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机场高速公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哈尔滨机场高速公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哈尔滨机场高速公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正伟[1](2021)在《高黏改性沥青及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与耐久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基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发展理念,道路基础设施更加注重与环境生态和排水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城市道路,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满足行人和车辆的基本通行,而是逐渐与使用环境和生态建设相辅相成,这无疑对道路材料性能与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孔沥青(PA)混合料作为一类特殊设计的混合料,具有高度连通的内部空隙,以及由粗集料相互接触和嵌挤形成的骨架-空隙结构,从而在安全、舒适和环保等方面获得诸多益处,是我国推行“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理想辅助方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与欧美、日本等国家相比,PA混合料在我国的实际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究其原因,一方面,缺乏经济、适用并与我国气候和交通相匹配的高黏改性沥青;另一方面,PA混合料的温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不足,制约着其在我国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鉴于上述情况,本文拟在以下方面开展研究:基于对6类热塑性弹性体、增黏剂及增塑剂的作用机理与性质的分析,系统开展了高黏改性沥青的材料设计与制备,确定了4类适用的弹性体种类;引入多目标正交极差分析,揭示了不同材料组分及含量对高黏改性沥青6项主要技术指标的作用规律与机理;研制出3类性能良好的高黏改性沥青,并探究了其流变性、改性与老化机理。考虑老化、浸水和低温条件对沥青-集料黏附性的作用,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探索了微观尺度单一及复杂条件下3类高黏改性沥青的形貌特征与纳观力学性质;改良附着力拉伸试验方法,研究了宏观尺度单一及复杂条件下3类高黏改性沥青与集料的黏附破坏规律;结合微观黏附机理与宏观破坏特征,优化了高黏改性沥青的组成设计。基于粒子干涉理论和堆积理论,对比研究了典型连续级配、间断级配和采用多级填充骨架密实及主骨架空隙填充方法进行分段设计的间断合成级配的贯入强度、空隙分布及集料接触特征;利用离散元虚拟试验模拟了针、片状集料对矿料级配体积特征的作用规律;据此开展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细长比的针片状集料及含量对间断合成级配的贯入强度、空隙分布及集料接触特征的作用,探讨了PA混合料的级配设计与针片状限值。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各类稳定性与耐久性试验方法对空隙率和试件尺寸的敏感程度与可靠性,研究了PA混合料的高温动态蠕变破坏和低温约束应力冻断特征;探究了不同混合料老化与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PA混合料抵抗劈裂破坏与集料剥落的作用与机理;研究了混合料老化对间接拉伸强度和疲劳寿命的作用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种典型改性沥青、工程纤维和填料对PA混合料的温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作用规律与机理,分析了PA路面的常见病害与沥青性质及混合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不同技术方案对PA混合料常见病害的适用性。

朱攀[2](2020)在《城市快速环路设计研究 ——以呼市三环快速路为例》文中指出为缓解日趋增加的城市交通压力,保护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的交通顺畅,保障城市内中、长距离的快速交通高效运转,合理过渡城市内外交通转换,目前国内各大中型城市都在积极推进城市快速环路的建设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确定快速环路的规模、如何进行廊道布置,选择哪种快速环路构建型式,快速环路节点立交型式如何选择,出入口如何进行布置等等,成为了快速环路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因此,开展城市快速环路设计研究非常有必要。首先,本论文论述了城市快速环路的来源,详细回顾了快速环路在国内外主要城市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快速环路在城市道路网体系中的核心功能,研究快速环路的交通特性和廊道布置原则。然后,论文对快速环路的建设规模的确定做出了总结,对快速环路的构建型式做出了分类,并分析各类型构建型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从行驶安全和通行能力角度,分析了快速环路车道数及车道宽度,为提升快速环路的公共利益,提出了归纳了六种BRT设置方法。再者,论文总结了四种快速环路节点立交常见选型,分析其优缺点,并给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研究出入口设置的原则,给出最小间距的计算方法和结果。最后,结合呼和浩特市特点和背景,开展了呼市三环快速路设计研究。

薛睿[3](2020)在《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文中认为哈尔滨的大规模城市化发展起源于1898年中东铁路的勘测与修建,百余年的历史相比于国内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并不算久远,但其发展过程较为曲折,造就了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剧烈波动的演化过程。本文以哈尔滨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形态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从时间维度上划分出从前至后的6个形态演化周期,确定了中心城区与典型片区两个尺度层级,融合多种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对哈尔滨相关形态要素特征的演变历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及动因解读。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绪论与第2章城形态学理论解析及研究框架构建,是论文的基础分析部分,论述了论文写作的背景、目的与意义,从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要素等方面为其后论述提供理论及技术上的支撑;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近代时期与第4章现代时期的城市形态解析,分别对所确定的6个形态周期中的哈尔滨中心城区及各典型片区的发展背景与形态特征进行的分析与解读;第三部包括第5章城市形态演化规律分析与第6章城市形态演化动因分析,是整个论文的最重要结论部分,将各周期城市形态静态特征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演化的规律,并结合相关背景分析形态特征的生成及演化动因与机制。哈尔滨的中心城区的扩展经历了从以铁路与水路为依托的聚集式扩展,到以公路及产业网络为依托的外延式扩展,其间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加速过程以及一次明显的降速过程。市区的结构形态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化过程,从城市生成初期的松散的多中心结构,以及其后几个阶段中单中心结构的整合、迁移与分化过程,并逐渐朝着相对成熟的多核心结构发展,整个过程受到地缘环境不断转化的影响呈现出先“差异式”再“叠加式”的演化特征。较大的阶段性差异使城市结构发展的连续性较差,市区内始终未形成延续性较强的功能轴线。市区内受限于铁路、水系、大面积的工业用地等因素的阻隔,各片区之间的交通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导致市区路网整体联系度较弱,无法对“双极多核心”结构的培育提供有效的交通支撑。在局部的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过程中,主要的指导思想从初期的以美学秩序为基础的欧式古典主义规划思想演化为后期的以功能理性为基础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伴随这一过程哈尔滨的片区路网肌理形态从“图形化、内向型”的形式向“均质化、外向型”的形式转化,并体现出一定的“去地域文化性”特征;功能组织形态经历了从“线性组织”到“分区组织”,再到“组团式组织”的演化过程,组织层级上具有从“垂直化”到“扁平化”的演化特征;公共开放空间的类型经历了从“街区主导”到“公园绿地主导”的演化过程,并体现出小型化、带状化、多样化与商业化的趋势特征。哈尔滨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的动因较为复杂,其中主要以地缘环境及自然环境为主要的底层逻辑,以“城市的枢纽地位”及“移民城市及来自于俄国的影响”两条始终保有持续影响力的因素为主线,以经济体制、依托网络、空间门槛、规划思想、形态主导意向等因素的阶段性变化为最直接的动因,并以标志性事件为触发点,通过其对应的城市发展政策与相关规划直接作用在城市形态上。通过本文的研究形成以下创新性成果:提炼出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中的“时间”、“尺度”与“区域”三个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对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的融合型研究平台;通过从静态到动态的形态特征分析,揭示了哈尔滨中心城区的各种形态要素的演化规律,并结合城市发展背景提炼出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的主要动因;结合哈尔滨城市形态演化过程及发展趋势,以片区尺度层面的6个维度及12组变量为基础建立了“肌理指数”的片区形态择优模型及初步的评价体系。

