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材料 - 石材(系列①)

设计与材料 - 石材(系列①)

一、设计与材料——石材篇(连载①)(论文文献综述)

章晶[1](2021)在《石材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探究传统石材通过新形式和新技术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应用。通过对石材的材料特点和加工工艺,以及石材运用对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价值提升进行分析,同时从整体造型设计、嵌饰设计、拼花设计以及与新兴材料混搭等方面探讨石材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形式与方法,旨为现代石材家具创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邓启阳[2](2020)在《广州近代建筑石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作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建造石建筑物、制作和安装石构件和石部件的专业,是我国传统营造体系的重要部分。广州作为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自秦朝建城以来,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建筑防灾为中心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石作应用体系。近代以后,广州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特性的建筑探索,其中石材的营建受到西学东渐下的外来样式影响,并吸收了现代化技术带来的做法改良,有着独特的创新发展。石作这一古老的营造体系,也在新的时代环境中有了新的形式和内涵。本文通过实地考察、测绘调研和历史文献以及相关建设资料的查阅比对,从文化和技术角度对广州近代建筑石作的发展背景、典型石作建造案例、石作营造技术、石作装饰艺术四个主题进行了探讨和梳理,前半部分关注石作在不同意识形态影响和建设环境下呈现出的应用结果,着重“品”的论述,后半部分重点对石作营造的相关技术做法进行研究,着重“术”的探讨。全文以石作这一主题作为探寻广州近代建筑史的变迁线索,关注在新的建筑类型和组织模式中,由石作营造率先反映出的建筑技术进步和建筑思想变化。第一章明确了研究对象,建立了研究框架,并对过往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为下文的研究内容提供背景资料;第二章将石作营建活动放入对应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进行探讨,分别梳理了地域传统、外域影响和现代转型三个不同阶段的环境背景下广州近代建筑石作的发展变化;第三章分类研究了一批广州近代建设中的典型建筑石作案例,探寻不同建设条件和思潮影响下石材在建筑个体中的差异性表达;第四章对匠作体系、用材用器、开采加工、搭接砌筑等石作营造技术进行研究,介绍了近代以来石作在传统做法基础上实现的营造方式转变与技术进步;第五章介绍了不同的石材表面处理手法、雕镌工艺和装饰题材,对石作装饰艺术进行分析研究。

姚迪[3](2013)在《广州酒店空间的色彩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色彩在我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色彩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有视觉,就总会感到自身处在色彩世界之中。色彩的合理运用对酒店空间的气氛具有调节作用,酒店空间设计中对于色彩的使用也是非常讲究的,所以在酒店空间设计中应该重视色彩的运用。在现代的酒店空间设计中,我们应依据酒店的特色来打造酒店,再根据酒店风格来决定色彩的运用。具体说来,年轻富有朝气可以多选择浅色系;想要庄重典雅一些,则可以选择灰色系;当然如果想要效果突出,色彩明亮,也可以多种色彩混搭,在酒店空间中灰色调运用最为广泛。色彩影响着顾客的心情,酒店空间的色彩运用是否合理影响着酒店空间给人的视觉感受。色彩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以及酒店空间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色彩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的心情,引起振奋和欢乐或使人感到苦恼和悲伤。由于酒店空间的功能性不同,酒店空间设计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其内在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进行分类研究。酒店内各式中西餐厅、商务会议空间、休闲娱乐空间等,已成为酒店空间中较典型的空间环境。酒店的空间装饰有不同的风格特点,色彩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直接影响到人们视觉、味觉、情绪的心理变化。色彩是表达酒店空间造型美感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运用恰当的话,能够起到丰富造型,突出功能的作用,并能充分表达酒店空间不同的气氛和性格。色彩不仅丰富了空间关系,不同的色彩也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论文以广州的酒店空间色彩设计为研究对象,将色彩美学与酒店空间设计两门学科相结合,系统的阐述色彩如何在酒店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对酒店空间色彩设计的原则及其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实现色彩与酒店空间的协调统一,升华至色彩组合的艺术美,以便以后具有借鉴之意义。

沈源[4](2010)在《整体系统:建筑空间形式的几何学构成法则》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几何学空间的整体系统性及其在建筑空间形式设计中的运用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几何知识的学习,可以掌握空间形式设计的客观的构成法则,进而掌握建筑空间的设计逻辑。几何学不单单是对建筑空间美感的控制性工具,几何学也是最容易发生涌现现象的领域。建筑师可以利用数学、几何的知识来构建一个关于空间形式的整体系统,并将其作为新的建筑空间原型。在了解整个时代的学术发展大背景的前提下,并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第一章),论文首先对数学、几何、涌现、形式、空间、建筑、仿生等理念进行了阐述与梳理(第二章);其次,对三种不同几何学(欧氏几何、拓扑几何、分形几何)的空间观及其在建筑空间形式设计中的表现与影响进行了总结,尤其是这三种几何学各自的整体系统性进行了深入的比较与分析(第三章);之后,论文的最核心部分探讨了作为整体系统的建筑空间形式及其背后蕴含的几何学知识,它们是螺旋线空间形式,镶嵌空间形式,以及迭代系统和递归系统所生成的复杂空间形式(第四、五、六章)。第四章详尽的介绍了量值体系与各种螺旋线形式之间的联系,对建筑设计中的量值体系和螺旋线形式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中国古建筑屋顶曲线的量值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出“折举之制”和“庑殿推山”的屋顶曲线算法实际上是一种迭代系统,并对其迭代通式进行了计算和推导。第五章对“镶嵌空间形式系统”及其对称变换进行了几何学的研究,对其在建筑空间形式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研究周期性镶嵌空间形式时,涉及到一维的、二维的、三维的镶嵌对称性类型及其“埃舍尔式”对称变换,对它们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例如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等;在研究准周期性镶嵌空间形式(即准晶体结构)时,涉及到广义彭罗斯镶嵌、二十面体对称准周期镶嵌、阿曼格子与阿曼镶嵌、Danzer镶嵌、Pinwheel镶嵌、Voronoi图等几何知识,对它们在建筑空间形式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例如墨尔本的联邦广场等。第六章对迭代系统和递归系统所生成的复杂空间形式及其在建筑空间形式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其中涉及到线形及图像的编码、L-系统、元胞自动机等几何知识,深入探讨了简单的规则和逻辑是如何生成了具有复杂性的、动态的空间系统,对运用它们所设计的各种建筑空间案例和城市空间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

