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硅灰提高混凝土抗盐蚀性能的研究

致密硅灰提高混凝土抗盐蚀性能的研究

一、利用增密硅粉改善混凝土抗盐剥蚀性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德儒[1](2021)在《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模袋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河套灌区混凝土衬砌因迭次的冻融作用导致表面剥蚀、开裂等现象严重,直接影响水工混凝土建筑物正常使用。为优化模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合理利用当地工业废弃物-硅粉和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制备混凝土。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冻融循环试验、核磁共振试验、固体紫外试验以及热重试验研究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后对其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能、孔隙结构和内部物质组成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结合配合比指标和孔隙结构参数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模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耐久性能,为改善模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耐久性能,优化配合比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工业废弃物-硅粉和粉煤灰能够提高水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冻耐久性能。合理双掺硅粉-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显着高于单掺粉煤灰和单掺硅粉组别,且FA15S4(粉煤灰15%、硅粉4%)组力学性能最优。不同介质冻融循环试验表明抗冻性最优组为FA15S4,但经历黄河水冻融循环作用的混凝土冻胀破坏较严重。(2)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能够改善模袋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模袋混凝土核磁共振T2谱分布具有三峰结构,左峰信号幅值最高,工业废弃硅粉和粉煤灰的“填充效应”有利于降低模袋混凝土的孔隙率,优化孔隙结构,FA15S4孔隙面积及孔隙尺寸最小。基于孔隙结构参数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孔径分布对养护28d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大,孔隙度对其冻融损伤度影响最大。(3)水化进程和水化产物显着影响模袋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能指标和微观孔隙结构参数。紫外吸收光谱显示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组的水化速度高于其他组别,且水化产物组成更优。TG试验表明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试件热学性质良好,不易受热分解,FA15S4内CH含量最小,FA15S4的力学性能和抗冻耐久性将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进一步提高。(4)综合宏观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能指标和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引入BP神经网络和Elman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模袋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和冻融损伤度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刘思盟[2](2021)在《不同目数胶粉对轻骨料混凝土力学及抗冻性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我国北方地区丰富的浮石和废旧橡胶资源,制备一种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新型混凝土材料—胶粉轻骨料混凝土,考虑北方地区冻融、盐类侵蚀等复杂影响因素,从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两个方面对冻融条件及盐蚀—冻融耦合条件下的胶粉轻骨料混凝土抗冻性损伤机理进行探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胶粉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微观形貌及孔结构进行测试,得出胶粉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胶粉目数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掺入20目胶粉时抗压性能最优;胶粉轻骨料混凝土最小孔径、孔隙度以及<1μm、1~10μm、>10μm孔径的分孔隙度随着胶粉目数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通过计算<1μm、1~10μm、>10μm孔径的分形维数,建立其与抗压强度的GM(1,4)模型可对胶粉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预测。(2)对冻融环境下胶粉轻骨料混凝土宏观性能及孔结构进行测试,得出胶粉的加入可有效提高轻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以相对动弹性模量对胶粉轻骨料混凝土进行表征更为精准。掺入100目胶粉的胶粉轻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最佳,可通过5~9μm孔隙的变化判断混凝土冻融损伤以及抗压强度损失的情况,5~9μm孔隙增多,胶粉轻骨料混凝土冻融损伤和抗压强度损失增大,反之减小。(3)通过胶粉轻骨料混凝土在硫酸盐环境下的快速冻融试验,得出胶粉的加入可有效提高轻骨料混凝土抗硫酸盐冻融的性能,随着胶粉目数的增大胶粉轻骨料混凝土抗冻性先升高后降低,胶粉目数为100目时的混凝土抗冻性能最优。可通过8~10μm孔隙的变化判断混凝土冻融损伤以及抗压强度损失情况,8~10μm孔隙增多,胶粉轻骨料混凝土冻融损伤和抗压强度损失增大,反之减小。(4)利用灰关联熵对胶粉轻骨料混凝土抗冻耐久性以及抗盐冻耐久性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冻融条件下胶粉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为1~10μm孔径占比与自由流体饱和度,冻融损伤度主要受1~10μm孔径占比以及孔隙度的影响。

雷雅楠[3](2020)在《玄武岩纤维风积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盐冻环境下耐久性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混凝土需求激增,让原本丰富的河砂资源面临短缺,逐渐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基础建设的需求。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储藏着丰富的风积沙资源,这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若将风积沙取代普通河砂制备风积沙混凝土(ASC)。在经济、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有重大意义。ASC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绿色混凝土材料,应用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风积沙只能在一定界限范围内代替工程用沙,用其配制的ASC和普通混凝土性能相近都有易开裂收缩、韧性差、抗冻、抗氯离子差等缺点,使其在实际施工中应用困难。为了改善风积沙混凝性能,通过掺入具有高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大、耐久性好的连续玄武岩纤维(BF)用以解决上述问题,将其改良ASC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风积沙内掺等质量河砂代替普通混凝土(替代率为10%,20%,30%)制备ASC,将BF按体积分数(0,0.05%,0.10%,0.15%,0.20%)掺入到ASC中,主要研究BF对ASC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应力-应变曲线关系、抗盐冻性以及抗氯离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子显微镜分析扫描形貌。研究结果如下:风积沙取代部分河砂制备ASC,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基本力学强度均能满足要求。在ASC掺入纤维对其劈裂抗拉强度与抗折强度提升幅度较大,而对抗压强度的提升不是很明显。风积沙发挥了填充作用,使水泥石与界面过渡区更加紧密。适量BF掺入可以改善ASC的微观结构。纤维通过与风积沙水泥基石之间的咬合、摩擦作用,增强了玄武岩纤维风积沙混凝土(BF-ASC)整体性与密实性。BF-ASC单轴全曲线上升段与普通ASC相似。掺入纤维,曲线下降段变得更加平滑,收敛点应力提高,后期延性增加。随纤维掺量增加,试件棱柱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先增加,然后减小。峰值应变呈上升趋势。最后拟合得到了BF-ASC应力-应变全曲线本构方程。在盐冻初期,ASC与BF-ASC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增长速度较缓慢,随盐冻次数的增加,增长速度加快。BF掺入提高了ASC抗盐冻剥蚀能力,减少了反复盐冻循环中的质量损失。掺入BF能有效抵抗氯离子侵蚀,但高含量纤维的抗裂性难以抵消它结团效应引起的孔隙增加,会加速扩散速率。盐冻损伤加剧了氯离子扩散性能,尤其是对表层氯离子影响较大。盐冻程度越深,同一侵蚀深度处的自由氯离子含量也越高。盐冻循环次数与氯离子扩散系数呈正相关。