张璐瑶[4](2020)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恢复时间预测及应急交通组织研究》文中指出高速公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轻则影响路段通行效率,重则造成生命危险,还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引发二次事故,并且交通事故仍然是一项危害驾驶人员人身安全的重大问题,因此,合理预测交通事故恢复时间以及合理进行应急交通组织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对高速公路事故区域进行了交通流波动分析,考虑了空间占用率的因素,结合格林希尔治模型、格林伯格模型和累计到达-离去模型,提出了两种交通恢复时间预测模型,并根据广州机场高速公路某次交通事故的数据分别对两种模型进行了验证。其次,研究了交通事故影响区域的划分方法,总结了每种区域的长度计算方法和交通组织策略。再次,以常见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了封闭一条车道、封闭两条车道和全封闭车道时保护区的交通流组织形式,绘制了交通流组织形式图,并对比分析了各种交通流组织方法的异同。最后,设计了仿真实验,使用Vissim仿真软件对高速公路封闭一条车道时的具体路况进行了建模,考虑了不同限速情况下保护区的不同长度,通过软件中的排队计数器得到了每种交通流量条件下不同限速值所对应的最大排队长度,并以此作为行车效率指标,兼顾车辆安全,提出了保护区推荐限速值。通过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交通事故恢复时间的预测模型,明确了交通事故应急组织方法,为交通管理者处理交通事故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王博娅[5](2020)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在高密度建设、历史悠久的北京市中心城区,人与自然的矛盾尤为突显,绿色空间作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抓手被高度重视。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研究人与自然利益关系的概念被广泛认知,风景园林学科不断拓宽的研究领域为解决生态问题供了新的途径,如何通过风景园林的途径解决北京市中心城区的生态问题,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绿色空间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通过对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和绿色空间发展历程的梳理,总结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通过对景观格局的研究,分析绿色空间的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征,总结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问题。研究进而结合生态系统服务的系统综合性、不可替代性和人为主导性的特点,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从要素配置、网络结构和功能引导措施三方面进行绿色空间的现状评价,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最终完成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对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出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其次,通过景观格局的研究发现,不同绿色空间类型之间的要素数量结构有明显差异,以灌草地为主要覆被类型;通过移动窗口法对研究区内不同方向的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在一道绿隔以内、东北、西北、南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越往边缘区推进,绿色空间类型越丰富,数量越大,分布越连续。第三,借助生态绿当量的概念,分析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数量特征,结果显示,全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满足要求,朝阳区、丰台区、东城区和西城区不满足要求;研究进而采用线性规划模型结合一系列城市建设的约束条件对城市绿色空间的要素数量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寻求生态优先前下综合效益最大时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适合比例,并针对不同情况出内部升和外部整合的优化建议。第四,研究基于图论理论和最小费用模型模拟构建了研究区内具有生态含义的功能性连接网络,通过现状分析总结结构问题,并从斑块、路径、网络和结构等方面出了重要斑块的保护和修复、重要路径的识别和疏通、现状网络的连接和强化、现状结构的整合和分级等优化途径。结合重要性计算和生态学原理,总结了三种重要斑块类型,分别为具有重要能量保持功能的“主导型斑块”,处于关键衔接位置的“枢纽型斑块”和连接较多路径的“过渡型斑块”;三种重要路径类型,分别承载了自然要素之间的连接、重要斑块之间的连接、网络结构中的唯一连接;“三步走”网络优化策略,即先进行整体改善网络的组分间连接,再进行稳固加强的组分内连接,最后构建完善功能的局部小网络;三级结构整合建议,连接自然要素的一级网络,人工构建的贯穿全区的二级网络,加密结构的三级网络。此外,通过对全区、中心地区-核心区、核心区这三个圈层功能性连接网络的分析,发现不同的研究单元,形成了不同的距离阈值,为进一步深化网络结构供基础和依据;通过对六个行政区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不同的结构模式,包括点状辐射结构、枝状连接结构和网状复合结构,为不同模式下网络优化供了方向。最后,通过对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明确各片区的服务特征:一道绿隔以内是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为主导的区域,西北部地区是综合调节、支持和社会与文化服务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地区,东北区域和南部区域均以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为主导类型。由此明确各分区的主要矛盾,并通过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来保证绿色空间主导服务的高效发挥。因此本文从研究视角、维度和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总结出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校发挥的重要方式,为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优化供了方向。

梁汉冕[6](2020)在《主线左侧出入口设置技术及安全保障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路网规模逐渐扩大。高速公路出、入口作为高速公路的关键区域,在设计和安全保障方面均存在难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网向城市及山区逐步延伸,路线布设限制较大,采用右侧出、入口匝道可能会造成环境、经济等指标消耗过大,需考虑采用左侧出、入口。我国规范对左侧出、入口设计指标未明确规定,相关设计指标难以满足左侧出、入口的安全要求。因此,本文以主线左侧出、入口设计技术和安全保障措施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本文基于主线左侧出、入口的事故状况,分析了左侧出、入口的安全影响因素及交通流特性,确定了设置技术研究的主要考虑因素;并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主线出、入口交通流理论和通行能力评价指标,确定了主线左侧出、入口的适用条件。其次,本文根据不同形式的加速车道优缺点分析,提出左侧加速车道宜采用平行式;基于UMRR雷达实测数据,提取车辆在加速车道的行驶速度及加速度,确定加速车道加速段的特征参数。提取实测主线左侧车道车头时距数据,通过数理统计理论分析,得出主线左侧车道车头时距服从移位负指数分布,并以此计算等待段长度。通过分析驾驶员在左侧加速车道的视线变化情况,计算得到满足视距要求的渐变段长度。根据上述计算分析结果,结合主线左侧加速车道研究模型,提出主线左侧入口加速车道设置技术。通过分析主线左侧车辆减速特性和不同形式减速车道优缺点,提出左侧减速车道宜采用平行式。基于UMRR测速雷达实测数据,提取车辆在特征断面的速度及加速度变化情况,确定减速车道计算的特征参数,根据减速车道的相关计算模型,提出主线左侧出口减速车道设置技术。最后,本文通过分析驾驶员左侧分流过程,结合等待可插入间隙模型和换道模型,计算左侧出口预告标志的合理设置位置,同时提出标志版面设置形式和路面标识设置方法,并计算左侧分流影响区和合流影响区长度,提出左侧出、入口限速区域划分形式。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公路主线左侧出、入口的设置提供理论基础,并可为城市道路等相关出、入口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田圆[7](2019)在《临空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哈尔滨航空小镇协同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哈尔滨太平机场被定位为我国十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哈尔滨太平机场与临空经济区升级建设面临新时期。航空小镇规划建设将充分发挥机场功能并弥补机场临空服务缺失,形成更多资源的聚集,提升临空经济区综合服务能力,促进临空经济区由单中心圈层扩散发展向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演进,从而为临空经济区功能与空间的优化升级供以帮助。当前特色小镇普遍存在“昙花一现”的现象,规划方面研究工作的重点已经由特色产业培育转变为可持续发展。航空小镇位于临空经济区这一特殊发展区位中,充分借助临空经济区的资源、客货流、信息流是航空小镇保持活力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文章以哈尔滨临空经济区建设为背景,立足于协同发展视角,对哈尔滨航空小镇进行协同发展需求和问题分析,对航空小镇和临空经济的协同发展从空间和产业两个层面提出了规划发展策略。文章以文献分析、实地考察和理论实践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临空经济区与特色小镇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评价,明确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重点;其次,对临空经济区的空间布局特点和产业类型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临空经济区发展的一般模式,在此基础上对航空小镇进行分类,探讨了航空小镇的发展类型与发展模式,总结了航空小镇3种发展模式的共性与特性,并分析国内外临空经济区内规划建设服务组团的相关案例,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与解读完成了相关基础研究;然后,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规划,分析航空小镇与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综合考虑哈尔滨临空经济区产业和空间的现状与规划背景,提出哈尔滨航空小镇协同发展规划需求,总结航空小镇协同发展面临的产业与空间层面的问题;最后,通过对需求与问题的分析,制定航空小镇协同发展规划总体构想,明确航空小镇与临空经济区协同发展规划的目标、思路与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临空经济建设背景下,航空小镇与临空经济区协同发展规划的路径方法,继而从功能定位、人群需求、产业结构的产业层面,以及功能布局、交通体系、生态优化的空间层面提出航空小镇协同发展规划策略。

