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工造林效益评价——以罗霄山桂东县为例

南方人工造林效益评价——以罗霄山桂东县为例

一、南方人工造林的效益评价——以罗霄山区桂东县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龙维,贺勇[1](2019)在《湖南省森林经营区划布局与经营策略》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从森林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角度对湖南省森林经营进行了区划布局,将全省划分为湘中丘陵低山水土保持与木本粮油林经营亚区;环洞庭湖平原丘陵水土保持与农田林网防护林经营亚区;武陵—雪峰山地水土保持与大径材林经营亚区;南岭山地水源涵养与用材林经营亚区;罗霄-幕阜山地水土保持与用材林经营亚区等5个森林经营亚区。根据各亚区不同的区位、类型和经营状况,提出符合各亚区实际情况的经营措施。

杨晓军[2](2018)在《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功能区建设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地方政府作为生态功能区建设的重要责任主体,科学化构建、差异化设置生态功能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效避免传统追求GDP为主导的单一政绩考核弊端,有效转变传统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激发地方政府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差异化绩效考核模式是推进生态功能区转变发展方式、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新模式新创举,是推进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本文借鉴政府绩效评价的最新成果,结合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实际难题和现有政府绩效考核困境,提出并建构全新的差异化政府绩效考评理论体系,以推进新时代政府绩效考评理论与实践发展,助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梦的实现。主要从理论梳理、问题剖析、经验比较、模式构建、绩效评估、政策建议等维度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等研究前沿及相关文献,提出并聚焦本文研究主题,阐释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内涵。在系统梳理生态系统理论、生态功能区理论、政府绩效理论等基础上,深入阐释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的基本内涵。所谓差异化绩效考评,就是根据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功能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要求和内在特点,实施与一般地区相区别、体现生态功能区特色的差异化政绩考评模式。通过生态功能区差异化考核,客观、公正、有区别地评价地方政府在生态功能区建设中的实际绩效和应有贡献,充分体现生态功能区政府的特殊政绩,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在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落实,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第二,全面剖析了当前我国主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以湖南省为样本,以实地考察、解剖麻雀为方法,研究现有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核中存在绩效考评理念滞后、考评机制阻滞、考评方法不够科学等系列问题。地方政府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偏颇、领导干部任期制的综合性影响、现行政绩考评模式的因循沿袭、压力型行政体制的固化与钳制等是制约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实施的深层原因。第三,深入比较了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主要经验及借鉴。比较研究了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生态功能区绩效考评经验,国内选择了长白山生态功能区等进行比较。国内外经验对推进生态功能区差异化考核的启示主要在于,应从完善考评体系,科学设置考评指标,推进生态分类考核,建立常态化机制,吸引公众参与,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入手。第四,构建了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本文区别传统政绩考评模式,提出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旨在克服以“GDP”为主导的传统政绩考核弊病,尝试性地构建体现生态功能区特点的差异化政绩考评体系。差异化政府绩效考评的核心在于明确差异化考评的价值取向,通过指标及指标权重差异化选择,引导政府绩效考评指挥棒向生态功能区建设任务的方向转变。在考评指标体系设置中,从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基本保障能力以及生态功能建设的投入成本、产出、投入产出效率、充分性等多方面进行展开,进而构建面向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第五,基于差异化考评视角对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评估进行实证研究。湖南作为我国中部的重要省份,生态资源丰富,有许多区域被列为生态功能区,也是洞庭湖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本文选取湖南攸县、茶陵县、邵阳县、新宁县等14个区县参与生态功能区的差异化考评样本,分别对应于七个非生态主体功能区与七个生态主体功能区,确定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指标及其权重,重点增加了生态发展指标,包括生态发展的投入、产出、效率、公平性以及生态发展的充分性等。第六,探索性地提出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对策选择。在考核理念转变层面,要以差异发展和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差异化考评模式的目的在于承认生态功能区与其他主体功能区的资源禀赋、服务功能、空间价值等方面的差异特征,避免大一统的传统管理模式,避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要深刻把握差异化考评与协同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差异化、和而不同的绩效考评理念。在指标设置层面,加快构建科学客观的差异化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数,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和价值原则,深刻理解差异化的本质内涵,通过指标及其权重设置引导生态功能区建设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在考评过程监督层面,应完善差异化的考评方式和机制,促进考评公开透明、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公众参与为力量,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为主要领域的差异化考评机制。在考核结果评估层面,要以公开透明和激励约束为保障,做到公平公正与奖罚分明相结合,突出绩效评估的权威性与激励作用。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传统追求GDP至上的政绩观进行革新,创造性地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以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为研究主旨,既区别于传统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又不脱离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范式,拓展了政府绩效考评的研究框架,对传统追求GDP至上的政绩观进行革新,创造性地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第二,提出建立适合地方发展的生态文明政绩观,尝试性提出构建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活动成败的关键。根据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评价对象的特征以及绩效评价的目标,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国内生态功能区建设考评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第三,合理确定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对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指标体系权重的差异化,是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核的重要特点。在整个系统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生态功能生态作用的差异以及发展程度的区别。确定合量的指标权重,是整个评价过程的核心,也是难点所在。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最大限度提高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准确性、科学性。充分吸收国内典型生态功能区绩效考评的优点,从绿色化、生态化角度科学地设置考评指标,并进行相关的应用研究,使绩效评估方法具有拓展性,实现在理论方法上的创新。

符静[3](2018)在《南方湿润区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提出基于生态学、气候学、水文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理论,本文综合运用计算机软件编程、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开展气候变化下南方湿润区典型区域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以湖南省为研究案例,选取作物植被(水稻)需水以及非作物植被(林地)适宜生态需水为研究指标,提出了适合该区域的基于RS和GIS技术的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从地理空间信息视角,实现了大区域、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量、参考作物蒸散量、植被需水量、植被缺水量等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并建立了湖南省植被生态需水分析系统。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推进南方湿润区植被生态需水及相关要素时空制图研究与应用,有利于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农业发展、森林保护等,可为相关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从单纯自然生态耗水逐步向人工合理调配高效耗水发展。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MODIS EVI时序数据及地表关键物候参数,采取面向对象随机森林算法对湖南省土地利用/覆盖信息进行提取,该算法稳定性强且分类结果精度较高。同时,基于Landsat影像、Google earth高分影像等验证的样本数据,有助于提高分类精度。近16 a来,湖南省土地利用/覆盖空间格局相对稳定,但在不同年份显示出各地类明显的面积差异,且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相互转化颇为剧烈。(2)基于湖南省87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月气候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0)。