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现代文化传播火种——商务印书馆庆祝成立105周年

为中国现代文化传播火种——商务印书馆庆祝成立105周年

一、为中国现代文化传薪播火——商务印书馆喜庆105华诞(论文文献综述)

刘广利[1](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韩颖[2](2020)在《从“刘家龙”到客家水龙节 ——一个非遗民俗节庆的再造研究》文中认为客家是汉族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源自中原,以客家方言为母语,是汉族中移动性最强、能动性最强且分布最广的一支特殊支系。他们从西晋末年(公元320年)于黄河流域开始南迁后,又因战乱、天灾、政治等各种原因继续向海、内外迁移。在这一千多年的迁徙移居过程中,客家人特有的民俗风情在保留其内核的情况下也随着居住地点的更换而不断完善模式,成为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旱季时,舞水龙祈雨是闽粤赣地区的客家人进行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清朝初年,这些地区的客家人迁移至洛带时,也带来了他们的舞龙习俗。身在异乡的客家人每年都会依据传统举办各式各样的舞龙活动,舞水龙更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在众多舞龙队伍中,来自江西的“刘家龙”较为完整地传承了古代中国龙舞的仪式和程序,是其中的突出代表。1989年以来,“刘家龙”多次参加市、区、乡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自2000年起,“客家火龙节”和“客家水龙节”这两项特色民俗旅游活动相继在洛带开展,并且这两次活动都获得巨大成功,“刘家龙”和客家水龙节也开始享誉四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完善,洛带客家水龙节于2018年成功入选四川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客家水龙节的发展态势良好,“刘家龙”也作为客家水龙节的核心内容被保留了下来,是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个成功范例。本文以洛带“刘家龙”和客家水龙节为田野调查对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入手,研究分析“刘家龙”和客家水龙节的起源、活动过程、文化内涵以及其从洛带“刘家龙”到客家水龙节的转变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都在推广旅游和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洛带和“刘家龙”把握时机将开发旅游和保护民俗互相配合同步进行。在时代语境选择洛带和“刘家龙”的同时,“刘家龙”和洛带的自身条件,诸如“刘家龙”的历史渊源、舞龙技术、舞龙仪式、洛带的客家文化资源优势、区位条件、民众态度等也与之相契合。使“刘家龙”转变为客家水龙的原因是多元的:第一,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形势之下,国内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洛带的乡镇企业面临了新的发展契机;第二,洛带本地客家文化资源丰富,且民众思想开放,具有使资源资本化的可操作性;第三,专家团队、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三方合力使得“刘家龙”和客家水龙节紧密结合,从学术、政治和经济三个角度支撑了其转变。笔者注意到,在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像客家水龙节这样历经转变的形式比较少见,所以其成功的发展模式,如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文化品牌模式、产业集群模式等能为后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

陈习[3](2011)在《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是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萌芽、成长、并逐步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本文以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百年历程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学、音乐学、文献学、分析学等方法,对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发展每一个时期的历史事实进行细致的梳理与总结,对在音乐创作历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音乐家及其作品做客观的介绍与评价,对音乐创作中的题材内容、体裁形式、作曲技法、民族化手法等作了较为具体的归纳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力求详尽地勾勒出我国20世纪小提琴音乐创作发展嬗变的历史轨迹,努力探寻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自身的发展规律与实践经验,为我国当代以及未来的小提琴音乐创作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王彩霞[4](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力图对中国学校校训的历史脉络进行系统梳理,从而揭示校训和教育的关系,从校训的变化反观中国教育的发展。蕴涵传统文化和体现时代精神的校训在百年发展中发生了变化,它的变化暗合了教育的变迁,它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由传统走向近代进而步入现代的光辉历程。 由于学界对校训本身历史的研究少之又少,更没有从校训和教育这一关系去阐述校训,因而本文力图做此尝试。从校训本身的发展变化折射中国教育的变迁,这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也存在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是本文独有的视角。 本文运用了历史文献法、比较法、语言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系统考察了校训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演变,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教育的关系问题,从而揭示校训作为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本文第一、二、三章,从校训的渊源、产生和演变三方面进行阐释,力图揭示人们耳熟能详的校训是如何起源,如何发展和流变的。中国古代学校特别是书院已存在校训的原型,只是没有校训的明确概念名称而已。近代以来,教会大学把西方“motto”(校训)这一实体引入中国,但未为中国学者所关注。直到甲午战后,“校训”二字从日本引进,这样校训才以正式的中国式名称固定下来。日本“校训”概念和西方教会大学校训实体双重影响,使得中国古代校训原型得以明确化、概念化,古代校训转型为现代校训。从此中国校训发展进入了多样化的新阶段,校训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作为学校的一种标志而被提升为学校制度。当然,中国近代校训只是援引了日本“校训”这一概念名称、借鉴了西方大学校训这一制度实体,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则主要突显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西方校训在指导思想上和表现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不同的校训反映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民族思维和语言习惯。 第四、五章,从校训的形式和内容入手,阐释校训无论内容还是形式的变化都反映了中国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不同时期校训采用的句式、词语组合、用词的词性、词语的来源方式,是很不相同的。不同时期校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校训类型很不相同。这种校训形式和内容的变化,正反映和折射了中国教育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特点。 以上介绍了校训的源流、形式和内容,那校训到底是什么,即校训的本质是