刘华健[4](2020)在《荷载—腐蚀冻融耦合作用下混杂纤维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再生骨料自身的缺陷,导致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低于同配比普通混凝土,此已成为推广应用再生混凝土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采用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是实现再生混凝土改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采用1 kg/m3聚丙烯纤维和玻璃纤维以相同类型不同尺寸混杂和两种纤维的混杂制备纤维再生混凝土,其中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中的聚丙烯纤维掺量为1kg/m3,考虑聚丙烯长(19mm)、短(3mm)尺寸以1:0、7:3、5:5、3:7、0:1质量比例混杂;玻璃纤维再生混凝土中的玻璃纤维掺量为1kg/m3,考虑玻璃纤维长(19mm)、短(6mm)尺寸以1:0、7:3、5:5、3:7、0:1质量比例混杂。混杂聚丙烯-玻璃纤维再生混凝土,聚丙烯纤维和玻璃纤维的尺寸均为19mm,混杂聚丙烯-玻璃纤维掺量为1kg/m3,考虑聚丙烯纤维和玻璃纤维质量比为7:3、5:5、3:7。基于宏观性能研究了纤维对荷载-腐蚀冻融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电镜扫描ESEM分析从微观层次对其增强机理进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对不同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 28d抗压强度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混杂效应系数的定义并结合该系数进行了效果分析,对增效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杂纤维的加入能使再生混凝土的破坏由脆性破坏向塑形破坏转变。向再生混凝土中掺入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以及混杂聚丙烯-玻璃纤维后,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基准混凝土抗压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绝大部分掺入混杂纤维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混杂效应系数大于零,均表现出了比单掺纤维更好的性能。(2)对不同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在50次腐蚀冻融后的抗压强度及抗压强度损失率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纤维再生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混杂效应系数的定义并结合该系数进行效果分析,对增效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掺入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以及混杂聚丙烯-玻璃纤维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相同类型、不同尺寸的纤维混杂均表现出正混杂效应,表现出来比单一尺寸纤维更好的效果,混杂聚丙烯-玻璃纤维两种纤维均为正混杂效应,表现出比单掺纤维更好的效果。(3)采用重复荷载和腐蚀冻融交替进行的加载机制模拟再生混凝土所处的荷载与冻融耦合的复杂环境,研究不同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抗压强度及抗压强度损失率,提出纤维再生混凝土多因素耦合耐久性能混杂效应系数的定义并结合该系数进行效果分析,对增效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掺入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和混杂聚丙烯-玻璃纤维可以很好的改善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相同类型、不同尺寸的纤维混杂均表现出正混杂效应,表现出来比单一尺寸纤维更好的效果,混杂聚丙烯-玻璃纤维两种纤维均为正混杂效应,表现出比单掺纤维更好的效果。(4)通过电镜扫描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冻融-荷载耦合作用前后水化产物的变化,以及冻融-荷载耦合作用对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以及纤维与基体的界面过度区的影响。并从微观层面解释了混杂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混杂机理。

王旭[5](2020)在《掺合料对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混凝土及建筑材料的快速发展,给水泥产业的生产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硫铝酸盐水泥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系水泥,自生产以来,以其凝结快、早强高、抗冻强、低碱度、微膨胀、耐腐蚀等优点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水工、抢修抢建、冬期施工等特殊项目。实际工程中常引入掺合料替代部分硫铝酸盐水泥,一方面利用掺合料优势互补的作用来改善水泥的相关性能;另一方面也为了保护环境,发展绿色混凝土,减少工业废料的排放。在胶凝材料中掺入粉煤灰、硅灰掺合料符合现代混凝土的发展动向,本论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不同比例掺量的粉煤灰、硅灰,分析了掺合料对胶凝体系水化反应的影响机理,测试了不同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从而发现掺合料对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优越性能,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配制早强和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本论文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和硅灰掺合料等质量替代0、10%、20%、30%和40%的硫铝酸盐水泥,其中粉煤灰:硅粉=3:1和2:1。通过1d、3d、7d、28d和90d五种龄期标准条件下的压力试验,其中包括从幼龄受冻7d,受冻后再标准养护90d的龄期,研究了对硫铝酸盐水泥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作对比,且利用SEM对水化产物形貌分析。力学试验结果表明,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掺合料替代率的增加而降低,3:1和2:1的掺合料的最佳替代率分别为10%~20%和30%~40%,且两种掺合料替代10%硫铝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在3 d时的抗压强度都最高,复掺10%时3d的抗压强度最优。硫铝酸盐水泥基混凝土处于塑性状态时不怕受冻,从幼龄受冻7d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小,受冻后再标准养护90d,硫铝酸盐水泥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超过一直标准养护90d的抗压强度值。SEM试验结果表明,体系水化7d后,各组水化产物的数量、形貌、状态均不相同。粉煤灰、硅灰的加入明显改善了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内部孔隙率随着替代率的增加逐渐减少,幼龄混凝土受冻7d后,水化产物的数量明显减少。结合粉煤灰、硅灰的影响机理,确定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最佳掺量,是制备掺合料混凝土的主要考虑原则。适当比例的掺合料复掺,不仅可以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最终满足建设生产的要求。图[34]表[8]参[76]

孙松[6](2020)在《矿渣-胶粉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使用矿粉等质量替代部分水泥制成矿渣-胶粉轻骨料混凝土,对混凝土进行了立方体抗压试验、清水冻融循环试验、5%Na2SO4盐蚀-冻融循环耦合试验,研究混凝土的宏观力学和耐久性能,同时借助气泡间距分析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仪、能谱分析仪,分析混凝土的微观变化规律,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将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与微观分析结合。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混凝土力学试验和微观试验研究表明:适量矿粉的掺入能够改善矿渣-胶粉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矿粉掺量小于15%时,混凝土力学性能随掺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矿粉掺量大于15%时,混凝土力学性能随掺量的增大呈减小趋势,矿粉掺量15%时,混凝土力学性能最优。适量矿粉的掺入使混凝土内部结构更加致密。(2)通过混凝土清水冻融循环试验和微观试验研究表明:适量矿粉的掺入能改善矿渣-胶粉轻骨料混凝土的抗清水冻融耐久性能,用相对动弹性模量指标来测评混凝土抗清水冻融耐久性更加精准。矿粉掺量小于10%时,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提高,反之,抗冻耐久性降低,矿粉掺量为5%时,混凝土抗冻性能最优。增加硬化气泡弦长小于240μm的气泡数量可提高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从大于10μm的孔隙变化率可以对混凝土冻融损伤情况进行初步判定。(3)通过混凝土 5%Na2SO4盐蚀-冻融循环试验和微观试验研究表明:适量矿粉的掺入能改善矿渣-胶粉轻骨料混凝土的抗盐蚀-冻融循环耐久性,混凝土盐蚀-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损伤程度高于清水冻融,用相对动弹性模量指标来测评混凝土抗盐蚀-冻融耐久性更加精准。矿粉掺量小于10%时,混凝土抗盐蚀-冻融耐久性能提高,反之抗盐蚀-冻融耐久性能降低,矿粉掺量为5%时,混凝土盐蚀-冻融耐久性最优。随着盐蚀-冻融循环的增加,混凝土内小孔隙会向大孔隙演变。0~1μm和>1μm的孔隙变化能够反映混凝土的盐蚀-冻融损伤程度。(4)通过灰色系统理论分析表明:比表面积和0-0.1mm的孔径区间分布为影响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的最主要因素。谱面积和1~10μm的孔径区间分布为影响混凝土清水冻融循环耐久性损伤度的最主要因素。自由流体饱和度和0.1~1μm的孔径区间分布为影响混凝土盐蚀-冻融循环耐久性损伤度的最主要因素。(5)矿粉掺量小于10%的矿渣-胶粉轻骨料混凝土能较好的同时满足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要求。

