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迷信的传播特点、趋势及对策

现代迷信的传播特点、趋势及对策

一、现代迷信的流传特点、趋势及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苏彬[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王秋[2](2020)在《网络淫秽直播行为的刑法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互联网普及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大环境下,网络直播作为新兴产物应运而生,蓬勃发展的背后却是新型网络直播违法行为层出不穷,涉淫秽直播便是其中一大典型。司法实务中虽出现了相关判决案例,但由于现行刑法对此行为规范阙如,致使理论聚讼与实务分歧加剧行为定性难度。“点对面”类型的网络淫秽直播系单一主播借助直播平台,面对多数网民在特定时间段与直播间内开展露骨淫秽表演的活动。以主观的客观解释论为基础,以法益为指导就主要罪名的构成要件进行评析,认为非固定化的暂时性直播与固定化淫秽物的传播形式不相符合,单一主播的个体色情行为与多主体身体接触的淫乱行为不相吻合,故排除了传播淫秽物品罪、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与聚众淫乱罪的适用。基于谨慎入罪立场出个人见解即成立组织淫秽表演罪更具可能性与合理性,客观行为方面,对于淫秽表演的组织行为不着重于组织观众,场所、设备、节目的策划均是组织的表现;主观责任上本罪仅存在于直接故意中,牟利与否不影响故意的成立。本罪与排除适用的他罪相比更具优势,通过合理区分行为主体、严格把握客观解释边界等,以最大程度发挥刑法人权保障与法益保护机能并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针对本行为入罪引发的犯罪侦破难度大、行刑衔接不畅、司法适用欠缺统一标准三方难题,出以升技术水平完善证据留存,以明晰行刑规范及移送程序增强衔接流畅度,以情节数量二要素细化司法认定标准的相关对策。

贾雨楠[3](2019)在《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华民族在改造自然与社会、促进自身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国内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在此背景下,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研究其如何为时代所用,实现创造性转化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可能性、过程及若干环节入手,揭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面临的困境,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大价值,从而助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部分,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相关概念解读。在具体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点、界定并概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对比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比创造性转化和文化现代化的基础上,明晰了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内涵。第二部分,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在于,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和顺应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可能性在于我国具备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一定物质条件、主观条件和外部条件。第三部分,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原则和若干环节。创造性转化需要在遵循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二为”、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些原则的基础上,经过挖掘与整理、辨别与区分、解释与阐明、改造与转换的环节实现。第四部分,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面临的困境。文化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新媒体的兴起和市场化对创造性转化造成巨大挑战,全球化存在的不利因素也是制约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不利因素。第五部分,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对策。面对现实困境,要努力实现文化的平衡充分发展,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深化相关法制建设,不断丰富创造性转化方式,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培育创造性转化的世界眼光。

翟宇[4](2019)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无神论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无神论思想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结晶,作为一种历史久远、源远流长的思潮,是伴随着有神论思想而产生的。自古以来,无神论思想就在同有神论思想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从对“有神”思想的质疑,到对各种“天命”观念的彻底否定,“无神”的思想代表的是人对自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力量的充分肯定,更代表着一种积极的世俗生活方式,一种高昂的人生态度!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是无神论思想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以宗教批判为起点,经历了由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无产阶级解放,最终实现全人类解放的逻辑生成路线,构建了完备科学的无神论思想体系,并且在长期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形成并发展了系统的无神论教育思想。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无神论思想和丰富多彩的各少数民族无神论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丰富的无神论宣传与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都成为我党建国以后开展无神论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渊源和经验借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无神论教育的忽视与被边缘化,社会一度出现了“有神论有人讲,无神论无人讲”的局面。各种“热”层出不穷,“宗教热”、“国学热”、“佛教热”等,唯独不见“无神论”热。近几年,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形势日益严峻,西方敌对势力打着宗教的旗号加紧对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侵蚀,比如在内地颇有影响的“文化基督徒”以“基督教文化研究”和构建“学术神学”名义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传教布道活动不断升级,与之相应大学生信教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宗教极端势力扩散、渗透的现状十分严峻。面对以上的形势,不少学者都撰文强烈呼吁无神论教育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反渗透的有力思想武器必须重视起来,加强无神论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作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战争年代开始,就十分重视无神论思想的教育与宣传,因为这符合党一直以来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立场,符合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革命实践要求,更符合体现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所秉持的科学精神。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泛的无神论教育活动,既是新社会建立以后破除千百年封建迷信思想的移风易俗,也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建设新中国的精神扫盲与思想动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有特定时期对无神论教育的错误定位和粗暴做法,对无神论教育忽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分析和概括,总结成功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查找失误的原因,对今天的无神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和引以为戒,为当前扭转无神论教育弱势的现状也是大有裨益的。本文选题的初衷也正是基于此。当前由于社会转型加速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与复杂化,宗教势力的不断扩张,社会精神领域的空虚让各种唯心思想趁虚而入,各种新“有神论”思想改头换面,甚嚣尘上,各种“西化”、“分化”思想假托宗教信仰加速对青年学生的渗透,所有这些都警示我们无神论教育式微的局面亟待改善。加强科学无神论的研究和宣传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一再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必须重视无神论教育与宣传,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无神论教育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如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开展无神论教育的政策保障,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是无神论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是增强无神论教育说服力的现实基础,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是加强无神论教育实效性的制度保障,广泛的群众动员和参与是实现无神论教育效果最大化的社会基础等等,这些经验都在具体的历史阶段发挥过各自的作用,对此加以总结和归纳,使其理论化、系统化,既是对之前无神论教育活动的阶段性小结,也可以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思想,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理论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王增国[5](2018)在《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向全党发出的号召,也是向全体党员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是每个从事党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的人都应该承担起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初心”的理论概括和学理表达。