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泥盆纪会议通讯

国际泥盆纪会议通讯

一、国际泥盆纪会议通讯(论文文献综述)

郄文昆,郭文,马学平,宋俊俊,徐洪河,乔丽,梁昆,陈波,卢建峰,常君滢[1](2021)在《中国泥盆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泥盆系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形成于不同的构造古地理背景并蕴藏着丰富的沉积型矿产和化石能源。对中国泥盆纪地层的岩石类型、组合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开展精细解析,有助于我们重建加里东造山运动之后中国主要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了解特定区域内地层的基本序列及关键层位空间展布信息,对恢复不同地域的构造、气候环境背景和探寻泥盆系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泥盆纪岩石地层的研究历史,依据前人的系统总结和最新的研究成果,重新明确了中国泥盆系地层区划,将中国泥盆系划分为9个地层区和39个地层分区,并以组(或群)为基本单元,结合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中国主要地层区72条泥盆纪综合岩石地层剖面的划分和对比方案。

安瑞[2](2021)在《东准噶尔北缘古生代构造演化 ——来自恰库尔图—二台地区火山岩的制约》文中指出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是中亚造山带南部的重要构造单元,记录了古生代期间古亚洲洋复杂的增生造山历史,迄今为止对于本区洋盆俯冲时限和增生造山过程仍然存在较多争议。本论文在东准噶尔地区开展野外地质调研的基础上,对区内古生代火山岩系统开展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Lu-Hf和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揭示了岩浆源区性质、演化过程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初步确定了该区古生代古洋盆的构造演化历史,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从泥盆纪平顶山组中识别出早古生代安山岩(466~422 Ma),该安山岩很可能是在卡拉麦里洋俯冲过程中由俯冲板片来源的流体交代上覆的尖晶石–石榴石过渡带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并推断洋壳初始俯冲发生在466 Ma之前的古生代早期。(2)东准噶尔北缘恰库尔图地区泥盆纪火山岩主要由高铝玄武岩、高Sr/Y安山岩、正常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组成,形成时代为392~362 Ma。高铝玄武岩可能由俯冲大洋板片来源的流体交代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高Sr/Y安山岩是含石榴石的角闪岩相的大洋板片熔体与上覆地幔橄榄岩相互作用的产物;正常安山岩是由被板片流体所交代的亏损地幔楔不同程度部分熔融形成;英安岩和流纹岩是在角闪岩相条件下,由年轻的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而成。该地区在泥盆纪时期处于俯冲消减环境。(3)东准噶尔北缘恰库尔图地区石炭纪火山岩主要由高Sr/Y安山岩、正常安山岩和流纹岩组成,形成于约354~326 Ma。高Sr/Y安山岩可能是在角闪岩相条件下大洋板片熔体与上覆地幔橄榄岩相互作用的产物;正常安山岩是由被大量板片流体和少量沉积物熔体所交代的亏损地幔楔不同程度部分熔融形成;流纹岩是在角闪岩相条件下,由年轻的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而成。该地区在早石炭世早期处于俯冲消减环境,而在早石炭世末期可能处于碰撞环境。(4)东准噶尔北缘恰库尔图地区早二叠世火山岩主要由拉斑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组成,时代为277 Ma左右。拉斑玄武岩可能由地幔楔被俯冲大洋板片流体交代而部分熔融形成;安山岩是由被大量板片流体和少量沉积物熔体所交代的亏损地幔楔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形成;流纹岩是在角闪岩相条件下,由年轻的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而形成。该地区在早二叠世时期处于后碰撞伸展环境。(5)通过对古生代火山岩的岩石组合、时代、Lu-Hf和Sr-Nd同位素分析对比,确定了东准噶尔地区在古生代为洋内岛弧体系,并提出了卡拉麦里洋在俯冲增生过程中可能存在俯冲板片前进和后撤的构造转换。(6)根据综合研究和区域对比,提出东准噶尔与阿尔泰地块可能拼合于早石炭世末期。

冼汉标[3](2020)在《华南新元古代马底驿组和中泥盆世云台观组古地磁结果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重建古生代华南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连接关系与裂解过程,确定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前华南与其它陆块之间的相对位置,本文对华南陆块湖南张家界-湘西地区中泥盆世云台观组和芷江地区新元古代板溪群马底驿组的两套红层进行了系统的古地磁研究,并对马底驿组中的火山灰夹层进行了锆石U-Pb定年。通过等温剩磁获得曲线、Lowrie实验及系统热退磁等实验,从云台观组样品中获得了一个由赤铁矿携带、通过了褶皱检验和倒转检验的稳定特征剩磁,对应的古地磁极为33.6°N,236.4°E(A95=3°)。从马底驿组红层样品中得到了一个由赤铁矿携带、通过了倒转检验的特征剩磁,对应的古地磁极为34.3°N,82.4°E(dp=3.7°,dm=3.9°)。马底驿组古地磁采样剖面中的两层火山灰的样品给出了两个一致的SIMS锆石206Pb/238U年龄:801.9±6.3和804.6±9.6Ma,将这一古地磁极的时代限定在~800Ma。这两个古地磁极与华南比之年轻的古地磁极都不相似,进一步排除了后期重磁化的可能。这两个古地磁极为华南在~800 Ma和中泥盆世(~385 Ma)两个关键时间节点古地理位置提供了准确的约束。华南与冈瓦纳古生代的视极移曲线拟合表明,华南自早寒武世至早泥盆世(~540-400 Ma)都与东冈瓦纳相连,以其东南缘靠近澳大利亚西北。在早泥盆世晚期至中泥盆世晚期之间(~400-385 Ma),华南开始与东冈瓦纳裂解,同时两者之间的古特提斯洋也逐渐打开。~385 Ma之后,随着冈瓦纳向南半球高纬度地区运动,华南依然停留在赤道附近,其间的古特提斯洋不断扩张并在~360 Ma时其纬向宽度达到~1600 km。这一基于古地磁数据重建的古地理演化模型也得到了地质、物源分析和古生物证据的支持。马底驿组的古地磁极表明华南在~800 Ma时位于高纬度地区,与~820 Ma时无明显纬度差异。而全球同时期的高质量古地磁极则显示,~800 Ma时East Svalbard、澳大利亚和劳伦都在赤道附近,与华南存在巨大的纬向距离。这一差异说明当时华南不可能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澳大利亚与劳伦之间。

