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羊毛质量和数量的变化

全年羊毛质量和数量的变化

一、全年羊毛质和量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向龙[1](2019)在《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滩羊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宁夏滩羊主要以滩羊肉和二毛裘皮名扬四方。其肉质爽滑可口且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二毛裘皮轻薄柔软。基于上述背景,探讨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滩羊生长发育及毛品质的影响。为饲料中过瘤胃蛋氨酸的添加量及滩羊生长发育提供有效数据支持。试验挑选出健康、出生日期接近以及体重邻近的断奶公羔羊6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A组(0%的过瘤胄蛋氨酸组)、B组(0.5%的过瘤胃蛋氨酸组)、C组(1%的过瘤胃蛋氨酸组),每组20只,单圈饲喂。预试期15 d,正试期60d。测定滩羊体重、羊毛中氨基酸的含量、羊毛的物理性状(平均纤维长度平均纤维直径、平均纤维曲率及平均羊毛弯曲数)、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液氨基酸。试验结果如下:正试30d时,B组和C组中试验羊的体重和日增重均极显着高于A组(P<0.01);正试60d时,试验羊的体重和日增重在3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羊毛物理性状中,相比A组,C组羊毛的平均曲率显着下降(P<0.05),B组羊毛平均曲率有下降趋势,且B组和C组羊毛弯曲数均有增多的趋势。在羊毛氨基酸中,与A组和C组相比,B组羊毛中酪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显着增加(P<0.05)。正试30d时,B组中血液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显着高于A组(P<0.05);B组中血液尿素氮的含量显着低于A组(P<0.05),C组中血液尿素氮含量极显着低于A组和B组(P<0.01)。正试60d时,C组中血液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均极显着高于B组(P<0.01),显着高于A组(P<0.05);C组中血液白蛋白的含量显着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和C组血液尿素氮的含量极显着低于A组(P<0.01);C组中血液肌酐的含量极显着高于A组和B组(P<0.01);C组中血液葡萄糖的含量极显着高于B组(P<0.01)。而血液中氨基酸在正试30d时,与A组相比,B组血液中牛磺酸、羟基脯氨酸、乙醇胺、天门冬酰胺、β-丙氨酸呈极显着升高(P<0.01),半胱氨酸呈显着升高(P<0.05),5-羟色胺呈极显着下降(P<0.01);C组比A组血液中半胱氨酸、牛磺酸、组氨酸、天门冬氨酸、肌肽、1-甲基组氨酸、天门冬酰胺、羟基脯氨酸及5-氨基戊酸均呈现极显着增加(P<0.01),瓜氨酸和β-丙氨酸均呈显着增加(P<0.05),5-羟色胺呈极显着下降(P<0.01)。在正试60d时,与A组相比,B组血液中谷氨酰胺、β-丙氨酸、脯氨酸、赖氨酸、胱硫醚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A相比,C组甘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羟基脯氨、乙醇胺、肌肽、3-氨基异丁酸、犬尿氨酸、1-甲基组氨酸的含量显着增加(P<0.05),天门冬氨酸和同型瓜氨酸的含量极显着增加(P<0.01)。综合所得,饲料中添加0.5%的过瘤胃蛋氨酸能提高滩羊的体重和日增重及改善羊毛品质;添加1%过瘤胃蛋氨酸能使滩羊血液中蛋白和葡萄糖的含量升高及血液中尿素氮的含量降低,血液中牛磺酸、半胱氨酸、组氨酸、天门冬氨酸、肌肽的含量升高,5-羟色胺含量下降。

