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仙人掌内生菌研究Ⅰ.内生菌的分离和抗菌活性的筛选

墨西哥仙人掌内生菌研究Ⅰ.内生菌的分离和抗菌活性的筛选

一、墨西哥仙人掌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Ⅰ.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燕银芳[1](2021)在《天然源和厚朴酚与异黄腐酚的抗菌活性评价及(和)厚朴酚的复配增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真菌病害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最普遍、危害性最强的病害之一,其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化学杀菌剂的长期使用导致病原真菌产生了抗性、造成了药剂残留,引起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天然源杀菌剂与环境相容性好,低毒且易降解,故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睐。我国植物资源丰富,这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选取传统中草药厚朴与啤酒花,采用生长速率法,结合活性导向分离的方法评价了所选中草药中的活性化合物对立枯丝核菌、核盘菌、灰葡萄孢、禾谷镰孢菌和稻瘟病菌的抗菌活性,并初步探究了两者的抗菌机理。最后评价了厚朴中的活性化合物与植物精油、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的复配效果。现将主要内容分述如下:1.厚朴中抗菌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和厚朴酚抗菌机制初探本章采用活性导向分离的方法,从厚朴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因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可达2.18μg/m L,明显优于商业化杀菌剂戊唑醇(EC50=3.07μg/m L),故探究了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的抗菌机制。形态学研究表明其对菌丝形态和细胞器均造成了破坏,特别是细胞膜和线粒体。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研究和厚朴酚的抗菌机理,发现其主要造成了线粒体及相关功能基因的上下调,特别是影响了ATP的合成。最后,用酶学的方法及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对转录组学结果进行了验证。本研究表明和厚朴酚通过促进活性氧的大量产生,破坏了细胞膜电位,进而破坏线粒体的功能。这一过程影响了菌丝细胞的呼吸作用,并破坏了TCA循环,最终抑制ATP的生成。此外,和厚朴酚还会损坏菌丝细胞膜,从而加速菌丝体的死亡。2.啤酒花中异黄腐酚抗菌机制研究本章评价了药食两用植物啤酒花的80%乙醇提取物及其主要异戊烯基黄酮异黄腐酚的体外抗菌活性,并评价了异黄腐酚对孢子萌发的影响及其体内抗菌活性。因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均很强,其对菌丝生长的EC50可达4.32μg/m L,故探究了其对灰葡萄孢的抗菌机理。形态学观察发现其对菌丝形态和细胞器均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细胞膜。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研究异黄腐酚的抗菌机理,发现其主要通过破坏碳代谢通路和TCA循环来发挥抗菌作用。最后,用RT-qPCR、酶学的方法及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对转录组学的结果进行了验证。本研究表明异黄腐酚可能存在多种作用方式,其通过影响呼吸作用,破坏了碳代谢通路和TCA循环导致ATP合成受阻,影响菌丝的生长。另外,其通过产生氧化胁迫,造成了膜脂过氧化伤害,进而破坏细胞膜,加速了菌丝体的死亡。3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植物精油、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的复配效果研究本章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植物精油、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在质量比为1:1时对五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用Wadley(1967)公式评价了复配效果,结果表明,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植物精油、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对立枯丝核菌的复配效果较差,但对其他四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特别是对灰葡萄孢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另外,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的复配效果优于厚朴酚的复配,其中,和厚朴酚与萜烯的复配效果最好,这为抗菌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胡永志,杨鑫凤,周雅琴,余丽莹,谭小明,赵立春,石忠衡,胡世一[2](2021)在《两面针内生真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揭示抗菌草药两面针内生真菌的分布和种群特征及其在抗菌研究中的应用潜力,该研究对广西野生两面针内生真菌的分子鉴定、遗传多样性和抗菌活性进行研究。两面针内生真菌分离培养和分子鉴定的结果显示,从两面针植物中分离获得35株内生真菌,隶属于2门4纲10目12科15属,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和镰孢属Fusarium为优势菌属,均占总菌株数的20%;根、茎和叶内生真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茎部内生真菌的Shannon index(H’=1.678)明显较根(0.882 1)和叶(0.515 4)部高。抗菌活性分析结果显示,14.28%的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病原指示菌有抑菌活性,其中Fusarium sp. ZN-34菌株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 Fusarium sp. ZN-26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则最好;综合抑菌的广谱性和效能而言,Fusarium sp. ZN-26和Phialemoniopsis pluriloculosa ZN-35对2种病原细菌的抗菌效果较好。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野生药用植物两面针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内生真菌资源及多种有较好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可为两面针内生真菌抗菌基础物质的提取、分离和分析及天然新颖抗菌剂的开发提供可利用的候选菌株。

李弘琨[3](2021)在《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与紫杉烷积累的相关性规律解析及其高产菌株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红豆杉是地球上濒临灭绝的天然抗癌植物,是经过了 250万年的古老孑遗树种,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红豆杉植物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如紫杉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有机酸类、苯丙素类、木脂素类、萜类等,其中紫杉醇因活性强、抗癌机制独特成为世界各国医院首选的一线广谱抗癌药物的原料药。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并且红豆杉中紫杉醇浓度约为0.02-0.069%,市场供不应求,原料短缺问题日益严峻。自上世纪90年初Stierle等首次获得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植物内生真菌成为筛选新的具有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以期代替繁琐而低效的“不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方式”。据报道,内生真菌种群的生物多样性和产与宿主相同成分的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对宿主植物化合物的产生、积累及其他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 Zucc.)为研究对象,利用UPLC-Q Exactive Focus Orbitrap/MS技术对东北红豆杉的整体代谢成分进行快速、全面的成分分析。结合UPLC-MS/MS技术对东北红豆杉四个器官的紫杉烷标志性代谢物进行定量比较,并系统地研究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及与宿主植物紫杉烷类代谢产物的相关性,建立新的策略来筛选具有产生生物活性的菌株并探究内生真菌在不同部位紫杉烷差异代谢形成中的作用,为东北红豆杉植物与内生真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首次系统地对东北红豆杉不同器官内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及种群多样性分析从东北红豆杉4个器官部位(根部、枝条、针叶、果实)共分离出内生真菌262株,其中根部内生真菌98株,枝条中内生真菌86株,针叶中内生真菌69株,果实中内生真菌9株,通过核糖体DNA中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Blast比对并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聚类到真菌界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4纲10目14科17属。器官对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组成、优势类群(目、属、种水平上)的分布有显着的影响,其中仅4个种属为四个组织共有;果实中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及丰度最低,7个种属为根部、枝条、针叶三个组织共有;3个种属为根部和枝条两个器官共有;头孢菌属(Cephalosporium sp.)为仅枝条和针叶两个器官共有。本研究中木霉属Trichoderma表现出根部组织专一性;Eurotiales、Pleosporales和Hypocreales为最优势目;Penicillium、Aspergillus、Alternaria、Fusarium、Xylaria、Botrytis、Phoma和Trichoderma最优势属的分布具有显着的组织特异性。器官对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及丰度也有显着的影响,根部和枝条中内生真菌物种丰富度分别是针叶的1.91-2.36倍;果实的17.19-21.37倍;针叶的丰度约果实的9倍;多个优势菌种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显着的组织特异性。2、植物代谢组学对东北红豆杉整体代谢成分的研究全面分析了东北红豆杉的代谢成分,结合一级、二级质谱及裂解规律确定了 12466个离子特征,对应5498个具有注释的潜在代谢物,初步鉴定了 239个化合物,包括紫杉烷类、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苯丙素类、甾体类、糖类及氨基酸类等。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根部和枝条间的代谢物差异较小,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代谢成分;与针叶和果实间的代谢物差异明显。这些代谢产物参与了 80条代谢途径,主要包括柠檬酸循环(TCA循环)、氨基糖和核苷酸糖的生物合成途径、苯丙氨酸代谢途径、萜类骨架生物合成途径、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甾体生物合成途径、花青素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途径、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等。东北红豆杉中紫杉烷总量最高,紫杉烷类化合物分布在红豆杉植物全身,且不同部位的含量和种类分布差异较大。对紫杉醇途径前体物质、中间产物和紫杉烷类代谢物进行差异分析,结合UPLC-MS/MS对器官的标志性代谢物进行定量比较,对7个目标紫杉烷类化合物进行分析检测,推测紫杉烷类物质在器官部位中合成,运输和积累的方式。