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颌骨测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其相关性分析

中国下颌骨测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其相关性分析

一、国人下颌骨的测量及其相关分析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朝杰[1](2020)在《拔除埋伏上颌第三磨牙前后上颌结节骨量的对照观察》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正畸临床工作中推磨牙远移一直以来是开辟牙间隙和改善II类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上颌牙列的后退不仅要考虑到上颌结节矢状方向的大小,还要考虑上颌结节的高度、宽度以及第三磨牙对于上颌结节的影响。一些学者研究表明,在有上颌第三磨牙的患者中,建议拔除上颌第三磨牙,拔除的部位可以为远移磨牙留出空间,并且拔牙后所产生的牙槽骨改建进程加快的现象和局部骨密度降低的现象有助于磨牙的远移。那么,在临床中上颌埋伏第三磨牙拔除后,上颌结节的骨量将会如何变化呢?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讨埋伏上颌第三磨牙拔除前后上颌结节骨量的变化,采用CT的测量和分析对上颌结节的三维形态进行描述,通过拔牙前后的CT对照研究评估拔除埋伏上颌第三磨牙对上颌结节骨量的影响,通过拔牙过程中的不同处理方式评估拔除埋伏上颌第三磨牙对骨量保存的影响。收集2018年1月-2019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治疗、一侧或两侧上颌第三磨牙埋伏阻生并且需要上颌磨牙后退的患者20例。所有患者同意将其影像学资料用于临床科研研究。在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植入支抗钉,在拔除第三磨牙前与拔除后三个月两个时间点拍摄CT影像,测量不同层面上颌结节的长度、宽度、高度,描述上颌结节的解剖结构;对拔牙前后同一层面CT数据做对比,测量骨量吸收变化,评估拔除埋伏上颌第三磨牙对上颌结节骨量的影响方法;在拔牙中把去除上颌第三磨牙颊侧骨片和不去颊侧骨片的相同层面的CT数据分为两组,每组内分为不同层面,对每组的不同层面进行组间比较,评估拔除上颌第三磨牙过程中去除颊侧骨片对上颌结节骨量和对骨量保存的影响。使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拔牙前上颌结节长度L2、L4、L6平面的平均值分别为22.10mm、24.70mm、26.97mm(方差分析,p<0.05);高度H2、H4、H6的平均值为8.80mm、8.59mm、6.88mm(方差分析,H2、H4平面p>0.05;H2、H6与H4、H6平面差异明显,p<0.05);宽度W2、W4、W6的平均值为11.57mm、9.12mm、7.77mm(方差分析,p<0.05)。2.拔牙前后不同层面的自身对照结果显示:上颌结节L2、L4、L6层面长度的变化值△l2、△l4、△l6分别是-1.34±0.80mm、-1.23±0.65mm、-0.85±0.24mm(t检验,p<0.05);H2、H4、H6层面高度的变化值△h2、△h4、△h6分别是-0.52±0.32mm、-0.71±0.37mm、-1.00±0.29mm(t检验,p<0.05);W2、W4、W6层面宽度的变化值△w2、△w4、△w6分别是-1.11±0.44mm、-1.17±0.36mm、-1.74±0.59mm(t检验,p<0.05)。3.上颌埋伏第三磨牙拔除术中,从拔牙牙数来看,15个(15/35)拔牙位点未保留颊侧骨片。在保留颊侧骨片L2、L4、L6层面长度的改变分别为-1.14±0.91mm、-1.12±0.57mm、-0.79±0.31mm,未保留颊侧骨片的改变分别为-1.54±0.66mm、-1.34±0.73mm、-0.91±0.11mm(t检验,L2、L4、L6三层面的组间比较的p均>0.05);保留颊侧骨片高度H2、H4、H6的变化值分别是-0.34±0.25mm、-0.50±0.30mm、-1.01±0.27mm,未保留颊侧骨片的改变分别为-0.70±0.30mm、-0.92±0.31mm、-1.00±0.32mm(t检验,H2、H4的p<0.05,其余组间p>0.05);保留颊侧骨片宽度W2、W4、W6的变化值分别是-0.90±0.35mm、-0.97±0.36mm、-1.66±0.77mm,未保留颊侧骨片改变分别是-1.33±0.44mm、-1.37±0.23mm、-1.82±0.35mm(t检验,W2、W4的p<0.05,其余组间p>0.05)。保留颊侧骨片能安全后退至W2、W4、W6平面的例数为17(85%,95%CI:67.85-100%)、15(75%,95%CI:54.21-95.79%)、7(35%,95%CI:12.1-57.9%),未保留的例数分别为7(46.7%,95%CI:18.07-75.26%)、6(40.0%,95%CI:11.92-68.08%)、5(33.3%,95%CI:6.31-31.48%),经卡方检验,W2、W4平面p<0.05。结论本临床实验研究埋伏上颌第三磨牙拔除前后上颌结节骨量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1)上颌结节的高度和宽度随远离第二磨牙逐步减小,长度随远离CEJ平面逐步增大。(2)拔牙后上颌结节的长度、宽度、高度均小于拔牙前。(3)保留颊侧骨片的拔牙方式有助于拔牙后上颌结节宽度和高度的保留,且保留颊侧骨片能安全后退4mm的比例可达到75%,而不保留颊侧骨片能安全后退4mm的比例为40%。

