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S的应用研究

FCS的应用研究

一、FCS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海天,车东升,姜海龙,张奇,曹康宁,吴佳勇[1](2021)在《添加发酵玉米秸秆对松辽黑猪养分消化、肉品质及生长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使用发酵玉米秸秆(Fermented corn stalks, FCS)整体替代基础日粮,研究基础日粮与FCS的组合效应对松辽黑猪不同育肥阶段养分消化、屠宰性能、肌肉品质、生长性能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FCS的适宜添加水平。选取96头平均体质量为(60.52±4.59) kg的健康松辽黑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次重复,每次重复8头猪。试验分为2个育肥阶段:育肥1阶段(60~90 kg)和育肥2阶段(90~120 kg)。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3组、4组分别用6%、12%、18%的FCS对基础饲粮进行整体替代,饲养期为80 d(40 d+40 d)。结果表明:2组结束体质量与平均日增重显着高于4组(P<0.05);料重比1组、2组显着低于3组、4组(P<0.05)。2组粗蛋白、粗脂肪消化率与1组相比分别提高2.27%、1.33%;粗纤维消化率1组、2组显着高于3组、4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1组显着高于4组(P<0.05)。各组屠宰率差异不显着,背膘厚随FCS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2组24 h滴水损失最低,显着低于3组(P<0.05),熟肉率1组与2组差异不显着。经济效益计算分析表明,各组饲料成本随FCS添加量增加而升高,2组收益最高,高于1组14.17元/头。综上,日粮中使用6%FCS替代基础日粮,调节日粮营养水平可提高松辽黑猪饲料养分消化率、肉品质、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使用6%FCS替代基础日粮效果最佳。

骆亚梅,蹇林,罗浩奇,黄科赢,张沃伦,王柱楼,张会芝,肖茜,黄韶辉[2](2021)在《荧光自相关光谱技术检测抗原抗体亲和力》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荧光自相关光谱(FACS)技术作为免疫分析技术的具体实现和潜在应用进行探究。实验分别以Alexa Fluor647荧光分子和绿色荧光蛋白抗原与抗体相互作用为模型,利用一款桌面式荧光相关光谱仪分别采集荧光分子抗原与不同浓度抗体混合液的荧光自相关数据。将传统FACS技术与最大熵值法相结合,我们可以对抗原-抗体结合程度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使用自主开发的数据分析软件对采集的荧光自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抗原-抗体解离常数。实验结果表明,FACS技术应用于抗原-抗体亲和力检测,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的特点;检测限在皮摩尔和纳摩尔之间;模块化的数据分析软件可标准化操作流程、提高数据分析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陈余燕[3](2021)在《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连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据2017年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球焦虑症患病人数已超2.84亿人,跃居全球精神疾病负担前列。在所有的焦虑症中,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特点是对日常生活事件存在过度且难以控制的担忧、具有负性自我认知模式、男女患病率失衡、社会负担重、患者生活质量低。然而,目前关于GAD的研究数量还相对较少,其病理学机制远远未明。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科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将脑功能及脑结构异常作为切入点来探究GAD患者的病理学机制。研究发现,GAD是一种认知和情感功能失常的疾病,患者全脑多区域多网络出现了功能和结构的局部变化及连接异常,但受样本异质性及方法学差异影响,目前关于GAD的脑影像研究暂无十分统一的结论。尽管如此,有研究者对2018年之前GAD的脑影像研究进行总结后指出,GAD是一种脑连接异常的疾病,提示脑连接变化可能与患者的病理表现密切相关。于是,从脑连接角度出发或许是理解GAD病理基础的重要突破口。有鉴于此,本文针对GAD患者脑连接影像学神经机制的科学问题,利用脑功能连接-脑血流耦合及患者的性别差异特性探测患者的脑功能连接神经基础;通过动态脑功能连接方法和心理生理交互分析方法探测患者脑功能整合特性机制;采用形态学脑结构连接分析探测患者的脑结构退化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通过脑功能连接强度与脑血流间的神经血管耦合分析,探索GAD患者脑功能连接与脑血流供应间的关系。采用体素水平功能连接强度与脑血流的皮尔逊相关及比值分析分别表示全局和局部神经血管耦合。结果发现,GAD患者功能连接与脑血流的全局耦合较正常对照减弱,可能意味着患者内在脑功能连接与脑血流供应间的失衡。此外,患者右侧顶上回区域功能连接与血流供应局部耦合增强,且该区域的局部耦合变化与患者的自尊水平呈现出显着负相关关系,说明该区域神经血管耦合改变可能与患者异常的自我加工相关。这些发现或许从神经血管耦合角度为GAD患者脑功能连接异常提供了脑代谢基础。2.基于GAD患者男女比率差异,研究性别对GAD患者脑功能连接的影响。首先,以脑血流为局部脑功能度量指标,找出同时受疾病和性别影响的区域。接着,探究这些区域在不同性别中的功能连接模式。结果表明,左侧眶额、左侧梭状回、右侧颞中回的血流同时受性别和疾病影响。其中,颞中回与顶下小叶在不同性别患者中具有不同功能连接模式。有趣的是,男性患者右侧颞中回脑血流与功能连接变化间的关系受患者病程长短的调节,而这种调节效应并未在女性患者中发现。该研究说明,不同性别GAD患者可能具有不同脑功能连接变化模式,为患者的神经病理学基础提供了更细化的信息,也为患者性别特异性干预提供了一些线索。3.针对脑功能连接模式的时变特性,通过动态功能连接密度分析探究GAD患者脑功能整合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患者双侧背内侧前额叶皮层及左侧海马动态功能连接密度变异性升高,其右侧中央后回动态功能连接密度变异性降低。其中,患者左侧背内侧前额叶皮层升高的动态功能连接密度变异性可以预测其焦虑症状严重程度。GAD患者上述额叶边缘系统及感觉运动皮层功能整合的动态变化或许从更精细的时间尺度上提供了患者脑功能变化的信息,并为患者的症状预测提供了潜在生物标记物。4.采用自我相关认知任务与心理生理交互分析,对GAD患者自我认知异常的脑功能连接机制进行刻画。研究发现,GAD患者存在自我参照加工异常,在行为上表现为自我人格特质评价优越感错觉降低,在脑影像上体现为左侧背内侧前额叶皮层、左侧额下回、左侧颞上沟及双侧舌回脑激活减弱。并且,在自我参照加工过程中,患者这些激活减弱的脑区与奖赏、情感及心理理论加工相关区域的功能连接出现了异常。这些发现为以往研究提出的GAD患者自我加工异常提供了行为及影像学证据,反映了自我相关刺激对患者脑功能整合的调控作用。5.结合不同病程阶段GAD患者灰质体积变化及形态学因果结构协变连接分析,探索患者在病程发展过程中的脑结构变化时间信息及因果关系。结果发现,GAD患者在病程早期仅有膝下前扣带皮层出现了灰质体积降低,随后逐渐延伸至额叶、颞叶及右侧脑岛等区域。其中,膝下前扣带及右侧脑岛可能分别与疾病的起源和维持相关。这两个区域的因果分析表明,GAD患者随着病程增加,其膝下前扣带及右侧脑岛互相促进彼此灰质体积降低。此外,患者这两个区域同时促进顶叶皮层灰质体积降低、同时抑制后扣带、背外侧前额叶、颞叶及视觉皮层灰质体积降低,但对躯体感觉及腹外侧前额叶皮层灰质体积变化具有相反作用。上述结果表明,随着疾病发展,患者的灰质体积出现了渐进式降低,且这些变化间存在因果关系。综上,本论文以脑连接分析为基本方法,从神经血管耦合及性别差异角度揭示GAD患者脑功能连接的基本神经基础;进一步,探究GAD患者在静息和认知任务加工状态下脑功能整合的动态变化机制;最后,在GAD患者脑功能异常基础上,进一步挖掘GAD患者在长期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脑结构退化机理。通过以上研究,结合脑功能与脑结构磁共振影像,全面探究GAD患者的神经病理机制。

