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企业家的“所有权意识”从何而来?

国企企业家的“所有权意识”从何而来?

一、国企企业家的“主人翁意识”从何而来(论文文献综述)

张译心[1](2020)在《乡村公共空间的再造与村民主体性的成长》文中认为中国的城镇化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增长,近年来,已逐步进入放缓阶段。随着传统乡村社会自身的解构,以及城乡融合进程中现代行政制度、文化、消费模式对于乡土社会的重塑,乡村社会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现代性正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熟人社会的“差序格局”,并通过村民的主体意识和个体化表现出来。然而,城镇化的“冲洗”、公共空间的不足以及制度的缺位使得成熟健全的乡村自治并没有被真正建立起来。本文认为,“个体化”既是对传统乡村社会秩序的挑战,亦是公共性成长的必经之路。如何在当前农村人口资源大量外流的形势下积极营造开放包容的公共空间,为村民管理乡村事务、参与公共生活提供载体,同时顺应“个体化”的发展趋势,帮助和引导村民的主体性的成长,是发掘乡村善治之途的理想出路。

于敏慧[2](2020)在《阿米巴经营模式的适用条件分析 ——以A通信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王雪[3](2020)在《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认为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土地与住房供给的市场化改革迅速推进,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逐渐压倒使用价值,于是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以房地产为导向的空间重构。伴随着旧城区的物质环境、产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全方位升级,很多历史久远的传统邻里街坊遭到致命破坏。历史城区不仅是城市发展轨迹的实物见证,也是本土社区赖以生活的家园,承担着居民的物质、精神、情感和社会需求。从人文主义遗产保护视角,受资本支配的理性主义城市重构不仅造成历史肌理的结构性破坏,更是将承载着文化与记忆、向景观中注入了情感与意义的社区彻底解构,而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之间动态的、迭代的、具体的互动关系恰是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从空间正义视角,与社区福祉相悖的城市空间生产与分配机制暴露出资本扩张与社会公平之间的深刻矛盾,而保障社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实现遗产社会价值的前提。天津是一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同时也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先锋城市,其过往二十余年的城市建设历程暴露出经济增长、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之间的多重矛盾。论文以天津为例,基于对中心城区12个历史片区的社区调查(信息收集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围绕着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的关系展开研究,以期为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过程中实现历史环境延续性、社区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发展三者之间平衡的可行性策略提供现实借鉴,方能利于历史城区在当代生活中作为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论文各章以人地关系为线索展开,总体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建构历史城区中人地关系在不同语境下的理论体系(第2章),然后基于实证研究阐明当代城市人地关系破坏的表现及动因(第3、4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揭示不同人地关系对遗产保护的不同影响(第5、6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2章理清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议题中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按照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微观心理关照和城市权利关照三个维度建构理论体系;第3章分析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人地关系的普遍威胁及其在社区尺度的消极结果,并且以西沽南为例基于对人地纽带特征的详细分析揭示城市空间重构对本土社区的破坏作用;第4章分析这种人地纽带破坏在中国乃至天津具体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动力机制;第5章以兆丰路社区为例揭示了在居住需求与现实利益因素的介入下,人地关系恶化导致遗产保护面临来自社区的阻力;第6章通过考察老城厢拆除以后当地居民自发抢救老城文化的行为,展现了人地情感纽带对推动遗产保护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体现出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论文从人地纽带视角切入,将着眼点由城市遗产的实物对象转向其中容纳的社会群体,从人情化和正义性两方面使遗产社会价值的人本思想得到全面阐发。通过对社区的微观研究可以将历史环境中相对隐形的文化、心理和日常生活方面呈现出来,使旧城更新中的遗产去留争议从建筑文化和空间经济之间的价值权衡向社会层面扩充。而且,论文以当下中国城市最具争议性的危旧改造现象为背景,将遗产社会价值、城市权利、士绅化、失所等国际关心的议题落地本土化分析。

杨万寿[4](2019)在《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市场社会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中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潮。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戴维·施韦卡特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以及总结反思苏东社会主义实践失败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有三个主要特征,即生产性企业由其工人民主管理、日常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和新的投资由社会所调控。施韦卡特在探索研究资本主义替代方案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以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理论探索,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研究相关理论着作的基础上,对戴维·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不仅剖析了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还将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不仅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还展开了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内容包括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理论渊源。在论述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时可以看出,该理论受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西方资源配置理论的影响。本章指出,施韦卡特在研究马克思的经典着作的基础上吸收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合理性内涵,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表现为对民主的批判”;“马克思批判的只是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第三章: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内容包括“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以及“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第四章: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辨析。内容包括“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和非合理性。“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合理性表现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用车间民主代替资本主义的劳动工资制度;用投资的民主管理代替资本主义的资本市场。“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非合理性表现在:市场结构体系不完整;企业民主管理存在低效率;投资基金分配方式过于简单化;实现途径带有“乌托邦”色彩。第五章: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中国比较”。在将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和区别,并且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超越。虽然二者都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主张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联姻”、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但在制度环境、根本目标、理论实践等方面还存在区别。同时,本章还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超越,包括:指导思想的超越、领导力量的超越、政府职能的超越。第六章: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他山之石”。本文在研究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具有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借鉴价值。在理论方面的借鉴价值包括:非比较性研究方法的应用和替代制度理论的启迪。在实践方面的借鉴价值包括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开拓、资本主义非可持续性批判的理论省示、“经济民主”理论的民主意义。施韦卡特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在为其“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提供现实依据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其理论解释的对象。结论对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总结。虽然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有不合理性与不足,但是其模式创造性地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我们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意义。在当前深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我们更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借鉴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合理性内涵,并将其合理性内涵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理论。

