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超级稻研究进展及未来对策

福建省超级稻研究进展及未来对策

一、福建省超级稻研究进展及今后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冲,温国泉,蒋显斌[1](2020)在《华南稻区近20年水稻品种审定与保护现状分析》文中认为统计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省(区)于1999-2018年通过审定以及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获得授权的水稻品种信息,主要分析水稻品种的时空分布、类型分布以及第一选育单位等情况。华南稻区1999-2018年通过审定水稻品次数占当年全国品次数的百分比总体平稳,年度占比平均值为23.3%,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分别为10%、6.4%、5%和1.8%;华南稻区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的水稻品次数占全国的14.3%,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分别为4.6%、3.9%、5.0%和0.8%。常规稻占华南稻区审定水稻品种的19.1%,杂交稻占77.7%;获得授权水稻品种占比中,常规稻(含恢复系、保持系等杂交稻亲本)占45.6%,杂交稻占18.9%。三系杂交稻占审定水稻品种的64.8%,两系杂交稻占12.9%;获得授权的三系杂交稻占15.9%,两系杂交稻占3.0%。三系不育系占审定水稻品种的2.6%,两系不育系占0.5%;三系不育系占授权品种的18.5%,两系不育系占6.5%。通过审定水稻品种的第一选育单位为科研院所(含高校)为69.2%,种业公司为29.1%,政府机构为0.7%,个人为1.0%;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水稻品种的第一选育单位为科研院所(含高校)为68.1%,种业公司为19.4%,政府机构仅在2003年发生,个人为2.3%。以上数值均指不同年度占比汇总的20年平均值。华南稻区是全国水稻品种创新的重要区域,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杂交水稻在华南稻区审定品种中占主导地位,三系法是近20年华南稻区最重要的水稻育种途径。华南稻区的水稻育种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单位,2016年后种业公司作为华南稻区水稻审定品种选育单位的份额大幅上升;科研院所在华南稻区的水稻新品种保护工作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胡明霜[2](2019)在《水稻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世界上所有的粮食作物中,水稻占据了总量的1/4,随着全球人口激增和种植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水稻产量已经是所有农业研究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而我国作为农业粮食产出大国以及水稻种植大国,水稻研究对于我国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水稻研究产出进行定量分析,也可以揭示中国水稻研究机构在国际上的研究水平。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发现国内外学者在农业领域文献计量研究成果颇多,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种农作物主题的某一个方面,很少对一个农作物主题进行全方面的计量分析,而且在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时,主要采取一种文献形式(期刊论文),所以本文从研究水稻的期刊论文和发明专利两个角度进行计量分析,具体如下。对期刊论文的计量分析,统计了 1988年到2017年间国际和国内水稻相关研究论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数据来源于WoS数据库,国内期刊论文数据则来自于CNKI数据库,主要对比分析了研究论文的数量年代分布、高产机构和研究热点等三个方面,在整个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借助Python语言编写处理程序,同时也借助于Gephi和Uci net等可视化软件;而在专利分析方面,本文只研究了基于CNKI专利数据库中的中国发明专利,具体分析了专利申请量、年代分布、申请人、申请人的地域分布和研究热点分布,在计量分析时借助Gephi可视化软件、德温特专利数据库和DDA专利统计软件,直观地展示和分析了水稻相关研究的前沿领域,根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期刊论文计量分析结果。国际期刊论文数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国内期刊论文数整体呈上升、下降、再上升和再下降的M型波动趋势;对高产发文机构进行统计,发现21世纪初期开始国内有7所科研机构跻身前20位核心研究机构,占据总量的1/3,而且国际与国内高产机构关于共同发文的趋势越来越常见;由于论文数据来源不同,通过LDA主题聚类模型对国际与国内水稻有关研究论文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水稻转基因育种与生长条件研究是国内外农业机构与工作者的研究重心。(2)发明专利计量分析结果。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可以将发展时期划分为;量萌芽期(1988年-2004年)、平稳发展期(2005年-2012年)和快速增长期(2013-2017年);对水稻农作物专利申请人进行分析,明显看出研发主体集中在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类高校,相反农业类科技企业的研发实力很弱。发明专利的研究主题分析,发现国内水稻发明专利集中在杂交水稻育种、栽培技术和转基因品种研究。

鲁仪增[3](2019)在《国槐遗传多样性评价及无性系分子鉴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为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其根、枝、皮、叶、花、果中均含有黄酮类(flavonoids)成分,几乎全株入药。其中《中国药典》规定的中药槐米含有质芦丁(rutin,约13%28%)、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及其糖苷等成分;槐角中除含有上述成分外,还含有异黄酮类(isoflavones)物质等。国槐入药部位功能与成分不仅具有清热泻火、止血、降血压、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炎、镇痛、抗骨质疏松、抗肿瘤、明目益气等药理作用,还是重要的观赏树种及蜜源树种,在药用种质收集与挖掘、现代林业与景观生态的发展等方面具有极为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其种质资源研究技术缺失、精准鉴定和系统评价不足。本论文旨在开发g SSR、EST-SSR和cp SSR标记的基础上,建立了国槐无性系分子鉴别技术及分子身份证数据库;对国槐古树及栽培群体进行STRUCTURE群体分析、分子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与亲缘关系分析。研究表明,国槐古树及现代栽培群体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基于等位基因位点数目最大化策略筛选了186个无性系,可作为将来构建国槐核心种质的组成部分,提出了国槐种质资源收集与分类规范保护管理策略,为国槐种质资源的保护评价与创新利用提供了依据和支撑。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SSR引物开发、验证与筛选。基于磁珠富集及测序法,获得30条核基因组序列,设计41对g SSR引物,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复选28对,终选9对;通过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国槐无性系叶片de novo测序,从7520个EST-SSR位点中综合筛选并设计EST-SSR引物100对,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初选59对,复选30对,终选12对;使用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堇花槐叶绿体基因组de novo测序,从全基因组171个cp SSR位点中筛选、设计引物51对,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初选10对,复选为6对,终选3对。不同来源的引物、同一来源不同引物在遗传参数评估、亲缘关系分析及STRUCTURE亚群体划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宜选用双亲遗传标记及单亲遗传标记开展国槐相关研究。终选的3对cp SSR、9对g SSR和12对EST-SSR引物在槐属和马鞍树属的平均通用率达66%以上,其在5个国槐栽培群体100个个体中的位点多态性水平较高;但是变异较小,且主要来源于个体间(74%)、其次为群体内(22%),群体间最少(4%);亲缘关系较近,其中北京市国槐栽培群体与辽宁省国槐栽培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山东省国槐栽培群体、河南省国槐栽培群体、山西省国槐栽培群体的亲缘关系依次渐远。NJ法聚类将100个个体划分为2组,Ⅰ组包含17个个体,Ⅱ组包含83个个体,STRUCTURE分析也建议划为2个亚群体,国槐古树栽培群体内的迁入个体较少。(2)依据特异等位基因及等位基因鉴别国槐无性系。64个国槐无性系通过特异等位基因片段信息进行鉴别。24对SSR引物扩增等位基因片段长度的小值、大值和大小双值信息的鉴别能力依次增高,535个国槐无性系中的2个可能为异名同物。采用其中14对SSR高效引物组合构建了534个国槐无性系的分子身份信息数据库,并将其每个无性系的分子身份信息与档案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二维码图形数据库。(3)开展国槐遗传多样性评价,制定保护利用策略。国槐古树存在明显的群体结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经度方向上的遗传多样性高于纬度方向上的遗传多样性。其中,经度方向上从西到东逐渐降低再稍微增高,遗传分化处于中低水平;纬度方向上自中部向南北方向降低,遗传分化水平总体较低,其变异来源于个体间(68%69%)、群体内(28%30%)和群体间(1%2%);国槐二级古树栽培群体与国槐一级古树栽培群体关系最近,与国槐的三级古树栽培群体、现代栽培无性系、栽培品种的亲缘关系依次渐远;分别加入白刺花和侧花槐2个同属外类群及来自美国和韩国的国槐种质资源之后,上述亲缘关系总体未变。其遗传距离较小、遗传一致度较大,其亲缘关系总体较近,可能来源于2个STRUCTURE亚群体。优树选择是其变异的主要利用途径,应采取原地保存与异地保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国槐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4)基于等位基因位点数目最大化策略、逐步聚类法及随机取样法构建了当前国槐种质资源样本的核心种质。基于等位基因位点数目最大化策略及逐步聚类法可以更好的获得国槐的核心种质。其中,基于等位基因位点数目最大化策略筛选的核心种质(186个无性系),其等位基因数量最高(378个),保留率达97.4%;其次为基于逐步聚类法获得的核心种质(155个无性系),其等位基因保留率达到95.8%。筛选的186个无性系在国槐原有种质的主坐标分布图、三维分布图中分布较均匀,t检验结果虽然未达到显着水平,但是相关数据支持等位基因位点数目最大化策略筛选的种质为国槐的重要种质,可作为将来国槐核心种质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福平[4](2016)在《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因素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稻田生态系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之一。除了承载粮食生产及原材料供给之外,稻田生态系统还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如温度调节、固碳、蓄洪等。随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加剧,稻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科学评价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水稻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关于我国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多集中在现状评价,而对其历史变迁、影响因素以及补偿机制尚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水稻生产数据、气象数据、调查数据以及田间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历史变化;深入解析了1980-2014年期间我国稻作技术、气候变化以及种植格局演变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我国稻田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稻田生态保护和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结构和强度存在较大时空差异。1980-2014年期间,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14年四大稻区18个水稻主产省1生态服务价值总量达到23712.5×108yuan,比1980年增加36.5%。