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千山地区经济林现状与发展初探

乌蒙千山地区经济林现状与发展初探

一、乌盟前山地区经济林现状与发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郭雨华[1](2009)在《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实施八年,工程效益的好与坏,是项目决策与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家林业局决策启动了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课题。该课题选择了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陕西吴旗县、安塞县、山西中阳县、甘肃定西县、河北涉县、内蒙古卓资县等9个工程县作为效益监测与评价的基地,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评价。本文以9个工程县中的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三个工程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监测、遥感影像分析等手段方法,统计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并结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分析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入手,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物种多样性分析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从低龄林向高林龄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经历了一个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低-高-低”、而优势度、均匀度“高-低-高”的变化过程。在退耕还林植被演替发展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并不呈单调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因此,在进行植物组成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性。2、以土壤剖面特征指数、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团粒、大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CEC、PH值等参数为指标,评价退耕还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时间的延伸,退耕还林还草地不断从农耕地剖面向天然次生林地剖面的层次发育过渡,理化性质越来越接近于天然林地。3、水文效应分析表明,植物群落植冠层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大。枯落物容水量与枯落物厚度、枯落物蓄积、退耕年限、生物量相关性显着。4、以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退耕还林不同时期TM影像数据为基础,对退耕还林各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耕地面积均减少,从退耕还林前到2007年,分别减少了0.79%、2.5%、0.08%;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8.89%、2.07%、0.43%,大通县草地面积减少了6.78%,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导致草场退化,未利用地减少了2.25%;盐池县草地面积增加了1.61%,未利用地减少了约3%,部分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场;奇台县草地面积由2000年的9.26%增加到2007年的13.03%,未利用地减少了4.17%。5、按盐池县不同乡镇边界将盐池县划分为不同空间地域单元,提取并分析了不同乡镇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揭示了该区荒漠化发展程度的地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盐池县从北向南荒漠化程度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6、采用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等方法,计算出大通县2000~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3.14亿元;盐池县2000~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7.61亿元;奇台县2000~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3.77亿元。7、采用典型调查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

胡兵辉[2](2009)在《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文中认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毛乌素沙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也是农业与畜牧业交错、耦合发展的典型区域。由于处在森林-草原-荒漠的“生态应力带”上,加上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组成物质疏松以及易受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具有典型的生态脆弱性,系统的敏感性强、稳定性差,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极易造成生态系统环境的迅速退化。因此,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重点选择毛乌素沙地偏农区的榆阳区与偏牧区的乌审旗为比较研究对象,在近50a的时间尺度上,在区域、县域和户域研究的空间尺度上,运用区域调研与试验验证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原理与机制、耦合环境、耦合效应及耦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模式体系及其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毛乌素沙地草地、绿洲、荒漠在没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前,是通过水资源分布及其可利用性的联系而形成的一个自然耦合生态系统。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的农业社会经济活动对大系统的干扰,促进了各农业子系统之间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与循环,从而使其农牧业系统、农产品加工业系统及与外界系统实现了多途径耦合。同时,理想的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格局,应当打破行政割据,形成半包庇式系统耦合带谱,带谱沿线有“陶乐-银川-永宁-灵武-盐池-定边-靖边-横山-榆阳-神木-府谷等”主要城市群,起着极其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2)在近50a里,毛乌素沙地气候逐渐趋于暖湿化,年内光温水等相对匹配,当地应在适当发展夏粮作物的同时,大力发展人工牧草种植,充分利用夏秋气候资源集中的优势。研究发现,沙地东南缘的6县、区均为牧草的适宜生长区,其中神木(B,0.82)适宜程度最高,定边(B,0.57)最低;热量资源和光照资源均属丰富,水分资源普遍缺乏,定边(S水,0.39)缺乏最严重;带内各县、区气候资源量一般,光、热、水匹配较差,资源利用率有差异,相比神木(K,0.77)最高;气候功能评价结果的大小顺序:神木>府谷>靖边>榆阳=横山>定边,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走向;水分是整个毛乌素沙地气候功能发挥的主要限制因子。(3)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是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内在根源和决定因素,是沙漠化的直接动力,但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讲,该区的土地沙漠化都处于整体逆转的阶段。研究发现,近58a在沙漠化的自然因子和社会因子中,耕地面积、蒸发量和大风日数对榆阳区沙漠化的影响较对乌审旗大,而农牧业人口数量、牲畜数量和降水量对乌审旗沙漠化的影响较对榆阳区大,农牧业人口数量是对两地沙漠化影响均最大的重要因子;人为因子对两地土地沙漠化作用力的合力是持续增加的,且乌审旗人为因子对沙漠化的贡献率大于榆阳区,人为因子是两地导致沙漠化的主要作用力;乌审旗沙漠化因子综合影响大于榆阳区,从长远看,乌审旗沙漠化发展驱动力强,沙漠化可能性较榆阳区大。(4)区域土壤水分结构特征是毛乌素沙地景观形成的本底要素。从田间景观尺度看,裸地比作物地日蒸发量和年蒸发量都大,受干沙层影响,裸地仅呈单峰曲线变化;作物地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存在剧烈变化层,且裸地水分保有量较作物地为好;农田水分渗漏量约为141.25mm,玉米与马铃薯的作物蒸腾量约为175.3mm与183.91mm,而农田实际蒸散量即作物耗水量约分别为306.48mm与303.29mm。从农业产业结构看,榆阳区种植业是主导产业,而畜牧业是最具发展潜势的产业,应处理好种植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适当控制其规模与结构,注意发展草食畜牧业,减少耗粮型生猪生产对粮食生产的压力;乌审旗种植业和畜牧业均处于发展期,畜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应加大畜群品种改良优化,提高饲草料的转化利用率,可适当发展特种养殖业;榆阳区和乌审旗林业、渔业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5)受重大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榆阳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表现为:林地和牧草地是总价值的主要构成,且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服务价值均表现为急剧变化期和平缓变化期的阶段性特征;林地、园地、交通地及总价值依时间序列从快速增加至缓慢增长方向演变,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地价值依时间序列从快速减少至缓慢减退方向演变;退耕还林工程前后系统总价值增加了0.19×109元,单位面积增加值为254元;价值增加的乡镇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北部两片,而减少的主要在中部和西部连片,且各乡镇价值及其单位面积价值的分布具有北部风沙草滩区大,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的特点。(6)在近27a中,粮食生产在榆阳区初级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牧草始终是乌审旗初级生产力的最主要部分,说明两地偏农型和偏牧型农牧耦合发展模式的特点;榆阳区有以耗粮型生猪、禽类生产为主的势头,乌审旗有以节粮型草食动物生产为主的势头;榆阳区农牧系统比乌审旗较为开放,其与外界的能流、物流、信息流交换较频繁,系统调控力度大,产出高;榆阳区种植业与畜牧业之间的能值转换率较高,畜牧业内部品种结构也较合理,品种的更新换代较快,其系统耦合度较高,而乌审旗发展系统耦合的潜势巨大。(7)毛乌素沙地偏农区偏重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投入,而偏牧区偏重可更新有机能投入。模式Ⅱ(榆阳区偏农型典型农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模式)在农、牧户经营层面,更具有竞争力和优势,其经济效益较模式Ⅰ(乌审旗偏牧型典型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模式)为好,且经济发展程度和农牧业集约化程度高,对环境依赖性小,系统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反馈能力强,有较强自稳定性,抗外界干扰能力也较模式Ⅰ强,故应防止产业无序竞争和过度开发,同时由于其长期处于较高的环境负荷力下,系统有可能产生不可逆转的功能退化或丧失。模式Ⅰ和模式Ⅱ的可持续性指数均属消费型生态经济系统范畴,模式Ⅰ的可持续性较好,且优化调控空间较大,农牧耦合潜势尚待发挥。(8)近27a榆阳区和乌审旗早期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消耗REn(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代价的,在人口基数还不是很大的有利条件下,脆弱的生态环境、有限的资源以及滞后的SE(社会经济)很难形成良好的系统协调发展态势,且不损害REn承载力的发展模式又面临技术、资金和市场的多重约束。随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榆阳区和乌审旗的SE发展度、REn承载力及SEREn(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度基本上均沿时间序列增加,SE与REn协调发展的类型也均逐渐趋于更高水平,农牧业产业结构也逐渐由以资源环境消耗为主的资源密集型向以资金、科技利用为主的技术密集型转变。受人类活动强度与农业生态系统开放性的影响,两地SEREn的承载力和发展度产生了相应时序演变特征,使得SE与REn协调发展状况也发生相应变化。(9)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改良优化必须着眼系统功能的有效化,协调处理好系统内的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林业、农业与能源开发工业的关系,积极搭建以防护型生态结构、节水型种植结构、稳定型畜牧结构和效益型农业产业结构为中心内容的脆弱性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体系,并加强模式之间的互补、协调与整合。同时,农牧结合是系统的结构特征,农牧矛盾高度紧张是系统的功能特征,构建稳定、安全的农牧系统耦合结构是实现毛乌素沙地脆弱农业生态系统稳健发展的核心问题。

