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的惊人技能

小动物的惊人技能

一、小动物的惊人本领(论文文献综述)

赵亚鑫[1](2021)在《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学前阶段是幼儿音乐启蒙和发展的关键期,而音乐游戏又是幼儿园的重要游戏种类之一。在当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大背景下,广大幼儿教师逐渐知悉艺术领域教育理念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尝试革新,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质量也有了一定的起色。但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观念始终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幼儿园音乐游戏价值的充分体现成为亟需破解的难题。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半静态、半肢体动作的单一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幼儿的音乐学习,因此有必要探寻一种适合幼儿音乐学习、符合幼儿思维特点的音乐教学法将幼儿园音乐游戏的价值充分体现,那么以“体验先于认知”为核心理念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两者可谓天作之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实现音乐游戏由抽象到具象的转变,由被动听到主动做的跨越以及在幼儿的成长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为切入点进行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幼儿园音乐游戏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了解到当前幼儿园音乐游戏实施现状并不理想,幼儿园音乐游戏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对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有现实需求。其次,通过探寻音乐与游戏的天然联系,剖析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契合点,凝练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现实价值,论证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是适合幼儿学习音乐的有效方法且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可行性。再次,选取S市F幼儿园大班40名幼儿为实践探索研究对象,制定实践探索方案,通过行动研究法围绕听辨反应游戏、歌舞游戏、表演游戏的音乐游戏形式以“计划-实施-反思-调整”的螺旋循环上升行动模式开展两轮行动,逐步优化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最后得出实践探索的结论并进行反思,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第一,与实践探索前非参与式观察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中幼儿的表现相较发现通过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的实施,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明显提高,兴趣更加浓厚,情绪更加高昂,注意力更加持久,对音乐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逐渐变得更加坚韧、开朗,越发灵敏、越发自信,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也变的丰富而深刻,更加乐于大胆地用个性的全身体动作去传情达意。第二,通过实践磨课呈现出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小中大班教学活动设计,以期为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为一线幼儿园教师提供实例参考与启发,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为推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我国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推波助澜。第三,总结出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建议,以期提供一定的启发参考。

