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中乙酰丙酸的半定量分析方法

酱油中乙酰丙酸的半定量分析方法

一、酱油中乙酰丙酸含量的半定量分析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蒋彰[1](2021)在《黍米黄酒关键风味物质研究》文中提出黄酒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酒种,由于其复杂的香气,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黍米黄酒以黍米作为主要原料,主要产于我国北部地区,以黍米为主要原料发酵而成。由于特殊的原料及工艺而具有独特的风味。然而,目前对黍米黄酒的风味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定量地分析挥发性化合物,黍米黄酒的关键风味物质尚不清晰,生产工艺对黍米黄酒风味的影响尚不明确,制约了黍米黄酒进一步的发展和品质提升。因此,本课题使用分子感官科学确认黍米黄酒中关键风味物质,并进一步探究了工艺对风味物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对黍米黄酒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全面解析。比较了顶空固相微萃取和固相萃取结合GC×GC-TOFMS技术提取挥发性化合物的效果。在黍米黄酒中共检出460种物质,进一步分析了其中的酯类、呋喃、吡喃类、含硫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2)使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描述了3种典型黍米黄酒的感官特征。在3种甜型黄酒的感官描述中焦糖香、糊香、果香、烟熏香、坚果香、花香的香气强度存在显着性差异。使用气相色谱-嗅闻联用仪结合GC×GC-TOFMS定性共鉴定出73个香气化合物。进一步对70个香气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计算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香气化合物在黍米黄酒中的贡献。菠萝酮、苯酚、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异戊酸乙酯、甲基环戊烯醇酮、辛酸乙酯、己酸乙酯等46个香气物质对黄酒的贡献较大(OAV>1)。重构模型与样品黄酒有较高的相似性。进一步通过香气缺失实验确认菠萝酮、苯酚、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异戊酸乙酯、甲基环戊烯醇酮、对甲酚、乙酸乙酯、2-乙酰基吡啶、葫芦巴内酯这10种物质对黍米黄酒的整体香气有重要贡献。(3)使用σ-τ强度法研究具有烟熏香、坚果香、焦糖香对应的10种香气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45组香气中有8组发生协同作用,22组发生加成作用,11组发生折中作用,4组发生掩盖作用。有相似化学结构、香气描述的组更易发生协同作用。(4)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将山东、辽宁地区和山西、陕西地区黍米黄酒分为两组,发现麦芽酚、甲基环戊烯醇酮、乙基环戊烯醇酮、苯酚、3-甲基-2-5(H)-呋喃酮、对甲酚、糠醇、菠萝酮、γ-丁内酯这9种物质是造成两组差异的标志性香气化合物。(5)通过感官和定量研究酿造工艺对黍米黄酒风味的影响。发现煮糜阶段产生大量的呋喃、吡喃类、酮类、酚类、含氮化合物,使得黍米黄酒产生焦糖香、糊香、坚果香、烟熏香的风味;前酵、后酵阶段是醇类、酯类物质大量产生的阶段;杀菌阶段由于持续加热导致易挥发的酯类、醛类物质含量减少;陈酿阶段中酯类、醛类物质含量持续上升,酮类、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持续下降。

房峻,刘佳乐,彭玉慧,姚远,方芳[2](2020)在《强化嗜盐四联球菌对模拟低盐酱油发酵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模拟低盐酱油快速发酵,在添加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的基础上,考察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不同添加量对酱醪理化指标、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揭示嗜盐四联球菌在提高低盐酱油品质方面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嗜盐四联球菌对酱油中酵母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会使酱醪pH略有下降,总酸和氨基酸态氮含量提高。最适宜提高酱油品质的菌株添加方式是发酵开始接入鲁氏接合酵母,发酵10 d后添加108CFU/g嗜盐四联球菌,酱油样品中氨基酸和有机酸总量比单独添加酵母菌分别提高43.8%、55.6%,其中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分别提高33.7%、29.9%;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增加43.2%,总量提高2.4倍,其中香气物质愈创木酚和1-辛烯-3-醇含量分别提高11.1倍、8.9倍。

