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大提速对机车车辆检修质量的新要求

五次大提速对机车车辆检修质量的新要求

一、第五次大提速对机车车辆检修和保养质量的新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曲成举[1](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杨燕燕[2](2019)在《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重载机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机车检修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型机车的需要,更适应和谐型大功率机车的修程C1-C6修应运而生。西安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段作为路网性和谐型机车检修基地“五段二公司”之一,主要承担西北地区和谐型电力机车C4、C5修任务,随着修程修制改革,该段开始向精准检修、数据检修转变,但是面对的车型也从HXD3增加到HXD1、2、3D、3C等多型机车,如何提高机车检修质量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然而目前已建成投用的检修基地承修车型互不相同,仅能从理论层面给予探讨多机型的兼容性,但是缺少具体的实践指导。因此,本文拟结合西安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段的实际情况,借鉴已有的模式,探索融合多机型的一套质量管理实践,以提高和谐型机车检修段质量。本文以西安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段机车检修质量管理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论述了质量管理相关的理论方法及机车检修质量的特点,指出机车检修遵循的原则、属性、要求及顾客需求等管理理论。首先对西安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段机车检修项目实施流程及质量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并对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度的分析,详细分析了西安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段自2015年正式运营以来,在机车检修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人力资源管理、检修设备管理、检修技术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剖析,找出了机车检修质量管理过程中涌现的具体问题。其次遵循质量管理的相关原则和原理,提出了西安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质量管理相应的改进建议,具体包括制定质量目标、管理方案、检修流程一致性、改革职工培养方式、建立设备外包管理体系、强化质量控制、优化生产流程等一系列措施保证机车检修质量管理的有效运行。最后建立西安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段机车检修质量控制的保障措施,具体包括组织机构保障、信息技术建设及质量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保障机车检修质量。通过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质量管理研究得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方案,为西安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段质量管理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有效提升了西安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段检修质量水平。本文提出的理论对铁路机车检修相关单位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张海鹏,张伟东,郭强[3](2017)在《关于铁路货车提速对车辆的影响分析及检修意见》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事业也上升到新的台阶。新形势和货车的提速对车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货车提速基本现状出发,分析新速度下的货车运载面对的问题,扎根基础,简述分析铁路货车提速对车辆的影响并提出可行性检修意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实例,提出积极应对高速环境下车辆的安全隐患,因地制宜选择先进的检修技术,规范化管理检修工作,避免不良事件发生,从而加速行业良性建设,是保障铁路货车的安全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毕守锋[4](2012)在《铁路运营经济效益指标及其关联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铁路运营经济效益指标及其关联分析,是铁路生产经营活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科学准确地反映运营经济效果,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资源,有效地组织生产和适应市场,充分体现运营管理的战略意图,这是所有管理者都极为关注而且也需要解决好的问题。目前,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在铁路近年发展变化极为迅速、传统的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有效适应和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相关信息,全面有效地综合分析,特别是将运营指标与经济效果建立关联的分析,一直是所期望但是又未能得以有效实践的问题,也长期困扰着企业的管理者。鉴于此,本文从当代铁路运营管理实际出发,对铁路运营经济效益指标及其关联分析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是:(1)在分析研究铁路近年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对我国当代铁路运营经济活动的新的特点和基本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目前我国铁路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以扩大供给能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信息化水平为基本特点,但是,铁路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的性质没有改变。近年铁路发展变化所决定的运营经济活动的主要变化主要体现在网中网格局的逐步形成、更加关注列车开行密度和服务质量、以及投融资规模的扩大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日益扩大。