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瑶山旅游发展总体构想

锦绣大瑶山旅游发展总体构想

一、金秀大瑶山旅游开发的整体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郭文都,黄映,韦芳,马冰琼,杨振兴[1](2020)在《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桂泰”跨境旅游合作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与泰国合作交流日益紧密,在此基础上,"桂泰"发展跨境文化旅游是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跨境旅游的大背景下,从对壮泰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出发,分析中泰跨境文化旅游合作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桂泰"跨境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发展的新构想,以期为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积极的参考和有益的借鉴,从而促进广西旅游建设及经济发展。

陶丽珊[2](2019)在《湖北恩施女儿城空间生产及居民感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旅游消费的形式和内容正在发生变化,民族旅游的发展也催生出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的产生。居民是人地关系中的重要要素,民族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空间的感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旅游空间对当地的价值和地方意义。本研究以湖北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为考察对象,以空间生产为理论切入点,解析一个企业主导的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的生产过程与机制,并从文化原真性、地方依恋以及地方与民族的认同效应三个方面定量研究了当地居民对这一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的感知,从居住区域、民族、到访次数和年龄四个影响因素分析居民的感知差异,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恩施女儿城是由企业投资建设与运营、地方政府积极支持与推动、当地居民与游客需求驱动而生产出来的民族文化旅游空间,并逐渐成为具有恩施地方意义和土家文化特质的地标性空间。女儿城的空间实践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分别为居民核心诉求导向阶段和旅游者核心诉求导向阶段,企业始终以市场为指引,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女儿城的空间实践形成了两大空间,即建筑空间和文化空间,通过符号化与舞台化实现土家文化再生产,构成了具有可视化和体验性的民族文化旅游空间。女儿城的空间表征体现在当地政府和规划者对女儿城作为恩施旅游地标空间和土家文化象征空间的塑造上。女儿城的表征空间主要体现在当地居民将女儿城作为工作空间和休闲空间以及旅游者将女儿城作为旅游消费空间而开展的活动。女儿城的空间生产反映了以企业为代表的资本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民族文化空间的生产获取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质,空间成为资本再生产的重要载体。同时,在企业、政府、居民和旅游者四大空间生产主体的互动与磨合中,女儿城作为民族文化消费空间得以建构,实现了旅游情境下,民族文化的再生产。(2)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女儿城原真性的两个构成维度和居民对女儿城地方依恋的两个构成维度。女儿城原真性构成维度分别为体验原真性和客观原真性;居民对女儿城地方依恋的构成维度分别为对女儿城景区的地方依赖和空间认同。(3)在女儿城原真性感知方面,不同民族、不同居住区域的居民具有相对一致的感知,说明女儿城在土家文化的表达上得到本地居民的认可。到访次数越多居民原真性感知的均值越高。年龄对女儿城的原真性感知产生影响,老年人对女儿城的文化原真性感知最低。在居民对女儿城的地方依恋方面,总体来说到访次数越多,居民对女儿城的地方依恋感知越高。年龄对居民地方依恋感知产生影响,中年居民的对女儿城地方依恋的感知程度最高。在女儿城带来的居民地方认同和民族认同方面,年龄的影响比较显着,中年人的感知较高,老年人的感知最低。民族旅游的发展的确提升了居民的自豪感,产生一定的身份认同和地方认同。最后分析本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谢引引[3](2019)在《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乡村旅游地聚落空间变迁研究 ——以高淳国际慢城大山村为例》文中指出乡村旅游的发展深刻影响着聚落的形态演变和内部空间结构变迁。识别旅游影响下聚落空间的系列变迁既是对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的补充,也可为聚落空间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选择高淳国际慢城大山村为案例,基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运用深度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及文献整理等方法,探讨乡村旅游地的空间生产实践以及表征空间的建构过程,并结合多元主体理论对乡村旅游地聚落空间变迁的驱动力因素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政府、居民、游客等在聚落空间变迁中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从传统村落发展成乡村旅游地,大山村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并结合田野调查资料,乡村旅游地聚落空间的演化过程可分为缓慢发展、稳步发展、快速发展和深度发展四个阶段;②在乡村旅游地聚落空间演化的各个阶段,政府和企业自上而下的管控以及居民和游客自下而上对政府所塑造空间的内化和反抗过程共同促进了村落旅游空间的整体建构;③空间实践维度上,政府通过政策支持、慢城主题规训、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旅游服务设施的更新实现对传统村落的更新与改造。居民通过整体生活空间氛围的改善和单体住宅功能的更新实现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建构;④空间表征维度上,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聚落空间通过土地功能演化、文本图像、建筑景观等物质空间符号以及社会关系、节事展演等精神空间符号共同表征;⑤表征空间维度上,由于乡村旅游地活动者地方认同感的不同而产生的内化和反抗过程构成了大山村聚落空间变迁的再造实践,表征空间的形成是各主体空间实践和表征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⑥总体来看,乡村旅游地聚落空间变迁是各利益主体共同博弈的结果。其中,居民和资源禀赋为核心动力,政府和组织机构等构成外在动力,节事活动以及游客需求等为辅助动力。各要素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共同促进乡村旅游地聚落空间变迁。本研究基于中观和微观尺度,归纳和总结了乡村旅游地聚落空间变迁的特征,并对其驱动力进行分析,丰富了聚落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可为大山村聚落空间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参考。

谭华,郑巧[4](2018)在《空间生产视角下地方民俗文化的移植与传播——以恩施土家女儿城为例》文中提出发展民俗旅游是地方文化空间重塑的原动力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利用与传播。以恩施土家女儿城作为分析对象,从文化空间生产的角度切入,审视地方民俗文化的移植与再生产问题,讨论新的文化空间的形成、结构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在女儿城的主题文化生产过程中,通过移植本土民俗文化资源,构建了新的文化空间,创造了一个新的土家民俗文化"凝视场域",实现地方民俗文化"可参观性"的再生产,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共享性和多样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延续乡土记忆的文化空间。但必须警惕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由商业因素所导致的伪民俗现象对民族文化本真性的影响。