李少斌[2](2017)在《绵羊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新成员鉴定及其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角蛋白关联蛋白(keratin-associated proteins,KAPs)是决定羊毛品质的重要结构蛋白,由KRTAP家族基因编码。该家族基因的变异和表达调控与羊毛性状存在相关,但对该家族基因的研究还十分有限。人类KRTAP家族基因成员已发现88个,在绵羊上仅27个。为了挖掘该家族新基因并解析其对羊毛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美利奴羊(Merino)与南丘羊(Southdown)的杂种后代和新西兰罗姆尼羊(Romney)为研究对象,以其他物种已知KRTAP家族基因为参考,采用基因组分析、同源性搜索和进化分析方法,从绵羊基因组数据中初步筛选疑似基因,进而扩增测序,分析确定绵羊中的新基因。采用PCR-SSCP和测序方法,筛查新基因的SNPs,比较基因变异在2个类群间的差异,分析SNPs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主要结果如下:(1)鉴定出绵羊KRTAP22-1、KRTAP22-2、KRTAP21-1、KRTAP21-2和KRTAP26-1共五个KRTAPs新成员。这五个新基因定位于绵羊1号染色体上,位于KRTAP8-2和KRTAP24-1之间。(2)在390只美利奴杂种羊和75只新西兰罗姆尼羊中,绵羊KRTAP22-1基因检测到2个SNPs位点构成3个等位基因(A-C)。在新西兰罗姆尼羊群体中B为优势等位基因(81.3%),而在美利奴杂种羊群其中A为优势等位基因(51.8%)。对390份美利奴杂种羊样品进行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等位基因B存在与较高的净毛率(Wool Yield,Yield)和较低的平均羊毛卷曲率(Mean fibre curvature,MFC)相关。BB型和AB型绵羊的Yield较AA型高(P<0.05)。在育种时,若以提高Yield或降低MFC为目标,KRTAP22-1基因可作为其分子标记基因。(3)在美利奴杂种羊和新西兰罗姆尼羊群体中未检测到绵羊KRTAP22-2基因变异。但在80只柴达木黑山羊、子午岭黑山羊、河西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中,检测到KRTAP22-2存在3个SNPs和一处6bp长度变异构成3个等位基因(A-C),其中一个为非同义突变,导致精氨酸变为甘氨酸。等位基因C存在一个6bp的插入,插入精氨酸和半胱氨酸2个氨基酸。AA和AB为优势基因型,A为优势等位基因。KRTAP22-2基因在绵山羊中的多态性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该基因在两个物种中受到的选择不同有关。(4)在363只美利奴杂种绵羊中,KRTAP21-1基因共检测到7个SNPs形成6个等位基因(A-F),其中3个SNPs为非同义突变。对这363份样品中基因型频率较高的AA和AC进行相关性分析,只有Yield在两种基因型的绵羊间略有差异,但不显着。其他等位基因对羊毛性状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5)在389只美利奴杂种羊中,检测到KRTAP21-2基因4个SNPs形成5种基因型(A-E),其中1个为非同义突变。KRTAP21-2基因变异与平均羊毛长度(Mean staple length,MSL)、纤维直径变异系数(Fibre diameter standard deviation,FDSD)和刺感指数(Prickle factor,PF)3个性状相关。基因型为AC的羔羊MSL比CE的要大(P<0.05)。基因型为CE的羔羊比CC和BC的羔羊有较高的FDSD(P<0.05)。基因型为CE羔羊的PF较CC和BC的羔羊高(P<0.05)。在等位基因存在缺失分析中,等位基因E存在会引起MSL的降低。多变量模型分析时,等位基因A引入分析时,E对MSL的影响依旧显着(P<0.05)。等位基因E在编码区发生了氨基酸变异,该等位基因存在会降低羊毛的MSL。可见,受该基因影响最大的羊毛性状是MSL。在育种时,若以提高MSL为目标,KRTAP21-2基因可作为其分子标记基因。(6)在383只美利奴杂种羊和94只新西兰罗姆尼羊中,检测到KRTAP26-1存在7个SNPs形成的4个等位基因,有2个为非同义突变引起了氨基酸的改变。在美利奴杂种羊中各等位基因的频率为A:49.6%、B:25.7%、C:23.0%和D:1.7%,而在新西兰罗姆尼羊中分别为A:40.4%、B:47.3%、C:0.5%和D:11.7%。绵羊KRTAP26-1的变异与一系列羊毛性状相关,包括Yield、平均纤维直径(Mean fibre diameter,MFD)、FDSD、MSL、MFC和PF。然而最大、最持久的影响是对MFD、FDSD、MSL和PF4个性状。含有等位基因C的绵羊表现为较低的MFD、FDSD和PF,和较高的Yield和MSL。含有等位基因B的绵羊表现为较高的MFD、MFC和PF。基因型为AB和BB绵羊的MFD高于基因型AC和BC(P<0.01)。基因型为AA、AB和BB的绵羊具有比AC和BC型更高的FDSD(P<0.05)。基因型为AC和BC的绵羊具有比AB和BB型高6%以上的MSL(P<0.05)。对于PF,基因型为AB和BB的绵羊具有比AC和BC型更高的PF(P<0.01)。提示,在育种工作中,若提高等位基因C和降低B在绵羊群体中的含量,可改良细度相关性状。(7)在383只美利奴杂种羊和48只罗姆尼羊中,共检测到绵羊KRTAP6-3基因存在7种基因型,包含5个SNPs位点和2处45bp的缺失突变。45bp的突变发生在一段核苷酸重复序列上,等位基因G缺失了前一个重复单元,而等位基因C缺失了后一个重复单元。基因型为AB羔羊的MFD、FDSD和PF高于基因型为AA和AG的羔羊(P<0.001)。基因型为AA羔羊的MFD、FDSD和PF高于基因型为AG的羔羊(P<0.001)。含有等位基因G的绵羊的羊毛MFD、FDSD和PF下降显着,而这三个性状值的降低符合羊毛市场需求。因此,在育种中若以上述3个性状改良为目标,KRTAP6-3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基因。综上所述,绵羊KRTAP22-1,KRTAP21-2,KRTAP26-1和KRTAP6-3四个基因的变异与羊毛性状相关,可作为羊毛性状分子标记候选基因利用。