王艳[5](2019)在《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创业者作为“双创”的主力军,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结构、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作为拥有新知识、高技术、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创业者,技术成果转化产生的社会效益更是高于普通创业的成效。但是,高技术创业企业占比低和初创企业失败率高的现实表明,科技人员创业的活力尚未被完全激发,技术创业者管理企业的成效并不理想。技术创业者囿于传统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没有形成转型的意识,加上知识和能力的限制,他们通常缺乏从事商业领域的经验与技能,转型为成功管理者并不容易,因此探究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的作用路径,帮助创业者转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国内符合条件的技术创业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技术创业、角色冲突、角色转换等相关理论,发现目前对创业者的成长研究较为匮乏,针对技术创业者主体的角色转换研究更是寥寥无几,且没有立足中国情境的理论。因此,使用扎根理论开展定性研究,构建国内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模型。本研究使用扎根理论方法开展对国内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研究。首先,确定10位符合条件的技术创业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网络、期刊、媒体报道等渠道收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编码分析,遵循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过程,得到了512个概念和36个副范畴、9个主范畴以及1个核心范畴。然后依据典范分析模型并结合访谈资料,分析归纳各个主范畴和核心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出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影响因素模型,并依据编码结果和访谈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阐释:技术创业者的个体传记特征是角色冲突的前因,个体感知到角色冲突后产生转型的心理意识,其中个体对转型的收益和成本的评估对此过程起到调节作用,然后转型心理意识作为中介促进个体采取试错反思行为,创业团队、社会参照规范作为外部情境因素对此过程进行调节,接着通过试错学习和反思学习促进成功转型,而外部环境则在整个角色转换过程中都起到调节作用。最后,本研究给出了增强技术创业者的转型心理意识、充分发挥创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强政策层面的制定与执行等对策建议,以促进技术创业者的成功转型。文章的最后总结了本研究在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时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方向。

蔡鹭芳[6](2019)在《人保财险厦门市分公司企业文化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企业文化既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推动力,也是创新企业精神和思想工作的有效途径。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文化“软实力”对于提升企业经济“硬实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人保财险厦门市分公司现有企业文化的研究,对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优化,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引导企业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提升企业的软实力,不断提升企业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企业在新时期的跨越式发展,完成对标市场的经营主线,打造“厦门人保”新名片,全面推进公司转型发展。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厦门人保财险公司的企业文化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虽然人保集团有自己鲜明的企业文化,但作为一个厦门沿海的地市级分公司,在保险行业竞争激烈的时代,如何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形成自己企业文化特点,如何既有保险的行业特点又独有企业的文化底蕴,使业务获得跨越式发展。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整合提炼出适用于新时期背景下能够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创新发展的跨越式全新的企业文化优化方案。最后,为使企业文化优化方案得以顺利实施,提出了具体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支持。

沈根泉[7](2017)在《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今中外许多政权都兴办国有企业作为政府职能的延伸,拥有财政金融调控功能的现代国家更是如此。以建立公有制为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社会主义政权广泛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不仅是为了实现经济赶超战略,更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技术基础,选择国有企业制度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必然性,并赋予国有企业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与功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国营企业制度,在诸多方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但存在生产经营机制僵化、政企不分等问题。与计划经济相匹配的国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出现诸多不适应,形成大面积的亏损,由此开启市场化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为目标,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出现了社会主义性质弱化问题。国有企业死守旧体制不改革,将难以生存;但在改革中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将失去其存在价值。市场经济强调利益驱动机制,社会主义方向强调价值取向,既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非易事。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定位,重新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作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赋予国有企业特殊的经济政治职能,其社会主义性质功能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在改革中不断巩固和放大。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至关重要,要研究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对策措施,确保国有企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壮大。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宏观上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巩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确保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微观上要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等社会主义基因植入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之中,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将国有企业打造成为市场经济中的骨干企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支柱。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仅涉及指导思想、意识形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国有企业制度设计,还要确保国有企业改革符合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国有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现实问题。论文的总体框架分为导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主体部分为论证过程。第一部分是导论,阐述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之间的关系,介绍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归纳近年来与论题相关的研究成果,界定论文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概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共有五章内容:第一章,国有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必然选择。本章分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国有企业”,即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来源。