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安文明执法建设

浅谈公安文明执法建设

一、浅谈公安文明执法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张赛[1](2021)在《警察当场盘查规范化研究》文中认为警察依法实施当场盘查,是公安机关依法打击扰乱社会秩序、妨碍治安管理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措施。当场盘查同警察执法权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息息相关,当事人权益遭受侵犯成为执法实践中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当场盘查的普遍使用会产生警察不正当行使职权的情况,当场执法活动的复杂化同样会使警察行使盘查权受到挑战,关键在于公安机关是否能够规范行使执法权。通过加强制度设计、完善启动标准、提高执法素养、重视监督救济等方面对警察当场盘查行为进行规制,有助于提高公安机关当场盘查活动的规范化程度。笔者以规范警察当场盘查为目标,在考察我国公安执法实践的基础上,对照国外有关执法经验,对完善警察当场盘查规范化做出思考。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首先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实践中关注的问题;第二部分是警察当场盘查理论分析,包括概念的界定、法律性质和特征、当场盘查与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当场盘查的行使要件;第三部分论述警察当场盘查规范化,同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相结合,重点关注警察当场盘查权的规范行使,从内容上体现出当场盘查规范化是公安机关法治化的重要方面;第四部分阐述我国警察当场盘查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第五部分是对域外警察当场盘查的考察及启示借鉴;第六部分形成一个完善警察当场盘查规范化体系的初步设想,对我国警察当场盘查规范化路径进行探索,分别从立法、执法、监督救济的角度提出对当场盘查权规范行使的具体建议;最后结语部分指出本论文研究的局限,为之后的深入研究提供方向。

张文江[2](2021)在《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伦理学研究》文中认为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会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1)基层公安民警在服务人民和执法过程中需要处理很多关系,如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与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与公安机关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对于基层公安民警开展工作至关重要。当前,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普遍增强,基层公安民警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就会引发舆论炒作,从而给公安机关抹黑,不仅造成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权益受损,而且还有损公安队伍形象,有损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和执法权威。基层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基层公安民警素质不高,认为自己是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服务不够文明、规范,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眼中的基层公安民警应当是提供服务时应当牢记初心使命,在工作中文明规范,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并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其次,人民群众在基层公安民警需要支持时,不支持公安工作,不信任基层公安民警,不能恰当监督公安工作,给基层公安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基层公安民警眼中,人民群众应当信任基层公安民警,支持基层公安工作,正确监督基层公安工作。基层公安民警和违法犯罪人员是打击和被打击的关系。首先,违法犯罪人员对待基层公安民警有恶意投诉,暴力抗法,聚众闹事等行为。基层公安民警眼中违法犯罪人员应当束手就擒,主动投案自首,到案后如实供述违法犯罪罪过,不恶意投诉基层公安民警,不暴力抗法,不聚众闹事。其次,在违法犯罪人员看来基层公安民警有的执法不公正,执法不文明,执法过程中滥用“自由裁量权”,所以基层公安民警在执法中要严格按照程序办案,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尊重保障违法犯罪人员人身权益,不断转变执法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善于做好违法犯罪人员家属工作。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的隶属关系。这对关系中包含基层公安民警和公安机关的关系,还包括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领导的关系。首先,基层公安民警和公安机关的关系,基层公安机受经济发展因素影响,造成基层公安民警福利待遇与发达地域有差距;基层公安机关的对基层公安民警职业教育较少,造成基层有的公安民警不能严格恪守伦理道德,执法权威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安民警权益受损。因此,公安机关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把各项福利待遇向基层倾斜,强化基层公安民警职业教育,敦促基层公安民警严格践行伦理规范。其次,由于机制体制的因素,基层公安机关领导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基层公安领导对基层公安民警任用不公平,和基层公安民警交流少,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领导的关系,作为基层公安机关领导要包容下属,要关心爱护下属,作为基层公安民警应当尊重基层公安领导,忠诚履职,恪尽职守,圆满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本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本文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写作思路和框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对警察和警察伦理相关概念进行阐释,深入探讨警察执法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知识;第三章至第六章:分析当前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关系,即基层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违法犯罪人员和公安机关的伦理关系及彼此之间的道德要求、责任承担现状。

隋从容[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安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工作。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持续安全稳定的“两大奇迹”,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取得这样的成就,既凝聚着全国公安战线和广大公安民警的艰苦努力,更彰显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卓越智慧和能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公安工作摆在事关国家政权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位置,在汲取国内外公安工作理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题,顺势而为,在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事业的进程中,对公安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责任务、公安工作的着力点以及公安工作主体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索与回答,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科学,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无论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还是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公安工作提供理论参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需要在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观照和双向互动中剖析和探讨。为此,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研究与归纳总结提炼相融合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发力的必然结果。