张殿生[3](2006)在《乌兰察布市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两者之间如何协调发展,实现双赢,是很多地区都需要破解的难题。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作为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二者的矛盾尤为突出。本文从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症结分析入手,剖析了其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其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基本评价。文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SPSS统计软件,对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和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该市经济、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目前仍处于不协调状态,即不可持续状态:同时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得出了资源利用方式的改进是促进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转变的驱动力;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制度因素、资源因素、科技因素三个方面。在前述分析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原则和关键支持环节,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罗诗峰[4](2006)在《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文中认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自然生态环境重要的制约因素,本文选择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典型区域乌兰察布盟为研究区,总结了当地的水资源背景与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乌兰察布盟自然环境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此外,在对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及其分类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估算该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思路与方法,并对现状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中所涉及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进行了实例研究。根据乌兰察布盟生态系统类型,将生态环境需水量分为农田、林地、水土保持、草地、河道、湖泊和沼泽湿地生7大类,通过对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的分析,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该地区的计算方法,分别对各类型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估算和初步分析。取得如下主要结论: 1.通过对乌兰察布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当地水资源比较匮乏,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开利用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比较严重;农业用水定额偏高;生态环境需水被大量挤占,森林、湿地、草地等用水得不到保障,地表水体的面积也在逐渐减小。2.针对乌兰察布盟生态环境需水研究一片空白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提出适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根据乌兰察布盟生态系统类型,分别对七种生态类型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分析,计算得到农田、林地、草地、水土保持、主要河流、湖泊、沼泽湿地2000年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22.81亿m3、10.47亿m3、93.96亿m3、0.09亿m3、9.87亿m3、0.62亿m3、1.28亿m3。其中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129.23亿m3;主要河流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为9.87亿m3。由此得出2000年乌兰察布盟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139.10亿m3;2005年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140.61亿m3;预测得出2010年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144.04亿m3,2020年为145.66亿m3。3.通过对各种系统类型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计算,并与当地降水资源转化水资源量进行比较,就目前当地水资源而言,降雨无法满足植被生态环境需水,乌兰察布盟的生态环境需水很难得到保证。从长远来看,随着该地区生态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用水的需求量是呈现显着上升趋势,水资源短缺将进一步扩大。因此,乌兰察布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保证一定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注重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缓解水资源的供求矛盾。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的展开为该区科学规划、

刘拓[5](2005)在《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2%。土地沙漠化是当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运用多学科理论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我国土地沙漠化成因、危害及治理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策略。 依据1999年全国沙化监测结果,本文研究得出我国每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281.41亿元,相当于重点土地沙漠化地区1999年财政收入的3.60倍,其中土地资源的损失为955.71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74.58%。本文提出了防治土地沙漠化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方法,并对全国2000~2004年5年间防治土地沙漠化所形成的新增可利用土地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年均为872.6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7.27。河北省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5年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其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6.59。 本文研究表明,脆弱的生态环境与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不合理的经济制度相耦合,并且相互影响和叠加放大,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密度过大,一些绿洲区人口密度大于500人/km2,远远超过联合国规定的低于7~20人/km2的标准,加之受教育程度较低,维持生计手段更多地依赖消耗自然资源;沙区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多样化指数在1.5—1.8之间;经济贫困,农民人均收入不足东部地区的一半,导致滥樵采、滥开垦、过度放牧以及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这是土地沙漠化产生的直接原因。研究表明,制度和政策问题既是土地沙漠化的诱因又是防治乏力之源。土地权属的不安全给人们随意开垦土地提供了负向激励;林权草权虚置和缺位,导致人们竞相利用,制约投资者积极性;投资主体错位,政策的不可持续性、部门间的相互制肘、补偿机制无力、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合理等导致不能有效防治土地沙漠化。 研究提出了我国土地沙漠化防治需要采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基本策略:1)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策略。应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照9项基本原则和分4个类型区12个亚区进行植被建设。2)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策略。通过实行沙区适度的人口控制政策,逐渐减轻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沙区经济结构,协调农、林、牧业发展,大力发展沙区加工业,调整区域布局;建立生态保障区,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贫困问题;大力发展沙产业。3)制度创新策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稳定投资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产权制度;实行国家生态购买制度;改革水资源管理和草原管理等。4)制度保障策略。加强和完善组织保障、法律保障、科技保障、科技支撑和预警与监测等保障制度。

盖志毅[6](2005)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阔的草原是占我国土地面积比重最大的一个土地利用类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无论从经济学外部性理论,还是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看都具有巨大的价值。 近年来,我国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但多年来,人们对这一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导致退化的原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存在着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少,特别是从经济、社会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更少,研究表面化、浅层次等问题。 本文全面、系统的研究了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非常严重的退化现状,总结出其退化造成的恶果和损失。分析了制约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成因:向草原地区增加了过大的人口压力,对草原的过度无节制开发与利用,资本投入不足,草原牧区经济结构不合理,草原土地制度设计不当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在其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应着重于让草原休养生息,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采用草原封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游牧业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但要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游牧业,赋予游牧业以现代化时代特征,在限制畜群数量规模条件下走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的道路。在适当的条件下,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改造牧区的第一产业,发展牧区的二、三产业,积极发展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产业,例如草原旅游业;用产业化拉动牧区产业多样化。积极组织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内向系统外移民:向农村转移,向城镇转移,从而减轻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压力。由于草原周边的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经济系统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相关性很强,因此推动生态脆弱地区还草,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成为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文阐述了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雄厚的粮食、饲草料安全基础和充足的资金保障;制度保障——合理的制度安排,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制度:合理的有形草原产权制度,无形制度和公共管理制度。 为了给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供比较的参照物,本文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国外经验、教训做了探讨。