王伟[2](2019)在《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和中原汉族成人下颌部测量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人体形态学对人体特征、历史演变和自然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其研究方法涉及众多学科,人体测量学是其基本方法之一。人体测量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特征的学科,通过测量体表数据,建立数据库,从而为人体形态相关专业,如法医学、人类学、模具和服装设计以及整形美容医学等提供基础数据。整形美容外科的发展和人的审美相关,而人体测量学可以量化审美标准,所以人体测量学可以促进整形美容外科发展。整形美容外科研究的重心是面部形态,目前对于面部形态的测量研究主要集中在眼、耳、鼻等部位,下颌部的测量研究较少,而下颌是面部的基底,其形态结构直接决定了面部形态,如下颌角肥大、颏部前凸或后缩、外伤后局部畸形以及先天发育异常会影响面部美观。在整形美容实践过程中,运用科学、简便的方法测量和分析人体下颌部数据,可以协助建立相应的人体数据库,并且对整形美容外科下颌相关手术的术前设计、手术操作以及术后预测有指导意义。对比研究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和中原汉族成人之间下颌形态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探究下颌部测量指标和面部各测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比较直接测量法和三维扫描测量在下颌部不同指标测量的实用性,不仅可以丰富人类测量数据库,为不同种族人群下颌部施术提供数据支持、术中指导及术后疗效的预测评判,也为种族之间形态差异的进一步基因研究打下基础。方法测量定点和项目测量定点包括发缘点、鼻根点、额颞点、鼻下点、鼻尖点、口裂点、上唇中点、下唇中点、口角点、颏上点、颏前点、颏下点、下颌角点、瞳孔点、耳下附着点、颧弓下点、颈颏点。测量项目包括身高、体重、额最小宽、面宽、两下颌角间宽、口裂宽、容貌面高、形态面高、上唇高、唇高、下颌体长、下颌支长、侧面宽、下颌曲线长、下颌角、两下颌体角、颈颏角。直接测量法采用直脚规、弯脚规对直线指标进行测量;采用数显角度尺和美容测量规对角度指标进行测量;采用皮尺对曲线指标进行测量。三维扫描测量法采用手持式多功能高精度彩色三维扫描仪EinScan-Pro进行3D扫描,获得人体头面部三维数据,利用图形处理软件proeWildfire 5.0进行3D文件的加工和测量。数据处理数据录入应用的是Excel 2016,数据分析应用的是SPSS 21.0,其中多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分析应用的是方差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分析应用的是独立样本的T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应用的是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1.直接测量法显示中原汉族正常成人身高、体重、额最小宽、面宽、两下颌角间宽、口裂宽、容貌面高、形态面高、上唇高、唇高、下颌体长、下颌支长、侧面宽、下颌曲线长、下颌角、两下颌体角、颈颏角的结果(?±)分别为(166.7±8.2)cm、(65.3±13.3)Kg、(110.2±9.4)mm、(150.5±11)mm、(123.9±8.5)mm、(54.2±3.4)mm、(184.8±10.8)mm、(117.1±12)mm、(26.9±4)mm、(20.4±4)mm、(108.8±11.5)mm、(49.5±9)mm、(57.3±4.7)mm、(248.4±16.5)mm、(124.2±5.5)度、(71.7±6.6)度、(134.2±16.8)度,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正常成人相应结果为(169±7.1)cm、(66.9±7.4)Kg、(105.8±8)mm、(144±7.9)mm、(121.6±9.3)mm、(47.4±1.7)mm、(191.2±7.8)mm、(122.1±7.8)mm、(22.4±2.2)mm、(17.6±1.8)mm、(124.3±15.1)mm、(55.2±6.2)mm、(63.7±7.2)mm、(268.8±19.2)mm、(128.6±6.6)度、(60.8±4.8)度、(139.1±10.6)度。2.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和中原汉族成人之间,年龄、体重、额最小宽、面宽、两下颌角间宽和口裂宽没有明显差异,身高、容貌面高、形态面高、唇高、上唇高、下颌支长、下颌体长、侧面宽、下颌曲线长、下颌角和颈颏角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青年和中青年的测量数据差异比较显着的是下颌体长、下颌支长、下颌曲线长和两下颌体角;中年和中老年的差异比较显着的是容貌面高、形态面高、上唇高、唇高、下颌曲线长和下颌体角。3.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和中原汉族的同一种族之间,下颌角和年龄具有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下颌角呈现出先变小后趋于稳定,然后又逐渐上升的趋势,下颌角和BMI不具有相关性。两下颌体角和面型、下颌体长、两下颌角间宽具有相关性,随着两下颌体角的增大,下颌支长减小而两下颌角间宽逐渐增大。两下颌角间宽和额最小宽、面宽、下颌体长、下颌曲线长呈正相关。颈颏角和BMI呈正相关。4.三维扫描数据和直接测量数据统计结果基本一致,两下颌体角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维扫描数据测得下颌曲线曲率男性均值为3.12,范围为2.11-3.96,女性均值为6.01,范围为4.31-6.17。颏部曲线曲率男性均值为5.65,范围为4.31-6.85,女性均值为6.50,范围为4.04-7.41。结论1.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和中原汉族成人的下颌部测量指标存在差异。横向测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纵向测量指标容貌面高、形态面高、上唇高、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成人两下颌角间宽和下颌曲线较中原汉族成人长,两下颌体角较中原汉族成人小,这可能和种族差异有关。3.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和中原汉族的同一种族之间,下颌角和年龄相关,和BMI不具有相关性,下颌角的大小不能体现一个人的肥胖程度,随着BMI的增加,颈颏角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两下颌体角和下颌体长呈负相关,和两下颌角间宽呈正相关。下颌部曲率的大小和性别有关,统计结果显示女性大于男性。4.三维扫描测量法和直接测量法在线性指标测量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角度指标两下颌体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维扫描测量法通过对曲率的测量可以评价下颌曲线和颏部曲线的弯曲层度,指导临床整形美容手术的术前设计和术后效果评估。

