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创建“飞控先进城市”技术措施研究

苏州市创建“飞控先进城市”技术措施研究

一、苏州市创建“灭蝇先进城区”技术措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洪[1](2020)在《公交都市发展下的公交场站规划与建设研究 ——以甘眉园区公交枢纽建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为解决因居民机动化出行比例急速上升和城市小汽车高速增长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在城市道路资源和环境资源有限的背景下,交通运输部正式启动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30个城市实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2012年,交通运输部通过评审确定了第一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15个);2013年,再次确定了第二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22个);2017年,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十三五”期第一批50个创建城市,以上创建城市共计87个。在此背景下,公交都市创建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成为交通领域的关注点,其中:眉山市作为“十三五”期第一批50个创建城市之一,根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对眉山市公交都市创建实施方案的批复要求,眉山公交都市建设周期为四年:2017-2020年,创建目标为:至创建期末,围绕“以?互联网+智能公交?为抓手,通过公交文化构建眉山?千载诗书城?的城市名片”及“通过加快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推动成眉一体化融合发展”为主题,借助公交都市创建,大力发展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将东坡文化、诗词文化、长寿文化、道教文化等传统文化在城市公共交通上得以体现,加快成眉同城化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眉山市公交都市发展基本现状,及公交场站建设情况,在公交都市创建过程中,公交场站的建设是核心问题之一,在公交都市的建设工程中,公交场站及公交中途站等公交配套建筑设施的建设将为眉山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在公交都市的建设过程中,眉山市需要对现有公交场站进行改造,并新增6座公交枢纽(首末)站,作为公交都市发展的配套设施。本文主要从五个层次研究眉山市公交都市发展:首先,是公交都市概念的构建,研究公交都市的理论基础,分析眉山市城市规划和交通发展战略,并作为后面具体研究分析的依据。其次,是对眉山市目前公交都市发展概况的研究,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和对眉山市目前公共交通发展现状的调查,总结出眉山市公交都市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目标。然后,是对公交场站建设基本需求和规划与设计理论进行研究,结合眉山市地域文化特点,和城市规划中对眉山市城市风貌的控制,提出融合建筑地域性设计的公交场站建设策略。再者,是对眉山市公交站场的规划,以及结合公交都市建设中,甘眉园区公交枢纽建设项目,具体研究公交场站的规划与布局,提出具有眉山地域特色,符合地区实际功能需求的场站建设方针。最后,通过实际项目举一反三,结合整体眉山市公交都市规划,提出眉山市公交品牌打造以及整个“十三五”计划中,其他公交场站的建设指导。

苏州市人民政府[2](2019)在《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中提出苏府[2019] 54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农机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和领域之一,是全社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省相关工作部署要求,全面提升农机安全生产监

黄思莹[3](2019)在《石河子市创建文明城市中的协同治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伴随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不仅追求物质上的飞跃,更要求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所突破。成功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高一个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提升市民综合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而且能够强化城市的管理能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及发掘城市可持续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需要多个城市主体参与创建,各主体参与态度、参与方式、参与程度都影响着创城的最终结果。目前,石河子市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已取得一些成绩,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这与所有城市主体的共同努力息息相关。但由于政府与其他创城主体之间协同性较低,在配合或参与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政府内部队伍建设和整体联动不强、企业创建动力不足、非营利组织辅助作用发挥受限、市民降低参与度等问题,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政府内某些部门和政府以外其他主体对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没有树立正确的认识,在实施中产生分歧;二是政府的一些创城政策违背了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和市民等城市主体的利益诉求,双方产生利益冲突;三是各个主体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没有合适稳固的沟通平台和机制。本文提出石河子市在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政府作为活动的发起人和监督者,其与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市民等城市主体之间存在大大小小的协同性问题,对各主体为什么协同性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日后全部主体协同创建文明城市提供有用的框架。

滕腾[4](2019)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区域绿化管理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管理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尤其在迅速发展的大中型城市中,管理质量决定城市运作效率。城市绿化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形象、文化内涵紧密相关。本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作为对象,对该区域的绿化发展特征与管理现状、植被现状和现场管理情况等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数据分析,试图探索当前城市绿化管理工作的特点,相关结果可为我国城市绿化管理提供经验借鉴。论文首先归纳了城市绿化管理中法律政策、指标评价体系和管理模式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着重分析了我国大城市近年取得的良好经验和存在的管理问题,其次对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进行研究,重点分析绿化管理模式和管理现状,最后对绿化管理中的植被选择和管理方法进行优化建议。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区域的绿化建设情况符合苏州市整体的气候、环境和人文特征,基本符合新城区板块的功能定位和绿化需求;(2)苏州工业园区的城市管理由政府作为责任主体,由行政部门和技术部门共同完成具体工作,已在管理模式的尝试中取得阶段性的理论和实践经验;(3)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作为新建功能区,实现了苏州工业园区的绿化配置优化,延续使用了苏州市的部分基调树种,广泛使用了苏州工业园区早期建设中的骨干树种和建议推广树种:(4)苏州工业园区近年的绿化管理重点工作为配合政府招标、应对季节性养护、开展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和统筹规划设计、施工及养护三者之间的关系等。

