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凝血因子XIII抗原和活性的测定

血浆凝血因子XIII抗原和活性的测定

一、血浆凝血因子ⅩⅢ抗原及活性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1](2021)在《转基因兔乳汁中重组吸血蝙蝠唾液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纯化、结构分析和药效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血栓性疾病越发受到关注,临床上有逐年渐增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用溶栓药消除血栓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方法。现有的溶栓药虽然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但也存在治疗窗口期窄,用药量大,纤维蛋白特异性低,再灌注率低,系统出血率高,半衰期短,副作用大等问题。而纤维蛋白特异性高,溶栓效率高,出血风险低,半衰期长,毒副作用低的吸血蝙蝠唾液纤溶酶原激活剂(Desmodus rotundus salivary plasminogen activator alpha 1,DSPAα1)又称去氨普酶(desmoteplase),有望成为新型、高效的溶栓药物。本研究应用哺乳动物转基因技术,在获得了乳腺特异性表达重组DSPA(recombinant DSPA,rDSPA)转基因兔的基础上,收集兔乳中的表达产物,应用自制的单克隆抗体,用于兔乳的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建立从转基因兔乳汁中分离和纯化rDSPA的方法;对rDSPA进行一级结构和生物活性分析,包括N端和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分子量以及体外溶纤活性;应用角叉菜胶制备大鼠尾部血栓模型,并通过此血栓模型研究纯化产物rDSPA的体内溶栓效果及血浆半衰期。1.乳腺特异性表达rDSPA转基因兔的传代繁殖两只原代兔经扩群繁殖、近交和回交,获得乳腺特异性表达rDSPA转基因兔134只,其中经测交确定纯合子兔2只(F2代)。收集兔乳,离心分离乳清,经ELISA检测,兔乳中rDSPA表达水平为1.19±0.26 mg/mL,纤维平板溶圈法(Fibrin Agarose Plate Assay,FAPA)检测F0代、F1代、F2代转基因兔乳清中DSPA的溶纤活性,溶圈直径大小基本一致(18.6-20.4 mm),结果表明外源基因rDSPA能稳定遗传给后代,此外培育出的纯合子兔能免除繁琐的基因型检测工作量,为rDSPA的转基因兔的保种提供了保障。2.原核表达去氨普酶(DSPA)基因载体的构建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用PCR法扩增pCL25/DSPA表达载体上的编码DSPAαl成熟肽的DNA序列,用于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构建pET-28a/DSPA原核表达载体。pET-28a/DSPA原核表达载体转入Rosetta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目的蛋白。SDS-PAGE电泳估测大小约为50 kDa。目的蛋白纯化后纯度为92%,远远满足其作为制备rDSPA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原的纯度要求。3.rDSPA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筛选纯化的原核表达产物加弗氏佐剂免疫BALB/c小鼠,分离B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获得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分泌PR-mAb杂交瘤细胞注入同系小鼠腹腔制备抗体。本研究共得到36株阳性杂交瘤细胞,从中筛选出12株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株(命名M1-M12)。经ELISA-elution筛选,其中M3、M4两株为多羟基反应单克隆抗体(PR-mAb),筛选率为16.67%(2/12)。注射M3和M4细胞株的小鼠腹水的抗体效价为1:125000,腹水抗体可用于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4.转基因兔乳中rDSPA的分离、纯化小鼠腹水抗体经rProtein 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与CNBr-activated Bestarose 4 FF介质偶联制成免疫亲和层析柱。rDSPA转基因兔乳经超速离心和硫酸铵沉淀预处理后。分别选用自制免疫亲和层析、苯甲醚亲和层析、阳离子交换层析、赖氨酸亲和层析和活性蓝亲和层析纯化rDSPA。结果表明rDSPA转基因兔乳通过超速离心、55%硫酸铵沉淀、苯甲醚亲和层析、阳离子交换层析、赖氨酸亲和层析和活性蓝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获得纯度为98%的rDSPA。运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去除纯化产物中的内毒素,使用内毒素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表明纯化rDSPA内毒素含量低于0.015 EU/mL,符合注射剂标准。5.乳腺特异性表达rDSPA纯化产物的结构和功能检测运用Edman降解法测定rDSPA的N端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rDSPA的N端氨基酸序列为 Val Ala Cys Lys Asp Glu IIe Thr Gln Met Thr Tyr Arg Arg Gln,与设计的 DSPA编码序列的理论N端的第4-18位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表明rDSPA编码序列N-端的山羊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的信号肽已完全切除;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测定rDSPA的C端氨基酸序列及其它部分的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 rDSPA 的 C 端氨基酸序列为 Asp Val Pro Gly Val Tyr Thr Lys Tyr Leu Gly Trp IIe Arg Asp Asn Met His Leu,与设计的rDSPA编码序列的C末端完全一致,共有47%(208个氨基酸)的序列与DSPA编码序列完全同源。经高分辨率质谱仪检测后确定rDSPA的相对分子量为53126.75 Da,大于理论的49535.94 Da,推测是翻译后的糖基化修饰导致;运用纤维平板溶圈法(FAPA)检测纯化产物rDSPA的体外纤溶活性(773333 IU/mg)略高于阿替普酶(580000 IU/mg)。6.rDSPA体内外溶栓效果的初步评价SD大鼠腹主动脉采血,血凝块切成约0.1 cm3方块并称重,分成7组(0.5 μg/mL、1 μg/mL、2 μg/mL DSPA;0.5 μg/mL、1 μg/mL、2 μg/mL 阿替普酶;生理盐水),37℃孵育16 h,称重剩余血凝块并计算血凝块溶解率。结果显示rDSPA体外大鼠血凝块溶解率(48.34±2.25%)明显高于阿替普酶组(40.91±1.36%)的血凝块溶解率(p<0.05),表明rDSPA体外溶栓活性强于阿替普酶。8周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分成低、中、高剂量rDSPA组(2 mg/kg、8 mg/kg、32mg/kg)和阿替普酶组(8 mg/kg),安慰剂组,空白对照组。各组大鼠心脏采血检测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同时测量大鼠尾部血栓长度。结果显示rDSPA有显着的溶栓效果,rDSPA低(APTT:18.80±1.26 s;TT:35.75±0.41 s)、中(APTT:27.78±1.88 s;TT:39.18±0.82 s)、高(APTT:36.51±1.29 s;TT:37.56±1.07 s)剂量组和阿替普酶组(APTT:27.00±1.76 s;TT:34.05±0.99 s)的 APTT、TT 均较安慰剂组(APTT:12.53±0.54 s;TT:26.87±1.31 s)相比有所延长,且差异极显着(p<0.01),rDSPA 中(PT:14.28±0.79 s;D-二聚体:2.49±0.07 mg/L)、高(PT:17.07±1.19 s;D-二聚体:3.12±0.55 mg/L)剂量组和阿替普酶组(PT:14.26±0.93 s;D-二聚体:2.53±0.12 mg/L)的PT、D-二聚体水平均比安慰剂组(PT:12.29±0.76 s;D-二聚体:2.30±0.07 mg/L)显着升高(p<0.05),表明大鼠注射rDSPA和阿替普酶后都有效激活纤溶系统。阿替普酶组(200.22±6.09mg/dL)较rDSPA低(222.40±7.89 mg/dL)、中(228.30±1.72mg/dL)、高(228.19±1.89mg/dL)剂量组的 FIB 水平较有所下降(p<0.05),rDSPA低、中、高剂量组之间的FIB水平差异不显着,表明rDSPA在溶栓过程中FIB消耗量小于阿替普酶,相比阿替普酶不易引起颅内出血副作用,更具有安全性。rDSPA低(48.96±9.42%)、中(24.71±6.26%)、高(0.00±0.00%)剂量组和阿替普酶组(49.19±6.21%)的大鼠尾栓相对长度百分比明显小于安慰剂组(67.76±6.06%),即rDSPA低、中、高剂量组的尾栓消溶相对长度明显长于安慰剂组,并与剂量成正比例,且rDSPA高剂量组大鼠尾部不形成血栓。相同剂量的rDSPA中剂量组(24.71±6.26%)和阿替普酶组(49.19±6.21%)的大鼠尾栓相对长度百分比差异极显着(p<0.01),表明纯化产物rDSPA的溶栓能力明显优于阿替普酶。8周龄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4只,分为rDSPA组和阿替普酶组。rDSPA组和阿替普酶组均以8 mg/kg的剂量尾静脉注射rDSPA或阿替普酶,采集血浆进行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的测定,计算rDSPA半衰期。结果显示rDSPA组和阿替普酶组大鼠血浆PAP浓度分别在6 min及3 min达到顶峰(133.06±63.90 ng/mL,219.44±1.18 ng/mL),rDSPA和阿替普酶在SD大鼠体内的血浆半衰期分别为52.41 min和10.41 min。推算rDSPA的半衰期较阿替普酶延长5倍,表明rDSPA可用于单次注射针剂溶栓药的制备。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培育出乳腺特异性表达rDSPA转基因兔,且rDSPA转基因兔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建立了有效的分离纯化的实验室工艺,并保持原有的溶纤溶栓活性,表明该研究迈出临床应用的第一步。rDSPA的一级结构分析表明,重组DSPA编码序列可以在转基因兔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并剪切去除异源性的信号肽序列,翻译后加工为有溶栓活性的成熟蛋白,这一结果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大鼠体内外溶栓试验中rDSPA表现出优于阿替普酶的溶栓性能,且rDSPA在大鼠体内的半衰期长于阿替普酶,体内溶栓试验呈现出更安全、更持续的溶栓效果,该结果在国内外也未见报道。本研究成果为开发和生产新的高效溶栓药奠定了实验基础。