在六种稻田生态服务功能中,固碳价值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控温和温室气体价值。控洪价值和温室气体价值所占比重呈下降态势。我国稻田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生态服务价值分别在7.96-11.18yuan/m2和11.21-13.63 yuan/kg之间。面积强度表现出随时间变化显着增加的态势,但是产量强度没有表现出随时间变化而显着变化的态势。不同稻区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结构和强度存在较大差异。(2)我国稻作技术发展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存在显着影响。1980-2014年期间,全国稻田随着育秧技术的发展,在育秧环节温室气体排放价值降低55.79×108yuan,其中东北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西南稻区和南方双季稻区育秧环节温室气体排放价值分别降低了7.3x108yuan、13.63×108yuan、11.19×108yuan和23.67×108yuan;随着灌溉技术的发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价值降低3051.2×108yuan。然而,移栽技术的发展增加了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价值,移栽环节温室气体排放价值增加20.6×108yuan。施氮量的增加同时增加了固碳(880.9×108yuan)、制氧(274.8×108yuan)、化学污染(157.6×108yuan)和温室气体排放(471.1×108yuan)四种稻田生态服务价值。但是正价值(固碳和制氧)的增加值要高于负价值(化学污染和温室气体)。因此,施氮量增加整体上增加了稻田生态服务价值。(3)水稻季气候变化增加了我国稻田系统控温价值,但降低了控洪价值。1980-2014年期间,受净辐射、气温、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我国稻田控温价值整体表现为增加态势。早、中、晚稻分别增加13.8%、45.8%和83.9%。然而,稻田控洪价值却表现为降低态势。早、中、晚稻控洪价值分别下降了91.5%、89.1%和81.5%。气候变化对稻田控温和控洪价值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东北稻区控温价值呈波动变化。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南方双季稻区均表现为增加态势,近五年均值(2010-2014)分别比30年前(1980-1984)增加了96.8%、88.2%和39.0%。从控洪价值来看,四个稻区水稻季稻田控洪价值均呈现出降低态势。东北、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南方双季稻区近5年的均值(2010-2014)比30年前(1980-1984)下降了16.5%、12.5%、12.5%和12.0%。净辐射、日均温、最高温和最低温与控温价值表现出正相关性,相对湿度与控温价值呈负相关。但是,不同稻区和稻作类型控温价值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4)水稻种植格局北移降低了全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和强度,但其影响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水稻种植格局北移使全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降低15.8%。其中,固碳、制氧、控温、控温、温室气体排放和化学污染价值分别降低13.4%、13.4%、14.4%、27.7%、22.7%和13.1%。水稻北移使稻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下降14.2%。但是,水稻种植格局北移对单位产量生态服务价值并没有显着影响。种植格局北移对不同省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南方双季稻区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均呈下降态势。北移情景下,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南方双季稻区12个省份单位面积价值呈下降态势,5个省份单位产量价值呈下降态势。(5)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激励在保障稻田生态服务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实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受访的383人中愿意支付的比例为90.6%:平均支付意愿WTP约为0.54yuan/kg;超过半数的人选择以米价的形式参与支付。居住地与水田的距离、家庭党员人数、对环保概念的认知、享受到水田服务的项目数及对水田保护责任方的认知等5因素影响受访者的支付意愿,且呈正相关。性别、年龄、职业、粮食安全意识等因素对支付意愿无显着影响。(6)探讨和阐述了我国稻田生态补偿范围、基本原则、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激励机制。我国稻田生态补偿范围可划分为山地丘陵稻田、平原稻田和围垦滩涂田。稻田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要兼顾公平性、差异化、渐进性和项目制。稻田生态补偿的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补偿方式,包括公共生态补偿政策和绿色技术补贴;另一类是市场补偿方式,包括收入反哺和实施碳交易。稻田生态补偿的补贴标准应该在细分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基础上,依据标的实际情况,通过协商与博弈,确定出合理的支付标准。在激励机制方面,应重视对农民、企业、社会公众、政府等四大群体的共同激励,提高稻田生态保护各参与者的积极性。

龚金龙[5](2014)在《籼、粳超级稻生产力及其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文中研究表明追求高产更高产是稻作研究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水稻种植面积因土地资源的贫乏和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基本达到不可再增加的顶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水稻总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政府和科研工作者提出了种种设想与途径,如“高产创建”、“粮丰工程”、“超级稻”等。通过行政、科研、推广等相关单位的齐心协作,中国超级稻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至2013年我国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已达101个之多。其中,籼型超级稻以杂交稻为主,粳型超级稻全部为常规稻,因此开展高产栽培条件下常规粳型超级稻与超级杂交籼稻群体综合生产力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的系统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生产实践价值。本研究于2011-2012年在苏中地区,在稻麦(油)两熟籼、粳同季兼作条件下,选用能安全齐穗成熟和充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的偏迟熟高产当家籼、粳超级稻品种(中熟中籼和早熟晚粳)为试验材料,并配套高产栽培管理措施,以充分发挥其产量水平。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两种类型品种产量形成机制与生态生理特征的差异,阐明粳稻的生育优势和高产机理,以期为超级稻品种的合理利用以及增产潜力的挖掘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粳稻产量、穗数、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库容量、总充实量、茎蘖成穗率、着粒密度、一二次枝梗数比值、一二次枝梗总粒数比值、每穗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单枝梗着粒数、每穗一次枝梗总粒数、一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米粒终极生长量、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米粒重、活跃灌浆期和有效灌浆时间均高于籼稻,而籼稻每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单穗粒重、每穗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单枝梗着粒数、每穗二次枝梗总粒数、起始生长势、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则高于粳稻,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米粒重占米粒终极生长量的百分率则表现趋势不明显。籼、粳超级稻均为异步灌浆型,但籼稻两段灌浆现象更为明显,且籼稻灌浆启动快、充实快、持续时间短、呈速起速降的态势。粳稻弱势粒灌浆前、中、后期的灌浆充实量较籼稻分别高0.73%、2.59%、3.43%,随着籽粒灌浆的持续,粳稻灌浆优势不断加大。群体茎蘖稳升稳降、有效成穗数多、穗部构成合理、结实率高、灌浆速度稳定且持续时间长以及灌浆后期弱势粒较高的灌浆质量是粳稻扩库、促充实、稳产高产的关键。2、粳稻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及上三叶叶长、叶基角、叶开角、披垂度和叶面积衰减率、收获指数均小于籼稻,而生育中后期(拔节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及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粒叶比(颖花/叶、实粒/叶、粒重/叶)、最大叶面积指数、总充实量、实收产量、生物产量、茎鞘最大输出量和表观输出量及比率均大于籼稻,差异显着或极显着。虽然粳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干物重均不及籼稻,但群体数量优势保证粳稻具有较高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且随着生长发育的持续,群体光合物质生产优势不断加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于抽穗后25d前后超过籼稻。粳稻灌浆后期(乳熟至成熟期)仍保持强劲生长优势,而灌浆初期(抽穗至乳熟期)茎鞘贮存物质合理输出,有效保障了高效光合层的安全支撑及高积累产量库的流畅充实。高生物学产量的稳定形成和叶面积“稳升缓降”态势以及拔节至成熟期较强的高效光合物质生产,是粳稻光合系统高效持续产出、灌浆充实多及高产形成的重要特征和原因。3、粳稻大田生长阶段生育进程迟于籼稻,成熟期粳稻较籼稻迟16.2d,其中抽穗至成熟期粳稻生育阶段天数较籼稻长25.82%,差异极显着。粳稻对低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利于适当推迟抽穗结实,延长灌浆结实期与全生育期,增加对秋末温光资源的利用。粳稻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日产量,全生育期天数、有效积温、光合有效辐射和光能利用率以及主要生育阶段天数、有效积温和光合有效辐射,抽穗至成熟期温度生产效率,拔节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光能利用率均高于籼稻;而灌浆速率,全生育期温度生产效率以及播种至抽穗期温度生产效率,播种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光能利用率均低于籼稻,差异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分析表明,水稻实收产量与全生育期天数、日产量和灌浆结实期天数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与灌浆速率呈极显着的负相关;生物产量与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光合有效辐射和光能利用率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与全生育期温度生产效率呈弱的负相关。因此,在稳定提高温光资源利用率、日产量和灌浆速率的基础上,通过延长生育期,尤其是灌浆结实期,来提高有效积温和光合有效辐射,进而提高干物质阶段积累量及生物学产量,是粳稻高生产力形成的重要途径与特征之一4、籼、粳超级稻主要品质性状年度间、类型间、品种间及其二因子间、三因子间的互作效应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差异。粳稻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峰值黏度时间均高(长)于籼稻,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垩白度、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崩解值和起始糊化温度均低(小)于籼稻,而消减值表现趋势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对稻米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具有负向作用,对稻米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具有正向作用,而日平均温差和日平均日照时数在米质性状的形成过程中作用不显着。