李锦云[5](2018)在《坚守与调适:乳源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文中认为瑶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支系繁多、分布广泛的民族。过山瑶是瑶族支系之一,在国内主要居住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过山瑶因不堪歧视与压迫,迁徙深山,过着“食尽一山,复徙一山”的生活而得名。一千多年来,过山瑶从未停止其迁徙脚步。部分过山瑶在明清时期先后跨越国界,到达东南亚地区,20世纪70年代后又逐渐跨海越洋到达欧美等国,最终成为一个世界性民族。过山瑶传统文化是瑶胞结合本民族意识、信仰、生活习惯并适应迁徙地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而逐渐形成的辨识度高、生命力强的文化形态。过山瑶传统文化内容和表现样式丰富:有适应山居生活的居住和饮食文化、记录历史与传说的服饰文化、歌颂祖先与祈求丰收的歌舞节庆文化、维持民族发展的制度文化、融合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及祭祀文化等。其文化精神内核是以“盘瓠”为中心,以《过山榜》、《家先单》、瑶族歌舞、瑶服、瑶绣为载体,以师爷为权威,全民参与的祭祀文化。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依赖于自然环境的相对封闭、内部社会环境的相对单纯以及封建政权对瑶族传统社会的羁縻统治,过山瑶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完整。传统瑶族社会中,瑶胞在师爷的主导下,将民族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并以民间传承的模式存续自己的文化。具体包括家庭传承、师徒传承、实践记忆传承、歌舞节庆传承、民间典籍传承等多种传承形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解放乳源瑶山并对瑶族传统社会进行了各项改造,过山瑶逐步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瑶山各项建设事业的开展,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遭遇多重新际遇,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第一,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变迁(包括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搬迁安置、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等),改变了文化传承主体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第二,国家权力的介入对瑶族社会的文化话语权进行重新调整,师爷的权威地位被弱化;第三,商品经济和市场观念在瑶区的逐步确立以及瑶区旅游事业的推进,改变了文化的呈现方式,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历史价值;第四,族群互动的深广度不断拓展改变了过山瑶传统婚姻制度和语言环境,社交圈的扩大改变了传统的文化结构。第五,大众媒介传播体系在瑶区的普及与完善,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性使过山瑶面对新环境时积极应对与调适。瑶胞与时俱进,坚守文化核心精神并充分利用多种传承模式不断保存并完善自己的民族文化。一方面继续发扬传统的民间模式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尝试官方传承模式和市场传承模式,为民族文化传播注入新的活力。具体措施为:第一,搜集整理传统文化古籍资料并刊印出版,对传统文化进行媒介化传承与传播;第二,激活传统文化民间传承模式的现代适应性;第三,开拓新的传承方式与渠道,如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通过打造“世界过山瑶之乡”文化品牌,开展民族文化旅游来进行开发式传承;建构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构及名录等。在不断尝试与完善的过程中,过山瑶传统文化既保持了传统优势、又适应了时代变迁的需要。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给当代民族文化传承的启示:第一,文化传承主体要抓住文化根本内核,保有文化自觉性与自信心;第二,文化不是僵死固化的,文化传承是一个“变中求稳,适应环境”的动态过程;第三,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既要充分激发自己的内生动力,又要紧跟时代,借助外力,多措并举。