毕景楠[2](2021)在《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遗传性易栓症因发病年龄主要涉及儿童及青壮年,静脉血栓发生部位往往在少见部位(如颅内静脉窦血栓、腹腔内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等),其所造成的严重性、危害性和后遗症不容忽视,已知遗传因素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病中起重要的决定作用,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对此领域研究仍相对薄弱,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精准诊治及个体化管理,以往一代基因检测技术只能解释其中约5~10%的病因,近年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为遗传性易栓症的深入研究打开新的局面,目前关于我国尤其华南地区血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的研究仍十分有限。目的:研究遗传性易栓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遗传相关因素,为遗传性易栓症研究累积资料,并探讨二代测序在易栓症诊断的应用。方法:收集40例经二代测序发现基因异常的血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测序结果,对相关临床特征及基因异常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本研究纳入无血缘关系的血栓性疾病病例40例,中位发病年龄29.5岁(12-64岁),首次发病年龄≤50岁36例(90.0%),50岁以上的有4例(10.0%)。男性患者28例(70.0%),女性12例(30.0%),男女比例2.3:1,女性患者中位发病年龄29.5岁,均为育龄期(20-43岁)。40例患者可有或无明显发病诱因,15例(37.5%)患者发病时可识别1至2个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其中7例(17.5%)患者因妊娠或分娩诱发,占女性患者的58.3%(7/12);其余诱因包括2例(5.0%)肿瘤相关(1例患者发病4年后确诊卵巢恶性肿瘤、1例患者发病同时确诊急性B细胞白血病)、1例(2.5%)抗磷脂综合征、4例(10.0%)长途飞行/久坐/制动、1例(2.5%)口服雌孕激素、2例(5.0%)静脉穿刺。25例(62.5%)患者发病时无明确诱因。40例患者均利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不同类型的血栓性疾病,临床可表现为从单纯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到严重的多部位血栓。其中36例(90.0%)发生静脉血栓、3例(7.5%)发生动脉血栓(脑梗塞、心肌梗死、肾梗死、肢体动脉血栓),1例(2.5%)发生动静脉混合性(大脑中动脉、颈动脉、双下肢深静脉)血栓。首次发病时,40例患者中有29例(72.5%)在单个部位发生血栓,11例(27.5%)患者在2至4个部位同时发生血栓。25例(62.5%)患者首发表现为下肢DVT,其中7例(28.0%)合并肺栓塞;9例(22.5%)患者首发部位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其中2例合并脑出血;4例(10.0%)患者首发部位为腹腔内静脉血栓(包括肝静脉、门静脉、肠系膜静脉、脾静脉、肾静脉);2例(5.0%)患者首发部位为上肢深静脉。40例患者就诊时共计发生55次独立的血栓事件,每位患者平均发生1.35次,发生血栓事件从1次至4次,其中29例(72.5%)患者为单次血栓形成,11例(27.5%)患者为复发性血栓形成,其中9例(81.8%)为静脉系统血栓复发,2例(18.2%)为动脉血栓复发,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0)。2.二代测序结果特点64例患者进行了出凝血相关基因panel的二代测序,40例(62.5%)患者检出至少1个基因变异,其中9例(14.1%)患者检出1个以上变异,24例患者未检出变异。40例患者共检出50个基因变异,涉及12个与出凝血疾病相关基因的40个基因位点,其中杂合变异占98.0%(49/50),纯合变异占2%(1/50)。在变异性质中,错义突变占74.0%(37/50),无义突变占12.0%(6/50),小片段缺失/重复突变占4.0%(2/50),移码突变占4.0%(2/50),剪切区变异占4%(2/50)。具体检出的50个基因变异中,SERPINC1、PROC、PROS1三种抗凝蛋白编码基因变异共占72%(36/50),检出THBD基因变异占6%(3/50),凝血因子编码基因变异共占12%(6/50),其中F2 G1787T检出1例,F5基因突变3例,分别为F5 c.1059C>G、c.1000A>G和c.5378G>T各1例,未检出Leiden突变;FGA、FGB基因突变各1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编码基因PLAT基因突变占4%(2/50)。其余检出COL3A1 c.3775G>A、CYP4V2c.802-8_810delins GC变异各1例。本组患者中检出仅涉及单个基因单位点变异患者31例(77.5%),检出涉及2个或以上位点的复合基因变异有9例(22.5%),本组病例复合基因异常以抗凝蛋白复合缺陷或抗凝蛋白联合其他基因缺陷为主(78.9%,15/19)。50个基因变异中,依据ACMG分类指南,结合患者临床表型及家系等表现,本研究鉴定为致病或可疑致病性的基因变异占58%(29/50),鉴定为意义未明的基因变异占42%(21/50)。3.基因检测与表型检测结果比较本组病例测出三种抗凝蛋白基因缺陷患者共30例次,对应表型检测结果异常的患者有23例次,表型反映基因异常的比率为76.7%,部分患者检测出抗凝蛋白的编码基因异常而表型检测结果在参考范围(7/30,23.3%)。具体为SERPINC基因异常患者有6例(AT活性54.8±28.4%),其中AT活性降低有5例,AT活性正常1例,表型符合基因结果的比率为83.3%(5/6);PROC基因突变患者有16例(PC活性56.8±35.1%),其中PC活性降低有12例,表型符合基因结果的比率为75%(12/16);PROS1基因突变患者8例(PS活性37.0±27.3%),其中蛋白S活性下降6例,表型符合基因结果的比率为75%(6/8)。4.常见血栓相关基因的变异与意义二代测序为血栓性疾病提供分子水平的诊断,对进一步分析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PROC基因检出的变异涉及13个位点,其中PROC R189W突变7次检出,6例杂合突变,1例纯合突变,表明该突变在本组病例很常见,与以往研究相符,即R189W突变为我国PROC基因突变的“热点”。本课题中F2基因检出p.R596L变异,先证者为28岁女性,反复多部位血栓形成,部位包括急性肺栓塞、下腔静脉、双侧髂静脉、左肾静脉、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家族中其母亲和妹妹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代验证发现携带相同位点突变。根据国外文献报道,发病机制可能为抗凝血酶抵抗,该突变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本课题发现SERPINC1双突变并PROS1突变1例。其中SERPINC1 M313V既往未见报道。复合基因突变可能是该患者的血栓形成的分子致病机制,其中起主要致病作用的突变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本研究发现PROS1基因C205W突变1例,可能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右下肢DVT和PE有关,PS活性51%稍降低,该突变为国内外既往未见报道的突变。结论:1.本研究遗传性易栓症患者主要表现为VTE,本组资料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比急性肺栓塞更为常见,妊娠相关因素诱发的VTE占育龄期女性一半以上,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单独或合并动脉血栓。2.本研究遗传性易栓症以抗凝蛋白基因缺陷为主(占72%),其中以PROC基因突变最为常见。PROC C565T突变可能是PROC基因重要的突变热点,提示蛋白C缺乏症患者应进行该位点筛查。3.二代测序在血栓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表型检测的有力补充,可确切证实易栓症的基因突变位点和分子学发病机制,有利于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为我国易栓症的防治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和药物治疗靶点。4.本研究报道1例凝血酶原G1787T突变所致凝血酶原缺陷,可能与反复多部位静脉血栓形成有关,发病机制为可能为抗凝血酶抵抗。5.发现抗凝血酶M313V和蛋白S C205W突变既往未见报道,需进一步研究其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

王博[3](2021)在《我国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分析、抗毒血清制备以及毒腺中活性组分淘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我国两种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比较分析海蛇属蛇目眼镜蛇科海蛇亚科,全球共70余种,我国分布有17种,优势种为平颏海蛇(Hydrophis curtus,H.curtus)和青环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H.cyanocinctus),在北部湾及海南、福建近海最为多见。海蛇毒是由多种蛋白、多肽和小分子物质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组分为神经毒素和多种酶类,致死性极强。由于海蛇种类、地域分布及猎食对象的不同,海蛇毒中所含的蛋白种类和占比也有一定差异。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海域平颏海蛇毒(H.curtus venom,Hcu V)和青环海蛇毒(H.cyanocinctus venom,Hcy V)的组成,比较分析两者差异情况,本部分以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海蛇毒腺转录组数据库;其次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蛋白组学方法对两种海蛇毒的蛋白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组学基础之上,我们又进一步对海蛇毒相关的生物学性质进行了测定与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应用Illumina Hi Seq?平台对我国两种海蛇毒腺进行了转录组测序,成功构建了高质量的毒腺转录组数据库,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毒腺分别获得38,710和35,716条unigenes序列。