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一、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Interactions of Cationic-Anionic Surfactants(论文文献综述)

陈鑫健[1](2021)在《高能氧化剂二硝酰胺铵的防吸湿技术基础研究》文中认为二硝酰胺铵(ADN)是第三代含能材料典型代表之一,具有氧平衡高、高能量性能、燃气清洁的特点,常作为高能氧化剂应用于推进剂中。研究表明,二硝酰胺铵作为固体推进剂氧化剂替代传统氧化剂高氯酸铵后,固体推进剂能量显着提升,固体推进剂特征信号显着降低,且燃烧产物对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二硝酰胺铵材料存在强吸湿性缺陷,该缺陷将导致推进剂稳定性降低,严重影响推进剂的效能,限制了二硝酰胺铵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和发展。因此,二硝酰胺铵防吸湿技术是突破二硝酰胺铵应用瓶颈的关键技术。本论文以降低二硝酰胺铵的吸湿性为研究目标,开展了ADN晶体性质与晶习规律的模拟计算、ADN共晶配体的模拟计算筛选、ADN包覆材料筛选与防吸湿产品制备的基础研究,并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为ADN防吸湿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首先,本论文模拟研究了二硝酰胺铵的晶体性质及晶习规律。通过溶解度参数、内聚能的计算,发现ADN分子间主导作用力为静电相互作用,易溶于极性溶剂或含有氢键的溶剂;通过分子动力学及水分子与不同阴离子铵盐的结合能计算,揭示了二硝酰胺铵的吸湿过程及阴阳离子在吸湿过程中的作用;建立ADN饱和吸湿率计算模型,预测了35℃、50%相对湿度下晶面的饱和吸湿率;建立了晶体成核与生长模型,理论计算了不同溶剂环境下ADN晶体成核速率,并给出溶剂、杂质、温度影响因素对晶体生长速率的影响;通过阴离子在晶体表面扭折位及平坦位的吸附能计算,判断晶体生长的控制步骤在扭折位;根据BFDH,AE,EM三种模型,确定了ADN主要晶面;在晶体形貌的基础上,研究了ADN重要晶面的吸湿性及感度关系,并基于饱和吸湿率计算、晶体形貌、附着能模型,理论计算揭示了溶剂化作用对ADN晶体吸湿性的影响规律。该工作对二硝酰胺铵的结晶工艺优化及晶体控制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和重要参考。然后,本论文建立了ADN共晶配体筛选的计算方法。共晶配体研究对象包括9种含能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CL-20)、苯并三氧化呋咱(BTF)、环四亚甲基四硝胺(HMX)、三硝基甲苯(TNT)、1,3,5-三硝基苯(TNB)、丁四醇四硝基酯(ETN)、环三亚甲基三硝胺(RDX)、2,4,6-三硝基苯甲胺(MATNB)、三硝基氮杂环丁烷(TNAZ)以及1种非含能材料18冠6醚。综合考虑共晶形成的可行性、能量性能、吸湿性能等因素、提出了适用于二硝酰胺铵的防吸湿共晶配体筛选方法,通过分子前线轨道分析、分子静电势分析、共晶晶体结构预测,饱和吸湿率计算方法筛选了防吸湿共晶配体,并通过表面自由能、水分子与共晶表面相互作用能量、阴阳离子表面暴露分析探究了共晶防吸湿机理。研究发现,CL-20、HMX是有可能与ADN形成共晶且能够降低ADN的吸湿性的共晶配体,并具有较好的推进剂应用前景。该工作为ADN共晶配体筛选提供了一套基础模拟计算方法,对ADN共晶防吸湿技术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最后,本论文从十八醇、十八胺、三聚氰胺、巯基聚乙二醇羧酸、巯基聚乙二醇胺、醇胺盐型阴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全氟烷基醚羧酸酯型表面活性剂、羧酸铵型阴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两性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聚叠氮缩水甘油醚、聚苯乙烯、聚氨酯12种包覆材料中,通过计算包覆材料与ADN团簇的结合能筛选出相容性较好的ADN包覆材料,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手段发现相容性较好的包覆材料包覆ADN后的吸湿性降低程度较大的规律;然后开展了包覆产品制备实验,经过工艺条件优化后,在20℃、40%相对湿度条件下测试,二硝酰胺铵的吸湿率由2.68%降低到0.39%。

翁安琦[2](2021)在《表面活性剂复配对焦煤润湿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粉尘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矿井粉尘爆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企业经济损失。因此降低矿井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浓度,是我国煤矿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水喷雾降尘是煤矿井下使用最多的喷雾降尘技术,但其降尘效果不佳,特别是对于疏水性强、粉尘粒径小的呼吸性粉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焦煤润湿性的影响,为提高矿井粉尘防治效果提供支持。本文选用阴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和非离子4种类型共计12种表面活性剂,针对焦煤样品,进行表面张力、接触角和反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可以大幅度提高溶液的润湿性,加入表面活性剂后表面张力和接触角都有所减小,浓度达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并且大部分单体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5%左右。根据实验结果优选出阴离子H95、阴离子AOS、阳离子1227、两性离子CAB-35、两性离子CHSB、非离子CDEA六种润湿性好的表面活性剂。为进一步提高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润湿性,将上述优选出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润湿性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复配溶液的润湿效果优于单体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溶液润湿效果较好。其中阴离子H95+阴离子AOS、阴离子H95+非离子CDEA和阴离子AOS+非离子CDEA三种复配体系产生很好的加和增效的作用,其中阴离子H95+非离子CDEA的复配溶液润湿效果最好,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其他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未产生好的润湿效果。实验选用NaCl、Na2SO4、MgCl2三种无机盐作为增效剂,在0.05%H95和0.05%CDEA的复配溶液中分别添加0.1%NaCl、0.1%Na2SO4、0.1%MgCl2进行反渗实验,结果显示添加0.1%NaCl无机盐的润湿性优于其他两种无机盐(各原料比例为其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通过自主搭建的喷雾降尘实验系统,研究阴离子H95+非离子CDEA+0.1%NaCl、阴离子H95单体、非离子CDEA单体和纯水四种体系的喷雾降尘效果。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H95+CDEA+0.1%NaCl复配溶液降尘率为77.69%,比H95单体溶液降尘率提高了 22.65%,比CDEA单体溶液降尘率提高了 25.07%。润湿剂复配体系0.05%H95+0.05%CDEA+0.1%NaCl对焦煤湿润效果最好。图[41]表[16]参[100]

刘琪[3](2021)在《引气混凝土气孔结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引气剂(AEA)通过向混凝土中引入细小的、均匀分布的气泡,可以早期改善拌合物的工作性、后期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等诸多性能,被作为常用外加剂广泛应用于混凝土中。通常认为引气剂致使表面张力的降低是引气行为的基础,然而仅仅通过表面张力分析引气机理、评价引气能力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引气拌合物的固-液-气三相结构影响因素多且复杂,具体的引气过程与机理一直未得到很好的揭示。因此,研究气泡在水泥浆体中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气泡与水泥等固体颗粒的相互作用,探究材料组成如引气剂种类、粉煤灰及无机盐对引气行为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气孔结构分析仪(AVA)和光学显微镜研究搅拌过程中气泡的形成及静置过程中气孔结构的发展。利用群体平衡模型分析不同种类引气剂的引气过程,该模型通过引气系数和排气系数来表征引气过程。通过比较普通自来水和去气水对静置过程中气孔结构的演化规律,发现了含气量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该过程受气体溶解及扩散的作用。研究掺入阴、阳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硬化砂浆气孔结构,可以发现在气孔引入及发展的共同作用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引入的微小气孔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次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引入的大孔最多,气孔结构主要受表面张力、流变性能及气泡与水泥等颗粒的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泡沫指数(foam index)、有效zeta电位变以及水泥浆体中气泡的上升速率测试分析了气泡与水泥等颗粒的相互作用。泡沫指数试验是一种简单快速确定引气剂掺量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引入水平振荡器,提升了浆体振荡过程的稳定性,减小了人工操作的影响。研究水灰比对泡沫指数试验的影响,发现延长振荡时间可以消除不同振荡频率或不同固体含量对于引气过程无关因素的影响,较优的振荡时间为120s。采用优化后泡沫指数试验方法,试验参数更贴近实际情况,试验结果稳定可靠。通过对表面活性剂溶液-水泥体系的ATR-FTIR测试以及主要水化产物C-S-H及AFt在模拟孔溶液中带电情况的分析,建立了水化水泥颗粒带电的马赛克模型,分析3 000-2 800cm-1处红外光谱特殊的变化,揭示了带不同电性的表面活性剂及其形成的气泡与水泥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掺入粉煤灰后阴、阳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引气行为的差异,发现粉煤灰主要影响是吸附表面活性剂,进而导致增大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但含气量相同时,同种气孔结构仍有差异。利用掺入表面活性剂后水泥和粉煤灰等颗粒的zeta电位变化评价了固体颗粒和表面活性剂/气泡的相互作用,发现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固体颗粒相互作用较强,zeta电位变化大的配合比,大孔及小孔的数量均会提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较弱,仅小孔受其影响,大孔受流变参数的影响更显着,粉煤灰增大了黏度进而增加了大孔含量。研究外掺无机盐对新拌水泥砂浆气孔结构的影响。发现Na2SO4会增大新拌浆体的含气量,Na Cl可略微增大砂浆含气量,而Ca Cl2会降低含气量。研究还发现对于同一种无机盐,盐掺量增大可以增加新拌水泥砂浆中大气泡的含量同时降低小气泡的含量。基于液相中气泡上升曳力公式,提出了掺表面活性剂水泥浆体中气泡与水泥颗粒相互作用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了Na2SO4、Na Cl及Ca Cl2等无机盐对相互作用系数的影响,发现随着相互作用系数的增加,气泡与水泥颗粒的相互作用增大,新拌水泥砂浆中0~200μm气泡含量及气泡比表面积线性降低,而>1000μm气泡含量及气泡间距系数线性增大。