曾昱[3](2019)在《SPECT双探头对向平面显像在腮腺功能测定及头部偏转校正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在SPECT唾液腺显像中分别进行前、后位图像采集获得腮腺功能参数的差异;并探讨对向双探头平面采集所获得计数值的共轭计数值在不同头部偏转角度的差异。方法:1、前、后位图像的腮腺功能参数比较:对64名患者应用SPECT进行对向双探头前、后位99TcmO4-唾液腺动态显像(SGS)。勾画腮腺ROI,获得腮腺净计数(CountNet,单位:K count,下同),并计算前、后位腮腺15min摄取率(UR15)及酸刺激后排泌分数(EF),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别比较前后位15min腮腺净计数(CountNet15)、酸刺激前最大净计数值(CountMax)、腮腺UR15及EF。2、头部偏转前后腮腺计数值的共轭计数值(单位:K count,下同)比较:使用99TcmO4-溶液灌注模体内的腮腺部分,在模体轴头部偏转(轴向旋转)角度为0°、2°、4°、6°、8°、-2°、-4°-、6°、-8条件下,行SPECT对向双探头平面采集,勾画双侧腮腺感兴趣区(ROI),分别测量前、后位图像ROI的放射性计数值(前位放射性计数值:IA,后位放射性计数值:IP),并计算腮腺的前、后位放射性计数值的共轭计数值(the Conjugate Count,IC)。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数据。结果:1、前、后位图像中,左侧腮腺的15min净计数值分别为2.46±1.29、2.92±1.70(Z=-3.42,P<0.05),右侧腮腺分别为2.82±1.55、3.06±1.76(Z=-2.25,P<0.05);左侧腮腺酸刺激前最大净计数值分别为2.79±1.50、3.23±1.87(Z=-3.09,P<0.01),右侧腮腺酸刺激前最大净计数值分别为3.20±1.69、3.48±1.92(Z=-2.17,P<0.05)。左侧腮腺UR15分别为1.71%±0.76%、2.74%±1.38%(Z=-6.34,P<0.01),右侧腮腺UR15分别为1.97%±1.01%、2.86%±1.45%(Z=-6.11,P<0.01);左侧腮腺EF分别为74.84%±14.81%、76.61%±15.91%(Z=-3.92,P<0.01),右侧腮腺EF分别为:71.17%±15.34%、71.48%±14.90%(Z=-4.68,P<0.01)。双侧腮腺后位15min净计数值、酸刺激前最大净计数值均高于前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腮腺前位UR15均高于后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腮腺后位EF均低于前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偏转角度为0°、2°、4°、6°、8°、-2°、-4°-、6°、-8°时,腮腺放射性计数值(单位:K count,下同)分别为:0°:左侧(IA=25.96±0.11,IP=25.10±0.13,IC=25.53±0.12),右侧(IA=4.05±0.02,IP=3.27±0.04,IC=3.64±0.02);2°:左侧(IA=24.29±0.36,IP=25.05±0.43,IC=24.66±0.34),右侧(IA=4.45±0.12,IP=3.26±0.07,IC=3.81±0.07);4°:左侧(IA=24.09±0.14,IP=26.47±0.21,IC=25.25±0.17),右侧(IA=4.51±0.14,IP=3.10±0.06,IC=3.74±0.07);6°:左侧(IA=22.66±0.26,IP=27.43±0.20,IC=24.93±0.21),右侧(IA=4.78±0.11,IP=2.85±0.07,IC=3.69±0.07);8°:左侧(IA=21.83±0.14,IP=28.76±0.08,IC=25.06±0.09),右侧(IA=4.83±0.17,IP=2.55±0.06,IC=3.50±0.09);-2°:左侧(IA=26.52±0.64,IP=22.15±0.25,IC=24.24±0.18),右侧(IA=4.13±0.15,IP=3.44±0.04,IC=3.77±0.08);-4°:左侧(IA=28.23±0.21,IP=21.11±0.16,IC=24.42±0.18),右侧(IA=3.69±0.08,IP=3.24±0.88,IC=3.46±0.06);-6°:左侧(IA=29.59±0.20,IP=19.45±0.19,IC=23.99±0.18),右侧(IA=3.67±0.04,IP=3.55±0.04,IC=3.61±0.03);-8°:左侧(IA=29.75±0.38,IP=18.07±0.15,IC=23.18±0.23),右侧(IA=3.49±0.14,IP=3.52±0.02,IC=3.50±0.07);比较双侧腮腺偏转前、后的IC无统计学差异(P≥0.05/10)。结论:1、前、后位采集腮腺动态显像所获得的摄取及排泌参数间有显着性差异,差异可能是下颌支的骨性衰减所导致。2、头部偏转角度在-8°至8°内,双探头SPECT扫描可避免头部偏转对腮腺放射性计数值测量的影响。

李华民[4](2018)在《三维重建与3D打印技术在法洛四联症诊疗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三维重建与3D打印技术早期主要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及某些简单材料的批量生产等,而其应用于医学领域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有研究人员利用CT制作出能显示完整头盖骨内部解剖结构的模型,代表了医学3D打印时代的开始。而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三维重建与3D打印在医疗器械、体外医学器官模型及人体组织器官的替代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应用,3D模型的临床应用更因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莫大的帮助而深受医务工作者的喜爱。目的依据患儿术前CT数据打印出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儿等比例病理模型,探讨三维重建与3D打印技术在小儿法洛四联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法洛四联症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视角。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的法洛四联症患儿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岁2个月3岁6月,平均年龄为2岁4个月,体重在712 kg之间,平均体重约为9.5±2.6 kg。术前患儿均有气促、紫绀史及杵状指等症状。20例患儿中合并房间隔缺损者5例。20例法洛四联症患儿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室间隔缺损位置及大小、主动脉骑跨程度、有无合并畸形、有无侧支循环、冠状动脉畸形等情况,对完善以上检查者行增强256CT心脏影像学检查。设备由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提供,型号为荷兰Philips Brilliance iCT,层厚0.45mm,获得256CT连续断层平扫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图像数据,之后将得到的DICOM图像数据导入Mimics19.0软件(比利时Materialise公司医用),对图像进行优化处理,以减少因256CT、呼吸运动及心脏跳动等因素产生的阴影、斑点。而后依据256CT成像原理确定心脏造影剂、心肌、脂肪的阈值范围,并标示。通过医用Mimics软件的再利用区域生长和动态区域生长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分割,经Mimics软件编辑蒙面,用编辑指令进行分割,在保留正常结构同异常部位的同时分离内部造影剂,最终得到与20例患儿心脏及病变一致的数据模型,最后在三维重建数据模型基础上利用美国3DP Unlimited X1000工业打印机打印出1:1的3D实体模型。