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别晚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北大别构造性质的启示

北大别晚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北大别构造性质的启示

一、北大别晚中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北大别构造属性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1](2021)在《华北东南缘蚌埠隆起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机制》文中提出岩浆岩作为探视地球深部物质组成的探针以及成矿物质的载体,对其形成时代、岩石类型、地球化学特征、源区位置、岩浆性质进行探索可以为区域成岩成矿机制、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以及区域构造演化提供重要的信息。本文选择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蚌埠隆起区内的荆山、老山、蚂蚁山、东芦山、西芦山、曹山、锥山、淮光岩体以及大巩山和江山金矿区中与金成矿相关的岩浆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详细的全岩地球化学和全岩Sr-Nd-Pb同位素、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以及锆石、磷灰石、角闪石、黄铁矿化学成分研究,旨在(1)确定各阶段岩浆岩的类型、形成时代、源区位置、岩石成因、部分熔融条件、岩浆过程以及构造背景;(2)探索白垩纪不同类型岩浆岩与同期金成矿作用之间的联系,识别出与成矿相关岩浆岩;(3)确定与成矿相关岩浆岩在金成矿过程所扮演的角色;(4)与胶北隆起同期岩浆岩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成岩成矿之间的关系。蚌埠隆起晚侏罗世淡色花岗岩常与淡色细晶岩以及伟晶岩相伴生,具有高硅、高碱、高铝、低铁、镁、钛氧化物含量,高的分异指数、低的Zr/Hf和Nb/Ta比值、低的石英氧同位素组成、并且稀土配分模式显示四分组效应,表明其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此外,结合新元古代-晚三叠世的继承锆石的存在、较低的岩浆锆石钛饱和结晶温度、低的石英氧同位素和放射性Pb同位素比值以及富集的Sr-Nd-Hf同位素组成,表明蚌埠淡色花岗岩是由三叠纪俯冲至蚌埠地区之下的北大别片麻岩,发生水致部分熔融后经历了高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之后形成的。蚌埠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形成于115~130Ma,主要由埃达克质花岗岩和少量基性脉岩组成。此阶段岩浆岩与金矿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其中埃达克质花岗岩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未显示Eu异常,并且其具有高Sr、低Y和Yb含量、低的Mg#值、具有变化范围较大的Sr–Nd–Pb–Hf同位素组成,表明蚌埠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起源于华南或/和华北板块加厚下地壳。此外,根据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化学成分反映,这些埃达克质花岗岩浆具有相对较高的挥发分含量和氧化性,这种特点有利于金的运输与富集。蚌埠早白垩世早期的基性岩具有低硅高镁的特点,并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以及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具有低的Sr-Nd同位素组成以及变化的放射性Pb同位素比值,暗示这些基性岩起源于被俯冲华南板块地壳物质交代的岩石圈地幔。此外,磷灰石和角闪石矿物化学成分反映基性岩浆具有高氧逸度和高含水量,这种性质为成矿物质的源区活化和运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蚌埠地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形成于109~114 Ma,分布广泛,以普通钙碱性花岗岩为主。在野外未见其与金矿体有紧密的时空关系。与前两阶段花岗岩相比,本阶段花岗岩具有低Sr、高Y和Yb含量、低的Sr/Y、(La/Yb)N和(Dy/Yb)N比值以及具有Eu负异常。此外,此阶段岩石中没有发现新元古代继承锆石,结合它们负的Nb-Ta异常、高的Nb/La比值以及均一的Sr-Nd-Pb-Hf同位素组成、较为古老的两阶段Hf-Nd模式年龄,表明它们起源于华北克拉通的中下地壳,而不是加厚地壳。通过对比蚌埠隆起与胶北隆起中生代同期成岩成矿作用,基于区域中生代构造演化格架,本文认为蚌埠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与华南板块和古西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崎板块)的俯冲均有重要联系。中三叠世时期,华南板块呈低角度长距离向北俯冲至华北板块下方,致使华南上地壳含金岩系被携带至华北板块深部。中侏罗世时期,伊泽奈崎板块向西俯冲至华北克拉通东部,俯冲板片释放的流体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降低了其稳定性。随后,在晚侏罗世,伊泽奈崎板块俯冲方向缓慢向西北偏转,触发了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直至早白垩世早期,伊泽奈崎板块俯冲方向继续沿顺时针方向偏转,但俯冲速度明显加快,随着俯冲角度逐渐变陡,导致正在俯冲的板块发生回撤,造成沿郯庐断裂带发生了大规模的区域拉张。强烈的拉张运动不仅触发了岩石圈地幔和加厚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分别产生了基性和埃达克质熔体,而且还造成郯庐断裂带发生了走滑运动形成了大量NNE走向的次级断裂。华南板块上地壳物质属性的岩浆将部分成矿物质携带至地壳深度,流体将其运送至走向平缓的次级断裂中富集,从而形成金矿床。随后,岩石圈进一步失稳发生减薄,区域热异常触发了减薄后的华北板块下地壳物质发生了部分熔融,产生了普通的钙碱性花岗质岩浆。