研究和探寻党的原初价值理念及其实现,正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代要求的理论回应和学理作为。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理论的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价值理论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元价值”问题的科学解答,是对中国共产党“我是谁”、“信仰谁”、“为了谁”和“依靠谁”等带有根本性价值问题的“质”的规定;是中国共产党这个共同体的集体主体认知,是指引中国共产党具体实践活动的“道”,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尽管在形式上表现为人的理性规定,但是在现实中,这种质的规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规定,这是由发生在中国社会的中国革命的历史造成的,它孕育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这种“质”的规定性,不仅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其他政党区别开来,也把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国家的共产党区别开来,它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何以为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它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的生成,立基于中国共产党要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旧社会。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最初遵循的是由共产国际确立的价值理念,这一理念先后经历了“陈独秀的右”与“王明的左”的偏差和错误侵扰,经由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理论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共产国际的共产党价值理念,不仅使得偏差和错误得到了及时的纠正,而且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历史逻辑地构建出了以毛泽东思想为基底的科学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并在七大《党章》中得到了完整地、准确地表达。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从总体上看,正在逐步得到实现,只是不同的历史阶段实现的程度不同。但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特殊阶段,即从1957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却出现了历史淡忘。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历史实现和历史淡忘的详细考察,发现了制约原初价值理念历史实现与否的五大制约因素,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否正确,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自觉的实现程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否牢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是否有力,管党治党的路径和方法是否有效。而这五大制约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恰恰构成了原初价值理念历史实现的内在机理:“中国共产党领导正确”是根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有力”是基础,“共产党人价值自觉的充分实现”是核心,“中国共产党人宗旨意识夯实筑牢”是关键,“管党治党路径和方法适宜有效”是保证。这就为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在新时代历史实现的整体构建提供了内在的理论依据。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的历史实现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为西方国家加紧颠覆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思想自觉性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共产党人扞卫自己信仰和观念的自觉性不够;理论自信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新问题的能力不足。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在新时代历史实现整体构建的外在现实考量。为此,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在新时代历史实现方案的整体构建就是:为保证共产党的政治正确,就需要把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锻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为实现引领有力,就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意识形态引领的建设;为达成共产党人的价值自觉,就需要加强共产党人原初价值理念的自觉教育;为保证法治有效,就需要进一步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对共产党人党规党法的敬畏教育等。在探求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生成和实现的过程中,探寻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原初价值理念生成、实现之间的历史的辩证的逻辑关系: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党的原初价值理念的生成奠定了实践基础,而党的原初价值理念被奠基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灵魂”;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助力”党的原初价值理念的历史实现,党的原初价值理念的历史实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这就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为党的原初价值理念在新时代的实现有所作为: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被确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而且新时代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新时代的新继承和新发展,另外,新时代大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使命就是“凝魂聚力”,就是把社会各界的各种积极的精神和力量汇聚起来,投入到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个过程也正是党的原初价值理念在新时代得以实现的过程。

王玉平[6](2017)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紧密围绕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这一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积极借鉴吸收相关学科成果的有益成分,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历史经验及启示分析,针对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现实境遇,并根据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特点与趋势,进而系统化地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优化路径。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一是绪论。主要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研究的缘由与意义,关于本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可能创新之处。二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理论依据及借鉴。首先,简要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的内涵特征及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其次,对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如马克思主义关于灌输的理论、关于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关于人的本质与全面发展的理论、关于生活的理论等相关观点进行了简要阐释分析;同时,对传播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中的有益成分借鉴进行了简要阐释分析。三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历史经验及启示。首先,根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发展的时间脉络和阶段特点,将其互联网时代前的历史划分为(20世纪初-1921年)孕育萌芽阶段、(1921年-1949年)日渐成熟阶段、(1949年-1966年)深入发展阶段、(1966年-1976年)挫折失误阶段、(1976年-1978年)调整恢复阶段和(1978年-20世纪末)改革发展阶段,分析总结了各阶段的主要历史经验及教训。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总结提炼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紧紧围绕时代中心任务展开传播、突出传播主体的主导和示范作用、抓住受众的广泛性与层次性特点、注重方式方法的不断总结与创新、及时自我纠正局限性造成的失误等推进当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重要启示。四是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现实境遇。主要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其所处的现实环境,为增强优化路径的针对性奠定基础。一方面,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面临的机遇,明确指出其主要包括:传播范围的时空限制被打破、传播手段更具吸引力和智能性、信息来源更加多样化和资源更加丰富、传播过程呈现扁平化和交互性等机遇;另一方面,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面临的挑战,明确指出其主要包括:社会群体不断分化、价值观念日益多元、“把关人”作用弱化、传统说教日趋无效、受众的自律意识自制力和鉴别力亟需提高、社会的现实矛盾不断侵蚀消解既有传播效果等挑战。五是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特点与趋势。