发生学告诉我们,任何理论和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都有其必然的发生基础,也必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等国际国内因素对公安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其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公安工作的艰辛探索是其形成与发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毛泽东的公安工作思想是其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其历史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92年期间,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起步的历史转折时期,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在继承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民主法制思想为统领,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形成了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开创了公安工作思想发展的新局面。第二阶段,1992年至2002年期间,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确立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历史时期,以依法治国思想为统领,着力加强公安工作法治化建设,形成了以“讲政治、讲法制、讲服务”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推向一个新高度。第三阶段,2002年至2012年期间,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统领,着力加强公安工作的正规化建设,形成了以“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全面推进公安工作思想的蓬勃发展。第四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平安中国思想为统领,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更高需求为目标,着重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层面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形成了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推进公安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其基本内容是:围绕着“什么是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性质地位使命任务;围绕着“为什么要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围绕着“怎样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方针策略和举措;围绕着“谁来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关于公安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使命任务,回答了公安工作“是什么”的问题。关于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维护社会治安要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建设平安中国,回答了公安工作“为什么”的问题。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回答了公安工作“怎么做”的问题。政治建警,全面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从严治警,依法加强公安队伍纪律规矩意识和正规化建设;素质强警,切实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回答了公安工作“谁来做”的问题。上述内容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其总体特征是:从生成方式和过程来看,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特征;从内容构成上来看,具有科学性、政治性、法治性特征;从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上来看,具有人民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主要在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思想指南;其实践意义主要在于:科学统领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有效推动了公安制度改革创新,有力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党的公安工作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思想无论是对公安工作的定性定位问题,还是公安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路线、方针、策略,抑或是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等方面,都对毛泽东的公安工作思想有所发展,同时,也有效地统筹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要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要在总结经验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就该思想发展的基本经验,概而言之,主要表现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指导思想,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坚持服从和服务党的中心工作这一根本立足点,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这一根本价值指向,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这一方法论等;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通过强化公安民警的理论信仰,改进公安民警教育方式、强化理论武装,将党的公安工作思想转化为公安工作的政策、制度、运行体系,转化为公安干警的需要等手段,让思想掌握广大公安民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在回答时代之间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要在正确认识坚持与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既不能认为它具有历史条件的局限就认为它已过时,弃之不用,也不能认为是终极的理论,而教条僵化,生搬硬套,要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尤其是坚持好运用好发展好习近平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任琳琳[4](2020)在《基层警察权威弱化表现及强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国家的统治工具,公安机关担负着各项艰巨的责任:保护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等。而基层警察作为公安机关的中坚力量,处于公安管理体制的最前沿,是整个警务战略战术、职能任务最直接、最具体的贯彻者、执行者、体现者,是警察群体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窗口,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从而进一步影响社会的治安与稳定。然而当前社会,基层警察的执法行为往往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和应有的尊重:警察在执法过程中遭遇暴力袭警、威胁辱骂等等。一向被当作是强势力量的警察队伍变成了挨打受骂,甚至流血流泪的弱势群体,当然,不是所有的公安干警都会有如此遭遇,只有广大一线执法警察才能体会如此痛点。这不能不反映出现如今基层警察在执法中权威弱化问题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本论文以权威理论和破窗理论为基础,从基层警察的执法特点入手,基层警察的工作贴近广大群众,直面社会矛盾,其工作特点和其他警察群体有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执法行为的涉众性、强制性、多样性、公开性以及自由裁量权较大几个方面。这些特点使其工作特别容易引起部分公众的不满,同时也使其容易成为社会的焦点,容易受到舆论的质疑,进而矛盾也容易转移到警察个人或其所在的公安机关。具体通过执法对象在警察执法过程中进行的暴力袭警、软性抗法以及恶意投诉诬告等行为方式表现出来。透过基层警察权威弱化的表现,结合近几年来的大量真实的典型案例以及通过对一些基层警察的深度访谈,运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深度访谈法分析了当前基层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权威弱化的原因:管理方面因为对警察角色及职责定位的模糊、警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滥用警力、执法规范化不足;法律方面由于行使职权的法律依据不够完善、警察执法权益不能有效保障、执法警察的警械武器权保护力度弱;媒体方面是负面舆论主导,正面宣传不足、媒体为搏眼球,失实报道;警察自身方面滥用职权,执法不公、特权思想严重、警务能力不足等这些原因都大大削弱了基层警察执法过程中的权威。最后,根据原因从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立法和强化舆论管控、加强警察自身建设等角度提出强化基层警察权威的可行性路径。

