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蛋鸡免疫功能及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不同类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蛋鸡免疫功能及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一、不同类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产蛋鸡免疫功能及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兵[1](2021)在《日粮硒和DHA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效果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并减少碳排放,基于对未来环境保护、蛋鸡福利和饲料成本等问题的考虑,家禽养殖业提出“蛋鸡延长养殖”计划,将蛋鸡淘汰周龄从72周延长至80–100周,实现“100周龄产500枚蛋”的目标。但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蛋鸡经过产蛋高峰期的高强度代谢后,会出现严重代谢性障碍,导致肝脏和腹部脂肪蓄积,机体抗氧化功能和生殖系统功能减退,对蛋鸡的机体健康、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制约着我国蛋鸡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肉蛋品质,充分开发利用老龄母鸡肉蛋是当前家禽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成为我国蛋鸡产业落实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增长点和低碳减排的重要举措。此外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与膳食的关系,对高附加值的功能性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通过日粮营养调控的方式提升肉蛋的营养附加值是提高我国国民营养水平的重要策略之一,可进一步提升我国蛋鸡养殖产业链的经济效益。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通过日粮营养调控的方式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和营养附加值,充分开发利用老龄蛋鸡肉蛋制品。首先通过对不同周龄蛋鸡的生理机能、肉蛋品质和氧化稳定性的差异进行研究,结合文献分析,揭示调控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的关键途径;在此基础上基于硒(Se)的抗氧化活性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脂质调节活性,探讨富硒酵母(Se-enriched Yeast,Se Y)和富DHA微藻(Microalgae,MA,Aurantiochytrium sp.)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的改善效果及其机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技术鉴定Se在肉蛋中的沉积形态,基于脂质组学技术揭示DHA在蛋黄脂质中的富集模式,为富Se和DHA功能肉蛋的营养评估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不同周龄蛋鸡为研究对象,分析产蛋后期蛋鸡与产蛋初期和高峰期蛋鸡的生理功能和肉蛋品质的差异,对肉蛋品质、肉蛋氧化稳定性与生理功能的进行关联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发现与产蛋初期和高峰期相比,产蛋后期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抗氧化能力降低(主要是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下调),进而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产生负面影响。此结果提示可以通过提高产蛋后期蛋鸡机体抗氧化机能和改善脂质代谢途径调控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后续研究将基于上述两个途径,探讨具有抗氧化活性的Se Y和具有脂质调节活性的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的机体健康和肉蛋品质的调控效果及机制。基于硒的抗氧化活性探讨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提高机体抗氧化机能、改善蛋鸡肉品质及增加肉蛋中硒沉积量方面,Se Y生物学效率显着高于等剂量的亚硒酸钠(Se S)。采用HPLC-ICP-MS联用技术对不同硒源处理在肉蛋中硒的沉积形态进行分析,在全蛋中检测到硒代蛋氨酸(Se Met)、硒代半胱氨酸(Se Cys2)、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 Se Cys)和亚硒酸根Se(IV)4种Se形态;在肌肉中检测到Se Met、Se Cys2、Me Se Cys和硒代尿素(Se Ur)4种形态的硒,其中Se Met为硒在肉蛋中沉积的主要形式。Se Y对产蛋后期蛋品质无显着影响,但可以通过提高肌肉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抑制肌肉组织磷脂膜和肌肉蛋白的氧化损伤,维持肌肉细胞膜的完整性和肌肉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进而提高鸡胸肉储存期间的持水能力,维持肉色稳定性。高温应激是全球畜牧业的主要挑战,高温会导致肉蛋品质降低。随着家禽生产系统逐渐从“笼养”向“自由放养”转变,高温应激的影响会更加广泛。因此基于上述结果,进一步通过持续高温处理建立慢性热应激(HS)模型探讨Se Y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的效果及缓解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HS会导致蛋鸡生产性能、蛋壳品质、肉品质和肉的氧化稳定性降低,日粮Se Y可显着提高热应激条件下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蛋壳品质、肉品质和肉的氧化稳定性。长期HS诱导机体产生氧化应激,导致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削弱,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ROS)累积,造成脂质、蛋白和DNA等大分子氧化损伤、线粒体形态结构异常和功能紊乱,进而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肌细胞凋亡,最终导致肉品质降低。Se Y可以通过调节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提高线粒体抗氧化水平,增强细胞清除ROS的能力,改善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和氧化还原平衡状态,抑制肌细胞凋亡,进而改善肌肉品质。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基于DHA的脂质调节活性探讨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脂质代谢的调控及其对生产性能、肉蛋品质和肉蛋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基于脂质组学技术揭示DHA在蛋黄脂质中的富集形式和规律。研究发现富DHA微藻可通过促进肝脏脂肪酸氧化而减少肝脏游离脂肪酸(NEFA)和甘油三脂(TG)等在产蛋后期蛋鸡肝脏中的沉积,改善蛋鸡肝脏功能,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进而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鸡蛋蛋白质量。DHA在肌肉和蛋黄中的沉积均呈剂量依赖式增加,随着日粮中富DHA微藻剂量增加,n-6/n-3 PUFA比例显着降低,肉蛋脂质健康指数显着改善。当日粮中添加2.0%富DHA微藻时,DHA在蛋黄、胸肌和腿肌中的沉积量分别达到11.6、1.2和1.3 mg/g,n-6/n-3 PUFA比例降至2.49:1、1.89:1和2.27:1。通过脂质组学技术对普通蛋黄和富DHA蛋黄脂质组成进行分析,共鉴定出涵盖8大类30个子类的脂质1069种脂质分子,其中含DHA的脂质分子共有71种,DHA在蛋黄脂质中主要以甘油磷脂形式存在,85%以上的DHA与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结合。但是,日粮中添加较高剂量(≥1.5%)的富DHA微藻在提高肉蛋营养附加值的同时,显着降低了肉蛋储存期间的氧化稳定性,提示日粮添加1.5%以上富DHA微藻时,除Se Y外日粮中还需额外补充抗氧化剂。由于DHA主要富集在蛋黄和肌肉的脂质组分中,猜想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靶向富集可以保护肉蛋氧化稳定性。由此实验进一步在2.0%富DHA微藻日粮中(含0.25 mg/kg Se Y)分别添加不同梯度水平的天然藻源虾青素(Astaxanthin,ASTA;Haematococcus Pluvialis),研究ASTA对富DHA肉蛋品质和储存氧化稳定性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日粮ASTA可显着增加肉蛋中AST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沉积到肉蛋中的ASTA和类胡萝卜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可将蛋黄和肉中氧化反应阻断在氧化链的传播阶段,抑制肉蛋脂质氧化,改善肉蛋抗氧化活性,延长富DHA肉蛋的货架期。