主要对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规律特点,为增强优化路径的前瞻性奠定基础。一方面,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特点,明确指出其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主体客体呈现平等交互性、传播实践呈现虚实结合性、传播方式呈现开放引导性、传播效果呈现即时覆盖性等特点;另一方面,研判了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趋势,明确指出其主要包括:内容方式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管理保障日益凸显制度需求、各个要素更加开放和社会化、更加注重隐蔽渗透的生活化等趋势。六是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优化路径。主要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趋势,从传播理念、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机制等层面,系统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优化路径。其一,要发挥互联网时代传播理念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包括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优化的基本标准、明确前提条件和创新思维方式等具体路径;其二,要提升互联网时代传播主体的引领力和主导力,包括深入持久开展党的形象塑造、全面加强传播工作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凝聚群众意见领袖等具体路径;其三,要凸显互联网时代传播受众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包括充分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注重立足受众的利益诉求、关注区分受众的不同特点、采用易于受众接受的形式、培育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增强受众自我教育主动性等具体路径;其四,要加强互联网时代传播内容的先进性和凝聚力,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对多元文化思潮进行辨析引领、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完善的内容体系、始终围绕中心工作和时代主题突出议程设置功能、不断推进传统资源的互联网化及表达的优化创新等具体路径;其五,要强化互联网时代传播方式的灵活性和吸引力,包括立足组织传播的主阵地建设、提升人际传播的情感影响力、管好用好大众传播的渠道、积极构建多元化的传播矩阵、恰当运用传播的时机和事件等具体路径;其六,要增强互联网时代传播机制的针对性和长效性,包括创新互联网条件下的领导决策机制、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运行保障机制、健全互联网条件下的监管责任机制、优化互联网条件下的环境治理机制、完善互联网条件下的考核评价机制等具体路径。该部分的研究以各个要素的优化为切入点,注重和关照各个要素之间的内部联系,以实现整体优化为落脚点,突出优化路径的层次性、系统性,从而切实增强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实效性、时代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袁博[7](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张梅[8](2013)在《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层结构,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依据。信仰是人类对世界和人生的终极关怀,是对世界和人生“应当”的设问、追求和回答。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信仰。作为科学,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信仰,它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奉和自觉追求,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确立程度如何,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深远影响。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信仰教育的相关论述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阶级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现状、目标与原则、内容与方法、发展趋向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导论:首先论述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在考察当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重难点与创新之处。第一章: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阐释。本章首先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科学内涵进行了考察,包括信仰与相关概念分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含义等。其次分析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信仰教育的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信仰教育的理论。最后阐述研究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必要,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需要和大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的需要。第二章: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分析。本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取得的显着成绩: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途径更加多样,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效果明显,绝大多数大学生理想信念积极健康向上。同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教育目标针对性不足,教育内容与实际有所偏离,教育方法稍显陈旧,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模糊,有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不足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学校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影响、社会环境中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学生家庭成员信仰多元的影响等。第三章: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与原则。本章论述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目标即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主要内容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确立大学生的精神支柱;论述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原则:主导性原则、张力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第四章: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本章阐明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为基础性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导性内容,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为拓展性内容;同时阐明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方法有:自我教育法、启悟教育法、价值澄清法、比较教育法、情感体验法等。第五章: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发展趋向。本章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发展趋向作了三个方面的揭示,即社会化、网络化和特色化。结论:阐明论文研究的总体结论以及论文研究中的未尽之处。

王瑞军[9](2012)在《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快速转型,民间信仰活动纷纷复兴,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非常活跃的社会现象。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民间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重要国家战略,它也是一项宏伟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实现这个目标,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认真解决好数亿农民的精神文化问题,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凝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要占领主流文化阵地,培养广大农民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而且更应该关注农村的民间信仰这一非主流文化。民间信仰对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运用个案研究、社区考察、问卷调查等具体调查研究手段,并辅以个案访谈等,对民间信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功能及作用机制开展系统深入研究。通过对民间信仰概念、构成、特征的分析研究,本文认为民间信仰为信仰并崇拜某种或某些超自然力量(以万物有灵为基础,以鬼神信仰为主体),以祈福攘灾等现实利益为基本诉求,自发在民间流传的、非制度化的准宗教。民间信仰与马克思主信仰有本质区别。同时,民间信仰也不同于封建迷信,更有别于邪教。中国民间信仰的特点为自发性、功利性、庞杂性、融合性、区域性、民俗性、民族性、草根性和顽强性等特征。大致有以下几类:祖先崇拜、功臣圣贤崇拜、正统宗教派生下来的俗神信仰、鬼神信仰、自然崇拜。当前我国民间信仰总体发展趋势:信仰动机的多元化;信仰群体的多元化;区域分布的两极化趋势;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的民间信仰形式应时而生。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民间信仰复兴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总体说来,民间信仰复兴的大背景是农村社会的急剧转型。农民自身的特点也是民间信仰复兴的原因之一。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形态,在中国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广大农村民间信仰的复兴,最根本的原因是民间信仰社会空间的构建。