何文清[7](2004)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用地风蚀影响因子与保护性农作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风蚀已经成为影响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经济发展及当地和周边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为例,采用田间试验和野外定点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历史资料分析总结、农户调查、典型案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农用地土壤风蚀沙化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对典型旱地种植业系统防沙能力进行了探讨,初步归纳出适合北方农牧交错带实际情况的农牧业关键技术及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初步结果归纳如下: ◆ 对风蚀的自然影响因素动态变化研究表明,研究区具有发生土壤风蚀的潜在自然条件。春季风大风多,降雨量少,气候侵蚀力高,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土壤表层由于冻融作用变的松散,是一年最易风蚀的季节。 ◆ 风洞试验的结果表明,风速越大,风蚀越强烈,二者之间表现为幂函数的变化关系,18m/s是风速由轻变重的一个转折点。 ◆ 土壤是风蚀产生的响应系统。从土壤质地来看,研究区土壤质地粗疏,以沙粒含量为主(>50%),粘粒很低(<10%)甚至为零,易受侵蚀。风洞试验结果表明,风蚀速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二者成对数函数关系,6%的土壤含水量水平是土壤风蚀由重变轻的一个转折点 ◆ 不同农用地类型,风蚀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各异。(a)丘陵疏林地和人工退耕灌木林地质地最粗,农田防护林土壤表层细颗粒含量最高,农田质地比天然草场粗疏。(b)土壤表层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峰谷相间”的波动趋势。总体上表层含水量的变化表现为农田防护林地>天然草地>旱地马铃薯>丘陵林地>柠条灌木地。冬春季节表层土壤含水量都较低,在大风的作用下,最易发生风蚀危害。(c)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坚实度有明显的差别,表现为农田防护林地>丘陵林地>天然草地>灌木地>旱地马铃薯。(d)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植被覆盖地面的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灌木地、丘陵林地与天然草地的植被全年覆盖着地面,其覆盖度的月动态大小总体上表现为灌木地>天然草地>丘陵林地。与草、灌、林相比,农田覆盖地面的时间最短,为季节性覆盖,且在冬春季节(11~翌年4月)地面完全裸露,覆盖度为零,极易发生风蚀沙化的危害。 ◆ 以人类活动为主的社会经济因素对风蚀的加剧有着重要的驱动作用。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对环境资源压力的增大,进一步导致了植被破坏,促进了风蚀的发生。草地面积不断减少,牲畜头数却是有增无减,草地的压力必然加大。造成草场严重退化沙化。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及耕作技术应用不当也是土壤风蚀重要驱动因子。 ◆ 保护性农作制关键技术配置中,植被建设应以灌草为主,农田作物配置上,应该实行密植作物与稀植作物合理的间作和套作,翻耕作物与留茬作物的间作套作,提高地表总体的覆盖程度。作物收获后保留残茬,实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和带状间作种植技术。 ◆ 在防治风蚀沙化的前提下,同时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农牧民收入的增加,是防沙型保护性农作制的核心内容。防沙型保护性农作制的发展模式应该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

赵彩霞[8](2004)在《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防治风蚀沙化的恢复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已成为北京及周边地区沙尘源的主要来源地之一,恢复该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采用GPS定位的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植被覆盖度、土壤等指标进行了动态观测,并在中科院兰州寒旱所进行了风洞实验。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构建了土壤风蚀量与植被覆盖率、风蚀气候因子指数与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式,从而从动态的观点比较和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植被防治风蚀的性能及风蚀量与覆盖度的动态关系,这在国内外尚未见到相关报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该地区的防治风蚀沙化的主要恢复对策与关键技术。主要结论如下: ◆ 该地区具有发生风蚀的潜在气候与土壤条件。风蚀气候侵蚀力与植被覆盖率及土壤含水量等的变化在时间上的不同步性是该地区风蚀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 ◆ 不同类型植物覆盖度在时间上的变异是相当大的。其中作物与一年生牧草为季节性覆盖,覆盖度的月动态变化表现为作物>一年生牧草;灌木、多年生牧草与林木则全年覆盖着地面,覆盖度的月动态变化表现为灌木>多年生牧草>林木。 ◆ 不同类型植被覆盖下土壤潜在风蚀量动态变化存在着显着差异,表现为灌木<多年生牧草<林木<作物<一年生牧草。也就是说,不同类型植被防治风蚀的性能的动态变化为灌木>多年生牧草>林木>作物>一年生牧草。 ◆ 潜在风蚀量与覆盖度呈“反相位”的动态变化表明,增加地面覆盖率,尤其是风蚀季节地面覆盖率是防治风蚀的最直接、最根本的措施。 ◆ 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土壤风蚀速率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18m/s风速是风蚀强度急剧增加的一个转折点:土壤含水量越高,土壤风蚀临界启动风速越大,风蚀率越小。6%含水量水平是风蚀强度由强变弱的一个转折点。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防治风蚀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灌木地是最不易蚀的,其次是天然草地;农田最易于发生风蚀危害,但退耕后种灌种草有利于防治风蚀,如若弃耕,经过多年的自然恢复最终也能起到防治风蚀的作用;农田防护林地不仅能够起到防治风蚀作用,而且能够通过降低风速而将上空的细土粒沉降下来,增加土层的厚度;但丘陵林地则不同,由于不能正常生长而减弱了其防治风蚀的作用。所以,该地区的退耕应以还灌草为主。 ◆ 退化生态系统在恢复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土地利用类型不同,采取的主要恢复对策与关键技术也不同,具体要因地因时而异。

王世亮,肖东,孔庆云,姜雄[9](2003)在《乌兰察布盟地区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及治理对策》文中提出根据近年来乌兰察布盟地区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森林资源状况及林分生长情况,文章在全面分析和总结本地区病虫害发生原因、危害特点、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引起各种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减少和控制危害的治理措施,对指导林业生产,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贾润林[10](2003)在《退耕还林(草)与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内蒙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提出了内蒙地区退耕还林(草)的必要性,介绍了内蒙地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对近年来内蒙地区退耕还林(草)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对退耕还林(草)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图表和数据,建立了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以乌盟卓资县为典型,对农村区域退耕还林(草)前后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评价分析。此评价体系首次采用定量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希望对今后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乌盟前山地区经济林现状与发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盟前山地区经济林现状与发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4 退耕还林(草)的相关研究
        1.4.1 退耕还林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研究
        1.4.2 关于退耕还林技术的研究
        1.4.3 关于退耕还林效益方面的研究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评估)研究
        1.5.1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方法
        1.5.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
        1.5.3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现状
    1.6 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大通县概况
        2.1.1 大通县自然概况
        2.1.2 大通县社会经济状况
        2.1.3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2 盐池县概况
        2.2.1 盐池县自然概况
        2.2.2 盐池县社会经济状况
        2.2.3 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3 奇台县概况
        2.3.1 奇台县自然概况
        2.3.2 奇台县社会经济状况
        2.3.3 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1.1 研究内容
        3.1.2 技术路线
    3.2 外业试验监测
        3.2.1 标准样地设置及选择
        3.2.2 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
        3.2.3 植物群落的土壤特性研究方法
        3.2.4 植物群落的森林水文作用研究方法
    3.3 遥感影像分析
        3.3.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3.3.2 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与合成
        3.3.3 地形图拼接及遥感影像裁剪
        3.3.4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3.4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3.4.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3.4.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4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分析
    4.1 退耕还林工程生物多样性分析
