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写作中的语言缺陷

论英语写作中的语言缺陷

一、论英语写作中的语言缺憾(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伟[1](2021)在《试析混合式教学中大学英语写作同伴互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支持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关键手段,经过多年实践研究取得了优异成效。同伴互评是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方式,以他人辅助修正的方式弥补学生自身认知的不足。经以学校2018级学生为对象展开的实证分析结果如下:基于iWrite2.0的混合模式英语写作教学、基于iWrite2.0的混合式生生互评模式均能显着提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对比两种模式前测与后测结果可知,在议论文、应用文、记叙文三种体裁写作测试中,基于iWrite2.0的混合式辅以小组合作生生互评模式改善写作学习效果的能力更为突出。

易思再[2](2021)在《词块教学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艳玲[3](2021)在《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写作作为英语学习技能的重要输出手段之一,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与广大教育研究领域专家们的关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学生要做到“能够分析不同语篇类型的结构特征和语言特点,并且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陈述事件、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和态度。”英语写作技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更够突出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鉴于目前我国高中生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当前现存的问题并且进一步提高了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最终达到学生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成为广大教育界的学者与专家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本研究以富锦一中高一11班和12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高一12班为实验班,高一11班为对照班。通过了为期四个月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高中生英语写作现状如何?2.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哪些方面写作能力?3.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为解决以上研究问题,笔者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访谈法,对实习学校的学生与教师分别进行访谈,以了解高中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问卷调查法,针对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与态度、写作能力与写作问题和现阶段写作教学效果三方面在实验前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验法用以探究将思维导图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目的是提高学生写作过程中影响学生写作水平发挥的几个方面,最终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访谈与调查问卷结果总结出了现阶段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写作兴趣不足,缺乏自信,写作各方面能力欠佳,写作成绩较差。2.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写作能力。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实验班英语写作前测成绩为11.22分,后测成绩为14.60分,较实验前提高了2.62分,学生写作成绩明显提高,尤其在写作内容,句式衔接与篇章结构方面提升较明显。3.思维导图与英语写作教学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实验数据表明,实验后实验班低分档人数降低了20%,高分档人数提高了16%,实验班各分档学生成绩进步明显,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基于研究,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同时,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探究与完善。

佘佼屿[4](2020)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探究》文中提出艺术类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不足以及艺术类学生思辨能力的缺失,使得高职英语写作难以突破。本文从思辨能力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出发,探讨了艺术类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提升的路径。

姜海红[5](2019)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支架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写作是一种借由丰富的语言输出作为形式的思维过程,学生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内化并二度创造所习得的语言。英语写作是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学习者运用英语这门语言进行思想的表达和传递,体现出他们掌握及驾驭英语的程度,也是目前高考试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高中英语教学实施中,学生的薄弱部分之一便是写作,一些问题也在写作教学中由来已久,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高中写作教学的行动研究也比较有限。基于此现状,本论文以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将支架构建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课堂进行整合,借助支架理论的指导,摸索支架策略在写作课堂中的合理运用和支架构建步骤的实施。教师通过构建多种支架,帮助学生在写作课堂中提升写作动机和写作能力。本文的关注点是如何在写作教学课堂上构建写作支架,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的探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论文在启东市L中学进行三轮行动研究,拟解决下面两个问题:(1)支架的构建是否可以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2)促进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的支架策略有哪些?本论文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来研究支架理论教学对于英语写作的效果,研究时间为4个月。第一轮行动研究中提出初步干预策略并进行实施,根据实施结果进行反思与小结。第二轮和第三轮行动研究分别在前两轮研究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干预策略,进行实施并得出最后的研究结论。实施过程中,通过研究初的前测和研究末的后测、三次问卷调查以及三次访谈结果,最终得出下面的两个结论:第一,支架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方法可以唤起学生内在的写作动机;第二,支架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研究结束后,针对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相对有效的教学支架构建策略和步骤,笔者从课堂初、课堂中和课堂后这几个角度实施具体的操作方案:一是尊重学生差异,合理构建合作学习小组,二是确定有效合理的教学目标,提供清晰的指导,三是关注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和情感体验,构建合适的写作情境,四是分解写作任务,使学生始终处于任务之中,五是小组合作与独立探索相结合,六是建立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反馈的有效进行。总之,通过支架构建的方式指导高中英语写作,学生会经历这几个阶段:知晓写作,剖析写作并克服写作难点,由此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写作中的迷茫和困顿,唤起学生内在的写作动机,并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通过本次行动研究,笔者的初心是希望给英语写作注入一丝灵感,尤其是面临高考的写作教学,但是由于笔者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还是显而易见的,对支架理论和高中英语写作课堂的结合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究。

