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戊型肝炎暴发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一起戊型肝炎暴发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一、一起戊型肝炎暴发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垚[1](2021)在《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三县(市)鼠形动物戊肝感染情况调查》文中提出目的明确此次目标自然村中鼠形动物的大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确定阳性样本病毒类型,评估鼠形动物将大鼠戊型肝炎病毒传染给人的风险,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戊型肝炎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9年8月课题组采集的滇西南家鼠鼠疫疫源地3个地区16个自然村的491份鼠形动物肝脏样本为研究对象,对肝脏样本进行RNA的提取和检测,利用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根据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对大鼠戊型肝炎病毒的目的基因进行检测,再使用两轮普通PCR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获取的大鼠戊肝病毒核酸序列与Gen Bank中选取的高度相似标准参考株序列构建数据库,运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和Mega7.0软件包构建系统发育树以确定鼠形动物大鼠戊肝病毒的基因型。运用R软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鼠形动物大鼠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本次采集的鼠形动物隶属于3目5科8属15种。对肝脏样本进行RNA提取,获得491份RNA(弥勒67份,芒市192份,梁河232份),优势鼠种是黄胸鼠49.90%(245/491),臭鼩鼱30.75%(151/491)。一步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阳性样本24份,阳性率为4.89%(24/491)。感染大鼠HEV的鼠种有黄胸鼠和针毛鼠。将捕获的鼠形动物按照某鼠种的数量与捕获的鼠形动物总数量的比值(构成比)分为优势鼠种(构成比>10%)和其他鼠种(构成比<10%),优势鼠种5.81%(23/396)与其他鼠种1.05%(1/95)间大鼠HEV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c(17)=5.043,P=0.025),优势鼠种间的感染率高于其他鼠种,且黄胸鼠是大鼠HEV的重要宿主。弥勒、芒市、梁河鼠形动物感染率分别为0(0/67)、4.69%(9/192)、6.47%(15/232),三个地区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17)=4.702,P=0.095)。按照性别进行分类,雌(53.77%)雄(46.23%)比例为1.16:1,对雌(4.17%,11/264)雄(5.73%,13/227)鼠形动物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17)=0.639,P=0.424)。根据生境不同可归类为草丛(2.34%)、耕地(2.68%)、灌木丛(8.42%)、林地(2.41%)、民居附近(11.59%)和山地(0),分析得不同生境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分析可知:草丛与灌木丛中的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c(17)=4.305,P=0.038),且灌木丛中鼠形动物HEV-C感染率高于草丛;民居附近的感染率与草丛、耕地、林地间的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16、P=0.020),且民居附近鼠形动物HEV-C感染率均高于草丛、耕地、林地。经序列比对分析,鼠形动物大鼠HEV基因型为Orthohepevirus C型。结论滇西南家鼠鼠疫疫源地有两种鼠形动物感染大鼠HEV,感染率为4.89%,存在鼠形动物将大鼠HEV传染给人的可能性。统计分析得知,感染率与是否为优势鼠种及生境有关。优势鼠种感染率高于其他鼠种,黄胸鼠是大鼠HEV的重要宿主;在不同生境中,灌木丛中鼠形动物感染率高于草丛,民居附近的鼠形动物感染率高于草丛、耕地和林地,需高度关注人与鼠形动物的接触。此外,家鼠鼠疫疫源地鼠形动物感染的大鼠HEV基因型为Orthohepevirus C型。

朱以敏,李亚欣,牟育彤,阚慧,张淼,范伟,李意杰,郑英杰[2](2020)在《暴发调查设计:以急性戊型肝炎暴发为例》文中提出疾病暴发一旦确立,则意味着疾病(及其病因或疑似暴露)已经发生。暴发是疾病流行强度指标之一,虽然其本身不具备设计要素,但暴发调查可有多种设计选择。本文采用单次戊型肝炎暴发案例,调查并获得学生们对其设计类型判断的三个答案:横断面设计、病例对照设计和历史队列设计。借助因果思维和因果图,本文发现该案例并不满足或符合上述设计,即只有暴发确立型病例是已知的、可被测量两次;调查实施前暴露是未知的,暴露与结局间可混合存在着两种纵向测量时序。基于调查人群的代表性、暴发确立型病例的两次识别特征,可以将此案例视为横断面队列设计,即在假设的历史人群基础上对当前人群进行的横断面研究。对结局(和暴露)已然发生的情形,因果推断的准确性取决于其历史重建的正确性,应加强对这类基于历史重建的研究设计类型的认识。

刘亚琪[3](2020)在《禽戊型肝炎病毒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文中指出禽戊型肝炎病毒(Avian Hepatitis E virus,aHEV)被认为是导致鸡大肝大脾病的主要病原,临床症状包括肝脏肿大、脾脏肿大、产蛋性能下降、腹腔积液等,目前在全世界鸡群中广泛流行和存在。2016年以来,在我国多个鸡群中发生了以肝脏脾脏肿大和破裂等为主要表现的鸡大肝大脾病并在相关鸡群中鉴定到新基因型禽戊型肝炎病毒。目前,针对禽戊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方法缺失仍然是对其开展有效监测和实施防控的难点之一,在目前禽戊型肝炎病毒体外培养体系不稳定的情况下,建立灵敏、特异和稳定的核酸检测方法对于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施检测淘汰至关重要。本研究建立了针对禽戊型肝炎病毒的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并对国内多个疑似病例开展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禽戊型肝炎病毒的ORF2基因核酸序列,设计了用于扩增ORF2基因的引物F-2357和R-2357,以禽戊型肝炎病毒河北分离株VaHEV-HB核酸为模板扩增了其ORF2基因,连接至pMD18-T载体上成功构建了aHEV-ORF2质粒并进一步进行了测序验证。依据VaHEV-HB和其它参考毒株ORF2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其中引物F-P-HEV和R-P-HEV用于制备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引物F-W-HEV和R-W-HEV用于对样品核酸进行初步的RT-PCR扩增,引物F-P-HEV和R-P-HEV所扩增核酸区域位于引物F-W-HEV和R-W-HEV所扩增核酸区域之内。以aHEV-ORF2质粒为模板,以引物F-P-HEV和R-P-HEV参照PCR DIG Probe Synthesis Kit说明书合成了HEV-ORF2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检测样品时首先以引物F-W-HEV和R-W-HEV对样品核酸进行RT-PCR扩增,扩增产物不以核酸电泳检测,而是直接点于尼龙膜上以合成的禽戊型肝炎病毒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进行核酸斑点杂交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灵敏度可达到10pg/μL,仅识别禽戊型肝炎病毒的核酸,对ALV-A、ALV-J、REV、CIAV、FAdV等病毒核酸不发生显色,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将所建立的方法与常规RT-PCR、套式RT-PCR进行灵敏度及检出率的对比,显示本方法的灵敏度与检出率远高于常规RT-PCR,并且比套式RT-PCR也可检测出更多禽戊型肝炎病毒阳性样品,为开展禽戊型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利用建立的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对河北、山东、北京、辽宁、广西等14个地区的15个养鸡场总计197份疑似病例进行了针对禽戊型肝炎病毒的检测,结果显示197份样品中有78份为禽戊型肝炎病毒阳性,阳性率为39.6%,不同鸡场禽戊型肝炎病毒阳性率在22.2%69.2%之间不等。对所有阳性样品ORF2基因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对其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所得78个序列同源性在74.4%100%之间,按照同源性高低大致可分为四组,每组序列同源性相近,但四组序列之间同源性存在一定差异。进化树分析发现阳性样品分别为禽戊型肝炎病毒基因3型、基因5型和其他未知基因型,其中以基因5型居多,基因型未呈现出明显的地域规律。本研究建立了针对禽戊型肝炎病毒的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证实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应用该方法对国内多个疑似病例开展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其ORF2基因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为了解禽戊型肝炎病毒在我国的流行动态和变异提供了新的参考数据。