张哲坤[2](2020)在《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文中研究说明东亚大陆濒临西太平洋,至少从早侏罗世开始大地构造演化受到来自西太平洋板块(古太平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俯冲叠加作用的影响。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对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如华北克拉通破坏、燕山运动、华南大陆再造过程、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和大规模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于古太平洋俯冲的详细过程,以及与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等重大科学问题,仍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和不足。本文选择中国东部典型的构造带及岩浆岩为对象,开展详细的构造变形及岩浆岩分布研究,试图通过中国东部构造-岩浆耦合特征,揭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历史以及对东亚大陆的影响。东北亚地区广泛发育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的岩浆活动及增生杂岩带,是研究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细节过程的绝佳位置。本文通过对华北北缘、山东半岛、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地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及斑岩型-矽卡岩型矿床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统计梳理发现:侏罗纪的岩浆岩和矿床分布近似呈NNW向展布,并且显示从早侏罗世到晚侏罗世由NE向SW迁移的特征,指示侏罗纪古太平洋向SW方向俯冲;白垩纪岩浆岩和矿床分布近似呈NE向,并且显示从NW向SE迁移,指示古太平洋板块白垩纪向NW方向俯冲并向SE方向后撤。我们认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转向可能发生在晚侏罗世,由SW转为NW。另外,我们发现:早侏罗世郯庐断裂带局部复活,朝鲜半岛湖南剪切带发生强烈的右行韧性剪切活动,日本船津剪切带也发生强烈的右行韧性剪切;而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带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运动,湖南剪切带和船津剪切带发生强烈的左行脆性剪切活动,同样指示了早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SW方向俯冲而早白垩世俯冲方向转为NW向。华北克拉通南缘秦岭-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发生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伴随着广泛的岩浆活动与Mo?Cu?Au成矿作用。早中侏罗世(190?160 Ma)南秦岭大巴山向SW发生逆冲推覆形成弧形构造带,该时期大别-苏鲁造山带也发生显着的抬升剥蚀。值得注意的是,晚三叠世华北克拉通与华南板块碰撞拼合完成并转为碰后伸展,以广泛发育A型花岗岩、环斑花岗岩、煌斑岩为主要特征。因此,秦岭-大别山造山带早中侏罗世的陆内造山活动应该与古太平洋板块向SW俯冲远程效应密切相关。从160 Ma开始,秦岭-大别造山带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以及斑岩型-矽卡岩型Mo?Cu?Au矿床,岩浆岩显示了高的氧逸度特征。此外,山阳-柞水地区出露一系列与斑岩铜矿相关的高镁埃达克岩,地球化学指标显示高镁埃达克岩来源于古太平洋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因此,我们认为160Ma可能为转折点,标志着秦岭-大别构造体制由挤压开始转为伸展,这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由SW转为NW向密切相关。燕山运动的提出至今近一个世纪,关于其时空范围和动力学背景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大的争议。本文通过详细的构造分析和模拟实验,提出燕山运动是晚中生代环华北克拉通周缘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构造行迹应该与缝合带的展布方向基本一致,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WE向或NE向。该时期华北克拉通北缘阴山-燕山构造带发生广泛的向南或向北的逆冲构造并伴随着右行走滑活动,秦岭-大别造山带也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断裂和逆冲构造,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带发生显着的左行走滑活动,太行山构造带发生显着的挤压抬升。我们认为这与古太平洋板块向NW方向俯冲挤压促使华北克拉通向欧亚大陆内部楔进,沿着克拉通边缘和构造薄弱带发生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这个认识得到了沙盘模拟实验的很好验证。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机制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认识,但目前基本形成共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这个过程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板片俯冲到底有什么物质贡献一直都不是很清楚。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华北北缘云蒙山岩体、房山岩体具有非常高的氧逸度特征,统计发现高氧逸度岩浆在华北非常广泛。研究表明,高氧逸度特征既不是来源于基底岩石,也不是通过岩浆演化过程逐渐累积,而是氧化性物质输入导致。至少从早侏罗世开始华北克拉通就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经历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大量的板片释放的流体和熔体进入地幔楔并交代地幔楔,使其逐渐发生氧化,在此过程地幔楔的强度逐渐降低,是克拉通破坏的前奏。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发生重要的岩石圈减薄,大量的氧化的镁铁质岩浆底侵与长英质岩浆混合可能是高氧逸度岩浆形成的主要途径。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及古太平洋俯冲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容易被混淆,本文提出了一个模型来简要阐述三者之间的联系。燕山运动主要以中晚侏罗世(170?165 Ma)和早白垩世(140?135 Ma)两期挤压幕为主要特征,所以该时期古太平洋以向西方向俯冲为主要运动方向;而135 Ma之后,华北克拉通发生岩石圈减薄和破坏,以强烈的伸展变形和广泛的岩浆活动为主要特征,对应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板片后撤的过程。因此,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均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只是分别对应了在不同的俯冲时期并具有不同的俯冲方向和角度。房山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是一个同心环状岩体。研究表明它是一个多批次岩浆脉动增量生长的岩体。岩体主要由四个侵入单元组成并包含丰富的镁铁质包体。通过详细的锆石U-Pb定年表明,岩体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活动在132.5?128.7 Ma之间。岩浆从深部岩浆房抽提并快速上升在10?16 km浅部地壳就位。锆石的微量元素、Hf同位素组成表明四个侵入单元和镁铁质包体的特征显着不同,指示它们分别来源不同的岩浆批次。这些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水平,是通过镁铁质岩浆及分异的残余熔体以及部分熔融的地壳熔体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基于锆石CL图像,我们发现镁铁质包体中出现4类锆石,包括类型1(深源晶和自结晶)、类型2(捕获晶)、类型3(核-边结构)、类型4(重结晶),它们记录镁铁质岩浆的整个演化历史。部分类型1锆石并不是形成于侵位水平,而是形成于深部岩浆房,被侵位的岩浆裹挟上来的。大部分的类型2锆石是镁铁质岩浆穿过浅部岩浆房从粗粒二长岩中捕获的。类型3锆石显示核-边结构,指示捕获的锆石在镁铁质岩浆继续生长的过程。类型4锆石呈现了分区结构或补丁状结构,显示类型1锆石与熔体相互作用,富Th-REE-P的锆石逐渐被替代形成富Hf的锆石和磷钇矿等,暗示了镁铁质岩浆与长英质岩浆混合过程。本文展示了锆石成分和形貌研究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工具来揭示复杂的岩浆演化系统。

刘锐,吴昌雄,祝莉玲,赵新福[3](2020)在《北大别南部存在巨量隐伏燕山期岩浆作用:岩浆岩锆石U-Pb年龄、元素及Sr-Nd-Hf同位素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别造山带广泛分布着与造山作用有关的中生代花岗岩类,这些花岗岩类是研究造山带深部地壳物质组成、结构以及壳-幔相互作用机制的重要窗口。目前对北大别晚中生代花岗岩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北部,其南部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的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对北大别南部两路口钨(钼)矿区的岩脉(株)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及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以反演北大别造山带深部物质组成、燕山期岩浆作用时限及背景、岩浆物质来源及演化过程。锆石U-Pb定年表明,所有岩浆岩(辉绿岩、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侵位年龄值集中于133~129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这些岩浆岩几乎同时侵位。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云母花岗岩和闪长(玢)岩类的主量元素Fe2O3T、MgO、TiO2、CaO和P2O5,以及微量元素V、Sm+Eu和Eu/Eu*与SiO2均呈较好的负相关关系。结合黑云母花岗岩与闪长(玢)岩类较为一致的Sr-Nd同位素(分别为(87Sr/86Sr)i=0.706492~0.707426,εNd(t)=-15.2~-16.0;(87Sr/86Sr)i=0.706520~0.707916,εNd(t)=-19.9~-13.0)特征,说明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源区。另外, Hf同位素研究表明,辉绿岩、闪长玢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具有几乎一致的Hf同位素组成(εHf(t)值分别为-23.1~-20.8、-22.6~-19.4和-21.6~-17.1; tDM2范围分别为2.5~2.6 Ga、2.4~2.6 Ga和2.3~2.5 Ga)。这进一步表明,两路口钨(钼)矿区的岩浆岩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其源区很可能来自于受俯冲熔体/流体交代形成的富集地幔的熔融。两路口钨(钼)矿区广泛出露的约130Ma的基-中-酸性岩浆岩表明北大别南部存在隐伏燕山期岩浆作用,为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壳-幔相互作用机制可能与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大陆边缘俯冲有关。

