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油松容器移栽苗种植造林技术

半干旱地区油松容器移栽苗种植造林技术

一、半干旱地区培育油松容器移植苗造林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实[1](2021)在《可降解无底容器育苗与移植技术要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同河北省承德市林木种苗管理站科研人员,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于2015—2019年历经5 a时间对可降解无底容器育苗与移植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文章对可降解无底容器育苗与移植技术的要点进行了总结阐述,以期为提高半干旱地区人工造林质量提供参考。

魏宁[2](2020)在《油松与蒙古栎苗木质量及造林表现对苗圃施肥的响应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肥力不足会限制植物的生长发育,树种通过长期的进化形成适应养分环境变化的策略,认识这种策略对于理解不同树种环境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苗木是树木发育最为脆弱的阶段,受环境影响最大,研究苗木对环境的敏感性是认识其种群建成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常绿针叶树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落叶阔叶树种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两种常见树种幼苗为对象,苗圃期以指数施肥方式自3月30日至7月27日每周1次向单株苗木累计添加50、250、500mg Peters Professional水溶复合肥(20%N+8.7%P+16.5%K+微量元素)设置低、中、高三个肥力水平,生长季末测定苗木生长、根系形态、矿质养分、非结构性碳等,第二年春季进行造林试验,连续观测两个生长季苗木成活率和生长表现,对比研究油松和蒙古栎苗木形态、根系发育、贮存物质及造林表现对肥力水平变化的响应差异,以期深入了解两树种适应土壤养分机制。试验结果如下:(1)油松苗木生长对肥力的敏感性高于蒙古栎苗木。土壤肥力显着影响油松生长,高肥水平下油松苗木生长最好,苗高、地径和单株生物量分别是7.4cm、2.25mm和0.897g,分别为低肥水平的1.4、1.2和1.7倍。蒙古栎生长对肥力变化的响应则较弱,苗高、地径、生物量分别为9.7~10.0cm、3.10~3.27mm、3.057~3.530g,仅地径高肥环境较低肥时有显着增加。(2)油松和蒙古栎幼苗根系发育对土壤肥力水平有显着响应。高肥水平时油松粗根长度、表面积、体积显着增大,达到2.4cm、1.8cm2、0.1cm3,较低肥分别增加128.2%、318.5%和366.7%。细根长度随肥力水平改善显着减小,在低肥力时达到744.18cm,较高肥时增加了24.7%。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对肥力水平的变化响应为负,在低肥水平分别是26.4m/g、218.7cm2/g,较高肥时分别增加23.8%和53.5%。蒙古栎粗根大小随肥力水平的变化没有显着改变,细根长度、表面积对肥力水平有显着的负响应,低肥环境的蒙古栎细根长度和表面积达到1401.6cm和65.3cm2,较高肥时分别增加148.7%和56.7%。蒙古栎的比根长对肥力水平也有负响应,低肥环境的苗木比根长4.8m/g,较高肥时增加127.8%。(3)油松、蒙古栎幼苗矿质养分含量都对肥力水平的改善有积极响应。高肥水平时油松养分贮存量最大,单株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分别是17.2mg、4.4mg和13.1mg,较低肥分别增加304.5%、209.3%和255.7%。高肥水平时蒙古栎体内氮含量显着增加,单株氮含量为35mg,较低肥时增加62.33%。磷含量9.2~12.1mg,钾含量22.8~28.9mg,变化都不显着。油松、蒙古栎苗木的器官贮存物质比重对肥力水平的响应不同。肥力条件不佳时油松分配最多的氮、钾和淀粉到根系,肥力条件较好时将最多的氮和钾贮存到针叶。无论低肥力还是高肥力,油松总是将大量的磷贮存于根系。蒙古栎近乎90%的矿质养分和非结构性碳都贮存于根系当中,土壤肥力不影响养分分配。(4)冬春季节是苗木成活率下降的关键时期,蒙古栎幼苗的造林表现优于油松。造林第一个生长季油松和蒙古栎成活率较好,油松和蒙古栎苗木成活率均大于90%。经过冬季寒冷和春季生理干旱的不良环境后,油松苗木成活率锐降至53.6%~67.1%,下降高达27.1%~36.4%;第二个生长季末,成活率为42.1%~60.7%,第二个生长季成活率下降幅度为6.4%~11.4%,冬季和春季是油松成活率下降的关键期,苗圃施肥有利于提高油松成活率。蒙古栎幼苗对环境适应性强于油松,蒙古栎度过冬春休眠期寒冷与生理干旱环境后,成活率下降至80.0%~82.9%,下降了8.3%~10.4%,下降幅度为油松的三分之一;第二个生长季末,蒙古栎幼苗成活率为78.3%~80.8%,下降了1.7%~2.1%;苗圃施肥对蒙古栎造林成活率并无增益,但提高了蒙古栎第二个生长季地上部分生长量。综上所述,油松幼苗生长、养分贮存对外界肥力水平的响应强于蒙古栎,表明其对外界养分的依赖性更强。油松和蒙古栎都是耐瘠薄树种,两个树种在养分不佳的环境中通过增大比根长、比表面积、细根表面积、细根长度提高对土壤养分的获取能力。常绿针叶树种油松幼苗针叶和根系中贮存大量物质,落叶阔叶树种蒙古栎幼苗总是将90%的物质贮存于根系。一年生蒙古栎容器苗的造林表现优于油松,苗圃期土壤肥力的改善能增加蒙古栎造林后的生长量。