因此,稳定形成高出米率、低垩白、低蛋白稻米、高黏度淀粉以及蒸煮出可口米饭是粳稻重要的品质特征之一。5、氮素吸收利用与转运特征方面:(1)粳稻平均实收产量、氮素吸收总量和百公斤籽粒吸氮量分别达10.89t/hm2、224.50kg/hm2、2.79kg,分别较籼稻高13.21%、32.74%、17.45%,差异极显着。粳稻不仅氮素积累量大,而且有效高效氮素吸收优势明显。(2)粳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各器官以及整个生育期整株的含氮率均高于籼稻,差异显着或极显着。(3)粳稻氮素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高于籼稻,但差异不显着;而粳稻氮素生理利用率、籽粒生产效率、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低于籼稻,除氮素生理利用率外其他指标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4)成熟期,粳稻叶、茎、鞘含氮量所占比例均极显着地高于籼稻,而粳稻穗中含氮量所占比例则极显着低于籼稻,籼稻氮素收获指数极显着高于粳稻。(5)抽穗至成熟期,粳稻叶、茎、鞘氮素转运量、表观转运率和转运贡献率均小于籼稻,除鞘的氮素转运贡献率外其他指标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6)籼稻高氮籽粒主要依靠抽穗前源器官中贮积的氮素的输出与转运,粳稻较高的氮素吸收总量则主要依靠生育中后期(拔节至成熟期)氮素的高速吸收。因此,在稳定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期)氮素吸收的基础上,大幅提高生育中期和后期(拔节至成熟期)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积累量,是稳定形成较高的氮素吸收总量及粳稻高产形成的关键。6、根系形态生理特征方面:(1)整个生育期,粳稻的根冠比、每条根长、发根数、发根体积、发根干重及颖花根流量、穗数、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和实收产量均高于籼稻,而根直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低于籼稻,其中根冠比、每条根长、颖花根流量、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实收产量差异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2)粳稻抽穗前(含抽穗期)单茎根干重、总根长、根数、根体积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及根密度均低于籼稻,但差异不显着,而成熟期这6个指标粳稻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3)粳稻拔节前单茎活跃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比均小于籼稻,而拔节后(含拔节期)两者差异趋势与之相反,差异显着或极显着;(4)除拔节期群体根干重、拔节期和抽穗期群体根数外,其他群体形态生理特征指标粳稻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5)无论是单茎还是群体,粳稻抽穗后0-35d根系伤流量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6)粳稻0-10cm土层根系干重所占比例极显着低于籼稻,10cm以下土层根系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极显着高于籼稻,粳稻扎根更深,进一步强化了植株抗倒防早衰能力。与超级杂交籼稻相比,常规粳型超级稻抽穗后根系生长优势不断加大,特别是群体生长优势,成熟期粳稻所有根系形态生理特征指标均优于籼稻,是粳稻高产形成的重要原因和保障。7、抗倒支撑特征方面:(1)粳稻实收产量较籼稻高11.79%,差异极显着;基部0-20cm节间抗折力极显着高于籼稻、倒伏指数极显着低于籼稻,没有出现明显倒伏现象,而籼稻扬两优6号和两优培九田间表观倒伏率分别达12.35%、13.05%;(2)粳稻基部四个节间弯曲力矩均极显着小于籼稻、抗折力均极显着大于籼稻,最终粳稻基部第1至第4节间的倒伏指数均极显着低于籼稻;(3)粳稻各节间长度和株高以及基部节间外径、秆型指数、重心高和相对重心高度均小于籼稻,差异显着或极显着,而穗下节间长/秆长粳稻极显着大于籼稻;(4)粳稻六个伸长节间的茎秆粗度和茎壁厚度均小于籼稻,其中基部第1至第4伸长节间的茎秆粗度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5)粳稻各节间茎秆干重均小于籼稻,两优培九各节间叶鞘干重极显着高于其他3个品种,且粳稻基部第2节间单位节间茎秆干重略高于籼稻,而基部第1、3、4、5、6节间粳稻单位节间茎秆干重均低于籼稻;(6)粳稻单穴固持力和抗弯阻力均显着或极显着大于籼稻,而按压恢复度显着或极显着小于籼稻。可见粳稻固持抗倒能力较强、籼稻抗倒恢复能力较强,且粳稻能协调达到高产与抗倒,这可能与其弯曲力矩小、抗折力大、株高矮、节间配置合理、重心低以及基部节间物质充实足等有关。这些可为江苏稻区以及同类生态稻区乃至整个南方适粳区实施新一轮的“籼改粳”提供参考。但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还应切合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坚持“宜粳则粳、宜籼则籼”。此外,“籼改粳”还存在品种耐热性不强、农资投入大、环境污染重、抗病虫性差、储备技术不足、生产习惯不符、部分地区生产设施落后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攻关。

马永跃[6](2013)在《品系、施肥和栽培方式对福州平原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选取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州平原为研究区域,分别设置了不同水稻品种(常规稻:H-10和超级稻:Q优6号)处理、不同水稻栽培方式(手插:SC,机插:JC,直播:ZB,抛秧:PY)处理、硫肥施加(S)处理和不同梯度铁肥施加(Fe-0、Fe-2、Fe-4、Fe-8)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原位观测不同处理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的通量。早稻实验(仅铁肥添加处理)始于2011年4月中旬,至2011年7月中旬结束;晚稻实验开始于2011年8月初,至同年11月初结束。在观测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处理,以探讨福州平原地区不同水稻处理间的温室气体通量优劣和对稻谷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内,与常规稻相比,超级稻在整个生长期的甲烷平均通量减少约4个百分点;超级稻在整个生长期的氧化亚氮通量约提高了近133个百分点。(2)从所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来看,常规稻为2264.50kgCO2.hm-2,超级稻为1977.04kgcO2.hm-2,超级稻比常规稻降低13个百分点,在某种程度上超级稻具有降低综合温室效应的优势。通过对比超级稻和常规稻两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发现,超级稻比常规稻都具有优势。(3)在整个水稻生育期,不同水稻栽培方式稻田甲烷平均通量由小到大分别为PY<SC<ZB<JC;不同水稻栽培方式稻田氧化亚氮平均通量由小到大分别为SC<JC<PY<ZB。(4)不同水稻栽培方式下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由小到大分别为PY<SC<ZB<JC,进一步分析得出JC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高出SC近24个百分点,ZB高出PY近22个百分点。从千粒重上看,四个不同栽培方式由小到大的排序为JC<SC<ZB<PY,从单丛产量上看,四个不同栽培方式由小到大的排序为SC<PY<JC<ZB。(5)在整个生育期,与CK处理相比,S处理在整个生长期的甲烷通量减少约25个百分点;S处理在整个生长期的氧化亚氮通量提高了约49个百分点。(6)从所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来看,对照(CK)稻田为2264.50kgCO2.hm-2,硫肥添加稻田为1728.47kgCO2.hm-2,硫肥添加稻田比对照稻田低24个百分点;硫肥添加稻田的稻谷结实率提高了约4个百分点,千粒重提高了约14个百分点,单丛产量提高了约15个百分点。(7)早稻:与Fe-0稻田相比,Fe-2、Fe-4、Fe-8稻田甲烷平均通量分别减少了26.37%、43.41%和48.87%,氧化亚氮平均通量分别减少了20.92%、25.27%和66.36%;晚稻:与Fe-0稻田相比,Fe-2、Fe-4、Fe-8稻田甲烷平均通量分别减少了44.26%、63.93%和66.12%,氧化亚氮平均通量分别减少了6.49%、43.58%和15.95%。(8)从所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来看,早稻表现为Fe-0>Fe-2>Fe-4>Fe-8的整体趋势,晚稻同样表现为Fe-0>Fe-2>Fe-4>Fe-8的整体趋势。从稻谷产量上看,早稻和晚稻均呈现出Fe-0<Fe-2<Fe-4<Fe-8随着铁肥添加梯度的增加而增加的整体趋势。无论从生态效益上看,还是从经济效益上看,稻田合理施加铁肥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农业改良措施。

赵国臣[7](2012)在《中国北方代表地区黏菌主要类群的个体发育及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稻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由于育种目标的设定不同,育成品种的产量及株型、农艺性状等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关于水稻品种遗传改良的研究已有一些,但关于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品种性状演化的研究还不多见。本研究拟分三个历史时段研究吉林省品种改良过程中农艺性状、产量和各器官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试图阐明吉林省三段历史时期育成品种的产量形成机制,为吉林省水稻品种改良提供可参考株型模式,同时为吉林省水稻超高产栽培实践提供量化参考依据。本研究选择吉林省1931-2009年间育成的53个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分三个历史时段(1931-1969年,1970-1999年,2000年以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种植于同一块试验田中,研究其产量及其构成、农艺性状、各器官生育期演进规律和物质生产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产量及组分的演化特点为,吉林省1931-2009年间育成品种产量不断增加,整个历史时期育成品种产量表现出“低-高-低-高-瓶颈”的特点。即"60年代前低,60年代高,70和80年代低,90年代高,2000年以来进入瓶颈”。1931-1969年间育成的水稻品种产量不断增加,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对穗数和每穗粒数的改良增加引起;1970-1999年间育成的水稻品种不断增加的产量,是由于对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综合增加改良结果;2000年以来育成的品种产量有下滑趋势,这是由于每穗粒数增加而有效穗数逐渐减少的结果。(2)农艺性状的演化特点为,1931-1969年间育成的水稻品种,株高显着降低,收获指数显着增加,生物量、穗重不显着增加。收获指数从40年代前的平均0.49提高到60年代的平均0.55。1970-1999年间育成的水稻品种,随育成年代增加,生物量、单穗重和穴草重显着增加,与育成年代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5*和0.48*,而收获指数在此期未得到改良,与各指标的相关性也不显着,但保持较高水平。此期育种策略为“保持较高的收获指数,增加生物学产量”。2000年以来育成的品种单穗重随育成年代的增加而显着增加,生物量增加不显着而收获指数有下降趋势。(3)抽穗前的植株各器官演化特征为,1931-1969年间育成的水稻品种分蘖能力逐渐增强,倒三叶面积和鲜重显着降低。此期育成品种抽穗前叶片干重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4**。1970-1999年间育成的水稻品种随育成年代增加倒三叶面积显着增加,相关系数为0.52*。90年代是育成品种抽穗前的分蘖和群体结构相对合理的育种时期,育成品种抽穗前的分蘖数为28.3个/穴,倒三叶面积为28.5cm2,倒三叶鲜重为0.51g,倒三叶干重为0.16g,与产量为800kg/mu的几个品种的平均值相似。2000-2009年间育成的水稻品种最大分蘖数和叶片干重出现负增长。产量与叶片干重为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9。本试验综合倒三叶的性状与最大分蘖数的关系,提出一个可判定抽穗前群体是否合理的指标为“穴倒三叶面积”,在30cm×13cm的种植条件下,抽穗前的群体“穴倒三叶面积”应大于850cm2才是高产的合理群体结构。(4)抽穗后的植株各器官演化特征为,1931-1969年间育成的水稻品种随着品种的改良,灌浆期植株性状各指标有降低趋势,但茎鞘干重却有增加。剑叶面积和倒三叶面积除与茎鞘为负相关外,与其它植株性状均为正相关或显着正相关。此期育成的品种产量的增加是因为倒三叶和剑叶面积的增加以及叶片干重的增加所致。1970-1999年间育成的水稻品种随育成年代增加除穗鲜重和倒三叶鲜重外,其它各指标均随育成年代增加而增加。植株各器官性状均与产量呈不显着正相关。2000-2009年间育成的水稻品种倒三叶面积、倒三叶鲜重、剑叶面积和剑叶鲜重随育成年代增加而减少,倒三叶鲜重和叶片干重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和0.56*,这说明产量的下滑与倒三叶和叶片的改良不成功有关,可能是株型不明确的原因。(5)吉林省超级稻适合选育以中晚熟期为主的品种,综合本试验结论与前大研究结果,提出吉林省超级稻理想株型为:植株高度为110-115cm,叶片数为14-15片,叶片直立、紧凑,半直立穗型,剑叶面积大于35cm2,根系发达,活秆成熟。每亩有效穗数30-33万穗,每穗粒数在140-160粒,千粒重为23-25g,结实率为90%以上,生育期间亩日生产量5.7-6.0kg,收获指数大于0.55,产量指标为800kg/亩以上。综上所述,从吉林省水稻育成品种演化过程看,60年代和90年代育成品种是产量综合性状较好的时期,2000年以来育成品种的产量下滑是由于育种目标不清楚造成,吉林省超级稻育种目标应进行细致攻关研究明确,本研究提出了详细的株型及产量性状和生理性状数据,供育种者参考。