章森桂[4](2019)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苏州会议》文中研究表明四十年前,在苏州召开的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盛况空前,在中国古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古生物学研究步入发展的新阶段,优秀成果大量涌现、学术交流频繁;此后的数年里学会活动空前活跃、会员人数大幅增加,从此学会活动正规化;中国古生物学界重新回到国际大家庭,对外交流频繁。

张欣松[5](2019)在《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文中研究说明牙形石是一种地史时期未确知的海洋生物的部分遗体,其个体微小,主要化学成分为磷酸钙,多呈尖齿或锯齿状,自寒武纪到三叠纪一直繁盛。本文基于华南和西准噶尔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两条地层剖面、227件样品、20000余枚牙形石个体,系统地建立了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并与国际标准牙形石带进行了对比。在高分辨率生物地层框架下,通过沉积微相、稳定碳同位素和牙形石氧同位素手段,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晚泥盆世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模式、海平面进退规程、碳循环以及古气候演变的趋势。本文发现晚泥盆世牙形石体型大小和分异度的变化均受到全球温度所控制,说明了晚泥盆世生物与环境的协调演化关系。本研究丰富了华南与西准噶尔地区古生物资料,对古生代牙形石的古生态、形态演变、谱系演化和晚泥盆世诸多生物-环境事件以及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认识和新思路。

李淑媛[6](2019)在《两广地质调查所研究(1927-1949)》文中认为两广地质调查所由朱家骅在1927年设立,原隶属于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1929年分会解散后,改隶于广州中山大学。作为规模最大的地区性地质调查所,两广地质调查所在设立之初便有“推动地方的地质学教育和科研水平,弥补之前全国性地质调查所的调查研究中的遗漏和缺失”的目的。从成立初期开始,两广地质调查所便兼具着政治实业调查功能和学术研究功能,在早期,两广地质调查所便与政府进行合作,由广东省政府对其进行经费上的补助,调查所派遣工作人员对两广地区的地形、地层和矿藏进行野外实地考察。这样的合作也延续到两广地质调查所改隶广州中山大学之后。改隶后两广地质调查所工作的研究人员,有很多都在中山大学地质系担任教师,这使得两广地质调查所可以同时享有中山大学和政府拨给的经费和优惠条件。在全面抗日战争开始以前,这段时期广州社会较为安定,两广地质调查所的研究成果也最为丰富。1937年全面抗战打响,两广地质调查所的调查工作一度因战事中断,但在重新迁回广东坪石后,两广地质调查所在广东省政府的支撑下积极投入抗战建国,以矿产考察作为这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勉力维持运作。1944年,两广地质调查所被迫停办。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在朱家骅的倡导下,重建两广地质调查所被提上日程,但因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大学在重建经费预算上难以达成成共识,导致调查所正式重建被一拖再拖,最终中央教育部同意补助预算中的大部分经费,调查所才得以恢复。解放战争后,两广地质调查所被中共接收改组。两广地质调查所在名义上虽然仍然挂名中山大学,但因其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调查所实际上比起其他隶属大学的机构更具独立性。两广地质调查所设立期间,对两广、云南、贵州、江西、内蒙古和南海群岛等地区的地质资源进行过系统、详细的考察并绘制了大量地质地形图,为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累积大量资料,同时,在社会服务方面,两广地质调查所辅助地方政府政府开发两广地区的矿产资源,以巩固国防、发展经济。在地质学科史上和地区发展史上,以两广地质调查所为代表的地方地质调查研究所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杨立飞[7](2019)在《兰坪盆地构造演化与成矿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兰坪盆地位于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中部,是典型造山盆地。经历了中、新特提斯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亦是我国重要成矿区域。然其构造演化尚存在争议,成矿系统亟待建立。本文通过碎屑岩地球化学与年代学特征从沉积物物源、思茅地块归属性以及盆地性质等方面研究,解析了盆地构造演化过程,解剖了盆地典型矿床,探讨了成矿系统及复合成矿过程。碎屑岩具有轻稀土右倾、重稀土平缓、负Eu异常,较低的La/Sc(平均4.35)、Sc/Th(0.79),Cr/Th(5.01)和Co/Th(0.76)值特征,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主要集中在25162304Ma、18931855 Ma和244185 Ma三个区间,提出盆地沉积物物源主要来自扬子板块和思茅地块。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显示思茅地块在新太古代、元古代和古生代峰值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与扬子板块一致,有别于腾冲-保山地块,认为前者属于华夏古陆,后者属于冈瓦纳大陆。结合地球化学和沉积学研究,提出兰坪盆地三叠纪–新近纪为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分为早-中三叠世前陆盆地、晚三叠-早侏罗世裂谷盆地、中侏罗–晚白垩世陆内坳陷盆地、古近世-始新世前陆盆地和晚渐新世以来的走滑拉分盆地等阶段。金满-连城Cu-Mo矿床具有δ65Cu(-0.350.21‰)、δ13C(-5.3-4.1‰)、δ18O(11.915.5‰)和δ34S(-2.0-4.0‰)同位素特征,认为成矿物质来自盆地沉积岩。δD(-95.2109.7‰)、δ18O(6.28.0‰)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160300℃;820%NaCleqv)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变质水,部分来自盆地热卤水和大气降水,提出其属于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金顶Pb-Zn矿床具有δ66Zn(00.35‰)、δ34S(-22.0-13.0‰,-1.02.0‰)同位素特征,认为成矿物质来自新生代砂岩、膏岩层及古油气藏。黄/白铁矿较高Co/Ni值(0.510.0),与MVT型矿床一致,含矿流体为盆地热卤水,属于MVT型矿床。盆地南部笔架山Sb、扎村Au等矿床含矿流体具有低温、低盐度特征,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矿区灰岩及岩浆岩,属于低温热液型矿床。通过重点解剖盆地典型矿床和盆地构造演化,划分出古新世-早始新世中低温热液脉型Cu-Mo-Pb-Zn-Ag、渐新世MVT型Pb-Zn-(Cu)和始新世低温热液Sb-Au-As-Hg三类成矿系统,并提出两种复合成矿作用类型。