张晓敏,代锴垒,廖成宇,谢豪,李璐[4](2021)在《FCS在核电站仪控系统中的应用浅析》文中提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从分布式控制系统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展而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文章详细阐述了三大控制系统的特征、差异和联系,并针对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核电站中的应用思路进行了初步分析。

王凯[5](2021)在《基于SMPTC优化策略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其结构、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在伺服控制及交流调速系统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各种智能控制策略也逐渐被应用于调速控制系统当中,其中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以其可处理多变量控制系统、动态响应迅速等优点成为传统控制与智能控制相结合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针对现有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算法在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上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进一步改进,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针对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权重因子选取困难的问题,采用一种适用于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顺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案,使用分层思想实现无权重因子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分别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2.针对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案在调速系统稳态运行时存在磁链与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本文在顺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基础上,结合空间电压矢量细分,增加预测可用电压矢量数目,从而可得到更适用于调速系统的电压矢量。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优化方案可在省略权重因子的基础上,有效减少调速控制系统稳态运行时的转矩与磁链脉动。3.针对结合矢量细分优化后的顺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计算量较大的问题,引入基于时间最优轨迹来计算最优电压矢量的控制思想,采用逆模型推导,可在矢量预测评估之前计算出下一控制周期的期望电压矢量,简化原有控制算法的计算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降低了控制算法的复杂度,同时也提高了调速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4.搭建以STM32F103为主控芯片的永磁同步电机交流调速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分别对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顺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以及优化后的顺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将三种控制策略在不同工况下的稳态相电流实验波形及程序运行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顺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优化方案及算法简化策略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杨泽坤[6](2021)在《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VIENNA整流器固定开关频率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整流装置在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同时引入了大量的谐波到电网中。因此治理整流装置对电网的谐波污染问题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备受关注。三相三电平VIENNA整流器是一种拓扑结构简单,开关管承受的电压只有直流母线电压的一半,功率因数高,谐波含量低等优点的电能变换器,成为电力电子变换器控制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针对VIENNA整流器,本文分析了不同开关状态的工作模态。建立了各种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为本文所采用的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算法研究奠定了数学基础。其次,将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应用于VIENNA整流器,分析得到了电流预测模型,建立了目标函数,根据输出上下电容充放电的关系,在目标函数中引入了中点电位约束项。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 FCS-MPC算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该算法的优劣性。针对FCS-MPC算法开关频率的不固定,滤波电感设计困难,输入电流的品质依赖于滤波电感的大小和开关频率的高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固定开关频率方法(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with Fixed Switching Frequency,FCS-MPC-FSF)。该方法首先通过有限集模型预测获得使目标函数最小的电压矢量作为有限集最优电压矢量,其次,为了实现系统固定开关频率控制,高频控制可实现预测电流值能够跟踪给定电流值,从而实现无差拍控制,利用有限集最优电压矢量和预测得到的下一时刻的电流值计算出作用于下一开关周期的参考电压矢量,将有限集最优电压矢量作为合成参考电压的主矢量,通过判断参考电压矢量所在的区间进一步确定两个辅助电压矢量,从而得到合成参考电压矢量所需的三个基本电压矢量,最后利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算法将三个基本电压矢量转换成相应的开关信号作用于整流器,实现固定开关频率控制。