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复合改性淀粉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氧化复合改性淀粉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一、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性能测试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馨[1](2021)在《戴斯马丁氧化剂对淀粉的作用及其产物的结构性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戴斯马丁为氧化剂,以玉米淀粉为反应主料,首先研究了该戴斯马丁氧化淀粉的表面形态,分子量变化等结构方面特性以及粘度等性能方面特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氧化后的淀粉进一步酯化改性;由于在低度氧化的状态下戴斯马丁试剂对淀粉的降解幅度几乎可以忽略,所以采用辐照降解后再进一步氧化的复合改性。研究分析了它们表面形态,结构及性能等方面的变化,最后以辐照淀粉为原料,分别进行氧化与酯化处理,制成浆料,探讨了它们的浆液及浆纱性能。以氧化度为指标,戴斯马丁为氧化剂处理淀粉,得到最合适的反应条件为:使用氧化剂含量为1%,反应p H为9,反应时长2h,反应温度为45℃。在显微观察下,玉米淀粉受到氧化后,其表面轮廓发生了破损及裂痕;通过分子量测试分析出由于氧化淀粉的部分支链发生解聚,导致分子量有轻微降低;同时,XRD结果显示,淀粉的结晶区未发现明显波峰,阐明了氧化反应主要针对淀粉非结晶区;通过核磁碳谱与氢谱的测试,发现氧化淀粉的各碳位有不同程度的偏移,同时综合氢谱结果,可得出戴斯马丁氧化剂对淀粉C-2,C-6进行了选择性氧化。对氧化淀粉进行了膜功能的测试后,发现戴斯马丁氧化淀粉的成膜性很突出,且拉伸强力更大。以戴斯马丁氧化淀粉为原料,以醋酸乙烯酯为酯化剂,使淀粉进行氧化酯化反应,得到最合适的反应环境:酯化剂用量为30%,反应p H为9,反应时长为1.0h,反应温度45℃。经过电镜观察发现,在酯化处理后,破损程度加深;TG与DSC结果显示,经复合改性后,该类淀粉的峰值糊化温度与糊化结束温度更低,合乎淀粉的工业生产要求;受到氧化酯化后,其透光率提高,凝沉性减少;同时,粘度及粘度热稳定性产生了显着的性能变化;糊化温度降低;粘附性增大。对辐照氧化淀粉而言,与辐照淀粉作比较时,其表面轮廓也有更显着的裂痕出现,表面更粗糙;TG与DSC结果显示,经辐照氧化后,复合改性后的淀粉的峰值糊化温度与糊化结束温度也表现为更低;经复合改性处理后,淀粉羰基含量增加;淀粉的透光率提高,凝沉性减少;淀粉的粘度及粘度热稳定性相比辐照淀粉,有了明显的变化;对于复合改性淀粉而言,其对糊化温度的要求也逐渐减弱,符合淀粉在上浆方面的要求。将辐照淀粉进行氧化反应制得辐照氧化淀粉,取辐照淀粉进行酯化加工制得辐照酯化淀粉后,分别将两者制成浆料进行浆纱实验,在复合改性淀粉中,辐照氧化淀粉与辐照酯化淀粉均能制备高性能浆料,其效果比单一变性淀粉更好,但辐照氧化淀粉变性浆性能更优。

周盼[2](2020)在《复合变性淀粉及浆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浆料的发展趋势是研发高性能的低粘度变性淀粉类浆料,单一变性淀粉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所以研究高性能低粘复合变性淀粉十分有意义。本论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进行辐照处理,研究辐照粉的表面形态、结构和性能方面特性,然后以辐照粉为原料分别进行氧化和酶解处理,得到辐照氧化淀粉和辐照酶解淀粉,并研究了复合变性淀粉的表面形态、结构和性能方面特性,最后将复合变性淀粉与辐照粉及原淀粉制成浆料,测定其浆料及浆纱性能。以羧基含量为指标,辐照粉为原料进行氧化实验,得到最优条件为:过氧化氢用量8%,p H=9,氧化时间t=3h及氧化温度T=45℃,催化剂用量0.1%;以淀粉粘度为指标,辐照粉为原料进行酶解实验,得到最优条件:酶解温度T=60℃,酶解时间t=60min,酶量为0.5‰及酶解p H为6。显微观察发现,辐照淀粉小颗粒增多,淀粉表面轮廓更为圆润,表面越来越光滑;辐照氧化淀粉,不规则颗粒增多,颗粒出现破碎,表面变粗糙;辐照酶解淀粉,淀粉颗粒形态与辐照粉相近,淀粉颗粒表面出现裂缝和孔洞。辐照淀粉,直链含量增加,支链含量降低。辐照粉产生自由基,分子量和聚合度降低。辐照氧化淀粉的各碳位均有氧化反应,选择性氧化了C2、C3、C4及C6位。DSC结果表明,辐照氧化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降低,糊化焓值降低;辐照酶解淀粉的峰值糊化温度及终点糊化温度降低,糊化焓值增加。辐照淀粉粘度下降,粘度稳定性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辐照氧化淀粉粘度进一步下降,粘度稳定性在10k Gy以内继续增加,辐照酶解淀粉在10k Gy以下,粘度下降,粘度稳定性继续增加。辐照淀粉的糊化温度降低;辐照粉经氧化或酶解后,糊化温度均会降低。20k Gy以内的辐照粉透明度增加,凝沉性减弱;辐照氧化淀粉的透明度增加,凝沉性减弱;20k Gy以下的辐照酶解淀粉,透明度提高,辐照剂量增加,透明度变化不大,凝沉性减弱。将原淀粉、辐照粉、辐照氧化淀粉及辐照酶解淀粉配成浆料进行浆纱试验,试验发现,变性淀粉浆性能及浆纱性能均优于原淀粉,辐照氧化复合变性淀粉浆料及浆纱性能最佳。辐照、氧化及酶解均会破坏淀粉表面结构,辐照作用会增加直链淀粉含量,氧化会引入大量羧基,辐照氧化淀粉较辐照酶解淀粉糊化容易,在20k Gy以下时,氧化或酶解均能降低辐照粉粘度,并能够提高淀粉糊的透明度,减弱凝沉性,复合变性淀粉浆料及浆纱性能优于单一变性淀粉浆,辐照酶解和辐照氧化均能制得低粘高性能浆料,其中以辐照氧化复合变性浆性能最优。

吕小丽[3](2020)在《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复合酶(糖化酶和α-淀粉酶以一定比例混合)为酶解剂,次氯酸钠为氧化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为醚化剂,制备了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在氧化过程中,考察了氧化时间、氧化温度、pH及氧化剂用量对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羧基含量(CC)的影响。在醚化过程中,考察了醚化温度、醚化时间、醚化剂用量和pH对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取代度(DS)的影响。响应面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制备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氧化时间2.5 h,氧化温度45℃,pH 9.0,次氯酸钠用量65%。响应面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制备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醚化时间13 h,醚化温度45℃,pH 10.5,醚化剂用量8%。酶解、氧化和阳离子醚化对大米淀粉的蓝值、凝沉性、冻融稳定性、抗酸性、抗碱性和膨胀能力的影响表明:大米淀粉经酶解和氧化改性后,其蓝值增加,而阳离子醚化后使大米淀粉蓝值减小;微孔大米淀粉、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和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的凝沉性均弱于大米淀粉;大米淀粉经酶解、氧化和醚化改性后,其冻融稳定性变差,而其抗酸性、抗碱性均明显增强。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偏光显微镜(POM)等研究了酶解、氧化和醚化对大米淀粉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表明:大米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明显,经酶解、氧化和醚化改性后,微孔大米淀粉、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和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颗粒表面的偏光十字仍然存在。大米淀粉结晶结构属于典型A型,酶解、氧化和醚化并没有改变大米淀粉的晶型,仍属于A型,但对结晶度有一定的影响;大米淀粉表面光滑,颗粒规则,经酶解后,其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孔洞,而经氧化和醚化改性后,颗粒破损较严重,并有许多小颗粒碎片,表面粗糙,呈不规则结构;三种改性对大米淀粉热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对大米淀粉及其衍生物进行糊化特性测定表明:大米淀粉经酶解、氧化和醚化改性后。其糊化温度、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及崩解值均减小。崩解值越小说明耐剪切性能越好,三种改性增强了淀粉的耐剪切性能。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和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对Zn2+、Cu2+和SO42-的吸附测定表明,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和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对阳、阴离子有一定的吸附性。

贺欣[4](2020)在《两亲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在抗菌保鲜膜、伤口敷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淀粉(starch,ST)作为一种多羟基的天然聚合物,它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天然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在食品和生物医疗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未加工的淀粉常常因为亲水性不足、耐水性差、易老化、脆性大而不能直接应用于所需领域中。以改善淀粉的性能、增加应用领域为目的,本论文对淀粉进行了改性,并将其用于抗菌保鲜膜和伤口敷料薄膜的应用研究中。以下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1)将淀粉从马铃薯中提取出来,再醚化成羧甲基淀粉钠,形成冷水可溶性淀粉,并在Novozym 435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月桂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外亲水内亲油的两亲性淀粉。通过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表明羧甲基淀粉钠月桂酸淀粉酯(CMS-LS)已成功制备,其颗粒表面具有孔状的粗糙结构,结晶区域减小。通过表面张力、接触角、乳化性和细胞毒性的实验测试发现,CMS-LS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良好的乳化性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2)用CMS-LS包封具有抗菌性的肉桂精油(CO)形成CMS-LS-CO,将其与海藻酸钠(SA)进行共混制备SCO成膜液,采用叠涂法与壳聚糖(CS)制备复合抗菌保鲜膜CS/SCO/CS。