日照时数和风速下降是年均ET0减少的主要原因,而相对湿度下降提高了 ET0值。春季ET0增加是由相对湿度下降和最高气温上升引起的,夏、秋、冬三季ET0减少主要与日照时数和风速下降有关。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气温、降水、湿润指数呈上升趋势。气候变化背景下ET0显示出不同时间尺度(年、季)空间分布的多样性。(3)利用湖南省87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日降水资料计算作物生育期内有效降雨量以及林地生长季内有效降雨量。时间上,早稻有效降水呈上升趋势,而晚稻有效降水、林地植被(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其它林地)有效降水均呈下降趋势。空间上,早稻有效降水表现出一定的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特征,晚稻有效降水变化大致呈自东南、西北两侧向中部递减趋势。受地形因素影响,林地植被有效降水空间格局较为复杂,没有明显的规律性。(4)利用植被系数法计算得到作物生育期蒸散量以及林地生长季植被蒸散量。时间上(1960—2015年),作物蒸散量、林地植被蒸散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晚稻蒸散量显着下降。空间上,早稻蒸散量空间格局主要表现为东高西低。晚稻蒸散量有明显的自西北向东南递增趋势。林地植被蒸散量变化以西北向东南增加趋势为主,均有明显的条带状分布。(5)全面系统分析了作物需水量、林地生态需水量以及区域植被生态需水总量的时空特征。时间上(1960—2015年),作物需水量、林地植被生态需水量以及区域植被生态需水总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其中,作物需水量显着下降。空间上,作物需水量分布有明显的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特征,且地势较低的平原、河谷以及山区丘陵的盆地、谷地等需水量相对较大。林地植被生态需水量空间格局主要受地形影响,地势相对较高的山地、丘陵等需水量较大,同时依赖于不同类型植被的分布面积,植被分布范围大,则生态需水量大,反之,分布范围小,则需水量小。(6)全面系统分析了作物灌溉需水量、作物缺水量、林地生态缺水量以及区域植被生态缺水总量的时空特征。时间上(1960—2015年),作物灌溉需水量、作物缺水量及区域植被生态缺水总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而林地植被生态缺水量均有上升趋势。空间上,早稻灌溉需水量空间格局主要表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晚稻灌溉需水量有明显的自西北、东南两侧向中部递增趋势;作物缺水量与作物需水量空间格局基本一致。林地植被生态缺水量空间格局取决于林地植被生态需水量及其生长季内有效降雨量,林地植被分布广泛地区,需水量较大,缺水量也大,但由于受地形雨影响,提高了有效降水,可能降低林地植被生态缺水量。(7)以Visual Studio 2010开发软件、C#编程语言和Winform窗体工具为基础,建立湖南省植被生态需水分析系统(iGeoVEWRs vl.0),通过创建程序脚本以快速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有效降水量、需水量、缺水量以及理论增雨量。

何治民[4](2018)在《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进行扶贫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其后,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各地扶贫攻坚举措从原来的“吃大锅饭”转向“精准到户”模式,扶贫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S村从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同时,也通过一系列的扶贫举措,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如开展“异地产业扶贫”,在外村租地发展猕猴桃种植业;在村内发展黄桃和冬桃的种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引入S村山泉水产业等。通过3年多的扶贫攻坚,S村在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S村的扶贫举措中,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同时在基层落实过程中的一些扶贫措施,值得认真讨论。从总体上来看,S村在这一阶段的扶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然而,虽然S村已经实现整体脱贫,但如何将脱贫成效持续下去,在接下来的扶贫实践和乡村振兴中实现其可持续性,将是学者们和扶贫工作者们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S村的脱贫工作,主要聚焦于贫困个体,扶贫的措施针对的是贫困户。要实现整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这显然是不够的,需要从贫困群体的整体角度,分析出造成当地贫困的主要原因,以便针对致贫主因,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而致贫主因,往往是当地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以及长期的政策效应积累等众多非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需要查阅历史资料,并结合当代民族学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发现,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在历史上并不一直处于贫困状态。相反地,在某些历史时期内,当地经济处于很高的水平。对比当代的贫困现状,不难发现,造成当地由富转贫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桐油、油茶、生漆、杉木等众多林产品丰富,当地少数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本土知识,能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本地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时期,当地就处于富裕状态,而一旦优势资源被闲置或者被人为干预不允许利用,就会落到贫困的地步。因此,要想实现S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目标,如何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特色的资源,变得至关重要。S村是我国十四个连片特困区的典型代表,既是传统的第一产业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更是生态资源丰富的区域。这些处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往往和S村一样,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资源的闲置,才造成当地的贫困。因此,通过对S村的扶贫实践进行反思,能对我国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措施的制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张毅[5](2017)在《罗霄山脉南段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影响因子》文中提出土壤碳库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它的变化将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密度能有效地反映土壤碳库碳储量。计算和分析不同环境因子下土壤碳密度的差异,对于了解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壤碳储量现状进行估算和土壤固碳潜力的分析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择罗霄山脉南段的诸广山脉、万洋山脉、武功山脉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实验分析获得采样点的各项植被、环境、地形指标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数据。通过使用非参数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土壤碳密度与各项因子相互关系,并利用随机森林法,检验不同因子对土壤碳密度的影响力,分析了罗霄山脉南段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主要驱动力。(1)罗霄山脉南段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为17.94 kg/m2,土壤碳密度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格局,随土壤深度加深土壤有机碳密度降低。三条支脉的土壤碳密度表现为万洋山脉最高(20.20 kg/m2),诸广山脉次之(17.07 kg/m2),武功山脉最低(14.86kg/m2)。(2)在研究区域内,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表现不同,其中以针阔混交林最高,为21.59 kg/m2,灌木林次之(20.12 kg/m2),阔叶林(18.10 kg/m2)、高山草甸(17.41 kg/m2)和针叶林(16.23 kg/m2)居中,竹林最低,仅有8.74 kg/m2;天然林有机碳密度显着高于半天然林和人工林,受轻度干扰的森林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显着高于受中度和重度干扰的群落的土壤碳密度。(3)在研究区域内,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土壤有机碳密度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且相关性达到显着水平;不同坡位、坡向和坡度等级之间与土壤各个层次之间的有机碳密度均不存在显着差异。(4)土壤容重和土壤质地均与土壤有机碳密度显着负相关;表层土壤(0-25 cm)的自然含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重与土壤碳密度相关性不显着,而与表层以下的土壤的有机碳密度显着正相关。(5)罗霄山脉南段土壤表现为酸性,土壤有机碳密度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但相关性不显着;碱解氮、全氮和全磷与土壤碳密度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相关关系不显着。(6)随机森林分析结果表明,碱解氮和全氮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相对重要性最高,重要值达到100%和89%;而坡向、坡度、植被类型和坡位的相对重要值最低,仅为10%、10%、8%和6%;土壤质地、容重、土壤毛管持水量、全磷、速效钾和毛管孔隙度的相对重要性居中,重要值分别为44%、43%、39%、38%、37%、31%;土壤自然含水量、海拔、有效磷、全钾、干扰程度和森林起源的相对重要性处于10%-30%之间。