王文倩[5](2019)在《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动健康城市是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发展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理论探究和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创建的机遇优势分析,界定了运动健康城市的相关概念内涵,构建了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评价标准,以苏州市创建运动健康城市为例对评价标准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对健康促进理论,体育健康促进理论、体育城市和健康城市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动健康城市的概念、内涵,将运动健康城市界定为:在体育健康促进理论的指导下,以人的健康为核心,将体育运动融入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之中,用运动的方式优化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人类发展所必须具有的运动健康的人群、社会以及环境的有机整体。其目的在于用体育的方式去消解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端,不断改变人群不健康的行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达到健康可持续发展。(2)对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创建机遇和条件进行了探究分析,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提出了初步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经过专家咨询问卷的筛选和确立,逐步构建了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33个,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对江苏省创建运动健康城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依据全民健身标准、体育城市发展标准以及相关的政策文件,构建了包含“初具运动健康城市雏形”、“基本建设成为运动健康城市”和“全面建设成为运动健康城市”三个评价层次的评价标准。以苏州市为例,采用综合打分法对评价标准进行了实证研究。

赵宇雯[6](2018)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共服务设施实施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公共服务需求也趋于多样化、高端化和差异化。同时,生态城开工建设进入第十个周年,对其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这一关键问题的研究却存在空白。由此,本文以生态城起步区655公顷为研究的空间范围,生态城建设的十周年历程为研究的时间范围,七大类十五小类公共服务设施为实施评估对象。对其规划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展开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的研究。首先借助gis软件构建公共服务设施地理信息数据库。实施过程评估确立建设速度、优先度、紧凑度、投用效率四大方面共7项二级因子。评估发现实施过程的四项主要特征:第一,演变过程能够良好体现出战略意图,但建设速度仍难以满足2020年目标。第二,设施建设呈现“缓步-跃升”的变速特征,但相对需求的增长稍显滞后。第三,公共服务设施的关注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商业设施关注度不足。第四,教育、体育、医疗设施在建设初期紧凑度较低。实施效果方面,基于公共服务设施的综合价值判断,建立实现度、满意度、空间绩效三维度共计10项一级指标,28项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借助gis、spss等软件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估分析。实现度方面,供需总量现状与两版规划有一定差距;三级设施体系中,小区内设施普遍缺失;多项关键性指标未能达标。满意度方面,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受到公众认可;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设施建设速度略微滞后;“老幼”群体,高收入群体,“双本地”(本地职住)及小汽车出行群体满意度相对更低,并针对居民反馈提出行动清单。空间绩效方面评估发现,28个已入住小区的空间使用绩效参差不齐,社区中心运营绩效最优,医疗类设施得分较低。基于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评估,总结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效率与公平性不足,规划指引力度有待加强等主要问题。最后,基于前文研究,提出基于多维可持续模型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优化策略:规划指引需提升“平行”与“垂直”有效性;公众参与深度与广度的双重拓展;设施供给绩效,时空共享与弹性规划的提升;近期、中期、远期循序渐进的设施与场所活力改进方略等。

项锦雯[7](2015)在《产业梯度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和皖江示范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产业转移过程中涉及到转出区、承接区与区域间三个空间,三个空间分别能从不同视角、不同程度地影响土地集约利用。鉴于此,本文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研究,将从转出区、承接区与区域间三个空间层面来分别论述其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这也就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文章按照"理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检验一结论与政策建议"的逻辑步骤进行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的联动影响。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利用的联动影响。理论上按照"联动诱因—联动结果—存在问题"的逻辑思路分析:第一步,总结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第二步,归纳分析产业转移怎样传导作用于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第三步,依据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分析产业转移使得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呈梯度分布的规律。第四步,从实践出发,分析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区域间土地利用主要矛盾。实证检验:选取长三角与皖江示范区为例,基于产业发展综合水平视角,对区域间产业转移综合效益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态势与相对差距比较分析、区域间影响力差异比较分析,启示不同区域未来产业转移的方向,为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产业转移能促使转出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按照"因素--机理--途径"逻辑进行理论分析:第一步,基于产业发展综合水平(二三产的梯度水平)视角分析影响因素,专业化与技术进步、资本利用水平和劳动生产力等三个维度体现影响因素,并初步单因素检验;第二步,基于增长极理论分析影响机理。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驱动了要素流通,进而影响土地的集约利用;集聚效应与支配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影响土地的集约利用;第三步,产业转移通过政府推动与企业自主转型途径,进一步改变了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实证检验:基于产业视角,根据层进式研究思路,选取长三角区域为例。定性分析产业转出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综合效应指数,反映两者的变化趋势;通过因果关系分析,解释孰因孰果;借助双对数模型度量两者的影响力;最后,度量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度,评价两个系统协调发展水平高低,为追求一种整体提高、全局优化、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提供政策依据。研究发现:(1)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滞后二阶,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评价值与土地利用集约度之间存在一个单方面的因果关系,即产业转移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格兰杰原因,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提高必然使得土地按照集约方式使用。