王娜[3](2020)在《基于组学技术的中国黄酒陈酿香气组分分析及酒龄识别的研究》文中指出“陶坛贮存,越陈越香”是中国黄酒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其中,“越陈越香”体现了黄酒“陈酿时间/酒龄”与“陈酿香”之间密切的关系。而且,“酒龄”作为黄酒品质和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和标准,是消费者选购不同品质黄酒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因此,科学解析黄酒陈酿香及其与酒龄之间的关系,对提升黄酒的品质与质量标准具有重要的价值。本论文主要以非靶向代谢组学和风味化学为导向的靶向研究策略为指导,采用现代的代谢组学、风味组学、传统的仪器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多种技术和方法来共同解析中国黄酒的陈酿香气组分及其对酒龄的识别作用。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首次采用基于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的分析策略与技术,并联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分析方法对7个不同酒龄古越龙山黄酒中的陈酿香气组分及其酒龄识别作用进行了分子水平和统计学角度的解析。在陈酿过程中共分别划分和鉴定出约104个特征组分和94种酒龄标志物Aging markers(包含未知),并总结其与0年~15年陈酿时间段酒龄的统计学关系为:醇类、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反-油酸乙酯对区分新酒(0年)具有重要统计学作用。另外,以3-甲硫基丙醇为代表的硫化物只在新酒中提取到;酒龄1年时醇类Aging markers数量明显减少,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酚类及其衍生物Aging markers数量显着增加,以四甲基吡嗪为代表的吡嗪类也开始出现统计学作用;2年~5年陈酿时间段芳香族一类化合物开始呈现出酒龄区分作用;在10年~15年陈酿时间段,芳香族已成为酒中Aging markers的主体,呋喃类Aging markers数量开始增多,且酸类化合物也呈现出一定的酒龄识别作用。与此同时,94种Aging markers的变化趋势显示:对0年~3年酒龄具有显着区分作用的Aging markers在黄酒陈酿过程中都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对应,在陈酿过程中呈现上升趋势的所有Aging markers对酒龄5年~15年,尤其是10年和15年均具有显着的酒龄区分作用;(2)基于风味组学GC-O/AEDA技术对新陈黄酒中74种香气活性组分的初步鉴定,进一步采用多方法联用策略成功对三种不同品牌的14个不同酒龄黄酒中85种香气化合物的浓度、变化趋势及香气活力值(OAV值)进行了定量分析。一共筛选到60种随陈酿时间变化趋势显着(*p≤0.05)、与酒龄有着密切统计学关系的潜在Aging markers;49种在陈酿过程中OAV值或香气稀释因子(FD值)较高、具有重要香气贡献的潜在关键/重要活性组分Key aging-aromas;31种随酒龄变化趋势显着(*p≤0.05)且OAV值或FD值较高的潜在关键/重要酒龄标志物Key aging-markers,这一类是基于风味导向策略黄酒酒龄识别研究中的重点分析对象;(3)基于古越龙山黄酒中49种潜在Aging markers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对0年~15年七个不同酒龄0年、1年~2年、3年~5年、10年~15年四个时间段的划分,本研究将古越龙山黄酒中筛选到的29种潜在Key aging-markers(**p≤0.01)进行了进一步酒龄识别的PCA分析及其OAV值轮廓变化的描述,并从统计学和风味的双重角度对这四个不同陈酿时间段古越龙山黄酒的陈酿特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共有18种Key aging-markers在某一陈酿时间段显示出较高的OAV值(OAV≥1),其中,呈现下降趋势的二甲基硫、3-甲硫基丙醇、3-甲硫基丙醛、4-乙烯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异丁醇6种香气组分在新酒中具有最高的OAV值,且显示出对新酒的酒龄识别作用;与新酒相比,1年~2年陈酿时间段香气强度显着(OAV≥1)的香气组分数量有增无减,其中,苯酚、异丁酸乙酯、苯乙酮、2-苯基-2-丁烯醛的香气强度在1年~2年陈酿时间段变得显着;而3年~5年时香气强度显着的香气组分数量既有增也有减,其表现为:3-甲硫基丙醇、3-甲硫基丙醛和异丁醇的香气强度已变得不显着(OAV<1),但肉桂醛、反-肉桂酸、葫芦巴内酯、γ-癸内酯和苯甲醇的香气强度变得显着;当酒龄10年~15年时,呈现上升趋势的苯乙酮、2-苯基-2-丁烯醛、肉桂醛、葫芦巴内酯、烟酸乙酯、糠醛等12种香气组分的香气强度已完全超过了新酒中呈现下降趋势的6种香气组分。与此对应,其他11种Key aging-markers(如苯甲醛、异戊酸乙酯、异戊酸等)在0年~15年整个陈酿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香气贡献(OAV≥1)。然而,以上对这四个陈酿时间段古越龙山黄酒陈酿特性的分析还有待于感官实验的进一步验证;(4)基于古越龙山黄酒中29种Key aging-markers(**p≤0.01)的PLSR和多元线性回归(MLR)分析,其酒龄鉴别方法的研究表明:采用PLSR和MLR两种回归分析分别能实现99.82%和99.91%准确度对古越龙山黄酒酒龄的预估,但采用MLR分析可以实现更少变量4-乙烯基愈创木酚、二甲基二硫、葫芦巴内酯、3-甲硫基丙醇和γ-癸内酯五种Key aging-markers与0年~15年七个酒龄之间酒龄鉴别模型的建立;(5)网络重构(NR)联合SPME-GC/MS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条件II下多次O2通入有助于15种Aging markers的自然变化趋势,但间隔且频繁的通入O2(如:5次O2通入)会使醇类的变化趋势波动较大。最终,条件II恒温37℃、70天/10周的实验周期内3次O2通入最有利于黄酒陈酿过程中15种Aging markers的变化趋势,且本研究预测:较高的O2初始浓度将有利于黄酒的“陈酿香气”更为明显,在大罐贮酒的中前期适当通入O2将会有利于大罐贮酒的控制。另外,高温会加速Aging markers的变化趋势。

刘佳乐[4](2020)在《酱油发酵过程强化嗜盐四联球菌对酱油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高酱油品质,多菌种混合发酵已成为现代酱油酿造技术的核心。通过在酱油发酵过程中强化功能菌株(耐盐乳酸菌和酵母菌)是提高酱油品质与改善风味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研究功能菌株在酱油发酵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酱油发酵的影响对开发强化功能微生物和精准调控发酵工艺的技术,建立改善其风味和品质的发酵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高盐稀态酱油和低盐酱油快速发酵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探究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和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不同添加方式对体系中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和对酱油发酵的影响,揭示嗜盐四联球菌参与酱油发酵的功能以及它的最佳添加方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功能菌株共培养对菌株生长的影响。基于在乳酸菌培养体系中共培养的研究发现,嗜盐四联球菌及其胞外代谢产物对酱油中主要酵母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酵母对嗜盐四联球菌生长的影响较小。因此,在酱油发酵过程中强化这类功能菌株时应选择适宜添加方式,避免或降低共存菌对功能菌生长的影响。(2)强化嗜盐四联球菌改善高盐稀态酱油品质。强化嗜盐四联球菌使酱醪pH略有下降,总酸含量少量增加。在考察的5种强化方式中,15天添加鲁氏接合酵母并在25天添加嗜盐四联球菌对氨基酸含量的提高效果最显着,氨基酸态氮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2.7%和34%;其中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分别增加34.2%和26.9%。此外,强化嗜盐四联球菌可以促进酱油中醇、酯、醛和酚类等多种风味物质的产生,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比对照提高了2.4倍。其中先添加酵母菌并在25天添加嗜盐四联球菌有利于酸类、酚类和杂合类物质含量的提高;先添加酵母菌并在35天添加嗜盐四联球菌有利于醇类和酯类物质含量的提高。(3)添加嗜盐四联球菌和鲁氏接合酵母提高低盐快速发酵酱油品质。最适宜提高低盐快速发酵酱油风味的菌株添加方式是接入鲁氏接合酵母的10天后添加108 CFU?g-1嗜盐四联球菌。通过添加嗜盐四联球菌和鲁氏接合酵母,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只添加鲁氏接合酵母的高30.2%和43.8%,嗜盐四联球菌提高氨基酸含量的主要作用时期为添加该菌的5天内;在添加鲁氏接合酵母的10天后添加108 CFU?g-1嗜盐四联球菌,可使酱油中有机酸总量提高55.6%,并使苹果酸、乙酸、乳酸和丙酸等有机酸含量显着增加;此外,添加嗜盐四联球菌和鲁氏接合酵母进行的提高低盐快速发酵酱油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比对照增加了19种,增幅为43.2%,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也提高了2.4倍。