(2)研究构建了铁路运营经济效益分析基本模型,从生产与效益之间的关联关系入手,建立了生产活动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影响关系,从而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建立了经济关联指标。从资源运用、运用效率和最终产品三个方面构建了收入、支出和效益的关联关系,明确了主要生产环节对经济效果的直接影响。(3)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建立各个分项生产指标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全新的视角引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主要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PLS方法对结构方程求解,并得出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使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更加明确和直观。(4)针对某铁路局的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建立了铁路局层次的运营经济效益分析关联关系,明确了铁路局层次运营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过程和作业的直接经济效果,为铁路局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运输资源的能力,以及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依据。本文以铁路货物运输为例,系统研究了铁路生产性指标与运输收入、支出和效益指标的数量关系,建立了基于“相关度”综合分析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生产性指标变动对效益性指标的影响。文章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偏最小二乘法等理论方法对生产性指标与效益性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及其影响做了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与验证,找出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性因素。本论文提出的铁路生产性指标与效益性指标关联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为促进铁路运输生产和经营的紧密结合,实现生产预算指标与财务预算指标的衔接匹配,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因素分析法的运用改变了单纯追求运量指标和个别效率指标的提高,忽视其他相关指标及多项指标对经济效益产生共同影响的现象,使经济效益分析能够更好地指导运输生产经营。首次引入偏最小二乘法在铁路经济效益分析中应用,克服了传统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文章最后针对目前铁路经营绩效分析的改革实践,提出了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应加强运营经济效益日常分析,针对性实施各项增收节支措施,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及当采取某一项技术组织措施或技术设备改建措施时,应根据生产指标对效益指标的影响,分析其可行性,促进铁路运输企业从整体上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等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

慕楠[5](2011)在《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在对发展战略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PEST、波特五种力量竞争模型和SWOT分析方法,对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系统研究,提出适合企业的竞争战略,并为今后企业能更加有效地利用机会和优势、发掘潜力、修正不足、规避风险,提出一些实施的建议。论文首先提出了该企业由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引发的企业战略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简要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在外部环境分析中,运用PEST分析法对企业的总体环境进行了分析,运用波特的五种竞争作用力对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结构强度做了详细的分析,对企业主导产品机车车辆大修及机车电机制造的市场需求做了定性的分析。在内部条件分析中,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运营能力、市场营销及企业文化等进行了剖析,运用竞争优势分析法等对企业的核心能力及竞争优势进行了战略分析。论文在分析中,客观评述了行业的竞争强度,归纳分析了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提出了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机遇与威胁,企业内部条件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并分析了企业既有的经营领域和可能涉足的经营领域,确定了企业的战略目标。论文还分析了影响企业战略选择的因素,并应用SWOT战略矩阵做出可供企业备选的战略类型,提出了总体战略备选方案,进而确定了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和业务战略。论文还从产品、市场、人力、组织、生产、技术和财务等方面制定了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作为企业决策者的重要参考依据。

