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治疗平台研发成功

股骨头坏死治疗平台研发成功

一、股骨头坏死治疗平台研制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黄泽青[1](2021)在《活骨方治疗对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及塌陷风险的影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活骨方是基于“从脾论治股骨头坏死”理论创立,针对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复方。它来源于骨伤科经典理论与长期临床实践,其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已获得反复验证。前期临床研究肯定了活骨方在改善躯体功能、降低股骨头塌陷率的近期疗效,但其远期疗效仍需长期随访评估。骨修复是直接影响股骨头坏死远期临床结局的重要过程。前期研究显示活骨方具有降低空骨陷窝率、促进成骨等促进骨修复作用,但活骨方促进骨修复的临床过程需要进一步探索。实际上,骨修复临床过程缺乏可供客观测量、连续比较的分析方法。股骨头CT图像存储大量生物学信息,坏死股骨头内部除骨成分信息,还保留了在早前研究未获重视的软组织性质成分信息,包括骨髓和伴随骨修复发生的其他组织成分。这些信息是基于影像学标志物理念,探索分析方法从而揭示活骨方促进骨修复临床过程的研究入手点。目的1基于活骨方治疗SARS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实践,评估活骨方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长期临床结局,为中医药防治股骨头坏死提供远期疗效证据。2根据CT影像重建坏死股骨头模型,基于图像的Hounsfield Unit(HU)信息分析股骨头骨结构成分,并纳入病程时间维度,探讨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及塌陷风险的自然演变规律,为下一步研究活骨方对骨修复的作用过程提供方法和基线参考。3应用基于CT影像的股骨头骨结构分析方法,连续密切观察活骨方治疗后的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变化,以明确中医药对骨结构及塌陷风险的作用规律,揭示其对骨修复的干预临床过程。方法第一部分活骨方治疗SARS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远期疗效随访本研究纳入了在2003年因SARS感染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随后因股骨头坏死在我院接受活骨方治疗的33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24例,平均年龄42.52±8.26岁,均为双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66髋)。根据ARCO分期,10髋属于ARCO Ⅰ期,43髋属于ARCO Ⅱ期,9髋属于ARCO Ⅲ期,4髋属于ARCOⅣ期。所有病例接受了至少6个月的活骨方口服治疗。对以上病例每年随访,至2019年11月。末次随访采用临床面对面访谈配合电子问卷、影像学检查。主要结局指标为全髋关节置换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Harris hip score,HHS)、股骨头坏死核心指标集的行走功能指数、股骨头塌陷率、Kellgren-Lawrence骨关节炎分级(K-L分级)。第二部分基于CT分析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及塌陷风险动态演变规律选择2014年至2019年期间仅接受了影像学随访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共50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8.12±10.14岁。每个髋关节均获得了间隔为12月的两次CT资料(DCM格式文件)。根据第1次CT资料,29髋为ARCO Ⅱ期,21髋为ARCO ⅢA期,改良Kerboul角平均为285.24±36.40°。根据第2次CT资料判断1年内是否发生影像学进展(新发生塌陷或塌陷程度加重)。另外,选择5个正常髋关节作为正常对照。基于第1次CT资料,应用医学影像处理软件Mimics Medical 21.0重建了 50个坏死股骨头模型。基于原始图像的HU组织信息,根据密质骨、软组织的HU阈值差异,在各模型上进行机器分离,重建出股骨头硬化骨、股骨头软组织模型,观察、测量各成分体积。基于组织HU数据可实现组织密度计算,在3-matic Medical 13.0软件对股骨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后,经由材质赋值步骤计算股骨头骨密度。纳入各髋症状出现至第1次CT检查为止的病程时间,分析硬化骨体积、软组织体积、骨密度随病程时间的直线回归关系。另外,采用Logistic分析探索了以上骨结构成分指标与影像学进展的相关性,并经由ROC曲线分析评估骨结构指标预测影像学进展的效果。第三部分活骨方治疗股骨头坏死对骨结构及塌陷风险的动态影响选择2016年至2019年接受活骨方治疗后获得规律密切随访的股骨头坏死病例,根据治疗后的12月内是否发生影像学进展,分为稳定组20髋(未发生塌陷或塌陷程度不加重),进展组20髋(新发生塌陷或塌陷程度加重)。根据治疗前CT图像,24髋属于ARCO Ⅱ期,16髋属于ARCO ⅢA期;改良Kerboul角平均为287.11±24.70°。所有病例均获得间隔为4个月的4次原始CT文件(DCM格式文件),即连续密切随访共12个月。基于CT影像,应用医学影像处理软件Mimics Medical 21.0,共计重建160个股骨头坏死模型。基于密质骨、软组织的HU阈值差异,在各模型上分别机器分离出股骨头硬化骨、股骨头软组织模型,观察测量体积。在3-matic Medical 13.0软件对股骨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后,经由材质赋值步骤测量股骨头骨密度。基于连续时点测量数据分析两组病例在硬化骨体积、软组织体积、骨密度的差异及动态演变规律;采用Logistic分析探索了治疗早期出现的骨结构指标变化与影像学进展的相关性,并经由ROC曲线分析评估上述指标预测治疗后影像学进展的效果。结果第一部分活骨方治疗SARS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远期疗效随访本研究平均随访时间14.88±2.25年。末次随访时,5髋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率7.57%,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髋关节生存时间估计平均15年以上,其中Log rank检验发现ARCO Ⅳ期髋关节生存期显着短于其他各期(P<0.05);在治疗前未塌陷的53髋有14髋发生股骨头塌陷,塌陷率26.41%;在全部66髋有38髋发展为(K-L 2级以上)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发生率57.57%。在28例未接受关节置换患者,他们的HHS平均为63.89±10.30分。将HHS评价项目裂为疼痛指数(总分44分)、躯体功能指数(总分56分)具体分析。本组病例疼痛指数平均为24.29±8.35分,对应处于45%的疼痛程度(按视觉模拟评分法)。躯体功能指数平均为39.61±5.59分,对应保留了 70%的躯体功能,疼痛是本组病例HHS分数丢失的重要因素。Kendall’s tab相关性分析未发现疼痛指数分级与K-L分级存在相关性(P>0.05)。第二部分基于CT分析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及塌陷风险动态演变规律形态学直观比较,正常股骨头的骨结构成分主要为松质骨和骨髓(呈现软组织性质),而坏死股骨头存在以下特征:①病灶常常为硬化骨、松质骨、软组织性质成分的混杂结构;②硬化骨成分的出现为重要的疾病鉴别特征,且倾向于形成病灶边界,但硬化骨形态(含边界)为断裂且非规则分布;③软组织成分减少,软组织改变累及病灶外。纳入病程时间维度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发现病程时间分别与硬化骨体积、软组织体积、骨密度具有直线回归关系(P<0.05),回归系数分别为126.424、-144.674、0.005,提示随病程时间延长,硬化骨成分越多、骨密度越高、软组织成分越少;但同时观察到硬化骨体积、软组织体积、骨密度三者的R2值分别为0.441、0.088、0.199,R2值较为有限,提示骨结构演变不只受病程时间因素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硬化骨体积、骨密度共同成为影像学进展的显着相关因素(P<0.05)。骨密度的增加,伴随着塌陷风险降低(OR<0.001)。经股骨头骨密度与硬化骨体积相结合的Logistic回归方程式计算塌陷指数,具有预测影像学进展的价值(A UC=0.765,P<0.05)。第三部分活骨方治疗股骨头坏死对骨结构及塌陷风险的动态影响形态学直观比较,两组股骨头内均出现了以硬化骨成分为特征的显着改变。在稳定组,各随访时点的股骨头轮廓线保持匀整,且硬化骨体积呈动态增长趋势。在进展组,各时点的股骨头轮廓线逐渐变为紊乱扭曲,硬化骨体积大体仍呈动态增长。本研究基于直观印象进行了定量比较。据160个坏死股骨头模型的总体分析,每时点的硬化骨体积总是较相邻的末次时点增大(P<0.05)。活骨方治疗后,相比进展组,稳定组在连续3个时点获得更高的骨密度(P<0.05)。在0-4月时段、4~8月时段、0~12月时段,两组病例的硬化骨增长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8~12月时段数据趋向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68),即活骨方治疗后的12月时间内,稳定组病例的单位时间硬化骨增长量总是超过进展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早期出现的骨结构成分变化,包括0~4月硬化骨体积增长率及第4月时点的骨密度,与影像学进展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OR值分别为0.088、<0.001,提示两者为影像学进展的保护因素。经由上述骨结构演变指标相结合建立的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塌陷指数,具有影像学进展预测价值(A UC=0.850,P<0.05)。结论1活骨方治疗SARS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远期疗效肯定,活骨方具有预防股骨头塌陷、延迟全髋关节置换术、保持躯体功能作用。2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存在随病程时间延长而动态演变的规律,此过程伴随着股骨头塌陷风险的动态变化。3对骨结构演变的动态精准观察揭示了活骨方促进骨修复的作用过程,该过程与避免塌陷进展密切相关。

