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感性与疯狂:李治哲学的启蒙特征

个性、感性与疯狂:李治哲学的启蒙特征

一、个人·感性·狂狷——李贽哲学的启蒙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郗佩佳[1](2021)在《李贽“童心”思想及其教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童心思想是李贽思想的核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主色彩和现代精神。但纵观已有研究,研究者多从哲学、文学等视角探讨童心思想的价值,教育领域中对李贽童心思想的研究则相对空白。而李贽本人和教育活动的联系又是密切的,其童心思想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蕴,因此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无疑是一个遗憾。文章主要采用文献法进行研究,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前一部分为第一、第二章,主要对李贽的童心思想进行了研究。第一章介绍了“童心”思想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第二章对“童心”思想的内涵进行了具体分析;后一部分为研究的第三、第四章,主要对童心思想的教育价值进行了研究。第三章分析了李贽童心思想本身蕴含的教育价值,第四章从童心角度出发,对当代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进行了探讨。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研究成果:(1)明确了李贽童心思想的演变过程。文章识别了李贽童心思想中来自佛教的本心概念、来自道教的真心概念,以及为了反对伪道学而提出的私心概念,明确了李贽对心之本体的认识过程;(2)确定了李贽童心思想的内涵。文章以李贽原文《童心说》中的逻辑为依据,对童心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全面地分析,不光明确了其自然之欲与自然之真的概念落脚、还阐明了童心失落的原因、危害并且提供了找回失落童心的路径;(3)分析了李贽童心思想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文章以四个教育要素为线索,抽出了童心思想对教育对象的扩大、教育目的的回归、教育方法的个性化以及师生关系平等化的价值;(4)以童心思想为镜头,对当代教育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观照。文章以童心思想的主要内涵为依托,发现了当代教育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儿童在做人与作文方面的失真问题、学生求知欲望被降低的问题、学生情感需求被忽视的问题以及创新教育未得到落实的问题,针对这四个问题,笔者仍从童心的核心内涵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李贽童心思想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人之生存谋求合理的空间,其对自然人性的相信和肯定、对人性之真的渴望和追求,都在提醒教育工作者追求生命和教育的真实,这些观念穿越历史的长河在仍然熠熠生辉,对我们当今的教育现实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张雨晴[2](2021)在《启蒙视域下的李贽《庄子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庄子学说在哲学史上的地位突出,影响深远。由于时代的不同,对解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明代庄学着作颇丰,李贽在注解《老子》后,开始注解《庄子》,对庄子思想有了新的注解方向。李贽在解庄特点层面上有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解庄方式,富有开放、自由、自我的精神。而在具体思想内容上,李贽综合佛学和道家学说的思想,在注解庄子的同时赋予了自己的独特思考。李贽在注解庄子后,其启蒙思想已经更加系统、深刻。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介绍。第二部分是对启蒙进行界定,阐述西方启蒙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西方启蒙运动的界定,以及中国启蒙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中国启蒙思潮的界定,并对比西方启蒙运动和中国启蒙思潮的不同,同时,还会揭示李贽在中国早期启蒙思潮中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是介绍李贽其人与《庄子解》其书,李贽的生平背景和《庄子解》一书的成书缘由、具体过程将得到展示,此外,也会论及李贽《庄子解》的解庄手法和特点。第四部分是探讨李贽《庄子解》的启蒙思想内容,主要包括生而平等的平等观、解放思想的认识论、尊重个体的人本主义思想等内容。这一部分将会建构出李贽《庄子解》思想的具体体系,全面立体的展示李贽《庄子解》的思想内容。第五部分是将李贽的《庄子解》思想放入李贽哲学思想的总体之中进行横向对比,说明《庄子解》思想在李贽思想体系中的影响,列举其与“童心说”、“发乎情性,由乎自然”的自然观、“各随其欲”的理欲观、“至人之治”的治国观之间的密切关系。此外,还会研究李贽在解庄之后的思想转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李贽哲学体系的动态发展。第六部分主要是评价李贽的《庄子解》思想,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总之,李贽的解庄思想既具有明代庄子学的时代特征,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李贽借《庄子解》来表达自己的理念,一吐心中所想。在那风雨欲来的晚明时期,李贽的思想犹如烛火与星辰,虽然微弱,但还是闪现出了人性的光辉和启蒙的光亮。

肖宁[3](2020)在《李贽庄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庄子学说作为道家学派的一方重镇,在中国哲学史上地位突出,影响深远,解庄注庄释庄者络绎不绝。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和解注者的视角、方式和识度的差异,在庄学研究的创获上也是大异其趣。庄学发展到明代中后期,基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特殊状况,特别是受到心学的影响,从而又迎来一次不小的高潮。注者蜂起,着述叠出,并呈现出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特色,李贽便是这一时期涌现的代表人物。李贽立根心学,依傍自王艮以来的泰州学派,面向大众日用,不空谈心性,要求冲破社会文化的网罗,富有开放、自由、自我的精神。从其思想体系来看虽深受心学、释、道等多家思想的影响,但从其个性张扬,反对礼乐制度,批判“伪道学”等方面不难看出其中与庄学的关联。李贽作《老子解》和《庄子解》,也并不拘泥于传统的解注方式,更注重借助解老解庄的形式抒发己意,创构新说。因此,展开对李贽庄学思想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明代庄学的发展脉络和特征,更有助于揭示李贽思想的内在理路和特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展开对李贽庄学思想的研究,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论述了李贽庄学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李贽生在明中期以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经济因素发生新的变化,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传统价值观面临诸多挑战等等,所有这些对李贽庄学意趣都产生了影响。更为直接的是,心学的兴盛,主体的高扬和思想的解放推动了明代庄学高潮的到来。明代庄学经历了从前期沉寂到明中后期爆发的过程,在承袭宋代解庄方式的同时,也表现出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特色,这一学术氛围无疑也对李贽解庄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二部分主要是阐述了李贽解庄的意趣与特色。《庄子解》是李贽抒发个人精神志向的一部作品,其许多思想和庄子思想也极为契合。