李海龙[4](2018)在《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格局、演化过程及其成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桐柏—大别造山带是秦岭—桐柏—大别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可分为桐柏、西大别和东大别三段。本文利用构造地质学、变质岩石学以及同位素热年代学等方法,分别对上述三段及两侧边界剪切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桐柏—浒湾剪切带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北侧,是—条左旋平移性质的韧性剪切带,发育糜棱岩、超糜棱岩以及强直(构造)片麻岩等强变形岩石。该剪切带内多发育杆状构造体,且杆状构造体具有圈层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种特殊的滑脱面结合。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有限应变测量值Rxz在1.80~2.04之间,平均值为1.95,涡度值Wk在0.82~0.90之间,平均值为0.86,均大于0.75,说明桐柏—浒湾剪切带是一条以简单剪切为主的韧性剪切带。桐柏—浒湾剪切带的位移量为38.3~41.1km,分维值D为1.207~1.302之间,从剪切带的核部向边部,颗粒粒径和分维值的变化是逐渐变大的。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差异应力值为23.58~46.98MPa之间,应变速率为1.70×10-11~9.7-4×10-11s-1。差异应力与应变速率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都随着从剪切带的核部到边部慢慢变小。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形成环境约为T=560~684℃,P=0.6~0.9GPa,属于高角闪岩相,处于中地壳流变层位置。通过与商丹断裂带以及晓天—磨子潭剪切带的对比得知,桐柏—浒湾剪切带为晓天—磨子潭剪切带的西延部分,而非商丹断裂带的东延。殷店—马垅剪切带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南侧,是一条右旋平移的韧性剪切带,有限应变值Rxz为1.75~2.03,平均为1.89,涡度值在0.88~0.93之间,平均值为0.90,均大于0.75。利用共生的角闪石和斜长石得到殷店—马垅剪切带形成条件为T=581~680℃,压力P约为0.66GPa,为高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形成深度大致在15~30km,是中、下地壳流变的产物。桐柏—大别造山带南北界两条剪切带本是同一条剪切带,相当于一个强构造层,由于挤压隆升使得剪切带随着造山带形成背形构造,经过后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只保留了桐柏—大别杂岩南北两翼剪切边界。桐柏造山带是一个大型的背形构造,且背形构造在垂向上具有分层结构,除此之外,桐柏造山带还发育大量的L构造岩和杆状构造体,杆状构造体具有圈层结构,层之间通过滑脱连接,滑脱面上具有矿物拉伸线理和热擦痕。这些现象说明桐柏造山带背形核部的桐柏杂岩表现出了很强的流变学特征。桐柏杂岩北界桐柏—浒湾韧性剪切带具有左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南界殷店—马垅韧性剪切带具有右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两条剪切带运动学方向相反,相对之下,桐柏杂岩的流变方向则是由西向东进行。两个剪切带内都发育大型的杆状构造体,杆状构造体具有圈层状结构。桐柏造山带中杆状构造体和L构造岩是在平行于造山带的流变作用下形成的,殷店—马垅剪切带和桐柏—浒湾韧性剪切带是桐柏造山带下地壳物质在挤压背景下发生平行造山带向东侧向流变的上部边界,只是造山带上覆的部分被剥蚀,只保留了北侧的桐柏—浒湾韧性剪切带、南侧的殷店—马垅韧性剪切带以及顶部的太白顶剪切带。准确地说,桐柏造山带在印支晚期到燕山早期挤压背景下的向东挤出不是一个整体的挤出,而是有层次的差异流变,在流变的同时,层与层之间会发生滑动,而滑脱面就是滑动的润滑剂。西大别造山带的形态为一个枢纽向西倾伏的巨型背形构造,且有圈层结构,层间存在滑脱面。西大别地区至少存在着三期构造变形,第一期是南北边界剪切带的形成,第二期是层间滑脱面和榴辉岩透镜体的形成,第三期是晚期的岩体侵入。西大别造山带主要受到近南北方向的挤压,真实地记录了西大别造山带形成时的古应力状态,对应着三期变形的第一期。有限应变测量结果显示,从北向南岩石的变形强度存在着: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这种强弱变形带交替出现的规律。西大别造山带中新县—红安地区岩石的变形条件为T=450~620℃,P=1.0~1.6GPa,属于高压蓝片岩相到榴辉岩相。锆石LA-ICP-MS微区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西大别地区至少遭受两期岩浆入侵事件,第一期在750Ma左右,这个年龄(约0.8Ga)记录的是扬子板块特征事件。第二期在143Ma左右,这表示西大别地区在晚侏罗世就已经有岩浆活动,这与在桐柏山地区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东大别造山带是一个巨型的背形构造,广泛发育构造片麻岩以及糜棱岩的杆状构造体,记录了大别杂岩的流变学特征。东大别造山带大别杂岩北界的晓天—磨子潭剪切带具有左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南界的殷店—马垅剪切带具有右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而且东大别造山带内靠近南北剪切带的岩石分别表现出了与相应剪切带相同的运动学特征,这与在西大别造山带所得到的结果是吻合的。从运动学上限定了大别杂岩是由西向东发生流变的。应力场的统计结果可知,东大别造山带主要受到NE-SW和NW-SE两个方向上的挤压以及顺造山带的拉伸。东大别造山带是受特提斯构造体制和太平洋构造体制两种体制的影响。付林图解显示应变椭球体属于单轴雪茄型,说明东大别造山带是以剪切拉伸变形为主的,单轴拉伸作用较垂向共轴组分更大,暗示了东大别造山带的岩石的形成主要受平行于造山带的拉伸和垂直于造山带的挤压影响。东大别造山带的应变强度从北到南出现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增强的变化规律。也即在晓天—磨子潭剪切带与殷店—马垅剪切带之间的岩石存在着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的变化规律,两边的强变形带对应的分别是晓天—磨子潭剪切带和殷店—马垅剪切带,而中间强变形带则对应的是强流变带,该强流变带的位置位于东大别山的核部。东大别造山带构造片麻岩的流变环境约为T=720℃~740℃,P=0.75~0.90GPa,属于高角闪岩相—低压麻粒岩相变质。大别山在碰撞造山后期发生了近水平东西向沿造山带的塑形流变,导致大别山中片麻理均为NWW-SEE走向,并且线理也是沿造山带的走向,本文认为塑形流变的时间在210±10Ma左右,后期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改造了大别山原有的NWW-SEE向构造,使得大别山东端片麻理走向出现NE向转变,尤其在大别山东北缘这个特殊地理位置体现的明显。综上本文认为桐柏—大别造山带在几何学形态上表现为一个巨型的背形构造,在碰撞挤压背景下形成的,主要受到近南北方向挤压的力作用,并且背形构造在垂向上具有分层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一种特殊的滑脱面连接,根据滑脱面上的拉伸线理和热擦痕可以知道层与层之间是发生滑动的。殷店—马垅剪切带和晓天—磨子潭剪切带是背形构造中的一个构造层,在南北两大板块挤压背景下,随着桐柏—大别造山带背形构造的形成而形成的。由于后期的风化剥蚀,造山带背形构造顶部的部分被剥蚀,使得桐柏杂岩体和大别杂岩体出露,故而只在背形构造的两侧保留着两个剪切带。根据桐柏—大别造山带的年代学分析知道,桐柏—大别造山带的管状流变从晚三叠世(210Ma)开始,这时的流动是深部的塑性流变,在180Ma左右达到高峰期。管状流变中期由于差异流变界限的存在剪切带(~170Ma)形成,桐柏—大别杂岩继续由西向东发生管状流变,桐柏—大别造山带中最开始在150Ma左右发生了小规模岩浆活动,直到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峰期之前(~140Ma)剪切带活动和管状流变才慢慢衰减停止。随后岩浆活动开始强烈,一直到130Ma以后,岩浆活动开始减弱,伸展构造开始强烈,一直到90Ma左右,桐柏—大别造山带基本定型。在后期新生代的风化剥蚀作用下以及小规模的构造活动改造,使得桐柏—大别造山带形成了当今的构造格局。