社会空间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事实上的认可和民间的支持,社会空间是民间信仰社会功能发挥的基础场域。首先是民间信仰政策空间的构建。在国家对传统文化重新重视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应运而生,从而使得对民间信仰的保护拥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同时,民间信仰主动寻求合法化: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主动把国家符号接纳进来,加大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力度;采取“双名”、“借名”、“共名”和“换名”等合法化策略。民众对民间信仰的认知也由过去的消极态度为主逐渐转变为积极评价增多。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是指民间信仰在维持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系统正常运作方面所具有的影响力。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具有多维性、双重性和可变性等特征。本研究主要从民间信仰作为一社会子系统对构成社会共同体的其他部分或社会子系统的能动作用角度来进行考察的:即主要考察民间信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生态等功能。在关注民间信仰主要的正功能的同时,分析民间信仰相应的负功能,并探讨负功能的消解策略。民间信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也体现出双重性,既具有积极功能,也有消极功能,因此很难对民间信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做一个简单的定论,对其认真分析研究、全面认识,实践中趋利避害才是应该采取的科学态度。民间信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1)参与乡村治理。民间信仰人士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民间信仰教团组织处理公共事务;民间信仰教义、仪式被政府征用运用到乡村治理中;民间信仰有助于抵御邪教和境外反动势力渗透。(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信仰社区庙会经济大发展,促进观光旅游业发展和有利于招商引资。(3)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一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用;二是民间信仰是乡村主要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百姓精神生活;三是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四是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4)发挥社会心理调适功能。民间信仰所信奉的人生观、价值观,信仰伦理中所包含的优秀成分对普通百姓进行道德教化,促进个体正常社会化;另一方面民间信仰可以提供安全感和某种慰藉,消除心中的愤懑与怨气,满足人们对爱的渴望,实现心理调适功能,从而打造社会和谐的底基:个体心理/精神的和谐。(5)生态环境保护功能。自然崇拜是民间信仰的重要部分,对自然神、图腾的崇拜,民间信仰中都有许多保护生态环境的民间禁忌和民间规约间接起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作用。民间信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消极功能主要有: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乡村渗透,干扰基层民主建设,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容易导致封建迷信活动泛滥等。要消除民间信仰在新农村建设中消极影响,应对之进行正确的管理和引导。当前我国乡村民间信仰本身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民间信仰发展盲目,甚至狂热;民间信仰组织发展混乱;民间信仰法制不健全,管理有待规范。基于目前民间信仰的现状,国家应该对其发展方向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发挥民间信仰的正面的功能,抑制和消除负功能,使其在正常的范围内健康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总的方针是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体措施包括:挖掘和利用民间信仰包含的积极因素;发挥民间信仰界人士和民间信仰组织的作用;政府工作中将民间信仰纳入宗教管理范畴,分类管理;保护与开发并重。同时,需要构建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保障体系:一是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二是要发展乡村科学教育,破除鬼神迷信;三是构建满足乡村群众实际需要的福利保障体系和心理疏导机制。在新形势下,要正确看待民间信仰对我国农村地区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冲击,既不能没有忧患意识,也不必大惊小怪。需要构建农村和谐型的意识形态共生范式:一元主导性与多样性并存;开放性与包容性并存;先进性与层次性并存。进一步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想的水平,形成意识形态领域既百花齐放又主旋律鲜明的局面。

易图强[10](2011)在《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文中研究说明“畅销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畅销书”,是指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的畅销书;广义的“畅销书”,既可以是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也可以是通过行政手段发放或摊派而产生。畅销书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时间里迅速形成了对某类或某种图书的群体性追捧、阅读的社会行为。只要具备这一特点,任何图书都可以视为畅销书。图书的畅销,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政治现象、文化现象,在素来重视政治、文化的中国更是如此。拙文以广义畅销书为视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40年间(有时酌情延伸至1989年以后)畅销书的出版传播活动进行纵向研究。新中国40年间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1949.10—1957.5,1957.6—1966.4,1966.5—1976.10,1976.11—1982.9,1982.10—1989.5。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与历史主题。受此制约,每个历史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各不相同,每个历史时期出版的畅销书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也各不相同。1949.10—1957.5,是中国社会制度发生转变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废旧立新、蓬勃向上、“多元并举”、“百花齐放”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整体上呈现生动活泼的气象。例如,20世纪50年代尤其50年代的早期、中期,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革命文学图书成为文学畅销书出版传播的主干,中国古典文学图书、以新中国建立前进步作家的作品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图书乃至西方资本主义文学图书的出版传播也都枝繁叶茂,这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难得一见,更是“文革”时期根本见不到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意识形态对文艺的控制比较宽松。革命文学图书的空前畅销产生了巨大影响:培植了广大民众的革命英雄崇拜情结,传播了爱国、爱共产党、爱人民,反侵略、反压迫、反剥削的主流价值观。1957.6—1966.4,是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革命文学图书继续大量出版发行但遭受挫折,苏联译着的出版传播暗淡下来;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影响巨大;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图书市场一道亮丽风景。“斗志昂扬”、“火药弥散”的时代特征,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例如,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中国引进出版的俄苏译着急剧减少,1960年之后几乎绝迹。这是1956年后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翻译界、出版界有意识地破除对苏联的迷信之反映;1963.4—1964.11,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纷纷出版并广为流传,这是当时阶级斗争迅速扩大化的直接表现,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图书出版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使青少年儿童增强了阶级观念,提高了革命警惕性,但历史尘埃落定之后,就会发现,这种畅销书为“左”倾错误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仇恨的种子种植于稚嫩、纯洁的少年儿童的心灵。1966.5—1976.10(“文革”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罕见的疯狂年代,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噩梦岁月。这一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是: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大批判”文集铺天盖地,“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迷信盛行、万马齐喑的时代特点,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畸形、扭曲的局面——品种极其单一,极不平衡。例如,这一时期,毛泽东着作的出版发行发展到疯狂的地步,这是因为:“文革”开始后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林彪对毛泽东着作别有用心的鼓吹与奉承,人们盲目崇拜毛泽东。“文革”时期疯狂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加剧了个人崇拜,强化了现代迷信,为林彪捞取了政治资本,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科学技术图书是“文革”时期的一大畅销板块,最具个性的科学技术图书是“赤脚医生”图书。“赤脚医生”图书大量出版发行的基本原因是:贯彻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响应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赤脚医生”图书是“赤脚医生”获得医药知识的重要途径,甚至成了他们现学现用、现查现医的救急书。1976.11—1982.9,是拨乱反正时期,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严重“书荒”之后国民“大补”文学名着,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出现了工具书、通俗文学作品、日常生活图书、经济图书和少儿读物的出版传播热。