王晓娅,邓志力,董静[3](2019)在《油松轻型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试验》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苗木产业发展和干旱地区极端环境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无纺布容器育苗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试验以蘑菇菌渣(30~40%)+森林土(60%~70%)混合发酵腐熟后作为育苗基质,利用无纺布容器、塑料袋容器进行不同质地、不同规格的油松移植苗培育。结果表明,无纺布容器油松移植苗的高生长、地径生长优于塑料袋容器苗,而且克服了常规塑料袋(钵)容器苗圈根、窝根等不足,具有根系易穿透、不窝根、根系发达,苗木生长快的特点。

韩晓东[4](2019)在《朝阳地区油松容器大苗荒山造林技术》文中提出文章根据朝阳地区油松造林成活率低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油松育苗的主要方法和步骤,总结了利用油松容器大苗荒山造林技术,得出了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的结论,对各项造林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是育苗生产与造林实践相结合的范例,为北方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造林提供了技术支撑。

董娇[5](2019)在《不同基质组成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讨菌棒作为育苗基质的可行性以及菌棒在育苗基质中的适宜比例,以期为以后菌棒作为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为菌棒作为栽培基质的精准调控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以一年生油松苗作为试验材料,以苗圃原土、腐殖质、蛭石、菌棒、沙土为主要成分,按体积比配制成5种育苗基质,即原土30%+腐殖质10%+蛭石5%+菌棒35%+沙土20%(T1)、原土40%+腐殖质10%+蛭石5%+菌棒25%+沙土20%(T2)、原土50%+腐殖质10%+蛭石5%+菌棒15%+沙土20%(T3)、原土60%+腐殖质10%+蛭石5%+菌棒5%+沙土20%(T4),以苗圃原土为对照(CK),在营养钵内进行油松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在混合基质中培育的油松容器苗生长结束后,T1、T2、T3处理所育苗木的高径比显着低于CK;T1、T2、T3、T4处理所育油松容器苗的冠幅均显着高于CK,其中T1处理所育苗木冠幅最大;分析生物量可知,T4、T3、T1处理均显着优于CK;T1处理所育苗木的苗木质量指数、叶长、叶面积均显着高于CK。(2)分析基质组成对油松容器苗各营养器官中的养分含量的影响可知,T1处理所育容器苗的各营养器官中全N、全P以及有机质平均含量均显着高于CK及其他处理。(3)分析基质组成对油松容器苗地下形态指标的影响可知,不同处理的基质中所育油松容器苗,其地下形态指标中,T1、T3处理的总根长、单株根系总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以及平均根尖数均显着优于CK及其他处理;对照组的地下根系总根长以及总根尖数显着高于T2、T4处理;T1处理的比根长最大,但与CK无显着性差异,T4处理的比根长显着低于其他处理。(4)分析基质中的元素含量可知,本试验育苗所用的不同基质中的全磷、全氮及有机质含量均显着高于CK,其中T1处理的基质中全N、全P以及有机质含量最大,显着高于CK及其他处理。由相关性分析可知,根、茎、叶中全磷全氮含量与基质中全磷、全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基质中全P、全N含量越高,则根、茎、叶中全磷全氮含量也越高。根、茎中有机质含量与基质中有机质含量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针叶中有机质含量与基质中有机质含量呈现负相关关系。因此,油松容器苗在混合基质中的长势均优于CK,其在T1处理的混合基质中生长最优。菌棒对苗木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建议推广应用以菌棒为主要组成的混合基质。