刘晓强[5](2018)在《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及其构造背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岩浆岩广布。前人对这些岩浆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对于岩浆岩成矿作用研究较为薄弱。关于中生代岩浆岩所产生的构造背景还存在争议。本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北淮阳沙坪沟Mo矿和汞洞冲Pb-Zn矿成矿岩浆岩厘定;2)结合区内成矿与非成矿岩石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区内成矿岩浆岩起源;3)中大别司空山岩体和北大别岳西地区石英二长岩成因,并探讨区内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4)大别造山带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白垩世岩浆岩对比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沙坪沟花岗斑岩(115.5±1.8 Ma116.3±2.1 Ma)和汞洞冲石英正长斑岩(126.8±1.3 Ma和126.3±1.4 Ma)属于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最晚阶段。沙坪沟花岗斑岩的锆石εHf(t)=-18.1-14.5;汞洞冲石英正长斑岩的εNd(t)=-10.8-9.8,εHf(t)=-17.1-7.9,具有弱富集的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结合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内斑岩型Mo矿床成矿岩浆岩的研究成果,并与大别造山带内大范围分布的不成矿岩浆岩进行了对比,发现成矿岩浆岩的Sr-Nd-Pb-Hf同位素类似大别造山带上地壳,不成矿岩浆岩的Sr-Nd-Pb-Hf类似大别中下地壳。结合的Mo的地球化学行为,提出早白垩世成矿岩浆岩起源于经历广泛地表过程的俯冲华南陆壳上部。司空山岩体由石英闪长岩(136.2±1.6 Ma)和二长花岗岩组成(131.9±2.5Ma134.6±1.7 Ma)。前者形成于加厚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后者为加厚下地壳熔体(类似于天堂寨埃达克质岩)经历斜长石为主,少量角闪石结晶分异的结果。岳西地区石英二长岩内普遍发育具有岩浆混合特征的闪长质暗色微粒包体(131.8±1.5 Ma和130.4±17 Ma),形成于幔源基性岩浆和壳源酸性岩浆的混合。其中酸性岩浆端元为大别加厚下地壳成因的埃达克质熔体。本文指出区内埃达克质岩石(143134 Ma)开始于造山带的西部,而后(134130 Ma)才在整个造山带内广泛发育。因而提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角度改变和后撤模型解释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相比长江中下游埃达克质岩,大别造山带埃达克质岩具有如下特征:1)大别埃达克质岩以中酸性岩为主,不发育同期基性岩石;而长江中下游以中性岩为主,伴随有基性岩石产出。2)更低的Y、更高Sr趋势,具有较高的(Gd/Yb)N和(Dy/Yb)N及正相关性。3)下地壳岩石的高Ba、低Rb/Ba。4)低U、高Pb,高于正常下地壳的Th/U。5)大别埃达克质岩的Sr-Nd-Hf同位素非常富集,低放射成因Pb同位素特征;而长江中下游埃达克质岩的Sr-Nd-Hf富集程度不及大别,且富集放射成因Pb同位素。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大别造山带埃达克质岩起源于三叠纪俯冲脱水的加厚古老下地壳(华南)。长江中下游埃达克质岩更可能是正常下地壳熔体和洋壳物质交代的富集岩石圈熔体混合的产物。大别和长江中下游第二阶段幔源火山岩的地幔源区均有地壳物质的加入。北淮阳幔源火山岩具有较低的K2O/Na2O;高的Sr、Ba及较低的Rb,较低的Rb/Sr和Rb/Ba;较低的Pb、Th和U,较高的Th/U;类似造山带内中生代花岗岩的Sr-Nd-Pb-Hf同位素。表明其地幔源区中加入的是俯冲的华南陆壳下地壳。长江中下游幔源火山岩正好与北淮阳相反,具有高K2O/Na2O;低的Sr、Ba,高Rb,低的Rb/Sr和Rb/Ba;较高的Pb、Th和U,较低的Th/U。这些特征类似于大洋地壳,表明长江中下游幔源火山岩的地幔源区中加入的大洋板片物质,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有关。大别第三阶段岩石具有类似大别上地壳的Sr-Nd-Pb-Hf同位素组成,而长江中下游第三阶段岩石具有类似S型花岗岩的锆石O同位素组成,表明两者都具有较浅的岩浆源区。本文提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宽泛的大陆边缘弧,大别造山带为弧后。并用传统的俯冲角度改变和板片后撤的岩浆-构造演化模式来解释长江中下游和大别造山带各阶段中生代岩浆岩。

邬宗玲,夏飞强,盛勇,黄博[6](2017)在《北淮阳构造带东段中生代火山岩区域成岩规律》文中提出文章在北淮阳构造带东段中生代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带内火山岩成因、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概述。研究认为北淮阳构造带东段中生代各火山构造单元岩石的组合、火山活动时间等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火山活动有由西向东演化趋势。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由早期到晚期火山岩碱度不断升高,同化混染作用和结晶分异程度逐步加强。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中国东部地球动力学背景发生转变相耦合,也是由其东邻郯庐断裂、西近大别罗田片麻岩穹隆的构造特殊性所决定的。

刘晓强,闫峻,王爱国,李全忠,姚洪忠[7](2015)在《北大别岳西岩体和飞旗寨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大别造山带发育大量早白垩世侵入体,前人对北大别岳西岩体和飞旗寨岩体的形成时代的认识存在差异。选取岳西岩体和飞旗寨岩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全岩主元素分析和LA-ICPMS锆石U-Pb定年。锆石的高Th/U比值特征及典型岩浆锆石环带显示其为岩浆成因。岳西岩体的26个测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28.5±1.4)Ma,飞旗寨岩体的15个测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27.4±1.7)Ma,说明岳西岩体和飞旗寨岩体均形成于早白垩世。结合目前大别造山带高精度火成岩年代学数据,大别造山带腹地侵入岩可以划分为早晚两期,分别为143130 Ma和130119 Ma。早期火成岩具有高钾钙碱性和埃达克质地球化学属性,而晚期火成岩具有向碱性岩过渡的性质,在120 Ma左右出现少量A型花岗岩,暗示130 Ma为本地区深部过程转换的重要时期。

刘晓强[8](2014)在《大别造山带燕山期岩浆岩成矿作用与岩石成因》文中指出选择北淮阳汞洞冲铅锌矿所在的响洪甸地区、东溪—隆兴金矿区所在的晓天—磨子潭火山岩盆地及北大别西冲钼多金属矿区所在的岳西响肠地区,共三个地区的中生代岩浆岩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并以之为基础进行了岩浆岩的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厘定了三个矿区岩浆岩的侵位时序;选取三个矿区中与成矿关系密切岩浆岩和不成矿岩浆岩进行了锆石原位Hf同位素对比研究,结合系统收集的大别造山带安徽段中生代岩浆岩现有的年代学、主量和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及锆石Hf同位素数据,尝试对成矿区各阶段岩浆岩的成因进行探讨。岳西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介于133125Ma,响洪甸地区岩浆岩的时限为133128Ma,晓天—磨子潭地区岩浆岩的活动时限为131127Ma,均形成于早白垩世。结合大别造山带现有的年代学数据,认为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浆岩具有如下的年代学格架:143130Ma,具有高钾钙碱性和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属性;130109Ma,表现为高钾钙碱性向碱性岩过度的特征,120Ma左右出现少量A型花岗岩。岳西地区岩浆岩具有古元古代、新元古、三叠纪及140160Ma的继承锆石组成;响洪甸地区岩浆岩的除具有新元古代、三叠纪及古元古代年龄外,还具有更多的早古生代、中元古代晚期及太古代、元古代之交左右的继承锆石,表明两者源区存有差异。锆石Hf同位素显示,大别造山带至少存在三次地壳增生事件:3.0Ga、2.6Ga和1.82.1Ga。在印支期大陆碰撞以后至晚侏罗时期,本地区构造背景由挤压转为拉张。大陆碰撞形成的造山带加厚的基性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130Ma之前的具有埃达克质地球化学属性的岩浆岩;在130Ma左右郯庐断裂带的大规模走滑平移,使得加厚下地壳因中酸性组分的不断抽取而形成的高密度残余相(榴辉岩)发生拆沉,继而地幔物质上涌,产生130Ma左右的高镁埃达克岩和130Ma之后的镁铁质岩及花岗质岩石。130Ma之后的花岗质岩浆中,起源于Hf模式年龄介于1.82.1Ga的古老物质熔融成因的岩浆,与北淮阳地区成矿关系密切。

