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红白病变综合征症状的治疗

口腔黏膜红白病变综合征症状的治疗

一、口腔粘膜红白色损害综合征的病症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铸[1](2021)在《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之下文本翻译错误分析及译后编辑模型研究 ——以医学词条汉英翻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是一种端到端的编码-解码结构,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获取自然语言之间的映射关系。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作为机器翻译的最新发展阶段,较之传统基于短语的机器翻译,其输出结果在忠实度与流畅度方面有了显着提升,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更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然而,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译文质量仍待提高。本文选取5958条医学词条作为素材,以文档形式上传至谷歌(https://translate.google.cn/)与百度(http://fanyi.baidu.com/translate)在线翻译平台,并用所得英译结果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文参考已有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型,将错误类型归结为四个类别。研究结果显示:(1)两种神经机器翻译出现频率较高的错误类型,即误译、冗译、漏译、词序不当;(2)由于训练所使用的语料库不同,百度与谷歌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所呈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此外,两种神经网络机器翻译频繁出错的原因主要为缺乏语境意识与文化意识;(3)本文从人工干预方面提出机器译文质量改进建议:针对误译,可运用直译、意译、增加注释、参考平行文本的方法来修改机译错误;针对漏译和冗译,可分别运用增译和减译的方法来修改机译错误;针对词序不当,可运用词序调整的方法来修改机译错误,以期提高医学词条机器翻译的质量。针对以上发现,笔者认为针对该类医学专业领域翻译,应该以“机译+初级审校+高级审校(医学背景专业)”的模式进行,从而有效保证译文质量。

张羽[2](2021)在《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及数据挖掘探讨周彩云教授治疗白塞病经验》文中提出1.研究背景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以口腔及外阴溃疡、眼炎和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血管炎症性疾病,疾病发展至后期可累及多个系统。白塞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西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暂无特效药物,治疗上主要以局部治疗及对症治疗为主,但西药大多副作用大,且停药后易复发,对于本病的治疗,中医学从治病求本、辨证论治出发,有一定的优势,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以缓解使用西药带来的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历史悠久,其相关治疗经验代代相传,白塞病的中医药治疗也在传承中不断的创新,但目前尚无对于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系统的文献分析,归纳与总结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发展与现状,了解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发展及现状对于未来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发展及创新有重要意义,故本课题通过对近20年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大致规律与方向,为未来中医药治疗白塞病提供临床及科研的参考。周彩云教授治疗白塞病经验丰富,本课题同时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周彩云教授治疗白塞病经验,总结其用药方式和辨治规律,在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整体规律与方向的基础上探讨周彩云教授治疗白塞病的经验与学术思想,为临床上治疗白塞病提供参考。2.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近二十年(2000-2020)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白塞病提供临床及科研的参考,并对周彩云教授临床治疗白塞病的经验进行数据挖掘,对周彩云教授临床诊治白塞病的经验进行探讨与总结,探索周师治疗白塞病的辨证思路与用药规律。3.研究方法3.1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对中医药治疗白塞病进行相关文献检索,通过阅读筛查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用EXCEL及CiteSpace对文献中的内容(文献发表时间、刊载期刊、核心作者、文献类型、中医证型及中医治疗)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与总结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发展与诊疗规律。3.2数据挖掘研究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录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西苑医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的白塞病患者,共纳入80例,所有纳入的患者均由周彩云教授本人诊治,整理记录信息完善的病例,病例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症状、中医诊断与辨证治则、舌脉信息、方药等。通过数据挖掘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挖掘周彩云教授诊治白塞病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的证型分布、药物频次、用药规律等,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总结周彩云教授诊治白塞病的学术经验。4.研究结果4.1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4.1.1文献基本特征本研究共纳入330篇文献,其中名医经验78篇,病例报道35篇,临床研究115篇,实验研究6篇,理论研究64篇,综述类27篇,文献研究5篇;年度发文量虽然较为波动,但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其中有两个明显的峰值,分别是2008年和2010年;根据文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分析文献发文地区分布,330篇文献分别分布在我国22个省,4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其中排名前十的地区为山东省、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河南省、黑龙江省、广东省、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上海市及辽宁省;纳入的330篇文献分别分布在119种期刊中,刊登文献量排名前十的文献分别为新中医、中医杂志、四川中医、河北中医、风湿病与关节炎、山东中医杂志、中医研究、中国民间疗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及陕西中医。4.1.2中医辨证与用药特征因综述类文献中涉及到的辨证分型及用药与名医经验类、临床研究类等类型文献内容有相同之处,故综述类文献仅用于分析文献基本特征,不用于辨证及用药特征的统计,分析中医辨证及用药特征的文献共303篇。纳入的303篇文献中,辨证分型出现的证型频次共计185次,共74种不同证型,将74种不同证型提取其关键词进行分类,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阴虚、热毒、脾虚、血瘀、阳虚、气虚、肝郁、气滞、心火亢盛、血虚、血热;白塞病的治疗方法较为多样,其中涉及到内治法的文献共234篇,外治法9篇,内治法结合外治法60篇;白塞病内服汤药分为专方(自拟方)和验方,其中急性期验方使用频次最高的十种方剂为甘草泻心汤、龙胆泻肝汤、四妙勇安汤、犀角地黄汤、知柏地黄汤、五味消毒饮、清胃散、赤小豆当归散、导赤散、黄连解毒汤,专方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十味中药分别为生甘草、黄柏、黄芩、黄连、生地黄、当归、土茯苓、金银花、牡丹皮、赤芍;疾病缓解期验方使用频次高于两次的方剂为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参苓白术散、赤小豆当归散,专方使用的中药使用频次最高的十味中药分别为:茯苓、白芍、白术、当归、党参、黄芪、生地黄、熟地黄、黄柏、麦冬;外治法中,熏蒸外洗方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依次为:苦参、黄柏、蛇床子、白鲜皮、地肤子、冰片、黄连、白及等;针灸选穴选择频次较高的穴位分别为:合谷、肝俞、足三里、三阴交、心俞、脾俞。4.2数据挖掘研究结果4.2.1患者一般情况周彩云教授诊治的80个病案中,男性有36例,女性有44例,男女比例为1:1.22。年龄大多分布在20-60岁之间,占病例总数的83.8%。4.2.2患者基本症状纳入的白塞病患者主要症状为口腔溃疡(82.1%)、关节痛(27.4%)、眠差(23.8%)、生殖器溃疡(22.6%)、纳差(15.5%)、结节性红斑(15.5%)、咽痛(14.3%)、面部痤疮(10.7%)等;舌象主要为舌红(60.0%)、舌淡红(26.35%)、舌暗(17.5%)、齿痕舌(13.8%);舌苔主要为苔黄腻(37.5%)、苔白(31.3%)、苔白腻(12.5%)、苔薄白(12.5%)、苔薄黄(7.5%)等;脉象主要为脉沉细(42.5%)、脉滑(27.2%)、脉弦(10.0%)、脉滑数(10.0%)、脉细(10.0%)、脉数(10.0%)等。4.2.3辨证及用药规律纳入的白塞病患者主要辨证分型为湿热内蕴(61.3%)、脾虚湿困(13.8%)、气阴两虚(8.8%)、阴虚湿热(6.3%)、肝胆湿热(5.0%)、热毒蕴结(3.8%)等;主要治法治则为清热利湿(67.5%)、健脾利湿(12.5%)、益气养阴(8.8%)、滋阴清热(7.5%)、清热解毒(6.3%)、清肝泻火(6.3%)等;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金银花(90.5%)、生甘草(86.9%)、玄参(84.5%)、茯苓(78.6%)、当归(72.6%)、赤芍(65.5%)、牛蒡子(63.1%)、生薏苡仁(61.9%)、大青叶(50.0%)、浙贝母(47.6%)、芦根(45.2%)、白茅根(42.9%)、百合(41.7%)、蒲公英(39.3%)、黄连(31.0%)等;基于关联规则,得出核心药物8味,分别为金银花、玄参、赤芍、当归、生甘草、牛蒡子、茯苓、生薏苡仁,并得出65组高频药组,频次较高的药组分别为金银花-玄参、金银花-甘草、玄参-甘草、金银花-玄参-甘草、玄参-当归等;基于熵方法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得出16个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黄芩、胖大海、木蝴蝶,白茅根、瓦楞子、大青叶,白茅根、赤芍,炙甘草、甘草、玄参、蒲公英、郁金、酸枣仁等,及8个新方组合,分别为黄芩、胖大海、木蝴蝶、大腹皮,白茅根、瓦楞子、大青叶、海螵蛸,白茅根、瓦楞子、赤芍、海螵蛸等。5.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对330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发现白塞病的发病与湿毒、脾虚等病因密切相关,急性期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缓解期以补脾益肾养阴为主,通过对80个周师临床治疗白塞病的验效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发现周师临床诊疗白塞病,主要从湿、热、毒三邪入手,认为白塞病的关键病机为湿热毒蕴,脾虚湿困,瘀血贯穿始终,治疗大法为清热解毒、健脾祛湿、活血化瘀。在临床用药方面,周师以四妙勇安汤为基础方加减辨证治疗。