李贽解庄方式也是不拘一格,独解内篇,舍弃外杂篇,并围绕着“道”这一宗旨,贴合庄周的思想进行解庄。李贽还重视对《庄子》文本进行分层次的阐释,文章主旨明确。当时崇佛的社会氛围和李贽对佛、道的喜爱,使得李贽的解庄方式明显带有以佛解《庄》的倾向。所以,李贽《庄子解》既带有时代特色,又展现出他思想的个性特征。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李贽庄学思想的内容进行阐发。李贽在解庄的同时流露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思想。主要表现在有关道论、逍遥论、齐物论、童心说等诸多方面。李贽对“道法自然”有着自己的体悟,且尤为推崇庄子“真”的思想。具体表现在:人道、道之用;真人、真性等方面。《庄子解》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李贽的庄学思想,提倡真心、主张独立思考、反对儒学的精神。这些思想在当时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第四部分主要是展开对李贽庄学思想的评价,指出其庄学思想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解庄存在的偏颇和李贽庄学思想存在的局限,分析李贽庄学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李贽解庄独解内篇,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阐释,力求思想的系统完整,但是略于训诂、考证,有一定的不足。另外,李贽庄学思想提倡的人格独立和思想解放,破除了当时理学带来的虚浮风气,促进了社会进步,但他的思想中也充满了新与旧、儒与佛、自由与束缚等各种矛盾,而且,李贽的庄学思想只是对封建社会的修正,其冲决网罗的意义也仅限于此。尽管如此,在当今社会,李贽的庄学思想依旧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和思想的解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王晖[4](2020)在《美善相乐:柏拉图教化哲学中的爱欲与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爱欲,就是个体在美好他人身上体验到的欣赏、渴慕等精神感受,它是师生关系中重要的潜在心理。现代教育体制很大程度建立在现代技术和工业社会的基础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劳动具有沦为单调、照本宣科、平庸的工作的危险,师生被集置在生产和储备“人力资源”的架构之中,教育关系的“非爱欲性”是对教师劳动和教育本质的遮蔽,对教师的自我实现空间的压缩,这要求我们重新揭示和思考教育关系中的爱欲问题。在此意义上,雅典对爱欲和教育之间关系的认识有可能为我们今天的教育理解提供重要启示,但要能够将这种经验进行正确转化,需要经过柏拉图等哲人的观察、反思和提升。本研究基于对柏拉图《会饮》、《斐德若》、《阿尔喀比亚德前篇》等文本的疏解和分析,从爱欲心理、爱欲实践和爱欲技艺三个方面,发现爱欲所具有的“教育性”意义,探究爱欲和教育的内在关系,思考其对现代教育与师生关系的启示。古希腊人对教育进行爱欲化改革,并形成了男童恋的教育制度。在柏拉图时代,新兴的依靠教育谋取报酬的智者受到传统社会的贬抑,人们更愿意赞颂那些出于爱欲进行教育的男童恋教师,因为爱欲能够使教育成为一种高贵和献身行为。但是,柏拉图同时指出,爱欲之于教育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爱欲具有某种侵害教育的可能性,因为爱欲可能沦为占有和肆心的欲望,它促使教师强迫和占有学生,从他身上汲取生命能量,甚至是追求身体的快乐。为此他不惜剥夺学生的自足,戕害学生独立性,使学生成为自己的依附。另一方面,爱欲也可能激励着教育的开展,使教育变得更好,只要爱欲行为得到“节制”。教师受到美好学生的激发,他在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完美形象,这一完美形象嵌入了学生的美。教师通过语言和目光将完美形象分享给学生,从而也让学生激发起相同的爱欲,并努力发现和实现自身灵魂的完美形式。于是,俩人在爱欲中携手“塑造”自己、践行更美的生活。在教育场域中,师生之间共享的完美形象就是“美德”或者具有光辉“美德”的双方。师生的爱欲结合生产了美德,它也促使师生双方在互相的激励中悉心培育自己的德性,而对学生的精神影响和美德的永续使教师获得某种不朽。柏拉图同时认为,尽管爱欲可能成为一种使情爱双方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源动力,但是爱欲的追求必然是“自我的”和“片面的”,爱欲确实引导人们走向和追求某些他人,然而却是以自我为样板。情爱生活只是模仿了爱智慧者的“飞翔”与兴奋的经验,真正的超越必然是通过理性“回忆”真实存在,由于生成世界中贫乏和丰盈的流变促使爱欲灵魂转向存在世界,转向“爱智慧”,并不再着迷于一切个别性的美的东西。“爱智慧者”既是“去私人化”和“去爱欲化”的纯粹道德家,也因其无知和“无知之知”,成为对话者的“无知之镜”。通过“爱智慧”对“爱欲”的根本局限的批判,柏拉图试图向希腊人说明:最好的教育者是哲人,而非充分实现爱欲的男童恋教师或诗人。教师无疑是一项充满爱欲的志业,教师应当具有影响学生灵魂和繁衍自身德性的渴望。教学关系中也蕴含着师生之间的爱欲关系,它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灵魂的唤起和期待,或是学生对教师灵魂的服膺和探寻。但是教师必须对自己的爱欲首先有充分的反思和认识,并且意识到爱欲的内在局限,因为教学的目的是唤起和规导学习者的爱欲,让学生思考何种爱欲生活是美且善的,进而关心自己、践履德行,这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是同样的要求。将爱欲的观念引入到教育中,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对自身所处在的教学关系——它的使命、潜能和正当性进行深入反思。

贾延飞[5](2019)在《现代性与大众狂欢》文中研究说明大众狂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当代人文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古今对比的现代性视野中,古代狂欢是理解大众狂欢的必要参照系。以古代的“狂欢节”为本源的狂欢诗学理论旅行至世界各地并引发各个学科研究热潮的同时,狂欢诗学理论也成为阐释大众文化以及互联网文化的重大引证资源。然而,现有的研究并没有深入探讨大众狂欢的生成本源这一根本问题。而现代性论域的时间专题研究从现代性时间与审美的关系角度探讨了新世纪以来的审美迷狂文化的本质。由此,上述问题可以从现代性及其时间观念来探讨。首先需要从狂欢史的角度分析大众狂欢区别于古代狂欢的现代性性质,进而分析现代性时间的性质及其主导现代历史—社会的地位并由此造成的主流现代时间与狂欢时间的对立,这种对立进一步导致现代人在公共的劳动时间里积蓄的身心能量急需在属己的狂欢时间里释放甚至畸变为发泄而进入狂欢。大众狂欢的现代性本源问题由此得到了回答。所以,这就构成一个由现代性和大众狂欢两个具体论域相关联的新的问题域。论文各章节则是对这一问题的逻辑性的展开过程的具体论述,主要分为六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中问题域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创新点、研究意义和章节安排。第一章主要内容为“狂欢史的大众狂欢”。主要勾勒出狂欢史即狂欢的术语史和狂欢活动史。区分出古代的巫术狂欢和民俗狂欢,现代的大众狂欢及其最新形态网民狂欢。分析各种狂欢表现形式,给出相应的定义。并指出古代狂欢和现代大众狂欢在时(空)间观念、思维特征等方面的重大差异。第二章主要论述现代性时间与狂欢时间的内在关系。现代性的基础一环是其现代时间。现代时间受惠于“犹太—基督教”文化中的线性时间观念,结合救赎史而成为世界历史的主导观念;而且,这种线性矢量时间的生存论基础是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本质上来说,主流的现代时间一种遗忘“过去”、否弃“现在”、奔向“未来”的线性矢量时间模式。现代性时间因此是永远加速奔向“未来”的线性矢量时间。在这一时间的驱动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本我属己的生命时间产生对立,因而出现现代社会中特有的公共劳动时间与私人闲暇时间的区分与对立。这种分裂使得私人闲暇时间等时间作为重大的时刻出现。现代人释放因现代性紧张而产生的身心能量进入狂欢状态。因此,作为对线性矢量的现代时间的抗衡和扭转,包括私人闲暇时间、节日时间、游戏时间和艺术审美时间等时间在内的狂欢时间都有现代性批判的意义。从现代性时间与狂欢时间的内在关联可解释现代的大众狂欢和网民狂欢的现代性特质。第三章主要论述现代性与大众狂欢的关系。狂欢的大众是现代性的产物。更深刻的社会学和文学史考察表明,大众这一群体只有经历现代化过程并拥有现代性心性体验才成为大众。