邓新[9](2013)在《北大别天堂寨花岗岩侵位机制及其动力学过程》文中研究指明大别造山带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三叠纪陆陆碰撞的产物,它不仅是世界上出露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区,而且也是陆-陆碰撞之后,在超高压和高压岩石剥露过程中岩浆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大别造山带自超高压变质矿物发现便开始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大别造山带东端的郯庐断裂带将其与苏鲁造山带左行错开约500kmm,商城-麻城断裂将大别造山带分为东西两段,西段以南阳盆地与秦岭造山带相隔。东大别南界为襄樊-广济断裂,北界的信阳-舒城断裂带将造山带与合肥盆地分隔。大别造山带经历了中三叠世陆陆碰撞,发生深俯冲及超高压岩石变质过程;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超高压岩石折返至中上地壳的折返阶段和早白垩世(140-120Ma)造山后伸展,巨量花岗岩形成阶段。北大别处于大别造山带北部,北为磨子潭-晓天断裂,南为五河-水吼剪切带,东为郯庐断裂带,西为商城-麻城断裂带,是大别造山带出露面积最大的构造单元,由于出露新元古代变质侵入岩、超高压变质矿物、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块、白垩纪巨量中酸性花岗岩,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主要发生在140-120Ma,少数为中侏罗世(160-140Ma),与东部苏鲁造山带发育晚三叠世、侏罗纪及白垩纪岩浆具有明显的差别。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研究表明大别造山带在侏罗纪仍然存在造山根,在早白垩世发生造山根拆沉垮塌,这与大别造山带由挤压构造体制转为伸展构造体制密不可分。大别山构造体制转换的具体时间、机制及其岩石圈减薄的过程是探讨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造山过程与动力学的重要窗口。本论文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北大别出露面积最大的、包含侵位次序最多的天堂寨复式岩体。通过野外宏观构造变形分析、接触带特征分析、岩体与剪切带变形关系分析、岩体的捕掳体的上升定位空间分析、显微构造与岩石磁组构分析、锆石LA-ICP-MS和SHRIMPU-Pb定年、全岩主量微量和稀土分析、Sr-Nd同位素分析、锆石Hf同位素分析,并结合岩石矿物温压计和地球物理资料对北大别天堂寨复式岩体进行了侵位次序、岩浆源区物质成分与深度、源岩的年龄、岩浆上升与定位的方式、花岗岩侵位机制、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间、壳幔相互作用、岩石圈伸展减薄的过程与不同期次花岗岩侵位的对应关系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别造山带白垩纪花岗岩事件的构造属性。以大陆动力学与板块构造为指导理论,本文对天堂寨复式岩体(石鼓尖片麻状石英二长闪长岩、鹅公包眼球状二长花岗岩、九资河条带状二长花岗岩、天堂寨斑状二长花岗岩、二湾片麻状石英二长花岗岩和薄刀锋细粒花岗岩)进行侵位机制研究,结合构造地质学、显微构造地质学、岩石组构学、构造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变质地质学等学科最后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系统讨论了北大别白垩纪花岗岩的侵位特征与晚中生代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机制下巨量花岗岩侵位的耦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别造山带白垩纪花岗岩侵位模式图,探讨了大别造山带及整个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机制。取得的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野外宏观构造变形与接触带研究得出天堂寨复式岩体侵位次序由早至晚为:石鼓尖片麻状石英二长闪长岩→鹅公包眼球状花岗岩→九资河条带状二长花岗岩→天堂寨斑状二长花岗岩→二湾片麻状石英二长花岗岩→薄刀锋细粒二长花岗岩,Si02含量逐渐增加,变形逐渐减弱,岩体中斑晶结晶形态逐渐完好,指示大别造山带伸展垮塌、地壳减薄过程中部分熔融形成花岗岩的源岩深度逐渐变浅。可以划分为三期岩体侵位过程,①早白垩世早期石鼓尖岩体构造变形特征与NE向韧性剪切带一致,属同构造变形产物,剪切带作为岩浆上升侵位的通道,对岩体形态、侵位特点、应力状态进行控制,并改造石鼓尖岩体;②鹅公包、九资河、天堂寨及二湾岩体内变形较弱,仅在NE、NW向剪切带发育局部发育韧性变形;③而薄刀锋内部变形弱,岩体中不发育剪切带。第一期和第二期岩体呈“网脉状”侵入于大别杂岩中和先期侵入的岩体,而并非典型的“气球膨胀型”岩浆上升侵位方式;而第三期薄刀锋细粒二长花岗岩中无大别杂岩,二者呈突变接触,是以“气球膨胀型”或岩墙形式侵入的。2.显微构造与岩石磁组构表明石鼓尖岩体为同构造侵入体,是在挤压构造背景下侵位的,锆石U-Pb年龄为141±2.3Ma,全岩主微量特征显示岩体侵位时具有加厚的地壳结构,角闪石Ti温压计指示源区深度是36km的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因此,北大别由挤压构造体制转为伸展构造体制和岩石圈减薄启动的时间在141Ma之后。3.锆石U-Pb定年显示天堂寨复式岩体三期侵位的年龄分别为141Ma,139-132Ma和132-127Ma,分别代表着构造体制转换的上限年龄、岩石圈减薄巨量花岗岩侵位的启动年龄和岩石圈减薄结束的时间。锆石中具有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及三叠纪的继承核,其中古、中元古代锆石年龄代表源岩的变质事件;新元古代年龄(830-695Ma)与扬子板块北缘新元古代构造岩浆事件年代相似,指示花岗岩的源岩来自俯冲的扬子板块北缘;早古生代年龄目前确切的地质意义还尚不明确;三叠纪年龄(243~203Ma)与大别造山带陆陆碰撞过程、深俯冲及折返过程年代相似,记录着碰撞造山过程。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构造过程为:141Ma构造体制转换为伸展背景→135Ma伸展垮塌程度达到最大,绝大部分白垩纪花岗岩在此时期形成→125Ma伸展垮塌结束,大别造山带回归正常地壳厚度,形成未变形的细粒花岗岩和酸性、基性岩脉,大别造山带岩石圈减薄垮塌仅在几个Ma之内就完成,是一个快速的垮塌过程。4.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天堂寨复式岩体的物源均来源于陆壳的部分熔融,由早至晚表现为地壳贡献增强的趋势,岩浆房和侵位深度逐渐变浅。石鼓尖岩体形成于加厚地壳,代表构造体制由挤压向伸展背景的转换的开始:鹅公包、九资河、天堂寨和二湾岩体代表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部分熔融的产物;薄刀锋岩体形成于转换后正常地壳厚度的熔融。5.锆石Hf结果显示,eHf(t)值均小于0,暗示花岗岩的源岩均来源于地壳的部分熔融,而无新生地幔的参与。北大别天堂寨复式岩体侵位时代由早至晚,eHf(t)值逐渐变小,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指示源区基性物质组分的减少,酸性物质组分增加。锆石Hf的两阶段模式年龄指示北大别三期花岗岩的源区分别来自2.9-3.1Ga加厚的下地壳基性岩、2.6-3.0Ga加厚的中酸性下地壳上部和2.2Ga减薄后正常厚度地壳的中酸性岩。6.岩体构造变形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锆石Hf同位素示综及角闪石温压计表明,石鼓尖岩浆源区深度为36km,上侵距离大于25kmm;天堂寨峰期岩体源区深度为45.5km,上侵距离为38.5km;薄刀锋岩体源区深度为15~17km,上侵距离约2.5km。反映了石鼓尖岩体侵位时大别造山带仍然为加厚的地壳,存在造山带山根,岩浆起源于下地壳约36km深度基性物质,以主动膨胀和岩浆侵吞作用为主上升获得定位空间;天堂寨峰期岩体(九资河、天堂寨、二湾岩体)形成时造山带山根开始垮塌,来源于造山带垮塌拆沉掉入岩石圈地幔的下地壳中酸性物质,以岩浆侵吞和构造扩展方式上升定位;而晚期薄刀锋细粒花岗岩则来源于垮塌结束后约12~17km深度的正常地壳的中酸性物质,以岩墙扩展方式侵位的。7.天堂寨复式岩体侵位机制是在挤压构造体制转为伸展构造体制后,加厚的岩石圈减薄、垮塌、拆沉,不同深度、不同源区的下地壳受到软流圈地幔上涌提供的热量发生部分熔融的结果。大别造山带岩石圈伸展减薄与晚中生代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处于同一动力学背景,即特提斯构造域转为太平洋构造域之后,中国东部整体处于伸展背景,太平洋板块向下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的俯冲角度、方向的改变导致地幔加速对流,软流圈底侵于下地壳底部,造成下地壳不同层次、不同物质成分的部分熔融。