(2)影响测度检验发现:分别从二三产转移综合效应、政府管制、人口数量变化等驱动力几个方面选择指标构建回归模型Ⅰ,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变量的符号变化与理论的预期结果一致。第二,不同产业转移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机制发生了显着差别,政府干预土地利用作用在减弱,市场驱动土地利用作用在增强。第三,不同产业转移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可持续性目标逐渐增强。第四,不同产业转移阶段,产业转移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正向驱动作用程度最大并逐渐增强,产业转移是提升区域土地集约度的有效途径。将指代产业转移的专业化技术进步、劳动力与资本等三个维度的一系列指标(替代"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放入模型Ⅱ中,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随着产业转移阶段的推进,大部分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增强,验证了增长极效应。第二,产业转移过程中,各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差别显着,启示了产业转移方向。(3)协调性检验发现:①时间上:1996~2013年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经历了由轻度失调转为中级协调,这反映出通过政府推动与企业自主转型途径,实现了产业转移进程的持续推进,长三角作为增长极,技术、劳动力与资本等要素的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也验证了通过产业转移能显着地提升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②空间上:2013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度与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趋势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产业转移有效地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从协调度评价结果来看,2013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明显存在着地域差异。总体来说,长三角16个城市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出上海高于江苏,江苏高于浙江地区。这反映在不同的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程度不同。从协调发展度评价结果来看,2013年长三角16个城市协调发展度共涉及勉强协调发展类和初级协调发展类共两种类型,总体来说,协调发展度在空间上是上海优于江苏与浙江,江苏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高于浙江地区。这反映推进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建设,最终达到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一种整体提高、全局优化、共同发展的状态。依据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组合,可以将长三角16个城市划分为四类。产业转移能有效促进承接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按照"因素--机理--途径"逻辑进行理论分析:第一步,基于区域承接产业能力视角,从要素成本、市场潜力、产业集聚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四个维度分析影响因素,并初步单因素检验;第二步,基于主导产业理论分析影响机理。第三步,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资本引进与深化、技术的模仿与进步、产业的集聚与分工、制度的移植与创新等产生影响。实证检验:基于地区视角,选取皖江示范区为实例。定性分析产业承接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综合效应指数,反映两者的变化趋势;借助灰关联度模型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程度;借助双对数模型测度影响力;然后,度量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与协调发展度,评价两个系统耦合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为追求一种一种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状态提供政策依据。研究发现:(1)皖江示范区的产业转移度与土地集约利用度时空结果如下:第一,时序上:考察1999~2013年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过程,总体上来说两者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随着产业转移成熟度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同时不断提升,产业转移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第二,空间上:考察2013年皖江示范区9个城市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状态,产业转移滞后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应该进一步加强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壮大主导产业并形成产业集群,进而更高地提升土地利用集约度。(2)相关性检验结论是:两个产业转移时期中,皖江示范区的9城市及示范区整体的产业转移度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灰关联度都处于比较高的关联度水平,并且整体上发展期高于启动期关联度水平,说明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度与土地集约利用变化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相关性。而且,产业转移度越高的城市,产业转移度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灰关联度也越大,总之,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度的提高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推动作用明显。(3)影响测度检验发现:分别从产业转移度、政府管制、人口数量变化等驱动力几个方面选择指标构建回归模型Ⅰ,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变量的符号变化与理论的预期结果一致。第二,不同产业转移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机制发生了显着差别,政府干预土地利用作用在减弱,市场驱动土地利用作用在增强。第三,不同产业转移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可持续性目标逐渐增强。第四,不同产业转移阶段,产业转移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正向驱动作用程度最大并逐渐增强,产业转移是提升区域土地集约度的有效途径。将指代产业转移的要素成本、市场潜力、产业集聚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四个维度的一系列指标(替代"产业转移度")放入模型Ⅱ中,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随着产业转移阶段的推进,各项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增强,验证了主导产业的增长效应。第二,产业转移过程中,各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差别显着,启示了产业转移方向。给我们的启示是,市场潜力开发以形成有效需求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首要因素,产业转移是平衡区域发展的有效战略;承接以资本及劳动力密集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将一定时期存在是未来皖江区产业承接的主要方向;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承接高端要素与产业的转入,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将是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的重要手段。(4)耦合协调性检验结论是:目前皖江示范区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产业转移耦合处在颉颃时期,协调关系提升空间很大;部分城镇处在土地集约利用滞后型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很大;耦合协调度表现为发达城镇高于欠发达城镇,部分区域的耦合强度高于协调程度,在空间上并没有达到良性共振;区域产业转移对土地集约利用产生胁迫作用,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产业转移产生反馈作用。因此,产业转移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建设,最终达到产业转移综合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状态。形成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首先,分析并借鉴国内外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进而得出启示;然后,确定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制定思路;最后,形成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一是创建产业转移集中区;二是差别化土地优惠政策,特别是差别化的土地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四是控制供地规模和价格;五是建立监管机制。

