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葡萄膜炎354例临床分析

内源性葡萄膜炎354例临床分析

一、内因性葡萄膜炎354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赖德培(Thanakorn Theerakarunwong)[1](2020)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以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口服通痹灵片为对照组,观察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生存质量影响,为中医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提供临床证据,有利于中医药疗法在中泰两国乃至国际的推广与传播。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采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对照1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对照2组采用督脉排针法,对照3组采用口服通痹灵片,疗程均为4周,共28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AS患者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脊柱痛VAS评分、患者总体评价VAS评分(PGA)、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学指数(BASMI)、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 L)等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2.统计: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2检验、方差分析(正态性分布)或秩和检验(非正态性分布),检验水准均设为α=0.05,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纳入自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及风湿科、泰国那空拉差是玛府直辖县呵叻大学附属荫达宁中医诊所符合标准的AS患者共132例,其中共脱落9例,有效病例为123例,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1组30例,对照2组32例,对照3组30例。2.基线4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中医证候积分评分、脊柱痛VAS评分、病人总体评价(PGA)、BASFI评分、BASDAI评分、BASMI评分、ASQo L、等指标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结束后,4组均未出现临床痊愈,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1组显效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2组显效0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38%。对照3组显效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4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1)红细胞沉降率(ESR)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ESR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C反应蛋白(CRP)方面,组内比较,4组CRP治疗前后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之间,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对比,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TNF-α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2组、对照3组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5.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1)在脊柱痛VAS评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6.AS相关量表评分方面(1)在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功能指数(BASF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测量学指数(BASMI)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 L)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7.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关节肿胀、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对比,在缓解关节肿胀程度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中,督脉排针能有效改善炎症指标ESR、CRP、TNF-α,其中对降低ESR水平疗效更为显着;可缓解脊柱及关节等躯体疼痛;能改善活动功能障碍。2.通痹灵片口服能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的水平,能有效改善活动功能障碍,且能有效缓解脊柱疼痛,但单纯口服通痹灵片对缓解躯体疼痛效果不明显。3.常规针刺在治疗AS中,针刺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但与督脉排针相比,督脉排针法对降低ESR更明显,常规针刺对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障碍疗效不显着。综上所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改善AS患者活动功能;较单一疗法疗效更显着,能整体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该疗法操作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性广,患者经济负担小,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更有效地控制疾病进程、改善AS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杨培增,杜利平[2](2019)在《中国葡萄膜炎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的葡萄膜炎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临床研究方面,归纳总结出中国葡萄膜炎的临床谱系,并基于对中国患者的观察研究,总结出中国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在基础研究方面,更新了葡萄膜炎发生的理论框架。在葡萄膜炎遗传背景及免疫学发生机制研究方面,中国已经处于国际先进行列。本文对中国学者在葡萄膜炎相关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进行汇总、分析和述评,以便更多读者了解,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19,55:316-320)

吴含青[3](2017)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Behcet病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Behcet病性葡萄膜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为临床上治疗Behcet病性葡萄膜炎提供一种新的疗法。方法:选择符合湿热瘀毒型Behcet病性葡萄膜炎的患者40名,按其先后就诊顺序,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西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5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总共2个疗程,2疗程之间休息1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参考杨培增主编《葡萄膜炎诊断与治疗》中对本病的治疗,急性期,按公斤体重(1-1.2mgkg)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或按外院激素用量继续递增递减,伴有虹膜睫状体炎者,眼局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普拉洛芬滴眼液,随症状变化加减滴眼次数。在风湿免疫科指导下,口服环孢素)。分别对两组Behcet病性葡萄膜炎患者血沉、全血粘度、眼部症状体征及中医症候积分等前后对比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分组比较VAS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检测指标的比较使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釆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所有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通过对治疗前后的组间比较,得出以下结果:1.在葡萄膜炎症状、体征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对于“羞明、流泪、角膜后沉积物、玻璃体混浊、眼底改变”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湿热瘀毒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相比较: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在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方面,两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数值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组间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血沉方面,两组治疗后全血粘度数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在眼压方面,两组治疗前双眼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治疗不仅可以调整Behcet病性葡萄膜炎患者湿热瘀毒的体质偏畸,同时还可以使患者的湿热瘀毒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壮医莲花针拔罐疗法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突出了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民族医学及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为临床上治疗Behcet病性葡萄膜炎提供一种新的疗法,同时也丰富了壮医理论。