郭雪峰[2](2021)在《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观察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直观量化依据;2.基于网络药理学从分子水平探究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具体药理作用机制;3.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补正续骨丸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1.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收治的78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限为2018年09月至2019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符合要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观察组给予补正续骨丸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SF-36评分、髋关节影像学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分子机制研究应用BATMAN-TCM分析工具检索补正续骨丸的活性化合物与预测靶点,选择Dig See数据库、OMIM数据库、Gene Cards数据库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疾病靶点进行预测,利用Draw Venn Diagram筛选得到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核心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核心靶点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7.1构建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化合物—疾病—靶点调控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3.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补正续骨丸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疗效机制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补正续骨丸低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补正续骨丸中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补正续骨丸高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2只。通过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脂多糖制备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每日二次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西药对照组0.9mg/kg阿仑膦酸钠片混悬液每日一次灌胃,中药低剂量组0.045g/kg补正续骨丸混悬液每日二次灌胃,中药中剂量组0.09g/kg补正续骨丸每日二次灌胃,中药高剂量组0.18g/kg补正续骨丸混悬液每日二次灌胃,连续灌胃12周后采集大鼠血清并取出双侧股骨头,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病理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法检测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结果:1.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ARCO分期、患病部位等方面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与临床特征资料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达79.49%(31/39)明显高于对照组[56.41%(2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SF-36评分的上升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于VAS评分的下降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髋关节影像学指标结果有效率达84.62%(33/39)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24/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达2.56%(1/3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7.69%(3/3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分子机制研究通过BATMAN-TCM分析工具检索得到补正续骨丸活性化合物75种,活性化合物对应靶点548个;通过检索Dig See、OMIM、Gene Cards 3个疾病靶点数据库,最终纳入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相关靶点427个。利用Draw Venn Diagram将548个补正续骨丸活性化合物对应靶点与427个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疾病靶点进行映射,并将其上传至STRING数据库以构建PPI网络,最终筛选到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30个核心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构建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化合物—疾病—靶点调控网络可知,21个核心靶点能与不少于两个活性化合物相连接,41个活性化合物能与不少于两个核心靶点相连接。利用DAVID 6.8对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30个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可知功能途径主要涉及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脂质反应、类固醇激素反应、细胞增殖调节、活性氧代谢过程、内膜系统、线粒体、细胞器等方面。利用DAVID 6.8对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30个核心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可知通路途径主要涉及HIF-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TGF-β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等方面。3.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补正续骨丸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疗效机制研究各组大鼠股骨头病理形态学观察显示,空白组可见骨小梁结构完整、形态正常、排列规则,且骨小梁内空骨陷窝出现较少,软骨层较为坚厚,脂肪空泡较为少见;模型组可见骨小梁结构出现明显稀疏变细、排列极为散乱、连续性中断,且部分骨小梁出现坏死,骨小梁内出现大量空骨陷窝,软骨层较为薄弱,脂肪细胞数量形态明显增多增大或者相互融合后形成大片的脂肪空泡;西药对照组可见骨小梁结构稍显变细,排列尚为规则,偶有中断发生,骨小梁内出现空骨陷窝,软骨层相对较为坚厚,脂肪细胞存在堆积现象,脂肪空泡较为多见;中药低剂量组可见骨小梁结构略变细、排列较为散乱、部分中断,骨小梁内可见空骨陷窝增多,软骨层较为薄弱,脂肪空泡多见;中药中剂量组可见骨小梁结构变细,排列尚为规则,偶有中断发生,骨小梁内出现空骨陷窝,软骨层相对较为坚厚,脂肪细胞存在堆积现象,脂肪空泡较为多见;中药高剂量组可见骨小梁较为完整、排列尚规则,骨小梁内可见空骨陷窝,软骨层相对较厚,存在脂肪空泡。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空骨陷窝率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股骨头组织空骨陷窝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股骨头组织空骨陷窝率显着降低(P<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股骨头组织空骨陷窝率显着升高(P<0.01),中药高剂量组股骨头组织空骨陷窝率显着降低(P<0.01)。各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中药高剂量组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股骨头组织TLR4、MyD88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西药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股骨头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或P<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中药高剂量组股骨头组织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或P<0.01);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股骨头组织TLR4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结论:1.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缓解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疼痛症状、提升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2.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并验证了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方向调节的作用特点,预测得到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反应过程可能是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潜在作用机制。3.补正续骨丸可显着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股骨头病理学形态与降低空骨陷窝率,下调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和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其作用机制则是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进而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发挥防治作用。

