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金沙河流域水土流失基本特征分析

云南省金沙河流域水土流失基本特征分析

一、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基本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婕[1](2021)在《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人工林水分胁迫适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元谋干热河谷区是我国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存在水热矛盾突出、生态修复困难、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缺点。该地区过去开展了以种植桉树、银合欢等生态树种为主的植被修复工程,但较为单一的种植模式难以保证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生态效应有限且缺乏经济效益。本世纪初至今,为构建多样性生态系统,元谋县开展了以“经果林”和“生态林”相结合的植被修复策略,使得全县中高、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在2019年达到97.5%,较1999年增加36.82%,植被恢复取得显着效果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干热气候和水分胁迫仍是制约该地区植被恢复的主要环境因子,如2012年,干热胁迫导致植物大面积凋萎甚至死亡。因此,选择耐旱性能强、种植效益高、环境友好型树种作为该区域的生态修复树种变得尤为迫切。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因为其生长迅速、抗逆性强及含油量高(生物柴油),被认为是可以缓解能源危机的生态修复树种,在我国云南主要分布于海拔500-1930 m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元江河谷地带。但基于气候变化与水量平衡,作为入侵物种的小桐子,种植后是否降低了该地区植物多样性,是否增加了该地区的干旱程度以及其适应干热环境的水分传输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元谋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树种小桐子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元谋干热河谷气候与植被关联的分析,小桐子林地蒸散发、降雨再分配及土壤水分的定位观测,高温与干旱胁迫控制试验,分析小桐子人工林地生态水文过程和小桐子干旱胁迫及适应性机制,研究小桐子能否作为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树种,找寻小桐子的生态修复适宜区,为该区生态修复的树种选择及后继相关研究提供支撑。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采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实测小桐子人工林实际蒸散发,蒸散发变化规律为:平地>坡地,湿季>干季,晴天>雨天。以2020年为例,湿季和干季的降雨量为464.24和45.91 mm,平地和坡地实际蒸散发(ETbowen)为214.04和182.18 mm(湿季),107.9和95.94 mm(干季),湿季降雨能满足小桐子林地对蒸腾、蒸散耗水需求,但干季的实际蒸散发量大于降雨量。(2)基于次降雨事件的连续观测发现,小桐子林冠层对降雨进行再分配,其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截留量分别占比72.48%、4.60%和22.92%,产生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的临界雨量为0.6和4.8 mm,今后可通过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来估算林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特征。元谋干热河谷区年内土壤蓄水量变化分为3个阶段:土壤水分消耗期(10~12月),土壤水分恢复期(6~9月)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1~5月)。此外,干季耗水而湿季蓄水,10~30cm土层蓄水量最大,30~50cm土层蓄水量次之,50~75cm土层单月耗水量最大。研究期内,平地和坡地的土壤蓄水量为39.32和16.58 mm,种植小桐子后起到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3)高温与干旱胁迫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小桐子叶片的光合特性和植物水势,导致小桐子冠层和根系的导水能力减弱,水流阻力增加,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质量的积累受到抑制,但植物为适应干旱胁迫可通过调控水势差来减缓逆境条件下的吸水难度。干旱胁迫是导致液流通量降低的主要因素,在午间高温情况下,液流通量有所下降,形成短暂的“午休”现象以减少水分散失。(4)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种植区植物种类丰富,小桐子群落物种丰度可达7.61,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比桉树人工林、银合欢人工林和稀疏灌草丛高,属于生态环境友好型树种。综合考虑小桐子生长以及乔灌层和草本层植物群落多样性,最适宜小桐子植被恢复的区域:海拔≥1100 m,10°<坡度≤15°范围内;较适宜小桐子植被恢复的区域为海拔≥1100 m,坡度>15°范围内;较不适宜小桐子植被恢复的区域为海拔<1100 m,坡度<10°范围内。小桐子在元谋干热河谷区作为生态友好型树种,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修复生态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抗高温和干旱胁迫能力强,干旱复水后仍能恢复正常的生理和生长活动,可作为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树种。

陈志[2](2020)在《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云南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是国家投入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最多的省份之一。香格里拉位于滇西北高原峡谷区生态脆弱区、现代地表活动试验区、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论文研究目的是基于环境生态学与地质学融合的视角探讨该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并对其进行分区,为国土空间规划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供数据支撑和建议。本研究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现场调研资料,定量揭示了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动态及静态控制因子;分析了4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并结合CA-Markov模型拟合了现有状况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未来情况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采用遥感手段结合现有的气象数据探讨了市域尺度地表温度、湿度的空间分布;分析了过去50年(1961-2010年)及今后30年(2031-2060年)的气温及降水分布特征,获得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动态因子;最后利用模型对现状及未来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地质学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共解译滑坡416个,崩塌179个,泥石流沟262条;并结合既有资料记载,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灾害点规模、灾害特征、险情及诱发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具有区域聚集特征,且沿断层及碎屑岩区域展布,灾害点密度整体呈南部及西北高、东部及中部低、沿河谷及构造带分布的特点。(2)运用雷达比值指数法开展地质灾害的快速提取和灾害监测,与调查结果图相比,总体精度较好,满足快速提取精度要求;运用Sentinel-1 SAR方法在针对地质灾害体的信息提取与监测方面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应有前景宽广;采用该方法对地质灾害信息的识别和提取时效快、效果好,且不受天气因素限制,可为应急救灾和监测提供信息支持。(3)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获取与地质灾害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称之为评价因子。(1)地表温度数据用到了从NASA官网上下载的MODIS传感器的8天合成地表温度产品,经数据预处理、运用空间插值方法后,得到研究区的年平均地表温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2)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负相关关系,结合相关方程计算研究区的土壤湿度,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的气候条件整体上较干旱,其中湿润地区的分布范围约占6%,正常区域占13%,微旱和干旱区域占60%,重旱区域约占12%。植被覆盖度不同,其土壤湿度差异较大。(4)本研究利用1961—2010年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逐日气象格点数据,通过编写程序,运用R软件运行程序,提取出研究区范围内的每个格点数据,利用STARDEX中的FORTRAN子程序计算出极端气候指数,并选取与研究相关的主要极端指数,分析香格里拉市过去(1961-2010年)及将来(2031-2060年)极端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提供气象数据支撑。(5)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表征这一活动的强度及其趋势,利用遥感探讨了近30年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表现出西部、东部及西南部相对较高,中部、东南部及北部覆盖低的特点;运用CA-Mark模型对土地利用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经对过去及现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实际解译的结果进行检验,2019年土地利用模拟的全局Kappa系数为0.794,全局精度85.6%,说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高度一致,CA-Markov模型模拟精度满足应用要求;模型依据过去3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式预测未来2030年土地利用状况,结果显示未来建筑用地和耕地地依旧在增加,但增速均有所放缓。1990-2019年香格里拉市建筑用地平均年增速为5.0%,2020-2030年下降到2.0%。草地地在过去30年的平均年增速为6.8%,未来将会下降到1.0%(2020-2030)。耕地、林地、其他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年均减少速度分别为-1.2%、-0.8%和-0.2%。(6)基于过去(2014年)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根据相关模型评价现状(2019年)及未来(2030年)地质灾害危险性及易发性。2019年研究区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面积分别为1860.83 km2,3008.12 km2,4023.63 km2,2367.47 km2,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金沙江沿岸阶地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低危险区及安全区面积面积分别为125.03 km2、3500.85 km2、6274.13 km2,1359.8 km2,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等危险区域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及北部的东旺乡东旺河及西北部尼西乡汤满河的河谷地带。另外,本文根据相关模型预测了2030年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等级、面积及分布区域。基于对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进行分区的结果,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未来高易发区和危险区仍然存在增加的趋势,地质灾害诱发的静态因子是稳定的,变化的是其动态因子,动态因子主要体现在生态因子上,鉴于香格里拉特殊的生态定位,未来需要从生态系统及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对其进行预防。