王炫普[4](2020)在《戊型肝炎病毒在河北省饲养动物中流行情况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戊型肝炎病毒(HEV)是戊型肝炎的病原体,已有研究表明HEV的一些基因型在动物中流行并且能够跨物种传播给人类。调查河北省饲养动物中HEV的流行情况、分析动物HEV的基因型分布,为戊型肝炎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0月-2019年5月从河北省不同地区的养殖场采集猪、家兔、牛、羊等动物粪便样本,从猪和家兔屠宰场采集血液样本,并从屠宰场及市场采集猪肉、猪内脏等样本。样本处理后,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反转录巢式PCR(RT-Nested PCR)进行HEV抗原(HEV-Ag)和HEV核酸(HEV RNA)检测,利用ELISA对血液样本进行血清HEV总抗体(HEV-Ab)检测。应用SPSS 22.0软件,分别计算不同动物不同种类样品各个检测指标的阳性率,应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HEV RNA阳性样本的PCR产物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应用MEGA7.0进行HEV基因序列比对及基因进化分析。[结果](1)从河北省不同地区的6个猪场采集猪粪便样本共136份,其中4个养猪场有HEV-Ag和HEV-Ag阳性样本检出,136份猪粪便样本HEV-Ag和HEV RNA的平均阳性率为分别为6.62%和4.41%;屠宰场采集的猪血液、肝脏和肾脏样本的HEV RNA阳性率分别为0.87%(1/115)、6.33%(5/79)和2.22%(2/90);市售猪肝、猪肾及猪血制品中均检测到了HEV-RNA,阳性率分别为6.14%(7/114)、3.10%(4/129)、1.18%(2/170);但屠宰场及市售猪瘦肉样本均没有检出HEV-RNA。(2)从6家养兔场采集家兔粪便共256份,其中5家检测到HEV-Ag和HEV-RNA阳性粪便,256份粪便样本HEV-Ag和HEV-RNA平均阳性率分别为14.06%和11.33%;屠宰场采集211份肉兔和248份獭兔血液样本,肉兔和獭兔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4%和15.49%;肉兔HEV-Ag和HEV-RNA的阳性率分别为1.9%和0.95%;獭兔HEV-Ag和HEV-RNA的阳性率分别为2.82%和2.42%。(3)在不同地区养殖场采集的182份牛和97份羊的粪便样本中,分别有1份样本为HEV-Ag阳性,但没有检测到HEV RNA;其它动物粪便样本,马47份、狐狸47份、貂60份,均未检测到HEV-Ag和HEV RNA。(4)经过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所有来源于猪的HEV均属于基因4型、来源于兔群的HEV均属于基因3型兔HEV。[结论]本研究表明河北省猪群中HEV流行普遍,少数待出栏的猪仍处于病毒血症期,屠宰场和市场销售的猪内脏中有少部分含有基因4型HEV,可以推测消费者购买的猪肝、猪肾等内脏可能含有HEV,如果烹饪加热不彻底,食用后有被感染的风险。研究表明河北省各地家兔中HEV流行比较普遍,屠宰时家兔有一部分为基因3型兔HEV阳性,提示兔肉及兔肉制品有传播HEV的风险。猪和家兔HEV的普遍流行,还提示饲养员和屠宰场工人等与猪和家兔密切接触感染的风险。牛、羊中出现HEV-Ag抗原阳性样本,但未检测到HEV RNA,尚不能确定是否感染HEV,应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没有发现其它动物有HEV感染。

岳娜[5](2020)在《戊型肝炎的生态流行病学研究及干预策略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目的:全球因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导致44,000人死亡。我国戊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于2012年超过甲型肝炎,成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第一大疾病。研究目的是了解中国部分地区人群、猪和环境中的HE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戊型肝炎的干预策略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从而为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HEV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内容与方法:(1)基于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方法,了解人群与猪的HEV感染情况。(2)对江苏省某监测点采集上报的猪胆汁、人血清及水样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血清抗-HEV Ig G、抗-HEV Ig M、HEV RNA,同时利用荧光定量与测序分析,从基因层面分析HEV在生态环境、猪及猪制品和患者间的同源性。(3)利用决策树-马尔科夫模型,从社会角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戊肝疫苗接种进行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价,采用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和增量成本效用比(Incremental cost-utility ratio,ICUR)来确定优势策略,用敏感性分析来确定模型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1)中国大陆一般人群血清抗-HEV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阳性率为27.30%(95%CI:22.40%-32.20%),职业人群为47.40%(95%CI:40.10%-54.80%),猪群为66.40%(95 CI:61.70%-71.10%),人群抗-HEV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 M)血清阳性率为1.80%(95%CI:0.70%-2.90%)。年龄大于40岁者血清感染率较高,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高,在职业人群中,猪肉零售商血清感染率最高。职业人群血清感染率与成年猪(>3个月)血清感染率相关系数为0.88。(2)江苏省某监测点猪胆汁HEV RNA阳性率为2.90%,猪职业接触人群血清感染率为36.50%。40岁以上人群血清感染率高于40岁以下,且养殖工血清感染率最高为74.12%。疑似急性病毒性肝炎确诊戊型肝炎患者中,d4h基因型占比为68.57%。戊型肝炎感染者中,乙型肝炎与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率为22.22%。(3)在中年慢性乙型肝炎人群中,相对于不接种,全部接种、筛选后接种的ICER依次为5.35万元/病例、3.00万元/病例,ICUR依次为27,362.52/QALY、15,300.10/QALY。老年患者中相比于不接种,全部接种、筛选后接种ICER为4.43万元/病例、2.08万元/病例,ICUR为22380.11元/QALY、10413.61元/QALY。研究结论:(1)猪职业接触人群的HEV感染情况高于一般人群,且地域、年龄和不同工种是影响血清感染率的重要因素。职业人群血清感染率与成年猪(>3个月)血清感染率存在相关性。(2)江苏省某监测点猪和人感染HEV具有同源性,年龄与工种影响血清感染率。(3)从社会角度出发,筛选后疫苗接种是戊肝散发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优势策略。