张庆顺[5](2009)在《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和谐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物化形态,也是取之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文化演绎的智慧体现。然而世界地形错综复杂,其中仅有30%才属于宜于利用和建设的“适居地”,而且,自人类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世界还面临着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破坏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与挑战。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矛盾迫使他们持续不断地对“适居地”之外的山坡地进行探索和建设,人类的发展也正经历着从平地回归到山地的过程。山坡地不仅是地球上70%人口的栖居地、水源地、矿产资源、森林和生物多样化的宝库,而且是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从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及强度而言,山坡地开发利用与保护成为未来我国人居环境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坡地环境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品质,从滨水到内陆,从盆地到丘陵,从高原到沙漠,坡地人居环境的文化内质随地域的自然生态差异而呈现出迥异的特性,多元的文化生态与地域的自然生态休戚相关,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基于生态文化的坡地建筑生态美学,要求实现“坡地建筑·人·坡地环境”的协同发展,体现出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和谐与统一的生态美学价值所在。作者倡导坡地建筑设计创意中的生态文化理念需在更深层次上进行整合,既要基于狭义的缘地策略反映坡地绿色建筑形态艺术表达的特性、以及实现形态美学和生态美学的整合,体现出坡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合二为一,又要基于广义的缘地策略实现与人文生态的整合,反映地域的差异性和民族的特殊性,体现出坡地建筑与地域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密切关联的和谐美,以最终实现坡地建筑的意义。基于生态的缘地理念,检验坡地建筑设计创意是否合理,不仅要看其“环境的适应性”,更要看其“文化的适应性”,这样才能真正创作出适应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合理方案,也才能在更高层面地展现生态文化和地域文化要求之下“地理”和“历史”文脉的场所个性。论文重点从中观与微观的角度对“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进行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从坡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源流演绎和我国坡地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意义着手,界定了坡地的概念和论文研究的范畴,结合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建筑学领域的相关理论支撑,提出了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针对性、学术理念取向和创新目标,并搭建了课题研究的体系内容及主要框架。其次,结合分析传统坡地人居环境的生态哲学观及其现代意义,指出了在生态整体的观念之下,基于缘地策略的生态创意需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坡地建筑美学价值观,以生态技术为突破口来完成被动式生态气候设计,促成坡地建筑的生态美学表现,进而树立了课题研究关涉生态文化理念的哲学及美学的理论高度及框架构思,使得研究成果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和前瞻性。其三,从中观及微观角度,结合“缘地的”策略,探讨了坡地建筑形态艺术表达的创意途径,包括坡地之灵气与设计创意同构、缘地的分形美学创意表现、缘地的形式语言与空间秩序表现、从空间知觉角度探析美学表现等方面。其四,将坡地建筑设计创意的研究从空间及形态艺术表达的狭义“缘地策略”,上升至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层面,以此反映出坡地建筑生态创意的本质。强调群体坡地建筑生态集约发展之缘地创意,并以湿热地区为例,探讨气候应变的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创意,最后提出了基于广义的生态策略及竖向空间拓展理念的“零接地”的生态构思。其五,着眼于人文生态秩序建构的广义缘地理念,在形态与生态结合的基础上强调需在更深层次上体现与文态的整合,实现生态性与地域性的结合,并结合对国内外典型作品的评析,分析了当代坡地建筑艺术创意的人文倾向。研究强化了坡地建筑空间环境秩序的人文表达的途径及意义,加强了课题的广度和深度,使得成果更具哲理和启迪意义。最后,总结出课题的创新点及理论、实践意义,包括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坡地建筑美学价值观,坡地建筑的形态艺术表达需要与坡地之灵气同构,分形美学是研究坡地建筑的重要美学观,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表达是坡地建筑生态创意的本质,坡地建筑生态美学体现在更深层次的人文生态秩序等方面,并指明了后续研究的方向。生态文化理念应用于坡地建筑的设计创意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而又富有意义的工作。课题中生态文化理念的应用研究,对当前我国坡地建筑创作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深化将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程炜[6](2006)在《地域性混凝土建筑研究》文中提出混凝土材料是当今世界和我国用量最多的建筑材料,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地区。在这个文化和社会不断趋同的时代,如何在现代混凝土建筑中体现出地域和民族文化的特征,对抵抗全球城市及建筑的同一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对材料的真实表达是现代建筑美学的基石。只有以此为基础,创作出的地域性混凝土建筑才是有生命力的。本文通过对混凝土材料组成及各种性能的讨论和研究,分析混凝土由自身性能而具有的形式逻辑:基于材料可塑性和结构性能的——形体空间表现力:及基于混凝土色彩和质感的——表皮表现力。 本文在真实表达混凝土材料的基础上,从自然、文化、材料技术三方面研究地域性混凝土建筑。通过对运用混凝土材料自身特点表达地域诸因素的各种可能性和潜力的分析及研究,结合对具有启发示范意义的地域性混凝土建筑实例的剖析,具体研究和归纳如何运用混凝土材料自身的各种性能及其表现力去适应和表达地域的自然、文化、材料技术的特点的设计方法和理论,由此体现出混凝土建筑的地域性。 需要提出的是,虽然本文对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是单独、分别论述的,但一个优秀的地域性混凝土建筑是从各个方面来表现建筑的地域性的,所以,在每一节的具体分析中,常常只突出了其中的一方面。 对地域性混凝土建筑的研究是为了给我国混凝土建筑提供借鉴,本文最后提出对我国混凝土建筑的中国表达的一些思考。

