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与思考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与思考

一、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与精神健康的研究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沼桦[1](2021)在《童年创伤与成年抑郁:动态预测及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抑郁症是一种严重限制个体社会功能、降低生活质量的常见心理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其核心特征是情感症状(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愉悦感缺失),伴随不同严重程度的躯体表现、认知和行为改变,可能会导致个体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抑郁症主要发生在青春期晚期至成年早期,研究表明这一时期个体出现抑郁症状是其后发生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多种因素会导致抑郁症发生,其中童年创伤与抑郁症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但童年创伤对抑郁的预测作用及中介机制尚不明确,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对于优化抗抑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治疗作为抑郁症治疗的方法广受关注,研究表明慈心冥想(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LKM)作为新兴的心理治疗方式,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识别、体验积极情绪,进而增加多种个体积极资源,以减少童年创伤经历对个体带来的影响。有童年创伤经历的个体自我批评水平高,LKM也可以降低个体的自我批评水平,或可更好地降低其抑郁水平,但缺乏实证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在一般人群和抑郁症患者群体中开展调查,基于易感性-应激模型探讨童年创伤对抑郁的预测作用以及可能的中介作用机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童年创伤经历个体和抑郁症患者临床实际特点构建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方案,并将其应用于抑郁症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提供新的方向和依据。方法1.童年创伤对抑郁情绪的预测采用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自我描述任务(SDT)、应付方式问卷(CS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某大学5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T1,2016年)。首次施测后每次间隔一年采用BDI-Ⅱ、ASLEC、SSRS、CD-RISC对其中433名研究对象进行3次追踪调查(T2-T4,2017-2019年)。构建并检验童年创伤对抑郁情绪的预测模型,探讨上述心理变量在童年创伤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2.童年创伤对临床抑郁症的预测采用BDI-Ⅱ、CTQ-SF、EPQ、CD-RISC对115名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构建并验证童年创伤对抑郁的预测模型,探讨人格、心理弹性在童年创伤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3.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对临床抑郁症的作用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61例抑郁症患者,依据CTQ-SF结果及访谈判断受试者是否存在童年创伤经历,将其分为童年创伤阳性组、童年创伤阴性组,随机将患者分至LKM组(30例,CTQ阳性/阴性:25/5),对照组(31例,CTQ阳性/阴性:26/5)。LKM组给予8周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疾病健康宣教。干预前后使用BDI-Ⅱ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水平进行测量,评估干预的效果。4.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影响临床抑郁症潜在的心理、生理机制干预前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量表评定:SDT、CD-RISC、主观幸福感量表;免疫指标测定(干预组n=24,对照组n=5):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补体(C3和C4),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Ig E),探讨LKM对临床抑郁症患者作用的可能的心理和免疫功能作用机制。结果1.在一般人群中,抑郁情绪与童年创伤、精神质人格、神经质人格、消极自我描述、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的幻想、自责、合理化及退避呈正相关;与内外向人格、积极自我描述、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应付方式的解决问题、求助呈负相关。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抑郁与童年创伤及其分维度、神经质人格、精神质人格呈正相关;与内外向人格、心理弹性呈负相关。2.童年创伤对抑郁情绪预测的综合中介作用模型显示,童年创伤与抑郁间的总效应值为0.32(P<0.01),间接效应为0.25(P<0.01),对应的95%CI(0.18~0.32)不包含0,表明中介效应显着,占总效应的78.12%,其中神经质、消极自我描述、幻想、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起部分中介作用。T1-T4即时模型显示,童年创伤对T1抑郁的直接效应为0.09,且通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影响T1抑郁,效应值为0.13(P<0.01)。童年创伤对T2-T4抑郁无直接作用,仅通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影响T2-T4抑郁,效应值分别为:0.13、0.07、0.12(P<0.05)。延时模型显示,童年创伤通过T1、T4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T1抑郁间接预测T4抑郁,效应值为0.09。3.童年创伤对临床抑郁症预测的中介作用模型显示,童年创伤对抑郁的总效应为0.30(P<0.01),间接效应为0.16(P<0.05),占总效应的53.33%,神经质、心理弹性在童年创伤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4.干预研究对各心理变量进行2(干预组、对照组)*2(童年创伤阳性、阴性)*2(前测、后测)的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抑郁、心理弹性、消极自我描述、积极自我描述的分组(干预组、对照组)*时间(前测、后测)交互效应显着[F(1,57)=7.63,P=0.008,ηp2=0.12;F(1,57)=5.24,P=0.026,ηp2=0.08;F(1,57)=9.00,P=0.004,ηp2=0.14;F(1,57)=4.59,P=0.036,ηp2=0.08],幸福感的交互效应不显着。简单效应分析显示,抑郁、心理弹性、消极自我描述、积极自我描述的分组效应在后测时显着,即干预后CTQ阳性与CTQ阴性的干预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消极自我描述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而心理弹性、积极自我描述显着高于对照组。5.