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下肺不张53例临床分析

35岁以下肺不张53例临床分析

一、35岁以下肺不张53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侯月[1](2021)在《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毒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7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来源于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及呼吸科病房,符合西医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于毒热闭肺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黛汤加减口服;对照组43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总疗程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以及治疗后12周,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评分,进行总疗效评估。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炎症指标变化。对比治疗前、治疗后4周免疫功能的变化。在治疗后3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两组支气管黏膜改变,需行第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在治疗后10天行第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支气管黏膜的变化。观察两组肺内外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的情况。结果:入组患儿性别方面,女童发病比率较男童升高。87例患儿中,其中学龄期及学龄前期儿童居多。在热退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儿病变累及肺叶情况发现,主要病变肺叶以右下肺居多,其次是左下肺、左上肺、右上肺。两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及痊显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两组总有效率及痊显率均为100%。在主症评分中,两组治疗前后在减轻发热、咳嗽、咳痰、气喘,啰音减少以及胸部影像学片影吸收方面,均有疗效。组间比较中,试验组在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在啰音减少以及片影吸收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在减轻咳嗽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疗效较好。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两组主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在次症评分中,两组在改善咽喉肿痛、鼻孔干燥、面色红赤、烦躁、口渴引饮、纳呆、小便黄少、便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试验组在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次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在减轻口渴引饮、纳呆、小便黄少方面,疗效显着。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对于次症的改善,主要在便秘方面。炎症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CRP、ESR、LDH、SF、WBC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CRP、ESR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在组间比较中,两组CRP、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LDH水平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中,在治疗后1周,两组LDH的下降水平,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SF进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在组内比较中,试验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仅在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白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中,两组WBC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D-二聚体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后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试验组在治疗后2周对于D-二聚体的下降作用,要优于单纯西药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发现,试验组在治疗的3个节点相互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后1周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其余2个节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功能方面,体液免疫中,治疗前IgA、IgG水平偏低,IgM水平升高,治疗后IgA、IgG的水平升高,而IgM则下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IgA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后IgA、IgG、IgM、IgE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细胞免疫中,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4周,CD4+T、CD4+/CD8+较治疗前均有上升,CD8+T有所下降,其中CD4+T、CD4+/CD8+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试验组中,治疗后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T 水平较前下降,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中,CD4+T、CD8+T、CD4+/CD8+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在细胞因子方面,急性期IL-6、IL-10水平大部分正常或升高,而IL-2、IL-4、TNF-α、γ干扰素大多数正常或偏低。纤维支气管镜方面,87例患儿中,两组量化评分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中,在治疗前,量化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量化评分低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中,试验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内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闭塞性支气管炎、坏死性肺炎、肺不张、为主。在肺外并发症方面,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损害、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方面,两组87例SMPP患儿,共随访12周,31例患儿(试验组8例、对照组23例)肺内病变未完全吸收。试验组后遗症的发生率为13.6%,对照组为30.2%,试验组在肺内病变吸收以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毒热闭肺证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解毒清热宣肺法联合西医治疗临床疗效肯定,在改善患儿咳嗽、肺部啰音吸收、胸部影像学片影方面效果明显。对于次症的改变,以减轻口渴引饮、纳呆、小便黄少、便秘方面为主。在实验室指标中,对于LDH以及D-二聚体水平的下降方面,效果较好,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促进肺炎的吸收。在免疫功能方面,加用银黛汤加减治疗SMPP,可以通过改善CD4+T的功能来减轻免疫功能紊乱,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炎症的吸收。银黛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还可明显改善支气管气道黏膜情况,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临床上值得推广,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宋玭[2](2021)在《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有无辅助通气下的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PB)的临床特点,提高对PB的诊治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初次诊断PB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辅助通气分为辅助通气组(n=21)和无辅助通气组(n=27)。总结并对比分析2组患儿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2组患儿主要以高热、咳嗽起病,与无辅助通气的PB患儿平均年龄相比,需辅助通气组平均年龄更小、男性比例更高、热程及住院时间更长(P<0.05),其过敏性疾病及气促发生率显着高于无辅助通气组(P<0.05);且中性粒细胞比例更高(P<0.05);2组患儿均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需辅助通气组患儿腺病毒(P>0.05)及流感病毒感染比例更高(P<0.05);2组患儿胸部影像学以肺实变、肺不张及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2组患儿均予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辅助通气组支气管镜灌洗中位次数更多(P<0.05),辅助通气组患儿有4例予ECMO治疗,其中2例死亡,无辅助通气组均好转出院。结论:PB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学龄期前的男性儿童若出现持续性高热、气促,且存在过敏史,当胸部影像学提示肺实变或肺不张时,除外考虑PB的发生时,更应警惕重症PB的可能,可早期积极予支气管镜检查,必要时可多次灌洗并联合支持治疗改善预后。在感染因素所致PB的患儿中,流感病毒感染后发生重症PB的可能性大,腺病毒次之,肺炎支原体最小。