进一步解析这大众的心性结构会发现其现代性特性,如支配大众狂欢的观念是现代的诸多时间的对立经验,大众快适的感觉来自于本能,而且可能升华至审美境界,审美共通感成为大众狂欢团体生成的中介,但是这一切都贯穿着异化的消费逻辑。因此,大众狂欢一方面作为对现代性时间的亢奋追随,呈现出肯定审美现代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又作为对现代性时间的拒绝,呈现出否定审美现代性的一面。第四章主要论述现代性与网民狂欢的关系。网民狂欢的时间实质上是一种可逆的多元的虚拟时间。它一方面与现代性的面向“未来”的方向一致,因而加速地奔向“未来”,塑造着网民永远激进地追求最快最新的现代性心性结构;另一方面又可逆转现代性的线性时间方向,成为蕴含“未来”意义的感性刺激的“当下”时间,或返回到“过去”。狂欢网民的心性结构因此呈现出更为激进的现代性特性,如无休止地求快气质、急速奔向“未来”精神、匆忙浏览的阅读心性和冷漠与怨恨并存的围观心理等等,这一切都表征为求新、求快和审丑等狂欢文化现象。余论部分主要探讨大众狂欢的未来走向。大众狂欢的引导仍然需要基于现代化—现代性的变革。扭转主流现代时间的方向和“自反性”现代化只有整合起来,才能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从而破除公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多样的生命时间的对立关系,实现主体的认知、意志和审美的完美统一。但是,这一切引导与变革方法必然要基于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思想才能真正实现。

田翔辉[6](2019)在《李贽“真心”思想及其伦理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是由梳理李贽“真心”思想出发,探讨李贽“真心”思想下的伦理价值。笔者就李贽“真心”思想的探讨由“真”开始,首先“真”这个字在道家看来是具有超越性质的,“真”与“道”相通。“心”在经过宋明理学家吸收道家的“真”的内涵,将“真心”提出来之后,“心”也变成了具有超越性质的“真”之下的心,成了“道心”。例如耿定向认为“真心”是“为仁为义为礼矣”,要求人要超越现实存在的“生生”之欲到那个理想的“天理”中去。而“心”的本来含义即具有自然感情的“人心”,就成了应该格去的了。李贽不认同这样的“真心”观点,他认为“真心”本身就包含着“人心”的内涵。他的“童心说”就是要将“真心”从“天理”的神圣性中拉回到当下现存的物质世界中来。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也即是说具有物质利欲的心、具有自然感情的心就是“真心”,因此李贽用“童心”扩充了原来的“真心”内涵。由于“童心”要向外生发,个人私心和个人私利必然会出现。为保护此种私心、私利,李贽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个人要主动行动,因为“一物各具一乾元,是性命之各正也,不可得而同也”,二是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可盲目跟从别人,他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同时也要相信自己,因为“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者,但自不知耳,然又未尝不可使之知也”。进一步的,为解决依赖“童心”而出现的“恶”的问题,李贽在功利主义倾向的理论架构中,用两种方式来解决。其一是人性是“无善无恶”的,进而“童心”是无善恶的,所以只要发挥“童心”,不受外在的熏染,就不存在“恶”的问题,因而“童心”就是“真心”。其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应该通过主动作为和坚守平等观念的方法来解决。而这两种解决方式,因为缺失了对“德性善”的讨论,遭到同期士人们的批评,但也正是这两个方向中蕴含的现代价值观值得我们探讨。李贽的“真心”思想要求人要认可并按照“童心”行动,那么就要承认并接纳“自我”。所以李贽将“自我”提了出来,以论证“人”的价值,反驳“天理”对人的束缚。同时,李贽的“自我”是有所限定的“自我”,是指在“真空”中求“道”的自我,这种“自我”是根基于当下的自然而又有所超越的自我,他内部蕴含着人的“主体性”价值。“真心”通过对人的“自我”、人的主体性价值的认可,所引出的“个体性”伦理价值,正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施文斐[7](2017)在《宋元明话本小说中的性别书写与价值观念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性别研究在近些年来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中颇为“时髦”,其集中探讨的是关乎人类生存之根本的性与性别问题。即以本论文考察的文本范围——宋元明话本小说而论,反映两性关系与两性情感生活的情欲故事、艳遇类故事、私情类故事大量存在,并构成了本论题考察的文本主体。但“性别书写”并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两性关系书写,更不能缩化为上文列举的这些两性情感故事。事实上,除了两性关系外,凡性别(男性、女性)形象、性别(男性、女性)气质等相对而言立足于各自性别内部的“非关系性”问题更是本论文的考察重点。且正如“书写”二字所暗示的那样,本论文所做的性别研究已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其原初的社会学范畴而立足于文学领域内的小说文本实际。因而,本论题所考察的性别状态更多地是一种文字书写,或者说文学创作的产物,而非社会学意义上的真实样态。同时也正因为如此,作为文学创作产物的“性别书写”也必然受制于小说家编创小说时所秉持的价值观念,而价值观念本身则又会进一步受制于不同时期不同的时代语境,凡政治时局、学术思潮、审美风尚、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种种变化都将会对这一时期小说文本中的性别书写产生复杂而又深远的影响。因此,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将大致遵照“时代语境的勾勒——价值观念的变迁——性别书写的相应变化”这一脉络而加以展开,并借此来探讨性别书写与价值观念变迁之间的关系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三大板块,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宋元话本小说、“三言”、崇祯朝话本小说。在“崇祯朝话本小说”这一板块中,由于“二拍”与其后的崇祯朝话本小说在价值观上呈现出了鲜明的差异性,因此,该板块的论述实际上又可再细分成两部分,即“二拍”以及“二拍”之后的崇祯朝话本小说。通过对该三大板块四大部分的小说文本进行分析与贯通,笔者将力图证明如下观点,即宋元明话本小说中展现出的性别书写,无论是两性(男性、女性)形象、性别气质(性别气质的变化、性别气质的流动等)、两性关系模式等实际上都是“被”书写出来的,其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展现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这一时期的时代语境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念,其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则更为被动,在时代语境与价值观念之外尚要受制于来自于男性社会的某种性别层面上的愿望与期待。尽管其间呈现出的性别状态往往确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如明清时期贞节烈女确实大量涌现,清初江南地区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确实普遍提高等,但于小说文本中呈现出的性别状态更多地只是出于某种意愿的“被”书写而已,其目的往往是为了更好地迎合处于某一时代语境下的男性群体之于女性的某种愿望,如明亡前夕对贞节烈女的大量“需求”,清初之际对佳人的“白日梦”式的女性想象等等。也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笔者并不赞同将宋元明话本小说中与性别书写有关的相关文本当做这一时期的社会学“史料”,因为这些“被”书写出来的性别状态并不能必然反映出当时社会中两性状态的真实情况,这一点在将性别书写于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与于其背后发挥驱动作用的价值观念的变迁相勾连后将会得到更加清晰地呈现。