张小星[8](2019)在《“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认为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原因要归结于铁路是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方式之一,一直深刻地影响、改变、重塑着世界的版图、空间、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铁路在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展,尤其在新世纪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以来,中国已经引领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而火车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也是城市与区域经由铁路相互连接的重要节点和界面,对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周边地区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更显突出,这正构成了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的直接原因。新时期以来中国高铁客站地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更凸显了这一命题的战略性意义。在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和现象以及“车站在地区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的主要线索,本文首先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的概念设想及研究视角,对其与“车站地区”概念原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并希望在实证分析中得以检验。研究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及“车站关联地区”与“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据此以广州“三站”地区案例为对象展开讨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从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广州“三站”的选址是铁路与城市双方协调、博弈的结果,以及“三站”成为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支点及重要引导因素。第三章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在界定“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了“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与第三章的分析方法类似,本章亦在界定“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其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五章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在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以及国内外高铁客站地区案例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南站新城”及“广州南站关联地区”空间发展的机遇、挑战分析,以此展望地区未来的发展。第六章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在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解析了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及其机制,即车站角色的演变、空间的演变、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及“站-城”关系的本质。本文是基于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的个案研究,在实证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关研究的分析框架。同时以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案例尤其是与相关经典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从而探讨车站地区问题的个性与共性。分析结果显示“车站关联地区”的研究视角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相关结论也将为“车站地区”的城市更新以及空间开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引发我们更好地审视“车站”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再思考。

陈皓翔[9](2019)在《基于BIM的预应力变截面连续梁桥参数化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在最近十多年,建筑信息模型(BIM)开始进入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作为一门新技术,BIM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但在市政桥梁工程领域BIM技术才刚刚起步,基于BIM的参数化设计在实际市政桥梁工程应用较少。因此本文以预应力变截面连续梁桥为例,研究桥梁工程基于BIM的参数化设计及应用,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调研国内外对于BIM在桥梁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参数化设计研究,归纳了目前在市政桥梁领域应用得最广泛的四个参数化设计平台,并对比其优势与不足,选择适合本文研究内容的参数化设计平台。为了规范参数化设计的应用,提出桥梁参数化设计完整流程。(2)研究参数化设计在桥梁初步设计阶段的应用,针对预应力变截面连续梁桥的特点与参数化设计的优势,提出了完整的参数化设计在初步设计阶段的应用流程,并针对应用研究出Civil3D+Revit+Dynamo的参数化搭建桥梁模型的方法。(3)研究参数化设计在桥梁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应用,主要是预应力桥梁的主要构件齿块的参数化模型搭建程序、预应力钢束的参数化设计与建模的程序、上部结构普通钢筋的参数化设计与建模程序、异型桥墩与下部结构钢筋参数化设计与建模程序的编写方法与利用桥梁参数化模型进行正向出图。(4)在桥梁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桥梁的受力特性与安全性进行检验,使其满足规范要求,因此需要搭建结构分析模型。为了避免重复建模的巨大工作量,研究出了BIM模型与结构模型的快速转换方法。(5)把参数化设计应用于实际项目当中,以验证其工程适用性,并提出了基于BI M的桥梁信息管理方法。依托于实际项目提出了桥梁BIM模型的六个施工应用,证明了通过参数化设计得到的桥梁模型具有较大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侯恒飞[10](2019)在《基于协同理论的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演化研究》文中提出当前,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航空运输的规模不断扩大,中枢辐射式航线网络使枢纽机场在航空运输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集聚与扩散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枢纽机场周边触发形成了新的城市空间形态——航空都市区,并逐渐成为区域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要素。近年来,国内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为国内航空都市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初始动力。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为例,近五年来,年客货运量分别以13.44%和9.86%的年平均增长率增长。