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白介素-6,C反应蛋白,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Ig E水平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一般人群中,抑郁情绪与童年创伤、精神质、神经质、消极自我描述、生活事件及幻想、自责、合理化、退避应付方式呈正相关;与内外向、积极自我描述、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及求助、解决问题应付方式呈负相关。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抑郁与童年创伤及其分维度、神经质、精神质呈正相关;与内外向、心理弹性呈负相关。2.在一般人群中,童年创伤对抑郁情绪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且通过神经质、消极自我描述、幻想应付方式、生活事件和心理弹性的综合中介作用对抑郁情绪产生稳定的影响。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在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之间起即时、延时的动态中介作用。3.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童年创伤对抑郁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且通过神经质与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抑郁。4.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可以降低伴童年创伤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水平,提高心理弹性,降低消极自我描述,提升积极自我描述。但对于不伴有童年创伤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还需要增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目前尚不能得出该干预对伴有童年创伤经历的抑郁症患者效果更好的结论。

陈丽娜,孔博鉴[2](2021)在《高职毕业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4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以江苏省4所高职院校的346名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探察高职毕业生社会支持与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高职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好,应付方式、心理健康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社会支持在专业上存在显着差异;社会支持、成熟型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不成熟型应付方式、混合型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应付方式各维度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认为,对高职毕业生开展心理疏导和教育干预,有必要关注群体内部差异,不仅要提供一定的社会支持,还要注重形成合理的应付方式。

吴书文[3](2021)在《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性骚扰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作为性骚扰的受害群体,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受害者不仅在学业上会遭遇困境,也可能会产生情绪障碍,严重者可能患上抑郁症。更甚因性骚扰造成的情绪低落可能会让受害者沉迷酗酒或赌博,陷入更大的危险之中。性骚扰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出于顾忌,往往会选择忍气吞声,这种应对方式会导致骚扰者会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为此,本研究以高校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面对性骚扰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不仅能够了解目前大学生应对性骚扰的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还能为高校防治性骚扰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方便抽样纳入695名在校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以性骚扰经历问卷、性骚扰应对方式问卷、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多维社会领悟支持量表以及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筛选出具有性骚扰经历的大学生579名;然后,通过SPSS19.0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性骚扰应对方式在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级、性取向和独生子女状况上存在显着差异;(2)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发现社会支持和母亲主权否定是避免/否认应对方式的预测因素;开放性人格是性骚扰对抗/谈判应对方式的正向预测因素;社会支持是社会和主张寻求两种应对方式的正向预测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社会支持、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性骚扰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个体的好奇心,保持外向的性格和开放的态度,增强个体的社会支持资源,鼓励父母使用温暖的教养方式可以帮助个体更恰当地应对性骚扰事件。基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社会工作的干预可从保持个体的开放性态度,增强社会支持网络以及鼓励父母采取温暖的教养方式出发,帮助大学生更恰当地应对性骚扰事件。

古敏静[4](2019)在《香港地区公务员亚健康特征及耳针干预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亚健康状态是一种躯体与心理等方面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低质状态。亚健康为现代人所特有,它不仅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而且常常演变为器质性病变。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状态成为生命健康的隐患。因此,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己成为本世纪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回归祖国的利好以及经济的向好发展,香港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使得香港市民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甚至影响了市民的健康水平,因此香港市民的亚健康状态非常普遍。近年来,香港公务员的政务工作压力有增无减,导致不少职业健康问题,因此提出亚健康状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截至目前,未见报道调查及分析何种因素会给香港公务员造成身心亚健康问题以及其发生率情况、采用中医外治方法治疗情况等。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从分析香港公务员亚健康人群的特质入手,探讨香港公务员亚健康形成的内在根源,为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切入点;本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耳针疗法对香港公务员的亚健康状态进行治疗,将可在未来为香港公务员疾病治疗方式更多的提供理论依据与临床依据。