贺小飞[8](2014)在《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新区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8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理念,是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变化和资源枯竭的冲击,并强调兼顾社会公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种可持续的理想城市发展范式。我国的生态城市构建实践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从国家顶层的宏观战略,到地方各级的发展设想,“生态城市”无疑是必提之目标。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近300个地级以上的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占城市总数的80%。而在城市规划领域,生态城市理念的应用也贯穿于各个层次的规划之中。在这其中,生态城市理念于城市新区规划中的应用最为普遍。新区规划约束条件较少,建设成本相对较低,一时竞相成为各个城市探索生态城市建设的“实验田”。但应当指出的是,由于业内对生态城市理念本身都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如何规划与建设生态城市则更是智者见智。因此,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规划就面临着规划内容与深度的不同看法。本文对生态城市理念产生的背景、原因、后续发展与实践应用等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尝试将生态城市建设流程与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相结合,从我国城市新区的实际情况入于,探讨城市新区规划应重点关注的方面,从而建立在生态城市理念指导下,对新区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法体系。本文由生态城市理念研究、城市新区发展研究、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新区方法探讨与实例分析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介绍论文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和内容框架等。第二章通过对生态城市涵盖内容的分析,建立生态城市理论与城市规划体系的理论框架,明确生态城市理念下的新区规划逻辑机构。第三章通过对城市新区发展历程和动因的综合分析,梳理当前梳理城市新区的发展特点,并从生态城市理论的视角,剖析其发展误区。第四、五章从发展问题入手,在确定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新区规划原则基础上,架构新区规划的内容体系,提出基于生态城市理论的城市新区规划方法,并结合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中相应的规划研究进行实证说明。

孟焕民,陶若伦,赵晓红[9](2014)在《十二年坚持生态文明优先发展——苏州市相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要求后,生态文明建设很快成了上上下下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同层面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作为县(市)、区一级政府怎样有效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到苏州市相城区进行了调查。相城区成立于2001年,由原吴县市北部的11个乡(镇)划归合并而成,面积4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万。建区之初,全区的森林覆盖率仅为7.43%;污水横流,没有一家规模型的污水处理厂;没有一个像样的工业区,"乡乡点火、村村

谢建平[10](2013)在《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环境公害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城市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使城市的生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谐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在新世纪追求的目标。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化发展之路,生态城市的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赣州市作为江西省副中心城市发展,必然要加快城市的建设步伐,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必然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同时推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要立足在新一轮的环境竞争中走在前列。本文综合运用系统论、生态学、环境理论、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遵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实证研究的原则,结合实地调查,走访了赣州市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通过访问、座谈、表格调查等形式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精华,在全面综述国内外城市生态建设理论和实践成就基础上,调查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基础条件,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指标进行可达性分析评价,对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优劣势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出赣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指标、主要对策与措施,以期为赣州市政府和园林部门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谋划,合理布局和配置生态资源,消除存在的环境污染,深入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生态美感,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苏州市创建“灭蝇先进城区”技术措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市创建“灭蝇先进城区”技术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公交都市发展下的公交场站规划与建设研究 ——以甘眉园区公交枢纽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公交都市基础理论与眉山市公交都市创建研究
    2.1 公交都市基础理论
    2.2 眉山市公交都市建设概况
        2.2.1 建设发展历程
        2.2.2 实施方案解读
        2.2.3 眉山市公交都市创建目标
    2.3 公交都市发展下的公交场站规划与建设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交场站规划理论与功能布局研究
    3.1 公交场站规划理论与方法
        3.1.1 公交场站分类和区别
        3.1.2 公交场站选址的原则
        3.1.3 现有的公交场站选址方法
    3.2 公交场站功能与布局
        3.2.1 公交场站空间的基本构成
        3.2.2 公交场站布局的总体原则
        3.2.3 公交场站布局形式
        3.2.4 公交场站与其他城市空间的整合
        3.2.5 公交场站换乘功能