陈正发[3](2019)在《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西南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坡耕地是当地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耕地利用存在质量下降、空间破碎化、生态问题频发等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并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战略支点。云南坡耕地具有分布面积广、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季节性干旱频发、土壤质量偏低等特点。科学评价云南坡耕地质量状况,分析土壤侵蚀/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数据采集、GIS空间建模与分析、模型计算等研究方法,在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分析基础上,建立省级尺度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坡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从区域空间尺度探讨土壤侵蚀、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耦合特征;并对区域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建立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体系及集成模式,研究可为云南坡耕地质量建设和水土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云南坡耕地面积为472.55万hm2,占耕地比例69.79%。近35年来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的动态转移过程,但转出与转入总体均衡,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趋势。坡耕地平均坡度为15.62°,78.96%的坡耕地坡度大于8°,>15°坡耕地比例达48.54%。在坡度级演变过程中,不同坡度分级的坡耕地动态度存在“减小→增大→减小”或“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变化过程,<15°坡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坡度>15°坡耕地面积呈减小趋势,>25°坡耕地动态度波动幅度最大。云南坡耕地分布集聚区呈现为4个显着的分布带,近35年坡耕地核密度分布变化较小,大部分区域坡耕地分布处于低密度区(核密度<12),高密度区(核密度>24)面积占比最小。坡耕地时空演变的主导性驱动力是人口和经济增长需求、玉米和小麦为主体的粮食增产需求、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需求,以及农业干旱导致的作物损失,其中人为因素在坡耕地时空演变中处于主导地位。(2)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理论框架,云南坡耕地评价指标体系由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10℃积温、田块规整度、连片度、降雨量、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14个指标构成,以30m×30m栅格(像元)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权重作为指标权重,以加权和法计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对坡耕地质量变化特征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坡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云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不同评价单元SIFI差异显着。坡耕地5种主要土壤类型SIFI大小关系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在>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分别采用等距5等级划分法和10等级划分法对坡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基于5等级划分法,云南坡耕地质量以“中等”、“较高”等级为主;基于10等级划分法,坡耕地质量等级以6等地、5等地、7等地、4等地为主,不同分区坡耕地质量等级的洛伦兹曲线均呈“S”型分布格局。两种质量等级划分结果均表明,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偏低。高斯模型可较好拟合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处于中等自相关,气候条件、土壤属性、水分条件、空间形态等结构性因素对坡耕地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坡耕地质量等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为0.8489,其空间分布存在显着的聚合特性,LISA集群类型以HH聚集和LL聚集为主。坡耕地质量等级冷热点分布差异显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区、南部边缘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区、滇东北区和滇西南区的部分区域。水分条件、光热条件、土壤侵蚀、土壤属性特征是影响云南坡耕地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侵蚀、干旱缺水是制约云南坡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3)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坡耕地土壤侵蚀量为376.57×106 t.a-1,平均侵蚀模数为7986.31 t/(km2.a),侵蚀面积比例为89.37%,多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坡耕地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坡度级坡耕地上。随着坡度增加,对应坡度级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坡耕地土壤侵蚀、养分流失是区域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流失土层厚度、养分流失模数呈显着负相关,二者可用指数函数较好拟合,流失土层厚度、有机质流失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对坡耕地质量指数的影响作用较大。流失土层厚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等参数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养分流失则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9条路径完成,其影响总效应为-0.525。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821±0.219,总体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水土保持与坡耕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771±0.141,总体上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与坡耕地质量提升之间存在较强的协调发展关系。(4)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多年平均年有效降雨量为941.04mm,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效降雨量分布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趋势。夏季作物生育期除4、5月外,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大于0,而冬季作物生育期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小于0。年尺度农业干旱主要处于“中旱”、“轻旱”和“正常”三个干旱等级,以“轻旱”区所占面积最大,中旱区所占面积最小;季节性干旱以春旱、冬旱为主,其干旱等级主要为“重旱”,夏季以水分盈余为主,秋季则以“中旱”、“轻旱”为主。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年尺度、季节性干旱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二者可用线性函数较好拟合,干旱等级越高坡耕地质量越低;不同季节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业干旱过程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的水分供给能力和土壤容重、pH值等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高低。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3条路径完成,其总效应值为-0.608。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955±0.091,大部分评价单元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南部边缘区、滇西南区、滇东北区耦合度较高,而滇中区、滇西区耦合度相对较低。(5)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以侵蚀退化型、干旱缺水型、有机质缺乏型、养分贫乏型为主,不同分区障碍因素组合及其表现存在差异性。依据特征响应时间(CRT)和因子障碍度(OD)对因子的可调控性和调控优先度进行划分。坡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构成,其中,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有效磷、速效钾、pH值为优先调控因子。坡耕地质量调控的目标是使可调控因子处于适宜范围,包括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两种情景模式。理想状态下云南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347,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的“中等”提升到“高”等级;实际状态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潜力为0.198,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中等”提升到“较高”等级,实际状态调控潜力可作为坡耕地质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由耕作措施、土壤培肥措施、工程措施、种植模式措施、林草措施构成,不同调控措施的保水、保土、保肥、改善耕层结构、增产效应存在差异,保水效应值在0.1570.521之间,保土效应值在0.1990.984之间,保肥效应值在0.1480.659之间,增产效应值在0.0310.655之间。根据不同分区坡耕地利用特征及障碍类型差异,集成了四种调控模式:“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中区、滇东南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适用于滇西南区、滇西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适用于南部边缘区),以及“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东北区、滇西北区)。

王淑静[4](2019)在《金沙江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云南东川区为例》文中指出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首次历史性地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土壤污染、生境破坏等土地生态环境问题频出,人民美好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金沙江流域山区河流特征明显,不仅是我国生态屏障重点区,也是我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丰富的矿藏与水能使该地区长期受人类活动所影响,生态环境与开发模式不兼容。为构建绿色国土空间,有必要对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土地生态管护的建议与政策,以此提升国土开发和利用质量,为推进脱贫攻坚任务提供生态保障,为助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引作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地处金沙江流域下游,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且难以摆脱“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农田减少-人口贫困-陡坡垦殖-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和贫困人口的增收;加之,改革开放后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步枯竭,全区涉矿地区出现了大量的采空区、塌陷区和地质灾害隐患区。因此,本文以东川区为研究区域,以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基础,结合国家级贫困县与资源衰退型城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任务要求,基于“驱动力(D)-状态(S)-响应(R)”框架模型构建了符合东川区地域特征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综合采用极差法、组合赋权法(熵权法-AHP)、多标准评价法测算东川区2013-2017年土地生态安全值,分析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时空变化规律,以提出相关对策及措施。