周嘉诚[7](2020)在《纳米改性无机涂层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我国目前混凝土的冻融破坏现状,构筑物采用纳米改性无机涂层的方式提升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通过对比的方式研究比对两种无机涂层水玻璃和水泥基涂层的抗冻性能提升差异以及不同掺量的纳米SiO2和TiO2改性无机涂层的抗冻效果改善差异,同时冻融实验在慢速冻融以及快速冻融形式下运行分别模拟现实环境下的气冻水融的构筑物以及水冻水融构筑物。同时宏观检测与微观分析相结合,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压汞实验(MIP)两种微观实验阐述不同纳米改性无机涂层混凝土抗冻防护机理分析,最终建立其寿命预测模型,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不同的无机涂层对混凝土的抗冻改善效果区别较大,其中水泥基涂层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改善明显优于水玻璃涂层。水泥基涂层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改善效果为4680%,而水玻璃涂层为20%左右。2、纳米材料对无机涂层可以起到进一步显着的抗冻性能提升。水泥基涂层经过纳米材料的改性可以有30%45%的效果提升,但不同掺量及不同种类的纳米材料对水泥基涂层改性效果区别不明显,均十分优异。而纳米材料对水玻璃涂层作用区别在冻融模式中,且差距明显。在快速冻融中,经过纳米TiO2改性的水玻璃涂层相对与未改性的涂层效果提升80%,而纳米SiO2改性水玻璃同样可以有42%的效果提升。而在慢速冻融中,纳米材料的改性效果只有20%不到。3、经过微观实验的分析,发现纳米SiO2在水泥基中的改性效果显着,通过SEM与MIP实验可以观测到纳米SiO2可以促使水泥基涂层渗透区内部生成大量针状钙矾石填充内部孔隙,同时纳米SiO2的火山灰活性可以促使渗透区生成大量C-S-H凝胶,二者共同作用效果明显。同时通过SEM的观测发现:经过TiO2改性过的无机涂层表面十分致密。TiO2的粘结凝聚作用同样可以对无机涂层起到良好的阻水效果,从而提升抗冻性能。4、针对效果优异的纳米改性无机涂层混凝土分别对其建立了寿命预测模型用于实践。针对气冻水融的构筑物来说,纳米改性水泥基涂层混凝土寿命基本可以到22年,比纳米改性水玻璃涂层混凝土寿命延长40%;而对于水冻水融构筑物,纳米改性水玻璃与水泥基涂层效果基本没有差别,基本维持在78年。

郑鑫超[8](2020)在《盐冻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及劣化规律研究》文中指出为缓解冰雪天气带来的出行不便,常在公路、桥梁等铺撒除冰盐,以降低冰点来达到融冰化雪效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盐溶液及冻融循环给道路等混凝土基础设施造成冻融破坏和腐蚀,并伴随污染土壤、植被、地下水等,不同的除冰盐对环境影响、混凝土破坏机理、破坏程度也不同,为了减小除冰盐对混凝土道路桥梁的影响,因此研究不同盐冻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劣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混凝土在不同溶液(清水、5%NaCl、5%CaCl2、5%CH3COOK)中的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强度等级、盐冻溶液、循环时间等因素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并运用MultiscaleVoxel-450工业CT分析了C30混凝土在不同盐冻环境下内部孔隙变化情况,探讨了不同盐冻环境对混凝土破坏劣化规律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在清水及盐溶液环境冻融循环下,混凝土表面不断出现剥落剥蚀现象,随着冻融循环的增加,质量损失不断增加,相对动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不断降低。水灰比越小,强度等级越高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总体上要优于水灰比大,强度等级较低的混凝土。(2)通过四种溶液对比,混凝土在NaCl盐溶液中冻融破坏最为严重,CH3COOK溶液对混凝土的破坏程度与清水相似,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依次为CH3COOK≈清水>CaCl2>NaCl(“>”表示优于)。(3)通过工业CT对不同冻融环境下C30混凝土50次冻融循环后的内部孔隙分析得出:孔隙率增幅由高到低为NaCl>CaCl2>CH3COOK>清水,在25次冻融循环后,四种溶液环境下C30混凝土内部均已小于0.1mm3的孔隙增长为主。与25次冻融相比,在50次冻融循环后,清水环境下混凝土劣化以小于0.1mm3的孔隙增长为主;氯化钠与乙酸钾溶液冻融混凝土内小于0.1mm3孔隙体积占比开始呈现下降趋势,0.1-0.5 mm3孔隙比重逐渐加大,已经开始显现从微小孔到小孔隙的趋势;氯化钙溶液中的劣化以0.1-0.5 mm3与0.5-1 mm3为主,未来发展趋势将以中小孔隙增长为主。

许奇[9](2019)在《铝硅质矿物掺合料对磷酸钾镁水泥(MKPC)砂浆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磷酸钾镁水泥具有凝结快,早期强度高的特点,已被使用作为土木工程中的快速修复材料。然而据报道,磷酸钾镁水泥(MKPC)具有耐水性差和凝结时间短的缺点;且早期水化快,放热量大,影响其后期耐久性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开展改性磷酸钾镁水泥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引气型减水剂和铝硅质矿物掺合料(偏高岭土和伊利石)对MKPC砂浆耐水性和耐硫酸盐腐蚀性能的影响。本文将改性后的MKPC砂浆分别置于水环境和硫酸盐环境中,进行长期静水和动水浸泡、冻融循环和盐冻剥蚀试验,研究其物理力学性能变化,结合微观分析其物相组成和微结构,探究其水腐蚀和硫酸盐腐蚀机理。此外还通过测定SO42-渗透浓度,分析铝硅质矿物掺合料对MKPC砂浆中硫酸根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养护状态下,引气型减水剂的加入提高了MKPC砂浆的流动度,但对提高抗折抗压强度、改善体积收缩、延缓放热效果不明显。而铝硅质矿物掺合料虽略微降低了砂浆的流动度,但提高了砂浆60d抗折抗压强度、改善体积收缩明显、加快了反应速率,使砂浆水化产物界面更致密。2.对改性后MKPC砂浆进行长期静水浸泡、动水浸泡和水冻融试验可知,水冻融对MKPC砂浆损伤最严重,其次是长期动水浸泡、静水浸泡。基准组在三种环境下,强度损失较多、体积膨胀率大、试件损伤严重、吸水率增加值大;引气剂对砂浆性能改善不明显;改性后砂浆强度损失最小、干缩值小、形貌变化不明显、吸水率变化小。铝硅质矿物掺合料对MKPC砂浆耐水腐蚀性能改善效果好。其原因是硅质矿物掺合料中的活性成分参与水化,生成磷酸盐胶凝体,填充毛细孔隙,从而提高其耐水腐蚀性能。3.在5%Na2SO4溶液中,改性后MKPC砂浆经过300d长期浸泡和300次冻融循环后,其强度呈现起伏式变化。引气剂对MKPC砂浆在硫酸盐腐蚀中强度改善不明显,铝硅质矿物掺合料对其改善效果好。冻融循环对浆体体积变形影响较大,,含铝硅质矿物掺合料的MKPC砂浆在硫酸盐环境下的体积变形明显减少。掺合料对MKPC浆体孔结构改善效果明显。铝硅质矿物掺合料中的活性成分参与水化,生成磷酸盐胶凝体,填充毛细孔隙,抑制了硫酸盐的腐蚀,从而提高其抗硫酸钠腐蚀性能。4.MKPC砂浆在试验过程中SO42-扩散规律基本相同,即SO42-浓度随着侵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且距试件表面深度越大SO42-浓度越小。引气型减水剂的掺入对砂浆内SO42-的渗透影响较小,而铝硅质矿物掺合料对MKPC中硫酸根离子扩散有一定的减缓作用,其中偏高岭土减缓效果更明显。在不同硫酸盐侵蚀环境下,SO42-扩散深度x与侵蚀时间均满足x=atb的幂函数关系。在长期浸泡环境下,扩散系数D数量级为10-5mm2/s;而在快速冻融环境下,扩散系数D明显大于长期浸泡,数量级大多数为10-4mm2/s,进一步验证了冻融循环加速了SO42-的扩散。

毕丽苹[10](2017)在《锂渣掺和料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锂渣是工业生产碳酸锂而产生的废渣,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化学成分与水泥相似,具有很好的火山灰活性。锂渣代替水泥制备混凝土,不但能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减小锂渣的环境污染,也能够增进绿色混凝土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社会迅速发展,环境日益恶化,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逐渐衰退和劣化,常常造成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不足、结构破坏严重而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于是,不少学者积极地关注和重视相关混凝土的耐久性方面。为了探寻锂渣在混凝土中的优势,本文开展锂渣作为掺和料对混凝土耐久性能方面的影响研究。根据试验的论证与分析,本文完成了如下工作:1.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采用正交分析法与效应计算分析法,研究了水胶比、锂渣掺量和细度对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锂渣混凝土的最优配比和锂渣掺合料的最优掺量。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次序为水胶比 > 锂渣掺量>锂渣细度;锂渣混凝土的初期抗压强度基本上小于普通混凝土或与其相当,而后期抗压强度总体上都大于普通混凝土。锂渣混凝土的最优配比为:水胶比0.342 ,锂渣掺量20%,锂渣细度7.5% ;锂渣掺合料的最优掺量为:20%。2.结合现有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采用SPSS逐步回归分析法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预测模型;依据评价指标,确定出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最佳预测模型。结果表明:5个建议模型的精确度均较高,均能预测锂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经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以及模型R2值指标的综合评价后,以水泥强度、胶水比、锂渣掺量、减水剂掺量为自变量的非线性回归方程被确定为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最佳预测模型。3.