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作为空港都市区发展所必须的支撑条件,面对当前发展机遇,如何对空港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发展进行科学、合理引导,成为确保航空都市区发挥区域增长极效应,提升所在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和全球战略地位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自身及航空都市区城市整体两个层面出发,运用系统学科中的协同理论对影响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演化的相关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对这些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同时指出城市内部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系统之间是单向的决定关系,并不是之前研究所提出的的循环反馈关系。基于理论研究,提出了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营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影响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演化的外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人类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产业因素)、空间因素,并且对系统的重要程度依次下降。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内部对系统演化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包括交通供给系统与对外交通系统。因此,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外部因素应当优先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其次是人的需求,接下来依次考虑其它因素。在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内部应当优先建设对外交通系统,以交通设施建设来引导各类交通需求的发展。

二、关于哈尔滨机场高速公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哈尔滨机场高速公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黏改性沥青及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与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沥青路面的特点
        1.1.2 多孔沥青路面的特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应用
        1.2.2 多孔沥青路面中沥青结合料的应用现状
        1.2.3 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
        1.2.4 多孔沥青混合料稳定性和耐久性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黏改性沥青的材料设计、性质及影响因素
    2.1 高黏改性沥青的材料设计
        2.1.1 基质沥青的选择
        2.1.2 热塑性弹性体与性质
        2.1.3 增黏剂的选择与机理
        2.1.4 增塑剂的选择与机理
    2.2 高黏改性沥青的性能要求
    2.3 高黏改性沥青的制备
        2.3.1 方案设计
        2.3.2 制备工艺
    2.4 高黏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质
        2.4.1 弹性体的确定
        2.4.2 多指标正交试验结果
    2.5 多目标正交极差因素分析
    2.6 不同高黏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
    2.7 流变性能及老化机理
        2.7.1 高温流变性及老化作用的影响
        2.7.2 不同高黏改性沥青的老化机理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杂条件下高黏改性沥青-集料的纳观与宏观黏附性
    3.1 微观与宏观黏附试验设计
        3.1.1 基于AFM的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能测试
        3.1.2 基于Posi Test AT-A的宏观黏附性能测试
    3.2 基于AFM的形貌特征与纳观力学性能
        3.2.1 不同条件下的形貌特征与粗糙度
        3.2.2 纳观黏附力计算
        3.2.3 杨氏模量的计算
        3.2.4 黏附力与黏附功的转化
    3.3 基于Posi Test AT-A试验的宏观黏附性能
        3.3.1 方法改进后黏附破坏的判断
        3.3.2 老化条件下的黏附破坏
        3.3.3 老化-浸水条件下的黏附破坏
        3.3.4 老化-浸水-低温条件下的黏附破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级配与针片状对PA混合料贯入强度和空隙特征的影响
    4.1 级配理论及骨架嵌挤混合料设计方法
        4.1.1 级配设计的基础理论
        4.1.2 骨架嵌挤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4.2 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
        4.2.1 粗集料级配设计
        4.2.2 细集料级配设计
        4.2.3 合成级配曲线
        4.2.4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4.3 级配类型对贯入强度和空隙特征的影响
        4.3.1 级配类型的选择及性质
        4.3.2 不同级配类型的贯入强度试验
        4.3.3 不同级配类型的空隙分布特征
    4.4 针片状含量对贯入强度和空隙特征的影响
        4.4.1 离散元模拟针片状含量对体积特征的影响
        4.4.2 级配选择及混合料性质
        4.4.3 针片状含量对贯入强度的影响
        4.4.4 针片状含量对空隙特征与接触状态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孔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稳定性与耐久性
    5.1 温度稳定性与耐久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5.1.1 温度稳定性评价方法
        5.1.2 耐久性评价方法
    5.2 多孔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稳定性
        5.2.1 高温稳定性
        5.2.2 低温抗裂性
    5.3 多孔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5.3.1 多孔沥青混合料的老化处理
        5.3.2 老化-冻融循环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5.3.3 老化-冻融循环对磨耗损失的影响
        5.3.4 老化作用对耐疲劳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孔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提升技术及适用性
    6.1 改性沥青对稳定性与耐久性的作用
        6.1.1 改性沥青的选择
        6.1.2 改性沥青对温度稳定性的作用
        6.1.3 改性沥青对耐久性的作用
    6.2 工程纤维对稳定性与耐久性的作用
        6.2.1 工程纤维的选择
        6.2.2 工程纤维对温度稳定性的作用
        6.2.3 工程纤维对耐久性的作用
    6.3 工程填料对稳定性与耐久性的作用
        6.3.1 工程填料的选择
        6.3.2 工程填料对温度稳定性的作用
        6.3.3 工程填料对耐久性的作用
    6.4 不同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城市快速环路设计研究 ——以呼市三环快速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快速环路功能特点研究
    2.1 国内外典型实例分析
        2.1.1 国外快速环路实例
        2.1.2 国内快速环路案例
        2.1.3 经验总结
    2.2 快速环路特点与功能
        2.2.1 快速环路特点分析
        2.2.2 快速环路功能解析
    2.3 快速环路廊道选择要求
第三章 快速环路构建型式研究
    3.1 快速环路规模研究
    3.2 快速环路的构建型式
    3.3 快速环路的车道设置研究
        3.3.1 快速环路的车道数
        3.3.2 快速环路的车道宽度
        3.3.3 快速环路的设计车速
    3.4 快速环路BRT设置研究
        3.4.1 地面式快速环路BRT体系
        3.4.2 高架式快速环路BRT体系
第四章 快速环路节点布置研究
    4.1 城市快速环路立交型式研究
        4.1.1 立交与快速环路及路网的关系
        4.1.2 合理进行功能定位,区分枢纽立交和一般立交
        4.1.3 快转快节点应有利于对内保护、对外发散
        4.1.4 四类主要立交型式优缺点分析及总结
    4.2 城市快速环路出入口研究
        4.2.1 快速环路出入口设置原则
        4.2.2 出入口最小间距
第五章 呼市三环快速路建设研究
    5.1 三环快速路建设的必要性
        5.1.1 三环快速路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中的功能定位
        5.1.2 三环快速路在快速路系统中的功能定位
        5.1.3 三环快速路与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的关系
    5.2 三环快速路廊道研究
    5.3 三环快速路构建型式研究
        5.3.1 三环快速路对呼市快速路网的重构
        5.3.2 三环快速路的交通廊道共享
        5.3.3 三环快速路的BRT专用通道
        5.3.4 三环快速路景观生态兼顾
        5.3.5 三环快速路BIM创新节能
    5.4 三环快速路横断面设置研究
    5.5 三环快速路立交方案研究
        5.5.1 三环快速路立交研究概述
        5.5.2 三环快速路立交详细方案研究
        5.5.3 三环快速路立交匝道布置研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转型