陈伟军[5](2006)在《传媒视域中的文学 ——论“文革”前十七年小说的生产机制与传播方式》文中研究指明“文革”前十七年小说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重读文本方面。本文在借鉴大众文化理论以及编辑学、出版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将“十七年”小说的生产与传播作为整体加以考察,把文学与媒介的关系放在大的文化场中进行审视,力图揭示出特定时代文学规范重构中的媒介力量。 具体而言,本文基于扎实的文献资料,从传媒的研究视域出发,以“十七年”小说的社会化过程(生产、传播、消费)为切入口,以“十七年”的《人民日报》、《人民文学》、《文艺报》、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等重要报刊和出版机构发表的作品、评论等作为主要考察对象,深入阐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社会政治、文化领导权、传媒与文学体制,舆论环境与作家心态,编辑思想与小说发表原则,期刊、出版社等多种媒介运作与小说生产、传播,读者的文化消费与小说接受,主流政治干预小说生产、传播的得与失,等等。 通过上述考察,本文揭示了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它在塑造新中国小说作家群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对文学界和大众的精神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促成了新的小说生产机制和传播方式的形成。

卢云[6](2003)在《为中国现代文化传薪播火——商务印书馆喜庆105华诞》文中提出创办于1897年、横跨三个世纪的中华老字号——商务印书馆2002年12月20日到21日在京召开简朴的《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年版)媒体见面会和商务印书馆文化与发展座谈会,以此庆祝自己的105华诞。"中国现代出版从这里开始"。作为

二、为中国现代文化传薪播火——商务印书馆喜庆105华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中国现代文化传薪播火——商务印书馆喜庆105华诞(论文提纲范文)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2)从“刘家龙”到客家水龙节 ——一个非遗民俗节庆的再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依据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依据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课题相关概念
        1.4.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1.4.2 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
        1.4.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
第二章 民俗节庆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视野下的客家水龙节
    2.1 民俗节庆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1.1 民俗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2.1.2 民俗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客家水龙节
        2.2.1 客家水龙节的形成脉络
        2.2.2 客家水龙节的非物质文化特点
第三章 文化再造:从洛带“刘家龙”到客家水龙节
    3.1 洛带:成就“刘家龙”的土壤
        3.1.1 洛带概况
        3.1.2 时代背景与洛带自身条件
    3.2 “刘家龙”的过去与现在
        3.2.1 传统的“刘家龙”
        3.2.2 “刘家龙”的文化再造
第四章 从“刘家龙”到客家水龙节的转变原因和发展模式分析
    4.1 从“刘家龙”到客家水龙节的转变原因
        4.1.1 新时期乡镇产业转型的契机
        4.1.2 地方资源资本化的可操作性
        4.1.3 学者、政府、企业三角合力作用
    4.2 客家水龙节的发展模式分析
        4.2.1 融合发展模式
        4.2.2 打造文化品牌模式
        4.2.3 产业集群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