刘硕[4](2021)在《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井粉尘防治与井下职工的人身健康及煤矿的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喷雾除尘是我国广泛采用的降尘措施之一,在喷雾除尘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除尘效率。借助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在矿井喷雾除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有助于降低宏观实验的盲目性和繁琐性,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两性表面活性剂BS-12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7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表面活性剂在矿井喷雾除尘中雾化、捕尘和保水等环节的微观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以上研究,以期为表面活性剂在矿井粉尘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微观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表面活性剂对喷雾雾化特性影响机理研究。构建了表面活性剂气-液界面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到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界面构型特征,通过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的排布方式与各组分相对数密度以及分子的首尾角度分布有关,这种有序排布是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原因。表面张力的降低使得雾滴的表面积增大,粒径减小,从而提高雾化效果。(2)表面活性剂对雾滴捕尘能力影响机理研究。通过煤尘自然吸水实验和构建的煤壁模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水在煤尘表面吸附特性的影响。利用分子表面静电势,揭示了表面活性剂对煤润湿性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增强了水与煤尘的结合能力,有利于雾滴对煤尘颗粒的捕获,煤分子吸附表面活性剂后,通过增大与H2O分子的电势差,提高煤表面润湿性,增强雾滴捕尘能力。对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使雾滴捕获能力提升最强。(3)表面活性剂保水性及无机盐对其强化作用机理研究。构建了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到了H2O分子在表面活性剂头基及无机盐周围的排布规律和相互作用关系,结合实验,验证了表面活性剂的保水性。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通过极性头基周围形成的多层水合层起到保水作用,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添加无机盐会对降尘液的保水作用起到更有益的效果。根据H2O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头基的离解能垒判断四种表面活性剂头基的保水能力排序为:SDS>BS-12>AEO-7>DTAB。(4)表面活性剂抑尘性能实验研究。利用自行搭建的喷雾降尘实验平台,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在喷雾降尘实验中针对不同煤种煤尘的降尘效果,并进一步确定了SDS的最优添加浓度。结果表明,添加SDS后,黑岱沟长焰煤、镇城底焦煤、阳煤五矿无烟煤的全尘降尘率分别增加至94.57%、90.80%和87.96%,在实验条件下,确定了SDS对于这三种煤尘降尘的最优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2%,0.4%和0.3%。

王双妮[5](2021)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水煤浆中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分散调控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愈发重视,对废水处理和水资源保护的投入也越来越大。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含有较多有机物并且具有一定热值,如果能将其当作资源加以有效回用,则可以在环境治理的同时变废为宝,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备水煤浆就是一条资源化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效途径。本文主要采用实验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展开研究,聚焦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水煤浆体系的分散调控机制和添加剂作用机理,以期对废水水煤浆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将高浓度有机废水分为两大类:水分含量高的工业有机废水和疏水性强含水量低的有机废液,其中疏水性强的有机废液又分为含油废液和有机溶剂,针对这些废水的不同特性展开针对性研究,进行添加剂适配性实验,并结合煤水界面特性实验得到了不同体系中添加剂的分散稳定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有机废水水煤浆中阴离子添加剂效果较好,含油废液水煤浆中非离子添加剂效果较好,有机溶剂中大分子添加剂效果较好。对于废水中的重要组分氨氮和酯类有机小分子,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吸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对添加剂在煤颗粒表面吸附的影响,获取了吸附构型等微观特性,得到分子密度分布和吸附能等数值模拟结果。研究表明,在酯类有机小分子溶液中,添加剂的吸附量增加且吸附构型更加紧密,有利于提高水煤浆的成浆浓度;在氨氮溶液中,添加剂的吸附量也增加但吸附构型疏松,导致水化膜中密封的水分子的数量增加,溶液中的自由水减少,不利于提高成浆浓度。运用扩展DLVO理论对浆体两相体系的分散稳定性能进行探究,考虑了极性相互作用能、静电相互作用能、范德华相互作用能和空间稳定化作用能。结合接触角、Zeta电位、离子浓度和吸附层厚度等实验测量数据,可直接计算废液水煤浆体系中的各种相互作用能,为体系的分散调控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发现,水煤浆体系中的范德华相互作用能和极性相互作用能均为负值,属于吸引力;而静电相互作用能和空间位阻作用能均为正值,属于排斥力。要使整个体系处于分散稳定状态,则应使体系的总相互作用能为正值。因此大分子添加剂往往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能,但同时由于其具有明显的增粘效应,需在粘度和稳定性两种性能间进行平衡衡量。

樊小伟[6](2021)在《超薄电解铜箔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调控及其表面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结合铜箔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和高性能发展要求,围绕当前锂电铜箔抗拉强度低延伸率小、高频铜箔粗糙值高剥离强度差等问题,开展了单种添加剂以及钨酸钠、稀土、CNTs作用铜箔沉积的组织性能影响规律,实验分析了CuZn合金箔的共沉积技术,并深入研究了超薄铜箔的制备新方法及其微观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构效关系。实验发现,单独添加Cl-、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羟乙基纤维素(HEC)的铜箔均出现针孔,但Cl-表现出光亮剂作用,HEC提高电流效率,最高至98.75%。SPS增强铜箔(220)晶面取向,细化晶粒,提升抗拉强度,但析氢严重,降低电流效率。聚乙二醇(PEG)降低铜箔粗糙值,减少铜箔针孔,同时提高抗拉强度与延伸率。胶原蛋白细化晶粒,过量的胶原蛋白造成局部晶粒异常长大,整体力学性能差。实验优选15 mg/L Cl-、3 mg/L SPS、10 mg/L胶原蛋白、5 mg/L PEG、8mg/L HEC为组合添加剂,制备出6~8μm双光面电解铜箔。电流效率η=92%,粗糙值Rz=1.47μm,抗拉强度σb=518 MPa,延伸率ε=4.2%。采用钨酸钠微粗化的瘤点颗粒由圆整球形变为竖直米粒状,铜箔光面粗化瘤点颗粒随钨酸钠浓度增大而增大,实际添加不超过0.05g/L。加入稀土促进Cu沉积,提高极限电流密度,增强微粗化能力,细化电结晶组织。微粗化瘤点颗粒排列更加均匀紧密,米粒状瘤点纵横向尺寸比增加,比值≥1.9。经钨酸钠微粗化的表面积相比原始表面积提升了20.6%,剥离强度由生箔的0.33 N/mm提升至1.29N/mm。添加0.05~0.15 g/L硫酸铽后,粗糙值Ra降低至0.304μm;表面积提升了42.33%,剥离强度提高至1.43 N/mm。微粗化最佳工艺:H2SO4 100g/L、Cu2+10 g/L、钨酸钠0.05 g/L、硫酸铽0.10 g/L为微粗化液,在电流密度20~25 A/dm2下室温微粗化3 s时间,实现铜箔光面粗糙值小幅增加而剥离强度大幅提升。采用硫酸:硝酸=3:1的混酸处理后,CNTs表面成功引入含氧基团,消除团聚现象,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PDDA,CNTs表面带电量由负转正,实现CNTs与Cu2+共沉积,制备Cu/CNTs铜箔。经微观组织结构分析,Cu/CNTs铜箔组织中CNTs呈网格交错式分布,由于CNTs的存在,晶体中出现以(111)为共格晶面的纳米孪晶,尺寸≤10 nm,同时晶体还存在微纳组织结构,三者协同作用显着提升铜箔力学性能。单层Cu/CNTs铜箔表面粗糙值高,通过添加6mg/LMPS、10mg/L Cl-与4mg/LPDDA,制备三明治夹层型Cu-Cu/CNTs-Cu复合铜箔,可降低铜箔粗糙值Rz≤1.5μm。本次实验添加0.1g/LCNTs制备的复合铜箔电阻率相比纯铜箔仅增加2%,延伸率ε为3.27%,仅降低8%,抗拉强度大幅增加至582MPa,提升了62%。此外,CNTs作用可减小铜箔内应力,稳定组织性能。CV测试分析酒石酸钾钠络合体系可有效缩小Cu2+、Zn2+的还原电位,电位区间最低可降至0.13V,有利于Zn2+沉积。同时,CuZn合金共沉积受阴极电位影响大,属于非正则共沉积,为不可逆还原反应,表现出连续成核方式。微量的Bi能降低Zn含量,减小内应力,有效缓解CuZn合金微观组织开裂现象。实验得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受阴极电位的增加,发生阴极电位依赖性有机层吸附,抑制CuZn合金沉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减小CuZn共沉积过电位,表现为阴极去极化作用。苯并三氮唑(BTA)增大CuZn共沉积过电位,表现为阴极极化作用。聚乙二醇(PEG)不适应酒石酸钾钠络合体系。SDBS抑制CuZn共沉积能力大于BTA的促进共沉积作用,整体表现为去极化效应。此外,CuZn合金沉积过程可瞬时形成双电层结构,促使形核在2s内完成,结晶为合金晶体;并且CuZn合金仍为Cu晶体结构,Zn沉积进入Cu基体内,内应力增加,引起Cu(311)晶面择优取向,Zn含量随电流密度增加而增加。