温桂平[6](2019)在《戊型肝炎病毒分泌型抗原的发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全球范围内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最主要诱因之一,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是50%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例的诱发病原体,我国是戊型肝炎高发区之一。大部分的戊型肝炎患者,呈现典型的急性肝炎症状,病死率可达1%,孕妇患急性戊肝后症状更为严重,病死率可高达25%。HEV感染在免疫抑制人群中可能发展为慢性化并导致肝脏纤维化进展加快。此外,HEV感染还会导致多种肝外症状。HEV感染的常用诊断指标有HEV IgM、HEV IgG及HEV RNA。HEV IgG用来指示HEV的既往感染和疫苗接种情况。HEVIgM是临床较为常用的诊断指标,主要用于指示HEV感染急性期,但是在恢复期也会有一段时间内呈现阳性。HEV RNA检测是检测病原体的有效方法,是诊断HEV现症感染的重要指标。但RNA检测成本较高,对检测仪器、操作人员以及检测场所均有一定要求,并且对样本的保藏与运输也有较高要求。HEV抗原作为病毒复制的另一重要指标,在HEV诊断上却没有得到较好的应用,主要原因是目前HEV抗原检测试剂灵敏度不足并且血液检测结果易受HEV抗体水平影响。本研究旨在建立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的HEV抗原检测方法,并评估HEV抗原指标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首先,本研究基于96株HEV结构蛋白pORF2抗体,筛选获得最优抗体配对,构建了新的HEV抗原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为6.3 × 103 copies/mL。与原商品化试剂相比,改善了不同基因型抗原检测能力不一致的问题并且灵敏度提升了10倍以上。应用新的抗原检测方法,本研究发现血清中pORF2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以经典的病毒粒子形式存在,与RNA结合构成病毒衣壳,命名为pORF2C;而另一种新发现的pORF2蛋白不与病毒RNA结合,命名为pORF2s。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揭示出两种形式pORF2的表达与orf2基因上的两个同框的AUG密码子有关,第一个AUG密码子位于1stnt,起始pORF2S翻译;而第二个AUG密码子位于46th nt,起始pORF2C的翻译。HEV pORF2s占pORF2抗原的99.9%以上,pORF2s在血清中大量存在并且不与RNA结合的特点,决定了该指标是独立于HEVRNA的诊断新指标。HEV感染恒河猴系列标本的检测结果显示,HEV抗原阳性期与RNA阳性期基本重合,能够有效反映出病毒血症期以及排毒期。相较于原抗原检测试剂,新的抗原检测方法受血清抗体的干扰较小。由于新检测方法在灵敏度及检测周期上的明显优势,实现对原抗原检测试剂的升级替换。基于急性肝炎队列标本,本研究对HEV IgM、HEV RNA与HEV抗原三个戊肝急性期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显示HEV抗原在急性戊肝诊断中灵敏度为91.4%,特异性为99.8%,阳性预测值为96.0%。HEVIgM灵敏度略优于HEV抗原(92.3%),但HEV IgM可在发病后持续32周,远长于已知3-4周的HEV感染急性期,这使得HEV IgM阳性预测值仅为64.8%。HEV抗原与HEV IgM联合检测能够有效的增加诊断的准确性,结合HEV RNA辅助诊断,能确诊95.7%的急性戊肝病例,实现经济、有效的急性戊肝诊断。对于厦门合格献血者HEV调查研究显示HEV抗原和HEV RNA的阳性率均为0.28%。对17名HEV RNA和HEV抗原均为阳性的献血者随访跟踪显示,10名献血者出现70天以上的HEV病原体阳性。与典型急性戊肝患者相比,这些HEV携带者体内的病毒水平较低,但是病毒血症、抗原血症时期较长,大部分HEV携带者未出现明显的抗体应答。这些HEV携带者的存在可能是输血安全的潜在威胁。此外,为了拓展HEV抗原检测的应用范围,本研究建立了 HEV抗原检测试纸条,在保持灵敏度不变的情况下,将检测时长缩短至15分钟。同时本研究还建立了基于抗原检测的HEV分类方法,实现不依赖测序的HEV快速分类。此外,本研究还发现HEV抗原在宿主肾脏高丰度聚集,HEV患者尿液中HEV抗原浓度为血液的47-5556倍,显示尿液可能是HEV诊断更好的采样标本。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重新筛选检测抗体配对,研发了新一代HEV抗原检测试剂,并发现其主要诊断靶标并非原本认识的病毒衣壳蛋白pORF2C,而是独立于病毒核酸的分泌型游离抗原pORF2s,该抗原及其产生机制的发现为HEV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靶标,也为理解抗原指标的临床意义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该新靶标应用于急性肝炎诊断及献血者筛查中,优化了 HEV的诊断流程并发现了 HEV新的流行特点。这些研究成果为HEV的精确诊断及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此外本研究所发现的分泌型抗原pORF2s也为今后研究HEV的免疫逃逸、免疫耐受、生活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陈雅梦[7](2019)在《湖北地区HIV人群HEV知信行及HE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提出目的:对湖北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群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知信行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并对该人群中HEV感染的流行病学现况进行分析,为HIV人群戊型肝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从湖北6个地区的HIV人群中随机抽取70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基本情况,戊肝相关知识,对于戊型肝炎的正性态度以及健康行为。采用Epidata3.1数据库对资料进行双人平行录入,对知晓率、正性态度率、健康行为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 24.0软件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知、信、行3部分得分情况与人口特征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2.对来自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538份HIV人群血清样本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抗-HEV IgM、抗-HEV IgG检测。在SPSS 24.0中使用X2检验以及有序分组资料的趋势X2检验对血清抗-HEV IgG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44份,被调查者中男性占80.59%,女性占19.41%;平均年龄37.95±12.45岁;居住地分析显示鄂州地区被调查者占比最多(30.75%);职业分布中务工人员占比较高34.64%,文化程度分组中以初中至大专文化程度为主(77.18%);月收入主要在20004000元的水平占比59.29%。湖北地区HIV人群HEV总体知晓率为41.15%,仅对“戊肝可通过血及血制品”知识的知晓率为87.73%;总体正性态度率约为46.27%,其中“愿意接种戊肝疫苗”并会“主动要求接种”的正性态度率较高,分别为67.24%和58.85%,研究对象希望能从医生(57.61%)或广播电视网络途径(55.12%)获得HEV相关知识。大部分研究对象有健康行为(56.37%),其中分别有84.63%、63.04%和56.06%的被调查者保持“极少喝生水”、“通常会餐前洗手”和“较少出差”的健康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OR=1.28)、职业(OR=0.81)、文化程度(OR=1.24)与HEV知晓相关,居住地(OR=1.21)、文化程度(OR=1.53)与HEV正性态度相关,性别(OR=1.66)、年龄(OR=1.53)、居住地(OR=1.10)、月收入(OR=0.85)与HEV健康行为相关。2.538名HIV人群的抗-HEV IgG阳性率为43.31%(233/538),抗-HEV IgM阳性率为1.49%(8/538)。抗-HEV IgG阳性率与年龄有线性相关(X2趋势=12.2,P=0.000),各年龄组间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男女性抗-HEV 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200 cell/μl与CD4>200 cell/μl两组间抗-HEV 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冈地区抗-HEV IgG阳性率低于其他地区(P<0.05)。结论:本次研究对湖北地区HIV人群的戊型肝炎知信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该地区HIV人群的流行病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HIV人群的戊肝相关知晓、正性态度情况较一般,而健康行为情况稍好,但HEV血清阳性率较高,应为戊型肝炎防治的重点对象,且知信行情况与性别、年龄、居住地等相关,可据此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预防策略。