郑仪东[2](2020)在《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文中提出民间故事是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的主要方式。民间故事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不但持久地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而且滋养了作家文学,无数作家从民间故事获得启发、产生灵感,亦或直接改编民间故事,创作出了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国的民间故事浩如烟海,种类齐全,精品众多,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审美趣味,是中华民族辉煌文化的标志和见证。民间故事因为承载着丰厚的民俗、历史、文化信息,而引起了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的重视,而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通俗的审美趣味却未能引起文艺学、美学同样的重视,此殊为憾事。究其原因,与民间故事缺乏作家文学所具有的艺术技巧性不无关系。民间故事具有人物类型化、情节模式化的特点,看似艺术上简陋粗糙,却能广泛传播、经久不衰,必有原因。本文希望一探民间故事的内部结构,揭开其产生持久魅力的原因。民间故事数量巨大,研究民间故事必须首先限定一定的文本为样本。本文选择中国东北地区的民间故事为研究样本。作为中华大家园的一部分,中国东北地区拥有几乎全部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且中国东北地区的民间故事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格,既能代表中国民间故事,又能体现独特的地域文化。东北三省及邻近的河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都已经出版各自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东北三省各县市大多编有本地的民间故事集,全面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为相应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民间故事看似五光十色,但又重复单一,同一类型的故事以多种异文的面目在各地出现,不同异文之间人物、情节、环境各不相同,但故事结构却惊人地一致。一篇篇具体的民间故事是以故事类型结构为核心,融合了本地的民俗、历史、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抓住故事类型也就抓住了故事魅力的关键。据此,本文以“故事类型”的角度审视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分析类型演变,挖掘故事结构,解读故事母题,探讨故事价值。本文选择从故事类型各自演变入手研究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为了揭示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各自演变的规律,本文比较了“蛇郎”型、“巧女”型、“灰姑娘”型、“狗耕田”型这四个中国东北地区最常见的故事类型与中国其它地区同一故事类型的故事。这四个故事类型在中国东北地区大都出现了如下变化:主人公的性别改变;主人公能力改变;中间者身份改变;情节残酷化;不合东北民俗的情节消失;多个故事类型组合为一个故事,等等。这些变化来自东北民众对民间故事的改造,体现了中国东北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审美趣味。中国东北地区曾长期处于荒蛮状态,东北民众深受神话思维影响,生活艰难,民风淳朴,使得传入东北的故事类型变得更加刚健有力、富有崇高的审美趣味。本文运用苏联学者普罗普的民间故事理论,以及法国叙事理论,依次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功能、行动元和回合。笔者发现,普罗普的民间故事理论虽然有很大的普适性,但在应对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却遇到障碍。普罗普提出一切民间故事有31项功能,而笔者发现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有33项功能,其中“刺探”与“获悉”合并为“获悉”,“加害”与“非分要求”合并为“加害”,增加“立誓”、“发横财”、“需要”、“交换”功能。这些功能分为主人公功能、反角功能和状态功能三类,大多成对出现。普罗普提出故事人物共有七种行动元:对头、赠予者、相助者、被寻求者、派遣者、主人公、假主人公。分析这七种行动元的彼此关系,可以将“相助者”区分为“助手”和“反助手”,将“助手”与“赠予者”合并为“助手”,将“假主人公”和“对头”合并为“对头”,设立“接受者”以标识承担任务者,设立“中间者”以标识故事中既可偏向主人公也可偏向对头的人物,并以“成功者”、“失败者”标识主人公与对头的身份。这样,将整理后的行动元关系制成如下行动元结构图:(?)故事回合由“起始功能”和“结束功能”相标识,以“谓语功能”推动回合的进展。故事回合可分为“打破生活的平衡”、“努力恢复生活的平衡”、“恢复了生活平衡”这样三部分。其中,“努力恢复生活的平衡”部分又可分为四个小回合:“赢取宝物”回合、“战胜对头”回合、“摆脱追捕”回合、“解答难题”回合。将这些回合连接起来,发现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的逻辑关系为:恶化可能→恶化过程→造成恶化→改善可能→改善过程→获得改善。各民间故事几乎都遵循这一逻辑关系,这是千千万万的民间故事都似曾相识的根本原因。故事类型由母题组成。本文尝试解读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中的四大母题:报恩、负恩、冒充、异婚,分别从民俗、心理、美学的角度探讨其产生根源及反复出现的原因。从中可以发现,东北民众深受“天人合一”思想及以萨满教为代表的宗教思想影响,敬畏大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对破坏自然。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是一座艺术宝库。在神话思维、民俗传统、故事结构方面,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都为作家文学提供了宝贵资源,树立了成功典范。要创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艺作品,就不能不从民间故事中吸取养料。要发展中国东北地区的文艺事业,建设东北地域文学,就必须开发、利用好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这宝贵资源。本文探讨了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与中国其它地区同一故事类型的区别,以及构成故事类型的母题之文化内涵,比较全面而系统地揭示了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特色及成因,并为其开发利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检验了普罗普的民间故事理论在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的适用性,修正了其理论的具体观点,绘制了人物行动元的关系图,归纳了民间故事回合的种类,揭示了民间故事回合推进的内部逻辑关系。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在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方面的空白,对进一步认识民间故事的艺术规律、开发利用民间故事资源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余卿[3](2020)在《促进4-5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4-5岁幼儿语言发展的要求和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专家、教师对体育游戏、教学活动组织方式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体育游戏中运用的情况,设计了适宜幼儿练习的促进4-5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体育游戏方案,并用数据、图片和问卷的形式将整个体育游戏方案设计及实验过程呈现出来,形成一套可实施的课程模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实施体育游戏方案、整理和分析实验前后数据、调查问卷,得出以下结论:1、促进4-5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开发,要明确以健康第一、快乐游戏、幼儿主体性为指南,创新幼儿语言表达方法,在体育游戏中结合语言表达,营造多样化的语言表达环境;遵循开发的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可行性原则;按照4-5岁幼儿生理、心理、动作发展为理论依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现状、体育游戏的特点为现实依据。2、在促进4-5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的开发与教学中,要坚持幼儿动·看·听·说“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理念;设计《小红帽历险记》为主题情景,明确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目标,帮助幼儿掌握准确的读音、提高词汇量和句子表述能力;幼儿按照传词、识图、讲故事等方式,进行语音、词汇或句子的表达,同时融合走、跑、跳、投、钻爬等活动方式,组织幼儿分组接力或集体参与,且要关注幼儿在进行体育游戏时语言练习的密度。3、体育游戏能促进4-5岁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对语音、词汇、句子等表达能力的发展都有显着性的改善效果;对身体素质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十米折返跑、双脚连续跳和走平衡木上有显着性的提高;除此之外,不同性别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没有显着性差异,实验前和实验后均是女性幼儿的语音、句子得分比男性幼儿高,男性幼儿词汇的得分比女性幼儿高,男性幼儿语音得分的增值大于女性幼儿,女性幼儿词汇和句子的得分增值大于男性幼儿。

康小妮[4](2020)在《课本剧在小学语文各年段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吕梁市创新双语学校为例》文中认为为了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真正发挥语文教育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课本剧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可将语文教材中的故事情节改编为戏剧形式,更为形象地揭示和呈现课文的思想教育意义,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使学生在知识接受、能力培养与品德养成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课本剧通过角色的扮演、情感的互动等路径,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它是一种寓教于乐、“学”与“做”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在国家推进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努力改变传统课堂中“以师为主”的教学策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而课本剧的应用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课本剧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赋予小学语文课堂在儿童教学中的新“生命”,符合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完善了儿童高效学习的新技能。然而,从当前小学语文各年段的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来看,课本剧的应用实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课本剧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时,未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征提出高效的教学方案。本文以吕梁市创新双语学校语文课本剧教学为例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了不同年级段学生对课本剧教学的体验与认知的差异与相似性的问题,针对课本剧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分年段教学的课本剧教学。即在实施方案中,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解为不同的研究对象,再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选取高效、适宜的教学方案;在课本剧实践教学后,结合课堂教学评价,及时反思学生活动中利弊。然后逐步帮助班级内全体学生成长与成绩的同步提升。本文探究小学语文各年段课堂教学中的课本剧应用方案和具体措施,可为小学语文课本剧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导和实例参考,有助于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杨琪[5](2020)在《小学第二学段童话习作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童话习作对第二学段学生想象思维和叙事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虽然童话习作教学已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一线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本文旨在探究第二学段童话习作教学现状及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性的借鉴。本研究基于童话理论、快乐教学法理论、文体教学理论、交际语境写作理论的相关成果,通过分析学生童话作品、调查教师童话习作教学现状,以探究小学第二学段童话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第二学段学生的童话习作出现幻想性较弱、故事情节不具体、语言夸张性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在激发学生童话习作兴趣,增强学生童话习作幻想性,丰富学生童话习作情节,生动学生童话习作语言缺乏有效指导。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优秀童话习作教学案例,提出四种教学策略:创设交际语境,增强习作兴趣;点亮幻想,拓展习作想象;策略引导,丰富习作情节;把握特点,生动习作语言。根据常见童话习作类型的特点,笔者整理出“麻雀变凤凰”、“奇幻世界”“尺寸比赛”、“故事新编”、“三个儿子”五大类型的相关教学策略。最后,笔者采用提出的教学策略对两篇童话作品进行具体的教学指导。笔者提出的教学策略,旨在指导学生写出更具童话特征的习作,帮助一线教师解决童话习作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习作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地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使其更合理地服务教学。