邹昆[3](2021)在《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VR系统的研发与教学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传统的骨科解剖教育多通过幻灯片理论授课、模拟操作和尸体解剖获得,临床手术示教主要靠手术录像、手术观摩和示范手术。因尸体标本昂贵,资源有限,再加上手术室资源与手术时间的限制,年轻医生缺乏反复操作训练的机会,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从而无法满足骨科教学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Visual Reality,VR)为骨科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虚拟手术培训平台,可将人体的影像资料输入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模拟相关手术,不受标本、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反复多次使用,提高患者安全性,同时也提高年轻医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虚拟解剖学有助于强化医学生三维空间感,巩固解剖基础知识,发展虚拟手术学可以增强手术体验感,熟悉骨科手术相关操作,降低术前岗前培训的难度和缩短培训的时间。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骨科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也是骨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该病好发于中青年患者,多采取保髋手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才采用髋关节置换手术,因无菌手术要求,手术现场教学观摩人数有限,影响骨科临床教学。近年来随着学生的增加,积极开展股骨头坏死临床课程与教学方法研究已成为新时期骨科临床教学的迫切需求,目前用于中西医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仿真模拟器尚未普遍,因此,如何创建中西医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仿真系统和应用于临床教学成为了迫切需求。研究目的:本研究将从数据如何获取和预处理、如何构建手术部件三维模型、如何给三维模型添加材质和贴图制作、如何创建手术场景与功能制作等将一一介绍中西医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仿真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医使用针刀,西医使用关节镜辅助髓芯减压加打压植骨治疗ONFH。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股骨头坏死研究,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髋关节结构,股骨头坏死过程和中西医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仿真模拟,促进骨科教育智能化,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对照研究评估VR技术在股骨头坏死临床教学中的效果,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VR技术的教学反馈。研究方法:首先用Mimics Research 20.0导入CT素材制作股骨头坏死3D模型,用Rhino 6、3D max和Zbrush制作针刀和手术室场景,3Dmax制作打压植骨和针刀穿刺动画,使用UE4编辑脚本和蓝图,用Photoshop软件贴图处理,然后渲染生成经关节镜辅助髓芯减压加打压植骨和针刀治疗股骨头坏死手术的虚拟现实场景,然后通过HTC VIVE头显体验虚拟现实。临床教学部分通过选取中日友好医院骨科一部2020年9月-12月期间转科人员,包括本科生、规培生和研究生,共40人,随机分为VR组和对照组,VR组采取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对照组采取PPT多媒体教学,两组的学生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课后对学生从学习主动性、课程感兴趣程度、课程满意度、三维空间感、虚拟交互性方面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理论和实践考试检查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使用UE4虚拟引擎制作出中西医保髋治疗股骨头坏死系统,率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股骨头坏死教学方面的研究,采用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创设学习情境,可以体验髋关节三维解剖和在虚拟手术室里体验打压植骨和针刀治疗治疗系统股骨头坏死手术的虚拟现实场景。VR教学组的理论成绩81.35±7.24分、操作成绩87.75±5.32分,VR组学生总分84.55±5.12分,其中包括对照组理论成绩79.35±9.07分,操作成绩78.00±11.59分,对照组学生总分78.68±6.12分。VR组的手术操作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理论考试成绩中,t=0.751,p=0.457>0.05。可以认为VR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VR组(75%)和对照组(30%)的优良率有统计学意义(x2=8.12,P=0.004<0.01)。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虚拟现实教学组对本研究更感兴趣,其课程满意度、三维空间感和虚拟互动均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差异显着(P<0.05)。但两组认为VR对骨科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传统教学没有显着差异(P=0.057>0.05)。结论:两组学生对股骨头坏死知识的掌握没有明显差异,但虚拟现实在学习主动性、三维空间感、虚拟互动等方面优势明显。表明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三维建模提高虚拟互动感,从而提高医学生对骨科的学习兴趣。

王干[4](2021)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导航与传统股骨颈骨折中空钉内固定的早期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导航与传统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行中空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各项资料,根据是否使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导航置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导航下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人工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术。收集实验组及对照组病例的以下数据:①手术时间;②术中出血量;③术中透视次数;④术中的导针调整次数(钻孔次数);⑤导出术后第二天复查X线片,测量各螺钉间的角度、螺钉与股骨颈长轴的夹角;⑥住院天数;⑦住院期间有无并发症,如内固定物松动、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血管神经损伤,伤口愈合不良、感染等等;⑧术后门诊复查的X线片。结果:共4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实验组24例,男性9例,女性15例,年龄为29~72岁,平均(55.31±5.26)岁,其中Garden Ⅰ型4例,GardenⅡ型20例,对照组24例,男性8例,女性16例,年龄为32~69岁,平均(54.17±5.18)岁,其中GardenⅠ型3例,GardenⅡ型21例。48例患者均采用三枚平行中空螺钉内固定手术,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血管神经损伤,伤口愈合不良、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术中透视次数和导针调整次数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螺钉平行度以及螺钉与股骨颈长轴平行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导航三枚中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出血,减少医患双方的放射线暴露,减少医疗操作对股骨头、颈的破坏,使螺钉的位置更佳。

张忆楠[5](2021)在《骨痹通消颗粒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骨痹通消颗粒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病患VAS评分、Harris评分、股骨头MR坏死指数、血液流变指标水平、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安徽省中医院骨伤科确诊为早期股骨头坏死及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骨痹通消颗粒+髓芯减压术治疗,持续口服中药6个疗程(1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髓芯减压术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髋关节症状积分、实验室观察指标(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及股骨头MR坏死指数。结果60例入选患者均完成本次试验研究。(1)治疗前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VAS评分、Harris评分、股骨头MR坏死指数、血液流变指标水平、骨代谢指标水平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观察资料具有可比性。(2)髋关节症状积分(包括VAS评分、Harris评分、股骨头MR坏死指数)比较:治疗3、6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较前显着降低(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液流变指标、骨代谢指标)比较:治疗3、6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较前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疗效比较:愈显率治疗组80.00%,对照组56.67%,经秩和检验,Z=-2.083,p=0.03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评价:受试者未有肝肾功能、呼吸系统、精神方面、血液系统等相关方面的疾病,无其余不良反应,总的来说两组治疗方式安全可靠。结论中药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在对VAS评分、Harris评分、股骨头MR坏死指数、血液流变指标水平、骨代谢指标水平等方面的改善相比髓芯减压手术更具有优势,骨痹通消颗粒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案优于常规的髓芯减压术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吴成玉[6](2020)在《TGF-β1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干预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含量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及变化;运用螺旋CT、光镜检测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头骨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而观察TGF-β1治疗兔SANFH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模型组(18只)、治疗组(18只),模型组、治疗组均于第2周开始造模。实验期间,对照组正常喂养;模型组:造模后正常喂养;治疗组:造模后肌注TGF-β1并正常喂养。并于造模前、造模中、造模后相对应的时间点对兔血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含量进行测定,同时于镜下观察双侧股骨头骨组织标本,并计算各组空骨陷窝率。结果:1.新西兰大白兔的行为学变化:造模前新西兰大白兔的精神状况良好,饮食正常,毛发有光泽,四肢关节活动正常。造模后新西兰大白兔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反应迟缓,毛发晦暗,后肢肌力下降,活动量下降,部分新西兰大白兔出现跛行等早期SANFH症状。