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由所测土地生态安全值可知,东川区土地生态系统虽受到一定程度破坏,但仍然保持基本功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013-2017年间,研究区综合安全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3年生态环境处于敏感状态(Ⅱ级)(LES为0.406428)。2014年LES骤降到0.339695,属恶劣状态(Ⅰ级),生态结构受到显着破坏,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土壤重金属超标。但自2015年起生态安全水平逐步改善,至2017年达良好状态(Ⅳ级)(LES为0.649116)。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提高主要基于如下原因:第一,区域生产总值较基期年增幅较大,经济条件的改善增强了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第二,坡改梯、退耕还林(草)等陡坡耕地、荒山荒地整治系列措施,实现了农业生产集约化,农林牧业综合化的发展态势,农民人均收入增加,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力逐渐增强。第三,政府部门不断干预,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生态问题得以控制。第四,企业减排技术不断提高,人民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2.2013-2017年,东川区驱动力、状态、响应安全值较初始年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其中,响应安全指标层对全区综合评价影响程度最大,其次分别为驱动力指标层、状态指标层。响应层指标中,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r8)影响程度最大;驱动力指标层中,陡坡耕地面积比例(d7)影响程度最大;状态层指标中,森林覆盖率(s3)影响程度最大。由此可知,“八大工程”等抗干扰措施亟需持续加强,以维持逐步好转的发展态势。3.为保障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稳定,以DSR模型为原则,可采取以下相应措施:(1)驱动力层:(1)合理安排剩余劳动力,协调各地域人地关系;(2)推进绿色经济发展,顺利实现脱贫目标;(3)合理改造坡耕地,提高土地生产力。(2)状态层:(1)加强水资源管理,因地制宜造林修复;(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土地生态保护规划;(3)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3)响应层:(1)坚持政府组织引导,推动全民生态意识;(2)加大土地生态投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3)创新可持续发展建设,促进土地生态安全标本兼治。

刘致远[5](2019)在《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滇中地区土壤侵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对当今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与全世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制约作用。防治土壤侵蚀、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环境,是全球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滇中地区由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和楚雄州的42个县市区构成,其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程度较高,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的中心。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滇中地区城镇面积不断扩大,原有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土壤侵蚀日益严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也越发变得脆弱,厘清其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可为生态安全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依据。以滇中地区为研究区,以多时相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采用RUSLE模型,评价研究区198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7期土壤侵蚀等级,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探究自然环境因子与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选定了研究区土壤侵蚀因子计算方法。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所提出的因子计算方法,选定适用于滇中地区的最佳算法。降雨侵蚀力R因子选用通用简易算法计算,土壤可蚀性K因子根据EPIC模型求解,求取坡度S因子综合考虑缓坡、陡坡的影响,赋值获取水土保持措施P因子,坡长L和植被覆盖度C因子则采用常规算法予以计算。2.分析了滇中地区38a间土壤侵蚀时间变化。1980至2018年滇中地区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呈现先增后减、倒“U”型的变化趋势,对应侵蚀面积分别为12899.06 km2、14789.11 km2、20005.06 km2、23144.97 km2、20154.79 km2、19962.68 km2和12381.04 km2,其中,以2005年为界,在这以前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逐年增多,25a间增长量高达10245.91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10.84%;在此之后侵蚀面积转而逐年下降,变化幅度亦达到10763.93 km2,区域面积占比为11.38%。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变化与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保持一致,以2005年为转折点,侵蚀模数先增后减,总体向好发展,由1980年的1354.95 t/(km2·a)降至2018年的1000.25 t/(km2·a)。研究得出38a间滇中地区土壤侵蚀存在起伏变化,但总体朝土壤侵蚀程度减轻的方向发展。3.分析了滇中地区38a间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中东部区域平地较多,土壤侵蚀多以微度与轻度侵蚀为主,而极强度和剧烈侵蚀则多分布于滇中北部和西南部的高山、河谷处,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与区域内地形地势相关性显着。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滇中地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具有显着聚集性,全局Moran I指数平均值处于0.480.66之间,说明各强度等级空间分布规律性明显。而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中度及以上强度多集中分布于滇中地区的高山河谷处,进一步证明了强度土壤侵蚀的分布多与区域地形地势有关。4.研究了区域土壤侵蚀强度与自然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借助地理探测器,验证了海拔、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年降雨量这四个因子对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均存在显着性影响,其中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程度最为显着,其q值都在0.28以上。而因子组合中,植被覆盖度与坡度的组合q值均在0.510.68之间,反映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和植被覆盖度、坡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1980至2018年期间,滇中地区土壤侵蚀总体向好发展,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特征得以探明,强度分布与自然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也已开展了初步的研究,但在提高土壤侵蚀估算精度和自然环境因子相关性方面仍需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在土壤侵蚀监测与防治工作中,应对区域内的坡度和植被覆盖度予以重点关注,并将高山、河谷区域作为治理重点。

陈国坤[6](2019)在《基于样本数据的中国水力侵蚀定量化研究与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侵蚀,尤其是水力侵蚀,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土地退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害。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特殊的历史自然条件决定了我国是世界范围内遭受土壤侵蚀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尺度的地学问题,其发生发展受到多种自然要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对土壤侵蚀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的掌握与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情况等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地评价全国范围内的水力侵蚀状况、定量估算土壤侵蚀量、客观分析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异特征,对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护水土资源意义重大。目前,区域和国家尺度上的土壤侵蚀研究以遥感调查为代表的定性和半定量化的方法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定量研究以抽样调查方法和网格估算法为主,但是抽样调查方法难以实现全区域覆盖,而网格估算法对侵蚀模型进行简化,对侵蚀发生的微观过程考虑不足。本文以2010-2012年水利部开展的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普查中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全国1:10万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库的支持下,结合GIS、RS和统计学等技术和方法,采用CSLE模型和空间插值外推相结合的方法定量估算了全国各水土保持区的土壤侵蚀模数,对全国范围内的水力侵蚀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按照水利部标准对定量估算结果进行侵蚀强度等级划分,与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基础上更新的2010年土壤侵蚀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全国尺度上不同土壤侵蚀评价方法(遥感调查和CSLE模型)结果的差异及其原因。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全国8个水土保持区一级区水力侵蚀因子空间数据库。综合多源数据,估算了全国水蚀区的各个土壤侵蚀指标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降雨侵蚀力的分布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递减的趋势,这和我国降水的分布趋势是大体一致的。南方红壤区、西南岩溶区、西南紫色土区、北方土石山区、东北黑土区和西北黄土高原区降雨侵蚀力R值依次为6783.71、4131.659、3908.89、2463.40、1470.38和1295.34 MJ?mm?hm-2?h-1?a-1。采用USLE方法和EPIC模型估算了全国土壤K值,并用实测资料进行了K值的订正。经过订正后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的土壤可蚀性值未发生明显变化,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西南紫色土区、西南岩溶区和南方红壤区K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LS因子值的空间分布与坡度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利用MODIS NDVI 16天合成数据计算植被覆盖度和样本数据插值的方法获取了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空间分布。耕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区B因子值总体较高,林草覆盖较高的分区B因子值总体较低。(2)结合CSLE模型,采用点面相结合的方式,利用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图对样本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和外推,定量估算了中国水蚀区土壤侵蚀模数,重点分析了全国6个主要水蚀区的侵蚀特征,包括空间分布、侵蚀模数、土壤侵蚀率、侵蚀面积和强度、侵蚀量和侵蚀贡献率等。