FCS-MPC-FSF算法结合了 FCS-MPC算法和SVPWM算法的优点,解决了开关频率不固定和滤波电感设计困难的问题,无需高的开关频率降低了输入电流的谐波畸变率。通过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本文给出了完整的实验设计参数,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的过程。为了使系统的开关频率能够达到20kHz,控制器采用针对数字电源控制的STM32G474高性能处理器,并以此为核心搭建了功率为200W的VIENNA整流器的实验平台,对本文所采用的FCS-MPC算法及FSC-MPC-FSF算法进行软硬件调试,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实验设计参数和采用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杨尚梅[7](2021)在《基于储能型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的FCS-MPC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环境污染、能源结构失衡等矛盾的日渐加剧,使得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而逆变器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和电网的核心器件,其结构和控制方法的合理选择能有效提高并网系统的电能传输质量。储能型准Z源逆变器(Energy-Storage quasi-Z-source Inverter,ES-qZSI)除了能单级实现升压和逆变的功能之外,还可以灵活调节系统的功率缺额,平抑光伏功率波动对电网的冲击。本文以该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策略来实现并网逆变器的高性能并网运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ES-qZSI的结构入手,分析其基本工作原理,并在不同坐标系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考虑到传统FCS-MPC方法存在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ES-qZSI的改进FCS-MPC算法。该方法通过构造电感电流子代价函数,实现对逆变器开关状态是否直通的判断,若在直通状态下实现了最小子代价函数,则该直通状态为最优开关状态,而不必寻优其他七种状态,否则需从七种状态中在线优化出最优开关状态。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改进FCS-MPC算法较传统算法,减少了大约50%的计算量,明显降低算法的复杂度。(2)为提高FCS-MPC的电流控制精度,研究一种适用于ES-qZSI的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该算法首先通过取d、q轴电流的误差最小值来获得各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然后根据最近三矢量原则构建6个可在方向和幅值上调节的虚拟电压矢量,有效提高了系统的电流控制精度,仅需在线预测6次电流值,便可选择出作用于该逆变器上的最优电压矢量。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控制下的电流THD较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的降低了2.99%,提高了逆变器的并网运行性能。(3)为克服传统直接功率控制策略的开关频率不固定所导致的开关损耗大这一不足,研究一种适用于ES-qZSI系统的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该控制以逆变器的有功、无功功率的瞬时值为被控量,通过消除瞬时功率与给定功率值之间的跟踪误差,来获得αβ坐标系下的平均电压矢量,并结合直通分段空间矢量调制模块生成固定的开关信号。仿真结果表明,ES-qZSI在每个控制周期内实现6次直通动作,实现系统的定频控制,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郎正滢[8](2021)在《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际工作时,系统的参数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会导致系统控制性能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实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可控输出是十分必要的。现有控制方法无法兼顾动态响应和多目标控制问题,具有良好动态响应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多目标控制方法尚待研究。本文提出了两种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和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和现有控制策略相比,可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满足多目标控制要求。建立了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稳态模型和小信号模型。研究了两种现有控制策略的控制算法:PI控制和滑模控制。PI控制策略系统稳态性能好,原理简单,但是其基于小信号线性化技术,难以获得所需的动态响应,同时软开关实现困难。滑模控制动态性能好,具有极强的鲁棒性,但是输出电压纹波较大。提出了两种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首先设计了带有最大效率点跟踪的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器,阐述了其控制原理。所提出的控制算法基于移相调制,采用了基于负载匹配的最大效率点跟踪技术,原理简单直观,动态性能好。为了提高控制器的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控制器算法加入了参数识别,对互感和负载电阻进行识别,保证了系统模型的准确性。提出了带有最大效率点跟踪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器,该算法基于脉冲密度调制原理。介绍了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控制集合、预测模型以及目标函数的设计。该控制算法核心思想是滚动优化,原理简单,无需调制器,动态性能好。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对比验证。在PLECS环境下搭建了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仿真模型,对比了PI控制、滑模控制、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以及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四种控制算法的稳态性能、动态性能以及系统效率,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搭建了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验平台,解决了双侧变换器同步以及低延时通信的问题,对四种控制算法进行了对比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杨灵奕[9](2021)在《三相PWM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是一种非线性预测控制策略,具有建模直观、约束控制简单、使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已成为现阶段变流器预测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传统FCS-MPC也存在寻优过程运算量大、输出电流谐波大等缺点。