柴广路[8](2018)在《大别造山带北缘佛子岭群和卢镇关群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俯冲碰撞形成的大别造山带内出露大规模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使其成为国际上大陆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岩研究的经典区域,并在大陆深俯冲、陆陆碰撞、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对于大别造山带北缘的中浅变质岩及其前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研究区北淮阳构造带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北缘,是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碰撞的结合带,区域内广泛分布以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为代表的中低级变质岩,是了解大别造山带前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部位。但是由于区内后期构造叠加改造复杂,同时又缺乏古生物学证据从而使地层划分、对比非常困难,因此对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的时代归属、构造环境、沉积物源以及构造演化等方面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北淮阳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综合运用岩石学、沉积学、重矿物、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的研究,限定北淮阳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的时代归属、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沉积物源及地层含矿性,并对扬子陆块和华北陆块汇聚模式提供新的制约。研究区卢镇关群总厚度约2900米,分为小溪河组和仙人冲组;佛子岭群总厚度大于6000米,自下向上分为祥云寨组、诸佛庵组和潘家岭组。小溪河组主要分布于霍山县小溪河及舒城县七里河、河棚一带,由变质中酸性岩及片岩组成,部分岩石混合岩化,厚度大于2600米;仙人冲组主要分布于霍山县仙人冲—六安十八盘一带,由白云质大理岩与石英片岩等组成,厚度为376~606米,呈透镜体断续出现;祥云寨组主要分布于霍山县祥云寨一带,由变质石英砂岩和石英片岩组成,厚度为545米;诸佛庵组主要分布于霍山县诸佛庵镇至金寨县油店一带,由石英片岩、云母片岩等组成,含微古植物化石,厚度为1736米;潘家岭组主要分布于霍山县潘家岭、四顾冲至金寨县油店一带,由白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及石英岩组成,厚度大于3805米。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仙人冲组一个碎屑岩样品中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地层的最大沉积年龄为433±12.5 Ma,属于志留纪温洛克世申伍德期;佛子岭群3个碎屑岩样品的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地层的最大沉积年龄为439~422 Ma,限定了地层时代为志留纪。同时根据佛子岭群全岩Rb/Sr年龄测试结果为378±24Ma,属于晚泥盆世弗拉期,代表了佛子岭群的变质年龄,这同时也限制了佛子岭群地层的最小沉积年龄。所以,精确确定了仙人冲组和佛子岭群的时代为志留纪—泥盆纪。卢镇关群小溪河组的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714.9±8.4 Ma(MSWD=2.4),代表了花岗片麻岩的原岩结晶年龄,表明卢镇关群小溪河组属于新元古代南华纪。(2)根据原岩恢复和沉积相、沉积环境研究,佛子岭群祥云寨组原岩主要为石英砂岩,其次是粉砂岩和页岩,代表了滨海相陆源碎屑沉积;诸佛庵组和潘家岭组原岩主要为泥砂质、泥钙质和硅质为主的石英砂岩-杂砂岩-亚岩屑砂岩-岩屑砂岩-粉砂岩-页岩组合,属于斜坡—半深海浊积岩沉积;仙人冲组原岩主要为质地较纯的中厚层亮晶灰岩,反映了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3)佛子岭群重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母岩类型主要为古老沉积岩、中酸性岩浆岩和变质岩,主要源于石英岩、沉积岩和长英质火成岩的复合物源区,并且物源区具有扬子和华北的双重属性。佛子岭群碎屑锆石年代相分析显示:早古生代年龄群(410~542Ma,峰值为450Ma)占比19.92%,代表了北秦岭古生代岛弧或北秦岭东延的北淮阳古生代岛弧的物质来源;新元古代中晚期年龄群(542~900Ma,峰值为816Ma)占比21.19%,代表了扬子板块新元古代基底的物质来源;新元古代早期年龄群(900~1000Ma,峰值为968Ma)占比11.02%,也代表了北秦岭岛弧或北秦岭东延的北淮阳岛弧的物质来源;中元古代至古元古代晚期(1000~2000Ma,峰值为1804Ma)占比22.88%,可能也来源于为北秦岭或华北板块的古老基底;古元古代早期至太古代(2000~3705Ma,峰值为2532Ma)年龄群占比25.0%,可能来自于华北板块太古代变质基底。佛子岭群碎屑锆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指示物源区地质体均为陆壳来源,未见洋壳物质,并且佛子岭群各组具有相似的物源。(4)通过对仙人冲组中89颗碎屑锆石和佛子岭群中240颗碎屑锆石的年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分析,其类似于科迪勒拉山脉(Cordilleran)和喜马拉雅山脉(Himalayas)的前陆盆地中年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反映了仙人冲组和佛子岭群的原型盆地为碰撞背景下的前陆盆地。(5)通过成矿元素富集系数(K)分析表明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各组中Mo元素明显富集(富集系数分别为3.93、1.75、1.84、1.32和2.14),W、Pb、Ag、Cu等元素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存在潜在成矿可能;成矿元素后期叠加强度(D)和成矿元素变异系数(CV)分析也表明本区的Mo、Ag、Cu等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后期叠加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成矿能力评序得出最优势矿种为Mo,因此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是北淮阳钼矿的理想矿源层,可能为区内钼矿提供了成矿物质。成矿元素与主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u、W、Ag、Pb、Zn等元素受碎屑岩特征和氧化还原环境控制。