结果表明:我国的水力侵蚀主要发生在二级阶梯上,并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8个水土保持区的水力侵蚀总面积为163.20万km2,占整个水蚀区土地总面积的30.48%。西北黄土高原区和西南紫色土区的水力侵蚀最为严重,侵蚀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坡耕地为主。从土壤侵蚀模数来看,西北黄土高原区、西南紫色土区和西南岩溶区是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三个分区,平均值依次为1492.62、1461.66和1168.28 t/(km2·a);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值分别为618.01 t/(km2·a)和529.048t/(km2·a);南方红壤区平均值为335.64 t/(km2·a)。(3)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力侵蚀特征。结果表明:在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旱地的侵蚀模数较高,全国平均值为2414.33 t/(km2·a),不同分区旱地的侵蚀差异显着,西南紫色土区和西南岩溶区旱地的平均侵蚀模数均超过4000 t/(km2·a);西北黄土高原区旱地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782.25 t/(km2·a);东北黑土区区旱地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998.11 t/(km2·a);而南方红壤区和北方土石山区旱地的平均侵蚀模数分别为1182.69 t/(km2·a)和927.46 t/(km2·a)。旱地年侵蚀量为20.56亿吨,其土地利用面积仅全国水蚀区土地总面积的24.44%,但侵蚀贡献率是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最大的,达到58.76%。此外,草地、有林地、其它林地和灌木也是重要的侵蚀来源,年侵蚀量分别为3.99、3.98、2.90、和1.57亿吨。(4)比较了全国水力侵蚀两种方法不同结果。定量估算和遥感调查的全国水力侵蚀面积比例分别为30.48%和33.56%,两者在侵蚀面积的总量和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一致性,但在侵蚀内部构成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一方面,空间分布上西北黄土高原区都是侵蚀最严重的分区,南方红壤区、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的两种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其中南方红壤区的侵蚀比例相差仅为0.67%。西南紫色土区定量估算结果较遥感调查结果小8%,是侵蚀比例差异较大的分区。选择两种结果一致性较差的重庆和云南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有74.81%的面积两种结果一致性较好,一致性较差的地区集中在丘陵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山区水田、工矿用地和其它林地为主要类型,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等类型两者一致性较好。云南省两种方法结果之间差异显着,侵蚀的空间分布和强度等级构成一致性都较差,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和其它林地为主,全省旱地平均侵蚀模数达到4895.37 t/(km2·a),澜沧江流域下游的南部地区超过7300 t/(km2·a)。这主要是由于高降雨侵蚀力下陡坡耕地缺乏水土保持措施引起的,野外调查的结果表明其它林地中的茶园和果园侵蚀现象严重也是主要原因。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结合土壤侵蚀模型,采用点面相结合的方式,利用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图对样本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和外推,定量估算了全国水蚀区的土壤侵蚀模数。(2)首次开展了基于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抽样调查的定量估算结果和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基础上更新的2010年水力侵蚀状况,两种方法评估的全国水力侵蚀面积比例相差3%,对于多数水土保持分区而言,结果一致性较好,并对结果差异明显的地区进行了分析。(3)在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水土保持措施对水力侵蚀的影响,这对于评价不同地区的水土治理成效有重要意义。

聂选华[7](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提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叶鑫[8](2018)在《基于景观格局的小中甸河流域水土流失时空分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中甸河流域作为香格里拉市“一库六级”重点建设流域,其水土流失状况不容轻视。本文选取小中甸河流域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降雨量、土壤、NDVI等为数据源,构建了基于RUSLE模型的研究区19882017年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模型,运用“3S”技术,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小中甸河流域进行水土流失格局、过程、成因及趋势进行研究,对土壤养分流失进行了现状分析;根据“源”“汇”景观理论,将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过程有机结合,通过分析“源”“汇”两种景观类型随坡度、相对高度的分布情况,表征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对土壤侵蚀的作用机理。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小中甸河流域1988年2017年水土流失呈现波动状态,水土流失恶化区与恢复区并存,19882009年水土流失强度呈减小状态;20092017年强度呈增大状态,总体变化特征为水土流失恶化与恢复并存,以前没有明显侵蚀的区域有向中度侵蚀转化的趋势。分析原因为近年来小中甸河流域高速公路、铁路的大量建设影响,区域内水保措施不完善,导致低水土流失区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水土流失恢复区出现反复的情况。(2)小中甸河土壤养分流失空间分布情况与流域水土流失空间分布规律趋于一致,单位面积养分流失量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南部喀斯特峡谷区。不同土地覆被类型TN、TP、TK单位面积流失量不同,这与各土地覆被类型的植被覆盖结构有关,同时也受到区域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岩土体状况等因素影响。其中,小中甸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是水土流失严重区,也是土壤养分流失高发区。这一区域多高山峡谷,地形起伏度大,土壤壤质以松散沙石粗粒居多,土地贫瘠。耕地垦殖环境不理想,多零散分布于居民点附近,土地肥力差,35°以上陡坡地居多,部分耕地仍采取顺坡耕植的方式,缺乏有效的土保措施,耕地单位面积养分流失量较高。(3)小中甸河流域坡度负荷比指数与相对高度负荷比指数呈现与水土流失时空变化相同的规律,19982009年为减小趋势,20092017年为增大趋势;20092017年之间不同坡度区间与不同相对高度区间的“源”景观面积呈增加的趋势,“汇”景观面积呈减少的趋势。流域区林地面积较大,且空间分布均匀,起到了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由皮尔森(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坡度负荷比指数、相对高度负荷比指数与土壤侵蚀增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表明流域“源”“汇”景观格局分布与水土流失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在流域区对各“源”“汇”景观进行合理布局,可以有效抑制区域水土流失的发生,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黄义忠[9](2010)在《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丽江市地处藏滇地槽与扬子准地台的复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脆弱,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丽江市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通过收集地质环境资料,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提出对策和建议。成果对丽江市社会经济与地质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系统收集丽江市地质资源环境信息,对资料分析整理并借助GIS平台建立基础地质环境空间数据。以空间数据为基础,开展丽江市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效应分析,探讨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多源信息叠加,分析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构建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与分区。以人—地质环境系统反馈机制为核心,探讨人—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进行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区划,提出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对策和建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解译遥感地质信息,分析遥感地质特征对丽江市遥感地质信息解译,将遥感地质特征归纳为:活动断裂发育,线性特征清晰,连续性好,影像信息明显,显示了断裂的强烈活动性,由活动线性构造控制边界的环形构造发育。线—环构造特征反映了研究区构造格局:活动断裂带构成了菱格状—三角形的构造骨架,构造盆地、隆起受断裂带的控制,线、环构造形成共用边界、相切和相交的关系。2、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效应分析丽江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包括活动断裂、地震、地质灾害、土壤侵蚀、地方病、环境变迁造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人类工程活动及环境污染等。丽江市活动断裂发育,活动断裂控制了区内地貌发育、资源分布及地震发生。研究区属地震多发区,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引发次生地质灾害。丽江市主要发育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多个乡镇、矿山和多条公路受到危害,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受地质环境、自然地理的控制,研究区分为易发区、较易发区两类,进一步划分9个危害区段。丽江市土壤侵蚀以轻、中度侵蚀为主,地质环境和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的主要因素,人类工程活动扰动加剧土壤侵蚀。丽江市化探未见放射性元素异常,地方病病种有地方性甲状腺病、地氟病和克山病,发病地域有限并得到控制。程海、拉市海呈现水体萎缩、水质恶化趋势,分析认为是湖泊形成地质构造环境与气候等多因素综合结果;近年来玉龙雪山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旅游基础设施开发、旅游活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交通和矿山开采等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影响程度和范围小,区内陡坡垦殖现象已得到遏制。丽江市部分江河湖泊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各大居民点空气受到一定程度污染。3、多源信息叠加与地质环境特征分析多源信息叠加综合分析认为,线、环构造交叠部位是活动地带和易发震部位,布格重力异常带与深大断裂和地震活动存在对应关系,均衡重力异常表明区内存在强烈的局部均衡重力调整,强震发生与异常区相关,航磁异常与大地构造分区及分界断裂相对应,强震发生在剧变处。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为地球物理场复杂多变,活动构造发育,构成地质环境脆弱性的基础条件,地质环境问题以地震、地质灾害为主,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资源丰富但区域差异明显。地质环境主要控制因素为活动构造、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分析认为活动构造是区内地质环境脆弱性的控制性因素,研究区可划分6个潜在震源区,对未来地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类工程活动为金沙江梯级水电站开发。4、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采取“多系统评价”的原理方法,将评价综合层划分为基础资源条件(影响因素)、环境状况(胁迫因素)和环境地质问题(表现因素)三个要素,选取了12个因子作为评价项目(因子层),拟定了因子分级和评分标准,确定因子的权重。