因而,本文以三相两电平电压型PWM整流电路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其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基础上,搭建了系统仿真和实验平台,针对传统FCS-MPC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如下优化研究:1)针对传统FCS-MPC寻优过程运算量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单矢量优化模型预测控制(OPT SMPC),通过扇区寻优的方式简化了传统FCS-MPC的8矢量遍历寻优过程。文章首先详细阐述了OPT SMPC扇区寻优的工作原理和理论推导过程,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FCS-MPC的运算量,OPT SMPC的运算量降低了近75%,而系统控制效果基本保持不变。2)针对采用传统FCS-MPC控制的系统电流谐波大的问题,本文提出双矢量优化模型预测控制(OPT DMPC)、合成矢量模型预测Ⅰ(CMB MPC1)、合成矢量模型预测Ⅱ(CMB MPC2)和合成矢量模型预测控制Ⅲ(CMB MPC3)等四种优化控制策略。(1)针对单矢量模型预测控制中每个周期仅有单矢量输出导致系统电流谐波大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控制周期中采用双电压矢量组合控制的双矢量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有效降低了电流谐波。首先文中详细阐述了OPT DMPC的工作原理和理论推导过程,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发现,相较于传统的FCS-MPC控制下的系统谐波和运算量,OPT DMPC控制下的系统电流谐波降低了0.9%,同时运算量降低了69%。(2)为简化双矢量组合控制下的控制算法,创新性的运用合成矢量来取代矢量组合,于是提出合成矢量模型预测控制Ⅰ,该控制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算量并维持OPT DMPC的控制效果。文章首先对合成矢量与双矢量组合的等效性进行验证,再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控制效果相同,最后测得CMB MPC1比OPT DMPC的运算量降低了13%,实现了优化目的。(3)进一步引入特定的双矢量组合合成的合成矢量,提出合成矢量模型预测控制Ⅱ。文中首先详细阐述了CMB MPC2的工作原理与算法的理论推导,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验证,对比发现CMB MPC2控制下的系统电流谐波比传统FCS-MPC控制下的降低了2.3%,同时运算量也减少了72%。(4)为了最大程度减少系统电流的谐波,采用多电压矢量合成对参考值进行实时跟踪,因此提出合成矢量模型预测控制Ⅲ。文章介绍了CMB MPC3的控制原理,详细阐述了各矢量的选取与作用时间的计算,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发现,相较于传统的FCS-MPC控制下的系统谐波和运算量,CMB MPC3控制下的系统运算量虽然只降低了28%,但电流谐波却降低了3.63%,实现对系统电流谐波的显着优化。在文章最后,通过搭建硬件实验电路进一步对本文提出的优化控制策略做出了验证。

刘自若[10](2021)在《氮掺杂碳基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燃料电池(FCs)作为清洁绿色新型能量储存和转换装置,能够高效地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作为FCs阴极反应,氧还原反应(ORR)缓慢的动力学需要高效催化剂降低反应能垒,加速反应进行。虽然Pt基催化剂在ORR中表现出极高的催化性能,但其较低的储量、高昂的价格以及并不优秀的稳定性问题对FCs的大规模发展造成了限制。因此,开发高效稳定且价格低廉的电催化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其中,碳基单原子催化剂(C-SACs)因高催化活性、高导电性以及高选择性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催化剂之一。高温热解法是制备C-SACs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高温环境加速了金属原子的聚集,导致金属单原子无法稳定存在。另外部分杂原子有机前驱体在高温环境下易于热分解的特性降低了催化剂材料的收率,限制了C-SACs的大规模制备。熔融盐是一种在高温条件下以熔融状态存在的无机盐体系。高温盐熔体提供的液态强极性环境对抑制金属原子的聚集以及溶解有机前驱体,抑制热分解具有显着的效果。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使用熔融盐辅助热解法以制备具有优异ORR活性以及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C-SACs。选用了6种有机小分子作为碳氮前驱体,采用KCl/Zn Cl2共熔盐体系,通过一步热解合成了N、Fe共掺杂碳基催化剂Fe-NC-x,并与不添加熔融盐制备的材料Fe-NP-x进行对比,以此初步探究熔融盐辅助热解法在制备单原子催化剂方面的可行性。热重分析(TGA)表明熔融盐的引入能够抑制前驱体的热分解,其中6-氨基喹喔啉的剩余质量从0上升至60%。XRD测试结果说明KCl/Zn Cl2体系能够分散Fe颗粒,这为金属的单原子分散提供了可能。对比实验表明,KCl/Zn Cl2盐体系的加入为Fe-NC-x带来了较大的比表面积(最大样品为2092.9 m2g-1)。将合成的Fe-NC-x催化剂应用于ORR的催化过程,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通过在KCl/Zn Cl2体系中热解次黄嘌呤前驱体,我们制备了Fe单原子催化剂(Fe SA-NC),ICP测试其Fe担载量为0.57 wt%。通过AC-HAADF-STEM和XAFS分析验证了Fe单原子以O2-Fe-N4形式存在。Fe SA-NC的比表面积达到2072.5 m2 g-1的半波电位达到0.85 V,极限电流密度达到5.79 m A cm-2,超过了20 wt%负载Pt/C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以及令人满意的抗甲醇中毒性能。一系列对比分析得出,Fe SA-NC的增强的ORR活性不仅来源于Fe单原子的引入,也来自于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的碳载体,使得活性位点充分暴露,促进传质过程快速进行。

二、FCS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CS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添加发酵玉米秸秆对松辽黑猪养分消化、肉品质及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日粮
        1.2.1 发酵玉米秸秆
        1.2.2 试验日粮
    1.3 饲养管理
    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1.4.1 生长性能
        1.4.2 养分消化率
        1.4.3 屠宰性能、肉品质
        1.4.4 经济效益分析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性能
    2.2 消化率
    2.3 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2.4 经济效益分析
3 讨 论
    3.1 FCS与基础日粮的组合效应对松辽黑猪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3.2 FCS与基础日粮的组合效应对松辽黑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3.3 FCS与基础日粮的组合效应对松辽黑猪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2)荧光自相关光谱技术检测抗原抗体亲和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基本原理