邹青[7](2005)在《追随木构诗性的技术之美 ——现代木构建筑建造表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千百年来,木材和粘土、石头等一直是最受青睐的建筑材料。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筑师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混凝土、钢材和合成材料,从而忽视了对木材的使用。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旨在阐明木质建筑绝非少数建筑师的突发奇想,而是有着更加久远的意义。木材,作为一种自然的建筑材料,提供了人类与自然联系的纽带。建筑作为建造的结果而存在,建造是对建筑师设计思维的物化。本文从建造表现的视角切入展开对木构建筑的研究,探讨材料与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发了对基于木材料特定属性的建筑形式的思考。本文在回顾传统木结构建筑技术和审美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主要从材料表现、结构表现、构造表现三个方面展开对木构建筑的研究,对木构建筑涉及的技术与美学观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选择当代有代表性的木建筑作品,进行分类型的实例研究,主要涉及结构、表皮、美学观、地域文脉、生态设计、古朴自然化这六大方面,从分析木构建筑设计的基本技术问题入手,探讨了发扬木构建筑表现力的方法。以技术表现观的角度来重新诠释——现代新型木建筑。本文在最后展望了木构建筑技术的新发展和其潜力,并且讨论了关于当前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木结构的辉煌,在这一问题上,我国建筑师所面临的特殊的历史任务和时代契机。

吴昊,于文波[8](2004)在《设计与材料——石材篇 连载②》文中认为

吴昊,于文波[9](2004)在《设计与材料——石材篇(连载①)》文中研究说明

张洁[10](2002)在《建构关系在现代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与消隐 ——从结构和材料角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建造中的建构问题入手,讨论由建构关系在形态中的呈现为建筑带来的品质,以及建构关系消隐时建筑具有的品质;同时对其呈现﹑消隐的思想背景和方法进行理论和实例的研究。论文以结构和材料为建造分析的两个视角,试图通过分析在两个视角下进行的建造及其产生的建筑形态,帮助找到理解﹑认识建筑现象的途径,避免对现象和理论的生吞活剥;作者认为,当建造者对建造﹑建筑形态与生活的关系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兴趣,建筑形态问题才真正开始了解决之路,生活才会因为建造变得更好。

二、设计与材料——石材篇(连载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设计与材料——石材篇(连载①)(论文提纲范文)

(1)石材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石材与工艺构造
二、石材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1.提升家具产品的装饰价值
    2.完善家具产品的实用功能
    3.赋予家具产品文化内涵
三、石材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应用策略
    1.石材的整体造型设计
    2.石材的嵌饰设计
    3.石材的拼花设计
    4.石材与新材料混搭
四、结论