目的:通过分析香港公务员亚健康人群的特质,观察香港公务员的亚健康状态,采用耳针疗法对香港公务员的亚健康状态进行治疗,将可在未来为香港公务员疾病治疗方式更多的提供理论依据与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第一部分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选择在社康体检中心做常规体检,结果显示为无明确患病的公务员个体200例列为研究对象,用亚健康筛选表区分健康和亚健康人群,90项症状清单(SCL-90)、应付方式问卷(CSQ)、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分析两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应付方式和人格特质的差异,探讨香港公务员亚健康形成的内在心理根源。本研究第二部分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第一部分研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香港公务员个体80例,将之列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入选40例。治疗组采用耳针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其中耳针疗法每周治疗2次,心理干预每2周进行1次,治疗8周后统计相关数据。对照组采用单纯心理干预,方法同治疗组。结果:1.本研究第一部分1.1共纳入研究200人,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86份,有效回收率为93%。其中男性71人,女性115人,年龄范围21~55岁,学历包括中学、专科、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四个学历段。女性亚健康者比例比男性明显偏高。亚健康在不同的年龄分层有不同的特点,随着年龄分层的不断增加,亚健康水平呈现出与之正相关的趋势。不同婚姻状况下,离异者的亚健康发生率最高,已婚者和未婚者区别不大。随着学历的增高,亚健康发生率基本上呈平稳递增的状态。1.2研究对象亚健康状况及分布特征:经过筛查以及评分后(亚健康状态筛选表及SCL-90评分),将186名研究对象划分为健康状态和亚健康状态两部分,其中健康状态者为分别为77人,亚健康状态者为109名,亚健康检出率为58.60%。与健康人群相比,亚健康人群SCL-90 9个因子中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和偏执因子的因子分均显着增高(P<0.05或P<0.01)。与健康人群相比,亚健康人群应付方式的解决问题因子分显着低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自责和退避因子分则显着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亚健康人群16-PF的乐群性和兴奋性因子分显着低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因子分均显着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本研究第二部分2.1共有80例亚健康状态者参加,其中治疗组40例,完成了 36例,最终脱落4例,完成率为90%;对照组40例,完成了 37例,最终脱落3例,完成率为92.5%。治疗组36例平均年龄45.31岁;对照组37例的平均年龄44.52岁。两组在基本情况及上述量表初步筛查中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2经过为期8周的治疗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具体为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6例;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57%,具体为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治疗前后两组亚健康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亚健康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治疗前后两组SCL-90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亚健康人群SCL-90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5治疗前后两组SF-36健康量表得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F-36显着提高(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仅在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和活力3个维度较治疗前显着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总体健康维度以及活力维度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6中医症状改善程度评定。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前症状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疗前、疗后症状体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体征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1.香港公务员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在心理症状、应付方式和人格特征诸多方面都存在显着差异。亚健康状态的流行具有其独特性,表现为性别、年龄、社会和地域属性,40~49岁中离异的脑力劳动者易出现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人群更多运用不成熟型的应付方式处理问题,呈现低乐群性、低兴奋性和高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可能是亚健康人群的人格特征。2.耳针疗法能够有效改善香港公务员亚健康症状和提高总体生活质量。

于蓝[5](2019)在《成长性团体咨询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与大学生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很多大学生遭受人际交往方面问题的困扰。改善人际关系为目的的个别心理治疗往往周期长、花费大,开展的难度较大,通常仅适合于遭遇严重困扰的学生。相比之下,团体心理咨询具有成本低、互动性强、治疗与成长兼顾的特点,其中成长性团体咨询更适用于大学生,帮助参与者增长对自我和他人进行觉察和理解的心理能力,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人际成长团体咨询不仅致力于团体成员的认知提高和能力改善,还聚焦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增进自我成熟度的提高。团体成员可以在参与中分享自己的问题困扰,并在他人的反馈中增进自我了解、在接受他人的帮助中感受包容、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本研究旨在通过成长性团体咨询,探索其对大学生心智化水平等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方法:从沈阳市某医科大学和某师范大学共招募63名志愿者,组成4个小组,每组13-16人,进行每周1次、为期12周的成长性团体咨询。每次团体咨询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组长带领的小组活动,采用固定的团体活动方案(约30分钟);第二部分是由一位组员自愿分享自己遭遇的与交往有关的困惑和问题,所有组员参与分享和讨论(约60分钟)。干预前和12次干预后分别对全体入组对象应用反思功能问卷(RFQ-54)、Gross情绪调节问卷(ERQ)、自尊量表(SES)、应付方式问卷(CSQ)、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问卷(CASLSS)等工具进行评定。