马新亚[8](2017)在《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文中提出本文试图从人学的视域来阐释沈从文的文学观。沈从文对理想人性的书写和对国民“阉寺性”人格的批判是与鲁迅所开启的“国民性批判”一脉相承的。沈从文的作品既有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又能在美学形态上克服“五四”新文学普遍存在的浅表化、概念化、单一化,把“文学的自觉”与“人的自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文学的启蒙”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使沈从文的文学观触及到了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重大命题;而以文学为本位的内在结构又使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意蕴:关注人的情感、本能、意志,关注人的个体真实性,关注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沈从文所构建的“湘西神话”,带有一种以复古形式表现出来的现代感;他对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的重造,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国民性改造”的内涵。基于以上主要观点,本文可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从词源学、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史、“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中西方对“启蒙”的反思与建构等几个方面出发,大致厘定“启蒙”的思想文化内涵;二是将聚焦点投射到中国现代文学的特定历史时空,以陈思和先生对“五四”新文学的两大分类标准为依据,引入“文学的启蒙”这一概念。第一章是由沈从文的基本文学观念出发,依次考察了沈从文文学行为的缘起、他的“五四”观、他的“工具的重造”“抽象的抒情”“爱与美的新宗教”等代表性文学主张,从宏观的层面阐释了沈从文的文学观念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重要一支——“文学的启蒙”的赓续:一方面,他高举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强调要从人类求生的庄严景象出发,建设新的“做人观念”;另一方面,他主张文学的独立性,将“爱”“美”“生命”等抽象范畴纳入文学的表现领域,极大地拓宽了“五四”新文学哲学与审美的维度。第二章的主要分析了沈从文在以“文学”为手段进行启蒙的过程中,是如何对自身进行角色定位,并完成启蒙者的主体建构的:第一节以“乡下人”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离合关系为例,阐释了沈从文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重构,意在从侧面来考察沈从文在启蒙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定位;第二节则以沈从文与文艺主潮、文艺论争的距离为横切面,由此透视他在“名”“实”之间的个体化选择。因为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所以本节内容未将重点放在直观层面呈现出来的启蒙者面对启蒙对象时的精英意识或者民间立场,而是将重心放在启蒙者对“理性”“知识”“科学”(包括流行一时的文学创作观念)等“名词”的态度上;第三节则以观念史的梳理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文化逻辑的层面来分析“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以及“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整体地阐述沈从文的人学思想,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心。沈从文的人学思想内涵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强力的呼唤,包括前中期对湘西原始生命强力的颂扬和后期对生命、本能、意志的标张;二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契合。这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沈从文理想人性建构的基石。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而文学只承担了启蒙的一部分任务——个体哲学意义上的人的重建,所以人的全面解放得以实现的外围因素(包括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就被自动排除在外,但也正是因为这份纯粹性,沈从文才能够更加专注地探寻人最内在的心理根基,表现人的诗意存在形式,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现代文学史上人学思想的形上视野。第四章主要阐释了沈从文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如何消解与启蒙相伴而生的普遍人性以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如何用实感经验、文学想象来还原启蒙对象的具体性、历史性、真实性。沈从文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具体化思考,他的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对启蒙对象性别差异的关注和对人的精神、灵魂隐秘之地的观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启蒙理念的非历史化和现实语境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沈从文将“以不齐为齐”“各尽其性”等本土文化资源纳入到对启蒙对象的阶层差别的理解上的,促进了启蒙向现实语境的降落;沈从文用个体经验与记忆为我们呈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与生命的多方,在共情的立场之上还原了下层人民的个体真实性。第五章侧重分析沈从文的启蒙路径与方式。沈从文主张为国人输入一个健康雄强的人生观。那么用怎样的路径与方式来激发国人的意志,使他们获得信心和力量呢?沈从文首先想到的是“文学革命”,接着他又提倡“爱与美的新宗教”“美育重造政治”,主张用多种艺术形式来提升国人的灵魂,增加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其次,他还对人的情感与本能的瞬间有所留心,并意图从中找寻启蒙的契机。在沈从文看来,思想文化固然重要,但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接受者都是人,因此如何解决“人心”的问题,如何让“做人观念”落到实处,如何对人的情感、本能进行因势利导,如何用审美的方式净化人的灵魂,重造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就成为启蒙的关键性问题。第六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阐释沈从文的价值重估标准对东方文化主体建构的启示:沈从文在“生命”基础上对体系、规则、主义的反抗与鲁迅的反抗方式有着相同的理路——不关注西方观念的具体内容,而关注观念背后的文化体系的整体性和支撑这种文化体系的精神机制;针对主体精神结构的缺陷,提倡意志品质的重塑。第二部分阐释沈从文的理想人性重建在现实境遇的得与失:沈从文所信奉的“文学革命”,是用文学的手段来完成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革,相对于社会革命给人带来的变化而言,这是一种更为深入、彻底的变化。沈从文提倡“文学革命”,意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建和民族国家的重建,但却因过分强调目标与手段的同一性而失去现实可行性,最终不免走向个人主义的穷途末路。