通过使用FTIR、SEM、XRD对保鲜膜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表明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的作用,且膜与膜之间衔接良好。通过对膜的机械性能、透光率和抗菌性能的测试表明,CMS-LS-CO的添加量为0.5%时,CS/SCO/CS膜的抗拉强度为22.09±1.16 MPa,断裂伸长率为24.84±1.67%,透光率达86.9%,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1%和65.9%。通过对膜的保鲜效果及土壤可降解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圣女果有较好的保鲜作用,且在28天内土壤可降解率达70%。(3)用CMS-LS包封CO和具有愈合效果的雷公根精油(HO),再与聚乙烯醇(PVA)和SA共混制备出拥有抗菌和愈合效果的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敷料薄膜(PSCCH)。使用FTIR、SEM和XRD对PSCCH薄膜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显示PVA和SA分子间有氢键的作用,膜表面粗糙且存在孔隙。通过测试膜的机械性能、透光率、水蒸气透过率、溶胀率、水溶性和含水量,发现当PVA:SA为8:2时,PSCCH的抗拉强度为18.44±1.44 MPa,断裂伸长率为97.92±5.71%,透光率达73%,水蒸气透过系数为791 g/(m2?d),溶胀率可达180%,水溶性为68%,含水量为19%。精油比例CO:HO为1:2时,对其抗菌性能及细胞毒性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PSCCH薄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率达43.3%和47.7%,且对内皮细胞增殖率可达到141%。

陈超[5](2018)在《胶合板用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合成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淀粉胶黏剂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绿色环保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生物质胶黏剂,但是淀粉胶黏剂在人造板应用中存在比较突出的易霉变问题,因此改善淀粉胶黏剂的防霉变性能很有必要。热解油是农林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液化产物,含有酚类、醛类、酸类等多种防霉抑菌物质,可再生,价格低,是制备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的良好原料。本论文开展了利用落叶松热解油和木薯淀粉制备胶合板用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的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GC-MS)仪对热解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与分析;采用滤纸片法和琼脂稀释法测试了热解油对3种木材常见霉菌(黑曲霉菌、桔青霉菌和绿色木霉菌)的防霉抑菌性能;考察了合成工艺对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对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对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固化特性进行了检测与分析;考察了制备工艺对胶合板性能的影响,对胶合板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主要结论如下:(1)GC-MS分析结果显示:落叶松热解油中含酚类(34.59%)、酮类(17.53%)、醛类(11.31%)、酯类(6.66%)、醇类(6.55%)、有机酸类(6.04%)等六大类物质。(2)防霉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落叶松热解油对黑曲霉菌、桔青霉菌和绿色木霉菌的平均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5.67、19.67和14.28 mm,表明热解油具有防霉抑菌能力;随着热解油质量分数的增加,对3种霉菌的抑菌率均增大,对3种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25%。(3)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较优合成工艺:接枝单体加入量(占淀粉干基质量)为30%、热解油加入量(占淀粉干基质量)为30%、反应体系pH值为7。(4)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胶合板较优制备工艺:热压时间为8 min,热压温度为120℃,热压压力为1.2 MPa,施胶量为340 g/m2。该工艺下制备的胶合板胶合强度达到1.34 MPa,满足国家标准gB/T 9846-2015中Ⅲ类胶合板(≥0.7 MPa)的要求;胶合板防霉被害值为1,防霉等级达到林业标准LY/T2230-2013《人造板防霉性能评价》中Ⅰ级要求。(5)成本核算表明: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原料成本为2157元/吨。

郑旺斌[6](2016)在《复合变性淀粉基生物质胶黏剂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淀粉资源丰富,是一类制备生物质胶黏剂的理想原料,但是原淀粉或单一变性淀粉胶黏剂存在低固高黏、易凝胶老化等缺陷,而且储存稳定性、耐水性、粘接强度等较差,影响其广泛应用。本文采用单因素、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淀粉的醚化-氧化-接枝-交联等多重复合改性工艺,制备了一种性能良好的复合变性淀粉基生物质胶黏剂。本文首先确定了羟丙基醚化淀粉制备工艺,在淀粉分子上引入了羟丙基,提高了淀粉糊液的黏度稳定性、抗剪切性、冻融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再经氧化复合改性,降低了羟丙基醚化淀粉的黏度,提高了糊液的稳定性和粘接性。然后以醚化氧化淀粉为接枝骨架、丙烯酸丁酯(BA)和醋酸乙烯酯(VAc)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确定了最佳接枝工艺条件,在醚化-氧化淀粉链上成功接枝了水性聚合物链段,明显提高生物质胶黏剂的压缩剪切强度。再通过引入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和己二酸二酰肼(ADH)室温自交联体系,使得复合变性淀粉胶黏剂的压缩剪切强度、尤其是湿强度得到显着提高。从而确定了醚化-氧化-接枝-交联复合变性淀粉基生物质胶黏剂的制备工艺。本文制备的复合变性淀粉基生物质胶黏剂产品具有固含量高、粘接力强、耐水性好、储存稳定、绿色环保等优点,克服了原淀粉或单一变性淀粉胶黏剂所存在缺陷和不足,其理化性能优于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木材胶黏剂(白乳胶)标准(HG/T 2727-2010)要求,有害物质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GB 18583-2008),可替代传统白乳胶用于木材加工和室内装饰装修。

李为民[7](2016)在《高取代度高粘度羧甲基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制备了中、高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并分别进行了环氧氯丙烷交联和戊二酸酐酯化复合改性,以提高其粘度,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复合改性方法都可以有效提高淀粉粘度。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中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制备工艺研究。采用NaOH溶液,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淀粉乳浓度、一氯乙酸量、NaOH量、NaOH溶液质量分数、醚化温度、醚化时间对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浓度为30%,一氯乙酸用量为70%,碱酸摩尔比(n碱:n酸)为2,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55%,醚化温度为50℃,醚化时间为5h,在此条件下制备羧甲基淀粉取代度可达到0.7471。取代度为0.10280.7471的羧甲基淀粉糊粘度先升高后降低,并且在取代度为0.2466时粘度最大,为3210 mPa.s。高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制备工艺研究。采用两次加固体NaOH法,研究了酸碱加入顺序、溶剂种类、溶剂质量分数、淀粉乳浓度、氯乙酸用量、NaOH用量、碱化温度、碱化时间、碱化阶段NaOH用量、醚化温度、醚化时间、醚化阶段用Na2CO3代替部分NaOH反应对取代度的影响,此外比较了不同种类淀粉、醚化剂的种类以及NaOH状态对取代度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取淀粉乳浓度、一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醚化温度为考察因素,设计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是淀粉乳浓度为25%,一氯乙酸用量为115%,氢氧化钠用量为2.25(n碱:n酸),醚化温度为40℃,在此条件下制备羧甲基淀粉取代度可达到1.2104。对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羧甲基淀粉的红外光谱图出现了羧酸盐-COO-的吸收峰;羧甲基淀粉扫描电镜图表明,淀粉颗粒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膨胀,有明显的裂纹,表面变得非常粗糙,颗粒中心出现大的爆裂孔;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淀粉结晶结构被破坏,结晶度降低。当取代度为0.65751.2043时,羧甲基淀粉糊粘度一直降低,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远远优于原玉米淀粉,而且取代度越高,透光率和冻融稳定性越好,取代度为1.2043的羧甲基淀粉糊的透明度为原淀粉的38倍,在6次反复的冻融过程中几乎无水分析出,但粘度只有970 mPa.s。对羧甲基淀粉进行了环氧氯丙烷交联复合改性。取代度为0.37271.1753的羧甲基淀粉,经过环氧氯丙烷的交联作用后,羧甲基交联淀粉粘度是单一的羧甲基淀粉的4.286.96倍,其中,当羧甲基取代度为0.3727时,交联作用提高粘度最明显,从原来的2300 mPa.s提高到16000 mPa.s,为原来羧甲基淀粉糊粘度的6.96倍,说明交联作用可以大大提高羧甲基淀粉的粘度。对羧甲基淀粉进行了戊二酸酐酯化复合改性。红外图谱表明,取代度为0.1174的羧甲基淀粉经过8%戊二酸酐酯化后,在1564.50 cm-1处出现一个新的小峰,证明戊二酸酐通过酯化反应成功接到淀粉分子中。取代度为0.11740.5281的羧甲基淀粉,经过戊二酸酐的酯化作用后,羧甲基戊二酸酐复合变性淀粉粘度比单一的羧甲基淀粉有提高,特别是当羧甲基取代度为0.3262时,淀粉糊粘度从原来的2200 mPa.s提高到7520 mPa.s,为原来羧甲基淀粉糊粘度的3.42倍。比较羧甲基淀粉与羧甲基戊二酸酯化复合变性淀粉的透明度,发现羧甲基取代度较低时,戊二酸酐酯化基团的成功接入对淀粉糊的透明度影响明显。

