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快乐: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快乐

节日快乐: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快乐

一、欢乐节: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快乐(论文文献综述)

刘清玉[1](2021)在《出租车司机群体社会参与中的身体实践研究 ——以J市出租车司机为个案》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做为中国社会变迁重要标记的典型新兴群体——出租车司机群体开始形成、壮大,并表现出多维面向和复杂性特征,学界亦展开呼应,大量研究基本延续着劳工社会学的传统,多从抗争视角展开并取得相当成就。然而,作为多维面向的复杂群体,对其群体内部自身优势的发现和社会性基础挖掘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特别是从社会合作角度出发,对特定行业群体社会参与中的身体实践研究更是较少关注。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出租车司机群体社会参与中身体实践的研究仍处于盲区,与典型个案相结合的经验研究亟待开启。鉴此,本文以“东北J市出租车司机群体”为个案,借用“现象学社会学”这一视域与质性研究方法,将生活叙事、工作世界和身体实践的主观体验、客观意义、共同世界的主体间际关系作为观测点,探究社会参与中身体实践的形构过程、主体认知、主观目的、动机策略,以及司机主体所嵌入的群体文化、社会规范传统、秩序重构、主体间际的链合与影响等议题,将主题和问题域建立在“悬置先入之见”这一现象学路径之下,以揭示社会事实的真相和本质。具体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个层面来处理。在写作论证分析之前,为了确保恰当适用“悬置先入之见”的方法,采纳自然主义原则和理念,保持研究对象和客观事实的自然属性原态,展开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在写作过程中,一方面借用NVivo11 Plus软件对原始文本进行了节点编码、主题提炼;另一方面为了清晰表达,运用了“意义”呈现、探索式深入分析和比较分析以深化主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与深入研究有以下发现:首先,J市出租车司机群体其社会参与的身体实践是一个具有嵌入性结构特征的身体实践。司机群体参与社会应急事件的系列身体实践不是由独自的行业群体来完成,它嵌入在管理部门的城市文明规划体系中,由多元主体互动联合所建构。故其身体实践嵌入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行业生成拓展中、群体文化与社会秩序的建构中以及多元主体互动博弈的结构体系中。其次,J市出租车司机群体以身体到场、具身化与离身化身体技术作为媒介,将身体实践作为一种共享经验去想象,它形构了一种主观意义体验——即一个反省、认知及体验的过程。进而将其作为一种群体文化和实践惯习确定下来,在社会应急事件的参与中发挥其功能,在多元主体相互碰撞中构建文明和秩序——即客观意义呈现,其社会意义及其影响多元立体。再次,由前述特征及多元互动所决定,在身体实践模式或过程展现形式上表现为一种主体间际的多元混合主义模式,它与中国当下“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模式不谋而合。J市的文明创建秩序统合起来,形构为一种极具社会反响的“文明风尚”磁力场,将每个相关个体(部门)吸附在网中,形成辐射扩散效应,形构为城市形象品牌被称颂、被宣传。最后,从中也可以发现,曾起身于底层奋斗的司机们,为了生计也会钻营奔竞、投机取巧、内卷极化。当出租车司机暴露出草根内卷、以暴制暴等过激行为时,电台媒体及时疏导、制止、撤出,J市相关管理部门连续推出“文明创城”主题,规范管理,“群体极化”现象得到遏制。理性制度对出租车司机群体的引导和形塑,使之重回良善与文明。时代转换,现代网络传媒技术的发展,在深层意义上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实践,人们在获得更多生存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出租车司机这种自我唤醒、与城市的管理部门相互合作、用身体表达、技术性身体实践演绎行动策略;这种与城市的密切交融和互动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极具社会学研究意义和社会学研究吸引力的鲜活案例。