王蕾[6](2018)在《广西地质公园空间分布差异及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景观为核心、融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的自然保护地和综合管理区域。地质公园在满足人们了解地球的奥秘、欣赏地质景观、增长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游憩与休闲的重要平台。因此,以地质旅游为核心的地质公园旅游,已经被国际上公认为可持续发展旅游。在地质公园开发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如地质公园内出现的地质遗迹资源掠夺式开发、地质遗迹资源盗采盗卖、基础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等,此外,还存在地质公园管理体制不健全、科普宣传不能适应公园发展和游客日益增长的对科普的需要、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不规范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地质公园发展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论文以广西地质公园建设发展为例,探讨了省(自治区)域范围内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归纳和总结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地质公园及地质旅游研究涉及地质、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广泛的领域。论文从地质公园的相关概念研究入手,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地质公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根据地质学、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理论和空间经济学理论等,构建了研究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论文对国内外有关地质公园研究的最新进展、广西地质公园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文献研究表明,地质公园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日益重视与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更加强调从空间结构、时间过程、组织序列、整体效应和协调发展等方面探求地质公园人地关系和调控的机理。注重研究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分析,重视高新技术、数理统计和定量模型等方法的应用。(2)广西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论文采用资料搜集、部门咨询、田野调查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和数据。根据这些资料和数据的挖掘,厘清了广西大地构造背景、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广西地质公园典型地质遗迹形成的地质演化过程、各类地质遗迹资源类型、等级和空间分布规律和结构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和研究;对广西地质公园资源保护、地质公园开发、地质旅游发展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广西地质资源丰富,地貌景观独特,尤其是广西岩溶地貌类型是世界上热带、亚热带岩溶发育最完全的地区之一,此外,广西还有丰富的岩浆岩(花岗岩)地貌、碎屑岩(石英砂岩、丹霞)地貌、火山岩地貌、以及海岸、海蚀地貌。这些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构成了广西地质公园的资源基础和地质旅游核心竞争力。在广西现有的15个地质公园中,岩溶地貌类型的地质公园共计8个,占绝对优势,碎屑岩地貌类地质公园2个,岩浆侵入岩地貌类1个,火山岩地貌类和综合型地貌类各2个。论文对广西不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等级、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筛选出其中最重要的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资源,为今后地质公园的开发、地质遗迹的保护提供了依据,为广西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地质资源维度的评价提供了标准。(3)广西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的辨析论文以地质地理背景为基础、以区域规划、空间经济学、人地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广西地质公园及地质遗迹资源空间分布的地质地理特征、生态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及空间分布差异,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在地质要素分区中,将广西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云开陆缘弧褶皱带、桂东北陆内褶皱一冲断带和右江弧后盆地褶皱带三大地质单元,不同地质单元内的地质公园,其地质特征有显着差别。流域及地貌分区中,有漓江、柳江峰林平原地貌、红水河峰丛洼地岩溶地貌、左右江峰丛洼地岩溶地貌和非岩溶区等四种类型区。不同流域及地貌类型区地质公园的分布不均,其中,岩溶地貌区地质公园的数量最多,反映出广西岩溶地貌发育突出的特点。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分区研究中,选取植被覆盖度、石漠化面积、水蚀厚度、风蚀厚度等指标,以及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利用ArcGIS软件及制图,计算出广西各县市的生态系统脆弱性程度,探讨地质公园所在地生态脆弱程度、石漠化程度,强调了当前地质公园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严峻性以及地质公园开发的适度性。经济区划研究中,将广西分为桂东北经济区、桂东南经济区、桂中经济区、桂南沿海经济区和桂西经济区五个经济区,其中,经济相对落后的桂东北、桂东南和桂西经济区,地质公园数量占有绝对优势,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桂中和桂南沿海经济区,地质公园数量较少,说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质公园建设诉求和愿望要大于发达地区。论文还采用最临近距离分析法测定方法,定量分析了广西地质公园点状、随机分布的状况,并以广西地质公园为点状测定对象,通过模型测定计算:广西现有地质公园的最邻近点指数R=4.24(>1),空间分布属于均匀分布型,另外,论文还利用变异系数、均衡度和均衡比系数方法,以广西14个地级市为单位,通过均衡比系数的确定,利用不同地市差异的面积、人口或经济指标,来反映地质公园空间分布均衡情况。从地质公园均衡比系数计算结果来看,广西地质公园分布均衡性处于中等水平。(4)广西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评价论文通过对地质公园发展的特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组织对地质公园评价、评估的要求,从广西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地质资源维度、社会经济维度、生态环境维度和公园管理维度四个准则层,26个评价指标,构建广西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参评各指标各性状的最优值作为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参照系,利用AHP-熵值法获得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并利用评价模型对广西15个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灰色关联投影值的计算,论文得出了广西15个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排序为: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北海涠洲岛国家地质公园>桂平国家地质公园>资源国家地质公园>都安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鹿寨香桥国家地质公园>罗城国家地质公园>浦北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大瑶山(金秀)(区级)地质公园>宜州水上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灵川县海洋山(区级)地质公园>环江文雅(区级)地质公园>灌阳文市石林(区级)地质公园>那坡(区级)地质公园。离理想投影值最近的几个地质公园为,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大化七百弄、北海涠洲岛、桂平和资源国家地质公园等5个地质公园。反映这几个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很好;其次为都安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鹿寨香桥国家地质公园、罗城国家地质公园和浦北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及大瑶山(金秀)(区级)地质公园,这几个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较为偏离理想样本值的地质公园有:宜州水上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灵川县海洋山、环江文雅、灌阳文市石林和那坡(区级)地质公园,反映这几个地质公园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因此,在未来的建设中,应针对地质公园存在的不足,采取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使地质公园向可持续发展好的方向转变。(5)广西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分析了广西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现状,提出了广西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级分类保护模式;从地质旅游的角度,探讨了地质旅游的开发策略,以及地质公园生态旅游、科普旅游的拓展;提出了重点打造两大地质旅游路线,将地质旅游融入广西全区旅游产业,设计适合地质公园发展的旅游产品等开发构想。论文从管理机构、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等三大系统构建了地质公园多级综合管理模式;从运营体系、保护体系和支撑体系探讨了广西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社区经济与扶贫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地质公园社区经济发展与扶贫的促进作用。总之,论文从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关系的协调,地质旅游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结合,地质科普教育体系构建,地质公园的管理体制的创新及法律法规建设,地质公园社区经济发展与扶贫等方面,构筑了地质保育、地质旅游、地质科普、公园管理和社区经济与扶贫“五位一体”的广西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路径。

韦胜灵[7](2017)在《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广西大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是1982年建立的以水源林保护为目的的保护区,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经过30多年的发展,保护区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保护区管理仍有待完善。论文以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为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文献查阅和调查问卷方法,通过对保护区的管理基础、机制、决策、实施过程及管理监督5个环节17个评价因素35个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评分调查,在问卷调查中保护区综合得分为75.14,综合评定等级为良好;论文以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和保护现状为基础,分析保护区现有的管理成效及其运行特点;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系统诊断影响保护区管理的主要影响因子,取得影响保护区有效管理的准则层5个因子权重排序如下:管理基础(0.3549)>管理实施(0.2854)>管理监督(0.1520)>管理机制(0.1234)>管理决策(0.0842)。通过对管理指标层相关因子综合分析,得出影响大瑶山保护区有效管理的突出问题主要有:管理机构不够完善,保护管理经费投入不足,社区参与管理不充分以及开发利用与保护存在较大矛盾等。在此基础上,针对保护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保护区建设、管理及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对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及发展方向提出系统性的管理策略,分别为:完善保护区功能定位及规划;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冲突;加强科学研究,有效推进保护区建设;完善管理机构及制度,优化管理职能;适度开展保护区生态旅游;协同保护区周边共同管理,探索联合保护之路;拓宽经费投入及管理等。论文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提高自然保护区系统管理水平提供可参考的范例依据。