蒋惠明[8](2016)在《应用于淀粉基塑料的木薯淀粉变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塑料产量的迅速增长,废弃塑料的后处理及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现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开发降解塑料是解决塑料污染的一个有效途径。淀粉基塑料是由淀粉与聚烯烃共混制备得到的塑料,因淀粉安全价廉、来源广泛、可降解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淀粉通过变性处理,可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其与聚烯烃的相容性,最终实现提高淀粉在塑料中的含量,降低不可降解的聚烯烃的应用量,来达到缓解环境污染压力的问题。因此,对淀粉变性技术的研究尤显重要。本文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以非粮用木薯淀粉为原料,用醋酸酐为酯化剂,甲苯-4-磺酸为催化剂对淀粉进行酯化变性研究。以取代度及反应效率为衡量指标,得出木薯淀粉酯化变性的较佳工艺为:醋酸酐质量分数15%、催化剂质量分数1.5%、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45℃、浴比1:3。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淀粉结构中确实引入了醋酸酯基团,证实了酯化反应的发生;SEM观察显示酯化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表面,还发生在淀粉颗粒内部;XRD分析表明木薯醋酸酯淀粉的结晶度较原淀粉下降了8.03%,酯化反应破坏了淀粉的部分结晶结构;DSC分析表明淀粉酯化变性后,改善了其熔融性能,木薯醋酸酯淀粉熔融温度较原淀粉降低了22.3℃。在木薯淀粉酯化变性的基础上,以不同取代度及不同含量的淀粉为基材与聚丙烯(pp)共混制备塑料。通过对塑料拉伸、弯曲、吸水等性能的分析及断面形貌的观察,研究了淀粉酯化程度和含量对淀粉基塑料性能的影响。对淀粉含量25%的淀粉基塑料进行研究,发现随着酯化淀粉取代度的增大,塑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弯曲模量、吸水率逐渐减小。综合考虑,取代度为0.105的酯化淀粉制备得到的淀粉基塑料综合性能较优。对取代度为0.105的酯化淀粉基塑料进行研究,发现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塑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弯曲模量、吸水率逐渐增加。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淀粉基塑料断面形貌发现,酯化淀粉基塑料比原淀粉基塑料两相结合情况改善,相容性提高,酯化淀粉含量的增大不利于其在共混体系中的分散。在单一酯化变性的基础上,制备得到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采用不同交联度及不同淀粉含量的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与聚丙烯共混制备得到淀粉基塑料,选用影响淀粉基塑料性能的主要指标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为衡量指标,探索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交联度及淀粉含量对塑料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将酯化、交联共混变性淀粉与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对淀粉基塑料拉伸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对淀粉含量30%的淀粉基塑料进行研究,发现随着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交联度的增大,淀粉基塑料拉伸强度逐渐增大,且均高于单一酯化变性淀粉基塑料。随着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交联度的增大,共混塑料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交联度较低时,复合变性淀粉基塑料断裂伸长率低于单一酯化变性淀粉基塑料,随着交联度增大,复合变性淀粉基塑料断裂伸长率高于单一酯化变性淀粉基塑料。综合考虑,沉降积为0.9mL的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制备得到的淀粉基塑料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优于单一酯化变性淀粉基塑料,更适合用作后续研究。对沉降积为0.9mL的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基塑料进行研究,发现随着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含量的增大,塑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含量为35%时,塑料的强度为33.27MPa,大于酯化淀粉含量为30%时的强度32.71MPa,复合变性淀粉含量为35%时,塑料断裂伸长率为7.21%,远大于单一酯化变性淀粉含量为30%时塑料的断裂伸长率2.83%,可知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较单一酯化变性淀粉更有利于共混塑料中淀粉含量的增加。选用15%的取代度为0.095的酯化淀粉、15%的沉降积为0.9mL的交联淀粉与70%的聚丙烯制备得到酯化、交联共混淀粉基塑料,将30%的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取代度为0.095,沉降积为0.9mL)与70%的聚丙烯共混制备得到淀粉基塑料,两者拉伸性能进行比较后发现,通过化学变性得到的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与聚丙烯共混后制得的淀粉基塑料的拉伸强度为41.26Mpa,稍大于酯化、交联共混变性淀粉与聚丙烯共混后制得的淀粉基塑料的拉伸强度40.15Mpa,断裂伸长率也比其高4.8%。

李欣欣[9](2013)在《蜡质玉米变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淀粉不溶于冷水,糊液在酸、热和机械搅拌等作用下性能不稳定、易于老化、满足不了工业生产的特殊需要等结构和性能缺陷,通过增加官能团或引入取代基改变淀粉分子结构,试验制备和开发新型、优良性能的变性淀粉是拓展淀粉的应用范围、提高淀粉附加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两种及两种以上复合方法制成复合变性淀粉,能够实现大大地改善原淀粉性能以及获得系列、多重性能产品等多项目标。论文据此针对蜡质玉米变性淀粉制备及其应用问题进行研究,拓宽蜡质玉米变性淀粉应用范围,提高其附加值,促进农业和农产品的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白色污染”和“资源短缺”仍是目前全球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大力地开发研制可降解、可再生的环境友好型材料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可食包装材料成为“绿色包装”和“环境友好型材料”研制和推广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日本以豆渣、蔬菜和淀粉为原料制成的可食纸,澳大利亚包装土豆制品的可食包装容器,实现了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应用;但是,可食包装材料在世界上仍处于实验室的研究阶段。鉴于可食性包装材料在阻隔性能、机械性能和热封强度等工程性能方面的不足,使其尚不能完全满足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应用的要求。本文尝试将新型的变性淀粉应用于可食性包装材料中,以改善其工程性能,加快可食性包装材料规模化生产的进程。本文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生物酶解、化学变性或生物酶解与化学变性相结合的复合变性方法来制备蜡质玉米交联淀粉、氧化淀粉、交联氧化淀粉、微孔淀粉、微孔交联淀粉和微孔交联氧化淀粉。试验首先进行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设计,然后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和方差分析,得到了最佳制备条件;同时,建立能够反映试验指标和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最优回归方程;并对其进行验证试验,以验证结果来评价最佳制备条件的稳定性和试验的可重复性;采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X射线衍射扫描仪和扫描电镜等现代检测技术,对所制备的变性淀粉的淀粉结构和颗粒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为以后变性淀粉的研制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验基础;对所制备的多种蜡质玉米变性淀粉进行样品性能比较和定性描述;最后,对微孔淀粉进行了吸附性能的应用研究;对复合型变性淀粉进行了脂质变性淀粉基可食性包装膜的应用研究,以扩宽变性淀粉的应用范围。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①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蜡质玉米微孔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该淀粉具有很好的膨胀度、溶解度、透明度;很好的糊液稳定性,成膜性和较好的吸附性。并将其应用于制备脂质淀粉基可食包装膜,达到了预期的结果。通过对主要工程性能进行检测,并与原淀粉进行比较得出:微孔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具备了微孔、交联和氧化三重功能协同特性,制成脂质淀粉基可食包装膜,具有更优于脂质蜡质玉米淀粉基和脂质马铃薯淀粉基可食包装膜的工程性能。将微孔变性淀粉应用于可食包装膜中的报道未见。②首次将低磁场核磁共振定量检测技术应用于微孔淀粉吸附性的研究中。试验结果证明:利用低磁场核磁共振技术作为微孔淀粉油脂吸附率定量检测方法有效,准确、快速,是一种潜在的研究型工具。测得的微孔淀粉对油脂吸附量为:每克微孔淀粉可以精确地吸附油脂量620mg/g。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变性淀粉和可食性包装材料的开发及工业化生产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邱亚静[10](2013)在《复合变性淀粉的合成及其在活性染料印花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前,纤维素纤维纺织品最经常采用的印花工艺就是活性染料印花。