付景[8](2012)在《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与栽培调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追求高产、更高产是水稻生产发展的永恒主题。研究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及其栽培调控对提高我国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供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代表性超级稻品种为材料,对超级稻的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特性和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与产量的关系、超级稻花后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超级稻抽穗前茎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水分和氮肥对超级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低温和弱光胁迫对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超级稻的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特性及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以4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Ⅱ优084(杂交籼稻)、淮稻9号和武粳15(粳稻)为材料,2个高产品种汕优63(杂交籼稻)和扬辐粳8号(粳稻)为对照进行研究。4个超级稻品种的平均每穗粒数和产量较两个对照品种分别高出57.19%和16.13%,但超级稻的结实率较对照品种低15.26个百分点。超级稻品种每穗粒数的增加主要表现在二次枝梗数目和二次枝梗总粒数的增加,结实率低则主要表现在二次枝梗上籽粒的结实率较低。超级稻品种具有较高的分蘖成穗率和透光率、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和粒叶比、较小的顶部3片叶的叶基角、齐穗期与成熟期较高的生物产量。超级稻品种在生育前、中期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根系中单位干重根系活力、每株根系活力、总根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比表面积均高于对照品种,而在生育后期以上性状指标下降速率要大于各自对照品种,直至齐穗后20d前以上性状指标均小于各自对照品种。说明超级稻强大的产量库容与其生育前、中期较强的叶片光合能力和较好的根系生理性状密切有关,生育后期叶片光合能力和根系生理活性下降快导致了其结实率的下降,从而限制了其产量潜力的发挥。2.超级稻花后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研究了以上4个超级稻品种和2个高产品种的花后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超级稻品种强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平均灌浆速率和糙米重与各自对照品种相比差异较小,超级稻品种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和糙米重表现为显着低于各自对照品种。灌浆期强、弱势粒的蔗糖合酶(SuSase)、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淀粉合酶(StSase)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变化和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吲哚-3-乙酸(IAA)和脱落酸(ABA)含量变化均呈单峰值曲线。弱势粒的SuSase、AGPase、StSase和SBE的峰值活性和平均活性及其Z+ZR和IAA的含量峰值浓度和平均含量均低于强势粒。弱势粒的ABA含量峰值和平均含量显着高于强势粒,超级稻品种高于对照品种。籽粒灌浆速率与SuSase、AGPase和StSase活性及Z+ZR和IAA含量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SBE活性及ABA含量的相关不显着。说明超级稻品种弱势粒中较低的SuSase、AGPase和StSase活性及较低的Z+ZR和IAA含量是其灌浆速率小、粒重轻的一个重要生理原因。3.超级稻抽穗前茎鞘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两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淮稻9号、两个新株型品系IR65600-127-6-2-3(NPT1)和IR65598-112-2(NPT2)及两个常规水稻品种扬稻6号和镇稻88种植于大田,观察了抽穗前茎鞘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与常规品种相比较,超级稻和新株型稻因每穗颖花数较多而表现出较大的产量潜力,但其弱势粒较低的籽粒灌浆速率和较小的籽粒重量导致了较低的结实率。超级稻和新株型稻库容小(胚乳细胞数少)和灌浆初期库活性低[蔗糖合酶(SuSase)口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舌性低]是弱势粒灌浆速率小和粒重低的重要原因。抽穗前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累积量或抽穗期糖花比(NSC/颖花)与弱势粒的库强(胚乳细胞数目、SuSase和AGPase活性)、籽粒灌浆速率和籽粒重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在颖花分化期施用氮肥可以显着增加抽穗期糖花比、超级稻弱势粒的库强、籽粒灌浆速率和籽粒重量,而在穗分化始期施氮或者在穗分化始期和颖花分化期均施氮的结果则相反。说明抽穗前茎鞘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水稻籽粒灌浆期库强密切相关,在颖花分化期适当施氮是增加抽穗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储存的技术措施。4.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结实率和粒重的影响以2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淮稻9号为材料,自抽穗至成熟设置种灌溉方式处理:轻干-湿交替灌溉(WMD),重干-湿交替灌溉(WSD)和常规灌溉(CI,保持水层)。结果表明,与CI相比,WMD处理显着增加了两个超级稻品种的结实率和粒重,而WSD处理则降低了结实率和粒重。与CI相比,WMD处理显着提高了灌浆期剑叶净光合速率、膜质过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氧化力、根系吸收表面积、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比表面积和根系激素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及吲哚-3-乙酸(IAA)含量和根冠比,而WSD处理的结果则相反。说明在灌浆期进行轻干-湿交替灌溉,可以提高超级稻的结实率和粒重。5.氮肥对超级稻产量形成的调控作用以两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淮稻9号为材料,以两个高产品种汕优63和扬辐粳8号为对照,设置四种氮肥水平,即:全生育期不施氮肥(TO)、全生育期施氮120kg hm-2(T1)、全生育期施氮240kg hm-2(T2)和全生育期施氮360kg hm-2(T3)。在施氮量0~360kg hm-2条件下,两个超级稻品种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浆期剑叶光合速率(Pn)和硝酸还原酶活性(NR)、根系氧化活力和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含量、地上部干物重、根干重和根冠比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两个对照品种的产量在施氮量0~240kg hm-2的条件下,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浆期剑叶Pn和NR活性、根系氧化活力和Z+ZR含量、地上部干物重、根干重和根冠比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继续增加至360kg hm-2时,产量则明显下降,灌浆期剑叶Pn和NR活性、根系氧化活力和Z+ZR含量、地上部干物重、根干重和根冠比则显着下降。说明通过氮肥调控,可以促进超级稻根-冠生长,进而获得高产。6.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籽粒充实的影响以两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淮稻9号为材料,以两个高产品种汕优63和扬辐粳8号为对照,设置两种低温胁迫:即自抽穗至抽穗后10d20℃低温处理(T1);抽穗后11d至20d20℃低温处理(T2)及两种弱光胁迫处理:自抽穗至抽穗后10d40%遮光处理(透光率为60%)(T3);抽穗后11d至20d40%遮光处理(透光率为60%)(T4)。以自然温度、自然光照为对照(CK)。低温、弱光胁迫显着降低了4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和结实率,两个超级稻品种的下降幅度要大于各自对照品种。剑叶光合速率(Pn)、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根干重、根系氧化活力在灌浆期均呈下降趋势,低温、弱光胁迫显着降低了以上指标,两个超级稻品种的下降幅度均要大于各自对照品种。剑叶的丙二醛(MDA)含量和Pn变化趋势相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从抽穗-抽穗后20d变化趋势和CAT变化趋势一致,但到花后30d时,又呈现出上升趋势,低温、弱光胁迫显着增加了POD的活性,两个超级稻表现更加明显。根系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含量在灌浆期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温、弱光胁迫显着降低了Z+ZR含量,两个超级稻表现更加明显。其中,20℃的低温胁迫对水稻产量和生理机制的影响要大于40%遮光(透光率为60%)的弱光胁迫的影响,抽穗至抽穗后10d的低温和弱光胁迫对水稻产量和生理机制的影响要大于抽穗后11d-20d的低温和弱光胁迫的影响。7.超级稻稻米品质及环境对其的影响以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Ⅱ优084(杂交籼稻)、淮稻9号和武粳15(粳稻)为材料,以2个高产品种汕优63和扬辐粳8号为对照,大田种植。测定了稻米品质。结果表明,超级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稻米中胶稠度和淀粉谱的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蛋白组分中清蛋白、谷蛋白和米粉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均高于或显着高于各自对照品种,而超级稻品种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淀粉谱的消碱值、回复值和蛋白组分的球蛋白、醇溶蛋白和米粉中缬氨酸、亮氨酸、组氨酸、络氨酸、脯氨酸含量均低于或显着低于常规高产品种。说明了超级稻品种具有良好的稻米品质。与常规灌溉(CI,保持水层)相比,轻干-湿交替灌溉(WMD)显着改善了稻米品质,重干-湿交替灌溉(WSD)则降低了稻米品质。在施氮量较低时(<240kg hm-2),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在施氮量为360kg hm-2时,稻米品质下降。低温和弱光处理对稻米品质有不利影响,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大于对常规高产品种米质的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和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等方面阐明了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从库强与籽粒灌浆关系等方面阐明了超级稻结实率低的生理原因,明确了提高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肥水调控技术,获得了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的新认识,对超级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玉烛[9](2011)在《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超级杂交稻的成功选育与大面积推广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现实生产中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潜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差异大。