将研究区划分为8921个网格评价单元,采取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计算各单元得分值,进行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分区,全区共分为4个脆弱性低亚区、10个脆弱性较低亚区、7个脆弱性中等亚区、6个脆弱性较高亚区、2个脆弱性高亚区。5、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探讨通过人一地质环境关系分析,探讨丽江市人一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认为地质环境背景、人类活动、地质环境问题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功能良好的地质环境系统是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在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成果基础上,将全区进一步划分为9个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类型区,提出了丽江市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对策与建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探索性创新成果:①以人—地质环境系统理念,分析丽江市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空间分布、控制影响因素、环境效应,通过多源信息叠加,分析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指出活动构造是区内地质环境脆弱性的控制性因素。②构建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与分区。③以人—地质环境系统反馈机制为核心,探讨人—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进行丽江市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保护区划。④探索在地质构造复杂的较大区域,基于GIS和多源信息的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的方法体系。

孟广涛[10](2008)在《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是长江流域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流域森林的生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剧减,水土流失严重。该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对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国家天保工程县—永仁县为主要试验区,从2004年至2007年,以“近自然林”思想为指导,从森林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不同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主要干扰因素,退化天然林生境和群落变异的时空异质性,退化天然林的分类原则、退化等级确定标准和分类系统,退化天然林封育恢复技术体系及评价标准;通过实验生态学手段,对退化阶段天然次生林的结构调整快速恢复技术,天然林区严重退化生境生态重建技术,天然林区大面积人工纯林改造技术,不同类型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模式及不同模式的生态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评价选择出适应不同退化林分类型的恢复重建模式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技术,研究结果如下:(1)按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金沙江流域天然林生态系统划分为3个森林生态区和10个森林生态亚区。按干扰等级,流域退化天然林分为微度退化类型、轻度退化类型、中度退化类型和重度退化4个类型。(2)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森林适宜的恢复模式有封禁、封调、封造和封改4种模式,其配套恢复技术组成了完整的森林恢复技术体系,形成乔林、乔灌、乔灌草、灌林和灌草5个恢复培育类型。(3)通过封禁恢复,退化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明显提高,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显着,天然林水源涵养能力大幅提高。(4)封调措施成效:通过封调,林分质量得到提高,群落结构多样化,群落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功能加强。(5)封改对人工林的恢复效果良好。通过封改的云南松人工林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混交复层结构,物种多样性显着提高,林分的保土、保土能力增强。(6)对旱冬瓜、圆柏、藏柏、柳杉、川滇桤木、云南松人工林和旱冬瓜×云南松、旱冬瓜×园柏、云南松×圣诞树、藏柏×旱冬瓜混交人工林的研究表明,封造能使立地条件得以恢复,土壤肥力回升,蓄水功能加强。在中山区,造林4年后,土壤的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干热河谷,以麻栎、锥连栎和槲栎恢复起来的植被较为稳定。(7)本研究提出了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结构调整快速恢复技术规程草案,疏林地、低效林地、灌木林地、中幼林地和退化荒草地可进行封抚、封补、封调、封改和封保等措施措施。云南金沙江流域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技术规程草案以是分布在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带内,生长不良、树种单一的人工林分为恢复对象,进行封调改造、封育造林、皆伐改造和复壮抚育。

二、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基本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基本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人工林水分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干热河谷主要特征与生态安全
        1.2.1 区域气候、水系及土壤
        1.2.2 干热河谷区生态安全与生态修复
        1.2.3 干热河谷区植被恢复模式
    1.3 小桐子资源与利用研究进展
        1.3.1 生长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1.3.2 小桐子种植效益
    1.4 林地水分循环
        1.4.1 林地水分循环
        1.4.2 植被的蒸散发
        1.4.2.1 植被蒸腾耗水的研究方法
        1.4.2.2 干、热条件下植被的蒸腾特性
        1.4.2.3 高温与胁迫下植物蒸腾特性
        1.4.3 降雨再分配与土壤水分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括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与土壤特征
        2.1.3 水文特征
        2.1.4 气候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气候与植被变化
        2.2.1.1 气候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2.2.1.2 植被覆盖度
        2.2.2 生物多样性调查
        2.2.2.1 调查区地理位置
        2.2.2.2 采样点详情
        2.2.2.3 乔灌层林木调查
        2.2.2.4 林下植被群落调查
        2.2.2.5 稀疏灌草丛群落调查
        2.2.2.6 重要值与α多样性指数
        2.2.3 降雨再分配观测
        2.2.3.1 实验设计
        2.2.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4 土壤水分
        2.2.4.1 实验设计
        2.2.4.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5 小桐子林地蒸散发
        2.2.5.1 波文比法实测蒸散发实验设计
        2.2.5.2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实测蒸散发
        2.2.5.3 FAO Penman-Monteith综合法估算蒸散发
        2.2.6 小桐子苗木适应干、热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
        2.2.6.1 试验材料
        2.2.6.2 试验设计
        2.2.6.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数理统计
第三章 干热对植被的胁迫作用
    3.1 气候年际变化
        3.1.1 降雨量年际变化
        3.1.2 相对湿度年际变化
        3.1.3 地面温度年际变化
        3.1.4 气温年际变化
        3.1.5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
    3.2 植被覆盖度变化
        3.2.1 元谋干热河谷1999和2019 年植被覆盖度
        3.2.2 元谋干热河谷20 年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3.3 极端干热气候下植被覆盖度变化
        3.3.1 极端干热气候特征
        3.3.2 极端干热气候下植被覆盖度特征
        3.3.3 元谋干热河谷极端干热气候年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3.4 小桐子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
        3.4.1 小桐子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
        3.4.2 小桐子乔灌层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
        3.4.3 小桐子草本层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
        3.4.4 元谋干热河谷稀疏灌草丛物种丰富度
    3.5 不同海拔、坡度梯度小桐子生长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3.5.1 不同海拔梯度小桐子生长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3.5.2 不同坡度梯度小桐子生长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林内小气候与林地蒸散特性
    4.1 森林小气候变化(以平地为例)
        4.1.1 林内外温、湿度小气候
        4.1.2 降雨量和太阳辐射
        4.1.3 风速和风向
    4.2 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特征
        4.2.1 干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
        4.2.2 湿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
        4.2.3 能量闭合及各分量年季变化
    4.3 基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的蒸散发
        4.3.1 干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蒸散发
        4.3.2 湿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蒸散发
        4.3.3 蒸散发年际变化
    4.4 基于FAO Penman-Monteith综合法的蒸散发
        4.4.1 参考作物蒸散发年际变化
        4.4.2 作物蒸散发年际变化
    4.5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人工林水分盈亏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林冠降雨截留特征与土壤水分迁移
    5.1 小桐子人工林地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
        5.1.1 大气降雨(RF)特征
        5.1.2 林冠降雨再分配特征
        5.1.3 不同降雨等级下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
    5.2 林外降雨气候特征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5.2.1 降雨量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5.2.2 降雨历时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5.2.3 降雨强度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5.2.4 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回归分析与校验
    5.3 干热河谷区小桐子根区土壤水分剖面特征及土壤干层
        5.3.1 平地土壤水分剖面特征及土壤干层
        5.3.2 坡地土壤水分剖面特征及土壤干层