3、东北红豆杉不同器官紫杉烷差异代谢物与内生真菌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对东北红豆杉紫杉烷类化合物与内生真菌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估,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菌群结构物种丰富度(H’)与宿主植物常见的七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相关性显着,并且发现优势菌与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显着性差异的优势菌种对特有的紫杉烷代谢产物(紫杉醇途径前体物质、中间产物和其他紫杉烷类化合物等)中的21个差异化合物的峰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说明内生真菌对东北红豆杉化合物积累、产生及其他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对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优势菌属与紫杉醇等化合物含量进行评估,验证优势菌和紫杉烷含量的密切关系,建立新的策略来筛选具有产生物活性的菌株并探究内生真菌在不同部位紫杉烷差异代谢形成中的作用。4、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R8-3-4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应用通过PCR扩增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和UPLC-MS/MS的MRM模式从东北红豆杉根部的内生真菌筛选出能产生与宿主相同次生代谢产物的目标菌株。以R8-3-4菌株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因素对10-脱乙酰基巴卡亭Ⅲ(10-DAB)产量的影响,对发酵培养条件、发酵液中诱导子添加量进行优化。最优生产发酵条件为:PDB培养基、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初始pH 6.0、温度30℃、转速160 r/min、培养14天、CuSO4 0.10 mg/L,水杨酸10 mg/L,乙酸钠8 g/L,发酵优化培养后R8-3-4菌株产10-DAB产量为983.41μg/L,是未优化前产量的2.96倍。利用磁固定化技术对优化后Penicillium oxalicum R8-3-4菌株进行半连续生产应用,经过五次循环在5 L生物反应器中10-DAB最终总浓度达到4873.08 μg,以使10-DAB的产量最大化,有望解决紫杉醇类药物的供需矛盾,从而在商业规模上实现巨大的经济可持续预期的可能性。

谢津[4](2020)在《黑老虎轮斑病的病原鉴定和毒素成分分析及病害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老虎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有消肿、解毒、抗癌、治疗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来,随着对黑老虎的研究不断深入,使得黑老虎的价值被发现,也使黑老虎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为了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广西和湖南等地对黑老虎进行了规模化的种植。随着黑老虎的大量种植,病害也逐年加重。作者在对广西种植的黑老虎进行病害调查后发现黑老虎轮斑病是黑老虎的一种严重的新病害,从黑老虎种植园中采集患有轮斑病的病叶,开展病原分离、致病性测定和病原鉴定,并对该病原产生的毒素的进行了研究,对拮抗黑老虎轮斑病菌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活性菌株进行了筛选,并对其中一株活性最好的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活性化合物的鉴定和活性测定,对黑老虎轮斑病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如下:1、黑老虎轮斑病的病原鉴定对黑老虎轮斑病病斑进行了切片,镜检观察后,发现病斑上有大量的新拟盘多毛孢的分生孢子盘,初步推断新拟盘多毛孢是引起该病害的病原。对患有黑老虎轮斑病的叶片进行病原分离后,主要得到了3类优势真菌:新拟盘多毛孢、炭疽菌和叶点霉。按照科赫氏法则对分离到的代表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最终确定HP2菌株是致病菌。对HP2菌株进行形态和分子鉴定后,将该菌鉴定为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2、黑老虎轮斑病菌(HP2菌株)的毒素鉴定将HP2菌株在PDA培养基中培养(30L),培养21d后,采用有机溶剂浸泡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等手段处理后经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干得到到粗提物11.6875 g,之后采用活性追踪、正相硅胶柱、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薄层色谱法等技术手段,最终分离出了3个毒素,分别为afritoxinone B、afritoxinone A和oxysporone,以oxysporone含量最多。采用针刺法测定了这3个毒素在5种浓度下对寄主(黑老虎)和非寄主(红薯、芒果和羊蹄甲)上的活性。发现oxysporone对黑老虎的伤害最强,在处理叶片9天后,各个浓度均能引起黑老虎叶片出现坏死斑,其坏死斑的面积从21.54-84.33mm2,其次为afritoxinone B,其坏死斑的面积从4.52-77.62 mm2,而afritoxinone A活性最弱,仅当浓度大于等于600μg/m L时才能引起黑老虎叶片出现坏死斑,其坏死斑的面积从2.13-36.92 mm2。并且这3个毒素对3种非寄主植物也能产生毒害作用。结果表明,毒素oxysporone是黑老虎轮斑病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分离到的三种毒素都属于非寄主专化型毒素。3、筛选对黑老虎轮斑病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真菌及其活性物质鉴定采集健康的黑老虎器官,分离了698块健康的黑老虎组织块,纯化出220株内生真菌,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活性菌株,得到15株中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内生真菌。通过提取其次生代谢产物,采用抑菌圈法进行复筛,选出了一株编号为KCR 23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和活性测定。通过形态和ITS序列的比对,将菌株KCR 23初步鉴定为镰刀菌(Fusarium sp.)。将KCR 23菌株在PDA培养基中培养(30L),培养21d后,采用有机溶剂浸泡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等手段处理后经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干得到粗提物34.8289 g,之后采用活性追踪、正相硅胶柱、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薄层色谱法等技术手段,最终分离得到3个活性拮抗物质,分别为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环孢菌素B(cyclosporin B)和环孢菌素C(cyclosporin C)。最后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这3个化合物对HP2菌株的拮抗效果,结果显示cyclosporin A拮抗效果最好,其EC50值为0.0323μg/m L,其次为cyclosporin B,其EC50值为0.1767μg/m L,cyclosporin C活性最弱,其EC50值为0.3026μg/m L,内生真菌及其拮抗物质的挖掘将为黑老虎轮斑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物质基础。4、黑老虎轮斑病的化学防治试验选择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WP)、25%嘧菌酯悬浮剂(SC)、45%咪鲜胺水乳剂(EW)、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SC)和25%丙环唑乳油(EC)等6种杀菌剂为研究对象,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这6种杀菌剂对黑老虎轮斑病菌(HP2菌株)的室内毒力,结果发现咪鲜胺的毒力最好,其EC50值为0.0251μg/m L,嘧菌酯的毒力中等,其EC50值为0.6224μg/m L,代森锰锌的毒力最弱,其EC50值为7.2665μg/m L。开展了嘧菌酯与丙环唑和咪鲜胺与苯醚甲环唑进行两两混配后的室内毒力测定,发现嘧菌酯与丙环唑混配时,各个比例均表现为增效作用,且当嘧菌酯:丙环唑为1:9时,增效作用最强;咪鲜胺:苯醚甲环唑仅为1:9时,能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他比例混配表现出拮抗作用。选择了咪鲜胺、丙环唑和嘧菌酯这3种室内毒力较好的药剂进行了轮斑病的大田防治实验,发现嘧菌酯1000倍液的田间防效最好,在停止施药30 d后,其防效仍高达87.67%,明显优于咪鲜胺1000倍液(防效16.96%)和丙环唑1000倍液(防效54.46%)。综上所述,棒状新拟盘多毛孢是引起黑老虎轮斑病的病原菌,该病原菌在侵染黑老虎叶片后主要产生afritoxinone B、afritoxinone A和oxysporone三种毒素,并且毒素oxysporone是黑老虎轮斑病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同时这三种毒素都属于非寄主专化型毒素。从黑老虎中分离出的内生真菌KCR23对黑老虎轮斑病菌(HP2)有极好的拮抗作用,其产生的环孢菌素A对HP2菌株的拮抗效果最好,其EC50值为0.0323μg/m L。六种杀菌剂中咪鲜胺的室内毒力最好,但大田防治效果不佳,而嘧菌酯的室内毒力一般但田间防效最好。

李飞娜[5](2020)在《红树林和沙漠环境药用放线菌资源勘探及新物种分类学研究》文中提出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亟需新型高效的抗生素,而当前新型优质抗生素药物匮乏,主要原因之一是已知菌和素的重复筛选所导致的发现成本升高和效率低下。放线菌是抗生素生产的主力军,其物种多样性是化合物多样性的基础,开发菌源,丰富药用放线菌资源,可从源头上增加新型抗生素的发现机率。栖息于特殊环境的放线菌以往研究较少,因其独特的基因类型和代谢机制,目前已成为药用放线菌资源开发的热点。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选择红树林和沙漠这两种特殊环境,采用经典的放线菌分离方法,开展了药用放线菌资源勘探。由于实验室可培养的微生物不足自然界的1%,为有效挖掘剩余99%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还尝试采用原位培养技术俘获红树林土壤中未培养和难培养微生物。最后针对勘探过程中发现的新物种,重点开展了多相分类学鉴定。主要工作内容如下:一、对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的红树林植物进行了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纯化,并从中选取代表菌株开展抗菌活性筛选。该研究从12份植物样品中共分离得到192株内生放线菌,分布于8目17科30属,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其中22株为潜在新物种,4株新物种被鉴定发表;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82株发酵菌株中50株具有抗菌活性,其中强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20 mm)菌株6株,具有明显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12 mm)的稀有放线菌21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潜在新物种8株,值得开展化学研究的候选菌株28株,为评价其抗菌潜力,分析了其中5株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二、采用原位培养技术俘获福田红树林和茅尾海红树林土壤中未培养和难培养放线菌,并从中选取代表菌株开展抗菌活性筛选和作用机制检测。从35份原位培养样品中分离得到367株放线菌,分布于7目12科30属,优势菌属为微杆菌属,其中9株为潜在新物种。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85株发酵菌株中45株具有抗菌活性,其中强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20mm)菌株10株,具有明显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12 mm)的稀有放线菌13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潜在新物种2株。双荧光蛋白报告系统对85份发酵液酯相提取液的筛结果表明,2株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可抑制蛋白翻译。根据上述结果,确定25株菌为化学研究候选菌株,对其中1株链霉菌开展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发现其具有产生多种抗菌活性物质的潜力,目前本课题组博士生已从该菌中分离得到3个活性化合物。三、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植物样品进行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纯化,并从中选取代表菌株开展抗菌活性筛选和作用机制检测。