李静[2](2020)在《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节庆是地方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是蕴含丰富意义的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吸引物,节庆能够在保护地方文化的同时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近些年来,节庆在数量、多样性和受欢迎程度方面均有所增加,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吸引物,获得全球范围内广泛的认同和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举办的节庆活动近万个,然而能成功吸引游客关注和参与的节庆活动并不多见,说明多数节庆活动仍缺乏足够吸引力,因此,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探索节庆吸引力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的满足现代游客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节庆是文化的庆典,在社会中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其因具有仪式和节日的社会文化意义备受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关注。然而,在节庆旅游的研究中,节庆常被视为旅游发展、经济增长和地方营销的工具,多数研究主要关注节庆的经济影响,节庆现象的文化研究始终缺乏一种理论的深度,而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好为节庆旅游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学者们也逐步深入旅游符号学和节庆旅游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旅游符号学涉及到节庆旅游的研究以及节庆旅游的社会文化研究成果较少,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从研究内容来看,当前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仍十分有限,大多数研究停留在景观型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忽视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关注;旅游现象的文化研究理论深度不够,节庆的社会文化研究有待完善。从研究方法来看,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多以探索性研究为主,揭示现象内在规律的解释性研究仍需进一步补充和深入。旅游吸引物兼具客观和符号(社会)的双重属性,相应地,国内外有关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多集中于客观属性和符号属性的研究。而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独特之处在于以节庆场景为中心,客观和符号属性的可塑性和变动性更强。组织者可通过对节庆场景的操纵,为游客设定特定体验,游客通过节庆体验解读组织者意图传递的意义,组织者和游客共同参与符号建构过程。但组织者如何塑造节庆场景?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机制如何?游客在节庆场景的体验如何?游客如何解读符号意义?学术界对旅游吸引物的现有研究成果不能很好的回答上述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符号学理论,将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界定为节庆组织者和游客共同赋予其吸引力意义的过程,主要目标在于探讨节庆组织者如何通过打造富有吸引力的节庆场景进行符号生产,游客如何参与到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中通过节庆体验进行符号互动,最终游客如何在符号消费过程中对符号承载的意义进行解读。符号生产、符号互动和符号消费共同构成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整个过程。广府庙会是本研究的案例地,2011年广州市越秀区政府以城隍庙重修为契机,举办首届广府庙会,随后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内容上不断调整、丰富和创新,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广府民俗文化盛会。作为现代节庆,广府庙会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较强的活动影响力,为我们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的思考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地。研究结合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收集资料,使用的资料来源于第九届广府庙会筹备、举办到结束全过程以及第十届广府庙会筹备过程的调查。获得的资料包括历届广府庙会总体方案、宣传稿以及主要负责人的访谈资料,组委会筹备期间的会议现场记录、实地踩点记录等;广府庙会举办期间在活动现场收集的游客访谈资料,以及田野观察记录(拍摄的照片、视频、调研日志),为研究带来更全面的理解,网络资料包括广府庙会官方微信、微博和游客的游记资料等。此外,还收集在节庆现场和网络平台的问卷调查数据。共获得文字资料近65万字,照片1045张,问卷761份。在资料分析过程中,采用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符号学方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NVivo、SPSS、AMOS等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符号生产阶段,节庆组织者秉承吸引力理念,经由组织策划,塑造体验式场景。广府庙会经历了初创与探索的起步阶段、承接与调整的规范阶段、成熟与创新的稳固阶段。广府庙会组织者在不断摸索既能弘扬地方文化又能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组织管理模式,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转变:节庆理念由适应需求向创造需求的转变,节庆主体由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的转变,节庆内容由观赏性向参与性主导的转变,这种转变让节庆旅游吸引物所呈现的符号在不断变化。总结组织者的符号生产过程,发现节庆吸引力、节庆组织管理、节庆策划理念和节庆场景分别是符号建构的基础、路径、思路和内容。具体来说,节庆组织者基于对节庆吸引力的理解,通过调动多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组织和管理符号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秉承弘扬传统文化、注重文化创新、紧跟国家战略、顺应时代潮流等多思路的策划理念,塑造了包含安全保障、节目表演、创意互动、美食小吃、商贸展销、人员服务、辅助设施和节庆氛围所构成的节庆场景,该场景浓缩了节庆文化内涵,其灵活多样、可塑性强,组织者可不断调整以形成节庆文化的独特性,从而增强游客的体验感。第二,符号互动阶段,游客在充斥着符号的节庆场景中,开展文化、新奇、情感和社交的体验活动。游客的参与是节庆成为旅游吸引物的必要条件,当游客进入一种暂时性超越日常时空间的阈限体验,进行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此时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才发挥着其承载吸引力意义的作用。为探究游客符号互动下的节庆体验,本研究利用符号学方法对游客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发现,游客不仅被动地接收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要素,而且主动创造出新的要素,他们还关注参与人群和建筑设施,说明在场景中游客不仅仅是简单的参与,还与其他参与者一起成为场景中的构成部分,在自觉与不自觉间点缀了节庆场景,游客也会透过节庆举办区域周围的特色建筑,了解地方文化特色。游客这种积极主动创造的过程让游客产生文化、新奇、情感和社交的节庆体验,遵循量表开发的程序,进一步验证节庆体验四维度的合理性。这些体验为游客的意义解读做好铺垫。第三,符号消费阶段,游客遵循“节庆吸引力-节庆依恋-节庆忠诚度”的符号解读过程。当游客开始探索节庆场景蕴含的内涵和意义,便预示着进入符号解读阶段,研究基于“直接解释项-动力解释项-最终解释项”的解释项三分理论,对游客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游客通过对节庆场景的解读,形成节庆吸引力感知,他们认为节庆吸引力由浓厚的节庆氛围、和谐的人际互动、鲜明的文化符号和丰富的节庆活动所构成,这种感知会促使游客培育功能上、文化认同上和情感上的节庆依恋,“人-节”依恋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节庆吸引游客的行为产生,表现为积极的口碑宣传和重游意愿。由此构建“节庆吸引力-节庆依恋-节庆忠诚度”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解读理论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结合相关文献提出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证实节庆吸引力感知对节庆依恋有积极的贡献,节庆依恋同样对游客的节庆忠诚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以上符号生产、符号互动和符号消费三阶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系统,该系统会伴随着节庆活动周期性的举办,得以继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节庆旅游吸引物的形成过程进行解释,将符号学理论扩展至节庆活动中节庆吸引力的意义传递视角,提出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理论模型,扩展了符号学研究的边界,深化了节庆旅游的文化研究。该理论模型跳出原有旅游领域的符号学框架,为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在旅游领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同时深化以往旅游符号解读止步于符号感知的研究,指出游客的符号解读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动态过程,构建和验证的游客符号解读模型,建立了节庆吸引力影响节庆依恋形成进而影响节庆忠诚度的递进机制,证实了游客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节庆活动的主动创造者。