张晓娟[5](2019)在《典型废弃生物质水热碳化提质制备多功能生物炭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来源广泛、产量巨大等优势,对其资源化利用可有效缓解当前的能源和材料危机。水热碳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热化学转化方法,可直接利用高含水率、低能量密度的废弃生物质原料,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选取典型废弃生物质为主要处理对象,采用水热碳化方法为主要提质手段,开展了催化及共水热碳化制备高品质固体燃料、共水热碳化制备富营养型生物炭和水热碳化制备高性能吸附剂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多组分物料间的反应机理及产品调控方法,评估水热碳化方法作为低值生物质原料制取高品质多功能生物炭的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及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以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在水热碳化预实验的基础上,研究FeC13、CaO等外源均相催化剂加入和水热液相产物循环自催化等手段对水热碳化过程的强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外源催化剂的加入提高了固相水热炭的碳化程度,降低了挥发分的含量,同时GC/MS结果表明FeCl3等催化剂的加入提高了液相中甲酸、乙酸、乙酰丙酸、5-羟甲基糠醛等产物的生成。此外,水热液相产物作为工艺补给水循环回用,其含有的乙酸等小分子有机物可起到自催化作用,显着提高了固相产物的产率和固相能量回收率。(2)以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和废弃聚氯乙烯塑料为原料,开展了共水热碳化提质制备固体燃料的实验研究。具体研究了水热碳化温度和原料混合比例对水热碳化过程中碳元素转化及脱氯效果的影响,并结合SEM、FTIR等表征方法对水热炭的表观形貌及化学结构进行分析,探究其碳化脱氯机制,采用TG/DTG和Py-GC/MS分析方法研究水热炭作为固体燃料的燃烧和热解特性。结果表明,共水热碳化显着改善了水热炭的燃料品质,随着水热碳化温度升高,水热炭中碳含量由47.59%(200℃)提升至74.26%(280℃),而氯含量由31.96%降低至3.98%。在240℃水热温度下,共水热碳化所得水热炭热值由21.03 MJ/kg 分别提高到 26.90MJ/kg、29.66 MJ/kg 和 29.78 MJ/kg(3:1、1:1、1:3,PS/PVCS)。Py-GC/MS分析结果表明,共水热碳化促进了水热炭热解产物中脂肪族和脂环烃类化合物的生成。(3)以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和脱水污泥为原料开展共水热碳化实验。具体研究水热碳化过程中碳、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迁移规律,探究水热碳化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机制,结合SEM、FTIR、Boehm’s滴定、CP-MAS 13CNMR、氮磷形态检测等方法进行分析表征,考察其固体产物作为土壤添加剂的理化特性。研究发现,共水热碳化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有效促进固相水热炭的生成,在原料混合比例为1:1条件下,所得水热炭具有较高的协同系数,水热炭产量可达58.11%,碳固定率为66.56%,有机物固定率为57.48%,协同系数分别为8.41%、14.92%和13.09%。水热炭化学结构分析表明,共水热碳化显着提高了固相产物的煤化程度和高活性含氧官能团含量,具有较好的土壤改良特性。共水热对氮磷有一定的协同固化作用,可提高水热炭中营养元素含量,适宜作为缓释肥以降低氮磷在土壤应用中的流失。(4)以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开展水热碳化联合酸碱改性方法制备高性能吸附剂的研究,通过BET、FTIR、XPS等方法探究改性水热炭强化吸附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水热碳化制得的水热炭以低浓度碱液处理,吸附效果优于酸改性,可制备高性能的Cr(VI)离子吸附剂。在25℃下,用低浓度(0.05 N)碱改性水热炭对水体中Cr(VI)的吸附量较原料(15.27 mg/g)提升200.46%,同时改性水热炭吸附剂产率高达47.61%,远高于传统热解活化方法制备活性炭的产率。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的描述改性水热炭对Cr(VI)的吸附动力学行为;改性水热炭对Cr(VI)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热力学分析表明此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通过BET、FTIR、XPS对生物炭材料的孔结构、表面官能团及元素化学状态进行表征,发现改性水热炭具有更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从而增强了吸附效果。综上可见,水热碳化是一种高效的废弃生物质提质转化方法,以不同生物质物料的理化特性(生物质成分和氮、磷、氯含量等)为基础,结合原料调配、催化剂强化、工艺水自催化、产物后改性等调控手段,可按照不同的应用需求,制备高品质固体生物炭燃料、富营养型土壤改良剂或高性能吸附材料等。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水热碳化生物质提质制备高附加值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陈小敏,谭书明,王瑞,唐明权[6](2019)在《HPLC法测定猕猴桃果皮转化液中乙酰丙酸含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建立HPLC法检测猕猴桃果皮转化液中乙酰丙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柱(150 mm×4.6 mm×5μm),甲醇-水体系(12:88)为流动相,柱温30℃,进样体积5μL,检测波长266 nm,流速0.5 mL/min,等浓度洗脱,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2 mg/mL~1.0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得到仪器的最低检出限为0.001 mg/kg,加标回收率(n=9)在88.96%~97.97%范围内,仪器精密度RSD为1.077%,方法精密度RSD为4.275%。在此色谱条件下测得猕猴桃果皮转化液中乙酰丙酸的含量为1.387 mg/mL。

丁莉莉,王昊,王新宇,潘志辉,赵国忠[7](2019)在《日本酱油与中国酱油在不同模拟条件下挥发性呈香物质分析》文中提出采用无溶剂萃取检测,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法,研究中日酱油在模拟蘸料和炒菜条件下挥发性呈香物质的差异,确定出典型呈香物质,为快速区分中日酱油的风味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在模拟蘸料条件(25℃)下,检测到日本酱油呈香酯类物质居多,其含量约是中国酱油的2倍;中国酱油呈香吡嗪类物质居多,是日本酱油的1.6倍。在模拟炒菜条件(95℃)下,日本酱油呈香物质种类增加35%,中国酱油增加59%,约是日本酱油的1.7倍。日本酱油中醇类、酯类和醛类物质表现突出,乙醇为日本酱油的典型呈香物质,赋予其浓厚醇香;中国酱油中吡嗪类、酯类和酮类物质占比较大,赋予其浓郁酱香,苯乙醇为中国酱油的典型呈香物质,赋予一定的花香和果香。