李卫强[6](2011)在《既有线上200km/h机车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既有线提速到200km/h等级,国内、外高速列车普遍采用动车组。根据我国国情,技术和经济上较为合理的200km/h客运模式应该是动车组和机车牵引模式共存。利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200km/h六轴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模型,该模型经过前人多次结构参数优化,使其具有很高的动力学性能;线性临界速度达到500km/h,非线性临界速度达到300km/h。根据我国主要干线线路特征,采用德国高速高干扰和美国轨道不平顺功率谱转换成的随机不平顺时域谱,同时考虑了线路的高低、轨向和水平不平顺状况构造了好、中、差三种线路。分析得出,在直线轨道上200km/h电力机车能够以240km/h速度通过德国高干扰线路;通过美国6级线路的最高速度为200km/h;通过美国5级线路的最高速度为160km/h,既有线提速到200km/h,线路等级至少要高于美国6级线路标准。200km/h电力机车通过曲线轨道时,外轮导向力和轮对横向力对轨道破坏最严重的地方出现在圆曲线上;右轮轮重减载率、垂向力和外轮脱轨系数最危险的地方出现在缓和曲线区段;轮对冲角最大值也出现在缓和曲线区段;曲线外轨超高最大值取150mm比较合理;机车轮对横向力和轮重减载率对机车通过曲线段影响最大,最先达到其安全值,可以作为限值机车通过曲线轨道最高速度的指标。轨道几何不平顺对200km/h机车动力学性能影响不同:高低不平顺对机车垂向加速度影响最大;轨向不平顺对机车横向加速度和轮对横向力影响最大;水平不平顺对机车横向和垂向加速度影响都很大;扭曲不平顺影响机车轮对横向力和车体横向加速度,轨距不平顺主要起控制作用的是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并以此计算出了,机车以200km/h速度通过轨道不平顺时的安全管理值。

牟从凯[7](2011)在《加速机车周转相关问题的研究》文中指出铁路机车是铁路运输企业的主要生产性资产,其费用也是铁路运输成本的重要支出项目。机车运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营成本和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铁路运输大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速机车周转、提高机车运用效率已经越来越提到重要的位置。针对目前铁路机务系统对机车的运用管理模式,本论文以理论研究为主,在充分借鉴和参考前人经验及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运用最优化理论以及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影响机车周转的因素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的分析。从机车周转时间的影响因素、机车运转制、机车交路及机车乘务组织等方面入手对其研究,力求找到加速机车周转、提高机车运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本论文主要对以下五个部分内容进行了研究:1.介绍了机车周转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归纳、分析了机车周转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起机车周转时间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2.介绍了我国的机车运转制,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不同运转制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推行机车循环运转制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3.针对我国目前最为普遍采用的肩回运转制,首先从理论上比较了机车不固定牵引方式与固定牵引方式在周转时间上的长短;其次设计了一种求解不成对列车运行图机车最佳周转方案的简单算法;最后建立了求解不成对列车运行图不固定牵引方式下机车最佳周转方案的网络模型,同时给出了检验的算例。4.详细介绍了机车交路、乘务制度以及乘务员换班方式;简要分析了传统方式下确定长交路的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对长交路、轮乘制模式下的乘务员换班方式以及合理机车交路长度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推行长交路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5.分析了铁路机务传统机车运用管理模式的弊端,提出加速机车周转的战略途径和具体措施。

孙汉武[8](2010)在《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交通运输市场需求旺盛、铁路建设迅猛增长、铁路技术装备更新换代、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等与铁路交通安全有关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和谐铁路的建设和保证国民经济正常稳定发展,其安全保障问题迫在眉睫。因此,认清铁路交通安全形势,保障铁路交通安全的措施和方法,深入推进安全基础建设,建立起铁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及铁路安全保障体系,是确保持续铁路安全稳定的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本文结合国家科技部科研计划项目、铁道部科研计划项目,对国际上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了我国铁路实施安全保障管理的现状;基于安全生产保障及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的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铁路行车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及安全检查、监测、监控装备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及其主要建设内容,建立了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主要工作平台——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研究我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的现状,分析我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我国实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2.对国际上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相关行车安全保障系统建设和运用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和分析我国可以借鉴的主要经验。3.结合我国铁路发展的需要,提出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测、监控系统装备技术发展方向和装备集成建议。4.提出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体系的内涵和建设的主要内容。5.详细分析铁路安全检查监洲保障信息服务平台的设备及用户需求,研究各类安全检测信息接入方式及联网监控标准,提出建立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信息集成和资源共享的技术方案,完成该平台的总体设计,并开发该平台系统。6.以郑州铁路局为背景,应用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检测了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验证平台的功能和应用效果。