为进一步探明超级杂交稻高产机理,实现大面积稳定高产,本研究于2007~2009年设置栽培模式、覆盖方式和水分管理方式3个对比试验,对超级杂交稻高产群体特性、冠层特征和产量形成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超级杂交稻88S/1128在覆膜旱植和中后期灌水有利于实现高产。不同栽培模式之间表现为覆膜旱植栽培模式总颖花数提高7.4~16.0%,结实率提高3.94~10.08个百分点,千粒重提高了0.10g~0.79g,地上、地下部各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均具有明显优势,产量比覆膜水植、不覆膜旱植和不覆膜水植模式相比分别提高了167.2kg/hm2、843.9kg/hm2和1125.9kg/hm2;不同水分管理,覆膜和不覆膜栽培下均为全生育期灌水处理产量最高,全生育期湿润处理最低;地膜、稻草和液膜3种覆盖方式的有效穗数、总颖花量和千粒重都高于不覆膜,产量分别提高16.81%、3.65%和9.59%。2.覆膜旱植和中后期灌水提高了冠层覆盖指数、平均叶倾角和直射辐射穿透系数,改善了超级杂交稻的冠层结构。栽培模式之间表现为覆膜旱植明显优于水植不覆膜,水植覆膜和旱植不覆膜介于两者之间,其中冠层覆盖指数的极差达0.28;不同水分管理下,覆膜和不覆膜两种模式均表现为全生育期灌水冠层结构显着优于湿润栽培,中期和后期灌水居中,处理间叶倾角差异覆膜大于不覆膜,齐穗期大于齐穗后20天,有效覆盖指数表现相反;旱植条件下,3种覆盖方式的冠层结构均优于无覆盖栽培,地膜优于稻草和液膜覆盖。3.覆膜旱植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较旱植不覆膜、水植覆膜和水植不覆膜处理平均提高11.84%、19.92%和14.90%,蒸腾速率较其它3种处理提高12.1%~25.1%,且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差异加大。荧光动力学研究表明,地膜、液膜和稻草3种覆盖栽培都比不覆盖栽培提高了叶片Fv/Fm和Yield等荧光动力学参数,其中地膜覆盖的提高幅度最大,有利于水稻叶片在生育后期维持较高水平的PSⅡ潜在活性和实际原初光能捕获效率;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超级稻叶绿素荧光的影响较小。4.覆膜栽培能显着改善超级杂交稻88S/1128冠层微环境,降低了冠层温度,提高了冠层湿度。对冠层温度和湿度的监测表明,冠-气温差、冠-气湿度差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其中覆膜水植的冠-气日平均温差高达2.07℃,且日变化在上午9时左右出现第一个降温增湿小高峰,冠-气温差达2.27℃,冠-气湿度提高10.93个百分点,晚上8时出现第二个降温增湿高峰,冠-气温差为2.86℃,冠-气湿度提高20.39个百分点。5.覆膜旱植增强了超级杂交稻88S/1128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了干物质、Ca和SiO2的积累和转运。覆膜栽培在抽穗到成熟期间灌水,能显着提高水稻茎鞘和叶中钙的吸收和积累,但穗部钙的含量降低了。不同水分管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后期灌水显着提高了叶片中钙的含量,中期湿润后期灌水管理能提高茎鞘中钙的含量,后期湿润管理有利于穗中钙的吸收;在覆膜和灌溉双重处理下,植株吸收的SiO2于齐穗期向茎秆转运较多,有利于增强茎秆硬度,对防虫抗倒有积极意义。另外,覆盖栽培增强了旱植水稻对营养元素N、P、K的吸收能力,其中以地膜覆盖处理最为明显。6.覆膜栽培通过改善冠层微环境因子,尤其是通过提高蒸腾增湿降温,促进了超级杂交稻88S/1128对营养物质、干物质的积累及转运,提高了光合速率,有利于高产潜力的发挥。分析超级杂交稻产量构成因子与冠层小气候和光合生理特性之间的关系表明,对产量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齐穗期的光合速率对每穗实粒数影响最大,表现为倒2叶大于剑叶,乳熟期光合速率对千粒重影响最大,表现为剑叶大于倒2叶;在生育后期对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的冠层小气候因子是冠层与大气的湿度差和冠层与大气的温度差,其中冠-气温差直接影响光合速率,冠气湿度差通过影响冠-气温度差而影响光合速率,且冠层湿度随着倒2叶蒸腾速率的升高而显着升高,同时冠层叶片蒸腾速率还促进了干物质向穗部积累和转运,茎叶对Ca吸收和SiO2向穗部的转运。

龚金龙,张洪程,李杰,常勇,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李德剑,李邴维,沙安勤,周有炎,罗学超,刘国林[10](2011)在《超级稻生态育种及超高产栽培特征与途径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级稻是目前作物生产领域的研究热点。围绕超级稻,回顾了超级稻育种的发展,并重点介绍了几种典型生态稻区株型模式,进而分析了超级稻的一些栽培特征,最后展望了超级稻的未来和发展方向。超级稻穗大粒多、叶片直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根系健壮,抽穗后干物质生产积累优势明显,超级稻栽培根本途径在于"强支撑、扩库容、促充实"。

二、福建省超级稻研究进展及今后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超级稻研究进展及今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稻区近20年水稻品种审定与保护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品种的时空分布
    2.2 水稻品种的类型分布
    2.3 水稻品种的第一选育单位情况
3 讨论
4 小结与展望
    4.1 小结
    4.2 展望

(2)水稻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农业科研机构
        2.1.2 科研产出
    2.2 国内外基于农业领域文献计量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期刊论文计量分析综述
        2.2.2 国内外专利文献计量分析综述
    2.3 小结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3.2 研究内容的确定
    3.3 数据来源与采集策略
    3.4 数据处理
        3.4.1 数据清洗
        3.4.2 数据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水稻研究的期刊论文计量分析
    4.1 水稻研究期刊论文的数量年代分布
        4.1.1 论文总体发文的数量年代分布
        4.1.2 基于LDA主题聚类的期刊论文的数量年代分布
    4.2 水稻研究期刊论文的高产机构分析
        4.2.1 高产机构发文量分析
        4.2.2 高产研究机构核心期刊关键词分布
        4.2.3 高产机构合着情况分析
    4.3 水稻研究期刊论文的热点分析
        4.3.1 高频关键词分布情况
        4.3.2 高频关键词变化情况
        4.3.3 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水稻研究的中国发明专利现状分析
    5.1 专利申请量与年代分布
    5.2 专利发明人地理分布
    5.3 重点专利申请人分析
    5.4 专利研究主题分析
        5.4.1 重点技术领域分析
        5.4.2 研究技术主题总体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工作与不足之处
        6.2.1 所完成的主要工作
        6.2.2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国槐遗传多样性评价及无性系分子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植物种质资源鉴别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种质资源鉴别研究进展
        1.2.2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3 核心种质构建研究进展
    1.3 国槐无性系鉴别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1 国槐的化石记录
        1.3.2 国槐及其种下单元的分类地位
        1.3.3 国槐SSR标记开发研究进展
        1.3.4 国槐无性系鉴别研究进展
        1.3.5 国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6 国槐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槐SSR分子标记开发及其多态性验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验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1.4 国槐SSR引物设计方法
        2.1.5 不同类型国槐SSR引物筛选方法
        2.1.6 不同类型国槐SSR引物多态性验证及有效性评价方法
        2.1.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国槐gSSR特征及其引物开发
        2.2.2 国槐叶片转录组测序及EST-SSR引物开发
        2.2.3 基于堇花槐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的cpSSR引物开发
        2.2.4 不同类型国槐SSR引物设计
        2.2.5 国槐gSSR、EST-SSR和 cpSSR引物筛选
        2.2.6 国槐gSSR、EST-SSR和 cpSSR引物多态性验证
        2.2.7 国槐gSSR、EST-SSR和 cpSSR引物及其组合有效性评价
    2.3 讨论
        2.3.1 gSSR、EST-SSR和 cpSSR引物的开发与验证
        2.3.2 gSSR、EST-SSR和 cpSSR引物的有效性评价及筛选
        2.3.3 gSSR、EST-SSR和 cpSSR引物的通用性
        2.3.4 堇花槐的系统发育位置
    2.4 小结
第三章 国槐无性系鉴别及分子身份证构建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国槐gSSR、EST-SSR和 cpSSR引物等位基因分析
        3.2.2 国槐无性系鉴别分析
        3.2.3 国槐无性系分子身份证研建
        3.2.4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国槐无性系分子身份证构建
    3.3 讨论
        3.3.1 国槐指纹图谱与分子身份证
        3.3.2 基于SSR标记研制国槐分子身份证可行性及稳定性
        3.3.3 作物分子身份证构建软件的适用性
        3.3.4 分子身份证编制规则
        3.3.5 分子身份证的应用
    3.4 小结
第四章 国槐遗传多样性及其核心种质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采集范围的确定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国槐不同区域栽培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4.2.2 国槐不同类别群体亲缘关系分析
        4.2.3 基于SSR标记构建国槐核心种质
        4.2.4 国槐186份核心种质的来源、亲缘关系及其分子身份证
    4.3 讨论
        4.3.1 国槐现代栽培遗传多样中心
        4.3.2 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
        4.3.3 亚群体的个体组成及其特征
        4.3.4 国槐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5.4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因素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稻田生态服务功能概念及内涵
    1.2.2 稻田生态服务功能及其评价方法
    1.2.3 稻田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因素
    1.2.4 稻田生态补偿机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研究内容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总量、结构与分布
3.1 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及其历史变化
3.2 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结构
3.3 稻田生态服务价值强度
3.4 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布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我国稻作技术发展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4.1 育秧技术发展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4.2 移栽技术发展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4.3 灌溉技术发展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4.4 氮肥用量增加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5.1 水稻季气象要素的年际变化