从15份植物样品中得到320株内生放线菌,分布于9目14科23属,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其中19株为潜在新物种,目前已经确定了 3株新物种的分类地位;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75株发酵菌株中47株具有抗菌活性,其中具有强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20 mm)的菌株6株,具有明显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12 mm)的稀有放线菌10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潜在新物种5株;双荧光蛋白报告系统对75份发酵液酯相提取液的筛选结果表明,2株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可抑制DNA合成,2株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可抑制蛋白翻译。根据上述结果,确定19株为化学研究候选菌株,对其中4株菌进行了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预测了其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潜力。在基因挖掘指导下,本课题组博士生已从2株候选菌株中分离得到14个活性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四、选取4株澳门红树林植物内生菌(1T4Z-3、4Q3S-7、5T4P-12-1和2T4P-2-4)和3株塔克拉玛干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11W25H-1、8H24J-4-2和9W16Y-2)开展了潜在新物种的多相分类鉴定,确定了上述7株菌的分类地位,分别命名为Amnibacterium endophyticum sp.nov.、Marmoricola mangrovicus sp.nov.、Mangrovicella endophytica gen.nov.,sp.nov.、Aureimonas endophytica sp.nov.、Labedella phragmitis sp.nov.、Labedellapopuli sp.nov.和 Aeromicrobium endophyticum sp.nov.。本研究从红树林和沙漠生境中共分离得到879株放线菌,分布于9目20科54属;对242株放线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共获得142株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其中强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20 mm)菌株共22株,具有明显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12 mm)的稀有放线菌共44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潜在新物种共15株;对160株放线菌进行基于抗菌作用机制的筛选,获得4株可抑制蛋白翻译的链霉菌和2株可抑制DNA合成的链霉菌。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确定72株为化学研究候选菌株,并对其中10株菌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预测了其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潜能。目前本课题组博士生从本研究获得的3株化学候选菌株,分离得到了 17个活性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另外,本研究共分离得到50株潜在放线菌新物种,7株已被鉴定发表。文献调研发现,截至2020年3月,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新物种共13个,其中有4株来自本研究的澳门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2017-2020年1月,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新物种共5个,其中有3株来自本研究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本研究结果揭示红树林和沙漠生境中孕育着丰富且新颖的放线菌资源,是新抗生素发现的宝库。同时,采用原位培养技术可为天然产物研究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菌源,值得深入研究。

姚凯[6](2020)在《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及与石杉碱甲含量的关联分析》文中指出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ex Murray)Trev.)是一种多年生药用蕨类植物,生活史漫长而复杂。其体内的生物碱—石杉碱甲(Hup-A)是世界上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重要药物之一。蛇足石杉生长缓慢,且石杉碱甲含量极低,随着巨大的需求压力和持续的采挖,导致蛇足石杉野生资源枯竭,濒临灭绝。已有的研究表明蛇足石杉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内生真菌在蛇足石杉的生长发育与石杉碱甲的代谢合成途径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建立蛇足石杉内生真菌资源库,探究蛇足石杉内生真菌不同组织部位多样性差异、不同月份的菌群动态变化,分析蛇足石内生真菌与石杉碱甲含量之间的关联性,为调控蛇足石杉生长季节中石杉碱甲的生物合成提供依据。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集一年中不同月份蛇足石杉的根、茎、叶,从中分离出95株内生真菌。根部分离出19株,茎部分离出43株,叶片分离出33株,茎分离出的内生真菌最多;鉴定到种水平的有64株,鉴定到属水平的有21株,鉴定到科水平的有7株,其余的鉴定到纲水平及以上;67.37%的菌株鉴定到种,22.11%的菌株鉴定到属。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 spp.)、青霉属(Penicillium spp.)、粘帚霉属(Clonostachys spp.)是蛇足石杉可分离真菌的优势真菌,各占比29.47%、15.79%、16.84%。(2)通过高通量扩增子测序,从36个样品在属水平鉴定到了3566株内生真菌。其中,Cladophialophora(占总相对丰度的8%)、Sebacina(占总相对丰度的3%)、Cladosporium(占总相对丰度的2%)三个属的丰度最高。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分析分析、物种差异分析等结果表明:(1)不同组织部位样品组间真菌差异性较大,茎和叶的内生真菌多样性高于根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其中Cladophialophora在不同的组织部位都有较高的丰度,Sebacina是根与茎样品组间共有的丰度较高的真菌,Cladosporium是根部样品特有的一类丰度很高的真菌。(2)5月样品组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显着高于8月样品组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内生真菌多样性为M5>M11>M2>M8。从属水平上看,Russula是5月样品组中特有的内生真菌,Cladophialophora是所有月份样品都含有的一个丰度较高的属;LEf Se分析结果表明,Dioszegia、Purpureocillium、Candida Hyderabadensis、Halosphaeriaceae等在不同月份样本组间相对丰度差异显着。(3)通过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和石杉碱甲含量的关联分析,表明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含量分布为叶>茎>根;不同月份,同一组织部位在11月的石杉碱甲含量最高。RDA分析得出蛇足石杉叶组织中不同月份石杉碱甲含量的变化与叶中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有密切关系。关联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蛇足石杉内生真菌中有13个属(相关性由大到小排列,Strelitziana、Devriesia、Articulospora、Derxomyces、Cyphellophora、Trechispora、Kurtzmanomyces、Capnobotryella、Erythrobasidium、Camptophora、Stagonospora、Lachnum、Golubevia)与石杉碱甲含量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推测这13个属的内生真菌可能与石杉碱甲的生物合成有关,其中Strelitziana(Spearman Coef系数为0.776542)与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含量相关性最大。

郝苑汝[7](2020)在《核桃内生真菌SYS-5-2的抑菌活性和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桃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种植量大且分布广泛,进一步提升核桃资源的开发和产业附加值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核桃内生真菌表现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发酵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对众多病原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植物生长也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为了探究其作为安全、高效的生物源活性物质的可能,本研究通过病原菌拮抗试验综合评定核桃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以此来遴选高活性菌株,并在细胞水平和生理生化水平进一步对其高活性组分的抑菌机理进行研究,所得结果如下:(1)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筛选出高活性菌株SYS-5-2,综合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归属为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2)菌株SYS-5-2固体发酵产物醇提后各萃取相的得率分别为:正丁醇相(18.03%)>乙酸乙酯相(11.06%)>石油醚相(1.69%);对供试病原菌的抑菌率依次为乙酸乙酯相(65%~100%)>正丁醇相(40.58%~100%)>石油醚相(17.24%~28%)。梯度浓度抑菌活性测定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纹枯病原菌有高于80%的抑菌率,IC50仅10.28 mg/m L。(3)乙酸乙酯萃取物组分随着分离抑菌活性逐渐降低,表明核桃内生真菌SYS-5-2高活性萃取相的抑菌作用由多种物质协同增效产生。液质联用分析鉴定结果显示,高活性组分中含有广谱抑菌性萜类物质齐墩果酸,这是该物质在核桃内生真菌发酵产物中首次被鉴定出。(4)高活性组分处理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病原菌菌丝外表干瘪变形;菌丝培养液电导率值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增高;病原菌菌丝体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基本保持稳定;总多糖渗透量随高活性组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受体植物辣椒体内的SOD、POD和PPO活性明显增强,在第4 d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或趋于稳定,且高活性组分作用效果略高于水杨酸处理。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高活性核桃内生真菌SYS-5-2,鉴定归属为裂褶菌;发酵产物醇提后的乙酸乙酯萃取相为高活性萃取相,抑菌活性为多种物质协同增效产生,并首次在核桃内生真菌发酵产物中鉴定出广谱抑菌性萜类物质齐墩果酸;机理研究证明,高活性组分通过破坏病原菌细胞膜通透性和增强植物体内酶活性来发挥抑菌作用。