曹阳[3](2021)在《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腔科的临床常见疾病,以疼痛和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影响咀嚼肌、颞下颌关节及相关结构,其致病因素尚不明确。随着双轴诊断标准的提出,精神心理因素作为一种可能的致病因素受到广泛的关注。精神心理因素与口颌系统疾病之间关系的证据主要来源于流行病学研究、临床报道或问卷调查,目前尚缺乏来自动物相关实验研究的直接证据。本实验通过构建大鼠慢性束缚应激模型,研究心理应激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的组织结构及髁突软骨中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寻精神心理因素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为口腔临床疾病的预防以及诊疗提供新的医学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实验将48只8周龄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平均分配为两个大组(慢性束缚应激组与空白对照组),每组各24只。然后每个大组又分为慢性束缚应激14天、21天、28天三个亚组,每个亚组各8只。1、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建立心理应激模型,在慢性束缚应激后各个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状态与行为变化,测量体重,同时进行旷场实验并测定血清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以及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验证慢性束缚应激模型构建成功。2、在慢性束缚应激后各时间点处死各组大鼠,分离其颞下颌关节进行HE染色,观察髁突软骨及软骨下骨的组织学变化。3、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慢性束缚应激后各时间点,髁突软骨中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13,MMP-13)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2,TIMP-2)的表达。结果:1、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慢性束缚应激组的大鼠的体重均显着减轻(P<0.05),旷场实验得分均显着降低(P<0.05),血清ACTH与CORT的表达量均显着增高(P<0.001)。2、对照组在实验各个时间点髁突软骨表面光滑完整,层次分界明显,软骨下骨骨小梁排列规则有序。慢性束缚应激14天,21天,28天后髁突软骨可见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及软骨下骨异常骨重塑,且随着时间延长病变愈发加重。3、慢性束缚应激21天,28天组大鼠髁突软骨中MMP-2和TIMP-2的表达水平较各自对照组以及慢性束缚应激14天组显着升高。慢性束缚应激28天组大鼠髁突软骨中MMP-13表达水平均较相应对照组以及慢性束缚应激14天组显着升高(P<0.05)。结论:1,慢性束缚应激可以使大鼠处于心理应激状态,表现出显着的抑郁样行为以及相关激素改变。2,慢性束缚应激可导致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组织结构出现明显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髁突软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以及软骨下骨异常骨重塑。且随着时间延长,病变程度加重。3,慢性束缚应激可导致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因子MMP-2、MMP-13及TIMP-2的表达发生改变。