朱振焕[9](2014)在《李贽反传统的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李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泉州人,生于嘉靖六年(1527年),卒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是晚明以“异端”着称的启蒙思想家。明代末年社会背景复杂:一方面商品经济活跃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另一方面社会矛盾激化,明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李贽的不妥协,反对束缚,反对虚伪的性格特征以及他的人生经历对他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泰州后学,李贽的思想深受阳明心学和王学中重要人物的影响。李贽清楚的看到传统纲常名教对百姓的束缚也深刻地看透了伪道学虚伪的一面。针对儒家传统的义利观,他鲜明的提出“人必有私”的观点,认为“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肯定了人们追求正当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他以“天下无一人不生知”的先验论作为起点,提出了“圣人与凡人一”的平等观,并提出“大道不分男女”的男女平等观念。以“人必有私”和“圣人与凡人一”的平等观作为基础,他提出“人但率性而为”的个性自由观,认为每个人的欲求、个性是不同的,应该尊重人的个性,提倡个性自由发展,在是非判断上李贽提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相对价值判断观。李贽反传统的伦理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建设有着一定意义上的启示,我们应该在清楚认识他思想上的优点和缺陷的基础上,反思当今社会的发展之路。一方面,应该正确的引导“私心”、“私利”的发展;另一方面,应该深思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而努力。

张斯珉[10](2014)在《卫道之学:耿定向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耿定向,字在伦,号楚侗,人称天台先生,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着名学者。面对嘉万年间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以及崇尚虚无、认情识为良知的学术弊端,他毅然举起“卫道”的大旗,在继承阳明和王艮思想的同时着力纠正心学所暴露的种种问题。在以监察御史督学南京期间,耿定向简拔了一大批优秀的学子,其中不少人在晚明思想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而他与李贽的争论更是学术史上的一大公案,广为人知。总之,耿定向是阳明心学发展史上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人物,亦是万历年间心学的一大旗手。“卫道”意识是耿定向思想的基调和逻辑线索,他的一切学说都是为了扞卫儒家道统,批判与儒家正统思想相背离的观点。天台对于儒家道统有着自己的理解,即在吸收前人道统说的基础上,通过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概念重新描述儒家道统的发展过程。另外,天台的道统说摒弃了门户之见,无论是朱子还是阳明都得到了他的充分肯定。耿定向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心性论与工夫论两大部分,另外他还立足于儒家立场,吸收并评判佛教。在心性论方面,耿定向的核心思想是“真机不容已”说。“真机”囊括了他对于心性本体的理解,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性、仁和良知;“不容已”则凸显了心性本体的能动性。进一步,耿定向立足于孟子的“颡有泚”之论,贯通天人,将“真机不容已”解释为天赋的道德原则以本心为渠道的外化过程。另外,他还强调“真机不容已”与“万物一体”有着密切的关联,后者是前者的源泉与归宿。而在他看来,担任地方官是士大夫达成万物一体之境的有效途径。耿定向的工夫论是围绕“学有三关”说展开的。所谓“学有三关”,是指为学须有三个阶段,即“即心即道”、“即事即心”和“慎术”,它们分别对应学界的一种问题。“即心即道”强调心与道的统一性,要求学者反之本心以求道,反对向外求理。它体现了耿定向思想的心学底色。“即事即心”则凸显了耿定向对泰州学派的认同,它承认本心、道体最终表现在具体事为之中,要求学者从百姓日用之事中见道,而不能耽虚泥无、事外求心。“慎术”是耿定向工夫论的核心环节,这一思想来源于孟子,旨在强调正确的手段是成德的重要保证。在耿定向看来,孔子之学就是儒者成就德性的有效途径。它所针对的则是由“现成良知”说衍生而来的混淆情识与良知,漫谓一切皆是的弊端。在此基础上,耿定向对佛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一方面吸收佛学观点,用以解释、说明儒家思想;另一方面又严格地区分佛教和儒学,这集中体现在他与弟子焦竑就程颢辟佛一事展开的争论之中。李耿之争是耿定向思想中的重要一环,它包括哲学思想之争与历史观之争。李贽在这场争论中所持的基本观点是“童心说”,其特点是“绝假纯真”,即肯定私欲与自然之性。基于此,李耿二人的哲学之争体现在三个方面:孔子思想之争、“不容己”之争与人性之争。首先,李贽认为,学者不当以孔子作为评判是非的唯一标准,耿定向则强调孔子之学具有永恒的意义,遵信孔学并不等于盲从。其次,李贽认为自己的“不容已”之说以成德为目的,是大人之学;耿定向的“不容已”只局限于洒扫应对的细节,只是小学,两者有着明显的高下之分。耿定向则立足于“即事即心”说,强调大人之学离不开洒扫应对之事。第三,李贽指出,真正的人性是以利己为目的的自然之性。耿定向则认为,人性的本质是道德性,它是对于自然之性的必要限制。在历史观方面,李贽强调“论赞须具旷古只眼”,要求史家具有自己的论史标准,不可人云亦云。耿定向则立足于“卫道”意识,以道德性作为判断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李耿二人在历史观上的差异集中反映在他们对于冯道的不同态度上:李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冯道“历仕四朝”的行为,认为他此举意在保民;耿定向则基于儒家的忠义观念,对屡次变节的冯道大加挞伐。

二、个人·感性·狂狷——李贽哲学的启蒙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个人·感性·狂狷——李贽哲学的启蒙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李贽“童心”思想及其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李贽思想资源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童心思想内涵的研究综述
        (三)关于李贽教育思想的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李贽“童心”思想的产生及演变
    一、社会环境及个人生活对李贽思想的影响
        (一)生存环境的影响
        (二)生活经历的影响
        (三)教育经历的影响
    二、李贽“童心”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
        (一)心学个体价值为童心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禅宗心性观念为童心思想提供了条件
        (三)老庄无为贵真思想为童心思想供应了养分
    三、李贽“童心”思想的演变过程
        (一)积淀阶段(1566—1576 年)
        (二)深化阶段(1577—1580 年)
        (三)成熟阶段(1584—1586 年)
第二章 李贽“童心”思想的内涵及审思
    一、童心的本质
        (一)肯定人之私欲,直面自然人性
        (二)强调内外一致,坚持真诚人格
    二、童心失落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未坚持童心的原发性地位
        (二)外部原因:阅读了远离童心的文章
    三、童心失落带来的危害
        (一)自愿相信假知,压抑自然人性
        (二)自发表达假文,造成道德虚伪
    四、如何找回失落的童心
        (一)内部途径:敢于坚持自然人性
        (二)外部途径:阅读贴近童心的着作
第三章 李贽“童心”思想的教育价值
    一、注重平等观念,突破教育对象的限制
        (一)主张生而可知的人性观
        (二)尊重女性的求知欲望
    二、重视主体价值,推动教育目的的回归
        (一)主张培育人的自立人格
        (二)要求培养人的庇人精神
    三、强调个性发展,促进教育方法的灵活
        (一)主张性非一也的学生观
        (二)采用随其资性的教育方法
    四、尊重自然人性,推进师生关系的平等
        (一)主张至人之治的管理理念
        (二)提倡师友型的师生关系
第四章 李贽“童心”思想对当代学校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求真精神,回归儿童生命之真
        (一)童心思想有助于培养真诚人格
        (二)童心思想有助于缓解儿童作文失真现象
    二、保护求知欲望,慰勉学生厌学情绪
        (一)童心思想有助于调整学生自我导向
        (二)童心思想有助于转换教师的学生观
    三、加强情感教育,释放学生生命渴求