刘姣[5](2020)在《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依法管理社会治安,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基层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一个派出机构,与群众的联系最为密切,其执法质量的高低、服务水平的好坏、执法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满意度,也影响党和政府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近年来,随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执法规范化水平和执法质量均明显得以提升。但是,目前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执法不规范问题,严重影响执法成效与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满意度。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提高其依法履职能力和执法公信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本研究基于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榆林市12个县(市区)基层派出所民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对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相关政策文件与实践进行研究,在简要界定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范围的基础上,总体把握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其次,在了解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再次,针对问卷和访谈中反映出来的执法不规范问题,深入剖析了其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对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存在规范化执法理念和宗旨意识淡薄、执法不作为或消极作为、滥用职权,执法不公、重实体轻程序、执法透明度不高等执法不规范问题。基于对问题和成因的分析,在转变执法理念、强化执法人员素质能力建设、改进执法管理、强化外部执法监督、完善执法保障、出台明确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六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曾青云[6](2020)在《“双创”背景下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以景德镇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方面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这会导致到城市里工作的人口越来越多,所以城市的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作为城市管理的主体一一城管人员,其执法涵盖面已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执法目的是为了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等级,为人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而在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对于社会的管理面临着许多难题,这就需要城管部门负起相应的职责职能,因此,城管人员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所有领域做好任何工作的必要前提,在城管领域更为重要是凝聚人心的法宝。在新时代的城市建设中加强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更要强调的是对于城市的管理理念与更加人性化高效的管理方式,因为只有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才能更加有效的对城市进行管理,才能使更多人从内心真正信服城市的管理,这样人们才能对城管人员的执法消除抵抗的心理,欣然接受城管人员的执法,才能从根本上起到管理城市的作用。现在我国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用更人性化、更合理的方式去管理城市。本文以景德镇市为例,通过阐述“双创”背景下城管人员的思想建设的现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方法及对策,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试图把加强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为合理和有效的方式提出来,并将这种方式推广到大部分城市的治理中,以便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矛盾,本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的主要内容是说明选题的背景,当前面临的一些研究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文献综述。第二部分阐述了城市管理及城管人员和“双创”的相关理论,依次解释城市管理、城管人员基本概念、景德镇市“双创”背景的含义。第三部分阐述了“双创”背景下将思想政治工作运用到城管人员中的现状,主要包括重视业务、法规条例但缺乏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第四部分阐述了在当前城市管理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城管人员的思想亟需凝聚,汇总了当下对城管人员进行思想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及产生的影响。第五部分具体讨论加强“双创”背景下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一是改善城管人员自身问题;二是改善思想工作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最后一点就是改善工作方式方法相关问题。最后一部分是结束语,对全文进行总结说明。

郭浩[7](2020)在《鹤壁市淇滨区城管执法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管理工作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已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其矛盾性、复杂性、艰巨性日益凸显。本文以鹤壁市淇滨区为研究对象,从城管、商贩、市民三者角度出发,结合博弈论、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首先对城管执法存在的困境进行了梳理总结,认为城管队伍在执法上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城管自身执法上遇到的难题、城管与商贩之间的矛盾、城管与市民之间的矛盾等。其次,从法律、管理体制、管理理念、舆论环境等方面对其存在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城管体制内的问题、城管服务与管理理念缺位、执法舆论环境不佳等。最后,在借鉴国内部分地区城管执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执法监督;二是加强人员管理,树立服务理念;三是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四是营造良好环境,妥善解决舆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淇滨区乃至全国的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有所裨益。

夏雨[8](2020)在《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为问题研究 ——以袭警问题有效应对为例》文中提出警察是国之重器,警察权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和司法权的重要力量,是保障国家和社会正常运行的必要工具。警察执法权威是警察权力合法性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为民众对警察执法的认可和服从程度。警察执法越规范,民众的信服度越高,在警察执法过程中配合度越好,警察执法权威就会随之提升,社会的稳定性也就越强。因此,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强维护警察执法权威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然而,近年来我国公安民警在执勤执法中遭遇暴力袭击的事件屡有发生。一些违法者面对警察执法,或侮辱谩骂、或逃避躲开,用拒绝配合的消极方式,蔑视警察执法权威;涉警舆情极易被恶意炒作,导致警察形象严重受损;更有甚者,有些警察因惧怕使用致命武力发生意外被追责而不敢用枪。诸此种种,都对警察执法权威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警察“流血又流泪”。因此,加强警察执法权威维护,从深层理论角度研究如何维护警察执法权威,迫在眉睫。2018年底公安部出台了《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又于2020年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这些法律文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维护执法权威的法律依据,对于推进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至关重要。