杨怀宇[6](2018)在《节水保水容器耗水特性及其对苗木生长与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水资源的不断枯竭,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越来越严重的世界性问题,这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尤为严重。对现有水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在不失衡的基础上完成树木的培育,尤其是针对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进行有效的植被恢复和重建,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试验围绕干旱和半干旱区域水资源严重不足、常规的造林技术方法难以保证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这些问题,选取抗旱造林常用的山杏、侧柏、油松、火炬树四个树种为研究材料,以矿泉水瓶作为贮水用具,制作了简易有效的林木节水保水容器,并对使用该容器进行节水保水后的苗高、地径等生物量以及抗逆性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证明了此容器具备节水保水的效果。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研制了简易有效的节水保水容器,并建立了相应的节水保水技术。选择已使用过的、无损坏、不漏水且带有瓶盖的550 m L矿泉水瓶作为容器,在矿泉水瓶右上方扎孔,将固定量的水加入瓶中,插根孔的孔口朝上,栽植时平放于栽植盆底部,选择健壮的苗木侧根从插根孔插入瓶中,进行盆栽栽植。2.利用节水保水容器进行栽植的苗木,其生物量增长速率与对照相比均呈现出明显的提高趋势。瓶膜同时处理后的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速率提高最为明显,只进行瓶处理的苗木生长速率次之,进行处理的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速率均明显优于未做处理的对照,原因是瓶处理和瓶膜同时处理具有较好的保水作用。3.经瓶膜同时处理的苗木与只做覆膜处理的苗木相比较,耗水量较小,水分蒸腾速率降低,使用了储水容器的苗木更加保水,干旱胁迫后存活率更高。4.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膜处理、瓶处理及瓶膜同时处理的苗木均高于未处理苗木,且含量依次增加,膜瓶同时处理的苗木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POD含量在山杏、侧柏、油松中,经过膜处理、瓶处理和瓶膜同时处理的苗木都出现了降低的趋势,火炬树POD含量在瓶膜同时处理后,出现了明显增高的趋势。Pro含量在经过膜处理、瓶处理和膜瓶同时处理的山杏和油松中呈现下降趋势,而侧柏和火炬树则呈现上升趋势。MDA含量在经过膜处理、瓶处理和膜瓶同时处理的山杏和油松中呈现下降趋势,而侧柏和油松则体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了使用自制的储水容器进行苗木栽植并结合覆膜处理具备一定的抗旱节水生理基础。

孙巧玉[7](2018)在《底部渗灌和氮肥对栓皮栎容器苗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容器苗由于育苗容器体积有限,影响了苗木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苗期水肥管理便成为培育高质量容器苗的关键环节。研究表明施肥和灌溉对苗木质量具有调控作用,但两种方式组合对苗木质量影响的机制仍不清晰。以往人们用出圃时苗木的形态指标和养分状况来评价苗木质量,而对以造林效果评价苗木质量的研究不多。因此,开展施肥灌溉对苗木生长影响及与造林效果相关性的研究,既能建立栓皮栎容器苗育苗制度,又能根据造林效果评价苗木质量,有针对性地改进育苗技术,对提升苗木质量和提高造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栓皮栎容器苗(Quercus variabilis Blume)为研究对象,(1)通过对比施氮肥、氮形态、灌溉方式对栓皮栎氮素(N)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栓皮栎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吸收利用规律;(2)通过比较施氮肥、灌溉方式对栓皮栎容器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研究底部渗灌对苗木质量影响的作用机制;(3)通过分析栓皮栎容器苗生长和养分状况对控释肥和灌溉方式育苗措施的响应,确定苗期培育栓皮栎容器苗的最佳控释肥量和灌溉方式;(4)分别以不同控释肥量、灌水梯度、容器规格培育的1年生容器苗为材料,进行造林试验,通过分析造林效果和苗期苗木生长,综合评价苗木质量。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生长初期和速生期,苗木地上部分的15N含量明显高于地下部分,进入生长后期,地下部分的15N含量增加。15N在根系中的分布始终表现为根上部>根中部>根下部。两种施氮肥量下叶片中硝态氮含量比铵态氮高10%~52%。茎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吸收相似。高氮肥下,底部渗灌和硝态氮肥有利于栓皮栎容器苗对氮素的吸收。和上方喷灌相比,底部渗灌下栓皮栎容器苗对硝态氮肥的利用率提高了 5%~21%。(2)施氮肥和底部渗灌促进了栓皮栎生长和氮磷钾养分积累。施氮肥提高了苗木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其他处理组合相比,高氮肥处理下底部渗灌降低了栓皮栎叶片胞间CO2浓度15%~22%,提高了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12%~281%、4%~321%。底部渗灌的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比上方喷灌提高了 79%、18%。和上方喷灌相比,底部渗灌的叶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降低了 20%,底部渗灌可以促使叶片减少耗光能散热,提高植物将捕获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施氮肥提高了基质氮浓度和EC值,降低了基质pH值。底部渗灌降低了基质中层pH值,提高了基质下层pH值。(3)苗期培育栓皮栎容器苗的最佳控释肥和灌溉方式的组合为125 mg N·株-1和底部渗灌。施控释肥时,底部渗灌基质上层、下层的最大EC值分别是4.69、0.56 dS·m-1,没有对苗木生长产生毒害作用。(4)底部渗灌培育的栓皮栎苗木造林1年后的成活率、茎生物量和茎磷浓度比上方喷灌提高了 23%、22%和17%。D60培育苗木造林1年后树高、地径和生物量比D40高10%、8%和18%。综合考虑造林效果和苗期苗木生长和养分状况,培育栓皮栎容器苗灌溉方式可选择底部渗灌,灌水参数可选择基质饱和含水量65%~75%,容器类型可选D60。(5)苗期施加的控释肥对造林后幼树的生长促进作用可持续至少2年。底部渗灌的苗木造林1年后树高、地径高于上方喷灌。