连雅君[7](2021)在《狗骨胶、双膝骨胶宝抗骨质疏松症大鼠的疗效观察及RANKL/OPG/TRAF6信号通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开发抗骨质疏松症新型药物奠定基础,探索狗骨胶、双膝骨胶宝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疾病上的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拓宽中医药在动物药材应用上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研究方法①理论探究:梳理历代中医着作、中医家对骨质疏松症的病机、病因及治疗等方面的文字记载,对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认知及治疗思路做出归纳总结;通过“以形补形、五行生克”及“温肾助阳,活血通经”理论分别探究狗骨胶及双膝骨胶宝二者治疗骨质疏松症中医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②实验研究:通过超高效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点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狗骨胶、炒制的狗骨粉进行成分分析及鉴定,比较不同的炮制方法下二者在成分上的差异,对比总结狗骨胶炮制方式的优点及在促吸收和抗骨质疏松症治疗方面的优势;通过比较戊酸雌二醇、狗骨胶、双膝骨胶宝治疗维甲酸骨质疏松症模型雌性大鼠的基础体重,肛温,耳廓局部温度,内脏指数,骨密度,骨矿量,HE染色,MASSON染色的差异进行组间观察,分析狗骨胶、双膝骨胶宝抗骨质疏松症药效研究;通过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磷、钙、碱性磷酸酶,尿磷、钙,ELISA法检测血清OC、PN1P、CTX-1,分析狗骨胶、双膝骨胶宝对骨代谢的影响;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OPG,用WB、PCR法检测RANK、RA NKL、OPG、TRAF6、NF-κB指标在蛋白、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RANKL、OPG的阳性表达,探究狗骨胶、双膝骨胶宝抗骨质疏松症在经典机制RANKL/OPG/TR AF6的效果,分析其在经典通路RANK/RANKL/OPG及TRAF6/NF-κB信号通路上的治疗作用,研究狗骨胶、双膝骨胶宝抗骨质疏松症内在机制。研究结果①理论研究结果:骨质疏松症疾病是一种符合中医概念骨痿的疾病,病位于肾,牵连肝脾,以阴阳失调为根,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病机多与肾脏亏损,筋骨萎弱有关,可将肾精亏虚,瘀血阻滞,筋骨萎弱总结为本病的根本病机;骨痿的病因则与外邪风寒湿邪所感、情志失调、先天后天失调等有关。治疗的方法有温补肾阳法、滋补肾阴法、阴阳双补法、脾肾并治滋肾阴化湿痰法,肝肾并治补益肝肾法等。“以骨补骨,五行生克”理论为狗骨胶治疗骨质疏松症疾病的理论基础,双膝骨胶宝的理论基础基于仲景肾气丸加减变化而成,该方应用温肾健脾,活血通经法治疗肾阳虚血瘀类骨质疏松症。②实验研究结果正离子模式下,通过匹配分析筛选差异性成分212种,负离子模式下,筛选并匹配分析出差异性成分125种。正离子模式下,狗骨胶相对表达量偏高的成分有阿普比妥、胆碱、甜菜碱、脯氨酸、L-苯丙氨酸、荆芥内酰胺、新海藻糖、苦参碱、羟脯氨酸等,其中氨基酸6种;负离子模式下,狗骨胶相对表达量偏高的成分有:琥珀酸盐、脯氨酸、腺嘌呤、黄嘌呤、柠檬酸、异丁酮、L-正亮氨酸、肉豆蔻酸、白氨酸、肾上腺酸、次黄嘌呤、硬皮酸、色氨酸等,其中氨基酸4种。经维甲酸造模的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BMD、BMC含量明显下降(P<0.001),经戊酸雌二醇片、狗骨胶、双膝骨胶宝药物治疗后的BMD、BMC含量明显上升(P<0.01,P<0.001);HE染色结果表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骨小梁间隙增大(P<0.01),经双膝骨胶宝药物治疗后骨小梁的数量有所增加(P<0.01),骨小梁间隙距离呈现明显减少(P<0.05)。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血清ALP含量显着地升高(P<0.001),经戊酸雌二醇片、狗骨胶、双膝骨胶宝的药物治疗后ALP含量均出现了明显下降(P<0.01,P<0.001);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血清钙含量降低(P<0.05),经双膝骨胶宝药物治疗后血清钙含量升高(P<0.05);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血清磷含量明显升高(P<0.05),经戊酸雌二醇片、狗骨胶的药物治疗后血清磷含量明显降低(P<0.05);经双膝骨胶宝药物治疗后的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尿钙含量明显有所下降(P<0.01),模型大鼠的尿磷含量明显有所上升(P<0.05),经戊酸雌二醇片、狗骨胶、双膝骨胶宝的药物治疗后尿磷含量明显有所下降(P<0.05,P<0.01);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血清的PN1P含量有所下降(P<0.001),经过戊酸雌二醇片、狗骨胶、双膝骨胶宝的药物治疗后的PN1P含量有所上升(P<0.05);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CTX-1含量有所上升(P<0.05),经戊酸雌二醇片、狗骨胶、双膝骨胶宝的药物治疗后CTX-1含量明显有所下降(P<0.05,P<0.01);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骨钙素含量明显下降(P<0.01),经戊酸雌二醇片、双膝骨胶宝的药物治疗后骨钙素含量显着升高(P<0.05,P<0.01)。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血清OPG含量明显降低(P<0.05);经戊酸雌二醇片、狗骨胶、双膝骨胶宝的药物治疗后血清OPG含量均有明显上升(P<0.01,P<0.001);经维甲酸造模的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胫骨RANKL、TRAF6、NF-κB1蛋白质含量明显上升(P<0.01,P<0.05),OPG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P<0.001);经戊酸雌二醇片、狗骨胶、双膝骨胶宝的药物治疗后大鼠胫骨RANKL蛋白质浓度含量有明显减少(P<0.05);经戊酸雌二醇片、狗骨胶、双膝骨胶宝的药物治疗后大鼠胫骨TRAF6蛋白质的含量明显减少(P<0.001),大鼠胫骨OPG蛋白质总含量明显升高(P<0.05);经戊酸雌二醇片、狗骨胶、双膝骨胶宝的药物治疗后大鼠胫骨NF-κB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P<0.001);经维甲酸造模的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RANK、RANKL、TRAF6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含量明显升高(P<0.01),OPG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含量明显降低(P<0.05);经戊酸雌二醇片、狗骨胶、双膝骨胶宝的药物治疗后大鼠RANK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含量显着降低(P<0.01,P<0.05);经戊酸雌二醇片、双膝骨胶宝的药物治疗后大鼠RANKL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经戊酸雌二醇片、狗骨胶、双膝骨胶宝的药物治疗后OPG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P<0.05);经戊酸雌二醇片、狗骨胶、双膝骨胶宝的药物治疗后TRAF6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股骨颈中OPG阳性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经戊酸雌二醇片、狗骨胶、双膝骨胶宝的药物治疗后大鼠OPG阳性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P<0.05);经维甲酸造模的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股骨颈中RANKL阳性表达量明显增高(P<0.001),经戊酸雌二醇片、狗骨胶、双膝骨胶宝的药物治疗后大鼠RANKL阳性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1)。结论狗骨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海藻糖、苦参碱、柠檬酸、氨基酸等成分与骨质疏松症相关联,相对含量较高的氨基酸以羟脯氨酸、脯氨酸为主,与骨质疏松症治疗关系密切;狗骨胶中含有的胶束化成分琥珀酸盐、硬脂酸具有增溶效果可促吸收,B族维生素有利于维持维生素的稳定性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狗骨胶、双膝骨胶宝均可通过调节骨密度水平、骨新陈代谢水平等方式抵抗骨质的流失,可调节RANKL/RANK/OPG信号通路,降低TRAF6含量抑制NF-κB1的炎症反应,通过调控RANKL/OPG/TRAF6信号通路达到抗骨质疏松症疗效。

张晓雨[8](2020)在《电极和电解液性质对电化学改性无烟煤甲烷吸附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层中富含的甲烷是优质的清洁能源,但是无烟煤具有对甲烷吸附性强和渗透性差的特点,严重影响了甲烷的开发利用。电化学作用可以有效改变煤的孔裂隙结构和表面特性,达到降低甲烷吸附、强化甲烷解吸和渗流的目的,但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外加直流电场强度和电解液浓度对改性煤样孔裂隙结构和表面基团变化的影响,而针对电极材料和电解液性质的优选以及电化学改性无烟煤的微观分子动力学和能量机制却鲜见报道。鉴此,本文选用山西晋城寺河矿二号井的15号无烟煤样在不同电极材料、不同电解液性质条件下进行电化学改性实验,通过对改性前后煤样的甲烷吸附和解吸特性对比分析,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改性效果进行微观机理解释。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实现电化学方法强化无烟煤中甲烷的抽采提供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优选的依据。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不同电极材料的改性效果与机理。在自行研制的电化学改性实验装置中,采用铁、铜、铝和石墨等四种电极对无烟煤样进行了电化学改性实验,比较了四种电极材料对电化学改性无烟煤甲烷吸附量和最终解吸率的影响,通过改性后煤样孔隙结构和表面特性的变化对四种电极材料的改性效果与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种电极材料改性后的无烟煤样对甲烷吸附性能均有所降低,解吸率均有所升高,石墨电极改性后效果最明显。不同电极材料对无烟煤改性效果的差异在于电极反应的不同,石墨电极改性时,一方面产生较多的H+离子对煤表面酸化,减少了煤表面甲烷的吸附位,使得甲烷吸附量降低;另一方面产生的H+离子溶蚀了煤中的碳酸盐和FeS2矿物,增加了煤中孔的连通性,导致甲烷解吸率升高。铝、铁和铜等金属电极改性时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金属阳离子和H+离子,在阴极发生了还原反应以及矿物的晶格取代,占据甲烷的吸附位,导致了甲烷的吸附量降低。不同电极材料电化学改性后无烟煤对甲烷吸附能力降低的根本原因在于石墨电极改性时煤表面酸性基团的增加以及金属电极改性导致的晶格取代降低了煤的表面能量。(2)不同电解液的改性效果与机理。在电化学改性实验装置中,采用Na2SO4、Fe2(SO4)3、CuSO4和Al2(SO4)3等四种电解质溶液对无烟煤进行了电化学改性实验,比较了电解液中金属阳离子性质对电化学改性无烟煤甲烷吸附量和最终解吸率的影响,并通过改性后煤样孔隙结构和表面特性的变化对不同电解液的改性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种金属阳离子电解液改性后,无烟煤的甲烷吸附能力均有所降低,解吸率均有所升高,Al2(SO4)3电解液改性后效果最明显。不同电解液改性效果的差异在于电解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迁移能力的不同以及金属阳离子与煤表面基团反应能力的差异。电化学改性过程中钠离子的迁移能力较强,但与煤表面基团的反应能力较差,导致Na2SO4电解液改性效果较差。电化学改性过程中铁和铜离子的迁移能力较差,但与煤表面基团的反应能力较强,导致Fe2(SO4)3和CuSO4电解质溶液改性效果较好。电化学改性过程中铝离子的迁移能力较强,且与煤表面基团的反应能力较强,因此Al2(SO4)3电解质溶液改性效果最好。不同电解液电化学改性后无烟煤对甲烷吸附能力降低的根本原因在于金属阳离子迁移以及与煤表面的反应降低了煤的表面能量。(3)电化学作用改变无烟煤的分子结构。结合煤样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13C谱、XPS和透射电镜等测试,研究了本次实验所用无烟煤样的分子结构以及电化学改性前后无烟煤样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晋城寺河矿二号井15号无烟煤自然煤样的芳香结构以萘环、蒽环和菲环为主;无烟煤结构中有一定的氧桥接碳,以单键形态赋存为主,而羰基碳和羧基碳占比较少;脂肪碳以亚甲基和次甲基的形式存在,而含氧官能团主要以羰基氧和羧基氧为主。电化学改性作用主要降低了无烟煤表面烷基的数量,增加了羧基的含量,并未改变无烟煤样的芳香结构。基于测试结果构建了改性前后无烟煤样的大分子平均结构模型,通过碳含量、煤密度和甲烷吸附验证了分子模型的准确性,为甲烷吸附的模拟提供了模型基础。(4)电化学对无烟煤甲烷吸附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基于构建的电化学改性前后晋城寺河矿二号井15号无烟煤样分子结构模型,模拟分析了电化学改性对甲烷在无烟煤表面吸附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电化学改性后无烟煤对甲烷分子的吸附量减少,而甲烷分子的自扩散系数增大,更有利于甲烷解吸。电化学改性后无烟煤与甲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降低是改性后甲烷吸附量降低的根本原因。