毛青青[3](2011)在《不同启动子RNA干扰载体构建及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RNA干扰作用(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由双链RNA(dsRNA)引发的转录后基因沉默,主要是指dsRNA分子进入细胞内,特异性降解与之同源的mRNA,从而特异高效地抑制相应基因表达的现象。为建立稳定的RNAi系统,本论文选择不同类型的启动子构建针对RED(红色荧光)基因的RNA干扰载体,并在HeLa细胞中验证本系统的可行性,为实现组织特异RNA干扰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且提供了一个生产转基因毛用动物的新思路。一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利用PCR方法分别从pcDNA3.1(+/-)载体克隆CMV启动子,从pGL3-K5质粒克隆角蛋白5(Keratin5,K5)基因启动子,从绵羊cDNA克隆角蛋白关联蛋白(Keratin associated protein6.1,KAP6.1)基因启动子,从小鼠基因组扩增超高硫蛋白(Ultra-high-sulfur Keratin Protein,UHS)基因启动子,经pMD19-T载体连接,构成中间载体。同时将中间载体和pGenesil-1载体进行双酶切,纯化回收,连接,转化。克隆到与目的片段大小相一致的CMV启动子、K5、KAP6.1和UHS基因启动子(大小分别为660bp.870bp.1052bp和580bp)。成功构建了CMV-pGenesil-1、K5-pGenesil-1、 KAP6.1-pGenesil-1和UHS-pGenesil-1过渡载体。从3个shRNA表达载体上克隆得到shRNA目的片段,将扩增得到的目的片段与构建成功的过渡载体同时进行酶切、纯化回收、连接、转化。成功扩增到3个shRNA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115bp.116bp和117bp,并将其与构建的过渡载体连接。经测序分析后,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15个针对RED基因的RNA干扰载体。二干扰载体表达的检测为验证构建的15个针对RED的干扰载体在HeLa细胞中是否能抑制RFP(红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将15个干扰载体分为6组转染HeLa细胞,每组转染实验重复4次,以只表达红色荧光的CMV-Red质粒作为对照组,转染48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FP的表达变化,并利用RT-PCR与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抑制效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5个干扰载体都产生了干扰作用,其中抑制效率最高的达90%以上。将K5驱动的shRNA1干扰载体转染进稳定表达红色荧光的绵羊成纤维细胞内,转染48h后,荧光显微镜下检测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的表达。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中检测到绿色荧光的表达,表明干扰载体转染进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内;红色荧光的表达有所下降,表明K5驱动的RNA干扰载体产生了抑制作用。

范日明,雷成将,籍丁艳[4](2010)在《安哥拉山羊被毛品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年龄、性别、出生类型、哺育类型、剪毛季节对安哥拉山羊被毛品质(毛丛长度、产毛量、净毛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剪毛季节对安哥拉山羊被毛品质的影响极显着(P<0.01),年龄对毛丛长度影响极显着(P<0.01),出生类型、哺育类型对毛丛长度的影响显着(P<0.05),年龄对产毛量和净毛量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P<0.05),哺育类型与剪毛季节的互作对净毛量和产毛量的影响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

赵晓平[5](2008)在《敖汉细毛羊遗传参数估计及核心群育种效果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敖汉细毛羊是根据国家和内蒙古育种计划,以当地蒙古羊为母本、前苏联美利奴羊为父本,经杂交改良、横交固定、自群繁育和导入大约25%的波尔华斯羊和澳洲美利奴羊的血液培育而成的毛肉兼用型品种,1982年正式命名,以毛细、毛长、产毛量高和屠宰率高而着名。为了加快细毛羊的发展,把细毛羊产业做大,2006年敖汉种羊场组建了敖汉细毛羊育种核心群。虽然敖汉细毛羊的选育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缺乏系统的育种理论体系作支撑。本研究在对敖汉细毛羊所处的生产、育种管理体系实际考察之后,确定了现行育种方案中敖汉细毛羊的生物学及育种技术参数、群体经济学以及遗传学参数、群体结构参数、投资参数等。在此基础上,从敖汉细毛羊育种的实际出发,利用系统分析法确定了敖汉细毛羊的育种目标性状,并采用差额法计算了各育种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利用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LUP)和多性状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MTDFREML)对敖汉细毛羊进行了遗传评估,对育种目标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最后以基因流动法为核心,采用ZPLAN软件,将常规育种技术、数量遗传、计算机模拟等理论和计算相结合,对现行的育种方案进行遗传和经济评估,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确定了敖汉细毛羊的3类性状(产毛性状、繁殖性状和生长发育性状)中的6个育种目标性状,分别为净毛量、羊毛细度、羊毛长度、断奶羔羊数、成年母羊剪毛后体重和育成羊剪毛后体重。采用差额法计算了这6个育种目标性状在现有的市场经济和生产条件下的边际效益,依次分别为:成年母羊净毛量32.081、育成羊净毛量30.477、成年母羊毛细度-5.633、育成羊毛细度-5.351、成年母羊毛长度3.010、育成羊毛长度2.860、成年母羊剪毛后体重0.774、育成羊剪毛后体重2.114、断奶羔羊数90.353。通过分析得到3类性状之间的相对经济重要性之比为71.398:17.705:10.898,约为7:2:1,说明敖汉细毛羊的毛用性状经济价值最高。(2)通过运行BLUP和MTDFREML软件对敖汉细毛羊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计算得出产毛量、毛细度、毛长度、断奶重、周岁重和剪毛后体重的遗传力分别是0.12、0.12、0.16、0.21、0.10、0.12,断奶重的母体加性遗传力为0.03。产毛量与毛长度、断奶重、周岁重和剪毛后体重,剪毛后体重与毛细度、断奶重和周岁重的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20、0.22、0.32,0.05、0.40、0.37,均呈中等遗传正相关;毛细度与产毛量、毛长度、断奶重和周岁重,毛长度和剪毛后体重的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30、-0.40、-0.24、-0.06,-0.01。(3)在对育种目标性状边际效益计算和遗传参数估计的基础上,采用ZPLAN软件对现行育种方案的育种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对遗传进展和育种产出的贡献比例公羊组明显要高于母羊组,说明在整个育种过程中种公羊选择非常重要,其选择准确度达到0.84以上,公羊的选择对整个群体的遗传进展、育种效益起着重要作用;在现行育种方案的条件下,每个选择性状的年度遗传进展分别为产毛量0.0629kg、净毛量0.1123kg、细度-0.0768μm、长度0.0401cm、断奶羔羊数0.0009只、周岁重0.3303kg、成母羊体重0.5855kg、断奶体重0.0853kg。平均世代间隔为4.176年。总育种产出为63.198元,其中净毛量48.2007元,细度5.4279元,长度1.6114元,断奶羔羊数0.1999元,周岁重4.8686元,成年母羊体重2.8898元。育种成本为49.766元,育种效益为13.433元,投入产出比为1:1.27。