此外,ASTA还可通过调整肝脏Nrf2/HO-1抗氧化信号通路,增强肝脏抗氧化酶活性,间接提高肉蛋的抗氧化能力。基于本试验结果,建议高DHA日粮中添加20–30 mg/kg虾青素较为适宜。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富硒酵母和富DHA微藻可改善产蛋后期蛋鸡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机能,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肉蛋的营养附加值,改善后期蛋鸡的肉蛋品质和肉蛋储藏期间的氧化稳定性,进一步提升蛋鸡产业链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可为营养、安全和健康的功能性肉蛋制品的生产提供科学指导,为产蛋后期蛋鸡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杨傲[2](2021)在《环丙烯类脂肪酸对蛋鸡肝脏脂质代谢和蛋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棉籽饼粕作为一种经济且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饲料,可部分替代饲料中的豆粕或鱼粉用以降低饲料成本。但棉籽饼粕因其含有各种抗营养因子,如棉酚、环丙烯类脂肪酸(Cyclopropenoid fatty acids,CPFAs)等,导致在蛋鸡生产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产蛋率下降、死淘率上升、出现“橡皮蛋”等。橡皮蛋是一种以蛋黄煮熟后变硬为特征的异常鸡蛋,严重影响蛋品的口感和商品价值。过去橡皮蛋的形成被认为与棉酚中毒有关,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可能与CPFAs导致蛋鸡肝脏脂质代谢变化有关,关于棉酚和CPFAs在橡皮蛋形成中所起的作用长期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棉籽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CPFAs和棉酚对蛋鸡肝脏健康、脂质代谢及橡皮蛋形成的影响,明确棉籽饼粕中导致橡皮蛋形成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并阐明不良生理效应产生的机制,为蛋禽生产中合理利用棉籽饼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分为4个试验,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如下。试验一:日粮中棉粕和棉油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脂质组成的影响以24周龄海兰褐蛋鸡作为试验动物,高酚棉粕(游离棉酚含量693.81 mg/kg)和脱酚棉油(环丙烯类脂肪酸含量0.20%)作为试验材料,分别以0%、6%、12%和0%、2%、4%的比例替代基础日粮中的豆粕和豆油配制试验日粮,采用两因素三水平交叉试验设计将162只蛋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饲喂试验日粮。预饲1周,正式试验8周。研究了棉粕和棉油对蛋鸡生产性能、肝脏组织学形态、胆固醇和脂肪酸组成等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日粮中的棉油显着降低蛋鸡的生产性能(P<0.05),尤其是4%棉油添加组,在试验中后期产蛋率均未超过90%,最后两周产蛋率下降到85%以下。棉油组蛋重在试验最后两周出现降低(P<0.05),同时蛋鸡采食量也持续减少。肝脏切片观察发现,棉油诱发蛋鸡肝脏组织学形态结构改变,而棉粕导致肝脏脂滴增多。日粮中添加棉油显着改变蛋鸡体内脂肪酸组成,并存在组织间差异。与0%棉油组相比,4%棉油添加组的蛋鸡肝脏硬脂酸含量升高了15%,而油酸降低了10.3%,并且必需脂肪酸DHA也显着减少(P<0.05);4%棉油添加组的蛋鸡胸肌中的肉蔻油酸、棕榈酸、珍珠酸、硬脂酸、花生三烯酸和花生四烯酸显着升高(P<0.05),而棕榈油酸、油酸、α-亚麻酸显着降低(P<0.05);棉油添加组的腹脂中脂肪酸变化与胸肌变化规律一致,而腿肌脂肪酸变化不明显。此外,棉油还增加了蛋鸡胸肌和腿肌中胆固醇的含量(P<0.05)。由此可见,棉油可以改变蛋鸡体内脂质代谢,影响肝脏功能,并造成蛋鸡生产性能降低。试验二:CPFAs和棉酚对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机制以45周龄海兰褐蛋鸡为试验对象,采用两因素两水平交叉试验设计将96只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350 mg/kg CPFAs、200 mg/kg棉酚以及同时添加350 mg/kg CPFAs和200 mg/kg棉酚的日粮。预饲1周,正式试验4周。研究了CPFAs和棉酚对蛋鸡生产性能、肝脏健康、脂肪酸组成、血液参数和脂质代谢等的影响。在明确CPFAs是影响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的主要因素后,借助多组学联合分析的方法,分析了CPFAs导致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和产生脂质毒性的可能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日粮中添加350 mg/kg CPFAs显着(P<0.05)降低了蛋鸡采食量。蛋鸡肝脏切片观察发现,日粮中CPFAs导致蛋鸡肝脏中大量脂滴积累,并且伴随TG(甘油三脂)含量增加(P<0.05),同时血清中TG水平显着下降(51.1%)(P<0.05),说明肝脏中TG分泌受阻。并且,CPFAs显着提高了蛋鸡血清中AST(谷草转氨酶)活性(49.7%)(P<0.05)。蛋鸡肝脏脂肪酸组成表明,CPFAs抑制硬脂酰Co A脱氢酶活性,导致肝脏饱和脂肪酸增加(P<0.01),而单不饱和脂肪酸降低(P<0.01),其中硬脂酸和油酸变化幅度较大,分别提高46%和降低了23.4%(P<0.05)。蛋鸡红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变化规律与肝脏一致,CPFAs增加了其中硬脂酸含量(24.1%)(P<0.05),而降低了棕榈油酸(66.7%)和油酸(22.1%)的含量(P<0.05)。同时,CPFAs改变了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显着下调(P<0.05)了蛋鸡肝脏中脂质组装和转运相关基因APOB100、APO VLDL-(?)、APOA1、LPL、GRP78和VTG,抑制了VLDL的合成和转运。然而,棉酚对蛋鸡脂质的组成和脂质转运无明显影响。这部分结果说明CPFAs是影响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的主要因素,而并非棉酚。肝脏转录组和脂质组数据分析发现CPFAs组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物分布和相关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发生了显着变化。脂质组分析结果表明,CPFAs增加了蛋鸡肝脏中TG、PC(磷脂酰胆碱)、LPC(溶血磷脂酰胆碱)的含量(P<0.05),而减少了DG(甘油二脂)、LPE(溶血磷脂酰乙醇胺)含量(P<0.05)。与对照组先比,CPFAs组DG、TG、LPC、LPE、CER(神经酰胺)侧链脂肪酸的不饱和度也出现降低。CPFAs组显着变化的甘油酯有15种,甘油酯侧链脂肪酸C16和C18脱氢指数随CPFAs添加也出现降低(P<0.05)。CPFAs组显着变化的PC脂质分子有20个,PE有38个,CPFAs显着提升了蛋鸡肝脏PC/PE的比率。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CPFAs组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423个(Q<0.001,fold change>1.5)。其中KEGG显着富集(Q<0.05)的通路中与脂质代谢相关的包括:PPAR信号通路、胆固醇代谢通路和丙酮酸代谢通路。此外,CPFAs的添加导致蛋鸡肝脏甘油酯和甘油磷脂通路多个基因和脂质代谢物发生显着变化。值得注意的是,CPFAs还下调了内质网伴侣分子的表达。因此,推测CPFAs主要通过激活PPAR通路调节脂质转运、改变磷脂组成和饱和度影响细胞膜功能、减弱内置网上蛋白质加工折叠的能力来抑制VLDL的合成和分泌,最终造成肝脏脂质积累,产生脂质毒性。试验三:鸡蛋储藏条件在橡皮蛋形成中的作用在试验二的基础上,收集第2周和第4周鸡蛋作为试验材料,按照试验二设计将鸡蛋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首先通过研究棉酚和CPFAs对鸡蛋品质、蛋黄脂肪酸、胆固醇、棉酚残留、熟蛋黄质构和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确定CPFAs是造成橡皮蛋形成的主要因素后,将试验期结束时收集的正常蛋(对照组)和橡皮蛋(CPFAs组)在不同温度(4℃和25℃)下储藏不同时间(0,14和28天),观察蛋黄物理化学特性和外观等的变化。主要实验结果如下:CPFAs显着改变了蛋黄脂肪酸组成和胆固醇含量,体现为饱和脂肪增多(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减少(P<0.01),胆固醇含量降低(P<0.01)。并且CPFAs显着增加了蛋黄硬度(P<0.01)等质构指标,导致形成橡皮蛋。微观结构观察发现,蛋黄卵黄球结构改变、轮廓模糊、有融合的趋势,从而导致橡皮蛋出现切面光滑,质地紧实的现象。