邱奋捷[9](2009)在《某铁路局机车运用效率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运输能力与需求的矛盾愈来愈突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其中铁路以占全世界6%的铁路运营线路,担负着25%的运输量,各大铁路干线的利用率已经超饱和,每天货运装车能力只能满足社会需求的1/3左右。而我国内陆深广,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不均衡,当前正处在重化工发展阶段,必须依靠大运力、低成本、长距离的铁路运输,这是其他任何交通工具无法替代的。因此,通过对货运机车的走行效率研究,利用现有资源最大程度扩展运力,就显得十分必要。论文以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为目标,主要运用定量方法分析了南昌局机车运用情况,同时辅以一定的定性说明,对国内货运机车使用情况、机车运用效率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研究,力求在对机车走行效率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寻求有效的改进途径与方法。文章主要从机车走行指标体系的研究入手,首先建立了层次分析框架。之后,逐个分析南昌局货机走行的主要指标,在对该局的情况初步了解之后,采用聚类与层次分析法结合,对该局的总体走行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同时,层次分析法还将给出影响货机走行因素的轻重缓急的评价结果,最终,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

魏松[10](2008)在《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需求急速增加,既有铁路的供给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面对此现状,全国铁路进行了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此次提速是铁路部门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此次提速中,铁道部积极推进运输组织方式改革,推行机车长交路、轮乘制等,全面优化运输生产力布局。事实证明,大力实施挖潜提效,利用有限的运输能力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缓解铁路阶段性、区域性能力紧张的有效措施。论文以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这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思想,探讨通过改革机车运转方式和值乘方式加速机车周转的措施。论文通过分析国内货运机车采用短交路、单回运转制和肩回运转制交路的弊端、机车循环(或半循环)运转所带来的效益,得出货运机车应采用长交路运转方式的结论,并通过哈尔滨局采用机车长交路运转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作为实例进行论证。机车运转制度的改革必然引起值乘方式的改变,通过分析现有机车值乘方式的优缺点,得出长交路轮乘制将成为代表着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的机车乘务制度。论文最后对于机车采用“长交路、轮乘制”运用模式所带来的管理体制改革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的研究工作和结论对于提高铁路货运机车运用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二、第五次大提速对机车车辆检修和保养质量的新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五次大提速对机车车辆检修和保养质量的新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1.3.2 选题的创新性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5.4.2 铁路运营管理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6.1.1 党组织的建立
        6.1.2 青年团的建立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6.2.3 发动政治运动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6.3.2 改造经济制度
        6.3.3 改革行车制度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2)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机车检修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机车检修质量的概念
        2.1.1 机车检修质量的概念
        2.1.2 机车检修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2.2 相关理论
        2.2.1 质量管理理论
        2.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2.3 统计质量控制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质量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西安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段概况
        3.1.1 检修段简介
        3.1.2 检修段质量管理流程
    3.2 机车检修质量管理现状
        3.2.1 机车检修质量保证的要求
        3.2.2 机车检修质量管理实现过程
    3.3 机车检修段机车检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人力资源管理不足
        3.3.2 检修设备及技术有待加强
        3.3.3 机车检修流程有待提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质量管理改进建议
    4.1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4.1.1 制定质量目标
        4.1.2 建立个人质量目标
        4.1.3 制定检修质量管理策略
        4.1.4 保证检修流程的一致性
    4.2 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激发职工创新增效
        4.2.1 引进储备人才
        4.2.2 建立企业文化
        4.2.3 改革职工培养方式
        4.2.4 注重唯才是举
    4.3 优化设备管理模式,提高设备综合管理
        4.3.1 做好和谐型机车检修设备前期管理工作
        4.3.2 改进设备维修管理方式
        4.3.3 建立设备外包管理体系