牛春娥[6](2007)在《天祝白牦牛被毛特性及超微结构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绒纤维的可纺性和加工工艺的选择是由其不同的理化性能和独特的组织结构决定的。因此,对天祝白牦牛被毛物理特性、化学组成以及超微结构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不仅对合理利用天祝白牦牛毛绒资源很有意义,而且,对我国毛纺工业改造、选择天祝白牦牛毛绒的纺织性能和加工工艺也非常重要。随机选择天祝白牦牛育种实验场抓喜秀龙滩核心群1-7周岁白牦牛各20头,以其股、背、肩、侧、腹五个部位生长一年的被毛为试验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天祝白牦牛被毛形态及纤维类型分析;天祝白牦牛被毛纤维物理性能和化学组成的研究;天祝白牦牛被毛微观结构研究;同时,采集了成年牦牛生长一年的裙毛及生长两年的尾毛毛样各4头份与30岁左右女性头发4份,进行了各项性能比对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天祝白牦牛被毛纤维物理特性:不同年龄各类型纤维含量差异极显着(P<0.01),且随年龄的增长绒毛和两型毛含量逐渐减少,粗毛含量逐渐升高:不同类型纤维的细度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长度、强力、伸长率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的同时,在3-4岁时增长变缓或略有下降,7岁时开始明显下降。不同年龄绒毛细度、长度和伸长率差异极显着(P<0.01),强力差异显着(P>0.05);两型毛细度、强力、伸长率差异极显着(P<0.01),长度差异不显着(P>0.05);粗毛细度、强力差异极显着(P<0.01),伸长率差异显着(P<0.05),长度差异不显着(P>0.05)。(2)天祝白牦牛身体不同部位被毛纤维物理特性:不同部位各类纤维含量差异极显着(P<0.01)。侧部绒毛含量最多,绒纤维细度最小,长度、单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较大,各类纤维特别是绒毛纤维品质较好。背部各类型纤维粗短,品质较差。腹部粗毛(裙毛)含量最多,品质较好。肩部绒纤维较细,但长度明显偏短。各部位间绒毛细度、伸长率差异极显着(P<0.01),强力和长度差异不显着(P>0.05);两型毛细度差异显着(P<0.05),长度、强力、伸长率差异极显着(P<0.01);粗毛细度差异不显着(P>0.05),长度、强力和伸长率差异极显着(P<0.01)。(3)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纤维包括裙毛和尾毛均由18种氨基酸组成,且胱氨酸和硫含量均较高,且纤维越细,硫含量越高。(4)不同类型纤维的微观结构也有差异。(5)天祝白牦牛裙毛与人发各项物理性能和化学组成比较接近,微观结构也比较相似。

李莉[7](2006)在《用BLUP和MTDFREML对敖汉细毛羊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估计》文中认为本研究对敖汉细毛羊主要性状的非遗传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和多性状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MTDFREML)对不同模型进行比较研究,估计了12个主要性状的方差组分、遗传参数和育种值。结果表明:出生年份或性状鉴定年份对所有性状有显着影响;性别和场别对所有早期性状有显着影响,场别还对产毛性状中的剪毛量、体重和毛长度有显着影响;出生类型对所有产毛性状无显着影响,但对早期性状中的初生重、断乳重、断乳毛长度和断乳毛细度有显着影响;母亲年龄对初生重和断乳重有显着影响,对其余性状无显着影响;年龄对毛密度分和毛油汗分无显着影响,对其余产毛性状有显着影响。模型(1)适合估计周岁重、断乳毛长度和断乳毛细度;模型(4)适合估计初生重和断乳重;模型(5)适合估计产毛量、体重和毛长度;模型(7)适合估计毛细度、毛弯曲分、毛密度分和毛油汗分。早期性状中,初生重、断乳重、周岁重、断乳毛长度和断乳毛细度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21、0.21、0.10、0.14、0.10,它们之间的遗传相关系数估计值依次为:0.44、0.02、0.27、0.27、0.64、0.35、-0.24、0.01、-0.06、0.07;产毛性状中,产毛量、体重、毛长度、毛细度、毛弯曲分、毛密度分和毛油汗分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12、0.12、0.16、0.12、0.08、0.05、0.05,它们之间的遗传相关系数估计值依次为:0.32、0.50、-0.30、0.50、0.25、0.12、-0.01、0.05、0.46、-0.17、-0.26、-0.40、0.37、0.09、0.00、0.51、0.06、0.01、0.24、0.00、0.11。用各性状育种值对敖汉细毛羊进行遗传评定的评定名次和用综合育种值的评定名次之间差别不大;各种遗传评定方法之间都存在着极显着的秩相关。

黄锡霞,吴常信,张艳花,田可川,王勇庆[8](2005)在《影响优质细毛羊主要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SAS8.2软件的GLM程序,分析了主要非遗传因素对新疆优质细毛羊13个周岁鉴定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出生年份和性别对头部评分、体型评分、毛长、手感评分、密度评分、细度、细度匀度评分、弯曲评分、油汗评分、总评分、剪毛量和剪毛后体重有显着的影响,对长度匀度评分无显着影响。出生类型对体型评分、毛长、长度匀度评分、总评分和剪毛量有显着影响,母亲年龄则显着地影响弯曲评分、体型评分和剪毛后体重。分析结果可作为估计新疆优质细毛羊遗传参数和育种值时,考虑固定效应的依据。