杨绍军[3](2019)在《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高等学府,在鸡鸣不已、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坚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保存了民族文化的血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奇迹。自1937年8月国民政府设置长沙临大到1946年7月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复校,中国作家对以西南联大为背景或发生地(长沙、衡山、昆明、蒙自等)的创作,以及以西南联大历史为题材的写作,形成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空间和历史图景。在80多年的时间里,西南联大被不断的叙述、想象建构,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中得以反复呈现,其间经历了萌发期、勃发期和兴盛期。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文学书写中,威廉·燕卜荪、穆旦、杜运燮、冯至、郑敏、周定一等诗人对战争年代的流亡体验和流亡生活进行了表现,也对师生情谊、家国情怀和战争与死亡等进行了描绘,推动了 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高峰;朱自清、沈从文、罗常培、曾昭抡、费孝通等作家、学者不仅描写了战乱时期的离乱生活和云南的自然风物,还对边地形象进行了想象建构,写出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王力和钱锺书的作品将知识与典故集合起来,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现实作了思考,成为战时学者散文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的《未央歌》和《长夜》,由于作者叙事动机不同,前者以情调风格见长,再现了“青春未央”的西南联大,而后者则用象征隐喻,描述了西南联大的“漫漫长夜”。纵观这一时期的创作,由于知识分子内迁或者说南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这种流亡体验既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素材,集中对遍地烽火、离乱迁徙、战争记忆、弦歌不辍等进行了呈现。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书写中,汪曾祺、宗璞、冯至、冯友兰、金岳霖、钱穆等作家、学者对战争时期跑警报、泡茶馆和战乱中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描绘,其间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体验、反思,成为他们写得最好、写得最精彩的作品;郑敏、杜运燮、赵瑞蕻、唐湜等诗人的作品对西南联大进行了礼赞,缅怀和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师友,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和风采进行了表达;宗璞《南渡记》以家族关系来结构小说模式,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述。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的书写者将个人记忆与集体叙事、战争记忆与老年叙事融合在一切,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事进行了书写,提供了考察20世纪知识分子生命历程的重要文本。在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书写中,许渊冲、赵瑞蕻的散文和浦薛凤、何兆武、任继愈、陈岱孙、陈达等的回忆录或自传,对西南联大师友和昆明的生活进行了追忆,也对西南联大的精神进行了揭示,还对西南联大的人物进行了评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宗璞《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实现了对西南联大的史诗性建构,对偏安昆明的世情和浪漫、滇西大反攻的悲壮与豪情、青年一代的选择和爱情等进行了描写和呈现,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董易《流星群》写到了西南联大青年和地下党员的生活和斗争,突破了传统革命文学的叙事,重现了西南联大青年的“青春之歌”;海男《穿越西南联大挽歌》和《梦书:西南联大》以西南联大师生作为描述对象,完整地书写了西南联大的历史,用诗化的语言建构了文学中的西南联大。这一时期西南联大的书写者不再限于西南联大师生,他们对西南联大的书写内容更为宏大、语言形式探索不断创新,使得作为镜像的西南联大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可以说,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其中有笳吹弦诵、弦歌不辍的描写,也有家国情怀、书生报国的展示,更有战争记忆、边地形象的建构,也有浪漫性、传奇性和民间性、现代性的关联。在不同的时代,中国作家对西南联大的书写,使得西南联大的想象建构不断被发现或重复,作家再现了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以生命践行的内地流亡,重构了他们体验自由/独立、高贵/卑微、牺牲/苟全的生命历程,书写了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现实图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家、诗人、学者也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回顾、反思。因此,西南联大虽然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需要坚持西南联大的精神和理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高尚思想和人格风范应该被传承下来。可以说,对西南联大的书写,还会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延续发展和不断重现,成为常说常新、层出不穷的历史话题。

汤艳娟[4](2019)在《论晓雪的诗歌》文中提出晓雪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白族诗人、散文家和文艺评论家,尤以诗歌见长。晓雪的诗歌创作生涯长达数十年,发表的诗歌数量颇丰并以其独特的风格特色自成一家。他的诗歌一方面反映他的行迹、情感、人生理想、文学理念等多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西南多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貌,尤其是聚居于苍山洱海地区的白族人民的生活。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全面阅读晓雪的诗歌,并搜集相关材料,结合晓雪的童年记忆、成长经验、工作经历、文人交游、文学渊源等情况,从诗歌内涵、艺术特色、民族元素等方面对晓雪诗歌进行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语、附录。绪论部分首先概括了选题的缘由,其次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最后梳理了现有的有关晓雪作品的研究状况与成果,指出目前关于晓雪作品的研究尤其是诗歌研究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正文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分析了晓雪诗歌的内涵。在全面阅读晓雪诗歌之后,将他的诗歌进行分类,大致分为了五大类:歌颂伟大祖国、吟咏大好河山、述说民间故事、描绘民族风情、赞美真挚爱情。在分析各类诗歌的过程中简单总结了晓雪诗歌的创作阶段:1956到1966年、1979年至今。第二章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晓雪诗歌的3个艺术特色:质朴的语言、独特的意象、鲜明的主题。晓雪的诗歌创作时间特别久,长达数十年,但其语言的质朴清新、明白晓畅和爱与美主题的鲜明统一从未改变过。此外,本文首次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晓雪诗歌中的云南高原意象体系,并着重分析了其中的3个核心意象。第三章分析了晓雪诗歌中的民族元素。作为白族诗人的晓雪首先继承了白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其次也汲取了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营养成分。这与晓雪个人的文学观念息息相关。此前学者们多着重分析晓雪诗歌中的白族元素,本章则既系统分析了晓雪的本民族元素,也分析了汉族元素与除白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元素。

李杨[5](2017)在《跨文化视野下媒介仪式的符号学解析 ——以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化浪潮深入发展,在此背景下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也明显加快,这种全球化的影响使得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多,联系密切。而奥运会开幕式作为大型媒介仪式是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之一,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和重视。因为奥运会开幕式俨然不仅仅是一台晚会,而是一个契机和平台——传递民族精神、传播国家形象。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交流,有利也有弊,政治经济全面发展和提升的同时,异国文化的多元价值的冲突和碰撞确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选取了不同于中国文化的又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性的、大型的媒介仪式事件,通过对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研究和分析,使人们充分认识中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差异,并在尊重差异、理解差异的基础上,使人们热爱本民族文化,树立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大型媒介仪式中,符号所扮演的角色从来都不是表面所看见的简简单单的“节目”,而是向人们展示和传递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它通过影响人精神层面的思想来稳定社会秩序,强化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定。在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媒介仪式是传播和强化社会核心价值最好的途径和手段。但是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由于文化背景、语境差异等不同因素的,使传播者所要传播的本真意义被曲解或是误解,从而带来文化交流障碍。历数每一届奥运会,在表演形式、内容呈现上差异多多,但都有一个核心诉求——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地位;传播传统文化、展示民族精神;提升文化价值、寻求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但是有一点必须要警醒:面对媒介仪式的震撼和美感,我们要能从眼花缭乱的奇观中适时的抽离出来,避免“沉迷”与“崇拜”过度,而是要透过想象看清媒介仪式本身。在绚丽的表演和重复宣传的传播下,人们很容易被这种奇观的表象所迷惑和麻痹。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文化全球化有利也有弊,它给我们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如何维持和保护本民族文化、避免或减轻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民族文化被消解、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下,避免核心价值观扭曲与淡泊是当下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透过本文对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如何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国家形象,在文化全球化浪潮下保持本民族文化的本真和独立是本民族文化在世界立足的根本。