以上结果说明CPFAs是导致橡皮蛋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并非是棉酚。不同条件储藏后,CPFAs组橡皮蛋黄物理化学特性变化明显,而正常鸡蛋变化不大。室温下储藏后橡皮蛋硬度急剧下降(P<0.05),而低温下储藏的橡皮蛋硬度先降低后增大。橡皮蛋胶黏性、咀嚼性呈现与硬度同样变化规律。蛋黄黏性温度扫描曲线发现,新鲜橡皮蛋蛋黄黏性显着大于正常鸡蛋(P<0.001)。在室温和低温下储藏28天后,橡皮蛋和正常鸡蛋蛋黄黏性曲线的初始黏性、渐近线均显着下降(P<0.05),其中橡皮蛋变化幅度较大。在室温或低温储藏过后,橡皮蛋蛋黄重量、水分和蛋黄指数均显着增加(P<0.05),且橡皮蛋水分在室温下转移较低温下更多。此外,橡皮蛋的蛋黄室温下储藏出现面粉样糊状斑块,低温下储藏呈现半凝固状态;蛋清在储藏过后发生褐色污斑,室温下储藏变色更加严重。而正常蛋在储藏后未出现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CPFAs是橡皮蛋形成的基础,而长期储藏并不影响橡皮蛋的形成,但室温和低温储藏均会加剧橡皮蛋品质的进一步恶化。试验四:L-半胱氨酸和大豆磷脂缓解橡皮蛋形成及CPFAs肝脏脂质毒性的研究以55周龄海兰褐蛋鸡为试验动物,共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添加200 mg/kg CPFAs(CPFAs组)、基础日粮添加200 mg/kg CPFAs和1000 mg/kg L-半胱氨酸(半胱氨酸组)以及基础日粮添加200 mg/kg CPFAs和5000 mg/kg大豆磷脂(大豆磷脂组)。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和大豆磷脂无法有效缓解CPFAs造成的蛋黄脂肪酸不饱和度和胆固醇含量的降低。但L-半胱氨酸可一定程度降低CPFAs导致的蛋黄变硬(P<0.05),而大豆磷脂能有效改善CPFAs导致的蛋鸡肝脏脂质积累(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日粮中4%棉油可以降低蛋鸡生产性能和影响蛋鸡肝脏脂质代谢。(2)350 mg/kg CPFAs可造成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紊乱。CPFAs通过抑制肝脏硬脂酰Co A脱氢酶的活性改变脂肪酸组成,调节肝脏脂质转运相关载脂蛋基因的表达,削弱内置网蛋白质加工折叠能力,从而导致VLDL合成和分泌减少,造成脂质在肝脏中积累。(3)CPFAs是导致橡皮蛋形成的主要因素,它通过降低蛋黄脂肪酸不饱和度,改变卵黄球结构,来增加蛋黄硬度。储藏过程对橡皮蛋的形成没有影响,但会导致橡皮蛋理化性质的改变,从而进一步加剧橡皮蛋品质的恶化。(4)L-半胱氨酸可以缓解橡皮蛋变硬,大豆磷脂可以改善肝脏脂质积累。

王永峰[3](2021)在《发酵构树对高峰期产蛋鸡生产性能、脂质代谢、肠道健康和卵泡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树作为天然饲用植物,营养价值较高,是潜在的饲料蛋白质资源,其自身活性物质还具有一定的药理保健功能。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构树对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脂质代谢,肠道微生物菌落组成和卵泡发育的影响,综合评估发酵构树饲料在蛋鸡养殖行业中的应用价值及前景。试验共选择23周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海兰褐蛋鸡28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重复,每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Ι组和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和5%的发酵构树饲料;预试期7 d,正试期54 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一:相较于对照组,在添加发酵构树饲料后,各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料蛋比和蛋黄色泽均显着提高(P<0.05);试验Ⅱ组相比于对照组,显着提高了平均蛋重,显着降低了鸡蛋的蛋壳比重和蛋壳厚度(P<0.05);不同剂量的发酵构树饲料对鸡蛋蛋壳重量有显着影响,相较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蛋壳重量显着下降(P<0.05)。试验二:相较于对照组,试验Ⅱ组显着降低了蛋鸡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活性(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下调了肝脏组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和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tty acid synthetase,FAS)的表达,同时上调了肝X受体基因(Liver X receptors,LXRs)的表达(P<0.05);试验Ⅰ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基因(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的表达量相较于对照组显着下调(P<0.05)。试验三:发酵构树饲料对蛋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肠道形态结构无显着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的Shannon、Chao1、Simpson和ACE指数差异均不显着(P>0.05);此外,PCo A和UPGMA聚类分析同样说明,三个试验组盲肠微生物系统的物种总数、群落多样性和物种分布均匀度相似度较高。在门水平,试验组螺旋体门(Spirochaetota)的丰度均显着下降(P<0.05),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Spirochaetota丰度显着下降(P=0.01);在属水平,相较于对照组,试验Ⅰ组巨单胞菌属(Megamonas)丰度、试验Ⅱ组Candidatus_Stoquefichus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丰度显着下降(P<0.05),试验Ⅱ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_torques_group)显着上升(P<0.05);随着发酵构树饲料剂量的增加,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丰度也随之显着增加(P<0.05)。试验四: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雌激素(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G)、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催乳素(Prolactin,PRL)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但相比于试验Ⅱ组,试验Ⅰ组PG含量显着升高(P<0.05);除试验Ⅰ组大黄卵泡(Large yellow follicle,F2)和试验Ⅱ组输卵管中的卵泡(F1)占比显着降低(P<0.05)外,其他等级卵泡占比差异均不显着(P>0.05);相较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卵巢指数显着下降(P<0.05),该组ESR、FSHR、LHR、PGR和PRLR的基因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试验Ⅰ组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的表达较对照组显着下调(P<0.05),但各组Bcl-2-Associated X蛋白基因(BAX)的表达量均未显着变化(P>0.05)。发酵构树可提高蛋鸡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和蛋黄色泽;通过抑制蛋鸡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和提高HDL-C的含量,有利于维持蛋鸡血清胆固醇平衡,预防脂肪肝综合征发生;发酵构树饲料能够显着下调有害菌的相对丰度,但不会对蛋鸡肠道微生物系统整体稳态和肠道黏膜形态结构产生显着影响;此外,5%的发酵构树饲料可显着提高平均蛋重,1%的发酵构树饲料能促进卵泡细胞的发育。综上所述,建议在饲粮中添加5%的发酵构树饲料有利于提高高峰期产蛋鸡的生产性能。