5.2 气候变化影响的区域差异
5.3 气候变化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5.4 气象因子与生态服务价值的相关性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种植格局变化对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6.1 种植格局变化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的影响
6.2 种植格局变化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强度的影响
6.3 种植格局变化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的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基于CVM的城市周边稻田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1 市民对城市周边稻田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描述统计分析
7.2 个人特征因素对市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
7.3 市民对城市周边稻田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回归分析
7.4 结论与启示 第八章 我国稻田生态补偿机制分析
8.1 国内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8.2 我国稻田生态补偿策略
8.3 我国稻田生态补偿的标准
8.4 我国稻田生态补偿的激励机制
8.5 促进稻田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对策
8.6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Meta分析所选文献 附表一 稻作技术调查表 附表二 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调查问卷

(5)籼、粳超级稻生产力及其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超级稻的发展
        2.2 “籼改粳”的发展
        2.3 籼、粳超级稻的差异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4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4.1 研究思路
        4.2 研究内容
        4.3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籼、粳超级稻产量构成特征的差异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籼、粳超级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2.2 籼、粳超级稻产量形成的差异
    3 讨论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产量的差异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籼、粳超级稻光合物质生产与转运特征的差异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籼、粳超级稻群体叶面积动态特征的差异
        2.2 籼、粳超级稻干物质生产积累特征的差异
        2.3 籼、粳超级稻生育前、中期光合物质生产与冠层结构的差异
        2.4 籼、粳超级稻生育后期光合物质生产与输出特征的差异
    3 讨论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生物学产量及其阶段形成特征的差异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干物质生产与转运特征的差异
        3.3 关于籼、粳超级稻光合生产特征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籼、粳超级稻生育期与温光资源利用特征的差异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籼、粳超级稻生育期的差异
        2.2 籼、粳超级稻有效积温及其利用特征的差异
        2.3 籼、粳超级稻光合有效辐射及其利用特征的差异
    3 讨论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生育期的差异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温光资源利用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籼、粳超级稻主要品质性状和淀粉RVA谱特征的差异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籼、粳超级稻主要品质性状的差异
        2.2 籼、粳超级稻淀粉RVA谱特征的差异
        2.3 稻米主要品质性状和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灌浆结实期温光因子的关系
    3 讨论
        3.1 关于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品质特征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籼、粳超级稻氮素吸收利用与转运特征的差异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籼、粳超级稻主要生育期群体干物重、植株含氮率和氮素积累量的差异
        2.2 籼、粳超级稻氮素阶段吸收量和阶段吸收速率的差异
        2.3 籼、粳超级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
        2.4 籼、粳超级稻氮素转移特征的差异
    3 讨论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氮素阶段吸收积累特性的差异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氮素转运特征的差异
        3.3 关于籼、粳超级稻氮素利用特征的差异
        3.4 关于籼、粳超级稻高产栽培的精确施氮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籼、粳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差异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计算方法与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籼、粳超级稻根系干物质积累及分布特征的差异
        2.2 籼、粳超级稻根系主要形态性状指标的差异
        2.3 籼、粳超级稻根系主要生理性状指标的差异
    3 讨论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差异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差异
        3.3 关于籼、粳超级稻个体与群体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籼、粳超级稻茎秆抗倒支撑特征的差异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籼、粳超级稻茎秆抗倒特性的差异
        2.2 籼、粳超级稻茎秆物理特征的差异
        2.3 籼、粳超级稻茎秆充实性状的差异
        2.4 籼、粳超级稻茎秆力学特性的差异
    3 讨论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生产力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茎秆形态和充实特征的差异
        3.3 关于籼、粳超级稻茎秆力学指标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超级粳稻的生育优势与高产特征
        1.2 超级籼稻的生育特性与高产关键
        1.3 籼、粳超级稻高产栽培途径
        1.4 籼、粳超级稻高产生育动态指标
        1.5 因地制宜地实施“籼改粳”
    2 讨论
        2.1 “籼改粳”的相对优势及发展对策
        2.2 “籼改粳”推广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3 创新点
    4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品系、施肥和栽培方式对福州平原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景背
1.2 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机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湿地甲烷排放机理
    1.2.2 湿地氧化亚氮排放机理
    1.2.3 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观测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创新之处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之处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样地设置
2.3 样地水肥管理
2.4 研究方法
    2.4.1 气样采集
    2.4.2 环境因子测定
    2.4.3 气样分析
    2.4.4 数据处理方法 第3章 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
3.1 不同水稻品种稻田甲烷的排放特征
3.2 不同水稻品种稻田氧化亚氮的通量特征
3.3 环境因子对不同水稻品种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分析
3.4 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分析
3.5 不同水稻品种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综合温室效应影响的净效应分析 第4章 不同栽培方式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
4.1 不同栽培方式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4.2 不同栽培方式对稻田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
4.3 环境因子对不同栽培方式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分析
4.4 不栽培方式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综合温室效应影响的净效应分析 第5章 硫肥添加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
5.1 硫肥添加稻田甲烷的排放特征
5.2 硫肥添加稻田氧化亚氮的通量特征
5.3 环境因子对硫肥添加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分析
5.4 硫肥添加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综合温室效应影响的净效应分析
5.5 硫肥添加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分析 第6章 不同梯度铁肥添加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
6.1 不同梯度铁肥添加稻田甲烷的排放特征
6.2 不同梯度铁肥添加稻田氧化亚氮的通量特征
6.3 不同梯度铁肥添加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综合温室效应影响的净效应分析
6.4 不同梯度铁肥添加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及稻谷产量的影响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国北方代表地区黏菌主要类群的个体发育及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中国高产水稻品种的演替过程
    1.2 吉林省高产水稻品种的演替历程
    1.3 水稻品种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1.3.1 水稻品种生物量与收获指数的遗传改良
        1.3.2 水稻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农艺性状及生理特征的变化
    1.4 超级稻育种与栽培生理研究
    1.5 本研究的切入点
第二章 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育成水稻品种产量及其组分的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测定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育成水稻品种产量的变化
        2.2.2 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育成水稻品种产量组分的变化