    5.4 干热河谷区次降雨后小桐子根区土壤水迁移特征
        5.4.1 湿季次降雨前后土壤水分特征
        5.4.2 干季次降雨前后土壤水分特征
    5.5 干热河谷区小桐子林地干、湿季土壤蓄水量变化特征
    5.6 干热河谷区小桐子林地干、湿季的水量平衡
    5.7 讨论
        5.7.1 小桐子林冠降雨截留特征
        5.7.2 小桐子林地水分迁移及的水量平衡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适应干、热环境的生理机制
    6.1 小桐子生长、光合和水力结构对高温与干旱胁迫的响应
        6.1.1 土壤含水率
        6.1.2 小桐子生长与灌溉水利用效率
        6.1.3 小桐子光合速率
        6.1.4 小桐子导水率
        6.1.5 小桐子水势
    6.2 小桐子树干液流对高温与干旱胁迫的响应
        6.2.1 温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变化
        6.2.2 高温-湿润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6.2.3 高温-半干旱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6.2.4 高温-干旱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6.2.5 常温-干旱复水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讨论
    7.2 主要研究结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表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香格里拉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体系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研究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1.7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社会经济
    2.3 地形地貌
    2.4 地质与地震
    2.5 气象水文
    2.6 植被
    2.7 土壤及土地利用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3.1 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发育特征
    3.2 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与形成条件
    3.3 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与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entinel_1A技术对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监测研究
    4.1 Sentinel-1 SAR影像及预处理
    4.2 雷达遥感监测地质灾害方法
    4.3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散射特征分析
    4.4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监测精度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质灾害动态评价因子获取及分析研究
    5.1 香格里拉市地表温度的反演
    5.2 香格里拉市地表湿度的反演
    5.3 香格里拉市极端气温、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5.4 植被覆盖度因子获取与分析研究
    5.5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变化与预测
    6.1 2014年香格里拉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6.2 2014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3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6.4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5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评价
    6.6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6.7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防治模式
    7.1 基于地质灾害分区的防治模式
    7.2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防灾模式
    7.3 基于生态定位的地质灾害防治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坡耕地质量涵义及分析
        1.1.1 坡耕地的概念
        1.1.2 坡耕地质量的涵义
        1.1.3 耕地质量研究热点分析
    1.2 坡耕地质量评价
        1.2.1 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2.2 坡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1.3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1.3.1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2 水分条件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3 种植制度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4 耕作利用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4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
        1.4.1 水分调控措施
        1.4.2 土壤管理措施
        1.4.3 农业措施
    1.5 结语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选题意义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案
        2.3.2 技术路线
    2.4 研究区概况
        2.4.1 气候及地质地貌
        2.4.2 土壤类型及植被
        2.4.3 研究分区及坡耕地利用特征
第3章 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2 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3.2 坡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3.2.1 坡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3.2.2 坡耕地空间转移特征
        3.2.3 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变化
    3.3 坡耕地坡度级演变特征
    3.4 坡耕地核密度时空演变特征
    3.5 坡耕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3.6 小结与讨论
        3.6.1 小结
        3.6.2 讨论
第4章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
        4.1.2 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4.1.3 坡耕地质量空间结构分析
    4.2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4.2.1 坡耕地质量评价
        4.2.2 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
        4.2.3 坡耕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布
    4.3 坡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特征
        4.3.1 半方差函数拟合
        4.3.2 空间变异性特征分析
    4.4 坡耕地质量空间聚集特征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4.3 空间冷热点分析
    4.5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辨识
    4.6 小结与讨论
        4.6.1 小结
        4.6.2 讨论
第5章 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RUSLE模型及参数因子分析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5.2.1 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
        5.2.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5.3 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5.3.2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3 流失土层厚度特征
        5.3.4 养分流失特征
    5.4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5.4.1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5.4.2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5.4.3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5.5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协调特征
        5.5.1 空间耦合度分析
        5.5.2 空间协调度分析
    5.6 小结与讨论
        5.6.1 小结
        5.6.2 讨论
第6章 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降雨量-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
        6.2.1 有效降雨量时空分布
        6.2.2 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
    6.3 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6.3.1 年尺度干旱空间分布
        6.3.2 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
    6.4 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6.4.1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6.4.2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6.4.3 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6.5 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特征
    6.6 小结与讨论
        6.6.1 小结
        6.6.2 讨论
第7章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
    7.1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
    7.2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及潜力
        7.2.1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
        7.2.2 坡耕地质量调控目标
        7.2.3 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
    7.3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及效应
        7.3.1 调控措施体系及作用机理
        7.3.2 调控措施效应分析
    7.4 坡耕地质量调控集成模式
        7.4.1 “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
        7.4.2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
        7.4.3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
        7.4.4 “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2.1 研究特色
        8.2.2 研究创新
    8.3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获奖与参与课题情况