柯树炜[8](2019)在《番木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番木瓜(CaricapapayaL.)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热带草本果树,从番木瓜植株中分离的内生真菌可能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结构的生物活性成分。筛选番木瓜内生真菌中的活性菌株,并分析其活性成分和作用,对开发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植物内生真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番木瓜植株茎、叶、果等不同部位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利用微生物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TS)分析鉴定内生真菌菌株种属,并构建菌株的系统发育树,进一步确定其种属分类地位。利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等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筛选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内生真菌菌株。并以化学显色法、薄层层析法(TLC)、紫外光谱法(UV)进行抗氧化活性成分中黄酮类物质的检识。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以抗菌试验筛选所得对番木瓜炭疽病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和番木瓜果实为材料。进一步分析抗菌活性菌株对番木瓜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果实抗氧化酶系统、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初步研究其对炭疽病的防治机理。得到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番木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总计分离得到]31株内生真菌,其中31株来自于茎,45株来自于叶、55株来自于果实。形态学观察结合分子鉴定结果显示,131株分离所得番木瓜内生真菌分别归类于曲霉属(Aspergillus)、踝节菌属(Talaromyces)、假丝酵母属(Candida)、枝孢霉属(Cladosporium)、青霉属(Penicillium)、镰刀菌属(Fusarium)、茎点霉属(Phoma)、叶点霉属(Phylloslicta)、木霉属(Trichoderm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腐皮壳属(Diaporthe)、单胞瓶霉属(Phialemonium)、等20个属。其中曲霉属内生真菌(Aspergillus)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为番木瓜内生真菌中的优势类群,相对分离频率分别为47.33%和14.50%,其余各属均小于10%。(2)番木瓜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菌株的筛选与成分检识:以100μg/mL内生真菌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为初筛选浓度,筛选获得7株在该浓度下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大于50%,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Y17(Penicillium rolfsii)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对两种自由基IC50值均小于20μg/mL。表明番木瓜内生真菌中存在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菌株,并有作为抗氧化剂开发利用的潜力。在抗氧化成分的检识中发现菌株G41(Penicillium citrinum)对5种黄酮类物质显色反应均显阳性,TLC法表明其含有与槲皮素相同或相似的黄酮类物质,UV检测光谱表明符合黄酮类物质的UV光谱特征。说明番木瓜内生真菌中含有产黄酮类物质的内生真菌。(3)番木瓜内生真菌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与生防效果:以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等5种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作为指示菌,筛选获得13株至少对一种供试病原真菌表现出抑菌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Y17(Penicillium rolfsii)对番木瓜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表现出抑菌效果,且抑菌谱相对其他菌株更广。进一步探究抗菌活性菌株Y17对番木瓜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Y17发酵液处理果实后,有效抑制了病斑扩展。与对照组果实相比,菌株Y17处理后果实CAT、POD、SOD等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提高。果实的丙二醛含量显着降低,总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说明菌株Y17处理可能通过诱导果实中CAT、POD、SOD等抗氧化防御酶的活性升高,减少番木瓜果实中MDA积累,诱导总抗氧化能力提高,从而增强番木瓜果实对炭疽病菌侵染的抗性。

胡征波[9](2019)在《诺丽内生真菌抑菌性研究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文中认为诺丽(Morinda citrifolia Linn.)属于茜草科巴戟天属,作为传统的药用植物,诺丽的根、皮、果和叶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有显着效果,其还有抗菌、抗炎、增敏、镇痛和增强免疫等功能。诺丽果的提取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具有抑制作用,所以研究其内生真菌的抑菌性也极具意义。将本实验室前期分离得到的50株诺丽内生真菌用传统方法进行简单鉴定。并对其进行抑菌性测试,用平板对峙法对3株病原真菌进行抑菌测试,滤纸片扩散法对4株病原细菌进行抑菌测试。采用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来鉴定抑菌性较强的内生真菌M2的种属关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对内生真菌M2进行发酵优化,筛选出最合适的发酵条件。以优化好的条件发酵内生真菌M2,将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水域加热和紫外灯照射测试其稳定性。得到的结论如下:(1)通过观察各菌株的分生孢子等显微结构,初步完成36个菌株的鉴定。36个菌株分属于9目1 1科1 1属,其中1 7株菌株为曲霉属,其为诺丽内生真菌种群绝对的优势菌种。(2)用五点对峙法进行初步筛选发现19株菌株至少对稻瘟病菌、西瓜枯萎病菌与辣椒疫霉的2种具有抑制作用。根据上述结果用两点对峙法对上述菌株进行复筛,结果发现,除了菌株M49对稻瘟病菌没有抑制效果外,其他菌株对病原真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其中,菌株J7和M35对3种病原真菌都有强烈的抑制。曲霉属的内生真菌具有抑菌性的有6株,占具有抑菌性菌株的31.58%。用滤纸片扩散法发现18株菌株至少对1株病原细菌具有抑制,占测试菌株的35.29%;9株对2种病原细菌有抑制,占测试菌株的17.65%;菌株M2,M33,M50,M53对4种病原细菌都有抑制,其抑菌性具有广谱性。。曲霉属内生真菌有8株具有抑菌性,占具有抑菌性菌株的44.44%。(3)内生真菌M2在培养基表面凸起,背面有褶皱,菌丝为白色,孢子为褐色。其菌丝为有隔菌丝,在菌丝顶端有特化厚壁的足细胞和分生孢子梗,上端形成膨大的孕性顶囊,顶囊表面有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串生于小梗顶端呈柱形。将内生真菌M2的ITS区域序列测序,将得到的扩增片段590 bp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1ast比对。初步将其鉴定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在NCBI数据库中登录号为MK560191。(4)通过单因素试验,用滤纸片法测试其对4种指示细菌的抑制作为参考,结果筛选出葡萄糖、硝酸钠、磷酸二氢钾和七水合硫酸镁作为营养元素,用正交设计筛选出葡萄糖、硝酸钠、磷酸二氢钾和七水合硫酸镁最佳的浓度配比。在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适合发酵的非营养元素条件装液量、温度、pH值和转速。内生真菌M2优化后的培养基方案:200 g上豆煮沸30 min浸出液、葡萄糖20 g、硝酸钠5 g、磷酸二氢钾0.2 g、七水合硫酸镁0.2 g、1000 mL双蒸水;发酵条件,150 mL锥形瓶装液50 mL、温度25℃、培养基初始pH值为8、转速1 70 r·min-1。(5)高温对内生真菌M2的抑菌性影响不大,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热稳定性较好。当温度高于80℃时,内生真菌M2对4种指示细菌的抑制效果相较于对照有显着的下降。温度为121℃时,其抑菌性下降25%左右。内生真菌M2代谢产物经过相同波长紫外线照射之后,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抑菌性有一定下降。在经过紫外线10h的照射,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分别下降了 1 2.24%、16.27%、21.67%和 20.75%。综上所述,诺丽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曲霉属内生真菌为优势种群。且部分内生真菌抑菌活性强,内生真菌M2经过发酵优化其抑菌性显着增加,可以为以后研究其代谢产物提供理论依据。

邓克莉[10](2018)在《川贝母内生真菌介导纳米银的生物合成及其活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纳米银作为一种特殊的银系材料,具有异于常规材料的热、光、电、磁、催化和敏感等独特性质,实际中作为催化剂材料、防静电材料、低温超导材料、生物传感器材料被广泛使用,同时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应用。高效合成纳米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利用各种生物材料和微生物与硝酸银生物合成纳米银的报道层出不穷,目前已证实多种植物内生真菌具有生物合成纳米银的功能。川贝母作为一种名贵的药食两用中药材,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的作用。川贝母内生真菌作为一类与川贝母息息相关的真菌类群,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其生物活性研究近来也成为热点。本研究以川贝母内生真菌为原料,采用生物合成法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成功合成纳米银,并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对合成过程进行优化,再以纳米银为对象,对其进行抑菌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以期为内生真菌生物合成纳米银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生物合成法,利用川贝母内生真菌浸泡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对课题组前期分离得到的15株川贝母内生真菌进行初筛,结果发现川贝母内生真菌CBY4和CBY13都能通过生物合成法制备纳米银,经过鉴定两株菌均为三线镰刀菌,将它们合成的纳米银分别命名4-AgNPs和13-AgNPs。2.分别探讨浸泡液pH、硝酸银溶液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CBY4和CBY13生物合成纳米银的影响。结果发现反应不同条件下,纳米银的合成量具有显着差异。在pH3-11的范围内,4-AgNPs和13-AgNPs的合成量均在pH为6时达到最大;当硝酸银溶液浓度为2mmol/L时,制得的4-AgNPs和13-AgNPs均合成量较大、粒径最小;在2000Lux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增强,4-AgNPs和13-AgNPs的合成量均不断增加;在5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增加,4-AgNPs和13-AgNPs的合成量也均增加。最终确定pH为6、硝酸银浓度为2mmol/L、光强为2000Lux和50℃温度条件下相对更适合4-AgNPs和13-AgNPs的合成。3.4-AgNPs和13-AgNP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采用平板孔阱扩散法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33mm和19.97mm以及19.72mm和19.38mm。4-AgNPs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76μg/mL和38μg/mL;13-AgNPs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60μg/mL和30μg/mL。4.纳米银4-AgNPs和13-AgNPs均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成功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综上,本研究首次发现川贝母中分离的内生真菌CBY4和CBY13具有合成纳米银的能力,优化得到了一个比较适合其纳米银合成的反应条件,同时发现合成的纳米银具有一定的抑菌和抗肿瘤活性。本研究发现了川贝母内生真菌新的生物功能和作用,也为生物合成纳米银的研究积累了更多的资料。

