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植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一、植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赵玉芬[1](2020)在《美食中的磷——含磷食品添加剂》文中研究指明磷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五主族的第15号元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涉及生命、医药、环境、卫生、材料、农牧业等方方面面,我们的日常饮食中也离不开磷的身影。本文围绕着磷元素,通过举例说明,详细介绍了美食中的磷,即含磷食品添加剂,包括它的主要种类、用途以及安全性评价。通过本文的讨论,引导读者在了解含磷食品添加剂的同时,对食品添加剂形成科学的、公正的认识与评价。

白晓霞[2](2020)在《米糠植酸脱除及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物化性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米糠是稻谷加工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生理活性物质,可将其作为粗粮成分添加到各类面制品中,赋予食品多种营养素。但米糠含有抗营养因子,且米糠淀粉具有老化、回生倾向等,添加后影响在食品稳定性和感官品质,这与淀粉体系在加热过程中的流变行为、凝胶化过程、热稳定性等物化特性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米糠抗营养因子脱除工艺的优化以及海藻酸钠、果胶、菊粉和魔芋胶四种亲水胶体分别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的物化性质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超声波辅助脱除植酸的工艺优化参数为超声时间20min,功率400W,料液比1:15g/ml;菊粉和魔芋胶对米糠-小麦粉粉共混体系动态黏弹性行为的稳定性较为理想;菊粉系列的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的触变性显着,海藻酸钠系列的抗剪切性较好;果胶和海藻酸钠系列的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的稠度系数K值高,表观黏度高,魔芋胶系列稠度系数小、流动系数大,流动性能好;四种亲水胶体均改变了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的凝胶化过程和凝胶点,且在凝胶化过程中,果胶系列热稳定性好、衰减值低、不易回生;四种胶体均提高了米糠-小麦粉共混淀粉体系的抗剪切能力、水结合能力和热稳定性,改善了老化回生特性。其中,海藻酸钠和果胶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回生特性改善效果好,对其微观结构影响显着,并与流变行为密切相关。

徐世涛[3](2020)在《基于蛋白改性技术的苏麻籽油微胶囊及功能多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麻(Perilla frutescens Britt.var.frutescens)为唇形科紫苏属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功能特性,是一种优质的药食两用特色作物和重要的油料资源。为大力推进苏麻籽油/蛋白质的综合研究与开发利用。本文以湿法糖基化和酶解技术改性酪蛋白,研究制备苏麻油微胶囊;考察了以不同蛋白酶水解制备苏麻多肽及其工艺的优化、系统分析研究苏麻多肽呈味特征、氨基酸组成、功能活性及结构序列信息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糖的种类对酪蛋白糖基化改性的影响。醛糖中分子质量较小的葡萄糖更易与酪蛋白糖基化接枝,接枝度显着高于酮糖(p<0.05)。酪蛋白与麦芽糖、葡聚糖20 000和40 000的接枝产物具有良好接枝度和抗脂质氧化能力,乳化活性较酪蛋白分别显着提高30.14%,42.47%和52.05%(p<0.05);均具有良好乳化稳定性,其中酪蛋白-葡聚糖40 000共价接枝物乳化稳定性较酪蛋白提高85.91%。酪蛋白与葡聚糖或麦芽糖糖基化接枝改性高效易行,产物具有良好的抗脂质氧化能力和乳化特性。(2)考察接枝程度和产物特性,确定酪蛋白不同的改性方法。糖基化接枝:酪蛋白浓度4%(40 mg.m L-1)、蛋糖质量比3:1、p H为8.0、80℃反应120 min。酶解改性:酪蛋白浓度4%(w/v),酶底比1.5%,酶解20 min。酶解-糖基化接枝:按照酶解条件酶解后,调节酶解液p H为9.0,蛋糖质量比4:1,85℃反应150min。酪蛋白改性条件要求不高,操作简单,产物性能好,安全性高。(3)改性产物的性能及结构表征。酪蛋白与麦芽糖湿法糖基化接枝改性后,产物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均得到显着提升(p<0.05),分别提高了37%和48%。酪蛋白酶解-糖基化接枝物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较接枝前显着提高4.37倍和2.11倍(p<0.05)。通过SEM、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蛋白通过糖基化接枝以后,引入了糖苷键和多羟基糖链,与糖形成相对光滑、完整的结构,且糖基化接枝反应生成的酰胺键没有因酶解而被破坏;在中性蛋白酶的作用下,酪蛋白及其接枝产物形成较多胶团。以酪蛋白改性产物作为微胶囊壁材,通过冷冻干燥法可制备得到包埋良好的苏麻油微胶囊。(4)苏麻多肽的酶法提取及工艺优化。以可溶性氮含量及多肽提取指数为指标,考察了原料处理方式及酶解的不同影响因素,优化单-双酶法直接酶解制备苏麻多肽工艺。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单独酶解的最佳工艺为酶底比分别为5%、7%和5%,料液比均为3%,50℃酶解6 h,该条件下,多肽提取指数分别为49.05±0.91%、47.98±0.36%和44.22±0.87%。双酶法酶解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5%,55℃条件下,先加3.5%的胰蛋白酶在p H8.0条件下酶解3 h,调节p H为9.5后再利用3.5%的碱性蛋白酶酶解3 h,酶解液中可溶性氮含量较单酶酶解显着提高(p<0.05),苏麻多肽提取指数达52.88±0.39%。(5)苏麻多肽的特性表征及序列测定。围绕呈味特征、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功能特性、肽段序列信息以及相互联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酶法制备的苏麻多肽中氨基酸总量存在差异,但比例协调,且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2.86±0.75%,是一种优质高值的活性天然蛋白肽。苏麻多肽中鲜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0%,且胰蛋白酶提多肽的滋味特征与鸡精更相近。苏麻多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中碱性蛋白酶和双酶法制备的多肽抗氧化能力较好。对比研究发现,不同蛋白酶提取的苏麻多肽对益生菌种的生长活性有不同影响。其中胰蛋白酶提取的苏麻多肽对嗜热链球菌生长促进作用显着较强(p<0.05),而双酶法制备的则对双歧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促进作用显着较强(p<0.05)。通过对双酶法制备的苏麻多肽鉴定,在检测到的96条小于3 k D的多肽肽段中,94%的肽段分子量介于600-1800 Da之间,且与其生物活性密切相关。

刘杰,陈卓,刘军海,马建岗[4](2019)在《植酸提取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植酸在食品、冶金、化工及医药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脱脂米糠中提取、纯化植酸的工艺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植酸提取方法今后研究及应用的发展方向。

