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内部过程与宇宙大循环

黑洞内部过程与宇宙大循环

一、黑洞内部过程和宇宙大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冯森[1](2020)在《超级电容器在变电站直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蓄电池供电方式在变电站直流供电系统的运用中逐渐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近几十年,超级电容器因其动态响应快、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循环寿命长、清洁无污染等优点,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鉴于变电站直流供电系统存在的不足和超级电容器的诸多优点,本文提出了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直流供电系统,并以超级电容器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工作原理、等效建模方法、电压均衡技术以及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仿真建模和优化控制。介绍了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并对超级电容器的几种常见的等效数学模型以及其在工作过程中的充放电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影响超级电容器端电压上升速率的主要因素。针对DC-DC变换器法的工作模式、参数选取、能量传递效率等重要模块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其基础电路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绕组变压器的电压均衡方式,该拓扑允许使用通过多路复用器和选择器电路的经典两绕组变压器,该电路可以应用于任意数量的串联电容器。分析所提出的基于双绕组变压器的电压均衡电路的性能,并通过仿真对其进行了探索。比较所有两组电感参数下的仿真结果可知,较低的线圈电感在电池电压变化率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性能,且当实施具有较低内部电阻的开关设计时,可以进一步改善所提出的转换器的均衡性。针对双向DC/DC变换器的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建立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一种基于多元宇宙算法的最优PID控制策略,通过多元宇宙算法对PID参数进行寻优,对比传统PID控制与多元宇宙优化PID策略的单位阶跃响应,证明了多元宇宙优化控制策略具有更佳的响应速度与鲁性。最后进行超级电容储能系统仿真实验,仿真分析可知,对比传统PID控制策略,在多元宇宙优化算法控制策略下,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响应速度更快,稳态精度更高。搭建了基于超级电容器模组储能的直流电源装置并设计了人机交互系统。对超级电容器储能的直流电源装置进行充放电实验和分合闸试验,验证了该装置的可靠性。该论文有图63幅,表10个,参考文献80篇。

姚科敏[2](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李雨潺[3](2020)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影视字幕翻译 ——以NHK纪录片《宇宙奇观》系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都不断加深。通过欣赏外国影视作品了解异国文化,成为增进各国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从日本引进了大量优秀的影视作品,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为了让中国观众看懂外国影视作品,就需要将影视作品中的台词译制成汉语字幕,影视字幕翻译也因此而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次选择日本放送协会(NHK)制作并于2019年3月开始播放的《宇宙奇观》系列纪录片(NHKスペシャルシリーズスペース·スペクタクル)的序章和第一集的所有台词进行翻译实践。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去体会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和翻译策略,然后对译文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心得体会。本实践报告针对字幕这一形式特殊的文本进行探讨,分析了字幕的特点和字幕翻译相对于普通文本翻译的特殊性,并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以目的为导向,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翻译方法,希望为字幕翻译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

燕斌斌[4](2019)在《基于PandaⅩ-Ⅱ实验探测WIMP与原子核自旋相关的反应》文中认为物理学界最有名的故事之一就是“两朵乌云”,这个故事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物理学家不懈奋斗,勇于探索未知。物理学走到今天,虽然标准模型的巍峨大厦看起来不可突破,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发现超出标准模型的框架,例如中微子,暗物质,暗能量,这些都是目前物理学界最前沿的课题。与此同时,人类的探测手段更加的丰富,引力波的发现让天文学进入了双信使时代,黑洞照片的公布也印证人类观测能力的增强,新一代超级加速器也在论证之中。从天文现象到宇宙演化的很多的证据让我们深信暗物质的存在,以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让我们深信暗物质由暗物质粒子组成,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WIMe,P)是最有希望的候选者[76]。为了揭开这朵新的“乌云”,人们从天上地下寻找暗物质粒子的踪迹,PandaⅩ实验就是其中一个地下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PandaX实验是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发起,使用液氙作为探测媒介,实验室坐落于四川省西昌市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目前正在进行的是580kg级的PandaX-Ⅱ实验,是目前世界上在运行的最大最灵敏的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之一。截止到目前,实验还没发现任何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实验结果进一步压缩了其可能存在的参数空间。按照稀有物理发现的规律,突破性的物理结果往往就是在于坚持实验或不经意发现之中。世界各个暗物质探测组都在升级探测设备,就液氙暗物质直接探测技术来说,增加体积和压低本底是两大方向。PabdaⅩ合作组正在升级PabdaⅩ-4T实验,总共可以容纳6吨液氙,也有更加严格的本底控制。山东大学从2009年就成为PandaX合作组成员,本人从2015年参与到Pan-daX实验,此时PandaⅩ-Ⅱ已经完成了搭建,在之后的测试和运行中,每年有超过150天在现场参与工作,逐渐深入的了解探测器。我承担了 PandaⅩ-Ⅱ实验中的部分数据分析工作,包括单电子信号,探测器均匀性修正,探测器刻度等。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了暗物质与原子核自旋相关的反应分析的工作。本文章节如下安排: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目前暗物质探测的实验组及其进展;第二章介绍液氙作为暗物质探测媒介的性质;第三章介绍PandaⅩ-Ⅱ实验的组成;第四章介绍PandaⅩ-Ⅱ实验对信号的响应;第五章介绍探测器的刻度;第六章给出最终结果数据分析及总结展望。