余传启[4](2021)在《海带对黑鲷肝脏健康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肝脏过量脂质蓄积是养殖鱼类中最主要的肝脏疾病。黑鲷容易在肝脏中蓄积过量的脂肪,从而损伤肝脏、降低养殖产量。海带具有降低肝脏中脂质蓄积、提高抗氧化、增强免疫等维持动物肝脏健康的功效。本文研究海带及其提取物对黑鲷肝脏健康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为研发维持黑鲷肝脏健康的配合饲料提供参考,同时为其它鱼类肝脏健康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饲料中添加海带对黑鲷生长、肌肉品质及肝脏健康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评估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海带(SJ)0%(对照组)、0.1%、0.2%、1.2%、2.5%、5%和10%对黑鲷生长、肌肉品质及肝脏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SJ2.5%组的生长性能最佳,平均末重和增重率均显着高于SJ0%组,同时饲料系数显着低于SJ0%组(P<0.05),但SJ10%组显着抑制生长;随着饲料中海带的增加,背肌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总碘含量显着升高(P<0.05),全鱼和背肌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及背肌的物理品质无显着影响(P>0.05);而海带显着抑制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海带也显着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同时显着减少肝脏中空泡的数量及直径(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适量海带可促进黑鲷生长、减少血脂及肝脏中空泡含量、维持肝脏健康,同时提高背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总碘含量,本试验条件下海带最适添加水平为2.5%。2.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饲料中添加海带对黑鲷肝脏健康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SJ0%、SJ2.5%、SJ10%组的肝脏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探究海带对黑鲷肝脏健康影响的机理。转录组分析表明,差异基因(DEGs)在富集显着性前20条与脂质代谢相关的KEGG通路中表现为:SJ0%vs SJ2.5%(“vs”的左边为参照组,右边为处理组)组间,初级胆汁酸合成通路中的DEGs下调;SJ0%vs SJ10%组间固醇合成、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通路中的DEGs下调;SJ2.5%vs SJ10%组间,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脂肪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通路中的DEGs下调;此外,SJ0%vs SJ2.5%和SJ0%vs SJ10%组间,自噬调控通路中的DEGs上调。代谢组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DEMs)的KEGG通路富集表现为:脂质代谢类型涉及的DEMs最多。将DEGs、DEMs进行KEGG通路共富集分析发现,SJ0%vs SJ2.5%和SJ0%vs SJ10%组间显着富集的脂质代谢相关通路分别是初级胆汁酸合成、甘油磷脂代谢、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脂肪酸合成,而SJ2.5%vs SJ10%组间,没有共富集通路。结论:饲料中添加2.5%和10%的海带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自噬、抑制脂质和胆汁酸合成,降低黑鲷肝脏脂质蓄积,初级胆汁酸代谢通路可能是海带影响黑鲷肝脏健康的关键通路。3.饲料中添加海带水提物、醇提物对黑鲷生长、抗氧化及肝脏健康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评估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海带水提物(ASJ1,0.83g/kg;ASJ2,3.32g/kg)和醇提物(ESJ1,0.99g/kg;ESJ2,3.96g/kg)对黑鲷生长、抗氧化及肝脏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TRL组(不添加海带提取物,对照组)比,ASJ2和ESJ2组的平均末重和增重率显着增加(P<0.05),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和肝脏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显着减少(P<0.05);随着ASJ和ESJ添加量的增加,肝脏中脂质沉积面积、空泡化面积显着减少(P<0.05),血清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升高,而丙二醛含量显着减少(P<0.05),前肠的消化酶活性无显着影响(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0.83、3.32g/kg的海带水提物和0.99、3.96g/kg海带醇提物可促进黑鲷生长、减少血清及肝脏中脂质含量、维持肝脏健康,消除直接添加海带的抑制生长作用。4.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饲料中添加海带水提物、醇提物对黑鲷肝脏健康的影响本研究对CTRL、ASJ1、ESJ1组的肝脏进行转录组、代谢组分析,探究海带水提物、醇提物对黑鲷肝脏健康的影响机理。转录组分析表明,差异基因(DEGs)在富集显着性前20条KEGG通路中与脂质代谢相关的表现为:CTRL vs ASJ1组间,初级胆汁酸合成、脂肪酸合成、属于氨基酸代谢类型通路中DEGs下调,而自噬调控通路中的DEGs上调;CTRL vs ESJ1组间脂肪酸合成通路中的DEGs下调,而自噬调控通路中的DEGs上调;ASJ1 vs ESJ1组间自噬调控通路中的DEGs下调,初级胆汁酸合成、属于氨基酸代谢类型通路中的DEGs上调。代谢组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DEMs)的KEGG通路富集表现为:CTRL vs ASJ1、CTRL vs ESJ1组间脂质代谢类型涉及的DEMs最多,而ASJ1 vs ESJ1组间全局概述地图涉及的DEMs最多。对DEGs、DEMs进行KEGG通路共富集分析发现,显着富集的脂质代谢相关通路分别是初级胆汁酸合成、甘油磷脂代谢、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脂肪酸代谢、鞘脂类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结论:饲料中添加0.83g/kg海带水提物、0.99g/kg醇提物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自噬、抑制脂质和胆汁酸合成,降低黑鲷肝脏脂质蓄积;相较于醇提物,水提物促进细胞自噬、抑制胆汁酸合成的效果可能更强;初级胆汁酸代谢通路和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可能分别为海带水提物、醇提物影响黑鲷肝脏健康的关键通路。

苟妮娜[5](2021)在《多鳞白甲鱼脂质营养需求及其日粮油脂源研究》文中提出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是我国名贵淡水经济鱼类,俗称钱鱼,属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白甲鱼属(Onychostoma)鱼类,常见于长江、黄河及其支流,是鲃亚科鱼类中分布最北的一种,秦岭是其重要的地理分布区域之一。多鳞白甲鱼曾为古代宫廷贡品,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年来,由于滥捕及水环境变化等原因,该鱼野生资源量呈逐渐减少趋势,被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收录为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具有重要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经国家农业部批准,先后在陕西周至黑河和紫阳任河设立了两个“多鳞白甲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人工养殖工作,对该鱼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市场上缺乏多鳞白甲鱼专用配合饲料,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该鱼专用配合饲料的研发工作势在必行。关于多鳞白甲鱼营养需求方面的研究很少,而脂质营养需求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多鳞白甲鱼为试验对象,以其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天然饵料脂质含量分析为基础,研究了日粮中脂肪水平、几种重要脂肪酸和油脂源对多鳞白甲鱼生长、营养价值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并探究了越冬期营养限制条件下,多鳞白甲鱼的体脂状况及其调节机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多鳞白甲鱼脂质营养特性,为多鳞白甲鱼专用配合饲料研发及其资源养护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鳞白甲鱼脂肪酸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天然饵料分析采用脂肪酸生物标志法分析多鳞白甲鱼的天然饵料组成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1)野生多鳞白甲鱼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季节变化对该鱼肌肉SFA、MUFA和PUFA含量没有显着影响(P>0.05);(2)20:5n-3(EPA)和22:6n-3(DHA)是多鳞白甲鱼肌肉中含量最高的两种PUFA,其含量分别为6.04mg/g-6.47mg/g和7.06mg/g-7.55mg/g;(3)多鳞白甲鱼的天然饵料包括浮游植物、底栖藻类等植物性饵料以及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饵料;(4)春秋两季,硅藻对多鳞白甲鱼的食物贡献显着(P<0.05),夏季,绿藻和浮游动物对其食物贡献显着(P<0.05);(5)多鳞白甲鱼天然饵料的脂肪含量范围为2.28%-13.19%。