探讨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论述,分析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之后的经济建设探索历程,论证为什么会选择国有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制度为什么对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端重要性,国有企业制度从理论走向实践,再从实践上升为国家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必然选择。第二章,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促使国有企业改革。本章分析“国有企业为什么要改革”,分析公有制理论付诸实践后国营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为什么会促使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逻辑是什么。从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有企业陷入困境,促使国有企业进行市场化改革。逐步探索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渐进式改革路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基本实现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融合。第三章,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及原因。本章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出现什么问题”,这是国有企业改革争论的核心。着重分析国有企业私有化、资产流失、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弱化、领导干部腐败、行政化倾向、职工主人翁地位弱化、垄断经营、功能偏离等问题的存在原因与严重后果,以及部分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博弈过程。第四章,国有企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功能定位再认识。本章论述“要不要国有企业”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国有制的实现形式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市场化改革之后的国有企业还存在哪些体现社会主义方向的性质与功能,如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实现共同富裕,等等。第五章,确保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若干对策。本章分析“要什么样的国有企业”问题,怎样才能使国有企业体现社会主义方向。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论述确保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若干对策,对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加强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建设、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提出对策和建议。第三部分是结语,通过归纳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之间的理论与逻辑关系,得出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基石、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通过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的结论。

李志龙[8](2015)在《国有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经济实体,已经表现出了它应有的作用价值,并将继续扮演助推中国经济腾飞的支柱角色。当今,企业的外部环境在持续变更,且速度在不停加快,因而国有企业意欲获得持续而高效的竞争优势,改革是其必由之道。具体来讲,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它要求一个企业的组织文化要同其组织结构、产权制度以及管理实践等相协调。然而,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所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管理方式都已经很难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相适应,并成为国有企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得以继续发展壮大的巨大障碍。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指出企业的组织文化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其作用于影响也已愈发明显。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已掀起了一场组织再造理论的热潮,价值我国正在面临的经济转轨,这些都必将会触及到国有企业的最深处,即它的组织文化层面。因而,对于国有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借由大量相关文献材料的阅读、分析与一系列国企的实地走访,阐述了国有企业自诞生之初到现在其组织文化的发展脉络及组织文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在明确了国有企业这一经济实体所具有的特殊性的同时也揭示了国有企业现阶段的组织文化建设工作所存在的诸般问题现象,再结合国有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及文化创新的相关原则,提出了国有企业开展文化创新工作的具体参考途径。本文研究的另一重点则是国有企业组织文化的传承问题。根据辩证思维,任何一个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相应的问题所在,因而在论及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目标跟原则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对于优良的传统文化因子的吸收与承袭。在一系列诸如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培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组建高素质的领导队伍以及在全组织范围内孕育一种学习型文化氛围等具体措施后,本文还提出了一个新兴文化如何做到有效落地的过程模型,旨在使经由传承与创新工作而形成的新组织文化能迅速而有效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以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最终助推我国经济的全面腾飞。

李静[9](2015)在《瓦解与重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形象的书写(1999-2011)》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工人阶级成为探讨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第二次大转型的核心议题,工人阶级也成为各种不同样式的艺术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本文试图借助对新世纪以来出现的小说电视剧、纪录片、电影、小说的分析,来重新梳理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瓦解的历史过程和再造的可能。本文所选择的作品无一不受“讲述话语的时代”的影响,在“去政治化”的时代中,工人阶级变成了必然要在历史中消失的“废墟”和“挽歌”。这种叙事深入到日常生活的细部,指认了是工人阶级承担了向市场转型的风险和成本的同时,也再现出工人阶级分化的现实。然而,这些叙事都未能把握和理解中国工人阶级形成和瓦解的内在关联,既无法真正进入社会主义建国运动所塑造的工人阶级的历史,也没有观照到工人阶级分化背后政党政治转型的社会现实。本文既是要将现实历史化,也是要将历史现实化。将现实历史化,就是把隐藏在当前工人阶级形成的悖谬性放置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才能看出这种悖谬性并不是全球资本借助中国城市改革的“春风”,通过国内的市场机制直接催生或者创造出来的,而是在内在于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构性矛盾,“90年代”的城市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为了应对80年代的改革试图克服这种结构性的矛盾失败之后所产生的危机。将历史现实化,就是不仅把社会主义工业化当成中国在落后的农业国基础上,建立军事重工体系的物质实践过程,更是将其视为确立底层劳动者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中的主体地位的自觉的文化创造,这对迫切需要“表述自我”,以打破政治上的沉寂状态的“农民工”来说,是一种获得平等的政治参与的可能性和合法性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传统。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谈建国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形成与消解,勾勒出中国工人阶级主体性的内在危机,第二部分谈工人阶级的瓦解,特别是有尊严的生活世界的消失;第三部分探讨底层化的工人阶级是否失去了阶级意识的问题,第四部分谈透过底层话语探讨尊严政治和再造工人阶级的可能。

包立峰[10](2012)在《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价值生态与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四个“更加”和四个“越来越”,凸显了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和时代价值。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价值体系的一个子系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占社会文化体系的比重不断加大,效用不断突出。如何正确理解和建构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培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的企业文化显得愈发重要。这不仅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企业人”或“组织人”是人的重要存在方式。企业文化既是人的价值观的集体表达,也是构建人的价值观的主阵地。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是一个企业对事物的价值排序。而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价值的前提是人的存在,人是价值的逻辑先在,否则价值无从谈起也毫无意义。因此,作为“企业公民”价值观综合表达的企业文化,其本身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概念,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企业“人化”的过程,这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的固有之意。