邹贝贝[3](2021)在《65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65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一般特征、疾病呼吸道症状、影像学资料及支气管检查结果,了解我院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从而提高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认识。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1月在中国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在其内镜中心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5例患者中男:女=1:2.82;χ2=1.51,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在性别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2)65例患者的发病年龄不等,以20-30岁及60-80岁为多发年龄段。(3)两组患者的半年确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全组病例中以咳嗽、咳痰最为常见。(5)影像学无特异性。(6)研究中II型和III型气管支气管结核最为多见。(7)四种检查方法检出率的卡方检验:χ2=25.2,P(27)0.05;痰结核菌涂片与支气管镜刷检结核菌涂片的检出率比较:χ2=9.783,P(27)0.05;刷检结核菌涂片与灌洗液DNA的检出率比较:χ2=0.010,P(29)0.05;刷检结核菌涂片与病理活检的检出率比较:χ2=4.857,P(27)0.05。小结:1.两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中女性的构成比显着高于男性,但无统计学意义;2.气管支气管结核有两个高发年龄段,分别为20-30岁,60-80岁。3.本研究中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以II型、III型最多见,二者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四种检查方法检出率的比较:痰结核菌涂片(27)支气管镜刷检结核菌涂片=灌洗液结核DNA(27)病理活检。

刘晓萌[4](2020)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D64指数与临床常用炎症指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意义,同时与临床常用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沉和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确诊的CAP住院患儿108例,年龄1-13岁,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以及所采用的实验室指标数据完整。依据临床资料标准,经验的病原学判断,分为3组,其中细菌组57例,平均年龄(4.21±2.52)岁;病毒组31例,平均年龄(4.13±2.03)岁;肺炎支原体组20例,平均年龄(4.85±2.46)岁,病毒性组与肺炎支原体组合称非细菌性CAP组。所有患儿诊断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均符合2013修订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的诊断标准。入院后24小时内采集血标本,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CD64的平均荧光强度,采用流式细胞术。CD64指数=粒细胞CD64平均荧光强度/淋巴细胞CD64平均荧光强度。同时检测外周血WBC计数、Neu%、ESR、D-二聚体、CRP、PCT的水平。试验所得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卡方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绘制ROC工作曲线等,以p<0.05为显着性差异。结果:1、细菌组CD64指数、WBC、Neu%、PCT、CRP及ESR均显着高于病毒组及肺炎支原体组(p<0.05);肺炎支原体组WBC、D-二聚体、CRP、PCT、CD64指数也存在升高,高于病毒组(p<0.05);D-二聚体在细菌组明显高于病毒组(p<0.05),与肺炎支原体组无明显差异(p>0.05);Neu%、ESR在肺炎支原体组、病毒组无明显差异(p>0.05)。2、绘制ROC曲线,CD64指数、WBC、ESR、CRP及PCT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2、0.832、0.767、0.866、0.944;CD64指数的最佳截断值为2.14,其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92.2%,准确度93.5%;WBC最佳截断值为9.49×109/L,其灵敏度为80.7%,特异性为74.5%,准确度77.8%;ESR的最佳截断值为16.60mm/h,其灵敏度为75.4%,特异度为68.6%,准确度73.1%;CRP的最佳截断值为6.51 mg/L,其灵敏度为86.0%,特异性为72.5%,准确度79.6%;PCT的最佳截断值为0.55ng/m L,其灵敏度为93.0%,特异性为84.3%,准确度88.9%。3、WBC+ESR联合检测的灵敏度80.7%%,特异度78.4%,准确度79.6%;CRP+PCT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6.5%,特异度80.4%,准确度88.9%;CD64指数+CRP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8.2%,特异度92.2%,准确度95.4%;CD64指数+PCT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6.5%,特异度100%,准确度98.1%;CD64指数+CRP+PCT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6.5%,特异度100%,准确度98.1%。根据Pearson检验分析相关性,细菌组CD64指数与WBC、ESR、CRP、PCT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0.393、0.573、0.508(p<0.05),存在正相关;病毒组CD64指数与WBC、ESR、CRP、PCT无明显相关性(p>0.05);肺炎支原体组CD64指数与ESR相关系数为0.569(p<0.05),存在正相关,CD64指数与WBC、CRP、PCT相关性分析,无明显相关性(p>0.05)。4、重症组CD64指数、WBC、Neu%、ESR、D-二聚体、CRP及PCT与轻症组相比,均显着升高(p<0.05)。结论:1、CD64指数对儿童CAP细菌病原的判断,具有较好的灵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优于WBC计数、ESR、D-二聚体和CRP;与PCT相似,提示CD64指数是一个很好的细菌性儿童CAP的诊断指标。2、必要的炎性指标联合检测,对提高儿童CAP细菌病原的诊断有一定意义。联合检测PCT+CD64指数检测更具有价值。