吴德东,安宇宁,迟琳琳,曹宇,梁树军[8](2017)在《半干旱地区沙地多功能人工混交林营造与可持续经营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调查辽宁章古台20世纪50年代、7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不同功能人工混交林,总结出沙地人工混交林的营造技术模式与可持续经营技术,即:1)在半干旱地区沙地营造人工混交林时,要尽可能多地选择优良乡土树种。2)以辽西北沙地针阔叶树及灌木造林为例,介绍了松树造林技术(2a生松裸根苗覆盖栽植技术、SAP松容器苗培育与造林技术、812a生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杨树秋季截干窄带宽距造林技术,灌木培土、截干保活技术与有关试验示范技术。3)系统推介了3种模式:(1)早期的固沙、生态混交模式(针针混交林、针阔混交林)。(2)现代的固沙、生态经济型混交模式:流动、半流动沙地工程或生物围封+草方格+灌木+自然恢复生草、工程或生物围封+沙障+灌木+自然恢复生草2种生态治理模式与固定沙地绿伞等22种用材经济利用混交模式。(3)以樟子松为主的3种混交林模式:在大一间房实验区,于樟子松衰退病块状间伐林地上,营造以樟子松为主的疏林灌草混交林;在三家子实验区,于生长健康的樟子松人工林内增加阔叶、经济树种,营造以樟子松为主的生态经济型混交林,提高林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在万亩林实验区,在樟子松大面积皆伐地上营造沙地第二代樟子松混交林。4)幼林抚育提倡集中在造林后35年进行,并采用林农间作等措施与以耕代抚的经营方式达到抚育幼林的目的。5)指出要实现沙地多功能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首先要兼顾到整个沙地生态体系,在宏观上采取统筹的经营措施,使营造的沙地人工混交林在时间空间上有合理的布局。其次,为确保整个人工混交体系持续稳定发挥防护功能,必须使每一片人工林发挥出较佳的效益。6)结合半干旱地区沙地的造林经营现状,分析了沙地人工混交林营造与经营存在的生态建设粗放、经济效益差、科技含量低、现有沙地植被保护不利、生态建设治理效果欠佳、生态建设多次反弹等问题,提出了提升生态建设与管理水平、强化科技示范支撑、实施生态移民等解决措施。

沈洪霞,任志远[9](2017)在《油松大棚营养钵育苗及人工造林技术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油松(Pines tabulaeformis),为松科、松属针叶常绿乔木,主干通直,树冠呈塔形或卵圆形,材质坚硬、纹理直,高可达25米。油松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枝叶繁茂,景观效果好,具有良好的耐干旱性,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的优良造林绿化树种。为改进和推广油松容器育苗及容器苗木栽植、抚育技术,特选择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卅顷地分场的日光大棚进行油松容器育苗试验,旨在获取油松从容器育苗到容器苗