文婷[6](2014)在《宜宾至毕节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预测及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全球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水土流失可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河道、湖泊、水库的淤积,并且是水质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开发建设项目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对水土流失的防治迫在眉睫。而水土流失预测是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基础。本研究系统阐述了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及防治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宜宾至毕节高速公路宜宾至威信至镇雄段为例,对其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和综合防治措施设计,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项目建设扰动原地貌819.11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456.74hm2;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总量为801170.75t,其中新增土壤流失量为755237.68t。(2)针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措施设计。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复耕40.72hm2,截排水沟(含跌坎和马道排水沟)长18580m,消力池34座,M7.5浆砌块石挡土墙长1568m,排水盲沟长2400m,反滤层3726.50m3。植物措施实施面积149.15hm2。在桥涵工程区通过营造木豆纯林,黄荆纯林进行植被恢复,株行距2m×2m,临时施工场地、临时施工便道和弃渣场通过营造旱冬瓜/木豆(旱柳/黄荆)混交林进行植被恢复,混交方式为行间混交,混交比例为1:1,株行距2.5m×1.5m。植物措施共需种植旱冬瓜45907株,种植旱柳86790株,种植木豆195482株,种植黄荆175540株,旱茅草种2859.9kg,黑麦草草种565.2kg,白三叶草种1049.4kg。临时防护措施包括临时截排水沟长62690m,沉沙池203座,编织土袋挡墙长47900m,钢筋石笼挡墙长6500m,彩条布覆盖82000m2。(3)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后,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8.7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97.31%,土壤流失控制比达1.04,拦渣率达97.74%,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9.90%,林草覆盖率40.11%,可以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生态、社会效益显着。

赵静[7](2014)在《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林业及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在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随着人们对森林多功能,特别是生态服务功能认识的逐步加深,面临森林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实施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及管理已成为全球人类的共同目标。目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和人们对各类自然资源认识的逐步深入,在森林资源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的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如中药材、山野菜、油茶、竹类、食用菌类和野生动物蛋白等。非木质林产品在维持农户生计、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出口贸易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开发利用不但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多种渠道的经济来源、就业机会以及食物和药材保障,同时,随着近几年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产值的增加,其在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加林业产值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江西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非木质开发开发利用对区域林业经济及林区农民收入的影响,以期构建非木质林产品产值增加及林农增收的利益驱动机制,并对当前江西省的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潜力展开综合评价,最后对目前的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政策制度体系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主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江西省可利用的非木材林产品几乎涵盖所有的产品类型,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存在着诸如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市场不健全等问题;第二,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砍伐等初级利用明显下降,逐渐向非木质林产品的采集、种植、养殖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发展生态旅游的森林资源高级利用方式转变,在带动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又影响了当地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使得第一产业在林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降低,逐渐调整了林业三大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通过改变原来相对单一的林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区域林业产值的增长及经济的发展。从整体来看,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增加了林业产值,优化了林业产业结构,将有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第三,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农民收入有显着影响,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区域间及区域内农民收入差距;第四,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采取ST战略,辅助SO战略。本次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政府对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的重视,而且将对发展林区经济、稳定农民收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起到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金旻[8](2013)在《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区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特殊环境所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人文与宗教特征,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近现代发展史上,山区的地位更加突出,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山区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律以保障山区发展。我国是一个山地大国,山区是我国领土的主体,我国国土面积69.3%的陆地是山区。山区为我国超过半数的人口提供生存发展空间,同时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撑。因山区的地域和生态环境特点所致,我国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全部在山区。山区发展特别是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协调山区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林业是关键。林地是山区的主要土地类型,森林是山区生态系统的主体。山区林业建设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如何处理好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关系,化解相互制约和影响,促进协调配合发展,是一个具有战略价值的课题。本研究选取典型的贫困山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通过系统深入调查,以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贡献、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制约、林业建设与贫困的关系及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等问题为重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山区发展和林业建设的主体林农为对象,对林业建设绩效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测度分析,进而提出了可选择的协调发展模式和具体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现阶段,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具有较大的直接、间接和潜在的贡献,但直接经济贡献不充分,从而导致生态建设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协调发展的关键;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存在显着制约作用,生态补偿不足等问题影响着林农对生态建设的响应;采取协调度分析方法研究表明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不高,但协调性处于不断增长状态;现行相关政策缺乏系统性,山区发展政策和生态建设政策的协调性较差,但改进余地大。因此,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曹桥利[9](2013)在《山区生态环境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以桂东县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山区分布广阔,在全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土为山区。山区经济是中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山区。目前我国大部山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生态环境较脆弱,人民生活还较为贫困,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也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落后的经济发展程度和闭塞地理交通条件使得山区的人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如何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又保持山区生态环境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特别是如何将山区的生态优势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当中来,是日后发展山区区域经济的重点。怎样利用好生态先天优势,把生态环境中蕴含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将生态环境与县域经济有机结合,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在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又好又快的发展区域经济,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本文对湖南省罗霄山区桂东县的生态与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将桂东县的生态环境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结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和实地调研,并建立相关评价体系。