李哲[9](2020)在《低渗透油藏自乳化驱油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低渗透油气藏已经成为我国提高油气产量、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开发方向。然而,由于存在储层物性差、孔喉细小、毛管力影响大、贾敏效应强等问题,导致常规水驱过程采收率低。表面活性剂驱是启动残余油的有效方式之一,其中乳状液的形成、稳定及其在地层内的运移可起到提高微观洗油效率和扩大宏观波及体积的作用。由于自乳化方法可在很低甚至无外加能量作用下增强原油乳化性能,并生成尺寸较小的乳状液液滴。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快速自乳化原油的增效驱油方法,在地层多孔介质中靠流体流动剪切作用将原油自乳化形成尺寸小于相应多孔介质平均孔径的乳状液液滴,进而有效启动驱替剩余油。首先,采用分子设计合成一种具有水溶性、高表(界)面活性阴离子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APGSHS),表征其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然后,将其分别与阳离子、阴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利用分子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制备出可产生超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自乳化驱油体系:3000 mg/L APGSHS/CTAB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复配摩尔比为6:4)。该体系在一次上下倒置的条件下即可快速自乳化原油形成平均液滴粒径约为0.2μm的乳状液,并且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然后,采用动态光散射(DLS)、静态多重光散射(S-MLS)和三段式流变学等方法研究得到自乳化体系增强乳化性能的效果及作用机制。通过改变自乳化体系的浓度、复配摩尔比、复配结构对称性等因素,探究自乳化体系超低界面张力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协同机制。结果表明,具有合适的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非对称性的APGSHS/CTAB自乳化体系,在较宽的浓度和复配摩尔比范围内均表现出较好的水溶性,可以产生超低油水界面张力。此外,研究了超低油水界面张力自乳化体系优异的耐盐能力,并借助一系列混合胶束模型和理论计算方法揭示了自乳化体系超低界面张力的形成机制。利用低渗透岩心物理模拟驱替实验,表明最佳的自乳化驱油体系可在水驱后有效启动剩余油,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11.95%~14.14%。自乳化驱油体系通过超低界面张力和快速自乳化原油的机理,借助流动过程中接触原油产生的界面扰动和剪切作用,可有效启动和运移多孔介质中的剩余油,提高原油采收率。这些成果为低渗透油藏改善水驱与提高采收率新技术研究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王增资[10](2020)在《基于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构筑的响应体系及其应用性能》文中提出张希院士提出的具有两亲性的超分子(又称超两亲分子),因其易于制备、自组装行为丰富且易于解离的优点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其中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结合形成的超分子,一般又称之为离子对,可以通过将阴阳离子直接混合后制成,相比其他超分子制备方法更为简单。聚醚胺是主链上引入乙氧基或丙氧基的伯胺,具有较低的生物毒性且己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化生产。将其与各种类型的脂肪酸结合形成离子对,预期其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会相当优秀。另外,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结合方式和聚醚胺分子中的烷氧基结构等性质赋予了这些离子对丰富的刺激响应性能。因此研究此类离子对,对于响应型体系的构筑及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原油开采等)具有深刻意义。基于对聚醚胺与脂肪酸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离子对的认识,本文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研究。(1)是使用这种离子对作为表面活性剂,利用其易解离的特性制备响应型泡沫体系;(2)是利用聚醚胺能与原油中脂肪酸原位形成的活性物质的特性,构建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的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体系;(3)是利用聚醚胺与脂肪酸形成的具有良好流动性与导电性的表面活性剂,将其转而作为离子液使用,并探究该类离子液独特的温度响应相迁移能力。本论文的结构安排与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介绍了胶体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的基本概念;双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及优缺点;超分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由来及应用;脂肪酸与反离子结合后的物化性质,以及构筑得到的复杂聚集体;已有报道的响应型泡沫的主要类型及响应机理;ASP三元复合驱的基本概念,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质子型离子液的基本知识,以及阴阳离子的选用对其性能的影响。最后引出本文的选题依据,内容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聚醚胺-脂肪酸型“拟双子”表面活性剂稳定的CO2响应型水基泡沫。该部分通过简单混合长链脂肪酸(LCFA)和聚醚胺D 230的方式制备了具有高表面活性的“拟双子”表面活性剂,简称为D-LCFA。D-LCFA构筑基元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表明,这种离子对型的表面活性剂可用于制备CO2响应型水基泡沫。1HNMR和FT-IR的表征证明了 D-LCFA的构筑基元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其通过无溶剂直接混合(Bronsted酸碱结合)的制备方式是简单且环境友好的。“拟双子”结构使得D-LCFA具有较好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且有利于泡沫的生成。偏光片观察、流变学测试、FF-TEM和Cryo-TEM观察等结果表明D-LCFA水溶液中不同的聚集体会导致不同的泡沫性质。向由D-LCFA稳定的水基泡沫中通入CO2约30秒即可使水基泡沫失稳,而加热并通入N2约10分钟除去CO2又可以重新生成稳定泡沫。其CO2响应性质可以归因为脂肪酸与聚醚胺形成的离子对会随着CO2的通入和排出发生可逆的解离和再结合。预期此CO2响应型泡沫可应用于诸如泡沫压裂、泡沫强化采油或回收含辐射材料等实际生产中。第三部分,聚醚胺作为三元复合驱中的替代用碱。该部分针对传统碱在驱油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使用聚醚胺D230替代传统用碱的方案。使用诸如NaOH或Na2CO3等传统碱作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用碱,会因其固有缺点而备受限制。例如传统碱会导致驱替液注入含高浓度二价离子地层水后出现结垢现象,还会强化蒙脱土或高岭土等粘土在水中的分散。这些都会对地层造成破坏,并为采出液后处理带来困难。而聚醚胺D230可作为替代用碱来回避上述问题。D230可以中和原油中的酸性组分(主要是脂肪酸)以生成具有界面活性的皂,有助于原油在水中的乳化。接触角测试表明使用D230水溶液清洗被原油污染的石英片,可有效将石英片从油润湿转变为水润湿。填砂管模拟驱油实验表明注入D 230/S/P驱替液可以将约19.23%OOIP的残油从地层中采出。碱/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测试证明D 230对于聚合物水溶液的粘度影响较小。稳态沉淀测试发现将D230注入含有较高Ca2+浓度的地层水后没有沉淀生成,预计D 230不会在地层中产生结垢现象。粘土分散液的胶体稳定性测试表明D230可以抑制粘土的分散性。作为三元复合驱传统碱的替代物,D230不仅提升了强化采油的效率,也解决了传统碱带来的诸如二价离子沉淀、生物毒性高、流体粘度低以及粘土分散性强等问题。第四部分,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作为离子液的独特性能。该部分探究了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作为离子液使用的可能性。离子液可作为催化剂的携带剂或活化剂,然而其在反应之后的分离再回用比较困难,因此使用具有可逆相迁移性质的离子液是更好的选择。本文中一系列简称为PEA-FA的室温质子型离子液,是通过简单混合聚醚胺(PEA)和脂肪酸(FA)制得的。1H NMR和FT-IR测试证明了聚醚胺和脂肪酸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PEA-FA可以被认为是质子型离子液。密度和流变学测试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其符合离子液的一般规律,并且其粘度相对较低。TGA和DSC结果表明PEA-FA的熔点低于室温,并且其热稳定性较弱。分配系数测试表明PEA-FA可以在乙酸乙酯相与水相之间自由迁移。作为一种典型的质子型离子液,PEA-FA可以用作有机反应的携带剂或者活化剂,其温度响应性能使其可以在反应后重新回用。

二、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Interactions of Cationic-Anionic Surfacta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Interactions of Cationic-Anionic Surfactants(论文提纲范文)

(1)高能氧化剂二硝酰胺铵的防吸湿技术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二硝酰胺铵介绍
    1.3 二硝酰胺铵防吸湿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球型化造粒技术
        1.3.2 共晶法
        1.3.3 表面包覆法
    1.4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1.4.1 理论计算方法
        1.4.2 实验方法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ADN晶体性质与晶习规律的模拟计算研究
    2.1 引言
    2.2 模拟计算
        2.2.1 模拟计算参数验证
        2.2.2 ADN溶解度参数
        2.2.3 ADN晶体吸湿机理
        2.2.4 ADN不同溶剂下的标准溶解焓
        2.2.5 ADN晶体生长模拟
        2.2.6 ADN晶体生长速率
        2.2.7 真空环境下的ADN晶体形貌预测模型
        2.2.8 ADN晶面离子径向分布
        2.2.9 ADN晶面的饱和吸湿率计算
        2.2.10 ADN晶面带隙计算
        2.2.11 ADN晶面的表面自由能计算
        2.2.12 修正附着能模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模拟计算参数验证
        2.3.2 ADN分子间作用力
        2.3.3 溶解特性分析