黄锡霞[9](2005)在《超细型细毛羊优化育种规划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紧密结合新疆超细型细毛羊育种的需要,以基因流动法为核心,利用系统分析方法确定了超细型细毛羊的育种目标性状,并采用差额法计算了各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采用基因流动法应用育种规划专用程序ZUPLAN分析研究了细毛羊现行育种方案的育种成效。在此基础上研究影响现行育种方案育种成效的不同因素,就育种群的比例、公母羊使用年限、后测与配母羊在育种群中比例、群体规模等因素进行优化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根据我国超细型细毛羊的育种、生产和市场条件,并适当考虑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计算制定了育种目标所必需的经济学和生物学、育种技术参数,并制定了包括3类6个生产性状的育种目标。通过边际效益分析得出,超细型细毛羊3类性状,毛用性状、繁殖性状、生长发育性状的权重比为66.43:25.12:8.41,近似于8:3:1,说明超细型细毛羊毛用性状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2.优化分析表明,现行育种方案在群体规模、育种核心群比例、留种公羊、种羊使用年限方面尚未处于最佳状态,仍有很大改进余地。现行方案世代间隔为4.48年,投入产出比为1:14.04,公羊后裔测定的后代数低,种公母羊的利用年限较长,还有较大的改进余地。 3.优化研究表明,育种群公、母羊育种年龄,使用年限对育种效益有较大影响。在育种群公羊使用1年,母羊使用2年,生产群母羊使用5年时,可获得理想的育种效率。从近交系数增量考虑,育种群公羊使用年限最多不应超过4年。 4.在育种群规模比例固定的情况下,群体规模每扩大5000只,育种效益平均增加7.21%,遗传进展平均增加6.60%。育种投入平均减少22.97%,但单一加大群体规模,随着留种公羊数的增加,将降低育种效益和综合遗传进展,在育种实践中应尽量扩大育种群规模和主动育种群比例。 5.优化各种影响因素后,现行育种方案在育种群比例为65%,后测与配母羊在育种群中比例为40%,后测公羊数为15只时,验证公羊数为6只时综合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最高。达到最优状态时超细型细毛羊群体综合育种进展和育种效益可达到每母羊每年18.631元和375.569元,比现行育种方案的13.616元和148.208元分别提高了36.83%和153.41%。 6.本文还对有限规模群体中影响育种成效的近交问题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认为,在群体处在最佳状态时,近交系数不应超过0.3%,在留种公羊数为10只时,育种群公羊使用年限不应超过3年。对有限群体还可以建立开放式育种体系,必要时通过引进公羊或精液,解决近交问题。 7.本文还对非后测体系育种方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后测体系育种方案优于非后测体系育种方案,育种实践中应采取后测体系育种方案。

贾斌[10](2003)在《新疆绵羊微卫星遗传分析及羊毛生长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文中指出一. 新疆绵羊微卫星遗传分析 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采用PCR扩增,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anguinetti银染法显色,对新疆北疆地区8个品种、1个杂交一代绵羊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各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和平均基因纯合率,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利用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MEGA),采用邻结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NJ)重建系统发生树。同时根据等位基因频率,利用PHYLIP(3.6)分析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发生树,应用自举检验(bootstrap test)估计系统树中结点的自引导值(bootstrap value),并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位点在9个绵羊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除BM1824、MAF65为低、中度多态外,其余8个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所有绵羊群体的平均PIC(0.5631)、h(0.5721)和E(2.9)均低于国外其他品种的绵羊,其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巴什拜羊和萨福克羊群体的近交程度较高,遗传多样性偏低。罗米丽羊的基因纯合率最低,其纯度不高。新疆本地土种阿勒泰羊、哈萨克羊和巴什拜羊与国外引进绵羊品种及混有外血的本地培育品种遗传距离较远,他们聚为不同的2类,各绵羊品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来源、育成史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二.羊毛生长的神经内分泌调控 1、粗毛羊、细毛羊体重和羊毛生长及皮肤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 为了探讨羊毛生长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理,本研究以羊毛特征迥异的罗米丽(Romilly Hillys)×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杂交一代优质细毛羊和本地哈萨克粗毛羊作为实验动物,以18S rRNA作内标,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对30、60、90、135、180、255日龄两品种羔羊体重及羊毛生长以及30、90、135、255日龄皮肤中GHR、IGF-1和IGF-1R mRNA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如下: (1)、体重增长和羊毛生长的规律:粗毛羊和细毛羊体重增长和羊毛生长的规律基本一致,即羔羊平均日增重随日龄增加而下降,羊毛平均日增长随日龄增加而升高。粗毛羊在30~90日龄平均日增重和羊毛平均日增长均显着高于细毛羊(P<0.01;P<0.01),90~255日龄平均日增重两品种无差异,而羊毛平均日增长在90~135日龄细毛羊高于粗毛羊(P<0.01),135~255日龄无差异。两品种内平均日增重无性别差异。贾斌新棍绵羊徽卫星遗传分析及羊毛生长的神经内分泌调控而羊毛平均日增长,粗毛羊在90一180日龄雄性显着高于雌性,细毛羊60一90日龄雄性显着高于雌性。 (2)、皮肤中GHR、IGF一1和IGF一I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粗毛羊和细毛羊皮肤中GHR、IGF一1和IGF一IR基因表达都呈现明显的发育性变化,粗毛羊和细毛羊之间皮肤中GHR、IGF一1和IGF一I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基本一致.(1) GHRmRNA相对丰度,粗毛羊在30一90日龄逐渐升高,在90日龄出现一个高峰(P<0 .05),随后T降,到255日龄时达显着水平(P<0.05);细毛羊30一90、90一135日龄逐渐升高(P<0.01,P<0.01),在135日龄出现高峰,然后显着下降(P<0.01).两品种内均无性别差异.(2)IGF一1 mRNA相对丰度,粗毛羊在30一90日龄维持较高水平,135255日龄逐渐下降(P<0.01);细毛羊随日龄增加逐渐下降,255日龄达显着水平(P<0 .05).在90和135日龄雌性显着高于雄性.(3)IGF一IR mRNA相对丰度,粗毛羊在30一90日龄显着升高(P<0.05),90日龄出现高峰,之后显着下降(P<0 .01);细毛羊随日龄增加而缓慢下降(P>0 .05),无发育性变化.两品种内均无性别差异.2、半脱胺对羔羊增重、羊毛生长及皮肤中GHR、IGF一l和IGF一IR基因表达的影响 试验选用214只罗米丽(Romiliy Hillys)‘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杂交一代断奶母羔,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日粮中添加700ppm半耽胺盐酸盐饲料添加剂(CT加oo),实验期为120天,试验前和试验结束时称重、采羊毛和皮肤样品一测定羊毛长度、细度、强度、弯曲度和羊毛油汗颜色,并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以1 85 rRNA作内标,半定量分析绵羊皮肤中生长激素受体(G 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 GF一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 GF一IR) mRNA的相对丰度.结果如下: (1).与对照组相比,半脱胺处理使羔羊平均日增重提高12.77%(P<0.0l),羊毛平均日增长提高24.01%(P<0 .01),羊毛纤维直径平均日增长提高217.31%(P<0 .01),羊毛纤维强度没有显着的差异(P>0 .05),并能显着改善羊毛油汗颜色和羊毛弯曲度 (P<0 .05). (2).试验组皮肤中GHR mRNA表达比对照组高1 1 0 .57%伊<0.01),IGF一lmRNA表达比对照组高29.50%(P>0.05),IGF一IR mRNA表达比对照组高38.12%(P>0.05)。 结果表明,半脱胺能够显着提高羔羊生长性能,促进羊毛生长,显着上调皮肤中