滕飞[10](2017)在《基于底部渗灌系统下油松不同苗龄型育苗容器选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i(?)re)为研究对象,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底部渗灌系统下设置四种规格无纺布容器(7cm直径×9cm高、7cm×12cm、7cm×15cm、10cm×15cm)培育油松播种苗,两种规格黑塑料容器(10cm直径×15cm高、10cm×20cm)和两种无纺布容器(10cm直径×15cm高、10cm×20cm)培育油松移植容器苗。通过对无纺布容器不同规格下油松播种苗生长,以及容器不同类型和规格下不同苗龄油松移植容器苗生长和造林效果的研究,深入探究了底部渗灌系统下无纺布容器应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以期找到适合的无纺布容器规格和造林苗龄型,研究结果表明:(1)播种培育的油松容器苗(1-0),无纺布容器7cm(直径)×15cm(高)与底部渗灌系统之间的搭配更有利于苗木的生长,苗木规格显着优于较小容器所培育苗木,而且苗木体内养分含量与更大规格无显着差异,甚至部分养分含量更高,苗高、地径以及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2.78cm、2.29mm、1.15 g·株-1,从经济环保角度考虑,7cm(直径)×15cm(高)无纺布容器最适宜培育油松播种苗。(2)在底部渗灌系统下选用无纺布容器培育1-1型油松移植苗是可行的,且规格为10cm×15cm的容器所培育的苗木与10cm×20cm质量都较高,二者之间各形态指标及养分含量差异不显着,因此在保证苗木质量前提下,从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角度考虑,规格为10cm(直径)×15cm(高)的无纺布容器是较为合适的,其苗高、地径和单株生物量分别为23.57cm、6.01mm、10.96 g·株-1,苗高、地径较国家行业标准LY1000-91容器育苗技术油松移植容器苗1-1型分别高出96%、100%。(3)在对移植容器苗造林一年后,油松1-1型的苗高、地径等形态指标明显优于2-1型,同时营养积累在1-1型苗木中较多,叶中最为明显,因此底部渗灌下培育的油松移植容器苗1-1型造林效果更好。而不同容器培育的1-1型苗木在造林后各指标无显着差异,规格为1Ocm(直径)×15cm(高)的无纺布容器在保证造林效果的同时,能够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节省人力的目的,更适宜作为育苗容器,其造林后苗高、地径以及生物量分别为32.34cm、12.48mm、43.15 g·株-1。

二、半干旱地区培育油松容器移植苗造林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干旱地区培育油松容器移植苗造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可降解无底容器育苗与移植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可降解无底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1.1 苗床准备
    1.2 容器制备
    1.3 播种、植苗
    1.4 灌溉除草关键节点
    1.5 越冬防寒
    1.6 病虫害防治
    1.7 苗木出圃
2 移植造林技术要点
    2.1 整地方法
    2.2 树种选择要求
    2.3 适时保墒
    2.4 栽植要求
3 结论与建议

(2)油松与蒙古栎苗木质量及造林表现对苗圃施肥的响应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苗木质量对肥力水平变化的响应
        1.1.1 苗木生长对肥力水平变化的响应
        1.1.2 苗木根系发育对肥力水平响应的研究进展
        1.1.3 养分贮存对肥力水平的响应
    1.2 苗木造林效果对苗木质量的响应研究进展
    1.3 油松和蒙古栎苗木培育研究现状
        1.3.1 油松苗木培育研究现状
        1.3.2 蒙古栎苗木培育研究现状
2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苗圃期
        3.1.1 种子贮藏及本底测定
        3.1.2 温室环境及播种育苗
        3.1.3 试验设计
        3.1.4 取样及指标测定
    3.2 大田期
        3.2.1 试验地环境
        3.2.2 试验设计
        3.2.3 指标测定
    3.3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油松和蒙古栎容器苗苗圃期表现对肥力水平的响应
        4.1.1 油松和蒙古栎容器苗生长对不同肥力水平的响应
        4.1.2 油松和蒙古栎容器苗根系发育对不同肥力水平的响应
        4.1.3 油松和蒙古栎容器苗矿质养分贮存对肥力水平的响应
    4.2 油松和蒙古栎容器苗造林表现对肥力水平的响应
        4.2.1 油松和蒙古栎根系生长潜力对肥力水平的响应
        4.2.2 油松和蒙古栎造林成活率对肥力水平的响应
        4.2.3 油松和蒙古栎造林生长表现
5 讨论
    5.1 苗圃末期苗木表现对肥力水平的响应
        5.1.1 苗木生长
        5.1.2 苗木根系
        5.1.3 养分贮存及分配
    5.2 油松、蒙古栎容器苗造林表现对肥力水平的响应
        5.2.1 根系生长潜力
        5.2.2 造林成活率
        5.2.3 生长量
6 结论
7 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油松轻型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的环境条件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苗床建立
    2.3 试验设计
        2.3.1 不同质地的容器袋对油松移植苗生长的影响
        2.3.2 不同规格的容器袋对油松移植苗生长的影响
    2.4 基质的配制与处理
    2.5 无纺布油松苗的装袋、摆放
    2.6 苗木管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质地容器对油松移植苗高生长的影响
    3.2 不同质地容器对油松移植苗地径生长的影响
    3.3 不同质地的容器对油松移植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3.4 不同规格的无纺布容器袋对油松移植苗高生长的影响
    3.5 不同规格的无纺布容器袋对油松移植苗地径生长的影响
4 结论