Secretariat of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9](2018)在《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文中提出根据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和第十一届四次理事会会议决议以及《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评选细则》,中国古生物学会于2018年1月开展十大进展的推荐提名工作,收到理事推荐的2017年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提名成果共计20项。1月底,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成员和荣誉理事(含院士)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投票评选。评审委员会由杨群理事长担任主任,副理事长孙革、童金南、

王静强[10](2017)在《华南构造演化有关的几个重要科学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华南由位于江绍断裂带北西侧的扬子地块(包括其东南缘的江南造山带)和南东侧的华夏地块组成;每个块体内部由若干个地体构造组成。前人在1990年代就已经提出,这两个块体在新元古代通过俯冲-碰撞形成了江南造山带;经20多年实践验证,这一认识已被广泛接受。然而,由于受当时研究的技术和测试手段限制,两个块体的碰撞时间、机制以及在显生宙的再造等问题尚存在诸多研究空间;近10年突飞猛进的先进分析测试手段为解决这些遗留问题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本论文选取华南新元古代-晚中生代多阶段构造演化过程中遗留的几个重要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资料和新认识。第一个问题涉及两个块体拼合带特别是萍乡以西区段拼合带位置的厘定及其与造山作用有关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论文运用沉积大地构造方法,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路线调查和走向追索,根据拼合带两侧反差明显的地层序列和岩石组合特征,确定了湖南境内扬子与华夏拼合带南界的位置,为萍乡-祁东-茶林断裂。通过对绍兴-江山-萍乡-祁东-茶林新元古代拼合带和赣东北地体拼贴带韧性变形的儿何学和运动学研究,以及若干区段变质-变形剖面的连续观察,系统测量了剪切面理、拉伸线理等产状要素,观察了XZ面上的野外运动学标志,并系统观察定向薄片XZ面上的非同轴不对称矿物与岩石组构,拍摄了显微照片,进而在研究区确定出前南华系至少存在两期韧性变形剪切动向,分别是早期朝SE方向运移和晚期沿NE-SW方向左旋走滑。第二个问题涉及江南造山带中段扬子和华夏地块的碰撞拼合时间问题。通过对江南中段发育较为完好的新元古代角度不整合面上下岩层的野外观察和系统采样,开展了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Lu-Hf同位素研究,从中获得江南中段湘北地区冷家溪群和望城地区板溪群的最大沉积年龄值,分别是~825 Ma和797±14 Ma。结合前人在邻区对板溪群的分析结果,我们推测板溪群的沉积底界年龄为800 Ma。据此,将华夏与扬子地块在江南中段的碰撞造山时间限定于825到800 Ma。自形碎屑锆石的物源分析揭示,板溪群与冷家溪都具有单一的新元古代年龄峰(968-820 Ma);结合江南造山带上广泛分布的新元古代早期弧岩浆岩及蛇绿混杂岩年龄数据,我们推测江南造山带是这些自形碎屑锆石的主要源区,而其少量的古元古代及新太古代碎屑锆石则分别源自华夏和扬子地块。同时,对华夏和杨子两个块体的年龄谱与全球其他块体年龄谱进行了对比,明确了这两个块体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第三个问题是有关江南造山带东段伏川蛇绿岩的形成时间、机制和演化过程的问题。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我们在伏川蛇绿岩中识别出了若干条发育于皖南歙县伏川蛇纹石化超镁铁岩中的长英质花岗岩墙。经锆石U-Pb年代学分析,两个岩墙的锆石U-Pb年龄分别是841.2±5.5 Ma和839.7±4.6 Ma;主量元素上具有过铝质、高硅、高钾、高K2O/Na2O比,以及低MgO、Fe2O3和CaO的特征;微量元素上,轻稀土富集,具有明显的Eu、P、Ti负异常与Pb正异常,分异指数很高,锆石饱和结晶温度低等特征,表明其属于壳源S型花岗岩。此外,该岩墙中的锆石普遍具有正的εHf(t)值,一阶段模式年龄揭示其源岩为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的新生大陆地壳。根据前人研究,认为伏川蛇绿岩中这套花岗岩墙的成因最可能是蛇绿岩在运移过程中,位于推覆岩片之下的洋壳物质经部分熔融而形成的花岗岩。定向薄片观察表明,伏川蛇绿混杂岩中发育顶朝SE的运动学动向。我们认为,伏川蛇绿混杂岩与围岩在野外的SE倾向是由于830-~800 Ma期间发生的碰撞挤压与褶皱变形的产物,顶朝SE的运动学动向指示怀玉地体朝九岭地体的下冲。我们的运动学研究结果否定了新元古代扬子地块向华夏地块俯冲的假想模式。第四个问题涉及中国东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岩浆事件的成因机制问题。关于这一问题,通过近10年大量的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火成岩岩石学等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东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岩浆事件属于板内构造作用,不存在大洋板块俯冲的物质证据。这一认识也被本研究所证实。然而,近年国内部分学者根据出露于江绍新元古代蛇绿混杂岩带龙游地区的石榴角闪岩所做的少量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将其解释为华南早古生代碰撞造山成因。鉴于此,在详细的野外观察、采样的基础上,我们对该石榴角闪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矿物化学研究,并利用先进的P-T视剖面图法,算得了进变质(0.67~0.75 GPa/685~719℃)、峰期变质(0.9-1.1 GPa/760-778℃)和退变质(~0.68 GPa/~767℃)三阶段的变质温压条件。年代学研究表明,龙游石榴角闪岩中的锆石普遍发育核环构造,其核部的锆石U-Pb为879±11 Ma,对应的Th/U值大于0.1;亮白色变质成因的环部和细小颗粒锆石的年龄为446±5 Ma,对应的Th/U比值多数小于0.1;表明龙游石榴角闪岩的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879 Ma),而变质作用发生在早古生代晚期(446 Ma)。全岩地球化学数据揭示,龙游石榴角闪岩的原岩是E-MORB型的基性岩浆岩。EPMA分析表明,以包裹体状存在于石榴子石和单斜辉石变晶内部的长石为钙长石,而分布于石榴子石和单斜辉石外围附近的斜长石An值在44~66之间;没有发现指示绿辉石分解形成的富钠长石(钠长石或更长石),指示龙游石榴角闪岩不是由高压榴辉岩退变而来。三期变质温压条件共同构成一个顺时针演变的P-T轨迹,指示龙游榴闪岩的原岩经历了一个造山期挤压→被埋藏→折返抬升的动力学过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我们重建了该岩石的形成过程:新元古代古华南洋向扬子陆块俯冲→引发弧后拉张和幔源岩浆上涌结晶,形成E-MORB型基性岩→志留纪期间,遭受了板内中高级变质作用,形成石榴角闪岩。第五个问题是关于华南内陆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的时代、类型和形成机制问题。我们重点对研究相对薄弱的赣西武功山变质核杂岩、湘北连云山花岗岩穹窿、湘赣鄂边界花岗岩群、粤西北连山岩体等花岗质岩体进行了研究。通过构造运动学、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地质学、全岩地球化学等方法的研究,揭示了武功山质核杂岩的核部岩体侵位时间为晚侏罗世(158~154 Ma),而湘赣鄂边界地区花岗质岩体群和粤西北连山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也都属于晚侏罗世(153~145 Ma)。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分析显示,除了粤西北连山岩体为埃达克质花岗岩外,其余3个地区的花岗岩都属壳源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或高分异的S型花岗岩,源自古-中元古代大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通过对花岗岩及其围岩的锆石Hf同位素分析以及物源投图,确定武功山岩体和湘赣鄂边界地区花岗岩不是源自其围岩(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沉积岩)的部分熔融,而是源自更深层次壳源物质的部分熔融,而粤西北连山埃达克质花岗岩则是在正常大陆地壳深度(30-40 km)和相对低压背景下部分熔融的产物,源自一个高Sr/Y比值的源区。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我们认为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朝华南板块俯冲的前锋(大陆岩浆弧)位置在湘南的长城岭-宁远一带,而出露于此带北西方向的大面积燕山期岩体则属于壳源S型花岗岩,其成因机制很可能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或多板块汇聚作用下的板内岩浆作用有关。