周佳鹂[5](2017)在《生成的两重面向:德勒兹影像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法国着名哲学家德勒兹的两本着作《电影1:运动-影像》和《电影2:时间-影像》,从哲学角度阐述了电影的本体、分类、运动、时间、思想等问题,形成了哲学与电影学之间的交集,也给予电影研究一个形而上学的维度。德勒兹既不是以现象学方式阐释电影,更拒绝将之以语言学方式进行组合分析,他通过考察电影影像的运动本质与所蕴含的不同时间层次,重新建立影像的分类原则,探讨感知生成的多种样态,从而赋予电影超越传统美学标准和既定认知的力量。本文试图在德勒兹的影像思想这座高原上,寻找一条贯穿的路径来理解德勒兹这种将电影哲学化、哲学电影化的思想一—聚焦“生成”这一核心主题,以四个问题为贯穿,探讨德勒兹影像理论体系中生成的两重面向。首先,通过对德勒兹与传统影像理论差异的比较,解答为何在传统电影理论中影像生成是单一面向,而在德勒兹电影理论中则呈现出双重面向。本文的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德勒兹对经典电影理论的解构,论述了传统电影美学在主体观、时间观和观者心理认知的阐释上所呈现出的单一面向,即将影像生成问题看作是一种主客之间的线性、单向度运作,在影像本体认知上是一种二元对立论。德勒兹突破了二元化思维的藩篱,剖析了生成的内涵,通过影像生成中所呈现的显隐两重性,重构了影像本体论。其中第一重面向为生成的隐匿状态,是影像基于对日常化感知的重复,通过外部影像与内在认知的重复,建立电影的有机叙事体系,形成沉溺式观影,这一体系所对应的影像为运动-影像。第二重面向为生成的彰显状态,是影像基于与日常化感知的差异,通过外部影像与日常认知的断裂,建构电影的晶体叙事方式,形成生成式的观影,这一体系对应的影像为时间-影像。以生成的显隐两重面向为切入点,本文考察了德勒兹对传统电影理论的解构,以及通过拓扑式的生成所重构的影像论。并论述运动和时间的本质以及它们在影像中的呈现方式,解析为何蕴含纯粹时间彰显的生成影像才是“真正的电影”。其次,通过对运动-影像系列概念的解析,解答影像生成如何被隐匿于运动-影像机制中。本文第三章,通过对全体运动绵延与影像的关系,讨论电影独特的媒介特性及其所呈现的运动“全体”与“整体”的两重性。从景框、镜头和蒙太奇三大基本手法及其内涵的分析探讨入手,阐释影像单元子集如何在形成叙事整体的同时又潜藏着向运动全体敞开的可能性。通过对感知、情动与动作三者特性与关系的深入解读,德勒兹对运动—影像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以六大影像类别、十四项影像符征所构成的运动-影像运作机制,最大程度上契合了人的日常认知方式,以确定性和连贯性的运动整体,削减了影像向更广袤的全体性敞开的可能,本体意义上的生成被隐匿其中。再者,通过分析运动-影像向时间-影像的过渡,解答影像生成是如何从隐匿转变为彰显的过程。本文第四章分析了德勒兹考察电影视角的转变,从时间-影像生成的角度论述影像与纯粹时间的关系,通过记忆椎体与记忆回旋方式,纯粹时间与现实运动平面发生关联,时间通过记忆片层和记忆组合的方式呈现于当下时刻的现实,并发生漂移与形变。纯粹时间对当下时刻的渗透改变了影像的面貌,由此呈现的回忆—影像和梦境—影像以全新的表现形式超越了运动—影像的构成框架,传递了一种新的感知方式,它切断了运动对时间的钳制,让时间的无限敞开性得以显现。在对时间-影像的讨论中,影像生成的形态发生了质的转变,它不再以隐匿的状态遮蔽于叙事结构与意义机制中,而是以自由生长的方式得到彰显。最后,通过分析晶体-影像的产生与其特性,解答影像生成如何达到极致的彰显状态。本文第五章论述了在晶体-影像中,时间的潜在性与实在性所构成的不可区辨回旋,这个最小的时间-影像回旋具有强烈而激荡的张力,是生成的顶点。晶体-影像实现了潜在与实在的两重共存,两者形成清晰与晦暗、种子与环境之间的更替。晶体叙事的复杂与多样化使晶体—影像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可以说,晶体—影像的双重性、不可识辨性与创生性正是纯粹时间的特性,电影由此实现了对时间的直接呈现,影像生成处于不断向无限性敞开的向度。在本文的结语部分总结了运动—影像、时间—影像内部生成的显隐二重性,同时也扩展性地阐释了两者与思想生成的关系,思想在这两种影像类型中同样具有生成的隐匿与彰显这样两重面向。围绕生成这一主题,德勒兹完成了对影像的哲学化思考,电影艺术与哲学前所未有地互为镜像,从而超越了电影理论与电影文本之间的解释学关系。