        2.3.4 ADN吸湿过程分子动力学模拟
        2.3.5 不同阴离子铵盐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
        2.3.6 不同溶剂下的ADN晶体成核速率
        2.3.7 ADN阴离子在晶体表面的吸附能
        2.3.8 ADN晶体生长模拟
        2.3.9 溶剂对ADN晶体生长速率的影响
        2.3.10 杂质对ADN晶体生长速率的影响
        2.3.11 温度对ADN晶体生长速率的影响
        2.3.12 真空环境下ADN的晶体形貌及主要晶面
        2.3.13 ADN晶面特征分析
        2.3.14 ADN晶面吸湿率分析
        2.3.15 ADN晶面撞击感度分析
        2.3.16 溶剂化作用对晶体形貌的影响
        2.3.17 溶剂化作用对晶体吸湿性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DN共晶配体的模拟计算筛选
    3.1 引言
    3.2 模拟计算
        3.2.1 分子前线轨道
        3.2.2 分子静电势
        3.2.3 共晶结构预测
        3.2.4 ADN共晶的晶体形貌预测
        3.2.5 共晶吸湿性预测
        3.2.6 水分子与ADN共晶表面相互作用能量分析
        3.2.7 共晶表面阴阳离子分布
        3.2.8 共晶表面自由能
        3.2.9 氧平衡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共晶配体的硬度
        3.3.2 共晶形成的可行性
        3.3.3 共晶结构预测
        3.3.4 ADN共晶的晶体形貌预测
        3.3.5 ADN共晶吸湿率预测
        3.3.6 ADN共晶防吸湿机理研究
        3.3.7 ADN及共晶配体能量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DN包覆材料筛选与防吸湿产品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包覆样品实验制备方法
        4.2.4 包覆球型化工艺研究
    4.3 模拟计算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包覆材料种类对ADN吸湿性的影响
        4.4.2 搅拌转速对ADN颗粒平均粒径的影响
        4.4.3 分散介质粘度对ADN颗粒平均粒径的影响
        4.4.4 ADN包覆球形化颗粒形貌分析
        4.4.5 ADN包覆球形化颗粒基础性能分析
        4.4.6 ADN包覆球形化颗粒热安定性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与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2)表面活性剂复配对焦煤润湿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喷雾降尘技术的研究现状
        1.3.2 煤尘润湿性研究现状
        1.3.3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焦煤润湿特性及表面活性剂润湿理论研究
    2.1 煤尘的组成及物理化学性质
        2.1.1 煤尘组成
        2.1.2 煤的分类
        2.1.3 焦煤的性质
    2.2 表面活性剂润湿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表面活性剂单体的润湿性实验研究
    3.1 表面活性剂单体初选
        3.1.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3.1.2 实验原料
    3.2 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测定
        3.2.1 实验方法
        3.2.2 实验结果和分析
    3.3 表面活性剂接触角测定
        3.3.1 接触角测定实验方法
        3.3.2 实验结果和分析
    3.4 表面活性剂毛细反渗实验测定
        3.4.1 毛细反渗测定实验方法
        3.4.2 反渗实验结果和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表面活性剂复配的润湿性实验研究
    4.1 表面活性剂复配理论
        4.1.1 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4.1.2 产生加和增效作用的判断依据
    4.2 表面活性剂复配方案
    4.3 复配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测定
    4.4 复配溶液的毛细反渗实验测定
    4.5 增效剂的选择
    4.6 本章小结
5 煤尘喷雾降尘实验研究
    5.1 喷雾降尘实验系统
        5.1.1 实验系统组成
        5.1.2 实验方案
        5.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引气混凝土气孔结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气孔结构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1.2.1 新拌混凝土
        1.2.2 硬化混凝土
    1.3 混凝土气孔结构的影响因素
        1.3.1 水泥浆体的性质
        1.3.2 化学外加剂
        1.3.3 拌和及运输过程
        1.3.4 外部条件
    1.4 引气性能的影响机制
        1.4.1 表面张力
        1.4.2 引气能力
        1.4.3 流变性能
        1.4.4 气泡与固体颗粒的相互作用
    1.5 气孔结构参数测量方法
        1.5.1 新拌浆体含气量
        1.5.2 新拌混凝土气孔结构
        1.5.3 硬化混凝土气孔结构
    1.6 存在的主要问题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气孔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研究
    2.1 引言
    2.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2.2.1 原材料
        2.2.2 新拌砂浆气孔结构
        2.2.3 硬化砂浆气孔结构
    2.3 搅拌过程中气孔结构的形成
        2.3.1 群体平衡模型
        2.3.2 气孔结构与搅拌时间的关系
    2.4 静置过程中气孔结构的发展
        2.4.1 静置250min内气孔结构的发展
        2.4.2 28d硬化砂浆气孔结构
    2.5 气孔结构影响机制简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泡与水泥等颗粒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改进
    3.1 引言
    3.2 泡沫指数试验
        3.2.1 试验流程
        3.2.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3.2.3 泡沫指数的测试装置及流程改进
        3.2.4 振荡频率对泡沫指数的影响
        3.2.5 水灰比对泡沫指数的影响
        3.2.6 改进的泡沫指数试验方法
    3.3 Zeta电位
    3.4 水泥浆体中气泡的上升行为
        3.4.1 一般流体中气泡的上升行为
        3.4.2 气泡与水泥颗粒相互作用对气泡上升行为的影响
        3.4.3 流变性能与气泡上升行为的关系
        3.4.4 水泥浆体中气泡上升的测试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表面活性剂电性对引气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4.2.1 原材料
        4.2.2 硬化砂浆气孔结构
        4.2.3 表面张力
        4.2.4 泡沫指数
        4.2.5 Zeta电位
        4.2.6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4.3 表面活性剂电性对硬化水泥砂浆气孔结构的影响
    4.4 表面活性剂电性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4.5 表面活性剂电性对泡沫指数的影响
    4.6 表面活性剂与水泥颗粒的相互作用
        4.6.1 水泥颗粒的zeta电位
        4.6.2 表面活性剂对水泥颗粒zeta电位的影响
    4.7 表面活性剂/气泡与水泥颗粒的相互作用机制
        4.7.1 表面活性剂-水泥体系的典型红外光谱
        4.7.2 水化水泥颗粒电荷分布的马赛克模型
        4.7.3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红外光谱的影响
        4.7.4 表面活性剂在水泥表面的吸附模型
        4.7.5 钙离子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水泥颗粒相互作用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粉煤灰对引气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5.3 粉煤灰对硬化砂浆气孔结构的影响
    5.4 粉煤灰对孔溶液及表面张力的影响
    5.5 气泡与固体颗粒的相互作用
        5.5.1 水泥颗粒及粉煤灰颗粒的zeta电位
        5.5.2 粉煤灰对有效zeta电位变的影响
    5.6 粉煤灰对水泥净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5.7 粉煤灰对气孔结构的影响机制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无机盐对引气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6.3 引气净浆中单个气泡的上浮行为
        6.3.1 气泡直径与上升时间/速度的关系
        6.3.2 掺引气剂水泥净浆中气泡的屈服参数
        6.3.3 曳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系数的计算
    6.4 无机盐对新拌水泥砂浆气孔结构的影响机制
        6.4.1 无机盐对含气量及孔径分布的影响
        6.4.2 无机盐对引气能力的影响
        6.4.3 无机盐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6.4.4 无机盐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6.4.5 无机盐对气泡的上升行为及相互作用系数的影响
        6.4.6 相互作用系数与气孔结构的关系
    6.5 气孔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创新性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粉尘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2.2 煤尘润湿性研究现状
        1.2.3 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分子模拟方法及理论基础
    2.1 分子模拟软件及模拟方法简介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参数选择
        2.2.1 分子动力学基本原理
        2.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选择
    2.3 量子化学计算原理简介
        2.3.1 量子化学计算基本原理
        2.3.2 密度泛函基本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表面活性剂对喷雾雾化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3.1 表面活性剂界面模型的构建