黄佳乐[6](2018)在《初中生英语写作词汇错误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写作是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是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具体体现,同时也能很好的检验教师的教学情况。实践表明,当前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不高,错误繁多,其中“词汇错误”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如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识别“词汇错误”类型,探究其原因并采取措施减少“词汇错误”,是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献表明,国内学者对英语写作词汇错误的研究多以大学生和高中生为研究对象,而以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则较少。同时,国内学者针对初中写作词汇错误的研究往往从各种词类入手,较少对于初中英语写作中的具体词汇错误类型就行深入分析。因此,本文以错误分析理论、对比分析理论和语言迁移理论为理论基础,尝试研究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一些常见的词汇错误,探究其原因,从而提高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效率和写作水平。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福建省漳州市某中学初三年两个班级学生共109人和34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以下两个问题:1.初中生英语写作中主要有哪些词汇错误类型?2.造成词汇错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基于对文本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的统计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生写作中常见的错误类型有词汇形式错误、选词错误和其他错误。词汇形式错误常见的有词汇拼写错误、动词形式错误、名词形式错误等;选词错误常见的有词类错误,词汇选择不当等;此外还存在中式英语以及词序、关联词等其他错误。2.造成词汇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词汇记忆策略、母语的负迁移以及教师的词汇教学策略引起的。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笔者从音形义词汇教学、在情景中教学词汇教学、增加词汇教学的趣味性、丰富教师的词汇教学策略等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

陈桂铭[7](2018)在《“读写结合”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是英语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整个英语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写作作为英语教学中强调的一个核心技能,由于受种种原因制约,比如认识不到位、教学方式简单等,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针对目前初中生英语写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的外语教学理论及研究成果,本研究实证考查“读写结合”教学是否适合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目的是集思广益、促进创新,激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活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的写作水平由低到高、稳中递进,使之成为推动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本研究主要解答三个方面的问题:1、“读写结合”教学能否充实初中生英语写作的内容?如果能,具体充实在哪些方面?2、“读写结合”教学能否激发初中生英语写作的兴趣?如果能,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3、“读写结合”教学能否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的成绩/能力?如果能,提高的具体程度如何?为了探究上述问题,本研究以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三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共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外一个班为控制班,实验班采用了“读写结合”进行写作教学,而控制班则按照传统的模式,即将英语阅读和写作分开教学。在实验中通过教学测试、课堂/过程观察和访谈等方法来研究“读写结合”教学对初中生英语写作有什么影响。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明显,而控制班学生取得的进步并不那么显着。实验结果从某些方面证明“读写结合”教学能够有效充实学生的写作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本研究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不应为读而读、为写而写,教师应将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为写作铺垫,切实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

宋晓玲[8](2018)在《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培养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板块,也是难点之一。作为语言输出的一种形式,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语言学习水平,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各省高考必考题型。而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着重输入,轻输出,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尤其在农村中学较为明显。以往研究表明,学习者写作水平的高低与其是否采用了有效的学习策略存在密切关系。而在众多的学习策略中,元认知策略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写作者的写作自觉,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通过有意识地管理自身的认知过程提高写作水平,获得长远的语言发展。因此,为促进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本研究尝试探讨在高中实行元认知策略指导写作教学的可行性。本研究一方面对现有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评析,另一方面借助一线教师的身份开展实证方面的探索。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英语教学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写作教学策略,指出常用写作教学策略的不足以及运用元认知策略的必要性。然后梳理了元认知理论,尤其是元认知策略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在实证方面,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当前高中生英语写作过程中运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如何?2)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对高中英语写作中哪些方面有效?3)如何建构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选取本市一所高中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法、写作前后测、有声思维法、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问卷发现,尽管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元认知策略水平发展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不高。为进一步证实元认知策略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培养高中生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元认知策略,本研究运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方式,开展了为期8周的以写作元认知策略培训为框架的写作教学实验。写作实验从培养学生了解写作策略、元认知策略入手,指导学生制定写作目标和写作计划,监控写作过程,把握语篇衔接与连贯,并结合多种评价方式,科学提高写作成效。写作实验前后对实验班进行了两次元认知问卷调查,实验过程中选取写作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声思维记录和访谈,深入了解学生的写作心理过程。经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1)当前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频率偏低,元认知意识亟待加强;2)元认知策略的运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过程的计划性和运用学习策略的意识,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和语篇能力得到一定提升;3)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可概括为:培养元认知意识→协助制定写作计划→提供写作知识及技能支架→指导监控和调节写作过程→鼓励多种评价方式结合→长期渗透元认知策略。由于本研究写作实验开展的时间较短,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表明开展写作元认知策略教学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持久努力。

