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丰硕——评李士祥新书《蒙古长调民歌导论》

学术成果丰硕——评李士祥新书《蒙古长调民歌导论》

一、丰硕的学理之果——评李世相新着《蒙古族长调民歌概论》(论文文献综述)

王蕾[1](2020)在《李世相声乐作品艺术特点及演唱诠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广袤的北方草原上,蒙古族是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接力棒”式的传承模式继承了先后生存于此的匈奴、鲜卑、柔然、回鹘、突厥、敕勒等民族依次创造的璀璨的草原文化。蒙古民歌是其草原文化的重要艺术体裁,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魅力无穷。这种艺术风格也势必影响着当代该地区作曲家的创作思维。改革开放迎来了内蒙古地区音乐创作上的新高潮,特别在草原风格作品上涌现了一批优秀作曲家。李世相教授作为草原风格作曲家之一,将草原风格音乐元素与中西方作曲创作技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兼收并蓄,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气息、民族特色、多元文化,并且能充分发挥声乐演唱技巧的草原风格歌曲,具有较大的艺术研究价值。李世相教授创作的声乐作品在体裁上展示出既有独唱也有重唱和清唱剧等,题材内容选择多样,古词古韵、历史事件、自然描绘、人文情感等方面都有反映。本文分别从李世相教授声乐作品艺术特点的宏观认知、声乐作品民族唱法诠释、草原风格创作中美声唱法诠释等方面进行梳理与解读。在创作手法上立足民族风格,兼收并蓄,结合中西创作技法,在保留民族调式调性的手法中,娴熟运用复杂的离调转调的创作方法,让音乐中的民族色彩和艺术特性更为凸显。论文从演唱者视角将李世相教授创作的草原风格民族唱法歌曲《奶茶情》《草原迎来昭君女》《我的清水河》《杨柳枝词》和美声风格歌曲《我的草原风》《鸿雁不能折翅膀》等作品进行演唱分析,从演唱方法和技巧的运用以及情感的处理与表达等方面进行二度创作视角的诠释。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李世相教授声乐作品的创作与表演特征的诠释,来管窥、探索作品的创作与演唱规律,为演唱、研究李世相声乐作品者提供理论借鉴与学术参考。