        3.1.1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基本性质测定
        3.1.2 模型的构建和参数设置
    3.2 表面活性剂影响界面张力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3.2.1 表面活性剂界面构型分析
        3.2.2 表面活性剂影响界面张力的机理分析
    3.3 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的影响
        3.3.1 实验装置及方法
        3.3.2 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规律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表面活性剂对雾滴捕尘能力影响机理研究
    4.1 煤尘自然吸水实验
        4.1.1 实验设备及方法
        4.1.2 实验结果分析
    4.2 煤壁模型构建与参数设置
        4.2.1 煤分子化学结构模型的选择
        4.2.2 模型的构建及模拟方法
    4.3 水在煤尘表面吸附特性研究
        4.3.1 纯水在煤壁表面的吸附
        4.3.2 表面活性剂对水在煤壁表面吸附的影响
        4.3.3 水在煤中扩散特性研究
    4.4 表面静电势与煤润湿性关联分析
        4.4.1 不同煤的润湿性分析
        4.4.2 表面活性剂影响煤润湿性的静电势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表面活性剂保水性及无机盐对其强化机理研究
    5.1 溶液模型的构建与参数设置
        5.1.1 溶液模型的构建
        5.1.2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5.2 表面活性剂保水作用的分析
        5.2.1 表面活性剂的水合作用
        5.2.2 平均力势的计算
    5.3 无机盐影响下表面活性剂的保水作用分析
        5.3.1 无机盐离子的静电屏蔽作用
        5.3.2 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水合作用的影响
        5.3.3 无机盐离子的水合作用
    5.4 表面活性剂保水性能实验研究
        5.4.1 表面活性剂保水实验方法
        5.4.2 表面活性剂保水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表面活性剂抑尘性能实验研究
    6.1 喷雾雾化及捕尘机理
    6.2 表面活性剂降尘效果监测方法
        6.2.1 喷雾抑尘测试系统
        6.2.2 测试方案
    6.3 测试结果与分析
        6.3.1 表面活性剂对黑岱沟长焰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6.3.2 表面活性剂对山西镇城底焦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6.3.3 表面活性剂对山西阳煤五矿无烟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水煤浆中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分散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浆制备合成气技术发展现状
        1.2.1 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高浓度有机废水水煤浆气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水煤浆添加剂概述
        1.3.1 水煤浆添加剂的分类
        1.3.2 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1.3.3 水煤浆添加剂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1.4 悬浮液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机理研究
    1.5 分子动力学模拟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1.6.1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3 本文研究方法及路线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引言
    2.2 煤粉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2.2.1 煤粉制备
        2.2.2 粒径分布
        2.2.3 分子结构
        2.2.4 微观形貌
    2.3 水煤浆浆体制备及性能表征方法
        2.3.1 水煤浆的制备
        2.3.2 水煤浆的浓度
        2.3.3 水煤浆的稳定性
        2.3.4 水煤浆的流变性
    2.4 添加剂吸附特性表征实验方法
        2.4.1 添加剂吸附量测量
        2.4.2 吸附层厚度测量
    2.5 煤水界面特性表征
        2.5.1 接触角测量
        2.5.2 Zeta电位测量
        2.5.3 表面张力
    2.6 液相特性表征
        2.6.1 含水量测量
        2.6.2 离子浓度测量
        2.6.3 有机物成分分析
        2.6.4 废水主要指标测量
    2.7 本章小结
3 工业有机废水水煤浆中添加剂的适配性及分散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废水水煤浆添加剂的适配性研究
        3.3.1 阴离子添加剂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3.2 阳离子添加剂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3.3 非离子添加剂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3.4 添加剂对水煤浆稳定性的影响
    3.4 废水水煤浆复配添加剂的适配性研究
        3.4.1 阴离子-阴离子添加剂复配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4.2 阴离子-阳离子添加剂复配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5 添加剂在煤表面的作用机理
    3.6 本章小结
4 工业有机废水中氨氮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氨氮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
        4.3.1 添加剂的吸光度与浓度间的关系
        4.3.2 氨氮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量的影响
        4.3.3 氨氮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厚度的影响
    4.4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简介
        4.4.1 力场
        4.4.2 牛顿运动方程
        4.4.3 周期性边界条件
        4.4.4 系综
        4.4.5 计算时间和步长
        4.4.6 控温控压方法
        4.4.7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主要设置
    4.5 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4.5.1 模拟参数设置
        4.5.2 模拟结果分析
        4.5.3 吸附能计算
    4.6 本章小结
5 工业有机废水中酯类有机小分子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3 酯类小分子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
        5.3.1 酯类小分子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量的影响
        5.3.2 酯类小分子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厚度的影响
    5.4 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5.4.1 模拟参数设置
        5.4.2 模拟结果分析
        5.4.3 吸附能计算
    5.5 本章小结
6 含油废液水煤浆中添加剂的适配性及分散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3 含油废液煤浆的添加剂适配性研究
        6.3.1 含油废液煤浆的成浆特性
        6.3.2 含油废液煤浆的稳定性
    6.4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添加剂适配性研究
        6.4.1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成浆特性
        6.4.2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稳定性
    6.5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作用机理研究
        6.5.1 含油废液水煤浆中的煤粉特性
        6.5.2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分散稳定机理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有机溶剂废液水煤浆中添加剂的适配性及分散机理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
    7.3 相互作用能计算方法
        7.3.1 极性相互作用能
        7.3.2 静电相互作用能
        7.3.3 范德华相互作用能
        7.3.4 空间稳定作用能
    7.4 实验结果讨论
        7.4.1 废液水煤浆的微观形貌
        7.4.2 不同添加剂的分散效果
        7.4.3 黄原胶含量对浆体性能的影响
        7.4.4 Zeta电位测量值
        7.4.5 接触角测量值
        7.4.6 离子浓度
    7.5 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
    7.6 黄原胶作用机理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8.1 本文总结
    8.2 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附录 界面相互作用能的计算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超薄电解铜箔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调控及其表面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铜箔电沉积原理及工艺方法
        1.1.1 铜箔电沉积原理
        1.1.2 电解铜箔生产工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沉积工艺参数对铜箔组织性能影响
        1.2.2 添加剂对铜箔组织性能影响
        1.2.3 电解铜箔组织性能的研究
    1.3 课题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2 实验技术路线
    2.3 成分与组织测试表征
    2.4 材料性能测试
第三章 添加剂作用超薄锂电铜箔制备技术及组织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铜箔电解液成份配制与电沉积工艺设计
        3.2.1 电解液成份配制
        3.2.2 铜箔电沉积工艺设计
    3.3 铜箔电解液的电化学反应行为研究
        3.3.1 循环伏安测试电解液还原反应行为研究
        3.3.2 电解液还原反应过程的沉积组织形貌