(2)广州近代建筑石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2.3 时间范畴
        1.2.4 空间范畴
    1.3 研究现状
        1.3.1 中国传统建筑石作研究
        1.3.2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石作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石作研究概况
        1.3.4 广州近代建筑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广州近代建筑石作发展背景
    2.1 地域传统(先秦—清末)
        2.1.1 地理环境和产石条件
        2.1.2 近代以前的石作基础
        2.1.3 基于防灾的民居构造应用
    2.2 外域影响(1684-1920)
        2.2.1 西方殖民、商贸与外交:从十三行到沙面
        2.2.2 宗教传播:教堂、教会学校与教会医院
    2.3 现代转型(1911-1938)
        2.3.1 国家权力重建过程中的纪念性(1918-1929)
        2.3.2 民族主义浪潮下的城市公共性(1929-1936)
        2.3.3 洋为中用的民间建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近代建筑石作典型案例分析
    3.1 宗教神权的象征——哥特式石构教堂
        3.1.1 圣心大教堂概况
        3.1.2 建造背景
        3.1.3 建造过程
    3.2 金融商贸的象征——古典的持续性
        3.2.1 粤海关旧址
        3.2.2 汇丰银行旧址
    3.3 民主革命的象征——城市的纪念碑
        3.3.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3.3.2 中山纪念堂和中山纪念碑
    3.4 城市公共的象征——民族主义与现代性
        3.4.1 市府合署
        3.4.2 仲元图书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作营造技术
    4.1 匠作体系与营造制度
        4.1.1 传统石作行业的转型
        4.1.2 华洋共生,西法中造
        4.1.3 营造厂与留洋建筑师
    4.2 材料和工具
        4.2.1 石材种类和特性
        4.2.2 尺度、价格和定额
        4.2.3 加工工具
    4.3 石料的开采和加工
        4.3.1 开采
        4.3.2 运输
        4.3.3 打石加工
    4.4 石材搭接方式
        4.4.1 胶接
        4.4.2 榫接
    4.5 石材砌筑方式
        4.5.1 整石叠砌
        4.5.2 拱券
        4.5.3 石材贴面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作装饰艺术
    5.1 石作装饰应用
        5.1.1 结构性装饰
        5.1.2 非结构性装饰
    5.2 石材表面处理
    5.3 石雕装饰手法
        5.3.1 雕镌工序
        5.3.2 雕镌技法
    5.4 石雕装饰题材
        5.4.1 岭南地域民俗文化
        5.4.2 西方雕饰语言
        5.4.3 现代几何图案
        5.4.4 民主革命符号
        5.4.5 民族传统复兴式
    5.5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广州近代建筑石作调研列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广州酒店空间的色彩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范围和概念的界定
        1.2.1 课题研究范围
        1.2.2 概念的界定
    1.3 课题研究目标和意义
        1.3.1 课题研究目标
        1.3.2 课题研究意义
    1.4 课题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课题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酒店与色彩设计的理论基础
    2.1 酒店概述
        2.1.1 酒店的定义
        2.1.2 酒店的分类
        2.1.3 酒店功能组建
    2.2 色彩的基本理论
        2.2.1 色彩的种类与属性
        2.2.1.1 色彩分类
        2.2.1.2 色彩属性
        2.2.2 色彩的情感
        2.2.2.1 色彩的心理效应
        2.2.2.2 色彩的视觉效应
        2.2.2.3 色彩的味觉效应
        2.2.2.4 色彩的情绪效应
        2.2.2.5 色彩的物理效应
        2.2.3 色彩的对比
        2.2.3.1 色相对比
        2.2.3.2 明度对比
        2.2.3.3 纯度对比
        2.2.4 色彩的调和
        2.2.4.1 以色相为基础的调和
        2.2.4.2 以明度为基础的调和
        2.2.4.3 以纯度为基础的调和
第三章 影响酒店空间色彩设计的因素
    3.1 酒店的定位
    3.2 环境因素
    3.3 气候因素
    3.4 民族与地方因素
    3.5 服务对象的心理需求
    3.6 酒店各功能区对色彩的要求
        3.6.1 大堂
        3.6.2 商务会议空间
        3.6.3 餐饮空间
        3.6.4 客房空间
        3.6.5 休闲娱乐空间
        3.6.6 商业购物空间
    3.7 组成酒店空间色彩的各要素
        3.7.1 色彩与材料
        3.7.2 色彩与灯光
        3.7.3 色彩与陈设
        3.7.4 色彩与风格
第四章 酒店空间配色艺术与色彩构图法则
    4.1 酒店空间的配色艺术
        4.1.1 同类色配色
        4.1.2 邻近色配色
        4.1.3 对比色配色
        4.1.4 多色相配色
    4.2 酒店空间色彩构图法则
        4.2.1 均衡法则
        4.2.2 律动法则
        4.2.3 强调法则
        4.2.4 渐进法则
        4.2.5 重复法则
        4.2.6 比例法则
第五章 色彩在酒店空间中的运用
    5.1 色彩在酒店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
        5.1.1 体现个性
        5.1.2 调节空间
        5.1.3 调节心理
        5.1.4 调节温度
        5.1.5 调节光线
    5.2 酒店空间中的色彩设计原则
        5.2.1 充分考虑功能性
        5.2.2 符合空间构图需要
        5.2.3 利用色彩改善空间效果
        5.2.4 注重色彩的标识作用
        5.2.5 注意民族、地区特点和气候条件
    5.3 酒店空间中色彩设计的方法
        5.3.1 确定基调、配调和重点色
        5.3.2 利用对比色调节空间气氛
        5.3.3 利用照明来调节空间色彩气氛
        5.3.4 利用软装变换空间氛围
    5.4 色彩艺术在酒店空间中的应用
        5.4.1 色彩的冷暖在酒店空间中的应用
        5.4.2 色彩的轻重在酒店空间中的应用
        5.4.3 色彩的软硬在酒店空间中的应用
        5.4.4 色彩的情绪在酒店空间中的应用
        5.4.5 色彩的联想在酒店空间中的应用
        5.4.6 色彩的象征在酒店空间中的应用
第六章 广州酒店空间设计中色彩应用实例研究
    6.1 广州花园酒店的色彩设计分析
        6.1.1 酒店概况
        6.1.2 不同功能区色彩利用分析
        6.1.3 小结
    6.2 广州 W 酒店的色彩设计分析
        6.2.1 酒店概况
        6.2.2 不同功能区色彩利用分析
        6.2.3 小结
    6.3 广州文华东方酒店的色彩设计分析
        6.3.1 酒店概况
        6.3.2 不同功能区色彩利用分析
        6.3.3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整体系统:建筑空间形式的几何学构成法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复杂性系统科学与涌现理论
        1.1.2 吉尔·德勒兹的科技哲学
        1.1.3 参数化设计
    1.2 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1.2.1 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综述
        1.2.1.1 与几何学、数学相关的理论知识
        1.2.1.2 与仿生学相关的理论知识
        1.2.1.3 与―分形几何学在建筑学中的应用”相关的研究
        1.2.1.4 建筑空间形式方面的相关研究
        1.2.2 国外的建筑实践与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的现状
        1.2.4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意义与研究的目的
        1.3.1 研究的意义
        1.3.2 研究的目的
    1.4 研究的方法与论文的组织框架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论文的组织框架
第二章 理论导引:相关领域的观点梳理与概念阐述
    2.1 数学是什么?
        2.1.1 数学的特性
        2.1.1.1 可靠的数学:作为客观的知识
        2.1.1.2 自由的数学:作为主观的创新
        2.1.1.3 小结:数学兼具知识性与创新性
        2.1.2 数学的本质:提供某种形式系统
        2.1.2.1 形式与科学
        2.1.2.2 形式与艺术
        2.1.2.3 小结:数学是一种元理论
        2.1.3 形式系统的涌现现象
        2.1.3.1 “知识”的涌现
        2.1.3.2 “规律”的涌现
        2.1.3.3 “美”的涌现
        2.1.3.4 小结:“涌现”导致了复杂性
    2.2 数学与几何
        2.2.1 “数”与“形”的结合
        2.2.2 几何学、直觉以及逻辑推理
        2.2.3 小结:被几何化的数学