高文聪[4](2021)在《卡托普利对hACE2高血压小鼠感染SARS-CoV-2后心脏及肺的损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疾病大流行正在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威胁。高血压患者感染了 SARS-CoV-2后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新冠肺炎疾病特征,甚至加重死亡率。目前尚无报道阐明高血压患者与新冠肺炎疾病之间的关系,且无继续服用卡托普利降压药后是否会加重心脏或肺损伤的报道。因此,本文为阐明高血压患者感染SARS-CoV-2后服用卡托普利降压药是否会对心脏及肺组织产生损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为高血压患者感染SARS-CoV-2后的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首先对C57/B6小鼠进行卡托普利给药,qPCR检测判断卡托普利是否会影响心脏及肺mACE2的表达。接下来建立hACE2高血压小鼠模型,用该模型感染SARS-CoV-2,最后对该感染模型进行卡托普利给药。采用qPCR检测感染小鼠心肺组织及粪便中的病毒载量以指示小鼠的受感染情况,再用qPCR、Masson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蛋白印迹实验、ELISA实验来检测小鼠感染后的心脏纤维化指标、心肺炎症指标、心脏胶原容积、心脏肥大指标等来判断心肺的损伤或炎症情况,探索卡托普利给药是否会对小鼠的心脏及肺组织产生损伤。[结果](1)卡托普利处理会增加C57BL/6小鼠心脏及肺mACE2的mRNA表达。C57BL/6小鼠进行卡托普利给药第5天及第7天后,心脏中的mACE2表达水平升高;在给药第5天后,肺组织中的mACE2表达水平升高。(2)成功建立hACE2高血压小鼠模型。hACE2小鼠在埋入Ang Ⅱ后第14天,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升高50-60mmHg,但心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3)成功建立hACE2高血压小鼠感染SARS-CoV-2模型。在感染开始,成功在SARS-CoV-2 组、Ang Ⅱ+SARS-CoV-2 组及 Ang Ⅱ+SARS-CoV-2+Cap 组小鼠粪便中检测到较高的病毒载量。第6天后很难在SARS-CoV-2组小鼠的粪便样本中检测到SARS-CoV-2,但在感染第7天,Ang Ⅱ+SARS-CoV-2组及Ang Ⅱ+SARS-CoV-2+Cap组小鼠的粪便中病毒仍存在。在心脏中,感染第3天时,SARS-CoV-2组及Ang II+SARS-CoV-2+Cap组小鼠病毒载量高于Ang Ⅱ小鼠组,但在第7天时,除了 SARS-CoV-2+Cap组的小鼠心脏能检测到病毒外,其余两组在心脏中均未检测到病毒。在肺中,感染第3天时,SARS-CoV-2组及Ang Ⅱ+SARS-CoV-2+Cap组小鼠病毒载量高于Ang Ⅱ小鼠组,而在感染第7天时,Ang Ⅱ小鼠组肺中的病毒载量高于其余两组的小鼠,与第3天结果相反。(4)hACE2高血压小鼠感染SARS-CoV-2及卡托普利处理后心脏纤维化标志物TGFβ1及COL1a1表达升高,心脏胶原容积升高,但减少了心脏动脉壁玻璃样变性、包涵体、心肌炎症及坏死病变的小鼠数量,同时血浆中的hs-Ctn-I蛋白含量降低。(5)hACE2小鼠卡托普利处理后肺组织中的炎症因子IL-1β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1β及TGFβ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卡托普利处理会增加C57BL/6小鼠心脏及肺mACE2的mRNA表达。卡托普利处理会使hACE2小鼠肺组织中的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能减轻高血压小鼠感染SARS-CoV-2后的炎症反应。卡托普利处理会使小鼠心脏纤维化标志物表达升高,心脏胶原容积升高,但减少了心脏动脉壁玻璃样变性、包涵体、心肌炎症及坏死病变的小鼠数量,同时降低了血浆中的hs-Ctn-I,卡托普利在心脏上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探究,来正确指导降压药在感染了 SARS-CoV-2的患者中的治疗作用。

孙慧娟[5](2020)在《升麻调控中性粒细胞活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对称性侵袭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持续性反复发作的关节滑膜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病变后期可造成患者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并累及皮肤、肺、心脑血管系统,预后较差。中性粒细胞作为天然免疫系统中数量庞大的细胞群,在RA外周血和关节腔滑膜液中数量显着增多。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通过多种途径促进RA滑膜炎症,加重关节骨破坏,我们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筛选了升麻的三个有效单体,发现升麻和这三个单体能不同程度的减轻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rheumatoid arthritis,CIA)小鼠关节红肿和骨破坏程度、改善关节炎症,降低CIA小鼠骨髓、脾脏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CIA小鼠血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和关节组织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本文以中性粒细胞为出发点,探讨升麻和这三个有效单体对中性粒细胞的调控作用,阐明升麻治疗RA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升麻治疗RA提供实验依据,为临床治疗RA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SD大鼠40只,雄性,8-12周,体重300±50g,给药前禁食不禁水4小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临床等效剂量的升麻水煎液灌胃1.2g/kg/d(成人每次用药临床常用剂量:升麻12g/60kg体重),每12小时1次,共5次,制备空白血清和升麻含药血清。采用体外培养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不同浓度的升麻含药血清处理后,LPS和IFN-γ刺激,分别通过Real-time PCR和ELIS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水平,确定升麻含药血清干预最佳剂量;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正常小鼠骨髓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并鉴定纯度。中性粒细胞预先用升麻含药血清和升麻三个有效单体处理1h后,1)给予趋化因子CXCL2,CXCL10和CCL3诱导3h,流式细胞仪检测趋化的中性粒细胞数量,研究升麻和升麻三个单体对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的影响。2)LPS刺激20h,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情况,研究升麻和升麻三个单体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3)LPS刺激3h,Real-time PCR和CB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水平,研究升麻对中性粒细胞活化后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4)PMA刺激5min,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情况,研究升麻和升麻三个单体对中性粒细胞活化后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5)LPS刺激3h,PicoGreen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的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形成的中性粒细胞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traps,NETs)情况,研究升麻和升麻三个单体对中性粒细胞活化后形成NETs的影响研究结果:1.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正常小鼠骨髓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鉴定纯度≥95%;确定10%的升麻含药血清为最佳用药浓度。2.CXCL2,CXCL10及CCL3诱导3h,趋化至下室的中性粒细胞数目显着增多,且CXCL2诱导作用最强;升麻含药血清和升麻单体黄肉楠碱(Actein)均能有效抑制CXCL2、CXCL10、CCL3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升麻单体脱氧升麻亭(23-EPI-26-Deoxyactein,23-EPI)、异阿魏酸(Isoferulic acid,IFA)还可有效抑制CXCL2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3.LPS刺激20h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显着减少,升麻含药血清、升麻单体Actein,23-EPI和IFA能不同程度的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4.LPS刺激3h后,中性粒细胞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10、IL-12b和TNF-αmRNA的表达显着升高,升麻含药血清能显着抑制中性粒细胞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12b和TNF-α mRNA的表达;中性粒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IL-12p70、IFN-γ、MCP-1和TNF-α的水平均显着提高,升麻含药血清能显着降低培养上清中IL-12p70、IFN-γ和MCP-1水平。5.PMA刺激5min,中性粒细胞活化产生ROS显着增多,升麻单体23-EPI、IFA能显着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ROS。6.LPS和PMA刺激3h,中性粒细胞培养上清中cf-DNA含量增多、中性粒细胞释放NETs增加,升麻含药血清、23-EPI、IFA均能显着减少LPS诱导的细胞培养上清cf-DNA含量,升麻含药血清和IFA均能显着减少PMA诱导的细胞培养上清cf-DNA含量;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升麻含药血清和升麻单体能不同程度的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后释放NETs。结论:中性粒细胞体外给予趋化因子CXCL2、CXCL10、CCL3诱导后,趋化能力显着增强;给予LPS或PMA刺激后,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产生ROS和NETs显着增加,凋亡活动受到抑制。升麻和三个有效单体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抑制中性粒细胞合成和分泌炎性细胞因子、ROS产生和NETs形成,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并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结合前期体内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升麻通过调控中性粒细胞数目和功能,从而减缓、抑制RA的发生、发展。