余凯亮[6](2016)在《英国剑舞研究》文中提出在英国,剑舞这种舞蹈形式长期以来并未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而这一现象直到20世纪初期才有所改变。关于英国剑舞的起源问题,学界莫衷一是,其中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一、以德国学者为代表的“单线起源论”;二、以史料作为依据,将最早形成一定文献规模的低地国家确定为剑舞的“最初家园”;三、通过“多线起源、平行发展”的观点,将欧洲各国的剑舞解释为一种在相同文化圈内分别发生进而相互影响的现象。有限的文献数量和粗略的描述是我们至今无法确切解答英国剑舞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而造成相关文献缺乏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欧洲战火连绵;西方正教对异教活动的排斥;舞者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的低下,致使他们无心也无力将剑舞表演记录于案,而官方的史学家们更不会对这种草根阶层的活动给予任何关注等等。但是,这种“证据的缺失”并不能证明“舞蹈在历史中的缺位”。塞西尔·夏普于1911年出版的《北英格兰的剑舞》就是英国剑舞史上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该书系统地记录了各地传统剑舞的舞蹈、音乐、服装等元素,其中的舞谱记录法成了随后记录剑舞的一种范式。该书的历史贡献在于将英国剑舞这种传统舞蹈用文本的形式保存了下来,进而使它从频临灭绝的危机中解救了出来。同时,以夏普为首的早期剑舞研究者们受到了弗雷泽的《金枝》、泰勒的《原始文化》中文化人类学理论的影响,认为剑舞属于一种远古仪式所“遗留”下来的文化碎片。而相关的研究成果也由于证据过于零散片面、写作方式过于浪漫浮夸等原因,受到当代学者的质疑和批判。当“仪式化”的内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时,对仪式舞蹈的研究也随之深入起来,因而开始注重仪式的“物质化”、“技术化”、“内部化”、“符号化”、“数据化”等科学指标和功能作用,进而使得这项研究工作更加精细化、准确化。仪式舞蹈研究的重心也因此逐渐从宗教行为研究转化为对人类社会实践经历和经验的深入探讨。当前的英国剑舞对于“仪式”与“艺术”的定位尚不明晰,只能通过“娱乐大众”的方式来勉强维持这种“传统”的延续。当然,民间舞蹈诞生的土壤和娱乐功能决定了它不可能走向“纯形式”的“自律”道路,但却可以成为一种“半自律”的“有意味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复兴民间舞蹈的过程中,时刻谨记将这些“被发明的传统”置于“模仿论”、“表现论”和“形式论”的理论关照和文化自审中,以便使这样的“仪式”与“艺术”能够进入一个统一的语境,并最终回归到最真实的生活情感之中。

王刚[7](2016)在《喀什噶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歌声离我远去你有你的喀什噶尔,我有我的喀什噶尔。——题记第一章1我是在喀什噶尔的舞台上第一次见到王蓝蓝的,那是我在喀什噶尔第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她穿着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长长的头发搭在脸前,让我无法看见她的脸。身边有无数的声音在咒骂她,说她是一个破鞋。在我青