詹志勇[9](2018)在《文学阅读对缓解高中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的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英语阅读和写作在普高教学中是一对相互融合的、在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但囿于目前功利性的教学现状,英语阅读的材料多缺乏文学作品的赏析,而本应和英语阅读相结合的英语写作也被孤立出来,且写出的文章大都带有浓浓的中式英语之风。这与我国课改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规程中要求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阅读一般的外文原着二律悖反。因此,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将文学阅读引入高中英语课堂,以读促写,将文学带入英语教学,同时以此促进学生改进在写作时所出现的词汇、句法、语篇上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促进学生英语写作程度的提升。本文旨在探究文学阅读对缓解高中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的有效性研究,以文学阅读对缓解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影响有效为前提,以负迁移中的词汇、句法、语篇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对实验班进行读写结合文学阅读教学。结果显示:在实验班进行长达一个学期的读写结合教学的文学阅读实验和对照班实施常规英语教学之后,在英语写作中,实验班学生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项目上的受到迁移负面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有了减少。

李玉[10](2018)在《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比较研究:语类与元话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书评是对新出版学术着作的介绍和评价,主要发挥信息性和评价性功能,是各个学科话语社团的成员了解所在研究领域发展前沿的重要手段,为知识构建和学术交流提供平台。但它在学界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被视为学术文献的“二等公民”,这在学术语类系统中留下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学术书评写作视为社交活动和基于期待的实践,具有对话性和互动性。书评作者需要妥善处理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他们需要将自身投射到书评语篇中,依据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经验对目标读者的认知水平、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需求等方面进行预测,并通过对修辞手段的策略运用构建和维护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说服读者接受其论断的交际目标;另一方面,他们需要恰当处理与学术话语社团中其他成员的关系,通过文本间性与同行协商,将自己所做论断置于整个学科领域中,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基于对学术书评的这种认识,本研究以调整过的Motta-Roth(1995)的书评语步结构模式和Hyland(2005a)的元话语分类模式为分析框架,对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语篇的语类结构以及元话语资源的各个项目在各个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并分别从思维视角、文化视角和语用视角对分析结果进行多维解读。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1)在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规约中,英语国家的写作者如何在国际语境下处理学术书评的修辞框架并使用元话语资源?(2)在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规约中,中国的写作者如何在国内语境下处理学术书评的修辞框架并使用元话语资源?(3)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应用语言学学术书评的修辞框架结构和元话语资源的分布有何异同?(4)如何对同一学科社团、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这些异同进行多维度解读?为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我们从国际和国内权威的学术期刊中选取100篇应用语言学学术书评语篇(50篇为英语语境下撰写的发表在国际期刊的书评,50篇为汉语语境下撰写的发表在国内期刊的书评),对语料中的语步、步骤和元话语项目进行人工的和基于功能的识别与标注,并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的研究方法,呈现英汉语书评语篇的“语步-步骤”结构和元话语项目的分布特点,并统计分析语步和步骤在英汉书评语篇中的出现频率以及元话语项目在不同语步和步骤中的使用频率。