        1.1.2 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演化梳理
        1.1.3 哈尔滨总体城市设计专题
    1.2 研究意义和目标
        1.2.1 研究的意义
        1.2.2 研究的目标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形态学
        1.3.2 城市结构形态
        1.3.3 城市功能布局形态
        1.3.4 路网形态量化研究
        1.3.5 城市形态演化
        1.3.6 哈尔滨城市形态发展
        1.3.7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形态学理论解析及研究框架构建
    2.1 相关理论及基本研究思路
        2.1.1 概念解析
        2.1.2 相关理论解析
        2.1.3 基本研究思路
    2.2 框架基础分析
        2.2.1 研究周期划定
        2.2.2 尺度层级划定
        2.2.3 研究区域划定
    2.3 研究要素及研究方法
        2.3.1 研究要素
        2.3.2 中心城区研究内容
        2.3.3 典型片区研究内容
    2.4 论文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时期城市形态解析
    3.1 沙俄主导及中东铁路影响时期(1898-1932)
        3.1.1 城市发展背景—中东铁路影响下的城市初创
        3.1.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俄国人眼中的理想城市
        3.1.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3.1.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3.2 日伪占领时期(1932-1945)
        3.2.1 城市发展背景—强权统治下的城市整合
        3.2.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
        3.2.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3.2.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时期城市形态解析
    4.1 解放初期及计划经济时期(1945-1979)
        4.1.1 城市发展背景—工业城市转型及发展
        4.1.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社会主义工业城市
        4.1.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1.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2 改革开放初期(1979-2004)
        4.2.1 城市发展背景—改革与转型压力下的调整
        4.2.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国内规划的新启蒙时期
        4.2.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2.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3 改革深化推进时期(2004-2015)
        4.3.1 城市发展背景—增长主义下的高速发展
        4.3.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经营城市与多核心结构
        4.3.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3.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4 新型城镇化时期(2015- )
        4.4.1 新时期国内城镇化发展趋势
        4.4.2 哈尔滨城市发展机遇与问题
        4.4.3 中心城区形态发展
        4.4.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4.5 相关规划的形态发展趋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形态演化规律分析
    5.1 城市扩展形态演化规律
        5.1.1 扩展强度演化
        5.1.2 扩展的空间分异
        5.1.3 从“聚集式扩展”到“外延式扩展”
        5.1.4 扩展轴的政策带动倾向
    5.2 城市路网拓扑形态演化规律
        5.2.1 网络整体集成度分布演化
        5.2.2 路网联系度与合理程度演化
    5.3 城市结构形态演化规律
        5.3.1 结构的“差异式”与“叠加式”演化
        5.3.2 “单中心”与“多中心”相互交替
        5.3.3 公共轴线缺乏延续性
    5.4 片区形态类型演化规律
        5.4.1 街道街廓系统形态类型演化
        5.4.2 功能组织形态类型演化规律
        5.4.3 公共开放空间构成及形态类型演化
    5.5 片区形态相关变量演化规律
        5.5.1 街道街廓形态相关变量演化
        5.5.2 功能组织形态相关变量演化
        5.5.3 公共开放空间相关变量演化
        5.5.4 肌理指数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形态演化动因分析
    6.1 地缘及自然环境动因
        6.1.1 地缘环境引发的城市定位转向
        6.1.2 依水而起、顺势生长
        6.1.3 枢纽地位及俄国影响
    6.2 经济及技术动因
        6.2.1 经济因素的转换
        6.2.2 技术经济进步引发的依托网络的转化
        6.2.3 发展的空间门槛
    6.3 社会及文化动因
        6.3.1 典型的近代移民城市
        6.3.2 规划思想中文化与技术的主从关系
        6.3.3 形态主导意向的迭代
    6.4 政策及规划动因
        6.4.1 标志性事件及政策驱动
        6.4.2 政体关系与规划干预
        6.4.3 城市设计的实施与引导
    6.5 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优化探讨
        6.5.1 政策层面
        6.5.2 中心城区层面
        6.5.3 典型片区层面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恢复时间预测及应急交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交通恢复时间研究
        1.2.2 应急交通组织方法研究
        1.2.3 高速公路限速方法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交通事故时空影响分析
    2.1 交通流理论概述
    2.2 交通流三参数模型
        2.2.1 交通流三参数基本关系
        2.2.2 格林希尔治模型
        2.2.3 格林伯格模型
    2.3 交通波模型
        2.3.1 交通波的基本模型
        2.3.2 累计到达-离去模型
    2.4 交通事故阶段划分
        2.4.1 事故发现阶段
        2.4.2 事故响应阶段
        2.4.3 事故处理阶段
        2.4.4 事故恢复阶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通事故恢复时间预测
    3.1 事故恢复时间的常用预测模型
    3.2 交通流波动分析
    3.3 交通恢复时间预测
        3.3.1 空间占用率
        3.3.2 基于格林希尔治公式的预测模型
        3.3.3 基于格林伯格公式的模型推导
        3.3.4 模型适用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区域划分及应急策略
    4.1 事故影响区域划分
    4.2 事故影响区域的交通组织
    4.3 保护区内的交通应急策略
        4.3.1 保护区内的车道组织形式
        4.3.2 保护区内的限速确定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分析
    5.1 数据采集
    5.2 时空图的绘制
    5.3 交通参数的确定
    5.4 交通恢复时间预测
    5.5 交通应急策略
    5.6 误差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广州机场高速公路数据
致谢

(5)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生态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1.2 国家政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1.1.3 城市发展需要:响应城市战略定位,优化升首都功能
        1.1.4 学科融合必然:交叉融合的多学科为城市环境问题供出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研究框架
        1.2.2 探索城市绿色空间要素配置和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方法
        1.2.3 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功能引导策略
        1.2.4 推进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工作的开展
    1.3 研究现状
        1.3.1 城市绿色空间的综合研究
        1.3.2 生态系统服务在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范围和对象
        1.4.1 研究范围—北京市中心城区
        1.4.2 空间尺度—分片区分圈层
        1.4.3 用地类型—城市建设用地以内绿地和非建设用地内绿色空间
        1.4.4 功能价值—生态打底综合发展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城市绿色空间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2.1 城市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