杨蓓蕾[5](2020)在《苏州地区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与坏死性肺炎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RMPP作出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46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儿童,其中有76例为RMPP,将其设为观察组;另外390例为对照组,即普通性肺炎支原体肺炎(General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GMPP)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及肺泡灌洗液MP-DNA载量、肺外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显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与普通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比较,两组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发病年龄均以3岁以上儿童多见,但RMPP组发病年龄明显高于GMPP组(P<0.05)。2.MPP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此外还有气促、鼻塞、胸痛、喘息等,RMPP组临床气促症状比例较对照组高,热程较对照组长,具有统计学意义。RMPP的肺内外并发症,如肺不张、胸腔积液、肝功能损伤、心肌损害、皮疹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影像学资料表明,RMPP病变类型主要为肺部大片状实变阴影,并发胸腔积液、肺不张的比例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4.RMPP组患儿血WBC、N%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CRP、LDH、MP-DNA载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RMPP组患儿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比例与行2次及以上多次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比例显着高于GMPP组,其中痰栓及塑型性支气管炎形成的比例亦是RMPP组高(P<0.05)。6.将进行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各项指标再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热程≥7d、气促表现、影像学见肺部大片实变影、胸腔积液、肺不张及CRP>22mg/L是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它们在早期诊识别RMPP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论:1.苏州地区RMPP患儿并不少见,尤以学龄儿童多见,且RMPP患儿临床症状更重,热程(通常为≥7d)和住院时间更长,影像学表现更重,且肺内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行支气管镜灌洗的比例更高。2.RMPP组患儿血CRP、LDH及MP-DNA载量的水平明显高于GMPP组患儿。3.当MPP患儿出现热程≥7d、有明显气促表现、影像学见大片实变影、胸腔积液、肺不张、CRP>22mg/L等时,应注意发生RMPP可能。目的:比较分析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Necrotizing Pneumonia,MPNP)与非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Non-Pneumonic Mycoplasma Necrotizing Pneumonia,N-MPNP)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异同之处,早期识别NP的可能病原体,以期及时规范治疗,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31例临床诊断为NP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转归,将其中确诊为MPNP的11例患儿列为观察组,其余20例患儿视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病原学结果、影像学表现、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液病原学检查、胸腔闭式引流、药物治疗和转归等。