二、国际泥盆纪会议通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泥盆纪会议通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泥盆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泥盆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2 中国泥盆纪生物带
3 中国泥盆纪构造-地层区划和岩石地层划分对比
    3.1 阿尔泰—兴安地层区(Ⅰ)
    3.2 准噶尔地层区(II)
    3.3 塔里木地层区(III)
    3.4 华北地层区(IV)
    3.5 祁连山—昆仑地层区(V)
    3.6 秦岭地层区(VI)
    3.7 羌塘—三江地层区(VII)
    3.8 华南地层区(VIII)
    3.9 喜马拉雅—滇西地层区(IX)
4 讨论

(2)东准噶尔北缘古生代构造演化 ——来自恰库尔图—二台地区火山岩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中亚造山带
        1.2.2 东准噶尔造山带
    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6 项目依托及完成工作量
    1.7 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
    2.2 大地构造背景及演化
        2.2.1 中亚造山带南段大地构造单元
        2.2.2 东准噶尔构造带
    2.3 区域地层
    2.4 区域岩浆岩
        2.4.1 侵入岩
        2.4.2 火山岩
    2.5 区域变质岩及变质作用
    2.6 蛇绿岩带
        2.6.1 扎河坝—阿尔曼泰蛇绿岩带
        2.6.2 卡拉麦里蛇绿岩带
    2.7 区域构造
    2.8 矿产资源
    2.9 小结
第三章 早古生代火山岩岩石成因及其对俯冲起始的约束
    3.1 研究区地质概况
    3.2 岩石学特征
    3.3 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
    3.4 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组成
    3.5 东准噶尔的早古生代岩浆活动
    3.6 岩石成因
        3.6.1 分离结晶
        3.6.2 岩浆源区
    3.7 构造背景
    3.8 小结
第四章 泥盆纪火山岩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
    4.1 研究区地质概况
    4.2 岩石学特征
    4.3 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
    4.4 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组成
    4.5 岩石成因
        4.5.1 泥盆纪高铝玄武岩
        4.5.2 泥盆纪高Sr/Y安山岩
        4.5.3 泥盆纪正常安山岩
        4.5.4 泥盆纪英安岩和流纹岩
    4.6 构造背景
    4.7 小结
第五章 石炭纪火山岩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
    5.1 研究区地质概况
    5.2 岩石学特征
    5.3 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
    5.4 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组成
    5.5 岩石成因
        5.5.1 石炭纪高Sr/Y安山岩
        5.5.2 石炭纪正常安山岩
        5.5.3 石炭纪流纹岩
    5.6 构造背景
    5.7 小结
第六章 早二叠世火山岩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
    6.1 研究区地质概况
    6.2 岩石学特征
    6.3 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
    6.4 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组成
    6.5 岩石成因
        6.5.1 拉斑玄武岩
        6.5.2 中钾钙碱性安山岩
        6.5.3 高钾钙碱性流纹岩
    6.6 构造背景
    6.7 小结
第七章 东准噶尔北缘古生代构造演化史
    7.1 东准噶尔古生代构造属性
        7.1.1 早古生代构造属性
        7.1.2 晚古生代构造属性
    7.2 俯冲碰撞时限
    7.3 古生代俯冲增生拼贴过程
        7.3.1 古生代俯冲过程
        7.3.2 古生代碰撞拼贴过程
    7.4 东准噶尔古生代构造演化史
    7.5 陆壳增生机制
    7.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分析方法
    附录2 锆石U-Pb测年结果
    附录3 锆石Hf同位素测试结果
    附录4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附录5 全岩Sr-Nd同位素测试结果
    附录6 东准噶尔早古生代火成岩锆石 U-Pb与角闪石 Ar-Ar年龄总结表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华南新元古代马底驿组和中泥盆世云台观组古地磁结果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科学意义
    1.2 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研究进展
        1.2.1 Rodinia超大陆的重建
        1.2.2 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
    1.3 华南在新元古代至古生代的古地理位置
        1.3.1 华南与冈瓦纳大陆的古地理关联
        1.3.2 华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古地理位置
    1.4 华南新元古代至古生代古地磁研究现状
        1.4.1 新元古代
        1.4.2 古生代
    1.5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5.1 科学问题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案
        1.6.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2 完成工作量
2 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基本理论
    2.1 岩石磁学基本理论
        2.1.1 主要岩石磁学参数及常见磁性矿物
        2.1.2 主要剩磁类型
    2.2 古地磁学与古板块重建
    2.3 古地磁极可靠性判别标准
    2.4 野外检验
        2.4.1 褶皱检验(Fold test)
        2.4.2 砾石检验(Conglomerate test)
        2.4.3 烘烤接触检验(Baked contact test)
        2.4.4 倒转检验(Reversal test)
        2.4.5 剩磁方向关联检验(Remanence direction correlation test)
        2.4.6 区域一致性检验(Regional consistency test)
    2.5 沉积岩磁倾角浅化
3 地质背景与采样
    3.1 华南陆块地质概况
        3.1.1 太古宙至中元古代
        3.1.2 新元古代
        3.1.3 显生宙
    3.2 张家界-湘西地区中泥盆统云台观组古地磁采样
    3.3 新元古代板溪群马底驿组年代学与古地磁学采样
4 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4.1 实验测试与分析方法
        4.1.1 古地磁与岩石磁学实验
        4.1.2 锆石U-Pb年代学实验
    4.2 中泥盆云台观组古地磁结果
        4.2.1 岩石磁学结果
        4.2.2 热退磁结果
        4.2.3 与前人结果的比较
    4.3 马底驿组年代学与古地磁学结果
        4.3.1 马底驿组火山灰SIMS锆石U-Pb年代学结果
        4.3.2 马底驿组红层古地磁结果
        4.3.3 磁倾角浅化校正
5 大地构造意义
    5.1 华南新元古代至古生代运动特征
    5.2 华南与冈瓦纳的连接与裂解
    5.3 华南在~800 Ma的古地理位置与Rodinia超大陆重建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数据
    附录2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
    附录4 获奖情况