(4)朝阳地区油松容器大苗荒山造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松苗圃地育苗
    1.1 选地
    1.2 整地
    1.3 种子处理
    1.4 播种及苗期管理
2 油松苗容器培育
    2.1 移植苗床
    2.2 油松育苗的基质选择
    2.3 装杯作业
    2.4 容器苗出圃
3 油松容器大苗荒山造林技术
    3.1 整地原则
    3.2 密度的确定
    3.3 油松容器大苗的界定
    3.4 苗木起运
    3.5 栽植
    3.6 造林地管理
4 结论

(5)不同基质组成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油松的生态学特性
    1.2 容器育苗研究进展
        1.2.1 容器育苗概述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松树容器育苗研究进展
        1.2.4 育苗容器及基质研究
        1.2.5 裸根苗容器栽培法
        1.2.6 菇渣作为育苗基质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的选择
    2.3 试验设置及指标测定
        2.3.1 地上部分形态指标的测定
        2.3.2 地下部分形态指标的测定
        2.3.3 生物量及养分含量指标的测定
        2.3.4 基质中元素含量的测定
    2.4 数据分析及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基质组成对油松容器苗地上形态指标的影响
        3.1.1 生长过程中油松容器苗的地上形态指标分析
        3.1.2 生长期末油松容器苗的地上形态指标分析
        3.1.3 不同基质组成对油松苗冠幅的影响
        3.1.4 不同基质组成对油松苗生物量的影响
        3.1.5 基质组成对油松苗质量指数的影响
        3.1.6 基质组成油松苗叶长、叶面积的影响
    3.2 不同基质组成对油松容器苗地下形态指标的影响
        3.2.1 对地下形态指标的影响
        3.2.2 不同基质组成对比根长的影响
        3.2.3 不同基质处理对油松容器苗地下形态指标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3.3 不同基质组成对油松容器苗营养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
        3.3.1 基质组成对油松容器苗叶片中氮、磷、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3.2 基质组成对油松容器苗茎中氮、磷、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3.3 基质组成对油松容器苗根系中氮、磷、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3.4 油松容器苗各营养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3.4 基质中元素含量与苗木营养器官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4.1 基质中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分析
        3.4.2 基质中全磷含量与植物营养组织中全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4.3 基质中全氮含量与植物营养组织中全氮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4.4 基质中有机质含量与植物营养组织中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5 基质中元素含量与苗木地上形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5.1 基质中全磷含量与植物地上部分形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5.2 基质中全氮含量与植物地上部分形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5.3 基质中有机质含量与植物地上部分形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基质组成对油松苗地上形态指标的影响
        4.1.2 基质组成对油松苗地下形态指标的影响
        4.1.3 基质组成对油松容器苗营养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
        4.1.4 基质中元素含量与油松容器苗各营养器官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4.1.5 基质中元素含量与苗木地上部分形态指标的相关性
    4.2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6)节水保水容器耗水特性及其对苗木生长与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中国的水资源现状
    1.2 林木蒸腾耗水研究现状
    1.3 抗旱节水保水技术
    1.4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现状
    1.5 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现状
    1.6 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2 储水容器的设计
    2.3 盆栽试验设计
        2.3.1 盆栽试验
    2.4 测定指标
    2.5 抗逆性指标测定
        2.5.1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2.5.1.1 试剂
        2.5.1.2 样品测定方法
        2.5.2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2.5.2.1 试剂
        2.5.2.2 样品测定方法
        2.5.3 POD活性的测定
        2.5.3.1 试剂
        2.5.3.2 样品测定方法
        2.5.4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2.5.4.1 试剂