张玲[8](2019)在《嗜盐四联球菌、鲁氏接合酵母及易变假丝酵母的添加对日式酱油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酱油因独特的风味和显着的提鲜作用,成为人们餐桌饮食的重要调味品。每年酱油的生产量约为1000万吨,然而,酱油酿造工艺仍有诸多待提高之处,比如,酱油中较高的盐浓度(18%-22%)会增加人们每日钠盐的摄入量,进而引发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酱油风味和口感是酱油品质的关键部分,酱油中风味贡献物质(aroma-active)和味觉贡献物质(taste-active)的种类和含量是影响酱油风味和口感的关键因素。因此明确这些风味活性物质和味觉活性物质的来源是实现酱油工艺的理性提升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首先对酱油中的风味贡献和味觉贡献物质进行了综述,然后将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及易变假丝酵母(Candida versatilis)进行不同组合发酵。经过90天的发酵,对样品中的风味贡献物质和味觉贡献物质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T.halophilus、Z.rouxii和C.versatilis对风味贡献物质和味觉贡献物质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从发酵酱油的基础理化指标分析,T.halophilus和C.versatilis对发酵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和pH变化并无明显影响。(2)从风味贡献物质分析,T.halophilus对酱油中风味贡献物质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与前人研究一致的是,添加T.halophilus可以促进乙酸和2-甲基丙醛的产生。此外,本研究新发现1-辛烯-3-醇、4-乙基苯酚、苯乙醛、2,3-二甲基吡嗪和2,5-二甲基吡嗪的产生可能与接种T.halophilus有关。(3)从风味贡献物质分析,C.versatilis对酱油中风味贡献物质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新发现添加C.versatilis可以促进风味贡献物质乙酸、4-乙基愈创木酚、甲基吡嗪、苯乙醛、2-苯乙酸酯、4-羟基-2(5)乙基-5(2)甲基-3(2H)呋喃酮(HEMF)、乙醇的产生,并且在添加C.versatilis前后4-乙基愈创木酚的含量有极显着性差异。(4)从味觉贡献物质分析,T.halophilus对酱油中具有鲜味活性氨基酸和肽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T.halophilus的发酵酱油中呈鲜味的氨基酸和多肽(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琥珀酰-谷氨酸)的浓度明显较高。从品评结果分析,接种T.halophilus的发酵酱油,特别是发酵第5天或第10天后添加T.halophilus的发酵酱油鲜味更加突出,而C.versatilis添加前后差异并不明显。(5)Z.rouxii是酱油发酵中重要的产香产醇酵母,添加纯种Z.rouxii有利于1-辛烯-3-醇、4-乙基愈创木酚、异丁酸乙酯的生成。事实上,Z.rouxii分为非产膜性Z.rouxii-Ⅰ及产膜性Z.rouxii-Ⅱ,并且在传统自然酿造过程中,Z.rouxii-Ⅱ可能会因其超强鲁棒性成为发酵结束后的内源性易致腐败微生物。本研究发现在一款自然发酵生产的豆瓣酱中,上架产品经常会出现白点,经显微观察、菌种筛选及鉴定,发现酱醅白点实质为Z.rouxii-Ⅱ过度繁殖所致。该菌种可高渗环境下高效表达FLO11基因,在细胞表面积累糖蛋白,增加酵母疏水性,从而聚集在酱醅表面形成白点。经研究,降低氧气含量和添加2%生物基乙醇可以有效抑制FLO11产膜基因转录,实现白点的有效控制。