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所有入组的31例患儿,既往均健康,11例MPNP患儿中男孩5例,女孩6例,20例非MPNP患儿中男孩6例,女孩14例,两组比较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从年龄分布来看,MPNP组中位数年龄5岁大于非MPNP中位数年龄3.5岁,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从临床特征来看,入组NP患儿均有发热、咳嗽、精神差等表现,MPNP组患儿总发热天数为13(10-15)d,较非MPNP组患儿总发热天数为11.5(7.3-30)d长,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Z=-0.166,P=0.868);然而,非MPNP组出现气促的有14例,明显高于MPNP组的2例(P=0.02);此外,两组患儿肺部啰音及肺外表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3.所有MPNP组患儿的乳酸脱氢酶(LDH)均大于正常值,且中位数值为805.0(423.7-1029.5)U/L,明显大于非MPNP组患儿的414.0(299.9-540.6)U/L(Z=-2.518,P=0.012);此外,外周血WBC计数非MPNP组 17.8(11.1-21.7)×109/L明显高于MPNP组 10.2(6.3-14.1)×109/L(P=0.043);还有两组N%、CRP、PCT、Fib、DD、ESR这些炎症指标的中位数均明显超过正常值,但P>0.05。4.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MPNP患儿坏死病灶出现时间明显晚于非MPNP组患儿[20.9±6.9(d)vs.16.8±6.1(d),t=3.101,P=0.004];另外,发生胸腔积液的比例,非MPNP组 19例(95%)明显超过MPNP组6例(54.55%)(P=0.013)。5.所有NP患儿均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经治疗后除2例(非MPNP组)家属放弃治疗死亡外,其余29例患儿均好转出院。NP中25例患儿因肺部实变持续不吸收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灌洗的比例两组相近。然而,多次行(2次及以上)肺泡灌洗治疗的比例MPNP组(54.55%)大于非MPNP组患儿(30%),其中有2例患儿最多予4次支气管镜灌洗,且发现塑型性支气管炎的是MPNP组3例,而非MPNP组0例(P=0.037);但给予吸氧处理的是非MPNP组(55%)高于MPNP组(18.18%),然而无统计学差异。此外,MPNP组住院时间为18(10-22)d短于非MPNP组住院时间23.5(13.5-47)d(P>0.05)。6.入组31例NP患儿中除2例放弃治疗死亡以外,有12例(41.38%)失访,17例(58.62%)进行了长期随访,其中MPNP组9例,非MPNP组8例。随访患儿中,出院1个月内影像学完全恢复有5例,其中MPNP组4例,非MPNP组1例;出院1~3个月内影像学完全恢复有3例,包括MPNP组1例,非MPNP组2例;出院3~6个月内影像学完全恢复有2例,两组各1例;另外7例患儿随访超过半年且遗留有后遗症,MPNP组3例,非MPNP组4例,主要后遗症为胸膜增厚、肺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两组间无差异;此外,所有NP患儿均未行肺切除术。结论:1.苏州地区儿童NP以MP感染最为常见,MPNP与非MPNP之间无性别和年龄差异,但非MPNP患儿以细菌感染为主。2.非MPNP患儿临床症状更重,更易出现气促,住院时间长,且影像学上出现坏死表现的时间更早,而MPNP患儿更易伴发塑型支气管炎。WBC和LDH水平以及胸腔积液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来鉴别MPNP和非MPNP。3.MPNP患儿预后较非MPNP为好,无死亡病例,后遗症以胸膜增厚、肺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为多见。与非MPNP比较,MPNP肺部影像学恢复时间短。