        3.2.6 公交场站其他城市功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眉山市地域文化与公交场站规划建设研究
    4.1 眉山市地域文化与场站建筑设计研究
        4.1.1 眉山市城市风貌控制区
        4.1.2 川西民居
    4.2 眉山市城市规划概况
        4.2.1 眉山市城市概况
        4.2.2 规划区重大交通设施协调
    4.3 眉山市交通发展战略
        4.3.1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4.3.2 公交场站规划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甘眉园区公交枢纽规划与建设研究
    5.1 甘眉园区公交枢纽功能研究与建设规划
        5.1.1 甘眉园区公交枢纽建设背景
        5.1.2 甘眉园区公交场站功能研究
        5.1.3 甘眉园区公交枢纽规划布局
        5.1.4 甘眉园区公交枢纽建设与地域文化结合概况
        5.1.5 甘眉园区公交场站规划设计成果
    5.2 本章小结
        5.2.1 由外而内,确定公交场站规划设计方向
        5.2.2 由内向外,细化公交场站规划设计结构
        5.2.3 内外结合,形成公交场站规划设计成果
        5.2.4 树立综合立体开发的建设思路
结论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石河子市创建文明城市中的协同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国内外文献述评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研究思路图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文明城市及其创建
        2、文明城市中的协同治理
    (二)理论基础
        1、协同治理理论
        2、城市治理理论
        3、公共产品理论
二、石河子市创建文明城市中协同治理的现状分析
    (一)石河子市创建文明城市多元主体布局
        1、主导主体——政府
        2、服务主体——企业
        3、辅助主体——非营利性组织
        4、参与主体——市民
    (二)石河子市文明城市的创建历程
    (三)石河子市文明城市创建取得的成果
三、石河子市创建文明城市中的协同治理问题分析
    (一)政府内部协同性低,队伍建设和整体联动不强
        1、政府有些部门创建工作职责划分不清,影响创城工作推进
        2、政府创城人员素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3、政府部门之间联动性较差,创城中出现的疑难杂症不能治本
    (二)政府与企业协同性低,企业创建动力不足
    (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调性低,限制非营利组织辅助作用的发挥
    (四)政府与市民协同性低,降低市民参与度
        1、参与意识薄弱主动性欠缺
        2、参与资源不平衡信息不对称
        3、参与制度供给不足和渠道不畅
    (五)团场和市区创城差异性较大,协同创建有待加强
四、石河子市创建文明城市中协同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多元主体对文明城市创建的认识片面制约着创建行为的统一
        1、政府未能全面认识文明城市创建的内涵
        2、政府以外其他主体未能正确认识文明城市创建的价值
    (二)多元主体的利益冲突制约着创建行为的协调
        1、政府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2、政府追求公共利益而企业追求私人利益
        3、政府诉求公众利益而非营利组织诉求团体利益
        4、政府谋求政绩利益而市民谋求切实利益
    (三)政府与其他创城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创建行为协同困难
五、解决石河子市创建文明城市中协同治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监管工作,促进整体联动
        1、明确划分各部门创建职责范围
        2、加强对城市管理队伍的监管力度
        3、强化部门联动机制
    (二)协调企业利益诉求,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1、政府予以优惠政策,回馈企业利益诉求
        2、企业升华创建观念,强化自身社会责任
    (三)公共服务社会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四)培育公共精神,增强市民参与度
        1、増强参与意识
        2、加强政务公开
        3、畅通参与渠道
    (五)加强团场与市区沟通,实现团场因地制宜创城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区域绿化管理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念释义
        1.1.1 城市管理和绿化管理
        1.1.2 城市绿地分类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城市绿化管理的国内外研究
    2.1 城市绿化法律和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2.2 城市指标评价体系制定的理论与实践
    2.3 城市绿化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2.3.1 管理模式的分类选择和改革
        2.3.2 因地、因时的指导理论
    2.4 小结
第3章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区域绿化管理调查
    3.1 苏州市绿化发展特征
        3.1.1 苏州市绿化建设和发展现状
        3.1.2 苏州工业园区绿化建设和发展现状
    3.2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区域概况
    3.3 管理模式调查
        3.3.1 组织架构和职能部门
        3.3.2 政策法规、指标评价体系的运用和实践
    3.4 植被现状调查
        3.4.1 调查范围
        3.4.2 植被数量、种类和植被生长类型分析
        3.4.3 植被类型的数量分布分析
        3.4.4 植被类型的空间覆盖分析
        3.4.5 植被病虫害特点分析
        3.4.6 小结
    3.5 管理现状调查
        3.5.1 绿化养护和施工现状分析
        3.5.2 绿化养护月历
        3.5.3 绿化养护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
        3.5.4 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4章 优化策略与结论
    4.1 调查结果分析
    4.2 优化策略
        4.1.1 植被选择优化策略
        4.1.2 管理方法优化策略
    4.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一期植物名录
附录B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一期植被调查信息统计
附录C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一期优势植物品种统计
附录D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常见病虫害汇总
附录E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绿化养护管理月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1.1 健康中国发展的需要
        1.1.2 江苏省加快建设体育强省,创建健康江苏的需要
        1.1.3 运动健康城市相关理论的充实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城市化的相关研究
        1.3.2 健康城市的相关研究
        1.3.3 体育城市的相关研究
        1.3.4 关于“运动健康城市”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3.1 健康促进理论
    3.2 体育健康促进理论
    3.3 健康城市概念内涵
    3.4 体育城市概念内涵
    3.5 运动健康城市的概念内涵
4 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建设机遇和优势
    4.1 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建设机遇
        4.1.1 政策保障: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4.1.2 社会走向:体医融合成为大趋势
        4.1.3 技术新引擎: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交织并进
    4.2 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建设优势
        4.2.1 政府对群众体育健康的重视是创建运动健康城市的基础
        4.2.2 体育政策法规的实施为创建运动健康城市提供保障