内容结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以罗霄山区贫困县桂东县为例,从山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山区生态环境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是运用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区域经济理论对桂东县的山区生态环境和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协调程度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2、对促进山区生态环境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许智超[10](2011)在《陕北黄土区植被恢复及人工林可持续性评价 ——以吴起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项以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导日标的生态建设工程,该工程开展以来,吴起县的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本研究以吴起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吴起县2000年和2009年得遥感图像、1957年至2006年的气象数据和野外样地调查数据,分别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统计学分析方法、气象学、水文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对研究区退耕还林十年以来的植被恢复及其变化情况、主要植被类型生态最小需/缺水量、生态适宜需/缺水量、样地尺度人工林可持续性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黄土半干旱区的退耕还林(草)成果的巩固以及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人工林可持续性措施提供参考,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2009年吴起县大部分植被覆盖度在30%以上,盖度在15%以下的面积比例由2000年的89.18%锐减到2009年的0.01%;其中缓坡立地类型上的乔灌林地类型面积增长最为显着,而在阳向/阴向陡坡中,林地面积增加缓慢,低覆盖度草地难以恢复,但中覆盖度草地恢复较好;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及疏林地均呈现规模增大趋势,属扩张状态;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坡耕地及耕地呈现规模减少趋势,属缩减状态。(2)吴起县主要植被类型生态最小和生态适宜需水量大小顺序皆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高覆盖度草地>疏林地>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自1998年至2006年以来进入连续的枯水年,生长季降水量尚未能满足乔木林地、灌木林地、高覆盖度草地的生态适宜需水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几种植被类型的人工林可持续性,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在枯水年的适宜生态缺水量分别达到296.60mm/a和218.63mm/a。(3)从样地尺度对吴起县21块样地进行可持续性评价,评价等级分为适宜可持续、一般可持续、不可持续、极端不可持续四级;选取评价指标:生物量、立地因子、土壤质量、物种多样性、植被盖度、土壤侵蚀强度、植被生态需水量和火险等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筛选确定评价标准的因子,并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建立吴起县样地尺度人工林可持续性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人工林可持续性达到适宜可持续程度的样地有7块,人工林可持续性在一般可持续的样地有6块,不可持续人工林可持续性的样地有5块,极端不可持续人工林的样地有3块,评价结果在可持续程度之上的样地占到总样地的2/3。

二、南方人工造林的效益评价——以罗霄山区桂东县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方人工造林的效益评价——以罗霄山区桂东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森林经营区划布局与经营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经营区划布局
2 亚区经营策略与目标
    2.1 湘中丘陵低山水土保持与木本粮油林经营亚区
        2.1.1 基本情况
        2.1.2 突出问题
        2.1.3 经营方向
        2.1.4 经营策略
    2.2 环洞庭湖平原丘陵水土保持与农田林网防护林经营亚区
        2.2.1 基本情况
        2.2.2 突出问题
        2.2.3 经营方向
        2.2.4 经营策略
    2.3 武陵-雪峰山地水土保持与大径材林经营亚区
        2.3.1 基本情况
        2.3.2 突出问题
        2.3.3 经营方向
        2.3.4 经营策略
    2.4 南岭山地水源涵养与用材林经营亚区
        2.4.1 基本情况
        2.4.2 突出问题
        2.4.3 经营方向
        2.4.4 经营策略
    2.5 罗霄-幕阜山地水土保持与用材林经营亚区
        2.5.1 基本情况
        2.5.2 突出问题
        2.5.3 经营方向
        2.5.4 经营策略
3 结论

(2)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线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生态系统理论
    2.2 生态功能区理论
    2.3 政府绩效与绩效管理理论
    2.4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内涵界定
        2.4.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基本特征
        2.4.2 生态功能区类型与政府绩效考评差异化的关系
        2.4.3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内涵界定
    2.5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逻辑基础与重要意义
        2.5.1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逻辑基础
        2.5.2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意义
    2.6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正面影响与潜在风险
        2.6.1 差异化考评带来的正面影响
        2.6.2 差异化考评的区的潜在风险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现状与问题
    3.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基本现状
        3.1.1 政策背景
        3.1.2 现行考核体系
        3.1.3 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实际操作
        3.1.4 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效果评价
    3.2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绩效考评价值理念的偏差
        3.2.2 绩效考评机制的阻滞
        3.2.3 绩效考评方法的落后
    3.3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问题的主要原因
        3.3.1 地方政府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偏颇
        3.3.2 领导干部任期制的综合性影响
        3.3.3 现行政绩考评模式的因循沿袭
        3.3.4 压力型行政体制的固化与钳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经验比较
    4.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国际经验
        4.1.1 英国生态政绩考评的实践与特点
        4.1.2 加拿大生态政绩考评的成效
        4.1.3 美国生态政绩考评的经验
    4.2 国内典型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主要经验
        4.2.1 注重政绩考评不考GDP:以三江源生态功能区为例
        4.2.2 坚持以主体功能定位为导向:以长白山生态功能区为例
        4.2.3 强化流域跨界断面考核:以长江流域生态功能区为例
        4.2.4 推进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以陕西县域生态功能区为例
    4.3 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经验借鉴
        4.3.1 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实际,构建生态政绩的分类考评机制
        4.3.2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发挥考评对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
        4.3.3 吸引社会公众参与,构建常态化、差异化考核机制
        4.3.4 强化生态绩效评价,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模式构建
    5.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目标与原则
        5.1.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核的目标
        5.1.2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原则
    5.2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价值取向
        5.2.1 绿色政绩价值取向
        5.2.2 生态政绩价值取向
        5.2.3 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
    5.3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主体
        5.3.1 多元化考评主体的构成
        5.3.2 多元化考评主体的特点
        5.3.3 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机制
    5.4 指标体系的差异化处理
        5.4.1 生态功能区的指标体系的差异化处理
        5.4.2 部分指标说明
    5.5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方法
        5.5.1 政府绩效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5.5.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信度与效度检测
    5.6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值的标准化以及权重确定方法
        5.6.1 数据标准化处理