王增成[6](2020)在《苏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塑型性支气管炎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苏州地区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感染致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PB)的危险因素,为本地区MPP的防治提供帮助。方法:(1)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经血清MP-IgM和/或鼻咽深部抽吸物、肺泡灌洗液荧光定量PCR方法证实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5142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2)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确诊有塑型形成的121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经支气管镜证实无塑型形成的218例MPP患儿进行比较,探讨MP感染致PB的危险因素。结果:一、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1)MPP检出情况:2011-2018年16713例肺炎住院患儿中,MPP检出5142例,总检出率30.8%,各年的MPP检出率分别为20.6%、32.8%、45.0%、28.6%、30.9%、43.0%、24.6%、21.8%,分别于2013年、2016年出现两次流行高峰。(2)MPP季节分布:春夏秋冬四季检出率分别为24.9%、37.6%、35.6%、24.7%,夏秋季检出率显着高于冬春季(P<0.001)。(3)MPP性别分布:女性检出率35.7%显着高于男性27.8%(P<0.001)。(4)MPP年龄分布:≤1岁组(婴儿组)、~3岁组(幼儿组)、~6岁组(学龄前组)、>6岁组(学龄组)各年龄组检出率分别为14.3%、36.1%、49.2%、62.3%,随着年龄增长,MPP检出率显着增加(P<0.001)。二、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流行病学(1)RMPP检出情况:5142例MPP患儿中诊断为RMPP842例,检出率为16.4%,8 年间检出率分别为 11.4%、14.4%、13.0%、15.7%、17.6%、18.7%、20.1%、23.7%,随着时间的推移,检出率逐渐增加。(2)RMPP年龄分布:RMPP患儿平均年龄(5.2±2.9)岁显着高于非RMPP(3.1±2.7)岁(P<0.001)。(3)RMPP季节分布:春夏秋冬检出率分别为15.4%、17.5%、15.0%、17.5%,以夏冬季高发。(4)RMPP性别分布:女性检出率为17.3%,与男性检出率15.6%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1)各年龄段患儿均以咳嗽为主要表现,学龄组、学龄前组发热高于婴儿组、幼儿组(82.9%,80.5%,69.6%,39.1%)(P<0.001),婴儿组、幼儿组喘息高于学龄前组及学龄组(44.0%、37.6%、19.6%、10.0%)(P<0.001),学龄组肺部无啰音比例最高(10.2%),婴儿组、幼儿组喘鸣音发生率高于学龄前组及学龄组(44.1%,34.5%,20.7%,9.1%)(P<0.001)。(2)支气管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检出率在婴幼儿组高于学龄前组及学龄组,大叶性肺炎在学龄组最多,间质性肺炎在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3)学龄组肺不张、肺实变、胸腔积液发生率显着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均<0.005)。婴儿组并发心血管系统及肝脏受累的发生率显着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均<0.001),神经系统、关节、肾脏、皮肤受累的发生率在各年龄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4)CRP、LDH、DD的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P<0.001);ALT、CKMB的异常率在婴儿组最高,(P<0.001)。(5)MPP混合感染率为(47.2%),混合细菌感染检出率为27.0%,以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最高15.2%,其余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5.4%、卡他莫拉菌2.3%、金黄色葡萄球菌2.2%。混合病毒感染检出率为28.2%,以鼻病毒检出率最高8.4%,其余依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6.6%,人类博卡病毒6.1%,副流感病毒3.7%。年龄越小混合感染率越高。RMPP混合感染率(36.0%)低于非RMPP(50.9%),两组病原构成无显着差异。四、塑型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1)MP占感染相关性PB的74.5%。PB组男/女:0.98:1,非PB组男/女:1.10:1;PB组平均年龄为(5.65±2.77)岁,非PB组平均年龄(6.02±2.27)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表现:PB组与非PB组在发热、咳嗽、喘息的发生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B组住院时间、热程、超高热、呼吸困难、气促、紫绀、肺部呼吸音减低的发生率高于非P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辅助检查:PB组在胸腔积液、≥2肺叶累积、肺不张/肺实变、气管镜下粘膜发生坏死的比率均高于非P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B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DD、LDH、ALT、IgA、CD3+CD8+(%)均高于非 PB 组,PB 组 CD4+/CD8+低于非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治疗:PB组在≥2次气管镜冲洗、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的使用率高于非P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危险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腔积液(OR=8.445,95%CI:4.233~16.848)、热程(OR=9.694,95%CI:4.528~20.752)、CRP(OR=2.67,95%CI:1.241~5.774)、LDH(OR=2.430,95%CI:1.230~4.799)是 MP 感染致 PB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热程、CRP、LDH的临界值分别为11天、40mg/L、550U/L。结论:1.苏州地区2011年至2018年MPP检出率为30.8%,2013年和2016年呈现两次流行高峰。RMPP在MPP中的检出率为16.4%,有逐年增加趋势。MPP以夏秋季高发,多见于学龄期、学龄前期,女性多于男性。2.临床以咳嗽为主要表现,年长儿发热、大叶性肺炎,胸腔积液、肺不张、肺实变发生率高;婴幼儿喘息、毛细支气管炎、心血管系统、肝脏受累发生率高。易混合病毒和细菌感染。3.MP感染是感染相关性PB的重要原因。往往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呼吸音减低、影像学多有≥2肺叶受累、胸腔积液、肺不张。胸腔积液、热程≥11天、CRP≥40mg/L、LDH≥550 U/L是MP感染致PB的独立危险因素。支气管镜吸出或钳出塑形物质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