张洋洋[6](2017)在《《2016-2030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方面发展势头良好,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如何高质量地翻译这些成果,将对国家科研成果的学术交流和对外宣传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译者缺乏专业的空间科学知识,译文质量无法保证,这将不利于科研交流与合作。基于上述思考,本文以《2016-2030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的汉英翻译实践为依据,撰写了翻译报告。该项目原文语言规范正式,用词准确,属于信息型文本,其中又包含有中国文化相关的特色词汇。纽马克的语义翻译理论要求译者,要准确无误地将原文信息传达到目的语中,使译作接近于原文。同时他的交际翻译理论强调要重视目的语读者的感受,重新组织句法,使译文通顺地道,更容易为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要遇到了以下几个难题:如何查证和统一专业术语的翻译;中国特色词汇的译法;汉语无主句和长难句的翻译。在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在翻译专业术语时,译者主要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尽量保留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对于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译者主要采用意译、音译等翻译策略;在处理长难句翻译时,译者主要采用了增词、顺译、逆译、合译和拆译等翻技巧,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调整原文句子结构,使之更符合目的语表达规范,照顾了目的语读者的感受。顺利完成了翻译任务。并选取案例进行详细分析。通过以上的研究,译者得出以下结论:由于中英文在语言层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在翻译空间科学科技文本时,必须要对原文的结构进行重组。只追求字面意义的对等,原文的语义就无法完整地在目的语中表现出来。译者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本文从如何提高空间科学文本翻译质量入手,总结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经验和反思,列举了一些实用的翻译技巧和案例,旨在为空间科学文本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罗凤华[7](2016)在《《庄子》生命观研究》文中提出以往对《庄子》生命观的研究,侧重对围绕生命问题展开的一系列观念作横向结构上的分析。鉴于此,本文尝试将《庄子》的生命观念融入其对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去向这一自然过程的总体看法中,意在从实际的生命过程出发,揭示人在与社会、自然环境的一贯相通和交互作用的境况下,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将围绕生命问题所展开的一系列观念贯穿其中;另外,本文尝试完善一直少为研究者所涉及的《庄子》对生命去向这部分内容的阐述,揭示精神修养所能到达的沟通生死的生命深度。以期对《庄子》生命观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庄子》探讨生命起源的理论在核心概念和生成模式上紧承老子而来。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支配某种原初物质而生成。《庄子》将老子的“物”落实为“气”,认为万物是在“道”支配下,由阴阳二“气”交通和合而生成。我们将其概括为“道、气和合论”。“道”赋予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以清静天性,“气”赋予其形体。人是万物的一类,人的产生、发展过程与万物一样。《庄子》强调,人的精神来源于“道”,身体来源于“气”。从根本上讲,人与自然万物同源于“道”、“气”;在生命的生存与发展上,自然则是人生存条件的赐予者和限制者。一方面,自然万物给予人生存、发展、创造所需的物质,人也从大自然中获得精神上的启发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另一方面,自然条件限制着人的生存能力如身体机能、认知等,自然环境常使人面临巨大的挑战乃至生死的考验,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还促生了人的机心。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也是如此。《庄子》认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矛盾是世俗知识与道德的相互悖逆,揭示了知识发展的同时,道德退化的一面。并由此提出“重德轻知”、“以德御知”、“弃知取德”的社会发展观。其中,弃知识而取道德是指在知识与道德矛盾不可调和时发生的情况。这个基本矛盾在社会现实层面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礼法制度、道德规范、过度发展的技术和艺术对人的约束。仁义、礼法等社会规范制度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的同时,也意味着为人们的行为设立了一个外在的驱动力,对人们的行为起着约束甚至强制作用。技术和艺术给人的生活带来便利和精神享受的同时,钻研机巧之事,进一步激发了人的机心,又由于偏重某种专门才干和感官知觉,打破诸感官的天然均衡状态,扰乱人的清静本性。多方面束缚的综合作用使心智、感官的重要性凌驾于清静本性之上,反映在外,即形成形体及伦理关系等方面的生存困境。本性迷失与束缚加重的往复递进,使社会的发展进入“世与道交相丧”的恶性循环。恶性循环作用于社会中人,构成进一步的限制。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从精神上超越自然和社会所带来的限制,化解生存困境,跳出恶性循环。《庄子》主张从回复清静天性和重建理想社会、爱护和尊重自然着手。人原初的清静本性之所以异化,其内在原因在于嗜欲、情感、成见三者相互作用,使人“去性而从于心”,形成习性化的机械行为模式。《庄子》提出从寡欲、去情、去知三个方面来瓦解这个模式的生成,破除习性,消解机心,使欲、情、知三者实现“去心而从于性”的转变,达到保全形体、修养精神、回复清静本性的目的。《庄子》认为,生命的意义除了个人超越限制,复归本性之外,还要引导整个人类构建美好社会。因此主张圣人以顺物自然为相应的总原理,遵循大道的秩序也即自然的秩序来处理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即社会治理分为三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第一阶段,针对现实社会,施行“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德为循,以知为时”的治理原则;第二阶段,在现实基础之上“以刑去刑”,逐渐使天下归于大化;第三阶段,在理想社会状态,遵循“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的应世原理。经过三阶段的循序渐进,社会由失序回复到有序的状态。与此同时,《庄子》还认为,平等地对待万物、顺应和尊重万物的本性和天然存在状态,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爱护万物,是爱护人类生命的源泉。主张“藏天下于天下”,实现人对自然的回归。《庄子》所构建的理想社会最终呈现出身与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及个人、社会、自然交互涵养的自然生存方式,既包容了社会又超越了社会,既护养了自然也让自然走进了生活。《庄子》不仅阐述了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意义,还指明了生命的去向。具体来说,生命的去向包括形体的去向与灵魂的去向两方面。形体生命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从生到死,形体在死后转化为基本物质,重新参与下一轮的生灭循环。至于具体转化成什么事物,则是不可知的。《庄子》承认灵魂存在,并且贯穿梦醒、生死的过程。灵魂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能存在多久,《庄子》没有具体论说,但指出灵魂可能通过以形体为支点的精神修养得到淬炼,将个人境界扩展至天地境界,达到灵魂常存,也即精神不死的状态。在个人与天地精神的融通之中,个体生命超越种种局限重新联结上生命的源头。