        2.5.4.2 样品测定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苗高差异分析
    3.2 苗木地径差异分析
    3.3 苗木耗水量差异分析
    3.4 抗逆性指标变化
        3.4.1 山杏的抗逆性指标变化
        3.4.2 侧柏的抗逆性指标变化
        3.4.3 油松的抗逆性指标变化
        3.4.4 火炬树的抗逆性指标变化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生物量变化
        4.1.2 水分蒸腾差异
        4.1.3 抗逆性生理指标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底部渗灌和氮肥对栓皮栎容器苗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施肥对苗木质量的影响
        1.2.2 底部渗灌对苗木质量的影响
        1.2.3 出圃苗木质量与造林效果的关系
2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概况
        3.1.1 北京林业大学鹫峰林场森林培育学科温室及造林试验区
        3.1.2 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西坨村造林试验区
    3.2 种源地概况
    3.3 试验材料
        3.3.1 温室育苗试验材料
        3.3.2 造林试验材料
    3.4 试验方法
        3.4.1 施氮肥、氮形态、灌溉方式对苗木氮吸收利用影响试验
        3.4.2 施氮肥、灌溉方式对栓皮栎生长、生理影响试验
        3.4.3 控释肥和灌溉方式对栓皮栎容器苗苗木质量影响试验
        3.4.4 施肥灌溉育苗措施对造林效果影响试验
        3.4.5 指标测定
        3.4.6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施氮肥、氮形态、灌溉方式对栓皮栎容器苗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4.1.1 对栓皮栎各器官~(15)N吸收量的影响
        4.1.2 对标记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4.1.3 讨论与小结
    4.2 施氮肥、灌溉方式对栓皮栎容器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4.2.1 对栓皮栎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4.2.2 对栓皮栎容器苗养分状况的影响
        4.2.3 对栓皮栎容器苗光合性能的影响
        4.2.4 对栓皮栎容器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4.2.5 对基质氮浓度、PH和EC的影响
        4.2.6 讨论与小结
    4.3 控释肥和灌溉方式对栓皮栎容器苗苗木质量的影响
        4.3.1 对栓皮栎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4.3.2 对栓皮栎容器苗养分状况的影响
        4.3.3 对栓皮栎容器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4.3.4 对基质上、下层EC值的影响
        4.3.5 养分矢量分析
        4.3.6 讨论与小结
    4.4 施肥灌溉对栓皮栎容器苗造林效果的影响
        4.4.1 控释肥和灌溉方式对栓皮栎容器苗造林2年幼树生长的影响
        4.4.2 灌水梯度和容器规格对栓皮栎容器苗造林1年后幼树生长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4.4.3 灌溉方式和容器规格对栓皮栎容器苗造林1年后幼树生长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4.4.4 讨论与小结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氮形态和底部渗灌对苗木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5.1.2 施肥对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5.1.3 底部渗灌灌水梯度对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5.2 结论
    5.3 展望
    5.4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一)
导师简介(二)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半干旱地区沙地多功能人工混交林营造与可持续经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半干旱地区沙地多功能人工混交林的树种技术和模式
    1.1 主要树种
    1.2 应用技术
        1.2.1 松树造林技术
        1.2.2 杨树秋季截干窄带宽距造林技术
        1.2.3 灌木培土截干保活技术
        1.2.4 有关试验示范技术
    1.3 典型模式
        1.3.1 早期的固沙生态混交模式
        1.3.2 现代的固沙生态经济型混交模式
        1.3.3 以樟子松为主的混交林模式
2 沙地多功能人工林幼林抚育与可持续经营技术
    2.1 幼林抚育
    2.2 可持续经营技术
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3.1 主要问题
    3.2 解决措施

(9)油松大棚营养钵育苗及人工造林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试验地概况
二、容器育苗
    1. 种子消毒催芽处理
    2. 容器选择
    3. 棚内做床
    4. 营养土调制、装杯及播种
    5. 苗期抚育管理
        (1) 浇水及覆土
        (2) 间苗与补苗
        (3) 清除杂草及施肥
        (4) 苗期病虫害防治
        (5) 调节大棚内温度、湿度
        (6) 防寒越冬措施
三、营养钵苗木人工造林
    1. 起运苗木及穴状整地
    2. 造林时间与造林方法
    3. 抚育管理
    4. 营养钵苗木造林成效调查