(4)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苏州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会议召开的背景
2 会议召开前的准备工作
3 会议盛况
4 会议的历史意义
    4.1 学会活动制度化、学术交流活动经常化、丰富多样
    4.2 各分会、学科组活动频繁
    4.3 会员人数大为增加
    4.4 中国古生物学界重返国际大家庭
5 中国古生物学研究步入发展的新阶段
    5.1 古生物学研究机构大发展
    5.2 古生物教学工作得到恢复与发展
    5.3 古生物学术成果出版取得长足发展
    5.4 古生物学优秀成果大批获奖
    5.5 古生物学科普工作大发展
6 结 语

(5)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摘要
详细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前人研究概述
        1.2.1 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概述
        1.2.2 晚泥盆世生物-环境事件概述
        1.2.3 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3.1 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存在问题
        1.3.2 华南和西准噶尔晚泥盆世事件地层研究现状及问题
        1.3.3 晚泥盆世化学地层研究现状及问题
    1.4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和工作量
        1.4.1 选题依据
        1.4.2 论文创新点
        1.4.3 工作量
第二章 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
    2.1 华南与西准噶尔地区的地质背景
        2.1.1 华南板块与拉利剖面
        2.1.2 西准噶尔区域地层与布龙果尔剖面
    2.2 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方法
    2.3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其亚阶划分
        2.3.1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描述
        2.3.2 弗拉期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2.3.3 法门期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2.4 晚泥盆世西准噶尔布龙果尔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2.4.1 晚泥盆世布龙果尔剖面描述
        2.4.2 法门期洪古勒楞组下段独特的牙形石动物群
        2.4.3 洪古勒楞组上段可能的泥盆系-石炭系界线
        2.4.4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的回顾与讨论
第三章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与布龙果尔剖面的碳酸盐岩微相、海平面变化和事件地层
    3.1 沉积微相和牙形石生物相的研究方法
    3.2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
        3.2.1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沉积微相和解释
        3.2.2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牙形石生物相
        3.2.3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海平面变化
        3.2.4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的生物环境-事件与黑色岩系
    3.3 晚泥盆世西准噶尔布龙果尔地层剖面
        3.3.1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沉积微相及其解释
        3.3.2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牙形石生物相、沉积相、海平面变化与事件地层
        3.3.3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凉水型碳酸盐岩
第四章 华南晚泥盆世的气候变化与碳循环
    4.全岩碳同位素和牙形石氧同位素的原理与方法
        4.1.1 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与碳循环模型
        4.1.2 全岩稳定碳同位素的测试方法
        4.1.3 牙形石氧同位素古温度计原理
        4.1.4 牙形石氧同位素测试方法
    4.2 晚泥盆世牙形石磷灰石的氧同位素化学地层
        4.2.1 拉利剖面牙形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
        4.2.2 牙形石氧同位素化学地层的全球对比
    4.3 晚泥盆世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4.3.1 拉利剖面晚泥盆世碳酸盐岩全岩碳同位素测试结果
        4.3.2 晚泥盆世碳同位素曲线的全球对比
    4.4 晚泥盆世短周期与长周期的气候变化
    4.5 晚泥盆世碳循环和生物-环境事件的控制因素
        4.5.1 植物登陆
        4.5.2 构造运动
第五章 晚泥盆世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来自牙形石体型大小和生物分异度的证据
    5.1 温室效应驱动的晚弗拉期牙形石的“小型化”
        5.1.1 牙形石P1分子测量方法
        5.1.2 弗拉期牙形石体型变化
        5.1.3 弗拉期牙形石体型减小与极端温室效应
        5.1.4 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小型化效应”
    5.2 晚泥盆世生物分异度与古环境演替
        5.2.1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的牙形石的种级分异度
        5.2.2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生物分异度对比
        5.2.3 晚泥盆世生物分异度的控制因素
第六章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谱系演化的再研究
    6.1 牙形石P1分子的鉴定标准
        6.1.1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鉴定标准
        6.1.2 贝刺属Icriodus鉴定标准
        6.1.3 多颚刺属Polygnathus鉴定标准
    6.2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6.2.1 弗拉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6.2.2 法门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6.2.3 晚泥盆世掌鳞刺属Palmatolepis中的疑问种
        6.2.4 法门期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中的异物同名和同物异名
        6.2.5 不属于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分子
第七章 系统古生物学
    Genus贝刺属Icriodus Branson and Mehl, 1938
    Genus掌鳞刺属Palmatolepis Ulrich and Bassler, 1926
    Genus多颚刺属Polygnathus Hinde, 1879
    Genus假多颚刺属Pseudopolygnathus Branson and Mehl, 1934
    Genus管刺属Siphonodella Branson and Mehl, 1934
第八章 结束语
    8.1 成果和认识
    8.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图版
参考文献
附录