吴季,孙丽琳,尤亮,曹松,白青江,邹永廖,张伟[8](2015)在《2016-2030年中国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半个世纪以来,空间科学不仅极大拓展了人类的认知领域,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与自身的认识,而且牵引和带动了航天和相关高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安全、科技进步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同时通过大批创造性的发明和技术应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生活质量改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在分析国内空间科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文章阐述了我国2016—2030年空间科学拟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提出了我国至2030年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目标、空间科学计划及所包含的科学卫星任务,并探讨了支撑和保障空间科学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与能力。希望通过系列空间科学计划与任务的实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蒋田田[9](2012)在《基于本体信息论的生命演化规律》文中研究说明千百年来,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新陈代谢、情感和意识的起源、生物的多样性、进化的法则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心智的问题。在这特殊的生物学领域里,过去的人们基于还原论的逻辑尝试用物理、化学领域中拆分的方法对生命进行还原,把生命拆分成多个部分进行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就,然而这种方式破坏了生命的有机性和活性,难以破解生命的奥秘。本文尝试突破还原论的逻辑,彻底改变传统还原认识论的世界观。本文认为,世界万象是不断演化和寻找稳定模式的信息实在及信息过程,是在无边界网络中涌现出的公共的、有机的、有功能的、多层次的、学习的、进化的模式。本文导出了由信息实在及信息过程创生世界万象的动力学方程,描述了“在无限网络中信息实在不断抓取数据通过无偏差的相互参照形成稳定模式从而证明模式存在”这一真实世界形成和演化的过程,显然,这一过程满足最大广义信息熵原理(或最大流原理)。生命系统作为整个同构和全息的世界图景中的部分和环节,也是一个通过最大化地收集广义信息熵使自身生成演化的广义生命体,本文由此揭示了生命系统的实质,得到了控制生命系统生成演化的动力学方程,构建起阐述生命系统的理论框架。在理论阐述基础上,通过生命系统的量化方法,我们重构蛋白质分子分形维数的动力学过程,揭示了蛋白质分形的内涵和演化过程,这对除蛋白质模式之外的其他的生命系统的模式的演化内涵的揭示也有指导意义。另外,本文还发展出一套具体的算法,借助Matlab平台提供的自组织特征映射人工神经网络对复杂系统的动力学演化方程进行求解,即利用抓取的组元重构复杂系统自我涌现的稳定模式,建立了新世界观和理论框架下对复杂系统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这一思路,本文以微生物生态系统和太湖虾为例,对其整体结构模式的演化进行了模拟分析可对诸如生命此类的复杂系统结构演化进行预测,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发展趋势。最后我们对生命的其他相关问题诸如宇宙、物质、意识的起源问题都分别进行了探讨,希望能让人们在对生命等问题的认识上有些更深刻的感知和体会。