    2.3 几何与空间
        2.3.1 对称性与几何性质
        2.3.2 不同别类的几何学
        2.3.3 几何学发展的新趋势:空间研究的拓展
        2.3.4 小结:被几何化的科学
    2.4 建筑与空间
        2.4.1 从“装饰美”的角度来理解建筑空间
        2.4.2 从“室内外”的角度来理解建筑空间
        2.4.3 小结:建筑的本质是关于“空间”的复杂的整体系统
    2.5 空间形式与建筑设计
        2.5.1 建筑领域中的“形式”
        2.5.2 从原始构想的空间形式到最终实现的建筑形态
    2.6 建筑仿生设计
        2.6.1 建筑仿生产生的必然性
        2.6.2 建筑仿生的不同类型
        2.6.2.1 拟态仿生建筑
        2.6.2.2 结构仿生建筑
        2.6.2.3 逻辑仿生建筑
第三章 几何学空间观与建筑空间形式设计
    3.1 几何学对建筑设计的作用与影响
        3.1.1 建筑学与几何学的关系
        3.1.2 几何学的空间观与建筑学的空间
    3.2 欧氏几何与建筑空间形式设计
        3.2.1 欧氏几何的历史简介
        3.2.2 欧氏几何的空间观及其研究对象
        3.2.3 欧氏几何空间观与建筑空间形式设计
    3.3 拓扑几何学与建筑空间形式设计
        3.3.1 拓扑几何学的历史简介
        3.3.2 拓扑几何的空间观及其主要研究对象
        3.3.3 拓扑几何空间观下的建筑设计
    3.4 分形几何与建筑空间形式设计
        3.4.1 分形几何学发展的历史简介
        3.4.2 分形的定义及其空间的基本特征
        3.4.2.1 迭代系统与分形
        3.4.2.2 自相似性
        3.4.2.3 标度与精细结构
        3.4.2.4 分维
        3.4.2.5 小结
        3.4.3 经典的分形结构
        3.4.3.1 尘埃点集:Cantor 集
        3.4.3.2 科赫曲线
        3.4.3.3 从Sierpinski 地毯到Menger 海绵体
        3.4.4 建筑设计中的迭代空间形式及分形思想
        3.4.4.1 传统建筑空间中的分形特征
        3.4.4.2 分形几何在现当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表现
        3.4.5 分形艺术以及空想的分形建筑空间
        3.4.5.1 在绘画艺术领域中的分形特征
        3.4.5.2 分形艺术
    3.5 总结:和谐的几何世界
        3.5.1 几何学之间的不同
        3.5.2 综合利用不同几何学各自的空间语言
第四章 数列:从建构“量值比例体系”到生成“空间螺旋线形式”
    4.1 量值体系与数列
        4.1.1 比率与比例
        4.1.1.1 构建比例体系
        4.1.1.2 比率的层次化
        4.1.1.3 小结:比例与对称性
        4.1.2 等比数列:量值的倍数关系
        4.1.3 等差数列:量值的单位关系
        4.1.4 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之间的比较
        4.1.5 斐波那契数与黄金分割φ
        4.1.6 迭代算法的编写:卢卡斯数列与无限趋近的比率
        4.1.6.1 卢卡斯数与黄金分割φ
        4.1.6.2 佩尔数与白银比率? ?s
        4.1.6.3 Jacobsthal 数与比率2
        4.1.6.4 小结:作为量值体系的孵化器的迭代法则
    4.2 再寻比率、重构数列:对建筑形式设计中所用量值体系的研究
        4.2.1 从斐波那契数到柯布西耶的模度理论
        4.2.2 从帕多万数列到拉恩的塑性数ρ理论
        4.2.3 中国古建筑中的比例理论与暗藏的迭代算法
        4.2.3.1 大木作制度中的量值“参考标准”
        4.2.3.2 生成中国古建屋顶曲线形式的数列及其迭代算法
        4.2.3.3 小结:从“以算求样”到―以算求理”
    4.3 空间螺旋形式与数列
        4.3.1 螺旋线与数列
        4.3.1.1 螺旋线与等差数列
        4.3.1.2 对数螺旋线与等比数列
        4.3.1.3 螺旋线与无理数比率
        4.3.1.4 斐波那契数、帕多万数与螺旋线
        4.3.1.5 小结:螺旋线之美与无理数比率
        4.3.2 自然界中的螺旋线结构
        4.3.2.1 自然界中存在的对数螺旋和阿基米德螺旋
        4.3.2.2 植物的生长序与斐波那契数
    4.4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螺旋形式
        4.4.1 作为装饰图案的螺旋线
        4.4.2 作为理想的建筑空间原型的螺旋形式
        4.4.2.1 对“阿基米德螺旋”的空间演绎
        4.4.2.2 对“对数螺旋”的空间演绎
        4.4.2.3 对“柱状螺旋”的空间演绎
        4.4.2.4 建筑设计中的仿“生长序”
    4.5 小结
第五章 镶嵌的空间形式系统:建筑设计中的无限关联结构
    5.1 镶嵌”的几何原理:从平移周期性到旋转周期性
        5.1.1 对“镶嵌”系统的空间维度的分类
        5.1.2 “镶嵌”系统的对称性及其对称方式
        5.1.2.1 “镶嵌”系统的对称方式
        5.1.2.2 “镶嵌”系统与“晶体学”的关联:从“周期性镶嵌结构”到“准周期性镶嵌结构”
        5.1.3 各种对称方式之间的组合以及限制
        5.1.3.1 达·芬奇定理:点式对称方式的组合
        5.1.3.2 晶体对称定律:平移周期性对旋转次数的限制
    5.2 周期性平面镶嵌:从永恒的数学原理到伟大的平面装饰艺术
        5.2.1 一维周期的“镶嵌”系统:带状镶嵌
        5.2.2 二维周期的“镶嵌”系统:平面镶嵌
        5.2.3 周期性平面镶嵌图案的设计与动态化表现
        5.2.3.1 平面镶嵌图案的“单元网格”及其形态变换
        5.2.3.2 周期性平面镶嵌图案的抽象化与具象化表现
        5.2.3.3 周期性平面镶嵌图案的动态化视觉传达
        5.2.3.4 平面镶嵌”在当代建筑表皮设计中的运用
    5.3 周期性立体镶嵌:从晶体结构到建筑结构
        5.3.1 空间的铺砌:三维关联结构
        5.3.2 “立体镶嵌”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5.3.2.1 空间网格结构:三维关联结构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5.3.2.2 新型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国家游泳中心
        5.3.3 小结
    5.4 准周期性镶嵌:从准晶体结构到建筑结构
        5.4.1 彭罗斯镶嵌
        5.4.1.1 广义的彭罗斯镶嵌:P3 型彭罗斯镶嵌的扩展
        5.4.1.2 准晶体结构中的彭罗斯镶嵌
        5.4.1.3 彭罗斯镶嵌在艺术、建筑领域中的运用
        5.4.2 阿曼格子与阿曼镶嵌
        5.4.2.1 广义的阿曼格子
        5.4.2.2 阿曼镶嵌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5.4.2.3 Danzer 镶嵌:阿曼镶嵌的三维化版本
        5.4.3 Pinwheel 镶嵌
        5.4.3.1 广义的Pinwheel 镶嵌
        5.4.3.2 Pinwheel 镶嵌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5.4.4 Voronoi 图:由形态各异的凸多边形、多面体构成的镶嵌结构
        5.4.4.1 Voronoi 图与Delaunay 三角网格
        5.4.4.2 分形化的Voronoi 图
        5.4.4.3 Voronoi 图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5.5 小结
第六章 逻辑仿生技术:作为形式生成器的迭代与递归系统
    6.1 线形的编码:迭代函数系统(IFS)与科赫曲线的扩展
        6.1.1 对科赫曲线系统的修改
        6.1.2 对科赫曲线系统的重构与扩展
        6.1.3 以分形曲线系统作为空间设计的理想原型
        6.1.4 小结
    6.2 图像的编码:多重收缩复印机(MRCM)与谢宾斯基垫片的扩展
        6.2.1 多重收缩复印机(MRCM)生成谢宾斯基垫片
        6.2.2 谢宾斯基垫片的扩展:谢宾斯基垫片的大家族
        6.2.3 网络化的多重收缩复印机
        6.2.4 谢宾斯基垫片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6.2.5 小结
    6.3 L-系统:为建立生长过程的模型而编写的一种语言系统
        6.3.1 L-系统生成分形结构空间
        6.3.1.1 L-系统生成经典分形曲线
        6.3.1.2 L-系统生成镶嵌空间结构
        6.3.1.3 L-系统生成分枝空间结构
        6.3.1.4 小结
        6.3.2 L-系统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6.4 重构自然——元胞自动机在建筑与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6.4.1 元胞自动机行为特征的研究
        6.4.1.1 元胞自动机的研究历史简介
        6.4.1.2 一维元胞自动机的行为特征
        6.4.1.3 二维和三维的元胞自动机的行为特征
        6.4.1.4 小结
        6.4.2 元胞自动机在建筑学领域的应用
        6.4.2.1 利用元胞自动机生成建筑表皮
        6.4.2.2 利用元胞自动机生成建筑三维形体
        6.4.2.3 在建筑设计中综合运用元胞自动机
        6.4.3 应用元胞自动机进行城市设计
        6.4.3.1 城市的形态
        6.4.3.2 模拟城市的形态——Agent 数字建模技术
    6.5 总结:重构自然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的启示
        7.1.1 设计的工具与设计能力
        7.1.2 对“整体美”的新认知
    7.2 研究成果的总结
    7.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及来源
表格目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说明
致谢