二、全年羊毛质和量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年羊毛质和量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滩羊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滩羊品种的介绍
    2. 滩羊生长发育
    3. 羊毛结构与组成
    4. 蛋氨酸的吸收利用
    5. 过瘤胃蛋氨酸研究
    6. 国内外研究进展
    7.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滩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滩羊毛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滩羊血液生化指标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滩羊血液氨基酸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2)绵羊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新成员鉴定及其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主要缩略词
氨基酸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综述
    1.1 羊毛业
        1.1.1 羊毛业的形成和发展
        1.1.2 羊毛业的现状
    1.2 羊毛的结构和特性
        1.2.1 羊毛纤维的组成
        1.2.2 羊毛性状
    1.3 角蛋白和角蛋白关联蛋白研究进展
        1.3.1 角蛋白和角蛋白关联蛋白是决定羊毛特性的两个重要结构蛋白
        1.3.2 角蛋白关联蛋白的分类
        1.3.3 绵羊已被鉴定出的KAP蛋白和基因序列
        1.3.4 绵羊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3.5 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多态性
        1.3.6 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多态性与绵羊有关性状的相关性
        1.3.7 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的表达
    1.4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试验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
        2.2.2 PCR扩增
        2.2.3 SSCP凝胶分析
        2.2.4 等位基因序列测序
        2.2.5 数据统计分析
        2.2.6 基因变异与羊毛性状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KRTAP家族新基因鉴定
    3.2 基因变异分析
        3.2.1 绵羊KRTAP22-1 多态性分析
        3.2.2 绵羊和山羊KRTAP22-2 多态性分析
        3.2.3 绵羊KRTAP21-1 多态性分析
        3.2.4 绵羊KRTAP21-2 多态性分析
        3.2.5 绵羊KRTAP26-1 多态性分析
        3.2.6 绵羊KRTAP6-3 多态性分析
    3.3 美利奴杂种羊羊毛性状的表型相关
    3.4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3.4.1 KRTAP22-1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3.4.2 KRTAP21-1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3.4.3 KRTAP21-2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3.4.4 KRTAP26-1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3.4.5 KRTAP6-3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4.1 羊毛性状的表型相关
    4.2 PCR-SSCP检测技术用于KRTAPs变异研究
    4.3 绵羊KRTAP22-1 基因
    4.4 绵山羊KRTAP22-2 基因
    4.5 绵羊KRTAP21-1 基因
    4.6 绵羊KRTAP21-2 基因
    4.7 绵羊KRTAP26-1 基因
    4.8 绵羊KRTAP6-3 基因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各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一)
导师简介(二)
导师简介(三)