谢建成,杨晓勇,肖益林,杜建国,孙卫东[10](2012)在《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成因及成矿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安徽铜陵矿集区是我国最着名的铜、金、铁产地之一,成矿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本次对铜陵地区中生代侵入岩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①本区岩浆岩主要为辉石(二长)闪长岩(SiO2≤55%)、石英(二长)闪长岩(SiO255%~65%)和花岗闪长岩(SiO2≥65%)三种岩石组合,其矿物成分主要为中长石、正长石、镁质黑云母和直闪石-铝直闪石系列。②辉石(二长)闪长岩组合岩石主要为碱性和橄榄玄粗岩系列。带有古老俯冲洋壳成分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分离结晶作用可能是辉石(二长)闪长岩组合岩石产生的最主要原因。③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组合岩石主要属于亚碱性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其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和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幔源岩浆和壳源岩浆的混合可能是石英闪长岩组合和花岗闪长岩组合岩石的主要形成机制。④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及其相关的铜、金成矿作用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及其演化过程密切相关。

二、北大别晚中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北大别构造属性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大别晚中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北大别构造属性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东南缘蚌埠隆起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淡色花岗岩研究现状
        1.1.2 埃达克岩研究现状
        1.1.3 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晚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
        1.1.4 蚌埠隆起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 科学问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1.3 课题来源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性成果概述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蚌埠隆起地质概况
    2.2 主要岩体地质特征
    2.3 典型矿床特征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3.1 样品采集
    3.2 分析测试方法
        3.2.1 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
        3.2.2 矿物成分分析
        3.2.3 全岩Sr-Nd-Pb同位素
        3.2.4 锆石LA-ICP-MSU-Pb定年
        3.2.5 锆石原位 LA-MC-ICPMS Lu-Hf 同位素
        3.2.6 石英原位SIMSO同位素
第四章 晚侏罗世淡色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4.1 岩相学特征
    4.2 地球化学特征
    4.3 蚌埠淡色花岗岩的侵位时间
    4.4 岩石类型及岩石成因
    4.5 构造指示
    4.6 小结
第五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
    5.1 岩相学特征
    5.2 地球化学特征
    5.3 成岩成矿时空格架
    5.4 岩石成因及其与成矿关系
    5.5 对于岩石圈减薄的启示
    5.6 小结
第六章 早白垩世基性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
    6.1 岩相学特征
    6.2 地球化学特征
    6.3 岩石成因及其与成矿关系
    6.4 板块俯冲在蚌埠地区成岩成矿所扮演的角色
    6.5 小结
第七章 蚌埠隆起和胶北隆起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对比
    7.1 中生代岩浆岩与金矿床时空分布
    7.2 中生代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7.3 讨论
    7.4 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模型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附图
附表

(2)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历史研究现状
        1.2.2 燕山运动的研究现状
        1.2.3 东亚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
    1.3 东亚地区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第2章 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
    2.1 沙盘模拟实验
    2.2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实验
        2.1.1 岩石薄片制备
        2.1.2 全岩200 目粉末磨制
        2.1.3 单矿物分选与样品靶制备
    2.3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实验方法
        2.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2.3.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2.3.3 锆石U?Pb定年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2.3.4 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
        2.3.5 单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第3章 东北亚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的制约
    3.1 引言
    3.2 区域地质概况
        3.2.1 华北北缘及东北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3.2.2 朝鲜半岛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3.2.3 日本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3.3 东北亚地区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3.3.1 华北北缘及东北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3.3.2 朝鲜半岛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3.3.3 西南日本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3.4 华北北缘及东北亚岩浆与矿床的时空分布
        3.4.1 早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3.4.2 中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3.4.3 晚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3.4.4 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3.4.5 晚白垩世岩浆活动
    3.5 东北亚地区岩浆组合的时空变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3.5.1 古太平洋板块早侏罗世俯冲作用
        3.5.2 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转向
    3.6 东北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3.6.1 中国东部及东北地区NE-NNE向断裂活动
        3.6.2 朝鲜半岛NE-NNE向断裂活动
        3.6.3 日本飞弹地块NE-NNE向断裂活动
        3.6.4 东北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3.7 小结
第4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的制约
    4.1 引言
    4.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4.2.1 秦岭造山带
        4.2.2 大别造山带
        4.2.3 苏鲁造山带
    4.3 区域主要断裂及缝合线
    4.4 区域岩浆活动
    4.5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
        4.5.1 基本概况
        4.5.2 北大巴山构造变形及应力分析
        4.5.3 北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形成时代
        4.5.4 北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形成机理及动力学背景
    4.6 中生代大别-苏鲁构造带超高压变质岩冷却历史
        4.6.1 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冷却历史
        4.6.2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冷却历史
    4.7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构造带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4.7.1 基本概况和年代格架
        4.7.2 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
        4.7.3 晚中生代秦岭高镁埃达克岩与斑岩-矽卡岩型铜矿
        4.7.4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构造带地球动力学背景
    4.8 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4.8.1 早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4.8.2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4.9 小结
第5章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5.1 引言
    5.2 晚中生代依泽纳吉板块漂移历史
    5.3 依泽纳吉板块转向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5.3.1 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北缘和南缘的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5.3.2 依泽纳吉板块转向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5.4 小结
第6章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诱导燕山运动
    6.1 引言
    6.2 燕山运动的概况
        6.2.1 燕山运动的提出
        6.2.2 燕山运动的期次划分
        6.2.3 燕山运动的动力学背景
    6.3 华北克拉通周缘构造特征
        6.3.1 阴山-燕山褶皱逆冲带
        6.3.2 秦岭-大别造山带
        6.3.3 太行山构造带及郯庐断裂
        6.3.4 华北周缘构造变形的机制
    6.4 模拟实验
        6.4.1 实验设计
        6.4.2 实验结果
    6.5 讨论
        6.5.1 燕山运动的动力学机制
        6.5.2 地壳缩短与增厚
        6.5.3 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周缘变形机制
        6.5.4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燕山运动、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
    6.6 小结
第7章 高氧逸度岩浆:指示华北克拉通破坏
    7.1 引言
    7.2 地质背景和样品
    7.3 实验方法及氧逸度估算方法
        7.3.1 实验方法
        7.3.2 锆石Ce4+/Ce3+比值
        7.3.3 根据磷灰石估算氧逸度
    7.4 实验结果
    7.5 讨论
        7.5.1 华北克拉通高氧逸度岩浆
        7.5.2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氧化的地幔楔
        7.5.3 地球动力学指示
    7.6 小结
第8章 华北克拉通北缘典型岩体研究之房山岩体
    8.1 引言
    8.2 地质背景
        8.2.1 区域地质
        8.2.2 房山岩体岩石学特征
    8.3 结果
        8.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组成
        8.3.2 锆石形态特征
        8.3.3 锆石U-Pb年龄
        8.3.4 锆石微量元素组成
        8.3.5 锆石Ti温度和全岩锆饱和温度
        8.3.6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
        8.3.7 岩浆侵位压力
    8.4 讨论
        8.4.1 岩石结构约束岩浆起源
        8.4.2 地球化学约束岩浆起源
        8.4.3 锆石U-Pb年龄揭示岩浆多期活动
        8.4.4 镁铁质包体和寄主岩中锆石起源
        8.4.5 锆石记录岩浆多期分批脉动
        8.4.6 岩浆侵位压力特征
    8.5 房山岩体形成概念模型
    8.6 研究意义
    8.7 小结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北大别南部存在巨量隐伏燕山期岩浆作用:岩浆岩锆石U-Pb年龄、元素及Sr-Nd-Hf同位素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锆石U-Pb年代学
        3.1.1 辉绿岩
        3.1.2 闪长岩和闪长玢岩
        3.1.3 花岗岩类岩株
    3.2 主、微量元素
    3.3 Sr-Nd元素
    3.4 Hf同位素
4 地质意义讨论
    4.1 岩浆侵位时代
    4.2 岩浆来源及演化
    4.3 构造意义