        4.1.1 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4.1.2 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4.1.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物多样性特征
    4.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分析
        4.2.1 退耕还林区土壤质量分析及评价
        4.2.2 退耕还林区水文效应分析与评价
    4.3 小结
5 退耕还林区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1 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1.1 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1.2 大通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1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2.2 盐池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 奇台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1 奇台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3.2 奇台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4 小结
6 退耕还林区荒漠化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6.1 盐池县荒漠化面积变化分析
    6.2 盐池县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6.2.1 模型构建
        6.2.2 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6.3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IIODD)分析
        6.3.1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荒漠化程度等级权重
        6.3.2 基于IIODD的盐池县荒漠化评价
    6.4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6.4.1 不同地域单元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的提取
        6.4.2 基于IIODD的盐池县荒漠化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6.5 小结
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1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1.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7.1.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7.1.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1.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1.5 改善小气候价值
        7.1.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1.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2 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2.1 退耕还林防风沙效益
        7.2.2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2.3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2.4 改善小气候价值
        7.2.5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2.6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3 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3.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7.3.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7.3.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3.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3.5 改善小气候价值
        7.3.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3.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4 小结
8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1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1.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8.1.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8.2 奇台、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2.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8.2.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8.3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研究结论
    9.2 问题讨论
    9.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2)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有关概念的进一步澄清
        1.1.1 土地荒漠化与沙漠化有关概念的剖析
        1.1.2 土地沙漠化的分布特点
        1.1.3 沙漠与沙地的分布特点及其属性异同
        1.1.4 “毛乌素沙地”学术称呼的统一化问题
    1.2 生态系统耦合的研究概况
        1.2.1 生态系统耦合理论的研究
        1.2.2 生态系统耦合的研究方法
        1.2.3 生态系统耦合模式与效益的研究
        1.2.4 生态系统耦合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历程
        1.3.1 基础研究阶段
        1.3.2 整治开发研究阶段
    1.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思考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及其耦合的诊断与分析
    2.1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与分析
        2.1.1 毛乌素沙地地理位置及资源
        2.1.2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过渡性
        2.1.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本底的脆弱性
        2.1.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社会经济条件的脆弱性
        2.1.5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自然灾害的频发性
    2.2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诊断与分析
        2.2.1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基本原理与机制
        2.2.2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潜力
        2.2.3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基本类型
        2.2.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条件
        2.2.5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实现过程
        2.2.6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理想格局
        2.2.7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现实意义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及其功能定量
    3.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
        3.1.1 气温走高与光照充裕
        3.1.2 降水与蒸发同向缓慢趋减
    3.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气候功能的定量
        3.2.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3.2.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其权重确定
        3.2.3 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要素隶属函数的建立
        3.2.4 草地畜牧业系统的气候指数
        3.2.5 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3.2.6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综合评价
        3.2.7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多层次评价
        3.2.8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定量评价的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地沙漠化及其因子定量
    4.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地沙漠化
        4.1.1 土地沙漠化状况
        4.1.2 土地沙漠化成因
    4.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土地沙漠化因子定量
        4.2.1 偏农区榆阳区与偏牧区乌审旗概况
        4.2.2 土地沙漠化因子筛选
        4.2.3 土地沙漠化因子的定量分析模型
        4.2.4 土地沙漠化因子影响系数的对比变化
        4.2.5 土地沙漠化人为因子、自然因子及其综合影响系数的变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分析
    5.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微域土壤水分结构
        5.1.1 沙地土壤水分结构试验的布置
        5.1.2 沙地农田水分的测定方法
        5.1.3 沙地农田水分平衡结构的计算方法
        5.1.4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日变化
        5.1.5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周年变化
        5.1.6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垂直变化
        5.1.7 沙地农田储水量的结构变化
        5.1.8 沙地农田水分的平衡结构
    5.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宏观农业产业结构
        5.2.1 评价指数及方法
        5.2.2 研究区选择
        5.2.3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组分优势度
        5.2.4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优势度
        5.2.5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干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6.1 研究区选择及数据说明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数据说明
    6.2 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方法
        6.2.1 土地利用变化
        6.2.2 生态系统服务
    6.3 县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应
        6.3.1 县级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6.3.2 县级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6.3.3 县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构成变化