一个问题是,是不是要求这些身份复杂的企业都要回答“为本”的问题;二是如何看待这些企业五花八门的答案、千差万别的价值追求和其外在的文化表现;三是如何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从这五花八门、千差万别的企业文化的背后寻找、提炼出共性的价值,通过“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的扬弃,实现个性价值与共性价值的统一、价值多元向一元的转化,并以“治民如治水”的引导而非堵截的方式,培育“以人为本”企业文化进而引向人类最高的价值取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目标。这是时代对当前企业的人本问题的历史拷问和企业必要的关切。本文在第一章厘定文化的本质及其生成与发展。虽然文化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纷繁复杂,形态各异,但文化的内涵及生成是一致的,都是对人的生命过程的解释系统,都是人对生存困境的努力超越进而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提升。同样,企业也是如此,文化之于人,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具有相同意义。企业文化是对企业的生命过程的解释系统,是企业对生存困境的努力超越进而提升了企业的本质力量。企业以生命形态存在,企业不仅要在法律上赋予企业独立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企业在文化上获得独立意识,用人性视角赋予企业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第二章探讨了企业文化界定与企业人化的过程,企业不仅仅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而且是企业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企业和人一样,同样是有需要、有感情、有愿景、有追求、有原则、有信条、有理念。所以,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企业的“人化”过程。让企业“人化”起来,为企业回答“为什么以人为本和如何以人为本”这一系列问题建构一个人性的话语体系。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产生背景、研究发展现状、发展脉络、历史演进的梳理,比较分析了当前国际上起主导作用的几种企业文化类型,突出了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优长与不足,在持有价值尺度的情况下,对企业文化的类型分析与比较。这样的比较不是简单区分当下谁优谁劣、谁好谁坏,也不能简单持有现实的考量尺度,要持有一个未来的价值指向的尺度,不能仅凭经济考量的尺度,更要持有人性的考量尺度,以人的发展这一终极目的进行考量。并把以人为本,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终极价值指向。第三章深入探讨了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与现实意义,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构架体系、作用机理以及兴起的背景并对中西方以人为本企业文化进行了综合比较。以价值尺度进行衡量,凸显出中国当前企业文化具有显着而深层的特征。基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价值体系二重性的影响,企业文化必然同样具有双重取向。这就注定了中国当代企业的价值追求具有双重使命,既要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又要创造精神财富的增长和积累,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现状,中国当代“以人为本”企业文化价值观的构建是现实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旨归,是时代的呼唤,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人本化管理的回归。第四章探讨了基于现实的经济基础、社会价值体系的双重属性等深层原因。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建构既有现实价值、现实必要和现实可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建构的现实误区、现实困境和非现实的价值指向性。主要是:目前在思想观念上往往把人视为“资本”而不是“根本”;简单地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人类中心主义”;过度强调公共价值而使企业丧失生机;片面强调“人”的外在形式,忽略“人”的内在本质。同时,现阶段对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理解上,不同程度地受传统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不仅如此,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在现实建构上也面临着更多的实际困境。首先,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的现实基础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与中国传统文化重农轻商思维有相悖之处;其次,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尚处于从旧有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向高级的生产关系过渡时期,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社会价值体系必然体现二重属性,作为社会价值体系的子系统,企业文化也必然表现为二重性,这就必须对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道德考量,对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的价值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体系的二重性进行分析。另外,对困扰构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现代思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义利观纷争、拜金主义文化、浪漫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文化进行批判。在此基础上必然会衍生出公平与效率、功利与道义、奉献与取酬、个人与集体、元与多元、局部与整体、目前与长远、道德人与经济人之间的人格分裂与价值紧张问题。基于这样的理论与现实困境,本文第五章提出建构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可能及其路径:一、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和科学发展观;二、奠定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基础——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价值多元与一元的和谐;三、提供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的路径;四、建构以人为本企业文化要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五、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的具体步骤,包括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生态环境、以人为本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构建的结构层次;六、构建中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扬重点阐述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主体培育——人的全面发展。即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要充分地重视人、正确地看待人、要有效地激励人、要全面地发展人。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是企业追寻终极意义和安身立命的根本。“以人为本”企业文化价值观的构建是历史的选择,是现实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实质。总之,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何以可能,如何可能?本文试图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和实现的路径。

二、国企企业家的“主人翁意识”从何而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企企业家的“主人翁意识”从何而来(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公共空间的再造与村民主体性的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乡村社会结构的两种分析框架
        (二) 关于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四、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一) 个体化理论
        (二) 公共空间理论
    二、核心概念
        (一) 个体化社会
        (二) 乡村公共空间
        (三) 乡村善治
第二章 田野概况和治理中面临的挑战
    一、田野基本情况
        (一) F村概况
        (二) “消失的”公共空间
        (三) 近10年间社会职业与经济发展状况
    二、乡村治理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 缺乏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
        (二) 未能构建“有效”的公共空间
        (三) 社会公共性不足
第三章 “秀美庭院”连片整治活动——乡村公共空间的再造
    一、“秀美庭院”连片整治活动
        (一) 政策提出的现实背景
        (二) 政府创新与村民参与的合力
    二、现代乡村公共空间的再造
        (一) 传统农民认知中的“公”与“私”
        (二) “庭院”——传统乡村公共空间功能的转变
        (三) 从实体性的公共空间到制度化的商谈模式
    三、政府-村委会-村民三方互动机制分析
        (一) 基层政权的战略“退出”与制度保障
        (二) 公共空间的再造与乡村社会关联的重塑
        (三) 个体村民的“增权”与“赋能”
第四章 乡村社会秩序“个体化”演变与村民主体性的成长
    一、“个体化”时代的社会分化
        (一) 社会职业与社会分层
        (二) 社会风险的积聚
    二、“个体化”社会的形成与演变
        (一) “下岗”——第一轮“个体化”的形成
        (二) 产业转型——第二轮“个体化”的形成
    三、“个体化”村民的主体性成长
        (一) 萌芽阶段——权利诉求和对社会公平感的呼唤
        (二) 发展阶段——个体发展视角下的公民责任回归
        (三) 成熟阶段——多元互动合作的治理局面
第五章 “个体化”时代的乡村善治从何而来
    一、乡村社会再整合的基础
        (一) 在容纳个性的基础上建立共识
        (二) 社会性的再造:实现更加优质的整合
    二、对于基层政府治理实践的启发
        (一) 坚持“中国之治”
        (二) 制度供给
        (三) 重塑公共空间和村民赋权