我们将毒腺的转录组数据在公共数据库(NR、KEGG、GO、KOG、Swiss Prot)中进行了功能注释,在NR数据库中,两种海蛇毒腺注释序列来源最多的3个物种均为Notechis scutatus,Pseudonaja textilis,Ophiophagus hannah;在KEGG注释中,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毒腺分别注释了10,949和10,683条unigenes,主要集中在信号转导和疾病发生相关的路径中;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位点检测,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毒腺转录组中分别发现了15,171和12,908个SSR位点,其中以单核苷酸为重复单元的类型占比最高,均超过了50%。通过与Uni Prot动物毒素库(Uni Prot animal toxin and venom database)Blast比对,在两种海蛇毒腺中总共筛选到了17种蛇毒蛋白,充分挖掘了海蛇毒腺中蛇毒蛋白功能基因的资源。2.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获得Hcu V和Hcy V蛋白组分的原始肽段,匹配检索Uni Prot动物毒素数据库,在Hcu V和Hcy V中分别鉴定到47和38种毒素相关蛋白。根据功能分类,鉴定到的毒素相关蛋白可归为15个家族,主要包括:三指毒素、蛋白酶类、磷脂酶类、富含半胱氨酸毒素蛋白类、毒素因子、离子通道抑制剂等。这些毒素多见于蛇类,但也有少数见于其它有毒生物,包括蜘蛛(Lycosa singoriensis)、蝎子(Lychas mucronatus)、芋螺(Conus textile)等。3.通过毒素蛋白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毒素家族在Hcu V和Hcy V中所占比例不同,具体的蛋白组成也有一定差异。Hcu V和Hcy V中比例最高的两类毒素均为三指毒素(主要包括短链和长链神经毒素)和磷脂酶A2,在Hcu V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4%和38%,在Hcy V中分别为69%和22%,与文献报道的不同海域海蛇毒的组成及占比有明显差异。两种海蛇毒的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表明,Hcu V和Hcy V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0.34 mg/kg和0.24 mg/kg,都有很强的致死性;两种海蛇毒均检测到明显的神经毒性、磷脂酶A2活性,以及微弱的蛋白酶活性和间接溶血毒性,但无明显的促凝与抗凝活性,这些活性检测结果与组学分析结果相一致。本部分通过对Hcu V和Hcy V进行多组学分析,并结合蛇毒生物学活性检测,揭示了我国两种优势种海蛇毒组成的分子多样性,也提示毒素蛋白组成比例的不同与其咬伤症状表现和致死效应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为后续研制针对我国海域海蛇咬伤中毒的抗毒血清提供了重要基础。第二部分抗平颏海蛇毒血清的制备及其抗毒效果评价海蛇毒主要组分为神经毒素,能阻断神经突触传递,从而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海蛇毒的毒性极强,可诱发严重的呼吸衰竭,死亡率高,目前针对海蛇咬伤最有效的急救方式是尽快注射抗毒血清,但我国仅生产几种抗陆地蛇毒血清,对海蛇咬伤救治效果不佳。第一部分研究结果提示,不同海域、不同种类的海蛇,其毒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研制特异性针对我国海域优势种海蛇毒的抗毒血清,本论文第二部分即以我国海域优势种平颏海蛇毒为抗原,经过抗原处理、免疫马匹、抗体纯化等步骤,制备了高效价的抗毒血清;并进一步对抗海蛇毒血清的体内外抗毒效果进行了评价,明确了抗毒血清的有效用量和使用时机,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0.6%甲醛浓度灭活毒素再添加弗氏不完全佐剂进行乳化,使毒素抗原获得最大的免疫原性,免疫马匹后50天采血可获得最高效价的马血清;经过酶消化、硫酸铵沉淀、超滤、柱层析等抗体纯化步骤后,抗海蛇毒血清中抗体F(ab’)2蛋白纯度达到91.6%,杂质大量减少,同时具备较好的毒素中和能力。2.抗平颏海蛇毒血清(H.curtus antivenom,Hcu AV)体外抗毒实验结果显示,Hcu AV对平颏海蛇毒和青环海蛇毒均有良好中和效果:1 m L Hcu AV能够对抗1.2 mg平颏海蛇毒或0.9 mg青环海蛇毒,使半数实验动物存活,提示Hcu AV能交叉中和多种海蛇毒,并为体内实验的抗毒血清用量提供了依据。3.Hcu AV体内抗毒实验结果显示,海蛇咬伤中毒后注射Hcu AV能显着提高实验动物的存活率,但需在短时间内(出现中毒症状前)尽早注射足量抗毒血清才能达到较好的救治效果,预防用药和延迟用药均无法降低中毒死亡率。同时,Hcu AV能有效减轻海蛇毒造成的多器官病理学变化。本部分以平颏海蛇毒为抗原,制备了高效价、高纯度的抗平颏海蛇毒马血清,能有效中和Hcu V和Hcy V,覆盖我国海域优势种海蛇毒。海蛇咬伤后尽快注射足量抗毒血清,能显着地降低中毒死亡率,保护机体脏器免受损伤,为今后抗海蛇毒血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第三部分平颏海蛇毒腺中活性组分的淘选与效应分析海蛇毒由多种酶类、非酶类蛋白和多肽、小分子物质组成,是一类重要的海洋生物毒素。海蛇毒除了剧烈的毒性之外,也含有多种结构特异、功能新颖的活性物质,具有多样的药理学效应如:镇痛、抗炎、抗肿瘤、抗血栓等。海蛇毒中的活性物质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本部分以我国南海海域平颏海蛇为研究对象,分离其毒腺组织,利用M13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了平颏海蛇毒腺M13噬菌体展示文库。然后以内毒素LPS为靶标分子,经过多轮淘选,筛选出一个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克隆,通过基因测序、氨基酸序列预测与性质分析等,最终通过化学合成法获得了一段功能性多肽,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评价其对内毒素的拮抗效果。本部分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高质量的平颏海蛇毒腺M13噬菌体展示文库,文库库容达到2.2×109,随机测序验证外源插入片段准确无误;c-Myc标签检测结果表明,外源插入片段在噬菌体外壳表面得到了高效的展示。2.以LPS为靶标分子,经过4轮固相淘选、阳性克隆测序、氨基酸序列预测等过程,获得了一段平颏海蛇毒腺来源的21肽。多肽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多肽富含碱性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523.15,理论等电点为10.76,在中性溶液中携带正电荷;该多肽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氨基与羧基端呈现出双亲性结构,能够与带负电荷疏水性的LPS特异性结合。3.通过化学合成方式成功合成并纯化了该21肽,纯度超过95%,质谱测定实际分子量与软件预测的理论值相符,证明合成的多肽无误,可用于进一步实验。利用生物膜干涉技术(BLI)对该多肽与LPS的结合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多肽与LPS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合方式为“快结合-慢解离”。内毒素中和实验表明,该海蛇毒腺来源的21肽具有明确的内毒素中和效果,因而将其命名为H.curtus Endotoxin-neutralizing Peptide,简称Hc-ENP。4.体外实验结果表明,Hc-ENP具有明确的LPS拮抗效果,在5-10μg/m L浓度下,能够有效抑制LPS与RAW264.7细胞的结合。Western-blot、ELISA、细胞免疫荧光等结果显示,Hc-ENP能通过抑制MAPK、NF-κB炎性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有效抑制LPS刺激细胞产生的一系列炎性反应,包括:炎性因子释放、炎性相关酶表达量升高、活性氧含量增加等,进而发挥抗炎活性。5.体内实验结果表明,Hc-ENP能够有效抑制LPS刺激机体引发的全身性炎性反应,包括:靶器官炎性细胞浸润、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器官组织中炎性相关酶表达量升高、组织病理改变等。本部分通过构建高质量海蛇毒腺M13噬菌体展示库来进行淘选,从而获得平颏海蛇毒腺中的特定活性分子。本实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个平颏海蛇毒腺来源的内毒素中和肽—Hc-ENP,其在体内外均有明确的LPS拮抗效果,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蛇基因资源,探索其开发应用价值提供了新的途径。

李佳真[4](2021)在《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及其输血治疗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肝脏是凝血系统最重要的器官,肝脏发生严重病变时,凝血和抗凝物质合成减少、肝功能衰竭、门脉高压、血小板减少等均可导致人体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或血栓风险增加。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常用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估和分级的标准。然而这些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作为一种快速、便捷了解患者凝血全貌的技术迅速发展,成为临床评估肝硬化患者体内复杂的凝血状态的检测方法。但目前TEG指标与肝硬化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尚无详细的研究说明,TEG对肝硬化患者的输血治疗指导也没有明确的指导。目的1.通过对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患者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了解TEG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不同进展期肝硬化患者的TEG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探索其在肝硬化进展中的评估价值。2.