银赟[6](2020)在《《金匮要略》食忌篇食禁辑释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阐明《金匮要略》(简称《金匮》)“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及“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篇(简称食忌篇)中有歧义或医理不明的条文。(2)归纳食忌篇食禁原则并挖掘构建食禁的理论基础。(3)总结饮食中毒的治疗方法并探讨其药理学机制。(4)梳理食忌篇源流,为考证其作者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与步骤: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中校勘法、训诂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比较法和内容分析法,逐条阐释食禁条文,总结食禁原则,挖掘构建食禁的理论基础。同时,从中医医理总结饮食中毒的治疗方法并讨论有关的药理学机制。最后应用比较法,对宋以前10部与食忌篇流传相关的重要医籍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与研究,将相关条文进行逐条逐字对比,梳理食忌篇源流情况并探究作者信息。结果:(1)全面深入地研究了食忌篇191条原文中的181条。(2)校注了有歧义的字词12处。(3)解释了篇中古今用途有别的9种食品名称。(4)解释了30个医学名词。(5)介绍了“葵菜”、“苋菜”等28种古时常见植物性食物。(6)确定了55种食物的食性。结论:(1)食忌篇食禁原则是“饮食有节”,其构建的理论基础为食性理论。此外,构建食禁的理论基础还与饮食卫生观、“同气相求”、“外象内感”、“物性相克”观念等哲学思维和“取象思维”有关,也受风俗文化和儒、道、佛学说和生活实践的影响。(2)饮食中毒的治疗方法有祛除食毒包括发汗排毒、泻下排毒、利尿排毒、涌吐排毒及苦寒药清热毒和运用“解毒”药解毒,其药理机制与大多数药物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和部分药物的保肝、保肾作用有关。(3)食忌篇成书可能参考过某部着作,且在不同时代均有流传。结合马继兴对《神农黄帝食禁》的研究结论,该着作是《神农黄帝食禁》。本文倾向于食忌篇是仲景参考《神农黄帝食禁》所作的结论。具体到条文,今本食忌篇可能有7条是后人所附。有39条是《神农黄帝食禁》的佚文。其中,有11条《外台》王焘注文有“谨按仲景方云”、4条有“仲景同”字样。25篇60条和24篇101条可能是葛洪所着《金匮玉函经》佚文。据梁永宣研究结论,有17条可能也是该书佚文。

李聪聪[7](2020)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明确排序法对因诊疗在医患沟通中的患者人文因素》文中指出背景口腔潜在恶性疾患(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OPMDs)是具有一定癌变风险的口腔黏膜疾患。OPMDs患者较其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癌”、焦虑等心理,且不同性格特征、职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OPMDs患者在接受诊疗意见的便捷度、执行与配合医嘱等方面会呈现不同的表现,进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其病种一般被定为病因不明,何老师团队多年来按照病因明确排序法诊疗,更需要关注患者配合情况及沟通顺畅情况。目的初步探析OPMDs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等因素在医患沟通中表现出来的人文表现,为进一步研究影响OPMDs医患沟通的患者人文因素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2020年1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黏膜科名医门诊就诊的黏膜病患者信息,统计临床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诊断及“医患沟通时间”(不包括问诊、检查时间)。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研究纳入患者1177人,OPMDs患者329人,非OPMDs患者848人,平均年龄(49.35±16.72)岁;其中以40-60年龄段为多见。OPMDs患者的医患沟通时间比非OPMDs患者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PMDs中不同年龄、病种患者的沟通时间有统计学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间医患沟通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本研究资料的范围内,OPMDs比非OPMDs患者沟通时间相对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本研究资料的范围内,OPMDs医患沟通时间无性别差异,有年龄、病种差异。3.在本研究资料的范围内,OPMDs患者中以口腔扁平苔藓为最多,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和口腔白斑次之,盘状红斑狼疮、口腔红斑再次之。创伤性溃疡伴或不伴白斑癌变发生率较高。4.本研究局限性:研究仅统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病种及“沟通时间”,可能不尽周全地代表医患在门诊的具体沟通情况,对患方人文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将深入探查影响医患沟通舒适顺畅或顺畅度失败的患者情绪早期识别的量化策略。