但是,在实践上如何有效落实这些法律法规相关内容,并解决频繁出现的袭警问题,如何从理论上做出合理阐释,使广大民警和公众理解加强维护警察执法权威的必要性,是亟需理论界和实战部门做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警察执法权威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入手,论述了加强警察执法权威的必要性,针对民警执法权威受侵害的种种表现进行分析,重点以袭警问题为例,剖析警察执法权威受损的严重程度,探究影响民警执法权威的综合因素。汲取国外应对袭警问题的有效举措以及维护警察执法权威的有益经验,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在法律制度层面明确职务防卫权,完善武器警械使用相关法律供给,健全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机制,优化执法保障制度建设;在观念上转变和提升维权意识、树立“零容忍”维权理念;在行动上要提高民警的执法规范化水平和维权防护意识;在警民关系方面,优化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与加强法制宣传并举,提高公民守法意识和助警意识,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希冀本研究能够为加强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威工作提供一定智力支持,对深化我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改革添砖加瓦。

赵学敏[9](2019)在《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民法治意识的觉醒,人民群众道路交通出行需求大幅增长,对应的的交警执法活动也不断增多,交警部门任何执法失范都有可能引发强烈的社会争议,致使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问题不仅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学者关注的课题,更是公众普遍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故对于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参考、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等研究方法,借鉴国内外不同地区相关领域的先进经验,剖析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因地制宜的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文章首先对国内外警察尤其是道路交通警察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综述,解释了本文中所涉相关概念,阐述了撰写文章过程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在对我国交警执法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分析基础上,重点对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进行了阐述。其次,本文从制度规范、执法主体、执法模式、执法保障、执法监督和执法环境六个方面,分析了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是规范执法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差;二是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执法能力不足,规范执法理念偏差、角色定位不准确,执法部门间沟通协作不畅、行政效能低;三是执法中重实体轻程序,自由裁量空间过大,疏于对规范执法模式的总结应用;四是财政投入力度不够,执法科技化水平低,警务保障无法满足执法需求;五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手段不先进,执法追责不彻底,监管工作不到位;六是执法相对人文化素质低、守法意识差,地区特点和人情因素阻碍规范执法。最后,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文章分别从完善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提高执法主体行政效能、探索规范执法模式、提高执法警务保障、强化执法监督和改善执法环境角度提出相应的具体解决对策。鉴于目前我国针对交警执法特点的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不够系统全面,各级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总结的执法规范化样本和模式可操作性不强、执行效果不理想的现实状况,本文在归纳整理大量内外部资料基础上,结合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工作实际,从系统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交警执法规范化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以此丰富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并为呼和浩特市公安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供详实的资料。

张强[10](2019)在《浅析警察执法不文明的主要表现、原因及对策》文中认为警察执法不文明的主要表现分为语言、行为、态度和仪表不文明四个类型。警察执法不文明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少数民警学习不够,自身素质低。少数民警执法思想不端正,宗旨意识不强,有特权思想。少数民警心态调整不好,情绪控制不好,工作中冲动、易怒。杜绝执法不文明现象,警察应该:一是加强个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二是加强作风建设,端正执法思想;三是学习控制情绪,做到理性执法;四是熟知红线、禁区,绝不以身试法。

二、浅谈公安文明执法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公安文明执法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警察当场盘查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警察当场盘查概说
    1.1 警察当场盘查的界定及其功能
        1.1.1 警察当场盘查的界定
        1.1.2 警察当场盘查的属性及特征
        1.1.3 警察当场盘查的基本功能
    1.2 警察当场盘查与相关概念辨析
        1.2.1 警察当场盘查与警察盘查
        1.2.2 警察当场盘查与警察行政检查
        1.2.3 警察当场盘查与警察强制检查
        1.2.4 警察当场盘查与警察行政调查
2 执法规范化视角下的警察当场盘查
    2.1 警察当场盘查规范化的理论基础
        2.1.1 法治的基本理念
        2.1.2 保障人权的基本理念
        2.1.3 警察法律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一致性
        2.1.4 保障人权对警察执法作出要求
    2.2 警察当场盘查的实施依据
    2.3 警察当场盘查规范化的具体界定
        2.3.1 规范化执法的具体内涵
        2.3.2 规范化执法的具体特点
        2.3.3 当场盘查规范化的具体要求
        2.3.4 有利于执法手段得到创新
        2.3.5 有利于执法理念得到提升
        2.3.6 有利于制度建设得到深化
3 我国警察当场盘查规范化现状及不足
    3.1 我国当场盘查规范化现状
        3.1.1 当场盘查实际操作
        3.1.2 当场盘查执法手段
    3.2 我国当场盘查立法上存在的不足
        3.2.1 程序性规定相对滞后
        3.2.2 细化性规定相对缺乏
    3.3 我国当场盘查执法上存在的不足
        3.3.1 实施主体不适格,执法素养缺乏重视
        3.3.2 启动标准不明确,盘查裁量权缺乏限定
        3.3.3 程序遵守不严格,执法效果缺乏关注
        3.3.4 目的界定不清晰,比例原则缺乏重视
4 域外警察当场盘查规范分析与借鉴
    4.1 国外相关制度研究现状
    4.2 国外相关制度具体分析
        4.2.1 美国警察的“拦截搜身”与“汽车搜查例外”
        4.2.2 英国警察的“拦截搜索”与“成文立法”
        4.2.3 德国警察的“盘诘”与“查验身份”
    4.3 国外相关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5 提升警察当场盘查规范化水平的设想与建议
    5.1 完善警察当场盘查立法
        5.1.1 细化成文规定,为职能划定范围
        5.1.2 兼顾双方权益,为执法指明方向
    5.2 确立明确的当场盘查启动标准
        5.2.1 明确标准范围,为实践提供依据
        5.2.2 明确列举模式,为操作明确路径
    5.3 提高警察当场盘查执法水平
        5.3.1 贯彻比例原则和程序正当原则
        5.3.2 关注当场盘查执法素养
    5.4 保护公民权利,完善救济制度
        5.4.1 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
        5.4.2 加强相关权利救济
    5.5 保障公民利益,完善监督机制
        5.5.1 完善内部监督制度
        5.5.2 完善外部监督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伦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目的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概述