银开州[8](2015)在《休闲、游憩和旅游新概念下的休闲经济发展战略 ——以海南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休闲、游憩和旅游现有概念的不足之处,通过文献查阅、对比分析和演绎推理,提出了休闲、游憩和旅游的新概念。过去业界认为,休闲是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在闲暇时间里,按照内心的动机自主地选择的旨在获得个体身心闲适、快乐和潜能发挥的活动;游憩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各种(休闲)活动;旅游是人们利用余暇在异地进行休闲的一种游憩活动。随着人们对“活动”认识的深化,随着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旧的定义就显得不够准确,影响到休闲、游憩和旅游的研究。实际上休闲、游憩和旅游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能为大家普遍接受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本文研究后得出新的定义:休闲是指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为了求得身心的放松与调节,达到体能恢复、神经松弛、精神满足的目的进行的各种娱乐活动;游憩是指人们在闲暇的时间里参加休闲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活动流;旅游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到居住地外进行休闲的过程中发生的活动流。显而易见,这些新概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本文随即研究了休闲、游憩和旅游的关系,对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出现的“旅游概念广义化”、“旅游经济宽泛化”,游憩和旅游经济按“游憩产业和旅游产业”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批评,指出这是旧的理论对休闲的发展变化做出的错误阐述,是不合理的。基于休闲、游憩和旅游的新概念,进一步讨论了休闲、游憩和旅游经济的“经济种属”,发现休闲经济的经济种属是休闲产业,游憩或旅游经济的经济种属不是“游憩或旅游产业”而是一种“经济流”。所谓“经济流”是指人们在“某种需求场”的作用下定向运动引发的财物、资金在时空中、在产业间“流动”的经济现象。经济流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游憩或旅游经济流涉及的产业同休闲产业链中的市场推广产业、休闲产业有重合之处,但却有更多的不同。经济流的概念打破了用产业概念随意生搬硬套地研究中观经济现象的惯例,为研究旅游经济和游憩经济提供了正确的视角。同时,本文还提出了新的比较全面的休闲和休闲产业分类,说明了游憩和旅游活动的组成,为研究休闲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休闲经济,结合新的休闲、游憩和旅游的认识,本文提出了新的休闲经济发展战略: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休闲观,让区内外人民尊享休闲;二是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建设符合当地社会发展阶段和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的休闲产业群;三是要以系统论的思想研究和促进休闲经济发展;四是要改善休闲管理,针对不同的休闲产业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五是要构建和整合休闲产业链,壮大休闲经济;六是要大力培育游憩、旅游经济流,引导节事经济流、探亲经济流等同休闲经济协同发展。该休闲战略立足于休闲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休闲产业提供者的不同与推进不同类型休闲产业发展的“发动机”的不同,按照休闲产业发展自身的逻辑去思考问题,将培育和壮大游憩经济流、旅游经济流等作为发展休闲经济和实现人们休闲需求的手段之一,详细总结和阐述了政府对不同休闲产业应采取的产业政策,虽然有些提法过去就有,但论述内容有很多的创新。对于海南省休闲经济而言,目前省政府正在举全省之力建设国际旅游岛,从国家和省里确定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看,发展休闲事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按照发展休闲经济的新战略,结合海南休闲经济实际提出了更为合理的海南休闲经济发展对策与建议:一是旅游带动(首先培育和壮大旅游经济流,以游览产业的发展带动地区休闲经济的发展);二是教育先行;三是完善机制;四是培育基础;五是文化引领;六是协调推进。同时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定位进行了分析,指出海南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建立自由贸易区,而是建立国际休闲典范区,从而为海南休闲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俞娜[9](2014)在《旅游节事活动的社区参与研究 ——以海南岛欢乐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旅游经济和旅游者观念的发展变化,许多游客越来越赞誉和关注能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其中旅游节事活动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吸引物,不仅能够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还能提升当地旅游形象与知名度,近年来逐渐成为各地区发展旅游经济的主要趋势。然而在旅游节事活动盛行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当地社区及社区居民参与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尤为明显,这使得旅游节事活动对社区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得不到发挥,甚至出现节事活动与社区发展相互分离现象,违背了旅游节事活动举办带动当地社区发展的初衷,因而研究旅游节事活动中社区参与问题是促使旅游节事活动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此结合海南欢乐节社区参与的实际情况,分别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旅游节事活动社区参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搜集到了许多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内容以及意义,同时还对有关社区参与旅游节事的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和评述;第二部分主要对旅游节事活动社区参与进行理论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社区参与旅游节事活动的必要性、主要模式及具体内容进行阐释;第三部分是针对海南欢乐节现状,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目前海南欢乐举办中社区参与问题进行分析说明;第四部分主要从国内外几个社区参与旅游节事比较成功的案例中提炼出可供本研究参考和借鉴的内容;第五部分是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海南欢乐节社区参与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形成了一套应对该系列问题的策略方法;第六部分为结论部分,主要对本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同时也说明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研究局限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需要理论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社区参与旅游所涉及的内容和模式,系统地论述社区参与在旅游节事活动中的运用,说明了社区参与对旅游节事举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借鉴国内外大型节事旅游活动社区参与成功经验基础上,从旅游管理学视角,针对目前海南欢乐节庆旅游中社区参与所出现的问题,利用实际调查和对比分析的科学方法,提出了解决海南欢乐节中社区参与问题的应对策略,完善了旅游节事活动中社区参与机制问题,为更多旅游节事活动开展中社区参与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嗣新[10](2014)在《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形态各异的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中国电视收视三驾马车中的重要组成,随着2010年之后,《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版权节目模式所带来的高收视和强大影响力,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市场整体呈现出以引进版权节目模式为主导的创新趋向,而由省级上星频道和中央级电视媒体共同形成的“节目模式井喷”现象成为中国电视娱乐发展的新景观。节目模式的规模化引进一方面受到了收视市场的认可,为中国电视娱乐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但同时受到了同质化和创新受限的诟病。在这一现实背景之下,本研究力求剖析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阐释分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的发展过程,并为其模式化发展趋势提供一种路径参考。本研究首先对节目与节目模式、模式与模式化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认为节目即为可以直接播出、没有创新空间的成品节目,节目模式是具有独特创意、普适价值、特许经营权、实施框架与细则的节目模式设计;模式本身是相对静态的具体规则与规范,而模式化则是建构模式的有意义过程,电视节目模式化即是以节目模式为主体的模式化发展过程。节目模式是全球文化工业发展下以娱乐节目为主体的电视文化商品,从成品节目在国际市场的交换到节目模式在全球市场的流通,电视节目正在跨越文化与地域的障碍成为文化工业生产的最大化盈利。文化工业的生产法则一方面消解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多元化创新和电视观众的多样化选择,但大量可以复制、售卖、并在模式基础上进行本地化创新的节目模式同时也满足了受众对娱乐节目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节目模式是全球大工业时代值得关注的电视文化形态,它在全球娱乐经济发展进程中得到了市场和受众的双重认可,成为一种可以进行全球流通的电视节目贸易,并进而呈现出节目模式化发展的趋向。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首先是基于无意识与摹仿下的节目模式化意识的初始,80年代以春晚为代表的综艺节目形态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艺晚会模式,但此模式非彼模式,只是一种无意识的对大众欢聚场景转移和延伸,无法形成模式化的复制与销售;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对西方节目模式的借鉴与摹仿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意识的觉醒,也是节目模式化过程的开端。第二个阶段以电视节目模式的版权引进为节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开始了模式化的复制和基于本土化的策略创新,节目的模式化过程在模式引进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进行“二次创新”,完成节目模式基于本土的意义与形态创新。节目模式化发展的确立一方面完成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模式化转型,另一方面为中国电视节目模式化创新提供了发展策略。经过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发展的历时性梳理,本研究认为模式化作为节目模式发展张大的过程与结果,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一种必然的路径选择。中国电视频道资源的无限丰富和观众对娱乐节目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提出了要求,电视娱乐节目必须通过大量的节目创新来完成对频道播出空间的填充和对受众收视需求的满足。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的发展路径是通过对电视节目模式的消化吸收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完成多元节目模式的开发,进而完成中国本土节目模式的生产与输出。模式化的意义在于对成熟模式的快速复制及在模式基础上的“模仿创新”,从创新成本与创新风险的角度,“模仿创新”相较于具有破坏性的“率先创新”,创新成本低且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创新风险。对于目前中国电视娱乐产业的发展而言,节目模式化的发展具备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全球娱乐消费文化的大背景下,这也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二、欢乐节: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快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欢乐节: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快乐(论文提纲范文)