杜培培[7](2020)在《苏州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流行病学及腺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2016-2019年苏州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流行病学分析目的:分析苏州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腺病毒(Adenovirus,ADV)的流行病学特点,增强临床医师对呼吸道ADV感染的认识,并为其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因呼吸道感染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44484名儿童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结果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44484例患儿,其中腺病毒阳性者687例,检出率1.54%(687/44484例)。男性患儿检出率1.61%(417/25881例),女性患儿检出率1.45%(270/18603例),检出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19,P=0.177)。~1岁、~3岁、~6岁、>6 岁各年龄组检出率分别是:0.43%(80/18534 例)、2.35%(226/9597 例)、2.83%(301/10642例)、1.40%(80/5711例),1~3岁、3~6岁检出率较高,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春、夏、秋、冬季各季节检出率分别为:2.09%(220/10510 例)、2.08%(202/9706 例)、0.77%(90/11671 例)、1.39%(175/12597例),春、夏季检出率明显高于秋、冬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腺病毒在2016 年、2017 年、2018 年、2019 年检出率分别为 1.24%(89/7161 例)、1.65%(137/8312例)、1.11%(131/11800 例)、1.92%(330/17211例),2019 年检出率最高,高于另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近4年腺病毒总体阳性检出率存在年份及季节的波动性,2019年夏季ADV检出率最高,高达3.08%,ADV检出率在2018年秋季最低,仅0.44%。检出腺病毒的687例患儿中,28.24%(194/687例)属于单纯腺病毒感染者,71.76%(493/687例)属于混合感染者。混合细菌感染最常见,共318例(46.29%),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HI),153例(22.27%),其次是肺炎链球菌(Sterptococcus pneumoniae,SP),132例(19.21%)。腺病毒混合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也较常见,245 例(35.66%)。17.18%(118/687例)混合其他病毒感染,其中最多见的是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41例(6.73%),接着是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39 例(5.68%)。其中腺病毒感染混合多重感染者163例(23.80%)。就性别而言,男女患儿混合感染率分别为:70.50%(294/417 例)、73.70%(199/270 例),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8,P=0.363)。就年龄而言,均以混合感染多见,婴幼儿期,混合细菌感染最常见;学龄前期,多重感染最常见;学龄期,混合MP感染最常见。就季节而言,夏、秋季易混合MP感染,冬季易混合病毒感染。检出腺病毒的687例患儿中,临床诊断为肺炎576例(支气管肺炎者438例、大叶性肺炎138例)、上呼吸道感染65例、支气管炎46例,以诊断为肺炎为主。结论:1、ADV是引起苏州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1-6岁儿童易感。2、2019年苏州地区出现腺病毒感染小流行,每年春、夏季是高峰期。3、ADV感染3/4左右存在混合感染,以细菌最为常见。第二部分 苏州地区2016-2019年腺病毒肺炎住院儿童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探讨儿童腺病毒肺炎临床特征;比较轻、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腺病毒肺炎的认知,为其诊疗提供依据,尽量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576例确诊腺病毒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将患儿分为轻症组(n=423)和重症组(n=153),对一般情况、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576例腺病毒肺炎患儿中,男女比例1.58:1,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3,P=0.474)。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其中1-6岁为主,且2岁以内患儿更易进展为重症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春、夏、冬季为发病高峰。平均住院时间(8.99±5.38)天,且重症患儿住院时间更长(P<0.001)。就诊时即有发热559例(97.05%)、喘息128例(22.22%)、肺部体征阳性459例(79.69%)且均有咳嗽;51例患儿存在基础疾病,以心肺基础疾病为主,占82.35%(42/51例)。387例(67.19%)患儿出现并发症,以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为主。另外,出现消化道出血、中毒性脑病者各2例,心力衰竭、嗜血细胞综合征者各1例。外周血WBC计数在(1.88-39.34)×109/L 之间,升高者 321 例(55.73%);PLT 计数介于(86-1116)×109/L,升高者198例(34.38%);血红蛋白介于(76-146)g/L,降低者143例(24.83%);CRP升高者409例(71.01%),最高199.98 mg/L;低白蛋白血症者35例(6.98%),最低 23.4 g/L;ALT 或 AST 升高者 80 例(13.89%),ALT 最高 443.1 μ/L、AST最高869.3 μ/L;LDH升高者244例(42.36%),最高2593.7μ/L;心肌酶谱(包括 MB、CKMB、cTnT)升高者 88 例(17.36%);此外,PCT 升高者,占 26.56%(64/241例),最高 32.55 ng/ml;ESR升高者,占 59.46%(88/148 例),最高120 mm/h。腺病毒肺炎患儿中74.13%同时存在其他病原体感染,ADV混合细菌最为常见,占47.74%,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其次为ADV混合MP感染,占36.11%;再次是ADV混合其他病毒感染,占17.88%,以人鼻病毒、人博卡病毒多见;其中ADV合并多重感染占24.13%。均有肺炎表现,以双肺渗出、实变为主;另外,肺气肿205例(35.59%)、肺不张63例(10.94%)、胸腔积液31例(5.38%)、胸膜改变11例(1.91%)、充气不均匀6例(1.04%),马赛克征2例(0.35%)、多发空洞1例(0.17%)。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者共108例,病变部位与影像学改变一致,均为支气管内膜炎症。其中年龄≤2岁、发热时间长、存在基础疾病、出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测外周血PLT、PCT、LDH、ALT、AST、心肌酶谱升高,Hb、白蛋白降低,更易进展为重症腺病毒肺炎(P<0.001)。结论:2岁以下、热程长、存在基础疾病、伴有多系统损害、贫血、低白蛋白血症、降钙素原升高等患儿,进展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可能性较大,应特别关注。