(3)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借西乐之体,展鸿鹄之志——孕育时期(1920年之前)
    第一节 创作准备阶段
        一、宫廷的小提琴音乐
        二、教堂及教会学校的小提琴音乐
        三、社会的小提琴音乐
    第二节 创作初始阶段
        一、最初的尝试——萧友梅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
        二、洋为中用——司徒梦岩的演奏实践
        三、独奏音乐的开创----李四光的《行路难》
    第三节 早期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
        一、创作技法——对西欧传统作曲理论的直接继承
        二、创作题材——以爱国救亡题材为主的现实主义
    小结
第二章 袭西乐之技,抒爱国之情——成长时期(1920-1949年)
    第一节 两类代表性作曲家:"海归"与"广式"
        一、马思聪、冼星海等"海归"作曲家
        二、吕文成、尹自重等"广式"作曲家
        三、其他作曲家
    第二节 成长时期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
        一、题材内容——以爱国情怀为主
        二、体裁形式——以中小型作品为主
        三、创作技法——以西方传统技法为主
        四、民族化语言——以引用民歌音调素材为主
    小结
第三章 融中西之长,谱时代颂歌——探索时期(1950—1978年)
    第一节 两代代表性作曲家:新生代与老一辈
        一、新中国培养的作曲家
        二、老一辈"海归"作曲家
        三、其他作曲家
    第二节 探索时期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
        一、题材内容——以歌颂性为主
        二、体裁形式——以标题性小品为主
        三、创作技法——以简约性手法为主
        四、民族化语言——以模拟化器乐表现手法为主
    小结
第四章 彰个性之美,展多元风采——繁荣时期(1979—2008年)
    第一节 两域代表性作曲家:教育与创作
        一、小提琴教育领域的作曲家
        二、专业创作领域的作曲家
        三、其他作曲家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
        一、题材内容——以风俗民风为主的多元并存
        二、体裁形式——以室内乐为主的多元并存
        三、创作技法——以尝试现代技法为主的多元并存
        四、民族化手法——以提炼民族音调元素为主的多元并存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总体特征
        一、递进式的历史演进
        二、标题性的创作倾向
        三、民族化的创作追求
        四、经典性作品的缺乏
        五、非均衡性的区域发展
    第二节 关于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发展的思考
        一、坚持民族化取向
        二、突出思想内涵的时代性
        三、兼顾艺术价值与社会效应
        四、形成创作与演奏的互动机制
        五、建立一支成熟的、专业化的创作队伍
        六、构建音乐创作的"体系化"理论
附录1:曲谱与节目单图片
附录2:中国留学生赴外学习小提琴情况表
附录3:演奏会目录表
附录4:小提琴作品简明表
附录5: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相关的论文资料表
附录6:1978-2008年间正式发行的小提琴曲谱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4)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及其它们的相互关系
第一章 校训的渊源
    第一节 校训的辞源略考
    第二节 中国校训之源
        一、中国校训思想之源
        二、中国校训形式之源
        三、中国古代的“校训”
    第三节 西方校训之源
        一、西方校训思想之源
        二、西方校训形式之源
        三、西方最早的校训
    第四节 中西校训渊源之异同
        一、中西校训思想渊源之异同
        二、中西校训形式渊源之异同
第二章 校训的产生
    第一节 西方“motto”(校训)的舶来
    第二节 日本“校训”二字的传入
    第三节 中国近现代最早的校训
第三章 校训的演变
    第一节 建国前校训:传统文化为主体
        一、19世纪末——1914年:校训突出传统“德性”文化特点
        二、1915年——1937年:校训多样与校训统一之争
        三、1937年——1949年:校训出现新气象
    第二节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校训:政治激励为主流
        一、1949年——1966年:政治激励成为校训主流
        二、1966年——1978年:校训停滞于口号标语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校训:多元并存为主导
        一、1978年——1992年:校训延续陈式
        二、1992年——21世纪初:校训多元并存
第四章 校训的形式
    第一节 校训的句式和词语组合
        一、校训的句式
        二、校训的词语组合
    第二节 校训用语的词性和校训的来源方式
        一、校训用语的词性
        二、校训的来源方式
第五章 校训的内容
    第一节 校训用语的内涵
        一、各种形式的校训用语的内涵
        二、大中小学校训用语的内涵
    第二节 校训的类型
        一、道德修养型校训
        二、知识真理型校训
        三、社会政治型校训
        四、其它类型校训
第六章 校训的本质
    第一节 有关校训本质的探讨
        一、校训是训育的内容
        二、校训是学校摘取格言、国家教育方针形成的座右铭
        三、校训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准则,是学校的奋斗目标
    第二节 校训和学校文化诸要素的关系
        一、“学校文化”概述
        二、校训和学校文化诸要素的关系
        (一) 校训和学校观念文化的关系
        (二) 校训和学校物质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校训是学校文化的统帅
第七章 特色校训
    第一节 “形神一贯”的校训
    第二节 “形变神聚”的校训
    第三节 “无形有神”的“校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5)传媒视域中的文学 ——论“文革”前十七年小说的生产机制与传播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传媒视域与文学史研究
第一章 小说生产的体制化社会语境
    第一节 文学生产体制与媒介管理架构
    第二节 稿酬制度流变与作家的生存方式
第二章 舆论环境与作家心态
    第一节 文艺批判运动中的媒体话语独白
    第二节 作家心态张力与小说叙事形态
第三章 文学期刊运作与小说生产、传播
    第一节 规范化力量制约下编辑的选择
    第二节 边缘言说:同人刊物和文学流派
第四章 出版社运作与小说生产、传播
    第一节 出版的计划化及传播的导控性
    第二节 冯雪峰与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章 复合力量中的小说传播
    第一节 红色小说的畅销模式及其成因
    第二节 通俗小说:被改造的“旧文艺”
第六章 读者大众的“视野”重塑
    第一节 文本生产者、传播者与接受者的互动
    第二节 符码灌输与趣味转变
结语 小说格局重构中的媒介角色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为中国现代文化传薪播火——商务印书馆喜庆105华诞(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
  • [2]从“刘家龙”到客家水龙节 ——一个非遗民俗节庆的再造研究[D]. 韩颖.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 [3]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 陈习.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4]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 王彩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5]传媒视域中的文学 ——论“文革”前十七年小说的生产机制与传播方式[D]. 陈伟军. 暨南大学, 2006(06)
  • [6]为中国现代文化传薪播火——商务印书馆喜庆105华诞[J]. 卢云. 全国新书目, 2003(01)

标签:;  ;  ;  ;  ;  

为中国现代文化传播火种——商务印书馆庆祝成立105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