经TGF-β1治疗后,同一时间点下,治疗组后肢肌力、关节活动度以及跛行等情况较模型组有所改善,但仍较对照组组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组的早期SANFH症状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造模新西兰大白兔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3周末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升高(P<0.05);第7周末时,治疗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于模型组,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3.CT影像学检查:第7周末对照组:影像学检查可见双侧股骨头表面平滑,外形完整,股骨头内部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第7周末模型组:影像学检查可双侧股骨头表面不光滑,股骨头塌陷,外形不规则,股骨头内部出现囊性改变并有低密度区域;第7周末治疗组:影像学检查可见双侧股骨头表面稍不平滑,未见股骨头塌陷,股骨头内部无明显异常信号。4.空骨陷窝率:HE染色中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异常病理变化;第三周末模型组和治疗组均有大量空骨陷窝出现。在同一时间点,与治疗组相比,模型组的骨细胞空骨陷窝数量明显增多(P<0.05)。第7周末治疗组骨细胞空骨陷窝数量较第3周末有不同程度减少(P<0.05)。结论:1.本实验证明内毒素联合大剂量激素能够成功建立兔SANFH模型。2.TGF-β1对兔SANFH疗效显然,改善了兔SANFH的症状,缓解了股兔股骨头坏死的的病程。3.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与SANFH的病变过程密切相关。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可能是TGF-β1干预SANFH的作用机制之一。图[4]表[4]参[87]。

王刚[7](2020)在《基于Pauwels分型相关的股骨颈骨折阳性支撑复位定量研究与一种新型钢板的研制》文中指出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由于血供的原因容易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两大并发症。特别对于中青年患者保髋治疗的特殊性,以及较高的股骨头坏死率,一直是骨科治疗中的难题。有效的复位及稳定的内固定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对于高能量损伤的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有专家认为基于生物力学的Pauwels分型更能反应此类骨折的严重程度,因此基于Pauwels分型相关的复位及内固定研究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解剖复位是临床闭合复位追求的目标,但对于一些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很难达到解剖复位,而且反复的牵引复位会损伤残存的股骨头血供。2013年Gotfried等提出了一种股骨颈骨折阳性支撑复位的理念,亦能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当闭合复位达不到解剖复位时,阳性支撑复位可以接受,而阴性支撑复位应尽量避免。但目前缺乏股骨颈骨折阳性支撑复位的生物力学试验评价及定量标准化研究,因此三种Pauwels分型(Pauwels Ⅰ型、Ⅱ型及Ⅲ型)的阳性支撑复位定量研究具有现实临床意义。而基于Pauwels分型的内固定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随着Pauwels角的增大,需要更加稳定的内固定方式,特别是对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及新型内固定物的探索是目前的研究方向。本课题旨在对不同Pauwels分型股骨颈骨折阳性支撑复位进行生物力学定量研究,并基于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解剖特点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内固定钢板。第一部分股骨颈骨折阳性支撑复位临床与试验研究(一)股骨颈骨折阳性支撑与阴性支撑复位的临床疗效比较目的:在本回顾性研究中,我们的目的是比较Gotfried阳性支撑复位、阴性支撑复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采用闭合阳性支撑复位、阴性支撑复位结合空心加压钉内固定治疗5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复位质量的不同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Ⅰ组29例为Gotfried阳性支撑复位,其中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43.45±8.23岁。Ⅱ组26例为Gotfried阴性支撑复位,其中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41.96±8.69岁。比较两组术后股骨颈短缩程度,末次随访时骨折的不愈合率、固定失败率、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本研究中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18个月。Ⅰ组未出现骨不连、固定失败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而Ⅱ组有1例出现骨不连,3例出现早期固定失败,±例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共5例(19.23%)最后接受了关节置换手术。Ⅰ组及Ⅱ组在股骨颈垂直平面短缩平均分别为的股骨颈短缩程度分别为4.07±1.98mm和8.08±3.54mm,Ⅰ组及Ⅱ组在股骨颈水平平面短缩平均分别为3.90±1.57mm和7.77±3.31mm,Ⅰ组显着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Ⅰ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Gotfried阴性复位相比,阳性支撑复位手术成功率高,且能明显预防股骨颈短缩、改善髋关节功能;在移位性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中,阳性支撑复位可以接受,而阴性支撑复位应尽量避免。(二)股骨颈骨折阳性支撑复位生物力学试验评价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阳性支撑复位、阴性支撑复位、解剖复位在Pauwels Ⅰ型股骨颈骨折模型中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24例第四代人工合成复合股骨被平均分为3组,按照Pauwels 30°角截骨后形成股骨颈骨折;根据不同的复位标准分为阳性支撑复位组、解剖复位组及阴性支撑复位组,所有骨折模型均采用3枚倒三角构型的平行空心钉固定。采用生物力学方法(轴向加载试验、极限载荷试验)对样本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结构刚度、骨折最大位移(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及极限载荷,并采用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比较(P<0.05)。结果:研究表明阳性支撑复位组的结构刚度、骨折最大位移及极限载荷与解剖复位组相似,两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结构刚度、极限载荷均高于阴性支撑复位组,而骨折最大位移均小于阴性支撑复位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阴性支撑相比,阳性支撑复位及解剖复位有着更好的生物力学强度,并且阳性支撑模型组与解剖复位模型组有着相似的生物力学强度。第二部分 基于Pauwels分型相关的股骨颈骨折阳性支撑复位有限元定量研究(一)股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验证目的:根据正常人体股骨CT数据,建立股骨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尸骨的有效性验证。方法:采集一名志愿者的股骨CT数据,利用Mimics 17.0、Hypermesh 12.0等软件构建股骨实体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再提交Abaqus 6.9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在1400N的应力下行轴向加载试验;在股骨颈中段环形标记8个等分点,比较有限元分析与尸骨加载后标记点的等效应力值及变化规律。结果:采用有限元分析与尸骨加载后股骨颈中段8个环形标记点的等效应力值较为接近,且两者数据的变化规律相似,该规律与以往文献中提供的数字规律也基本一致。结论:股骨有限元模型建立并被验证有效,该模型可以进行后续的有限元分析试验。(二)不同Pauwels分型股骨颈骨折阳性支撑复位有限元生物力学定量研究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不同移位程度的阳性支撑复位、阴性支撑复位、解剖复位在三种Pauwels分型股骨颈骨折中的生物力学效果,以此来进行阳性支撑复位定量研究。方法:采用 Mimics 17.0 和 Hypermesh 12.0 软件创建了三种 Pauwels 分型(Pauwels 30°、Pauwels 50°、Pauwels 70°)各五种股骨颈骨折复位模型,按照骨折移位程度分为阳性支撑3种复位模型(2mm,3mm,4mm)、解剖复位模型及阴性支撑复位2mm模型;均装配3枚倒三角构型的平行空心钉固定,共得到15种复位固定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 6.9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予以轴向2100N的应力,研究不同模型内固定的应力分布和应力峰值、骨折块之间的位移、股骨颈近端松质骨模型的主应变。结果:研究表明在Pauwels Ⅰ型及Ⅱ型股骨颈骨折模型中,内固定应力峰值及最大位移值由大到小均依次为阳性4mm、阴性2mm、阳性3mm、阳性2mm及解剖复位模型;阴性2mm模型的内固定应力峰值及最大位移值均介于阳性3mm及阳性4mm模型之间;在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模型中,阳性2mm模型的内固定应力峰值及最大位移均小于阴性2mm模型,而阳性3mm模型与阴性2mm模型两者数值较为接近;所有模型股骨颈近端松质骨应变区域均主要集中在钉孔周围,钉孔周围区域易被切割,且随着Pauwels角的增大,屈服应变区域逐渐增大。并且随着Pauwels角的增大,骨折内固定应力峰值及最大位移均明显增大。结论:与阴性支撑相比,阳性支撑复位有着更好的生物力学强度;根据结果进行阳性支撑复位定量分级,阳性复位Ⅰ级(移位≤2mm),阳性复位Ⅱ级(2mm<移位≤3mm),阳性复位Ⅲ级(3mm<移位≤4mm),阳性复位Ⅳ级(移位>4mm);在PauwelsⅠ型及Ⅱ型股骨颈骨折模型中,阳性复位Ⅰ级也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物力学效应,阳性复位Ⅱ级为相对可以接受范围,而阳性复位Ⅲ级及Ⅳ级应尽可能避免;而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模型中,应尽可能控制在阳性复位Ⅰ级。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模型承受着较高的内固定应力,骨折位移明显增大,并且股骨近端松质骨屈服应变区域明显增大,因此需要更为坚强的内固定来维持稳定性。