周世怡[8](2019)在《云南昭通HIV-1感染者戊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肝炎病毒科。正常人群感染HEV后,大部分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少部分表现为急性自限性肝炎,预后较好。但近来报道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器官移植患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EV后会出现病程的慢性迁延,并快速进展为肝硬化。云南省是中国艾滋病重灾区,同时也是HIV流行的高发区。然而,关于该地区HIV感染者HEV合并感染状况和危险因素以及合并感染对肝炎进程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阐明云南昭通地区HIV-1感染者中合并HEV感染的分子流行特征,影响HE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特征进行研究。[方 法]在云南省昭通市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接受HAART(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治疗的 HIV-1 感染者血清样本 770份。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采集临床生化检测结果以及实验室检测数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IV-1感染者血清抗-HEV IgG抗体和抗-HEV IgM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EV RNA。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HIV-1感染者合并感染HEV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 果]770例HIV-1感染者中血清抗-HEV总阳性率为44.68%(344/770),其中抗-HEV IgG抗体阳性342例(44.42%),抗-HEV IgM抗体阳性6例(0.78%)。所有样本HEV RN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HIV-1感染者中抗-HEV 阳性率与年龄(p<0.001)、性别(p<0.001)、CD4+T 淋巴细胞计数(p=0.014)、WHO 分期(p=0.039)、婚姻状况(p=0.014)以及总胆固醇水平(p=0.004)相关。[结 论]云南昭通地区HIV人群中抗-HEV阳性率较高。年龄、性别、CD4+T淋巴细胞计数、WHO分期、婚姻状况以及总胆固醇水平是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EV的相关危险因素。关于该人群中HEV的主要流行毒株和合并感染HEV的临床特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武军元[9](2017)在《新疆南疆地区人畜感染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也是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的病毒性肝炎之一,戊型肝炎的分布特征具有全球性,在澳大利亚、美国和新西兰等环境卫生和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国家,戊型肝炎主要呈散发流行,而在亚洲等发展中国家戊型肝炎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和多种家畜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在中国,戊型肝炎依然是影响公共环境卫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新疆是我们国家人源戊型肝炎流行比较严重的地区,新疆南疆地区曾经暴发过至今为止全世界发病人数最多、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最大的一次流行,戊型肝炎已经成为新疆南疆当地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此,本研究论文对新疆南疆地区人和部分家畜戊型肝炎的流行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新疆南疆地区不同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抗原检测从新疆南疆喀什、库尔勒、和田以及阿克苏地区的市民当中随机采集血清样品2980份,血清样品信息记录完整。其中,汉族1328份,维吾尔族1652份,女性1521份,男性1459份,样品主要包括32份屠宰场工人血清、85份家畜及肉品销售人员血清、220份超市服务人员血清,160份餐饮服务人员血清,2483份其他人员血清。依次采用养生堂有限公司万泰药业的IgG、Ag和IgM系列ELISA检测试剂盒,分别对采集的血清样品进行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Ag(抗原)和IgM抗体检测,以系统了解新疆南疆地区不同人群戊型肝炎的流行状况。结果表明,在HEV-IgG的调查分析中,各检测年龄段人群均有HEV的感染,不同年龄组间IgG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98.627,df=6,P=0.000),以50-59岁人群的阳性率最高;从血清样本的地域来源分析,库尔勒、阿克苏、喀什以及和田的阳性率依次为:6.81%、8.14%、12.89%和15.38%,不同地域来源样本间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34.838,df=3,P=0.000);维吾尔族和汉族的阳性率分别为12.53%和7.76%,不同族别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着(p=0.000﹤0.01);不同从业人群当中,餐饮从业人员、超市从业人员、家畜及肉品接触人员、屠宰场工作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的阳性率依次为:2.50%、3.18%、16.47%、31.25%和11.08%,不同职业人群HEV-IgG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42.498,df=4,P=0.000),其中,从事屠宰行业的屠夫IgG阳性率显着高于其它行业人员的阳性率。在HEV-IgM的检测分析中,仅有7份血清样品呈现阳性,阳性率为0.23%,在HEV-Ag的检测分析中,仅有2份血清样品呈现阳性,阳性率为0.07%。2.新疆南疆地区主要经济动物戊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抗原检测从新疆南疆阿克苏、喀什、库尔勒以及和田地区采集动物血清样品共计7840份,其中,血清来源主要包括:绵羊血清2700份、牛血清1110份、猪血清1660份、马鹿血清410份、犬血清160份、鸡血清1800份。采用万泰公司的戊型肝炎病毒总抗体(Ab)ELISA检测试剂盒以及戊型肝炎病毒抗原(Ag)ELISA检测试剂盒,分别对采集的动物血清样品进行戊型肝炎病毒Ab和Ag检测,以系统了解戊型肝炎在新疆南疆地区主要经济动物中流行的状况。结果表明,在HEV-Ab的检测分析中,猪HEV-Ab阳性率为53.25%(884/1660),不同猪群阳性率差异极显着(P=0.006﹤0.01),其中,3月龄以上猪的HEV-Ab抗体阳性率(56.00%)高于3月龄以下猪的HEV-Ab抗体阳性率(49.09%);牛HEV-Ab阳性率为7.03%(78/1110),不同年龄组HEV-Ab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43.106,df=2,P=0.000),其中,4岁以上牛的HEV-Ab抗体阳性率(18.82%)高于2岁以下牛的HEV-Ab抗体阳性率(3.75%);马鹿HEV-Ab阳性率为32.4%(133/410),不同年龄段鹿群HEV-Ab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166.041,df=2,P=0.000),其中,2-4岁鹿的HEV-Ab抗体阳性率(43.8%)高于2岁以下鹿的HEV-Ab抗体阳性率(9.33%);鸡HEV-Ab阳性率为1.56%(28/1800),其中,喀什、阿克苏、和田以及库尔勒的HEV-Ab抗体阳性率依次为:1.71%、1.50%、1.78%、1.25%,不同地域来源鸡血清样本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458,df=3,P=0.928);犬HEV-Ab阳性率为13.13%(21/160),农村饲养犬的HEV-Ab抗体阳性率(25.46%)高于城市家养犬的HEV-Ab抗体阳性率(6.67%),差异极显着(P=0.001﹤0.01),5岁以上、2-5岁和2岁以下犬的抗体阳性率依次为10.71%、16.84%和5.4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3.207,df=2,P=0.201),各品种犬抗体阳性率依次为:25.71%、6.52%、7.90%、0.00%和18.18%,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9.425,df=4,P=0.051),雄性犬的HEV-Ab抗体阳性率(19.77%)显着高于雌性犬的HEV-Ab抗体阳性率(5.41%),差异极显着(P=0.007﹤0.01);绵羊HEV-Ab阳性率为30.00%(810/2700),各地区绵羊HEV-Ab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46.113,df=3,P=0.000),其中,喀什地区的HEV-Ab抗体阳性率为37.65%,库尔勒地区的HEV-Ab抗体阳性率为21.67%,差异极显着(P=0.000﹤0.01)。