通过探究TEG在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诊断中的预测价值,了解TEG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指导意义;通过探究TEG在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血治疗中的预测价值,了解其对肝硬化输血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本研究收集汕头市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收治于感染科、消化内科的346名诊断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并排除合并已知凝血障碍、急性肝功能衰竭、近期使用血制品或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MELD评分分为A、B、C、D 4组,观察4组不同进展期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R、K、α、MA、CI)、常规凝血功能五项(包括PT、APTT、FIB、TT、D-D)、凝血因子Ⅹ、抗凝血酶Ⅲ、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肌酐、前白蛋白、胆碱酯酶等指标,分析TEG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及相关指标在肝硬化进展中的变化,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佳临界值了解TEG对肝硬化患者发生凝血障碍的预测作用;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TEG对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输血治疗的指导意义。结果1.TEG参数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TEG参数中的K值与FIB、ATⅢ、FⅩ、PLT成负相关(r=-0.421、-0.578、-0.505、-0.512,P<0.05);α值与FIB、ATⅢ、FⅩ、PLT成正相关(r=0.427、0.574、0.582、0.445,P<0.05);MA值与FIB、ATⅢ、FⅩ、PLT成正相关(r=0.593、0.663、0.522、0.716,P<0.05);CI值与FIB、ATⅢ、FⅩ、PLT成正相关(r=0.420、0.636、0.605、0.517,P<0.05)。2.TEG参数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1)随着肝硬化进展,常规凝血指标PT、APTT、TT、D-二聚体均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增加(P<0.05);FIB、PLT、ATⅢ、FX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降低(P<0.05);在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中,总胆红素、肌酐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增高(P<0.05);胆碱酯酶、前白蛋白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减小(P<0.05)。(2)随着肝硬化进展,TEG参数中R值在肝硬化进展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P>0.05);K值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延长(P<0.05);α值、MA值、CI值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减小(P<0.05)。(3)TEG参数中,R值与MELD评分无显着相关性(P>0.05);K值与MELD评分成正相关(r=0.413,P<0.05);α值、MA值、CI值均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r=-0.323、-0.515、-0.384,P<0.05)。3.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相比非凝血障碍患者存在更严重的低凝状态。TEG中MA值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凝血障碍的AUC值(AUC=0.712,P<0.05)最高,其次是CI值(AUC=0.620,P<0.05)。TEG诊断肝硬化凝血障碍的最佳临界值分别是R>5.1min,K>5.6min,α<43.5°,MA<37.2mm,CI<-6.5。当MA<37.2时,MA诊断肝硬化凝血障碍的灵敏度是60.3%,特异度是80.8%,阳性预测值是65.0%,阴性预测值是76.9%(P<0.05);当CI<-6.5时,CI诊断肝硬化凝血障碍的灵敏度是37.4%,特异度是91.5%,阳性预测值是72.1%,阴性预测值是69.9%(P<0.05)。4.肝硬化凝血障碍输血组患者相比非输血组存在更严重的低凝状态。TEG中所有参数均是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是输注病毒灭活血浆的影响因素,并可解释总变异的56.3%(P=0.015),其中CI的回归系数(B)最大(B=-1.257,95%CI:-2.003~-0.511,P=0.009);TEG中R、α、MA、CI是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注血小板的影响因素(P<0.05),并可解释总变异的47.4%(P=0.003),其中MA的回归系数(B)最大(B=-0.853%CI:-1.065~-0.641,P=0.029)。结论TEG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肝硬化进展的标志;TEG可联合相关凝血功能试验、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对肝硬化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MA、CI在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凝血障碍有较大价值,MA<37.2、CI<-6.5可作为肝硬化凝血障碍诊断的阈值。CI对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病毒灭活血浆输注的指导意义最大,MA对血小板输注的指导意义最大。

曾珍[5](2021)在《不同妊娠期凝血与血栓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参考区间的建立》文中认为[目 的]1、研究健康孕妇在不同妊娠期凝血指标(PT、APTT、TT、FIB、FⅡ、FⅤ、FⅦ、FⅩ、FⅧ、FⅨ、FⅪ、FⅫ)和血栓相关指标(AT-Ⅲ、FDP、DD、vWF:Ag、FM)水平的差异,并观察这些指标在妊娠期的变化趋势。2、建立健康孕妇不同妊娠期凝血与血栓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并对所建立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为预防和诊断孕产妇出血及血栓性疾病提供实验室依据。[方 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建档及分娩的健康单胎妊娠妇女371名,将其分为早孕组127例(<14周)、中孕组123例(14~27+6周)和晚孕组121例(≥28周)。选取同期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育龄期非孕妇女110例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采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 PT、APTT、TT、FIB、AT-Ⅲ、FDP、DD水平,采用 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FⅡ、FⅤ、FⅦ、FⅩ、FⅧ、FⅨ、FⅪ、FⅫ、vWF:Ag、FM水平。采用Dixon方法剔除离群值。使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判断资料分布情况。两组之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或者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资料);多组之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或者单因素方差分析(正态分布资料)。各指标的离散情况及变化趋势用箱线图表示。根据CLSI C28-A3文件,采用非参数法建立各妊娠期凝血与血栓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并对所建立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 果]1、(1)妊娠期凝血指标的变化:与健康非孕人群相比,PT水平在整个妊娠期没有变化,且在非孕水平的参考区间内;APTT水平在孕早期明显降低,孕中期较孕早期降低不明显,在孕晚期进一步降低,达到最低水平;TT水平在孕早期明显降低,随后继续降低,但在妊娠后期降低不明显;FⅡ和FV水平在孕早期显着升高,随后保持相对稳定;FIB、FⅦ、FX、FⅨ、FⅫ水平随着孕周增加逐渐升高,其中FⅨ、FⅫ水平在妊娠后期升高不如FIB、FⅦ、FⅩ明显;FⅧ水平在孕早期显着升高,孕中期较孕早期有所下降,但仍高于非孕人群水平,孕晚期继续升高,可达到非孕水平的2倍;FⅪ水平在孕早期下降,随后逐渐升高,孕中期时恢复至非孕水平,孕晚期时达到最高水平。(2)妊娠期血栓相关指标的变化:AT-Ⅲ水平在孕早期明显下降,孕晚期时有所上升,但仍低于非孕水平;随着妊娠进展,FDP、DD水平逐渐升高,在孕晚期达最高;vWF:Ag水平在孕早期明显升高,孕中期较孕早期变化不明显,孕晚期时进一步升高,达到最高水平;FM水平在孕中期明显升高,孕晚期较孕中期变化不明显。2、PT、APTT、TT、FIB、FⅡ、FⅤ、FⅦ、FⅩ、FⅧ、FⅨ、FⅪ、FⅫ、AT-Ⅲ、FDP、DD、vWF:Ag、FM 在孕早期的参考区间分别为:10.2-12.0s,23.3-29.7s,13.5-16.3s,2.59-4.60g/L,85%-140%,82%-169%,85%-179%,75%-154%,120%-392%,81%-200%,78%-136%,70%-173%,73.3%-101.9%,0.00-2.50ug/mL,0.00-0.82ug/mL,71%-229%,0.00-6.01ug/mL;在孕中期的参考区间分别为:10.2-11.9s,23.2-29.4s,13.0-15.9s,2.59-5.10g/L,88%-127%,83%-172%,105%-246%,92%-152%,100%-357%,86%-200%,74%-145%,72%-217%,70.5%-103.3%,0.00-4.40ug/mL,0.00-1.35ug/mL,70%-245%,0.00-13.69 ug/mL;在孕晚期的参考区间分别为:10.0-12.0s,22.8-29.4s,13.3-15.7s,3.10-5.98g/L,87%-130%,65%-164%,136%-278%,91%-159%,142%-525%,89%-200%,80%-158%,71%-214%,75.2%-113.6%,0.00-8.63ug/mL,0.00-3.40ug/mL,86%-352%,0.00-18.8ug/mL。3、不同妊娠时期 PT、APTT、TT、FIB、FⅡ、FⅤ、FⅦ、FⅩ、FⅧ、FⅨ、FⅪ、FⅫ、AT-Ⅲ、FDP、DD、vWF:Ag、FM 参考区间的验证结果均符合验证标准。[结 论]1、正常妊娠期的高凝状态从孕早期已开始,随着妊娠进展,这种状态逐渐增强,孕晚期达高峰,主要表现为凝血功能明显增强,抗凝血功能减弱。由于孕妇体内凝血功能增强,为维持凝血与纤溶系统之间的相对平衡,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也会相应增加。2、与健康非孕人群相比,妊娠期PT水平变化不明显,APTT、TT、FIB、FⅡ、FⅤ、FⅦ、FⅩ、FⅧ、FⅨ、FⅪ、FⅫ、AT-Ⅲ、FDP、DD、vWF:Ag、FM水平发生显着改变。