    3.4 添加剂作用电解铜箔沉积组织性能研究
        3.4.1 Cl~-作用电解铜箔沉积组织性能研究
        3.4.2 SPS作用电解铜箔沉积组织性能研究
        3.4.3 PEG作用电解铜箔沉积组织性能研究
        3.4.4 胶原蛋白作用电解铜箔沉积组织性能研究
        3.4.5 HEC作用电解铜箔沉积组织性能研究
    3.5 组合添加剂作用电解铜箔组织性能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稀土作用微粗化技术制备反转铜箔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电解铜箔光面微粗化制备反转铜箔
        4.2.1 微粗化电解液成分配制
        4.2.2 反转铜箔光面微粗化技术要求
        4.2.3 电解铜箔光面微粗化制备反转铜箔
    4.3 钨酸钠作用铜箔光面微粗化性能研究
        4.3.1 电流密度作用铜箔光面微粗化影响
        4.3.2 钨酸钠作用铜箔光面微粗化影响
        4.3.3 温度对铜箔光面微粗化影响
        4.3.4 粗化时间对铜箔光面微粗化影响
    4.4 稀土添加剂作用铜箔光面微粗化性能研究
        4.4.1 稀土作用铜箔光面微粗化影响
        4.4.2 电流密度作用多种稀土粗微化铜箔光面影响
        4.4.3 稀土作用铜箔光面微粗化的粗糙度与剥离强度关系
        4.4.4 稀土作用铜箔光面微粗化电化学行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u-Cu/CNTs-Cu复合铜箔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Cu-Cu/CNTs-Cu复合铜箔制备
        5.2.1 CNTs前处理
        5.2.2 Cu-Cu/CNTs-Cu复合铜箔制备
    5.3 CNTs酸化处理与表面改性研究
        5.3.1 酸化处理CNTs分散能力与表面基团分析
        5.3.2 PDDA作用CNTs表面的改性
    5.4 CNTs作用单层Cu/CNTs铜箔共沉积行为研究
        5.4.1 CNTs对 Cu/CNTs铜箔电化学行为影响
        5.4.2 Cu/CNTs铜箔的表面基团分析
    5.5 Cu-Cu/CNTs-Cu复合铜箔组织性能研究
        5.5.1 Cu-Cu/CNTs-Cu复合铜箔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5.5.2 Cu-Cu/CNTs-Cu复合铜箔自退火行为研究
    5.6 电流密度对Cu-Cu/CNTs-Cu复合铜箔组织结构性能影响
    5.7 Cu-Cu/CNTs-Cu复合铜箔导电性与力学性能研究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uZn合金共沉积的电化学行为与组织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CuZn合金沉积及电化学测试分析方法
        6.2.1 络合剂选取及理论依据
        6.2.2 CuZn合金共沉积的电化学测试分析
    6.3 不同CuZn浓度配比的电化学性能
        6.3.1 CuZn合金共沉积CV测试分析
        6.3.2 CuZn合金共沉积的不可逆反应
        6.3.3 不同CuZn浓度配比的电沉积初期行为分析
    6.4 CuZn合金沉积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
        6.4.1 浓度配比对CuZn合金共沉积组织结构影响
        6.4.2 硫酸铋对铜锌合金共沉积组织结构影响
    6.5 添加剂对CuZn合金共沉积组织结构影响
        6.5.1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CuZn合金的影响
        6.5.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CuZn合金的影响
        6.5.3 苯并三氮唑对CuZn合金的影响
        6.5.4 聚乙二醇对铜锌合金的影响
        6.5.5 苯并三氮唑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CuZn合金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狗骨胶、双膝骨胶宝抗骨质疏松症大鼠的疗效观察及RANKL/OPG/TRAF6信号通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动物药狗骨在中医领域的历史沿革与应用
        1. 从狗的历史文化到药用价值
        2. 狗骨的药用历史沿革进展
        3. 讨论
        4.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狗骨胶及其相关复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现代研究及进展
        1. 狗骨(胶)成分、药理基础研究
        2. 狗骨不同剂型的现代研究及应用
        3. 狗骨胶不同剂型的现代研究及应用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含胶类复方治疗骨科类疾病常用药物的配伍规律研究
        1. 资料来源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参考文献
    综述四: 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及RANKL/OPG/TRAF6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1. 骨质疏松症疾病的患病率
        2. 骨质疏松症发病与骨代谢关联性
        3. 骨质疏松症RANK/RANKL/OPG通路研究进展
        4. 骨质疏松症与RANKL/OPG/TRAF6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进展
        5.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一: 中医古籍文献对骨质疏松症的理论认知
        1. 骨痿的病机:虚实夹杂,骨枯髓减
        2. 骨痿的病因:年老体衰,诸多病因
        3. 骨痿的治疗:补益肾气,滋补阴阳
        4. 小结
    理论研究二: 基于“以形补形、五行生克”理论探究狗骨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理论基础
        1. 对“以形补形”理论应“不拘于泥,师于古,异中求同”
        2. 从“五行生克”探虎骨、狗骨抗骨质疏松症之理
        3. 骨胶常见用于治疗骨痿
        4. 讨论
        5. 小结
    理论研究三: 双膝骨胶宝基于“温肾助阳,活血通经”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理论探讨
        1. 双膝骨胶宝组成药物抗骨质疏松症理论探究
        2. 双膝骨胶宝整体方剂配伍特点
        3.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基于UHPLC-QE-MS技术的非靶标代谢组学探究狗骨胶、狗骨粉成分差异分析
        1. 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流程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二: 狗骨胶、双膝骨胶宝治疗维甲酸骨质疏松大鼠抗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三: 狗骨胶、双膝骨胶宝抗骨质疏松症之骨代谢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四: 狗骨胶、双膝骨胶宝抗骨质疏松症RANKL/OPG/TRAF6信号通路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一、中医理论研究结果显示
    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三、创新性
    四、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电极和电解液性质对电化学改性无烟煤甲烷吸附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中甲烷的吸附解吸特性
        1.2.2 电化学方法在煤岩改性方面的应用
        1.2.3 甲烷吸附的分子模拟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动态分析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电化学作用过程及其对煤改性的原理
    2.1 电化学作用过程中的电解反应
    2.2 电化学作用过程中的电流和温度变化
    2.3 电化学改性作用对煤孔裂隙结构的影响
    2.4 电化学改性作用对煤表面特性的影响
        2.4.1 电化学改性对煤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2.4.2 电化学改性对煤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2.4.3 电化学作用对煤表面电动特性的影响
        2.4.4 电化学改性对煤表面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极材料性质对电化学改性无烟煤甲烷吸附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装置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煤样与实验气体
        3.2.2 实验方案
        3.2.3 实验过程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电极材料对煤样甲烷吸附特性的影响
        3.3.2 电极材料对煤样甲烷解吸特性的影响
        3.3.3 电极材料对煤样孔隙结构的影响
        3.3.4 电极材料对煤样表面基团的影响
        3.3.5 电极材料对煤样表面形貌与矿物成分的影响
        3.3.6 电极材料对煤样表面能量的影响
        3.3.7 电极材料对电化学实验过程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解液性质对电化学改性无烟煤甲烷吸附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4.1 电化学改性实验装置的改进
    4.2 电化学改性实验方法
        4.2.1 实验方案
        4.2.2 实验过程
    4.3 电化学改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电解液性质对煤样甲烷吸附特性的影响
        4.3.2 电解液性质对煤样甲烷解吸特性的影响
        4.3.3 电解液性质对煤样表面能量的影响
        4.3.4 电解液性质对煤样表面基团的影响
        4.3.5 电解液性质对煤样孔隙结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化学作用改变无烟煤甲烷吸附特性及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
    5.1 分子模拟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5.2 无烟煤大分子模型的构建
        5.2.1 无烟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
        5.2.2 无烟煤的表面官能团分布
        5.2.3 无烟煤中元素的分布状态
        5.2.4 无烟煤微晶结构特征
        5.2.5 无烟煤分子结构模型
        5.2.6 无烟煤分子模型的正确性验证
        5.2.7 分子模拟的过程和方案
    5.3 自然煤样吸附甲烷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及分析
    5.4 电化学改性对无烟煤样甲烷吸附扩散的影响规律与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独创性
    6.3 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低渗透油藏自乳化驱油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现状