        (四) 产业依托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未来研究预期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情况
附件一
致谢

(3)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人文主义回归的广泛影响
        1.1.2 现实背景——中国后改革时代的“无地方性”城市重构
        1.1.3 研究契机——“三年清零”行动计划
    1.2 题目解析
        1.2.1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2.2 几个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辨析
    1.3 文献综述
        1.3.1 主体视角的人地纽带研究
        1.3.2 遗产保护中涉及本土社区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创新之处
    1.6 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调研对象与调研内容
        1.6.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第2章 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中围绕本土社区的理论体系建构
    2.1 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及其逻辑梳理
    2.2 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遗产社会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2.1 社会价值概念的形成背景——遗产价值格局的人本视角转向
        2.2.2 社会价值的概念涵义
        2.2.3 社会价值的思想要旨
        2.2.4 强化社会价值的实践探索——社区增权与赋能
    2.3 对本土社区的微观心理关照——“地方”视角下的人地纽带解读
        2.3.1 人地纽带何以形成
        2.3.2 人地纽带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
        2.3.3 人地纽带与遗产社会价值的联系
    2.4 对本土社区的城市权利关照——“无地方性”的经济根源及空间正义视角的价值矫正
        2.4.1“无地方性”的涵义
        2.4.2“无地方性”空间生产逻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剥夺式积累”
        2.4.3 历史城区更新的社会包容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城市普遍的“无地方性”及其导致的社区失落
    3.1“无地方性”的现实诠释
        3.1.1 无地方性的表现特征
        3.1.2 无地方性的传播媒介
    3.2 失所(Displacement)——无地方性城市重构对社区生活的影响
        3.2.1 失所的涵义与不同类型
        3.2.2 对物质与经济生活的消极影响
        3.2.3 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消极影响
        3.2.4 对地方认同的消极影响
    3.3 基于地方依恋反思旧城更新语境下的失所现象——以天津西沽南拆除计划为例
        3.3.1 旧城更新语境下研究地方依恋与失所的意义
        3.3.2 研究过程设计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4 对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促成“无地方性”的泛化士绅化进程及其本土化动力机制
    4.1 士绅化现象的全球传播及其引发的争议
        4.1.1 士绅化现象的普遍化、多样化及复杂化
        4.1.2 士绅化的两面性——藏匿于“都市复兴”背后的正义缺失
    4.2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发展状况
        4.2.1 市场转轨背景下中国城市士绅化的特征
        4.2.2 后改革时代天津旧城更新历程
        4.2.3 中国式士绅化在天津的具体表现
    4.3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历史工业街区为例
        4.3.1 工业街区衰败与复兴的供给端动因
        4.3.2 权威与营销策略合力推升的社会-空间升级——以棉三项目为例
        4.3.3 讨论——工业遗产空间复兴背景下社会价值的空洞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自由主义城市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三元悖论
    5.1 理论回顾
        5.1.1 旧城更新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5.1.2 遗产保护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5.2 研究方法
    5.3 案例地概况——矛盾丛生的兆丰路社区
        5.3.1 兆丰路社区历史沿革
        5.3.2 兆丰路社区的遗产价值与“非遗产”身份
        5.3.3 居住环境恶化与脆弱群体集中
        5.3.4 旧城改造计划的曲折进程
    5.4“拆”与“留”的矛盾
        5.4.1 政府视角——土地财政背景下天津城市遗产保护之瓶颈
        5.4.2 社区视角——积极的文化认同与消极的保护态度
        5.4.3 旧城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矛盾焦点
    5.5 讨论
        5.5.1 都市企业主义逻辑下历史街区空间再开发的社会代价
        5.5.2 历史街区的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对遗产社会价值的抑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建人地纽带的民间实践及其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
    6.1 案例地概况——天津老城厢的失落
        6.1.1 老城厢对天津城市的意义
        6.1.2 老城厢的地方破坏历程
    6.2 被迫失所过程中浮现的个人保护行为
        6.2.1 老城里人的恋地情结与失所创伤
        6.2.2 失所创伤激发的文化意识——民间有识之士自发保护老城文化、重建邻里社区
        6.2.3 家族纽带培育的文化责任感——名门后裔抢救老城大宅门文化
        6.2.4 乡邦文化自觉与自信——民间向政府谏言保留故城遗迹
    6.3 持续发酵的乡愁——老城文化保护行动向社会化发展
        6.3.1 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和规模化
        6.3.2 社区协作修复地方集体记忆
        6.3.3 遗产保护意识的成熟化——由情感依恋到文化认知
    6.4 民间自发的地方文化保护实践中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城市遗产保护前沿堆积的重重矛盾及其根源
    7.2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性
        7.2.1 关注本土社区是文化可持续与社会可持续的双重要求
        7.2.2 从人本视角重新解读老城区对城市的意义
    7.3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策略性建议
        7.3.1 价值观念转型
        7.3.2 可行性路径的起点
        7.3.3 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7.3.4 实践中对广泛社会动力的培育
    7.4 局限性与展望
        7.4.1 案例地有待多元化扩展
        7.4.2 信息收集渠道有待优化
        7.4.3 有待引入长线跟踪调查
        7.4.4 理论建构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参考文献
附录A 西沽南片区调查问卷
附录B 兆丰路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C 网络文章“即将消失的兆丰路”留言内容摘录
附录D 兆丰路社区居民向地方政府表达诉求的相关材料
附录E 实地调研及部分受访居民照片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2.1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苏东社会主义遭受挫折
        2.1.2 西方资本主义弊端显现
    2.2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
        2.2.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2.2.2 西方资源配置理论的影响
第3章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核心思想
    3.1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3.1.1 用车间民主取代资本主义中劳动工资制度
        3.1.2 在本质上与资本主义一样的商品和服务市场
        3.1.3 对投资进行民主管理
    3.2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
        3.2.1 生产性企业由其工人民主管理
        3.2.2 日常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
        3.2.3 新的投资由社会所调控
    3.3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
        3.3.1 “经济民主”的扩展
        3.3.2 资本主义向“经济民主”的转型过渡
        3.3.3 资本主义和平过渡的条件
第4章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辨析
    4.1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4.1.1 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4.1.2 用车间民主代替资本主义的劳动工资制度
        4.1.3 用投资的民主管理代替资本主义的资本市场
    4.2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非合理性
        4.2.1 市场结构体系不完整
        4.2.2 企业民主管理存在低效率
        4.2.3 投资基金分配方式过于简单化
        4.2.4 实现途径带有“乌托邦”色彩
第5章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中国比较”
    5.1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
        5.1.1 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5.1.2 主张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联姻”
        5.1.3 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