活性染料问世以来,海藻酸钠一直是国内外活性染料印花的糊料,但是,由于印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纺织品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海藻酸钠印花糊料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高质量印花的要求,另一方面,近些年来海藻酸钠的食用价值被人们发现,使其逐渐食品化,从而致使价格升高,印花的成本上升。因此,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者开始着手研发新型的活性染料印花糊料。淀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和海藻酸钠不同的是,在淀粉的大分子结构里含有非常多的伯羟基,活性染料可以与其发生反应,从而会严重影响到印花织物的色光,降低得色率,所以活性染料印花的糊料不能直接采用原淀粉。因此,我们对淀粉进行改性,一方面将活性较高的伯羟基羧甲基化,再引入亲水性更强的磺乙基基团,使原淀粉阴离子化,增加它和染料分子相互之间的排斥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化学交联作用,来增加糊料的结构粘度,最终形成复合变性淀粉,弥补单一变性的不足。在应用方面,选择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研究了最终合成的复合变性淀粉与这两种糊料的复配及其在活性染料印花上的应用,本实验中用到的糊料都是生物易降解、无毒无害、环境友好的,符合当今社会绿色环保的大趋势。在制备部分,主要考察了碱化温度、碱化时间、n(淀粉)︰n(NaOH)、醚化温度和醚化时间对羧甲基化反应的影响,磺乙基化试剂种类、磺乙基化试剂用量、碱化温度和碱化时间对磺乙基化反应的影响,交联温度、交联时间、交联剂用量和pH对交联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化温度40℃,碱化时间60min,n(淀粉)︰n(NaOH)为1︰1.9,醚化温度50℃,醚化时间3h时制得的羧甲基变性淀粉的粘度和羧甲基取代度DS较大;磺乙基化试剂选择氯乙基磺酸钠,但随后的实验发现,磺乙基化试剂的加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羧甲基化反应的进行,且通过元素分析法测得的磺乙基的取代度也很低,产物的性能较差;交联剂用量60μL,交联温度50℃,交联时间1h,交联pH值11时,所得产物的粘度较高。在应用部分,主要考察了复合变性淀粉在活性染料印花上的应用效果,并研究了其与海藻酸钠(SA)和羧甲基纤维素(CMC)的复配,以及复配糊在活性染料印花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单一复合变性淀粉在活性染料印花上的应用效果与海藻酸钠相近,只是在K/S值和手感上不够理想;复合变性淀粉和SA以8︰2比例混合后的复配糊在活性染料印花上的应用效果优异,与海藻酸钠相当,某些性能甚至优于海藻酸钠。

二、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性能测试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性能测试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戴斯马丁氧化剂对淀粉的作用及其产物的结构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淀粉概述
        1.1.1 玉米淀粉概况
        1.1.2 玉米淀粉研究进展
    1.2 氧化淀粉
        1.2.1 氧化淀粉的种类
        1.2.2 氧化淀粉的性质
        1.2.3 氧化淀粉的应用
    1.3 复合变性淀粉
        1.3.1 复合变性淀粉概述
        1.3.2 氧化变性淀粉研究现状
    1.4 淀粉在纺织浆料中的应用
    1.5 课题背景及意义
        1.5.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5.2 研究意义
    1.6 课题研究内容
2 DMP氧化淀粉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DMP氧化淀粉制备方法
        2.3.2 DMP氧化淀粉制备单因素试验
        2.3.3 扫描电镜(SEM)测试
        2.3.4 分子量测试
        2.3.5 XRD测试
        2.3.6 ~(13)C-NMR及H-NMR测试
        2.3.7 粘度及粘度热稳定性测试
        2.3.8 糊化温度测试
        2.3.9 粘附性测试
        2.3.10 膜性能测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氧化淀粉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2.4.2 扫描电镜(SEM)分析
        2.4.3 分子量分析
        2.4.4 XRD分析
        2.4.5 核磁碳谱及氢谱分析
        2.4.6 粘度及粘度热稳定性分析
        2.4.7 糊化温度分析
        2.4.8 粘附性分析
        2.4.9 膜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氧化酯化淀粉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酯化淀粉制备方法
        3.3.2 酯化淀粉制备单因素试验
        3.3.3 氧化-酯化淀粉的制备
        3.3.4 扫描电镜(SEM)测试
        3.3.5 红外光谱(FT-IR)测试
        3.3.6 热重分析(TG)测试
        3.3.7 差示扫描热(DSC)测试
        3.3.8 透明度及凝沉性测试
        3.3.9 粘度及粘度热稳定性测试
        3.3.10 糊化温度测定
        3.3.11 粘附性测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酯化淀粉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4.2 扫描电镜(SEM)分析
        3.4.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3.4.4 热重(TG)分析
        3.4.5 差示扫描热(DSC)分析
        3.4.6 透明度及凝沉性分析
        3.4.7 粘度及粘度热稳定性分析
        3.4.8 糊化温度分析
        3.4.9 粘附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辐照氧化淀粉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辐照淀粉的制备
        4.3.2 辐照氧化淀粉的制备
        4.3.3 扫描电镜(SEM)测试
        4.3.4 红外光谱(FT-IR)测试
        4.3.5 热重分析(TG)测试
        4.3.6 差示扫描热(DSC)测试
        4.3.7 羰基含量测试
        4.3.8 透明度及凝沉性测试
        4.3.9 粘度及粘度热稳定性测试
        4.3.10 糊化温度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扫描电镜(SEM)分析
        4.4.2 红外光谱(FT-IR)分析
        4.4.3 热重(TG)分析
        4.4.4 差示扫描热(DSC)分析
        4.4.5 羰基含量分析
        4.4.6 透明度及凝沉性分析
        4.4.7 粘度及粘度热稳定性分析
        4.4.8 糊化温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浆料应用性能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浆液配制
    5.4 浆纱制备
    5.5 实验方法
        5.5.1 浆液性能测试
        5.5.2 浆纱性能测试
    5.6 结果与分析
        5.6.1 浆液性能分析
        5.6.2 浆纱性能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复合变性淀粉及浆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纺织浆料应用现状
    1.2 淀粉
        1.2.1 淀粉的结构
        1.2.2 淀粉的性质
    1.3 变性淀粉
        1.3.1 变性淀粉概述
        1.3.2 辐照淀粉概述
        1.3.4 氧化淀粉概述
        1.3.5 酶解淀粉概述
    1.4 复合变性淀粉
        1.4.1 复合变性淀粉概述
        1.4.2 复合变性淀粉的研究现状
    1.5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2 辐照淀粉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淀粉的辐照处理
        2.3.2 扫描电镜测试
        2.3.3 傅里叶红外测试
        2.3.4 自由基测试
        2.3.5 分子量测试
        2.3.6 支直链含量测试
        2.3.7 粘度及粘度热稳定性测试
        2.3.8 糊化温度曲线测试
        2.3.9 粘附力测试
        2.3.10 透明度和凝沉性测试
        2.3.10.1 透明度测试
        2.3.10.2 凝沉性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分析
        2.4.2 傅里叶红外测试结果分析
        2.4.3 自由基测试结果分析
        2.4.4 分子量测试结果分析
        2.4.5 支直链含量分析
        2.4.6 粘度及粘度稳定性测试结果分析
        2.4.7 糊化温度曲线分析
        2.4.8 粘附力测试结果分析
        2.4.9 透明度和凝沉性测试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辐照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辐照氧化淀粉的制备
        3.3.2 单因素实验
        3.3.2.1 氧化剂含量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3.3.2.2 pH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3.3.2.3 时间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3.3.2.4 温度对氧化温度的影响
        3.3.3 扫描电镜测试
        3.3.4 傅里叶红外测试
        3.3.5 碳谱测试
        3.3.6 DSC测试
        3.3.7 羧基羰基测试
        3.3.7.1 羧基含量测定
        3.3.7.2 羰基含量测定
        3.3.8 粘度及粘度稳定性的测试