胡晓岚[8](2020)在《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确诊并进行诱导缓解期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罹患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以明确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今后临床中儿童急性白血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小儿内一科血液组及肿瘤组完成了诱导缓解期化疗治疗的445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结果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纳入445例符合标准的患儿,确诊医院获得性肺炎患儿113例,发生率为25.39%,进行多次标本培养,包括血液培养、痰培养、肺泡灌洗液培养、咽试子培养等,其中血培养进行169次,培养阳性结果34次,仅占20.1%,培养结果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肺炎链球菌等较为多见。急性白血病患儿诱导缓解期患HAP的危险因素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及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患儿的年龄、性别、白血病的类型、化疗阶段以及是否使用激素类药物等因素对诱导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儿HAP发病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我院急性白血病患儿因化疗治疗及儿童的生理特征导致免疫力低,易出现院内获得性肺炎,且经统计发现该病的发生率较高,提前给予预防及控制措施对于急性白血病患儿的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在出现感染时给予及时合理的降阶梯抗感染治疗十分有必要,同时需密切观察中性粒细胞缺乏程度及持续时间,这两个危险因素与患儿患医院获得性肺炎有密切联系。在临床操作中需注意无菌操作,尽可能减少医源性感染,加强患儿及家属的卫生防护教育也很有必要。

郭冬婕[9](2019)在《三草油唇膏治疗热毒蕴脾型唇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三草油唇膏治疗慢性唇炎的临床疗效,及停药后患者病情复发情况。方法:将满足收治要求的96例慢性唇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三草油唇膏组(试验组,n=49)和地奈德乳膏组(对照组,n=47)。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4周。治疗前登记患者的一般资料、收集患者唇部照片;治疗前和第2周、第4周就诊时分别记录唇部皮损面积、皮损范围评分、临床表现及程度评分、自觉症状及程度评分;第6周、第8周就诊时增加记录是否复发和停药至复发间隔的天数。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统计软件,进行上述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各项观测指标两组无差异。(2)治疗后,比较两组皮损面积,试验组缩小(4.29±3.14)cm2,对照组缩小(4.19±2.92)cm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差异显着(P<0.01),治疗后皮损面积明显缩小。(3)皮损范围评分比较,试验组为1(1,1),对照组为1(1,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差异显着(P<0.01),治疗后评分降低明显。(4)临床表现及程度评分比较,试验组为0(0,0),对照组为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后试验组评分较对照组低,组内比较差异较为显着(P<0.01),说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5)自觉症状及程度评分比较,试验组为0(0,0),对照组为0(0,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差异显着(P<0.01),治疗后两组评分降低明显。(6)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为83.67%,对照组为80.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7)复发率比较,试验组为21.95%,对照组为60.5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明显(P<0.01),试验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显着较低。(8)复发间隔天数比较,试验组为9.00(7.50,11.50)天,对照组为4.00(2.00,6.00)天,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试验组复发间隔天数较对照组更长。结论:在治疗慢性唇炎,三草油唇膏和地奈德乳膏均有较好疗效,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但使用三草油唇膏可以降低慢性唇炎的复发率,延长炎症复发时间,可尝试作为外用激素药物的替代选择。

张启云[10](2019)在《基于ICAM-1信号通路介导的抗炎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文中提出炎症是机体或组织受到有害刺激(如受损细胞、刺激物或病原体)时产生的一种应激生理反应,尽管炎症是机体的防御机制,但过度也会对机体产生一定损害。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是常用的抗炎药,虽然两者在临床上都有较好的抗炎效果,但长期大剂量使用也会对机体造成许多不良反应。因此,建立一个抗炎药物筛选平台,从化合物或中草药中寻找低毒高效的新型抗炎药物,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构建工程化酵母,利用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模型,建立一个基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信号通路的抗炎药物筛选平台,从化合物库筛选出具有抗炎活性化合物;同时制备一个中草药组分库,从中筛选具有抗炎活性的组分,并通过活性追踪分离出抗炎活性化合物。主要结果如下:1.在酵母表面双杂交的基础上,建立了双通道蛋白表达系统的工程酵母:将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αL I domain表达于酵母表面用于和ICAM-1结合,在胞内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用于荧光指示。验证了脂多糖(LPS)诱导HMEC-1细胞发生炎症反应,同时ICAM-1显着上调;在显微镜下观察到HMEC-1细胞与工程化酵母特异结合,并通过酶标仪检测酵母与HMEC-1细胞结合,根据荧光强度评估HMEC-1细胞ICAM-1的表达丰度。抗炎化合物抑制LPS诱导HMEC-1细胞ICAM-1表达,工程酵母与HMEC-1细胞结合减少,同时检测到荧光强度降低,因此构建了以工程化酵母为桥梁和ICAM-1表达量为靶点的抗炎药物筛选模型。2.通过抗炎药物筛选模型,对1340种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得到两个具有抗炎活性的化合物:Methyllycaconitine citrate(MLA)和Cytochalasin D(CytoD),一个诱导炎症化合物:Phorbol 12,13-dibutyrate(PDBU)。在细胞水平通过对炎症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NF-κBp65蛋白核定位验证了三者的活性;但在小鼠脓毒症模型中CytoD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MLA完全没有抗炎活性;而PDBU不能诱导小鼠全身性炎症,只能诱导局部炎症即耳肿胀模型。同时也建立了一个中草药组分库,利用抗炎药物筛选模型对各组分进行了抗炎活性筛选,得到了抗炎活性最好的两个组分E10和E11。在小鼠脓毒症模型中E11表现出一定的抗炎活性,而E10则没有抗炎活性。查阅中草药组分库表,E10和E11都是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初分离的组分。3.通过抗炎药物筛选模型对白英进行活性追踪分离研究,即选用抗炎药物筛选平台进行抗炎活性指导,对每一阶段分离得到的所有部位进行抗炎活性定量评估,追踪抗炎活性最强的部分,并进行下一步分离纯化,最后分离到了白英中具有抗炎活性的化合物Dios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uronic acid。