2.日粮脂肪水平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3%、6%、9%、12%和15%的5种等氮日粮(L3、L6、L9、L12和L15),开展为期8周的多鳞白甲鱼幼鱼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L9组试验鱼生长优于L3、L6和L15组(P<0.05);内脏指数(VSI)和肝脏指数(HSI)均随日粮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2)日粮脂肪水平为3.01%-9.01%时,血清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较低(P<0.05);(3)肝脏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L15组肝脏脂滴较其他组多;(4)L9组多鳞白甲鱼幼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最高,丙二醛(MDA)含量最低(P<0.05);(5)脂肪酸组成主成分分析表明,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主要富集在肌肉中;(6)随着日粮脂肪水平的升高,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基因表达水平下降,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的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脂肪水平为9.01%-11.95%时,多鳞白甲鱼幼鱼的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状况较好。基于回归分析认为,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对日粮脂肪的最佳需求水平为9.68%。3.日粮中几种重要脂肪酸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生化参数、抗氧化反应及脂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配制7种等氮等能的纯化日粮:分别添加三硬脂酸(对照组)、2%亚油酸(LA)、2%α-亚麻酸(LNA)、1%LA+1%LNA、1%二十碳五烯酸(EPA)、1%二十二碳六烯酸(DHA)、0.5%EPA+0.5%DHA。开展为期8周的多鳞白甲鱼幼鱼(初始体重:1.51±0.05 g)饲养试验。研究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LNA组和EPA+DHA组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显着提高(P<0.05),摄食添加LNA日粮试验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与EPA+DHA组相似;(2)肌肉和肝脏中18:2n-6、18:3n-3、20:5n-3和22:6n-3含量最高值分别出现在LA组、LNA组、EPA组和DHA组;(3)LA组血清胆固醇(CHOL)和TG浓度最高,但LA组和LA+LNA组之间的CHOL和TG无显着差异;(4)EPA组、DHA组和EPA+DHA组血清MDA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肝脏中,EPA、DHA和EPA+DHA组的SOD活性最低,MDA含量最高(P<0.05);(5)LA组鱼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LA组中参与脂质合成代谢途径的FAS、ACC1和SREBP-1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对照组中参与脂质分解途径的ATGL、CPT1和PPARα基因表达水平最低,推测LA组日粮诱导鱼体脂肪含量的增加与部分脂质合成代谢基因的上调有关。研究认为,日粮中添加2%LNA或0.5%EPA+0.5%DHA(日粮中脂肪水平约为9%),有利于多鳞白甲鱼幼鱼的生长和健康。4.日粮中三种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血清参数、抗氧化能力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豆油(SO)、亚麻油(LO)、裂殖壶藻油(AO)、混合油(MO,SO:LO:AO=1:1:1)和鱼油(FO,对照组)为油源,配制五种等氮日粮,开展为期8周的多鳞白甲鱼幼鱼(初始体重为1.86±0.07 g)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LO组和对照组(FO)试验鱼生长性能最佳,MO组和对照组(FO)鱼的SGR和FE无显着性差异(P<0.05);(2)肝脏和肌肉中18:2n-6、18:3n-3和22:6n-3分别在SO,LO和AO组含量最高(P<0.05);(3)SO组血清葡萄糖(GLU)、CHOL和TG浓度最高;(4)与对照组相比,SO和LO组试验鱼血清和肝脏MDA含量显着下降(P<0.05);(5)日粮中添加SO和LO显着上调了脂肪合成代谢基因的表达(P<0.05),AO组、MO组和FO组的脂肪分解代谢基因表达量均显着升高(P<0.05)。研究认为LO或MO是多鳞白甲鱼幼鱼日粮较好的油脂来源。5.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的体脂状况及其调节机制分别在越冬前期(0周,1G)、中期(12周,2G)和后期(24周,3G)采集多鳞白甲鱼样品,并对其肝脏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表明:(1)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鱼体重、VSI、HSI和腹腔脂肪指数(IPFI)总体呈下降趋势,与越冬前相比,越冬后多鳞白甲鱼机体和组织的粗脂肪含量显着下降(P<0.05)(2)与越冬前相比,越冬后多鳞白甲鱼肝脏中SFA、MUFA和PUFA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越冬前后,肌肉中SFA、MUFA和PUFA含量差异不显着;(3)在1G与2G、2G与3G,1G与3G对比组中分别发现4630、3976和231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说明越冬期的不同阶段对多鳞白甲鱼基因表达有显着影响,且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影响程度逐渐降低;(4)基因本体(GO)富集结果表明,DEGs主要与代谢和免疫相关,且大部分DEGs下调;(5)KOG富集结果表明,越冬过程中,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的许多DEGs均下调。推测脂质转运与代谢相关的DEGs下调,可能导致多鳞白甲鱼机体和组织粗脂肪含量下降,而减缓代谢和延迟免疫可能是多鳞白甲鱼的越冬适应策略。综上所述,(1)多鳞白甲鱼肌肉中EPA和DHA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天然饵料的脂肪含量范围为2.28%-13.19%;(2)9.01%-11.95%脂肪水平的日粮有利于多鳞白甲鱼幼鱼的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3)日粮中添加2%LNA或0.5%EPA+0.5%DHA(日粮脂肪水平为9%)有利于多鳞白甲鱼幼鱼的生长和健康;(4)亚麻油或混合植物油(豆油:亚麻油:裂殖壶藻油=1:1:1)为多鳞白甲鱼幼鱼日粮较好的油脂源;(5)越冬过程中,脂质转运与代谢相关的DEGs下调,可能导致多鳞白甲鱼机体和组织粗脂肪含量下降,而减缓代谢和延迟免疫可能是多鳞白甲鱼的越冬适应策略。

周建民,武书庚,王晶,张海军,邱凯,齐广海[6](2021)在《产蛋后期蛋鸡生理特点与营养调控》文中指出蛋鸡生产周期可分为产蛋前期、产蛋高峰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产蛋后期约占整个产蛋期的一半。蛋鸡进入产蛋后期会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健康问题,如脂质代谢失调、氧化性损伤、免疫性能降低和钙磷吸收代谢紊乱等。产蛋后期蛋鸡生理状况的改变导致生产性能降低、鸡蛋品质变差。在当前饲料"全面禁抗"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营养调控的手段来改善产蛋后期鸡体健康,对于提高其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产蛋后期蛋鸡的生理特点及相应的营养调控措施,以期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健康状况和养殖效益。