史永清[2](2017)在《鄂尔多斯民歌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素有"歌舞之乡"之称;其中,鄂尔多斯民歌是这"歌海"中的主体,是草原文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也是可以获得广泛认同性的艺术载体。从蒙古族民歌的角度来看,所谓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民歌手的个人风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统一性与多样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鄂尔多斯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审美内涵独特,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鄂尔多斯音乐风格色彩区",在蒙古族民歌中占有重要地位。鄂尔多斯民歌中蕴含的审美文化,植根于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劳者歌其事",民歌反映着该地区蒙古族的生活样式和思维模式;对于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说来,其族群审美意识一旦形成,便随即产生超强的稳定性,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可以说,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样式,决定了他们内在的审美文化潜质。本论文着重从审美文化视角切入,综合运用民族学、美学、艺术人类学、音乐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民歌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研究,梳理其成因,分析其艺术特质与审美形态,并从中探讨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审美特性和审美文化内涵,进而解读该地区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精神世界。阐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方面的审美范畴和本质联系,揭示鄂尔多斯民歌的艺术价值、审美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从而更好地认识鄂尔多斯民歌在当下的传承发展及其价值所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既回溯并把握历史轨迹,又努力拓展当下视野,在确立问题意识的前提下,聚焦鄂尔多斯民歌的审美形态、文化解读,以及在全球化语境中的生存与发展等重点,力求作出深入细致的本体分析与学理阐释。鄂尔多斯民歌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族群集体审美创造力的表征,反映着特定时代精神、社会生活、地域环境下人们的思想感情、审美理念和艺术趣味。通过学习和研究鄂尔多斯民歌,笔者认识到,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是中国美学思想的来源之一,鄂尔多斯民歌是鄂尔多斯族群民俗生活的重要反映,对于鄂尔多斯民歌这种经典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美学专题性研究,从学理层面而论,拓展了鄂尔多斯民歌学术研究的空间,从而弥合国内美学与北方草原文化之间存在的裂痕。本论文正文部分共五章:第一章,"鄂尔多斯民歌产生的地域环境与文化背景"。本章重点论述鄂尔多斯民歌赖以生存的地域——"河套地区"的地貌特征、经济形态,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落的形成等人文历史沿革,以及鄂尔多斯民歌风格的确立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二章,"鄂尔多斯民歌的崇拜原型及人文特质"。本章以民歌中展现的世界观、生态观、价值观为视角,论述鄂尔多斯民歌所反应的蒙古族群对草原世界的认识,总结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天、地、人"相依共存,合而为一的大美境界。从神灵崇拜、自然崇拜、圣主崇拜等方面,逐一探寻和阐述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精神信仰。重点探讨有关长生天、草原大自然、圣主成吉思汗、山川守护神等审美原型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彼此之间的依存关系。鄂尔多斯蒙古族以游牧为生产方式,人们素来具有敬畏自然,热爱草原,保护生态,尊重客观规律的美德。从民歌内容中可以看出,鄂尔多斯蒙古族胸怀天地,感悟自然,念念不忘长生天的恩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促使他们探索绿色草原文化的起点,进而寻找生命的根源。不难看出,鄂尔多斯民歌中的一条主线,便是生命意识-生态意识-生活意识。尤其可贵的是,这条主线虽然历经沧桑,古今之变,却贯穿始终,一直延续到今天。尤其可贵的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既善于守护信仰,又重视与时俱进。时刻不忘自我反省,更新理念。与此相关,鄂尔多斯民歌始终焕发生机,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更新能力,从而形成鄂尔多斯民歌古而不旧,历久弥新的美学传统;第三章,"鄂尔多斯民歌的审美形态"。本章论述鄂尔多斯音乐美学的基本领域以宫廷音乐、祭祀音乐、民俗音乐为基础。其中,鄂尔多斯民歌在鄂尔多斯蒙古族乐感精神层面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鄂尔多斯民歌案例分析,解读蕴含其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塑造。归纳并确认其七大类审美类型:优美清丽型、热情豪放型、深沉内敛型、慷慨激越型、欢快活泼型、诙谐幽默型、庄严肃穆型。第四章,"鄂尔多斯民歌音乐本体的审美分析"。本章从音乐本体形态的角度,分析鄂尔多斯民歌的调式基础与调性思维,旋法特征及结构特点,以及歌词的结构特征与修辞手法,力求探讨鄂尔多斯民歌独特的审美内涵。通过鄂尔多斯民歌音乐本体形态的分析,从而感受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审美思维和审美情趣。第五章,"鄂尔多斯民歌的文化解读"。本章着重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观察鄂尔多斯民歌。诸如,宴歌与族群和谐观,颂歌与英雄崇拜观,赞歌与生活理想观,以及民歌与尊母文化,民歌与骏马文化,民歌与爱情文化等方面,讨论鄂尔多斯民歌文化内涵的多样性。

包小兵[3](2013)在《浅析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美学特征和艺术特色》文中研究说明长调民歌是蒙古族的艺术瑰宝,蒙古族长调民歌不仅语言简练,而且旋律悠扬而委婉,表现出自然之美、细腻的情感以及优美的意境,使听者产生无限的想象,令人回味无穷。通过对蒙古族长调的艺术特点的分析与研究,使人们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从中领略其深刻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蒙古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蒙古族长调民歌是具有浓郁蒙古族特色的艺

李佳[4](2013)在《新时期以来内蒙古音乐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作为歌舞之乡,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内蒙古的音乐理论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个性,音乐工作者们在民族温暖的大家庭里,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创造出许多优秀的音乐理论与批评。自新时期以来内蒙古出现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学术成果,其中音乐理论与批评占多数,但是对这些理论成果没有人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本文系统地对内蒙古的音乐艺术理论与批评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与总结。首先从时间顺序分三个阶段:回顾与反思(1978-1980年代末);经验性的总结与研究(1980年代末-1990年代末);多视角的研究与批评(1990年代末-21世纪初)来对内蒙古音乐艺术理论与批评的发展概况作了介绍。其次概括了新时期以来内蒙古音乐艺术理论与批评的总体特征,首先表现为: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其中涉及音乐社会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形态学、音乐美学等。其次是民族性与地域性的显现;再次是与音乐创作和实践存在的差异性。最后对内蒙古地区音乐艺术理论与批评的发展取向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邹璐[5](2012)在《“乌日汀哆”引入声乐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以相关区域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象征,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不仅需要传承,而且需要发展创新。几千年来蒙古族乌日汀哆发展脉络和历程主要是以民间创作和口传心授、潜移默化的形式传承下来的,将如何对其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发掘与传承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多年来经过学者不懈的努力目前乌日汀哆演唱技法,艺术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现已建构起了从演唱教学到学术研究有机的学术链。教材《长调演唱教学曲目》,专着《蒙古族长调民歌及其演唱》、专着《蒙古族长调民歌概论》、《蒙古族经典民歌赏析》等研究成果,已经正式出版并纳入到了课堂教学之中。在内蒙古地区有多所高校以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办学特色,在注重音乐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点与民族特色,尤其在蒙古民族音乐教育主要学科乌日汀哆的教学上,加大投入和培养力度,注重学生专业修养和实际能力的训练。大力培养传承民族文化人才,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改变乌日汀哆以往口头传承的历史,顺应当前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国际趋势而设定的目标。通过借鉴内蒙古地区高校中乌日汀哆专业的成功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区域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引入乌日汀哆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乌日汀哆的传承与发展仅局限在内蒙古地区是远远不够的,应从内蒙古相关区域开始把范围逐步扩大,这样才能有效地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