(1)出租车司机群体社会参与中的身体实践研究 ——以J市出租车司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与展开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与核心概念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主题
        三、核心概念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论选取
        一、研究方案设计
        二、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回顾及述评
    第一节 关于社会参与的研究回顾
        一、社会参与的问题缘起、概念界定及内涵结构
        二、社会参与主体、自主性以及权责意识
        三、关联社会治理、探究社会参与的客体对象
        四、社会参与的主要观点、途径、作用及意义问题
    第二节 关于身体实践的研究梳理
        一、“肉身”转换为“主体”和主体“异化”
        二、身体仪式、身体训诫与身体认同
        三、身体政治、日常生活与身体实践
    第三节 关于出租车司机群体的相关研讨
        一、出租车行业衍生发展与司机的社会史
        二、出租车司机的日常生活与职业认同
        三、出租车司机的群体行动与利益表达
        四、出租车利益主体间关系与行业监管问题
        五、网约车进入与出租车司机的回应
    第四节 以往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疏漏
        一、学术价值
        二、研究疏漏与拓展空间
第三章 个案简介及社会参与中身体实践的阶段划分
    第一节 J市的人文地理与出租车行业发展简史
        一、J市人文地理概况
        二、J市出租车行业发展简史
    第二节 出租车司机群体构成及其身体实践的阶段划分
        一、出租车司机群体来源构成与身体实践特征
        二、关注社会应急事件的缘起与阶段划分
        三、个案的身体实践视角
第四章 生存考验与“身份表达”的身体实践
    第一节 “丛林”失序与“生存考验”叙事
        一、高收入与底层身份
        二、“丛林”无序与高风险
    第二节 “身份表达—自主维权”的身体实践
        一、认知反省与“身份表达”
        二、自主维权与主观意义体验
    第三节 “自救助他”、“投机取巧”的身体实践
        一、“自救助他”与公共意识欠缺
        二、被社会遗忘与“投机取巧”的身体实践
第五章 “链合防控”与重构社会秩序的身体实践
    第一节 电台媒介技术的介入与“链合防控”叙事
        一、自主性向客观意义转化
        二、电台介入、“链合防控”与被社会关注
        三、“倾听城市的声音”与树立社会文明形象
    第二节 重构社会秩序与群体极化的身体实践
        一、重构社会秩序
        二、群体极化现象
    第三节 “被裹挟”的身体实践
        一、被草根文化所裹挟
        二、被社会结构与权力结构所裹挟
第六章 主体间际与“回归服务本质”的身体实践
    第一节 媒介网络技术提升与小团体激增
        一、媒介网络技术提升
        二、小团体激增
    第二节 “光荣榜”上的身体实践与“群体文化”重塑
        一、“光荣榜”上的身体实践
        二、出租车司机“群体文化”重塑
    第三节 网约车与巡游车并行:“社会服务”本质的回归
        一、网约车进驻与司机群体身体实践的延续
        二、巡游车、网约车并行错位发展
        三、出租车“社会服务”本质的回归
    第四节 “行业声誉”与主体间际的文明创城
        一、“行业声誉”与行业发展
        二、主体间际的文明创城
结论与未来研究拓展
    一、社会效应与影响
    二、未来研究拓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 “J 市出租车司机群体社会参与中的身体实践”节点编码
    附录二 样本编码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附录四 J市出租车司机“光荣榜”榜单列举信息(据《JC的士)整理
    附录五 “光荣榜”中的身体实践编码参考点与编码项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2)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料收集方法
        1.5.2 分析方法
    1.6 研究案例和资料收集
        1.6.1 研究案例
        1.6.2 资料收集情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符号学思想历史演进
    2.2 文献综述之一:旅游符号学研究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2.3 总结和评述
    2.3 文献综述之二:节庆旅游研究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3 总结和评述
    2.4 文献综述之三:有关庙会的旅游研究
        2.4.1 庙会的旅游研究
        2.4.2 广府庙会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节庆吸引物符号建构的理论框架
    3.1 相关概念体系
    3.2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特点
    3.3 皮尔斯符号学概述
        3.3.1 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之定义
        3.3.2 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之关系
    3.4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学分析框架
第四章 生产视角:节庆吸引物的符号意义建构
    4.1 广府庙会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发展阶段
        4.1.1 研究思路
        4.1.2 样本数据获取
        4.1.3 研究分析与发现
    4.2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生产的研究过程
        4.2.1 研究思路
        4.2.2 资料收集和处理
        4.2.3 研究的编码过程
    4.3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理论模型
        4.3.1 符号生产的基础:节庆吸引力
        4.3.2 符号生产的路径:节庆的组织管理
        4.3.3 符号生产的思路:节庆的策划理念
        4.3.4 符号生产的内容:节庆场景
        4.3.5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生产的运作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动视角: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旅游体验
    5.1 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体验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步骤
        5.1.3 图像明示符号的内容分析
        5.1.4 图像隐含符号的体验要素
        5.1.5 节庆体验维度模型
    5.2 节庆旅游体验维度模型的验证
        5.2.1 研究思路
        5.2.2 研究步骤
        5.2.3 节庆体验量表开发过程及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消费视角:节庆吸引物的符号意义解读
    6.1 节庆吸引物符号系统的意义解读
        6.1.1 研究思路
        6.1.2 资料收集和处理
        6.1.3 研究的编码过程
    6.2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意义解读模型
        6.2.1 直接解释项:节庆吸引力感知
        6.2.2 动力解释项:节庆依恋
        6.2.3 最终解释项:节庆忠诚度
        6.2.4 符号意义解读:感知-依恋-忠诚度模型
    6.3 节庆吸引力感知、节庆依恋与忠诚度的关系
        6.3.1 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6.3.2 量表设计
        6.3.3 数据收集与基本描述
        6.3.4 节庆吸引力感知的因子分析
        6.3.5 节庆依恋的因子分析
        6.3.6 结构方程检验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贡献
    7.3 管理启示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内涵及其缘起
    第二节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
    第三节 西南联大文学书写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战乱年代的体验和反思
    第二节 离乱弦歌的写意和抒怀
    第三节 青春如斯美好校园世界
第二章 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异乡人”的温情和守望
    第二节 黄金岁月的礼赞和缅怀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历史性境遇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灵地缅想与心路的叙写
    第二节 史诗性建构与历史反思
    第三节 诗性传奇的历史“复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论晓雪的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章 晓雪诗歌的内涵
    第一节 歌颂伟大祖国
    第二节 吟咏大好河山
    第三节 述说民间故事
    第四节 描绘民族风情
    第五节 赞美真挚爱情
第二章 晓雪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语言的质朴
    第二节 意象的独特
    第三节 主题的鲜明
第三章 晓雪诗歌的民族元素
    第一节 晓雪诗歌的白族元素
    第二节 晓雪诗歌的汉族元素
    第三节 晓雪诗歌的其他少数民族元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B:晓雪作品研究文章目录索引