    2.1 FCS技术的基本原理
    2.2 FCS技术计算抗原抗体解离常数
        2.2.1 设备校准
        2.2.2 分析游离抗原溶液、抗原抗体完全结合溶液
        2.2.3 分析不同浓度比例的抗原抗体混合溶液
        2.2.4 计算抗原抗体的解离常数
    2.3 MEM方法分析混合溶液中抗原抗体结合
3 实 验
    3.1 FCS仪器
    3.2 样品制备
    3.3 数据采集
    3.4 抗原抗体亲和力数据分析流程
4 结果与讨论
    4.1 分析Alexa Fluor647荧光分子抗原与抗体亲和力
        4.1.1 设备校准
        4.1.2 分析游离抗原溶液、抗原抗体完全结合溶液
        4.1.3 分析不同浓度比例的抗原-抗体混合溶液
        4.1.4 计算抗原抗体解离常数
    4.2 分析GFP荧光蛋白抗原与抗体亲和力
        4.2.1 设备校准
        4.2.2 分析不同浓度比例的抗原抗体混合溶液
        4.2.3 分析不同浓度比例的抗原-抗体混合溶液
        4.2.4 计算抗原抗体解离常数
    4.3 FCS与其他生物分子亲和力检测技术对比
        1) 样品制备。
        2) 样品用量。
        3) 检测时间。
        4) 灵敏度。
5 结 论

(3)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连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广泛性焦虑症介绍
    1.2 磁共振成像简介
        1.2.1 功能磁共振成像
        1.2.2 结构磁共振成像
    1.3 脑功能整合与脑连接技术
    1.4 静息态脑功能连接
        1.4.1 皮尔逊相关功能连接
        1.4.2 效应连接
        1.4.3 动态功能连接
    1.5 任务态脑功能连接
    1.6 脑结构连接
        1.6.1 脑形态学结构协变连接
        1.6.2 脑形态学因果结构协变连接
        1.6.3 白质纤维结构连接
    1.7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连接研究现状
        1.7.1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功能连接现状
        1.7.2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结构连接现状
    1.8 本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1.9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功能连接与脑血流耦合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被试信息描述
        2.2.2 影像数据采集
        2.2.3 磁共振影像数据预处理
        2.2.4 功能连接强度计算
        2.2.5 全局神经血管耦合分析
        2.2.6 局部神经血管耦合分析
        2.2.7 脑血流与功能连接强度组间差异分析
        2.2.8 交集分析
        2.2.9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用药信息评估
        2.2.10 药物治疗影响研究
        2.2.11 验证性分析
    2.3 结果
        2.3.1 脑血流与功能连接强度及局部神经血管耦合空间分布
        2.3.2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全局神经血管耦合变化
        2.3.3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局部神经血管耦合变化
        2.3.4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血流及功能连接强度异常
        2.3.5 交集分析结果
        2.3.6 药物治疗影响
        2.3.7 验证性分析结果
    2.4 讨论
        2.4.1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血流及功能连接强度变化
        2.4.2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神经血管耦合异常
        2.4.3 研究的局限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性别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功能连接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被试信息描述
        3.2.2 影像数据采集
        3.2.3 脑血流及血氧水平依赖影像预处理
        3.2.4 性别效应对脑血流的影响分析
        3.2.5 种子点功能连接分析
        3.2.6 临床变量对焦虑患者脑血流及功能连接变化的调节分析
        3.2.7 药物治疗影响研究
    3.3 结果
        3.3.1 性别效应对广泛性焦虑患者脑血流变化的影响
        3.3.2 种子点功能连接模式
        3.3.3 临床变量对焦虑症患者脑血流及功能连接变化的调节作用
        3.3.4 药物治疗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功能连接的动态特异性变化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被试信息描述
        4.2.2 影像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4.2.3 头动分析
        4.2.4 动态功能连接密度分析
        4.2.5 支持向量回归预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状严重程度
        4.2.6 药物治疗影响研究
        4.2.7 验证性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动态功能连接密度空间分布
        4.3.2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动态功能连接密度异常
        4.3.3 异常动态功能连接密度预测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状严重程度
        4.3.4 药物治疗影响
        4.3.5 验证性分析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自我认知异常脑功能连接基础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被试信息描述
        5.2.2 自我相关任务介绍
        5.2.3 影像数据采集
        5.2.4 数据预处理
        5.2.5 个体水平分析
        5.2.6 组水平统计分析
        5.2.7 任务态功能连接分析
        5.2.8 影像发现与焦虑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5.2.9 药物治疗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影像发现之间的相关研究
    5.3 结果
        5.3.1 自我参照加工相关行为学分析结果