二、墨西哥仙人掌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Ⅰ.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墨西哥仙人掌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Ⅰ.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源和厚朴酚与异黄腐酚的抗菌活性评价及(和)厚朴酚的复配增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天然源活性物质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中草药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1.2.1 中草药提取物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1.2.2 中草药精油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1.2.3 中草药次生代谢产物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1.3 天然源杀菌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应用
    1.4 天然产物协同增效作用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5.1 目的意义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厚朴中抗菌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和厚朴酚抗菌机制初探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供试药材、化合物及植物病原真菌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2.3 主要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厚朴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抗菌活性筛选
        2.3.2 厚朴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测定
        2.3.3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2.3.4 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初步研究和厚朴酚的抗菌机理
        2.3.5 和厚朴酚抗菌作用机理验证
        2.3.6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细胞核的影响
        2.3.7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的菌核的影响
        2.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厚朴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2.4.2 厚朴提取物中抗菌化合物的分离鉴定与含量测定
        2.4.3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2.4.4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抗菌活性谱及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2.4.5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2.4.6 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初步研究和厚朴酚的抗菌机理
        2.4.7 基于转录组学结果的和厚朴酚抗菌机理验证
        2.4.8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细胞核的影响
        2.4.9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的菌核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啤酒花中异黄腐酚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供试药材、化合物及植物病原真菌
        3.2.2 主要实验仪器
        3.2.3 主要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啤酒花80%乙醇提取物的制备及体外抗菌活性筛选
        3.3.2 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的孢子萌发的影响
        3.3.3 啤酒花中异黄腐酚的含量测定
        3.3.4 异黄腐酚的体内抗菌效果研究
        3.3.5 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3.3.6 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初步研究异黄腐酚的抗菌机理
        3.3.7 基于转录组学结果的异黄腐酚抗菌机理验证
        3.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啤酒花80%乙醇提取物及异黄腐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3.4.2 异黄腐酚抗菌活性谱及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3.4.3 不同浓度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
        3.4.4 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的孢子萌发的影响
        3.4.5 啤酒花中异黄腐酚的含量测定
        3.4.6 异黄腐酚的体内抗菌效果研究
        3.4.7 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3.4.8 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初步研究异黄腐酚的抗菌机理
        3.4.9 基于转录组学结果的异黄腐酚抗菌机理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植物精油、酚及萜烯类化合物的复配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供试药物及植物病原真菌
        4.2.2 主要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单剂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4.3.2 药剂混合后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4.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4.4.2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核盘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4.4.3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灰葡萄孢的毒力作用确定
        4.4.4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禾谷镰孢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4.4.5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稻瘟病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两面针内生真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植物
    1.2 供试指示菌
    1.3 仪器与试剂
    1.4 培养基
2 方法
    2.1 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
    2.2 内生真菌的分子鉴定
3 结果
    3.1 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和分子鉴定
    3.2 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筛选
4 讨论

(3)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与紫杉烷积累的相关性规律解析及其高产菌株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红豆杉研究概况
        1.1.1 红豆杉简介
        1.1.2 红豆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1.3 代谢组学在红豆杉的研究进展
    1.2 植物内生真菌研究概况
        1.2.1 植物内生真菌简介
        1.2.2 内生真菌与植物互作关系研究
        1.2.3 内生真菌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1.2.4 内生真菌种属分布与宿主生物活性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1.3 红豆杉内生真菌产紫杉烷的分子机制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与多样性分析
    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1.1 东北红豆杉来源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1.3 实验材料及试剂
        2.1.4 培养基以及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1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
        2.2.2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鉴定
        2.2.3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结果
        2.3.2 东北红豆杉植物不同器官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东北红豆杉不同器官代谢组学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1.1 植物样品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1 东北红豆杉植物样品处理及制备
        3.2.2 UPLC-MS/MS对标志性紫杉类化合物定量分析
        3.2.3 非靶向代谢组学对不同部位东北红豆杉代谢组学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标志性紫杉类化合物定量分析
        3.3.2 UPLC-Q-Exactive Focus-MS/MS对东北红豆杉整体代谢物的鉴定
        3.3.3 紫杉醇途径前体物质、中间产物和紫杉烷类代谢物差异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与宿主的相关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分类和鉴定
        4.1.2 东北红豆杉紫杉类化合物的含量分析
        4.1.3 内生真菌菌群结构与宿主紫杉类化合物的相关性
        4.1.4 内生真菌产与宿主相同紫杉烷类成分的筛选与鉴定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内生真菌菌群结构与紫杉类化合物的相关性
        4.2.2 内生真菌与紫杉醇通路及其他紫杉类化合物的相关性
        4.2.3 内生真菌与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的相关性
        4.2.4 内生真菌产与宿主紫杉烷化合物的筛选
    4.3 本章小结
5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R8-3-4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应用
    5.1
        5.1.1 主要仪器
        5.1.2 实验材料及试剂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5.2.1 内生真菌R8-3-4的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
        5.2.2 诱导子对内生真菌R8-3-4发酵优化
        5.2.3 磁性固定化内生真菌R8-3-4发酵产10-DAB
        5.2.4 统计学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内生真菌R8-3-4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
        5.3.2 添加诱导子对内生真菌R8-3-4发酵优化
        5.3.3 磁性固定化10-DAB半连续发酵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黑老虎轮斑病的病原鉴定和毒素成分分析及病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黑老虎病虫害的研究现状
    1.2 拟盘多毛孢属及相关属的分类研究进展及特征