        (一)童心思想有助于改善唯理智教育
        (二)童心思想有助于提高教师情感素质
    四、落实创新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童心思想有助于改善批判思维教育
        (二)童心思想有助于改善实践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启蒙视域下的李贽《庄子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2 启蒙的界定
    2.1 西方哲学意义上的启蒙
        2.1.1 时代背景
        2.1.2 西方启蒙的界定
    2.2 中国启蒙思潮
        2.2.1 时代背景
        2.2.2 中国启蒙思潮的界定
        2.2.3 中国启蒙思潮与西方启蒙运动的比较
        2.2.4 李贽与中国早期启蒙
3 李贽与《庄子解》
    3.1 李贽的生平介绍
    3.2 《庄子解》其书
        3.2.1 只注内篇
        3.2.2 以佛释庄
4 《庄子解》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生而平等的平等观
        4.1.1 道即人也
        4.1.2 致一之道
        4.1.3 大道不分男女
    4.2 解放思想的认识方法
        4.2.1 万物之不齐
        4.2.2 常物之大情
        4.2.3 批判假道学
        4.2.4 是非无定
    4.3 尊重个性的人本主义
        4.3.1 人气说
        4.3.2 性命之正
        4.3.3 真情至上
5 《庄子解》在李贽哲学中的地位
    5.1 《庄子解》与“发乎情性,由乎自然”
    5.2 《庄子解》与“童心说”
    5.3 《庄子解》与“各遂其欲”的理欲观
    5.4 《庄子解》与“至人之治”的治国观
6 《庄子解》启蒙思想的评价与启示
    6.1 《庄子解》启蒙思想的评价
        6.1.1 丰富庄学体系
        6.1.2 反对传统礼教
        6.1.3 不够系统彻底
    6.2 《庄子解》启蒙思想对当代的若干启示
        6.2.1 是非无定与变通革新
        6.2.2 不齐物情与尊重个性
        6.2.3 真情至上与坚持真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李贽庄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重点与难点
        2.创新点
一、李贽庄学思想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李贽庄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明中晚期庄学的繁盛
二、李贽解庄意趣与特色
    (一)李贽解庄的意趣
        1.对现实政治的激愤
        2.对儒学的批判
        3.对独立人格追求
    (二)李贽解庄特色
        1.独解内篇
        2.分层解读
        3.融合释道
三、李贽庄学思想的阐发
    (一)李贽庄学中的道论
        1.道与人道
        2.道之用
    (二)李贽庄学中的逍遥论
        1.逍遥的境界
        2.理想人格
    (三)李贽庄学中的齐物论
        1.是非之辨
        2.万物齐一与圣凡平等
    (四)童心与贵真
        1.真人
        2.真性
四、李贽庄学思想的评价
    (一)李贽庄学思想的贡献
        1.李贽对庄子思想的掘进
        2.丰富了李贽整体思想体系
    (二)李贽庄学的缺憾
        1.李贽庄学思想的矛盾
        2.李贽解庄方式的不足
    (三)李贽庄学的现代启示
        1.绝假还真的精神
        2.追求平等的精神
        3.人格独立的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美善相乐:柏拉图教化哲学中的爱欲与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探究师生关系的内在心理
        二、技术时代对师生爱欲交往的遮蔽
        三、追寻“从爱欲到爱智慧”对于个体成人的教化意蕴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古希腊与现代的爱欲问题研究
        二、柏拉图的爱欲理论研究
        三、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研究
        四、柏拉图的爱欲与教育研究
    第三节 基本概念
        一、爱欲
        二、美与善
        三、柏拉图与苏格拉底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爱欲化的古希腊教育
    第一节 古希腊的爱欲与教育
        一、爱欲与高贵生活
        二、男童恋:教育的爱欲化发展
        三、智者:新型教育的兴起与争论
    第二节 城邦视角下的男童恋问题
        一、男童恋在城邦中张力关系
        二、男童恋与“男子气概”的激发
        三、男童恋与道德教育
    第三节 爱欲中的伦理要求
        一、enkrateia:节欲的观念
        二、aidōs:羞耻的观念
第二章 爱欲中的交往:灵魂运动与心理体验
    第一节 疯狂的冲动:吕西阿斯的“非爱者”视角
    第二节 肆心的欲望:习传意见的视角
    第三节 神圣的体验:苏格拉底的“灵魂马车”神话
        一、灵魂与存在
        二、美与爱欲
        三、爱欲的交往
第三章 走向美、善生活:爱欲的表达与上升
    第一节 爱智慧:爱若斯的哲人面相
        一、爱欲的幻觉及其破除
        二、爱若斯的“贫乏-丰盈”神话
        三、爱欲与爱智慧
    第二节 在“美”中孕育:生成世界中的爱欲生活
    第三节 走向“美本身”:爱欲的哲学之梯
第四章 作为教学方法的爱欲技艺:论苏格拉底和阿尔喀比亚德
    第一节 何谓爱欲技艺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爱欲与唤醒
        一、苏格拉底的爱与阿尔喀比亚德的野心
        二、关心自己:成为哲学的爱人
    第三节 阿尔喀比亚德的探寻与失败
        一、神像苏格拉底之谜
        二、阿尔喀比亚德的失败
结语:以爱欲交往唤起教育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致谢

(5)现代性与大众狂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现代性与大众狂欢的研究现状
        (一) 现代性的研究现状
        (二) 大众狂欢的研究现状
    二、大众狂欢的本源问题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创新点、意义和章节安排
    本章小结
第一章 狂欢史中的大众狂欢
    第一节 古代的巫术狂欢
        一、巫术狂欢的定义
        二、巫术狂欢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古代的民俗狂欢
        一、民俗狂欢的定义
        二、民俗狂欢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现代的大众狂欢
        一、大众狂欢的定义
        二、大众狂欢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 大众狂欢的最新形态——网民狂欢
        一、网民狂欢的定义
        二、网民狂欢的表现形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代性时间与狂欢时间
    第一节 主导性的现代性时间
        一、现代时间的历史化
        二、现代时间的社会化
        三、现代性时间主导的结果
    第二节 现代性的内在矛盾
        一、“未来”与“当下”的缺失:现代性矛盾的结构性深渊
        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命时间的驱使
        三、公共劳动时间与私人闲暇时间:现代性的分化与对立
    第三节 狂欢时间与主流现代时间的对立与统一
        一、狂欢时间:相关时间的综合
        二、狂欢时间与主流现代时间相对立
        三、狂欢时间与主流现代时间相统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性与大众狂欢