        1.2.1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难点
        1.2.2 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 乳状液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现状
        1.3.1 乳状液在地层中的渗流特性及提高采收率机理
        1.3.2 乳状液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4 自乳化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现状
        1.4.1 自乳化机理
        1.4.2 自乳化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
        1.4.3 自乳化提高采收率技术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阴离子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合成及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材料及试剂
        2.1.2 实验方法及原理
    2.2 表面活性剂合成
        2.2.1 分子设计及合成路线筛选
        2.2.2 合成方法及原理
        2.2.3 反应条件优化
    2.3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表征
        2.3.1 改性前后分子官能团表征
        2.3.2 改性前后相对分子质量
        2.3.3 改性前后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2.3.4 改性前后高温热稳定性能
    2.4 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性质
        2.4.1 水溶性能
        2.4.2 表面活性
        2.4.3 油水界面活性
    2.5 小结
第3章 自乳化驱油体系构筑及其增强乳化机理
    3.1 实验部分
        3.1.1 材料及试剂
        3.1.2 实验方法及原理
    3.2 自乳化驱油体系构筑
        3.2.1 阴离子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的自乳化效果
        3.2.2 复配表面活性剂类型和总浓度的优选
        3.2.3 复配表面活性剂摩尔比的优选
        3.2.4 复配体系的自乳化效果
    3.3 自乳化驱油体系增强乳化性能
        3.3.1 增强乳状液液滴微观形貌和粒径分布性能
        3.3.2 增强乳状液稳定性能
        3.3.3 增强乳状液稳定性能的影响规律
    3.4 自乳化驱油体系增强乳化机理
        3.4.1 乳状液液滴粒径增长及微观迁移规律
        3.4.2 乳状液动力学失稳机理
        3.4.3 乳状液动态黏弹性及剪切恢复能力
    3.5 小结
第4章 自乳化驱油体系超低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及协同机制
    4.1 实验部分
        4.1.1 材料及试剂
        4.1.2 实验方法及原理
    4.2 自乳化驱油体系超低界面张力的影响规律
        4.2.1 水溶液相行为
        4.2.2 总浓度及复配摩尔比对超低界面张力的影响
        4.2.3 复配结构对称性对水溶液相行为的影响
        4.2.4 复配结构对称性对超低界面张力的影响
    4.3 自乳化驱油体系超低界面张力的耐盐性能
        4.3.1 一价盐浓度的影响
        4.3.2 二价盐浓度的影响
    4.4 自乳化驱油体系超低界面张力的协同增效机制
        4.4.1 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和平衡值的关系
        4.4.2 协同增效机理
        4.4.3 电荷吸引理论及油水界面分布状态
    4.5 小结
第5章 低渗透油藏自乳化驱油体系驱油效果及作用机理
    5.1 实验部分
        5.1.1 材料及试剂
        5.1.2 实验方法及原理
    5.2 低渗透油藏自乳化驱油体系驱油效果
        5.2.1 原油采收率及含水率变化规律
        5.2.2 岩心压降变化规律
    5.3 低渗透油藏自乳化驱油机理
        5.3.1 超低界面张力机理
        5.3.2 自乳化启动及驱替残余油机理
        5.3.3 自乳化驱油体系微观可视化驱替作用机理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基于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构筑的响应体系及其应用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胶体化学
    1.2 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
    1.3 双子型表面活性剂
        1.3.1 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1.3.2 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1.3.3 非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1.4 超两亲分子
    1.5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离子对
        1.5.1 脂肪酸盐型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1.5.2 中和脂肪酸形成离子对的方法
        1.5.3 基于脂肪酸的离子对具有的刺激响应性
    1.6 响应型水基泡沫
        1.6.1 水基泡沫的概念及稳定性三要素
        1.6.2 响应型泡沫的必要性及类型
        1.6.3 基于脂肪酸的水基泡沫
    1.7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
        1.7.1 微观驱替效率
        1.7.2 宏观驱替效率
        1.7.3 碱在三元复合驱中的作用
        1.7.4 表面活性剂在三元复合驱中的作用
        1.7.5 聚合物在三元复合驱中的作用
        1.7.6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的协同作用
        1.7.7 三元复合驱的优点与缺点
    1.8 质子型离子液
        1.8.1 质子型离子液的概念
        1.8.2 评价质子型离子液的方法
        1.8.3 质子型离子液的热力学行为
        1.8.4 质子型离子液的密度
        1.8.5 质子型离子液的粘度
        1.8.6 质子型离子液的电导率
    1.9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聚醚胺-脂肪酸拟双子活性剂稳定的CO_2响应水基泡沫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材料
        2.2.2 制备D-LCFA的方法
        2.2.3 表面张力测试
        2.2.4 泡沫性能(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测试
        2.2.5 聚集体的表征测试
        2.2.6 pH和电导率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D-LCFA的结构表征
        2.3.2 D-LCFA稳定泡沫的性质
        2.3.3 CO_2响应型水基泡沫
    2.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三章 聚醚胺作为三元复合驱中的替代用碱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材料
        3.2.2 界面张力测试
        3.2.3 原油的乳化
        3.2.4 接触角测试
        3.2.5 填砂管驱油实验
        3.2.6 流变学性能实验
        3.2.7 稳态沉淀测试
        3.2.8 沉降稳定性的测试
        3.2.9 X射线衍射(XRD)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 230作为碱在ASP驱中的可行性
        3.3.2 D 230作为碱进行ASP驱的优势
    3.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四章 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作为离子液的独特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材料
        4.2.2 离子液PEA-FA的制备方法
        4.2.3 比重瓶法测试PEA-FA的密度
        4.2.4 流变仪测试PEA-FA的粘度
        4.2.5 PEA-FA的热重分析
        4.2.6 PEA-FA的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4.2.7 PEA-FA的分配系数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EA-FA中构筑基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4.3.2 PEA-FA的密度
        4.3.3 PEA-FA的粘度
        4.3.4 PEA-FA的热稳定性
        4.3.5 PEA-FA的相行为
        4.3.6 PEA-FA的分配系数和温度响应相转移
        4.3.7 PEA-FA温度响应相迁移的应用性能
    4.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Interactions of Cationic-Anionic Surfactants(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能氧化剂二硝酰胺铵的防吸湿技术基础研究[D]. 陈鑫健.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
  • [2]表面活性剂复配对焦煤润湿性的影响研究[D]. 翁安琦.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3]引气混凝土气孔结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D]. 刘硕.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水煤浆中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分散调控机制[D]. 王双妮. 浙江大学, 2021
  • [6]超薄电解铜箔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调控及其表面处理技术研究[D]. 樊小伟.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7]狗骨胶、双膝骨胶宝抗骨质疏松症大鼠的疗效观察及RANKL/OPG/TRAF6信号通路研究[D]. 连雅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电极和电解液性质对电化学改性无烟煤甲烷吸附性能影响的研究[D]. 张晓雨.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9]低渗透油藏自乳化驱油体系研究[D]. 李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10]基于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构筑的响应体系及其应用性能[D]. 王增资. 山东大学, 2020(08)

标签:;  ;  ;  ;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