    5.2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5.2.1 制度环境的区别
        5.2.2 根本目标的区别
        5.2.3 理论实践的区别
    5.3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超越
        5.3.1 指导思想的超越
        5.3.2 领导力量的超越
        5.3.3 政府职能的超越
第6章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他山之石”
    6.1 在理论方面的借鉴价值
        6.1.1 非比较性研究方法的应用
        6.1.2 替代制度理论的启迪
    6.2 在实践方面的借鉴价值
        6.2.1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开拓
        6.2.2 资本主义非可持续性批判的理论省示
        6.2.3 “经济民主”理论的民主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技术创业的相关研究
        1.3.2 创业者角色冲突的相关研究
        1.3.3 创业者角色转换的相关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业
        2.1.2 技术创业者
        2.1.3 技术创业者的角色转换
        2.1.4 创业者与管理者的比较
    2.2 技术创业理论
        2.2.1 技术创业的定义与分类
        2.2.2 技术创业与学术创业
        2.2.3 技术创业的影响因素
    2.3 角色冲突理论
        2.3.1 角色概念
        2.3.2 角色冲突概念及分类
        2.3.3 角色冲突的来源与影响
    2.4 角色转换理论
        2.4.1 角色转换的内涵
        2.4.2 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3.1 研究方法
        3.1.1 扎根理论简介
        3.1.2 扎根理论研究流程
        3.1.3 扎根理论的适用性
    3.2 研究对象选取
    3.3 数据收集
        3.3.1 深度访谈
        3.3.2 二手资料
    3.4 范畴提取与模型构建
        3.4.1 开放式编码
        3.4.2 主轴编码
        3.4.3 选择性编码
        3.4.4 模型构建
        3.4.5 理论饱和性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4.1 模型阐释
        4.1.1 编码结果分析
        4.1.2 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4.2 对策建议
        4.2.1 增强技术创业者的转型心理意识
        4.2.2 充分发挥创业服务机构的作用
        4.2.3 加强政策层面的制定与执行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人保财险厦门市分公司企业文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1.3.1 国外相关理论及发展现状
        1.3.2 国内相关理论及发展现状
    1.4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企业文化的概念
    2.2 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
        2.2.1 人际关系学说
        2.2.2 需求层次理论
        2.2.3 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
    2.3 企业文化的特征及构成
        2.3.1 企业文化的特征
        2.3.2 企业文化的构成
    2.4 企业文化的价值与功能
        2.4.1 企业文化的功能
        2.4.2 企业文化的价值
第3章 人保财险厦门市分公司企业文化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人保财险厦门市分公司企业基本情况
    3.2 人保财险厦门市分公司企业文化现状
    3.3 公司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3.3.1 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滞后于企业发展
        3.3.2 企业制度文化存在不良发展
        3.3.3 企业行为文化存在缺失
        3.3.4 企业物质文化未形成独特品牌
    3.4 人保财险厦门市分公司企业文化问卷调查
        3.4.1 问卷设计说明
        3.4.2 问卷统计结果及分析
    3.5 公司企业文化问题成因分析
        3.5.1 企业文化组织不健全
        3.5.2 机关干部责任心不强
        3.5.3 企业内部缺乏沟通交流
        3.5.4 企业薪酬制度不够完善
第4章 人保财险厦门市分公司企业文化优化策略
    4.1 企业文化优化的指导思想
    4.2 企业文化优化的基本原则
    4.3 健全丰富公司企业文化的优化思路
        4.3.1 优化企业文化的物质表层
        4.3.2 建设企业文化的行为动态
        4.3.3 构建企业文化的制度骨架
        4.3.4 确立企业文化的精神灵魂
    4.4 企业文化优化方案内容
第5章 企业文化优化的实施举措与控制
    5.1 优化方案的实施步骤
    5.2 优化方案实施的主要着力点
        5.2.1 加强基础工作
        5.2.2 做好引导宣传
        5.2.3 改进用人机制
        5.2.4 构建学习型组织
    5.3 企业文化优化案例分析
        5.3.1 案例(一)
        5.3.2 案例(二)
        5.3.3 企业文化优化案例分析及建议启示
    5.4 优化方案实施的评估与修正
    5.5 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
        5.5.1 健全组织架构
        5.5.2 抓好学习培训
        5.5.3 建立考核机制
        5.5.4 营造舆论环境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如何实现业务跨越发展”调研问卷
附录B 人保财险厦门市分公司企业文化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7)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有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必然选择
    第一节 公有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一、公有制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设想
        二、私有制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
        三、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
        四、公有制生产关系将为推动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国有制理论与实践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国有制理论的突破
        二、斯大林时期的国有化改造运动
        三、斯大林模式国有制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国有经济的探索与实践
        一、争取国营经济对私营经济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建立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单一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第四节 社会主义实践必然选择国有企业制度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二、国有企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奠定基础
        三、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
        四、国内外形势促使社会主义国家选择国有企业制度
    第五节 国有企业制度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原则
        一、国有企业制度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二、国有企业制度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第二章 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促使国有企业改革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国营企业的运营模式与主要特征
        一、国营企业的经营机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二、国营企业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行政化管理模式
        三、国营企业的劳动关系:“铁饭碗”和“大锅饭”
        四、国营企业的非经济职能:企业办社会
    第二节 国营企业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一、传统的国营企业制度脱离我国生产力的总体发展水平
        二、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划分和基本路径
        一、建立生产责任制阶段
        二、实行承包制阶段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四、改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阶段
        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阶段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二、市场化改革
        三、理顺政企关系
        四、抓大放小
第三章 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公企业过程中的资产流失问题
        一、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公企业案例分析
        二、如何看待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资产流失问题
    第二节 国有企业日常经营中的资产流失问题
        一、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内部原因: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外部原因:国有资产监管不到位
        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原因:出资人职责履行不到位
    第三节 国有企业存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弱化问题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地位和作用变化情况