拔乱反正、初步改革的历史主题,解放思想、渴望知识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景象。例如,文化教育图书空前畅销,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全社会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小学教辅、大中专教材和工具书等方面的畅销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广泛地传播了文化科技知识。这一时期出版的最具轰动效应的文学畅销书是《第二次握手》,它突破了“文革”时期强加于文艺创作的清规戒律,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人性,推动了拨乱反正,促进了科技发展。1982.10—1989.5,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向纵深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经济学着作、教材继续热销;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琼瑶的言情小说如火山般爆发;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改革开放、思想启蒙的历史主题,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景象。这是国民阅读的沸腾岁月,是图书出版传播的黄金时代。例如,1979—1989,经济学着作、教材纷纷出版并畅销起来,原因在于:高等院校的恢复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学教材提供了稳定的读者群;经济的调整、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推进,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出版传播提供了直接的推动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面世与流行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行政力量的参与和媒体的宣传,让经济学着作、教材的流传如虎添翼。经济学畅销教材、着作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金庸与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作品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这是由于: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全面铺开,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和市民阶层;从1985年开始,以市场为取向的出版经营体制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迫使出版社不得不重视经济效益;版权保护意识的缺乏,民营书业的兴起,客观上促进了琼瑶与金庸小说出版传播的繁荣;金庸与琼瑶的小说契合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审美需要和阅读心理。以金庸和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畅销书,解放了国人的人性,为大众提供了文化营养,促使编辑出版人员开始转变观念,推动了中国大陆本土通俗文学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晦涩难懂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译着也大行其道,这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启蒙的需要,是协作出版结下的硕果。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畅销书对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大学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且泽惠于后世,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文革”结束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畅销书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就传播内容而言,“文革”结束前,主要流行政治理论读物和革命文学作品,而改革开放后,主要流传文化教育读物、经济读物和娱乐休闲读物。就文学畅销书而言,“文革”结束前,革命文学经典、俄苏文学作品洛阳纸贵,而改革开放后,港台文学作品、西方文学作品风行中国。在新中国40年间,最稳定的两类畅销书是政治理论类和科学技术类,起伏最大的两类畅销书是文学类和文化教育类。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与时代变迁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时代制约着、决定着畅销书,另一方面,畅销书反映着时代、影响着时代。前者是指,畅销书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迫切需要催生了体现这种时代要求的畅销书,时代创造了某种图书得以畅销的条件。时代的特点与需要,决定着畅销书的选题结构,决定着畅销书的主题与功能,决定着畅销书的文本。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依托于时代、依赖于时代;后者是指,一定时代的畅销书体现该时代的历史特征、历史主题,映射该时代的社会心理、大众心态,体现该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该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体现该时代国民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准与精神高度。图书的畅销又影响着时代的发展,或是推动社会发展,或是阻碍历史前进。总之,时代作用于畅销书,畅销书又反作用于时代,即畅销书离不开时代,时代又呼唤畅销书。畅销书是时代的符号、标志,是反映历史特征、历史主题的载体,是记录时代精神、大众心态的媒介。畅销书是社会变化的睛雨表,是时代变迁的映射,是观察历史发展的窗口。因而,畅销书嬗变的过程,折射出时代变迁、社会演变的轨迹;畅销书的文本,浓缩了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的面貌与国民的阅读水准。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史,是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缩影。勾勒新中国畅销书的历史嬗变,剖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解读其文本(包括内容与形式),是考察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二、现代迷信的流传特点、趋势及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迷信的流传特点、趋势及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网络淫秽直播行为的刑法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网络淫秽直播行为的刑法适用争议
    第一节 网络淫秽直播行为的典型案例
        一、龙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二、张某、夏某组织淫秽表演案
        三、李某某聚众淫乱撤诉案
    第二节 网络淫秽直播行为的刑法适用争议
        一、网络淫秽直播行为无罪论
        二、网络淫秽直播行为有罪论
第二章 网络淫秽直播行为之排除适用的罪名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主观的客观解释论
        一、理论简述
        二、法益探析
    第二节 网络淫秽直播行为排除适用的罪名
        一、网络淫秽直播行为不能构成淫秽物品传播类犯罪
        二、网络淫秽直播行为不能构成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
        三、网络淫秽直播行为不能构成聚众淫乱罪
第三章 网络淫秽直播行为构成组织淫秽表演罪
    第一节 客观行为认定
        一、行为方式——“组织”的界定
        二、行为对象——“淫秽表演”的理解
        三、实质判断——本罪法益的审视
    第二节 主观责任认定
        一、犯罪故意的认定
        二、牟利与否的动机分析
        三、违法性认识分析
    第三节 本罪与排除罪名的比较优势分析
        一、更大程度发挥刑法人权保障机能
        二、更准确地落实刑法法益保护机能
        三、增强法益与自由的价值协调性
第四章 网络淫秽直播行为刑法规制的其他困境与完善
    第一节 网络淫秽直播行为刑法规制的其他困境
        一、监管技术造成犯罪侦破困难
        二、行政规范与刑法的衔接失衡
        三、刑事司法认定欠缺统一标准
    第二节 网络淫秽直播行为刑法规制的对策完善
        一、健全证据保护机制
        二、完善行刑衔接模式
        三、明确司法认定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相关概念解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概述
    (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三)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概述
二、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
    (二)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可能性
三、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原则和若干环节
    (一)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原则
    (二)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若干环节
四、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面临的困境
    (一)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制约着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二)新媒体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形成巨大挑战
    (三)市场化包含制约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成份
    (四)全球化存在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因素
五、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对策
    (一)促使文化实现平衡充分发展
    (二)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力度
    (三)深化创造性转化的法制建设
    (四)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方式
    (五)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六)培育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世界眼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无神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来源和依据