英汉语书评语篇在语类结构和元话语资源的使用方面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两者的共性为:(1)书评语篇修辞结构的构建方面:英汉学术书评语篇都以语步1开始,其中以步骤4开头的语篇均占较大比例;语步结构都涉及语步的逆序、循环、套嵌等现象;语篇的发展趋势均为“整体”(语步1)-“局部”(语步2和语步3)-“整体”(语步4);对英汉语书评中各个步骤出现频率的统计发现,步骤1、步骤4、步骤5、步骤7、步骤8、步骤10和步骤12为英汉语书评的必选步骤,步骤11为英汉书评的可选步骤。(2)元话语项目在书评语步和步骤中的分布方面:英汉学术书评中都使用了丰富的元话语资源;引导式元话语的使用均多于互动式元话语;消息来源标记语均是引导式元话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元话语类别,态度标记语均是互动式元话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元话语类别;元话语项目多集中在语步1的步骤4、语步2的步骤8、语步3的步骤10和语步4的步骤12;元话语项目都多集中在作为书评主体部分的语步2和语步3。两者的差异表现在:(1)书评语篇修辞结构的构建方面:对四个语步在英汉书评语篇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发现,英语书评中的四个语步均为必选语步,在汉语书评中,语步1、语步2为必选语步,语步3为常规语步,语步4为可选语步;对语步结构的呈现方式和语步在书评语篇中出现频次的统计表明,英语书评的语步结构比汉语书评的语步结构复杂,英语作者在书评结构的构建中更具灵活性;英汉书评语篇在必选步骤和可选步骤的选项方面也存在差异,步骤3和步骤6在英语书评中为可选步骤,在汉语书评中为必选步骤,步骤2和步骤9在汉语书评中为可选步骤,在英语书评中则为必选步骤;步骤3在英汉语书评语篇中的使用也表现出较大差异,它在实施介绍作者信息的修辞功能时,所评着作作者的所属单位这项信息在汉语书评语篇中出现较多,英语书评语篇则较少涉及。(2)元话语项目在书评语步和步骤中的分布方面:总体说来,根据标准化处理过的使用频数,英汉语书评具有不同的修辞倾向,英语书评使用的元话语资源远远多于汉语书评,每一种元话语类别在英语书评中的使用也都多于汉语书评;在自我提及语的使用方面,英语作者多使用单数第一人称代词“I”,用于凸显作者的论断和对学科社团所做的贡献。而汉语作者即使在单一作者的情况下也倾向于使用排他性的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强调对集体的融入。英汉语书评语篇在语类结构和元话语资源使用方面的相似之处表明,学术写作是一项基于话语社团的行为,同属于应用语言学学术书评语类话语社团的英汉语作者在书评语篇的撰写中遵循了相同的学科规约和语类规约,通过对书评语篇中人际关系的考察恰当地呈现修辞结构,并运用元话语手段在“语步-步骤”结构中实现交际意图,反映了英汉作者作为书评语类内部成员的身份,他们以这种群体内身份构建与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表明,思维模式、文化、语用等因素在语类强加的规约外也会对学术书评写作带来影响,来自英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以及处在国际、国内不同发表语境的书评作者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对潜在的读者需求产生不同预期、对交际目标产生不同期待、对自身与学术话语社团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同定位,并通过对语类结构和元话语资源的策略运用构建不同的人际关系,实现特定交际功能。本研究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理论方面,本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为Motta-Roth(1995)书评语类理论的普适性提供了证据;研究对元话语项目在书评这个学界较少关注的语类中使用情况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元话语分类模式的应用范围,加深了人们对学术书评特征的了解;标识特定交际意图的元话语资源与实施特定交际功能的“语步-步骤”的结合,能更全面深入地展现学术书评语篇的互动性和策略性,为其他语篇类型的研究提供借鉴;对研究结果从中西方的思维模式、文化和语用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将语类结构理论和元话语理论置于跨文化和多学科的语境下考察,为它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多维视角。在实践方面,本研究有助于培养学术写作新手的语类能力,掌握特定话语社团的语类规约;有助于培养学术写作新手的元话语意识,帮助他们发展读者意识、掌握与读者建立关系的恰当手段、获取表达与协商态度的资源,并最终参与到特定社团的对话中;有助于培养学术写作新手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其发展更具批判性和更有效的学术阅读和写作能力;在英语已成为世界“学术通用语”的语境下,本研究有助于学术写作新手了解国际学术领域的写作规约,迎合新的文化语境期待,有利于提升学术观点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达到传播学术思想、进行学术交流的目的。

二、论英语写作中的语言缺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英语写作中的语言缺憾(论文提纲范文)

(1)试析混合式教学中大学英语写作同伴互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现状
    (一)混合式教学
    (二)计算机辅助
三、混合式教学中小组合作生生互评实验研究
    (一)实验设计与实践
    (二)学习效果分析——写作水平的变化
        1.写作水平的前测
        2.写作水平的后测
四、学习效果分析——三种文体写作水平的变化
    (一)议论文。
    (二)应用文。
    (三)记叙文。
五、结果讨论
    (一)学习交流
    (二)团体合作
    (三)不同文体互评效果
    (四)其他