汪天文[10](2008)在《老子宇宙观的现代诠释——用现代宇宙学理论与量子理论看老子思想》文中指出长期以来,老子宇宙观并没有得到知识性的注解。在科技昌明的时代,尝试用宇宙大爆炸理论、量子理论、天文观测资料,可以对老子宇宙观中的道生万物、大道无形、宇宙循环、有无相生等观点作出较好的科学诠释。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子的宇宙思想在现代科学中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继承和发展。

二、黑洞内部过程和宇宙大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洞内部过程和宇宙大循环(论文提纲范文)

(1)超级电容器在变电站直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硏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超级电容器工作原理与建模
    2.1 超级电容器工作原理及特点
    2.2 超级电容器数学模型
    2.3 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超级电容器均压策略分析与仿真
    3.1 引言
    3.2 一种基于双绕组变压器的均衡电路拓扑和均压原理
    3.3 变换器控制与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建模及其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4.1 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构成
    4.2 双向DC/DC变换器的数学建模
    4.3 基于多元宇宙算法最优PID控制策略研究
    4.4 系统仿真
    4.5 本章小结
5 超级电容器储能的变电站直流系统设计与实验
    5.1 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方案
    5.2 功能单元原理
    5.3 超级电容直流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5.4 实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2.1.1 科技的含义
        2.1.2 科技观的含义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3.2.1 创新性
        3.2.2 人民性
        3.2.3 时代性
        3.2.4 前瞻性
        3.2.5 开放性
        3.2.6 保障性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4.1 科技创新观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4.3 科技战略观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4.4 科技人才观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4.5 科技伦理观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影视字幕翻译 ——以NHK纪录片《宇宙奇观》系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一、引言
二、翻译实践的背景和目的
    (一)翻译实践的背景
    (二)翻译实践的目的
三、翻译任务描述
    (一)翻译文本介绍
    (二)翻译文本分析
    (三)翻译实践过程
四、翻译实践理论介绍
    (一)翻译目的论的主要内容
    (二)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
    (三)目的论指导影视字幕翻译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五、目的论三原则指导下的翻译实例分析
    (一)目的原则
    (二)连贯原则
    (三)忠实原则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原文及译文