        2.2.3 产量与产量组分的相关性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育成水稻品种农艺性状的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水稻品种
        3.1.2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同第二章设计
        3.1.3 农艺性状的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育成水稻品种株高的变化
        3.2.2 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育成水稻品种穗部性状的变化
        3.2.3 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育成水稻品种生物量的变化
        3.2.4 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育成水稻品种收获指数的变化
        3.2.5 产量与育成年代和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育成水稻品种抽穗前各器官物质积累特点的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水稻品种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
        4.2.1 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育成水稻品种抽穗前最大的分蘖数的变化
        4.2.2 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育成水稻品种抽穗前倒三叶特征的变化
        4.2.3 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育成水稻品种抽穗前植株特征的变化
        4.2.4 抽穗前植株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育成水稻品种灌浆期各器官物质积累特点的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水稻品种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
        5.2.1 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育成水稻品种灌浆期剑叶特征的变化
        5.2.2 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育成水稻品种灌浆期倒三叶特征的变化
        5.2.3 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育成水稻品种灌浆期植株特征的变化
        5.2.4 灌浆期植株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水稻超高产栽培与育种展望
    6.1 中国超级稻育种与栽培基本情况
    6.2 吉林省水稻超高产育种设计与实践
    6.3 吉林省水稻超高产品种生理基础探讨
        6.3.1 水稻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抽穗后植株叶片数量、单株叶面积和光合势的变化
        6.3.2 水稻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抽穗后植株光合能力的变化
        6.3.3 水稻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叶片光合特征与产量的关系
    6.4 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与栽培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词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摘要
    1.1 前言
    1.2 超级稻的概念与产量潜力
    1.3 超级稻品种形态生理特征
        1.3.1 产量结构
        1.3.2 株型特征
        1.3.3 群体光合生产与物质运转
        1.3.4 根系特征
    1.4 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1.4.1 水稻群体合理动态结构
        1.4.2 水稻发育特性理论
        1.4.3 “小、壮、高”栽培途径
        1.4.4 水稻叶龄模式
        1.4.5 “稀、少、平”高产栽培法
        1.4.6 水稻品种源库栽培理论与技术
        1.4.7 水稻群体质量栽培
        1.4.8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1.4.9 水稻实地养分管理
        1.4.10 节水灌溉技术
    1.5 超级稻品种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1.5.1 弱势粒充实差和结实率不稳定
        1.5.2 水分养分利用率低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意义
        1.6.1 本研究主要内容
        1.6.2 本研究目的意义
        1.6.3 本研究的学术思路和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超级稻的冠层结构与叶片光合特性
    摘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茎蘖动态变化
        2.1.4 地上部干物质重和叶面积
        2.1.5 叶基角、株高和透光率
        2.1.6 粒叶比
        2.1.7 叶片光合特性
        2.1.8 考种、计产及其穗部性状的调查
        2.1.9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超级稻产量及其穗部性状
        2.2.2 茎蘖动态
        2.2.3 叶面积指数与粒叶比
        2.2.4 株高与叶基角
        2.2.5 透光率
        2.2.6 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
        2.2.7 叶片光合色素
        2.2.8 叶片光合特性
        2.2.9 膜质过氧化酶
    2.3 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摘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地上部干物质和叶面积测定
        3.1.4 根系生理性状的测定
        3.1.5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3.1.6 考种与计产
        3.1.7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超级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2.2 叶面积指数
        3.2.3 根系和地上部干物重
        3.2.4 根系氧化力
        3.2.5 根系吸收表面积
        3.2.6 根系激素
        3.2.7 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3.3 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超级稻花后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摘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取样与测定
        4.1.3.1 取样与籽粒灌浆速率测定
        4.1.3.2 籽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测定
        4.1.3.3 籽粒中激素含量测定
        4.1.4 考种与计产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4.2.2 籽粒灌浆速率
        4.2.3 籽粒中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4.2.4 籽粒中激素含量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4.3 讨论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超级稻抽穗前茎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
    摘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与生长概况
        5.1.2 取样
        5.1.3 胚乳细胞增殖和籽粒灌浆动态
        5.1.4 籽粒中蔗糖合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
        5.1.5 地上部干物重
        5.1.6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提取和测定
        5.1.7 考种计产
        5.1.8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产量及其产量构成
        5.2.2 水稻强、弱势粒胚乳细胞增殖与籽粒灌浆
        5.2.3 强、弱势粒蔗糖合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
        5.2.4 抽穗期地上部干物重和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厍强的关系
        5.2.5 中期施氮对产量、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库强的影响
    5.3 讨论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结实率和粒重的影响
    摘要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6.1.2 试验设计
        6.1.3 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6.1.4 根系生理性状的测定
        6.1.5 考种与计产
        6.1.6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6.2.2 剑叶光合特性
        6.2.3 剑叶膜质过氧化酶活性
        6.2.4 根系氧化力
        6.2.5 根系吸收面积
        6.2.6 根系激素
        6.2.7 根冠比
    6.3 讨论
    6.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氮肥对超级稻产量形成的调控作用
    摘要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7.1.2 试验设计
        7.1.3 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7.1.4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7.1.5 根系生理性状的测定
        7.1.6 考种与计产
        7.1.7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7.2.2 剑叶光合特性
        7.2.3 剑叶硝酸还原酶活性
        7.2.4 根系氧化力
        7.2.5 根系中Z+ZR含量
        7.2.6 根干重、地上部干物重和根冠比
    7.3 讨论
    7.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籽粒充实的影响
    摘要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8.1.2 试验设计
        8.1.3 剑叶光合特性的测定
        8.1.4 剑叶膜质过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8.1.5 根系生理性状的测定
        8.1.6 考种与计产
        8.1.7 数据分析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8.2.2 剑叶光合特性
        8.2.3 剑叶膜质过氧化酶活性
        8.2.4 根干重
        8.2.5 根系氧化力
        8.2.6 根系中Z+ZR含量
    8.3 讨论
    8.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超级稻稻米品质及环境对其影响
    摘要
    9.1 材料与方法
        9.1.1 试验一 超级稻米质的比较
        9.1.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9.1.1.2 米质测定
        9.1.1.3 稻米淀粉黏滞性测定
        9.1.1.4 稻米蛋白质组分测定
        9.1.1.5 稻米中氨基酸含量测定
        9.1.1.6 数据分析
        9.1.2 试验二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9.1.2.1 材料与栽培概况