(5)跨文化视野下媒介仪式的符号学解析 ——以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0.1.1 研究目的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及趋势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与目标
    0.4 论文的创新之处
    0.5 预期研究结果
1 基本理论阐述
    1.1 跨文化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1.1.1 文化身份建构与文化认同
        1.1.2 高低语境
        1.1.3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1.2 符号学的阐释与界定
2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符号分析
    2.1 语言符号分析
    2.2 视觉符号分析
    2.3 听觉符号分析
3 开幕式符号系统内部分析
    3.1 符号的能指
        3.1.1 展现民族历史文化
        3.1.2 文化的自我认同与对他者文化的兼容
    3.2 符号的所指
        3.2.1 个人主义
        3.2.2 平民视角
        3.2.3 对创造力的诉求
4 跨文化传播中的符号思考
    4.1 跨文化传播中符号的意义与重要性
        4.1.1 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与维护
        4.1.2 民族凝聚力的展示和增强
    4.2 编码与解码的混乱造成的文化误读
        4.2.1 媒介仪式奇观造就的拟态环境
        4.2.2 编码与解码的混乱造成的文化误读
        4.2.3 高、低语境文化的碰撞
        4.2.4 文化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消解
5 媒介仪式跨文化传播的启示
    5.1 跨文化媒介仪式中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5.1.1 奥运会开幕式:被“观看”的国家形象
        5.1.2 国家形象的建构策略
    5.2 媒介仪式跨文化传播的启示
        5.2.1 提升文化价值,寻求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
        5.2.2 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英国剑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对象及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英国剑舞的历史
    第一节 早期的“剑舞”历史纪录
        一 欧洲大陆早期的剑舞文献(公元1世纪-16世纪)
        二 英国近代早期的剑舞文献(公元16-18世纪中期)
        三 英国近代中期的剑舞文献(18世纪末期)
    第二节 塞西尔·夏普的《北英格兰的剑舞》
        一 舞蹈的选择与信息人的提供
        二 最早的长剑舞与短剑舞搜集
        三 英国民间剑舞的教育和传播
        四 夏普的剑舞理论
    第三节 长剑舞的历史
        一 长剑舞的起源
        二 19世纪的长剑舞纪录
        三 20世纪前半叶的英国长剑舞(1900-1950)
        四 长剑舞的复兴(1970-)
    第四节 短剑舞的历史
        一 短剑舞的起源
        二 19世纪的短剑舞纪录
        三 短剑舞的第一次复兴(1900-1916)
        四 处于战火之间的短剑舞(1919—1939)
        五 战后短剑舞的低潮与第二次复兴(1945.9—1989)
        六 当代舞蹈比赛的助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英国剑舞的实践
    第一节 舞蹈语言概述
        一 舞谱
        二 舞蹈与舞步
    第二节 舞蹈的队形与图形
        一 剑舞的队形
        二 剑锁的图形
    第三节 舞蹈的服装与音乐
        一 服装
        二 音乐
第三章 英国剑舞的“仪式化”进程
    第一节 “仪式”的确立
        一 “仪式”与“仪式化”的概念界定
        二 “遗留”的仪式碎片
        三 “死亡”与“复活”的仪式化情节
        四 希腊悲剧的仪式化结构
        五 神秘象征的仪式化符号
    第二节 神像的崩塌
        一 推倒对权威的崇拜
        二 驱散“浪漫”的迷雾
        三 卸下“传统”的光环
    第三节 多元化的讨论语境
        一 二元对立的比较研究方法
        二 历史学与地理学相结合的地图标识法
        三 理论框架的确立
第四章 英国剑舞中的“仪式与艺术”精神
    第一节 “模仿论”阶段的剑舞
    第二节 “表现论”阶段的剑舞
        一 集体情感的觉醒
        二 观众的分离
    第三节 “形式论”阶段的剑舞
        一 “半自律”的形式
        二 形式的成熟
        三 形式的归宿
结语
附录
    附录一:剑舞相关术语释义
    附录二:英国历史和剑舞重大事件年份对照表
    附录三:各传统长剑舞队的舞蹈服装
    附录四:各传统短剑舞队装备一栏表
    附录五:剑舞图形
    附录六:英国“剑舞戏剧”中的“死亡”与“复活”方式统计表
    附录七:2015全英短剑舞锦标赛参赛名单
    附录八:传统长剑舞的伴奏乐曲
    附录九:格雷诺赛德剑舞的口令歌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一 学术论文
    二 科研课题
    三 获奖
致谢

(7)喀什噶尔(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二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三章
    1
    2
    3
    4
    5
    6
    7
    8
第四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五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六章
    1
    2
    3
    4
    5
    6
    7
第七章
    1
    2
    3
    4
    5
    6
    7
    8
    9
第八章
    1
    2
    3
    4
    5
    6
    7
    8
第九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第十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十一章
    1
    2
    3
    4
    5
    6
    7
    8
    9
第十二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十三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十四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十五章
    1
    2
    3
    4
    5