        6.3.4 县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演变
    6.4 乡镇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应
        6.4.1 乡镇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构成
        6.4.2 乡镇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6.4.3 乡镇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演变与耦合状况
    7.1 研究数据来源与方法
        7.1.1 数据来源
        7.1.2 能量与能值的研究方法
        7.1.3 农牧系统耦合度
    7.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演变及分析
        7.2.1 典型县域农牧耦合系统初级生产的能值产出演变与比较分析
        7.2.2 典型县域农牧耦合系统次级生产的能值产出演变与比较分析
    7.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状况的演变规律
    7.4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发展建议
        7.4.1 榆阳区农牧耦合系统生产力稳健发展的建议
        7.4.2 乌审旗农牧耦合系统生产力持续增进的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内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8.1 研究区概况
    8.2 能值分析理论
    8.3 能值分析流程
    8.4 有关能值的计算方法
    8.5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产出的对比分析
        8.5.1 能值投入结构的对比分析
        8.5.2 能值产出结构的对比分析
    8.6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综合指标的对比分析
        8.6.1 净能值产出率
        8.6.2 能值投资率
        8.6.3 环境负荷力
        8.6.4 能值功率密度
        8.6.5 单位面积生产力
        8.6.6 人均能值用量和人均能值占有量
        8.6.7 系统生产优势度和稳定性指数
        8.6.8 系统可持续性指数
    8.7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策略选择
        8.7.1 基于能值分析的偏牧区牧户生态经济系统产业模式优化及发展策略
        8.7.2 基于能值分析的偏农区农户生态经济系统产业模式优化及发展策略
    8.8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发展的时序测度
    9.1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性理论体系
        9.1.1 SEREn 构成理论
        9.1.2 SEREn 协调机制理论
    9.2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发展测度模型构建
        9.2.1 SE 系统发展度与REn 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
        9.2.2 SEREn 协调度
        9.2.3 SE 与REn 协调发展的测度模型
        9.2.4 SE 与REn 协调发展基本类型的综合判定法则
    9.3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的时序测度
        9.3.1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设计
        9.3.2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权重
        9.3.3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功效系数
        9.3.4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发展度与承载力的时序演变
        9.3.5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度的动态演变
        9.3.6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演变状况的综合判定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及其稳健机制
    10.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缺陷
        10.1.1 耦合系统缺陷的内部特征
        10.1.2 耦合系统缺陷的外部特征
    10.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体系构建
        10.2.1 防护型生态结构
        10.2.2 节水型种植结构
        10.2.3 稳定型畜牧结构
        10.2.4 效益型农业产业结构
    10.3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
        10.3.1 政策支持体系
        10.3.2 法规制度支撑体系
        10.3.3 资金保障体系
        10.3.4 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与讨论
    11.1 结论
    11.2 讨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3)乌兰察布市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乌兰察布市基本概况
    2.1 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及植被
        2.1.5 水环境
    2.2 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状况
        2.2.1 土地利用现状
        2.2.2 生态环境现状
    2.3 社会经济状况
        2.3.1 行政区划、人口与劳动力结构
        2.3.2 经济结构状况
        2.3.3 农民收入水平
第三章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3.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3.2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
        3.2.1 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评价模型
        3.2.2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3.2.3 指标要素水平的确定与计算
    3.3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结果分析
    3.4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3.4.1 制度因素
        3.4.2 资源因素
        3.4.3 科技因素
第四章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与机制分析
    4.1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4.1.1 分析方法
        4.1.2 乌兰察布市农业发展系统分析
    4.2 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
        4.2.1 政策机制
        4.2.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个市场主体行为机制
        4.2.3 科技进步机制
第五章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关键支持环节
    5.1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要求
        5.1.1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5.1.2 乌兰察布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5.2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持环节
        5.2.1 制度创新
        5.2.2 投入保障
        5.2.3 科技支撑
第六章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坚持生态立市的战略思想
    6.2 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
        6.2.1 工程措施
        6.2.2 非工程措施
    6.3 大力发展畜牧业
        6.3.1 乳业
        6.3.2 寒羊业
    6.4 分区推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梯度结构
    6.5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
    6.6 法律保障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分析
    1.2 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水资源特点分析
    2.4 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第三章 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分类及其计算方法研究
    3.1 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及分类
    3.2 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思路
    3.3 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及其比较
第四章 乌兰察布盟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4.1 乌兰察布盟现状土地利用格局
    4.2 计算面积的确定
    4.3 农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4.4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4.5 林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4.6 草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4.7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4.8 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4.9 沼泽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概算
    4.10 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
第五章 基于生态环境需水的水资源合理利用
    5.1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原则
    5.2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模式
    5.3 乌兰察布盟生态环境建设探讨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切入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小结
2 土地沙漠化问题研究回顾
    2.1 土地沙漠化概念
    2.2 土地沙漠化成因研究
    2.3 土地沙漠化治理技术研究
    2.4 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研究
    2.5 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研究
    小结
3 土地沙漠化防治理论基础
    3.1 生态学理论
        3.1.1 生态学概念
        3.1.2 现代生态学研究重点
        3.1.3 生态学对土地沙漠化防治意义
    3.2 生态经济学理论
        3.2.1 主要研究内容
        3.2.2 研究方法
        3.2.3 生态经济学在本研究中的作用
    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1 产生背景
        3.3.2 理论核心
        3.3.3 理论内涵
    3.4 制度经济学理论
        3.4.1 制度经济学内涵
        3.4.2 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
    3.5 灾害经济学理论
        3.5.1 灾害经济学主要研究问题
        3.5.2 灾害经济学基本规律及原理
    3.6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小结
4 中国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危害
    4.1 中国土地沙漠化现状