王旺[5](2019)在《毕赤酵母工程菌产植酸酶的发酵优化及放大》文中研究指明植酸酶(E.C.3.1.3.8 phytase)是催化植酸(肌醇六磷酸)及植酸盐水解成肌醇与磷酸(或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大量研究表明,在禽类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减少饲料中磷的添加量,这对提高畜牧生产效益及减轻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开发出商品化的植酸酶制剂,植酸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已应用于实际生产,而植酸酶产量供给有限,限制了植酸酶的应用,因此植酸酶生产相关的研究工作大多围绕提高植酸酶的产量而展开。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是一种成熟且应用广泛的真核表达系统,以毕赤酵母作为宿主菌高密度发酵表达植酸酶可以显着提升植酸酶的产量。外源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所用菌株的特性、外源基因拷贝数及稳定性等因素相关,同时发酵过程中的优化是下游生产过程中提高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的思路是根据Invitrogen公司提供的《毕赤酵母实验操作手册》和《毕赤酵母发酵工艺手册》,在摇瓶水平对培养基主要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单因素多梯度优化,找到最适水平。得到毕赤酵母工程菌产植酸酶在摇瓶水平中的最适条件分别为诱导时间120h、诱导pH为5.5,诱导甲醇添加量1.5%、装液量10%、诱导温度28℃,为高密度发酵罐发酵提供数据参考基础。经过优化后,毕赤酵母工程菌产植酸酶的能力明显优于优化前,产酶能力提升了31.9%。然后以摇瓶发酵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基础,在3L和15L发酵罐中放大发酵并优化了诱导温度和初始诱导pH两个因素。找出毕赤酵母工程菌产植酸酶高密度发酵适宜条件以提高植酸酶的表达量,优化条件下的毕赤酵母工程菌发酵产植酸酶的酶活力明显高于未优化前,3L罐最高酶活可达到18708 U/mL,比未优化前提高38.3%,而15 L罐植酸酶酶活最高达到23189 U/mL,相较于3L罐水平,菌种生长OD600提高了10.5%,植酸酶酶活提高了24.0%此外,本研究在15L罐发酵水平优化了毕赤酵母工程菌在诱导产酶阶段的甲醇流加速率。为了确定植酸酶发酵过程中最合适的甲醇流加速率,通过控制3.5 g/(L·h)、5.5 g/(L·h)、7.5 g/(L·h)这3种甲醇流加速率,探讨不同甲醇流加速率条件下的毕赤酵母工程菌的植酸酶产量。结果表明,在甲醇流加速率为5.5 g/(L·h)条件下,发酵结束时,植酸酶酶活达到26386 U/mL,是3.5 g/(L·h)甲醇流加速率的106.83%、7.5 g/(L·h)甲醇流加速率的122.17%,该甲醇流加速率对发酵生产植酸酶最有利。本论文对表达植酸酶的重组毕赤酵母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探索出合适的发酵工艺,同时通过对发酵过程中相关参数的测定,缓解了重组毕赤酵母发酵过程中存在的多拷贝重组菌诱导阶段生长缓慢、植酸酶表达活性低等问题,为植酸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和理论指导。

张典[6](2019)在《牡蛎酶解液的呈味特性及其重金属去除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牡蛎是一种海洋双壳贝类,其来源广泛、风味鲜美、营养丰富,在食品、药品和保健品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现有的牡蛎开发技术中,酶技术因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易于控制,产品无毒无害等优点而受到关注。牡蛎酶解液富含氨基酸、小分子肽、微量元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然而也存在有害重金属含量过高的问题。本文以牡蛎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深度酶解工艺制备牡蛎酶解液,并对其呈味特性和重金属去除工艺进行探讨,旨在为牡蛎的深加工提供参考。本文以蛋白质水解度和蛋白质回收率为指标,对复合酶酶解牡蛎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法得到最佳酶解工艺为:Flavorzyme 500MG与Pancreatin质量比1:3,酶解时间7.04 h,酶解温度50℃,酶添加量0.39%,此时蛋白水解度和蛋白回收率分别为37.82%和71.87%。研究了牡蛎酶解液的基本成分和呈味特性。牡蛎经酶解后,灰分含量从23.01%降低至12.75%,还原糖含量从0.71%增加至14.04%,表明酶解可以显着降低牡蛎灰分含量,提高还原糖含量。对牡蛎酶解液的呈味特性和呈味增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牡蛎酶解液鲜味浓郁、口感饱满,无明显的酸味和苦味;其对不同食品的鲜味和厚味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效果,且添加量越高的酶解液对食品风味的提升效果越明显。采用UPLC-MS/MS和从头测序法从牡蛎酶解液中鉴定得到31种肽,分子量均小于800 Da,其中有8种可能为苦味肽。选取F1-1(AGDDAPR)、F1-3(DGAGSSF)、F1-6(FGGAGALH)和F2-1(TGSSPAGE)进行固相合成,其中F1-1和F1-3均呈酸味,呈味阈值均为1000 mg/L;F1-6和F2-1均呈酸味和鲜味,呈味阈值分别为500 mg/L和2000 mg/L,合成肽在食盐溶液、食盐与味精混合溶液均有明显的鲜味增强效果,可以使食品的整体滋味更为丰富协调。探究了牡蛎酶解液中有害重金属的去除工艺,牡蛎酶解液中As和Cd含量较高,分别为16.5 mg/kg和7.43 mg/kg,应着重对其进行去除。对比0.05%的植酸和壳聚糖对牡蛎酶解液中As和Cd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植酸和壳聚糖对酶解液中As的吸附率分别为38.14%和36.02%,对Cd的吸附率分别为42.89%和41.14%,植酸对有害重金属的去除效果优于壳聚糖,但二者相差不大。植酸和壳聚糖均会对酶解液中的有益金属元素和大于1000 Da的肽段组分造成损失,其中植酸对Fe、Zn、Cu和Se的吸附率分别高出壳聚糖4.97%、19.41%、10.12%和10.25%,对大于1000 Da的肽段组分造成的损失也更为明显,综合考虑牡蛎酶解液的重金属去除效果和营养成分保留,壳聚糖是一种更为理想的重金属吸附剂。

沙如意,崔艳丽,王少林,毛建卫[7](2018)在《植酸/植酸钠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植酸/植酸钠广泛存在于谷类、豆类和油料作物等中,应用非常广泛,在食品工业上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抑菌剂、护色剂、螯合剂和保鲜剂等。本文简述了植酸/植酸钠的结构、组成和理化特性,并且综述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植酸/植酸钠在果蔬制品、饮料、发酵食品、酿造酒、油脂和脂肪制品、水产品、肉制品、焙烤制品和面制品等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目前植酸/植酸钠在食品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指出目前高纯度植酸和固体植酸的生产成本较高,将来可以在植酸的色谱层析分离材料上进行改进。同时,为了增加植酸在油溶性食品中的应用范围,可以通过植酸的改性或借助于乳化、微乳化技术制备植酸/植酸钠的乳液和微乳液产品,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孔慧广[8](2018)在《亚麻籽饼粕中蛋白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亚麻籽中蛋白的平均含量为21%,脱除油脂后其饼粕中蛋白质的含量可高达40%,其氨基酸组成合理,营养价值可与大豆蛋白相媲美,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资源。本文通过对亚麻籽冷榨饼中蛋白质的提取及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及理论支持。