        5.6.2 客观权重方法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差异化考评视角下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评估
    6.1 湖南生态功能区评估对象选择
    6.2 湖南生态主体功能区政府绩效指标选择与权重确定
        6.2.1 湖南生态主体功能区的绩效考评指标
        6.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6.2.3 基于差异最大化的指标权重确定
        6.2.4 两种权重估算体系的结果比较
    6.3 指标权重系数的综合选择
        6.3.1 基于两种权重确定的权重系数
        6.3.2 现有模型的综合得分
        6.3.3 区县非主体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对比分析
    6.4 各二级指标估算结果的分析
        6.4.1 经济影响力指标分析
        6.4.2 经济发展指标评分分析
        6.4.3 生态发展评分分析
第7章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对策选择
    7.1 以差异化促进协调发展为目标,强化考核理念转变
    7.2 以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动能,强化考评指标设置
    7.3 以政府主导和多元参与为抓手,强化考评过程监督
    7.4 以公开透明和激励约束为保障,强化考核效果评估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3)南方湿润区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生态需水理论及框架
        1.2.1 生态需水概念
        1.2.2 生态需水分类
        1.2.3 植被生态需水内涵、特征和计算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1.3.2 植被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1.3.3 基于RS与GIS的区域尺度植被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1.3.4 当前生态需水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案
    1.5 本文各章节组织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湖南省区域概况与研究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特征
        2.1.2 社会经济特征
        2.1.3 生态环境状况
    2.2 数据资料及处理
        2.2.1 遥感数据
        2.2.2 气象数据
        2.2.3 土地利用/覆盖矢量数据
        2.2.4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
        2.2.5 植被类型空间分布数据
        2.2.6 土壤类型空间分布数据
    2.3 本章小结
3 湖南省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分类及格局变化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地表物候信息提取
        3.2.2 随机森林分类器
        3.2.3 其他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湖南省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分类
        3.3.2 基于样本的分类精度评价
        3.3.3 湖南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3.4 讨论
        3.4.1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制图
        3.4.2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的不确定性与局限性
    3.5 本章小结
4 气候变化背景下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分异特征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参考作物蒸散量估值方法
        4.2.2 湿润指数
        4.2.3 趋势分析
        4.2.4 归因分析
    4.3 湖南省参考作物蒸散量时间变化
        4.3.1 年际变化
        4.3.2 年内变化
    4.4 湖南省参考作物蒸散量空间格局
    4.5 湖南省气候变化趋势
    4.6 湖南省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归因分析
    4.7 讨论
    4.8 本章小结
5 湖南省植被生态需水研究(Ⅰ):作物需水量时空分异特征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水田面积统计
        5.2.2 水稻气候生育期确定
        5.2.3 作物需水量估算
        5.2.4 灌溉需水量估算
    5.3 湖南省水田作物有效降雨量时空特征
        5.3.1 有效降雨量时间变化
        5.3.2 有效降雨量空间格局
    5.4 湖南省水田作物蒸散量时空特征
        5.4.1 作物蒸散量时间变化
        5.4.2 作物蒸散量空间格局
    5.5 湖南省水田作物灌溉需水量时空特征
        5.5.1 作物灌溉需水量时间变化
        5.5.2 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格局
    5.6 湖南省作物需水量与作物缺水量时空特征
        5.6.1 作物需水量与作物缺水量时间变化
        5.6.2 作物需水量与作物缺水量空间格局
    5.7 本章小结
6 湖南省植被生态需水研究(Ⅱ):林地需水量时空分异特征
    6.1 引言
    6.2 林地植被生态需水量内涵
    6.3 研究方法
        6.3.1 湖南省林地分布现状
        6.3.2 湖南省林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6.3.3 湖南省林地生态缺水量计算方法
    6.4 湖南省林地有效降水量时空特征
        6.4.1 有效降水量时间变化
        6.4.2 有效降水量空间格局
    6.5 湖南省林地蒸散量时空特征
        6.5.1 植被蒸散量时间变化
        6.5.2 植被蒸散量空间格局
    6.6 湖南省林地生态需水量时空特征
        6.6.1 植被生态需水量时间变化
        6.6.2 植被生态需水量空间格局
    6.7 湖南省林地生态缺水量时空特征
        6.7.1 植被生态缺水量时间变化
        6.7.2 植被生态缺水量空间格局
    6.8 湖南省林地生态需水总量与生态缺水总量时空特征
        6.8.1 林地生态需水总量与生态缺水总量时间变化
        6.8.2 林地生态需水总量与生态缺水总量空间格局
    6.9 湖南省植被生态需水总量与生态缺水总量时空特征
        6.9.1 植被生态需水总量与生态缺水总量时间变化
        6.9.2 植被生态需水总量与生态缺水总量空间格局
    6.10 本章小结
7 湖南省植被生态需水应用分析
    7.1 引言
    7.2 植被生态需水分析系统
        7.2.1 系统主界面
        7.2.2 系统原理
    7.3 本章小结
8 成果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改善湖南省植被生态需水的对策及建议
        8.3.1 人工影响生态系统方式,缓解植被缺水状况
        8.3.2 维持天然植被格局,改善生态环境
        8.3.3 利用RS与GIS技术定量监测区域植被生态需水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后记

(4)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一、影响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
        三、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的研究
        四、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研究
        五、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与精准扶贫的研究
        六、文章中“关键词”的界定与解读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与田野过程
        三、研究价值、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
        四、研究框架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
    第一节 S村概况
        一、花垣县概况及历史沿革
        二、S村概况
    第二节 富饶的资源与贫困的经济
        一、富饶的资源
        二、贫困的经济
第三章 S村的贫困对象识别
    第一节 贫困对象识别问题
        一、贫困对象识别标准
        二、贫困对象精准识别与建档立卡
        三、贫困对象瞄准偏差
        四、贫困对象瞄准偏差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S村贫困对象识别与社会争议
        一、“光棍”SLJ与贫困对象精准识别
        二、低保对象识别的瞄准偏差
第四章 S村的民族生境与产业扶贫策略
    第一节 S村土地“稀缺”与“飞地”扶贫
        一、S村的土地“稀缺”
        二、异地扶贫的理论依据
        三、S村“飞地”扶贫的实施
    第二节 “飞地”扶贫成效与问题分析
        一、政府在扶贫中的作用
        二、企业在扶贫中的作用
        三、扶贫对象在扶贫中的作用
    第三节 S村的在地扶贫产业
        一、S山泉水项目
        二、“11.3”工程和“418”项目
        三、S村蔬菜产业
第五章 S村的习俗特点与旅游产业开发策略
    第一节 S村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S村乡村旅游资源
        二、S村的乡村旅游开发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与苗族传统习俗
        一、S村苗族传统习俗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苗族传统习俗的缓慢调适
    第三节 S村乡村旅游扶贫的思考
        一、S村乡村旅游开发带来的扶贫成效
        二、S村乡村旅游开发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六章 S村传统生计的生态原理
    第一节 传统生计方式的实质
    第二节 传统养蜂业的复兴与脱贫成效
        一、孤儿LXL
        二、LXL的养蜂脱贫之路
    第三节 S村林副产业与生态扶贫问题
        一、S村林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二、S村桐油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三、S村油茶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第七章 S村的生态脱贫之路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生态民族学的理论源流
        二、文化生态与贫困问题
    第二节 S村的可持续脱贫
        一、生态环境是可持续脱贫的根基
        二、民族文化是可持续脱贫的工具
        三、历史记忆是提高可持续脱贫的路径选择的指南
参考文献
    一、古籍类
    二、着作类
    三、论文类
    四、网络文献类
    五、外文文献类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1:六盘山区等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
    附录2: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分县名单