        2.1.1 构成要素
        2.1.2 结构布局
        2.1.3 功能价值
        2.1.4 城市绿色空间的特性
    2.2 城市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2.2.1 概念内涵
        2.2.2 服务特点
    2.3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分析框架
        2.3.1 理论依据
        2.3.2 优化思路
    2.4 小结
3 北京市概况与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3.1 北京城市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
        3.2.1 绿色空间基底
        3.2.2 自然山水结构
        3.2.3 小结
    3.3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发展历程
        3.3.1 建国前绿色空间的发展
        3.3.2 建国后绿色空间的发展
        3.3.3 北京市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
    3.4 小结
4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分析
    4.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2 景观格局指数
        4.1.3 移动窗口法
    4.2 各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分析
        4.2.1 全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4.2.2 各圈层的景观格局分析
        4.2.3 各行政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4.3 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分析
        4.3.1 斑块密度(PD)
        4.3.2 最大斑块指数(LPI)
        4.3.3 边缘密度(ED)
        4.3.4 景观分离度(DIVISION)
    4.4 小结: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特征和问题总结
        4.4.1 景观格局特征
        4.4.2 现状问题总结
5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5.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现状评价
        5.1.1 评价方法
        5.1.2 评价结果
        5.1.3 要素配置的问题总结
    5.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5.2.1 优化方法
        5.2.2 优化结果
        5.2.3 优化建议
    5.3 小结
6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研究方法
        6.1.1 基于最小费用模型的网络构建方法
        6.1.2 网络评价方法
    6.2 全区范围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2.1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模拟构建
        6.2.2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现状分析
        6.2.3 网络结构的问题总结
        6.2.4 网络结构的优化途径
    6.3 各圈层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3.1 中心地区-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3.2 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3.3 各圈层之间的比较研究
    6.4 各行政区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4.1 东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2 西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3 海淀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4 朝阳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5 丰台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6 石景山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7 各行政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6.5 小结
        6.5.1 现状特征
        6.5.2 优化途径
        6.5.3 优化建议
7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功能引导策略研究
    7.1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布特征
        7.1.1 调节服务分布特征
        7.1.2 支持服务分布特征
        7.1.3 社会与文化服务分布特征
        7.1.4 各功能区的主导服务类型
    7.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的功能引导策略
        7.2.1 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保护控制为主的区域
        7.2.2 以综合服务协同发展为主的区域
        7.2.3 以调节和支持服务保障升为主的区域
    7.3 小结
8 结论和余论
    8.1 结论
        8.1.1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
        8.1.2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具有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点
        8.1.3 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8.1.4 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
        8.1.5 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效发挥的重要方式
    8.2 创新点
    8.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主线左侧出入口设置技术及安全保障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文献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主线左侧出、入口的安全分析及设置条件
    2.1 主线左侧出、入口的事故分析
        2.1.1 主线左侧出、入口的事故统计情况
        2.1.2 主线左侧出、入口事故成因分析
    2.2 主线左侧出、入口的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2.2.1 主线左侧分流的交通流特性分析
        2.2.2 主线左侧合流的交通流特性分析
    2.3 主线左侧出、入口的适用条件
        2.3.1 左转匝道布设指标
        2.3.2 分、合流交通流比例
        2.3.3 左侧分、合流大型车比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主线左侧入口加速车道设置技术
    3.1 主线左侧入口加速车道形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3.1.1 主线左侧入口加速车道形式
        3.1.2 主线左侧入口加速车道设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3.2 试验数据采集
        3.2.1 数据采集仪器
        3.2.2 数据采集区域概况
        3.2.3 试验样本数量分析
    3.3 合流区车辆速度及加速度分析
        3.3.1 合流鼻端通过速度分析
        3.3.2 主线合流速度分析
        3.3.3 车辆加速度特征分析
    3.4 主线左侧合流区车头时距分析
        3.4.1 常用车头时距分布模型
        3.4.2 车头时距实测数据拟合
        3.4.3 拟合优度检验
        3.4.4 主线左侧车道车头时距分布
    3.5 基于视点位置的渐变段设置研究
        3.5.1 满足车辆横移的渐变段长度
        3.5.2 满足视距要求的渐变段长度
    3.6 主线左侧入口加速车道设置技术
        3.6.1 加速段长度计算
        3.6.2 等待段长度计算
        3.6.3 单车道加速车道长度推荐值
        3.6.4 双车道加速车道长度推荐值
        3.6.5 加速车道纵坡修正系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线左侧出口减速车道设置技术
    4.1 主线左侧出口减速车道形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4.1.1 主线左侧出口减速车道形式
        4.1.2 减速车道长度影响因素分析
    4.2 试验数据采集
        4.2.1 数据采集区域概况
        4.2.2 试验样本数量分析
    4.3 减速车道长度计算特征参数分析
        4.3.1 主线分流速度分析
        4.3.2 分流鼻端通过速度分析
        4.3.3 车辆减速度特性分析
    4.4 主线左侧出口减速车道设置技术
        4.4.1 渐变段长度计算
        4.4.2 减速段长度计算
        4.4.3 单车道减速车道长度
        4.4.4 双车道减速车道长度
        4.4.5 减速车道纵坡修正系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线左侧出、入口安全保障措施