(4)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格局、演化过程及其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桐柏—大别造山带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1.1 桐柏造山带的研究现状
        1.2.1.2 西大别造山带的研究现状
        1.2.1.3 东大别造山带的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1.4.1 预期成果
        1.4.2 主要创新点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岩石地层单元
        2.1.1 桐柏造山带
        2.1.2 西大别造山带
        2.1.3 东大别造山带
    2.2 研究区主要剪切带特征
    2.3 区域岩浆活动
第三章 桐柏—大别造山带南北界剪切带的构造特征
    3.1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构造特征
        3.1.1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基本特征
        3.1.2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构造变形特征
        3.1.2.1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
        3.1.2.2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有限应变及涡度分析
        3.1.2.3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位移量计算
        3.1.2.4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显微构造分析
        3.1.3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形成环境分析
        3.1.3.1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岩石学特征
        3.1.3.2 桐柏—浒湾剪切带变质条件分析
        3.1.4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年代学约束
        3.1.5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属性
    3.2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构造特征
        3.2.1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基本特征
        3.2.2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构造变形特征
        3.2.2.1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
        3.2.2.2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有限应变测量以及涡度计算
        3.2.3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形成环境分析
        3.2.4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年代学约束
    3.3 小结
第四章 桐柏造山带的构造特征研究
    4.1 桐柏造山带的基本特征
    4.2 桐柏造山带的构造变形分析
        4.2.1 桐柏造山带的几何学形态
        4.2.1.1 殷店—小林地区
        4.2.1.2 太白顶地区
        4.2.2 桐柏造山带的有限应变特征
    4.3 桐柏造山带的构造活动
    4.4 南北剪切带和L构造岩对桐柏造山带构造格局的制约
        4.4.1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对比分析
        4.4.1.1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运动学对比
        4.4.1.2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构造特征对比
        4.4.1.3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形成环境对比
        4.4.1.4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年代学对比
        4.4.2 L构造岩对桐柏造山带构造格局的制约
    4.5 小结
第五章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研究
    5.1 西大别造山带的基本特征
    5.2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变形分析
        5.2.1 西大别造山带的几何形态
        5.2.2 西大别造山带的结构分析
        5.2.2.1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层次
        5.2.2.2 西大别造山带的分带性
        5.2.3 西大别造山带的运动学特征
        5.2.3.1 运动学方向
        5.2.3.2 应力状态分析
    5.3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环境分析
        5.3.1 温度估算
        5.3.2 电子探针分析
    5.4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年代学分析
        5.4.1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年代学
        5.4.2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期次
    5.5 小结
第六章 东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研究
    6.1 东大别造山带的基本特征
        6.1.1 东大别造山带的剖面特征
        6.1.2 大别山东北缘桐城地区的地质特征
        6.1.3 构造片麻岩的地质特征
    6.2 东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变形分析
        6.2.1 东大别造山带的运动学特征
        6.2.2 东大别造山带的有限应变测量
        6.2.3 东大别造山带的应力状态分析
        6.2.4 桐城地区应力场及构造动力学背景
    6.3 东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环境分析
        6.3.1 霍山—马垅剖面中的构造片麻岩
        6.3.2 桐城地区的构造片麻岩
    6.4 东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年代学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桐柏—大别造山带构造格局以及构造模式探讨
    7.1 桐柏—大别造山带几何学形态的限定
    7.2 桐柏—大别造山带动力学机制及运动学轨迹
    7.3 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及构造模式探讨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8.2 创新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及其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板内岩浆作用的形成机制
        1.1.2 大别造山带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研究现状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3 工作量小结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别造山带地质概况
    2.2 大别造山带各岩石单元的岩石学特征
    2.3 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浆岩
第三章 分析方法
    3.1 全岩主量元素
    3.2 全岩微量和稀土元素
    3.3 全岩Sr-Nd-Pb同位素
    3.4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3.5 锆石LA-MC-ICPMS Lu-Hf同位素
第四章 大别造山带成矿岩浆岩特征与成因
    4.1 沙坪沟钼矿矿床地质
    4.2 汞洞冲铅-锌矿矿床地质
    4.3 样品描述
    4.4 分析结果
        4.4.1 锆石U-Pb年龄
        4.4.2 主微量元素
        4.4.3 全岩Sr-Nd-Pb同位素特征
        4.4.4 锆石Lu-Hf同位素
    4.5 成矿岩浆岩起源
        4.5.1 大别造山带地壳结构及隆升历史
        4.5.2 不成矿岩浆岩起源
        4.5.3 成矿岩浆岩起源
        4.5.4 成矿和构造意义
第五章 大别造山带司空山和岳西地区岩浆岩成因
    5.1 地质背景与样品
    5.2 分析结果
        5.2.1 锆石U-Pb年龄
        5.2.2 全岩主微量元素
        5.2.3 全岩Sr-Nd同位素
        5.2.4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
    5.3 岩石成因
        5.3.1 司空山岩体
        5.3.2 岳西地区石英二长岩
    5.4 构造启示
    5.5 小结
第六章 大别造山带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对比
    6.1 中生代岩浆岩时空分布规律
        6.1.1 大别造山带
        6.1.2 长江中下游
    6.2 中生代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6.2.1 第一阶段埃达克质岩
        6.2.2 第二阶段幔源火山岩
        6.2.3 第三阶段花岗岩
    6.3 同位素特征对比
    6.4 讨论
        6.4.1 埃达克质岩与加厚地壳
        6.4.2 岩石圈地幔富集机制
        6.4.3 花岗岩源区与成矿差异
    6.5 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模型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参加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2)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6)北淮阳构造带东段中生代火山岩区域成岩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火山构造单元划分
2 火山构造单元的时代格架
3 构造单元岩石组合和岩石系列差异
    3.1 东部早白垩纪火山岩盆地
    3.2 中部早白垩纪火山岩盆地
    3.3 西部晚侏罗纪—早白垩纪火山隆起区
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 岩石化学特征参数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 火山岩构造背景
6 结论