二、口腔粘膜红白色损害综合征的病症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腔粘膜红白色损害综合征的病症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之下文本翻译错误分析及译后编辑模型研究 ——以医学词条汉英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2 Research questions and methods
    1.3 Structure of thesis
Chapter Two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T and NMT
    2.1 Traditional machine translation
        2.1.1 History of traditional machine translation
        2.1.2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machine translation
    2.2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2.2.1 History of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2.2.2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NMT
Chapter Three Literature review
    3.1 Studies on text type based on NMT
        3.1.1 Studies on non-technological text translation
        3.1.2 Studies on technological text translation
    3.2 Studies on errors evaluation based on NMT
        3.2.1 Errors evaluation
        3.2.2 Errors evaluation models
    3.3 Studies on post-editing based on NMT
        3.3.1 Domestic Studies
        3.3.2 Foreign Studies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
    4.1 Material
    4.2 Data collection
    4.3 Evaluation model
Chapter Five Results
    5.1 Comparison between Google and Baidu Translates
    5.2 Typical errors in two NMT versions
        5.2.1 Mistranslation
        5.2.2 Missing translation
        5.2.3 Redundancy
        5.2.4 Improper words order
    5.3 Post-editing strategies
        5.3.1 Strategies for correcting mistranslation
        5.3.2 Strategies for correcting redundancy and missing translation
        5.3.3 Strategies for correcting improper words order
Chapter Six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
    6.2 Limitations
    6.3 Significance and recommendation
References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2)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及数据挖掘探讨周彩云教授治疗白塞病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白塞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1.1 白塞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1.2 白塞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白塞病的临床表现
        1.4 白塞病的诊断
        1.5 白塞病的西医治疗
        1.6 小结
    2. 白塞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病名溯源
        2.2 古籍中的病因病机
        2.3 现代医家对狐惑病病因病机探讨
        2.4 中医药治疗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白塞病
    1. 研究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纳排标准
        1.3 确定分析类目
        1.4 统计学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文献筛选报告
        2.2 中医药治疗白塞病文献的时间分布及增长规律
        2.3 中医药治疗白塞病文献的地区分布
        2.4 中医药治疗白塞病文献的期刊分布
        2.5 核心作者
        2.6 关键词共现
        2.7 中医证型分布
        2.8 中医治疗基本情况
        2.9 中医药治疗的具体运用
    3. 讨论
        3.1 白塞病相关文献的整体状况分析
        3.2 中医治疗白塞病状况分析
    4.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对周彩云教授治疗白塞病的经验探讨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排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病案信息采集
        3.2 数据挖掘
    4. 研究结果
        4.1 基本信息
        4.2 症状频次
        4.3 舌脉频次
        4.4 辨证分型
        4.5 治法治则频次
        4.6 药物频次
        4.7 四气、五味、归经频次
        4.8 高频药物使用剂量
        4.9 数据分析
    5. 讨论
        5.1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5.2 周彩云教授治疗白塞病临床经验探讨
    6. 小结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动物与分组
        2.1.1 实验动物
        2.1.2 动物分组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束缚应激模型的建立
        2.3.2 束缚应激模型的评价
        2.3.3 大鼠髁突HE(苏木素-伊红)染色
        2.3.4 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因子测定
        2.3.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慢性束缚应激后大鼠状态改变
    3.2 慢性束缚应激后大鼠体重增长减慢
    3.3 慢性束缚应激导致大鼠水平及垂直活动度降低
    3.4 慢性束缚应激导致大鼠血清内ACTH、CORT含量增加
    3.5 慢性束缚应激导致大鼠髁突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学改变
    3.6 慢性束缚应激后大鼠髁突软骨内MMP-2、MMP-13、TIMP-2含量改变
4 讨论
    4.1 动物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4.2 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的影响
    4.3 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因子的影响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型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口腔心身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卡托普利对hACE2高血压小鼠感染SARS-CoV-2后心脏及肺的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SARS-CoV-2流行现状
    2 COVID-19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3 SARS-CoV-2的动物感染模型
    4 SARS-CoV-2进入宿主细胞需要ACE2受体与宿主细胞蛋白酶
    5 ACE2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功能
    6 高血压患者感染SARS-CoV-2与用药
    7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
    2 实验材料
        2.1 试剂
        2.2 抗体
        2.3 溶液的配方
        2.4 病毒
        2.5 耗材与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C57BL/6小鼠实验操作方法
        3.1.1 C57BL/6小鼠卡托普利给药的方法及操作
        3.1.2 C57BL/6小鼠的组织采样
        3.2 hACE2小鼠实验操作方法
        3.2.1 hACE2小鼠分组
        3.2.2 hACE2鼠高血压模型的建立
        3.2.3 hACE2高血压小鼠卡托普利给药及SARS-CoV-2攻毒的方法及操作
        3.2.4 hACE2小鼠感染SARS-CoV-2前后的血压心率和体温体重检测
        3.2.5 hACE2小鼠的血浆采样
        3.2.6 hACE2小鼠的组织采样及感染SARS-CoV-2后的粪便采样
        3.3 小鼠组织RNA及组织总蛋白提取方法
        3.3.1 小鼠组织RNA提取与浓度检测
        3.3.2 小鼠组织蛋白的提取
        3.3.3 小鼠组织蛋白浓度检测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3.4.1 组织及粪便病毒载量测定
        3.4.2 组织损伤相关因子进行Real Time PCR扩增反应
        3.5 Western blotting检测
        3.6 ELISA实验
        3.7 HE组织切片染色实验
        3.8 Masson染色实验
        3.9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托普利对C57BL/6小鼠心脏、肺组织mACE2表达的影响
    2 托普利对高血压hACE2小鼠感染SARS-CoV-2后心肺组织的影响
        2.1 hACE2小鼠高血压模型的建立及卡托普利给药后进行SARS-CoV-2攻毒后的血压及心率变化
        2.2 hACE2高血压小鼠卡托普利给药及SARS-CoV-2攻毒后的体温体重变化
        2.3 hACE2高血压小鼠卡托普利给药及SARS-CoV-2攻毒后的心脏hACE2的表达
        2.4 hACE2高血压小鼠卡托普利给药及SARS-CoV-2攻毒后的肺组织hACE2的表达
        2.5 hACE2高血压小鼠卡托普利给药及SARS-CoV-2攻毒后的心脏肺组织及粪便中的病毒载量测定
        2.6 hACE2高血压小鼠卡托普利给药及SARS-CoV-2攻毒后心脏组织及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
        2.6.1 卡托普利处理SARS-CoV-2攻毒hACE2高血压小鼠后肺组织的炎症因子及病理变化的检测
        2.6.2 hACE2高血压小鼠卡托普利给药及SARS-CoV-2攻毒后心脏组织的炎症因子、纤维化因子、肥大指标及病理变化的检测
        2.6.3 卡托普利处理能增加hACE2高血压小鼠感染SARS-CoV-2后的心脏胶原容积
        2.6.4 卡托普利处理能减轻hACE2高血压小鼠感染SARS-CoV-2后的hs-cTn-I的表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多功能及其与新冠肺炎疾病的关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附录