韦贵方[8](2017)在《少数民族贫困村落旅游扶贫精准化研究 ——以金秀瑶族自治县平道村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在新一届中央政府方领导下,精准扶贫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茶的展开,旅游扶贫也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最重要的扶贫方式之一。而学界也对精准扶贫进行了诸多的理论研究,一直致力于挖掘和探索旅游产业在消除贫困问题上的潜力和能力,以旅游业带动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旅游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是否必然能起到扶贫的作用?在许多少数民族贫困农村地区,旅游扶贫虽然得到了重视,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工作,一些地方确实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在我国的旅游扶贫实践中也产生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扶贫资源浪费,扶贫效果差、民族传统文化遭受冲击,生态环境被破坏等系列问题。论文以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平道村作为案例,以当地旅游旅游扶贫实践为对象,以旅游扶贫相关理论为视角,以当地旅游扶贫现状为切入点,对该村进行长期的田野调查,以采访和观察为主要方式,贫困户为重点调查对象。以发现问题,进而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为目的。在参考前人“旅游扶贫”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针对当地实际情况的旅游扶贫精准化建议。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回顾了旅游扶贫、旅游精准扶贫、少数民族村落旅游扶贫等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文中出现的贫困、旅游扶贫、精准扶贫等相关概念定义进行了解析界定,阐述了与旅游扶贫的相关理论基础,如旅游精准扶贫理论、乘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第三部分包含了第三章至第五章,首先是把平道村作为案例,分析其旅游扶贫的基础条件,如社会经济、旅游资源等,然后对其旅游扶贫的实践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平道村旅游扶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存在问题可以总体分为旅游发展层面,及贫困群众参与层面。结合前人研究基础和当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当地旅游扶贫的指导原则,并提出了五条建议。第四部分为研究结论和展望,在前三部分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结论、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王凯[9](2017)在《广西西江经济带休闲体育产业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和体育产业市场趋于成熟,休闲体育产业也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内各地着力打造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休闲体育产业,并将其列入当地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划之中。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优势,要进一步整合资源、集聚优势,加快形成西江经济带。2014年7月《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标志着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6年“健康中国2030”提出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身休闲示范区、健身休闲产业带,给广西西江经济带休闲体育产业带来发展机遇。因此,研究广西西江经济带休闲体育产业资源的开发,对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布局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休闲体育产业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走访了来宾、柳州、南宁、百色等地,对广西西江经济带内赋存资源进行调查整理。并且运用SWOT分析法对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环境进行探讨,走访当地体育局、俱乐部相关工作人员、西江经济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对开发现实状况和区域发展空间布局情况进行了了解。结合广西西江经济带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性提出开发模式、策略,从空间布局和规划方面提出开发构想。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对广西西江经济带休闲体育产业资源开发基础的调研与分析。广西西江经济带休闲体育产业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可将其分为产业基础和资源基础两大类。从目前区域内休闲体育产业开发利用的现状看,虽然在发展中有较好的区位条件、有不断增大的消费市场、有多项品牌赛事的承办、有丰富的资源基础,但整体的消费水平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产业项目的开发规模较小、资源盲目浪费、区域内各市经济发展有一定差距、产业结构发展待转型、融资渠道方面存在局限性等问题。2.对广西西江经济带休闲体育产业进行空间布局。构建了“一核心、三组团、七片区”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布局。一核心:以南宁为核心;三组团:崇左-百色、柳州-来宾、梧州-贵港;七片区:南宁都市娱乐休闲区、柳州水上休闲运动区、百色户外休闲运动区、崇左体育边关文化区、贵港运动康复保健区、来宾民族文化休闲区、梧州休闲生态锻炼区。3.提出了五种开发模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发案例,即苏南地区、黑龙江地区、郴州地区。运用“点一轴”扩散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共生发展理论等区域经济学理论,从不同角度去构建适合广西西江经济带开发模式。①多品牌特色主题开发模式,打造以极限户外、水上运动、生态环保、民俗活动、竞赛表演为主题的休闲体育产业。②多资源融合开发模式,通过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民族文化、农业等资源相互融合发展的开发模式。③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构建以南宁为核心区,梧州、百色、柳州为发展区,崇左、来宾、贵港为辐射区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规划。④多区域竞合开发模式,以资源整合、市场融合、区域竞合、人才聚合为方向的区域共生发展。⑤民族文化开发模式,从传统民族节庆文化、民俗活动、民族体育旅游三方面构建休闲体育产业的软实力。4.提出六大开发策略。①统筹规划,促进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协同发力;②由点到面,整体布局,构建休闲体育产业示范区。③促进产业融合,建立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民族文化相融合的长效发展机制;④打造以休闲旅游为特色,品牌营销的宣传策略;⑤培养专业对口人才以及交通网络的打造,提高区域可达性;⑥促进区域一体化与产业整合,走持续发展的开发道路;本研究通过对广西西江经济带休闲体育产业资源开发进行分析,旨在为西江经济带建设做出贡献,补充和完善广西休闲体育产业相关理论的研究,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

唐梧茜[10](2016)在《旅游城镇旧城改造中的居住文化保护评价研究 ——以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例》文中提出居住文化在许多旅游城镇的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迫切需求,旅游城镇的旧城改造势在必行。然而,在众多旅游城镇的旧城改造实践中,旧城改造的居住文化保护问题引发了旅游发展的系列难题:“改造悲剧”层出不穷,具有文化气息的建筑被毁灭,居住习俗在消失,民俗风情在变味,文化气息渐行渐远,可持续的旅游发展变得遥不可及。做好城市城镇化旧城改造的居住文化保护无形中就是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更是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必行之路。本研究行文如下:首先,研究中总结了国内外旧城改造居住文化保护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文化空间”、“评价学”的相关理论,提取出“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研究方法。其次,梳理了国内学者对居住文化的相关研究,基于居住文化的内涵与结构,建立了以“民居建筑”、“居住习俗”和“精神观念”为主要评价层次的16项指标组成的居住文化保护评价指标框架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得到三个评价层次对于总目标的权重为0.490、0.326、0.184。再次,选取金秀瑶族自治县为评价实证样本,充分利用实地调查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向金秀居民和游客发放问卷,通过模糊数学法的数理计算,得出金秀居住文化保护评价结果:居民和游客都予以高度评价,其整体评价和三个层次的评价基本都认为保护的“较好”,金秀旧城改造的居住文化保护非常成功。最后,结合金秀实地调研的保护现状和评价结果,总结了其居住文化保护的成功之处,并提炼出旅游城镇旧城改造居住文化保护的启示与建议。