3、初步建立并验证了健康孕妇不同妊娠期凝血及血栓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有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妊娠状态,对产科医生的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吕夏晔[6](2021)在《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ⅩⅢ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检测接受巩固化疗的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浆凝血因子ⅩⅢ的浓度水平,明确化疗对血浆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水平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7月到2020年1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接受强化巩固治疗的32例完全缓解的白血病患者,分别留取每个入组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达到Ⅲ度以上骨髓抑制期的血浆标本,使用ELISA方法配对检测化疗前后血浆FⅩⅢ-A2B2四聚体浓度水平,进行数据分析。另取凝血功能正常的非血液病患者32例作为正常对照。结果:经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后血浆中的FⅩⅢ浓度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化疗前后的FⅩⅢ差值为32.43±34.82。化疗后发生出血事件与未发生出血事件的AL患者相比,其血浆FⅩⅢ-A2B2四聚体浓度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化疗前后的血浆FⅩⅢ浓度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FⅩⅢ浓度水平高低与AL类型有关,对两者进一步做回归分析显示,AML患者总体比ALL患者的血浆FⅩⅢ-A2B2四聚体浓度低。另外,缓解期的AL患者化疗前血浆FⅩⅢ-A2B2四聚体浓度仍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密集巩固化疗间期即使骨髓已经恢复,血浆FⅩⅢ浓度仍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提示化疗可能对血浆FⅩⅢ具有较长时间的抑制作用。结论:经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其血浆FⅩⅢ-A2B2四聚体浓度与对照相比明显降低,并且这一浓度水平在化疗后会进一步降低,联合化疗可能对血浆FⅩⅢ-A2B2四聚体浓度水平具有较长期的抑制作用,即使密集巩固化疗间期骨髓已经恢复,血浆FⅩⅢ水平仍然被持续抑制。无论是在化疗前还是化疗中,血浆FⅩⅢ-A2B2四聚体浓度水平与AL的类型具有相关性,ALL患者的血浆FⅩⅢ浓度都略高于AML患者,可能和两者接受的化疗方案组成不同有关。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中国血友病协作组[7](2021)在《罕见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文中认为

曹璐[8](2020)在《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重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 TBI)患者发生大量失血时机体凝血因子的变化趋势,探讨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量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以期为重型颅脑损伤大量失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提高s TBI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s TBI)患者,该102例患者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统计该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用血资料,分为单独输注单采血小板的A组,共计36例;单独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的B组,共计36例;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C组,共计30例患者。收集102例s TBI患者输注血液制品前1h内和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24h内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INR值等凝血指标的数据;收集该102例s TBI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的止血时间,悬浮红细胞(RBC)的输注量,24h有效止血率等数据。将统计数据双人录入excel表格,创建本次研究的数据库。组间比较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这六项凝血指标的差异性有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这六项凝血指标的差异性有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分析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三组患者止血时间,悬浮红细胞(RBC)的输注量,24h有效止血率的差异性有无统计学差异。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相应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患者输注前1h内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这六项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组(联合输注组)患者的PT值及INR值、TT值、APTT值这四项凝血指标均低于输注前1h,输注血制品24h内的Plt值、FIB值均高于输注前1h内。A组患者输注前后只有Plt、FIB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为改善趋势,B组患者输注前后FIB、PT及INR值、TT、APTT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输注前后Plt、FIB、TT、APTT、PT及INR这六项凝血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C组患者相较于A组和B组患者,止血时间缩短,悬浮红细胞(RBC)的输注量降低,24h有效止血率提高,更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对于颅脑损伤(s TBI)大量失血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单独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单独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价值较高。2.对于颅脑损伤(s TBI)大量失血患者,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相较于单独输注单采血小板或者单独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患者的止血时间、悬浮红细胞(RBC)的输注量、24h有效止血率、临床疗效都更有明显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王丽丽[9](2020)在《股肿证型部分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对比中医“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二个证型之间及与非“股肿”患者的相关的理化检查指标(炎症指标、血流变学指标、风湿四项、自身抗体十五项、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肿瘤六项、免疫球蛋白、补体等)的差异,借以探讨中医证型临床理化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寻找特征性指标,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逐步在中医证型中归纳添加现代医学临床理化指标内容,形成相关的、不偏离“辩证论治”原则的中医证型新的主证和兼证内容;丰富中医的内涵、提供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方法:本研究病例源自2016年0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周围血管外科门诊、住院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115例,年龄范围为15岁~96岁,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57例。并设立55例非股肿患者为对照研究组。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股肿患者中医证型情况,并对本病中医证型与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探讨。结果:1.本研究共收入115例“股肿”患者,根据辨证论治分型,分为两个主证组,脉络湿邪瘀滞证55例,脉络湿热瘀阻证60例;同时设立55名非股肿患者为对照研究组。2.两个主证之间进行年龄组、性别、血型的差异性比较:经检验,年龄P>0.05,无统计学意义;性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血型P>0.05,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不同年龄段、性别、血型的分组之间,股肿患者中医证型间不存在差异性。3.两证型间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肿瘤病史的差异性分析:肿瘤史P=0.007<0.01,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意义;余检测指标P>0.05,无统计学意义。4.两证型之间相关理化指标差异性分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补体C3、补体C4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的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P>0.05);暂不认为在股肿不同证型间以上检验指标存在差异性。5.将非股肿对照组患者分别与股肿两证型比较发现:非股肿患者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免疫球蛋白A、尿酸、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D-二聚体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股肿患者与非股肿患者之间有显着差异性。在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的比较中发现非股肿对照组患者与股肿患者无明显差异性。统计学中发现糖类抗原724在非股肿对照组中与股肿脉络湿邪瘀滞证间的比较无差异性(P>0.05),在脉络湿热瘀阻证间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中同时有肿瘤病史者,其糖类抗原724多见于脉络湿邪瘀滞证。在与非股肿患者对比时发现在脉络湿热瘀阻证间的比较具有差异性,结果提示:可试行将糖类抗原724这一指标纳入“股肿”脉络湿热瘀阻证型中,作为判断股肿合并肿瘤患者与非股肿患者的“兼证”依据。