龙婷文[8](2020)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伴肺不张疗效的影响因素》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伴肺不张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纳入的75例MPP伴肺不张患儿根据BAL疗效分为有效组(51例)及无效组(24例),进行单因素及Lasso 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利用ROC曲线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评估BAL治疗时的病程对BAL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BALF淋巴细胞比例更低、多个肺叶不张比例及支气管管腔或开口炎性狭窄比例更高、BAL治疗时的病程及阿奇霉素治疗时的病程更长(P<0.05)。Lasso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AL治疗时的病程(OR=1.23,95%CI 1.071.41)、多个肺叶不张(OR=11.99,95%CI 2.6055.26)、支气管管腔或开口炎性狭窄(OR=5.31,95%CI 1.2422.82)为BAL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示行BAL治疗时的病程>11.5天时提示BAL疗效不佳。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BAL时的病程连续性变化与BAL疗效的关联强度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5)。结论:对于MPP伴肺不张的儿童,早期BAL治疗效果更佳,复张无效可能与多个肺叶不张、支气管管腔或开口炎性狭窄等因素有关。

娄庆,张盛鑫[9](2020)在《儿童腺病毒肺炎并肺不张168例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总结和分析儿童腺病毒肺炎并肺不张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选择2019年3月—8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腺病毒肺炎并肺不张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结果、实验室结果。结果儿童腺病毒肺炎并肺不张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117例,69.64%),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易合并其他感染(102例,60.71%),肺不张部位可累及多个肺段(85例,50.60%),单个肺叶以左肺下叶为主(32例),往往热程较长。结论儿童腺病毒肺炎并肺不张患者2岁以内大多病情较严重,病程长,病变部位累及多个肺叶,易合并感染,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并给予积极治疗。

余思捷,欧姜凤[10](2019)在《儿童慢性肺炎102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儿童慢性肺炎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寻找可能病因,协助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02例首次诊断为慢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肺炎多见于男性患儿,农村多于城市,无明显年龄、季节差异。年龄小于3岁患儿合并基础疾病以先天性气管支气管肺发育畸形常见,≥3岁患儿则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更常见。各年龄段均以细菌感染,尤其是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年龄小于3岁患儿病毒感染率高于大于或等于3岁患儿,支原体感染在小于3岁患儿中并不少见。多数细菌对三代头孢及含酶抑制剂青霉素类抗生素较敏感,耐药率低于31.3%。结论基础疾病及感染是慢性肺炎发生的两大主要因素。年龄3岁及以上与3岁以下患儿合并基础疾病种类不同,感染均以细菌感染为主,首选抗生素为三代头孢或含酶抑制剂青霉素类。