        4.3.4 加快和谐型机车C4 修扩能建设
        4.3.5 补强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设备能力
    4.4 夯实检修基础管理,强化检修质量控制
        4.4.1 夯实质量基础管理
        4.4.2 开展属地化检修,加强委外修配件质量管理
        4.4.3 实行技术方案“一车一案”制度
        4.4.4 运用量值修车,推行数据检修
        4.4.5 动画式作业指导书,确保作业步骤精准
        4.4.6 加强质量攻关,强化质量控制
    4.5 优化生产流程管理,压缩检修停时
        4.5.1 优化生产流程
        4.5.2 压缩检修停时
        4.5.3 合理组织生产
    4.6 运用指标管理,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质量控制保障措施及实施效果
    5.1 组织结构保障
    5.2 信息技术建设
    5.3 质量文化建设
    5.4 实施效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关于铁路货车提速对车辆的影响分析及检修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铁路货车提速现状
2 铁路货车提速对车量影响
    2.1 铁路货车提速对车体结构部件影响
    2.2 铁路货车提速对轮轴故障率影响
    2.3 铁路货车提速对钩缓、制动类设备影响
3 检修工作具体可行性建议
4 总结和展望

(4)铁路运营经济效益指标及其关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描述
        1.1.2 选题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运营经济效益指标及其关联分析问题
        1.2.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3 简要述评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2 铁路运营经济活动
    2.1 企业经济活动与效益
    2.2 铁路运营经济活动及效益
        2.2.1 基本过程
        2.2.2 内在动力
        2.2.3 经济活动的关键
    2.3 铁路运营经济活动的主要特点
        2.3.1 网中网新格局逐渐形成
        2.3.2 列车开行密度逐渐成为关注重点
        2.3.3 投资规模扩大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日益增大
        2.3.4 服务质量是决定经济活动效果的关键
    2.4 铁路运营经济效益分析
        2.4.1 效益分析的基本要求
        2.4.2 设备运用
        2.4.3 资源配置及运用效率
        2.4.4 收支状况
        2.4.5 效益
    2.5 铁路运营经济效益分析的主要变化
        2.5.1 铁路运输企业经济活动的现状
        2.5.2 重视内在结构与综合协调的发展潜力
        2.5.3 关注服务方式与质量
        2.5.4 注重产品的市场与经济效果
    2.6 铁路运营经济活动经济效益分析的关键问题
    2.7 本章小结
3 铁路运营经济效益分析原理
    3.1 铁路运输企业的属性特征
        3.1.1 自然属性
        3.1.2 经济属性
        3.1.3 市场属性
    3.2 铁路运营经济效益的基本内涵
        3.2.1 经济效益的基本内涵
        3.2.2 企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和内容
        3.2.3 铁路运营经济效益分析
    3.3 铁路运营经济效益的描述
        3.3.1 经济学中的成本和收益
        3.3.2 铁路运输成本与效益
    3.4 铁路的自然垄断性
        3.4.1 经济学意义的垄断性
        3.4.2 铁路的垄断性分析
    3.5 铁路运输企业的公益性分析
    3.6 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理论方法
    3.7 本章小结
4 铁路运营经济效益分析指标关联关系和体系的建立
    4.1 经济效益的实现与影响因素分析
        4.1.1 经济效益分析目标
        4.1.2 经济效益的实现
        4.1.3 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4.2 经济效益分析模型
        4.2.1 模型的一般描述与构建
        4.2.2 模型分析
    4.3 经济效益分析关联指标
        4.3.1 关联的目的
        4.3.2 关联指标
    4.4 铁路货运生产性指标与收入的关联关系
        4.4.1 产品指标关联关系
        4.4.2 运用指标关联关系
        4.4.3 效率指标关联关系
    4.5 铁路货运生产性指标与支出的关联关系
    4.6 铁路货运生产性指标与效益的关联关系
    4.7 经济效益分析指标关系体系
    4.8 本章小结
5 铁路运营经济效益指标关联分析方法
    5.1 分析方法的选择
        5.1.1 选择分析方法的基本原则
        5.1.2 定性分析方法
        5.1.3 定量分析方法
    5.2 多因素分析方法
        5.2.1 基本原理
        5.2.2 指标因素影响分析
    5.3 偏最小二乘方法
        5.3.1 基本原理
        5.3.2 回归分析
        5.3.3 建模过程
        5.3.4 辅助分析技术
        5.3.5 单因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铁路运营经济效益指标关联分析实证
    6.1 铁路货运生产性指标的变动对货运收入的影响分析
        6.1.1 货运量
        6.1.2 货车运用
        6.1.3 货运机车运用
    6.2 铁路货运生产性指标的变动对货运支出的影响分析
        6.2.1 货运生产性指标
        6.2.2 运用货车日产量
        6.2.3 货运机车日产量
    6.3 铁路货运生产性指标的变动对货运效益的影响分析
        6.3.1 货物周转量
        6.3.2 运用货车日产量
        6.3.3 货运机车日产量
    6.4 铁路运营经济效益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6.4.1 数据来源
        6.4.2 数据特点
        6.4.3 数据分析
        6.4.4 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
        6.4.5 结果说明
    6.5 某铁路局经济效益指标及关联分析结果
        6.5.1 基本算法
        6.5.2 综合指标
        6.5.3 运输指标
        6.5.4 车辆运用
        6.5.5 机车指标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3.1 数据的不确定性