采用水和盐溶液两种冻融介质,0、20%和40%三种锂渣掺量,分别讨论锂渣掺量和冻融环境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研究冻融情况下锂渣混凝土的质量、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合扫描电镜试验对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同锂渣掺量混凝土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中掺入锂渣对其质量变化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有较大影响,锂渣掺量越大,外观损伤越严重,抗冻性越差。盐溶液与冻融的耦合作用会加速混凝土剥蚀和冻融损伤,锂渣混凝土的抗盐冻性低于其抗水冻性,普通混凝土的抗水冻性优于抗盐冻性。混凝土中掺入锂渣对冻融作用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锂渣掺量不宜大于40% ;在长期的冻融循环作用下,锂渣掺量20%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最佳,其强度大于普通混凝土;当锂渣掺量超过20%时,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减小并小于普通混凝土。盐溶液中冻融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低于混凝土在水冻融作用下的抗压强度。4.采用0、20%和40%三种锂渣掺量,讨论锂渣掺量和碳化时间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研究混凝土的质量、动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和中性化深度的变化规律;结合扫描电镜试验对碳化作用下不同锂渣掺量混凝土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锂渣掺入混凝土中,混凝土的碳化深度会随锂渣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但锂渣掺量40%的混凝土28d碳化深度为7.38mm ,也远小于一般结构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所以锂渣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抗碳化性。在抗碳化性能要求严格的工程中,锂渣掺量不宜过大,应小于40%。在相同碳化龄期下,锂渣掺量越大混凝土的劈拉强度损失率越大;但在碳化前后,锂渣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均优于普通混凝土。碳化时间对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有一定的影响,普通混凝土和锂渣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在碳化初期和中期均呈增长趋势,在碳化后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都会逐渐趋于稳定。5.参考江西酸雨的特征,配制不同pH值、不同SO42-浓度的模拟酸雨,采用室内干湿循环的喷淋方式模拟酸雨腐蚀试验,并且考虑0、20%和40%三种锂渣掺量,分别讨论锂渣掺量、酸雨PH值和SO42-的浓度对混凝土耐酸蚀性能的影响,研究锂渣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抗压强度及中性化深度的变化规律;结合扫描电镜试验对模拟酸雨腐蚀环境下不同锂渣掺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种模拟酸雨溶液侵蚀条件下,混凝土中掺入锂渣能减轻混凝土的外观损伤,减小了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混凝土中掺入锂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酸雨腐蚀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锂渣掺量越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越小。其中,酸雨腐蚀后的锂渣混凝土强度均大于同种酸雨腐蚀条件下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锂渣的掺入增大了混凝土的中性化深度,锂渣掺量越大混凝土的中性化深度越大,但酸雨腐蚀后期锂渣混凝土的中性化深度发展稳定;其中锂渣混凝土最大的中性化深度为2.25mm ,远小于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当酸雨的S042-离子浓度固定、PH越小时,或者酸雨的PH值固定,SO42-离子浓度越大时,锂渣混凝土试件的质量损失越严重、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率和中性化深度也越大。三种不同模拟酸雨作用下,锂渣掺量20%的混凝土的最大中性化深度只有2.13mm。

二、利用增密硅粉改善混凝土抗盐剥蚀性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增密硅粉改善混凝土抗盐剥蚀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模袋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模袋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矿粉作为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研究现状
        1.2.3 混凝土抗压强度研究现状
        1.2.4 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水泥
        2.1.2 粗骨料
        2.1.3 细骨料
        2.1.4 粉煤灰
        2.1.5 工业废弃硅粉
        2.1.6 减水剂
        2.1.7 试验用水
    2.2 试验方案
        2.2.1 方案设计
        2.2.2 配合比设计
    2.3 试验方法与仪器
        2.3.1 试件制备与养护
        2.3.2 抗压强度试验
        2.3.3 耐久性能试验
        2.3.4 核磁共振试验
        2.3.5 固体紫外试验
        2.3.6 热重试验
        2.3.7 主要试验仪器
3 模袋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耐久性试验研究
    3.1 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1.1 抗压强度结果与分析
        3.1.2 模袋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破坏形态
    3.2 模袋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3.2.1 模袋混凝土清水-黄河水冻融试验质量损失率结果与分析
        3.2.2 模袋混凝土清水-黄河水冻融试验相对动弹性模量结果与分析
        3.2.3 模袋混凝土清水-黄河水冻融损伤度对比
    3.3 本章小结
        3.3.1 力学性能
        3.3.2 抗冻耐久性能
4 模袋混凝土孔结构研究
    4.1 核磁共振试验研究
    4.2 模袋混凝土孔结构发育特征
        4.2.1 工业废弃硅粉对T_2谱图和孔隙面积发育的影响
        4.2.2 粉煤灰对T_2谱图和孔隙面积发育的影响
        4.2.3 工业废弃硅粉和粉煤灰对T_2谱图和孔隙面积发育的影响
        4.2.4 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对孔隙度和流体饱和度发育的影响
        4.2.5 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对不同龄期模袋混凝土渗透率的影响
    4.3 模袋混凝土孔结构冻融损伤特征
        4.3.1 清水冻融作用下模袋混凝土T_2谱图和孔隙面积变化规律
        4.3.2 黄河水冻融作用下模袋混凝土T_2谱图和孔隙面积变化规律
        4.3.3 清水-黄河水冻融循环下模袋混凝土孔径分类的损伤规律
        4.3.4 清水-黄河水冻融循环下孔隙度和流体饱和度的损伤规律
        4.3.5 清水-黄河水冻融循环下模袋混凝土渗透率的损伤规律
    4.4 基于孔隙特征参数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4.4.1 灰色关联度的介绍
        4.4.2 GRA算法的MATLAB实现
    4.5 本章小结
5 模袋混凝土理化试验研究
    5.1 固体紫外试验结果与分析
        5.1.1 单掺粉煤灰模袋混凝土紫外可见光谱
        5.1.2 单掺工业废弃硅粉模袋混凝土紫外可见光谱
        5.1.3 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模袋混凝土紫外可见光谱
    5.2 模袋混凝土热重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单掺粉煤灰模袋混凝土热重分析
        5.2.2 单掺工业废弃硅粉模袋混凝土热重分析
        5.2.3 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模袋混凝土热重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模袋混凝土抗压强度、耐久性能预测模型
    6.1 人工神经网络介绍
    6.2 BP神经网络
        6.2.1 BP神经网络介绍
        6.2.2 BP神经网络的MATLAB实现
    6.3 Elman神经网络
        6.3.1 Elman神经网络介绍
        6.3.2 Elman神经网络的MATLAB实现
    6.4 模袋混凝土神经网络抗压强度预测模型
    6.5 模袋混凝土抗冻性预测模型
        6.5.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袋混凝土抗冻性预测模型
        6.5.2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模袋混凝土抗冻性预测模型
        6.5.3 BP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抗冻性预测模型对比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不同目数胶粉对轻骨料混凝土力学及抗冻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橡胶混凝土研究现状
        1.2.2 轻骨料混凝土研究现状