(5)升麻调控中性粒细胞活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升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骨髓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选和纯度测定
    2. 升麻含药血清干预剂量曲线
    3. 升麻含药血清和升麻单体对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的影响
    4. 升麻含药血清和升麻单体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5. 升麻含药血清对中性粒细胞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6. 升麻含药血清和升麻单体对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影响
    7. 升麻含药血清和升麻单体对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金匮要略》食忌篇食禁辑释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食禁条文归类辑释
    一、饮食清洁卫生类
        (一)禁食腐败变质的食物
        (二)禁食病死、生病的动物及病变内脏
        (三)禁食被动物触碰或食用的食物
    二、饮食有节类
        (一)节制食物寒热偏性
        1.注意进食形式
        2.不多食、久食极寒极热的单个食物
        3.不合食极寒极热的同性食物
        4.注意进食时间
        (二)节制食物五味属性
        1.不合食同味食物
        2.注意进食时间
        (三)节制食物偏性
        (四)慎食毒性食物
    三、生活实践的食禁
    四、病后及特殊人群的食禁
    五、佛、道、儒学说影响的食禁
    六、风俗文化影响的食禁
        (一)源自民间信仰的食禁
        (二)因“禁忌”形成的食禁
        (三)源自民间故事的食禁
        (四)嗜酒有关的食禁
    七、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形成的食禁
        (一)外象内感
        (二)同气相求
    八、取象思维推演的食禁
    九、其余条文
第二部分 饮食中毒治疗方法探讨
    一、饮食中毒的症状
    二、食毒致病特点
    三、饮食中毒治疗方法
        (一)祛除食毒
        (二)寒药清热毒
        (三)“解毒”药解毒
        1.甘味药解毒
        2.灵物药解毒
        3.巫药残余思维影响使用解毒药
        4.类比思维指导使用解毒药
        5.“物性相克”观念使用解毒药
第三部分 源流梳理与作者信息探讨
    一、文献选择
    二、梳理经过
        (一)《千金方》“黄帝云”引文与《金匮》食忌篇
        (二)《肘后方》与《金匮》食忌篇
        (三)《养生要集》与《金匮》食忌篇
        (四)陶弘景着作与《金匮》食忌篇
        1.《本草经集注》与《金匮》食忌篇
        2.《养性延命录》与《金匮》食忌篇
        (五)《七卷食经》《食经》和《崔禹锡食经》与《金匮》食忌篇
        (六)《诸病源候论》与《金匮》食忌篇
        (七)《千金方·食治》与《金匮》食忌篇
        (八)《外台秘要》与《金匮》食忌篇
    三、结论
        (一)食忌篇作者
        (二)食忌篇源流
第四部分 讨论
    一、研究意义
        (一)有助科学认识食禁理论
        (二)全面反映仲景学说
        (三)为其它学科的文献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二、食禁内容传承创新思考
        (一)立足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科学知识,传承食禁原则与内容
        1.澄清不符合现代科学理论的条文
        2.不宜继续宣传的条文
        3.加强研究的条文
        4.传承节制食物性味的食禁原则
        (二)创新食禁理论
    三、研究结论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性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食忌篇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口腔潜在恶性疾患明确排序法对因诊疗在医患沟通中的患者人文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口腔潜在恶性疾患明确排序法对因诊疗在医患沟通中的患者人文因素
    引言
    1 背景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展望
    7 参考文献
    8 病例报告口腔潜在恶性疾患临床五例
        病例一 沟通顺畅型全口扁平苔藓拆金属冠一例
        病例二 沟通顺畅型白斑病理会诊癌变一例
        病例三 沟通顺畅型微小白斑恶变一例
        病例四 沟通困难型小白斑焦虑过当一例
        病例五 沟通冲突型口腔扁平苔藓多发伴白斑一例
    9 病例沟通小结
第二部分 附加内容:口腔扁平苔藓角质形成细胞培养提取外泌体的预实验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初步结果
    4 初步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外泌体携带 miRNA 参与口腔扁平苔藓发病的相关分子机制及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章1《Possible roles of exosomal mi RNA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ral lichenplanus》
    文章2《现代化讯息手段在口腔医师未来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临床应用》
    文章3《口腔医学领域的材料学应用与新进展》
    文章4《灼口综合征生物神经社会心理性疾病模式的研究进展》 《中华口腔医学》
    文章5《Hyphal Formation is Enhanced by121°C Heat Inactivation of Serum Added to Culture Media》
    文章6《卫生干预对年轻恒牙托槽正畸牙周黏膜健康水平的意义》
    文章7《口腔扁平苔藓及其草本植物类辅助用药的主要研究进展》
    文章8《常见口腔黏膜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文章9《2150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患病群体及就诊特点分析》
    文章10《现代化讯息手段在口腔医师未来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临床应用》
    专利申请《一种用于治疗非糜烂期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白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作者简历