    附录3: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附录4:湖南省贫困退出验收细则
    附录5:湖南关于推进立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
    附录6: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附录7:花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附录8:S村精准识别的贫困户

(5)罗霄山脉南段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气候变化与碳汇
    1.2 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
        1.2.1 土壤碳循环研究
        1.2.2 土壤碳储量研究进展
        1.2.3 土壤固碳潜力研究
    1.3 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规律
        1.3.1 水平空间分布规律
        1.3.2 垂直空间分布规律
        1.3.3 时间空间分布规律
    1.4 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因子
        1.4.1 气候因子
        1.4.2 植被类型
        1.4.3 地形因子
        1.4.4 土壤性质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质地貌
        2.1.4 植被
        2.1.5 土壤
    2.2 土壤取样与实验测定
        2.2.1 样点布设
        2.2.2 土壤剖面位置选定、挖掘和观察
        2.2.3 样品采集及处理
        2.2.4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2.3 统计分析
        2.3.1 有机碳密度的计算
        2.3.2 单元统计分析
        2.3.3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3 结果与分析
    3.1 罗霄山脉南段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3.1.1 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3.1.2 三条支脉的土壤有机碳密度
    3.2 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有机碳
        3.2.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
        3.2.2 植被起源与土壤有机碳密度
        3.2.3 不同干扰程度土壤有机碳密度
    3.3 地形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密度
        3.3.1 坡度与土壤有机碳密度
        3.3.2 坡向与土壤有机碳密度
        3.3.3 坡位与土壤有机碳密度
        3.3.4 海拔与土壤有机碳密度
    3.4 土壤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密度
        3.4.1 主要土壤因子的描述统计特征
        3.4.2 物理性质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关系
        3.4.3 化学性质与土壤有机碳密度
    3.5 土壤有机碳积累的驱动力分析
        3.5.1 不同因子与有机碳密度的相关系数
        3.5.2 不同因子的重要性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
        4.1.2 土壤碳密度的影响因素
        4.1.3 土壤碳密度的驱动力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样品采集点详细信息表

(6)宜宾至毕节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预测及水土保持措施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外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1.3 国内水土流失预测研究进展
第二章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2.1 项目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线路路径走向布局
        2.1.3 工程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2.1.4 工程组成
        2.1.5 工程占地
        2.1.6 资金筹措及建设进度计划
    2.2 项目区概况
        2.2.1 自然环境概况
        2.2.2 社会条件
第三章 水土流失预测与评价
    3.1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3.1.1 项目所在地水土流失现状
        3.1.2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3.2 水土流失预测
        3.2.1 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及时段
        3.2.2 水土流失预测内容
        3.2.3 水土流失预测方法
        3.2.4 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分析
        3.2.5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
        3.2.6 预测结果综合分析
    3.3 水土保持评价
        3.3.1 主体工程比选方案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3.3.2 主体工程水保因素分析
第四章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4.0 防治目标
    4.1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原则
    4.2 防治措施体系
    4.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典型设计
        4.3.1 路基工程防治区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
        4.3.2 边坡工程防治区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
        4.3.3 桥涵工程防治区新增措施典型设计
        4.3.4 附属设施区防治区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
        4.3.5 临时施工场地防治区新增水保措施典型设计
        4.3.6 临时施工便道防治区新增水保措施典型设计
        4.3.7 弃渣场防治区新增水保措施典型设计
    4.4 实施进度安排
    4.5 投资估算
        4.5.1 工程单价及费用标准
        4.5.2 投资估算
    4.6 效益分析
        4.6.1 生态效益
        4.6.2 社会效益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林业及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林产品
        1.3.2 非木质林产品
        1.3.3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
        1.3.4 森林资源
        1.3.5 森林可持续经营
        1.3.6 林业产业
        1.3.7 收入
    1.4 研究内容的构成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1.6.1 数据来源
        1.6.2 样本获取
        1.6.3 样本县市基本情况
    1.7 可能有的创新及不足
        1.7.1 研究创新点
        1.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2 相关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非木质林产品研究进展
        2.1.1 非木材林产品分类研究
        2.1.2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研究
        2.1.3 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方式研究
        2.1.4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效益研究
        2.1.5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2.1.6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研究
    2.2 相关理论综述
        2.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2.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2.3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理论
    2.3 文献研究评述
3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我国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3.2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资源基础
        3.2.1 森林资源禀赋
        3.2.2 植物资源禀赋
        3.2.3 动物资源禀赋
    3.3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社会及生态环境分析
        3.3.1 经济发展水平
        3.3.2 人口状况
        3.3.3 生态系统及自然环境状况
    3.4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情况分析
        3.4.1 非木质资源利用种类及产量分析
        3.4.2 非木质林产品重点发展项目分析
    3.5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5.1 产业发展水平低
        3.5.2 市场机制不健全
        3.5.3 制度缺位导致资源的无序利用
        3.5.4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的利用发展不充分
    3.6 本章小结
4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竞争力分析
    4.1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优势产业分析
        4.1.1 方法选择
        4.1.2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4.2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布局分析
        4.2.1 各区域的特色非木质林产品分析
        4.2.2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布局分析
    4.3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差异分析
        4.3.1 主成分分析原理
        4.3.2 指标选择
        4.3.3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对林地及区域林业的贡献度分析
    5.1 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林地生产力增长的分析
        5.1.1 林地生产力定义
        5.1.2 林地生产力计算过程