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前述问卷的结果进行前后比较分析;对适宜采用等级评定的问卷结果,进一步应用卡方检验验证干预前后得分等级的分布情况。结果:共48人按计划完成了团体咨询。前后对照分析显示,RFQ-C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提高(t=-2.244,P=0.030),RFQ-U得分(12.04±8.37)较前(13.48±8.94)无显着变化(t=1.868,P=0.068);ERQ认知重评维度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提高(t=-3.236,P=0.002)、表达抑制维度得分较咨询前无显着变化(t=0.832,P=0.410);SES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提高(t=-3.242,P=0.002);CSQ解决问题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提高(t=-3.917,P<0.01),求助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提高(t=-4.124,P<0.01)、退避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降低(t=3.475,P=0.01)、自责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降低(t=3.869,P<0.01)、幻想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降低(t=4.252,P<0.01)。合理化得分较咨询前无显着差异(t=-0.008,P>0.05);CASLSS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提高(t=-2.51,P=0.016)。结论:成长性团体咨询能够显着改善大学生志愿者的心智化水平、情绪调节能力、自尊水平,促进积极的应付方式,提高生活满意度,体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综合提高。

刘扬[6](2018)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科实验班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科实验班是改革本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也是适应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为研究理科实验班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状况,本研究选取理科实验班大一、大二学生各100名作为实验组,理科普通班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共计100名)、普通工科班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共计1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张林、车文博(2003)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和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CSQ)(第三版)作为研究工具,对理科实验班大学生的压力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科实验班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感平均分为1.68,属于轻度压力感水平;按压力感受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前五位的是择业压力、学业压力、学校环境压力、情绪压力、人际压力,均为外部环境压力感因子。理科实验班大学生主要的压力应对方式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自责,表明理科实验班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并用,但是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横向对比理科实验班与理、工科普通班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和压力应对的差异,得出理科实验班大学生的人际压力和挫折压力显着小于理科普通班,其择业压力显着大于理科普通班;但理科实验班、理科普通班及工科普通班大学生压力应付方式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本研究显示,理科实验班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级、性别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级和性别。相关分析表明,理科实验班大学生心理压力感与解决问题、求助两种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退避、幻想、自责、合理化四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针对理科实验班大学生压力研究结果,管理和疏导理科实验班大学生压力的对策主要有: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提升就业竞争能力;保持适度的学习动机,合理设置学习目标;适时地寻求社会支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改变不合理的认知,积极应对生活难题。

穆薇[7](2013)在《团体辅导对抑郁倾向高师学生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指丧失体验快乐的能力。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抑郁状况不容乐观,而作为大学生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师院校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学习、经济以及就业方面的多种压力。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不少高师学生是因为家境贫困才选择可以减免学费的师范院校,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或许并不满意,还要承受因为自己上学给家里带来经济负担的心理压力,接受因为教师编制压缩而增加的就业压力现状,种种情况让高师学生的负性情绪特别是抑郁情绪有着上升的趋势。该群体的抑郁状况值得重视,改善该群体的抑郁情绪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综述了抑郁、抑郁与自我概念以及应付方式的关系、抑郁的干预方法基础上,以抑郁自陈量表SDS为工具,对重庆师范大学及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分部)两所高等师范院校543名大学生做了抑郁及相关因素现状调查,通过对高师院校大学生抑郁现状的分析和影响因素的探讨,结合团体辅导技术,设计编制了改善高师院校学生抑郁倾向的团体辅导方案,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分析了该团体辅导的疗效因子。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重庆市高师院校大学生抑郁情况较为普遍。(2)高师学生的抑郁倾向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存在显着差异。(3)自我概念、积极应付方式与抑郁倾向呈显着负相关。消极应付方式与抑郁倾向存在显着正相关。自我概念和应付方式都对抑郁倾向有预测作用。(4)团体辅导能有效降低高师学生的抑郁倾向,不仅存在即时性辅导效果,还存在持续性辅导效果。(5)团体辅导能改善团体成员的抑郁倾向的疗效因子有:“正向评价”、“探寻成功经验”、“作业巩固”、“良好氛围”。