以亚麻籽冷榨饼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对亚麻籽蛋白进行提取,考察提取液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料液比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亚麻籽分离蛋白(FPI)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工艺为:提取液pH 9.5、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亚麻籽分离蛋白的蛋白含量(干基)为84.32%,蛋白质的提取率达58.13%。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两种方式对FPI进行干燥处理,对其结构性质和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燥方式显着影响着蛋白质的结构性质,两种干燥后的亚麻籽分离蛋白产品内部的巯基暴露,氧化交联形成来了二硫键;疏水集团增多;二级结构中除β-转角的结构含量升高外,其余三种结构含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喷雾干燥引起蛋白结构变化的程度大于真空冷冻干燥,但干燥方式并未影响蛋白质的亚基结构组成;喷雾干燥方式与真空冷冻干燥方式的微观结构有较大差别,前者呈现有褶皱的椭球状结构,后者为疏松多孔得片层状结构,前者的体积密度高于后者。结构性质影响着蛋白质的功能性质,真空冷冻干燥分离蛋白溶解性、持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稳定性均优于喷雾干燥分离蛋白,而前者的起泡性比后者较差。以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浸提固液比、浸提温度、醇洗次数为单因素,醇洗后亚麻籽浓缩蛋白(FPC)的蛋白含量为指标,结合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醇洗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70%、固液比1:16、醇洗温度50℃、醇洗40 min、醇洗2次;此条件下蛋白质的回收率为75.82%,蛋白质含量为56.19%。分别制备超滤亚麻籽浓缩蛋白(UFPC)和超声辅助亚麻籽分离蛋白(USPI),对比FPI、FPC、UFPC、USPC的功能性质差异,与市售的大豆分离蛋白(SPI)作比较,并对上述四种蛋白产品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四种蛋白质产品的持水性和吸油性均较市售的SPI好,尤其是FPC的持水性,在中性条件下达11.52 g/g,但其溶解性和界面性质较差;FPI的起泡性质、持水性和吸油性均优于市售SPI,但其溶解性较低,乳化性质较差;超声波辅助提取后的USPI较FPI蛋白质纯度提高,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其溶解性,持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和起泡稳定性均有较大的改善,除其溶解性低于SPI外,其余功能性质均较SPI好;四种蛋白中的生氰糖苷含量较原料(RM)中均有所降低,特别是超滤法制备的UFPC,产品中未检出;提取方式也大幅度降低了蛋白产品中植酸的含量,对于其营养性质有一定的强化作用;醇洗法和超滤法对亚麻籽蛋白中的单宁酸有很好的脱除作用;超声波由于其空化作用增加了三种抗营养因子的溶出,使得USPI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均较FPI高。

孙福生[9](2017)在《植酸钠和过氧化氢化学修饰对小麦淀粉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淀粉来源丰富、种类繁多,是主要的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我国是农业大国,淀粉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目前国内的现代淀粉工业技术发展相对较为落后,且产品种类有限;而且,天然的淀粉具有透光率低、冻融稳定性差、对pH值变化过度敏感以及易于老化等缺点,这极大地限制了天然淀粉在现代食品和非食品加工行业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人们根据淀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运用化学、物理或生物工程等方法对天然淀粉进行处理,使其具有适合某种特殊用途的性质。经过改性之后的淀粉,克服了天然淀粉在实际的应用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故而要提高天然淀粉的工业化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我国淀粉的资源优势,必须对淀粉进行多层次的深加工改造。因此,加快淀粉深加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新型添加剂植酸钠和环保型的氧化剂过氧化氢处理淀粉,以求证明植酸钠作为新型小麦淀粉改良剂的可行性,进而阐明植酸钠和过氧化氢对小麦淀粉的影响与作用机理,为植酸钠在改良淀粉方面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利用植酸钠和过氧化氢处理小麦淀粉样品,在交联和氧化两种化学改性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复合改性方式制备了四种改性淀粉:交联淀粉(CLWS),氧化淀粉(OWS)以及交联氧化(COWS)和氧化交联(OCWS)的双改性小麦淀粉。首先,确定了植酸钠交联小麦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中包括温度、交联时间、交联pH值、淀粉乳浓度和植酸钠添加量五个因素,确定反应体系最适温度为50℃、交联时间6 h、交联pH值7、淀粉乳浓度30%和交联剂加入量为2%时,能够达到各因素水平的高结合磷含量交联小麦淀粉。其次,通过正交组合实验,确定影响交联小麦淀粉结合磷含量主要因素的主次顺序为:交联pH值>植酸钠添加量>淀粉乳浓度>交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第三,通过二次通用旋转正交实验,得到磷含量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0.12+0.049X1+0.023X2+0.3778X3+0.00013X1X2+0.063X1X3+0.0063X2X3-0.089X12-0.00172X22-10.8X32;方差分析显着水平下剔除不显着项后的简化方程式:Y=0.0241X2+0.432X3-0.00172X22-10.8X32-0.0477。2)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快速粘度分析仪(RV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改性后的小麦淀粉在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方面的变化。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植酸钠和过氧化氢成功的引入了小麦淀粉分子中。XRD检测结果显示,植酸钠的交联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颗粒的无定形区。DSC分析表明,COWS的峰值温度(TP)为64.41℃,是几种淀粉样品中最高的,说明经过植酸钠交联和过氧化氢氧化的复合改性之后,淀粉分子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需要借助更多的热量来破坏结合力,从而导致峰值温度升高。RVA粘度分析结果表明,CLWS和其它四种样品相比,粘度系数得到了显着提高;三种氧化淀粉样品由于氧化反应作用粘度参数显着降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A型和B型小麦淀粉颗粒发生交联反应后颗粒之间的联结更加紧密。改性后的小麦淀粉与天然小麦淀粉从溶解度、膨胀势、透光率、冻融稳定性(FTS)等特性方面比较发现,植酸钠交联淀粉具有最大的膨胀势为12.63(g/g)。