        7.3.2 指标关系体系可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
第2章 发展战略理论基础
    2.1 经典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2.1.1 钱德勒的战略思想
        2.1.2 安德鲁斯的战略设计理论
        2.1.3 安索夫的战略计划理论
    2.2 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2.3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的新发展
        2.3.1 核心竞争力理论
        2.3.2 波特的国家竞争力理论
第3章 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介绍和宏观环境分析
    3.1 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介
    3.2 宏观环境(PEST)分析
        3.2.1 政治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技术环境分析
第4章 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行业环境与内部资源分析
    4.1 行业现状分析
        4.1.1 机车市场的发展现状
        4.1.2 机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4.2 行业竞争环境(五力)分析
        4.2.1 机车市场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4.2.2 机车市场潜在进入分析
        4.2.3 供应商分析
        4.2.4 购买者分析
        4.2.5 替代品分析
    4.3 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4.3.1 组织结构分析
        4.3.2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分析
        4.3.3 技术研发能力分析
        4.3.4 运营资源分析
        4.3.5 管理能力分析
        4.3.6 市场营销能力分析
        4.3.7 无形资源能力
    4.4 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SWOT分析
        4.4.1 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4.4.2 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内部的优势和劣势
        4.4.3 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5章 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5.1 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5.2 发展战略目标及规划
    5.3 SWOT战略分析
    5.4 发展战略选择
    5.5 发展战略评价
第6章 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6.1 产品战略实施
        6.1.1 主导产品的分析
        6.1.2 新产品拓展
    6.2 市场战略实施
        6.2.1 转变营销理念
        6.2.2 立足国内市场
        6.2.3 开拓国际市场
    6.3 人力资源战略实施
        6.3.1 人才的培养
        6.3.2 激励机制的配套
    6.4 组织管理战略实施
        6.4.1 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建设企业文化
        6.4.2 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
    6.5 生产运作战略实施
        6.5.1 推行精益生产(JIT)管理战略
        6.5.2 建立工厂快速反应的物流平台
    6.6 技术创新战略实施
    6.7 投融资及财务战略实施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既有线上200km/h机车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既有线上200km/h电力机车动力学性能研究
        1.2.1 国内既有线上200km/h电力机车动力学性能研究
        1.2.2 国外既有线上200km/h电力机车动力学性能研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机车动力学模型及轨道不平顺
    2.1 200km/h六轴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动力学仿真模型
        2.1.1 机车模型主要结构介绍
        2.1.2 机车主要结构悬挂参数
        2.1.3 模型的自由度及广义坐标
        2.1.4 运动微分方程
        2.1.5 机车的线性临界速度分析
        2.1.6 机车的非线性临界速度分析
    2.2 轨道不平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车动力学性能评价方法
    3.1 机车动力学性能评价方法
        3.1.1 稳定性
        3.1.2 平稳性
        3.1.3 曲线通过性能
        3.1.3.1 脱轨系数
        3.1.3.2 轮轨横向力(轨排力)
        3.1.3.3 轮重减载率
    3.2 本章小结
第4章 200km/h电力机车动力学性能研究
    4.1 直线轨道上200km/h电力机车动力学性能研究
        4.1.1 直线轨道上机车垂向平稳性分析
        4.1.2 直线轨道上机车横向平稳性分析
    4.2 既有线曲线轨道上200km/h电力机车动力学性能研究
        4.2.1 既有线上曲线参数
        4.2.1.1 曲线最大超高
        4.2.1.2 曲线最小半径
        4.2.1.3 缓和曲线
        4.2.1.4 圆曲线及夹直线
        4.2.2 机车通过400米半径曲线轨道时的动力学性能
        4.2.2.1 外轨超高对机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4.2.2.2 缓和曲线长度对机车曲线通过性能影响
        4.2.3 机车通过500-1800m曲线半径轨道时的动力学性能
        4.2.3.1 第一轮对外轮导向力
        4.2.3.2 第一轮对的横向力
        4.2.3.3 第一轮对右轮垂向力
        4.2.3.4 第一轮对右轮轮重减载率
        4.2.3.5 第一轮对脱轨系数