        1.2.3 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现状
        1.2.4 混凝土抗盐冻耐久性研究现状
        1.2.5 混凝土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材料和方案
    2.1 试验材料
        2.1.1 水泥
        2.1.2 浮石粗骨料
        2.1.3 细骨料
        2.1.4 废旧橡胶粉
        2.1.5 减水剂
        2.1.6 试验用水
    2.2 胶粉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3 试件制作及养护
    2.4 试验方法
        2.4.1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2.4.2 胶粉轻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试验
        2.4.3 胶粉轻骨料混凝土微观试验
3 胶粉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孔结构试验研究
    3.1 抗压强度试验分析
    3.2 SEM微观形貌
    3.3 气孔结构分析
    3.4 核磁共振孔隙结构分析
        3.4.1 T_2谱变化分析
        3.4.2 孔径变化分析
        3.4.3 孔隙特征参数分析
    3.5 基于分形理论对孔隙结构分析
    3.6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对胶粉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预测
    3.7 本章小结
4 清水—冻融循环作用下胶粉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孔结构研究
    4.1 质量损失率
    4.2 相对动弹性模量
    4.3 抗压强度
    4.4 SEM微观形貌
    4.5 核磁共振孔结构
        4.5.1 T_2谱
        4.5.2 孔径分布
        4.5.3 孔径演变
        4.5.4 孔隙特征参数
    4.6 本章小结
5 硫酸盐—冻融循环作用下胶粉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孔结构研究
    5.1 质量损失率
    5.2 相对动弹性模量
    5.3 抗压强度
    5.4 SEM微观形貌
    5.5 核磁共振孔结构
        5.5.1 T_2谱
        5.5.2 孔径分布
        5.5.3 孔径演变
        5.5.4 孔隙特征参数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灰熵分析下孔结构对胶粉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损伤度的影响
    6.1 灰关联熵分析法与损伤度简述
    6.2 抗压强度和损伤度与孔径占比灰熵分析
    6.3 孔结构参数与抗压强度和损伤度灰熵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玄武岩纤维风积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盐冻环境下耐久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风积沙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混凝土在盐冻环境下耐久性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图
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案设计
    2.1 试验原材料
    2.2 试验配合比设计
    2.3 试件制备与养护
    2.4 试验方法与试验仪器
        2.4.1 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试验
        2.4.2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2.4.3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2.4.5 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试验
        2.4.6 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试验
        2.4.7 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试验
        2.4.8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
    2.5 基本工作性能测试
    2.6 本章小结
3 BF-ASC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3.1 立方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3.1.1 计算方法
        3.1.2 试件破坏形态分析
        3.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3.2.1 计算方法
        3.2.2 试件破坏形态分析
        3.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 混凝土拉压比分析
    3.4 抗折强度试验研究
        3.4.1 计算方法
        3.4.2 试件破坏形态分析
        3.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SEM扫描电镜分析
        3.5.1 风积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机理分析
        3.5.2 BF对ASC性能影响机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BF-ASC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研究
    4.1 试件破坏过程、形态与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
        4.1.1 单轴受压破坏过程、形态
        4.1.2 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
    4.2 试验结果分析
        4.2.1 棱柱体抗压强度
        4.2.2 峰值应力与峰值应变
        4.2.3 弹性模量
    4.3 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型
        4.3.1 单轴受压本构方程形式及特征
        4.3.2 受压本构上升段数学模型推导
        4.3.3 受压本构下降段数学模型推导
    4.4 单轴受压全曲线本构方程的建立
        4.4.1 单轴受压本构方程参数的确定
        4.4.2 单轴受压本构方程的确立
    4.5 本章小结
5 BF-ASC在盐冻环境下的耐久性试验研究
    5.1 玄武岩纤维风积沙混凝土盐冻试验研究
        5.1.1 BF-ASC外观形态试验结果
        5.1.2 BF-ASC质量损失规律研究
        5.1.3 BF-ASC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规律研究
    5.2 BF-ASC盐冻损伤模型
        5.2.1 BF-ASC单段式抛物线损伤模型
        5.2.2 BF-ASC的二参数Weibull分布模型
    5.3 BF-ASC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
        5.3.1 BF掺量对ASC自由氯离子的影响
        5.3.2 盐冻循环对BF-ASC自由氯离子的影响
        5.3.3 BF-ASC的结合氯离子含量
        5.3.4 BF-ASC氯离子结合能力
        5.3.5 BF-ASC氯离子扩散系数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荷载—腐蚀冻融耦合作用下混杂纤维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2.2 纤维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1.2.3 纤维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1.2.4 纤维对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试验概况
    2.1 试验材料
    2.2 配合比
    2.3 试件制备
    2.4 试验设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混杂纤维对再生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影响
    3.1 引言
    3.2 试件破环现象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3.3.2 抗压强度对比分析
        3.3.3 混杂效应分析
    3.4 增效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杂纤维对再生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试件破坏现象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1 腐蚀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4.3.2 腐蚀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率对比分析
        4.3.3 混杂效应分析
    4.4 增效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荷载-腐蚀冻融耦合作用下混杂纤维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
    5.1 引言
    5.2 耦合作用实验室模拟方法
    5.3 试件破坏现象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5.4.1 荷载-腐蚀冻融耦合作用后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5.4.2 荷载-腐蚀冻融耦合作用后抗压强度损失率对比分析
        5.4.3 混杂效应分析