其中,双改性淀粉COWS由于氧化程度更高具有最高的溶解度(0.57),并且其透明度(47.72%)远远高于原淀粉(7.54%)。在冻融稳定性的分析中,COWS的失水率为21.62%,是五种样品中最低的,展现了优良的冻融稳定性,这一特性有利于速冻食品的生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植酸钠和过氧化氢实现双改性的淀粉样品可以显着改变小麦淀粉的功能特性,在不改变淀粉颗粒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增强A型和B型淀粉颗粒之间的连接,本研究为双改性小麦淀粉在工业上的潜在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3)目前,以塑料制品为材料的包装产品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而应用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并且安全无毒的食品包装材料逐渐成为现代食品包装行业的研究热点。为此,本研究利用得到的五种小麦淀粉样品,通过添加甘油、山梨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获得了五种小麦淀粉成膜样品。首先,确定了制备小麦淀粉膜样品的最佳工艺条件:小麦淀粉浓度6.0 g/100 mL,甘油添加量为5.0 g/100 m L,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添加量为0.3 g/100 mL,山梨醇添加量为0.5 g/100 m L。其次,对得到的淀粉膜样品的膜厚度、溶解度、透水性和拉伸应力等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时发现,双改性交联氧化淀粉膜表现出低厚度、低溶解度、抗拉伸应力强的优良特性,为后期的双改性淀粉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程鑫[10](2015)在《棉籽植酸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低植酸棉花种质筛选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计民生中处于重要地位。棉籽是棉花生产中的主要副产品,全国每年产量达1000万吨以上,年产棉籽饼粕达600万吨以上。由于棉籽中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存在,大量的棉籽营养物质未能被充分的综合利用,特别是影响了棉籽饼粕作为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实践表明,选育低植酸棉花新品种是解决该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而筛选出低植酸棉花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的基础。目前,植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滴定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等,但这些传统方法存在样品准备繁琐、试剂毒性较大、分析时间长、检测成本高等问题。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多元校正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拟构建棉籽植酸含量的近红外校正模型,用于定量检测棉籽中的植酸含量,为大量快速筛选低植酸棉花种质资源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304份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的棉籽材料为实验样品。采用离子色谱法对304份棉籽材料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04份材料中,植酸含量0.39-3.24%,平均为1.27%。该方法克服了滴定法精确度较差,分光光度计法不稳定的缺点,且比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RSD=2.28%)、精密度(RSD=0.57%<1%)、和较高的回收率,准确性好,是一种测定棉籽中植酸含量的准确度较高、较为可行的化学方法。(2)对304份棉籽材料分别采集整粒棉籽和棉仁粉的近红外光谱原始数据,然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棉籽中植酸含量的标准值。在构建校正模型之前,采用变量标准化、Savitzky-Golay卷曲平滑和1阶微分等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本实验采用了传统的线性偏最小二乘法(PLS)、非线性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WLS-SVM)、迭代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RWLS-SVM)多元校正方法进行模型构建,以获得最优的棉仁粉和整粒棉籽植酸含量的近红外模型。(3)本研究获得的最优棉仁粉植酸含量近红外校正模型为非线性LS-SVM校正模型,其决定系数R2=0.9176,剩余预测偏差RPD=3.4517,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2143和0.1221。此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R2>9.0000),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植酸测定方法。(4)最优整粒植酸含量近红外校正模型为非线性RWLS-SVM校正模型,其决定系数R2=0.7771, RPD=2.0258, RMSECV和RMSEP分别为0.2784和0.2471。与棉仁粉植酸含量近红外模型相比,预测性能不太理想,还需进行模型改进。本实验构建的棉仁粉植酸含量近红外校正模型,可用于棉籽植酸含量的检测,为低植酸棉花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快速有效的低植酸种质资源筛选方法;而整粒种子的无损分析方法虽不能代替化学测定或棉仁粉近红外测定,但还可用于大量材料的初选。

二、植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美食中的磷——含磷食品添加剂(论文提纲范文)

1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2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3 人体需要磷吗
4 含磷食品添加剂
    4.1 无机磷酸(正磷酸)——醋的朋友
    4.2 无机磷酸盐
    4.3 淀粉磷酸酯
    4.4 卵磷脂
    4.5 呈味核苷酸二钠——增鲜剂
    4.6 植酸(肌醇六磷酸)
    4.7 维生素C磷酸酯镁
5 含磷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6 食品添加剂未来展望

(2)米糠植酸脱除及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物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米糠的概述
    1.2 米糠的营养特点及功能特性
    1.3 米糠的应用现状
    1.4 米糠食品加工的局限性及研究现状
        1.4.1 植酸的营养拮抗性及植酸的脱除
        1.4.2 米糠中植酸脱除工艺方面的改善
        1.4.3 亲水胶体对淀粉体系改良的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1.6.1 超声波辅助脱除米糠植酸工艺的优化
        1.6.2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流变行为及热性质的影响
        1.6.3 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的表观物性及微观结构
2 超声波辅助对传统米糠脱植酸方法优化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内容和研究方法
        2.3.1 原料米糠的脱植酸工艺