        4.2.3 价值观念的转变为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的构建提供了需求
5 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理论
    5.1 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内涵
    5.2 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1 全面性原则
        5.2.2 科学性原则
        5.2.3 可操作性原则
        5.2.4 动态性原则
        5.2.5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5.3 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的理论模型概述
    5.4 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筛选方法与构建思路
6 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6.1 指标筛选过程
        6.1.1 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6.1.2 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6.2 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2.1 权重确定方法
        6.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7 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7.1 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评价标准的建立
        7.1.1 全民健身发展标准
        7.1.2 体育城市的评价标准
        7.1.3 政策指导
        7.1.4 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评价标准的确定
    7.2 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评价标准实证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8 研究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发展建议
        8.2.1 因地制宜,抓住特色创新发展
        8.2.2 以人为本,落实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相融合理念
        8.2.3 联动发展,推进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
        8.2.4 动态考核,探索可持续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致谢

(6)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共服务设施实施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释义
        1.1.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1.1.2 城市规划实施评估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2.1 背景一:公共服务设施多元视角的供需转变
        1.2.2 背景二:生态城建设十年,评估反思迫在眉睫
        1.2.3 研究目的
    1.3 研究范围与评估对象
        1.3.1 研究的时空间范围
        1.3.2 规划实施评估对象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中新天津生态城相关研究
    2.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研究
        2.2.1 国内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研究
        2.2.2 国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研究
        2.2.3 评价方法及工具的发展趋势
    2.3 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相关研究
        2.3.1 国外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相关研究
        2.3.2 国内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相关研究
    2.4 总结
第3章 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共服务设施实施过程评估
    3.1 规划理念与模式
    3.2 实施过程评估路线
        3.2.1 评估原则
        3.2.2 评估因子
        3.2.3 评估方法
        3.2.4 数据来源
    3.3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历程梳理
    3.4 发展速度
        3.4.1 历年总体建设量演变
        3.4.2 历年设施建设量演变
        3.4.3 人口--设施平衡演变
    3.5 优先度
        3.5.1 设施用地比重演变
        3.5.2 大事记条目比重演变
    3.6 设施--居住紧凑度演变
    3.7 竣工-投用时间差
    3.8 总结
第4章 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共服务设施实施效果评估
    4.1 实施效果评估路线
        4.1.1 评估原则
        4.1.2 评估指标
        4.1.3 评估方法
        4.1.4 数据来源
        4.1.5 参考标准
    4.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现状梳理
        4.2.1 设施项目统计
        4.2.2 设施服务范围
        4.2.3 设施供给方式
    4.3 实现度
        4.3.1 供需总量一致性
        4.3.2 设施体系一致性
        4.3.3 布局点位一致性
        4.3.4 关键性指标一致性
        4.3.5 小结
    4.4 满意度
        4.4.1 使用者构成特征
        4.4.2 满意度评价结果
        4.4.3 满意度群体分异
        4.4.4 满意度空间分异
        4.4.5 小结
    4.5 空间绩效
        4.5.1 空间绩效评价指标
        4.5.2 空间使用绩效分析
        4.5.3 空间运营绩效分析
        4.5.4 小结
    4.6 公共服务设施外部效应
        4.6.1 对自发商业的影响
        4.6.2 对街区活力的影响
        4.6.3 对实施调控的影响
    4.7 总结
第5章 基于多维可持续模型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优化策略
    5.1 生态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问题梳理
        5.1.1 规划指引“垂直级”“平行级”协调
        5.1.2 规划实施保障与监督
        5.1.3 公众参与深度与广度
        5.1.4 设施供给效率与公平
        5.1.5 设施弹性与场所活力
    5.2 多维可持续规划实施模型
    5.3 规划指引可持续
        5.3.1 提升规划外在有效性
        5.3.2 确保国际理念本地适配
    5.4 公众参与可持续
        5.4.1 广度:实施全程可参与
        5.4.2 深度:反馈问题可兑现
    5.5 供给绩效可持续
        5.5.1 职住一体,加强系统联系度
        5.5.2 时空共享,提升设施利用率
        5.5.3 弹性留白,保持适度存量
        5.5.4 功能混合,人群互助
    5.6 场所活力可持续
        5.6.1 近期:鼓励第三空间与可变设施
        5.6.2 中期:小区居民互通,增设沿街公服
        5.6.3 远期:边界自然消解,活力全域共享
第6章 成果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产业梯度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和皖江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分析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综述
        2.1.1 土地集约利用因素研究
        2.1.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2.1.3 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
        2.1.4 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与政策研究