李杰[10](2020)在《腺病毒介导的血友病基因治疗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将携带有B区缺失的凝血因子FVIII(B-domain-deleted human coagulant factor VIII,BDDh FVIII)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BDDh FVIII-GFP)及携带人凝血因子IX(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IX,h FIX)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FIX-GFP)转染的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进行传代培养,观察h FVIII、h FIX的表达情况,探讨BDDh FVIII及h FIX是否可以在ADSC内稳定表达;2通过将BDDh FVIII经过直接途径(in-vivo)和间接途径(ex-vivo)注射入血友病A(hemophilia A,HA)鼠体内,观察h FVIII在体内表达情况,探讨ADSC是否可以作为HA基因治疗的靶细胞载体。方法1 BDDh FVIII在ADSC内的稳定表达:实验分为4组,P0组:正常ADSC;P1组:Ad-BDDh FVIII-GFP首次转染ADSC;P2组:Ad-BDDh FVIII-GFP转染ADSC细胞传代后1代;P3组:Ad-BDDh FVIII-GFP转染ADSC细胞传代后2代。2 BDDh FVIII在体内表达情况:将Ad-GFP转染的ADSC(A组)、AdBDDh FVIII-GFP转染的ADSC(B组)、Ad-BDDh FVIII-GFP(C组)及Ad-GFP(D组),经尾静脉注射入HA鼠体内,在注射前1周、注射后第1、7、14、21、28天采集血液标本,注射后第28天采集肝脏组织标本。3 h FIX在ADSC内稳定表达:实验分为4组,A组:Ad-FIX-GFP首次转染ADSC;B组:Ad-FIXGFP转染ADSC细胞传代后1代;C组:Ad-FIX-GFP转染ADSC细胞传代后2代;D组:正常ADSC。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ADSC内及肝脏内基因转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ADSC上清液及血浆中凝血因子抗原及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检测ADSC内及肝脏内携带凝血因子蛋白。结果1 BDDh FVIII在ADSC内的稳定表达:与P0组相比,P1组、P2组及P3组均可见到BDDh FVIII基因表达条带。h FVIII:Ag检测结果P1组(140.260±2.290ng/m L)、P2组(118.140±21.050ng/m L)、P3组(107.730±4.530ng/m L)水平高于P0组(80.02±0.21 ng/m L),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h FVIII蛋白表达灰度值与P0组比较,P1组(0.630±0.070)、P2组(0.450±0.040)、P3组(0.250±0.020)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2BDDh FVIII在体内表达:B组及C组血浆中均可见到h FVIII:Ag的升高,肝脏组织中BDDh FVIII基因转录及h FVIII蛋白结果显示,B组及C组结果为阳性。与A组及D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3 h FIX在ADSC内稳定表达:与D组相比,A、B、C组可检测到h FIX基因转录。h FIX:Ag结果显示A组(81.620±8.820ng/m L)、B组(52.496±3.246ng/m L)、C组(47.407±4.002ng/m L)明显高于D组(0.751±0.426ng/m L),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h FIX蛋白表达灰度值与D组相比,A组(0.680±0.100)、B组(0.490±0.150)、C组(0.180±0.050)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1 BDDh FVIII可以在ADSC内稳定表达,并可在HA鼠体内分泌凝血因子VIII,腺病毒介导的血友病A基因治疗在动物体内可以成功表达。2 Ad-h FIX-GFP转染后的ADSC可以稳定表达h FIX。3 ADSC可以作为血友病基因治疗的靶细胞载体。图13幅;表13个;参135篇。

二、血浆凝血因子ⅩⅢ抗原及活性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浆凝血因子ⅩⅢ抗原及活性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转基因兔乳汁中重组吸血蝙蝠唾液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纯化、结构分析和药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血栓性疾病与溶栓药物的研究进展
        1.1 血栓的概述及溶栓机理
        1.2 去氨普酶(DSPA)研究进展
        1.3 其它生物溶栓药物的研究进展
        1.4 问题及展望
    2 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2.1 乳腺生物反应器简介
        2.2 乳腺生物反应器优势
        2.3 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常用动物
        2.4 乳腺生物反应器应用
        2.5 问题与展望
    3 蛋白质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3.1 蛋白质分离纯化概述及其常用技术
        3.2 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
        3.3 DSPA的分离纯化
        3.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乳腺特异性表达rDSPA转基因兔的传代繁殖
        1 材料
        1.1 动物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常用试剂的配制
        1.5 DSPA编码区设计
        2 方法
        2.1 rDSPA转基因兔传代扩群
        2.2 rDSPA转基因兔乳中rDSPA体外活性检测
        2.3 rDSPA转基因兔乳中rDSPA表达水平检测
        3 结果
        3.1 rDSPA转基因兔传代扩群
        3.2 rDSPA转基因兔后代测交
        3.3 rDSPA转基因兔乳中rDSPA体外活性检测
        3.4 rDSPA转基因兔乳中rDSPA表达水平检测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原核表达去氨普酶(DSPA)基因载体的构建
        1 材料
        1.1 载体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1.4 常用试剂配制
        2 方法
        2.1 DSPA功能基因的引物设计
        2.2 PCR扩增pCL25/DSPA表达载体
        2.3 PCR产物和表达载体双酶切
        2.4 PCR产物和表达载体酶切产物纯化
        2.5 DSPA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
        2.6 DSPA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产物转化TOP10
        2.7 菌落PCR鉴定
        2.8 pET-28a/DSPA重组质粒提取
        2.9 pET-28a/DSPA重组质粒转化Rosetta
        2.10 pET-28a/DSPA原核表达载体诱导DSPA蛋白表达
        2.11 亲和层析柱纯化DSPA
        2.12 蛋白透析
        2.13 浓缩及定量
        3 结果
        3.1 pCL25/DSPA表达载体的构建
        3.2 pET-28a/DSPA原核表达载体诱导DSPA蛋白表达及可溶性鉴定
        3.3 Ni-NTA Resin亲和层析柱纯化DSPA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rDSPA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筛选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免疫原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及材料
        1.4 常用试剂配制
        2 方法
        2.1 小鼠免疫
        2.2 小鼠血清检测
        2.3 细胞融合
        2.4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
        2.5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单克隆化
        2.6 多羟基反应单克隆抗体(PR-mAb)的筛选
        2.7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和冻存
        2.8 rDSPA单克隆抗体(PR-mAb)的大量制备
        3 结果
        3.1 免疫小鼠血清检测
        3.2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
        3.3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单克隆化鉴定结果
        3.4 多羟基反应单克隆抗体(PR-mAb)的筛选
        3.5 小鼠腹水抗体制备及腹水抗体ELISA检测
        3.6 小鼠腹水抗体纯化及SDS-PAGE蛋白电泳检测
        3.7 纯化抗体的ELISA检测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转基因兔乳中rDSPA的纯化