        2.3.2 单因素试验设计
        2.3.3 正交试验设计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2.4.2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流变行为和热特性影响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内容和研究方法
        3.3.1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动态黏弹性的影响的测定
        3.3.2 亲水胶体与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触变性的测定
        3.3.3 亲水胶体与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凝胶化过程的测定
        3.3.4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糊化特性的影响
        3.3.5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
        3.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动态黏弹性的影响
        3.4.2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触变性的影响
        3.4.3 亲水胶体与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凝胶化过程的影响
        3.4.4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糊化特性的影响分析
        3.4.5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热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节
4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内容与研究方法
        4.3.1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回生特性影响的测定
        4.3.2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老化度的影响的测定
        4.3.3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持水性影响的测定
        4.3.4 亲水胶与米糠-小麦粉混合体系微观结构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回生特性的影响分析
        4.4.2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老化度的影响分析
        4.4.3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持水性的影响分析
        4.4.4 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的微观结构分析
    4.5 本章小节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基于蛋白改性技术的苏麻籽油微胶囊及功能多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苏麻籽中主体物质及利用现状
        1.1.1 苏麻籽油脂开发应用现状介绍
        1.1.2 苏麻饼粕蛋白质的应用现状介绍
        1.1.3 亟待发展的方向
    1.2 苏麻籽油的前沿研究
        1.2.1 微胶囊制备技术
        1.2.2 酪蛋白糖基化改性
        1.2.3 蛋白质酶解改性技术
        1.2.4 酶解与糖基化复合改性技术
    1.3 苏麻蛋白质的前沿研究
        1.3.1 苏麻多肽分类
        1.3.2 苏麻多肽功能活性
        1.3.3 苏麻多肽的提取及应用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苏麻油微胶囊壁材糖基化与酶解改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方法
        2.2.3.1 酪蛋白糖基化改性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2.2.3.2 蛋白酶酶解改性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2.2.3.3 接枝度测定
        2.2.3.4 褐变指数的测定
        2.2.3.5 抗脂质氧化能力测定
        2.2.3.6 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测定
        2.2.3.7 水解度测定(DH)
        2.2.4 统计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种类糖对酪蛋白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2.3.2 酪蛋白浓度对其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2.3.3 接枝温度对其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2.3.4 酪蛋白与糖比例对其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2.3.5 初始pH对其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2.3.6 接枝时间对酪蛋白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2.3.7 酪蛋白浓度对其酶解改性进程的影响
        2.3.8 加酶量对酪蛋白酶解改性的影响
        2.3.9 加酶量对酶解酪蛋白糖基化产物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麻油微胶囊壁材复合改性制备及表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方法
        3.2.3.1 酪蛋白糖接枝-酶解产物的制备
        3.2.3.2 酪蛋白酶解-接枝改性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3.2.3.3 抗脂质氧化能力测定
        3.2.3.4 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测定
        3.2.3.5 SEM表征
        3.2.3.6 荧光光谱分析
        3.2.3.7 红外光谱分析
        3.2.3.8 苏麻油微胶囊的制备
        3.2.4 统计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酪蛋白与麦芽糖质量比对酶解-接枝产物特性影响
        3.3.2 接枝时间对酪蛋白酶解-接枝改性的影响
        3.3.3 接枝温度对酪蛋白酶解-接枝改性的影响
        3.3.4 酶解液pH对酪蛋白酶解-接枝产物特性影响
        3.3.5 酪蛋白糖接枝/酶解改性产物的表征对比
        3.3.5.1 接枝改性产物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
        3.3.5.2 SEM表征
        3.3.5.3 荧光光谱分析
        3.3.5.4 红外光谱分析
        3.3.6 苏麻籽油微胶囊的制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双酶法制备苏麻蛋白多肽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方法
        4.2.3.1 苏麻饼粕中单宁、植酸的脱除方法