    2.1 几个相关的概念
        2.1.1 人民警察
        2.1.2 基层公安民警
        2.1.3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
        2.1.4 警察伦理
    2.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的特点
        2.2.1 执法对象的危险性
        2.2.2 执法条件的艰苦性
        2.2.3 执法主体的易被腐蚀性
    2.3 提高基层公安民警工作道德水平必要性
        2.3.1 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迫切需要
        2.3.2 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监督的有力抓手
        2.3.3 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3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的伦理要求
    3.1 新时代公安工作伦理总要求
        3.1.1 对党忠诚
        3.1.2 服务人民
        3.1.3 执法公正
        3.1.4 纪律严明
    3.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的伦理原则
        3.2.1 文明执法
        3.2.2 公正执法
        3.2.3 效率执法
        3.2.4 及时纠错
    3.3 公安民警的道德要求
        3.3.1 严私德
        3.3.2 守公德
        3.3.3 明大德
    3.4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道德现状
        3.4.1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时表现的美德
        3.4.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涉及到的伦理关系
        3.4.3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存在的道德问题
4 基层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4.1 警民关系及其要求
        4.1.1 警民关系
        4.1.2 警民关系的特征
        4.1.3 和谐警民关系的措施
    4.2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承担责任现状
        4.2.1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承担
        4.2.2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责任缺失
        4.2.3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道德期待
    4.3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态度
        4.3.1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爱戴
        4.3.2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不良态度
        4.3.3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期望
5 基层公安民警和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
    5.1 基层公安民警和违法犯罪人员之间的打击被打击关系
        5.1.1 基层公安民警与违法犯罪人员之间关系的性质
        5.1.2 违法犯罪人员对基层公安民警的不良态度
        5.1.3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的道德期望
    5.2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执法现状
        5.2.1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正确执法
        5.2.2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执法的不良表现
        5.2.3 违法犯罪人员对基层公安民警的道德期望
    5.3 基层公安民警要正确正理与违法犯罪人员之间的关系
        5.3.1 转变执法理念
        5.3.2 提高自身执法素养
        5.3.3 善于做违法犯罪人员家属工作
6 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的关系
    6.1 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的隶属关系
        6.1.1 公安机关对警察执法权益的保障
        6.1.2 公安机关对基层公安民警责任的缺失
        6.1.3 强化公安机关保障基层警察权益的措施
    6.2 基层公安民警上下级之间的的领导被领导关系
        6.2.1 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领导之间的相互道德期望
        6.2.2 基层公安领导对下属的责任
        6.2.3 基层公安部门上下级关系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时代背景
        (一) 国际背景:全球化和国际警务改革对公安工作带来新影响
        (二) 国内现实:社会转型对公安工作提出新要求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实践基础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工作的历史实践
        (二) 改革开放以来公安工作的现实实践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公安工作的相关理论
        (二) 毛泽东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改革开放起步与全面展开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1978年-1992年)
        (一) 在拨乱反正中初步形成
        (二)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走向成熟
        (三) 在党的十三大以后至邓小平南巡讲话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1992年-2002年)
        (一) 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五大这一时期初步形成
        (二) 党的十五大以后至党的十六大召开这一时期走向成熟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2002年2012年)
        (一) 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七大这一时期为形成期
        (二) 党的十七大至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一时期为进一步发展期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2012年至今)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公安工作的性质任务
        (一) 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依然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
        (二) 在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和工作大局中公安工作处在很重要的位置
        (三) 公安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使命任务
    二、关于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一)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不能动摇
        (二) 全面加强和改善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三、关于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
        (一)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二) 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
        (三)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四、关于公安工作的实现路径
        (一)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首要问题
        (二) 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三)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 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增强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五、关于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