        5.1.3 结果分析
    5.2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对区域林业产值的贡献值分析
        5.2.1 林业总产值分析
        5.2.2 林业第一产业
        5.2.3 林业第二产业
        5.2.4 林业第三产业
    5.3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与林业产业结构关联度分析
        5.3.1 灰色系统理论
        5.3.2 林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5.3.3 第一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5.3.4 第二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5.3.5 第三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5.3.6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5.3.7 林业产业与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关联度分析
    5.4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
        5.4.1 影响因素选取及确定
        5.4.2 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5.4.3 模型结果分析
        5.4.4 主要结论
    5.5 本章小结
6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综合发展潜力分析
    6.1 宏观视角: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动力及制约因素分析
        6.1.1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产业的发展动力
        6.1.2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产业的制约因素
    6.2 微观视角: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动力及制约因素分析
        6.2.1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动力分析
        6.2.2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6.3 江西省发展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SWOT-AHP分析
        6.3.1 优势
        6.3.2 劣势
        6.3.3 机遇
        6.3.4 威胁
        6.3.5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SWOT-AHP分析
        6.3.6 江西省发展非木质林产品的战略选择
    6.4 本章小结
7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7.1 江西省农民收入现状及差异分析
        7.1.1 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对比分析
        7.1.2 农村居民收入变动情况分析
        7.1.3 区域收入差距分析
    7.2 江西省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7.2.1 农民收入结构不够合理
        7.2.2 不同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扩大
    7.3 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7.3.1 计量方法的选择
        7.3.2 指标的选取
        7.3.3 结果分析
    7.4 非木材林产品利用与被调查农户收入水平的关系分析
        7.4.1 被调查农户收入结构对比
        7.4.2 弋阳县拥有非木质林产品利用收入的被调查农户收入结构
        7.4.3 弋阳县非木材林产品利用与农户收入的关系分析
    7.5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区域内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7.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7.5.2 模型结果分析
        7.5.3 收入差距变化分析
    7.6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分析
        7.6.1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农户林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分析
        7.6.2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农户林地流出行为的影响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分析
    8.1 江西省的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相关政策分析
        8.1.1 资源培育及利用的相关政策
        8.1.2 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
        8.1.3 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8.1.4 科技扶持的相关政策
        8.1.5 市场信息的相关政策
        8.1.6 财税优惠的相关政策
    8.2 现有政策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8.2.1 政策实施部门方面
        8.2.2 产业发展和市场贸易政策方面
        8.2.3 资金扶持方面
        8.2.4 品牌化产品管理方面
    8.3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政策满意度评价研究
        8.3.1 调查设计与研究方法
        8.3.2 农民对政策的满意度指标构建
        8.3.3 农民对增收政策满意度及重要度分析
        8.3.4 满意度及重要度的IPA象限图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产业保障体系
        9.2.2 制度保障体系
        9.2.3 风险保障体系
        9.2.4 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8)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研究综述
    2.1 区域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2.1.1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发展背景
        2.1.2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1.3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1.4 区域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1 从经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
        2.3.2 从山区发展与非山区发展关系角度进行的研究
        2.3.3 从山区发展模式角度进行的研究
        2.3.4 从三农角度进行的研究
        2.3.5 从生态旅游角度进行的研究
        2.3.6 从林业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
        2.3.7 从扶贫角度进行的研究
    2.4 相关概念内涵研究
        2.4.1 林业建设
        2.4.2 山区发展
    2.5 相关研究评述
3 湘西自治州的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概况
    3.1 湘西自治州自然资源特点
        3.1.1 地貌气候特点
        3.1.2 生物资源特点
        3.1.3 土地、矿产及水资源特点
        3.1.4 旅游资源特点
    3.2 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3.2.1 经济发展特点
        3.2.2 社会发展特点
    3.3 湘西自治州林业基本概况和特点
        3.3.1 林业概况
        3.3.2 林业发展特点
    3.4 湘西自治州资源与发展的关联特征分析
        3.4.1 资源禀赋对发展的促进作用
        3.4.2 资源禀赋对发展的约束作用
    3.5 本章小结
4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贡献分析
    4.1 林业建设基本情况
        4.1.1 林业建设概况
        4.1.2 林业建设特点分析
    4.2 林业建设对山区生态环境的贡献
        4.2.1 森林资源快速增长
        4.2.2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4.2.3 生物多样性受保护
    4.3 林业建设对山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4.3.1 促进山区经济增长
        4.3.2 推动山区旅游业发展
        4.3.3 增加山区农民收入
    4.4 林业建设对山区社会发展的贡献
        4.4.1 山区农民就业机会增加
        4.4.2 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4.5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
        4.5.1 模型假设
        4.5.2 数据描述
        4.5.3 结果及讨论
        4.5.4 研究结论
    4.6 本章小结
5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相互制约
    5.1 山区发展对林业建设的影响和制约
        5.1.1 经济增长本身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5.1.2 森林资源遭破坏难以快速恢复
        5.1.3 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剧石漠化
        5.1.4 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5.2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制约
        5.2.1 对森林资源利用的限制
        5.2.2 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5.3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相互制约的成因分析
        5.3.1 历史原因
        5.3.2 资源总量不足
        5.3.3 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5.3.4 发展能力欠缺
        5.3.5 基层管理薄弱
    5.4 本章小结
6 林业建设与山区贫困问题的关联分析
    6.1 研究区域的贫困现状
    6.2 林业建设在山区减贫中的作用
        6.2.1 不同贫困程度农户的特征分析
        6.2.2 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林业建设与山区减贫的矛盾
        6.3.1 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农民增收的矛盾
        6.3.2 退耕还林工程与山区减贫的矛盾
    6.4 本章小结