        1 材料
        1.1 纯化原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1.4 常用试剂配制
        2 方法
        2.1 兔乳前处理
        2.2 硫酸铵沉淀兔乳清蛋白
        2.3 DSPA及兔乳清蛋白等电点预测
        2.4 小鼠单抗与亲和介质的偶联
        2.5 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2.6 强阳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2.7 苯甲醚亲和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2.8 赖氨酸亲和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2.9 活性蓝亲和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2.10 纯化产物脱盐
        2.11 FAPA 法检测rDSPA
        2.12 SDS-PAGE检测rDSPA
        2.13 Western Blot检测rDSPA
        2.14 纯化产物纯度测试
        2.15 纯化产物去除内毒素
        2.16 纯化产物内毒素检测
        2.17 rDSPA注射剂配制
        3 结果
        3.1 兔乳前处理
        3.2 硫酸铵沉淀兔乳清蛋白
        3.3 DSPA及兔乳清蛋白等电点预测
        3.4 纯化小鼠单抗与亲和介质的偶联
        3.5 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3.6 强阳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3.7 苯甲醚亲和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3.8 赖氨酸亲和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3.9 活性蓝亲和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3.10 转基因兔乳中rDSPA的最终纯化方案
        3.11 纯化产物脱盐
        3.12 纯化产物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
        3.13 纯化产物纯度测试
        3.14 纯化产物去除内毒
        3.15 纯化产物内毒素检测
        3.16 DSPA注射剂配制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乳腺特异性表达rDSPA纯化产物的结构和功能检测
        1 材料
        1.1 检测样品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2 方法
        2.1 rDSPA转基因兔乳汁中rDSPA信号肽序列切割位点预测
        2.2 蛋白质N端测序
        2.3 蛋白质C端测序
        2.4 相对分子量测序
        2.5 纯化产物体蛋白三维结构模拟
        2.6 纯化产物体外活性测试
        3 结果
        3.1 rDSPA转基因兔乳汁中rDSPA信号肽序列切割位点预测
        3.2 蛋白质N端测序
        3.3 蛋白质C端测序
        3.4 相对分子量测序
        3.5 纯化产物蛋白三维结构模拟
        3.6 纯化产物体外活性测试
        4 讨论
        5 参考文
    第六章 rDSPA体内外溶栓效果的初步评价
        1 材料
        1.1 检测样品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试剂及耗材
        1.5 常用试剂配制
        2 方法
        2.1 体外血凝块溶解试验
        2.2 角叉菜胶制备大鼠尾部血栓模型
        2.3 体内溶栓试验
        2.4 大鼠血浆rDSPA半衰期试验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rDSPA体外血凝块溶解效果评价
        3.2 大鼠尾部血栓模型制备结果
        3.3 rDSPA对大鼠尾部血栓模型溶栓效果评价
        3.4 大鼠血浆rDSPA半衰期评价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2.实验方法
结果
    1.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
    2.二代测序结果特点
    3.基因检测与表型检测结果比较
    4.常见血栓相关基因的变异与意义
讨论
    1.二代测序在血栓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2.本组资料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表现特征
    3.基因检测有助明确传统抗凝蛋白检测方法难以发现的抗凝异常
    4.部分基因异常及其致栓机制初探
    5.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遗传相关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分析、抗毒血清制备以及毒腺中活性组分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我国两种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比较分析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抗平颏海蛇毒血清的制备及抗毒效果评价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平颏海蛇毒腺中活性组分的淘选与效应分析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蛇毒中活性组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4)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及其输血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肝硬化概述
    1.2 肝硬化的凝血问题
    1.3 肝硬化的实验室检查
    1.4 TEG在肝硬化中的应用
    1.5 肝硬化患者的输血问题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材料
    2.3 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3.2 肝硬化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3 血栓弹力图及相关指标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
    3.4 血栓弹力图与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血治疗
第四章 讨论
    4.1 血栓弹力图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
    4.2 血栓弹力图及相关指标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
    4.3 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预测诊断
    4.4 血栓弹力图与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血治疗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栓弹力图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不同妊娠期凝血与血栓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参考区间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妊娠期凝血、抗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ⅩⅢ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FⅩⅢ的基础结构
    1.2 FⅩⅢ的功能
    1.3 FⅩⅢ与急性白血病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流程
    2.2 病历资料
        2.2.1 研究对象分组
        2.2.2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2.3 试剂及仪器
    2.4 实验原理
    2.5 实验方法
        2.5.1 样本采集及处理
        2.5.2 实验步骤
    2.6 实验结果计算
    2.7 凝血异常判断标准及出血程度分级标准
    2.8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基本信息比较
    3.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浆FⅩⅢ浓度对比
    3.3 同一AL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FⅩⅢ浓度对比
    3.4 化疗后FⅩⅢ浓度水平与出血的关系
    3.5 在AL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FⅩⅢ浓度、出血事件、感染事件、凝血指标、部分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
    3.6 在化疗后ALL和 AML患者中,性别、年龄、是否感染、FⅩⅢ浓度、出血事件、血常规指标及凝血指标的变化
    3.7 化疗前FⅩⅢ的影响因素分析
        3.7.1 化疗前FⅩⅢ浓度与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3.7.2 以相关显着的影响因素对化疗前FⅩⅢ浓度做回归分析
    3.8 化疗后FⅩⅢ的影响因素分析
        3.8.1 化疗后FⅩⅢ浓度与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3.8.2 以相关显着的影响因素对化疗后FⅩⅢ浓度做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表
综述 凝血因子 ⅩⅢ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重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1.2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采集
        1.2.2 实验仪器及检测步骤