20例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低温及体外循环等过程下暴露心脏,观察心脏外部结构并同三维实体模型对比;在显露心脏内部结构后,测量室间隔缺损大小,记录数据,完成手术。收集20例患儿术前关于主动脉骑跨程度、有无冠脉畸形、侧枝循环情况及室间隔缺损大小的超声报告,并与三维实体模型和术中真实情况对比。结果20例患儿均获得了理想的三维实体模型,重建模型与术中所见心脏病变和大小一致,其中3例与术前彩超诊断不符,为右室双出口;1例合并冠状动脉畸形、2例显示侧支循环术前彩超均未提示;3D打印组室间隔缺损直径[(10.98±1.56)mm],术前彩超组室间隔缺损直径为[(9.28±1.66)mm],术中组室间隔缺损直径为[(11.24±1.45)mm],3D打印组与心脏彩超组比较,P<0.05,与术中观察组比较,P>0.05;且形态上对其他血管畸形显示更准确。20例患儿均按术前通过三维实体模型采取的手术方式与手术预演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复查未出现右室流出道狭窄改变、瓣膜关闭不全、补片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结论1.三维重建与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病变器官的三维实体模型,包含心腔内部结构、房室壁厚度及各个血管的解剖位置与结构关系,可以提供直观的、精确的数据和结构信息,便于术前沟通及医学教学等;2.三维重建与3D打印技术对法洛四联症等复杂心血管疾病诊疗明显优于心脏彩超,有助于规划手术方式,降低手术时间及误诊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游远榕[5](2017)在《应用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矫正半侧颜面短小畸形颧骨不对称的数字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分析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中骨块移动与截骨线及截骨面方向的关系,分析如何通过截骨线(面)的合理设计减少术后面部下垂及骨不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手术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2.分析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双侧颧骨颧弓不对称的特点,对其颧骨颧弓发育不良的特征进行分型并行CT测量比较两侧差异,为临床治疗其不对称的手术设计提供参考。3.回顾性分析应用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改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颧骨不对称的手术效果,评价手术后颧面部对称性的改善程度及应用颧突点变化描述手术效果的可行性。方法1.通过将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中骨表面的截骨线投影至冠状面后调整截骨线不同倾斜角度建立四个模型,分析各模型截骨后骨块移动差异。通过CT三维重建设计不同截骨面方向,模拟骨块移动后分析颧骨复合体移动与截骨面方向关系,观察骨块移动后的骨质接触情况。2.通过重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头颅三维CT图像,观察颧骨颧弓形态特点并根据其特点提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颧骨颧弓发育不良的三度五分法。分析颧骨颧弓发育不良各分型与下颌骨发育不良Pruzansky分型关系。结合CT断层图像及三维重建图像提出针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颧骨颧弓测量的坐标系建立及颧突点定位方法,测量分析双侧颧骨突度、宽度、高低位置等差异,并比较本研究所采用方法定位颧突点与前人文献方法定位颧突点差异。3.对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就诊我中心并行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改善颧骨不对称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手术前后CT断层图像及三维重建图像测量分析颧骨各测量指标手术前后差异。应用三维配准法观察手术前后两侧颧骨对称度差异。比较手术前骨性颧突点与软组织颧突点距各平面距离分析两者位置关系,比较手术前后骨组织颧突点位置变化与软组织颧突点位置变化,分析两者关系。结果1.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几何学分析示颧骨复合体下移的量与颧骨内收量及长臂截骨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呈正相关,颧骨复合体内收的量与颧骨截除骨块宽度有关但并不一定完全相等。CT三维重建模拟两个不同倾斜角度长臂截骨面截骨后骨块移动分析示颧骨复合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距离有统计学差异,长臂截骨面越向下倾斜则骨块向下移动距离越大。CT三维重建模拟五个不同倾斜角度短臂截骨面截骨后骨块移动分析示在颧骨前表面截骨宽度相等的条件下,不同内侧短臂截骨面方向模型之间颧骨复合体各方向移动距离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骨块移动后内侧骨面的接触情况示截除骨块呈现前宽后窄倒梯形时可能实现骨块完全接触。2.85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颧骨颧弓发育不良形态三度五分法分型与下颌骨发育不良Pruzansky分型无绝对对应关系。84例患者两侧测量结果配对t检验示SOZ-O、SOZ-X、SOZ-Y、SOZ-FP、zy-Y、zy-FP、FMSM/zy-Y 等七项指标两侧有统计学差异,而FMSM两侧无统计学差异。颧骨颧弓发育不良各分型患者颧骨颧弓两侧测量结果配对t检验示IIA型患者zy-Y及FMSM/zy-Y两侧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采用方法与前人方法所定位颧突点至各平面距离配对t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3.23例行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手术前后骨性颧突点至各平面测量参数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手术后两侧颧骨前外侧对称性较术前增加,手术前后颧弓点位置变化不大,手术后面宽对称性改善有限。软组织颧突点与骨组织颧突点至各平面距离不一致,手术前后软组织颧突点位置变化与骨组织颧突点至各平面距离变化不完全一致。结论1.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中长臂截骨线或面越倾斜则术后颧骨复合体下移的量越大,继而导致术后面部下垂增加。短臂截骨线或面的方向影响颧骨复合体内收的量,当截除骨块呈前宽后窄时可能达到内侧骨面完全接触,有利于骨质愈合,减少术后骨不连的发生。2.本研究采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头面部测量坐标系设定及颧突点定位方法准确性及重复性好。本研究采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颧骨颧弓发育不良分度分型方法简单易用,但临床实用性有待验证。大部分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患侧颧骨突度小于健侧、颧突点位置高于健侧、患侧面宽小于健侧,但亦存在患侧颧骨较健侧突出的特例,手术方案选择时应予注意。3.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可有效改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颧骨前外侧对称性,该手术对面宽改善有限,针对健侧面宽大于患侧的患者可同时施行颧弓截骨内收术。术后原骨性颧突点内收后移,新的骨性颧突点位于长臂截骨线上方。颧突点位置变化与颧骨复合体移动不一致,以手术前后骨组织颧突点位置变化评估手术效果的方法准确性值得商榷。