(4)基于PandaⅩ-Ⅱ实验探测WIMP与原子核自旋相关的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1.1.1 星系旋转曲线
        1.1.2 引力透镜
        1.1.3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1.4 暗物质候选粒子
        1.1.5 超对称模型和WIMP miracle
        1.1.6 WIMP反冲事例率
    1.2 探测暗物质
        1.2.1 暗物质直接探测
        1.2.2 暗物质间接探测
        1.2.3 对撞机探测暗物质
    1.3 论文章节的安排
2 基于两相型液氙的时间投影室技术
    2.1 氙的物理性质
    2.2 氙的光电特性
        2.2.1 电离特性
        2.2.2 发光特性
    2.3 两相型液氙探测器
3 PandaⅩ-Ⅱ实验介绍
    3.1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CJPL
    3.2 探测器组成部分
        3.2.1 屏蔽体
        3.2.2 制冷系统
        3.2.3 循环系统
        3.2.4 时间投影室(Time Projection Chamber,TPC)
        3.2.5 光电倍增管
        3.2.6 刻度系统
        3.2.7 慢控制系统和数据监测系统
        3.2.8 DAQ系统
        3.2.9 材料检测站
        3.2.10 其余系统
    3.3 PandaⅩ-Ⅱ时间表
    3.4 PandaⅩ-Ⅱ离线软件
    3.5 PandaⅩ-Ⅱ位置重建
4 探测器响应
    4.1 光电管增益(Gain)刻度
        4.1.1 Gain的稳定性
        4.1.2 双光电子发射
        4.1.3 光电管饱和
    4.2 单电子增益
        4.2.1 单电子事例的选择
        4.2.2 单电子事例的能谱
        4.2.3 S2 bottomonly SEG
    4.3 ZLE效率的刻度
        4.3.1 使用LED数据刻度ZLE效率
        4.3.2 使用AmBe数据刻度ZLE效率
    4.4 探测器不均匀性的修正
        4.4.1 Xe TPC常见刻度源
        4.4.2 单次散射和多次散射
        4.4.3 不均性修正
        4.4.4 S2修正中的饱和问题
    4.5 电光反相关图
5 PandaⅩ-Ⅱ低能事例刻度
    5.1 NEST Model
        5.1.1 NSET model介绍
        5.1.2 NSET模型的涨落
    5.2 低能NR事例刻度
        5.2.1 Am-Be中子源刻度
        5.2.2 ~(252)Cf刻度
    5.3 低能ER事例刻度
        5.3.1 ~(127)Xe和~(83)Kr的低能事例
        5.3.2 CH_3T
        5.3.3 Rn-220刻度
    5.4 NR和ER的区分
6 PandaX实验中的低能本底和最终候选事例
    6.1 低能ER本底
        6.1.1 ~(85)PKr
        6.1.2 ~(220)Rn和~(222)Rn
        6.1.3 材料放射性
        6.1.4 ~(127)Xe和CH_3T本底
        6.1.5 其他ER本底
    6.2 中子本底
    6.3 偶然符合本底
        6.3.1 独立S1的筛选
        6.3.2 独立S2的筛选
        6.3.3 随机匹配独立的S1和S2
    6.4 PandaⅩ-Ⅱ最终暗物质候选事例
7 暗物质与原子核自旋相关的反应
    7.1 WIMP-原子核自旋相关的反应
    7.2 Profile likelihood fitting
    7.3 PandaⅩ-Ⅱ WIMP与原子核自旋相关反应的实验结果
8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5)生成的两重面向:德勒兹影像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德勒兹影像理论特质概述
    二 研究文献综述
    三 从“生成”出发
    四 本文基本思路
第二章 影像概念的裂变
    一 对传统电影美学的解构
        (一) 影像与奇观
        (二) 影像与现实
        (三) 影像与观念
        (四) 影像与语言结构
        (五) 影像与精神分析
    二 德勒兹影像概念的重构
        (一) 电影:一个意象创造机制
        (二) 电影影像与运动全体
        (三) 电影影像与时间感知
    三 裂变的内核:“生成”从单一向度到两重面向
        (一) 传统电影理论的单一向度
        (二) 德勒兹影像理论的双重面向
第三章 第一面向:生成的隐匿
    一 影像构成中的两重性
        (一) 景框——封闭与敞开
        1 景框的表现形式
        2 画外的意义
        (二) 运动镜头——模拟与自主
        1 运动镜头的双重性
        2 摄影机的自主意识
        (三) 蒙太奇——趋势与超越
        1 蒙太奇的势能
        2 运动全体与蒙太奇
    二 运动-影像框架下的影像类别
        (一) 运动-影像分类依据
        (二) 感知-影像
        1 自由间接的话语与摄影机意识
        2 感知-影像的三种形态
        (三) 情动-影像
        1 情状与情动
        2 特写——电影的面容
        3 任意空间——物的情状
        (四) 冲动-影像
        (五) 动作-影像
        1 动作-影像的两大形式
        2 动作-影像与类型电影
        (六) 反射-影像
        (七) 关系-影像
        (八) 运动-影像类别总结
    三 生成的隐匿
        (一) 皮尔士符号学与运动-影像分类
        (二) 知觉驱动模式
        (三) 时间的隐匿
    四 《杀人回忆》:走向运动-影像的边缘
        (一) 动作-影像大形式(SAS')的建构
        (二) 确定性的消解
        (三) 生成的隐匿与部分彰显
第四章 从隐匿到生成
    一 走向时间-影像
        (一) 纯视听情境
        (二) 认知方式的转变
        (三) 纯粹时间
    二 时间-影像的类型
        (一) 回忆-影像
        1 时间与记忆的形式
        2 回忆-影像的表现形式
        3 刻意识别的裂变
        (二) 梦境-影像
        1 想象与梦境
        2 梦境-影像的表现形式
        3 从行动无力到思想无力
    三 时间从隐匿到生成
        (一) 记忆倒椎
        (二) 时间回旋
        (三) 时间与运动关系的反转
    四 《小城之春》:东方美学灵韵下的时间-影像
        (一) 宅院空间的意识流化
        (二) 自由间接的诗意
        (三) 深层记忆的褶皱
第五章 第二重面向:生成的彰显
    一 虚拟与现实的结晶
        (一) 影像小循环
        (二) 感知与记忆的起点
    二 激荡、转变、不可识辨——生成的顶点
        (一) 晶体-影像的特征
        1 实在与潜在
        2 清晰与晦暗
        3 种子与环境
        (二) 晶体-影像的形态
    三 直接时间的彰显
    四《色戒》与《刺客聂隐娘》:影像-生成的两种形态
        (一) 叙事机制
        (二) 空间的法则
        (三) 时间生成
第六章 结语
    一 生成的两重向度
    二 生成思想-影像
    三 一种新的可能:哲学与电影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一 关于德勒兹“回忆-影像”的讨论
    论文二 感知事件的两重维度——德勒兹影像理论视域下的纪录片思考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2016-2030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he Project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1.2 Translation Requirements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Work
        2.1.1 Task Allocation of Translators
        2.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2.1.3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2.2 Translation Schedule
    2.3 Quality Assurance Process
        2.3.1 Editing and Formatting
        2.3.2 Translator Review
        2.3.3 Quality Proofreading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3.1 Introduction to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3.2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3.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echnical Terms
        3.3.1 Literal Translation
        3.3.2 Free Translation
    3.4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Expression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4.1 Transliteration
        3.4.2 Free Translation
    3.5 Translation Techniques at Syntactic Level
        3.5.1.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Non Subject Sentences
        3.5.2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Long Sentences
Chapter Four Project Assessment
    4.1 Client Evaluation
    4.2 Self-evaluation
    4.3 Suggestions for Translators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
Appendix B