    5.5 增效机理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荷载-腐蚀冻融耦合作用下混杂纤维微观增强机理
    6.1 引言
    6.2 纤维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
    6.3 耦合作用下纤维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
    6.4 混杂纤维作用机理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掺合料对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硫铝酸盐水泥的发展
        1.1.2 碱集料反应
        1.1.3 硫铝酸盐水泥的特点
        1.1.4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混合材在水泥基中的作用
        1.2.2 粉煤灰的特性与应用现状
        1.2.3 硅灰的特性与应用现状
        1.2.4 硫铝酸盐水泥的应用现状
    1.3 硫铝酸盐水泥使用目前存在的问题
        1.3.1 硫铝酸盐水泥的高成本问题
        1.3.2 硫铝酸盐水泥在工程中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备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配合比计算
        2.3.2 混凝土试块的制作与养护
        2.3.3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2.3.4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2.3.5 幼龄受冻试验
        2.3.6 微观试验
3 掺合料对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3.1 掺合料对硫铝酸盐水泥水化反应的影响
        3.1.1 粉煤灰、硅灰的作用机理
        3.1.2 掺合料对体系的水化反应影响
    3.2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3.2.1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
        3.2.2 掺合料对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3.3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3.3.1 劈裂抗拉强度测试结果
        3.3.2 掺合料对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4 硫铝酸盐水泥幼龄混凝土抗冻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1.1 受冻作用机理
        4.1.2 抗冻性研究现状
    4.2 从幼龄受冻对硫铝酸盐水泥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4.3 负温转正温条件下的强度发展
    4.4 本章小结
5 掺合料对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
    5.1 引言
        5.1.1 对微观结构的认识
        5.1.2 硫铝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
    5.2 扫描电镜(SEM)分析
    5.3 作用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工程应用与经济技术分析
    6.1 工程与应用
        6.1.1 实际工程
        6.1.2 施工注意事项
    6.2 技术经济分析
    6.3 环保效益分析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7.2.1 本课题中的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矿渣-胶粉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胶粉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轻骨料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矿渣粉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1.2.5 混凝土冻融循环耐久性研究现状
        1.2.6 混凝土盐蚀-冻融循环耐久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 材料和方案
    2.1 试验材料
        2.1.1 水泥
        2.1.2 天然浮石粗骨料
        2.1.3 细骨料
        2.1.4 矿渣粉
        2.1.5 废旧轮胎橡胶粉
        2.1.6 减水剂
        2.1.7 试验用水
    2.2 矿渣-胶粉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3 试件制作及养护
    2.4 试验方法
        2.4.1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2.4.2 冻融循环试验
        2.4.3 气泡间距试验
        2.4.4 环境扫描电镜试验
        2.4.5 核磁共振试验
3 矿渣-胶粉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3.2 核磁共振孔隙分析
        3.2.1 核磁共振T_2谱分布
        3.2.2 核磁共振谱面积分析
    3.3 环境扫描电镜分析
    3.4 孔结构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矿渣-胶粉轻骨料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耐久性试验研究
    4.1 矿渣-胶粉轻骨料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耐久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4.1.1 质量损失率结果与分析
        4.1.2 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结果与分析
    4.2 硬化混凝土气泡结构试验分析
    4.3 核磁共振试验分析
        4.3.1 核磁共振的孔隙特征参数分析
        4.3.2 核磁共振T_2谱分析
        4.3.3 孔隙演变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矿渣-胶粉轻骨料混凝土的盐蚀-冻融循环耐久性试验研究
    5.1 矿渣-胶粉轻骨料混凝土的盐蚀-冻融循环耐久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5.1.1 质量损失率结果与分析
        5.1.2 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结果与分析
    5.2 核磁共振试验分析
        5.2.1 核磁共振的孔隙特征参数分析
        5.2.2 核磁共振T_2谱分析
        5.2.3 孔隙半径分布
        5.2.4 孔隙演变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下矿渣-胶粉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研究
    6.1 灰色系统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
        6.1.1 灰色系统理论
        6.1.2 灰色关联分析
    6.2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下孔隙特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6.3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下孔隙特征对清水冻融损伤度的影响分析
    6.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下孔隙特征对盐蚀-冻融损伤度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纳米改性无机涂层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现状
    1.3 无机涂层混凝土抗冻改善性能研究
    1.4 纳米改性无机涂层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1.5 当前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目标及内容
    1.7 研究创新点
    1.8 研究技术路线
2 纳米改性无机涂层制备及实验研究方法
    2.1 混凝土试件的制备
    2.2 纳米改性无机涂层的制备及涂刷
    2.3 全浸泡吸水率实验方法
    2.4 冻融循环实验方法
    2.5 微观实验方法
3 纳米改性无机涂层混凝土全浸泡吸水率研究
    3.1 不同无机涂层混凝土吸水率实验
    3.2 不同纳米材料改性无机涂层混凝土吸水率实验
    3.3 本章小结
4 纳米改性无机涂层混凝土慢速冻融实验研究
    4.1 概述
    4.2 纳米改性水玻璃涂层混凝土慢冻实验
    4.3 纳米改性水泥基涂层混凝土慢冻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纳米改性无机涂层混凝土快速冻融实验研究
    5.1 概述
    5.2 纳米改性水玻璃涂层混凝土快速冻融循环性能退化规律
    5.3 纳米改性水泥基涂层混凝土快速冻融循环性能退化规律
    5.4 纳米改性无机涂层抗冻改善机理
    5.5 本章小结
6 纳米改性无机涂层混凝土抗冻融循环寿命预测
    6.1 冻融寿命模型的建立
    6.2 纳米改性水玻璃涂层混凝土寿命预测
    6.3 纳米改性水泥基涂层混凝土寿命预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盐冻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及劣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融雪剂种类
        1.2.2 清水冻融对混凝土的影响
        1.2.3 单盐溶液环境下冻融对混凝土的影响
        1.2.4 复合盐溶液环境下冻融对混凝土的影响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设计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方案