    5.1 左侧出口标志设置
        5.1.1 标志版面设计
        5.1.2 标志设置位置
        5.1.3 驶出车辆靠左行驶提示标志
    5.2 路面标识设置
        5.2.1 文字标记
        5.2.2 减速标线
    5.3 左侧分、合流区限速
        5.3.1 限速区域划分
        5.3.2 限速措施
    5.4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研究成果
    论文创新点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临空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哈尔滨航空小镇协同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哈尔滨机场建设面临新时期
        1.1.2 哈尔滨市临空经济区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1.1.3 国家与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临空经济区相关研究
        1.3.2 特色小镇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类型与空间发展模式
        2.1.1 临空经济区产业类型
        2.1.2 临空经济区空间发展模式
    2.2 航空小镇的类型与发展模式
        2.2.1 航空小镇类型
        2.2.2 航空小镇发展模式
        2.2.3 三种模式对比分析
    2.3 相关案例研究
        2.3.1 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永宗区
        2.3.2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临空新城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航空小镇现状与协同发展问题剖析
    3.1 现状概况
        3.1.1 哈尔滨临空经济区现状概况
        3.1.2 哈尔滨航空小镇现状概况
    3.2 临空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哈尔滨航空小镇产业规划需求
        3.2.1 功能定位需求
        3.2.2 产业类型需求
        3.2.3 产业结构需求
    3.3 临空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哈尔滨航空小镇空间规划需求
        3.3.1 用地布局需求
        3.3.2 交通规划需求
        3.3.3 生态格局需求
    3.4 哈尔滨航空小镇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4.1 产业层面
        3.4.2 空间层面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航空小镇协同发展规划策略
    4.1 哈尔滨航空小镇协同发展规划总体构想
        4.1.1 明确协同发展规划目标
        4.1.2 理清协同发展规划思路
        4.1.3 总结协同发展规划内容
        4.1.4 形成协同发展规划方法
    4.2 哈尔滨航空小镇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策略
        4.2.1 哈尔滨航空小镇功能定位协同发展规划
        4.2.2 哈尔滨航空小镇人群需求协同发展规划
        4.2.3 哈尔滨航空小镇产业结构协同发展规划
    4.3 哈尔滨航空小镇空间协同发展规划策略
        4.3.1 哈尔滨航空小镇用地布局协同发展规划
        4.3.2 哈尔滨航空小镇交通体系协同发展规划
        4.3.3 哈尔滨航空小镇生态格局协同发展规划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8)“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的意义
        1.1.2 案例的比较分析是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1.1.3 问题的提出: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作为案例研究的典型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1.3.2 相关研究综述
        1.3.3 相关研究主要问题与不足
        1.3.4 研究将聚焦的基本理论命题
    1.4 研究视角
        1.4.1 “车站关联地区”的提出及其与“车站地区”的辨析
        1.4.2 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之于“车站地区”命题的综合应用
        1.4.3 “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
        1.4.4 “车站关联地区”、“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
    2.1 导言
        2.1.1 广州中心城区之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主要历程
        2.1.2 广州“三站”之客运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的检验分析
        2.1.3 广州“三站”是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的主要焦点
    2.2 广州“三站”的选址过程及其决策机制
        2.2.1 “铁路主导”:广州站的选址、建设
        2.2.2 “城市主导”:广州东站的选址、建设
        2.2.3 “铁路与城市合谋”:广州南站的选址、建设
    2.3 广州“三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1 广州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2 广州东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3 广州南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4 广州“三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
        2.4.1 广州站是现代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因素
        2.4.2 广州东站是天河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支点
        2.4.3 广州南站是城市“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棋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1 导言
    3.2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主导作用
        3.2.1 “前广州站时代”:城市郊区演变为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景观格局
        3.2.2 “一站时代”:单向分布、公服设施用地的圈层布局与旅馆用地的扩展
        3.2.3 “两站及三站时代”:双向分布、批发市场用地主导及其成片发展
        3.2.4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3.3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客流经济为主体走向车站诱导经济为主体
        3.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3.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3.3.3 小结
    3.4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3.4.1 空间形态:级差地租导向
        3.4.2 交通体系:单向平面放射体系走向双向立体网格体系
    3.5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3.5.2 内在机制
        3.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贸批发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1 导言
    4.2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辅配作用
        4.2.1 “前广州东站时代”
        4.2.2 “两站及三站时代”
        4.2.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4.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诱导经济成为主体
        4.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4.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4.3.3 小结
    4.4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4.4.1 空间形态:城市轴线导向为主
        4.4.2 交通体系:双向立体枢纽体系的形成
    4.5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4.5.2 内在机制
        4.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务服务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5.1 导言
    5.2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
    5.3 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的总结
    5.4 “广州南站新城”与广州“两站”关联地区的差异及其挑战
    5.5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主要策略