    2.2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2.2.2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2.3 产业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研究综述
    2.4 述评
第3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基本概念
        3.1.1 产业转移
        3.1.2 产业转出区
        3.1.3 产业承接区
        3.1.4 区域间
        3.1.5 土地集约利用
    3.2 理论基础
        3.2.1 区位理论
        3.2.2 报酬递减理论
        3.2.3 地租地价理论
        3.2.4 比较优势理论
        3.2.5 竞争优势理论
第4章 产业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理论分析
    4.1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分析
        4.1.1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4.1.2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利用的联动影响
        4.1.3 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矛盾
    4.2 产业转移对转出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4.2.1 影响因素
        4.2.2 影响机理
        4.2.3 影响途径
    4.3 产业转移对承接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4.3.1 影响因素
        4.3.2 影响机理
        4.3.3 影响途径
    4.4 小结
第5章 产业转移对转出区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5.1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土地利用现状
        5.1.1 产业转移趋势
        5.1.2 土地利用现状
    5.2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出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
        5.2.1 指标选取与评价方法
        5.2.2 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5.2.3 研究假说
    5.3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出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因果关系检验
        5.3.1 平稳性检验
        5.3.2 协整检验
        5.3.3 误差修正模型
        5.3.4 因果关系分析
    5.4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出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测度
        5.4.1 模型Ⅰ:基于"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分析
        5.4.2 模型Ⅱ:基于指代"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一系列指标的分析
    5.5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出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性检验
        5.5.1 协调性内涵
        5.5.2 协调性评价模型
        5.5.3 长三角产业转出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性评价结果
    5.6 小结
第6章 产业转移对承接区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皖江示范区为例
    6.1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利用概况
        6.1.1 产业发展现状
        6.1.2 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
    6.2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测算
        6.2.1 指标选取与评价方法
        6.2.2 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6.2.3 研究假说
    6.3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关系检验
        6.3.1 研究方法选取
        6.3.2 计量结果分析
    6.4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测度
        6.4.1 模型Ⅰ:基于"产业转移度"的分析
        6.4.2 模型Ⅱ:基于指代"产业转移度"的一系列指标的分析
    6.5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检验
        6.5.1 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的涵义
        6.5.2 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模型
        6.5.3 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比较实证研究——以长三角与皖江示范区为例
    7.1 指标选取与评价方法
    7.2 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7.3 研究假说
    7.4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总体态势比较分析
    7.5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测度的比较分析
        7.5.1 模型Ⅰ:基于"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分析
        7.5.2 模型Ⅱ:基于指代"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一系列指标的分析
    7.6 小结
第8章 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
    8.1 国内外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8.1.1 国外经验借鉴
        8.1.2 国内经验借鉴
        8.1.3 启示
    8.2 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制定思路
        8.2.1 政策制定原则
        8.2.2 政策制定思路
    8.3 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
        8.3.1 创建产业转移集中区
        8.3.2 差别化土地优惠政策
        8.3.3 创新土地管理机制
        8.3.4 控制供地规模与价格
        8.3.5 建立监管机制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
致谢

(8)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新区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1.4 课题来源
        1.1.5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概念界定
        1.3.1 生态城市
        1.3.2 城市新区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生态城市理念的基础研究
    2.1 生态城市理念的提出与发展
        2.1.1 生态城市理念提出的背景
        2.1.2 生态城市理念提出的原因
        2.1.3 生态城市理念的发展
    2.2 生态城市的规划途径与对象
        2.2.1 生态城市的规划途径
        2.2.2 生态城市的规划对象
    2.3 生态城市的规划体系
    2.4 生态城市背景下的新区规划方向判断
        2.4.1 延续: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
        2.4.2 落实:生态城市各项目标与政策
        2.4.3 衔接:生态技术应用与城市规划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生态城市视角的国内新区发展分析
    3.1 国内城市新区的发展历程与动因