    1.3 拟盘多毛孢的习性
        1.3.1 植物病原拟盘多毛孢
        1.3.2 动物病原拟盘多毛孢
        1.3.3 真菌重寄生拟盘多毛孢
        1.3.4 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
        1.3.5 与昆虫共生的拟盘多毛孢
    1.4 植物病原拟盘多毛孢的毒素
    1.5 植物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
        1.5.1 抗菌活性物质
        1.5.2 抗肿瘤活性物质
        1.5.3 抗HIV活性物质
        1.5.4 抗氧化活性物质
    1.6 拟盘多毛孢病害防治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黑老虎轮斑病病原菌分离及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2.1.2 黑老虎轮斑病病原的分离及纯化
        2.1.3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2.1.4 病原菌的形态鉴定
        2.1.5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黑老虎轮斑病病征、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2.2.2 黑老虎轮斑病病原菌形态特征
        2.2.3 黑老虎轮斑病病菌HP2的单基因和多基因系统学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2.3.1 结论
        2.3.2 讨论
第三章 黑老虎轮斑病病原菌的毒素分离鉴定及活性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3.1.2 发酵产物的提取与毒素分离鉴定
        3.1.3 毒素的活性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化合物结构解析
        3.2.2 毒素对黑老虎叶片的活性
        3.2.3 毒素对红薯、芒果和羊蹄甲叶片的活性
    3.3 结论与讨论
        3.3.1 结论
        3.3.2 讨论
第四章 拮抗黑老虎轮斑病菌的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活性化合物的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4.1.2 黑老虎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株筛选
        4.1.3 高活性生防菌株的鉴定
        4.1.4 发酵产物的提取与活性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4.1.5 活性化合物的室内毒力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黑老虎内生菌分离结果
        4.2.2 生防菌株筛选结果
        4.2.3 生防菌株的初步鉴定
        4.2.4 菌株KCR23浸膏的各个组分活性追踪结果及活性化合物分离结果
        4.2.5 化合物结构解析
        4.2.6 活性化合物对黑老虎轮斑病菌的室内毒力
    4.3 结论与讨论
        4.3.1 结论
        4.3.2 讨论
第五章 黑老虎轮斑病的药剂防治实验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及药剂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供试药剂对黑老虎轮斑病菌的室内毒力
        5.2.2 两组混配药剂对黑老虎轮斑病病原菌的毒力测定结果及增效作用
        5.2.3 三种杀菌剂单剂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5.3 结论与讨论
        5.3.1 结论
        5.3.2 讨论
第六章 总结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红树林和沙漠环境药用放线菌资源勘探及新物种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细菌耐药现状
        1.2 抗生素研究现状
    第二章 特殊环境来源药用放线菌研究现状
        2.1 特殊环境微生物与未培养微生物
        2.2 红树林药用放线菌研究进展
        2.2.1 红树林生境
        2.2.2 红树林放线菌资源多样性
        2.2.3 红树林放线菌新物种
        2.2.4 红树林放线菌来源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2.3 沙漠药用放线菌研究进展
        2.3.1 沙漠生境
        2.3.2 沙漠放线菌资源多样性
        2.3.3 沙漠放线菌新物种
        2.3.4 沙漠放线菌来源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第三章 抗菌活性筛选模型
        3.1 “ESPAPE”菌株
        3.2 双荧光蛋白报告系统
        3.2.1 色氨酸操纵子的减弱机制
        3.2.2 DNA的SOS应答机制
        3.2.3 双荧光蛋白报告系统的报告质粒pDualrep2
        3.2.4 双荧光蛋白报告系统的检测机制
    第四章 新物种的多相分类鉴定
        4.1 新物种的界定标准
        4.2 多相分类
        4.2.1 表型特征
        4.2.2 化学分类特征
        4.2.3 分子分类特征
    第五章 研究内容及意义
        5.1 研究方案
        5.2 研究内容及意义
        5.2.1 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资源勘探
        5.3.2 采用原位培养技术挖掘红树林生境放线菌资源
        5.3.3 塔克拉玛干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药用资源勘探
        5.3.4 特殊环境放线菌新物种的多相分类研究
第二部分 特殊环境药用微生物资源勘探
    第一章 澳门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新颖性及抗菌活性研究
        1.1 前言
        1.2 实验材料
        1.2.1 实验样品
        1.2.2 试剂和仪器
        1.2.3 培养基
        1.2.4 植物浸汁
        1.2.5 抑制剂
        1.2.6 检定菌
        1.3 方法
        1.3.1 红树林植物样品处理
        1.3.2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藏
        1.3.3 菌株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1.3.4 菌株发酵及次级代谢产物提取
        1.3.5 菌株抗菌活性筛选
        1.3.6 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1.4 结果与分析
        1.4.1 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结果
        1.4.2 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分析
        1.4.3 192株内生放线菌在植物样品、植物组织及培养基中的分布
        1.4.4 内生放线菌的新颖性分析
        1.4.5 抗菌活性初筛结果
        1.4.6 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结果
        1.5 讨论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采用原位培养技术初步探究红树林生境放线菌资源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地点
        2.2.2 试剂和仪器
        2.2.3 培养基
        2.2.4 土壤浸汁
        2.2.5 抑制剂
        2.2.6 检定菌
        2.3 方法
        2.3.1 原位培养装置制作
        2.3.2 原位培养装置埋置
        2.3.3 原位培养样品处理
        2.3.4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藏
        2.3.5 菌株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2.3.6 菌株发酵及次级代谢产物提取
        2.3.7 菌株抗菌活性筛选
        2.3.8 菌株抗菌作用机制筛选
        2.3.9 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原位培养装置的收回
        2.4.2 放线菌分离结果
        2.4.3 放线菌多样性分析
        2.4.4 367株放线菌在不同埋样点、原位培养装置及培养基中的分布
        2.4.5 放线菌新颖性分析
        2.4.6 抗菌活性初筛结果
        2.4.7 抗菌作用机制筛选结果
        2.4.8 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结果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塔克拉玛干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新颖性及抗菌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样品
        3.2.2 试剂和仪器
        3.2.3 培养基
        3.2.4 植物浸汁
        3.2.5 抑制剂
        3.2.6 检定菌
        3.3 方法
        3.3.1 沙漠植物样品处理
        3.3.2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藏
        3.3.3 菌株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3.3.4 菌株发酵及次级代谢产物提取
        3.3.5 菌株抗菌活性筛选
        3.3.6 菌株抗菌作用机制筛选
        3.3.7 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结果
        3.4.2 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分析
        3.4.3 320株内生放线菌在植物样品、植物组织及培养基中的分布
        3.4.4 内生放线菌的新颖性分析
        3.4.5 抗菌活性初筛结果
        3.4.6 抗菌作用机制筛选结果
        3.4.7 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结果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特殊环境新物种的分类学研究
    第一章 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1T4Z-3的多相分类鉴定
        1.1 前言
        1.2 实验材料
        1.2.1 菌种来源
        1.2.2 试剂
        1.2.3 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形态特征观察
        1.3.2 培养特征观察
        1.3.3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1.3.4 化学组分分析
        1.3.5 分子分类研究
        1.4 结果与分析
        1.4.1 形态特征
        1.4.2 培养特征
        1.4.3 生理生化特性
        1.4.4 化学分类特征
        1.4.5 分子分类结果
        1.5 讨论
        1.5.1 菌株1T4Z-3~T的分类地位
        1.5.2 Amnibacterium属分类学特征的修订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4Q3S-7的多相分类鉴定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菌种来源
        2.2.2 试剂
        2.2.3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形态特征观察
        2.3.2 培养特征观察
        2.3.3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2.3.4 化学组分分析
        2.3.5 分子分类研究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形态特征
        2.4.2 培养特征
        2.4.3 生理生化特性
        2.4.4 化学分类特征
        2.4.5 分子分类结果