陈钰曦[6](2020)在《学生评价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以“介绍”教学为例》文中提出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一线语文教师也存在理论不足、缺乏实践等问题,特别是教学评价方面尚未形成体系。本文在已有的学生评价相关研究基础上,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中学生评价进行实践探索,以此来丰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口语交际教学与评价时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梳理国内外口语交际教学和学生评价的研究,并明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中学生评价的研究意义,阐释本研究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界定“语文(母语)口语交际”和“学生评价”的概念,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学生评价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价值。阐述学生评价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构建良好课堂生态的价值。第四章,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评价情况调查。通过自编问卷,分别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和二年级小学生为对象,调查教师应用学生评价的情况和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中实践的具体情况,并对其作出分析。第五章,学生评价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实践方式。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设计并在口语交际课堂进行学生评价的实践,记录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并对其进行效能分析。通过本研究发现,在口语交际课堂中应用学生评价能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口语交际水平得到提高。在实施学生评价时,教师要对评价内容进行筛选,指导学生明确评价指标,在日常教学中创设更多机会让学生进行评价实践活动,从“主导者”逐渐向“引导者”转变。

宁乐[7](2019)在《斯蒂芬·金小说的身体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当代作家斯蒂芬·金以数目众多的作品闻名于世,在世界文坛形成了广泛的影响。金是通俗小说家,国外学术界对其作品的文学价值曾有过多年的争议,但目前普遍持认可的态度。现阶段,国内外对于金的作品的研究多倾向于做内部研究,即从人物形象、故事主题、文化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鉴于文学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性,对金的作品进行外部研究也十分必要。如以身体叙事为载体,将内、外部研究相融合,从文本结构与叙述机制同故事主旨与故事内涵之间的有机联系层面对金的小说创作进行探讨,从而发现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则有助于提供一种审视金的创作之美学价值的全新途径。身体学的兴起和发展给文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身体叙事学不仅发掘了身体在现代叙述中的多种功能,而且阐释了身体元素对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两个层面的重要作用。依托身体叙事理论对金的作品进行再思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途径。作为一种叙事元素,身体在金的小说中扮演了诸多角色。在结构上,身体是故事的基本矛盾,也是金的小说叙事的基本线索;在内容上,身体有着隐喻性质,可以起到构建故事主题和深化故事现实意义的作用。从身体学出发去考察金的作品的文学价值是另一条有效途径。在金的作品中,有关身体的象征和隐喻、对社会现实的书写、对人性的挖掘、对人与社会间关系的刻画都具备着文学的教诲作用。从审美角度看,金的作品在文艺美学和政治美学上的完美结合是其文学价值所在。金的小说的文学价值首先体现在对当代家庭的关注上。在《凯丽》中,凯丽的“身体问题”是贯穿故事的主要矛盾,凯丽的悲剧是她身体的内部力量与单亲家庭、校园暴力、宗教信仰危机等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凯丽》的教诲作用则在于用凯丽的“身体悲剧”揭露了美国社会在教育、宗教和家庭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惊鸟》中的女性身体是故事的核心叙事要素,引领着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终结。多萝丝与维拉的“身体遭遇”是20世纪中期美国女性生存状况的文学书写,她们在身心上承受的伤痛也代表着女性反抗男权制度下的不幸婚姻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惊鸟》的政治美学价值则在于揭示了男权社会对女性身心上的戕害;《一号书迷》以身体叙事为手段塑造了安妮“女魔鬼”的形象,安妮和保罗对“身体控制权”的矛盾也是不断推进叙事的动力。金通过保罗和安妮你死我活的斗争表达了对当代西方社会男女性别气质失衡后果的思考;《噩兆》中家庭成员的“欲望身体”是引发悲剧的主要因素,他们在情感、婚姻和财务上出现的种种危机均来自美国社会固有的问题,《噩兆》的文艺美学价值与政治美学价值统一于由身体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之中;《宠物公墓》中美国中产家庭成员的“身体危机”是故事的核心矛盾,金通过普通人的离奇遭遇透视了美国社会面临的伦理道德困境。金的小说的文学价值还在于反映了冷战时期美国的政治生态和民众心理状态。《神秘火焰》中的身体叙事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故事的政治美学价值体现在金揭露了冷战时期美国政府的极端身体政治策略,批判了美国式民主的虚伪性;《死亡区域》中约翰尼的身体与自我身份之间从妥协到抗争的关系构成了故事的叙事线索,约翰尼不断追求自我价值过程中的遭遇也反映了冷战后期美国民众对选举制度的质疑、对冷战、越战、水门事件构成的政治环境所持的悲观情绪;《迷雾》中的身体叙事具有烘托主题的作用,其故事的政治美学价值在于反映冷战时期由军事试验和环境污染给美国人带来的生存危机和信仰危机。金的小说的文学价值也体现在对未来人类社会形态的担忧上。《漫漫长路》中的身体元素在建构人物和推进叙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事的内涵在于借助人性弱点探索人的异化问题,同时抨击了“美国梦”的虚伪性;《奔跑的人》中以理查为首的民众抵抗自己身体被“物化”的过程是故事的主线,金借反乌托邦社会中身体成为“消费品”的事实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揭示出现代人空虚的精神世界;《手机》中被手机控制的人类身体是对现代人被科技异化的隐喻,其中人类对工业空间的反抗则象征着现代人在后工业时代面对的生存困境。金的小说在大众文化语境中得以广泛传播有着多种因素。金不仅继承了哥特式小说与惊悚小说使用恐怖、悬疑、离奇的情节吸引读者的创作形式,而且秉承了后现代思潮下的文学创作理念,其作品以身体叙事等后现代的叙事策略突破了传统的哥特小说和惊悚小说的藩篱,产生了后现代意义上的文艺美学价值;金的作品对社会现实的隐喻、对两性平等的追求、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对人类未来的关注足以支撑起作为“严肃文学”的内涵;金的作品由教诲功能体现出的伦理价值也对人类思考如何应对自身的未来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金的文学创作也存在着极高的政治美学价值。总体上,金的小说在叙事形式上拥有很高的文艺美学价值,在故事内涵和教诲作用上也存在很高的政治美学价值,二者统一于以身体叙事为主要手段的后现代书写之中,形成了文学的文艺美学价值对其政治美学价值的“增值”,因而在大众文化语境中能够备受读者与批评家的青睐。