在HEV-Ag的检测分析中,所有检测样品仅有26份猪血清样品呈现阳性,阳性率为1.57%。3.新疆南疆地区戊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从新疆南疆地区采集绵羊肝脏300份、胆汁400份、粪便2400份,猪粪便100份,人源HEV-IgM阳性的血清样本7份、人源HEV-Ag阳性的血清样本2份(第2章试验筛选),HEV-Ag阳性的猪血清样本26份(第3章试验筛选)。根据戊型肝炎病毒各基因型ORF2开放阅读框的保守区序列,采用primer premier 5.0引物设计软件设计一套套式PCR引物,对上述采集的组织以及血清样品进行RT-nPCR检测,HEV RNA阳性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应用核苷酸序列分析软件DNAStar对本研究扩增的序列与戊型肝炎病毒基因Ⅰ-Ⅳ型的代表毒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应用软件MEGA5的neighbour-joining方法构建检测毒株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其遗传演化关系。结果表明,3235份检测样品中15份HEV RNA呈阳性,总阳性率为0.46%,其中,绵羊肝脏样品4份,猪粪便样品11份,15个检测样品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4%-100%,检测样品序列与基因Ⅰ-Ⅳ型HEV的同源性分别为:81.6%-86.3%、84.2%-85.3%、80.0%-85.8%和84.2%-97.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检测样品序列集聚形成一个分支,且与国内基因Ⅳ型人源检测株T1和新疆猪源检测株swCH25处于同一分支,属于4 d亚型,遗传进化分析提示,4 d亚型HEV具有跨物种感染的潜在性,其在新疆南疆地区的人、猪和羊之间可能保持循环感染。

张龙穆[10](2017)在《青岛地区献血者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及血清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引起戊型肝炎发病的病原体,主要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经粪-口途径传播。HEV输血感染在日本和英国已经得到了证实,HEV经输血途径传播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现阶段,HEV并未列入中国献血者常规筛查指标,关于青岛地区献血者HEV感染情况缺乏相关研究。研究目的通过对献血者进行调查,了解青岛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戊型肝炎病毒的流行情况,分析输血传播HEV的潜在危险性,探讨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与HE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比较重叠感染的戊型肝炎的人群特点,为预防HEV通过输血途径传播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收集青岛地区献血者血样,其中包括合格献血者739例进行HEV的相关血清学指标检测(抗-HEV Ig G,抗-HEV Ig M,HEV Ag)并与833例单纯ALT升高组比较分析献血者HEV流行病学特点。2、收集乙肝感染献血者血样105份进行戊型肝炎病毒的相关血清学指标检测,与合格献血者比较分析HEV重叠感染的血清学特点。研究结果739名合格的无偿献血者中抗-HEV Ig G阳性95例,阳性率12.86%;抗-HEV Ig M阳性6例,阳性率为0.81%;HEV Ag阳性1例,阳性率为0.14%。833名ALT升高的献血者中抗-HEV Ig G阳性109例,阳性率13.09%;抗-HEV Ig M阳性7例,阳性率为0.84%;HEV Ag阳性1例,阳性率为0.12%。合格献血者抗-HEV Ig G和Ig M检出率与ALT升高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上年龄段明显高于低年龄段比例(χ2=12.967,P<0.01)。在739份合格献血者和833份单纯的ALT升高的献血者的血液中,有8例样本是HEV Ig G和Ig M同时阳性,195例样本是HEV Ig G单独阳性,5例样本是HEV Ig M单独阳性,2例标本为HEV抗原单独阳性。随机抽取的105例HBV感染患者中,HEV合并HBV感染患者20例,HBV感染者各年龄组的HEV Ig G阳性率均高于合格献血者。合格献血者和HBV感染者中HEV Ig G阳性率最高的职业都是农民。研究结论青岛地区是一个戊型肝炎流行地区,献血者中存在一定比例HEV感染者。ALT筛查对HEV的血液筛查作用不大,献血者经过常规血液筛查后,仍有输血传播HEV的潜在风险。

二、一起戊型肝炎暴发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戊型肝炎暴发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三县(市)鼠形动物戊肝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1 前言
    1.1 戊型肝炎病毒
        1.1.1 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分型
        1.1.2 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1.2 大鼠戊型肝炎病毒
        1.2.1 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
        1.2.2 大鼠戊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1.2.3 香港鼠传人戊肝案例
    1.3 家鼠鼠疫疫源地概况及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本采集
    2.2 实验仪器设备、试剂及耗材
    2.3 实验方法
        2.3.1 肝脏样本RNA提取
        2.3.2 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PCR
        2.3.3 普通PCR
        2.3.4 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2.3.5 PCR产物序列测定
        2.3.6 系统进化及序列同源性分析
        2.3.7 资料统计与分析
3 结果
    3.1 鼠形动物调查及RNA提取情况
    3.2 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3.3 大鼠戊型肝炎病毒测序结果及系统发育分析
        3.3.1 普通PCR扩增产物结果
        3.3.2 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同源性分析
        3.3.3 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3.4 不同影响因素鼠形动物大鼠HEV感染状况分析
        3.4.1 不同地区鼠形动物大鼠HEV感染情况
        3.4.2 不同种类鼠形动物大鼠HEV感染情况
        3.4.3 不同性别鼠形动物大鼠HEV感染情况
        3.4.4 不同生境鼠形动物大鼠HEV感染情况
4 讨论
    4.1 A物种戊型肝炎病毒与C物种戊型肝炎病毒的区别与联系
    4.2 家鼠鼠疫疫源地鼠形动物感染大鼠HEV状况分析
    4.3 家鼠鼠疫疫源地鼠形动物感染大鼠HEV影响因素分析
    4.4 普通PCR产物电泳结果分析
    4.5 大鼠HEV基因多态性分析
    4.6 HEV临床诊断方法
5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戊型肝炎病毒与鼠形动物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暴发调查设计:以急性戊型肝炎暴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对暴发调查设计类型的认识现状:以戊型肝炎暴发为例
    2.1 病例对照研究
    2.2 横断面研究
    2.3 历史性队列研究
3 戊型肝炎暴发案例的分析
4 讨论

(3)禽戊型肝炎病毒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戊型肝炎概述
        1.1.1 戊型肝炎病原学
        1.1.2 戊型肝炎流行病学
        1.1.2.1 传播途径
        1.1.2.2 戊型肝炎病毒在人与动物中的传播
        1.1.3 禽戊型肝炎病毒
        1.1.3.1 禽戊型肝炎病毒概述
        1.1.3.2 禽戊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
        1.1.3.3 禽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1.1.3.4 禽戊型肝炎病毒的宿主和传播途径