王晓炜[8](2012)在《专科学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坚韧人格的特点及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问题,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却有很多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成就获得与人际和谐的重要因素,对维持良好情绪体验和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应付方式是人类处理应激、调节情绪的心理维护方法,对心理健康起到了重要保护作用。另外,作为一种能够维持心理健康和可以阻抗应激的积极人格特质----坚韧人格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国内对于坚韧人格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对于大学生中的专科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也更少。故本研究以666名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付方式量表》和《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为研究工具,调查分析专科学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坚韧人格的特点及关系,为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一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专科生的社会支持及各维度在性别、年级、生源、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变量上差异显着。2.专科生的坚韧人格及各维度在性别、专业性质、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变量上差异显着。3.专科生的应付方式及各维度在性别、专业性质、年级、政治面貌、家庭经济收入变量上差异显着。4.社会支持与坚韧性人格相关;坚韧人格与成熟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混合、非成熟应对方式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度与成熟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混合、非成熟应对方式呈负相关。5.社会支持对坚韧人格有显着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不同应付方式(成熟、混合、不成熟应付方式)有显着预测作用;坚韧人格对不同应付方式(成熟、混合、不成熟应付方式)有显着预测作用。6.坚韧人格部分中介了社会支持对于不同应付方式(成熟、混合、不成熟应付方式)的影响。

张婷婷[9](2011)在《大学生逆境应付方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的扩招,目前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高等教育人口数量的增长并不能代表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强国。人才培养、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非常核心、非常重要的任务。2004年9月发布的中央16号文件中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可见,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已成为了高校工作之重。其中,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面对困境时的抗逆能力将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也将影响到他们是否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文认为,目前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困境时,缺乏相应的应付措施和心理调节技能,因此,在高校里时常会发生各类学生事件,学生自身在不同程度上也受到了一些伤害和影响。分析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目前高校中缺乏相应的逆商教育对策,对大学生的抗逆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在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后,本文提出了针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感情、就业方面的逆商教育对策,这给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工作上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感情、就业困境时的心理困惑和应付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面对这些具体困境时,在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无助、暴躁等不良情绪,在应付方式上的表现也各不同,教会他们如何认知逆境、学会必要的逆境应付方式,将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凌姗姗[10](2011)在《企业员工心理冲突、应付方式与自尊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员工群体的特色,采取理论分析为辅、问卷调查为主的方法,采用心理冲突调查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和自尊量表对江苏省十家企业的287名员工的心理冲突、应付方式、自尊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企业员工的心理冲突主要是自身观念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内部需要与经济条件限制的冲突、内部需要之间的冲突。并且,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收入水平差异、教育水平差异和住房水平差异。2、企业员工采取的应付方式主要是解决问题,其次是求助,自责最少。除“解决问题”外,均为女性得分较高。并且,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收入水平差异、教育水平差异和婚恋水平差异。3、企业员工自尊在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4、企业员工自尊、心理冲突、应付方式关系紧密。自尊与解决问题、求助的成熟应付方式存在正相关,与自责、退避、幻想、合理化的不成熟应付方式存在显着负相关。自尊与心理冲突的各种类型也全部呈现负相关,且普遍呈显着相关。5、心理冲突中的“自身观念与社会环境的冲突”、“想得到又不愿付出”、“由恋爱、性与性道德引起的冲突”、“既独立又依赖、顺从与反叛”与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和“自责”对自尊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二、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与精神健康的研究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与精神健康的研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童年创伤与成年抑郁:动态预测及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既往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假设
    1.5 研究设计