(4)金沙江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云南东川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二、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小结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二、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四、创新之处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土地生态安全
        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第二节 理论基础概述
        一、土地生态学理论
        二、人地关系理论
        三、系统学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东川区概况及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第一节 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地质地貌
        三、气候条件
        四、资源状况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
        一、行政区划和人口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三、贫困状况
    第三节 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一、土地利用现状
        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
第四章 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第一节 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一、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二、基于DSR模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节 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一、评价指标标准化
        二、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三、评价标准划分
    第三节 基于DSR模型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一、2013-2017 年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二、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保障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的基本对策
    第一节 加强土地生态安全驱动力正向作用
        一、合理安排剩余劳动力,协调各地域人地关系
        二、推进绿色经济发展,顺利实现脱贫目标
        三、合理改造坡耕地,提高土地生产力
    第二节 维稳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良好水平
        一、加强水资源管理,因地制宜造林修复
        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土地生态保护规划
        三、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
    第三节 完善土地生态安全响应保障体系
        一、坚持政府组织引导,推动全民生态意识
        二、加大土地生态投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三、创新可持续发展建设,促进土地生态安全标本兼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5)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滇中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侵蚀因子研究现状
        1.2.2 土壤侵蚀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4 数据来源
        2.4.1 遥感数据
        2.4.2 气象数据
        2.4.3 地形数据
        2.4.4 土壤数据
        2.4.5 野外验证数据
        2.4.6 土壤侵蚀数据
    2.5 数据预处理
        2.5.1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2.5.2 气象数据处理
        2.5.3 土壤数据处理
第3章 RUSLE模型因子定量表征
    3.1 降雨侵蚀力因子
    3.2 土壤可蚀性因子
    3.3 地形因子(LS)
        3.3.1 坡长因子
        3.3.2 坡度因子
    3.4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
        3.4.1 植被覆盖度的提取
        3.4.2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的提取
    3.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3.5.1 滇中地区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3.5.2 最大似然分类算法
        3.5.3 分类过程与结果
        3.5.4 执行分类
        3.5.5 评价分类结果
        3.5.6 分类后处理
    3.6 土壤侵蚀量的评价方法
第4章 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
    4.1 土壤侵蚀模数计算
    4.2 土壤侵蚀时间变化分析
    4.3 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变化分析
        4.3.1 土壤侵蚀强度分布空间自相关
        4.3.2 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
        4.3.3 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
第5章 土壤侵蚀强度与自然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5.1 地理探测器原理
    5.2 土壤侵蚀强度与自然环境因子数据处理
        5.2.1 土壤侵蚀强度数据处理
        5.2.2 自然环境因子数据处理
    5.3 地理探测结果分析
        5.3.1 因子探测结果
        5.3.2 生态探测结果
        5.3.3 风险区探测结果
        5.3.4 交互作用探测结果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讨论与结论
        6.1.1 讨论
        6.1.2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样本数据的中国水力侵蚀定量化研究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力侵蚀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力侵蚀调查研究进展
        1.2.2 土壤侵蚀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3 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1.2.4 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中国水蚀区基本概况与研究基础
    2.1 中国水蚀区基本概况
        2.1.1 东北黑土区
        2.1.2 北方土石山区
        2.1.3 西北黄土高原区
        2.1.4 南方红壤区
        2.1.5 西南紫色土区
        2.1.6 西南岩溶区
        2.1.7 北方风沙区
        2.1.8 青藏高原区
    2.2 研究基础
        2.2.1 样本数据
        2.2.2 土地利用
        2.2.3 降雨资料
        2.2.4 土壤资料
        2.2.5 其它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力侵蚀因子获取与估算
    3.1 降雨侵蚀力因子R
        3.1.1 降雨侵蚀力R值的计算
        3.1.2 R值的空间分布特征
    3.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3.2.1 土壤可蚀性K值的估算
        3.2.2 土壤可蚀性K值的空间分布
    3.3 地形因子LS
        3.3.1 地形因子LS的提取
        3.3.2 地形因子LS的空间分布
    3.4 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B
        3.4.1 植被覆盖因子B的提取
        3.4.2 植被覆盖因子B的空间分布
    3.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ET
        3.5.1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ET的提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水力侵蚀模数估算
    4.1 基于样本数据和CSLE模型的定量估算
    4.2 定量评价结果分析
        4.2.1 水力侵蚀的空间分布
        4.2.2 侵蚀面积与强度
        4.2.3 6个主要水蚀区水力侵蚀差异
    4.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力侵蚀特征分析
        4.3.1 土地利用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特征
        4.3.3 各区旱地土壤侵蚀模数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方法的水力侵蚀结果对比
    5.1 基于指标综合法的土壤侵蚀遥感调查
        5.1.1 指标综合法
        5.1.2 结果分析
    5.2 不同方法结果对比
    5.3 西南紫色土区差异分析——以重庆为例
        5.3.1 空间一致性
        5.3.2 水力侵蚀构成差异分析
        5.3.3 栅格对比
        5.3.4 土地利用分析
    5.4 西南岩溶区差异分析—以云南为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8)基于景观格局的小中甸河流域水土流失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土流失相关研究进展
        1.2.2 基于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的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野外工作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整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遥感数据及预处理
        2.2.2 土壤数据
        2.2.3 降雨数据
        2.2.4 辅助数据
    2.3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2.3.1 土地利用类型提取方法
        2.3.2 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
    2.4 遥感地类信息提取精度验证
第三章 流域水土流失因子提取及动态监测模型构建
    3.1 水土流失估算模型选取
    3.2 土壤侵蚀背景因子计算
        3.2.1 降雨侵蚀力因子计算
        3.2.2 土壤可蚀性因子计算
        3.2.3 坡度坡长因子计算
    3.3 土壤侵蚀动态因子计算
        3.3.1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计算
        3.3.2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计算
    3.4 基于RUSLE的流域土壤侵蚀估算
    3.5 基于土壤侵蚀量的小中甸河土壤养分流失量估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流域水土流失时空分异过程分析
    4.1 小中甸河流域土壤侵蚀总体特征分析
    4.2 小中甸河流域土壤养分流失量现状分析
    4.3 流域水土流失时空分异特征
        4.3.1 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
        4.3.2 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
        4.3.3 小中甸流域水土流失时空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景观格局变化对水土流失时空过程的影响分析
    5.1 “源-汇”景观划分及各景观类型土壤侵蚀贡献权重
    5.2 小中甸河流域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
        5.2.1 景观格局随坡度对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
        5.2.2 景观格局随相对高度对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
    5.3 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与景观空间负荷比指数相关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1.1.1 地质环境与人-地质环境系统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3 研究区地质环境研究状况