        1.1.3.5 禽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病变
        1.1.3.6 禽戊型肝炎的防治
    1.2 戊型肝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2.1 RT-n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
        1.2.2 ELISA方法检测病毒抗体
        1.2.3 免疫电镜技术检测病毒抗原
        1.2.4 其他检测方法
    1.3 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原始毒株
        2.1.2 样品来源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方法
    2.2 禽戊型肝炎病毒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2.2.1 aHEV-ORF2 质粒的构建
        2.2.1.1 引物的设计
        2.2.1.2 病毒RNA的提取
        2.2.1.3 RT-PCR扩增
        2.2.1.4 RT-PCR产物的凝胶回收纯化
        2.2.1.5 回收产物的连接
        2.2.1.6 转化
        2.2.1.7 质粒的提取
        2.2.2 核酸探针的制备
        2.2.2.1 引物的设计
        2.2.2.2 探针的制备及定量
        2.2.2.3 核酸斑点杂交反应
        2.2.2.4 核酸斑点杂交反应的条件优化
        2.2.2.5 核酸探针的灵敏性检测
        2.2.2.6 核酸探针的特异性检测
        2.2.3 应用斑点杂交检测方法检测样品中的aHEV
        2.2.3.1 样品RNA的提取
        2.2.3.2 RT-PCR扩增
        2.2.3.3 核酸斑点杂交检测
        2.2.4 应用其他方法检测aHEV
        2.2.4.1 普通RT-PCR检测aHEV
        2.2.4.2 套式RT-PCR检测aHEV
    2.3 样品基因测序与分析
3 结果及分析
    3.1 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3.1.1 aHEV-ORF2 质粒的构建
        3.1.2 HEV-ORF2 探针的标记
        3.1.3 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反应条件的优化
        3.1.4 核酸探针的灵敏度
        3.1.5 核酸探针的特异性
    3.2 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与其他检测方法的对比
        3.2.1 灵敏度对比
        3.2.2 阳性检出率对比
    3.3 应用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疑似样品中aHEV的感染
    3.4 aHEV阳性样品的基因测序与分析
4 讨论
    4.1 禽戊型肝炎病毒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4.2 阳性样品中aHEV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戊型肝炎病毒在河北省饲养动物中流行情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戊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征
        1.1.2 戊型肝炎的临床特征
        1.1.3 戊型肝炎的流行情况
        1.1.4 戊型肝炎病毒在动物中的流行情况
    1.2 戊型肝炎流行及戊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1.2.1 发达国家戊型肝炎的流行及研究现状
        1.2.2 发展中国家戊型肝炎的流行及研究现状
        1.2.3 我国戊型肝炎的流行及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实验仪器
    2.2 样本的采集及处理
        2.2.1 样本的采集
        2.2.2 样本的处理
    2.3 样本的检测
        2.3.1 HEV总抗体的检测
        2.3.2 HEV抗原的检测
        2.3.3 HEV RNA的检测
    2.4 HEV RNA基因序列的测定及分析
        2.4.1 基因序列测定
        2.4.2 基因序列分析
    2.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养殖场中动物HEV的流行情况
        3.1.1 养殖场猪粪便样本HEV检测结果
        3.1.2 养殖场家兔粪便样本HEV检测结果
        3.1.3 牛、羊等其它动物HEV检测结果
    3.2 屠宰场中动物HEV的流行情况
        3.2.1 屠宰猪的血清阳性率
        3.2.2 生猪肉、猪肝、猪肾、猪血制品HEV RNA存在情况
        3.2.3 屠宰兔子的血清阳性率
    3.3 市售猪肉、猪内脏及肉制品HEV的污染情况
    3.4 HEV分离株基因序列的的比对及分型结果
        3.4.1 猪HEV分离株ORF2 区域PCR扩增片段基因序列的分析
        3.4.2 家兔HEV分离株ORF2 区域PCR扩增片段基因序列的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戊型肝炎的生态流行病学研究及干预策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大陆人群和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被纳入研究的检索结果及特征
        2.2 方法质量学
        2.3 异质性和发表偏倚
        2.4 不同群体间的感染率和关系
        2.5 人群和猪群亚组分析
        2.6 人群与猪血清感染率相关性
        2.7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第二章 江苏省戊肝监测点生态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实验室检测原理
        1.4 实验操作步骤
        1.5 质量控制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猪群
        2.2 猪职业接触人群
        2.3 急性戊型肝炎肝炎患者
        2.4 江苏省某监测点水样检测情况
    3 讨论
第三章 基于Markov模型对乙肝戊肝重叠感染人群免疫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免疫策略
        1.3 决策树-Markov模型
        1.4 模型参数确定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决策树-Markov模型
        2.2 中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戊肝免疫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2.3 慢性乙型肝炎老年人群戊肝免疫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戊型肝炎生态流行病学研究现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戊型肝炎病毒分泌型抗原的发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 戊型肝炎概述
        1.1 戊型肝炎病毒的发现
        1.2 戊型肝炎病毒的病毒粒子
        1.3 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1.4 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进程
    2. 戊型肝炎病毒病毒学研究进展
        2.1 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组
        2.2 戊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培养系统
        2.3 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复制过程研究
    3. 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表位研究
        3.1 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结构研究
        3.2 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抗原表位研究
    4.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