陈英红[8](2019)在《论艾丽丝·门罗小说对传统人文主义的反思》文中研究指明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是加拿大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荣获20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高度评价她的小说对人性的精彩描绘,这是对她小说中深厚而独特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赞誉。她的小说以人性、理性、自由和伦理道德等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问题为主题,同时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发掘了另一个罕为人知的惊人世界,实践着消解绝对价值的创作主旨,并以断裂的、含混的,甚至矛盾的艺术方式予以呈现,与西方传统人文主义文学创作存在巨大差异。研究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西方传统人文主义思想的关系、探索她创作思想的形成原因,可为研究人文主义思想、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学创作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提供参考个案。西方人文主义于文艺复兴时期形成思潮,以对人的生存和价值的关怀为核心内容,以批判和重塑为其不断发展的动力。19世纪达到发展巅峰的西方传统人文主义逐渐表现出其忽略人自身局限和科学有限性的人类中心论、唯理性和科学论及世俗至上论的潜在隐患,这也成为其现代发展的瓶颈,并从19世纪末开始受到西方思想界的批判。随着20世纪反思传统观念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持续影响,思想界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批判也不断深入。艾丽丝·门罗深受尼采、海德格尔及其启示的反思传统观念的思想影响,其十四部短篇小说集就是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思想进行的反思,或者说是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的继承、批判与超越。艾丽丝·门罗的小说继承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中合理的一面:以摆脱宗教桎梏为出发点,关怀人自我保存的生存需求、尊重理性和科学对于消除愚昧和促进人自身发展的价值,也反对禁欲主义,肯定人们对现世的幸福追求。同时,她的小说更多地表现出以存在主义、视角主义、解构主义等为指导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思想的基础主义、绝对主义等不合理认知的反思。她的小说通过强调与人的主动性并存的人的被动性、展示自然的力量,证明了忽视人的局限性的人类中心论的狂妄;通过揭示绝对理性的虚幻和客观知识的主观因素,批判了漠视理性和科学有限性、确信理性和科学是解决人一切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的唯理性和科学论;通过呈现自由至上和利益为先的观念造成的社会道德困境,质疑了忽略自由限度和人与生俱来的责任的世俗至上论。艾丽丝·门罗的小说并没有停留在批判的层面,而是进一步对传统人文主义进行了重塑:抛弃人类中心论的妄想,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方式构建着眼于未来的人与自然融合一体的关系,并积极面对世界的偶然性;以具有亲和力的理性和科学观对待理性和知识问题,在理性与非理性的平衡中找到理性的最佳状态,在辩证法引导下正确看待知识体系,以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追求脱俗的世俗理想,寻求超越自我的自由,并建立关怀他者的伦理道德,以走出传统人文主义的世俗至上论造成的伦理道德困境。艾丽丝·门罗小说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充分体现了其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的反思。小说以非线性叙述、元叙述等表现离散性的叙事,解构文本的中心,也揭示人的被动性和世界的自在性,消解了传统人文主义的人类中心论;以复调、历史与小说相交融等表现不确定性的表述,质疑文本内容的确定性和真实性,瓦解传统人文主义的唯理性和科学论;以悖论和反讽、开放性的结尾等引起反思的方式,强调世俗至上论放任自由和利益追逐的危害,表明了自我超越的必要。艾丽丝·门罗小说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的反思源于作者的个人经历、加拿大社会文化环境及尼采、海德格尔等奠基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家族迁徙和个人成长中的磨难、女性生存的艰辛导致艾丽丝·门罗对传统人文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绝对理性、永恒价值等观念表示怀疑;而她矛盾丛生的家庭背景、文学熏陶、加拿大从落后的英属殖民地发展为超越宗主国的发达国家的历程让她确信事物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使她对传统人文主义的反思进一步深入;存在主义哲学、尼采和海德格尔思想及其所激发的哲学思想给她以启示并为她提供了反思传统人文主义的理据。艾丽丝·门罗小说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的反思,使其能批判地继承建立在传统人文主义思想之上的传统小说的精髓,并实现主题的拓展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具有积极的文学史意义。反思表达了小说主体间性审美立场和多向度的审美取向,表现了后现代的审美探索。同时,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传统人文主义反思是对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呼唤,也可作为新时期中国人文思想建构的借鉴,具有一定的思想和现实意义。