二、金秀大瑶山旅游开发的整体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秀大瑶山旅游开发的整体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桂泰”跨境旅游合作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桂泰”跨境旅游产业合作发展现状
    (一)跨境旅游合作区逐步建成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桂泰”跨境旅游新媒介
    (三)跨境旅游主要以政府为平台
    (四)广西与泰国旅游业发展悬殊
    (五)跨境合作旅游投资受到制约
二、桂泰跨境旅游产业合作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桂泰”跨境旅游比例失衡
    (二)跨境文化旅游缺乏整体深刻认知
    (三)“桂泰”地区交通方式未完善
    (四)中泰两国签证未完全简化
    (五)泰国旅游风险增高
三、基于文化传承视角下“桂泰”跨境旅游合作发展对策
    (一)营造桂泰双方跨境旅游大环境
    (二)深化跨境文化旅游合作
    (三)打造高度便利旅游通道
    (四)完善旅游安全机制

(2)湖北恩施女儿城空间生产及居民感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空间生产与旅游空间生产
        2.1.1 空间生产
        2.1.2 旅游空间生产
        2.1.3 民族地区旅游空间生产
    2.2 旅游地居民感知
        2.2.1 居民地方依恋感知
        2.2.2 居民原真性感知
        2.2.3 居民民族认同感知
    2.3 恩施州民族旅游相关研究
    2.4 研究述评
    2.5 理论基础
        2.5.1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
        2.5.2 地方感理论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3.1 质性研究
        3.1.1 观察法
        3.1.2 访谈法
    3.2 定量研究
        3.2.1 数据收集方法
        3.2.2 数据分析方法
第4章 恩施女儿城空间生产解析
    4.1 女儿城建设背景
    4.2 女儿城的空间实践
        4.2.1 空间实践的过程
        4.2.2 空间实践的结果
        (1)女儿城的建筑空间
        (2)女儿城的文化空间
    4.3 女儿城的空间表征
        4.3.1 政府构想的空间
        4.3.2 管理者规划的空间
        (1)物理空间的建设
        (2)人文空间的建设
    4.4 女儿城的表征空间
        4.4.1 居民的工作与休闲空间
        4.4.2 旅游者的消费空间
    4.5 女儿城空间生产的主体与机制
        4.5.1 女儿城的空间生产主体
        (1)社会企业主导
        (2)商家入驻参与
        (3)居民参与
        (4)旅游者消费
        (5)政府辅助
        4.5.2 女儿城空间生产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居民对恩施女儿城感知研究
    5.1 样本基本特征与信度分析
        5.1.1 基本特征
        5.1.2 数据的信度分析
    5.2 居民女儿城原真性感知
        5.2.1 女儿城原真性维度
        5.2.1.1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2 居民对女儿城原真性感知
        5.2.2.1 居住区域对女儿城原真性感知的影响
        5.2.2.2 民族对女儿城原真性感知的影响
        5.2.2.3 到访次数对女儿城原真性感知的影响
        5.2.2.4 年龄对女儿城原真性感知的影响
    5.3 居民对女儿城的地方依恋感知
        5.3.1 地方依恋维度
        5.3.1.1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2 居民对女儿城地方依恋分析
        5.3.2.1 居住区域对女儿城地方依恋的影响
        5.3.2.2 民族对女儿城地方依恋的影响
        5.3.2.3 到访次数对女儿城地方依恋的影响
        5.3.2.4 年龄对女儿城地方依恋的影响
    5.4 居民对女儿城的地方认同效应的感知
        5.4.1 居民地方认同的描述性统计
        5.4.2 居住区域对地方认同的影响
        5.4.3 民族对居民地方认同的影响
        5.4.4 到访次数对居民地方认同的影响
        5.4.5 年龄对居民地方认同的影响
    5.5 居民对女儿城民族认同效应的感知
        5.5.1 居民对女儿城民族认同的描述性统计
        5.5.2 居住区域对居民民族认同的影响
        5.5.3 到访次数对居民民族认同的影响
        5.5.4 年龄对居民民族认同的影响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女儿城的空间生产-资本推动的空间再生产
    6.2 居民对女儿城的感知-一致性与差异性
    6.3 不足与局限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乡村旅游地聚落空间变迁研究 ——以高淳国际慢城大山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聚落结构带来深刻影响
        1.1.2 乡村旅游将成为聚落空间结构变迁的重要力量
        1.1.3 旅游空间研究开始转向“空间生产”研究范式
        1.1.4 高淳桠溪国际慢城迫切需要对其乡村聚落空间进行调整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旅游地
        2.1.2 聚落
        2.1.3 变迁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2 空间生产理论
    2.3 乡村旅游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4 聚落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4.1 国外研究进展
        2.4.2 国内研究进展
    2.5 空间生产研究进展
        2.5.1 国外研究进展
        2.5.2 国内研究进展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3.2.1 空间统计数据
        3.2.2 实地调研数据
第4章 乡村旅游地聚落空间变迁过程
    4.1 大山村聚落空间各阶段特征
        4.1.1 旅游空间形成之前时期: 缓慢发展阶段
        4.1.2 旅游空间开始形成时期: 加速发展阶段
        4.1.3 旅游空间有序发展时期: 稳步发展阶段
        4.1.4 旅游空间极具创新时期: 深度发展阶段
    4.2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乡村旅游地聚落空间变迁
        4.2.1 空间实践: 相关主体在乡村旅游地聚落空间演变的作用过程
        4.2.1.1 抽象空间的实践
        4.2.1.2 日常生活空间实践
        4.2.2 空间表征: 聚落空间被旅游符号景观所塑造的过程
        4.2.2.1 物质空间表征
        4.2.2.2 精神空间表征
        4.2.3 表征空间: 活动者对空间表征结果的内化及反抗过程
        4.2.3.1 活动者对空间表征结果的内化过程
        4.2.3.2 活动者对空间表征结果的反抗过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村旅游地聚落空间变迁驱动力
    5.1 内在核心力
        5.1.1 文化内涵支撑
        5.1.2 资源禀赋基础
        5.1.3 居民意识觉醒
    5.2 外在推动力
        5.2.1 资本有效注入
        5.2.2 政府整体调控
        5.2.3 体制管理完善
    5.3 其他辅助力
        5.3.1 节事活动展演
        5.3.2 游客需求推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空间生产视角下地方民俗文化的移植与传播——以恩施土家女儿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文化空间生产的理论阐释
二、土家民俗文化空间的再生产策略
    (一) 女儿城的文化空间再现
        1.自然空间的重建
        2.人文空间的再造
    (二) 民俗文化空间的再生产逻辑
        1.民俗旅游推动了文化资本化
        2.消费主义加速了文化符号化
三、文化空间再生产与民族文化传播
四、必须警惕“伪民俗”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五、结语