(7)北大别岳西岩体和飞旗寨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地质背景和样品
2分析方法
3分析结果
    3.1主元素特征
    3.2锆石U-Pb年代学
4讨论
    4.1中生代火成岩格架
    4.2地质意义
5结论

(8)大别造山带燕山期岩浆岩成矿作用与岩石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意义
    1.2 中生代岩浆岩研究现状
    1.3 主要工作及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别造山带基本构造格架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岩浆岩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及样品描述
    3.1 岳西西冲地区
    3.2 响洪甸地区
    3.3 晓天—磨子潭地区
第四章 岩浆岩成矿作用
    4.1 岳西地区岩浆岩成矿作用
    4.2 响洪甸地区岩浆岩成矿作用
    4.3 晓天—磨子潭地区岩浆岩成矿作用
第五章 锆石 U-Pb 年代学
    5.1 锆石 U-Pb 定年
        5.1.1 岳西地区
        5.1.2 响洪甸地区
        5.1.3 晓天-磨子潭地区
    5.2 结果及意义
    附表
第六章 锆石 Hf 同位素地球化学
    6.1 主量元素特征
    6.2 锆石 Hf 同位素特征
        6.2.1 分析方法
        6.2.2 分析结果
    附表
第七章 岩浆岩年代学格架及岩石成因
    7.1 中生代岩浆岩年代学格架
        7.1.1 大别腹地
        7.1.2 北淮阳地区
    7.2 岩石成因
        7.2.1 继承锆石的启示
        7.2.2 锆石 Hf 同位素制约
        7.2.3 岩浆岩成因模式
    7.3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北大别天堂寨花岗岩侵位机制及其动力学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1.1 花岗岩体侵位与造山带演化的动力学联系是造山带研究的前缘科学问题
        1.1.2 花岗岩体变形组合蕴含有丰富的造山带演化信息
        1.1.3 花岗岩体侵位特征是研究构造体制转换的重要依据
        1.1.4 巨量花岗岩的成因和动力学是突破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演化的重要手段
        1.1.5 东大别腹地天堂寨岩体是本研究的最佳选择对象
        1.1.6 存在的问题
    §1.2 选题的来源、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选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4 主要创新点
    §1.3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别造山带构造-岩石单元划分
        2.1.1 北淮阳构造带
        2.1.2 北大别高温高压混杂岩带
        2.1.3 南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2.1.4 宿松变质杂岩带
    §2.2 北大别造山带地质概况
        2.2.1 北大别变质岩石
        2.2.2 北大别超高压变质岩深俯冲作用
        2.2.3 北大别碰撞后岩浆事件
        2.2.4 主要边界断裂
第三章 天堂寨复式岩体构造变形特征及侵位次序
    §3.1 岩体构造单元分类
    §3.2 岩体宏观构造变形特征
        3.2.1 石鼓尖岩体宏观变形特征
        3.2.2 鹅公包岩体宏观变形特征
        3.2.3 九资河岩体宏观变形特征
        3.2.4 天堂寨岩体宏观变形特征
        3.2.5 二湾岩体宏观变形特征
        3.2.6 薄刀锋岩体宏观变形特征
    §3.3 岩体显微构造变形特征
        3.3.1 天堂寨峰期岩体显微构造特征
        3.3.2 石鼓尖岩体显微构造特征
    §3.4 区域剪切带对岩体构造变形的影响
        3.4.1 NE向韧性剪切带
        3.4.2 NW向韧性剪切带
        3.4.3 近南北向韧性剪切带
    §3.5 复式岩体的侵位次序
第四章 岩体侵位年代学研究
    §4.1 晚中生代花岗岩分布
    §4.2 单颗粒锆石LA-ICP-MS、SHRIMP U-Pb年代学
        4.2.1 测年方法简介
        4.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4.2.3 岩体活动期次
第五章 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5.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1.1 主量元素特征
        5.1.2 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5.1.3 小结
    §5.2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2.1 大别-苏鲁造山带白垩纪花岗岩Sr-Nd同位素
        5.2.2 北大别天堂寨白垩纪花岗岩Sr-Nd同位素
    §5.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5.3.1 大别-苏鲁造山带锆石Hf同位素特征
        5.3.2 北大别天堂寨复式岩体锆石Hf同位素特征
第六章 北大别白垩纪花岗岩侵位机制及其动力学过程
    §6.1 天堂寨花岗岩侵位次序与构造变形
    §6.2 大别造山带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间约束
    §6.3 天堂寨花岗岩侵位机制
        6.3.1 岩浆源区与侵位深度
        6.3.2 岩浆上升与定位方式
        6.3.3 岩体侵位过程
    §6.4 大别造山带白垩纪岩浆事件的动力学探讨
        6.4.1 中国东部白垩纪花岗岩分布
        6.4.2 白垩纪大别造山带主要边界断裂的演化
        6.4.3 岩石圈减薄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探讨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成因及成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岩石学特征
    2.1 辉石闪长岩-辉石二长闪长岩组合 (以下简称辉石闪长岩组合)
    2.2 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组合 (以下简称石英闪长岩组合)
    2.3 花岗闪长岩组合
3 分析方法
4 结果
    4.1 矿物地球化学
    4.2 岩石化学
        4.2.1 主量元素
        4.2.2 稀土元素特征
        4.2.3 微量元素特征
5 讨论
    5.1 大地构造背景
    5.2 岩石成因
        5.2.1 岩浆源区
        5.2.2 岩浆演化、成因及其动力学过程
    5.3 成矿意义
6 结论

四、北大别晚中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北大别构造属性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东南缘蚌埠隆起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机制[D]. 李超.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D]. 张哲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3]北大别南部存在巨量隐伏燕山期岩浆作用:岩浆岩锆石U-Pb年龄、元素及Sr-Nd-Hf同位素证据[J]. 刘锐,吴昌雄,祝莉玲,赵新福.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0(01)
  • [4]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格局、演化过程及其成因分析[D]. 李海龙.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5]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及其构造背景[D]. 刘晓强.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2)
  • [6]北淮阳构造带东段中生代火山岩区域成岩规律[J]. 邬宗玲,夏飞强,盛勇,黄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7]北大别岳西岩体和飞旗寨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 刘晓强,闫峻,王爱国,李全忠,姚洪忠. 地球化学, 2015(02)
  • [8]大别造山带燕山期岩浆岩成矿作用与岩石成因[D]. 刘晓强.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8)
  • [9]北大别天堂寨花岗岩侵位机制及其动力学过程[D]. 邓新.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7)
  • [10]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成因及成矿意义[J]. 谢建成,杨晓勇,肖益林,杜建国,孙卫东. 地质学报, 2012(03)

标签:;  ;  ;  ;  

北大别晚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北大别构造性质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