关晓晗[9](2019)在《陪同外国游客游览龙沙动植物园的口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是以译者陪同英国游客游览齐齐哈尔市龙沙动植物园的口译实践为口译文本来源。译者在陪同英国游客游览该园期间,对现场中文导游的导游词进行了口译。译者一方面要对导游所陈述的导游词进行交替传译,另一方面,要对英国游客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替传译,因此,本次口译实践对于译者来说是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释意理论认为,译者所要传达的是原语的意义而非原语本身。因此,应采用恰当的口译策略如增译、减译、语序调整等来传达语意并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同时,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尝试解决导游词口译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帮助英国游客更好地了解齐齐哈尔景区,感知中国文化。最后,对译者在陪同口译中所获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较可行的方法,也反省了口译时的不足。通过本次口译实践,笔者体会到释意理论对陪同口译实践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价值,也更加懂得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任重而道远,希望本实践报告能为导游词口译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胡冬林[10](2019)在《山林笔记(2011年11月—2012年1月)》文中研究指明写在前面的话五月,对哥哥来说,是快乐的,也是不幸的。2007年的5月4日,他将半个家搬到了长白山脚下的二道白河镇,开始了长达六年的半个森林人、半个写作人的快乐生活。201 7年的5月4日,他没有任何征兆的离开,让他的亲人和朋友们猝不及防……走的人绝尘而去,留下的人暗自神伤……201 7年5月2日晚上,接到哥哥的电话,约好第二天上午来我家,早饭后我便开始准备,想跟他