(7)《庄子》生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生命哲学对整体格局和全视阈思维的重视
        1.1.2 主题一:《庄子》万物生成理论和大道之序综述
        1.1.3 主题二:《庄子》社会发展观和生存困境综述
        1.1.4 主题三:《庄子》灵魂观综述
    1.2 解决思路和方法
    1.3 主要内容、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3.1 主要内容
        1.3.2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2章 生命的起源
    2.1 老子的万物生成论
        2.1.1 老子之“道”的内涵及“道”“物”关系
        2.1.2 道、物和合论
    2.2 《庄子》的万物生成论
        2.2.1 “道”的内涵与特点
        2.2.2 “气”的内涵与特点
        2.2.3 道、气和合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然对生命的赐予和限制
    3.1 自然是清静天性的最好保存者
        3.1.1 自然万物与人的清静天性都来源于道
        3.1.2 人性的异化
        3.1.3 自然万物对清静天性的保存
    3.2 自然的赐予
        3.2.1 自然在物质条件上的赐予
        3.2.2 自然在精神上的启示
    3.3 自然对人的限制
        3.3.1 生存物资的间接性
        3.3.2 生存能力的受限
        3.3.3 生死的限制
        3.3.4 机心的限制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会对人生发展的推动及限制
    4.1 《庄子》对社会发展的总看法
        4.1.1 知识与道德的反向发展
        4.1.2 “以知识换道德”的社会发展观
    4.2 社会对人的约束
        4.2.1 礼法制度的约束
        4.2.2 道德规范的约束
        4.2.3 技术的过度发展对人性的破坏
        4.2.4 艺术对人性的干扰
    4.3 社会诸多限制所形成的困境
        4.3.1 内外交织的三重困境
        4.3.2 “世与道交相丧”的恶性循环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命的意义:对自然的回归与对社会的超越
    5.1 回复清静天性
        5.1.1 寡欲
        5.1.2 去知
        5.1.3 去情
        5.1.4 达到身心协调
    5.2 建立理想社会
        5.2.1 人在艰难现实生活中的处世方法
        5.2.2 构建理想社会的途径
        5.2.3 “藏天下于天下”的理想社会状态
    本章小结
第6章 离世后的生命去向
    6.1 形体的去向
        6.1.1 形体发展的总趋势
        6.1.2 形体发展的具体去向不可知
        6.1.3 形体的循环
    6.2 灵魂的去向
        6.2.1 灵魂不死的内涵
        6.2.2 灵魂常存建立在精神修养的基础之上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2016-2030年中国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现状
2 前沿科学问题
    2.1 主题一包含的科学问题及子问题
    2.2 主题二包含的科学问题及子问题
3 中国至2030 年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建议
4 支撑的技术手段
5 计划实施的方式与准备
6 结语