    第一节 狂欢大众:现代性的产物
        一、西语“大众”的出现与现代性
        二、汉语“大众”的出现与文艺运动
    第二节 狂欢大众的心性结构
        一、支配性观念:对立统一的多种现代时间经验
        二、狂欢大众的快适:本能
        三、可能升华的境界:审美
        四、狂欢大众的公共精神:审美共通感
        五、异化的结果:大众的消费意识
    第三节 大众狂欢的现代性表征
        一、作为肯定审美现代性的大众狂欢
        二、作为否定审美现代性的大众狂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性与网民狂欢
    第一节 网民狂欢的时(空)间
        一、网民狂欢时(空)间的技术本质及其本体论限定
        二、网民狂欢时(空)间的特征
        三、网民狂欢时(空)间的哲学阐释
    第二节 网民身份的主体体认
        一、主体性与虚拟主体的身份
        二、虚拟实在中的主体体认:网民与吊丝
    第三节 狂欢网民的心性结构
        一、无休无止地求快气质
        二、奔向“未来”的求新精神
        三、急速浏览的阅读心性
        四、冷漠怨恨的发泄心态
    第四节 网民狂欢的现代性表征
        一、人肉搜索与猎奇狂欢
        二、网络叙事与戏仿狂欢
        三、网络红人与审丑狂欢
    本章小结
余论 大众狂欢的未来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李贽“真心”思想及其伦理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李贽简介
    第二节 李贽“真心”思想研究综述
        1.2.1 李贽思想研究概观
        1.2.2 李贽“真心”思想研究综述
        1.2.3 本文研究着重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李贽“真心”思想来源
    第一节 李贽“真心”思想来源分析
        2.1.1 以人为本与“道”
        2.1.2 从心学到泰州学派
        2.1.3 道家的“天人合一”与佛家的“真空”
    第二节 对李贽思想中个体性概念的澄清
第三章 李贽“真心”思想研究
    第一节 “真心”概念探讨
    第二节 李贽“真心”思想的具体表现
        3.2.1 任性自然
        3.2.2 “真空”
        3.2.3 求“道”
    第三节 李贽“真心”思想的经验性分析
第四章 李贽“真心”思想的学术意义及伦理价值探究
    第一节 李贽“真心”思想的学术意义探讨
    第二节 李贽“真心”思想的伦理价值探究
        4.2.1 李贽“真心”思想对个体意识的启发
        4.2.2 李贽“真心”思想的社会伦理价值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宋元明话本小说中的性别书写与价值观念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说与选题缘起
    二、基本宗旨与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架构与基本观点陈述
第一编 宋元话本小说中的巫鬼与暴力—“道德失序状态”下的补充与应对
    第一章 宋元话本小说的勘定与最初存在样态
        第一节 宋话本的断代与确认问题
        第二节 宋话本的发生过程与最初存在样态
    第二章 嗜鬼风尚与文人意识、庶民趣味之间的交互影响
        第一节 文人阶层对民间传闻、庶民趣味的接受
        第二节 庶民趣味以及文人意识对庶民趣味的改造
    第三章 从“异世界”到“人世间”:巫鬼信仰下的情欲故事
        第一节 从“女怪”到“女鬼”:巫鬼信仰与渐趋迫近的性恐惧感
        第二节 性恐惧感的生成:阴阳相克的性别阐释理论
        第三节 除怪模式与情欲危机的“消除”
        第四节 “淫妇”——“替罪羊”在人世间的延续
    第四章 淫妇虐杀行为的社会政治学分析
        第一节 与大家族文化的割裂:权威与秩序的缺失
        第二节 “监视的网”与非道德性的“耻感”维系
        第三节 未完成的“任务”:情欲的自发状态与道德制约的匮乏
第二编 “三言”中的“风流艳遇”与“中式爱情”——“调和性思维”下的性、情、理
    第一章 “德”与“情”的凸显——“三言”对源故事的改造
        第一节 “三言”对源故事题目的改动
        第二节 议论性入话与道德教化功能的提升
        第三节 “三言”对源故事情节的改动
    第二章 “艳遇”以及对性爱美学的发现与表现
        第一节 “媚态”、女性美与“爱与美”的主题
        第二节 “风流”、男性美与男性气质的文人化
        第三节 妓院艳遇与艳遇的世俗化
    第三章 “尚情”与男性气质的若干变化
        第一节 艳遇与男性气质的分化
        第二节 男性气质的新趋向
        第三节 新趋向的成因探析
    第四章 “私情”中的“情”与“理”
        第一节 对“情”以及情之“私”的肯定
        第二节 “中式爱情”与情、理冲突的化解
        第三节 “情教”与“理教”
        第四节 殉情与可疑的“大团圆”
第三编 崇祯朝话本小说中的市井气、豪侠气与极端化道德 ——“双重价值观”下的形象变迁与气质流动
    第一章 自我表达与话本小说的文人化倾向
        第一节 议论性文字的激增
        第二节 故事性的严重削弱
    第二章 “崇信义”与“唯智慧”:“二拍”时代语境下的市井价值观与末世生存哲学
        第一节 “二拍”的娱乐态度与道德感的缺失
        第二节 “义”——富于经济色彩的市民道德
        第三节 明末社会风气与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
        第四节 恶劣的社会环境对世道人心的严重败坏
        第五节 “唯尚智慧,无关道德”的末世生存哲学
    第三章 市井价值观影响下的文人形象书写
        第一节 享乐派文人——市井气的“逆袭”
        第二节 “治生”与文人道德操守的下滑
        第三节 士人的生存状态及对市井生存哲学的接受
        第四节 士人的流氓气及其对两性关系处理方式的影响
    第四章 豪侠型文人及其产生的时代语境——以“二拍”之后的崇祯朝话本小说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现实与战乱——题材取向上的转变
        第二节 “新晋”的“言论场”:实务与谈兵
        第三节 武人气、豪侠气——对男性气质的重塑
    第五章 极端道德化女性及其产生的时代语境——以“二拍”之后的崇祯朝话本小说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尚烈与嗜虐——病态社会心理与道德实践的极端化
        第二节 命、节难两全——贞节观的极端化与政治化
        第三节 弃情全理与极端道德化女性
    第六章 性别气质的流动:“女强男弱”与“男性特质”的分移
余论 衰退与异动——作结于“强弩之末”的清初话本小说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沈从文与“五四”新文学传统
    第一节 “做人观念”与“人的自觉”
        一、沈从文与“五四”和“五四人”
        二、“工具的重造”
    第二节 “抒情”与“文学的自觉”
        一、情与理的交融
        二、情感的深度
        三、“抒情”与“文学的启蒙”
第二章 “乡下人”的边缘立场与启蒙者的建构
    第一节 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与重构
        一、“乡下人”的边缘立场
        二、用“抽象原则”重建知识分子
        三、对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坚守
    第二节 “名”“实”之间的角色定位
        一、对鲁迅“战士”角色的评判
        二、中西启蒙运动中的“名”与“实”
        三、沈从文的遁“名”求“实”
    第三节 “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与“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
        一、“压扁人性的乡愿”——抗争传统儒学
        二、“吾丧我”——抗争现代文明
第三章 沈从文的人学思想
    第一节 概述部分
    第二节 生命强力的彰显
        一、都市空间的“爱欲”
        二、湘西世界的“爱欲”