(8)休闲、游憩和旅游新概念下的休闲经济发展战略 ——以海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关于休闲、游憩和旅游概念的研究
        2.1.2 关于休闲、游憩和旅游相互关系的研究
        2.1.3 关于休闲、游憩和旅游经济种属及其组成的研究
    2.2 有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3章 休闲、游憩和旅游新概念及其经济种属
    3.1 活动和活动流
    3.2 活动流“类型”分析
    3.3 休闲、旅游和游憩的活动特点及新概念
        3.3.1 休闲
        3.3.2 游憩和旅游
    3.4 休闲、游憩和旅游关系的新认识
第4章 休闲、游憩和旅游等有关新概念的验证
    4.1 休闲悖论的分析
    4.2 产业融合的解释
    4.3 产业内竞争和替代关系的解释
第五章 基于休闲、游憩和旅游新概念的休闲发展战略
    5.1 休闲经济发展模式
    5.2 休闲经济发展主要战略
        5.2.1 树立正确的休闲观,让区内外人民群众尊享休闲
        5.2.2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建设符合当地社会发展阶段的休闲产业群
        5.2.3 以系统论的思想研究和促进休闲经济发展
        5.2.4 改善休闲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休闲产业政策
        5.2.5 构建和整合休闲产业链,壮大休闲经济
        5.2.6 积极培育游憩、旅游等经济流,促进休闲经济协同发展
第六章 海南休闲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构想
    6.1 海南休闲经济发展现状
        6.1.1 海南休闲经济发展回顾
        6.1.2 海南休闲经济存在的问题
        6.1.3 海南发展休闲经济的重要性
    6.2 海南休闲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6.3 创立世界休闲典范区
第7章 结束语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扩展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9)旅游节事活动的社区参与研究 ——以海南岛欢乐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旅游节事活动国内外研究综述
        1.3.2 社区参与旅游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旅游节事活动社区参与理论构建
    2.1 基本概念
        2.1.1 社区参与
        2.1.2 旅游节事活动
    2.2 旅游节事活动社区参与理论分析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社区参与
        2.2.2 需要理论下的社区参与
        2.2.3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社区参与
    2.3 旅游节事活动社区参与的必要性
    2.4 旅游节事活动社区参与主要模式
    2.5 旅游节事活动社区参与具体内容
3 海南欢乐节社区参与现状分析
    3.1 海南欢乐节简介
    3.2 海南欢乐节社区参与现状
    3.3 海南欢乐节社区参与存在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社区参与成功案例及经验分析
    4.1 案例一:美国玫瑰花节
        4.1.1 美国玫瑰花节概述
        4.1.2 社区参与节庆经验分析
    4.2 案例二:巴西狂欢节
        4.2.1 巴西狂欢节概述
        4.2.2 社区参与节庆经验分析
    4.3 案例三:上海旅游节
        4.3.1 上海旅游节概述
        4.3.2 社区参与节庆经验分析
    4.4 国内外节事活动社区参与经验评述
5 海南欢乐节社区参与对策分析
    5.1 基本思路
    5.2 海南欢乐节社区参与问题原因分析
        5.2.1 社区参与机制不完善
        5.2.2 缺乏统一的管理
        5.2.3 利益分配不合理
        5.2.4 忽视居民参与潜力
        5.2.5 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意识
    5.3 海南欢乐节社区参与问题应对策略
        5.3.1 政府发挥引导作用
        5.3.2 建立社区参与决策机制
        5.3.3 健全社区参与保障机制
        5.3.4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5.3.5 建立教育培训机制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范畴
        1.2.1 基本概念的厘定
        1.2.2 研究视角的选取
    1.3 研究的现状
        1.3.1 关于“电视娱乐节目”研究综述
        1.3.2 关于“节目模式”与“节目模式化”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1.4.1 技术路线
        1.4.2 总体框架
2 节目模式——全球文化工业视域下的娱乐商品
    2.1 多样性的消失——文化工业逻辑下的节目模式生产
        2.1.1 复制式生产:文化工业的基本法则
        2.1.2 商业性效益:文化工业的价值诉求
        2.1.3 娱乐化消费:文化工业的本质特征
    2.2 电视娱乐——全球文化工业的核心产物
        2.2.1 电视娱乐节目:具有普适价值的全球文化工业商品
        2.2.2 现实、快乐、快感:电视娱乐消费的取向
        2.2.3 审美、狂欢、奇观:电视娱乐文化的演变
        2.2.4 追求快感的娱乐奇观:全球文化工业下节目模式的生成
    2.3 从节目到节目模式——全球文化工业的最大化盈利
        2.3.1 电视艺术的灵韵再现:从同一到异质的节目模式商品
        2.3.2 全球电视节目模式市场的形成
        2.3.3 创意文化产业下全球节目模式的生产过程
        2.3.4 全球流通中电视节目模式的两种经济
3 从无意识到摹仿——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意识的初始
    3.1 改革开放语境下综艺节目形态的构建
        3.1.1 央视春晚:新民俗景观的无意识欢聚
        3.1.2 中国综艺晚会的模式化框架
    3.2 大众文化语境下节目模式化意识的觉醒
        3.2.1 快乐大本营:节目模式借鉴下的快乐诉求
        3.2.2 超级女声:节目模式摹仿下的全民狂欢
4 从引进到消化吸收创新——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意识的确立与策略的形成
    4.1 全球化语境下版权节目模式的规模引进
        4.1.1 中国达人秀:全球娱乐范式下的中国景观
        4.1.2 节目模式井喷:中国电视娱乐市场的群雄角逐
        4.1.3 基于消化吸收的“二次创新”:中国娱乐节目模式化的发轫
    4.2 文化杂糅——节目模式化策略下的意义创新
        4.2.1 “母题”:文化杂糅下节目模式化的创新基础
        4.2.2 同源文化下的意义借鉴
        4.2.3 异质文化下的意义再建
    4.3 叙事转换——节目模式化策略下的形态创新
        4.3.1 故事逻辑下叙事元素的创新
        4.3.2 话语组合中叙事艺术表达的创新
5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5.1 电视频道资源的无限丰富与节目模式化的必然选择
        5.1.1 从四级办台到数字付费频道:频道资源的无限丰富
        5.1.2 电视娱乐需求的持续增长
        5.1.3 模式化发展: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必然选择
    5.2 从消化吸收创新到原始创新: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的路径选择
        5.2.1 消化吸收创新:以技术引进为基础的创新起点
        5.2.2 集成创新:以创意整合为途径的创新过程
        5.2.3 原始创新:以节目模式输出为目的的创新趋向
    5.3 创新成本与创新风险:节目模式化发展的合理性
        5.3.1 “模仿创新”与“率先创新”的投入与产出比较
        5.3.2 节目模式化发展:基于创新成本与创新风险的合理选择
6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四、欢乐节: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快乐(论文参考文献)

  • [1]出租车司机群体社会参与中的身体实践研究 ——以J市出租车司机为个案[D]. 刘清玉. 吉林大学, 2021
  • [2]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D]. 李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3]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D]. 杨绍军. 云南大学, 2019(09)
  • [4]论晓雪的诗歌[D]. 汤艳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5]跨文化视野下媒介仪式的符号学解析 ——以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为例[D]. 李杨. 辽宁大学, 2017(03)
  • [6]英国剑舞研究[D]. 余凯亮.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08)
  • [7]喀什噶尔[J]. 王刚. 当代, 2016(01)
  • [8]休闲、游憩和旅游新概念下的休闲经济发展战略 ——以海南为例[D]. 银开州. 山东大学, 2015(02)
  • [9]旅游节事活动的社区参与研究 ——以海南岛欢乐节为例[D]. 俞娜. 海南大学, 2014(09)
  • [10]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研究[D]. 白嗣新. 武汉大学, 2014(06)

标签:;  ;  

节日快乐: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快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