李洁[6](2014)在《陕西地区出土6000年来人下颌骨形态演化的研究》文中认为引言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几百万年的缓慢历程,在早期阶段,因为缺乏必要的技能和工具,捕杀猎物主要靠颌骨和牙齿,使得咀嚼器官十分强壮。6000年前初级农业、畜牧业的相继出现,使生存条件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类的咀嚼器官也逐渐退化。因此,对这一时期以来咀嚼器官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更有利于了解人体生理结构变化及生长发育特点。而下颌骨作为人体咀嚼器官中的唯一能动骨,其特殊的结构及功能使其演变更为明显。但因下颌骨骨质较疏松,且存在多处薄弱点如下颌联合处、髁突颈部等,导致下颌骨易于被损坏,故关于下颌骨形态学方面的纵向研究甚少。本实验收集陕西地区出土6000年前半坡人、2000年前战国至秦时期人及现代人下颌骨标本,进行形态学测量和观测并纵向对比研究,探讨陕西地区6000年来人下颌骨演化趋势。材料本研究分别选取陕西西安出土新石器时代遗址人下颌骨,距今约6000年,共95例,男性44例,女性50例;陕西临潼区出土战国至秦时期平民遗址人下颌骨,距今约2000年,共63例,男性30例,女性32例;保存于第四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现代人下颌骨,共71例,男性42例,女性29例。方法根据《人体测量手册》(1985,邵象清)、《人体骨骼测量方法》(1995,吴汝康,吴新智),以及《体质人类学》(2004,朱泓)中所述下颌骨测量方法及标准,分别对本实验三个年代人组下颌骨标本各项指标进行精确测量。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分别报告了6000年前人组、2000年前人组以及现代人组下颌骨各项测量项目及观测项目结果。2.通过对三个年代人组下颌骨测量结果对比研究看到:测量项目:陕西地区6000年来人下颌骨整体上呈现缩小趋势。长度方面:髁颏长、下颌体长逐渐变短;宽度方面:颏孔间宽、髁突间宽、下颌角间宽、下颌支宽变小;高度方面:除下颌支高Ⅰ外,颏孔处下颌体高、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间下颌体高均变小;髁突前后径、内外径尺寸变小。即下颌骨体部长度变短,高度变小,厚度变薄;双侧下颌升支间宽度变小,下颌支宽度变小,而下颌支整体高度以及下颌孔垂直向位置高度变化不明显。观测项目:①6000年来,各年代间髁突形态分布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随着年代的由远及近,C型髁突、D型髁突逐渐增多,A型髁突、B型髁突逐渐减少。②各年代间正常型髁突与异常型髁突分布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现代人组异常型髁突与6000年前人组、2000年前人组相比明显增多。③双侧髁突形态对称性各年代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陕西地区6000年来人下颌骨呈缩小趋势,下颌骨体部三维形态变化较下颌骨升支部变化明显,长度和宽度的变化较高度变化明显。2.陕西地区6000年来人下颌骨髁突形态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性,随着年代的由远及近,C型髁突、D型髁突逐渐增多,A型髁突、B型髁突逐渐减少;异常型髁突明显增多,正常型髁突明显减少。