        4.2.3.2 苏麻饼粕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4.2.3.3 苏麻饼粕酶解液制备方法
        4.2.3.4 酶解液中多肽的含量测定方法
        4.2.3.5 六种蛋白酶单酶酶解的单因素试验
        4.2.3.6 单-双酶酶解提取苏麻多肽的正交试验设计
        4.2.3.7 双酶酶解饼粕组合方式的确定
        4.2.3.8 双酶酶解提取苏麻多肽正交试验设计
        4.2.3.9 苏麻饼粕粉不同前处理及不同酶解方式对比分析
        4.2.4 数据统计分析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饼粕原料总蛋白质含量
        4.3.2 不同因素对酶解苏麻饼粕提取多肽的影响
        4.3.2.1 酶解时间
        4.3.2.2 酶解温度
        4.3.2.3 料液比
        4.3.2.4 酶底比
        4.3.3 单酶酶解的最佳工艺
        4.3.4 双酶酶解的最佳组合
        4.3.5 双酶酶解的最佳提取工艺
        4.3.6 不同前处理及酶解作用的饼粕可溶性氮含量及多肽提取指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麻多肽的特性表征及序列测定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方法
        5.2.3.1 苏麻多肽的单-双酶提取
        5.2.3.2 苏麻多肽呈味分析方法
        5.2.3.3 苏麻多肽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检测
        5.2.3.4 苏麻多肽的抗氧化特性测定
        5.2.3.5 苏麻多肽促进益生菌生长活性测定
        5.2.3.6 液质联用(LC-MS/MS)鉴定双酶提取的苏麻多肽
        5.2.4 统计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单-双酶法制备的苏麻多肽呈味特性分析
        5.3.2 苏麻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5.3.3 氨基酸评分
        5.3.4 呈味氨基酸(DAA)分析
        5.3.5 抗氧化特性分析
        5.3.5.1 抗脂质氧化能力
        5.3.5.2 ABTS+·清除率
        5.3.5.3 还原能力
        5.3.6 促进益生菌活性分析
        5.3.7 液质联用(LC-MS/MS)鉴定双酶法制备的苏麻多肽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特色与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4)植酸提取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酸的性质及应用
2 植酸提取的方法
    2.1 传统提取方法及改进
    2.2 超声波酸浸提取法
    2.3 离子吸脱法(离子交换树脂法)
    2.4 微波辅助浸提法
    2.5 膜分离法
3 总结与展望

(5)毕赤酵母工程菌产植酸酶的发酵优化及放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植酸酶的研究进展
        1.1.1 植酸的简介
        1.1.2 植酸酶的简介
        1.1.3 植酸酶的分类
        1.1.4 植酸酶的结构
        1.1.5 植酸酶的理化性质
    1.2 微生物植酸酶的研究进展
        1.2.1 微生物植酸酶的来源
        1.2.2 微生物植酸酶的生产
    1.3 植酸酶的应用
        1.3.1 植酸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3.2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
    1.4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1.4.1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简介
        1.4.2 毕赤酵母的生物学特性
        1.4.3 毕赤酵母的遗传学特性
    1.5 影响毕赤酵母发酵的因素
        1.5.1 培养基
        1.5.2 温度
        1.5.3 pH值
        1.5.4 溶氧量
        1.5.5 甲醇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1.6.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6.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赤酵母工程菌产植酸酶的摇瓶发酵工艺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菌种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4 培养基及溶液
    2.3 实验方法
        2.3.0 培养方法
        2.3.1 菌体浓度测定方法
        2.3.2 植酸酶酶活测定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诱导时间对毕赤酵母工程菌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2.4.2 诱导初始pH对毕赤酵母工程菌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2.4.3 诱导温度对毕赤酵母工程菌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2.4.4 装液量对毕赤酵母工程菌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2.4.5 甲醇添加量对毕赤酵母工程菌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2.4.6 混合补料对毕赤酵母工程菌GAY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2.4.7 毕赤酵母工程菌产植酸酶摇瓶水平优化前后的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毕赤酵母工程菌产植酸酶的高密度发酵工艺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菌种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4 培养基及溶液
    3.3 实验方法
        3.3.1 培养方法
        3.3.2 菌体浓度测定方法
        3.3.3 植酸酶酶活测定方法
        3.3.4 SDS-PAGE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3L罐水平毕赤酵母工程菌产植酸酶发酵放大
        3.4.2 15L罐水平毕赤酵母产植酸酶发酵放大
        3.4.3 15L罐水平毕赤酵母产植酸酶甲醇流加速率的优化
    3.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牡蛎酶解液的呈味特性及其重金属去除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牡蛎概述
    1.2 牡蛎的开发现状及营养价值
        1.2.1 牡蛎现阶段开发状况
        1.2.2 牡蛎的营养成分
    1.3 酶技术在牡蛎加工中的应用现状
        1.3.1 酶技术在牡蛎加工的应用
        1.3.2 不同蛋白酶的作用特性
        1.3.3 牡蛎酶解产物的呈味特性
    1.4 氨基酸和肽的呈味特性
        1.4.1 氨基酸的呈味特性
        1.4.2 肽的呈味特性及机理
        1.4.3 呈味肽的分离与鉴定
    1.5 沿海贝类重金属脱除工艺的研究进展