第二章 童年创伤对成年抑郁的动态预测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对临床抑郁症的作用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影响临床抑郁症的潜在心理、生理机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全文总结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慈心冥想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高职毕业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4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统计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二)高职毕业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描述分析
    (三)高职毕业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四)高职毕业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五)应付方式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相关建议

(3)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
        1.2.1 性骚扰的概念界定
        1.2.2 性骚扰国内外现状研究
        1.2.3 应对方式、性骚扰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1.2.4 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
        1.2.5 小结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研究假设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性骚扰
        2.1.2 应对方式
        2.1.3 大五人格
        2.1.4 领悟社会支持
        2.1.5 父母教养方式
    2.2 研究假设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性骚扰问卷
        3.2.2 性骚扰应对问卷
        3.2.3 大五人格简式量表
        3.2.4 多维社会领悟支持量表
        3.2.5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3.3 研究程序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3.4.1 数据处理
        3.4.2 分析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大学生性骚扰调查的描述统计结果
        4.1.1 大学生性骚扰遭遇频率的描述统计结果
        4.1.2 主要变量: 人格、社会支持和父母教养方式的描述统计结果
        4.1.3 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的描述统计结果
    4.2 性骚扰应对方式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结果
        4.2.1 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
        4.2.2 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的独生子女状况差异检验
        4.2.3 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的年级状况差异检验
        4.2.4 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的性取向差异检验
    4.3 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的相关统计结果
        4.3.1 大五人格与性骚扰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结果
        4.3.2 社会支持与性骚扰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结果
        4.3.3 父母教养方式与性骚扰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结果
    4.4 人格、社会支持及父母教养方式与性骚扰各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结果
        4.4.1 因变量: 避免/否认应对方式
        4.4.2 因变量: 对抗/谈判应对方式
        4.4.3 因变量: 社会应对方式
        4.4.4 因变量: 主张寻求应对方式
第5章 讨论和结论
    5.1 讨论
        5.1.1 关于避免/否认应对方式的讨论
        5.1.2 关于对抗/谈判应对方式的讨论
        5.1.3 关于社会应对方式的讨论
        5.1.4 关于主张寻求应对方式的讨论
    5.2 结论、研究不足与贡献
        5.2.1 结论
        5.2.2 研究不足与贡献
    5.3 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5.3.1 认识性骚扰,增强社会支持网络
        5.3.2 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渠道,培养温暖的父母教养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性骚扰应对方式调查问卷

(4)香港地区公务员亚健康特征及耳针干预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亚健康中西医认识
        一、亚健康的概念与现状
        二、亚健康的中医学认识
        三、亚健康的中医病因、病机
        四、亚健康的现代医学分类
    第二节 亚健康的评价方法
        一、亚健康的客观检测方法
        二、亚健康的评价量表
    第三节 亚健康中医治疗
        一、针灸治疗
        二、推拿治疗
        三、中药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香港地区公务员亚健康心理特征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抽样方法及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四、评定工具
        五、量表调查填写质量控制
        六、分析指标
        七、安全评价
        八、统计学分析
        九、研究结果
    第二节 香港地区公务员亚健康状态的耳针干预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干预方法
        六、评定工具
        七、效应指标
        八、安全评价
        九、统计学分析
        十、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一、结果分析
    二、结果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详细摘要

(5)成长性团体咨询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
    2.1 对象选择
    2.2 研究工具
        2.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2.2.2 反思功能问卷(RFQ-54)
        2.2.3 Gross情绪调节问卷(ERQ)
        2.2.4 自尊量表(SES)
        2.2.5 应付方式问卷(CSQ)
        2.2.6 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CASLSS)
    2.3 设计团体方案
        2.3.1 设计团体方案的理论依据
        2.3.2 团体方案的内容与实施
    2.4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3.2 团体咨询前后RFQ-C和 RFQ-U得分比较