(5)坚守与调适:乳源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现实价值
    三、研究现状
        (一)瑶族研究
        (二)过山瑶研究
        (三)文化传承研究
        (四)瑶族文化传承研究
        (五)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和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定性分析法
    六、文章采用的理论
        (一)文化适应理论
        (二)文化变迁理论
    七、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观点的创新
        (二)研究视角的创新
第一章 过山瑶的历史与文化
    第一节 瑶族历史发展轨迹
        一、瑶族的形成与支系
        二、瑶族的迁徙轨迹
    第二节 乳源过山瑶的由来及文化
        一、乳源过山瑶的形成与发展
        二、乳源县的环境
        三、过山瑶的传统文化概貌
第二章 过山瑶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
    第一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
        一、过山瑶的物质文化
        二、过山瑶的制度文化
        三、过山瑶的精神文化
    第二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主体
        一、师爷、长者是文化传承的权威表率
        二、全体瑶胞是文化传承的生力军
    第三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
        一、家庭传承
        二、师徒传承
        三、实践记忆传承
        四、歌舞节庆传承
        五、民间典籍传承
    第四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保障
        一、文化认同是传承的基础
        二、《过山榜》是传承的“内容”保障
        三、习惯法是传承的“法律”保障
        四、民族文化生活化是传承的“形式”保障
        五、共同的文化心理是传承的“情感”保障
第三章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新际遇
    第一节 环境变化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改变
        一、自然环境的改变:从仰仗敬畏到利用开发
        二、社会环境的改变:从封闭一体到开放多元
        三、环境变迁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第二节 国家权力介入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冲击
        一、国家权力进入乳源瑶区的历史回溯
        二、国家权力对瑶区文化传承权威人群的重置
    第三节 市场因素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一、市场观念在乳源县瑶区的生发过程
        二、瑶区旅游事业的创立与发展
        三、市场因素导致过山瑶传统文化商品化和展演化
    第四节 族群互动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一、乳源过山瑶的族群互动情况
        二、族群互动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改变
    第五节 大众媒介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一、乳源县过山瑶大众媒介的使用情况
        二、大众媒介对过山瑶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 过山瑶的文化坚守与调适
    第一节 过山瑶对民族文化的坚守
        一、传统文化资料的搜集与研究
        二、坚守民间信仰,传承祭祀文化
    第二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调适的举措
        一、调适民间传承模式,激发其现代适应性
        二、尝试新的传承模式,增加文化传承的方式
    第三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调适的效果
        一、过山瑶传统文化调适的成效
        二、过山瑶传统文化调适的问题
    第四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路
        一、群策群力,积极传承民族文化
        二、做好“过山瑶之乡”文化品牌的传播与维护
        三、搭建“立体多元”文化传统体系
结语
    一、过山瑶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B 调研图片