(5)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坡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源流演绎
        1.1.2 研究我国坡地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及研究动态
        1.2.1 坡地与坡地建筑概念的界定
        1.2.2 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1.2.3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动态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论分析
        1.3.1 课题研究的范围及研究的意义
        1.3.2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目标
        1.3.3 课题研究的方法
        1.3.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2 坡地人居环境生态文化及生态美学的时代演绎
    2.1 传统坡地人居环境的生态哲学观及其现代意义
        2.1.1 传统坡地建筑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2.1.2 传统坡地聚落的整体生态观及其现代意义
        2.1.3 传统坡地聚落的生态气候及人文区划
    2.2 坡地人居环境生态整体观念的设计创意
        2.2.1 生态文化的诉求是坡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必然趋势
        2.2.2 建立坡地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整体规划
        2.2.3 结合山地的生态气候特征合理选择建设场地
        2.2.4 坡地场地规划设计的生态创意
        2.2.5 依据环境的生态及景观价值作出场地的生态整型计划
    2.3 坡地建筑缘地策略的生态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
        2.3.1 竖立生态文化信仰的坡地建筑美学价值观
        2.3.2 坡地建筑缘地策略的生态美学表现
        2.3.3 以生态技术为突破口来促成坡地建筑的生态美学表现
        2.3.4 坡地建筑缘地策略的生态文化设计
    2.4 小结
3 坡地建筑缘地策略的形态艺术表达
    3.1 坡地之灵气与设计创意同构
        3.1.1 山顶坡地之灵气与设计创意相融
        3.1.2 山腰坡地之灵气与设计创意相承
        3.1.3 山脚坡地之灵气与设计创意相依
        3.1.4 不同坡地地段区位的空间属性及其建筑的形态艺术展现
        3.1.5 滨水坡地人居环境缘地的生态创意
    3.2 坡地建筑缘地的分形美学创意表现
        3.2.1 分形理论及分形美学是研究坡地建筑的重要科学观和美学观
        3.2.2 “坡地建筑形成了新的地形”——分形美学的设计创意
        3.2.3 坡地建筑空间秩序的编导——一种时空分维的思索
    3.3 坡地建筑缘地的形式语言与空间秩序表现
        3.3.1 空间形式分解与消除分解之创意
        3.3.2 空间秩序与形式精神契合之创意
        3.3.3 内外空间环境一体化设计之创意
    3.4 从空间知觉角度探析坡地建筑的美学表现
        3.4.1 坡地建筑视觉品质特色表现之缘地策略
        3.4.2 坡地建筑固定视点及其视景的立体层次组织
        3.4.3 坡地建筑移动视点及其视景的动感变幻表达
    3.5 小结
4 坡地建筑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创意
    4.1 坡地建筑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理念
        4.1.1 形态与生态的整合体现了坡地建筑的生态应变策略
        4.1.2 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表达是坡地建筑生态创意的本质
    4.2 群体坡地建筑生态集约发展之缘地创意
        4.2.1 群体坡地建筑集约发展之生态创意
        4.2.2 群体坡地建筑生态集约的空间模式
        4.2.3 坡地建筑外部交通环境的生态设计
        4.2.4 利用地形高差构建立体的防灾体系
    4.3 气候应变的坡地建筑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创意——以湿热地区为例
        4.3.1 湿热地区的划分与气候尺度的分析
        4.3.2 湿热地区坡地建筑自然通风要求之下的形态创意
        4.3.3 湿热地区坡地建筑总体布局的生态创意
        4.3.4 湿热地区坡地建筑通风与遮阳并重的生态创意
    4.4 坡地建筑“零接地”的生态构思——一种广义的生态策略及竖向空间拓展理念
        4.4.1 零接地的概念及其理论支撑
        4.4.2 坡地建筑生态集约化的外部空间环境组织
        4.4.3 坡地建筑“零接地”地下空间的有限开拓
        4.4.4 坡地建筑“零接地”的绿色创意表现
    4.5 小结
5 坡地建筑广义缘地策略的人文生态秩序建构
    5.1 坡地建筑人文生态秩序建构的广义缘地理念
        5.1.1 坡地建筑设计创意的的广义缘地理念
        5.1.2 坡地建筑文化的生态内涵及生态美学的价值指归
        5.1.3 以现象学的哲思来建构坡地建筑的人文生态秩序
    5.2 坡地建筑人文生态秩序建构的创意途径
        5.2.1 坡地建筑人文生态秩序建构的结构分析
        5.2.2 传统坡地聚落空间环境秩序的人文表达
        5.2.3 坡地建筑批判性地域主义的人文生态秩序建构
        5.2.4 旧城更新中坡地建筑人文生态秩序建构
    5.3 国内外典型坡地建筑创作实态的人文运思及其秩序建构
        5.3.1 坡地建筑作品评析的人文尺度
        5.3.2 国外典型坡地建筑创作实态的人文运思及其秩序建构
        5.3.3 国内典型坡地建筑创作实态的人文运思及其秩序建构
    5.4 当代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的人文倾向
        5.4.1 从狭义的缘地策略走向广义的缘地策略——生态性与地域性结合的倾向
        5.4.2 从高新技术走向适宜技术——技术与情感融合的诗意表现倾向
        5.4.3 从灰色建筑走向绿色建筑——生态美学的审美倾向
        5.4.4 从文化自发走向文化自觉——地域文化的自我培植与创新倾向
        5.4.5 其他意识形态倾向传承并催生坡地建筑之新风
    5.5 小结
6 结论
    6.1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6.2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成果
        6.2.1 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坡地建筑美学价值观
        6.2.2 坡地建筑的形态艺术表达需要与坡地之灵气同构
        6.2.3 分形美学是研究坡地建筑的重要美学观
        6.2.4 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表达是坡地建筑生态创意的本质
        6.2.5 坡地建筑生态美学价值体现在更深层次人文生态秩序的建构
    6.3 课题的后续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地域性混凝土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课题研究背景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地域主义建筑及理论基础
    2.1 地域性建筑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1.1 地域性建筑的概念
        2.1.2 地域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2.1.3 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2.1.4 地方材料技术对建筑的影响
    2.2 地域主义思想的发展
        2.2.1 早期地域主义
        2.2.2 对国际风格的批判
        2.2.3 批判的地域主义
        2.2.4 全球-地区建筑
第3章 混凝土材料组成特性及其形式逻辑
    3.1 混凝土材料概述
        3.1.1 混凝土的组成
        3.1.2 混凝土的结构性能
        3.1.3 混凝土其它性能
    3.2 混凝土材料的形式逻辑
        3.2.1 基于混凝土的结构及可塑性能的形体表现力
        3.2.2 基于混凝土材料组成构造的材质表现力
第4章 地域混凝土建筑研究
    4.1 混凝土与自然因素
        4.1.1 混凝土与地理环境
        4.1.2 混凝土与气候
        4.1.3 混凝土与自然光线
        4.1.4 混凝土与时间
    4.2 混凝土与地域文化
        4.2.1 混凝土形体空间与地域文化
        4.2.2 混凝土色彩肌理和地域文化
    4.3 混凝土材料技术与地域
        4.3.1 混凝土材料的地域性
        4.3.2 混凝土与地方材料的结合
        4.3.3 混凝土技术与地域
        4.3.4 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发展与地域
第5章 对我国混凝土建筑地域性表达的思考
    5.1 我国清水混凝土建筑的现状
    5.2 中国混凝土建筑的中国表情的思考
        5.2.1 混凝土与中国自然环境
        5.2.2 混凝土与中国文化
        5.2.3 混凝土材料技术的中国表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程炜 《追寻景观设计中的场所感》《四川建筑》2005年4期插图索引
插图索引