第三部分基于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特点相匹配的一种新型钢板的研制及设计目的:基于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解剖特点,设计并研制一种新型股骨颈钢板,为治疗该型骨折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方法:根据有关研究中提供的股骨上段解剖参数及解剖学特点,融合Pauwels螺钉结构及锁定钢板的优势,设计一块既能够术中垂直骨折线加压,又能对抗强大剪切应力的钢板,并研制生产后进行人工股骨模拟操作。钢板包括三枚股骨头方向螺孔及一枚股骨干锁定螺孔;其中股骨头最上面一枚螺钉为直径7.3mm的普通半螺纹加压螺钉,可以实现术中加压;另两枚为直径7.3mm的半螺纹锁定螺钉,该螺钉可以对股骨头起到强大角度支撑作用,锁定角度为135°;钢板最远端设计一枚锁定孔,通过植入直径5.0mm锁定螺钉将股骨与钢板连为一体。结果:所研制的新型股骨颈钢板与股骨粗隆部外侧壁解剖形态一致性较高,与股骨外侧壁外形贴合度好;按照操作方法模拟植入钢板螺钉后,能加压收紧骨折端,通过术后C臂机透视确定骨折端复位良好,螺钉分布位置好。结论:新型股骨颈钢板可能会是一种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优良的内固定器械。第四部分新型股骨颈钢板生物力学稳定性评价(一)新型股骨颈钢板固定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试验研究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新型股骨颈钢板、动力髋螺钉加防旋钉、Pauwels螺钉结构在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中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24例第四代人工合成复合股骨被平均分为3组,按照Pauwels 70°角截骨后形成股骨颈骨折,各组分别采用新型股骨颈钢板(A组)、动力髋螺钉加防旋钉(B组)、Pauwels螺钉结构(C组)固定。采用生物力学方法(轴向加载试验、极限载荷试验)对样本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结构刚度、骨折最大位移(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及极限载荷,并采用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比较(P<0.05)。结果:研究表明A组的结构刚度、骨折最大位移及极限载荷与B组相似,两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结构刚度、极限载荷均高于C组,而骨折最大位移均小于C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新型股骨颈钢板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生物力学强度与动力髋螺钉加防旋钉相似,优于Pauwels螺钉结构。(二)新型股骨颈钢板与Pauwels螺钉结构多种截骨模型的有限元生物力学比较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截骨模型新型股骨颈钢板与Pauwels螺钉结构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 Mimics 17.0 和 Hypermesh 12.0 软件创建了 Pauwels 角为 50°、60°、70°三种股骨颈骨折截骨模型,然后装配新型股骨颈钢板及Pauwels螺钉结构形成固定模型;利用Abaqus 6.9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予以轴向1400N及2100N的应力,研究不同模型内固定的应力分布和应力峰值、骨折块之间的位移、股骨颈近端松质骨应力分布和应力峰值。结果:研究表明两组内固定的应力分布主要集中于骨折线附近,最接近股骨距的螺钉承受应力最大;在Pauwels角为50°、60°、70°三种模型中,新型钢板组的内固定应力峰值及股骨近端松质骨应力峰值均低于Pauwels螺钉组,骨折块之间的最大位移均小于Pauwels螺钉组。结论:相对于Pauwels螺钉结构固定组,新型股骨颈钢板对不同的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截骨模型固定均能提供更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王洋[8](2020)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应用规律》文中认为背景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果,多版专家共识与指南在药物治疗中都加入了中医药相关的指导意见,内服及外用中药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逐步得到认可,但相关临床研究多集中于单个方剂的讨论分析,相关组方规律的研究上亦缺乏针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处方分析,同时缺乏对外用中药的组方分析。如能进一步对诸多有效方剂加以整理,分析出其核心用药规律,将对临床及科研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目的 提取既往文献中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中药方剂,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分析归纳,探析内服与外用中药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及科研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建库至今临床应用内服及外用中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文献,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文献中使用的相关方剂进行录入与分析,从而探索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用药规律。结果 1.本研究以中药,股骨头坏死为关键词检索获得中国知网(CNKI)文献240篇,万方数据库(WanFang)文献528篇,维普数据库(VIP)文献253篇,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文献103篇,共计1124篇。经NoteExpress软件去重处理后剩余729篇。根据文献的纳排标准,精读文献后去除动物实验,文献研究,无法判定明确分期及明确方剂组成者,入选文献139篇。涉及内服药方剂文献129篇(包含外用药方剂文献27篇)方剂215首,外用药方剂文献37篇,方剂38首。2.内服药方剂中共涉及中药243味,其中使用频次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当归、丹参、川芎、熟地黄、黄芪、续断、甘草、骨碎补、红花。经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统计,四气使用频次以温性药最高,凉性药最低,五味的使用频次上,其使用频次从大到小依次为: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以甘味药使用频次最高达1434次。归经用药频次以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位于前三位。外用药方剂共涉及药物129味,使用频次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透骨草、伸筋草、没药、红花、牛膝、乳香,当归,骨碎补,细辛。经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统计,四气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温性,平性,寒性,凉性,热性,五味使用频次从高到低为辛味、苦味、甘味、咸味、酸味、涩味。归经用药频次以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位于前三位。3.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药模式分析”功能,设定支持度20%,置信度0.6,获得内服药前十位的药物组合为:①川芎,当归;②丹参,当归;③熟地黄,当归;④黄芪,当归;⑤川芎,丹参;⑥续断,当归;⑦牛膝,当归;⑧甘草,当归;⑨川芎、丹参,当归;⑩红花,当归。获得外用药前十位的药物组合为:①伸筋草,透骨草;②没药,乳香;③牛膝,透骨草;④牛膝,伸筋草;⑤艾叶,透骨草;⑥艾叶,伸筋草;⑦艾叶,伸筋草,透骨草;⑧红花,当归;⑨红花,透骨草;⑩红花,伸筋草。4.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新方分析”功能,分析方剂的隐性规律,获得内服药潜在新方10首:①龟甲—枸杞子—杜仲—菟丝子—山茱萸;②栀子—苍术—青风藤—僵蚕—雷公藤;③大枣—猪苓—炙麻黄—生姜—制附子;④当归—川芎—阿胶—丹参;⑤乌梢蛇—制马钱子—蜈蚣—三棱—片姜黄—炒丹参;⑥乌梢蛇—制马钱子—海风藤—斑蝥;⑦独活—木瓜—血竭—槲寄生;⑧川芎—丹参—槲寄生—全蝎—淫羊藿—骨碎补;⑨葛根—桂枝—姜黄—泽泻;⑩茯苓—红花—白术—乳香—没药。获得外用药新方6首:①千年健—马钱子—甘松—僵蚕;②川牛膝—五加皮—木鳖子—自然铜—附子;③桑枝—花椒—当归—路路通;④桂枝—骨碎补—制川乌—续断—象皮;⑤没药—伸筋草—大黄—透骨草—路路通;⑥丹参—桑枝—没药—路路通—乳香。结论1.中药内服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常用药物为:当归、丹参、川芎、熟地黄、黄芪、续断、甘草、骨碎补、红花;常用组合为:①川芎,当归;②丹参,当归;③熟地黄,当归;④黄芪,当归;⑤川芎,丹参;⑥续断,当归;⑦牛膝,当归;⑧甘草,当归;⑨川芎、丹参,当归;⑩红花,当归。2.中药外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常用药物为:透骨草、伸筋草、没药、红花、牛膝、乳香,当归,骨碎补,细辛;常用组合为:①伸筋草,透骨草;②没药,乳香;③牛膝,透骨草;④牛膝,伸筋草;⑤艾叶,透骨草;⑥艾叶,伸筋草;⑦艾叶,伸筋草,透骨草;⑧红花,当归;⑨红花,透骨草;⑩红花,伸筋草。3.中药内服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时应以活血化瘀为主,药物多具甘、温之性,攻补兼施,常用方剂如桃红四物汤,复原活血汤;外用方药应以活血通络,祛风散寒为主,用药多具辛温发散之性,同时须配伍选用花椒,艾叶,细辛一类具芳香之性可助诸药透达经络,外用疗效明确的药物。