李坤[6](2011)在《阿拉腾奥勒《第一交响曲》创作技法及风格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交响乐传入中国,是20世纪早期的事情,经过几代作曲家的尝试与探索,一批经典的民族交响乐作品问世了,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示出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成为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作曲家阿拉腾奥勒针对蒙古族风格交响乐的思考与创作,为蒙古族交响乐创作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作为一名蒙古族作曲家,他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内蒙古这块广袤而神奇的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他将西洋作曲技法与民族风格相结合,通过旋律、和声、对位、配器、音色等技术手段,将交响乐思维融入蒙古族风格的旋律音调中,为蒙古族风格交响乐的创作作出了成功的探索。本文以阿拉腾奥勒《第一交响曲》为研究对象,试图对作品的主题特征调式布局、和声运用、曲式结构、配器思维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作曲家在该作品中的创作技法及风格特征做出全面论述。

宋生贵[7](2004)在《丰硕的学理之果——评李世相新着《蒙古族长调民歌概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丰硕的学理之果——评李世相新着《蒙古族长调民歌概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丰硕的学理之果——评李世相新着《蒙古族长调民歌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1)李世相声乐作品艺术特点及演唱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作曲家李世相及声乐作品概述
    1.1 李世相艺术简介
    1.2 声乐作品概述
二、民族声乐风格作品诠释
    2.1 民族唱法在《奶茶情》中的体现
    2.2 民族唱法在《草原迎来昭君女》中的体现
    2.3 歌曲《我的清水河》地方性风格演唱诠释
    2.4 歌曲《杨柳枝词》的古曲风格演唱诠释
三、草原风格声乐作品的美声表达
    3.1 歌曲《我的草原风》中美声唱法的运用
    3.2 咏叹调《鸿雁不能折翅膀》中的戏剧性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鄂尔多斯民歌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前人研究成果及资料来源
        2.1 研究成果综述
        2.2 田野工作及资料运用
    3. 研究理论与方法
        3.1 相关理论
        3.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鄂尔多斯民歌产生的地域环境与文化背景
    1.1 地域特征
        1.1.1 “河套”地貌
        1.1.2 民族交融的“金三角”
    1.2 文化背景
        1.2.1 匈奴文化
        1.2.2 鲜卑文化
        1.2.3 突厥、党项与鄂尔多斯
        1.2.4 蒙古族与鄂尔多斯
        1.2.4.1 四大斡耳朵与鄂尔多斯人
        1.2.4.2 鄂尔多斯部的祖先
        1.2.4.3 鄂尔多斯部进驻"宝日陶亥"
    1.3 草原音乐"
        1.3.1 匈奴民歌
        1.3.1.1 匈奴“呼麦”、胡笳艺术
        1.3.1.2 匈奴“呼麦”歌者——车子
        1.3.1.3 《胡笳十八拍》
        1.3.1.4 鼓吹乐
        1.3.2 鲜卑民歌
        1.3.3 敕勒牧歌
        1.3.4 蒙古族民歌
        1.3.4.1 蒙古族音乐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1.3.4.2 蒙古族音乐的发展
        1.3.4.3 蒙古族鄂尔多斯民歌音乐风格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鄂尔多斯民歌的崇拜原型及人文特质
    2.1 鄂尔多斯民歌的生命意识与自然崇拜
        2.1.1 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生活意识
        2.1.2 自然崇拜观:“天、地、人”共生理念
        2.1.3 鄂尔多斯民歌: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
    2.2 “长生天”崇拜
        2.2.1 “长生天”崇拜与萨满教
        2.2.2 鄂尔多斯民歌与藏传佛教