(7)追随木构诗性的技术之美 ——现代木构建筑建造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论文的目标和章节结构
    三、研究的方法
树木与文明
第一章:技术与建造——概论木构建筑研究的视角选择及内容
    一、传承世代的木构建筑应用
    二、“木构”建筑的概念
    三、木构建造表现的视角选择
    四、木构建造表现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约束与自由——以建造技术为依托的木构表现本质
    第一节 木构(Timber Structure)技术概述
        1.1 木材作为建筑材料
        1.2 木材的结构特性
        1.3 木材料构造特性
        1.4 木材料装饰特性
    第二节 木构建筑体现的技术观启示
        2.1 建筑本身是技术的存在
        2.2 从技术到表现
        2.3 木构建筑中的技术表现
        2.3.1 木构技术表现的双重价值——“建筑性的技术”问题
        2.3.2 木构技术表现的适宜启示——重视传统技术
        2.3.3 木构技术表现的实现依据——建造是根本
        2.3.4 木构技术表现的前途展望——技术理性主义
第三章:传承与启示——传统木构建筑技术和建造表现认识
    第一节 传统木构建筑文化的承续
        1.1 木构文化的传统情结
        1.2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
        1.3 国外传统木结构建筑
    第二节 传统木构建筑技术及建造表现
        2.1 木构作为东方营建的技术选择
        2.2 中国木结构技术审美特征
        2.2.1 搭接——柱梁框架
        2.2.2 悬挑——层叠斗拱
        2.2.3 举折——曲线屋顶
        2.3 材份——智慧的模数制
        2.4 建造施工简便实用
        2.5 展现中国木构文化的自信
第四章:创新与方向——现代木构建筑技术发展及建造表现
    第一节 新型木构建筑的材料表现
        1.1 新型复合木材技术手段的应用
        1.1.1 胶合木技术
        1.1.2 集成材技术
    第二节 新型木构建筑的结构表现
        2.1 回归与重塑——传统木构形式的现代表现
        2.1.1 传统梁柱结构形式的简化与更新
        2.1.2 轻型木框架结构形式的应用
        2.2 复合木结构拓宽结构形式的表现度
        2.2.1 木——钢结构设计方法的应用
    第三节 新型木构建筑的构造表现
        3.1 构造细部的意义所在
        3.2 精确的构造组成与诗意的建构
        3.2.1 关键节点设计
        3.2.2 连接节点的建造逻辑与表现
第五章:探索与实践——现代木构建筑作品表现及技术分析
    老木新花——第一示范的现代木构启示
    一、新建空间——木构的空间结构创新
        1.1 结构与建筑
        1.2 何谓结构表现
        1.3 结构表现的意义
        1.4 追求空间意义的木结构表现
        1.5 木结构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结构可能说——大跨新型木结构实例)
    二、垂直与水平——木构框架体的建造美学
        2.1 “垂直和水平”的逻辑——木构框架体的美学诠释
        2.2 垒叠交接的“积木”堆积——木框架的建构模式
        2.3 木构框架体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三、透视表皮——木构的界面表现研究
        3.1 表皮的研究意义
        3.2 表皮表现的材质“精神”
        3.3 木质表皮界面的表现特征与启示
        3.4 木表皮界面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3.4.1 木质表皮构造的建构性表现
        3.4.2 木质界面表现与文脉环境的映射
        3.4.3 木质界面对建筑形体化的表现
        3.4.4 “整合界面”木遮阳设计手段
    四、可持续设计——木构的生态建筑设计
        4.1 可持续建筑观与生态建筑设计
        4.2 木建材的生态意义
        4.3 木构作为自然生态的结构
        4.4 生态木构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五、新精神家园——木构的地域性契合
        5.1 地域文脉因数与建筑的互动
        5.2 地域文脉的传承与木构表达
        5.3 地域性木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六、自然设计——木构的原生态表达
        6.1 绿色家园的渴望——木构的原生自然观
        6.2 原木构建筑的生态材性表达
        6.3 自然生态木构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第六章:外延与拓展——现代木构建筑技术展望与启示
    第一节 新型木材料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1.1 木质复合材料创新
        1.1.1 木——塑料复合建材
        1.1.2 木——合成纤维复合建材
        1.1.3 木——金属复合建材
        1.1.4 木——玻璃纤维复合建材
        1.2 竹木复合建材
    第二节 木结构设计探索和数字技术应用
        2.1 数字化技术的木建筑“制造”
        2.2 数字技术对新型结构设计的促进
    第三节 我国当代木构技术发展与建筑创作启示
        3.1 木结构在我国应用前景及对策
        3.2 木结构在我国特殊的历史任务
        3.2.1 传统风格木构技术和形式的时代探讨
        3.2.2 精致细部设计和避免形式主义的误用
        3.3 我国现代木构建筑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和契机
        3.3.1 木构技术与理性思想的双重准备
        3.3.2 建立国内木构技术与木建筑设计的信息桥梁
        3.3.3 建立国内木构技术储备和木构工业化
        3.3.4 “绿色”奥运——大型木结构运动场馆的建造和木构技术提升的契机
        3.4 个人创作思考
结语
    一、真实地建造逻辑与建构——有关木构
    二、精致性设计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后记