        4.2.3.6 第一轮对冲角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轨道几何不平顺
    5.1 既有线轨道几何不平顺
    5.2 既有线轨道几何不平顺对200km/h电力机车动力学性能影响
        5.2.1 轨道高低不平顺对200km/h电力机车动力学性能影响
        5.2.2 轨道轨向不平顺对200km/h电力机车动力学性能影响
        5.2.3 轨道水平不平顺对200km/h电力机车动力学性能影响
        5.2.4 轨道扭曲不平顺对200km/h电力机车动力学性能影响
        5.2.5 轨道轨距不平顺对200km/h电力机车动力学性能影响
    5.3 小结
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加速机车周转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外发展状况分析
        1.2.2 国内发展状况分析
        1.2.3 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机车周转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2.1 机车周转时间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1.1 机车周转时间的基本概念
        2.1.2 机车周转时间的计算公式
        2.1.3 影响机车周转时间的因素
    2.2 机车周转时间解释结构模型的建模及分析
        2.2.1 结构模型概述
        2.2.2 解释结构模型
        2.2.3 机车周转时间的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第3章 机车运转制的比较研究
    3.1 机车运转制
    3.2 肩回运转制同循环/半循环运转制的比较分析
        3.2.1 不同运转制的机车周转时间比较分析
        3.2.2 不同运转制在机车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3.2.3 循环/半循环运转制在机车运用中的优点
        3.2.4 推行循环运转制要解决的问题
第4章 肩回运转制下机车周转方案研究
    4.1 机车不固定牵引方式的有利性分析
        4.1.1 不固定方式与固定方式的比较分析
        4.1.2 算例检验
        4.1.3 小结
    4.2 不成对列车运行图机车周转方案研究
        4.2.1 不成对列车运行图机车最佳周转方案的求解算法
        4.2.2 算例检验
        4.2.3 小结
    4.3 不成对运行图不固定牵引方式下机车最佳周转方案的网络模型
        4.3.1 参数假定
        4.3.2 模型建立
        4.3.3 算例检验
        4.3.4 小结
第5章 机车交路及乘务方式的研究
    5.1 机车交路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机车交路在铁路运输组织中的作用
        5.1.2 确定机车交路的原则
        5.1.3 机车交路长度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机车乘务组织分析
        5.2.1 机车乘务组
        5.2.2 机车乘务员乘务制度
        5.2.3 乘务员换班方式
    5.3 机车交路合理长度的探讨
        5.3.1 传统机车交路长度的确定方法
        5.3.2 传统方法下长交路存在的问题
        5.3.3 机车交路合理长度的研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铁路交通安全面临的新形势
    1.2 国外铁路安全管理现状
    1.3 我国铁路安全监测保障系统发展现状
    1.4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现状分析
    2.1 我国铁路事故故障管理问题分析
    2.2 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督问题分析
    2.3 我国铁路安全监测监控装备现状
    2.4 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测装备存在问题分析
    2.5 安全检查监测装备完善建议
    2.6 安全检查监测装备发展方向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框架设计
    3.1 铁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3.2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需要建设的主要内容
    3.3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路
    3.4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4.1 用户分类
    4.2 用户需求
    4.3 数据需求
    4.4 业务流程分析
    4.5 数据流程分析
    4.5 平台功能需求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总体设计
    5.1 平台建设目标
    5.2 平台总体设计
    5.3 平台功能设计
    5.4 数据库设计
    5.5 接口设计
    5.6 运行环境设计
    5.7 安全设计
    5.8 关键技术研究
    5.9 技术创新点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的实现
    6.1 开发平台及应用环境
    6.2 平台应用功能构成
    6.3 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子系统
    6.4 监测报警信息处理子系统
    6.5 安全检查信息处理子系统
    6.6 综合信息服务子系统
    6.7 系统维护管理子系统
    6.8 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应用实例
    7.1 项目背景简介
    7.2 系统建设情况
    7.3 全局安全信息看板
    7.4 安全监督管理核心业务管理
    7.5 故障分析与跟踪
    7.6 系统运行效果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 我国行车安全监控设备/系统部署运用情况研究
    1 移动设备
    2 固定设备
    3 自然灾害
    4 视频监控
    5 应急救援

(9)某铁路局机车运用效率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外机车运用情况
        1.2.2 国内外机车交路现状
        1.2.3 国内外机车运用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主旨、内容、思路
第二章 机车运用指标体系的研究
    2.1 提高机车运用效率的途径及考核指标
        2.1.1 数量指标
        2.1.2 时间利用指标