(3)不同启动子RNA干扰载体构建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
文献综述
    1 影响羊毛生产的因素
        1.1 遗传因素
        1.2 环境因素
    2 转基因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2.1 毛纤维质量和产量的改良
        2.2 乳腺生物反应器
    3 转基因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4 启动子与报告基因
        4.1 启动子的结构
        4.2 报告基因
    5 RNA干扰(RNAi)
        5.1 RNA干扰的发现
        5.2 RNA干扰的主要特征
        5.3 RNA干扰的分子模型
        5.4 RNA干扰的作用机制
        5.5 RNA干扰实现的技术路线
        5.6 RNA干扰的应用
        5.7 RNA干扰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RNA干扰载体构建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启动子PCR扩增
        2.2 pMD19-T启动子重组载体构建
        2.3 shRNA PCR扩增
        2.4 pGenesil-1酶切检测
        2.5 构建干扰载体的检测
    3 讨论
    ABSTRACT
第二章 干扰载体表达的检测
    摘要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HeLa细胞系的培养
        2.2 总RNA的提取
        2.3 半定量RT-PCR的结果
        2.4 荧光定量PCR检测RFP的抑制效率
        2.5 各干扰载体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3 讨论
    ABSTRACT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敖汉细毛羊遗传参数估计及核心群育种效果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我国细毛羊业概况
        1.1.1 我国细毛羊的生产及分布状况
        1.1.2 我国主要细毛羊品种资源简介
        1.1.3 我国细毛羊育种概况
    1.2 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估计
        1.2.1 遗传评定方法
        1.2.2 遗传参数估计方法
    1.3 育种目标的研究
        1.3.1 育种目标的确定方法
        1.3.2 细毛羊育种目标的确定
    1.4 育种方案的研究
        1.4.1 核心群育种方案的研究
        1.4.2 LAMS 育种方案的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2 敖汉细毛羊育种目标的研究
    2.1 育种目标性状和选择性状的确定
        2.1.1 产毛性状
        2.1.2 生长发育性状
        2.1.3 繁殖性状
    2.2 生产体系描述及基本参数的计算
        2.2.1 育种、生产和市场体系
        2.2.2 育种技术参数
        2.2.3 营养学参数
        2.2.4 生产与市场经济学参数
    2.3 目标性状边际效益的计算
        2.3.1 成年母羊净毛量(eCFW)
        2.3.2 育成羊净毛量(hCFW)
        2.3.3 成年母羊羊毛细度(eFD)
        2.3.4 育成羊羊毛细度(hFD)
        2.3.5 成年母羊羊毛长度(eSL)
        2.3.6 育成羊羊毛长度(hSL)
        2.3.7 成年母羊剪毛后体重(eLW)
        2.3.8 育成羊剪毛后体重(hLW)
        2.3.9 断奶羔羊数(nKW)
    2.4 结果与分析
    2.5 讨论
    2.6 小结
3 敖汉细毛羊遗传参数估计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数据整理
    3.2 统计分析方法
        3.2.1 影响敖汉细毛羊的非遗传因素分析的统计模型和方法
        3.2.2 不同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
        3.2.3 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估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影响敖汉细毛羊各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分析
        3.3.2 各性状在模型中固定效应的确定
        3.3.3 不同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
        3.3.4 遗传参数估计
        3.3.5 各性状的表型趋势和遗传趋势
    3.4 讨论
        3.4.1 各非遗传因素对各性状的影响
        3.4.2 关于各性状模型的确定
        3.4.3 关于遗传参数的估计
    3.5 小结
4 敖汉细毛羊现行育种方案育种效果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群体的经济参数和遗传参数
        4.1.2 生物学和育种技术参数
        4.1.3 群体结构参数
        4.1.4 育种成本及投资参数
        4.1.5 育种值估计的信息来源
        4.1.6 分析过程中的基本算法
        4.1.7 计算机程序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天祝白牦牛被毛特性及超微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SUMMARY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国内外牦牛产业现状
        1.1 世界牦牛数量及其分布
        1.2 我国牦牛数量及其分布
        1.3 我国主要的牦牛品种
        1.4 甘肃省牦牛数量及其分布
        1.5 天祝白牦牛数量及其分布
        1.6 牦牛产品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1.7 牦牛毛绒生产加工现状
        1.8 天祝白牦牛毛绒生产加工现状
    2 毛绒纤维性能及超微结构研究现状
        2.1 毛绒纤维的物理特性
        2.2 毛绒纤维的化学组成
        2.3 毛绒纤维微观结构特征
        2.4 光学显微镜技术在毛绒微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2.5 电子显微镜技术在毛绒超微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2.6 X射线能谱分析技术在毛绒超微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2.7 毛绒纤维性能及超微结构研究现状
        2.8 牦牛毛绒及天祝白牦牛毛绒纤维性能及超微结构研究现状
    3 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
    4 项目来源及研究地点
第二章 天祝白牦牛被毛形态及纤维类型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地点和样品来源
        2.2 仪器设备
        2.3 方法
        2.4 数据统计
    3 结果分析
        3.1 天祝白牦牛被毛毛丛形态
        3.2 天祝白牦牛被毛形态
        3.3 天祝白牦牛被毛纤维类型分析
    4 讨论
        4.1 天祝白牦牛个体毛绒产量分析
        4.2 不同年龄天祝白牦牛被毛纤维类型分析
        4.3 天祝白牦牛身体不同部位纤维类型分析
        4.4 改进毛绒收取方法,提高毛绒产量和质量
    5 小结
第三章 天祝白牦牛不同类型纤维物理性能及化学组成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来源及实验条件
        2.2 仪器设备及试剂
        2.3 方法
        2.4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天祝白牦牛绒毛物理性能测试结果
        3.2 天祝白牦牛被毛化学组成测试结果
    4 讨论
        4.1 不同年龄天祝白牦牛被毛各项物理性能均有差异
        4.2 不同部位天祝白牦牛被毛各项物理性能均有差异
        4.3 天祝白牦牛被毛化学组成分析
        4.4 天祝白牦牛绒毛纤维纺织性能评价
        4.5 天祝白牦牛两型毛纤维的纺织性能评价
    5 小结
第四章 天祝白牦牛被毛组织学结构及超微结构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样品
        2.2 仪器设备及试剂
        2.3 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天祝白牦牛被毛组织结构观察结果
        3.2 天祝白牦牛被毛鳞片层超微结构观察
        3.3 天祝白牦牛被毛皮质层结构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5.1 天祝白牦牛被毛不同类型纤维组织结构不同
        5.2 天祝白牦牛被毛不同类型纤维鳞片层结构有差异
        5.3 天祝白牦牛被毛不同类型纤维皮质层结构基本相似
第五章 天祝白牦牛尾毛、裙毛与人发各项性能比对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样品
        2.2 仪器设备及试剂
        2.3 方法
        2.4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天祝白牦牛裙毛、尾毛及人发物理性能比较
        3.2 天祝白牦牛裙毛、尾毛及人发的化学组成分析
        3.3 天祝白牦牛裙毛、尾毛与人发微观结构比较
    4 讨论
        4.1 天祝白牦牛裙毛、尾毛与人发纺织性能比对分析
        4.2 天祝白牦牛裙毛和尾毛是制造假发的理想原料
        4.3 延长裙毛的生长周期,提高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1 不同年龄天祝白牦牛身体不同部位被毛中各类型纤维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
    2 不同年龄天祝白牦牛身体不同部位各类型纤维物理性能具有显着性差异
    3 天祝白牦牛各类型纤维化学组成基本相同
    4 天祝白牦牛各类型纤维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
    5 天祝白牦牛裙毛、尾毛与人发各项性能及超微结构比较相似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用BLUP和MTDFREML对敖汉细毛羊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细毛羊概述
        1.1.1 细毛羊品种资源
        1.1.2 我国细毛羊育种状况
        1.1.3 细毛羊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
        1.1.4 细毛羊生产性状QTL 的研究
        1.1.5 细毛羊羊毛生长及其调控的研究
        1.1.6 细毛羊遗传参数估计的研究
    1.2 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估计
        1.2.1 遗传评定方法
        1.2.2 遗传参数估计方法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性状及其非遗传因素
    2.3 数据整理
    2.4 统计分析方法
        2.4.1 影响敖汉细毛羊的非遗传因素分析的统计模型和方法
        2.4.2 不同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
        2.4.3 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估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影响敖汉细毛羊各性状的非遗传因素
        3.1.1 影响早期性状的主要非遗传因素
        3.1.2 影响产毛性状的主要非遗传因素
        3.1.3 讨论
        3.1.4 小结
    3.2 不同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
        3.2.1 早期性状的方差组分及其比例
        3.2.2 产毛性状的方差组分及其比例
        3.2.3 讨论及结论
    3.3 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估计
        3.3.1 主要性状的固定效应估计
        3.3.2 遗传参数估计
        3.3.3 育种值估计
        3.3.4 各性状的表型趋势和遗传趋势
        3.3.5 结论与讨论
4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