邱爽[7](2013)在《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的数字化分析与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近20年,但对于这一术式的研究却非常少。本课题旨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探索性研究:1.分别对三维CT影像以及颧弓位X线影像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前后颅面骨性结构的变化;2.建立关于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该术式在生物力学方面的特点;3.评估患者术后颧面部的感觉功能受到影响的程度;4.对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所涉及的颧面孔相关神经、血供进行解剖学研究,探讨颧面部相关神经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1.分别对24例接受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患者术前与术后的CT数据,运用三维选点法、三维配准法进行测量和分析,采取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分析手术前后患者颅面结构的变化情况。2.根据头影测量学的原则,设计、研制颧弓位头影测量定位摄影椅,辅助患者拍摄颧弓位X线片时摆放体位。3.分别对17例患者术前与术后的颧弓位X线影像进行头影测量和数字图像处理,分析手术前后患者颅面结构的变化情况。4.选取高颧骨患者男女各1例,采集术前CT数据,通过三维重建、手术模拟、划分网格、材料赋值等步骤,建立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术中为形成颧弓根部的青枝骨折而对颧骨颧弓进行按压,通过有限元分析法研究颧骨颧弓的形变、应力分布特点。5.通过对34例患者术前与术后10天颧面部感觉进行测量和调查,采取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评估患者颧面部感觉功能的变化。6.分别以26例干性颅骨标本及6例新鲜头颅标本,分别对颧面孔分布特点、颧面神经、颧颞神经、眶下神经、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以及颧面动脉等与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相关的结构的分布、走行进行解剖研究。研究结果:1.使用三维选点法测量发现: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后5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分别是:前面宽(zp-zp)、颧突点与颧弓点间弧长的中点间距(mpy-mpy)、颧突距(po-zp)、颧突角(∠n-zp-po)、前面宽指数(zp-zp/ft-ft)。2.使用三维配准法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手术区域骨性结构变化呈现一共同趋势:颧颌缝的外侧存在一较小区域差值最大;以该区域为圆心,差值变化向外上方逐渐减小;至A区(颧弓根部区域),差值逐渐减小至公差范围。3.使用颧弓位X线片头影测量发现: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前后5对测量项目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分别是:颧骨体最前点到X轴的距离(3-X)、颧突点到X轴的距离(4-X)、颧突点到Y轴的距离(4-Y)、颧突点与颧弓点弧长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5-Y)、颧突根角:颧突点与颧弓根点的连线和X轴的夹角(∠4-7-X)4.通过对手术前后的颧弓位二维影像的图像处理分析显示,所有接受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患者,配准术前与术后的颧弓位影像显示出颧骨颧弓共同的内收、降低的变化趋势:该变量一般从颧弓的中部开始,向前方逐渐增大,至颧突区其变化量达到最大,再向前方则逐渐减小。术后颧骨颧弓的轮廓线的较之术前更趋于平滑,其弯曲的程度减小。5.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利用三维的CT数据合成了较为清晰的二维颧弓位X线影像。对两种颧弓位影像,用同样头影测量方法所得到的测量数据明显无统计学差异。6.建立了2个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形变分析显示:颧骨颧弓向内发生形变位移,从颧弓根部至颧骨的前份位移量逐渐增大,颧骨截骨端顶点是位移量最大。应力分析显示:在颧弓的根部出现一个单一独立的应力明显集中区域。7.术前与术后10天的测量评估,未发现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后患者颧面部感觉有明显变化。8.面神经、眶下神经、颧颞神经与颧面神经之间关系密切,相邻的神经之间存在交通支。9.颧面动脉骨外段分为深、浅两支:深支在骨膜上紧贴,沿颧弓向后方走行,浅支则一直与颧面神经的各分支紧密伴行。10.国人的颧面动脉、颧颞动脉的来源是上颌动脉的颞深动脉前支。结论1.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前后骨性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颧骨体的突度、宽度变化最为明显,颧弓前中部明显内收、宽度降低,但颧弓的根部保持稳定,其宽度无明显改变。2.颧弓位X线头影测量和图像分析方法,满足常规类型的颧骨美容手术的临床诊疗、随访的一般需要。3.颧骨“L”型降低截骨术中,对颧骨颧弓的按压能够在颧弓根部产生一个单一的应力集中区域,从而使颧弓根部发生青枝骨折,致使颧骨、颧弓发生向内的形变。4.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通常不会对患者颧面部感觉造成明显影响。5.颧面神经与眶下神经、颧颞神经、面神经之间存在复杂的交通、相邻关系,它们在代偿颧面神经功能中可能均有作用。面神经在颧面区、眶下区感觉功能有重要意义。

李立峰[8](2010)在《MSCT测量成人下颌骨舌下腺窝形态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多层螺旋CT (MSCT)扫描成人下颌骨舌下腺窝解剖结构,在MSCT图像上对下颌骨舌下腺窝倒凹的形态进行观察、分类,并对骨倒凹最深点到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进行测量分析,同时在离体成人下颌骨标本上对下颌骨舌下腺窝的位置分布范围进行观察。并根据上述实验获得的数据,建立测量指标分侧和分性别的正常值和界限值,并寻求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规律,为临床实践中在下颌后牙区进行牙种植手术时提供参考。材料方法本实验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干下颌骨标本60例,均为成人,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所有标本牙列缺损不超过4牙位,连续缺牙不超过2牙位。60例离体成人下颌骨标本:①观察舌下腺窝的位置分布范围,②通过MSCT冠状位扫描,在MSCT图像上对倒凹的形态进行分类,在MSCT图像上舌下腺窝倒凹左右两侧清晰可见归为Ⅰ类,左侧可见右侧不可见归为Ⅱ类,右侧可见左侧不可见归为Ⅲ类,左右两侧均不可见归为Ⅳ类。③测量双侧舌下腺窝骨倒凹最深点到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每侧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采用SAS9.1统计软件对所测各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统计左右侧和不同性别间的正常值和界限值,并依次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①60例下颌骨标本中,Ⅰ类:左右侧舌下腺窝为一明显不规则骨组织凹陷38例(63.3%),范围分布第一前磨牙至第三磨牙;Ⅱ类:左侧可见明显不规则骨组织凹陷,右侧无明显舌下腺窝骨组织凹陷2例(3.3%);Ⅲ类:右侧可见明显不规则骨组织凹陷,左侧无明显舌下腺窝骨组织凹陷3例(5%);Ⅳ类:左右两侧无明显舌下腺窝骨组织凹陷1例(28.3%),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区舌侧下颌体呈圆弧形或平直。②下颌骨舌下腺窝骨倒凹最深点集中在第二前磨牙或第一磨牙的根尖下方。③60例120侧下颌骨舌下腺窝骨倒凹最深点至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的测量数据呈偏态分布。全部样本左侧P50 12.57mm、Q13.67mm,右侧P50 13.67mm、Q14.88mm;男性左侧P50 11.07mm、Q14.67mm,右侧P50 13.43mm, Q14.30mm;女性左侧P50 12.87mm、Q2.43mm;右侧P50 13.87mm、Q3.0mm;(因测量数据呈偏态分布,所以不采用X±s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X)和离散趋势(s),以百分位数描述数据特征。P50表示中位数,其中P50中位数表示集中趋势(相当于X)。四分位数间距Q(=P75-P25)表示离散趋势(相当于s))。其无论是左侧、还是右侧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即同侧性别间无差异;而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左侧与右侧之间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并且均是左侧低于右侧。结论:本研究通过MSCT对成人下颌骨舌下腺窝解剖结构的扫描,测量了在MSCT图像上下颌骨舌下腺窝倒凹的形态,骨倒凹最深点至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观察了离体成人下颌骨标本的舌下腺窝的位置分布范围。临床在下领后牙区进行牙种植手术时,应考虑舌下腺窝的解剖特点,选择适宜的种植体及植入方向,深度。临床在下颌后牙区进行牙种植手术时,若发现舌下腺窝呈明显骨凹陷时,种植体长度应小于10mm,建议用大直径锥形种植体,并适当调整植入轴向。因下颌骨舌下腺窝在人群中解剖结构变异较大,建议在下领后牙区进行牙种植手术时应进行MSCT检查,以便对此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分析。