(9)基于本体信息论的生命演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神创论
    1.2 活力论
    1.3 机械论生命观
        1.3.1 古典机械论生命观
        1.3.2 近现代机械论生命观
        1.3.3 基因生命观
    1.4 整体有机论生命观
    1.5 进化论中生命认识的进展
        1.5.1 进化理论的认识
        1.5.2 进化的概念及模型
    1.6 现存的问题及本文的思路
第二章 生命演化的新理论模型的建立
    2.1 信息论意义下世界新图景(模式)
    2.2 生命系统是世界模式之一
    2.3 生命是涌现模式的信息过程
    2.4 信息论科学框架下生命系统演化模型
        2.4.1 生物信息熵
        2.4.2 生命系统演化法则—最大流原理(MFP)
        2.4.3 生命系统的势函数
        2.4.4 生命系统的演化的动力学方程
    2.5 生命系统中的ξ场及信息力的本质
    2.6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生命系统进化新理论的量化过程
    3.1 基于新的生命实在的生命系统进化的实质
    3.2 生物进化模型的量化分析
    3.3 蛋白质分形维数和ξ的重构过程
    3.4 新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比较
    3.5 本章结语
第四章 系统生物学的新模型及其具体运用
    4.1 系统生物学新模型及其模拟方法
    4.2 应用案例1:微生物生态系统案例的模拟
    4.3 应用案例2:太湖秀丽白虾不同生长阶段的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4.4 案例运用的意义
    4.5 结语
第五章 生命相关问题的探索
    5.1 时空观的变革
        5.1.1 近代科学时空观的回顾
        5.1.2 近现代科学时空观困境的实质
        5.1.3 基于MFP 框架的新时空的变革及特点
        5.1.4 新时空的本质
        5.1.5 新时空与文明史的变革
        5.1.6 时空的全息性、普遍性、非独立性、灵活性和多样性
    5.2 宇宙演化新图景及新时空观下的科学范式的转变
    5.3 宇宙、物质、意识的起源问题
        5.3.1 宇宙的起源
        5.3.2 物质、意识的起源
    5.4 整个科学的统一
    5.5 新时空的启示
    5.6 本章结语
第六章 理论的学术意义及应用方法
    6.1 理论的学术意义讨论
    6.2 在描述世界万象方面的具体应用
    6.3 应用的一般方法
    6.4 本章结语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展望:螺旋的宇宙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老子宇宙观的现代诠释——用现代宇宙学理论与量子理论看老子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道生万物:大爆炸理论的解释
二、大道无形:暗物质、暗能量的探索
三、宇宙循环:黑洞、白洞的思考
四、有无相生:量子理论的难题

四、黑洞内部过程和宇宙大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 [1]超级电容器在变电站直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冯森.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2]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3]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影视字幕翻译 ——以NHK纪录片《宇宙奇观》系列为例[D]. 李雨潺.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4]基于PandaⅩ-Ⅱ实验探测WIMP与原子核自旋相关的反应[D]. 燕斌斌. 山东大学, 2019(02)
  • [5]生成的两重面向:德勒兹影像理论研究[D]. 周佳鹂.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6]《2016-2030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翻译实践报告[D]. 张洋洋.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7]《庄子》生命观研究[D]. 罗凤华. 湖南大学, 2016(02)
  • [8]2016-2030年中国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建议[J]. 吴季,孙丽琳,尤亮,曹松,白青江,邹永廖,张伟.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5(06)
  • [9]基于本体信息论的生命演化规律[D]. 蒋田田. 天津大学, 2012(08)
  • [10]老子宇宙观的现代诠释——用现代宇宙学理论与量子理论看老子思想[J]. 汪天文. 江汉论坛, 2008(08)

标签:;  ;  ;  ;  ;  

黑洞内部过程与宇宙大循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