        (一) 政治建警:全面加强革命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政治过硬
        (二) 从严治警:全面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确保公安队伍纪律作风过硬
        (三) 依法治警:全面推进正规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责任过硬
        (四) 素质强警:积极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本领过硬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总体特征
    一、生成过程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继承性
    二、内容构成的科学性政治性和法治性
        (一) 严密的科学性特征
        (二) 鲜明的政治性特征
        (三) 强烈的法治性特征
    三、本质属性和价值依归的人民性
        (一) 价值指向的人民性
        (二) 力量源泉的人民性
        (三) 评判标准的人民性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价值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二) 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 科学统领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 有效推动了公安制度改革创新
        (三) 有力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
        (四) 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提供了思想保障
第六章 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
    一、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坚持和发展
        (一) 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二) 以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为根本原则
        (三) 以坚持服从和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立足点
        (四) 以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为根本价值指向
        (五) 以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为方法论
    二、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坚持和发展
        (一) 让思想掌握广大公安民警
        (二) 在解决现实问题和时代之间中不断深化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
    三、在正确认识坚持和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和发展
        (一) 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
        (二) 坚持好发展好习近平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层警察权威弱化表现及强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1.1 权威
        1.1.1 权威的含义
        1.1.2 权威与权力的关系
    1.2 基层警察权威
        1.2.1 警察权威与警察权力的关系
        1.2.2 基层警察权威的内涵
        1.2.3 基层警察权威弱化
    1.3 相关理论基础
        1.3.1 权威理论
        1.3.2 破窗效应理论
第二章 基层警察执法特点及权威弱化的表现
    2.1 基层警察执法特点
        2.1.1 涉众性
        2.1.2 强制性
        2.1.3 职能的多样性
        2.1.4 过程的公开性
        2.1.5 自由裁量权较大
    2.2 基层警察权威弱化的表现
        2.2.1 暴力袭警
        2.2.2 软性抗法
        2.2.3 恶意投诉诬告
第三章 基层警察权威弱化的原因
    3.1 管理方面
        3.1.1 对警察角色及职责定位的模糊
        3.1.2 警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3.1.3 政府滥用警力,甩锅现象频繁
        3.1.4 执法规范化方面存在不足
    3.2 法律方面
        3.2.1 行使职权的法律依据不够完善
        3.2.2 警察执法权益不能有效保障
        3.2.3 警察的警械武器权保护力度弱
    3.3 媒体方面
        3.3.1 负面舆论主导,正面宣传不足
        3.3.2 为搏“眼球”,失实报道
    3.4 警察自身方面
        3.4.1 滥用职权,执法不公
        3.4.2 特权思想严重
        3.4.3 警务能力不足
第四章 强化基层警察权威的路径
    4.1 健全管理机制
        4.1.1 规范各类警情处置
        4.1.2 优化基层警力配置
        4.1.3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4.2 完善立法
        4.2.1 刑法中增设“袭警罪”
        4.2.2 出台执法细则
        4.2.3 增设关于执法权益保护的立法
    4.3 强化舆论管控
        4.3.1 完善媒体言论追责制
        4.3.2 搭建公安媒体平台
        4.3.3 加强正面宣传
        4.3.4 强化警民沟通
    4.4 加强基层警察自身建设
        4.4.1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4.4.2 提升职业素养
        4.4.3 加强内部监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对基层警察的深度访谈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文献评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六)创新之处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基层派出所
        2.行政执法规范化
        3.行政执法的范围
    (二)理论基础
        1.治理理论
        2.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概况
    (二)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三)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情况调查
        1.问卷设计
        2.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情况调查分析
三、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执法理念存在偏差
        2.执法不作为或消极作为
        3.滥用职权,执法不公
        4.重实体轻程序
        5.执法透明度不高
    (二)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规范化执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3.执法管理不科学
        4.执法保障不足
        5.外部执法监督不到位
        6.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
四、促进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执法理念
        1.加强规范化执法理念教育
        2.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3.增强执法安全意识
        4.树立柔性执法理念
    (二)强化执法人员素质能力建设
        1.建立执法资格准入制度
        2.强化执法业务能力培训
        3.强化应对舆情的能力
    (三)改进执法管理
        1.强化内部执法监督
        2.建立合理的奖惩和制约机制
        3.严格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四)强化外部执法监督
        1.积极推行警务公开化建设
        2.扩宽外部监督的渠道
    (五)完善执法保障
        1.改善基层装备配置
        2.优化警力资源配置
        3.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六)出台明确可操作的规章制度
        1.明确界定执法的范围
        2.完善执法公开的制度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双创”背景下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以景德镇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2 城市管理及城管人员和“双创”相关概念概述