张硕[7](2021)在《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从竹叶中提取得到的竹叶黄酮(Bamboo leaf flavonoid,BLF)和新型饲料添加剂包膜丁酸钠(Coated sodium butyrate,CSB),并以杆菌肽锌(Zinc Bacitracin,ZB)作为抗生素对照,研究2种添加剂对仙居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探究竹叶黄酮和丁酸钠替代饲料中的抗生素的可行性。选用300只200日龄的仙居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40 mg/kg ZB(试验Ⅱ组)、基础日粮+500 mg/kg BLF(试验Ⅲ组)、基础日粮+500 mg/kg CSB(试验Ⅳ组)、基础日粮+500 mg/kg BLF+500 mg/kg CSB(试验Ⅴ组),试验为期90 d。试验期间每天记录各重复采食量、产蛋个数和蛋重等数据,每30 d空腹称重,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2只鸡采样分析。试验结果如下:1.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几种添加剂对提高仙居鸡产蛋率均有作用,试验Ⅱ、Ⅲ、Ⅳ、Ⅴ组产蛋率显着提高(P<0.05),添加丁酸钠提高产蛋率效果最显着(P<0.05)。各试验组合格蛋率的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前期(1~30 d),试验Ⅴ组平均蛋重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中后期(31~90 d),试验Ⅱ组和试验Ⅴ组平均蛋重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几种添加剂对降低仙居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均有作用,竹叶黄酮与丁酸钠联合使用效果显着(P<0.05)。竹叶黄酮、丁酸钠单一或联合使用对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影响无明显规律。2.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蛋品质及其相关性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竹叶黄酮、丁酸钠对蛋品质的影响主要在蛋重、蛋白高度、哈夫单位和蛋黄比例方面。两者联合使用显着提高平均蛋重、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显着降低蛋黄比例(P<0.05)。蛋品质指标的相关性表现在蛋白高度与哈夫单位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蛋壳厚度与蛋壳强度呈显着正相关(P<0.05),平均蛋重与蛋黄比例呈极显着负相关(P<0.05)。3.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竹叶黄酮与丁酸钠提高了仙居鸡免疫功能,主要是血清Ig A、Ig G、IL-2、IL-6和IFN-γ水平,丁酸钠效果最显着(P<0.05)。添加竹叶黄酮与丁酸钠提高了仙居鸡抗氧化功能,主要是血清T-AOC、SOD、GSH-PX和CAT的活性,竹叶黄酮效果最显着(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MDA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竹叶黄酮、丁酸钠主要降低了仙居鸡血清TC、TG和LDL-C的含量(P<0.05),单独或者复配作用差异不显着(P>0.05)。4.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竹叶黄酮、丁酸钠对仙居鸡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各不相同。总的来看,日粮中添加杆菌肽锌对仙居鸡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不显着(P>0.05)。丁酸钠显着提高了仙居鸡肝脏PPARγ、SREBP-1c、LPL m RNA表达水平(P<0.05),竹叶黄酮显着降低了仙居鸡肝脏FAS m RNA表达水平(P<0.05),将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复配显着提高了仙居鸡肝脏中HMGCR、CYP7A1 m RNA的表达水平(P<0.05),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

戴振宇[8](2020)在《葵花籽粕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抗氧化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饲料原料葵花籽粕为研究材料,以荆江麻鸭为研究对象,探究葵花籽粕替代部分豆粕对蛋鸭的产蛋性能、蛋品质、抗氧化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的初始体重为(1.45±0.13)kg的22周龄荆江麻鸭720只,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基础饲粮,不加葵花籽粕;试验组饲粮葵花籽粕添加剂量分别为4%、8%、12%、16%和20%。试验期16周。试验一:本试验旨在研究葵花籽粕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器官指数和空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1~4周和5~8周葵花籽粕对蛋鸭产蛋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试验9~12周20%葵花籽粕组蛋鸭的料蛋比显着高于对照组和4%葵花籽粕组(P<0.05)。随着葵花籽粕添加水平提高,料蛋比线性提高(P=0.004)。试验13~16周平均日采食量线性增高(P=0.001),20%葵花籽粕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和4%葵花籽粕组(P<0.05)。20%葵花籽粕组的料蛋比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16%和20%葵花籽粕组的平均蛋重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葵花籽粕添加水平提高,平均蛋重线性降低(P=0.009)。试验全期20%葵花籽粕组的料蛋比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料蛋比随着葵花籽粕添加水平提高而线性提高(P=0.017)。2)葵花籽粕对蛋鸭蛋黄重、蛋清重、蛋壳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形指数、哈氏单位均无显着影响(P>0.05)。随着葵花籽粕添加水平提高,蛋黄色度线性降低(P<0.001)。3)葵花籽粕对蛋鸭肝脏指数、肠道指数、输卵管指数、卵巢指数、大黄卵泡重/卵巢重和小黄卵泡重/卵巢重均无显着影响(P>0.05)。4)随着葵花籽粕添加水平提高,蛋鸭空肠α-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活性线性降低(P<0.001)。与对照组相比,16%和20%葵花籽粕组显着降低了空肠α-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20%葵花籽粕组蛋鸭空肠脂肪酶活性显着降低(P<0.05)。试验二:本试验旨在研究葵花籽粕对蛋鸭血浆、空肠和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8%和12%葵花籽粕显着提高了血浆GSH-Px活性(P<0.05),20%葵花籽粕组显着降低了血浆GSH-Px活性(P<0.05)。随着葵花籽粕添加水平提高,血浆GSH-Px活性呈显着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效应(P=0.042)。2)葵花籽粕对蛋鸭空肠T-AOC、GSH-Px活性、T-SOD活性和MDA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8%、12%葵花籽粕组显着降低了蛋鸭肝脏MDA含量和显着升高了肝脏GSH-Px活性(P<0.05),20%葵花籽粕组蛋鸭肝脏T-AOC和T-SOD活性显着降低(P<0.05)。随着葵花籽粕添加水平提高,蛋鸭肝脏T-AOC、T-SOD和GSH-Px活性呈显着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P<0.001)效应,MDA含量呈显着先降低后升高的二次曲线(P=0.014)效应。4)与对照组相比,4%、8%葵花籽粕组显着增加了蛋鸭肝脏CAT和HO-1的m RNA相对表达量(P<0.05),12%葵花籽粕组显着增加了蛋鸭肝脏Nrf2、CAT、HO-1和SOD的m RNA相对表达量(P<0.05),16%葵花籽粕组显着降低了蛋鸭肝脏GPX1的m RNA相对表达量(P<0.05),20%葵花籽粕组显着降低了蛋鸭肝脏GPX1、SOD的m RNA相对表达量(P<0.05)。随着葵花籽粕添加水平提高,SOD、CAT和HO-1的m RNA相对表达量呈显着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P<0.001)效应。试验三:本试验旨在研究葵花籽粕对蛋鸭血浆、肝脏和蛋黄脂质代谢指标、蛋黄脂肪酸组成以及肝脏脂质代谢相关m 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8%、12%、16%和20%葵花籽粕组显着降低了蛋鸭血浆TG、TC和LDL-C含量(P<0.05),显着升高了血浆HDL-C含量(P<0.05),显着降低了蛋黄和肝脏TC含量(P<0.05)。16%、20%葵花籽粕组显着降低了蛋鸭的肝脏TG含量(P<0.05)。随着葵花籽粕添加水平提高,蛋鸭血浆TG、TC、LDL-C含量和蛋黄、肝脏TC含量线性降低(P<0.001),血浆HDL-C含量线性升高(P<0.001),肝脏TG含量线性降低(P=0.001)。2)葵花籽粕对蛋鸭蛋黄饱和脂肪酸组成无显着影响(P>0.05),显着降低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和升高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随着葵花籽粕添加水平提高,蛋黄油酸(C18:1)含量线性降低(P<0.001)。