    2.3 圣主崇拜
        2.3.1 永不熄灭的神灯:达尔扈特蒙古部落与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
        2.3.2 成吉思汗陵祭祀仪式音乐
        2.3.3 鄂尔多斯颂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鄂尔多斯民歌的审美形态
    3.1 宫廷音乐-祭祀音乐-民俗音乐:鄂尔多斯音乐美学的基本领域
        3.1.1 宫廷音乐
        3.1.1.1 元代宫廷歌舞遗存
        3.1.1.2 “古如·道”的宫廷遗风
        3.1.2 祭祀音乐
        3.1.2.1 成吉思汗陵祭祀歌曲——十二首天歌
        3.1.2.2 十二首天歌的音乐形态
        3.1.3 民俗音乐
    3.2 民歌——鄂尔多斯蒙古族乐感精神的"百科全书"
        3.2.1 游牧生活与审美意识的形成
        3.2.2 民歌与伦理道德塑造及人格培养
        3.2.3 追求“真、善、美”,感悟生命意义——《六十个美好》为例
    3.3 鄂尔多斯民歌的内容表达及其审美类型
        3.3.1 民歌——鄂尔多斯人民生活的壮丽画卷
        3.3.2 鄂尔多斯民歌的审美类型
        3.3.2.1 优美清丽型
        3.3.2.2 热情豪放型
        3.3.2.3 深沉内敛型
        3.3.2.4 慷慨激越型
        3.3.2.5 欢快活泼型
        3.3.2.6 诙谐幽默型
        3.3.2.7 庄严肃穆型
    3.4 社会变迁——民歌转型——审美延展
        3.4.1 内容上的变化
        3.4.1.1 草原游牧——定居农耕
        3.4.1.2 外族入侵——爱国保家
        3.4.1.3 反抗压迫——向往革命
        3.4.2 形式上的延展
        3.4.2.1 漫翰调
        3.4.2.2 二人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尔多斯民歌音乐本体的审美分析
    4.1 调式基础与调性思维
        4.1.1 调式基础
        4.1.2 调性思维
    4.2 旋法特征及结构特点
        4.2.1 旋法特征
        4.2.2 结构特点
    4.3 歌词结构与修辞手法
        4.3.1 词体结构
        4.3.2 韵律特征
        4.3.3 修辞手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民歌的文化解读
    5.1 宴歌(奈日·道)与“族群和谐”观
        5.1.1 宴会“奈日”在蒙古族社会生活的意义
        5.1.1.1 宫廷宴会
        5.1.1.2 民俗仪式宴会
        5.1.1.3 日常宴会
        5.1.2 宴歌的审美特征
        5.1.2.1 “奈日”仪式:“|开宴三首歌”的审美意义
        5.1.2.2 歌手、乐手与听众的互动
        5.1.3 “奈日”活动与民歌的传播与普及
        5.1.3.1 歌手-崇高的称号
        5.1.3.2 民歌传承的基本渠道: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民俗传承
        5.1.3.3 歌手与民众:“群体——个体——族群”的互动与转化
    5.2 赞歌、颂歌与英雄崇拜观
        5.2.1 草原文化中的英雄情结
        5.2.2 英雄赞歌中的刚健之美
        5.2.3 古代武士思乡曲中的悲怆之美
    5.3 鄂尔多斯民歌与尊母文化
        5.3.1 蒙古族女性在游牧生活中的崇高地位
        5.3.2 思乡情结与尊母情结的完美统一
        5.3.3 养育——教诲——反哺
    5.4 鄂尔多斯民歌与骏马文化
        5.4.1 民歌中的骏马形象:标题化与符号化
        5.4.2 《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叛逆与回归
        5.4.3 《乌仁唐奈》:牧人与骏马——结成命运共同体
    5.5 鄂尔多斯民歌与爱情文化
        5.5.1 歌唱美好爱情,追求婚姻自由
        5.5.2 反抗买办婚姻,控诉封建礼教
        5.5.3 勇于承受失恋,积极面对人生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浅析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美学特征和艺术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自然之美
二、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技巧之美
三、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情感之美
四、结语