        2.3.1 配合比
        2.3.2 盐冻溶液
        2.3.3 试验方案
        2.3.4 试验说明
        2.3.4.1 盐冻试验
        2.3.4.2 CT劣化规律研究
        2.3.4.3 力学性能试验
        2.3.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冻融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
    3.1 清水冻融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
        3.1.1 表观现象
        3.1.2 质量损失情况
        3.1.3 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情况
        3.1.4 强度损失
    3.2 NaCl溶液环境下冻融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
        3.2.1 表观现象
        3.2.2 质量损失情况
        3.2.3 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情况
        3.2.4 强度损失
    3.3 CaCl_2溶液冻融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
        3.3.1 表观现象
        3.3.2 质量损失情况
        3.3.3 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情况
        3.3.4 强度损失
    3.4 CH_3COOK溶液冻融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
        3.4.1 表观现象
        3.4.2 质量损失情况
        3.4.3 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情况
        3.4.4 强度损失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工业CT扫描的盐冻混凝土劣化研究
    4.1 清水冻融对混凝土劣化影响
        4.1.1 扫描层面分析
        4.1.2 劣化规律分析
    4.2 NaCl溶液冻融对混凝土劣化影响
        4.2.1 扫描层面分析
        4.2.2 劣化规律分析
    4.3 CaCl_2溶液冻融对混凝土劣化影响
        4.3.1 扫描层面分析
        4.3.2 劣化规律分析
    4.4 CH_3COOK溶液冻融对混凝土劣化影响
        4.4.1 扫描层面分析
        4.4.2 劣化规律分析
    4.5 CT结果对比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铝硅质矿物掺合料对磷酸钾镁水泥(MKPC)砂浆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引言
        1.1.2 磷酸镁水泥水化机理和水化产物
        1.1.3 MPC存在的问题
    1.2 MPC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1.2.1 磷酸镁水泥矿物掺合料改性技术
        1.2.2 磷酸镁水泥外加剂改性技术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含铝硅质矿物掺合料的MKPC砂浆的组成结构设计
    2.1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2.1.1 原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MKPC砂浆的组成结构设计与优化
        2.2.1 MKPC砂浆配合比
        2.2.2 铝硅质矿物掺合料对MKPC砂浆流动性的影响
        2.2.3 铝硅质矿物掺合料对MKPC砂浆强度的影响
        2.2.4 铝硅质矿物掺合料对MKPC砂浆变形的影响
        2.2.5 铝硅质矿物掺合料对MKPC砂浆水化放热特性的影响
        2.2.6 微观形貌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铝硅质矿物掺合料对MKPC砂浆耐水腐蚀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1.1 MKPC砂浆耐水性试验方案设计
        3.1.2 MKPC砂浆耐水性试验方法
    3.2 长期静水浸泡条件下MKPC砂浆的性能劣化规律及其机理
        3.2.1 强度
        3.2.2 体积变形
        3.2.3 外观形貌
        3.2.4 吸水率
        3.2.5 微观分析
    3.3 长期动水浸泡条件下MKPC砂浆的性能劣化规律及其机理
        3.3.1 强度
        3.3.2 体积变形
        3.3.3 外观形貌
        3.3.4 吸水率
        3.3.5 微观分析
    3.4 快速水冻融条件下MKPC砂浆的性能劣化规律及其机理
        3.4.1 强度
        3.4.2 体积变形
        3.4.3 质量损失外观形貌
        3.4.4 吸水率
        3.4.5 微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铝硅质矿物掺合料对MKPC砂浆耐硫酸盐腐蚀性能影响
    4.1 引言
        4.1.1 试验方案设计
        4.1.2 试验方法
    4.2 硫酸盐溶液长期浸泡环境下MKPC砂浆的性能劣化规律及其机理
        4.2.1 强度
        4.2.2 体积变形
        4.2.3 外观形貌
        4.2.4 吸水率
        4.2.5 微观检测
    4.3 硫酸盐溶液快速冻融条件下MKPC砂浆的性能劣化规律及其机理
        4.3.1 强度
        4.3.2 体积变形
        4.3.3 质量损失和外观形貌
        4.3.4 吸水率
        4.3.5 微观检测
    4.4 盐冻剥蚀环境下MKPC砂浆的性能发展初探
        4.4.1 引言
        4.4.2 剥蚀量
        4.4.3 表面剥蚀面积
        4.4.4 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磷酸钾镁水泥砂浆中硫酸根离子扩散研究
    5.1 引言
        5.1.1 硫酸根离子扩散试验方案设计
        5.1.2 试验方法及标准曲线的确定
    5.2 MKPC砂浆在硫酸钠溶液中浸泡的硫酸根离子扩散规律
        5.2.1 铝硅质矿物掺合料对MKPC砂浆中硫酸根离子浓度的影响
        5.2.2 不同侵蚀时间下MKPC砂浆中硫酸根离子浓度
        5.2.3 硫酸根离子浓度模型
    5.3 MKPC砂浆在快速硫酸钠冻融中硫酸根离子扩散规律
        5.3.1 铝硅质矿物掺合料对MKPC砂浆中硫酸根离子浓度的影响
        5.3.2 不同侵蚀时间下MKPC砂浆中硫酸根离子浓度
        5.3.3 硫酸根离子浓度模型
    5.4 MKPC砂浆中硫酸根离子的扩散模型
        5.4.1 渗透时间与硫酸根离子渗透深度的关系
        5.4.2 MKPC砂浆硫酸根离子性能扩散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锂渣掺和料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锂渣混凝土的发展
        1.1.2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常用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的影响研究
        1.2.2 锂渣掺和料对混凝土的影响研究
        1.2.3 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现状
        1.2.3.1 混凝土抗冻性的研究
        1.2.3.2 冻融作用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1.2.4 碳化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
        1.2.4.1 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研究
        1.2.4.2 碳化作用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1.2.5 酸雨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现状
        1.2.5.1 混凝土耐酸蚀性的研究
        1.2.5.2 酸雨腐蚀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框架图
第二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锂渣
        2.1.3 细骨料
        2.1.4 粗骨料
        2.1.5 减水剂
        2.1.6 化学试剂
        2.1.7 二氧化碳
        2.1.8 水
    2.2 试验方法
        2.2.1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2.2.1.1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2.2.1.2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2.2.2 冻融试验方法
        2.2.3 碳化试验方法
        2.2.4 模拟酸雨腐蚀试验方法
        2.2.5 动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2.2.6 扫描电镜试验方法
第三章 锂渣混凝土配合比和基本力学性能
    3.1 引言
    3.2 正交试验设计
        3.2.1 影响因数选择
        3.2.2 试验方案
    3.3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极差分析
        3.3.2 方差分析
        3.3.3 最优配比
        3.3.3.1 最优方案下的指标值的点估计
        3.3.3.2 最优方案下的指标值的区间估计
    3.4 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