7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7.1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一般协调关系分析
        7.1.1 林业建设的生态功能
        7.1.2 林业建设的经济功能
        7.1.3 林业建设的社会功能
    7.2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度计量与分析
        7.2.1. 指标选取及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7.2.2.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综合协调度测算
    7.3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关系分析
    7.4 基于农户认知的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7.4.1. 基于农户视角的林业建设
        7.4.2 基于农户视角的山区发展
    7.5 本章小结
8 林业建设和山区发展现行政策分析
    8.1 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相关政策分析
        8.1.1 国家和地方层面关于林业建设的法律法规
        8.1.2 现行的林业建设政策关系
    8.2 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分析
    8.3 林业建设政策与山区发展政策的关系及协调性分析
        8.3.1 政策目标不一致
        8.3.2 缺乏政策协调机制
        8.3.3 缺乏管理和监督机制
    8.4 本章小结
9 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合理模式
    9.1 湘西自治州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
        9.1.1 生态治理模式——凤凰县石漠化治理
        9.1.2 新农村生态能源模式——古丈县沼气开发
        9.1.3 建设优势作物示范基地的模式——古丈县油茶示范基地
        9.1.4 生态型林场模式——泸溪县生态林场
    9.2 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模式探索
        9.2.1 林业经济驱动模式
        9.2.2 生态恢复与保护模式
        9.2.3 生态服务市场化模式
        9.2.4 特色产业带动模式
10 结论与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0.2.1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0.2.2 利用资源优势兴办绿色产业
        10.2.3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10.2.4 强化能力建设
        10.2.5 实现生态补偿市场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主要成果目录
致谢

(9)山区生态环境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以桂东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2.2.1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性研究
        2.2.2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3 研究方法及内容结构
        3.1 研究方法
        3.2 内容结构
    4 创新点与不足
        4.1 本文的创新点
        4.2 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1 山区生态环境
        1.2 县域经济
        1.3 资源环境要素
        1.4 协调发展
    2 研究的相关理论
        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 区域经济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桂东县生态环境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 桂东县概况
        1.1 地形以山地为主
        1.2 土地资源类型众多
        1.3 植被、土壤类型丰富
        1.4 充足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资源
        1.5 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2 桂东县生态环境现状
    3 桂东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4 影响桂东县生态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4.1 有利因素
        4.1.1 资源丰富
        4.1.2 后发优势明显
        4.2 制约因素
        4.2.1 经济基础薄弱
        4.2.2 经济结构单一
        4.2.3 资源利用率低
        4.2.4 工业落后且产能低下
        4.2.5 水土流失严重
第四章 山区生态环境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1 评价对象的选取和指标的确定
    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3.1 综合性原则
        3.2 科学性原则
        3.3 动态性原则
        3.4 实用性原则
    4 生态环境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评价模型的构建
第五章 桂东县生态环境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1 数据来源
    2 数据处理
    3 评价结果
    4 研究结论
第六章 促进桂东县山区生态环境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 立足山区,开发山区特色生态产业
    2 因势利导,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3 解放思想,全力推进生态旅游产业
    4 合理开发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 创新投入机制,拓宽融资保障渠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陕北黄土区植被恢复及人工林可持续性评价 ——以吴起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意义
    1.2 造林可持续性相关概念界定
        1.2.1. 可持续发展
        1.2.2. 森林健康的定义
        1.2.3. 人工林可持续性和森林可持续性经营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森林健康/森林可持续性研究现状
        1.3.2. 国内森林健康/森林可持续性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森林健康/森林可持续性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模型/方法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社会经济
    2.2. 资料来源
        2.2.1. 基础数据收集和整理
        2.2.2. 吴起县GIS基础数据库建立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3.1. 研究思路
        2.3.2. 吴起县植被恢复及变化情况分析方法
        2.3.3. 吴起县植被生态需/缺水量分析方法
        2.3.4. 吴起县人工林可持续性评价方法
        2.3.5. 技术路线
3. 吴起县退耕还林以来植被恢复情况以及变化分析
    3.1. 数据预处理
        3.1.1. 遥感数据预处理
        3.1.2. 遥感数据解译
    3.2. 吴起县主要植被类型变化比较
        3.2.1. 植被覆盖度的确定
        3.2.2. 吴起县2000-2009年植被覆盖度变化
        3.2.3. 主要植被类型覆盖面积的变化
    3.3. 不同立地条件下吴起县植被类型恢复变化的差异
    3.4. 2000-2009年吴起县植被类型转入转出分析
    3.5. 小结
4. 吴起县主要植被类型生态需水分析
    4.1 吴起县主要植被生态需水量的确定
        4.1.1. 生态需水量公式
        4.1.2. 植被潜在蒸散量ETo的确定
        4.1.3. 植被系数Kt的确定
        4.1.4. 土壤水分系数Ks值的确定
    4.2. 吴起县主要植被类型最小生态需水量和适宜生态需水量的确定
    4.3. 吴起县主要植被类型生态亏缺水量分析
        4.3.1. 吴起县植被亏缺水量计算公式
        4.3.2. 吴起县年均降水量分析
        4.3.3. 吴起县主要植被类型最小生态缺水量和适宜生态缺水量的确定
    4.4. 小结
5. 吴起县样地尺度人工林可持续性评价
    5.1. 人工林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原则
        5.1.1. 活力性指标
        5.1.2. 组织结构性指标
        5.1.3. 恢复力指标
    5.2. 评价指标筛选及权重计算
        5.2.1. 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5.2.2.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5.3. 人工林可持续性评价指数的确定
    5.4.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南方人工造林的效益评价——以罗霄山区桂东县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森林经营区划布局与经营策略[J]. 龙维,贺勇. 湖南林业科技, 2019(01)
  • [2]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研究[D]. 杨晓军. 湘潭大学, 2018(12)
  • [3]南方湿润区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符静.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D]. 何治民. 吉首大学, 2018(02)
  • [5]罗霄山脉南段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影响因子[D]. 张毅.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宜宾至毕节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预测及水土保持措施设计[D]. 文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7]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林业及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D]. 赵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8]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D]. 金旻.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9]山区生态环境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以桂东县为例[D]. 曹桥利.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10]陕北黄土区植被恢复及人工林可持续性评价 ——以吴起县为例[D]. 许智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南方人工造林效益评价——以罗霄山桂东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