        4.1.1 中国沙漠化土地面积
        4.1.2 中国沙漠化土地的分布
        4.1.3 沙漠化土地类型
        4.1.4 沙漠化土地分布特点
        4.1.5 我国沙漠化土地动态
    4.2 中国土地沙漠化危害
        4.2.1 造成土地退化、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导致农牧业减产
        4.2.2 导致生态环境及生存条件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4.2.3 威胁大中城市、工矿企业及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4.2.4 加剧贫困,影响社会稳定
    小结
5 中国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评估
    5.1 土地沙漠化灾害经济损失评价程序
    5.2 土地沙漠化灾害经济损失评价方法
    5.3 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评价中若干理论问题
        5.3.1 计算基准
        5.3.2 计算内容
        5.3.3 计算参数
        5.3.4 累积破坏量
        5.3.5 基准存量
        5.3.6 最终效果原则
        5.3.7 贴现率在土地沙漠化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5.4 中国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
        5.4.1 土地沙漠化造成土地资源经济损失
        5.4.2 土地沙漠化对农牧业生产损失
        5.4.3 土地沙漠化造成水利设施损失
        5.4.4 土地沙漠化对生活设施(房屋)造成的损失
        5.4.5 土地沙漠化对交通运输损失
        5.4.6 沙尘暴对人类健康影响
    5.5 典型案例—西藏自治区沙漠化经济损失
    小结
6 土地沙漠化防治的综合效益评价
    6.1 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生态资源的价值性
    6.2 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评价的内容
    6.3 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6.3.1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6.3.2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内涵
    6.4 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6.5 全国防治土地沙漠化逆转的经济效益分析
        6.5.1 生态效益
        6.5.2 经济效益
        6.5.3 社会效益
    6.6 土地沙漠化防治效益分析—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河北省沽源县为例
        6.6.1 沽源县概况
        6.6.2 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情况
        6.6.3 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评价
    小结
7 土地沙漠化产生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根源
    7.1 土地沙漠化产生的自然因素及全球变化影响
        7.1.1 干旱气候
        7.1.2 大风
        7.1.3 地表丰富的沙物质
        7.1.4 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地沙漠化影响
    7.2 中国土地沙漠化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
        7.2.1 人口压力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7.2.2 产业结构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7.2.3 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7.2.4 生产方式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7.3 案例—甘肃省民勤绿洲土地沙漠化扩展的原因
        7.3.1 民勤绿洲的基本情况
        7.3.2 民勤绿洲土地沙漠化状况
        7.3.3 民勤土地沙漠化的原因分析
    小结
8 土地沙漠化问题的制度及政策因素
    8.1 土地沙漠化防治利益主体冲突分析
        8.1.1 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利益群体及其理性分析
        8.1.2 土地沙漠化防治主体的利益冲突分析
    8.2 土地沙漠化及影响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制度因素
        8.2.1 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市场失灵问题
        8.2.2 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政府失灵”问题
    8.3 土地沙漠化防治的现实制度问题分析
        8.3.1 土地制度问题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8.3.2 现有的林权制度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8.3.3 投入体制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4 森林生态效益补助政策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5 现行管理制度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6 草原利用制度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7 水资源制度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8 政策失误
    小结
9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之一: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
    9.1 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学原理
    9.2 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
    9.3 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成功的标准
    9.4 我国土地沙漠化分区恢复与重建途径
        9.4.1 干旱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区
        9.4.2 半干旱沙地类型区
        9.4.3 高原高寒沙漠化土地类型区
        9.4.4 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沙地类型区
    小结
10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之二:经济社会发展
    10.1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10.1.1 人力资本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性
        10.1.2 加强沙区人力资本发展的有效措施
    10.2 优化沙区经济结构,实现沙区经济良性循环
        10.2.1 沙区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10.2.2 沙区产业结构应着力战略调整
        10.2.3 积极调整种植业、林业、牧业之间的关系
        10.2.4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10.2.5 调整、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10.3 以解贫、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促进沙区经济发展
        10.3.1 我国贫困地区的成因分析
        10.3.2 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对策
        10.3.3 积极发展沙产业,为沙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
        10.3.4 典型案例—甘肃省张掖市荒漠绿洲特色产业发展
    10.4 倡导生态文明,提高生态伦理道德
        10.4.1 生态伦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
        10.4.2 生态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
    小结
11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之三:制度创新
    11.1 投入体制创新
        11.1.1 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稳定投入机制
        11.1.2 改革投资管理方式,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
    11.2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创新
        11.2.1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原理
        11.2.2 生态效益补偿的基本内容
        11.2.3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途径
        11.2.4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
        11.2.5 开征生态税
    11.3 产权制度创新
        11.3.1 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作用
        11.3.2 完善产权制度,赋予农牧民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
        11.3.3 实行森林产权制度创新
        11.3.4 实行国家生态购买制度
    11.4 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
        11.4.1 水资源利用现状
        11.4.2 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措施
    11.5 草原管理制度创新
    小结
12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之四:保障体系
    12.1 组织保障体系
    12.2 法津保障体系
    12.3 科技支撑体系
        12.3.1 土地沙漠化防治科技支撑现状
        12.3.2 防治土地沙漠化科技支撑重点领域
    12.4 土地沙漠化监测和预警体系
        12.4.1 土地沙漠化灾害监测预警理论
        12.4.2 监测预警指标的选取
        12.4.3 监测方法的选择与推广
        12.4.4 监测体系建设
        12.4.5 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应用
    小结
13 结论及讨论
    13.1 结论
    13.2 讨论
附件1:不同的制度安排对生态治理的影响
附件2:不同国家生态补偿机制
附表1:2000年全国荒漠化省区主要农作物产值统计数据
附表2:1978-2000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附表3: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6)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2.1 几个基本概念
        2.1.1 草原
        2.1.2 可持续发展
        2.1.3 生态经济系统
        2.1.4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
    2.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
        2.2.1 从自然资源价值论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价值
        2.2.2 从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
        2.2.3 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的价值
    2.3 生态经济系统退化原因的理论探讨
        2.3.1 人口数量的增加超出了生态经济系统承载能力
        2.3.2 对生态经济系统索取大大大于投入
        2.3.3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破坏草原生态经济系统
        2.3.4 产权不明造成对生态经济系统的保护与投入动力的缺失