白卫东[9](2017)在《广东客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简称EC)是发酵制品中的一种伴随产物,已被证实具有致癌性,由EC引起的发酵制品的安全性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对我国黄酒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广东客家黄酒中EC含量现状进行了调查;系统研究了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生成机制;采用碱浸硅藻土去除黄酒中的EC,并研究了其对风味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基于SPE-GC/MS(选择离子监控模式,氨基甲酸丙酯为内标物)分析检测黄酒中EC的方法。结果表明:选取二氯甲烷作为洗脱溶剂,其用量为18 mL,萃取时间为10 min时EC的回收率最高。该方法回收率在89.7%98.1%之间,最低检出限为1.8μg/L。采用该检测方法与国标法(GB 5009.223-2014)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对黄酒中EC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上差别。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费用低等优点,适用于黄酒中EC的检测。(2)对广东地区的黄酒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EC含量与产地、甜度、存储时间相关。对我国110个黄酒样品中EC含量进行调查,发现87.3%的黄酒样品EC的含量低于200μg/L,说明我国黄酒总体上是安全的;如果按照日本饮料酒中EC含量不能超过100μg/L的规定,30%的调查样品中EC含量超过了100μg/L,表明黄酒中的EC问题不容忽视。甜度高的黄酒中EC含量明显高于甜度低的黄酒;广东客家黄酒中EC含量总体上高于江浙黄酒。黄酒中EC含量(y)与存储年份(x)之间具有如下的线性关系:y=35.513x-9.9041,R2=0.9239,这表明黄酒中EC含量与黄酒存储年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随着年份的增长,黄酒中EC也会随之增加。(3)建立了广东客家黄酒中瓜氨酸的HPLC检测方法。采用OPA为柱前衍生剂,以醋酸钠缓冲液(0.038 mol/L,pH=5.0)为流动相A,乙腈:甲醇:水=5:2:1(V:V:V)为流动相B,DAD检测波长:338 nm。方法的回收率为98.4%100.8%,精密度良好。采用该方法对酿造过程中EC的前体物质瓜氨酸进行了检测。(4)揭示了尿素、瓜氨酸和EC在整个酿造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前体物质尿素及瓜氨酸主要来自于后发酵过程。EC主要来自煎酒、后发酵及陈酿过程,其含量经过上述三个过程分别增加40.29%、24.88%及19.09%,这三个工艺步骤中EC的生成占其总量的84.26%(以陈酿6个月计)。(5)揭示了煎酒过程中EC的来源和反应规律。在广东客家黄酒煎酒过程中,EC的前体物质主要是尿素及瓜氨酸;由尿素转化生成EC的量约为总量的70.9%87.5%,由瓜氨酸转化生成EC的量约为总量的12.5%29.1%。在75℃、85℃、95℃加热条件下,降解的尿素和瓜氨酸中,分别约0.85%1.20%和0.05%0.10%转化为EC。结合常用的煎酒工艺条件、黄酒中EC的生成及风味的形成等因素,85℃/2025min煎酒条件较为合适。陈酿温度对黄酒中EC含量影响显着,从降低EC含量的角度考虑,应尽量降低陈酿温度,综合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生成及风味的形成等因素,15℃是较为合适的陈酿条件。(6)优化了硅藻土改性的的工艺条件,筛选了碱浸硅藻土的吸附条件。通过对硅藻土进行碱处理,可提高硅藻土对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吸附能力。最优的碱浸硅藻土的加工条件为:温度为50℃,氢氧化钠浓度为10%,处理时间为20min。碱浸硅藻土的投加量及吸附时间对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去除率有较大影响。当碱浸硅藻土的投加量为0.8%,吸附时间为40min时,EC的去除率可以达到77.49%,而未经碱浸处理的硅藻土对EC的去除率仅有30.48%。(7)阐明了碱浸硅藻土的吸附机理。碱浸硅藻土对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反应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速率的控制步骤是EC在硅藻土表面的液膜扩散过程和EC与硅藻土表面官能团发生电子共享与得失的化学吸附过程。碱处理硅藻土对EC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热力学研究表明,该过程是吸热过程,属于化学吸附,且是自发进行的。(8)碱浸硅藻土吸附对广东客家黄酒中的感官指标、常规理化指标、有机酸、氨基酸、低聚糖及多酚等影响较小。电子舌分析表明碱浸硅藻土吸附后,广东客家黄酒的相对酸味、鲜味、苦味略有增加,而甜味略减少,总的来说,滋味接近,差异很小。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吸附前后广东客家黄酒气味相近,其中主要挥发性香味物质是乙酸、乙酸乙酯、异丁醇、乳酸乙酯、异戊醇、2-甲基-1-丁醇、苯乙醇、糠醛及丁二酸二乙酯等。总之,吸附前后广东客家黄酒的滋味及香味基本一致,说明该过程对广东客家黄酒的风味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刘非[10](2017)在《基于GC-MS的酱油风味物质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硅烷化衍生结合气质联用(GC-MS)对酱油挥发性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拟鉴定出更丰富的风味物质,同时测定重要物质的含量。主要内容如下:1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1)通过比较色谱柱HP-5MS和CP-WAX对风味物质的分析效果,显示HP-5MS的分析效果更佳;通过评价不同型号SPME萃取头的萃取灵敏度和重复性,确定采用65μmPDMS/DVB提取酱油风味物质;经单因素实验,得到优化后的萃取条件为:酱油用量为8mL,萃取温度为60℃,萃取时间为60min。经方法验证显示:精密度良好,主要物质定量方法的线性和准确性良好且检出限较低。(2)在优化条件下,对10个酱油样品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7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共有物质为13种;相对百分含量高于1%的物质为40种,即为主要物质。通过定量分析显示,主要物质的含量范围为156.79~11170.59μg/L,其中乙醇为所有样品共有:乙酸、苯乙醛、2-乙酰基吡咯、愈创木酚、壬醛、4-乙基愈创木酚、山梨酸、5-甲基-2-苯基-2-己烯醛和十六酸乙酯在多数样品中存在。2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1)研究了硅烷化衍生条件对其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的影响,确定优化衍生条件为:衍生溶剂用量为10OμL,衍生剂用量为125μL,衍生温度为80℃,衍生时间为50min。经方法验证显示:精密度良好,氨基酸定量方法的线性和准确性良好且检出限较低。(2)在优化条件下,结合GC-MS分析,从10个样品中共鉴定出96种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共有物质为32种,最主要的物质为糖类、醇类和其他酸类;老抽酱油中的物质种类多于生抽酱油,老抽中糖类相对含量较高,而其他酸类较低;与三级酱油相比,特级酱油中氨基酸和醇类的相对含量较高,而糖类较低;各类物质在不同产地特级酱油中的种类数相差不大,但对酱油风味的贡献有较大差异。同时,对13种氨基酸进行定量分析,其中L-异亮氨酸、L-苏氨酸、谷氨酸、L-赖氨酸和苯丙氨酸为样品共有,含量范围分别为 0.1 ~1.06g/100mL、0.2~1.53g/100mL、0.05~2.7g/100mL、0.17~2g/100mL和0.18~2.45g/100mL,;其他氨基酸仅在部分样品检测到。并通过将测得的各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量与国标中的分级标准进行对比,显示该方法可以用于酱油的初步分级。

二、酱油中乙酰丙酸含量的半定量分析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酱油中乙酰丙酸含量的半定量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黍米黄酒关键风味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黄酒风味研究进展
        1.2.2 酒类风味化学研究方法
        1.2.3 工艺对黄酒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1.3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黍米黄酒样品
        2.1.2 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感官定量描述方法
        2.3.2 多种前处理方法提取挥发性化合物
        2.3.3 气质联用条件
        2.3.4 香气化合物定性定量方法
        2.3.5 香气阈值测定
        2.3.6 香气重构与缺失
        2.3.7 香气相互作用
        2.3.8 煮糜样品理化检测
        2.3.9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解析黍米黄酒中挥发性化合物
        3.1.1 黍米黄酒中挥发性化合物提取方法比较
        3.1.2 黍米黄酒中挥发性化合物的GC×GC-TOFMS分析
    3.2 黍米黄酒关键香气物质鉴定与分析
        3.2.1 黍米黄酒香气特征轮廓
        3.2.2 黍米黄酒GC-O分析
        3.2.3 黍米黄酒香气化合物含量及OAV分析
        3.2.4 黍米黄酒香气重构
        3.2.5 黍米黄酒香气缺失
        3.2.6 黍米黄酒特征香气相互作用
        3.2.7 黍米黄酒香气化合物多元统计分析
    3.3 黍米黄酒工艺对香气形成的影响
        3.3.1 工艺阶段感官轮廓分析
        3.3.2 工艺阶段中香气物质形成规律
        3.3.3 煮糜工艺对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3.3.4 煮糜时间对关键焦糖香物质的影响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强化嗜盐四联球菌对模拟低盐酱油发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菌株
        1.1.2 培养基
        1.1.3 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菌株培养
        1.3.2 模拟低盐酱油快速发酵工艺
        1.3.3 嗜盐四联球菌和酵母菌数量的测定
        1.3.4 酱醪理化指标的测定
        1.3.5 酱醪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1.3.6 酱醪有机酸的测定
        1.3.7 酱醪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1.3.8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酱油发酵过程中嗜盐四联球菌和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2.2 酱油发酵过程中酱醪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
    2.3 嗜盐四联球菌添加对酱油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4 嗜盐四联球菌添加对酱油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2.5 嗜盐四联球菌添加对酱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3 结论