(6)广西地质公园空间分布差异及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论文选题项目来源
    1.2 问题框架和假设
        1.2.1 问题框架
        1.2.2 关于地质公园和地质旅游的几点假设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内容及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数据的获取
    1.5 关键问题和主要创新点
        1.5.1 关键问题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地质公园概述
        2.1.1 主要概念
        2.1.2 地质公园特征
        2.1.3 地质公园发展历程与现状
    2.2 地质公园研究理论基础
        2.2.1 地质学基础
        2.2.2 地质公园及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人地关系理论
        2.2.4 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理论——LAC理论
        2.2.5 空间经济学理论
    2.3 国内外地质公园研究概况
        2.3.1 国外地质公园及地质旅游的研究
        2.3.2 国内地质公园和地质旅游研究
        2.3.3 广西地质公园研究现状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广西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分析
    3.1 地理背景
        3.1.1 区位条件
        3.1.2 地形地貌
        3.1.3 资源条件
        3.1.4 气候特征
        3.1.5 社会经济及旅游经济概况
    3.2 广西地质遗迹资源
        3.2.1 地质背景
        3.2.2 地层遗迹资源
        3.2.3 岩石资源
        3.2.4 地质构造遗迹资源
        3.2.5 古生物遗迹资源
        3.2.6 地貌景观资源
    3.3 广西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
        3.3.1 广西地质公园概况
        3.3.2 广西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其他资源分类
        3.3.3 广西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其他资源及结构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地质公园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4.1 空间分区方法概述
    4.2 广西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特征
        4.2.1 地质要素分区特征
        4.2.2 流域及地貌分区特征
        4.2.3 生态环境脆弱区分布特征
        4.2.4 经济区划分布特征
        4.2.5 地质公园与贫困地区的空间关系
    4.3 广西地质公园空间分布定量测度
        4.3.1 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类型测定方法
        4.3.2 地质公园空间分布均衡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评价
    5.1 概述
        5.1.1 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现状
        5.1.2 可持续性中的空间、时间和系统质量
        5.1.3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标、对象和内容
    5.2 广西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2 地质公园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5.3 地质公园可持续性评价过程
        5.3.1 数据来源
        5.3.2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
    5.4 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路径
    6.1 路径一: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
        6.1.1 广西地质公园资源保护现状
        6.1.2 建立地质公园分级分类保护模式
    6.2 路径二:地质旅游创新模式
        6.2.1 广西地质公园地质旅游
        6.2.2 广西地质公园地质旅游开发构想
    6.3 路径三:地质科普教育体系构建
        6.3.1 广西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现状
        6.3.2 存在问题
    6.4 路径四:地质公园管理体制创新
        6.4.1 多级综合管理模式
        6.4.2 公园管理框架
    6.5 路径五:社区发展与地质旅游扶贫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与讨论
    7.2 建议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7)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外自然保护区发展研究概述
    1.3 国内自然保护区发展研究概述
    1.4 层次分析法应用简介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分析法
        2.2.2 实地调查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层次分析法
    2.3 调查对象及内容
    2.4 数据统计及处理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
    3.1 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
    3.2 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概况
        3.2.1 菌类资源
        3.2.2 动物资源
        3.2.3 植物资源
        3.2.4 植被资源
        3.2.5 旅游资源
    3.3 保护区建设现状概述
        3.3.1 基础设施建设
        3.3.2 科学研究
        3.3.3 管理机构及体系
        3.3.4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3.3.5 主要保护对象保护情况
第四章 保护区管理成效分析与评价
    4.1 基于问卷调查的管理成效分析
        4.1.1 管理基础分析与评价
        4.1.2 管理机制分析与评价
        4.1.3 管理决策分析与评价
        4.1.4 管理实施分析与评价
        4.1.5 管理监督分析与评价
        4.1.6 总体分析与评价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保护区管理体系分析
        4.2.1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及分析
    4.3 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诊断及评价
第五章 提升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的策略途径
    5.1 加强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规划
        5.1.1 合理确定保护区管理目标
        5.1.2 准确保护区功能定位
    5.2 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冲突
    5.3 加强科学研究,有效推进保护区建设
    5.4 优化保护区管理体系
        5.4.1 完善管理制度
        5.4.2 健全保护区管理机构
        5.4.3 理顺管理职能
    5.5 适度开展保护区生态旅游
    5.6 协同保护区周边共同管理,探索联合保护之路
    5.7 拓宽保护区经费投入及管理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广西大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得分问卷调查
    附录2 广西大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层次体系专家评价表
致谢