二、小动物的惊人本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动物的惊人本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1.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对幼儿发展的现实意义
        2.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与幼儿园音乐游戏融合的现状及不足
        3.基于个人的研究旨趣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综述
        1.相关概念界定
        2.相关理论基础
        3.关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研究综述
        4.关于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研究综述
        5.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4.观察法
        5.行动研究法
        6.研究资料的编码
    (六)研究工具
    (七)研究思路
二、幼儿园音乐游戏实施现状调查
    (一)幼儿教师对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理解不到位
        1.幼儿园音乐游戏目标制定偏移
        2.幼儿园音乐游戏组织形式不均衡
    (二)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丰富的身体体验
    (三)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有待普及应用,幼儿教师缺乏相应认知
    (四)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较少且形式单一
    (五)对以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开发幼儿园音乐游戏有现实需求
三、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一)音乐与游戏的天然联系
        1.音乐与游戏具有共通性
        2.音乐与游戏的审美活动对象都是人
    (二)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
    (三)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现实价值
        1.与《指南》、《纲要》精神相契合,有助于回应音乐游戏中的异化现象
        2.与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相适切,有助于丰富音乐游戏的教学形式
        3.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呼应,有助于实现音乐游戏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
四、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实践探索
    (一)实践探索的准备
        1.实践探索研究对象的选择
        2.音乐游戏目标的确立
        3.音乐游戏内容的设置
        4.音乐游戏实施的模式
        5.音乐游戏评价的形态
    (二)实践探索的过程
        1.第一轮行动——青涩的尝试
        2.第二轮行动——感知与创造
    (三)实践探索的结论与反思
        1.实践探索的结论
        2.实践探索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第二节 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三节 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选题的研究思路
    第五节 本文的整体结构安排
第一章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各自变化
    第一节 “蛇郎”型故事的变化
        一、主人公的变化
        二、留存了禁忌情节
        三、增加了睹物伤情的细节
        四、增加了试探的情节
        五、妻子化身为植物的情节消失
    第二节 “巧女”型故事的变化
        一、与其它故事类型嫁接
        二、巧女的力量发生变化
        三、巧女与外部势力斗争
        四、巧女变成了“巧男”
        五、出现外力协助
    第三节 “灰姑娘”型故事的变化
        一、主人公由女变男
        二、出现残酷情节
        三、“洞节奇缘”母题消失
        四、出现与日本故事相似的异文
        五、大幅度改造故事
    第四节 “狗耕田”型故事的变化
        一、角色改变
        二、突破了“兄弟矛盾”范围
        三、出现残酷情节
        四、出现“动物报恩”母题
    第五节 四大故事类型在东北的变与不变
第二章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结构研究
    第一节 功能论
        一、功能的划分
        二、功能的数目
        三、功能的顺序
        四、功能的类别
        (一)核心功能与辅助功能
        1、核心功能
        2、辅助功能
        (二)主人公功能、反角功能和状态功能
        五、功能的关系
    第二节 行动元论
        一、对行动元结构图的探究
        二、行动元结构图的试用
    第三节 回合论
        一、回合的界定
        (一)起始功能
        (二)结束功能
        二、回合的内部结构
        三、故事功能的回合结构
        四、普通故事的回合模式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母题研究
    第一节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报恩”母题
        一、“报恩”母题的民俗解读
        二、“报恩”母题的心理解读
        三、“报恩”母题的美学解读
    第二节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负恩”母题
        一、“负恩”母题的民俗解读
        二、“负恩”母题的心理解读
        三、“负恩”母题的美学解读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冒充”母题
        一、“冒充”母题的民俗解读
        二、“冒充”母题的心理解读
        三、“冒充”母题的美学解读
    第四节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异婚”母题
        一、“异婚”母题的民俗解读
        二、“异婚”母题的心理解读
        三、“异婚”母题的美学解读
第四章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价值研究
    第一节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神话思维价值
    第二节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民俗传统价值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故事结构价值
        一、人物类型化
        二、情节模式化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促进4-5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幼儿的语言发展有其特点和规律
        1.1.2 体育游戏对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有重要作用
        1.1.3 我国关于体育游戏对幼儿语言发展影响的研究比较薄弱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核心概念界定
        1.4.2 游戏对幼儿语言发展影响的文献计量研究
        1.4.3 游戏对幼儿语言发展影响的内容选题研究
        1.4.4 小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促进4-5 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开发的总体要求
        3.1.1 促进4-5 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开发的指导思想
        3.1.2 促进4-5 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开发的基本原则
        3.1.3 促进4-5 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开发的主要依据
    3.2 促进4-5 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开发的内容体系
        3.2.1 促进4-5 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的理念
        3.2.2 促进4-5 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的开发过程
        3.2.3 促进4-5 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的主题情景
        3.2.4 促进4-5 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的发展目标
        3.2.5 促进4-5 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的主要规则
    3.3 促进4-5 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开发的效果
        3.3.1 体育游戏对4-5 岁幼儿语音的影响
        3.3.2 体育游戏对4-5 岁幼儿词汇的影响
        3.3.3 体育游戏对4-5 岁幼儿句子的影响
        3.3.4 体育游戏对4-5 岁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附件6
    附件7
    附件8
    附件9

(4)课本剧在小学语文各年段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吕梁市创新双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选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课本剧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第一节 课本剧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课本剧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课本剧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课本剧的整体趋势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课本剧的现状调查——以吕梁市创新双语学校为例
    第三节 反馈与思考: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课本剧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章 课本剧在小学语文各年段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第一节 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应用课本剧的实施方案
    第二节 小学中年段语文教学应用课本剧的实施方案
    第三节 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应用课本剧的实施方案
第四章 小学语文各年段课堂教学应用课本剧的评价与反思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课本剧的教学评价——以吕梁市创新双语学校为例
    第二节 小学语文各年段课堂教学应用课本剧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文献
    二、期刊类文献
    三、学位论文
    四、论文集类文献
    五、外文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及心得体会
    附录一 :小学语文课本剧运用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二 :小学语文课本剧学习效果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三 :小学师生关于课本剧教学的心得体会
致谢
个人简介

(5)小学第二学段童话习作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语文课标对习作教学的新要求
        二、语文教材对童话习作的新安排
        三、第二学段童话习作的重要价值
        四、童话习作教学取得的成效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关于现有研究的总结
    第五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童话
        二、童话习作
        三、第二学段
        四、教学策略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第一节 童话理论
        一、童话的概念
        二、童话的特征
        三、童话与寓言的区分
    第二节 快乐教学法理论
    第三节 文体教学理论
    第四节 交际语境写作理论
第三章 小学第二学段童话习作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学生童话作品现状及分析
        一、学生童话作品的维度分析
        二、学生优秀童话作品赏析
        三、学生童话作品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教师童话习作教学现状及分析
        一、教师对童话习作教学的认识
        二、教师对童话习作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三、教师在童话习作教学过程中的困难
第四章 小学第二学段童话习作教学的基本策略
    第一节 创设交际语境,增强习作兴趣
        一、设置语境,驱动习作动机
        二、明确读者,强化习作兴趣
    第二节 点亮幻想,拓展习作想象
        一、提供多种形式,激发想象
        二、开展头脑风暴,丰富想象
        三、巧借幻想元素,驰骋想象
    第三节 策略引导,展开习作情节
        一、支架策略:架构童话情节
        二、反复策略:丰富童话情节
        三、比较策略:展开童话情节
    第四节 把握特点,生动习作语言
        一、夸张铺“面”,渲染奇幻
        二、拟人缀“点”,拉近距离
        三、象征似“线”,明晰主旨
第五章 几种常见童话习作类型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麻雀变凤凰型”童话习作指导
    第二节 “奇幻世界型”童话习作指导
    第三节 “尺寸比赛型”童话习作指导
    第四节 “故事新编型”童话习作指导
    第五节 “三个儿子型”童话习作指导
第六章 童话习作教学指导案例
    第一节 《一棵蒲公英》习作指导
    第二节 《小鸡找工作》习作指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小学中段童话习作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致谢