        2.3.5 公共管理制度不合理难以对生态经济系统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
    2.4 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论探讨
        2.4.1 可持续的人口质量观
        2.4.2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和资源利用观
        2.4.3 建立对生态经济系统产品的可持续的消费观
        2.4.4 从老庄思想中汲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元素
        2.4.5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对资源树立欲取先予投入观
        2.4.6 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权明晰观
        2.4.7 建立合理的资源产品价格
        2.4.8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和共同观
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国外经验和借鉴意义
    3.1 世界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情况
    3.2 国外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教训及原因
        3.2.1 开垦草原
        3.2.2 草原过牧
        3.2.3 发展中国家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不足
        3.2.4 草原产权不明晰
    3.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恶果
        3.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退化导致了沙化
        3.3.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4 国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4.1 加大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投入
        3.4.2 明晰草原的产权
        3.4.3 教育牧民与尊重牧民创造力相结合
        3.4.4 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各因子生产的耦合与协调
    3.5 国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3.5.1 理念的借鉴
        3.5.2 可供我国借鉴的措施
        3.5.3 借鉴中的独立思考
4. 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现状及造成的危害
    4.1 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现状
        4.1.1 我国草原的概况
        4.1.2 草原退化现状
    4.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的恶果
        4.2.1 大大减少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4.2.2 降低了大气的质量
        4.2.3 造成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
        4.2.4 日益严重的沙尘暴产生的重要原因
        4.2.5 造成的生物物种损失
        4.2.6 导致了牧民收入的下降
    4.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所造成的损失
        4.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程度的计算
        4.3.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
        4.3.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损失
5. 影响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成因
    5.1 人口压力过大
        5.1.1 大量移民造成人口密度的上升
        5.1.2 大量移民改变了牧区人口的民族比例
        5.1.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人口密度超过草原承载能力
    5.2 过度牧垦
        5.2.1 对草原的滥垦
        5.2.2 对草原过度放牧
        5.2.3 对草原乱樵滥采
        5.2.4 无计划的乱开矿
    5.3 资本投入不足
        5.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是粗放的经营系统
        5.3.2 牧区积累无法提供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所需资金
    5.4 经济结构不合理
        5.4.1 牧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二、三产业的比重小
        5.4.2 牧区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结构决定了人的生存基本上依赖于草原
    5.5 土地制度设计不当
        5.5.1 草原产权制度设计不当
        5.5.2 无形制度中不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5.5.3 公共政策偏差
6. 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
    6.1 关于对草原体养生息的认识
        6.1.1 应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
        6.1.2 休养生息就要减少对草原产品的需求
    6.2 游牧业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
        6.2.1 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游牧业
        6.2.2 赋予游牧业以现代化时代特征
    6.3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
        6.3.1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原则
        6.3.2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可能性
        6.3.3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障碍
        6.3.4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途径
    6.4 减轻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内的人口压力
        6.4.1 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
        6.4.2 向农村转移
        6.4.3 向城镇转移
    6.5 推动生态脆弱地区还草,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6.5.1 从历史经验看应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6.5.2 从市场需求出发应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6.5.3 调整生态脆弱地区的经济结构,应以还草为主
7. 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7.1 确定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硬件—物质基础
        7.1.1 雄厚的粮食和饲草料安全基础
        7.1.2 充足的资金保障
    7.2 确定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的软件—制度保障
        7.2.1 设计适当的有形草原产权制度
        7.2.2 设计适当的无形制度
        7.2.3 设计适当的公共管理制度
8. 结论
    8.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巨大价值
    8.2 我国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已严重退化
    8.3 人类经济活动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8.4 设计科学合理的思路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8.5 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强有力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用地风蚀影响因子与保护性农作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荒漠化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荒漠化的概念与发展现状
        1.2.2 风蚀荒漠化的概况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风蚀荒漠化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1.3.1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概念和分布范围
        1.3.2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位
        1.3.3 北方农牧交错带风蚀沙化现状及其研究综述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地理位置
    2.2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自然条件
        2.2.1 气候条件
        2.2.2 地貌和土壤条件
        2.2.3 植被状况
        2.2.4 水资源状况
        2.2.5 生态环境状况
    2.3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社会经济概况
        2.3.1 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
        2.3.2 土地利用结构与农业产值结构
        2.3.3 农业生产现状
        2.3.4 人口与劳动力状况
        2.3.5 社会文化教育与劳动者素质
        2.3.6 交通与通讯设施的发展
    2.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4.1 研究目标
        2.4.2 研究方法
        2.4.3 数据来源:
第三章 农牧交错带主要风蚀因子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3.1 自然因素对风蚀的影响
        3.1.1 气象因素分析
        3.1.2 土壤因素分析
        3.1.3 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
    3.2 社会因素对风蚀的影响
        3.2.1 人口增长压力对风蚀的影响:人口增加,对资源需求压力增大
        3.2.2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风蚀的影响:耕地扩张,草场锐减
        3.2.3 牲畜头数对风蚀的影响:畜群扩张而草地递减,草地生产力下降
        3.2.4 种植业结构的变化对风蚀的影响:密植作物减少,稀植作物扩大
    3.3 土壤风蚀因子的风洞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3.3.1 实验方法
        3.3.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3.3 不同风速条件下土壤风蚀速率的动态变化
        3.3.4 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的临界起沙风速及风蚀速率分析
        3.3.5 土壤风蚀输沙量空间分布动态变化
        3.3.6 土地翻耕对风蚀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牧交错带武川县种植业子系统抗风蚀能力评价
    4.1 种植业子系统的现状
        4.1.1 种植业子系统是农作制的主体
        4.1.2 种植业子系统生产力水平低,生产风险高
        4.1.3 农田风蚀沙化严重,种植生产的环境条件恶化
    4.2 种植业子系统土壤侵蚀现状
        4.2.1 基于EPIC模型的种植业系统土壤侵蚀量估算
        4.2.2 不同作物种植条件下土壤流失生态价值估算
    4.3 种植业子系统防沙能力分析评价
        4.3.1 系统防沙能力的内涵
        4.3.2 作物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4.3.3 主要作物生产能物流定量分析