(3)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关于学习英语书面语和写作技巧的相关要求
        (二)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概念的界定
        (一)思维导图
        (三)写作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一)思维导图在国外的相关研究
        (二)思维导图在国内的相关研究
    三、思维导图应用到英语教学中的国内外研究
        (一)思维导图应用到英语教学中的国外研究
        (二)思维导图应用到英语教学中的国内研究
    四、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国外研究现状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国内研究现状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脑科学理论
        (一)脑科学理论
        (二)脑科学理论与思维导图
    二、有效教学理论
        (一)有效教学理论
        (二)有效教学理论与思维导图
    三、建构主义理论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思维导图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一)调查问卷
        (二)测试卷
        (三)SPSS 22.0
    四、研究方法
        (一)访谈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实验法
    五、研究步骤
        (一)实验前准备阶段
        (二)课堂教学设计
        (三)教学案例分析
        (四)实验后阶段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一、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实验前后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二)实验前后问卷样本数据对比分析
    三、写作前后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实验前后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二)实验前后测各档人数对比分析
        (三)各项写作能力分析
第六章 讨论与结语
    一、主要发现
    二、局限与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新课标对语言技能的要求
    附录二 实验前问卷调查
    附录三 实验后问卷调查
    附录四 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附录五 实验前测写作(书面表达)题目及要求
    附录六 实验后测写作(书面表达)题目及要求
    附录七 新外研版第一册Unit1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附录八 实验前后调查问卷各个问题分析
    附录九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测成绩汇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思辨能力
3 艺术类高职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
4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5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策略
6 结语

(5)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支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有关英语写作教学内涵的研究综述
    2.2 国内外有关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的研究综述
    2.3 国内外基于支架理论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综述
3 理论基础
    3.1 中介论
    3.2 内化论
    3.3 支架理论
4 行动研究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与工具
    4.4 研究现状分析
    4.5 初步干预策略
    4.6 研究过程
        4.6.1 总体行动方案的制定
        4.6.2 研究实施
        4.6.2.1 第一轮行动研究
        4.6.2.2 第二轮行动研究
        4.6.2.3 第三轮行动研究
    4.7 研究分析与结论
        4.7.1 数据收集
        4.7.2 两次英语写作测试结果分析
        4.7.3 调查问卷结果
        4.7.4 访谈结果
        4.7.5 研究结论
5 教学建议
    5.1 尊重学生差异,合理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5.2 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提供清晰的指导
    5.3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背景知识,构建适切的写作情境
    5.4 分解写作任务,使学生始终处于任务之内
    5.5 小组合作与独立探索相结合
    5.6 建立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反馈的有效进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英语作文评分标准(总分25分)
附录 B 前测作文
附录 C 前测成绩
附录 D 后测作文
附录 E 后测成绩
附录 F 行动研究中的写作主题
附录 G 学生对支架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的反馈调查问卷
附录 H 访谈内容
致谢

(6)初中生英语写作词汇错误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错误的界定
        二、词汇错误的分类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对比分析理论
        二、错误分析理论
        三、语言迁移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错误分析理论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国内外关于词汇错误分析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工具和方法
    第四节 研究过程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常见的写作词汇错误
    第二节 初三英语写作词汇错误的实例分析
    第三节 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教学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
    第四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读写结合”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
        2.1.1 认知语言学理论
        2.1.2 外语习得理论
        2.1.3 联结主义理论
        2.1.4 建构主义理论
    2.2 “读写结合”的相关研究
        2.2.1 国内相关研究
        2.2.2 国外相关研究
    2.3 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过程
        3.4.1 教学实验
        3.4.2 教学测试(后测)
        3.4.3 访谈
        3.4.4 课堂/过程观察
    3.5 数据收集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读写结合”教学对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成绩/能力的影响
    4.2 “读写结合”教学对充实初中生英语写作内容的影响
    4.3 “读写结合”教学对激发初中生英语写作兴趣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研究发现
    5.2 教学启示
    5.3 研究不足及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附录二: 江苏省南通市2017年中考英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
    附录三: 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附录四: 实验班3个同学平时训练的作文以及前后测的作文
致谢