梁学振[9](2019)在《补肾活血胶囊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BMSCs成骨-成脂分化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观察ARCOⅡ患者股骨头坏死组织的体积及分布情况和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补肾活血胶囊防治ONFH可能的作用靶点及机制,为后续基础实验影像学评估和关键作用靶点的筛选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观察补肾活血胶囊对GC相关的ONFH大鼠骨修复及脂肪形成的影响和对GC处理的BMSCs成骨-成脂分化的影响,探究补肾活血胶囊对体内外成骨、成脂及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机制。方法:1.采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SONFH ARCOⅡ患者的CT数据,利用3-matic软件将股骨头分割为8个不同的区域,计算股骨头坏死组织的体积比例及不同分区的分布情况。2.采用网络药理学筛选中药及疾病相关数据库中补肾活血胶囊和ONFH的作用靶点,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补肾活血胶囊防治ONFH的可能的作用靶点及机制。3.采用MPS臀肌注射建立GC相关的ONFH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补肾活血胶囊干预,6周后通过影像学检测、组织病理学观察、血清生化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评估补肾活血胶囊对GC相关的ONFH大鼠骨修复和脂肪形成的影响。4.采用SD大鼠分离培养BMSCs,运用不同剂量的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及Dex干预,观察细胞增殖状态,通过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BMSCs成骨和成脂分化情况,应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细胞中成骨、成脂及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1.通过Mimics构建的三维结构可知,股骨头的平均体积为(48399.52±9408.90)mm3,而坏死组织的平均体积为(20917.08±6566.94)mm3,坏死组织占股骨头的平均体积比为(44.75±15.72)%;不同分区的坏死体积比例也不同,坏死组织主要分布在前上内区、前上外区和后上内区。2.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筛选出41个补肾活血胶囊治疗ONFH的主要候选靶点;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些靶点与细胞增殖、慢性炎症、骨形成、脂代谢及血管再生等有关。3.SD大鼠干预6周后,Micro-CT显示不同浓度的补肾活血胶囊均能改善MPS引起的GC相关的ONFH大鼠骨丢失现象;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活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骨小梁病理改变和脂肪蓄积明显减少;血清生化检测显示,MPS干预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明显增高,而ALP含量明显降低;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活血胶囊能增强SD大鼠股骨头组织中骨形成因子Runx2、Collagen I和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因子Shh、Gli2的蛋白表达,减弱脂肪形成因子PPARγ、C/EBPα的蛋白表达。4.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不仅能促进正常大鼠BMSCs的细胞增殖作用,而且能明显地增加Dex处理的大鼠BMSCs的细胞增殖活性;成骨诱导3周后,茜素红染色显示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而成脂诱导2周后,油红“O”染色显示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不同浓度的补肾活血胶囊干预BMSCs 72h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均能增强BMSCs中成骨因子Runx2、Collagen I和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因子Shh、Gli2的蛋白表达,减弱成脂因子PPARγ、C/EBPα的蛋白表达。结论:1.借助Mimics软件CT三维重建能快速直观地评估股骨头坏死组织的体积及分布情况。2.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阐明补肾活血胶囊治疗SONFH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后续分子机制实验设计的优化。3.基于Hedgehog信号通路补肾活血胶囊能促进GC相关ONFH大鼠的骨修复、抑制其脂肪形成。4.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能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抑制其成脂分化。

王颖[10](2019)在《基于生物力学特性的股骨颈骨折治疗及术后复位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对股骨颈骨折术前内固定的选择以及术后复位质量的影响展开相关研究,探究股骨颈骨折治疗时不同内固定对股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及股骨颈骨折术后不同动作时股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变化,为股骨颈骨折治疗及并发症预防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五种不同内固定进行股骨颈骨折治疗仿真分析。同时纳入临床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股骨颈骨折术后复位质量评价良好的病例255例,采用三维重建、匹配的方法测量健侧和患侧股骨头的小凹最深点距离、股骨头中心距离以及股骨头空间偏转角度。另外在纳入的255例病例中随机抽取30例,利用AnyBody仿真及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站立、步行、起立和下蹲四种动作下股骨的受力情况进行模拟。同时利用机械性能测试的方法对人工造模的股骨颈骨折不同残留移位股骨模型进行力学实验加载。最后结合电话咨询及临床复查方式,随访记录所有纳入病例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时股骨整体受力均一且位移最小,但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时股骨受到的应力最大;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时骨折线处应力最小,但位移最大;髓内钉固定和动力髋螺钉固定在股骨及内固定的应力和位移表现上较为相似,但动力髋螺钉应力分布相对集中而髓内钉受力较为分散均匀,同时动力髋螺钉固定时骨折线附近应力值最大。股骨颈骨折病例术后股骨头小凹最深点的平均位移为9.28±4.28mm,股骨头中心的平均距离5.78土3.37mm,股骨头平均空间偏转角度为16.15±9.32°;Garden Ⅰ型股骨颈骨折病例术前股骨头小凹最深点的平均位移为15.81±8.42mm,股骨头中心的平均位移9.68±5.86mm,股骨头平均空间偏转角度为25.06±12.31°;Garden Ⅱ型股骨颈骨折病例术前股骨头小凹最深点的平均位移为15.48±5.84mm,股骨头中心的平均位移9.13±3.92mm,股骨头平均空间偏转角度为24.08±8.83°。站立时股骨应力峰值为18.97±7.8Mpa,步行时股骨应力峰值为66.85±36.18 Mpa,起立时股骨应力峰值为61.74±114.38 Mpa,下蹲时股骨应力峰值为1607.04±869.58 Mpa。股骨模型力学加载实验中,股骨头产生相同位移条件下,模型0的平均载荷最大,模型2平均载荷最小,P<0.05。255例患者中有28例发生股骨头坏死,坏死概率为10.98%,坏死时间为术后1.4±0.7年。坏死病例空间残留移位与非坏死病例残留移位均具有显着相关性。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在固定股骨颈骨折时稳定性最高,但股骨和内固定承受更大的压力和剪切力;动力髋螺钉固定短期内促进骨折愈合较有优势,但长期固定时髓内钉固定更佳。临床上经X线评价良好的骨折复位,在三维空间上依然存在较大的股骨头移位与偏转,且临床诊断为无移位型的股骨颈骨折,在三维空间上存在较大的股骨头移位与偏转。站立时股骨颈受力最小,其次是起立、步行,下蹲时股骨颈受力最大,随着空间成角和移位程度的增加股骨颈承受的应力均呈升高趋势,且股骨受力能力越弱,股骨头坏死发生概率越高。

二、股骨头坏死治疗平台研制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骨头坏死治疗平台研制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活骨方治疗对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及塌陷风险的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防治股骨头坏死研究进展
        1 复杂的发病机制与系统的中医药调控作用
        2 治疗方法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3 中国病例临床实践及中医药特色
        4 中医药的临床干预环节
        5 中医药促进骨结构修复的评价方法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活骨方防治股骨头坏死的前期研究基础
        1 “从脾论治股骨头坏死”理论
        2 “复合成分-网络靶点”系统作用机制
        3 预防股骨头坏死:动物研究
        4 防治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临床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活骨方治疗SARS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远期疗效随访
    前言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标准
        1.2 临床资料
        1.3 活骨方治疗方案
        1.4 随访方案
        1.5 评价指标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随访情况
        2.2 临床结局
        2.3 躯体功能
        2.4 影像评估
        2.5 代表性病例
    3 讨论
        3.1 选择SARS后股骨头坏死作为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3.2 活骨方治疗后股骨头塌陷率与历史文献的横向对比
        3.3 活骨方治疗后的髋关节置换率及躯体功能
        3.4 影响躯体功能的重要因素-疼痛
        3.5 主要不足之处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CT分析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及塌陷风险动态演变规律
    前言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标准
        1.2 临床资料
        1.3 骨结构分析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形态学观察
        2.2 骨结构时间变化规律
        2.3 骨结构演变与影像学进展的相关性
        2.4 骨结构指标的影像学进展预测价值
    3 讨论
        3.1 分离坏死病灶方法的客观困难
        3.2 基于不分离病灶的全股骨头骨结构分析发现
        3.3 骨结构演变与塌陷的联系:分歧与原因
        3.4 本研究对分歧的补充认识
        3.5 主要不足之处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活骨方治疗股骨头坏死对骨结构及塌陷风险的动态影响
    前言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标准
        1.2 临床资料
        1.3 活骨方治疗方案
        1.4 骨结构分析方法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形态学演变过程的直观比较
        2.2 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
        2.3 骨结构特征指标的组间比较
        2.4 骨结构指标的增长过程差异
        2.5 治疗早期骨结构变化与影像学进展的相关性
        2.6 治疗早期骨结构指标变化预测影像学进展的效果
        2.7 基于骨结构指标实现治疗过程动态精准随访的尝试