        3.3.9 糊化温度曲线测试
        3.3.10 粘附力的测试
        3.3.11 透明度和凝沉性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单因素实验
        3.4.1.1 氧化剂含量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3.4.1.2 pH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3.4.1.3 时间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3.4.1.4 反应温度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3.4.2 扫描电镜分析
        3.4.3 傅里叶红外测试
        3.4.4 碳谱分析
        3.4.5 羧基和羰基结果分析
        3.4.6 DSC结果分析
        3.4.7 粘度及粘度稳定性分析
        3.4.8 糊化温度曲线分析
        3.4.9 粘附力分析
        3.4.10 透明度和凝沉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辐照酶解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辐照酶解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
        4.3.2 单因素实验
        4.3.2.1 酶解温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4.3.2.2 酶解时间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4.3.2.3 酶量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4.3.2.4 pH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4.3.4 傅里叶红外的测试
        4.3.5 DSC测试
        4.3.6 粘度及粘度稳定性测试
        4.3.7 糊化温度曲线测试
        4.3.8 粘附力测试
        4.3.9 透明度和凝沉性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单因素实验
        4.4.1.1 酶解温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4.4.1.2 酶解时间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4.4.1.3 酶量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4.4.1.4 酶解pH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4.4.2 扫描电镜分析
        4.4.3 傅里叶红外分析
        4.4.4 DSC分析
        4.4.5 粘度及粘度稳定性分析
        4.4.6 糊化温度曲线分析
        4.4.7 粘附力分析
        4.4.8 透明度和凝沉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复合变性淀粉浆料浆纱试验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3 浆料配制
    5.4 浆料及浆纱性能测试
        5.4.1 粘度测试
        5.4.2 粘附力测试
        5.4.3 回潮率测试
        5.4.4 断裂强力测试
        5.4.5 耐磨性测试
        5.4.6 毛羽测试
        5.4.7 退浆率测试
    5.5 结果分析
        5.5.1 粘度结果分析
        5.5.2 粘附力结果分析
        5.5.3 回潮率结果分析
        5.5.4 断裂强力结果分析
        5.5.5 耐磨性测试结果分析
        5.5.6 毛羽测试结果分析
        5.5.7 退浆率测试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微孔淀粉
        1.2.2 氧化淀粉
        1.2.3 阳离子淀粉
        1.2.4 复合变性淀粉
第2章 实验
    2.1 原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反应机理与原理
        2.3.1 酶解机理
        2.3.2 氧化原理
        2.3.3 醚化原理
    2.4 阳离子氧化微孔淀粉的制备
        2.4.1 微孔淀粉的制备
        2.4.2 氧化微孔淀粉的制备
        2.4.3 阳离子氧化微孔淀粉的制备
    2.5 分析与测定方法
        2.5.1 水分含量测定
        2.5.2 微孔淀粉吸油率测定
        2.5.3 羧基含量测定
        2.5.4 取代度测定
        2.5.5 蓝值测定
        2.5.6 冻融稳定性测定
        2.5.7 凝沉性测定
        2.5.8 膨胀能力测定
        2.5.9 抗酸、抗碱性测定
        2.5.10 糊化特性测定
        2.5.1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5.12 热失重(TGA)
        2.5.13 差式扫描量热(DSC)
        2.5.14 X射线衍射(XRD)
        2.5.15 偏光显微镜(POM)
        2.5.16 扫描电镜(SEM)
        2.5.17 大米淀粉及其衍生物对Zn~(2+)、Cu~(2+)吸附性能测定
        2.5.18 大米淀粉及其衍生物对SO42-吸附性能测定
        2.5.19 接触角测定
        2.5.20 粒度分布测定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微孔大米淀粉氧化工艺参数优化
        3.1.1 氧化温度对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
        3.1.2 氧化时间对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
        3.1.3 氧化剂用量对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
        3.1.4 pH对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
        3.1.5 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工艺条件优化
    3.2 氧化微孔大米淀粉阳离子醚化工艺参数优化
        3.2.1 醚化剂用量对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取代度的影响
        3.2.2 醚化时间对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取代度的影响
        3.2.3 醚化温度对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取代度的影响
        3.2.4 pH对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取代度的影响
        3.2.5 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工艺条件优化
    3.3 酶解、氧化、醚化对凝沉性的影响
    3.4 酶解、氧化、醚化对冻融稳定性与蓝值的影响
    3.5 酶解、氧化、醚化对抗碱性和抗碱性的影响
    3.6 酶解、氧化、醚化对膨胀能力的影响
    3.7 红外光谱分析
    3.8 酶解、氧化、醚化对糊化特性的影响
    3.9 酶解、氧化、醚化对TGA的影响
    3.10 酶解、氧化、醚化对DSC的影响
    3.11 酶解、氧化、醚化对结晶结构的影响
    3.12 酶解、氧化、醚化对大米淀粉颗粒形态的影响
    3.13 酶解、氧化、醚化对大米淀粉表面性能的影响
    3.14 酶解、氧化、醚化对大米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3.15 大米淀粉及其衍生物对Zn~(2+)、Cu~(2+)吸附性能的比较
    3.16 大米淀粉及其衍生物对SO_4~(2-)吸附性能的比较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两亲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在抗菌保鲜膜、伤口敷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淀粉与改性淀粉
        1.1.1 淀粉
        1.1.2 改性淀粉
        1.1.3 羧甲基淀粉钠
        1.1.4 羧甲基淀粉钠月桂酸淀粉酯
    1.2 抗菌保鲜膜
        1.2.1 包装食品材料的发展
        1.2.2 抗菌保鲜膜的发展
        1.2.3 抗菌保鲜膜的抗菌机理
        1.2.4 复合抗菌保鲜膜
    1.3 伤口敷料的开发
        1.3.1 伤口敷料的介绍
        1.3.2 伤口敷料的研究现状
        1.3.3 伤口敷料的种类
        1.3.4 复合型伤口敷料的材料性能与应用
        1.3.5 新型复合敷料薄膜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本文的研究目的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两亲性淀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2.2.2 羧甲基淀粉钠月桂酸淀粉酯的制备和表征
        2.2.3 CMS-LS的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样品结构和形貌分析
        2.3.2 CMS-LS的性能测试表征
        2.3.3 细胞毒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S/SCO/CS复合保鲜膜的制备及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3 抗菌保鲜膜的表征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CS/SCO/CS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分析
        3.3.2 CS/SCO/CS复合膜结构分析
        3.3.3 CS/SCO/CS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3.3.4 CS/SCO/CS 复合膜的透光率
        3.3.5 CS/SCO/CS复合膜的抗菌性能
        3.3.6 CS/SCO/CS复合膜的保鲜实验
