各评价要素的说明
    3.2 效度分析
第4章 培养职前教师物理摄影能力的实践
    4.1 研究对象
    4.2 物理摄影能力的培养过程
        4.2.1 阶段一:理论指导
        4.2.2 阶段二:物理摄影作品的创作与评价
        4.2.3 阶段三:反馈与指导
        4.2.4 阶段四:个别指导
第5章 职前教师物理摄影能力及作品的分析
    5.1 首次物理摄影作品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5.1.1 摄影主题的选择情况
        5.1.2 统计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5.2 职前教师物理摄影能力的分析
        5.2.1 职前教师的物理摄影能力情况
        5.2.2 不同性别职前教师物理摄影能力对比与分析
        5.2.3 高、中、低分组职前教师的物理摄影能力对比
    5.3 对首次摄影作品具体内容的分析
    5.4 职前教师物理摄影能力的培养效果
第6章 研究的结论、建议与反思
    6.1 研究的结论
        6.1.1 职前物理教师物理摄影能力的培养情况
        6.1.2 不同性别职前教师物理摄影能力对比结论
        6.1.3 高中低分组职前教师物理摄影能力对比结论
    6.2 研究的建议
    6.3 研究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物理摄影作品评分表
    附录2: 物理摄影作品提交模板
    附录3: 部分优秀物理摄影作品汇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程本身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的课程标准提出要求
        1.1.2 上海、浙江实行高考改革试点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考察
        1.1.3 微课程的兴起与发展为自制教具的广泛传播提供契机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研究综述
    2.1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概念界定
    2.2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国内自制教具研究述评
        2.3.1 对自制教具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不全面
        2.3.2 对自制教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错误认识
        2.3.3 自制教具研究现状呈现零散状态
    2.4 微课程研究综述
        2.4.1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概念界定
        2.4.2 国外微课程的发展
        2.4.3 国内微课程的发展
3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设计
    3.1 微课程的特点及设计自制教具微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3.1.1 微课程的体积微、时长微
        3.1.2 微课程的内容微
        3.1.3 微课程之间存在松散耦合关系
        3.1.4 微课程便于网上教学与交流
    3.2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设计模式的建构
        3.2.1 现有微课程设计模式的分析
        3.2.2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设计模式建构
        3.2.3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设计模式分析
4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实例设计
    4.1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的组成部分
        4.1.1 微视频
        4.1.2 微课件
        4.1.3 微练习
    4.2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设计实例
        4.2.1 实例一: 杠杆放大技法自制教具的微课程
        4.2.2 实例二: 轮轴放大技法自制教具的微课程
        4.2.3 实例三: 光学放大技法自制教具的微课程
    4.3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4.3.1 以学为主原则
        4.3.2 隐性知识可视化原则
        4.3.3 科学性原则
        4.3.4 简易性原则
        4.3.5 趣味性原则
        4.3.6 交互性原则
5 研究总结
    5.1 研究结果
    5.2 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及科研情况

(3)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
    1.2 中美实验教学比较
    1.3 新课程标准中体现实验教学的改革
    1.4 实验教学调查
    1.5 自制教具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对自制教具的认识
    2.1 对自制教具定义的认识
    2.2 对自制教具功能和作用的认识
    2.3 对自制教具意义的认识
    2.4 对自制教具现状的认识
第三章 设计和制作自制教具的要求
    3.1 自制教具对动手能力的要求
    3.2 自制教具对材料的要求
    3.3 设计自制教具的要求
    3.4 制作自制教具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自制教具案例
    4.1 微小形变的显示
    4.2 斜面受力随倾角变化演示仪
    4.3 高压静电电源的设计和制作
    4.4 异形导体表面电荷分布演示
    4.5 静电跳球
    4.6 避雷针原理
第五章 自制教具与教学效果
    5.1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心理特征和动机
    5.2 自制教具提高教学效果
    5.3 自制教具教学案例(尖端放电与避雷针)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本人在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多功能光学演示仪(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主要部件外形装置图 (如图1所示)
2 仪器特点及用途
    2.1 特点
3 制作材料
4 制作方法
    4.1 导轨及底座的制作
    4.2 光源的制作
    4.3 吸附式磁性光屏的制作
    4.4 光盘的制作
    4.5 实验支承台
    4.6 照相机暗盒的制作
    4.7 单缝光栏、多缝光栏和幻灯片架的制作
    4.8 其它元件
5 使用方法
    5.1 演示平面镜成像规律
    5.2 演示光的反射定律
    5.3 演示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现象
    5.4 观察凹凸面镜对平行光线的会聚和发散作用
    5.5 演示透镜的光学性质
    5.6 演示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和测凸透镜的焦距
    5.7 演示幻灯机的原理
    5.8 观察白光的色散与合成的演示实验
    5.9 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原理的演示
    5.10 演示照相机的原理
    5.11 演示双缝干涉
    5.12 演示
6 仪器的保养和补充说明

四、薄膜干涉实验的改进——第五届全国自制教具评选获奖作品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职前物理教师物理摄影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 何晨芯.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2]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微课程设计研究[D]. 胡兴根.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3]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研究[D]. 王永刚. 四川师范大学, 2009(02)
  • [4]多功能光学演示仪[J]. 李之应.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01(06)
  • [5]薄膜干涉实验的改进——第五届全国自制教具评选获奖作品之一[J]. 李祖恩. 物理通报, 2001(01)

标签:;  ;  ;  ;  

薄膜干涉实验的改进——第五届全国自制教具评选获奖作品之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