        三、“爱欲”的抽象与升华
        四、沈从文“爱欲”书写中的“灵”与“肉”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契和
        一、以人与自然的契合为形态
        二、以民族文化重建为现实目标
        三、以“世界主义”为延伸
        四、在“立人”中的意义与局限性
第四章 具体地看待启蒙对象
    第一节 “妇女解放”问题中的性别及其它
        一、关注性别差异
        二、观照人的精神与灵魂的隐秘之地
    第二节 “各尽其性”中的阶层差异
        一、下层人民与知识阶级的两个世界
        二、关注阶层差异与启蒙在现实语境中的着陆
        三、底层启蒙思想的多向性
    第三节 “原人意味”中的个体真实性
        一、本土语境中的弱化
        二、个体经验与记忆中的还原
        三、在思想与文学史中的意义
第五章 启蒙的路径、方式与契机
    第一节 文学的路径:践行“文学革命”的长远目标
        一、对文学与人性的信仰
        二、与梁启超启蒙话语形态的相似之处
    第二节 感性的方式之一:高举“爱”与“美”的旗帜
        一、抵御宗教与“现代政治”
        二、重造人的心理本体
    第三节 感性的方式之二:捕捉情感与本能的瞬间
第六章 理论意义与现实境遇
    第一节 以“生命”为标尺的现代文化主体建构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人性的根本重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李贽反传统的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现状
        1.1.2 国外研究现状
    1.2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2.1 选题意义
        1.2.2 研究内容
2 李贽反传统的伦理思想之萌发
    2.1 复杂的社会矛盾
    2.2 商品经济活跃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3 李贽的人生经历与性格对其伦理思想产生的影响
    2.4 阳明心学对李贽反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
3 李贽反传统伦理思想的内容
    3.1 “人必有私”的私心说
        3.1.1 “夫私者,人之心也”的人性说
        3.1.2 “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批判道学的虚伪性
    3.2 “致一之理”的平等说
        3.2.1 “圣人与凡人一”的平等观
        3.2.2 “大道不分男女”的男女平等观
    3.3 “任物情”的个性自由说
        3.3.1 “人但率性而为”的个性观
        3.3.2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的是非观
4 李贽反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4.1 正确引导“私心”的发展
    4.2 构建和谐社会,保障自由平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卫道之学:耿定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第一章 耿定向的生平及学思历程
    第一节 耿定向的生平履历
        一、家世与早岁经历
        二、宦海生涯
        三、耿定向与历任首辅的关系
    第二节 耿定向的思想源流
        一、王艮的泰州之学
        二、仲弟耿定理的启发
        三、罗汝芳当下论的启示
    第三节 耿定向的学思历程
第二章 卫道意识——耿定向思想的理论起点与逻辑线索
    第一节 背景:王学弊端的逐渐显现
    第二节 耿定向对儒家道统的新理解
        一、儒家道统观念的历史沿革
        二、耿定向的新道统观
    第三节 耿定向对儒家正统学者的推崇
        一、对孟子的推崇
        二、尊崇程朱
        三、敬服东廓
    第四节 异端批判:里中三异人
第三章 耿定向的哲学思想(上):真机不容已
    第一节 “不容已”的思想源流
    第二节 耿定向对“真机”的界定
        一、性
        二、仁
        三、本心与良知
    第三节 真机不容已:耿定向的不容已之说
        一、由“天道之不容已”到“真机不容已”
        二、“真机不容已”的具体内涵
        三、为学的基础:辨志
    第四节 万物一体:真机不容已的源泉与归宿
        一、达成“万物一体”的两种路径
        二、耿定向对万物一体的理解
        三、以担任地方官为万物一体的手段
第四章 耿定向的哲学思想(下):学有三关
    第一节 即心即道
    第二节 即事即心
        一、耿定向对即事即心的理解
        二、批判“耽虚泥无”
    第三节 慎术
        一、“慎术”的经典来源与基本意涵
        二、现成良知:慎术的批判对象
        三、学孔子之学:耿定向的正确之“术”
        四、重礼:孔门之术的另一重价值
    第四节 耿定向与王畿的辩论
        一、前期争论:1564-1565
        二、后期争论:1577-1593
        三、对天台与龙溪之争的小结
第五章 耿定向论佛
    第一节 摄佛归儒,佛为儒用
        一、以佛释朱陆之别
        二、一心通则无不通
        三、彻上彻下乃为真心
        四、空与未发之中
    第二节 儒佛有别:与焦竑论程颢辟佛
        一、程颢辟佛与焦竑的反驳
        二、耿定向对明道辟佛的回护
第六章 李耿之争(上):哲学思想之争
    第一节 李耿之争的大致过程
    第二节 李贽思想的核心:童心说
    第三节 李耿哲学之争的三重面向
        一、孔子思想价值之争
        二、“不容已”之争
        三、人性之争
第七章 李耿之争(下):史观之争
    第一节 论赞须具旷古只眼:李贽史论的核心要求
    第二节 卫道意识的延伸:耿定向论史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冯道:李耿史论之争的焦点
        一、宋代学者对冯道的不同看法
        二、李贽对冯道的称赞
        三、耿定向对冯道的批判
    第四节 对李耿之争的小结
结语
    一、耿定向思想的意义与缺失
    二、对《明儒学案》中对耿定向评价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个人·感性·狂狷——李贽哲学的启蒙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李贽“童心”思想及其教育价值研究[D]. 郗佩佳.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启蒙视域下的李贽《庄子解》研究[D]. 张雨晴.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3]李贽庄学思想研究[D]. 肖宁.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美善相乐:柏拉图教化哲学中的爱欲与教育[D]. 王晖.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现代性与大众狂欢[D]. 贾延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李贽“真心”思想及其伦理价值研究[D]. 田翔辉.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7]宋元明话本小说中的性别书写与价值观念变迁研究[D]. 施文斐.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8]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D]. 马新亚.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9]李贽反传统的伦理思想研究[D]. 朱振焕.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2)
  • [10]卫道之学:耿定向思想研究[D]. 张斯珉. 南开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个性、感性与疯狂:李治哲学的启蒙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