(8)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3 本论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英语写作教学
        2.1.1 写作教学问题分析
        2.1.2 国外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及现状
        2.1.3 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现状
    2.2 元认知与元认知策略
        2.2.1 国外元认知理论的提出和研究成果
        2.2.2 国内元认知理论的研究现状与不足
    2.3 英语写作教学与元认知策略
        2.3.1 元认知策略英语写作国外研究现状
        2.3.2 元认知策略英语写作国内研究现状
    2.4 小结
第3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过程
    3.1 研究问题与对象
    3.2 研究工具与方法
    3.3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3.4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写作教学实验
        3.4.1 高中生写作元认知策略现状调查
        3.4.2 元认知策略写作教学实验的基本思路
        3.4.3 元认知策略写作教学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4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4.1 当前高中生英语写作过程中元认知策略运用现状
    4.2 元认知策略对高中英语写作的有效性分析
        4.2.1 前后测问卷及结果
        4.2.2 写作前后测成绩及分析
        4.2.3 有声思维记录分析
    4.3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4.4 讨论
第5章 结论
    5.1 研究发现
    5.2 教学启示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5.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江苏高考英语科书面表达评分标准
    附录B 前、后测写作试题
    附录C 实验班前、后测问卷原始数据
    附录D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成绩
    附录E 高中英语写作问卷调查表
    附录F 实验班部分学生有声思维记录
    附录G 实验班部分学生访谈摘要
作者在读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9)文学阅读对缓解高中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创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母语负迁移和写作的相关性研究
    第二节 阅读和写作的相关性研究
第三章 实验设计
    一、实验类型
    二、实验假设
    三、实验对象
    四、实验变量操作
    五、测试工具
    六、实验步骤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实验结果
    第二节 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附录1: 调查问卷1
附录2: 调查问卷2
附录3: 前测试题
附录4: 后测试题
附录5: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10)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比较研究:语类与元话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元话语研究
        2.1.1 元话语的定义
        2.1.2 元话语的分类模式
        2.1.3 元话语的研究视角
        2.1.4 国内外元话语研究现状
        2.1.5 小结
    2.2 语类研究
        2.2.1 语类概念的发展
        2.2.2 语类的定义
        2.2.3 语类与话语社团
        2.2.4 语类研究的流派
        2.2.5 小结
    2.3 学术书评研究
        2.3.1 书评研究的历史
        2.3.2 学术书评的特征和功能
        2.3.3 国内外学术书评研究现状
        2.3.4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3.1 Motta-Roth(1995)的书评语步分析结构
    3.2 Hyland(2005a)的元话语分析框架
        3.2.1 引导式元话语
        3.2.2 互动式元话语
    3.3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3.3.1 本研究的书评语类结构分析框架
        3.3.2 本研究的元话语分析框架
    3.4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3.4.1 语料收集的原则
        3.4.2 语料描述
        3.4.3 分析程序
        3.4.4 研究方法
第四章 英汉学术书评的语类研究
    4.1 英汉学术书评中的语步分析
        4.1.1 语步的总体分布
        4.1.2 语步的循环与套嵌
    4.2 英汉学术书评中的步骤分析
        4.2.1 英汉学术书评中步骤的总体分布
        4.2.2 英汉学术书评中步骤的具体分析
        4.2.3 步骤的套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汉学术书评的元话语比较研究
    5.1 元话语资源在英汉书评语篇中的总体使用情况以及在语步中的分布情况
        5.1.1 元话语资源在英汉书评语篇中的总体使用情况
        5.1.2 元话语资源在英汉书评语篇语步中的分布情况
    5.2 引导式元话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2.1 逻辑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2.2 框架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2.3 消息来源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2.4 注解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 互动式元话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1 模糊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2 增强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3 态度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4 交际主体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的多维度解读
    6.1 对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解读的思维模式视角
        6.1.1 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
        6.1.2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6.1.3 归纳法和演绎法
    6.2 对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解读的文化视角
        6.2.1 大文化
        6.2.2 小文化
    6.3 对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解读的语用视角
        6.3.1 礼貌策略
        6.3.2 合作原则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2.1 理论启示
        7.2.2 实践启示
    7.3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论英语写作中的语言缺憾(论文参考文献)

  • [1]试析混合式教学中大学英语写作同伴互评实验研究[J]. 王成伟.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1(04)
  • [2]词块教学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D]. 易思再. 湖南理工学院, 2021
  • [3]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艳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探究[J]. 佘佼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12)
  • [5]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支架构建研究[D]. 姜海红. 宁波大学, 2019(06)
  • [6]初中生英语写作词汇错误分析研究[D]. 黄佳乐. 闽南师范大学, 2018(02)
  • [7]“读写结合”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桂铭. 苏州大学, 2018(04)
  • [8]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研究[D]. 宋晓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9]文学阅读对缓解高中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的有效性研究[D]. 詹志勇.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10]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比较研究:语类与元话语[D]. 李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标签:;  ;  ;  ;  ;  

论英语写作中的语言缺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