    研究目的和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创新之处和难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无神论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历史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无神论及其教育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无神论思想概述
        (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无神论教育思想概述
    二、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无神论思想
        (一)古代无神论思想概述
        (二)近代无神论思想概述
        (三)少数民族无神论思想概述
    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开展无神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一)大革命时期无神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二)土地革命时期无神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开展无神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小结
    注释
第二章 建国后前三十年中国共产党无神论教育活动的理论与实践
    一、建国初期无神论教育活动的开展
        (一)建国初期开展无神论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建国初期确立了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
        (三)建国初期无神论理论与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
        (四)对建国初期开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总结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无神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一)开展无神论教育的指导思想进一步系统化
        (二)无神论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三、文革时期无神论教育的状况与教训
        (一)文革时期无神论教育开展的状况
        (二)文革时期无神论教育活动的客观评析
    小结
    注释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无神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宗教和无神论教育的拨乱反正
        (一)宗教问题的平反与宗教政策的恢复
        (二)无神论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无神论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一)无神论教育遭遇的外部冲击
        (二)无神论教育的日渐式微
    三、进入新世纪以来无神论教育面临的挑战与转机
        (一)无神论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二)无神论教育的新转机
    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展无神论教育活动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思考
    一、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展无神论教育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一)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展无神论教育的历史经验
        (二)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展无神论教育的历史教训
    二、努力开展无神论教育的新局面
        (一)当前无神论教育开展需要确立的基本原则
        (二)坚持社会与个人双重发展的要求规范无神论教育内容
        (三)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建立多渠道、立体式的无神论教育体系
        (四)结合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方式与方法
    小结
    注释
第五章 新疆开展无神论教育活动的历史状况与现实思考
    一、新疆开展无神论教育的历史回溯与考察
        (一)建国初期新疆无神论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建国后前三十年新疆无神论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
        (三)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无神论教育活动的状况
    二、当前新疆加强无神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
        (一)新疆加强无神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新疆改善无神论教育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三)新疆加强和改进无神论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小结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5)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2 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概要
    2.1 原初价值理念:初心的学理表达
    2.2 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文本探源与逻辑求证
    2.3 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的思想理论渊源
    2.4 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的主要内容
3 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3.1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党的原初价值理念生成奠定实践基础
    3.2 党的原初价值理念被奠基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
    3.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对党的原初价值理念的坚守
4 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历史实现的考察与审视
    4.1 党的原初价值理念实现过程的历史样态考察
    4.2 党的原初价值理念从1957到1978 年历史偏离的原因追溯
    4.3 党的原初价值理念历史实现的制约因素与机理
    4.4 党的原初价值理念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方位
5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作为
    5.1 新时代党的原初价值理念实现所面对的新挑战
    5.2 新时代党的原初价值理念实现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功能
    5.3 新时代党的原初价值理念实现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理论依据及借鉴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概念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的内涵特征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内涵界定
        三、相关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灌输”的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与全面发展的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的理论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理论借鉴
        一、传播学关于议程设置的相关理论
        二、教育学关于教育基本规律的相关理论
        三、政治学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相关理论
        四、心理学关于个性和需求的相关理论
        五、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相关理论
        六、管理学关于人本管理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主要历程及经验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孕育萌芽阶段(20世纪初-1921年)的主要经验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日渐成熟阶段(1921年-1949年)的主要经验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深入发展阶段(1949年-1966年)的主要经验
        四、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挫折失误阶段(1966年-1976年)的主要教训
        五、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调整恢复阶段(1976年-1978年)的主要经验
        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改革发展阶段(1978年-20世纪末)的主要经验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历史的重要启示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紧紧围绕时代中心任务展开传播
        三、突出传播主体的主导和示范作用
        四、抓住受众的广泛性与层次性特点
        五、注重方式方法的不断总结与创新
        六、及时自我纠正局限性造成的失误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现实境遇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面临的机遇
        一、传播范围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强化了传播的覆盖和渗透
        二、传播手段更具吸引力和智能性,促进了传播的精准细化
        三、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和共享整合,丰富了传播的可用资源
        四、传播过程呈现扁平化和交互性,提升了传播的效率效果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经济负效应被放大,社会群体不断分化