        4.1 无临床症状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4.2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内症状
        4.3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外症状
    5. 戊型肝炎的诊断
        5.1 免疫电镜
        5.2 核酸检测
        5.3 抗体检测
        5.4 细胞免疫检测
        5.5 抗原检测
    6. 本论文研究思路、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实验耗材
        1.3 质粒、菌株、细胞和实验动物
        1.4 主要试剂
        1.5 培养基及实验用溶液配制
        1.6 引物
    2. 方法
        2.1 分子克隆
        2.2 蛋白表达和纯化
        2.3 蛋白性质鉴定
        2.4 抗体的性质鉴定
        2.5 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2.6 基于ELISA和FMIA的HEV抗原检测方法
        2.7 巢式PCR及real-time PCR检测技术
        2.8 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2.9 戊型肝炎病毒体外生产和纯化方法
        2.10 起始密码子翻译效率分析
        2.11 戊型肝炎病毒细胞模型研究方法
        2.12 恒河猴模型戊型肝炎病毒攻毒实验及指标检测方法
        2.13 血清HEV抗体检测
        2.14 血清的收集
        2.15 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和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部分: HEV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靶标分析
        1. HEV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
        1.1 抗体配对的筛选
        1.2 HEV-Ag检测方法对HEV衣壳蛋白的检测分析
        1.3 HEV-Ag检测方法对病毒的检测分析
        1.4 临床血清中HEV-Ag与HEV RNA的相关性初步分析
        2. HEV-Ag检测方法的靶标分析及pORF2~S的发现
        2.1 粪便与血清标本中HEV抗原与HEV RNA的密度分析
        2.2 基于HEV细胞培养模型的HEV抗原检测分析
        2.3 细胞培养上清中的pORF2产生机制探索
        2.4 细胞培养上清中pORF2~S与完整病毒的抗原量差异
        2.5 pORF2~S阅读框的翻译效率分析
        3. HEV-Ag检测方法的初步评估
        3.1 HEV-Ag检测方法在HEV攻毒恒河猴标本中的检测分析
        3.2 HEV-Ag检测方法cut-off值的确定及特异性分析
        4. 第一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HEV抗原诊断的实际应用
        1. HEV抗原诊断在肝炎人群中的应用
        1.1 肝炎病例基础信息
        1.2 两个以上HEV指标为阳性的病例类型分析
        1.3 HEV指标单一阳性类型分析
        1.4 各组人群中ALT水平分布和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1.5 感染病程中HEV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
        1.6 HEV相关指标在首诊血清中的诊断性能分析
        2. HEV抗原在献血者中的应用
        2.1 献血者HEV流行情况分析
        2.2 献血者HEV病原体人群跟踪
        2.3 献血者HEV携带者和戊肝患者的比较
        3. 第二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HEV抗原诊断的拓展
        1. 基于FMIA的HEV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
        1.1 HEV-Ag FMIA试纸条的建立
        1.2 HEV-Ag FMIA与HEV RNA的相关性分析
        1.3 HEV-Ag FMIA、HEV-Ag ELISA和HEV RNA在临床血清中的比较
        2. 基于抗原检测的HEV分类方法的建立
        2.1 特异性识别基因3型和基因4型HEV的抗体6E9的性质鉴定
        2.2 基于抗原检测的HEV分类方法的建立
        2.3 基于抗原检测的HEV分类方法在HEV攻毒发恒河猴标本上的评价
        2.4 基于抗原检测的HEV分类方法在临床戊肝血清中的应用
        3. 尿液中的HEV抗原检测
        4. 第三部分小结
第四章 讨论
    1. 新旧HEV抗原检测方法对比及在系列标本上的检测差异
    2. HEV分泌型抗原pORF2~S的发现和功能鉴定
    3. 戊肝血清学和病原学指标变化趋势及诊断策略分析
    4. 戊肝患者体内HEV抗原长期阳性的临床现象分析
    5. 正常携带者的意义与隐患的探讨
    6. HEV肝外感染
第五章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7)湖北地区HIV人群HEV知信行及HE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湖北地区HIV人群HEV知信行调查分析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质量控制
        1.1.4 统计分析
    1.2 结果
        1.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2.2 研究对象HEV知信行情况
        1.2.3 不同人口特征对象的HEV知晓率比较
        1.2.4 不同人口特征对象的HEV正性态度率比较
        1.2.5 不同人口特征对象的HEV健康行为率比较
        1.2.6 影响研究对象戊肝知信行得分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3 讨论
第二部分 湖北地区HIV人群HE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研究内容
        2.1.4 质量控制
        2.1.5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HIV人群中HEV感染情况
        2.2.2 HIV人群中抗-HEV IgG阳性率与年龄的关系
        2.2.3 HIV人群中抗-HEV IgG阳性率与性别的关系
        2.2.4 HIV人群中抗-HEV IgG阳性率与CD4 值的关系
        2.2.5 HIV人群抗-HEV IgG阳性率区域分布
    2.3 讨论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3 湖北地区HIV人群戊肝知信行调查问卷

(8)云南昭通HIV-1感染者戊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戊型肝炎病毒(HEV)概述
        1.1.1 HEV的发现及命名
        1.1.2 HEV病毒基因组及编码蛋白
        1.1.3 HEV的复制周期
        1.1.4 HEV的传播途径及临床特点
        1.1.5 HEV的检测
        1.1.6 HEV基因分型及其地理分布
    1.2 HEV/HIV合并感染
        1.2.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艾滋病(AIDS)
        1.2.2 HEV/HIV合并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1.2.3 HEV/HIV合并感染流行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1.3 我国HEV流行情况及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样本及信息
    2.2 试剂及耗材
        2.2.1 试剂及试剂盒
        2.2.2 溶液配制
        2.2.3 仪器设备
    2.3 引物
    2.4 实验方法
        2.4.1 HIV初筛试验
        2.4.2 蛋白印迹试验
        2.4.3 HEV IgG抗体检测
        2.4.4 HEV IgM抗体检测
        2.4.5 HEV RNA的提取
        2.4.6 逆转录PCR扩增(RT-PCR)
        2.4.7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real-time qPCR)