(3)基于组学技术的中国黄酒陈酿香气组分分析及酒龄识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黄酒陈酿及其陈酿香
    1.2 酒类陈酿/老化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1.2.1 日本清酒陈酿/贮存的研究进展
        1.2.2 葡萄酒陈酿/贮存的研究进展
        1.2.3 啤酒老化/氧化的研究进展
        1.2.4 黄酒陈酿/贮存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2.5 现代酒类陈酿/老化的研究思想、方法策略及研究意义
    1.3 酒类分类识别及酒龄鉴别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1.3.1 黄酒分类识别及酒龄鉴别的研究进展
        1.3.2 其他酒类分类识别及酒龄鉴别的研究进展
        1.3.3 现代酒类分类识别及酒龄鉴别的研究思想、方法策略及研究意义
    1.4 代谢组学及其在酒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4.1 代谢组学的提出及特点
        1.4.2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和策略
        1.4.3 酒代谢组学(Wine metabolomics)的提出与应用
    1.5 风味组学及其在酒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5.1 风味组学的提出及研究思路和方法
        1.5.2 风味组学在酒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立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1.6.1 立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1.6.2 本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意义
第二章 基于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的黄酒陈酿香气组分分析及酒龄识别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黄酒样品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2.4 基于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的分析策略与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基于XCMS-Online在线分析软件,数据前处理分析平台的建立
        2.3.2 不同酒龄黄酒GC/MS代谢组学结果的输出
        2.3.3 不同酒龄黄酒中特征峰的优化及酒龄识别的PLSR分析
        2.3.4 不同酒龄黄酒中特征峰的初步鉴定
        2.3.5 基于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的不同酒龄黄酒的识别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风味组学技术和多方法联用定量策略的黄酒陈酿香气组分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黄酒样品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2.4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新酒与陈酒中香气活性成分的初步鉴定及香气特征分析
        3.3.2 采用多方法联用策略对不同酒龄黄酒中香气组分的定量结果
        3.3.3 黄酒陈酿过程中香气化合物变化趋势分析及潜在Aging markers的筛选
        3.3.4 黄酒陈酿过程中香气化合物OAV值分析及Key aging-aromas的筛选
        3.3.5 黄酒陈酿过程中Key aging-markers的筛选
        3.3.6 狭义黄酒陈酿香气组分的筛选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风味导向策略的黄酒酒龄识别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黄酒样品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2.4 统计学分析和建模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黄酒陈酿过程中Aging markers的 PCA和 CA分析
        4.3.2 黄酒陈酿过程中Key aging-markers的 PCA及黄酒陈酿特性分析
        4.3.3 黄酒陈酿过程中Key aging-markers的回归分析及酒龄预测方法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靶向代谢组学联合SPME-GC/MS定量分析环境因素对黄酒陈酿香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黄酒样品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
        5.2.4 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5.2.5 基于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
        5.2.6 网络重构分析及图的绘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基于SPME-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的输出
        5.3.2 网络重构联合SPME-GC/MS定量分析温度和溶氧对黄酒陈酿香的影响
        5.3.3 温度和溶氧对黄酒陈酿过程中6种Aging markers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取得成果
附表

(4)酱油发酵过程强化嗜盐四联球菌对酱油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酱油概述
        1.1.1 酱油简介
        1.1.2 酱油发酵工艺
        1.1.3 酱油发酵微生物
    1.2 酱油发酵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影响酱油品质的关键物质
        1.2.2 参与酱油发酵的功能菌株
    1.3 立题依据与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研究方法
        2.2.1 菌株培养
        2.2.2 酱油发酵工艺
        2.2.3 嗜盐四联球菌和酵母菌数量的测定
        2.2.4 酱醪样品理化指标的测定
        2.2.5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2.2.6 有机酸的测定
        2.2.7 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2.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嗜盐四联球菌及其代谢产物对酱油中主要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3.1.1 共培养对嗜盐四联球菌和酱油中主要酵母菌的生长影响
        3.1.2 嗜盐四联球菌代谢产物对酱油中主要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3.1.3 小结
    3.2 强化嗜盐四联球菌对高盐稀态酱油发酵的影响
        3.2.1 酱油发酵过程嗜盐四联球菌和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3.2.2 强化嗜盐四联球菌对高盐稀态酱醪理化指标的影响
        3.2.3 强化嗜盐四联球菌对高盐稀态酱油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2.4 强化嗜盐四联球菌对高盐稀态酱油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3.2.5 小结
    3.3 嗜盐四联球菌和鲁氏接合酵母低盐酱油快速发酵研究
        3.3.1 酱油发酵过程嗜盐四联球菌和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3.3.2 酱醪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
        3.3.3 酱油中的氨基酸和有机酸分析
        3.3.4 酱油中的挥发性物质分析
        3.3.5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附表