        二、西方敌对势力渗透加剧,价值观念日益多元
        三、信息的复杂性更加凸显,“把关人”作用弱化
        四、受众更加注重利益比较,传统说教日趋无效
        五、社会的现实矛盾不断侵蚀消解既有传播效果
        六、受众的自律意识、自制力和鉴别力亟需提高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特点与趋势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特点分析
        一、主体客体呈现平等交互性
        二、传播实践呈现虚实结合性
        三、传播方式呈现开放引导性
        四、传播效果呈现即时覆盖性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趋势研判
        一、内容方式呈现多样化个性化
        二、管理保障日益凸显制度需求
        三、各个要素更加开放和社会化
        四、更加注重隐蔽渗透的生活化
第六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发挥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理念的基础性和先导性
        一、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优化的基本标准
        二、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优化的前提条件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优化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 提升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主体的引领力和主导力
        一、深入持久开展党的形象塑造
        二、全面加强传播工作队伍建设
        三、大力培育凝聚群众意见领袖
    第三节 凸显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受众的主体性和个性化
        一、充分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
        二、注重立足受众的利益诉求
        三、关注区分受众的不同特点
        四、采用易于受众接受的形式
        五、培育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六、增强受众自我教育主动性
    第四节 加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的先进性和凝聚力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对多元文化思潮进行辨析引领
        二、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完善的内容体系
        三、始终围绕中心工作和时代主题突出议程设置功能
        四、不断推进传统资源的互联网化及表达的优化创新
    第五节 强化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的灵活性和吸引力
        一、立足组织传播的主阵地建设
        二、提升人际传播的情感影响力
        三、管好、用好大众传播的渠道
        四、积极构建多元化的传播矩阵
        五、恰当运用传播的时机和事件
        六、注重运用讲故事的叙述技巧
    第六节 增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机制的针对性和长效性
        一、创新互联网条件下的领导决策机制
        二、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运行保障机制
        三、健全互联网条件下的监管责任机制
        四、完善互联网条件下的考核评价机制
        五、优化互联网条件下的环境治理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一、历代水官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四、历代水利专着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一、诸子论水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三、祈雨文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一、水与音乐
        二、水与绘画
        三、水与古典园林
        四、其它方面的“水”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一、晚清河政变化
        二、晚清漕运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二、民国水法规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四、派遣留学生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三、张謇倡导治淮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一、近代大禹崇拜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小结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小结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8)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的缘由
        (二) 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点
        (二) 研究的难点
        (三)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阐释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科学内涵
        (一) 信仰及相关概念分析
        (二)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
        (三)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含义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 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信仰教育的理论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信仰教育的理论
    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的现实必要
        (一)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需要
        (三) 大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取得的显着成绩
        (一)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途径多样
        (二)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效果明显
        (三) 大学生理想信念积极健康向上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教育目标针对性不足
        (二) 教育内容与实际有所偏离
        (三) 教育方法稍显陈旧
        (四) 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模糊
        (五) 有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不足
    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学校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影响
        (二) 社会环境中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
        (三) 学生家庭成员信仰多元的影响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
        (一)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 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三) 确立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原则
        (一) 主导性原则
        (二) 张力性原则
        (三) 渗透性原则
        (四) 层次性原则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
        (一) 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为基础性内容
        (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导性内容
        (三) 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为拓展性内容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
        (一) 自我教育法
        (二) 启悟教育法
        (三) 价值澄清法
        (四) 比较教育法
        (五) 情感体验法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发展趋向
    一、社会化:构建完备的大学生信仰教育社会体系
        (一) 推动教育制度规范化
        (二) 促进社会环境优化
        (三) 增强教育民主平等性
    二、网络化:占领大学生信仰教育领域阵地
        (一) 网络信息资源优质化
        (二) 网络辅导员队伍专业化
        (三) 比较鉴别水平科学化
    三、特色化:秉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
        (一) 坚持主导性
        (二) 发展民族性
        (三) 彰显时代性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9)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必要性和创新点
        1.1.1 研究必要性
        1.1.2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结构与内容简介
第二章 民间信仰基本理论
    2.1 信仰的涵义
        2.1.1 信仰的定义
        2.1.2 信仰的组成要素
    2.2 民间信仰定义与特征
        2.2.1 民间信仰的定义
        2.2.2 民间信仰的主要特征
        2.2.3 民间信仰与制度化宗教的区别
    2.3 民间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
        2.3.1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
        2.3.2 民间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
    2.4 民间信仰与迷信、邪教
        2.4.1 民间信仰与迷信
        2.4.2 民间信仰与邪教
    2.5 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概述
        2.5.1 社会功能理论
        2.5.2 民间信仰是一个社会子系统