(10)基于底部渗灌系统下油松不同苗龄型育苗容器选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育苗容器的研究概况
        1.1.1 育苗容器类型的研究
        1.1.2 育苗容器规格的研究
    1.2 容器苗水分调控技术的研究概况
        1.2.1 容器苗上方灌溉技术的研究
        1.2.2 容器苗底部渗灌技术的研究
    1.3 底部渗灌下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概况
        1.3.1 底部渗灌下育苗容器的研究
        1.3.2 底部渗灌下苗木类型的研究
    1.4 造林用苗选择的研究概况
        1.4.1 造林用苗类型的研究
        1.4.2 造林用苗苗龄选择的研究
2 研究目的及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地概况
    3.2 试验材料
        3.2.1 种子及苗木材料
        3.2.2 育苗基质及肥料
        3.2.3 育苗容器
    3.3 试验设计
        3.3.1 底部渗灌下适宜油松播种苗无纺布容器规格的研究
        3.3.2 底部渗灌下油松移植容器苗容器选择的研究
        3.3.3 底部渗灌下油松移植容器苗1-1、2-1造林效果的研究
    3.4 试验方法
        3.4.1 种子处理及播种
        3.4.2 裸根苗移植
        3.4.3 移植容器苗造林
        3.4.4 苗期管理
    3.5 试验取样与指标测定
        3.5.1 苗木形态指标测定
        3.5.2 取样
        3.5.3 苗木生物量指标测定
        3.5.4 苗木养分指标测定
    3.6 数据处理及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底部渗灌下不同无纺布容器规格培育油松播种苗的研究
        4.1.1 不同无纺布容器规格对油松苗高、地径的影响
        4.1.2 不同无纺布容器规格对油松播种苗生物量的影响
        4.1.3 不同无纺布容器对油松播种苗养分积累的影响
        4.1.4 讨论与小结
    4.2 底部渗灌下不同容器培育油松移植容器苗1-1的研究
        4.2.1 不同容器对油松移植容器苗1-1成活率、苗高、地径的影响
        4.2.2 不同容器对油松移植容器苗1-1生物量的影响
        4.2.3 不同容器对油松移植容器苗1-1养分含量的影响
        4.2.4 讨论与小结
    4.3 底部渗灌下不同容器规格培育油松移植容器苗2-1的研究
        4.3.1 不同容器规格对油松移植容器苗2-1苗高、地径以及高径比的影响
        4.3.2 不同容器规格对油松移植容器苗2-1生物量的影响
        4.3.3 不同容器规格对油松移植容器苗2-1养分含量的影响
        4.3.4 讨论与小结
    4.4 油松移植容器苗不同苗龄造林效果的研究
        4.4.1 不同苗龄对油松造林苗高、地径的影响
        4.4.2 不同苗龄对油松苗各组织生物量的影响
        4.4.3 不同苗龄对油松苗木各组织N、P、K养分含量的影响
        4.4.4 讨论与小结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底部渗灌系统下无纺布容器培育油松各龄型苗可行性分析
        5.1.2 不同苗龄油松移植容器苗苗木培育和造林效果分析
    5.2 结论
    5.3 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半干旱地区培育油松容器移植苗造林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可降解无底容器育苗与移植技术要点[J]. 陈实.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02)
  • [2]油松与蒙古栎苗木质量及造林表现对苗圃施肥的响应差异研究[D]. 魏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油松轻型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试验[J]. 王晓娅,邓志力,董静. 山东林业科技, 2019(04)
  • [4]朝阳地区油松容器大苗荒山造林技术[J]. 韩晓东.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9(04)
  • [5]不同基质组成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D]. 董娇.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6]节水保水容器耗水特性及其对苗木生长与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 杨怀宇. 沈阳农业大学, 2018(11)
  • [7]底部渗灌和氮肥对栓皮栎容器苗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D]. 孙巧玉.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半干旱地区沙地多功能人工混交林营造与可持续经营技术[J]. 吴德东,安宇宁,迟琳琳,曹宇,梁树军. 林业资源管理, 2017(S1)
  • [9]油松大棚营养钵育苗及人工造林技术初探[J]. 沈洪霞,任志远. 内蒙古林业, 2017(08)
  • [10]基于底部渗灌系统下油松不同苗龄型育苗容器选择的研究[D]. 滕飞.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半干旱地区油松容器移栽苗种植造林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