        9.1.2.2 试验设计
        9.1.2.3 米质测定
        9.1.2.4 稻米淀粉黏滞性测定
        9.1.2.5 稻米蛋白质组分测定
        9.1.2.6 数据分析
        9.1.3 试验三 氮肥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9.1.3.1 材料与栽培概况
        9.1.3.2 试验设计
        9.1.3.3 米质测定
        9.1.3.4 稻米淀粉黏滞性测定
        9.1.3.5 稻米蛋白质组分测定
        9.1.3.6 数据分析
        9.1.4 试验四 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9.1.4.1 材料与栽培概况
        9.1.4.2 试验设计
        9.1.4.3 米质测定
        9.1.4.4 稻米淀粉黏滞性测定
        9.1.4.5 稻米蛋白质组分测定
        9.1.4.6 数据分析
    9.2 结果与分析
        9.2.1 试验一 超级稻米质的比较
        9.2.1.1 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
        9.2.1.2 蒸煮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
        9.2.1.3 淀粉RVA谱特性
        9.2.1.4 蛋白质组分
        9.2.1.5 氨基酸含量
        9.2.2 试验二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9.2.2.1 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
        9.2.2.2 蒸煮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
        9.2.2.3 淀粉RVA谱特性
        9.2.2.4 蛋白质组分
        9.2.3 试验三 氮肥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9.2.3.1 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
        9.2.3.2 蒸煮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
        9.2.3.3 淀粉RVA谱特性
        9.2.3.4 蛋白质组分
        9.2.4 试验四 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9.2.4.1 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
        9.2.4.2 蒸煮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
        9.2.4.3 淀粉RVA谱特性
        9.2.4.4 蛋白组分
    9.3 讨论
        9.3.1 超级稻米质的比较
        9.3.2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9.3.3 氮肥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9.3.4 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9.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摘要
    10.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存在问题
        10.1.1 本研究主要结论
        10.1.1.1 超级稻的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特性和根系形态生理特性
        10.1.1.2 超级稻花后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10.1.1.3 水稻抽穗前茎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
        10.1.1.4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灌浆结实的调控作用
        10.1.1.5 氮肥对超级稻产量形成的调控
        10.1.1.6 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籽粒充实的影响
        10.1.1.7 超级稻稻米品质及环境对其的影响
        10.1.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10.1.2.1 从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和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等方面阐明了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
        10.1.2.2 获得了抽穗前茎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灌浆初期籽粒库强关系的新认识
        10.1.2.3 明确了提高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肥水调控技术
        10.1.3 本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0.2 讨论
        10.2.1 关于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与地上部及产量形成的关系
        10.2.2 关于超级稻强、弱势粒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和激素含量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10.2.3 关于水稻抽穗前茎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
        10.2.4 关于提高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调控技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9)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超级杂交稻研究现状
        2.2 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2.3 水稻冠层研究现状
    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特性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产量及其构成
        3.2 群体发育特性
        3.3 稻米品质
    4 讨论
第三章 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冠层结构特性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图像分析
        3.2 冠层有效覆盖指数
        3.3 平均叶倾角
        3.4 直射辐射穿透系数的垂直变化
        3.5 冠层叶分布变化
    4 讨论
第四章 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冠层生理特性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
        3.2 光合生理特性
        3.3 超级杂交稻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特征
        3.4 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4 讨论
        4.1 栽培模式与光合作用
        4.2 超级稻光合日变化情况
        4.3 叶绿素动力学参数
第五章 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冠层生态特性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冠层温湿度影响
        3.2 覆盖方式对超级稻冠层温、湿度影响
    4 讨论
第六章 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营养特性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栽培模式下超级杂交稻的营养特性
        3.2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水稻营养特性
        3.3 不同覆盖方式下旱植水稻N、P、K吸收特性
    4 讨论
第七章 超级杂交稻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覆膜栽培下超级杂交稻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
        2.2 光合特性对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2.3 冠层小气候因子对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2.4 蒸腾对冠层小气候因子的影响
        2.5 蒸腾对Ca、SiO_2吸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 讨论
        3.1 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的关系
        3.2 产量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3.3 光合及蒸腾速率与冠层小气候的关系
        3.4 蒸腾速率与营养物质吸收的关系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1 本研究主要结论
    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10)超级稻生态育种及超高产栽培特征与途径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级稻的概念与回顾
2 超级稻“生态育种”
    2.1 北方粳稻“直立大穗型”
    2.2 南方籼稻“半矮秆丛生早长型”
    2.3 长江流域杂交稻“叶里藏金型”
    2.4 四川盆地“亚种间重穗型”
    2.5 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后期功能型”
    2.6 IRRI“少蘖大穗型”
3 超高产栽培特征及途径
    3.1 超高产群体库容大
    3.2 超高产群体库容充实多
    3.3 超级稻支撑强
    3.4 水稻超高产途径
4 超级稻的发展与展望
    4.1 超级稻生态育种
    4.2 超高产栽培

四、福建省超级稻研究进展及今后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稻区近20年水稻品种审定与保护现状分析[J]. 陈玉冲,温国泉,蒋显斌. 中国种业, 2020(04)
  • [2]水稻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D]. 胡明霜.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国槐遗传多样性评价及无性系分子鉴别[D]. 鲁仪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4]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因素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方福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5]籼、粳超级稻生产力及其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D]. 龚金龙. 扬州大学, 2014(01)
  • [6]品系、施肥和栽培方式对福州平原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D]. 马永跃. 福建师范大学, 2013(S2)
  • [7]中国北方代表地区黏菌主要类群的个体发育及化学成分研究[D]. 赵国臣.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4)
  • [8]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与栽培调控的研究[D]. 付景. 扬州大学, 2012(07)
  • [9]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张玉烛.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7)
  • [10]超级稻生态育种及超高产栽培特征与途径的研究进展[J]. 龚金龙,张洪程,李杰,常勇,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李德剑,李邴维,沙安勤,周有炎,罗学超,刘国林.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01)

标签:;  ;  ;  ;  

福建省超级稻研究进展及未来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