易妙,喻京生,龙辉[4](2016)在《祛风活血丸对EAU大鼠模型Fas/FasL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祛风活血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血清Fas、FasL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阳性对照组(C组),以及祛风活血丸低、中、高剂量组(D、E、F组)。采用大鼠右后足垫注射含IRBP(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的PBS溶液+完全弗氏佐剂制作EAU模型,A组大鼠注射无菌生理盐水。造模后各组大鼠灌胃给药,A、B组予生理盐水,C组予熊胆开明片,D、E、F组分别予低、中、高剂量的祛风活血丸。观察大鼠眼部情况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给药后第7天、14天、21天、28天时各组大鼠的Fas、FasL血清浓度。结果 1.成功诱发Lewis大鼠的EAU模型,在免疫后不同时间发生临床可见的炎症,造模成功率91.7%(55/60),空白组大鼠无临床可见葡萄膜炎表现。2.空白组各时间点的Fas、FasL血清浓度始终位于较低水平,模型对照组各时间点的Fas、FasL水平均为最高,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并有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的趋势。中、高剂量组各时间点的Fas、FasL水平较为接近,低于同期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对EAU发病具有重要意义,祛风活血丸能使大鼠血清中Fas、Fas L含量明显降低。

朱江,孙红艳,吴艳,黄振平[5](2016)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系统性回顾研究,选取2015-01/12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眼科诊断为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患者57例57眼,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的术中并发症,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对手术前后视力进行非参数Wilcoxon检验。结果:所选患者超声乳化术中发生虹膜出血21眼(37%),后囊膜破裂4眼(7%),人工晶状体无法植入4眼(7%),术后裸眼视力获得不同程度提高,术前裸眼视力≥0.1者8眼(14%),术后3mo裸眼视力≥0.1者42眼(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2,P<0.001)。术后1d发生角膜水肿17眼(30%)、葡萄膜炎2眼(4%)、高眼压1眼(2%),术后1wk发生角膜水肿3眼(5%),术后1mo发生葡萄膜炎1眼(2%),术后3mo发生角膜水肿1眼(2%)、葡萄膜炎2眼(4%)、高眼压1眼(2%)、后发性白内障3眼(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

任文华[6](2016)在《葡萄膜炎复发率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葡萄膜炎复发的相关因素,探索其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为指导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通过收集2011.1一2016.1至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根据中、西医诊断标准确诊为葡萄膜炎的所有门诊及住院患者病例,整理其临床证型,并通过电话回访,医院再次就诊等方式记录患者复发情况,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葡萄膜炎复发率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绝大多数葡萄膜炎疾病患者容易复发;282例葡萄膜炎患者中,复发至少1次(包括1次)以上者172例,占总数的61%;(2)在四个证型中,风湿夹热证型复发率最高;统计分析显示:各辨证分型的葡萄膜炎复发率依次为:风湿夹热证82.9%,肝经风热证56.9%,阴虚火旺证54.4%,肝胆火炽证44.8%。在282例患者中,风湿夹热证复发68人,占24.1%,肝经风热证者复发37人,占13.1%,肝胆火炽证者复发30人,占10.6%,阴虚火旺证者复发37人,占13.1%,说明风湿夹热型葡萄膜炎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证型(P<0.05)。(3)风湿夹热型葡萄膜患者个体在复发次数上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在每组证型两两比较之间发现,风湿夹热型患者的复发次数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风湿夹热证型患者的复发率和复发次数明显高于其他三种证型。

柳小丽,苏冠方,肖骏[7](2015)在《1215例葡萄膜炎患者葡萄膜炎类型与病因分析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探讨葡萄膜炎的类型以及可能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底病内科的1215例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病史资料采集完整,相关辅助检查完善。根据解剖位置,将其表现分为前葡萄膜炎、全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和后葡萄膜炎。根据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辅助检查结果,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葡萄膜炎类型,探讨可能的病因。结果1215例患者中,男性587例,占48.31%;女性628例,占51.69%。男女比例为0.93∶1。发病年龄491岁,平均发病年龄(41.43±14.20)岁。发病年龄<20岁83例,男性40例,女性43例,男女比例为0.93∶1;2150岁808例,男性412例,女性396例,男女比例为1.04∶1;>50岁324例,男性135例,女性189例,男女比例为0.71∶1。表现为前葡萄膜炎572例,占47.08%;全葡萄膜炎527例,占43.37%;中间葡萄膜炎52例,占4.28%;后葡萄膜炎64例,占5.27%。能够明确葡萄膜炎病因、类型者703例,占57.86%;不能明确葡萄膜炎病因、类型者512例,占42.14%。能够明确葡萄膜炎病因、类型的703例患者中,伏格特-小柳-原田(VKH)综合征、强直性脊椎炎伴发的葡萄膜炎、Behet病分别占30.44%、19.77%、14.22%,位列能够明确葡萄膜炎病因、类型患者的前3位。结论本组葡萄膜炎患者男女比例为0.93∶1,平均发病年龄(41.46±14.20)岁。VKH综合征、强直性脊椎炎伴发的葡萄膜炎和Behet病是其常见的葡萄膜炎类型。