(8)少数民族贫困村落旅游扶贫精准化研究 ——以金秀瑶族自治县平道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目的及意义
        (三) 田野点的选取及概况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一) 国外旅游扶贫研究
        (二)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
        (三) 少数民族村落旅游扶贫研究
        (四) 旅游精准扶贫研究
第一章 少数民族旅游扶贫相关概念解析及理论支撑
    一、相关概念解析
        (一) 贫困
        (二) 精准扶贫
        (三) 旅游扶贫
        (四) 民族旅游
    二、少数民族贫困村落旅游扶贫相关理论支撑
        (一) 旅游精准扶贫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 旅游乘数理论
        (四)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二章 平道村的社会经济概况及旅游扶贫条件
    一、长垌乡社会经济及旅游资源概况
        (一) 社会经济概况
        (二) 旅游资源概况
    二、平道村的基本概况
        (一) 地理与人文社会概况
        (二) 主要产业结构和收入来源
        (三) 贫困程度及主要致贫原因
    三、平道村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
        (一) 旅游资源概述
        (二) 旅游开发综合评价
    四、平道村旅游扶贫优势及挑战分析
        (一) 平道村旅游扶贫优势
        (二) 平道旅游扶贫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 平道村旅游扶贫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平道村扶贫历程
        (一) 探索阶段
        (二) 参与阶段
        (三) 发展阶段
    二、旅游业及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一) 民俗表演场
        (二) 游客服务中心
        (三) 旅游厕所
        (五) 生态停车场和自驾营地
        (六) 山子瑶生态博物馆
    三、当前平道村旅游扶贫的模式
        (一) 政府引导
        (二)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四、平道村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 资金短缺,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决策效率低
        (二) 旅游项目同质化严重,瑶族文化利用不足
        (三) 旅游发展层次浅,贫困人口参与度低
        (四) 旅游人才缺乏,接待和服务能力不足
第四章 平道村旅游扶贫精准化的指导原则及对策
    一、平道村旅游扶贫精准化指导原则
        (一) 因村制宜,遵循旅游市场规律
        (二) 扶贫要注重“扶志”和“扶智”
        (三) 实施“立体式”扶贫,实现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
    二、平道村旅游扶贫精准化对策
        (一) 建立社区旅游企业,保障贫困人口利益,提高自我造血能力
        (二) 深入挖掘瑶族文化旅游项目
        (三) 延伸旅游价值链,扩展贫困群众旅游参与渠道
        (四) 发展特色农业和加工业,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
        (五) 依托景区带动,融入金秀旅游圈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一) 旅游扶贫是少数民族贫困村落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 少数民族贫困村落旅游扶贫问题存在共性和个性
        (三) 精准化是实现少数民族贫困村落旅游扶贫目标的重要保障
        (四) 少数民族旅游扶贫精准化需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二、展望
    三、不足之处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广西西江经济带休闲体育产业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休闲时代大环境的必然要求
        1.1.2 我国产业相关政策的利好形势
        1.1.3 区域体育产业资源开发的现实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休闲体育产业概念的研究
        1.3.2 关于休闲体育产业资源开发的研究
        1.3.3 关于西江经济带休闲体育产业的研究
        1.3.4 广西西江经济带休闲体育产业开发的理论基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实地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3 研究思路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广西西江经济带休闲体育产业资源开发的基础分析
        3.1.1 产业基础
        3.1.2 资源基础
    3.2 广西西江经济带休闲体育产业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3.2.1 优势分析(Strengths)与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3.2.2 弱势分析(Weaknesses)与威胁分析(Threats)
    3.3 他山之石:休闲体育产业资源开发成功经验及启示
        3.3.1 苏南城市群休闲体育产业开发经验
        3.3.2 郴州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经验
        3.3.3 黑龙江休闲体育产业开发经验
        3.3.4 休闲体育产业资源开发的启示
    3.4 广西西江经济带休闲体育产业开发模式的构建
        3.4.1 多品牌特色主题开发模式
        3.4.2 非均衡性协调开发模式
        3.4.3 多资源融合开发模式
        3.4.4 多区域竞合开发模式
        3.4.5 民族文化开发模式
    3.5 广西西江经济带休闲体育产业资源开发对策
        3.5.1 统筹规划,促进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协同发力
        3.5.2 由点及面,构建合理的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空间布局
        3.5.3 融合发展,促进区域休闲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结合
        3.5.4 培养人才,提升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相应服务质量的人才支撑
        3.5.5 品牌宣传,创新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的营销发展思路
        3.5.6 持续发展,构建区域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4 结论和建议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旅游城镇旧城改造中的居住文化保护评价研究 ——以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旅游城镇化加快旧城改造的步伐
        1.1.2 旧城改造中居住文化保护问题突出
        1.1.3 旅游城镇旧城改造居住文化保护的特殊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趋势及展望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旅游城镇
        2.1.2 旧城改造
        2.1.3 居住文化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文化空间理论
        2.2.2 评价学理论
第三章 居住文化保护评价体系
    3.1 评价体系指标选取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3.1.2 居住文化内涵解析
    3.2 评价体系建立及指标释义
        3.2.1 民居建筑
        3.2.2 居住习俗
        3.2.3 精神观念
    3.3 权重的确定
        3.3.1 建立评价体系层次结构模型
        3.3.2 编制比较判断矩阵表
        3.3.3 权重模型
        3.3.4 一致性检验
        3.3.5 专家填表及运算
        3.3.6 结果汇总
第四章 金秀瑶族自治县相关概况
    4.1 金秀基本概况
    4.2 丰富的居住文化资源
        4.2.1 金秀民居建筑文化
        4.2.2 金秀居民生活习惯
        4.2.3 金秀居民精神观念
    4.3 金秀县城的旧城改造
        4.3.1 构想提出——旅游发展需求
        4.3.2 改造实施——瑶文化的立面改造
        4.3.3 改造成果——打造县城4A级景区
        4.3.4 后期完善——旧城改造的延伸
    4.4 金秀——广西重点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区
        4.4.1 创广西第二批特色旅游名县
        4.4.2 打造广西首个县城国家4A级景区
        4.4.3 建设精品瑶族风情旅游带
        4.4.4 创新“瑶药保健”体验的旅游新业态
第五章 金秀旧城改造后居住文化保护的评价分析
    5.1 数据的收集
        5.1.1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5.1.2 对金秀居民的基本属性特征分析
        5.1.3 对金秀游客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1.4 整体评价与前后对比评价
    5.2 定量评价测算
        5.2.1 整理指标评价隶属集
        5.2.2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5.2.3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5.2.4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第六章 旅游城镇居住文化改造保护的启示与建议
    6.1 基于完善法律法规的改造保护保障
    6.2 基于居民参与的改造保护模式
    6.3 基于居住文化空间的改造保护规划
    6.4 基于“心、区、轴”的改造保护格局
    6.5 基于居住文化分类的改造保护构想
        6.5.1 物质类民居建筑保护
        6.5.2 非建筑类文化保护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居住文化评价因子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二:关于金秀居住文化保护评价的居民问卷
附录三:关于金秀居住文化保护评价的游客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问发表论文情况

四、金秀大瑶山旅游开发的整体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桂泰”跨境旅游合作发展研究[J]. 郭文都,黄映,韦芳,马冰琼,杨振兴.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2)
  • [2]湖北恩施女儿城空间生产及居民感知研究[D]. 陶丽珊. 湖北大学, 2019(05)
  • [3]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乡村旅游地聚落空间变迁研究 ——以高淳国际慢城大山村为例[D]. 谢引引.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4]空间生产视角下地方民俗文化的移植与传播——以恩施土家女儿城为例[J]. 谭华,郑巧.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5]坚守与调适:乳源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 李锦云.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6]广西地质公园空间分布差异及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D]. 王蕾.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7]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价及对策研究[D]. 韦胜灵. 广西大学, 2017(01)
  • [8]少数民族贫困村落旅游扶贫精准化研究 ——以金秀瑶族自治县平道村为例[D]. 韦贵方.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1)
  • [9]广西西江经济带休闲体育产业资源开发研究[D]. 王凯. 广西师范大学, 2017(11)
  • [10]旅游城镇旧城改造中的居住文化保护评价研究 ——以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例[D]. 唐梧茜. 广西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锦绣大瑶山旅游发展总体构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