        5.3.2 自我加工过程中异常脑功能激活
        5.3.3 自我加工过程中异常脑功能连接结果
        5.3.4 脑影像异常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行为及焦虑症状的相关性
        5.3.5 影像学发现与药物治疗的相关性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性灰质体积改变及因果结构协变连接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被试信息描述
        6.2.2 影像数据采集
        6.2.3 数据预处理
        6.2.4 整体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全脑灰质体积变化分析
        6.2.5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病程特异性灰质体积变化分析
        6.2.6 药物治疗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灰质体积变化之间的相关分析
        6.2.7 基于种子点的脑形态学因果结构协变连接分析
    6.3 结果
        6.3.1 整体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全脑灰质体积变化
        6.3.2 广泛性焦虑患者病程相关阶段性灰质体积变化模式
        6.3.3 药物治疗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灰质体积变化的影响
        6.3.4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形态学因果结构协变连接异常
        6.3.5 性别效应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灰质体积变化的影响
        6.3.6 焦虑症状对患者灰质体积变化因果关系的独立影响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FCS在核电站仪控系统中的应用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技术特点分析
    1.1 PLC
    1.2 DCS
    1.3 FCS
    1.4 对比分析
2 F C S在核电站仪控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2.1 核电站仪控系统的基本要求
    2.2 基于DCS架构的核电站仪控系统
    2.3 FCS在核电站中应用的思考
3 结语

(5)基于SMPTC优化策略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概述
        1.2.1 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1.2.2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PMSM调速系统数学模型及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理论
    2.1 永磁同步电机(PMSM)结构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2.2.1 ABC三相静止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2.2.2 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2.2.3 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2.3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原理
        2.3.1 模型预测控制原理
        2.3.2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理论基础
    2.4 本章小结
3 永磁同步电机顺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案及优化策略
    3.1 永磁同步电机顺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案
        3.1.1 基于FCS-SMPTC的 PMSM数学模型
        3.1.2 FCS-SMPTC控制方案
    3.2 结合矢量细分的顺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案
        3.2.1 两电平三相逆变器结构及电压矢量合成
        3.2.2 矢量细分策略
    3.3 基于时间最优轨迹计算的FCS-SMPTC简化方案
        3.3.1 基于时间最优轨迹的DB-DTFC
        3.3.2 基于时间最优轨迹的PMSM-SMPTC简化方案
    3.4 仿真建模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PMSM调速控制系统实验平台设计及实验结果分析
    4.1 硬件部分
        4.1.1 STM32F103 控制芯片简介
        4.1.2 整流模块
        4.1.3 逆变桥电路
        4.1.4 转子信息反馈处理电路
    4.2 软件部分
        4.2.1 系统软件组成
        4.2.2 电机转子位置检测及其反馈量计算
        4.2.3 电机运行状态检测及位置反馈量计算程序
        4.2.4 函数计算子程序
    4.3 永磁同步电机顺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FCS-MPTC与 FCS-SMPTC稳态相电流波形对比
        4.3.2 FCS-SMPTC优化策略稳态相电流波形分析
        4.3.3 基于时间最优轨迹简化算法的有效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VIENNA整流器固定开关频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相三电平整流器拓扑研究现状
        1.2.2 VIENNA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VIENNA整流器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VEINNA整流器工作原理
    2.2 VIENNA整流器数学模型
        2.2.1 VIENNA整流器abc坐标下的数学模型
        2.2.2 VIENNA整流器在αβ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2.3 VIENNA整流器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3 本章小结
3 有限集模型预测在VIENNA整流器中的应用
    3.1 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原理
    3.2 VIENNA整流器传统有限集预测模型的建立
        3.2.1 VIENNA整流器的电压空间矢量分布
        3.2.2 VIENNA整流器电流预测模型的建立
        3.2.3 带中点电位预测模型的建立
    3.3 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节
4 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固定开关频率方法在VIENNA整流器中的应用
    4.1 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固定开关频率方法的原理
        4.1.1 获取参考电压矢量
        4.1.2 辅助电压矢量的选取