(6)两广地质调查所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探究近代中国地质学发展的相关研究
        (二) 近代中国着名地质学家的相关研究
        (三) 讨论科学团体、科学研究机构创建及发展的研究
    三、材料、路径与方法
第一章 近代地质调查所设立的源起
    第一节 近代中国专业科学研究所的酝酿
        (一) 近代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人才储备
        (二) 外国人在华创办研究所
    第二节 地方地质调查所设立的酝酿
        (一) 近代中国科学社团的源起和发展
        (二) 中央地质调查所的示范作用和人才输送
    小结
第二章 两广地质调查所的设立与改属(1927-1937)
    第一节 朱家骅设立两广地质调查所
        (一) 两广地质调查所的创立
        (二) “朱家骅与丁文江关系不和”之考辨
    第二节 调查所改属中山大学至抗战前的情况
        (一) 改属后的人员设置及经费来源
        (二) 改属后调查所的研究工作情况
    小结
第三章 战时调查所的曲折与战后重建(1937-1952)
    第一节 抗战时期调查所的工作状况
        (一) 抗战时期调查所人员及工作的调整
        (二) 抗战时期的调查研究成果
    第二节 最终退场
        (一) 重建时调查所经费与名称问题
        (二) 重建后调查所工作情况及场地纠纷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兰坪盆地构造演化与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1.1 选题背景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创新点
        1.5.1 解析盆地性质
        1.5.2 示踪沉积物物源
        1.5.3 约束成矿物质与流体来源
        1.5.4 研究新生代成矿系统及复合成矿作用
2 三江特提斯构造演化
    2.1 原特提斯洋
    2.2 古特提斯洋
    2.3 中特提斯洋
    2.4 新特提斯洋
    2.5 新生代碰撞造山
3 兰坪盆地构造演化
    3.1 物质来源
        3.1.1 盆地地质
        3.1.2 样品与岩相学
        3.1.3 碎屑岩地球化学
        3.1.4 碎屑锆石年代学
        3.1.5 物质来源讨论
    3.2 地块属性与盆地性质
        3.2.1 地块属性
        3.2.2 盆地性质
4 兰坪盆地典型矿床
    4.1 金满-连城Cu-Mo矿床
        4.1.1 矿床地质
        4.1.2 矿体与矿石
        4.1.3 含矿流体
        4.1.4 成矿物质
        4.1.5 成矿制机制
    4.2 金顶Pb-Zn矿床
        4.2.1 矿床地质
        4.2.2 矿体与矿石
        4.2.3 含矿流体
        4.2.4 成矿物质
        4.2.5 成矿机制
    4.3 白秧坪Pb-Zn-Cu-Ag矿集区
        4.3.1 东矿带
        4.3.2 西矿段
5 兰坪盆地构造演化与成矿系统
    5.1 古新世前陆盆地与中低温热液脉型成矿系统
        5.1.1 成矿时代
        5.1.2 成矿物质
        5.1.3 含矿流体
        5.1.4 成矿机理
    5.2 渐新世走滑拉分盆地与MVT型成矿系统
        5.2.1 成矿年代
        5.2.2 成矿物质
        5.2.3 含矿流体
        5.2.4 成矿机理
    5.3 始新世前陆盆地与低温热液成矿系统
        5.3.1 成矿年代
        5.3.2 成矿物质
        5.3.3 含矿流体
        5.3.4 成矿机理
    5.4 盆地复合成矿作用
6 结语
    6.1 主要认识与成果
        6.1.1 思茅地块属性
        6.1.2 盆地沉积物物源
        6.1.3 盆地构造演化
        6.1.4 盆地成矿系统
    6.2 存在问题
        6.2.1 成矿系统时限约束
        6.2.2 成矿系统与岩浆岩关系
        6.2.3 成矿系统间耦合关系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8)大别造山带北缘佛子岭群和卢镇关群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碎屑锆石限定地层最大沉积年龄
        1.3.2 物源分析研究进展
        1.3.3 研究区研究进展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单元划分
    2.2 区域地层
        2.2.1 新元古代地层
        2.2.2 早古生代地层
        2.2.3 晚古生代地层
        2.2.4 中新生代地层
    2.3 区域地球化学
    2.4 区域矿产
第三章 地层时代厘定
    3.1 地层剖面特征
        3.1.1 仙人冲组实测剖面
        3.1.2 佛子岭群实测剖面
        3.1.3 卢镇关群修测剖面
    3.2 地层时代厘定
        3.2.1 样品处理和分析
        3.2.2 碎屑锆石结构特征
        3.2.3 佛子岭群地层时代厘定
        3.2.4 仙人冲组时代厘定
        3.2.5 小溪河组时代厘定
    3.3 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四章 原岩特征、沉积相和沉积环境
    4.1 岩石学特征
    4.2 地球化学特征
        4.2.1 小溪河组地球化学特征
        4.2.2 佛子岭群地球化学特征
    4.3 原岩恢复
        4.3.1 小溪河组原岩恢复
        4.3.2 佛子岭群原岩恢复
    4.4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4.5 沉积模式及演化
第五章 物源分析
    5.1 重矿物分析
    5.2 地球化学分析
        5.2.1 物源区风化特征
        5.2.2 物源区和构造背景判别
        5.2.3 小溪河组构造环境
    5.3 碎屑锆石年代相
    5.4 碎屑锆石微量元素
    5.5 碎屑锆石稀土元素
    5.6 佛子岭群原型盆地构造背景
第六章 地层含矿性评价
    6.1 样品采集、测试方法与结果
        6.1.1 样品采集
        6.1.2 样品测试
    6.2 地层元素特征
        6.2.1 成矿元素丰度
        6.2.2 成矿元素数据处理
    6.3 地层含矿性评价
        6.3.1 成矿元素的相对富集与贫化
        6.3.2 成矿元素的后期叠加强度
        6.3.3 成矿元素的变化性
        6.3.4 地层的含矿性评价
    6.4 成矿元素的控制因素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进展一发现翼龙伊甸园, 揭秘翼龙生命史———大量3D翼龙蛋和胚胎首次发现
进展二《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
进展三 侏罗纪滑翔哺乳形类动物的新发现
进展四华南寒武系底部有口无肛的微型后口动物
进展五中国许昌发现晚更新世古老型人类头骨
进展六地质微生物记录海洋和陆地的极端环境事件
进展七1.3亿年前早期鸟类化石揭示尾骨与尾羽独立演化
进展八解密最古老树木的生长模式
进展九缅甸琥珀中隐翅虫化石揭示白垩纪蘑菇多样性及最早的社会性寄生
进展十 晚二叠世木材蛀孔展示了一个复杂的生态关系网络