    2.1 城市管理的基本概念及景德镇的特色情况
    2.2 城管人员概述
    2.3 景德镇市城管人员工作情况
    2.4 景德镇市“双创”的含义
        2.4.1 景德镇创建文明城市
        2.4.2 景德镇创建卫生城市
3 “双创”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在城管人员中运用现状
    3.1 偏向业务培训为主,缺乏思想政治工作
    3.2 落实法规条例不灵活,思想僵化不懂变通
    3.3 工作方式方法单调,针对性实效性匮乏
4 景德镇市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其带来的影响
    4.1 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4.1.1 思政工作提高凝聚力
        4.1.2 思想政治保障作用为城管人员提供精神动力
        4.1.3 思想政治导向作用开始渗入城管队伍建设
        4.1.4 思想政治激励作用逐步激发城管队员工作活力
    4.2 思想政治工作在城管人员中运用所存在的问题
        4.2.1 城管人员自身问题
        4.2.2 思想政治工作者问题
        4.2.3 思政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问题
    4.3 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在城管人员中运用的原因分析
        4.3.1 城管人员学历参差不齐,学习领悟能力有待提高
        4.3.2 思想工作未结合实际,物质保障有待提升
        4.3.3 工作者动力不足,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度不够
        4.3.4 领导干部思想素质不高,影响思政工作的部署
        4.3.5 工作方式存在偏差,削弱教育目的实效性
        4.3.6 工作内容不够全面,培训机制陈旧落后
5 加强“双创”背景下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5.1 改善城管人员自身问题
        5.1.1 提升职业认同,增强工作荣誉感
        5.1.2 建立级差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质量
    5.2 改善思想政治工作者问题
        5.2.1 加强工作者团队建设,提升思政工作者能力
        5.2.2 加强领导重视度,提升领导干部政治站位
    5.3 改善工作方式方法问题
        5.3.1 丰富实效性工作内容,找准工作结合点
        5.3.2 多元化开展工作,拓宽工作方式方法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鹤壁市淇滨区城管执法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相关理论基础
        1.3.1 博弈论
        1.3.2 治理理论
        1.3.3 新公共管理理论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5.1 本文的创新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鹤壁市淇滨区城管执法现状
    2.1 淇滨区城管的历史沿革
        2.1.1 淇滨区概况
        2.1.2 淇滨区城管职责
        2.1.3 淇滨区城管发展史
    2.2 淇滨区城管组织结构和情况
        2.2.1 淇滨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2.2.2 淇滨区巡防执法大队
        2.2.3 淇滨区街道办事处城管中队
    2.3 淇滨区城管执法体制现行模式
第3章 鹤壁市淇滨区城管执法面临的困境
    3.1 城管执法难题
        3.1.1 执法体制不健全
        3.1.2 执法依据混乱
        3.1.3 执法不够规范
    3.2 城管与商贩之间的矛盾
        3.2.1 游击围困形成的矛盾
        3.2.2 暴力抗法与暴力执法
        3.2.3 执法失衡引发的矛盾
        3.2.4 罚款产生的主要矛盾
    3.3 城管与市民之间的矛盾
        3.3.1 小区环境
        3.3.2 占道问题
        3.3.3 市民保护流动商贩
第4章 鹤壁市淇滨区城管执法面临困境的原因
    4.1 体制的问题
        4.1.1 法律缺乏
        4.1.2 管理部门规章缺乏
        4.1.3 执法程序不严
        4.1.4 执法对象身份特殊
    4.2 服务与管理理念缺位
        4.2.1 服务理念淡薄
        4.2.2 缺少沟通机制
        4.2.3 人员素质不齐
        4.2.4 自由裁量权过宽
    4.3 执法舆论环境不佳
        4.3.1 来源商贩舆论的压力
        4.3.2 来源市民舆论的压力
        4.3.3 来源媒体网络舆论的压力
第5章 国内城管执法的先进经验借鉴
    5.1 广州市城管执法的先进经验
        5.1.1 管理模式
        5.1.2 经验借鉴
    5.2 开封市城管执法的先进经验
        5.2.1 管理模式
        5.2.2 经验借鉴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6.1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执法监督
        6.1.1 完善国家法律制度
        6.1.2 加强法律法规整合
        6.1.3 完善执法协调机制
        6.1.4 完善执法监督机制
    6.2 加强人员管理,树立服务理念
        6.2.1 加强队伍建设
        6.2.2 坚持人性化执法
        6.2.3 强化服务意识
        6.2.4 罚款公开透明
    6.3 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务质量
        6.3.1 建立多向沟通方式
        6.3.2 设立临时疏导点
        6.3.3 强化科技运用
        6.3.4 探索评价体系
    6.4 营造良好环境,妥善解决舆情
        6.4.1 加强执法宣传
        6.4.2 培育理性共识
        6.4.3 打造城管文化
        6.4.4 发挥舆论导向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淇滨区城管队员执法工作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B 淇滨区流动商贩的调查问卷
附录C 淇滨区摆摊人员中特殊群体的调查问卷
附录D 淇滨区摆摊市民的调查问卷
附录E 淇滨区城管执法队员的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8)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为问题研究 ——以袭警问题有效应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警察权力的相关文献综述
        1.3.2 警察执法权威的文献综述
        1.3.3 袭警问题的文献综述
        1.3.4 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相关文献综述
        1.3.5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2 本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及必要性分析
    2.1 警察权力与警察执法权威
        2.1.1 警察权力的概念及特征
        2.1.2 警察执法权威的概念
        2.1.3 警察权力与警察执法权威关系
    2.2 警察权利和公民权利
        2.2.1 警察权利的概念
        2.2.2 公民权利的概念
        2.2.3 警察权利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2.3 袭警及其危害
        2.3.1 袭警的概念
        2.3.2 袭警问题的危害
    2.4 维护警察执法权威的必要性及意义
        2.4.1 是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4.2 是有效维护警察权益的迫切需要
        2.4.3 是促进人民警察严格规范文明执法的内在动力
        2.4.4 是促进和谐警民关系的现实保障
3 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威的理论分析
    3.1 权利本位理论
    3.2 政治合法性理论
    3.3 平衡理论
    3.4 破窗理论
4 当前民警执法权威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以袭警问题为例
    4.1 民警执法权威受损的基本情况分析
        4.1.1 整体发案呈上升趋势
        4.1.2 一线执法民警受侵害严重
        4.1.3 多发生在接处警环节
        4.1.4 袭警手段的“软硬兼施”
    4.2 损害民警执法权威的突出表现
        4.2.1 “硬”袭警
        4.2.2 “软”袭警
    4.3 损害民警执法权威的综合原因分析
        4.3.1 袭警行为人因素
        4.3.2 民警自身因素
        4.3.3 社会环境因素
        4.3.4 公安机关内部因素
5 国(境)外警察维护警察执法权威的经验及启示
    5.1 英美法系国家维护警察执法权威的经验
        5.1.1 美国
        5.1.2 英国
        5.1.3 澳大利亚
    5.2 大陆法系国家维护警察执法权威的经验
        5.2.1 将袭警列为加重情节
        5.2.2 允许合理使用武力
    5.3 国(境)外警察维护警察执法权威的启示
        5.3.1 罪名的独立性