(9)超细型细毛羊优化育种规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细毛羊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1.2 细毛羊育种技术
    1.3 动物育种规划方法的发展
    1.4 绵羊育种方案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超细型细毛羊育种目标的确定
    2.1 前言
    2.2 育种目标性状和选择性状的筛选
    2.3 生产体系的描述及各种生物学和经济学参数的计算
    2.4 性状边际效益的计算
    2.5 结果与分析
    2.6 讨论
    2.7 小结
第三章 超细型细毛羊核心群优化育种规划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10)新疆绵羊微卫星遗传分析及羊毛生长的神经内分泌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绵羊的起源及我国绵羊遗传资源现状
        1 绵羊的起源
        2 绵羊的品种分布
        3 我国绵羊遗传资源现状
    第二章 微卫星等遗传标记在家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 遗传标记的种类
        2 微卫星在家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3 绵羊遗传分析研究现状
    第三章 羊毛生长及其调控
        1 毛的结构和毛的生长
        2 遗传因素对羊毛生长的影响
        3 环境因素对羊毛生长的影响
        4 神经内分泌系统对羊毛生长的调控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四章 新疆部分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罗中杂交一代细毛羊和哈萨克粗毛羊体重及羊毛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皮肤中GHR、IGF-I和IGF-I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半胱胺对绵羊增重和羊毛生长及皮肤中GHR、IGF-1和IGF-1R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总体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全年羊毛质和量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滩羊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D]. 李向龙. 宁夏大学, 2019(02)
  • [2]绵羊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新成员鉴定及其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分析[D]. 李少斌. 甘肃农业大学, 2017(12)
  • [3]不同启动子RNA干扰载体构建及验证[D]. 毛青青.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1)
  • [4]安哥拉山羊被毛品质的研究[J]. 范日明,雷成将,籍丁艳. 湖北畜牧兽医, 2010(06)
  • [5]敖汉细毛羊遗传参数估计及核心群育种效果分析研究[D]. 赵晓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06)
  • [6]天祝白牦牛被毛特性及超微结构的研究[D]. 牛春娥. 甘肃农业大学, 2007(02)
  • [7]用BLUP和MTDFREML对敖汉细毛羊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估计[D]. 李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10)
  • [8]影响优质细毛羊主要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分析[J]. 黄锡霞,吴常信,张艳花,田可川,王勇庆. 中国畜牧杂志, 2005(05)
  • [9]超细型细毛羊优化育种规划的研究[D]. 黄锡霞.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10]新疆绵羊微卫星遗传分析及羊毛生长的神经内分泌调控[D]. 贾斌. 南京农业大学, 2003(04)

标签:;  ;  ;  ;  ;  

全年羊毛质量和数量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