(5)典型废弃生物质水热碳化提质制备多功能生物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生物质资源发展及应用现状
    1.2 生物质资源转化技术及应用
        1.2.1 生物化学转化技术
        1.2.2 热化学转化技术
    1.3 水热转化技术
        1.3.1 水热技术概述
        1.3.2 水热技术的发展
        1.3.3 水热技术与其他资源化处理技术联用
        1.3.4 水热反应影响因素
        1.3.5 水热过程反应机制
        1.3.6 水热过程不同生物质组分反应路径
    1.4 水热产物特性及水热炭功能化应用
        1.4.1 水热产物特性
        1.4.2 水热炭材料化应用
    1.5 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主要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水热处理及水热炭热解特性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原料、装置及采用药品
        2.2.2 实验方案
        2.2.3 分析方法
        2.2.4 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水热温度对水热炭产量及产物碳分布的影响
        2.3.2 不同催化剂种类对水热炭产量及产物碳分布的影响
        2.3.3 催化剂加入量对水热炭产量及产物碳分布的影响
        2.3.4 过程水的循环再利用对水热炭产量及产物碳分布的影响
        2.3.5 不同条件下水热产物特性及水热炭热解特性
    2.4 本章小结
3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与废弃塑料共水热碳化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及过程
        3.2.2 分析方法
        3.2.3 计算方法
        3.2.4 燃烧动力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共水热条件下水热炭产量
        3.3.2 水热炭的形貌(SEM)
        3.3.3 水热炭的理化特性
        3.3.4 煤化程度范氏图分析
        3.3.5 水热炭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3.3.6 水热炭热解特性分析
        3.3.7 水热炭化学结构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与脱水污泥共水热制备富营养型水热炭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剂及仪器
        4.2.2 实验原料及方法
        4.2.3 实验分析方法
        4.2.4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原料及共水热炭的理化性质
        4.3.2 共水热过程中水热炭产量及有机物固定
        4.3.3 共水热过程中营养元素的迁移转化
        4.3.4 共水热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4.3.5 水热炭表征
    4.4 本章小结
5 水热碳化联合低浓度碱改性制备高性能生物质基吸附剂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试剂及仪器
        5.2.2 实验原料及方法
        5.2.3 Cr(Ⅵ)检测方法
        5.2.4 计算及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改性方法下水热炭Cr(Ⅵ)吸附效果
        5.3.2 不同热转化方法对水热炭产率及对Cr(Ⅵ)吸附效果影响
        5.3.3 水热及低浓度碱改性制备炭材料影响因素研究
        5.3.4 溶液pH及吸附时间对吸附实验的影响
        5.3.5 改性水热炭对Cr(Ⅵ)吸附实验研究
        5.3.6 改性水热炭特性分析
        5.3.7 水热炭改性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机理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6)HPLC法测定猕猴桃果皮转化液中乙酰丙酸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仪器
    1.4 方法
        1.4.1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1.4.2 样品溶液的制备
        1.4.3 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1.4.4 确定最佳流速
        1.4.5 确定最佳流动相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2.1.1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2.1.2 流动相比例
        2.1.3 流速的选择
        2.1.4 标准曲线的绘制
        2.1.5 检出限
        2.1.6 精密度试验
        2.1.7 重复性试验
        2.1.8 回收率试验
        2.1.9 样品溶液的测定
3 结论与讨论

(7)日本酱油与中国酱油在不同模拟条件下挥发性呈香物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顶空-固相微萃取
        1.3.2 GC-MS条件分析
        1.3.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本酱油和中国酱油中挥发性呈香物质的鉴定结果分析
        2.1.1 日本酱油和中国酱油在25%℃条件下挥发性呈香物质的鉴定分析
        2.1.2 日本酱油和中国酱油在95℃条件下挥发性呈香物质的鉴定分析
    2.2 日本酱油和中国酱油中典型挥发性呈香物质的结果分析
    2.3 日本酱油和中国酱油中典型挥发性呈香物质的差异比较分析
    2.4 日本酱油和中国酱油中挥发性呈香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3 结论

(8)嗜盐四联球菌、鲁氏接合酵母及易变假丝酵母的添加对日式酱油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与意义
    1.2 酱油概述
        1.2.1 酱油生产工艺概述
        1.2.2 酱油发酵微生物概述
    1.3 国内外酱油发酵研究进展
        1.3.1 影响酱油品质因素
        1.3.2 T.halophilus发酵功能及风味物质代谢
        1.3.3 Z.rouxii发酵功能及风味物质代谢
        1.3.4 C.versatilis发酵功能及风味物质代谢
        1.3.5 T.halophilus、Z.rouxii和 C.versatilis的相互作用对酱油品质的影响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样品
        2.1.2 菌株
        2.1.3 培养基
        2.1.4 主要试剂及仪器
        2.1.5 引物
    2.2 实验方法
        2.2.1 T.halophilus、Z.rouxii-Ⅰ和C.versatilis的分离
        2.2.2 菌株的耐受性分析
        2.2.3 酱油小试发酵
        2.2.4 发酵酱油的pH、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分析
        2.2.5 发酵酱油的感官品评
        2.2.6 发酵酱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浓度的检测
        2.2.7 发酵酱油中生物胺浓度的分析
        2.2.8 发酵酱油中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分析
        2.2.9 发酵酱油中多肽浓度的分析
        2.2.10 酱醪混菌基因组的提取
        2.2.11 酱油发酵过程中酵母生物量的定量分析
        2.2.12 酱醅白点的显微观察、筛选及分子鉴定
        2.2.13 FLO11、ACS2、BTN2 基因的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
        2.2.14 腐败性白点微生物的重新接种
        2.2.15 腐败性白点微生物的耐热性评价
        2.2.16 污染性白点微生物的控制
        2.2.17 电镜分析
        2.2.18 FLO11、ACS2、BTN2 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
        2.2.19 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酱油发酵功能菌的筛选
        3.1.1 T.halophilus的筛选
        3.1.2 Z.rouxii-Ⅰ的筛选
        3.1.3 C.versatilis的筛选
    3.2 酱油乳酸菌与酵母菌小体系小试发酵研究
        3.2.1 酱油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分析
        3.2.2 发酵过程中Z.rouxii-Ⅰ和C.versatilis生物量的分析
        3.2.3 发酵酱油中氨基酸和多肽分析
        3.2.4 发酵酱油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3.2.5 发酵酱油的感官品评
    3.3 T.halophilus、C.versatilis、Z.rouxii-Ⅰ对发酵品质的影响
        3.3.1 T.halophilus的添加对发酵品质的影响
        3.3.2 C.versatilis的添加对风味贡献物质的影响
        3.3.3 Z.rouxii-Ⅰ对发酵品质的影响
    3.4 Z.rouxii-Ⅱ的内源性腐败
        3.4.1 酱醅白点微生物的鉴定
        3.4.2 Z.rouxii-Ⅱ产腐败性白点控制策略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广东客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按字母顺利排列)
第一章 引言
    1.1 广东客家黄酒概述
        1.1.1 广东客家黄酒的发展概况
        1.1.2 广东客家黄酒的生产工艺
        1.1.3 广东客家黄酒的特色及存在问题
    1.2 氨基甲酸乙酯(EC)概述
        1.2.1 EC的性质及其在酒精饮料中的限量标准
        1.2.2 EC的致癌机制及含量调查
        1.2.3 EC的形成途径
        1.2.4 酒精饮料中EC的形成机理
        1.2.5 黄酒的生产工艺与EC生成的关系
        1.2.6 广东客家黄酒加工工艺优化的必要性
    1.3 EC分析方法
        1.3.1 液液萃取(LLE)
        1.3.2 固相萃取(SPE)
        1.3.3 固液萃取(SLE)
        1.3.4 固相微萃取(SPME)
    1.4 EC减除方法概述
        1.4.1 控制EC的生成
        1.4.2 直接去除EC法
    1.5 研究内容
        1.5.1 黄酒中EC的检测
        1.5.2 广东客家黄酒中EC及其前体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1.5.3 关键工艺对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影响
        1.5.4 广东客家黄酒中EC减除方法的研究
        1.5.5 碱浸硅藻土吸附对广东客家黄酒品质的影响
第二章 黄酒中EC的检测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D5-EC内标法(国标法)
        2.3.2 nPC内标法标准溶液的配制
        2.3.3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黄酒中EC萃取效果的影响
        2.3.4 nPC内标法的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2.4 结果与分析
        2.4.1 nPC内标法质谱定量离子选择
        2.4.2 LLE萃取EC的结果与分析
        2.4.3 SPME萃取EC的结果与分析
        2.4.4 SPE萃取EC的结果与分析
        2.4.5 LLE、SPME、SPE结合n-PC内标法检测黄酒中EC含量的比较
        2.4.6 SPE-nPC内标法与国标法比较
        2.4.7 不同产地、类型黄酒中EC含量的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形成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尿素的检测
        3.3.2 瓜氨酸的检测
        3.3.3 EC的检测
        3.3.4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瓜氨酸检测方法的优化
        3.4.2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过程中EC前体物质的动态变化
        3.4.3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过程中EC的动态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艺条件对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试验原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EC的检测
        4.3.2 尿素的检测
        4.3.3 瓜氨酸的检测
        4.3.4 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方法
        4.3.5 广东客家黄酒常规理化指标测定
        4.3.6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煎酒条件对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影响
        4.4.2 不同陈酿温度对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影响
        4.4.3 最佳煎酒和陈酿条件下广东客家黄酒中香气成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客家黄酒中EC减除方法的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
        5.2.1 试验原料和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吸附材料的性能比较
        5.3.2 碱浸硅藻土的制备
        5.3.3 碱浸硅藻土的性能表征
        5.3.4 反应条件对EC减除效果的影响
        5.3.5 吸附等温模型的建立
        5.3.6 吸附热力学模型的建立
        5.3.7 EC的检测
        5.3.8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不同吸附材料吸附性能比较
        5.4.2 硅藻土碱浸工艺条件的确定
        5.4.3 碱浸硅藻土表面形貌分析
        5.4.4 碱浸硅藻土比表面积值
        5.4.5 碱处理硅藻土吸附条件的确定
        5.4.6 动力学模型
        5.4.7 吸附等温模型
        5.4.8 吸附热力学
        5.4.9 碱浸硅藻土去除EC的优势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碱浸硅藻土吸附对广东客家黄酒品质的影响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与仪器
        6.2.1 试验材料和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碱浸硅藻土对广东客家黄酒吸附处理
        6.3.2 感官评价
        6.3.3 广东客家黄酒常规指标的测定
        6.3.4 低聚糖的检测
        6.3.5 总酚的检测
        6.3.6 氨基酸的检测
        6.3.7 有机酸的检测
        6.3.8 风味物质的测定
        6.3.9 数据分析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吸附对广东客家黄酒常规指标的影响
        6.4.2 吸附对广东客家黄酒低聚糖、多酚的影响
        6.4.3 吸附对广东客家黄酒有机酸的影响
        6.4.4 吸附对广东客家黄酒氨基酸的影响
        6.4.5 吸附对广东客家黄酒滋味的影响
        6.4.6 吸附对香味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7.1 全文结论
    7.2 全文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试验数据附表
    附录B: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成果