    3 讨论
        3.1 活骨方治疗后的骨结构演变
        3.2 塌陷与否:骨修复的程度与速度
        3.3 评价骨修复的临床实践
        3.4 活骨方促进骨修复的作用过程
        3.5 主要不足之处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创新点
存在问题
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2)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
    材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分子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补正续骨丸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疗效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 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VR系统的研发与教学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扩展现实在关节外科的应用进展
        1 在骨与关节外科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
        2 在手术术前规划中的应用
        3 在手术术中可视化及导航的应用
        4 在关节手术术后康复的应用
        5 远程会诊的手术指导
        6 骨科科学研究
        7 作为局部麻醉下骨科手术中的一种辅助性非药物镇静剂
        8.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西医不同保髋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进展
        1. 髓芯减压术
        2. 头颈部开窗减压技术
        3. 截骨术
        4. 联合关节镜手术
        5. 动脉灌注术
        6. 针刀治疗
        7. 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辅助
        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前言
    第一章 中西医不同保髋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VR系统的研发
        1. 概述
        2. VR系统制备流程
        2.1 制作系统准备
        2.2 数据获取和预处理
        2.3 构建手术部件的三维模型
        2.4 三维模型的材质
        2.5 三维模型贴图制作
        2.6 无影灯灯光制作
        2.7 蓝图和C++脚本
        2.8 添加第一视角
        2.9 添加力反馈
        2.10 在UE4中创建场景
        2.11 系统的虚拟交互设计
        2.12 打包发布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VR系统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教学质量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以性别区分,结果显示
        2.2 以学历区分,结果显示
        2.3 临床效果主观评价结果比较
        2.4 客观考核结果比较
        3. 讨论
        3.1 虚拟现实技术
        3.2 骨科教学和针刀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3 VR技术在骨科和针刀教学中的作用
        3.4 虚拟现实在医学远程教育中作用
        3.5 VR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原则
        3.6 目前虚拟现实在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个人简历

(4)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导航与传统股骨颈骨折中空钉内固定的早期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股骨颈骨折的研究进展
        1.2.1 股骨颈骨折的认识历史
        1.2.2 股骨颈的解剖和血供特点
        1.2.3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4 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的
        1.4.1 本课题的来源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内容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情况
        2.2.2 治疗前准备
        2.2.3 实验组手术流程
        2.2.4 对照组手术流程
        2.2.5 观察指标
        2.2.6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导航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骨痹通消颗粒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资料
    1.祖国医学对ONFH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ONFH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ONFH病因病机认识
        1.3 中医治法治则
        1.4 中医治疗进展
    2.现代医学对ONFH的认识
        2.1 病因病理
        2.2 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2.3 分期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入院资料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观察指标
        2.4 临床疗效判定
        2.5 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
    2.疗效评定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Harris 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R坏死指数比较
        2.4 总体疗效
        2.5 实验室指标比较
        2.6 安全性评价
第四部分 讨论
    1.导师对早期ONFH的认识
    2.中医治疗ONFH的理论依据
    3.方药分析
    4.髓芯减压术对早期ONFH的疗效
    5.骨痹通消颗粒联合髓芯减压治疗ONFH的分析
    6.结果分析
结论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6)TGF-β1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引言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
    2.实验药物
    3.实验动物分组
    4.技术路线
    5.动物造模及给药
    6.标本采集
    7.统计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基于Pauwels分型相关的股骨颈骨折阳性支撑复位定量研究与一种新型钢板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股骨颈骨折阳性支撑复位临床与试验研究
    (一) 股骨颈骨折阳性支撑与阴性支撑复位的临床疗效比较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二) 股骨颈骨折阳性支撑复位生物力学试验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PAUWELS分型相关的股骨颈骨折阳性支撑复位有限元定量研究
    (一) 股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验证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二) 不同Pauwels分型股骨颈骨折阳性支撑复位有限元生物力学定量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特点相匹配的一种新型钢板的研制及设计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新型股骨颈钢板生物力学稳定性评价
    (一) 新型股骨颈钢板固定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试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二) 新型股骨颈钢板与PAUWELS螺钉结构多种截骨模型的有限元生物力学比较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综述一 有限元分析技术在股骨颈骨折生物力学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青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应用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2.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2.1 中药内服
        2.2 中药外用
        2.3 针灸治疗
        2.4 推拿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应用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文献的纳入标准
        1.4 文献的排除标准
        1.5 数据的提取
        1.6 数据的结构化处理
        1.7 数据的录入
        1.8 数据的分析
    2. 数据及结果
        2.1 数据来源的文献学情况
        2.2 内服药用药规律
        2.3 外用药用药规律
    3. 统计结果分析
        3.1 药物频次及四气,五味,归经结果分析
        3.2 内服药常用药对、药组、核心药物分析
        3.3 内服药新方分析
        3.4 外用药常用药对、药组、核心药物分析
        3.5 外用药新方分析
    4. 讨论
        4.1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在中医传承的应用
        4.2 中医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
        4.3 中药内服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特点
        4.4 中药外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常用结构化药名