孙卫东[9](201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趾外翻生物力学机制的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背景拇外翻是常见足部畸形,发病率约为10%,占足踝门诊病人数量一半以上。主要表现为足部红肿疼痛、行走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拇外翻治疗已有200多种术式,存在损伤大、并发症多、疗效差的缺点。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趾外翻畸形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合并症少、疗效确定等优点。十多年来经过导师的不断完善、创新与发展,已经形成了规范化的诊疗体系。目前该方法已治疗2万多例拇外翻患者,其优良率达98.5%。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方法技术要点为:①微创技术在中医足踝外科的应用;②采用第1跖骨头颈斜行截骨矫正畸形;③中医正骨手法纠正畸形及关节脱位;④依据小夹板纸夹垫原理及“筋束骨”理论,采用“8”字绷带固定截骨端。摒弃西医传统的钢板螺钉内固定和石膏外固定方法,术后患者即能下地负重。此方法一经提出,就受到了部分西医骨科学者的质疑。现代医学认为截骨的愈合需要截骨端间的稳定,截骨复位后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才能达到最佳愈合。人体在负重时足部负荷增大,尤其是在第1跖骨处压力较大。一些骨科医生认为在此处截骨不做内固定,又不制动,会影响截骨端稳定,可能会出现截骨端的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但事实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趾外翻方法,通过十多年的临床应用,并未出现截骨不愈合现象,而且术后发生转移性跖骨痛的患者也少。如何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趾外翻疗法的科学之处,从生物力学角度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趾外翻的机理,证实小夹板纸压垫原理、“筋束骨”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理论的发扬光大具有重大意义。拇外翻第1跖骨在何部位以何角度截骨最科学?截骨后根据小夹板纸压垫原理和“筋束骨”理论而采用“8”字绷带外固定是否稳定?第1跖骨截骨对前足的生物力学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尚需做深入的研究。因此,十分必要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相关生物力学机制进行研究。有限元分析为我们研究足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生物力学情况提供十分有用的工具,它使我们能够全面了解足在不同状态下的应力分布,以及各种治疗措施对足部影响。目前,对拇外翻足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的报导很少,对第1跖骨截骨部位、截骨端稳定性及截骨愈合后足部生物力学变化情况等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趾外翻截骨部位、截骨角度、“8”字绷带外固定的生物力学机制,阐述本疗法作用机理,进一步证实其科学性,已成当务之急。2.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建立拇外翻足有限元模型,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不同截骨角度截骨端位移和应力变化,明确最佳截骨角度。探讨“8”字绷带外固定方式对截骨端稳定和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提高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科学内涵认识,为中西结合治疗拇外翻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实验依据。3.研究内容3.1拇外翻足的有限元模型建立与验证3.1.1材料与方法3.1.1.1足部相关组织材料参数测量45岁女性左小腿-足新鲜标本1具,解剖出拇长屈肌及其肌腱、拇短屈肌内外侧头、拇长伸肌及其肌腱、拇收肌横头及斜头、拇展肌,分别做成试样。测试前将试样进行预加载拉伸,消除试样的载荷蠕变。每个试样重复测量4次,加载速率设为0.0835cm/min。采集强度极限、最大载荷等数据以及载荷-位移曲线。将载荷-位移曲线转换为力-变形曲线,用力除以横截面积,位移除以试件长度,得到应力-应变曲线,拟合曲线中间直线段,得到其弹性模量(E)。3.1.1.2有限元图像数据的获得和存储选取拇趾外翻志愿者,青年女性,年龄28岁,身高168cm,体质量62 kg,其右足HAV角为24°,IM角为13°。足部无其它畸形,无跖骨头下痛性胼胝体,无足部手术和外伤史,无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足部畸形。采用螺旋CT对患足进行扫描,层厚1mm,间隔1mm,扫描从足尖至足后跟,共获得512×512像素CT图像542张,图片以DCIOM格式输出并存储。3.1.1.3拇外翻有限元模型建立利用软件对足部CT图像进行分割和轮廓数据提取处理,辨别软组织、骨皮质、髓腔的界限,获得骨骼边缘轮廓曲线的矢量数据。根据自由曲面实体的建模规则,进行足部骨骼曲面重构,获得足部骨骼的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装配。出于简化模型减少计算量考虑,模型中仅考虑骨骼、软骨、肌腱、足内在肌四种组织材料。把足部三维模型输入有限元软件ANSYS12.0,定义材料特性并对材料参数赋值,进行网格划分,获得有限元模型。3.1.1.4模型载荷的加载和边界约束模拟一个体质量62kg拇外翻患者在双足平衡站立时,足部的受力情况;以及足跟在抬起趾背伸30°和70°时,第1跖骨应力分布和变化情况。设足底压力、跟腱力和足底摩擦力为作用载荷。支撑结构上表面和足底表面的相互作用定义为接触关系,摩擦系数为0.6。根据载荷和地面反作用力等效互换原理,以集中力向上通过支撑结构面施加在压力中心处,距骨上表面完全约束,踝关节处在平衡站立时的中立位。3.1.1.5拇外翻足的Foot scan足底压力测试采用比利时RSscan公司生产的Foot scan USB21米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同一患者进行测试。测试前根据受试者的体重对测力板进行校准。分别在静态和动态下测量受试者足底受力情况,观察足底6个区域的静态压力(P)以及动态最大压力(MP)。将测量数值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检验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3.1.2结果1)通过测量和计算共获得了9个样本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长度、宽度、厚度、横截面积、最大载荷、强度极限和弹性模量。为足部有限元建模,提供较为确切的材料参数。2)建立了拇外翻足站立和步态周期站立相不同位置(0°、30°、45°和70°)三维有限元模型7个,模型重建了骨骼、软骨、肌腱、内在肌、皮肤等组织,共有67239个节点,69189个单元。3)有限元模型静态足底应力与Foot scan力板测量对比,两者压力集中部位大体一致,压力在第2、3、5跖骨头部位的数值非常接近。有限元模拟步态周期前足足底最大应力换算值与相应部位力板最大压力测量值比较,变化趋势相似。3.1.3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包括骨骼、肌腱、内在肌和皮肤等组织在内的拇外翻足有限元模型,并对部分材料参数进行了实测,获得了相关数据。通过Foot scan力板测试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可靠性检验,证实有限元模型可靠,基本反映了拇外翻足的实际情况。3.2第1跖骨头颈部不同方向截骨截骨端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3.2.1材料与方法3.2.1.1研究材料建立拇外翻有限元截骨模型,分别模拟截骨线与第1跖骨轴线在矢状面上成300、450、60°、75°、90°、105°、120°角7个截骨方向,共7种工况。3.2.1.2测试方法模拟体质量为62kg拇外翻患者第1跖骨截骨后,拇趾尽量跖屈站立时,不同截骨角度截骨端的应力和位移情况。截骨近端设为固定端,远端设为自由端,断端间设为肉芽组织填充。其它部位的约束同前。单足约承受310N的体重载荷,仅考虑屈拇长肌和屈拇短肌对截骨端的影响,肌力以载荷表示,约为319N,设肌力载荷与第1跖骨长轴平行。截骨端摩擦系数设为0.6。3.2.1.3观测项目观察在相同条件的负荷加载下,7种工况截骨断端边缘节点的最大M应力值(VonMises)和总位移量V值,并进行比较。3.2.2结果1)截骨端总位移从30°逐渐变小,至60°达到最小值,后逐渐增大,截骨角度超过90°后,位移有明显加大的趋势。最大位移发生在120°时,为0.6486mm;最小位移发生在60°时,为0.2833mm。2)截骨端Von Mises应力从30°逐渐增加,至75°达到第一个峰值,后应力走平并有逐渐减小趋势,至105°应力迅速增大。截骨端最大应力出现在120°时,为0.986Mpa;最小应力出现在30°时,为0.212Mpa。3.2.3结论通过有限元模型对第1跖骨矢状面不同角度截骨的模拟和计算,发现60°左右时截骨端最稳定。保持矢状面上从远端背侧到近端跖侧截骨线方向,截骨端才能维持稳定。矢状面上的最佳截骨角度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适当调整,截骨不应采取固定的截骨角度。3.3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外固定方法对第1跖骨截骨端固定作用有限元分析3.3.1材料与方法3.3.1.1研究材料建立拇外翻足第1跖骨颈部截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截骨线在矢状面与跖骨轴线的垂线成10°,水平面与跖骨轴线的垂线成15°,模拟第1、2趾蹼间放置分趾垫“8”字绷带包扎外固定站立时工况。模型各部分的材料特性和材料参数详见前两部分。3.3.1.2测试方法模拟体质量62kg拇外翻患者按要求截骨和固定后,拇趾尽量跖屈站立时,截骨端的应力和位移情况。将截骨近端设为固定端,远端为自由端,断端间设为肉芽组织填充。其它部位的约束同前。分趾垫和“8”字绷带的外固定力,经实验测量为24.84N,将其分解为与趾骨垂直和与第1跖骨平行的两个力,在分析时以载荷的方式表示。其它载荷和设置与前模型相同。3.3.1.3观测项目观测和计算截骨端的最大M应力值(VonMises)和总位移及X、Y、Z轴三个方向的位移情况。3.3.2结果1)截骨端位移情况:X轴上位移为0.261mm;Y轴位移为0.078mm;Z轴位移为-0.167mm;截骨端总位移为0.293mm。截骨端位移主要发生在X轴方向上,其它两个方向位移很小。2)截骨端Von Mises应力值为0.712Mpa,应力主要分布在截骨端的外侧边缘部位。3.3.3结论通过有限元法对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8”字绷带弹性固定的模拟与计算,发现该固定方式可有效减小截骨端位移,应力适中,能促进截骨端以软骨成骨的方式愈合。4.总结1)本研究建立了拇外翻足有限元模型,通过Foot scan力板测试证实有限元模型可靠。2)第1跖骨矢状面截骨角度在60°左右时截骨端最稳定;截骨线方向从远端背侧到近端跖侧截骨端才能维持稳定;最佳截骨角度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适当调整。3)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8”字绷带弹性固定可有效减小截骨端位移,应力适中,截骨端以软骨成骨的方式愈合。该研究通过有限元法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截骨角度的选择和固定方式对截骨端稳定和愈合的影响,从生物力学角度阐释了截骨角度的确定方法,分析了分趾垫“8”字绷带外固定的作用机理,同时对“筋束骨”理论在拇外翻治疗中的作用作了深入的探讨。加深和提高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机理的认识,并证实了其科学内涵,对中西结合治疗拇趾外翻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5.创新点1)建立拇趾外翻足不同方向截骨及“8”字绷带外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为拇外翻手术方法的评价及预后研究开辟新的思路。2)模拟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趾外翻截骨和固定方法,对截骨端应力、位移变化进行有限元分析,从生物力学机制方面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趾外翻的科学性。