(6)学生评价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以“介绍”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的基本生活技能
        1.1.2 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
        1.1.3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在教学评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案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语文(母语)口语交际概念的相关研究
        1.4.2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相关研究
        1.4.3 学生评价的相关研究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语文(母语)口语交际
        2.1.2 学生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语用学相关理论
第3章 学生评价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价值
    3.1 学生评价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价值
        3.1.1 学生评价有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情
        3.1.2 学生评价有利于完善口语交际课堂评价体系
    3.2 学生评价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学习的价值
        3.2.1 凸显学生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2.2 符合小学生语言学习规律
        3.2.3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同伴和自我
    3.3 学生评价对构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生态的价值
        3.3.1 学生评价有助于激发课堂活力
        3.3.2 学生评价有利于体现人文关怀
第4章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评价情况调查
    4.1 教师在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应用学生评价情况调查
        4.1.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4.1.2 调查工具设计
        4.1.3 调查数据呈现
        4.1.4 关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中学生评价的语文教师访谈
        4.1.5 调查与访谈结果分析及问题呈现
    4.2 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参与评价的实践情况调查
        4.2.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4.2.2 调查工具设计
        4.2.3 调查数据呈现
        4.2.4 调查结果分析及问题呈现
第5章 学生评价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现实路径
    5.1 学生评价的实施准备
        5.1.1 评价目标
        5.1.2 评价对象
        5.1.3 评价方式
    5.2 学生评价的实施过程
        5.2.1 评价前期的课堂教学
        5.2.2 第一次资料收集与分析
        5.2.3 学生互评与自评的实施
        5.2.4 第二次资料收集与分析
    5.3 学生评价的效能分析
        5.3.1 评价维度对评价效能的影响
        5.3.2 评价者自身水平对评价效能的影响
        5.3.3 评价者参与评价的方式对评价效能的影响
    5.4 学生评价实施建议
        1 评价内容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让学生有话可说
        2 学生评价前要明确了解评价指标
        3 在日常教学中创设更多机会让学生进行评价的实践
        4 教师应转变观念,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A:调查问卷
附B:访谈提纲
附C: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学生评价表
致谢