解孝锋,崔浩,王兴荣,卢弘,宋继科,郭大东,毕宏生[8](2015)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疗效及其临床优势。方法:葡萄膜炎患者1 354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6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组674例采用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激素不良反应及住院天数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观察6个月后,中西医结合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53.08%,西医组治愈率34.08%,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视力治疗总有效率82.35%,西医组总有效率61.42%,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总复发率12.35%,西医组总复发率27.45%,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骨质疏松、向心性肥胖、物质代谢障碍、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6.91%、13.09%、18.68%、17.94%,西医组分别为24.48%、22.55%、27.45%、31.31%,两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平均住院时间(13.09±3.66)d,西医组平均住院时间(16.15±4.52)d,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以"清火柔肝明目、经枢标本兼调"法为主,结合西医治疗葡萄膜炎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和患者视力,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并显着降低激素不良反应。

滕克禹,宿艳,邓丽娅,陈丽丽,王小青[9](2014)在《742例葡萄膜炎的类型和病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的葡萄膜炎的类型和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我科的742例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眼科常规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对葡萄膜炎给予解剖分类和可能的病因分类。结果 742例葡萄膜炎患者中,男性359例,占48.4%;女性383例,占51.6%,男女之比1∶1.07。发病年龄378岁,平均(35±13)岁。感染性36例(4.9%);非感染性葡萄膜炎706例(95.1%),其中前葡萄膜炎(AU)337例(47.7%)、全葡萄膜炎(PanU)280例(39.7%)、中间葡萄膜炎(IU)47例(6.7%)、后葡萄膜炎(PU)42例(5.9%)。非感染性葡萄膜炎706例中特发性293例占41.5%为首位,其次为伏格特-小柳-原田病(VKH)185例占26.2%、强直性脊椎炎(AS)合并葡萄膜炎46例占6.5%、Fuchs综合征44例占6.2%、Behcet病43例占6.1%,其他95例占13.5%。急性葡萄膜炎210例占28.3%,慢性532例占71.7%。复发性390例占52.6%。结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是葡萄膜炎的主要原因;特发性、自身免疫和风湿病等葡萄膜炎是常见的三类葡萄膜炎;VKH、AS、Fuchs综合征、Behcet病、感染性、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伴发的葡萄膜炎(JCA)、青-睫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葡萄膜炎是临床常见的八种葡萄膜炎。

董京京[10](2014)在《抑阳酒连散治疗葡萄膜炎及视觉电生理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风湿夹热型葡萄膜炎患者的视觉电生理(VEP、 ERG)结果及抑阳酒连散对其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经检查确诊为葡萄膜炎患者,筛选其中中医分型为风湿夹热型患者,年龄在18-55岁之间。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60只眼)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30只眼),对照组30例(30只眼),对照组局部应用激素类药物及抗风湿、抗炎药物,治疗组同时口服抑阳酒连散加减方剂,对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疗效进行比较。同时,在60例(60只眼)患者入组后进行双眼的VEP、 ERG检查,并对其患眼及健眼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药物对治疗风湿夹热型葡萄膜炎均有疗效,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3.33%,对照组的显效率为60%,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差值、中医证候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后视力提高、中医证候减轻,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视觉诱发电位结果自身对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电流图部分检查结果自身对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阳酒连散对治疗风湿夹热型葡萄膜炎有良好疗效,对提高视功能、减少并发症及激素用量、改善全身证候、减少复发及对病情的稳定起到一定作用。所观察的风湿夹热型葡萄膜炎对VEP、 ERG的结果有改变,炎性细胞可影响视神经节细胞、感光细胞等视网膜细胞,说明视神经传导及视网膜的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炎症波及。