        2.4.8 普通PCR扩增(conventional PCR)
    2.5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人口统计学特征
    3.2 HEV感染状况
    3.3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国内外HIV感染者的HEV感染情况
    4.2 HIV感染者与普通人群的HEV感染情况
    4.3 HEV/HIV合并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新疆南疆地区人畜感染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1.2.1 戊型肝炎病毒的病原学
        1.2.2 戊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1.2.3 不同物种戊型肝炎病毒的研究史
        1.2.4 HE的流行病学
        1.2.5 HE的临床症状及免疫损伤
        1.2.6 HE的检测方法
        1.2.7 HE的疫苗研究
        1.2.8 HE的预防与控制
    1.3 问题与展望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新疆南疆地区不同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抗原检测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来源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2.4 HEV-IgG抗体检测
        2.2.5 HEV-IgM抗体检测
        2.2.6 HEV-Ag检测
        2.2.7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年龄人群HEV-IgG检测结果
        2.3.2 不同地域人群HEV-IgG检测结果
        2.3.3 不同族别人群HEV-IgG检测结果
        2.3.4 不同职业人群HEV-IgG检测结果
        2.3.5 不同年龄人群HEV-IgM检测结果
        2.3.6 不同地域人群HEV-IgM检测结果
        2.3.7 不同族别人群HEV-IgM检测结果
        2.3.8 不同职业人群HEV-IgM检测结果
        2.3.9 不同年龄人群HEV-Ag检测结果
        2.3.10 不同地域人群HEV-Ag检测结果
        2.3.11 不同族别人群HEV-Ag检测结果
        2.3.12 不同职业人群HEV-Ag检测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新疆南疆地区主要经济动物戊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抗原检测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来源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2.4 HEV-Ab抗体检测
        3.2.5 HEV-Ag检测
        3.2.6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ELISA检测结果
        3.3.2 牛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ELISA检测结果
        3.3.3 马鹿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ELISA检测结果
        3.3.4 鸡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ELISA检测结果
        3.3.5 犬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ELISA检测结果
        3.3.6 绵羊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ELISA检测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新疆南疆地区戊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来源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2.4 引物设计与合成
        4.2.5 样品处理
        4.2.6 粪便及胆汁样品HEV总RNA的提取
        4.2.7 肝脏样品HEV总RNA的提取
        4.2.8 HEV RNA RT-nPCR检测
        4.2.9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4.2.10 回收产物的T/A连接
        4.2.11 连接产物的转化
        4.2.12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4.2.13 序列测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新疆南疆地区HEV RNA检测结果
        4.3.2 戊型肝炎病毒检测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比较
        4.3.3 戊型肝炎病毒检测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
    4.4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青岛地区献血者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及血清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与抽样方法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1 血清学检测设备
    1.2.2 试剂
1.3 方法
    1.3.1HBsAg、抗-HCV和HIV Ag/Ab ELISA检测及HBV DNA检测
    1.3.2 抗-HEV IgG、IgM和HEV抗原检测
    1.3.3 谷丙转氨酶(ALT)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青岛地区合格献血者中HEV抗原、抗-HEV IgM和IgG的流行率
2.2 ALT与HEV血清学指标的关系
2.3 合格献血者和单纯的ALT升高的献血者比较
2.4 献血者中HEV血清学指标的关系
2.5 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血清学特点 第三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戊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一起戊型肝炎暴发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三县(市)鼠形动物戊肝感染情况调查[D]. 张垚. 大理大学, 2021(09)
  • [2]暴发调查设计:以急性戊型肝炎暴发为例[J]. 朱以敏,李亚欣,牟育彤,阚慧,张淼,范伟,李意杰,郑英杰.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0(11)
  • [3]禽戊型肝炎病毒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 刘亚琪.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4]戊型肝炎病毒在河北省饲养动物中流行情况的调查研究[D]. 王炫普. 河北大学, 2020(08)
  • [5]戊型肝炎的生态流行病学研究及干预策略评价[D]. 岳娜. 东南大学, 2020(01)
  • [6]戊型肝炎病毒分泌型抗原的发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D]. 温桂平. 厦门大学, 2019(08)
  • [7]湖北地区HIV人群HEV知信行及HE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D]. 陈雅梦. 武汉科技大学, 2019(09)
  • [8]云南昭通HIV-1感染者戊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D]. 周世怡.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9]新疆南疆地区人畜感染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D]. 武军元.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1)
  • [10]青岛地区献血者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及血清学特征研究[D]. 张龙穆. 青岛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一起戊型肝炎暴发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