    3.3 团体咨询前后ERQ认知重评维度、表达抑制维度得分情况
    3.4 团体咨询前后SES得分情况
    3.5 团体咨询前后CSQ得分情况
    3.6 团体咨询前后CASLSS的得分情况
    3.7 研究工具的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 讨论
    4.1 团体咨询对心智化能力的影响
    4.2 团体咨询对情绪调节的影响
    4.3 团体咨询对自尊的影响
    4.4 团体咨询对应付方式的影响
    4.5 团体咨询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4.6 本研究的不足
6 结论
附录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科实验班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研究现状
        1.国外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研究现状
        2.国内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一、压力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压力相关概念
        1.压力的定义
        2.压力源的定义
        3.心理压力感的定义
        4.压力应对的定义
    (二)压力的分类
    (三)压力的基本理论
        1.压力三阶段理论
        2.心理应激的交互作用理论
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科实验班学生心理压力感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2.研究工具
        3.研究程序
    (二)研究结果
        1.理科实验班学生心理压力感、应对方式总体情况
        2.理科实验班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差异
        3.理科实验班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
        4.理科实验班学生心理压力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三)分析与讨论
        1.理科实验班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2.理科实验班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3.理科实验班学生心理压力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4.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科实验班学生压力管理对策
    (一)规划个人职业生涯,促进自我全面发展
    (二)保持适度学习动机,合理设置学习目标
    (三)适时寻求社会支持,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四)改变不合理的认知,积极应对生活难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团体辅导对抑郁倾向高师学生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回顾
    2.1 抑郁概述
        2.1.1 抑郁及其分类
        2.1.2 抑郁成因
        2.1.3 国内大学生抑郁研究综述
    2.2 抑郁相关研究
        2.2.1 抑郁与自我概念
        2.2.2 抑郁与应付方式
    2.3 抑郁的干预
        2.3.1 抑郁的诊断
        2.3.2 抑郁的干预
    2.4 团体辅导概述
        2.4.1 团体辅导概念及理论基础
        2.4.2 团体辅导的优势
        2.4.3 团体辅导针对于大学生抑郁的应用
        2.4.4 团体辅导的设计
    2.5 问题的提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假设
    3.6 研究思路
4 研究一 高师学生抑郁倾向水平及其与自我概念及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施测与统计处理
    4.3 结果
        4.3.1 高师学生抑郁倾向的现状
        4.3.2 高师学生抑郁倾向水平在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情况
        4.3.3 高师学生抑郁倾向与自我概念以及应付方式的关系
    4.4 分析与讨论
        4.4.1 高师学生抑郁倾向情况的现状分析
        4.4.2 高师学生抑郁倾向水平在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4.4.3 高师学生抑郁倾向的与自我概念、应付方式的关系分析
    4.5 结论
5 研究二:高师学生抑郁倾向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5.1 研究目的
    5.2 团体辅导设计目标
    5.3 团体名称及性质
    5.4 被试选择
    5.5 团体辅导次数
    5.6 理论依据
        5.6.1 群体动力学
        5.6.2 理性情绪理论
        5.6.3 自我概念、应付方式对于抑郁的影响研究
    5.7 团体辅导方案的制定
6 研究三:团体辅导改善高师学生抑郁倾向的实验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工具
        6.2.2 研究被试
        6.2.3 实验设计
        6.2.4 施测与统计处理
    6.3 实验结果
        6.3.1 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干预前的同质性检验
        6.3.2 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后测差异比较
        6.3.3 实验组前测后测差异比较
    6.4 实验组前测追踪测差异比较
    6.5 分析与讨论
    6.6 结论
7 研究四:高师学生抑郁倾向团体辅导效果的质的分析
    7.1 研究目的
    7.2 研究方法
        7.2.1 研究对象
        7.2.2 研究工具
    7.3 资料整理与分析讨论
        7.3.1 团辅过程、团辅反馈单和观察记录表以及后期追踪的基本情况
        7.3.2 团体辅导引发参与成员抑郁倾向改善的疗效因子
    7.4 讨论
8 总讨论
    8.1 高师院校学生抑郁倾向现状分析
    8.2 高师院校学生抑郁倾向与自我概念、应付方式的关系分析
    8.3 高师院校学生抑郁倾向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干预效果讨论
    8.4 高师院校学生抑郁倾向团体辅导疗效因子的质性研究
    8.5 本研究的不足
9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测量问卷
附录B:“远离抑郁,认识自我”团体辅导方案
附录C:团体辅导观察记录表
附录D:团体活动反馈单
附录E:追踪访谈大纲
致谢

(8)专科学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坚韧人格的特点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综述
    2.1 社会支持
    2.2 应付方式
    2.3 坚韧人格
    2.4 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坚韧人格的关系研究现状
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
    3.1 问题的提出
    3.2 研究假设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工具
    4.3 研究过程