二、35岁以下肺不张53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5岁以下肺不张5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西医诊治现状
        参考文献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认识及研宄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筛选标准
        4 研究方法
        5 疗效评价
        6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分析
        2 临床疗效比较
        3 炎症指标比较
        4 D-二聚体水平比较
        5 免疫指标比较
        6 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改变比较
        7 肺内外并发症情况
    讨论分析
        1 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SMPP毒热闭肺证立题依据
        2 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疗效评价积分量表
    2 SMPP毒热闭肺证病例收集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资料与方法
        1.2.1 临床资料搜集
        1.2.2 PB诊断及分组标准
        1.2.3 病原学检查项目及检出结果判定
        1.2.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临床表现
    2.3 实验室检查
    2.4 影像学检查
    2.5 病原学检测
    2.6 治疗及转归
    2.7 5例经ECMO治疗的PB 患儿及3 例死亡PB 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塑型性支气管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65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
        2.2 年龄分组
    3.统计学方法
    4.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特征及诊断
    参考文献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4)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D64指数与临床常用炎症指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标本采集与检测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临床资料
    2 不同病原组CAP患儿CD64 指数与WBC、Neu%、ESR、D-二聚体、CRP、PCT的比较
    3 不同炎症指标ROC曲线分析
    4 不同病原组CAP患儿CD64 指数与WBC、ESR、CRP、PCT间的相关性分析
    5 不同病情程度组CAP患儿CD64 指数与WBC、Neu%、ESR、D-二聚体、CRP、PCT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5)苏州地区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与坏死性肺炎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苏州地区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材料与方法
        材料
        1、研究对象
        2、主要实验设备及试剂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与非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临床特征及预后比较
    材料与方法
        材料
        1、研究对象
        2、主要实验设备及试剂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新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字表
致谢

(6)苏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塑型性支气管炎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2011-2018年苏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塑型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塑型性支气管炎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附表
致谢

(7)苏州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流行病学及腺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2016-2019年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流行病学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苏州地区2016-2019年腺病毒肺炎住院儿童临床特征分析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儿童腺病毒肺炎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8)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伴肺不张疗效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支气管镜下表现
    2.3 单因素分析MPP伴肺不张患儿BAL疗效的影响因素
    2.4 多因素分析MPP伴肺不张患儿BAL疗效的影响因素
    2.5 ROC曲线分析BAL时的病程对预测BAL疗效的诊断价值
    2.6 BAL时的病程与BAL疗效关联强度的剂量反应分析
    2.7 安全性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儿童腺病毒肺炎并肺不张168例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表现
    2.2 影像学检查结果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
3 讨论

(10)儿童慢性肺炎10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标本采集及检测
        1.2.1.1痰标本
        1.2.1.2灌洗液标本
        1.2.1.3血标本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临床表现
    2.3 基础疾病
    2.4 血清学检查
    2.5病原学分布
    2.6 细菌分布及药敏检测结果
    2.7 影像学表现
    2.8 治疗及转归
3 讨论

四、35岁以下肺不张53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研究[D]. 侯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分析[D]. 宋玭.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65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分析[D]. 邹贝贝.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4]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D64指数与临床常用炎症指标的研究[D]. 刘晓萌. 青岛大学, 2020(01)
  • [5]苏州地区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与坏死性肺炎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D]. 杨蓓蕾. 苏州大学, 2020(02)
  • [6]苏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塑型性支气管炎危险因素分析[D]. 王增成. 苏州大学, 2020(02)
  • [7]苏州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流行病学及腺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分析[D]. 杜培培. 苏州大学, 2020(02)
  • [8]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伴肺不张疗效的影响因素[D]. 龙婷文.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9]儿童腺病毒肺炎并肺不张168例临床特点分析[J]. 娄庆,张盛鑫. 基层医学论坛, 2020(10)
  • [10]儿童慢性肺炎102例临床分析[J]. 余思捷,欧姜凤. 现代医药卫生, 2019(12)

标签:;  ;  ;  ;  ;  

35岁以下肺不张53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