        1.5.1 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1.5.2 贝类中有害重金属的富集
        1.5.3 贝类中重金属脱除工艺
    1.6 立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本论文的立题背景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牡蛎酶解工艺优化及其酶解液的呈味特性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酶制剂
        2.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5 实验方法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牡蛎肉基本成分测定
        2.3.2 牡蛎酶解工艺最佳作用酶系的筛选
        2.3.3 牡蛎酶解工艺的单因素实验
        2.3.4 牡蛎酶解工艺的响应面优化分析
        2.3.5 牡蛎酶解前后基本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分析
        2.3.6 牡蛎酶解液的呈味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牡蛎酶解液呈味肽的分离鉴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4 实验方法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乙醇分级组分的感官评定
        3.3.2 组分(Ⅰ)和组分(Ⅱ)中肽的鉴定
        3.3.3 合成肽的基本呈味特性及阈值
        3.3.4 合成肽的呈味协同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牡蛎酶解液的重金属去除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4 实验方法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牡蛎酶解过程中金属含量的变化
        4.3.2 不同添加量的壳聚糖与植酸对酶解液中重金属的吸附效果
        4.3.3 壳聚糖与植酸处理对牡蛎酶解液基本成分的影响
        4.3.4 壳聚糖与植酸处理对牡蛎酶解液中肽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4.3.5 壳聚糖与植酸处理对牡蛎酶解液中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植酸/植酸钠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酸的结构和性质
    1.1 植酸的结构和组成
    1.2 植酸的理化和生理活性
2 植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进展
    2.1 在果蔬及加工中的应用
        2.1.1 保鲜剂
        2.1.2 护色剂
        2.1.2. 1 干燥果蔬及加工中的应用
        2.1.2. 2 新鲜果蔬及加工中的应用
        2.1.3 营养保持剂
        2.1.4 生物防治剂
    2.2 在饮料加工中的应用
    2.3 在发酵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2.4 在酿造酒加工中的应用
        2.4.1 护色剂
        2.4.2 抗氧化剂
        2.4.3 沉淀剂
    2.5 在油脂和脂肪制品中的应用
    2.6 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2.7 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2.7.1 防腐剂
        2.7.2 抗氧化剂
        2.7.3 护色剂
    2.8 在焙烤制品和面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3 结论

(8)亚麻籽饼粕中蛋白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亚麻籽的分布和生态学特性
    1.3 亚麻籽的化学组成
        1.3.1 亚麻籽油
        1.3.2 亚麻籽蛋白
        1.3.3 木脂素
        1.3.4 亚麻胶
        1.3.5 抗营养因子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亚麻籽及其饼粕中生氰糖苷的脱除方法
        1.4.2 亚麻籽蛋白的提取方法
        1.4.3 亚麻籽蛋白的理化性质
        1.4.4 亚麻籽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目标及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碱溶酸沉制备亚麻籽分离蛋白的工艺研究
    2.1 前言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1 试验原料与试剂
        2.2.2 试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原料预处理
        2.3.2 工艺流程及蛋白质提取步骤
        2.3.3 碱溶酸沉的单因素实验
        2.3.4 正交试验设计
        2.3.5 分析方法
        2.3.6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2.4.2 碱溶酸沉提取工艺的优化
        2.4.3 亚麻籽分离蛋白的主要成分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种干燥方式对亚麻籽分离蛋白结构的影响
    3.1 前言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3.2.1 试验原料与试剂
        3.2.2 试验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蛋白质的制备
        3.3.2 微观结构的观察
        3.3.3 蛋白质体积密度的测定
        3.3.4 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
        3.3.5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3.3.6 二硫键、巯基含量的测定
        3.3.7 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2 微观结构的观察
        3.4.3 体积密度的分析
        3.4.4 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分析
        3.4.5 表面疏水性的分析
        3.4.6 二硫键、巯基含量的分析
        3.4.7 SDS-PAGE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种干燥方法对亚麻籽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4.1 前言
    4.2 试验原料与试剂
        4.2.1 试验原料与试剂
        4.2.2 试验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蛋白质的制备
        4.3.2 主要成分的测定
        4.3.3 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亚麻籽分离蛋白样品的基本成分
        4.4.2 两种干燥方式对亚麻籽分离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4.4.3 两种干燥方式对亚麻籽分离蛋白持水性的影响
        4.4.4 两种干燥方式对亚麻籽分离蛋白吸油性的影响
        4.4.5 两种干燥方式对亚麻籽分离蛋白乳化性质的影响