    4.4 数据处理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专科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和坚韧人格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5.2 专科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和坚韧人格的相关
    5.3 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5.4 坚韧人格的中介作用分析
6 讨论
    6.1 专科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坚韧人格的人口统计学特点分析
    6.2 专科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坚韧人格的相关分析
    6.3 专科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坚韧人格的关系研究
7 结论
8 研究中的不足和改进
9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大学生逆境应付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文献综述
第二章 大学生面对的各种逆境
    一、学业逆境
    二、感情逆境
    三、生活逆境
    四、就业逆境
第三章 大学生各种逆境应付方式分析
    一、学业逆境的应付方式
    二、感情逆境的应付方式
    三、生活逆境的应付方式
    四、就业逆境的应付方式
    五、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总体状况及分析
第四章 大学生逆商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影响大学生逆商的各种因素
    二、大学生逆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大学生所需掌握的自我调节方法
    四、具体逆境下的大学生逆商教育对策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企业员工心理冲突、应付方式与自尊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1.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假设
        1.5 研究结论
        1.6 研究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心理冲突的相关理论及研究
        2.1.1 心理冲突概念的界定
        2.1.2 心理冲突相关理论研究
        2.1.3 心理冲突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1 国外心理冲突的研究现状
        2.1.3.2 国内心理冲突的研究现状
        2.2 应付方式的相关理论及研究
        2.2.1 应付概念的界定
        2.2.2 应付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2.2.2.1 应付方式概念的界定
        2.2.2.2 应付方式的分类
        2.2.3 应付方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2.2.3.1 应付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
        2.2.3.2 应付方式的功能和效果评价研究
        2.2.3.3 应付方式的应用研究
        2.3 自尊的相关理论
        2.3.1 国外的相关理论
        2.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2.4 心理冲突、应付方式与自尊关系的研究
第二部分 企业员工心理冲突、应付方式及自尊关系的实证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被试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方法与过程
        3.4 研究假设
    4. 结果与分析
        4.1 企业员工心理冲突特点分析
        4.1.1 企业员工心理冲突的频数调查
        4.1.2 企业员工心理冲突内容特点分析
        4.1.3 企业员工心理冲突特点的性别差异分析
        4.1.4 企业员工心理冲突特点在不同收入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4.1.5 企业员工心理冲突特点在其他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2 企业员工应付方式特点分析
        4.2.1 企业员工应付方式的性别差异分析
        4.2.2 企业员工应付方式在不同收入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4.2.3 企业员工应付方式在其他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3 企业员工自尊特点分析
        4.4 企业员工心理冲突、应付方式、自尊的相关分析
        4.4.1 自尊与应付方式的相关
        4.4.2 自尊与心理冲突的相关
        4.4.3 应付方式与心理冲突的相关
        4.5 企业员工心理冲突、应付方式、自尊的回归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与结论
    5. 讨论
        5.1 关于企业员工心理冲突状况的讨论
        5.2 关于企业员工应付方式的讨论
        5.3 关于企业员工心理冲突、应付方式及自尊关系的讨论
    6.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与精神健康的研究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童年创伤与成年抑郁:动态预测及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D]. 陈沼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
  • [2]高职毕业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4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调查[J]. 陈丽娜,孔博鉴. 职业技术教育, 2021(14)
  • [3]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吴书文.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香港地区公务员亚健康特征及耳针干预的临床研究[D]. 古敏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成长性团体咨询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D]. 于蓝.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 [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科实验班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研究[D]. 刘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团体辅导对抑郁倾向高师学生干预研究[D]. 穆薇. 重庆师范大学, 2013(12)
  • [8]专科学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坚韧人格的特点及关系研究[D]. 王晓炜. 天津师范大学, 2012(02)
  • [9]大学生逆境应付方式研究[D]. 张婷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1)
  • [10]企业员工心理冲突、应付方式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 凌姗姗.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