        二、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运转中缺乏制度保障
        三、管党治党不严使得国有企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第四节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腐败问题
        一、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政风险较高
        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腐败行为极大地削弱了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五节 国有企业行政化问题
        一、国有企业行政化管理的合理性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行政化倾向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行政化倾向偏离市场化改革的初衷
    第六节 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弱化问题
        一、改革前国营企业工人的政治经济地位比较高
        二、“理顺劳动关系”导致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弱化
        三、国有企业职工“碎片化”影响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的发挥
    第七节 国有企业功能偏离问题
        一、国有企业垄断经营问题
        二、国有企业上缴利润问题
        三、国有企业集体性福利腐败问题
        四、国有企业劳动用工世袭制问题
        五、国有企业之间职工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第八节 为什么会出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
        一、市场化改革与社会主义方向之间的矛盾
        二、政府与改制企业之间的博弈
        三、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博弈
第四章 重新认识国有企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功能定位
    第一节 国有企业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一、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
    第二节 国有企业关系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经济基础
        二、国有企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三、现阶段发展非公经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求调整生产关系
    第三节 国有经济主导国民经济发展方向
        一、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二、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骨干作用
        三、国有企业引领国家科技发展
        四、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关键要看影响力、控制力、带动力
    第四节 国有企业决定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一、国有企业改革为培育市场经济创造条件
        二、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主体
        三、国有企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第五节 国有企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力军
        一、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
        二、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待遇逐步透明合理
        三、国有企业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贡献
        四、真正的共同富裕只有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才能实现
    第六节 国有企业与非公企业的关系
        一、准确理解“两个毫不动摇”的内涵
        二、辩证看待国有企业垄断与集中问题
        三、国有企业为非公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第五章 确保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若干对策
    第一节 维护国有企业社会主义性质特征的基本思路
        一、如何认识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国有企业怎样表现出社会主义性质
        三、为什么强调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四、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节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一、建立经营者对所有者负责的国有资本经营体制
        二、将社会主义基因植入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三、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本特征和制度优势
        四、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必须落实在公司章程中
    第三节 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形势与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二、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把握的几个原则
    第四节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一、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劳动关系
        二、落实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三、切实维护下岗分流职工权益
    第五节 锻造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
        一、建立区别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
        二、树立符合国有企业特征的选人用人导向
        三、强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政治担当
    第六节 构建体现社会主义方向的国有资产监管格局
        一、现行国有资产监管格局及存在问题
        二、国有资产监管格局必须承担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职责
        三、国有资产监管格局必须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四、对国资监管机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监管绩效进行考核监督
    第七节 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创新举措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国有企业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构建和谐共享的劳动关系
    第八节 从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
        一、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做到公开透明
        二、落实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监管责任
结语: 国有企业在从严改革、返本开新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8)国有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1.2.2 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目标、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脉络与形成机理
    2.1 企业文化理论
        2.1.1 企业文化“四重奏”
        2.1.2 Schein组织文化三层次理论
        2.1.3 Hatch文化动态模型
        2.1.4 陈春花企业文化修炼理论
    2.2 企业文化
        2.2.1 文化的含义
        2.2.2 企业文化的定义
        2.2.3 企业文化的要素
        2.2.4 企业文化的结构
    2.3 国有企业文化
        2.3.1 国有企业
        2.3.2 国有企业文化
        2.3.3 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历史
        2.3.4 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有企业文化的传承
    3.1 国有企业文化传承的定义
    3.2 国有企业文化传承的原因
    3.3 国有企业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挑战
    3.4 国有企业文化传承的内容
    3.5 国有企业文化传承案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有企业文化的创新
    4.1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界定
    4.2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影响因素
        4.2.1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有利条件
        4.2.2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不利因素
    4.3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目标和原则
        4.3.1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目标
        4.3.2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原则
    4.4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内容
        4.4.1 品牌形象
        4.4.2 企业家的领导作用
        4.4.3 人本管理
        4.4.4 学习型组织