        4.1.3 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
    4.2 中点电位不平衡的控制方法
    4.3 仿真分析
        4.3.1 仿真电路参数的仿真结果
        4.3.2 实验电路参数的仿真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VIENNA整流器实验平台研制与实验研究
    5.1 系统方案设计
    5.2 硬件实验平台的搭建
        5.2.1 功率主电路设计
        5.2.2 采样调理电路设计
        5.2.3 驱动电路设计
        5.2.4 辅助电源设计
        5.2.5 过压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5.2.6 实验平台的优化设计
    5.3 软件程序的设计
        5.3.1 主程序软件设计
        5.3.2 电压电流采样子程序软件设计
        5.3.3 电流内环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子程序设计
    5.4 实验软件硬件调试
        5.4.1 交流电压信号调理电路的测试
        5.4.2 驱动信号电路的测试
        5.4.3 使用匿名上位机测试采样信号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1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实验结果
        5.5.2 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固定开关频率算法实验结果
        5.5.3 系统转换效率计算
        5.5.4 两种控制算法实验结果对比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7)基于储能型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的FCS-MPC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光伏储能并网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现状
        1.2.1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结构
        1.2.2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1.3 模型预测控制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ES-qZSI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策略
    2.1 ES-qZSI的工作原理
        2.1.1 ES-qZSI的拓扑结构
        2.1.2 ES-qZSI的数学建模
    2.2 PV电池特性和控制策略
    2.3 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
    2.4 小结
3 ES-qZSI的单矢量模型预测控制
    3.1 ES-qZSI的单矢量模型预测控制原理
        3.1.1 单矢量MPC算法原理
        3.1.2 单矢量MPC的预测模型
        3.1.3 改进MPC算法整体控制过程
    3.2 ES-qZSI的两种MPC算法对比
    3.3 仿真验证
        3.3.1 稳态工作与性能分析
        3.3.2 动态工作与性能分析
    3.4 小结
4 ES-qZSI的三矢量模型预测控制
    4.1 TV-MPCC的工作原理
        4.1.1 电压矢量作用时间获取
        4.1.2 虚拟电压矢量构建
        4.1.3 预测最优矢量
    4.2 两种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对比
    4.3 两种控制算法仿真对比分析
    4.4 小结
5 ES-qZSI的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5.1 ES-qZSI的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原理
    5.2 ES-qZSI的功率控制设计
        5.2.1 ES-qZSI的功率控制模型
        5.2.2 获取平均电压矢量
        5.2.3 ES-qZSI的 ZSVM6 算法
    5.3 仿真验证
        5.3.1 系统仿真模型
        5.3.2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5.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研究进展
        1.2.2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1.2.3 电力电子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建模与现有控制方法
    2.1 数学建模
        2.1.1 稳态模型
        2.1.2 小信号模型
    2.2 基于移相调制的传统PI控制策略
    2.3 滑模控制策略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移相调制的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
    3.1 CCS-MPC控制器设计
    3.2 参数识别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脉冲功率密度调制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
    4.1 基本原理
    4.2 PDM原理
    4.3 控制器设计
        4.3.1 输出电压脉冲序列
        4.3.2 预测模型
        4.3.3 目标函数与MEPT
    4.4 本章小结
5 磁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仿真与实验设计
    5.1 仿真研究
        5.1.1 开环仿真波形
        5.1.2 稳态性能
        5.1.3 动态性能
        5.1.4 系统效率分析
    5.2 实验平台设计与结果
        5.2.1 总体方案
        5.2.2 双侧变换器同步
        5.2.3 低延时通信方案
        5.2.4 开环实验结果
        5.2.5 闭环实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三相PWM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三相PWM整流器建模仿真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2.1 三相PWM整流器模型搭建
        2.1.1 三相PWM整流器工作原理
        2.1.2 三相PWM整流器数学模型
    2.2 模型预测控制原理
    2.3 三相PWM整流器的传统单矢量模型预测控制(FCS-MPC)
        2.3.1 三相PWM整流器模型离散化
        2.3.2 FCS-MPC控制原理
        2.3.3 FCS-MPC控制算法实现
    2.4 三相PWM整流器仿真模型与FCS-MPC仿真性能研究
        2.4.1 三相PWM整流器仿真系统搭建
        2.4.2 FCS-MPC控制下的仿真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相PWM整流器单矢量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研究