        1.2.3 分组资料
        1.2.4 血液制品来源及输注指征
    1.3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2.1 三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1h前凝血功能比较
    2.3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凝血功能比较
    2.4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2.4.1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Plt值比较
        2.4.2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FIB值比较
        2.4.3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TT值比较
        2.4.4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APTT值比较
        2.4.5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PT值比较
        2.4.6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INR值比较
    2.5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止血情况及悬浮红细胞注量比较
    2.6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2.7 联合输注组患者单采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顺序对比
讨论
    3.1 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3.2 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患者止血情况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研究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股肿证型部分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现代医学疾病诊断标准
    3 “股肿”中医诊断标准
    4 “股肿”病例纳入标准
        4.1 试验组纳入标准
        4.2 对照组纳入标准
    5 “股肿”病例排除、剔除标准
        5.1 病例排除标准
        5.2 病例剔除标准
    6 研究观察指标
    7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临床研究结果
    1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性别的差异性
    2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血型的差异性
    3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年龄段分布的差异性
    4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既往病史的差异性
    5 不同分组之间与炎症指标的差异性
    6 不同分组之间与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差异性
    7 不同分组之间与尿酸、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的差异性
    8 不同分组之间与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的差异性
    9 不同分组之间与D-二聚体的差异性
第三章 分析讨论
    1 理论认识
        1.1 DVT的现代医学理论认识
        1.1.1 深静脉血栓形成
        1.1.2 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
        1.1.3 深静脉血栓形成病理生理的认识
        1.2 DVT的中医理论认识
        1.2.1 股肿
        1.2.2 股肿辨证分型
        1.3 现代医学关于相关临床指标的认识
        1.3.1 D-二聚体与DVT
        1.3.2 尿酸与DVT
        1.3.3 炎症因子与DVT
        1.3.4 免疫类指标与DVT
        1.3.5 凝血因子与DVT
        1.3.6 肿瘤细胞因子与 DVT
        1.4 中医学关于相关检测指标的认识
        1.4.1 D-二聚体的认识
        1.4.2 尿酸与同型半胱氨酸的认识
        1.4.3 炎症因子的认识
        1.4.4 免疫类指标的认识
        1.4.5 凝血因子的认识
        1.4.6 肿瘤坏死因子的认识
        1.5 中医“股肿”证型与现代医学研究的相关性
    2 检验结果分析
        2.1 股肿的中医不同证型与一般情况的分析
        2.2 股肿的中医不同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的分析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不足与展望
    1 不足
    2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1
缩略词表2
综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理化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腺病毒介导的血友病基因治疗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动物
        1.1.2 重组腺病毒载体
        1.1.3 .细胞系与细胞株
        1.1.4 主要试剂
        1.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1.1.6 主要溶液配制
        1.1.7 ADSC的提取及培养
        1.1.8 ADSC的冻存
        1.1.9 BDDh FVIII在 ADSC内的稳定表达
        1.1.10 BDDh FVIII在血友病A鼠体内表达情况
        1.1.11 Ad-h FIX-GFP转染ADSC后凝血因子稳定表达
        1.1.12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ADSC复苏后状态观察
        1.2.2 Ad-BDDh FVIII-GFP转染ADSC及转染后传代荧光图
        1.2.3 转染后ADSC的成骨诱导检测
        1.2.4 RT-PCR检测转染后ADSC传代后BDDh FVIII基因表达
        1.2.5 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及传代后h FVIII表达
        1.2.6 ELISA检测转染后细胞及传代后h FVIII:Ag表达
        1.2.7 ELISA检测血友病A鼠血浆中h FVIII:Ag水平
        1.2.8 RT-PCR检测肝脏BDDh FVIII基因表达
        1.2.9 Western blot检测肝脏h FVIII蛋白表达
        1.2.10 Ad-h FIX-GFP转染小鼠ADSC及转染后传代荧光图
        1.2.11 RT-PCR检测转染后ADSC传代后h FIX基因表达
        1.2.12 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及传代后h FIX蛋白表达
        1.2.13 ELISA检测转染后细胞及传代后h FIX:Ag表达
    1.3 讨论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2.1 血友病小鼠模型的初次构建
    2.2 血友病小鼠模型特点的研究
    2.3 血友病小鼠模型的改进
    2.4 锌指核酸酶技术构建血友病鼠模型
    2.5 CRISPR/Cas系统构建血友病鼠模型
    2.6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四、血浆凝血因子ⅩⅢ抗原及活性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基因兔乳汁中重组吸血蝙蝠唾液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纯化、结构分析和药效研究[D]. 张婷. 扬州大学, 2021
  • [2]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D]. 毕景楠.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3]我国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分析、抗毒血清制备以及毒腺中活性组分淘选[D]. 王博.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及其输血治疗的研究[D]. 李佳真. 汕头大学, 2021(02)
  • [5]不同妊娠期凝血与血栓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参考区间的建立[D]. 曾珍.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6]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ⅩⅢ水平影响的研究[D]. 吕夏晔. 兰州大学, 2021(12)
  • [7]罕见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J].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中国血友病协作组.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1(02)
  • [8]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重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D]. 曹璐.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股肿证型部分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王丽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腺病毒介导的血友病基因治疗实验研究[D]. 李杰.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血浆凝血因子XIII抗原和活性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