(7)斯蒂芬·金小说的身体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斯蒂芬·金的创作背景与历程
        二、斯蒂芬·金小说的文学和文化影响力
    第二节 国外斯蒂芬·金研究述评
        一、早期研究
        二、中期研究
        三、近期研究
    第三节 国内斯蒂芬·金研究述评
        一、人物形象研究的嬗变
        二、对哥特风格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三、作品主题研究的现状
    第四节 相关批评理论研究概述
        一、身体学的兴起
        二、身体学的发展
        三、身体叙事学的滥觞
    第五节 选题研究的学术价值、核心问题、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的学术价值
        二、选题研究的核心问题
        三、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身体压抑的现实书写
    第一节 《凯丽》对身体压抑与反抗的文学反思
        一、现代社会中压抑的身体
        二、畸形家庭中压抑的身体
        三、多重压抑下反抗的身体
    第二节 《惊鸟》对女性身体压抑缘由的思考
        一、不幸婚姻中压抑的身体
        二、逃离婚姻解脱的身体
        三、反制男权的女性叙事者
第二章 关于身体反叛的社会批判
    第一节 《神秘火焰》中对身体政治规训的反叛
        一、强权政治对身体的规训
        二、身体对极端规训的反叛
    第二节 《一号书迷》中身体“去势”与反叛的隐喻
        一、去势的身体与男性恐惧之源
        二、女性身体对权威的反叛
    第三节 《死亡区域》中身体状态对身份的影响
        一、身体对身份的反叛
        二、身份向身体的妥协
第三章 可然世界中绝望的身体形态
    第一节 《迷雾》:末日世界与被禁锢的身体
        一、身体被幽禁的末日景观
        二、末日世界中身体的抗争
    第二节 《漫漫长路》:独裁统治与被规训的身体
        一、独裁政府的身体政治
        二、畸形社会中冷漠的身体
    第三节 《奔跑的人》:反乌托邦中被消费的身体
        一、作为消费品的身体
        二、反抗暴政的身体叙事
第四章 社会危机中身体的尴尬境地
    第一节 《噩兆》:家庭危机中的身体境遇
        一、伦理危机中的身体现状
        二、家庭财务危机中的身体遭遇
    第二节 《宠物公墓》:身体危机下的家庭困境
        一、身体危机下失控的家庭秩序
        二、社会道德困境中的身体危机
    第三节 《手机》:后工业危机中身体的未来
        一、身体被科技异化的现实形态
        二、身体与工业空间的斗争
第五章 斯蒂芬·金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贡献
    第一节 斯蒂芬·金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创新
        一、后现代语境下金的作品之形式美学
        二、斯蒂芬·金小说的政治美学价值
    第二节 大众文化语境中金通俗小说的伦理教化意义
        一、大众文化语境中斯蒂芬·金小说的伦理诉求
        二、大众文化语境中斯蒂芬·金小说的伦理价值
    第三节 通俗小说对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意义
        一、斯蒂芬·金小说中的“后人类”与人类身体
        二、斯蒂芬·金的通俗小说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8)论艾丽丝·门罗小说对传统人文主义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0.1.1选题缘起
        0.1.2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艾丽丝·门罗研究现状
        0.2.2 国内艾丽丝·门罗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主要研究方法
        0.3.3 主要创新点
    0.4 传统人文主义的相关问题
        0.4.1 作为西方传统文化核心的传统人文主义
        0.4.2 传统人文主义的合理内核
        0.4.3 传统人文主义的现代发展瓶颈
第1章 艾丽丝·门罗小说对传统人文主义的传承
    1.1 对人生存需求的关怀
        1.1.1 对小人物的关注
        1.1.2 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观照
    1.2 对理性和科学价值的尊重
        1.2.1 对理性的认可
        1.2.2 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求
    1.3 对现世幸福追求的肯定
        1.3.1 对宗教教义的疑问
        1.3.2 对个人现世幸福追求的认同
第2章 艾丽丝·门罗小说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批判
    2.1 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
        2.1.1 主动性与被动性相统一的人
        2.1.2 自在的世界
    2.2 对唯理性和科学论的批评
        2.2.1 绝对理性的虚幻
        2.2.2 客观知识的主观因素
    2.3 对世俗至上论的驳斥
        2.3.1 自由至上的危害
        2.3.2 利益为先的隐患
第3章 艾丽丝·门罗小说对传统人文主义的重塑
    3.1 和谐的人与世界
        3.1.1 人与自然的融合
        3.1.2 人与充满偶然性的世界的和解
    3.2 具有亲和力的理性和科学观
        3.2.1 平衡的理性观
        3.2.2 辩证的知识观
    3.3 脱俗的世俗追求
        3.3.1 超越自我的自由
        3.3.2 关怀他者的伦理道德
第4章 艾丽丝·门罗小说中传统人文主义反思的艺术表现
    4.1 解构人类中心论的离散性叙事
        4.1.1 意识流的涌动与非线性叙述
        4.1.2 不可控的现实与元叙述
    4.2 消解唯理性和科学论的不确定表述
        4.2.1 视角的局限与复调
        4.2.2 不可回避的主观性与历史和小说的交融
    4.3 质疑世俗至上论的反思性手法
        4.3.1 失望的贪念与悖论和反讽
        4.3.2 无疾而终的过度欲求与开放性结尾
第5章 艾丽丝·门罗小说的传统人文主义反思探因
    5.1 艰难的个人经历与传统人文主义反思的诱因
        5.1.1 家族遭遇和成长的磨难
        5.1.2 女性生存的艰辛
    5.2 独特的文化环境与传统人文主义反思的深入
        5.2.1 成长环境和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
        5.2.2 边缘中崛起的加拿大文化
    5.3 20世纪的哲学思想与传统人文主义反思的思想基础
        5.3.1 存在主义思想的熏陶
        5.3.2 尼采和海德格尔哲学及其启示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
第6章 艾丽丝·门罗小说中传统人文主义反思的意义
    6.1 文学史意义
        6.1.1 传统文学人文主题与艺术手法的扬弃
        6.1.2 后现代文学人文主题与艺术手法的创新
    6.2 审美意义
        6.2.1 主体间性的审美立场
        6.2.2 多向度的审美取向
    6.3 思想和现实意义
        6.3.1 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新探索
        6.3.2 中国新时代人文思想建构的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陪同外国游客游览龙沙动植物园的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中文摘要
Chapter One Interpretation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Interpretation Task
    1.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pretation Task
    1.3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Interpretation Task
Chapter Two Interpret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parations for Interpretation
        2.1.1 Choice of Interpretation Theory
        2.1.2 Preparation of Interpretation Tools
        2.1.3 Interpretation Schedule
        2.1.4 Making of Glossary
    2.2 Interpretation Process
    2.3 Quality Assessment
Chapter Three Interpretation Case Analysis Based on Interpretive Theory
    3.1 Interpretation Difficulties
    3.2 Applic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3.2.1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3.2.2 Inversion and Reorganization
    3.3 Application at Textual Level
        3.3.1 De-verbalization
        3.3.2 Comprehension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Reflection on Interpretation Practice
    4.2 Deficiencie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Appendix Ⅱ Glossary
Acknowledgements

四、小动物的惊人本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D]. 赵亚鑫. 大理大学, 2021(08)
  • [2]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研究[D]. 郑仪东. 吉林大学, 2020(08)
  • [3]促进4-5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体育游戏开发研究[D]. 余卿.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4]课本剧在小学语文各年段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吕梁市创新双语学校为例[D]. 康小妮.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5]小学第二学段童话习作教学策略研究[D]. 杨琪.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6]学生评价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以“介绍”教学为例[D]. 陈钰曦.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斯蒂芬·金小说的身体叙事研究[D]. 宁乐. 吉林大学, 2019(02)
  • [8]论艾丽丝·门罗小说对传统人文主义的反思[D]. 陈英红. 湘潭大学, 2019(12)
  • [9]陪同外国游客游览龙沙动植物园的口译实践报告[D]. 关晓晗.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9(02)
  • [10]山林笔记(2011年11月—2012年1月)[J]. 胡冬林. 作家, 2019(03)

标签:;  ;  ;  ;  ;  

小动物的惊人技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