        4.4.6 两种干燥方式对亚麻籽分离蛋白起泡性质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醇洗法制备亚麻籽浓缩蛋白的工艺研究
    5.1 前言
    5.2 试验原料与试剂
        5.2.1 试验原料与试剂
        5.2.2 试验仪器
    5.3 试验方法
        5.3.1 醇洗蛋白制备的流程及工艺步骤
        5.3.2 正交试验设计
        5.3.3 功能性质的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5.4.2 正交试验优化
        5.4.3 功能性质的测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提取方法对亚麻籽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6.1 前言
    6.2 试验材料与仪器
        6.2.1 试验原料与试剂
        6.2.2 试验仪器
    6.3 试验方法
        6.3.1 蛋白质的制备
        6.3.2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的测定
        6.3.3 抗营养因子的测定
    6.4 结果与讨论
        6.4.1 蛋白质产品的基本成分
        6.4.2 蛋白质产品功能性质的对比
        6.4.3 抗营养因子
    6.5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植酸钠和过氧化氢化学修饰对小麦淀粉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淀粉的结构
    1.2 淀粉性质
    1.3 改性淀粉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4 植酸性质及应用
    1.5 淀粉可食膜的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2 小麦交联氧化改性淀粉的制备
    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小麦交联氧化改性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
    3.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小麦交联氧化改性淀粉膜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4.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本文特色与创新
    5.3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主要缩略词表(按字母顺序)

(10)棉籽植酸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低植酸棉花种质筛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列表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酸的性质与应用
        1.1.1 植酸的性质
        1.1.2 植酸在工业中的应用
        1.1.3 植酸在饲料中的问题
        1.1.4 植酸新品种选育
    1.2 近红外光谱技术概述
        1.2.1 近红外光谱技术基本原理及特点
        1.2.2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测量过程
    1.3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化学计量学方法
        1.3.1 光谱数据预处理
        1.3.2 变量选择方法
        1.3.3 定量校正方法
    1.4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棉副产品品质分析上的应用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棉籽植酸含量的离子色谱法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与试剂
        2.1.3 离子色谱法测定植酸含量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离子色谱法测定植酸标准曲线
        2.2.2 精密度实验
        2.2.3 重复性实验
        2.2.4 回收率试验
    2.3 讨论
第三章 棉仁粉植酸含量的近红外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棉仁粉近红外光谱数据采集
        3.1.3 棉仁粉近红外光谱预处理
        3.1.4 棉仁粉植酸含量近红外校正模型构建与检验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棉仁粉光谱预处理效果
        3.2.2 样品集的划分
        3.2.3 校正模型的构建
    3.3 讨论
第四章 整粒棉籽植酸含量的近红外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整粒棉籽近红外光谱采集
        4.1.3 整粒棉籽近红外光谱预处理
        4.1.4 整粒棉籽植酸含量近红外校正模型构建与检验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整粒棉籽光谱预处理效果
        4.2.2 样品集的划分
        4.2.3 校正模型的构建
    4.3 讨论
第五章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测定棉籽植酸含量的应用前景
    5.1 在棉花种子品质遗传育种的应用
    5.2 在棉籽质量检测和品质分析中应用
    5.3 在工业原料测定中的应用
    5.4 后续研究工作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四、植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美食中的磷——含磷食品添加剂[J]. 刘艳,赵玉芬. 大学化学, 2020(11)
  • [2]米糠植酸脱除及亲水胶体对米糠-小麦粉共混体系物化性质影响的研究[D]. 白晓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蛋白改性技术的苏麻籽油微胶囊及功能多肽的研究[D]. 徐世涛. 贵州大学, 2020(03)
  • [4]植酸提取的研究进展[J]. 刘杰,陈卓,刘军海,马建岗. 辽宁化工, 2019(10)
  • [5]毕赤酵母工程菌产植酸酶的发酵优化及放大[D]. 王旺.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牡蛎酶解液的呈味特性及其重金属去除工艺的研究[D]. 张典.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7]植酸/植酸钠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沙如意,崔艳丽,王少林,毛建卫. 现代食品科技, 2018(06)
  • [8]亚麻籽饼粕中蛋白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D]. 孔慧广. 河南工业大学, 2018(11)
  • [9]植酸钠和过氧化氢化学修饰对小麦淀粉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影响的研究[D]. 孙福生.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3)
  • [10]棉籽植酸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低植酸棉花种质筛选中的应用[D]. 程鑫. 浙江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植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