    附录2 ARCO分期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补肾活血胶囊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BMSCs成骨-成脂分化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激素在SONFH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 中医学对SONFH的认识及补肾活血胶囊的研究进展
    3 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BMSCs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基于CT三维重建研究SONFH患者中股骨头坏死组织的分布
    1 研究目的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收集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 方法
        3.1 股骨头及坏死组织三维重建
        3.2 坏死组织分区的划定
        3.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股骨头三维重建情况
        4.3 不同区域股骨头坏死体积及各个分区所占的比例情况
    5 讨论
        5.1 CT图像在SONFH诊断中的作用
        5.2 三维重建评估股骨头坏死组织的体积
        5.3 股骨头坏死组织不同分区的分布
    6 结论
第三章 补肾活血胶囊防治ONFH的关键靶点和潜在机制研究
    1 研究目的
    2 实验材料
        2.1 数据库
        2.2 软件
    3 实验方法
        3.1 补肾活血胶囊入血活性成分筛选
        3.2 补肾活血胶囊作用靶点预测及“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3.3 ONFH相关疾病靶点检索与挖掘
        3.4 补肾活血胶囊防治ONFH网络构建及核心靶点筛选
    4 实验结果
        4.1 补肾活血胶囊入血活性成分的筛选
        4.2 补肾活血胶囊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分析
        4.3 ONFH相关靶点检索
        4.4 补肾活血胶囊治疗ONFH的 PPI构建及模块分析
    5 讨论
        5.1 ADME特征
        5.2 活性成分及疾病靶点筛选
        5.3 网络拓扑分析
        5.4 网络模块聚类分析
    6 结论
第四章 补肾活血胶囊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GC相关ONFH大鼠的骨修复及脂肪形成
    1 研究目的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仪器
        2.3 主要器械
        2.4 主要药物/试剂
    3 实验方法
        3.1 补肾活血胶囊药液的制备
        3.2 动物分组及药物干预
        3.3 血清学检测
        3.4 影像学检查
        3.5 病理学检测
        3.6 Western blotting分析
        3.7 统计学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补肾活血胶囊有效地促进GC相关ONFH大鼠的骨修复
        4.3 补肾活血胶囊有效抑制GC相关ONFH大鼠脂肪形成
        4.4 补肾活血胶囊促进GC相关ONFH大鼠Hedgehog信号通路活化
    5 讨论
        5.1 激素性动物模型的选择
        5.2 补肾活血胶囊对GC相关的ONFH大鼠模型骨修复和脂肪形成的影响
        5.3 补肾活血胶囊对GC引起的SONFH大鼠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
    6 结论
第五章 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BMSCs成脂-成骨分化的研究
    1 研究目的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仪器
        2.3 主要器械
        2.4 主要药物/试剂
    3 实验方法
        3.1 相关试剂的配制
        3.2 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的制备
        3.3 细胞原代培养
        3.4 细胞传代培养与鉴定
        3.5 分组与药物干预
        3.6 细胞增殖检测
        3.7 茜素红染色
        3.8 油红“O”染色
        3.9 Western blotting分析
        3.10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大鼠含药血清情况
        4.2 大鼠BMSCs鉴定
        4.3 细胞增殖检测
        4.4 茜素红染色
        4.5 油红“O”染色
        4.6 Western blotting分析
    5 讨论
        5.1 中药含药血清的制备依据
        5.2 大鼠BMSCs的培养与鉴定
        5.3 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对BMSCs增殖、成脂-成骨分化的影响
        5.4 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对BMSCs中 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
    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科技查新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博士期间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10)基于生物力学特性的股骨颈骨折治疗及术后复位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股骨颈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1.2.1 股骨颈骨折的发病机制
        1.2.2 股骨颈骨折的分型
        1.2.3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1.2.4 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
    1.3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目标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股骨生物力学
    2.1 生物力学
        2.1.1 骨科生物力学
        2.1.2 生物力学评价指标及相互关系
    2.2 骨科生物力学测试方法
        2.2.1 机械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2.2.2 接触式力学测量方法
        2.2.3 非接触式力学测量方法
        2.2.4 有限元分析方法
        2.2.5 分子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2.2.6 三维运动捕捉和步态分析方法
    2.3 股骨生物力学
        2.3.1 股骨形态力学与结构力学
        2.3.2 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不同内固定生物力学仿真分析
    3.1 研究背景与目的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的三维定量评估
    4.1 研究背景与目的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股骨颈骨折术后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5.1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生物力学特性仿真分析
        5.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5.1.2 方法
        5.1.3 结果
        5.1.4 讨论
    5.2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的生物力学效应研究
        5.2.1 研究背景与目的
        5.2.2 方法
        5.2.3 结果
        5.2.4 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股骨颈骨折术后临床随访验证分析
    6.1 研究背景与目的
    6.2 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研究生期间申请的专利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股骨头坏死治疗平台研制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活骨方治疗对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及塌陷风险的影响规律研究[D]. 黄泽青.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2]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临床与实验研究[D]. 郭雪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3]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VR系统的研发与教学应用[D]. 邹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导航与传统股骨颈骨折中空钉内固定的早期疗效比较[D]. 王干. 江汉大学, 2021(01)
  • [5]骨痹通消颗粒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D]. 张忆楠.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TGF-β1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影响的实验研究[D]. 吴成玉.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7]基于Pauwels分型相关的股骨颈骨折阳性支撑复位定量研究与一种新型钢板的研制[D]. 王刚. 苏州大学, 2020(06)
  • [8]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应用规律[D]. 王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9)
  • [9]补肾活血胶囊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BMSCs成骨-成脂分化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机制研究[D]. 梁学振.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10]基于生物力学特性的股骨颈骨折治疗及术后复位质量研究[D]. 王颖.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标签:;  ;  ;  ;  

股骨头坏死治疗平台研发成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