(10)建构关系在现代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与消隐 ——从结构和材料角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录
引言
1 有关研究内容的分析
    1.1 选题
        1.1.1 选题说明
        1.1.2 研究重心
    1.2 建造思想的发展和状况综述
        1.2.1 国内建造思想及建造﹑建筑形态状况
        1.2.2 国外建造思想及建造﹑建筑形态状况
        1.2.3 小结
    1.3 论文的意义
    1.4 论文的结构
    1.5 研究选取范围和研究方法
        1.5.1 选取范围
        1.5.2 整体研究方法
2 基本问题的提出
    2.1 建筑
    2.2 建造
        2.2.1 建造的重要问题:对物质的建构
        2.2.2 建造的复杂性:建构与非建构
    2.3 建筑形态
        2.3.1 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
        2.3.2 形态感知与形态认知
    2.4 建构关系与建筑形态
        2.4.1 建构关系在建筑形态中的呈现
        2.4.2 建构关系在建筑形态中的消隐
        2.4.3 提出:一种建造思想
3 结构:建构关系的呈现与消隐
    3.1 研究方法和相关说明
        3.1.1 研究方法
        3.1.2 对实例选取和组织方式的说明
    3.2 参照系之一:结构物中力的传递
        3.2.1三 个作为线索的原理
        3.2.2 力的传递在建筑形态中的呈现
        3.2.3 力的传递在建筑形态中的消隐
        3.2.4 小结
    3.3 参照系之二:结构关系中承重体系与非承重体系的分化
        3.3.1 结构关系的创造及其在形态中的呈现
        3.3.2 结构关系在形态中的消隐
    3.4 小结
4 材料:建构关系的呈现与消隐
    4.1 研究材料的分类方法﹑概念解释等
        4.1.1 分类方法和概念解释
        4.1.2 对材料的研究重心和方法
    4.2 可承重材料
        4.2.1 材料不同性质的呈现:结构性与非结构性
        4.2.2 对材料的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的探索和呈现
        4.2.3 结构性的消隐与非结构性的消隐
        4.2.4 小结
    4.3 非承重材料
        4.3.1 材料不同性质的呈现:多义性
        4.3.2 对材料多义性的探索与呈现
        4.3.3 材料多义性的消隐
        4.3.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四、设计与材料——石材篇(连载①)(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材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J]. 章晶. 莆田学院学报, 2021(01)
  • [2]广州近代建筑石作研究[D]. 邓启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广州酒店空间的色彩运用研究[D]. 姚迪.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4]整体系统:建筑空间形式的几何学构成法则[D]. 沈源. 天津大学, 2010(10)
  • [5]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D]. 张庆顺. 重庆大学, 2009(10)
  • [6]地域性混凝土建筑研究[D]. 程炜.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9)
  • [7]追随木构诗性的技术之美 ——现代木构建筑建造表现研究[D]. 邹青. 东南大学, 2005(02)
  • [8]设计与材料——石材篇 连载②[J]. 吴昊,于文波. 新材料新装饰, 2004(02)
  • [9]设计与材料——石材篇(连载①)[J]. 吴昊,于文波. 新材料新装饰, 2004(01)
  • [10]建构关系在现代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与消隐 ——从结构和材料角度的研究[D]. 张洁. 重庆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设计与材料 - 石材(系列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