        3.4.1 锂渣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
        3.4.2 水胶比对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
        3.4.3 锂渣细度对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
    4.1 引言
    4.2 建模方法与模型评价原则
        4.2.1 SPSS逐步回归分析法和非线性回归法
        4.2.1.1 SPSS逐步回归分析法
        4.2.1.2 非线性回归法
        4.2.2 数据排异准则和评价模型方法
        4.2.2.1 数据排异准则
        4.2.2.2 评价模型方法
    4.3 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
        4.3.1 试验数据
        4.3.2 模型形式
        4.3.3 各模型结果与分析
        4.3.3.1 模型1的结果与分析
        4.3.3.2 模型2的结果与分析
        4.3.3.3 模型3的结果与分析
        4.3.3.4 模型4的结果与分析
        4.3.3.5 模型5的结果与分析
        4.3.4 最优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冻融循环作用下锂渣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5.1 引言
    5.2 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机理
    5.3 试验设计
        5.3.1 配合比及试件分组
        5.3.2 评价指标
    5.4 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5.4.1 冻融循环作用下锂渣混凝土试件的外观形态
        5.4.1.1 水中冻融作用下混凝土试件的外观形态
        5.4.1.2 盐溶液中冻融作用下混凝土试件的外观形态
        5.4.2 冻融循环作用下锂渣混凝土的质量变化规律
        5.4.2.1 锂渣掺量对混凝土质量损失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5.4.2.2 冻融介质对混凝土质量损失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5.4.3 冻融循环作用下锂渣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
        5.4.3.1 锂渣掺量对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5.4.3.2 冻融介质对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5.4.4 冻融循环作用下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
        5.4.4.1 锂渣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5.4.4.2 冻融介质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5.4.5 微观分析
        5.4.5.1 不同锂渣掺量的混凝土微观分析
        5.4.5.2 不同冻融环境下锂渣混凝土的微观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碳化作用下锂渣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6.1 引言
    6.2 混凝土碳化机理
    6.3 试验设计
        6.3.1 配合比及试件分组
        6.3.2 评价指标
    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6.4.1 碳化作用下锂渣混凝土的质量变化规律
        6.4.1.1 碳化时间对混凝土质量变化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6.4.1.2 锂渣掺量对混凝土质量变化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6.4.2 碳化作用下锂渣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
        6.4.3 碳化作用下锂渣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
        6.4.3.1 劈裂抗拉试验破坏现象
        6.4.3.2 碳化时间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6.4.3.3 锂渣掺量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6.4.4 碳化作用下锂渣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变化规律
        6.4.4.1 碳化现象
        6.4.4.2 碳化时间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6.4.4.3 锂渣掺量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6.4.5 微观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模拟酸雨腐蚀作用下锂渣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7.1 引言
    7.2 混凝土酸雨侵蚀机理
    7.3 模拟酸雨溶液的配置
    7.4 试验设计
        7.4.1 配合比及试件分组
        7.4.2 评价指标
    7.5 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7.5.1 模拟酸雨作用下锂渣混凝土的外观现象
        7.5.1.1 锂渣掺量对混凝土外观损伤的影响
        7.5.1.2 酸雨溶液PH对混凝土外观损伤的影响
        7.5.1.3 硫酸根离子浓度对混凝土外观损伤的影响
        7.5.2 模拟酸雨作用下锂渣混凝土的质量变化规律
        7.5.2.1 锂渣掺量对混凝土质量变化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7.5.2.2 酸雨溶液PH对混凝土质量变化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7.5.2.3 硫酸根离子浓度对混凝土质量变化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7.5.3 模拟酸雨作用下锂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变化规律
        7.5.3.1 锂渣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7.5.3.2 酸雨溶液PH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7.5.3.3 硫酸根离子浓度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7.5.3.4 模拟酸雨作用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机理
        7.5.4 模拟酸雨作用下锂渣混凝土的中性化深度变化规律
        7.5.4.1 中性化深度试验现象
        7.5.4.2 锂渣掺量对混凝土中性化深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7.5.4.3 酸雨溶液PH对混凝土中性化深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7.5.4.4 硫酸根离子浓度对混凝土中性化深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7.5.5 微观分析
        7.5.5.1 不同锂渣掺量混凝土的微观分析
        7.5.5.2 不同模拟酸雨作用下锂渣混凝土的微观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利用增密硅粉改善混凝土抗盐剥蚀性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模袋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试验研究[D]. 徐德儒.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不同目数胶粉对轻骨料混凝土力学及抗冻性影响的试验研究[D]. 刘思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玄武岩纤维风积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盐冻环境下耐久性试验研究[D]. 雷雅楠.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4]荷载—腐蚀冻融耦合作用下混杂纤维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D]. 刘华健. 南昌大学, 2020(01)
  • [5]掺合料对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 王旭.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6]矿渣-胶粉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试验研究[D]. 孙松.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纳米改性无机涂层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D]. 周嘉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盐冻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及劣化规律研究[D]. 郑鑫超. 西京学院, 2020(04)
  • [9]铝硅质矿物掺合料对磷酸钾镁水泥(MKPC)砂浆性能的影响[D]. 许奇.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3)
  • [10]锂渣掺和料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试验研究[D]. 毕丽苹. 华东交通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致密硅灰提高混凝土抗盐蚀性能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