二、内因性葡萄膜炎354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因性葡萄膜炎35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强直性脊柱炎的西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定义
        1.1.2 流行病学
        1.1.3 自然病程
        1.1.4 病因及发病机制
        1.1.5 病理变化
        1.1.6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
        1.1.7 诊断标准
        1.1.8 活动性评价
        1.1.9 西医治疗
    1.2 中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1.2.1 病因病机
        1.2.2 现代中医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1.2.3 辨证论治
        1.2.4 中医药疗法
    1.3 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研究依据
        1.3.1 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机理研究
        1.3.2 督脉排针刺法的选择依据
        1.3.3 通痹灵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
        1.3.4 针药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1.4 小结与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选择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剔除标准
        2.2.6 脱落标准
    2.3 分组方法
        2.3.1 样本量
        2.3.2 随机化
        2.3.3 对照
        2.3.4 盲法
    2.4 治疗方案
        2.4.1 治疗耗材
        2.4.2 治疗组(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组)
        2.4.3 对照1 组(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组)
        2.4.4 对照2 组(督脉排针法组)
        2.4.5 对照3 组(通痹灵片组)
        2.4.6 疗程
    2.5 异常情况预防方法
    2.6 观察指标
    2.7 观察时间
    2.8 不良事件及处理
        2.8.1 针刺不良事件及处理
        2.8.2 药物不良事件及处理
    2.9 疗效评价标准
    2.10 统计学分析方法
    2.11 临床研究的流程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情况
    3.2 一般资料分析
    3.3 实验室检查指标
        3.3.1 治疗前检查指标基线比较
        3.3.2 血沉
        3.3.3 C反应蛋白
        3.3.4 肿瘤坏死因子-α
    3.4 中医证候积分
    3.5 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
        3.5.1 治疗前评分基线比较
        3.5.2 脊柱痛VAS评分
        3.5.3 病人总体评价
    3.6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功能指数、测量学指数
        3.6.1 治疗前评分指数基线比较
        3.6.2 疾病活动性指数
        3.6.3 功能指数
        3.6.4 测量学指数
    3.7 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
    3.8 临床疗效评价
    3.9 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强直性脊柱炎旳病因病机
    4.2 督脉排针法的规律及治疗作用
        4.2.1 督脉排针法学术背景简介
        4.2.2 学术内涵
    4.3 通痹灵片的组方、配伍规律及治疗作用
        4.3.1 通痹灵片的方义
        4.3.2 药对配伍
    4.4 结局指标选择
        4.4.1 实验室检查指标选择
        4.4.2 量表选择
    4.5 结果分析
        4.5.1 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
        4.5.2 中医证候积分方面
        4.5.3 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方面
        4.5.4 AS相关量表指标方面
    4.6 结果讨论
    4.7 研究的创新性
    4.8 不足与展望
    4.9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3)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Behcet病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
        1.5.1 病例脱落定
        1.5.2 病例脱落定义的处理
        1.6 中止实验标准
        1.7 签署知情同意书
    2.疗效标准
        2.1 观察指标
        2.2 疗效判定标准
        2.2.1 眼部症状和体征疗效判定标准
        2.2.2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3.方法
        3.1 治疗方法
        3.2 统计方法
    4.病人依从性保证
第二章 结果
    1.观察结果与分析
        1.1 一般资料分析
        1.2 症候积分及检查结果
        1.2.1 Behcet病性葡萄膜炎症状、体征积分结果
        1.2.2 Behcet病性葡萄膜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1.2.3 Behcet病性葡萄膜炎患者眼压比较
        1.3 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1.3.1 血沉
        1.3.2 全血粘度(高切、低切)
        1.3.3 血浆粘度
    2.脱落病例
    3.不良反应
第三章 讨论
    1.祖国医学对Behcet病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祖国医学与壮医相结合
    2.现代医学对Behcet病的认识
        2.1 病因与发病机制
        2.2 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
        2.3 Behcet病性葡萄膜炎的诊断
        2.4 Behcet病性葡萄膜炎的西医治疗
        2.5 Behcet病性葡萄膜炎的辅助检查
    3.实验结果讨论
        3.1 本次实验结果
        3.2 选穴分析
        3.3 预后和转归
        3.4 预防和护理精神因素
    4.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4.1 存在的问题
        4.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患者知情同意书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祛风活血丸对EAU大鼠模型Fas/FasL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1.2 实验试剂
        1.1.3 实验用药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模型的制作
        1.2.2 分组给药
        1.2.3 取材及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EAU模型表现
    2.2 Fas血清浓度变化
    2.3 Fas L血清浓度变化
3 讨论

(5)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论文提纲范文)

Citation:
引用: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术中并发症
    2.2 术后疗效
    2.3 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3.1 瞳孔的处理
    3.2 术中并发症
    3.3 人工晶状体的植入
    3.4 术后并发症
    3.5 术后处理
    3.6 术后视力