        2.5 菌株4Q3S-7~T的分类地位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11W25H-1和8H24J-4-2的多相分类鉴定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菌种来源
        3.2.2 试剂
        3.2.3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形态特征观察
        3.3.2 培养特征观察
        3.3.3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3.3.4 化学组分分析
        3.3.5 分子分类研究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形态特征
        3.4.2 培养特征
        3.4.3 生理生化特性
        3.4.4 化学分类特征
        3.4.5 分子分类结果
        3.5 讨论
        3.5.1 菌株11 W25H-1~T和菌株8H24J-4-2~T的分类地位
        3.5.2 拉贝达氏菌属(Labedella)分类学特征的修订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9W16Y-2的多相分类鉴定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菌种来源
        4.2.2 试剂
        4.2.3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形态特征观察
        4.3.2 培养特征观察
        4.3.3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4.3.4 化学组分分析
        4.3.5 分子分类研究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形态特征
        4.4.2 培养特征
        4.4.3 生理生化特性
        4.4.4 化学分类特征
        4.4.5 分子分类结果
        4.5 菌株9W16Y-2~T的分类地位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株红树林植物内生细菌的多相分类鉴定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
        5.2.1 菌种来源
        5.2.2 试剂
        5.2.3 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形态特征观察
        5.3.2 培养特征观察
        5.3.3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5.3.4 化学组分分析
        5.3.5 分子分类研究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形态特征
        5.4.2 培养特征
        5.4.3 生理生化特性
        5.4.4 化学分类特征
        5.4.5 分子分类结果
        5.5 讨论
        5.5.1 菌株5T4P-12-1~T的分类地位
        5.5.2 菌株2T4P-2-4~T的分类地位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
附录
致谢

(6)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及与石杉碱甲含量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蛇足石杉相关研究
        1.1.1 生物学特征
        1.1.2 生态学特征
        1.1.3 药用价值
        1.1.4 石杉碱甲
        1.1.5 资源概况
    1.2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1.2.1 内生真菌的定义
        1.2.2 内生真菌的作用
        1.2.3 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
        1.2.4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相关研究
        1.2.5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中石杉碱甲合成通路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试剂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仪器耗材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1 样品灭菌处理
        2.2.2 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
        2.2.3 内生真菌的保藏
        2.2.4 内生真菌的鉴定
        2.2.4.1 基因组DNA提取
        2.2.4.2 PCR扩增与产物纯化
        2.2.5 ITS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离结果统计
        2.3.2 内生真菌的鉴定
        2.3.3 内生真菌的系统进化分析
        2.3.4 内生真菌的分类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多样性组成谱研究
    3.1 材料与试剂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1 样品处理
        3.2.2 总DNA提取
        3.2.3 目标片段PCR扩增
        3.2.4 扩增产物磁珠纯化回收
        3.2.5 扩增产物荧光定量
        3.2.6 测序文库制备
        3.2.7 上机进行高通量测序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流程
        3.3.1 数据处理
        3.3.2 物种组成分析
        3.3.2.1 物种分类学注释
        3.3.2.2 ASV/OTU表抽平
        3.3.2.3 分类学组成分析
        3.3.2.4 分类等级树图
        3.3.2.5 Krona物种组成图
        3.3.3 Alpha多样性分析
        3.3.3.1 Alpha多样性指数
        3.3.3.2 稀疏曲线
        3.3.3.3 物种累积曲线
        3.3.3.4 丰度等级曲线
        3.3.4 Beta多样性分析
        3.3.4.1 距离矩阵与PCoA分析
        3.3.4.2 UPGMA聚类分析
        3.3.4.3 组间差异显着性分析
        3.3.4.4 Adonis差异检验
        3.3.5 物种差异分析与标志物种
        3.3.5.1 ASV/OTU韦恩图
        3.3.5.2 物种组成热图
        3.3.5.3 PCA分析
        3.3.5.4 Metagenome Seq分析
        3.3.5.5 LEfSe分析
        3.3.5.6 随机森林分析
        3.3.6 关联网络分析
        3.3.6.1 关联网络的构建
        3.3.6.2 拓扑指数与hubs物种
        3.3.6.3 优势物种子网络展示
    3.4 结果分析
        3.4.1 物种组成分析
        3.4.1.1 物种分类学注释
        3.4.1.2 分类单元数统计
        3.4.1.3 分类学组成分析
        3.4.1.4 分类等级树图
        3.4.1.5 Krona物种组成图
        3.4.2 Alpha多样性分析
        3.4.2.1 Alpha多样性指数
        3.4.2.2 稀疏曲线
        3.4.2.3 物种累积曲线
        3.4.2.4 丰度等级曲线
        3.4.3 Beta多样性分析
        3.4.3.1 距离矩阵与PCoA分析
        3.4.3.2 UPGMA聚类分析
        3.4.3.3 PERMANOVA分析
        3.4.3.4 Adonis差异检验
        3.4.4 物种差异分析与标志物种
        3.4.4.1 ASV/OTU韦恩图
        3.4.4.2 物种组成热图
        3.4.4.3 PCA分析
        3.4.4.4 Metagenome Seq分析
        3.4.4.5 LEfSe分析
        3.4.4.6 随机森林分析
        3.4.5 关联网络分析
    3.5 讨论
第四章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和石杉碱甲含量的关联分析
    4.1 材料与试剂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2.1 样品处理
        4.2.2 石杉碱甲的提取与检测
        4.2.3 石杉碱甲含量的差异分析
        4.2.4 RDA分析方法
        4.2.5 关联网络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石杉碱甲的含量的测定
        4.3.2 石杉碱甲含量的差异分析
        4.3.3 RDA分析
        4.3.4 关联网络分析
    4.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核桃内生真菌SYS-5-2的抑菌活性和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内生真菌
        1.1.1 植物内生菌概述
        1.1.2 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
        1.1.3 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学作用
        1.1.4 植物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活性
    1.2 核桃
        1.2.1 核桃概况
        1.2.2 核桃的化学成分
        1.2.3 核桃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
    1.3 核桃内生真菌
    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活性菌株筛选及菌种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
        2.1.2 试验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
        2.1.4 内生真菌的复壮
        2.1.5 平板对峙法测定抑菌活性
        2.1.6 内生真菌的发酵
        2.1.7 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活性
        2.1.8 高活性菌株形态学鉴定
        2.1.9 高活性菌株分子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高活性核桃内生真菌筛选
        2.2.2 高活性菌株SYS-5-2的鉴定
    2.3 小结
第三章 核桃内生真菌SYS-5-2代谢产物抑菌活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病原真菌
        3.1.2 试验培养基
        3.1.3 主要仪器
        3.1.4 核桃内生真菌SYS-5-2的发酵培养
        3.1.5 发酵产物醇提、萃取
        3.1.6 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测定
        3.1.7 不同浓度活性萃取相抑菌活性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菌株SYS-5-2固体发酵产物各萃取相得率
        3.2.2 菌株SYS-5-2固体发酵产物各萃取相抑菌活性
        3.2.3 不同浓度活性萃取相抑菌活性
    3.3 小结
第四章 核桃内生真菌SYS-5-2活性组分分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病原真菌
        4.1.2 试验培养基
        4.1.3 主要仪器
        4.1.4 萃取物层析分离及活性测定
        4.1.5 活性组分Fr1层析分离及活性测定
        4.1.6 活性组分Fr1-x层析分离及活性测定
        4.1.7 层析分离流程图
        4.1.8 高活性组分成分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萃取物层析分离结果
        4.2.2 萃取物分离组分抑菌活性
        4.2.3 活性组分Fr1层析分离及抑菌活性
        4.2.4 活性组分Fr1-x层析分离及活性测定
        4.2.5 高活性组分成分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菌株SYS-5-2高活性组分的抑菌机理研究
    5.1 试验材料
        5.1.1 试验试剂
        5.1.2 试验仪器
        5.1.3 试剂配制
        5.1.4 供试材料