        3.3.7 CS/SCO/CS膜的土壤可降解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SCCH复合薄膜作为伤口敷料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伤口敷料膜的表征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PSCCH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分析
        4.3.2 PSCCH复合膜结构分析
        4.3.3 不同比例的PVA-SA敷料膜的力学性能
        4.3.4 不同比例的 PVA-SA 的水溶性和含水量分析
        4.3.5 PSCCH 敷料膜的溶胀率和水蒸气透过系数
        4.3.6 PSCCH敷料膜的透光率
        4.3.7 PSCCH复合膜的抗菌性能
        4.3.8 PSCCH复合膜的细胞增殖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胶合板用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合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淀粉胶黏剂研究现状
        1.2.1 淀粉的基本特性
        1.2.2 改性淀粉胶黏剂研究现状
        1.2.2.1 氧化酸解改性淀粉胶黏剂
        1.2.2.2 接枝共聚改性淀粉胶黏剂
        1.2.2.3 交联改性淀粉胶黏剂
        1.2.3 淀粉胶黏剂防霉研究现状
    1.3 热解油淀粉胶黏剂研究现状
        1.3.1 热解油基本性质
        1.3.2 热解油淀粉胶黏剂
        1.3.3 热解油防霉
    1.4 研究现状评述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主要内容
        1.6.2 技术路线图
2 落叶松热解油防霉抑菌性能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落叶松热解油基本物理性质的测定
        2.2.1.1 粘度测定
        2.2.1.2 pH值测定
        2.2.1.3 含水率测定
        2.2.1.4 密度测定
        2.2.2 落叶松热解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测定
        2.2.3 落叶松热解油防霉抑菌试验
        2.2.3.1 培养基的制备
        2.2.3.2 菌悬液的制备
        2.2.3.3 滤纸片法测定抑菌效果
        2.2.3.4 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落叶松热解油的基本物理性质
        2.3.2 落叶松热解油的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
        2.3.3 落叶松热解油的防霉抑菌特性
        2.3.3.1 防霉抑菌效果
        2.3.3.2 最低抑菌浓度
    2.4 本章小结
3 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合成工艺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制备
        3.2.2 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性能测试
        3.2.2.1 粘度测定
        3.2.2.2 固体含量测定
        3.2.2.3 pH值测定
        3.2.2.4 贮存期测定
        3.2.3 胶合板制备
        3.2.4 胶合板测试
        3.2.4.1 胶合强度测定
        3.2.4.2 防霉被害值测定
        3.2.5 单因素试验设计
        3.2.6 正交试验设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单因素结果与分析
        3.3.1.1 热解油加入量对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3.3.1.2 接枝单体加入量对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3.3.1.3 反应pH值对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3.3.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3.3.2.1 各因素对胶黏剂粘度的影响
        3.3.2.2 考察因素对胶黏剂固体含量的影响
        3.3.2.3 考察因素对胶合强度的影响
        3.3.2.4 考察因素对胶合板防霉被害值的影响
    3.4 成本核算
    3.5 本章小结
4 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胶合板制备工艺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DSC检测
        4.2.2 胶合板制备
        4.2.3 胶合强度测试
        4.2.4 正交试验设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固化特性
        4.3.2 考察因素对胶合强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复合变性淀粉基生物质胶黏剂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胶黏剂简介
    1.2 生物质胶黏剂研究进展
        1.2.1 淀粉类胶黏剂研究进展
        1.2.2 .蛋白质胶黏剂研究进展
        1.2.3 木质素胶黏剂研究进展
        1.2.4 生物油胶黏剂研究进展
    1.3 淀粉结构
    1.4 胶黏剂用原淀粉的改性
        1.4.1 氧化法改性
        1.4.2 醚化法改性
        1.4.3 酯化法改性
        1.4.4 交联法改性
        1.4.5 接枝法改性
        1.4.6 复合变性淀粉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醚化-氧化淀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前言
    2.2 原料与设备
        2.2.1 主要实验原料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醚化淀粉制备方法
        2.3.2 醚化-氧化淀粉制备方法
        2.3.3 羟丙基醚化淀粉的取代度测定方法
        2.3.4 醚化-氧化淀粉粘度的测定
        2.3.5 扫描电镜观察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羟丙基醚化淀粉工艺研究
        2.4.2 醚化-氧化复合变性淀粉工艺研究
        2.4.3 醚化氧化复合改性淀粉性能
        2.4.4 结构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醚化-氧化-接枝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及胶黏剂的合成与表征
    3.1 前言
    3.2 原料与设备
        3.2.1 主要实验原料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醚化-氧化-接枝复合变性淀粉制备
        3.3.2 接枝率和接枝效率测定
        3.3.3 压缩剪切强度测定
        3.3.4 红外表征
        3.3.5 扫描电镜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反应温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3.4.2 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3.4.3 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3.4.4 乳化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3.4.5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4.6 淀粉和单体比例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3.4.7 结构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醚化氧化接枝交联复合变性淀粉基生物质胶黏剂性能的增强
    4.1 前言
    4.2 原料与设备
        4.2.1 主要实验原料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自交联复合变性淀粉基生物质胶黏剂制备
        4.3.2 黏度检测
        4.3.3 凝聚率测定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DAAM用量对生物质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4.4.2 ADH和 DAAM比例对生物质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4.4.3 复合变性淀粉基生物胶黏剂性能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高取代度高粘度羧甲基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变性淀粉
        1.1.1 淀粉与变性淀粉
        1.1.2 变性淀粉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羧甲基淀粉
        1.2.1 羧甲基淀粉简介
        1.2.2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复合变性
    1.3 戊二酸酯化淀粉
        1.3.1 酯化淀粉
        1.3.2 酯化淀粉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戊二酸酯淀粉的合成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中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中取代度羧甲基淀粉(CMS)的制备工艺
        2.3.2 羧甲基淀粉醚化取代度(DS)的测定
        2.3.3 羧甲基淀粉粘度的测定
        2.3.4 中取代度羧甲基淀粉制备工艺的单因素实验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中取代度羧甲基淀粉制备工艺的单因素实验
        2.4.2 羧甲基淀粉粘度的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制备工艺及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CMS)的制备工艺