        2.5.3 民间信仰社会功能的多维性
        2.5.4 民间信仰社会功能的双重性
        2.5.5 民间信仰社会功能的变化性
第三章 我国民间信仰的历史与现状
    3.1 我国民间信仰历史变迁
        3.1.1 原始社会的发端与封建社会的发展
        3.1.2 新中国建立以来民间信仰的变迁
    3.2 民间信仰的类型与神灵体系
        3.2.1 民间信仰的类型
        3.2.2 民间信仰的神灵体系
    3.3 当前我国民间信仰总体发展趋势
        3.3.1 信仰动机多元化
        3.3.2 信仰群体分布广泛
        3.3.4 信仰活动娱乐休闲化
        3.3.5 新的神袛不断出现
    3.4 当前我国农村民间信仰复兴的原因
        3.4.1 社会原因
        3.4.2 农民自身原因
    3.5 当前民间信仰的社会价值定位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民间信仰社会空间的构建
    4.1 “国家-社会”理论框架
    4.2 国家权力话语下的新农村建设
    4.3 新时期民间信仰社会空间的构建
        4.3.1 民间信仰政策空间的构建
        4.3.2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信仰的当前国家价值诉求
        4.3.3 民间信仰主动寻求合法化
        4.3.4 新时期民众对民间信仰认知的转变
    4.4 民间信仰社会空间构建的意义
第五章 民间信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正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5.1 民间信仰的乡村治理功能及作用机制
        5.1.1 社会治理的概念
        5.1.2 乡村治理: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
        5.1.3 民间信仰参与乡村治理的作用机制
    5.2 民间信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功能及作用机制
        5.2.1 民间信仰的经济功能
        5.2.2 民间信仰经济功能的作用机制
    5.3 民间信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功能及作用机制
        5.3.1 民间信仰的文化功能
        5.3.2 民间信仰文化功能的作用机制
    5.4 民间信仰的道德建设功能及作用机制
        5.4.1 民间信仰的道德建设功能
        5.4.2 民间信仰道德建设功能的作用机制
    5.5 民间信仰的生态保护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5.5.1 民间信仰的生态文化内涵
        5.5.2 民间信仰生态功能的作用机制
    5.6 民间信仰的心理调适功能及作用机制
        5.6.1 民间信仰的心理调适功能
        5.6.2 民间信仰社会心理调适功能的作用机制
    5.7 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民间信仰正功能的前提
第六章 民间信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负功能与消解对策
    6.1 当前我国民间信仰发展存在的问题
    6.2 民间信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负功能
        6.2.1 影响社会稳定
        6.2.2 妨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6.2.3 对乡村经济发展带来潜在风险
    6.3 民间信仰负功能消解策略: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6.3.1 引导原则和依据
        6.3.2 引导路径
        6.3.3 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保障体系
第七章 民间信仰与农村意识形态建设
    7.1 意识形态理论
        7.1.1 意识形态的含义
        7.1.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7.1.3 主流意识形态、非主流意识形态与反主流意识形态
    7.2 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7.2.2 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7.3 民间信仰对我国农村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冲击
        7.3.1 我国农村意识形态建设基本现状
        7.3.2 农村民间信仰消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7.4 构建农村和谐型的意识形态共生范式
        7.4.1 正确看待民间信仰对农村地区意识形态建设的冲击
        7.4.2 积极构建农村和谐型的意识形态共生范式
        7.4.3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村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作用
        7.4.4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农村道德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10)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畅销书"概说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主旨与内容
    四、研究的意义、创新点与方法
    五、研究的难点与步骤
第一章 "改天换地"、"多元并举"时代的畅销书(1949.10—1957.5)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49.10—1957.5)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
    四、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
    五、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
    六、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二章 "斗志昂扬"、"火药弥散"时代的畅销书(1957.6—1966.4)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57.6—1966.4)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革命文学图书出版传播遭受曲折,苏联译着出版传播暗淡下来
    四、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
    五、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
    六、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亮丽风景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三章 迷信盛行、万马齐喑时代的畅销书(1966.5—1976.10)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66.5—1976.10)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
    四、"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
    五、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
    六、"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四章 拨乱反正、初步改革时代的畅销书(1976.11—1982.9)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76.11—1982.9)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国民"大补"文学名着
    四、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
    五、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
    六、《第二次握手》个案剖析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五章 改革开放、思想启蒙时代的畅销书(1982.10—1989.5)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82.10—1989.5)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
    四、经济学教材、着作继续畅销
    五、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
    六、金庸与琼瑶小说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
    七、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
    八、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
    九、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六章 "文革"结束前与改革开放后畅销书的比较
    一、传播者比较
    二、传播内容比较
    三、传播渠道比较
    四、受众比较
    五、传播效果比较
第七章 新中国畅销书与时代变迁之关系的整体评析
    一、时代制约着畅销书
    二、畅销书反映着时代
    三、畅销书影响着时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现代迷信的流传特点、趋势及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网络淫秽直播行为的刑法定性研究[D]. 王秋. 东南大学, 2020
  • [3]新时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D]. 贾雨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无神论教育研究[D]. 翟宇. 新疆大学, 2019(10)
  • [5]中国共产党原初价值理念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增国.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9)
  • [6]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研究[D]. 王玉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7]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8]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 张梅. 西南大学, 2013(11)
  • [9]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D]. 王瑞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12)
  • [10]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D]. 易图强.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现代迷信的传播特点、趋势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