(10)基于GC-MS的酱油风味物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酱油简介
    1.2 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研究
        1.2.1 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
        1.2.2 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1.3 酱油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研究
    1.4 硅烷化衍生
        1.4.1 硅烷化衍生原理及衍生剂
        1.4.2 硅烷化衍生在物质分析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及试剂
        2.1.1 酱油样品
        2.1.2 试剂
        2.1.3 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前处理方法
        2.2.2 GC-MS检测条件
        2.2.3 定性方法
        2.2.4 色谱柱的选择
        2.2.5 HS-SPME条件的优化
        2.2.6 硅烷化衍生条件的优化
        2.2.7 方法性能验证
        2.2.8 样品风味物质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方法的建立
        3.1.1 色谱柱的选择
        3.1.2 HS-SPME萃取头的选择
        3.1.3 萃取条件的优化
        3.1.4 方法性能验证
        3.1.5 小结
    3.2 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3.2.1 风味物质组成的分析
        3.2.2 主要风味物质的定量分析
        3.2.3 小结
    3.3 酱油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方法的建立
        3.3.1 硅烷化衍生条件的优化
        3.3.2 方法性能验证
        3.3.3 小结
    3.4 酱油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3.4.1 风味物质组成的分析
        3.4.2 氨基酸的定量分析
        3.4.3 小结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9 附录

四、酱油中乙酰丙酸含量的半定量分析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黍米黄酒关键风味物质研究[D]. 蒋彰. 江南大学, 2021(01)
  • [2]强化嗜盐四联球菌对模拟低盐酱油发酵的影响[J]. 房峻,刘佳乐,彭玉慧,姚远,方芳. 中国酿造, 2020(12)
  • [3]基于组学技术的中国黄酒陈酿香气组分分析及酒龄识别的研究[D]. 王娜. 江南大学, 2020(01)
  • [4]酱油发酵过程强化嗜盐四联球菌对酱油品质的影响[D]. 刘佳乐. 江南大学, 2020(01)
  • [5]典型废弃生物质水热碳化提质制备多功能生物炭研究[D]. 张晓娟.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6]HPLC法测定猕猴桃果皮转化液中乙酰丙酸含量[J]. 陈小敏,谭书明,王瑞,唐明权.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04)
  • [7]日本酱油与中国酱油在不同模拟条件下挥发性呈香物质分析[J]. 丁莉莉,王昊,王新宇,潘志辉,赵国忠. 中国酿造, 2019(06)
  • [8]嗜盐四联球菌、鲁氏接合酵母及易变假丝酵母的添加对日式酱油品质的影响[D]. 张玲. 江南大学, 2019(12)
  • [9]广东客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白卫东.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基于GC-MS的酱油风味物质分析[D]. 刘非. 天津科技大学, 2017(03)

标签:;  ;  ;  

酱油中乙酰丙酸的半定量分析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