        5.1.5 试验培养基
    5.2 试验方法
        5.2.1 扫描电镜观察
        5.2.2 电导率测定
        5.2.3 菌丝可溶性蛋白质测定
        5.2.4 菌丝可溶性多糖测定
        5.2.5 受体植物酶活性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菌株SYS-5-2高活性组分对病原菌菌丝的影响
        5.3.2 高活性组分对病原菌菌丝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5.3.3 高活性组分对病原菌菌丝可溶性多糖的影响
        5.3.4 高活性组分对受体酶活性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番木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植物内生菌定义
    1.2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1.3 植物内生真菌生物学活性研究
        1.3.1 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研究
        1.3.2 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研究
    1.4 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学作用
        1.4.1 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发育
        1.4.2 增强宿主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
    1.5 番木瓜及其内生菌概述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与仪器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试剂与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番木瓜内生真菌的分离与纯化
        2.2.2 番木瓜内生真菌的分子鉴定
        2.2.3 番木瓜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菌株的筛选
        2.2.4 抗氧化活性成分中黄酮类物质的检识
        2.2.5 番木瓜内生真菌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2.2.6 内生真菌对番木瓜炭疽病菌防治效果检测
        2.2.7 内生真菌处理后果实内防御酶活性和相关指标测定
        2.2.8 活性菌株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9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番木瓜内生真菌的分离
    3.2 番木瓜内生真菌的鉴定
        3.2.1 内生真菌的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3.2.2 番木瓜内生真菌的类群构成
    3.3 抗氧化活性菌株的筛选
        3.3.1 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3.3.2 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3.4 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检识
        3.4.1 黄酮类物质显色反应初筛选
        3.4.2 薄层层析结果分析
        3.4.3 紫外光谱扫描结果分析
        3.4.4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3.5 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3.6 抗菌活性菌株Y17对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检测
    3.7 抗菌活性菌株Y17对番木瓜果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7.1 内生真菌对果实CAT酶活性的影响
        3.7.2 内生真菌对果实POD酶活性的影响
        3.7.3 内生真菌对果实SOD酶活性的影响
        3.7.4 内生真菌对果实MDA含量的影响
        3.7.5 内生真菌对果实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8 活性菌株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4 讨论
    4.1 番木瓜内生真菌分离鉴定结果分析
    4.2 番木瓜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与成分检识分析
    4.3 番木瓜内生真菌抗菌活性与生物防治效果分析
5 绪论
缩略语表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9)诺丽内生真菌抑菌性研究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诺丽研究进展
        1.1.1 诺丽概述
        1.1.2 诺丽植物学特征
        1.1.3 诺丽的生理作用
    1.2 内生真菌概述
        1.2.1 内生真菌的概念
        1.2.2 内生真菌侵染宿主植物过程
        1.2.3 内生真菌生物学作用
    1.3 植物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概述
        1.3.1 抗癌活性
        1.3.2 抗菌活性
        1.3.3 抗病毒活性
        1.3.4 其他
    1.4 真菌发酵概述
        1.4.1 营养元素对真菌发酵影响
        1.4.2 非营养元素真菌发酵影响
    1.5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样品和菌株
        2.1.2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内生真菌的鉴定
        2.2.2 内生真菌抑菌性测定
        2.2.3 内生真菌M2的鉴定
        2.2.4 内生真菌M2发酵条件的优化
        2.2.5 内生真菌M2次生代谢产物稳定性研究
        2.2.6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内生真菌鉴定结果
    3.2 抑制病原菌的活性菌株筛选结果
        3.2.1 抑制指示真菌的活性菌株筛选结果
        3.2.2 抑制指示细菌的活性菌株筛选结果
    3.3 内生真菌M2鉴定结果
    3.4 内生真菌M2发酵优化结果
        3.4.1 碳源筛选结果
        3.4.2 氮源筛选结果
        3.4.3 无机盐筛选结果
        3.4.4 正交设计结果
        3.4.5 装液量筛选结果
        3.4.6 温度筛选结果
        3.4.7 pH值筛选结果
        3.4.8 转速筛选结果
    3.5 内生真菌M2次生代谢产物的稳定性
        3.5.1 内生真菌M2次生代谢产物的热稳定性
        3.5.2 紫外线对内生真菌M2次生代谢产物抑菌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诺丽内生真菌鉴定分析
    4.2 诺丽内生真菌抑菌性分析
    4.3 内生真菌M2鉴定分析
    4.4 内生真菌M2发酵优化分析
    4.5 内生真菌M2次生代谢产物稳定性分析
5 结论
    5.1 诺丽内生真菌鉴定
    5.2 诺丽内生真菌抑菌性
    5.3 内生真菌M2鉴定
    5.4 内生真菌M2发酵优化
    5.5 内生真菌M2次生代谢产物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致谢

(10)川贝母内生真菌介导纳米银的生物合成及其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文献综述
    1.1 内生真菌的研究现状
        1.1.1 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1.1.2 内生真菌的作用
        1.1.2.1 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
        1.1.2.2 增强宿主植物的抗逆境和病虫害的能力
        1.1.2.3 合成丰富的代谢产物
        1.1.3 川贝母内生真菌的研究现状
    1.2 纳米银合成的研究
        1.2.1 传统法合成纳米银
        1.2.1.1 物理法
        1.2.1.2 化学法
        1.2.2 生物法合成纳米银
        1.2.2.1 生物材料合成纳米银
        1.2.2.2 微生物体系合成纳米银
    1.3 纳米银抑菌性研究
        1.3.1 纳米银抑菌机制
        1.3.2 纳米银抑制生物膜
    1.4 纳米银抗肿瘤研究
2 立题依据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
    3.2 主要试剂
    3.3 主要仪器
    3.4 主要培养基
    3.5 试验方法
        3.5.1 川贝母内生真菌生物合成纳米银
        3.5.1.1 内生真菌的发酵
        3.5.1.2 内生真菌的菌体收集和二次发酵
        3.5.1.3 生物合成纳米银的初筛
        3.5.1.4 内生真菌的鉴定
        3.5.1.5 纳米银合成过程监测
        3.5.1.6 纳米银合成条件的优化
        3.5.1.7 优化合成纳米银的表征
        3.5.2 纳米银抑菌活性研究
        3.5.2.1 纳米银抑制细菌
        3.5.2.2 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3.5.3 纳米银抗肿瘤活性研究
    3.6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川贝母内生真菌生物合成纳米银
        4.1.1 合成纳米银的初筛
        4.1.2 内生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4.1.3 分子生物学鉴定
        4.1.4 纳米银合成过程监测
        4.1.5 纳米银合成条件的优化
        4.1.5.1 4-AgNPs合成条件的优化
        4.1.5.2 13-AgNPs合成条件的优化
        4.1.6 优化合成纳米银的表征
    4.2 纳米银抑菌活性研究
        4.2.1 纳米银抑制细菌
        4.2.2 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4.3 纳米银抗肿瘤活性研究
5 讨论与结论
    5.1 川贝母内生真菌生物合成纳米银
    5.2 纳米银合成条件的优化
    5.3 纳米银抑菌活性
    5.4 纳米银抗肿瘤活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墨西哥仙人掌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Ⅰ.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源和厚朴酚与异黄腐酚的抗菌活性评价及(和)厚朴酚的复配增效研究[D]. 燕银芳. 兰州大学, 2021
  • [2]两面针内生真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J]. 胡永志,杨鑫凤,周雅琴,余丽莹,谭小明,赵立春,石忠衡,胡世一. 中国中药杂志, 2021
  • [3]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与紫杉烷积累的相关性规律解析及其高产菌株的应用[D]. 李弘琨.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4]黑老虎轮斑病的病原鉴定和毒素成分分析及病害防治研究[D]. 谢津. 广西大学, 2020(02)
  • [5]红树林和沙漠环境药用放线菌资源勘探及新物种分类学研究[D]. 李飞娜.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6]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及与石杉碱甲含量的关联分析[D]. 姚凯. 西北大学, 2020(02)
  • [7]核桃内生真菌SYS-5-2的抑菌活性和作用机理研究[D]. 郝苑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番木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柯树炜. 海南大学, 2019(06)
  • [9]诺丽内生真菌抑菌性研究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D]. 胡征波. 海南大学, 2019(06)
  • [10]川贝母内生真菌介导纳米银的生物合成及其活性分析[D]. 邓克莉.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墨西哥仙人掌内生菌研究Ⅰ.内生菌的分离和抗菌活性的筛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