葵花籽粕显着增加了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12%、16%和20%组显着增加了亚油酸(C18:2)含量(P<0.05),16%和20%组显着增加了二十碳二烯酸(C20:2)含量(P<0.05),8%、12%、16%和20%组显着增加了亚麻酸(C18:3)、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随着葵花籽粕添加水平提高,蛋黄中C18:2、C18:3、C20:2、C22:6、n-3 PUFA、n-6 PUFA和Total PUFA含量线性升高(P<0.001)。3)与对照组相比,8%、12%、16%和20%葵花籽粕组显着增加了蛋鸭肝脏CYP7A1的m RNA相对表达量(P<0.05),降低了HMGCR和SREBP2的m RNA相对表达量(P<0.05)。8%、12%、16%和20%葵花籽粕组显着降低了蛋鸭肝脏SREBP1和ACCα的m RNA相对表达量(P<0.001),16%和20%葵花籽粕组显着降低了FAS的m RNA相对表达量(P<0.05),12%葵花籽粕组显着增加了CPT1A的m 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可得,饲粮添加葵花籽粕线性降低了蛋黄色度,当葵花籽粕添加水平低于16%时对蛋鸭产蛋性能和空肠消化功能无影响。饲粮添加8%、12%葵花籽粕明显提高了蛋鸭肝脏抗氧化功能。当葵花籽粕添加水平大于8%时可降低肝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同时促进鸭蛋黄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沉积。本试验中葵花籽粕适宜添加水平为8%~16%。

宋益贞,陈杰,黄金玉,贺强[9](2020)在《饲粮油脂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健康的影响》文中认为文章综述了不同油脂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鸡蛋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油脂对产蛋鸡健康的潜在作用,以期为生产中蛋鸡饲粮中不同类型油脂原料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刘伟[10](2020)在《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比较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产蛋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并通过分析粗脂肪的表观代谢率、肠道绒毛及肝细胞形态、血浆及肝脂代谢、抗氧化、免疫等相关生化指标,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依试验要求,选取324只520日龄京粉1号商品蛋鸡,预试验15天,按照产蛋率基本一致的要求,将试验蛋鸡均分为3组,每组含6个重复,每重复18只。试验1、2、3组蛋鸡分别饲喂含2%猪油、棕榈油、大豆油的日粮。正式试验为期8周,分别于第3、5、7周的周三采集鸡蛋样品,第8周开展代谢试验,并在正式试验结束后屠宰取样进行分析。试验结果如下:1.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油组平均蛋重显着高于猪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且8周总蛋重最高、料蛋比最低(P>0.05);此外,日采食量和产蛋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2.蛋品质测定结果显示:三组间各项蛋品质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大豆油组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相对较好,猪油组蛋黄颜色、哈氏单位和蛋白高度相对较好。3.代谢试验结果表明:粗脂肪表观代谢率以大豆油组最高,同比棕榈油组高出了 15.26%(P<0.05),但与猪油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4.肝脏组织切片观察和脂类代谢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大豆油组脂肪肝表现程度较轻、脂肪含量相对较少,血浆及肝脂代谢指标较优,蛋黄UFA含量较高而SFA含量较低。5.骨骼质量及相关代谢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猪油组蛋鸡血浆ALP和IGF-I含量最高,差异到达显着水平(P<0.05),此外骨骼密度和矿盐含量也都以猪油组最高(P>0.05)。6.抗氧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除血浆SOD含量外,血浆和肝脏各项抗氧化指标均以棕榈油组较优,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7.免疫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免疫指标总体以棕榈油组较优,其中,血浆IgG含量较猪油组提高了 43.41%(P<0.05),IL-6和TNF-α含量较猪油组降低了 12.40%(P<0.05)和23.43%(P<0.05),但与大豆油组相比各项血浆免疫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用猪油、棕榈油和大豆油相比,大豆油具有提高蛋鸡平均蛋重、并改善体脂代谢和鸡蛋脂肪酸沉积的作用效果;猪油能对蛋鸡骨骼质量产生有益影响;棕榈油对蛋鸡免疫功能的作用效果相对较好。

二、不同类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产蛋鸡免疫功能及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类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产蛋鸡免疫功能及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日粮硒和DHA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效果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蛋鸡的饲养情况及蛋鸡资源的开发利用
        1.1.1 我国蛋鸡养殖和鸡蛋消费情况
        1.1.2 蛋鸡生产周期内产蛋变化规律
        1.1.3 母鸡肉及功能性蛋制品的开发与应用
    1.2 产蛋后期蛋鸡存在的问题及对肉蛋品质的影响
        1.2.1 生殖系统功能退化
        1.2.2 肠道功能紊乱
        1.2.3 抗氧化和免疫功能衰退
        1.2.4 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加重
        1.2.5 蛋鸡衰老对肉蛋品质的影响
    1.3 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有效措施
        1.3.1 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肉蛋品质调控研究进展
        1.3.2 二十二碳六烯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对肉蛋品质调控研究进展
    1.4 肉蛋氧化稳定性的营养调控
        1.4.1 富DHA蛋在储存期氧化稳定性的变化
        1.4.2 提高DHA强化肉蛋氧化稳定性的措施
    1.5 本课题立题背景与意义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周龄蛋鸡的肉蛋品质和氧化稳定性差异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饲养试验设计
        2.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4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周龄蛋鸡血清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变化
        2.4.2 不同周龄蛋鸡肝脏病理的变化
        2.4.3 不同周龄蛋鸡机体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2.4.4 不同周龄蛋鸡肌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2.4.5 不同周龄蛋鸡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变化
        2.4.6 不同周龄蛋鸡肌肉肉品质的变化
        2.4.7 不同周龄蛋鸡鸡蛋新鲜程度和氧化稳定性的变化
        2.4.8 肉蛋品质与机体抗氧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饲养试验设计
        3.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3.4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品质的影响