(10)华南构造演化有关的几个重要科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存在问题
    1.3 选题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完成工作量
    1.7 主要的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构造格架
    2.1 华夏古元古代活动陆缘岩浆弧
    2.2 华夏-江南新元古代早期板块构造沟弧盆
    2.3 新元古代中期碰撞造山
    2.4 华夏-江南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陆内稳定沉积环境
    2.5 早古生代陆内构造-岩浆事件
    2.6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统一的浅海碳酸盐沉积环境
    2.7 早中生代陆内构造-岩浆事件与构造体制转换
    2.8 晚中生代太平洋体制下的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地层、岩浆活动与变质-变形特征
    3.1 地层序列
        3.1.1 江南造山带中东段早、中新元古代地层序列
        3.1.2 华夏地块前寒武纪地层序列
        3.1.3 中国东南部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序列
        3.1.4 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地层序列
        3.1.5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地层序列
    3.2 岩浆活动
        3.2.1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
        3.2.2 早古生代晚期岩浆作用
        3.2.3 早中生代岩浆活动
        3.2.4 晚中生代岩浆活动
    3.3 变质-变形构造
        3.3.1 新元古代变质变形构造
        3.3.2 早古生代同构造变质-变形构造
        3.3.3 早中生代同构造变质-变形构造
        3.3.4 晚中生代变质-变形构造
第四章 江南造山带中东段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4.1 区域地质概况
        4.1.1 湘东北地区
        4.1.2 皖南地区
        4.1.3 浙西龙游地区
    4.2 江南造山带的界线及几何学、运动学特征
        4.2.1 拼合带位置
        4.2.2 江南新元古代拼合带的几何学特征
        4.2.3 九岭与怀玉块体新元古代拼合带几何学特征
        4.2.4 江南新元古代增生型造山带运动学特征
        4.2.5 赣东北新元古代地体拼合带运动学特征
    4.3 沉积角度不整合面
    4.4 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4.4.1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结果
        4.4.2 讨论
        4.4.3 结论
    4.5 华夏与扬子两个块体的基底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及其地质意义
    4.6 伏川蛇绿岩中过铝质S型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4.6.1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结果
        4.6.2 讨论
        4.6.3 结论
    4.7 扬子-华夏碰撞缝合带龙游段-新元古代俯冲基性岩、志留纪中高级变质岩
        4.7.1 样品描述、采集与测试分析结果
        4.7.2 讨论
        4.7.3 结论
    4.8 江南造山带中东段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内陆地区晚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
    5.1 区域地质背景
        5.1.1 江西武功山变质核杂岩
        5.1.2 湘赣鄂边界花岗质岩基/岩珠群
        5.1.3 广东连山花岗岩
    5.2 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
    5.3 样品采集、测试分析与实验结果
        5.3.1 武功山岩体
        5.3.2 湖南连云山岩体
        5.3.3 湘赣鄂边界和广东连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
    5.4 讨论
        5.4.1 武功山燕山期岩体的成因、物源与区域构造演化
        5.4.2 连云山燕山期两阶段花岗岩的成因、相互关系与物源
        5.4.3 湘赣鄂边界燕山期花岗岩的侵位时代、成因与物源
        5.4.4 粤西北连山埃达克质花岗岩的侵位时代和成因
    5.5 华南内陆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参加学术会议与地质考察情况
附表

四、国际泥盆纪会议通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泥盆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郄文昆,郭文,马学平,宋俊俊,徐洪河,乔丽,梁昆,陈波,卢建峰,常君滢. 地层学杂志, 2021
  • [2]东准噶尔北缘古生代构造演化 ——来自恰库尔图—二台地区火山岩的制约[D]. 安瑞. 西北大学, 2021
  • [3]华南新元古代马底驿组和中泥盆世云台观组古地磁结果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冼汉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苏州会议[J]. 章森桂. 古生物学报, 2019(03)
  • [5]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D]. 张欣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6]两广地质调查所研究(1927-1949)[D]. 李淑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兰坪盆地构造演化与成矿系统[D]. 杨立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大别造山带北缘佛子岭群和卢镇关群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D]. 柴广路. 合肥工业大学, 2018
  • [9]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J]. Secretariat of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古生物学报, 2018(01)
  • [10]华南构造演化有关的几个重要科学问题研究[D]. 王静强. 南京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国际泥盆纪会议通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