    5.6 “广州南站新城”的愿景展望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三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
    6.1 导言
    6.2 广州“三站”地区演绎了三种空间发展模式
    6.3 广州“三站”规划思想演变:车站作为城市发展的“工具”属性不断增强
    6.4 “车站关联地区”构成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类型
    6.5 车站地区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
    6.6 “站-城”关系的本质是空间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基于BIM的预应力变截面连续梁桥参数化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BIM基本概念
        1.1.1 BIM的起源与定义
        1.1.2 BIM的特点
    1.2 参数化设计的理论及应用现状
        1.2.1 参数化设计理论
        1.2.2 参数化设计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3 参数化桥梁设计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难点与应用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BIM技术的参数化设计软件及设计流程研究
    2.1 参数化设计软件概述
    2.2 参数化设计软件的介绍与对比选择
    2.3 Dynamo参数化原理
    2.4 Dynamo的自定义节点与自定义节点包制作
    2.5 桥梁参数化设计流程研究
    2.6 本章总结
第三章 BIM参数化初步设计应用方法
    3.1 参数化在变截面连续梁桥初步设计中的应用思路研究
        3.1.1 变截面连续梁桥初设阶段参数化设计与传统设计对比分析
        3.1.2 变截面连续梁桥初步设计参数化的应用思路
    3.2 参数化在初步设计阶段应用
        3.2.1 桥梁道路中心线的创建与提取
        3.2.2 Revit+Dynamo创建变截面箱梁模型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BIM参数化施工图设计与出图应用方法
    4.1 参数化在变截面连续梁桥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思路研究
        4.1.1 变截面连续梁桥施工图阶段参数化设计与传统设计对比分析
        4.1.2 变截面连续梁桥施工图设计参数化的应用思路
    4.2 参数化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应用
        4.2.1 齿块参数化建模思路
        4.2.2 预应力钢筋参数化设计研究
        4.2.3 普通钢筋参数化设计研究
        4.2.4 异型桥墩与其钢筋参数化建模思路
    4.3 基于BIM平台正向出图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桥梁BIM模型与结构分析模型的转换和仿真分析
    5.1 BIM模型与MIDAS/Civil结构模型的转换
    5.2 MIDAS/Civil结构模型结构验算
    5.3 本章总结
第六章 BIM参数化设计在北京新机场高速转体段项目中的实际应用
    6.1 北京新机场高速项目转体段简介
    6.2 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参数化设计应用
    6.3 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参数化设计应用
    6.4 通过BIM平台正向出图
    6.5 转体桥MIDAS/Civil结构模型验算
    6.6 本章总结
第七章 基于BIM参数化模型的桥梁信息管理与施工应用
    7.1 基于BIM桥梁参数化模型信息管理方法
    7.2 桥梁BIM参数化模型的施工应用
    7.3 本章总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成果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协同理论的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港地区相关概念阐释
        1.2.2 空港都市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系统相互关系研究
        1.2.4 机场集疏运系统研究现状
        1.2.5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协同学理论概述
    2.2 协同的概念
    2.3 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与协同学的研究对象
        2.3.1 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
        2.3.2 协同学的研究对象
    2.4 协同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2.4.1 控制参量、自组织和相变
        2.4.2 涨落、快弛豫变量、慢弛豫变量(序参量)
        2.4.3 绝热消除原理
        2.4.4 涨落导致有序原理
        2.4.5 支配原理(役使原理)
        2.4.6 广义演进原理
第三章 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研究
    3.1 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建设发展现状与困境
        3.1.1 国外典型空港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案例分析
        3.1.2 中国空港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2 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的定义与性质
        3.2.1 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的定义
        3.2.2 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质
    3.3 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3.4 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演化的内部自组织机制研究
        3.4.1 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内部自组织机制研究的条件设定
        3.4.2 交通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3.5 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演化的内部序参量研究
第四章 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演化的外部序参量研究
    4.1 城市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分析
        4.1.1 开放性
        4.1.2 非线性
        4.1.3 城市系统的涨落
    4.2 基于系统论的航空都市区城市系统构成分析
        4.2.1 自然系统
        4.2.2 人类系统
        4.2.3 社会系统
        4.2.4 经济系统(产业系统)
        4.2.5 空间系统
        4.2.6 支撑系统
    4.3 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演化的外部序参量
第五章 实证研究
    5.1 香港空港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演化
        5.1.1 香港机场发展概况
        5.1.2 机场地面交通组织
    5.2 昆明长水空港地区城市交通发展演化
        5.2.1 长水机场发展概况
        5.2.2 机场地面交通组织
    5.3 香港与昆明空港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演化对比
    5.4 针对昆明空港地区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表格索引
附录C:研究案例资料收集

四、关于哈尔滨机场高速公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黏改性沥青及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与耐久性研究[D]. 张正伟. 长安大学, 2021(02)
  • [2]城市快速环路设计研究 ——以呼市三环快速路为例[D]. 朱攀.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D]. 薛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恢复时间预测及应急交通组织研究[D]. 张璐瑶.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5]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D]. 王博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6]主线左侧出入口设置技术及安全保障措施研究[D]. 梁汉冕. 长安大学, 2020(06)
  • [7]临空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哈尔滨航空小镇协同发展规划研究[D]. 田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D]. 张小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9]基于BIM的预应力变截面连续梁桥参数化设计与应用[D]. 陈皓翔. 广州大学, 2019(01)
  • [10]基于协同理论的航空都市区城市交通系统演化研究[D]. 侯恒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哈尔滨机场高速公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