        4.3.4 风蚀季节不同作物种植条件下土壤风蚀因子分析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农牧交错带保护性农作制关键技术与区域发展模式分析
    5.1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保护性农作技术评价
        5.1.1 防沙型保护性农作制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选择的原则
        5.1.2 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评价与应用前景
        5.1.3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地区带状间作防沙技术应用分析
        5.1.4 乔、灌、草及作物覆盖技术的评价
    5.2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农作制典型模式分析
        5.2.1 乌盟“进、退、还”农作制模式
        5.2.2 阴山北麓“以丘陵为单元的生态治理”农作制模式
        5.2.3 河北坝上“以经济植被构建防沙型农作制”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防治风蚀沙化的恢复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蚀影响因子及防治措施研究概况
        1.2.2 恢复生态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与测定项目
第二章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现状分析
    2.1 农牧交错带简述
        2.1.1 农牧交错带的含义
        2.1.2 农牧交错带的形成
        2.1.3 农牧交错带的界定
        2.1.4 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环境特征
        2.1.5 农牧交错带的研究进展
        2.1.6 研究区概况
    2.2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基于自然系统的现状分析
        2.2.1 大气环境的变化
        2.2.2 生物资源
        2.2.3 水资源
        2.2.4 生态环境的变化
    2.3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基于社会经济系统的现状分析
        2.3.1 人口的变化
        2.3.2 资源与经济状况的变化
        2.3.3 社会文化教育与劳动者素质
        2.3.4 交通与通讯设施的发展
    2.4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贫困落后与生态退化的症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2.4.1 自然环境因素
        2.4.2 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2.4.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第三章 植被的时空变化及防风蚀作用
    3.1 植被的时空变化
        3.1.1 植被防治土壤风蚀的作用机制与观测方法
        3.1.2 时空植被覆盖度的概念
        3.1.3 不同类型植被覆盖下覆盖度的动态变化
        3.1.4 植被生物量的变化
    3.2 土壤风蚀量的时空变化
        3.2.1 气候因子的时空变化及其对风蚀的影响
        3.2.2 土壤风蚀方程
        3.2.3 土壤潜在风蚀量的动态变化
        3.2.4 土壤潜在风蚀量与时空覆盖度的动态关系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土壤理化特性的时空变化及防风蚀作用
    4.1 土壤机械组成的变化
    4.2 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化
    4.3 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
        4.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
        4.3.2 土壤剖面(深度)平均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
        4.3.3 坡向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4.4 土壤容重的时空变化
    4.5 风洞实验
        4.5.1 风速和土壤风蚀率(风蚀强度)的关系
        4.5.2 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风蚀临界启动风速与风蚀速率分析
    4.6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防治风蚀沙化的主要恢复对策与关键技术研究
    5.1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应遵循的最基本的生态学原理
        5.1.1 生态演替规律
        5.1.2 生态适应性与适宜性原理
        5.1.3 生态位(多样性)原理
        5.1.4 生物间及其生物-环境间相互作用原理
        5.1.5 整体性(系统性)原则
    5.2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
        5.2.1 土地利用类型区的划分
        5.2.2 加强地方政府总体规划
        5.2.3 优先保护天然植被,以修复和重建为辅的原则
        5.2.4 适度利用的原则
        5.2.5 始终把维护当地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5.3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途径
        5.3.1 调整产业结构
        5.3.2 发展生态旅游业
        5.3.3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来资金与人才的流入
    5.4 防治风蚀沙化的主要恢复对策与关键技术研究
        5.4.1 草地防治风蚀沙化的主要对策与关键技术
        5.4.2 退耕地防治风蚀沙化的主要对策与关键技术
        5.4.3 农田防治风蚀沙化的生物保护篱网的建设
    5.5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植被的时空变化及防风蚀作用
        6.1.2 土壤理化特性的时空变化及防风蚀作用
        6.1.3 防治风蚀沙化的主要恢复对策与关键技术研究
    6.2 建议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乌兰察布盟地区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及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病虫害发生和危害
    1.1 病虫害种类:
    1.2 危害特点
2 病虫害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3 治理对策
    3.1 分类施策、综合治理
    3.2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3.3 健全森防机构, 稳定森防队伍
    3.4 实行防治目标责任制

(10)退耕还林(草)与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退耕还林(草)背景
    2.1 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启动
    2.2 内蒙地区退耕还林(草)实施背景
3 内蒙退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内蒙开垦土地情况
        3.1.1 开垦土地情况
        3.1.2 大量开垦土地的原因
    3.2 退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 内蒙地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4.1 基本情况
        4.1.1 自然地理状况
        4.1.2 水土流失状况
        4.1.3 坡耕地状况
    4.2 开展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的必要性
        4.2.1 以粮代赈、退耕还林(草)势在必行
        4.2.2 以粮代赈、退耕还林(草)时机成熟
    4.3 试点示范的主要目标
    4.4 试点示范的主要原则
    4.5 试点示范的确定
5 内蒙地区退耕还林(草)的有益探索
    5.1 概况
    5.2 乌盟退耕还林(草)的有益探索
6 问题与建议
    6.1 调整规划,增加退耕指标
    6.2 建议财政部出台退耕地农业税与相应的乡镇财务管理办法
    6.3 理顺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彻底改变多头管理
    6.4 向受益地区征收生态建设补偿费,国家要增加对内蒙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
    6.5 为确保退耕能真正做到退得下、稳得住、生态建设得好,要在各地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选择不同类型地区进行相关政策和生态退耕
    6.6 切实解决退耕还林(草)过程中国家生态效益、农产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三者之间的矛盾
        6.6.1 提高非退耕地的利用率
        6.6.2 兼顾防护林、经济林和草地种植
        6.6.3 加强对所还林草资源科学利用的规划
7 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的建立及其评价
    7.1 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区域的选择
        7.1.1 可持续发展
        7.1.2 农村区域及农村区域的选择
    7.2 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赋值标准及评价方法
        7.2.1 可持续发展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7.2.2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赋值标准和评价方法
    7.3 卓资县退耕还林(草)前后可持续发展评价
        7.3.1 卓资县退耕还林(草)前可持续发展评价
        7.3.2 卓资县退耕还林(草)后可持续发展评价
    7.4 评价结果分析
        7.4.1 生态评价结果分析
        7.4.2 经济评价结果分析
        7.4.3 社会评价结果分析
8 结论
    8.1 退耕还林(草)方面
    8.2 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方面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乌盟前山地区经济林现状与发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D]. 郭雨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2]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D]. 胡兵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3]乌兰察布市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殿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05)
  • [4]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D]. 罗诗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5]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 刘拓.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6]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5)
  • [7]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用地风蚀影响因子与保护性农作制研究[D]. 何文清.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8]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防治风蚀沙化的恢复生态学研究[D]. 赵彩霞.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9]乌兰察布盟地区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及治理对策[J]. 王世亮,肖东,孔庆云,姜雄.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3(02)
  • [10]退耕还林(草)与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 贾润林.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乌蒙千山地区经济林现状与发展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