        5.3.2 惩处的严厉性
        5.3.3 保护的特殊性
        5.3.4 范围的广泛性
6 加强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威的途径探索
    6.1 树立加强维护警察执法权威的理念
        6.1.1 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
        6.1.2 树立“零容忍”维护民警执法权威理念
        6.1.3 树立控权理念
    6.2 加强和完善法律制度供给
        6.2.1 建立健全警察执法权威保护的法律规定
        6.2.2 明确界定警察职务防卫权
        6.2.3 完善民警使用警械与武器的有关制度规定
    6.3 建立健全维护民警执法权威管理工作机制
        6.3.1 建立完善维护警察执法权威专门机构
        6.3.2 加大打击不法侵害力度
        6.3.3 建立健全容错免责机制
        6.3.4 完善非正常因素干扰的抵御应急机制
        6.3.5 加强民警执法安全保障机制建设
    6.4 提高公安民警执法规范化水平
        6.4.1 规范执法流程
        6.4.2 强化执法监督
        6.4.3 健全规范化培训
    6.5 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6.5.1 妥善处理舆情危机公关
        6.5.2 警民共建平台
    6.6 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公民守法意识
        6.6.1 打造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平台
        6.6.2 注重民警正面形象宣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民警执法权威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B 关于民警执法权威现状的调查问卷基本情况介绍
附录C 关于民警执法权威现状调查问卷数据统计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四)相关理论基础
        1.依法行政理论
        2.库珀行政伦理理论
        3.程序正义理论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案例分析法
        3.比较分析法
        4.综合归纳法
    (六)创新点
一、公安执法规范化的基本理论
    (一)公安执法概述
        1.执法和公安执法的概念
        2.公安执法的特点
    (二)执法规范化的基本理论
        1.执法规范化的内涵
        2.执法规范化的标志
        3.执法规范化的基本要素
        4.公安执法规范化的必要性
二、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
    (一)组织保障有力,制度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1.领导高度重视,部署落实到位
        2.初步建成法制员队伍,强化内部执法管理
        3.基本建立执法管理制度
    (二)教育培训机制基本形成,教育整顿严格落实
        1.教育培训形式丰富
        2.教育整顿活动严格推进,有效促进规范执法
    (三)执法基础条件日渐完备
        1.执法信息化基础建设稳步跟进
        2.各执法单位办案场所建设基本完成
        3.交通事故法庭和调解室有效化解纠纷矛盾
        4.新建醒酒中心实现涉酒类案件集中办理
    (四)执法监督方式多样化
        1.执法督察实现常态化
        2.执法质量考评实现全面覆盖
        3.加强执法记录仪使用和管理有效推进执法取证工作
        4.强化车驾管业务监督促进公正、公平
        5.行政复议充分保障涉案人员合法权益
    (五)执法宣传稳步推进
        1.积极探索宣传方式突破,拓展媒体宣传渠道
        2.积极走访交通参与者,畅通民意渠道
三、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规范化相关法规可操作性差
    (二)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1.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2.行政效能仍有提升空间
    (三)执法过程重实体轻程序
        1.执法办案程序偶有失范
        2.事故调解程序规范不足
        3.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空间较大
    (四)执法保障不够到位
    (五)执法监管不够有力
四、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有法规制度体系不够契合交警执法特点
    (二)执法人员的选拔任用和培训管理不够科学合理
        1.执法队伍结构不合理,选拔录用机制不健全
        2.规范执法理念偏差、角色定位不准确
        3.教育培训内容不系统,学习质量难以保证
    (三)执法人员对规范化执法模式的总结应用不足
    (四)政府对执法保障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1.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2. 执法部门对执法科技化认识不足
        3.执法人员自身权益和执法权益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五)执法监督机制落实不够到位
        1.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管职权不统一
        2.监督手段不先进,实时监管不到位
        3.监督履职不全面,执法追责不彻底
    (六)执法环境影响规范化执法落实
        1.执法相对人文化素质偏低、守法意识差
        2.地区特点和人情因素阻碍规范执法
五、国外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一)英国经验
    (二)美国经验
    (三)新加坡经验
    (四)国外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经验的启示
六、加强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执法法律法规体系
        1.健全道路交通管理立法,明确交警执法权限
        2.完善交警执法行为规范,提高适用性、实操性
        3.加强执法自由裁量控制,实现合理公正执法
    (二)强化执法管理模式
        1. 建立系统的执法流程管理体系
        2.强化办案场所管理
        3.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4.涉案财物“一网”流转
    (三)提升执法主体履职能力
        1.加强执法理念教育
        2.改进执法人员录用机制
        3.完善执法培训机制
        4.鼓励执法人员学习深造
    (四)完善执法保障体系
        1.健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保障
        2.提升执法基础装备保障
        3.加强智能交通管理信息运用
        4.增强执法权益保障
        5.落实执法人员待遇保障
    (五)健全执法监督机制
        1.完善执法监督组织机构
        2.建立科学执法质量绩效考核体系
        3.打造专业化的执法监管队伍
    (六)营造优良执法环境
        1.强化执法工作效能,提升执法对象守法意识
        2.强化矛盾疏导化解,加强源头管理
        3.拓展执法宣传手段,增强执法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浅谈公安文明执法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警察当场盘查规范化研究[D]. 张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08)
  • [2]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伦理学研究[D]. 张文江.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D]. 隋从容. 山东大学, 2020(09)
  • [4]基层警察权威弱化表现及强化路径研究[D]. 任琳琳. 山西大学, 2020(01)
  • [5]榆林市基层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D]. 刘姣. 延安大学, 2020(12)
  • [6]“双创”背景下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以景德镇市为例[D]. 曾青云.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7]鹤壁市淇滨区城管执法困境及对策研究[D]. 郭浩. 新疆大学, 2020(07)
  • [8]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为问题研究 ——以袭警问题有效应对为例[D]. 夏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0)
  • [9]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D]. 赵学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3)
  • [10]浅析警察执法不文明的主要表现、原因及对策[J]. 张强. 法制与社会, 2019(28)

标签:;  ;  ;  ;  ;  

浅谈公安文明执法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