        3.3.2 羧甲基淀粉醚化取代度(DS)的测定
        3.3.3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制备工艺条件的确定
        3.3.4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制备工艺的优化
        3.3.5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红外光谱结构分析
        3.3.6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扫描电镜结构分析
        3.3.7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
        3.3.8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粘度分析
        3.3.9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透明度分析
        3.3.10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制备条件的确定
        3.4.2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制备工艺的优化
        3.4.3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红外光谱结构分析
        3.4.4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扫描电镜结构分析
        3.4.5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
        3.4.6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粘度分析
        3.4.7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透明度分析
        3.4.8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粘度高取代度羧甲基交联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及粘度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制备
        4.3.2 羧甲基淀粉醚化取代度的测定
        4.3.3 高取代度羧甲基交联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
        4.3.4 复合变性羧甲基淀粉交联度的测定
        4.3.5 复合变性羧甲基淀粉粘度的测定
        4.3.6 不同取代度羧甲基淀粉最适交联度的确定
        4.3.7 羧甲基淀粉与相对应最适交联度的复合变性淀粉粘度比较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取代度羧甲基淀粉最适交联度的确定
        4.4.2 羧甲基淀粉与相对应最适交联度的复合变性淀粉粘度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取代度羧甲基戊二酸酯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羧甲基淀粉的制备工艺
        5.3.2 羧甲基淀粉醚化取代度的测定
        5.3.3 羧甲基淀粉戊二酸酐酯化复合变性的工艺
        5.3.4 羧甲基戊二酸酯复合变性淀粉酯化取代度的测定
        5.3.5 淀粉粘度的测定
        5.3.6 不同取代度羧甲基淀粉最适酯化取代度的确定
        5.3.7 酯化复合变性淀粉和羧甲基淀粉的红外光谱结构分析
        5.3.8 羧甲基淀粉和相对应最适酯化度的复合变性淀粉粘度的比较
        5.3.9 酯化复合变性淀粉与羧甲基淀粉的透明度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不同取代度羧甲基淀粉最适酯化取代度的确定
        5.4.2 酯化复合变性淀粉和羧甲基淀粉的红外光谱结构分析
        5.4.3 羧甲基淀粉和相对应最适酯化度的复合变性淀粉粘度的比较
        5.4.4 酯化复合变性淀粉与羧甲基淀粉的透明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 结论
    二 创新点
    三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应用于淀粉基塑料的木薯淀粉变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淀粉基塑料的研究现状
        1.2.1 全淀粉基塑料
        1.2.2 填充型淀粉基塑料
    1.3 淀粉及变性淀粉
        1.3.1 淀粉结构与性质
        1.3.2 变性淀粉概述
    1.4 淀粉变性技术概述
        1.4.1 应用于塑料的淀粉物理变性技术概述
        1.4.2 应用于塑料的淀粉化学变性技术概述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本文研究意义
        1.5.2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木薯醋酸酯淀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及仪器设备
        2.2.2 材料的制备与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醋酸酐质量分数的影响
        2.3.2 催化剂质量分数的影响
        2.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2.3.4 反应温度的影响
        2.3.5 浴比的影响
        2.3.6 FT-IR分析
        2.3.7 SEM分析
        2.3.8 XRD分析
        2.3.9 DSC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酯化淀粉基塑料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3 淀粉基聚丙烯塑料的制备
        3.2.4 淀粉基聚丙烯塑料的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取代度对淀粉基塑料性能的影响
        3.3.2 酯化淀粉含量对塑料性能的影响
        3.3.3 材料断面形貌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基塑料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及仪器设备
        4.2.2 交联淀粉的制备
        4.2.3 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
        4.2.4 淀粉基聚丙烯塑料的制备
        4.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沉降积对淀粉基塑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4.3.2 淀粉含量对淀粉基塑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4.4 酯化、交联共混变性淀粉与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对淀粉基塑料性能影响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结论
    5.2 本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蜡质玉米变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变性淀粉
        1.2.2 交联及其复合变性淀粉
        1.2.2.1 交联淀粉
        1.2.2.2 交联复合变性淀粉
        1.2.3 氧化及其复合变性淀粉
        1.2.3.1 氧化淀粉
        1.2.3.2 氧化复合变性淀粉
        1.2.4 微孔及其复合变性淀粉
        1.2.4.1 微孔淀粉
        1.2.4.2 微孔复合变性淀粉
        1.2.5 可食性包装膜
        1.2.5.1 多糖类可食性包装膜
        1.2.5.2 脂质类可食性包装膜
        1.2.5.3 复合型可食性包装膜
        1.2.5.4 可食性包装膜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交联变性淀粉的制备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3 方法
        2.3.1 交联淀粉的制备工艺
        2.3.2 表征方法
        2.3.2.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3.2.2 X 射线衍射分析
        2.3.2.3 交联度的测定
        2.3.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设计
        2.3.4 样品性能指标
        2.3.4.1 糊化温度的测定
        2.3.4.2 膨胀度和溶解度的测定
        2.3.4.3 糊透明度的测定
        2.3.4.4 粘度及其稳定性的测定
        2.3.4.5 耐酸碱性的测定
        2.3.4.6 冻融稳定性的测定
        2.3.4.7 成膜性的测定
        2.3.4.8 吸油率的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2.4.2 验证试验
        2.4.3 表征分析
        2.4.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4.3.2 X 射线衍射分析,
        2.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4.4 样品性能指标检测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氧化变性淀粉的制备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3 方法
        3.3.1 氧化变性淀粉的制备工艺
        3.3.2 表征方法
        3.3.2.1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3.3.2.2 X 射线衍射分析
        3.3.2.3 取代度的测定(测定)
        3.3.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设计
        3.3.4 样品性能指标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3.4.2 验证试验
        3.4.3 表征分析
        3.4.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4.3.2 X 射线衍射分析