        2.1.3 牵引力利用指标
        2.1.4 综合指标
        2.1.5 检修指标
    2.2 构建指标层次分析框图
        2.2.1 构建思路
        2.2.2 层次框架构造过程
第三章 南昌铁路局货机运用指标分析
    3.1 主要指标分析
        3.1.1 数量指标
        3.1.2 时间利用率指标
        3.1.3 牵引力利用率
        3.1.4 机车综合利用
        3.1.5 机车检修
    3.2 机车日产量变动结构模型
        3.2.1 模型简介
        3.2.2 计算与分析
    3.3 典型年度分析
第四章 南昌局货机运用效率综合评价
    4.1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简介
        4.1.1 多元统计方法的选择与简介
        4.1.2 层次分析法介绍
    4.2 聚类分析过程
        4.2.1 数据的来源
        4.2.2 指标的选择
        4.2.3 分析过程
    4.3 层次分析过程
        4.3.1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4.3.2 准则层结果分析
        4.3.3 因素层结果分析
    4.4 聚类结果与层次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
第五章 机车运用效率提高的建议与对策
    5.1 本务走行
    5.2 辅助走行
    5.3 站段组织-停留时间
    5.4 机车交路与值乘
    5.5 线路条件
    5.6 机车保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文章结论
    6.2 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附表
附录Ⅱ程序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现状
        1.2.1 货物运输
        1.2.2 重点物资运输
        1.2.3 铁路口岸运输
    1.3 实施货运机车长交路的优点
        1.3.1 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
        1.3.2 实现机车连续循环运用
        1.3.3 运输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
        1.3.4 运输安全相对稳定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方案及措施的研究
    2.1 铁路货运机车交路的种类及特点
        2.1.1 设置机车交路的目的
        2.1.2 确定机车牵引交路的原则
        2.1.3 机车牵引交路的总类
        2.1.4 机车运转制
    2.2 现行货运机车交路情况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2.2.1 短交路
        2.2.2 单回运转制或肩回运转制
        2.2.3 机车乘务组包乘制
        2.2.4 机车乘务员外段换班制
    2.3 机车运用效率主要考核指标
        2.3.1 从牵引能力利用方面考核
        2.3.2 从时间利用方面考核
        2.3.3 综合考核指标
    2.4 提高运用机车经济效益的途径
        2.4.1 调整布局,优化结构
        2.4.2 用科学检修和运用管理的方法保证机车质量
        2.4.3 提高机车牵引重量
        2.4.4 加速机车周转
        2.4.5 挖潜提效的运输组织措施
第3章 机车值乘方式和运转制的研究
    3.1 机车值乘方式
        3.1.1 包乘制
        3.1.2 轮乘制
        3.1.3 轮包结合制
        3.1.4 机车乘务制度的选择原则
    3.2 改革机车交路的研究
        3.2.1 循环交路及半循环交路概念
        3.2.2 循环或半循环交路的优点与肩回运转制比较
        3.2.3 实行循环(或半循环)运转制存在的问题
        3.2.4 改革机车交路的综合经济效果
    3.3 实施货运机车长交路经济效益分析
        3.3.1 减少运用机车数量的经济效益
        3.3.2 减少机车乘务员的经济效益
        3.3.3 列车运行节约燃料的经济效益
第4章 加强机车管理及保养维修的措施
    4.1 加强机车管理及保养维修的必要性分析
    4.2 加强机车管理及保养维修的具体措施
        4.2.1 加强机车质量管理
        4.2.2 改革修程修制
    4.3 建立货运机车长交路的管理制度
        4.3.1 安全管理
        4.3.2 机车运用管理
        4.3.3 机车质量管理
        4.3.4 人员管理
        4.3.5 强化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第5章 哈尔滨铁路局实行货运机车长交路的效果与建议
    5.1 实行长交路后取得的效果
    5.2 实行长交路后产生的几点问题
    5.3 对实施长交路后提出的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第五次大提速对机车车辆检修和保养质量的新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2]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质量管理研究[D]. 杨燕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3]关于铁路货车提速对车辆的影响分析及检修意见[J]. 张海鹏,张伟东,郭强. 科学家, 2017(05)
  • [4]铁路运营经济效益指标及其关联分析研究[D]. 毕守锋.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2)
  • [5]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慕楠. 东北大学, 2011(06)
  • [6]既有线上200km/h机车动力学研究[D]. 李卫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7]加速机车周转相关问题的研究[D]. 牟从凯.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5)
  • [8]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 孙汉武. 西南交通大学, 2010(04)
  • [9]某铁路局机车运用效率统计分析[D]. 邱奋捷. 华东交通大学, 2009(04)
  • [10]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相关问题研究[D]. 魏松.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五次大提速对机车车辆检修质量的新要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