(4)新时期以来内蒙古音乐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新时期以来内蒙古音乐艺术理论与批评发展概况
    1.1 回顾与反思(1978年至1980年代末)
    1.2 经验性的总结与研究(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末)
    1.3 多视角的研究与批评(19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
二、新时期以来内蒙古音乐艺术理论与批评的总体特征
    2.1 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
        2.1.1 音乐社会学研究
        2.1.2 民族音乐学研究
        2.1.3 音乐形态学研究
        2.1.4 音乐美学研究
    2.2 民族性与地域性的显现
        2.2.1 体现北方民族精神
        2.2.2 彰显草原地域特性
    2.3 与音乐创作和实践存在的差异
        2.3.1 音乐理论研究成果呈现不平衡现象
        2.3.2 音乐理论研究队伍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
三、关于内蒙古音乐艺术理论与批评发展取向的思考
    3.1 自觉推动音乐艺术理论研究
    3.2 加强对音乐本体的系统性研究
    3.3 扩大音乐理论与批评研究队伍建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乌日汀哆”引入声乐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以相关区域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乌日汀哆的历史渊源
    (二) “乌日汀哆”的发展历程
    (三) “乌日汀哆”的主要特征
        1. “乌日汀哆”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
        2. “乌日汀哆”丰富多样的演唱技巧
    (四) 乌日汀哆的相关研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一、 “乌日汀哆”在内蒙古地区的现代传承
    (一) “乌日汀哆”与现代内蒙古文化的融合
        1. 社会进步拓展了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音乐的传播空间与受众
        2. 时代发展给内蒙古地区“乌日汀哆”注入了新的内容
    (二) “乌日汀哆”在内蒙古地区的传承
        1. 传承人现状
        2. 专业院校传承人代表
二、 乌日汀哆在相关区域传承的可行性
    (一) 蒙古族在相关区域的生态分布及音乐文化传承现状
        1. 自然因素对乌日汀哆发展的影响
        2. 社会因素对乌日汀哆发展的影响
    (二) 乌日汀哆专业在内蒙古艺术院校的教学现状
        1. 教师队伍来源多样化,教学形式多样化
        2. 继承和传播相结合
        3. 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认识乌日汀哆的传承和保护
        4. 重视思想教育
    (三)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乌日汀哆专业对民族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
        1. 调整乌日汀哆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 乌日汀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
        3. 教学资源的改革
        4. 乌日汀哆引入相关区域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有效策略
三、 对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一) 教育与民族文化
    (二) 民族高等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三) 社会、学校、家庭多种传承途径的有机整合
        1. 学校教育的重任
        2. 社会传承与家庭传承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阿拉腾奥勒《第一交响曲》创作技法及风格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课题研究背景
    (二) 课题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三) 课题研究的意义
        1、作曲家的创作及影响
        2、创作理念与技法研究
        3、相关作品参考文献缺少
一 作曲家阿拉腾奥勒的艺术生涯
    1.1 作曲家艺术简介综述
    1.2 作曲家器乐作品综述
    1.3 作曲家创作影响综述
二 《第一交响曲》主题旋法特征分析
    2.1 《第一交响曲》创作概述
    2.2 主题材料来源及特征分析
    2.3 引子主题思维及影响分析
    2.4 主题材料中蒙古族旋法特征分析
三 调式和声与配器手法分析
    3.1 民族化的调式和声
    3.2 民族化的配器思维
四 曲式结构中的三部性思维
    4.1 第一乐章倒装再现的奏鸣曲式
    4.2 第二乐章减缩再现的三部曲式
    4.3 第三乐章插部相连的回旋曲式
五 《第一交响曲》创作的风格特征
    5.1 民族性——作品创作素材中的草原文化与民族特征
    5.2 审美性——作品结构布局中的拱形回归、求同存异
    5.3 文化性——作品创作风格中的刚柔相济、豪放含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作品
致谢

四、丰硕的学理之果——评李世相新着《蒙古族长调民歌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李世相声乐作品艺术特点及演唱诠释[D]. 王蕾.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鄂尔多斯民歌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研究[D]. 史永清. 内蒙古大学, 2017(08)
  • [3]浅析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美学特征和艺术特色[J]. 包小兵. 芒种, 2013(09)
  • [4]新时期以来内蒙古音乐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D]. 李佳. 内蒙古大学, 2013(01)
  • [5]“乌日汀哆”引入声乐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以相关区域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为例[D]. 邹璐. 长春师范学院, 2012(10)
  • [6]阿拉腾奥勒《第一交响曲》创作技法及风格特征研究[D]. 李坤. 内蒙古大学, 2011(10)
  • [7]丰硕的学理之果——评李世相新着《蒙古族长调民歌概论》[J]. 宋生贵. 内蒙古艺术, 2004(02)

标签:;  ;  ;  ;  ;  

学术成果丰硕——评李士祥新书《蒙古长调民歌导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