(6)葡萄膜炎复发率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 葡萄膜炎概述
        1.1 葡萄膜炎概念
        1.2 葡萄膜炎分类
        1.3 葡萄膜炎发病机制
    2 葡萄膜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
    3 葡萄膜炎复发相关因素
        3.1 发病率
        3.2 病因、诱因方面
    4 葡萄膜炎现代研究
        4.1 中医体质方面
        4.2 免疫学研究方面
        4.3 基因研究
    5 葡萄膜炎的治疗
        5.1 葡萄膜炎的治疗原则
        5.2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的研究
实验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评价项目及指标
    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四个证型复发情况比较
        3.3 复发患者视力比较
讨论
    1 葡萄膜炎中医病机
    2 葡萄膜炎复发探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8)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治疗结果
3 讨论

(9)742例葡萄膜炎的类型和病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分类
    1.3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警惕感染性葡萄膜炎的发生
    3.2 重视葡萄膜炎的解剖分类
    3.3 加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病因分类
    3.4 关注葡萄膜炎新病种的报道

(10)抑阳酒连散治疗葡萄膜炎及视觉电生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于葡萄膜炎的研究概况
        1.1 病名及症状
        1.2 病因病机
        1.2.1 祖国医学的分型
        1.2.2 现代医家的认识
        1.3 辨证论治
        1.3.1 各位医家观点
        1.3.2 科学分型
        1.3.3 专方专药
        1.4 中医中药治疗葡萄膜炎的现代研究进展
        1.4.1 单味中药治疗
        1.4.2 复方中药治疗
        1.4.3 其他疗法
    2. 现代医学对葡萄膜炎的研究概况
        2.1 葡萄膜的解剖及生理
        2.2 葡萄膜炎的病因病机
        2.2.1 葡萄膜炎的病因
        2.2.2 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
        2.3 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
        2.3.1 按炎症部位分类
        2.3.2 按炎症性质和临床表现分类
        2.3.3 按病因分类
        2.4 诊断
        2.4.1 实验室检查方法
        2.4.2 辅助诊断
        2.5 治疗
        2.5.1 局部治疗
        2.5.2 全身治疗
        2.5.3 基因治疗
    3. 抑阳酒连散的组方及意义
    4. 视觉电生理的研究概况
        4.1 视觉诱发电位(VEP)
        4.2 视网膜电流图(ERG)
        4.3 视觉电生理对葡萄膜炎的研究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标准
        1.1.1 诊断标准
        1.1.2 病情轻重分级
        1.1.3 纳入病例标准
        1.1.4 病例排除标准
        1.1.5 剔除病例标准
        1.1.6 终止试验和撤出试验标准
        1.2 病例来源
        1.3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观察周期
        2.3 检查仪器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判定标准
    3. 统计方法
结果
    1. 疗效分析
    2. 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3. 治疗后睫状充血消退情况比较
    4. 治疗后角膜后沉着物(KP)吸收情况比较
    5. 治疗后房水细胞细胞吸收情况比较
    6.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7.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8. VEP结果比较
    9. ERG结果比较
    10. 安全性指标观测
讨论
    1. 抑阳酒连散的意义及现代研究
    2. 视觉电生理的现代研究
    3. 葡萄膜炎的治疗体会及视觉电生理结果的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内因性葡萄膜炎354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D]. 赖德培(Thanakorn Theerakarunwo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2]中国葡萄膜炎的研究进展[J]. 杨培增,杜利平. 中华眼科杂志, 2019(04)
  • [3]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Behcet病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研究[D]. 吴含青.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3)
  • [4]祛风活血丸对EAU大鼠模型Fas/FasL表达的影响[J]. 易妙,喻京生,龙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6(04)
  • [5]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J]. 朱江,孙红艳,吴艳,黄振平. 国际眼科杂志, 2016(10)
  • [6]葡萄膜炎复发率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D]. 任文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6(05)
  • [7]1215例葡萄膜炎患者葡萄膜炎类型与病因分析探讨[J]. 柳小丽,苏冠方,肖骏.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5(02)
  • [8]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研究[J]. 解孝锋,崔浩,王兴荣,卢弘,宋继科,郭大东,毕宏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1)
  • [9]742例葡萄膜炎的类型和病因分析[J]. 滕克禹,宿艳,邓丽娅,陈丽丽,王小青.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03)
  • [10]抑阳酒连散治疗葡萄膜炎及视觉电生理的临床研究[D]. 董京京.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内源性葡萄膜炎354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