        1.1.4 研究进展综述
    1.2 论文选题
    1.3 研究区概况
    1.4 论文研究框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的支撑条件
    1.6 论文研究成果创新之处
2 丽江市基础地质环境
    2.1 区域大地构造及演化
    2.2 地质构造
    2.3 地层岩性
    2.4 遥感地质信息
        2.4.1 遥感地质影像单元划分
        2.4.2 研究区遥感影像线环结构特征
    2.5 地球物理特征
        2.5.1 重力场特征
        2.5.2 航磁场特征
        2.5.3 研究区地壳结构特征
3 丽江市资源环境
    3.1 地貌
    3.2 气象
        3.2.1 气候特征
        3.2.2 降雨
        3.2.3 垂直气候带分区
    3.3 水资源
        3.3.1 地表水
        3.3.2 地下水
    3.4 土地资源
    3.5 矿产资源
    3.6 生物资源
        3.6.1 植被森林
        3.6.2 动物资源
    3.7 旅游资源
    3.8 自然保护区与地质公园
4 丽江市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效应分析
    4.1 活动断裂
        4.1.1 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4.1.2 活动断裂地质环境效应分析
    4.2 地震
        4.2.1 地震资料
        4.2.2 地震效应分析
        4.2.3 地震活动基本特征
    4.3 地质灾害
        4.3.1 地质灾害现状及危害
        4.3.2 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4.3.3 地质灾害分布侍征与区划
    4.4 土壤侵蚀
        4.4.1 土壤侵蚀现状
        4.4.2 土壤侵蚀动态分析
        4.4.3 土壤侵蚀与环境效应
        4.4.4 土壤侵蚀发育特征
    4.5 地球化学背景与地方病
        4.5.1 地球化学背景
        4.5.2 地方病
    4.6 环境变迁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4.6.1 程海湖泊水体萎缩与水质恶化
        4.6.2 拉市海环境地质问题及效应分析
        4.6.3 玉龙雪山冰川退缩及效应分析
    4.7 人类工程活动及其效应
    4.8 环境污染
5 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多源信息叠加分析
    5.1 丽江市地质环境多源信息特征
        5.1.1 遥感地质综合信息特征
        5.1.2 地球物理异常场综合信息特征
    5.2 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及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
        5.2.1 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
        5.2.2 丽江市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
    5.3 丽江市地质环境主要控制因素分析
        5.3.1 活动构造对丽江市地质环境影响
        5.3.2 地震活动对丽江市地质环境影响
        5.3.3 未来人类工程活动对丽江市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6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6.1 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6.1.1 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选择
        6.1.2 基于GIS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与技术路线
    6.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1 地质环境脆弱性分级
        6.2.2 构建原则
        6.2.3 指标体系确定
        6.2.4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确定
        6.2.5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分级
        6.2.6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6.3 评价模型构建
    6.4 评价单元划分
    6.5 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6.5.1 评价数据的提取与赋值
        6.5.2 评价因素得分值分析
        6.5.3 基于GIS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6.6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区
        6.6.1 分区原则
        6.6.2 生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分区
7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对策
    7.1 人—地质环境关系分析
    7.2 人—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
    7.3 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区划
        7.3.1 区划原则与方法
        7.3.2 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类型区划
    7.4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对策与建议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与论着简况

(10)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退化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1.2.2 退化天然林近自然经营与恢复的理论基础
        1.2.3 退化天然林近自然经营与恢复存在的问题
        1.2.4 退化天然林近自然经营与恢复的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云南金沙江流域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水土流失状况
    2.2 永仁县概况
        2.2.1 自然概况
        2.2.2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样地调查方法
        3.3.2 生物量测定方法
        3.3.3 定位与半定位监测
        3.3.4 水保功能测定
        3.3.5 遥感影像分析
        3.3.6 林分可视系统(SVS)
    3.4 技术路线
4 云南金沙江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分区
    4.1 森林生态分区的依据和原则
        4.1.1 森林生态分区的依据
        4.1.2 森林生态分区原则
    4.2 金沙江流域(云南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现状与特点
        4.2.1 地貌系统的空间分异
        4.2.2 气候系统的空间分异
        4.2.3 森林植被系统的空间分异
    4.3 金沙江流域森林生态分区系统
        4.3.1 天然林分区系统
        4.3.2 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特点
        4.3.3 区域性天然林系统评价指标和分区评价
    4.4 小结
5 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林分系统的分类与评价
    5.1 云南金沙江流域的“顶极森林类型”
    5.2 退化天然林的形成、演变与分类
        5.2.1 退化林分的形成
        5.2.2 退化林分系统的时空变化
    5.3 退化天然林干扰体系的研究
        5.3.1 干扰等级划分
        5.3.2 干扰等级评分
    5.4 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退化程度分级与分类
        5.4.1 退化程度的划分
        5.4.2 退化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5.4.3 退化林分的分类
    5.5 小结
6 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封育恢复模式选择
    6.1 原始天然林典型样地分析
        6.1.1 云南松原始林
        6.1.2 半湿性常绿阔叶林
        6.1.3 旱冬瓜天然林
    6.2 封山育林类型划分
        6.2.1 类型划分的原则和指标
        6.2.2 类型划分的方法
        6.2.3 退化天然林类型的划分
        6.2.4 封山育林培育类型
    6.3 封禁措施的成效分析
        6.3.1 群落结构维持在稳定状态
        6.3.2 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6.3.3 群落生物生产力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6.3.4 群落土壤的理化性质维持在良好的状态
        6.3.5 群落的生物量和水源涵养能力保持在高水平
    6.4 封调措施的成效分析
        6.4.1 林分质量得到提高
        6.4.2 群落结构多样化
        6.4.3 群落物种多样性增加
        6.4.4 生态功能加强
    6.5 封改措施的成效分析
    6.6 封造措施的效果分析
        6.6.1 中山区封造成效分析
        6.6.2 干热河谷区封造成效分析
    6.7 封育恢复技术体系
        6.7.1 封育模式
        6.7.2 恢复模式的技术措施
    6.8 封育恢复评价标准
    6.9 小结
7 提出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和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规程草案
    7.1 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结构调整快速恢复技术规程草案
        7.1.1 总则
        7.1.2 调整的对象
        7.1.3 改造评价指标
        7.1.4 改造模式
        7.1.5 管理措施
        7.1.6 调整作业实施
    7.2 云南金沙江流域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技术规程草案
        7.2.1 总则
        7.2.2 改造对象
        7.2.3 改造评价指标
        7.2.4 改造模式
        7.2.5 近自然化经营管理
        7.2.6 改造实施
    7.3 小结
8 结论
附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基本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人工林水分胁迫适应机制研究[D]. 李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D]. 陈志.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3]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正发. 西南大学, 2019(05)
  • [4]金沙江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云南东川区为例[D]. 王淑静.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5]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滇中地区土壤侵蚀研究[D]. 刘致远.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基于样本数据的中国水力侵蚀定量化研究与比较[D]. 陈国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9(06)
  • [7]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8]基于景观格局的小中甸河流域水土流失时空分异特征研究[D]. 叶鑫. 云南大学, 2018(01)
  • [9]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D]. 黄义忠.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7)
  • [10]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模式研究[D]. 孟广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云南省金沙河流域水土流失基本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