    4.5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案例分析
        4.5.1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推进企业文化创新的相关具体措施
        4.5.2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推进企业文化创新之举措所引发的思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有企业文化落地管理
    5.1 文化落地的含义
    5.2 文化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3 文化落地的原则
    5.4 文化落地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9)瓦解与重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形象的书写(1999-2011)(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重返工人阶级”的提出及其可能性
第一章 革命与生产:中国工人阶级主体性的建构与消解——从电视剧《钢铁年代》说起
    第一节“生活常态”遮蔽不了的“大时代”
    第二节“技术革新”的可能与不可能:社会主义建国时期工人阶级形成的难题
    第三节 社会主义内在危机与“改革者意识”的确立
    第四节“日常生活”问题的出现:阶级意识内在悖谬性
第二章 制造“废墟”的秘密:历史拐点处的《铁西区》
    第一节 国企改革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
    第二节 “废墟”的秘密与“有尊严的生活世界”的消失
    第三节 被遮蔽的“阶级意识”与可能
第三章 唱给工人阶级的“挽歌”:讲不出故事的《二十四城记》
    第一节 被“诗意”遮蔽的工厂与城市
    第二节 仿纪录片的背后——摄像机的权力
    第三节 “静物”装置下的“挽歌”
第四章 从钢琴到“钢的琴”:重构社会主义工人阶级文化的可能性
    第一节 “废墟”与抗争:社会主义工人阶级主体性的隐喻
    第二节 “钢”与“琴”:重返工人阶级的历史纵深和现实起点
    第三节 再造“钢的琴”:讲出的和没讲完的故事
第五章 “底层话语”遮蔽了什么?——从《那儿》、《问苍茫》看“阶级话语”的可能与不可能
    第一节 “底层文学”与重估“改革之痛”
    第二节 “代表性”危机与重返工人阶级的可能
    第三节 “底层话语”的双重遮蔽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价值生态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化及其生成
    一、文化的概念
        (一) 文化与文明
        (二) 文化与人化
    二、文化的根本特性
        (一) 文化的超越性
        (二) 文化的超验性
    三、文化的生成与意义
        (一) 文化生成的条件
        (二) 文化生成的主体
        (三) 文化生成的实践
        (四) 文化生成的价值
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本质及其生成与发展
    一、企业人化
        (一) 企业寿命
        (二) 企业寿命的遗传基因
    二、企业文化
        (一) 企业文化概念
        (二) 企业文化的人性化
    三、企业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一) 国际企业文化的产生背景
        (二) 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
        (三) 国际企业文化发展的脉络
        (四) 中国企业文化的历史演进
    四、企业文化的主导类型及特征
        (一) 日本企业文化的类型特征
        (二) 美国企业文化的类型特征
        (三) 欧洲企业文化的类型特征
        (四) 中国企业文化的类型特征
第三章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及其价值指向
    一、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一) 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
        (二) “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
    二、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及其架构
        (一)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属人价值观
        (二)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人文精神
        (三)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人性伦理
        (四)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人化形象
    三、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作用机理
        (一)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作用前提
        (二)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作用的路径
    四、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缘起
        (一)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的历程
        (二) 中国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的起因
        (三) 中西方人本管理的企业文化综合比较
第四章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的观念误区与现实困境
    一、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的误解与魅惑
        (一) 人是“资本”而不是“根本”
        (二) “以人为本”简单地等同于“人类中心主义”
        (三) 过度强调公共价值而使企业丧失生机
        (四) 片面强调“人”的外在形式,忽略“人”的内在本质
        (五) 共性的标准替代个性的选择
    二、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的现实困境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分歧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价值体系的二重性
        (三) 困扰构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现代思潮
第五章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现实建构
    一、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的指导原则——马克思人本观
        (一)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要坚定贯彻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二)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要坚定贯彻我们党的宗旨与社会主义价值观
        (三)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要坚定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奠定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基础
        (一)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历史基础和根本目的
        (二) 社会主义价值主体的普遍性
        (三)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价值指向
    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达成
        (一) 个人价值取向的社会属性
        (二) 价值体系多元与一元的转化
    四、建构以人为本企业文化要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
        (一) 义利合一
        (二) 义利并重
        (三) 公平效率
    五、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建构
        (一)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的原则
        (二)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的社会生态环境
        (三)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构的核心价值观培育
        (四)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构建的结构层次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国企企业家的“主人翁意识”从何而来(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公共空间的再造与村民主体性的成长[D]. 张译心. 苏州大学, 2020(03)
  • [2]阿米巴经营模式的适用条件分析 ——以A通信企业为例[D]. 于敏慧. 北京邮电大学, 2020
  • [3]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D]. 王雪. 天津大学, 2020
  • [4]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D]. 杨万寿. 吉林大学, 2019(02)
  • [5]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研究[D]. 王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人保财险厦门市分公司企业文化优化研究[D]. 蔡鹭芳. 华侨大学, 2019(01)
  • [7]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研究[D]. 沈根泉.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8]国有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管理研究[D]. 李志龙. 福州大学, 2015(05)
  • [9]瓦解与重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形象的书写(1999-2011)[D]. 李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6)
  • [10]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价值生态与建构[D]. 包立峰.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国企企业家的“所有权意识”从何而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