        3.1.1 国内城市新区的发展历程
        3.1.2 国内城市新区的发展动因
    3.2 国内城市新区的发展特点
        3.2.1 政策推动下的目标导向发展
        3.2.2 效益驱动下的经济导向发展
        3.2.3 环境约束下的生态导向发展
        3.2.4 示范带动下的技术支撑发展
    3.3 基于生态城市视角的新区发展误区
        3.3.1 目标定位不清
        3.3.2 产业导向不明
        3.3.3 生态保护不力
        3.3.4 技术应用求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城市理念在新区规划中的应用
    4.1 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新区规划原则
        4.1.1 目标上,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原则
        4.1.2 内容上,重点与次要相结合原则
        4.1.3 技术上,经济与效益相结合原则
    4.2 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新区规划架构
        4.2.1 规划步骤
        4.2.2 规划内容
    4.3 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新区规划方法
        4.3.1 创新产业发展
        4.3.2 生态格局构建
        4.3.3 绿色交通规划
        4.3.4 资源持续利用
        4.3.5 指标体系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新区实践
    5.1 苏州独墅湖科教新区概况
    5.2 苏州独墅湖科教新区规划理念
        5.2.1 创新产业,建设“智慧型”科技新区
        5.2.2 方式低碳,建设“可步行”科技新区
        5.2.3 环境生态,建设“深绿型”科技新区
        5.2.4 资源节约,建设“可持续”科技新区
    5.3 苏州独墅湖科教新区规划结构
        5.3.1 功能分区
        5.3.2 中心体系
    5.4 苏州独墅湖科教新区规划策略
        5.4.1 产业体系规划
        5.4.2 交通体系规划
        5.4.3 生态系统规划
        5.4.4 资源利用规划
        5.4.5 指标体系规划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十二年坚持生态文明优先发展——苏州市相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值得称道的八大行动
耐人寻味的六点启示

(10)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和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1.3.1 园林城市的内涵
        1.3.2 生态城市的内涵
        1.3.3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内研究进展
    2.2 国外研究进展
    2.3 国内外主要经验
3. 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3.1 赣州市概况
        3.1.1 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3.1.2 气候条件
        3.1.3 社会经济
        3.1.4 产业发展
    3.2 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3.2.1 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评价
        3.2.2 城市生活环境现状分析及评价
        3.2.3 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分析及评价
        3.2.4 小结
    3.3 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优劣势分析
        3.3.1 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优势
        3.3.2 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劣势
        3.3.3 小结
4. 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指标探讨
    4.1 近期建设指标
    4.2 远期建设指标
5. 推进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主要对策
    5.1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并重
        5.1.1 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系统
        5.1.2 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建设各类绿地
    5.2 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
        5.2.1 编制城市规划落实生态园林建设理念
        5.2.2 严格实施城市规划
    5.3 加强城市生活环境建设
        5.3.1 建立生态的新型工业体系
        5.3.2 发展生态农业
        5.3.3 调整产业布局,保护水源水质安全
        5.3.4 调整能源结构,控制大气污染
        5.3.5 加大噪音控制力度
        5.3.6 建立固体废物全过程控制体系
    5.4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4.1 实行区域统筹发展,确保供水安全
        5.4.2 加大燃气设施建设力度
        5.4.3 改革公交经营机制
        5.4.4 完善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
        5.4.5 加快推进新区医院建设
        5.4.6 规划建设透水性地面
    5.5 建立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评价方法
        5.5.1 建立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5.5.2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5.5.3 实行年度评价制度
    5.6 监管并重,管建结合
        5.6.1 加强城市联合执法管理
        5.6.2 建立创新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保障机制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苏州市创建“灭蝇先进城区”技术措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公交都市发展下的公交场站规划与建设研究 ——以甘眉园区公交枢纽建设为例[D]. 王洪. 长安大学, 2020(06)
  • [2]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J]. 苏州市人民政府. 苏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9(07)
  • [3]石河子市创建文明城市中的协同治理问题研究[D]. 黄思莹. 新疆大学, 2019(08)
  • [4]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区域绿化管理调查与分析[D]. 滕腾. 苏州大学, 2019(04)
  • [5]江苏省运动健康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王文倩. 苏州大学, 2019(04)
  • [6]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共服务设施实施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D]. 赵宇雯. 天津大学, 2018(06)
  • [7]产业梯度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和皖江示范区为例[D]. 项锦雯.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8]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新区规划方法研究[D]. 贺小飞. 南京大学, 2014(03)
  • [9]十二年坚持生态文明优先发展——苏州市相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 孟焕民,陶若伦,赵晓红. 唯实(现代管理), 2014(01)
  • [10]赣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研究[D]. 谢建平.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苏州市创建“飞控先进城市”技术措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