刘葳,李涤尘,周丽斌,康利轲,王晓聪[10](2010)在《定制化柔性下颌骨钛替代物的有限元优化分析及动物试验》文中研究表明将骨的应激响应理论应用于定制化柔性下颌骨钛替代物的结构设计研究,旨在向骨替代物内填充骨提供有益于骨改建的应力刺激,促进植骨与受骨的融合、改建。分别建立孔形和回形槽形骨替代物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模型的生物力学特性,探讨比较两者的促进植骨改建能力。开展动物试验,运用核医学方法放射性核素骨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验证其促成骨作用的有限元分析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核医学检测结果相吻合,回形槽形定制化柔性下颌骨钛替代物内植骨代谢活跃,成骨质量高。参考骨应力重建理论设计的定制化柔性下颌骨钛替代物具有明显的促成骨作用。

二、国人下颌骨的测量及其相关分析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人下颌骨的测量及其相关分析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拔除埋伏上颌第三磨牙前后上颌结节骨量的对照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设备与材料
    1.3 实验过程
    1.4 测量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2)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和中原汉族成人下颌部测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对象
    1.1 样本来源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 测量
    2.1 测量方法
    2.2 测量标示的确定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测量结果的字母标示
    3.2 所测数据的描述结果
    3.3 中原汉族和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测量数据的差异性
    3.4 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和中原汉族的同一种族之间测量数据的相关性
    3.5 中原汉族3D扫描数据和直接测量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比较
4 讨论
    4.1 所测数据的描述结果分析
    4.2 中原汉族和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人测量数据之间的差异性
    4.3 中原汉族和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人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4.4 下颌曲率测量原理
    4.5 下颌部曲率分析
    4.6 直接测量法和3D扫描测量法的比较
    4.7 下颌部测量数据在临床上的应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下颌部重要血管神经走行及其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1 个人简历
    2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3)SPECT双探头对向平面显像在腮腺功能测定及头部偏转校正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SPECT双探头前、后位显像分别测量腮腺功能的比较研究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显像剂与仪器
        2.3 图像的采集
        2.4 图像处理与分析
        2.4.1 分析和处理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时间-放射性曲线
        3.2 腮腺15min净计数值及酸刺激前最大净计数
        3.3 功能参数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基于3D打印模体的头部偏转前、后腮腺放射性计数值的比较研究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材料及设备
        2.2 头-颈模体的设计及制作
        2.2.1 获取图像
        2.2.2 建模
        2.2.3 实体打印
        2.3 图像采集
        2.3.1 核素充填
        2.3.2 断层融合
        2.3.3 平面显象图像采集
        2.4 图像处理与分析
        2.5 统计与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三维重建与3D打印技术在法洛四联症诊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三维重建与3D打印技术在法洛四联症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5)应用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矫正半侧颜面短小畸形颧骨不对称的数字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中骨块移动与截骨方向关系的数字化研究
    引言
    第一节 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中骨块移动与截骨线方向关系的几何学分析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第二节 运用CT断层图像及三维重建对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中长臂截骨面方向与骨块移动关系的研究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第三节 运用CT断层图像及三维重建对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中短臂截骨面方向与骨块移动关系的研究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本部分讨论
    本部分研究的不足
    本部分结论
第二部分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双侧颧骨颧弓不对称的CT测量
    引言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本部分研宄的不足
    本部分研究结论
第三部分 应用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矫正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颧骨不对称的数字化分析
    引言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本部分研宄的不足
    本部分研究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颧骨颧弓不对称的手术治疗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图
    附录二: 附表
致谢

(6)陕西地区出土6000年来人下颌骨形态演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一、体质人类学与颌骨测量
    二、下颌骨形态学研究
    三、下颌骨演化的研究
前言
实验一 6000 年前人组下颌骨形态学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2000 年前人组下颌骨形态学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现代人组下颌骨形态学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6000 年来人下颌骨形态演化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五 陕西地区出土 4000 年前人组、3000 年前人组、1000 年前人组下颌骨形态学报告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临床病例报告

(7)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的数字化分析与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运用三维测量评估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前后骨性结构的研究
    引言
    第一节 运用三维选点法对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前后骨性结构的测量研究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第二节 运用三维配准法对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前后骨性结构的测量研究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本部分讨论
    本部分结论
第二部分 运用颧弓位头影测量评估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的探索性研究
    引言
    第一节 颧弓位头影测量定位摄影椅的设计和研制
        研究目的
        设计背景及要求
        设计方案
        实际改进方案
    第二节 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前后的颧弓位头影测量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第三节 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前后的颧弓位二维影像的图像分析探索
        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四节 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前后的颧弓位头影测量准确性的探讨
        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本部分讨论
    本部分结论
第三部分 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引言
    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颧骨“L”型截骨术相关血供与神经分布的解剖学研究
    引言
    第一节 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对颧面部感觉功能的影响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节 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相关神经与血供分布的解剖学研究
        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综述1 颧骨降低术的研究进展
综述2 有限元分析法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发展与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MSCT测量成人下颌骨舌下腺窝形态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下颌骨舌下腺窝形态观察
    3.2 测量和统计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图

(9)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趾外翻生物力学机制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拇外翻足的有模型建立与验证
    1. 足部相关组织材料参数测量实验
        1.1 实验目的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2. 拇外翻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3. 拇外翻足Foot scan足底压力测试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4. 有限元模型与Foot scan数据的比较及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验证
        4.1 有限元模型与Foot scan数据的静态测试比较
        4.2 有限元模型与Foot scan数据的动态测试比较
        4.3 有限元模型有效性验证结论
    5. 讨论
第二部分 第1跖骨头颈部不同截骨方向截骨端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1.3 观测项目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固定方法对截骨端固定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1. 外固定绷带弹性模量的测定
        1.1 材料和方法
        1.2 结果
    2. "8"字绷带与分趾垫外固定系统固定力测试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3. 拇外翻外固定方法对第1跖骨截骨端固定作用有限元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创新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三维有限元分析在足踝疾病的应用进展
    2. 拇趾外翻病因病机中医认识与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10)定制化柔性下颌骨钛替代物的有限元优化分析及动物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下颌骨钛替代物的有限元分析
    1.1 骨替代物促成骨能力的评价方法
    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3 计算结果及讨论
2 99mTc-MDP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评价骨替代物的促成骨作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3 结论

四、国人下颌骨的测量及其相关分析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拔除埋伏上颌第三磨牙前后上颌结节骨量的对照观察[D]. 程朝杰.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2]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和中原汉族成人下颌部测量分析[D]. 王伟. 郑州大学, 2019(07)
  • [3]SPECT双探头对向平面显像在腮腺功能测定及头部偏转校正的应用[D]. 曾昱.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 [4]三维重建与3D打印技术在法洛四联症诊疗中的应用[D]. 李华民. 新乡医学院, 2018(01)
  • [5]应用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矫正半侧颜面短小畸形颧骨不对称的数字化分析[D]. 游远榕.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11)
  • [6]陕西地区出土6000年来人下颌骨形态演化的研究[D]. 李洁. 第四军医大学, 2014(01)
  • [7]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的数字化分析与解剖学研究[D]. 邱爽.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3(11)
  • [8]MSCT测量成人下颌骨舌下腺窝形态及其临床意义[D]. 李立峰. 浙江大学, 2010(03)
  • [9]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趾外翻生物力学机制的有限元分析[D]. 孙卫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11)
  • [10]定制化柔性下颌骨钛替代物的有限元优化分析及动物试验[J]. 刘葳,李涤尘,周丽斌,康利轲,王晓聪. 机械工程学报, 2010(05)

标签:;  ;  ;  

中国下颌骨测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其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