    3.1 三相PWM整流器的单矢量优化模型预测控制(OPT SMPC)
        3.1.1 OPT SMPC控制原理
        3.1.2 OPT SMPC控制算法实现
    3.2 OPT SMPC与 FCS-MPC系统性能仿真研究
    3.3 OPT SMPC与 FCS-MPC算法寻优运算量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相PWM整流器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研究
    4.1 三相PWM整流器的双矢量优化模型预测控制(OPT DMPC)
        4.1.1 OPT DMPC控制原理
        4.1.2 OPT DMPC控制算法实现
    4.2 三相PWM整流器的合成矢量模型预测控制Ⅰ(CMB MPC1)
        4.2.1 CMB MPC1 控制原理
        4.2.2 CMB MPC1 控制算法实现
    4.3 CMB MPC1与OPT DPMC系统性能仿真研究
    4.4 三相PWM整流器的合成矢量模型预测控制Ⅱ(CMB MPC2)
        4.4.1 CMB MPC2 控制原理
        4.4.2 CMB MPC2 控制算法实现
    4.5 CMB MPC2与CMB MPC1 系统性能仿真研究
    4.6 OPT DMPC、CMB MPC1与CMB MPC2 算法寻优运算量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相PWM整流器多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5.1 三相PWM整流器的合成矢量模型预测控制Ⅲ(CMB MPC3)
        5.1.1 CMB MPC3 控制原理
        5.1.2 CMB MPC3 控制算法实现
    5.2 几种控制策略的系统性能仿真研究
    5.3 几种控制策略的寻优运算量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硬件平台搭建与实验结果分析
    6.1 三相PWM整流器参数设计
        6.1.1 交流侧电感的选择
        6.1.2 直流侧电容的选择
    6.2 三相PWM整流器实验系统设计
    6.3 实验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获得成果

(10)氮掺杂碳基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燃料电池以及氧还原反应
        1.2.1 燃料电池概述
        1.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概述
        1.2.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构成以及工作原理
    1.3 单原子催化剂
        1.3.1 单原子催化剂概述
        1.3.2 SACs的制备
        1.3.3 SACs在 ORR中的应用
    1.4 熔融盐辅助热解法制备碳材料的研究进展
    1.5 选题依据以及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以及仪器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仪器
    2.2 材料表征
        2.2.1 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4 氮气等温吸脱附曲线
        2.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2.2.6 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EM)
        2.2.7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
        2.2.8 热重分析仪(TGA)
        2.2.9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
    2.3 材料的电催化ORR性能测试
        2.3.1 工作电极的制备
        2.3.2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3 熔融盐法一步碳化小分子制备铁氮掺杂碳材料用于电催化ORR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GA测试
        3.3.2 SEM测试
        3.3.3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试
        3.3.4 XRD测试
        3.3.5 XPS测试
        3.3.6 ORR电催化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4 单原子催化剂Fe SA-NC的制备以及ORR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的TGA分析
        4.3.2 材料的SEM和 N_2吸脱附分析
        4.3.3 材料的XRD和 Raman分析
        4.3.4 HAADF-STEM表征
        4.3.5 XPS分析
        4.3.6 X射线吸收谱(XAFS)表征
        4.3.7 ORR电催化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FCS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添加发酵玉米秸秆对松辽黑猪养分消化、肉品质及生长性能的影响[J]. 杨海天,车东升,姜海龙,张奇,曹康宁,吴佳勇.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1
  • [2]荧光自相关光谱技术检测抗原抗体亲和力[J]. 骆亚梅,蹇林,罗浩奇,黄科赢,张沃伦,王柱楼,张会芝,肖茜,黄韶辉. 光学学报, 2021(17)
  • [3]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连接研究[D]. 陈余燕.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4]FCS在核电站仪控系统中的应用浅析[J]. 张晓敏,代锴垒,廖成宇,谢豪,李璐. 科技视界, 2021(23)
  • [5]基于SMPTC优化策略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研究[D]. 王凯.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VIENNA整流器固定开关频率方法研究[D]. 杨泽坤.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基于储能型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的FCS-MPC策略研究[D]. 杨尚梅.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8]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研究[D]. 郎正滢.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9]三相PWM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优化研究[D]. 杨灵奕.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10]氮掺杂碳基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D]. 刘自若.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FCS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