        3.4.3.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4.4 样品性能指标检测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3 方法
        4.3.1 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工艺
        4.3.2 表征方法
        4.3.2.1 红外光谱分析
        4.3.2.2 X 射线衍射分析
        4.3.2.3 取代度的测定
        4.3.2.4 交联度的测定
        4.3.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设计
        4.3.4 样品性能指标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4.4.2 验证结果
        4.4.3 表征分析
        4.4.3.1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4.4.3.2 X 射线衍射分析
        4.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4.4.4 样品性能指标检测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孔淀粉及其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3 方法
        5.3.1 微孔淀粉的制备
        5.3.1.1 微孔淀粉制备工艺
        5.3.1.2 表征方法
        5.3.1.3 试验方案设计
        5.3.1.4 样品性能指标检测
        5.3.2 微孔交联变性淀粉的制备
        5.3.2.1 微孔交联淀粉的制备工艺
        5.3.2.2 表征方法
        5.3.2.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设计
        5.3.2.4 样品性能检测指标
        5.3.3 微孔交联氧化淀粉的制备
        5.3.3.1 微孔交联氧化淀粉制备工艺
        5.3.3.2 表征方法
        5.3.3.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设计
        5.3.3.4 样品性能测定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微孔淀粉的制备
        5.4.2 微孔交联淀粉的制备
        5.4.2.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5.4.2.2 验证试验
        5.4.2.3 表征分析
        5.4.2.4 样品性能检测结果
        5.4.3 微孔交联氧化淀粉的制备
        5.4.3.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5.4.3.2 验证试验
        5.4.3.3 表征分析
        5.4.3.4 样品性能检测结果
    5.5 本章小结
        5.5.1 微孔淀粉的制备
        5.5.2 微孔交联淀粉制备
        5.5.3 微孔交联氧化淀粉的制备
第6章 多种变性淀粉的性能比较
    6.1 引言
    6.2 材料与设备
    6.3 淀粉颗粒特性
        6.3.1 淀粉颗粒形貌特征
        6.3.2 淀粉结构表征
        6.3.2.1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6.3.2.2 X 射线衍射分析
        6.3.2.3 交联度和取代度的表征
        6.3.3 样品性能指标
    6.4 结果与分析
        6.4.1 淀粉颗粒特征比较
        6.4.1.1 淀粉颗粒形貌特征
        6.4.1.2 淀粉结构特征
        6.4.2 样品性能指标比较
        6.4.2.1 糊化温度
        6.4.2.2 膨胀度和溶解度
        6.4.2.3 糊透明度
        6.4.2.4 粘度及其稳定性
        6.4.2.5 冻融稳定性
        6.4.2.6 成膜性
        6.4.2.7 吸油率
    6.5 样品性能比较结果的综合评价与定性描述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变性淀粉的应用研究
    7.1 引言
    7.2 微孔淀粉对油脂和色素吸附性能研究
        7.2.1 材料与设备
        7.2.2 方法
        7.2.2.1 标样制备
        7.2.2.2 微孔淀粉检测样品制备
        7.2.2.3 检测参数设定
        7.2.2.4 油脂吸附率测试
        7.2.2.5 油脂和色素吸附率测试 T2 谱
    7.3 变性淀粉在可食包装膜中的应用研究
        7.3.1 材料与设备
        7.3.2 方法
        7.3.2.1 可食性包装膜的制备工艺流程
        7.3.2.2 可食性包装膜主要工程性能指标
        7.3.3 结果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10)复合变性淀粉的合成及其在活性染料印花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活性染料印花糊料概况
        1.1.1 印花糊料的作用
        1.1.2 印花糊料的要求
        1.1.3 常用的活性染料印花糊料
    1.2 变性淀粉在印花上的应用
        1.2.1 淀粉的结构和分类
        1.2.2 变性淀粉生产方法
        1.2.3 印花用变性淀粉糊料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反应原理
        1.4.1 羧甲基化反应原理
        1.4.2 磺乙基反应原理
        1.4.3 交联反应原理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及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复合变性淀粉的合成
        2.3.1 磺乙基化反应
        2.3.2 羧甲基化反应
        2.3.3 交联反应
        2.3.4 洗涤工艺
    2.4 原糊和色浆的制备
    2.5 活性染料印花工艺
    2.6 分析测试
        2.6.1 粘度和印花粘度(PVI 值)的测试
        2.6.2 羧甲基取代度 DS 的测试
        2.6.3 磺乙基取代度的测试
        2.6.4 成糊率的测试
        2.6.5 化学品对原糊粘度的影响
        2.6.6 抱水性测试
        2.6.7 红外光谱分析
        2.6.8 热失重分析
        2.6.9 得色量(K/S 值)的测试
        2.6.10 渗透率的测试
        2.6.11 脱糊率的测试
        2.6.12 印花织物耐洗色牢度的测试
        2.6.13 印花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的测试
        2.6.14 轮廓清晰度的测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磺乙基化反应工艺流程的选择
        3.1.1 磺乙基化试剂的确定
        3.1.2 氯乙基磺酸钠用量对羧甲基取代度 DS 的影响
        3.1.3 磺乙基化反应的正交实验分析
        3.1.4 不同工艺流程的磺乙基化反应产物分析
    3.2 影响羧甲基化反应的因素探讨
        3.2.1 碱化温度对羧甲基化反应的影响
        3.2.2 碱化时间对羧甲基化反应的影响
        3.2.3 碱用量对羧甲基化反应的影响
        3.2.4 醚化温度对羧甲基化反应的影响
        3.2.5 醚化时间对羧甲基化反应的影响
    3.3 影响交联反应的因素探讨
        3.3.1 交联剂用量对交联反应的影响
        3.3.2 交联反应时间对交联反应的影响
        3.3.3 交联温度对交联反应的影响
        3.3.4 交联反应正交实验分析
    3.4 复合变性淀粉的红外光谱图
    3.5 复合变性淀粉的热重分析
    3.6 复合变性淀粉在活性染料印花上的应用
        3.6.1 原糊的成糊率曲线
        3.6.2 糊料的复配
        3.6.3 流变性(PVI 值)
        3.6.4 化学品对复配糊粘度的影响
        3.6.5 抱水性测试
        3.6.6 得色量( K/S 值)和渗透率
        3.6.7 脱糊率与轮廓清晰度
        3.6.8 印花织物的色牢度
第四章 结论
    4.1 实验结论
    4.2 建议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性能测试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戴斯马丁氧化剂对淀粉的作用及其产物的结构性能分析[D]. 张文馨.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8)
  • [2]复合变性淀粉及浆料的研究[D]. 周盼.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3]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D]. 吕小丽.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4]两亲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在抗菌保鲜膜、伤口敷料中的应用研究[D]. 贺欣.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5]胶合板用防霉变热解油淀粉胶黏剂合成及应用研究[D]. 陈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复合变性淀粉基生物质胶黏剂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D]. 郑旺斌. 兰州大学, 2016(03)
  • [7]高取代度高粘度羧甲基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 李为民.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8]应用于淀粉基塑料的木薯淀粉变性技术研究[D]. 蒋惠明. 东华大学, 2016(04)
  • [9]蜡质玉米变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李欣欣. 吉林大学, 2013(04)
  • [10]复合变性淀粉的合成及其在活性染料印花中的应用[D]. 邱亚静. 西安工程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氧化复合改性淀粉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