(8)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资料和收集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3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
        1.4 资料收集
    2 治疗方法
        2.1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治疗
        2.2 化疗方案
    3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9)三草油唇膏治疗热毒蕴脾型唇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样本量计算
    1.3 诊断标准
        1.3.1 西医诊断标准
        1.3.2 中医诊断标准
        1.3.3 鉴别诊断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中止标准
    1.8 脱落标准
2 三草油唇膏的制备
    2.1 药物组成
    2.2 制备方法
    2.3 质量标准
3 研究方案
    3.1 随机分配
    3.2 治疗宣教
    3.3 干预措施
        3.3.1 试验组
        3.3.2 对照组
    3.4 分组干预方案
    3.5 观察指标
        3.5.1 一般指标
        3.5.2 临床观察指标
    3.6 疗效评价标准
    3.7 不良事件的发生与处理
    3.8 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临床研究流程图
    4.2 一般情况比较
        4.2.1 性别构成情况
        4.2.2 年龄分布情况
        4.2.3 治疗前观测指标比较
    4.3 治疗后观测指标比较
        4.3.1 治疗前后皮损面积比较
        4.3.2 治疗前后皮损范围评分比较
        4.3.3 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程度评分比较
        4.3.4 治疗前后自觉症状及程度评分比较
        4.3.5 疗效和愈显率
        4.3.6 复发率比较
        4.3.7 复发间隔天数比较
5 讨论
    5.1 唇的认识
    5.2 慢性唇炎的简介与治疗现状
        5.2.1 慢性唇炎概述
        5.2.2 慢性唇炎的病因
        5.2.3 慢性唇炎的治疗现状
        5.2.4 慢性唇炎的病情评价
    5.3 祖国医学关于唇风的认识
        5.3.1 唇风病的溯源
        5.3.2 唇风病的辨证
        5.3.3 唇风病的中医药治疗
    5.4 三草油唇膏的介绍
        5.4.1 三草油的来源
        5.4.2 制备三草油唇膏的意义
    5.5 药物详析
        5.5.1 紫草
        5.5.2 茜草
        5.5.3 甘草
    5.6 本研究结果的意义
        5.6.1 一般资料
        5.6.2 皮损面积
        5.6.3 皮损范围评分
        5.6.4 临床表现及程度评分
        5.6.5 自觉症状及程度评分
        5.6.6 愈显率
        5.6.7 复发率
        5.6.8 复发间隔天数
6 不良反应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文献综述 慢性唇炎中医理论溯源及临床经验采撷
        参考文献
    附录 2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1
    附录 3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2
    附录 4 伦理审查批件
    附录 5 随机数字表
    附录 6

(10)基于ICAM-1信号通路介导的抗炎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 炎症
        1.1 炎症概述
        1.2 炎症的发展途径
        1.3 炎症与慢性疾病
    2 抗炎药物研究进展
        2.1 糖皮质激素抗炎药
        2.2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2.2.1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概述
        2.2.2 NSAIDs的历史发展
        2.2.3 NSAIDs的发现
        2.2.4 NSAIDs的类别
        2.2.5 NSAIDs的作用机制
        2.2.6 NSAIDs的不良反应
        2.3 天然产物和中药抗炎活性研究
        2.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基于ICAM-1 信号通路抗炎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
    1 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仪器
        2.1.1 试验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抗炎药物筛选模型设计
        2.2.2 新型工程酵母载体的设计
        2.2.3 抗炎药物筛选工程化酵母的构建
        2.2.4 HMEC-1 细胞炎症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2.2.5 抗炎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2.2.6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抗炎药物筛选工程化酵母的的验证
        3.2 HMEC-1 细胞炎症模型的验证
        3.3 抗炎药物筛选模型的验证
    4 讨论
第三章 利用抗炎药物筛选模型筛选化合物库和中草药组分中抗炎活性成分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剂和仪器
        2.1.1 试验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中草药组分库的制备
        2.2.2 对化合物库和中草药组分库的抗炎活性筛选
        2.2.3 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2.2.4动物实验
        2.3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化合物库抗炎活性成分的筛选
        3.1.1 化合物库抗炎活性成初步筛选
        3.1.2 化合物在细胞上的活性研究
        3.1.3 化合物在小鼠体内的活性研究
        3.2 中草药组分库抗炎活性成分的筛选
        3.2.1 中草药组分库抗炎活性成分初步筛选
        3.2.2 候选组分在小鼠上抗炎活性验证
    4 讨论
第四章 白英抗炎活性的化学成分研究
    1 引言
        1.1 白英化学成分研究
        1.2 白英药理作用研究
        1.2.1 抗癌作用
        1.2.2 抗炎作用
        1.2.3 抗过敏作用
    2 抗炎活性单体化合物的追踪分离
        2.1 有效部位的获得
        2.2 正丁醇萃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2.3 乙酸乙酯萃取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3 化合物鉴定
    4 活性部位洗脱各部分和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4.2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4 实验结果
        4.4.1 白英活性部位洗脱各部分的抗炎活性
        4.4.2 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
    5 实验部分
        5.1 实验仪器和材料
        5.2 药材
        5.3 化学成分的具体分离
        5.4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光谱数据
    6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1 结论
    2 研究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论文中补充表格
    附录 Ⅱ:化合物的NMR图谱
    附录 Ⅲ: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口腔粘膜红白色损害综合征的病症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之下文本翻译错误分析及译后编辑模型研究 ——以医学词条汉英翻译为例[D]. 张天铸.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2]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及数据挖掘探讨周彩云教授治疗白塞病经验[D]. 张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影响的研究[D]. 曹阳.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4]卡托普利对hACE2高血压小鼠感染SARS-CoV-2后心脏及肺的损伤研究[D]. 高文聪.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5]升麻调控中性粒细胞活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研究[D]. 孙慧娟.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金匮要略》食忌篇食禁辑释及研究[D]. 银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口腔潜在恶性疾患明确排序法对因诊疗在医患沟通中的患者人文因素[D]. 李聪聪. 浙江大学, 2020(02)
  • [8]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D]. 胡晓岚.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9]三草油唇膏治疗热毒蕴脾型唇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郭冬婕.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10]基于ICAM-1信号通路介导的抗炎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D]. 张启云.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口腔黏膜红白病变综合征症状的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