        3.4.2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品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3.4.3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品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3.4.4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品储藏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3.4.5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的营养价值的影响
        3.4.6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3.4.7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储藏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3.4.8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质的影响
        3.4.9 不同硒源在肉蛋中的沉积形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氧化应激模式下富硒酵母对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改善效果及机制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饲养试验设计
        4.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4.3.4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4.4.2 热应激蛋鸡组织中硒的分布
        4.4.3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4.4.4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肉品质的影响
        4.4.5 热应激诱导的蛋鸡氧化应激的标志物
        4.4.6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肌肉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4.4.7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线粒体的结构及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4.4.8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富DHA微藻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脂质代谢和肉蛋品质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5.1 前言
    5.2 试验材料与设备
        5.2.1 主要材料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饲养试验设计
        5.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5.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5.3.4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5.4.2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脂质代谢和肝脏功能的影响
        5.4.3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5.4.4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肌肉脂肪酸含量和脂质健康指数的影响
        5.4.5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肌肉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5.4.6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质的影响
        5.4.7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鸡蛋脂肪酸和脂质健康指数的影响
        5.4.8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鸡蛋新鲜度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5.4.9 富DHA鸡蛋蛋黄脂质种类的分析鉴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藻源虾青素改善富DHA肉蛋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6.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6.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饲养试验设计
        6.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6.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6.3.4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虾青素在蛋鸡组织中的沉积规律
        6.4.2 虾青素对组织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6.4.3 虾青素对肌肉脂质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6.4.4 虾青素对肉品质的影响
        6.4.5 虾青素对蛋黄新鲜程度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6.4.6 虾青素对肝脏Nrf2/HO-1 抗氧化信号通路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环丙烯类脂肪酸对蛋鸡肝脏脂质代谢和蛋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Abbreviated words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棉粕和棉油的资源与利用
        2.1 棉粕和棉油的资源现状及其营养价值
        2.2 棉粕和棉油在生产中的利用
    3 棉粕和棉油中主要抗营养因子
        3.1 棉酚
        3.2 环丙烯类脂肪酸
        3.3 其他抗营养因子
    4 禽类脂质代谢
        4.1 脂质的分类
        4.2 家禽肝脏脂质的合成与转运
        4.3 蛋黄脂质的转运和沉积
        4.4 蛋禽脂质代谢紊乱
        4.5 日粮因素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5 鸡蛋的品质与构成
        5.1 鸡蛋的结构和组成
        5.2 鸡蛋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6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6.1 选题依据
        6.2 研究内容
        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日粮中棉粕和棉油对蛋鸡脂质组成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2.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2.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2.2 试验设计及日粮处理
        2.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2.4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的方法
        2.4.1 样品采集
        2.4.2 生产性能的测定
        2.4.3 脏器指数及肝脏组织切片制作及观察
        2.4.4 血清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2.4.5 组织常规养分含量的测定
        2.4.6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2.4.7 胆固醇含量的测定
        2.4.8 棉酚残留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蛋鸡生产性能
        3.2 蛋鸡脏器的指数及肝脏组织结构的观察
        3.2.1 脏器指数
        3.2.2 肝脏组织结构的观察
        3.3 蛋鸡血清抗氧化能力
        3.4 蛋鸡肌肉常规营养成分
        3.4.1 胸肌常规营养成分含量
        3.4.2 腿肌常规营养成分含量
        3.5 蛋鸡组织中脂肪酸的组成及胆固醇含量
        3.5.1 胸肌脂肪酸组成
        3.5.2 腿肌脂肪酸组成
        3.5.3 肝脏脂肪酸组成
        3.5.4 腹脂脂肪酸组成
        3.5.5 胆固醇含量
        3.6 蛋鸡肌肉中棉酚残留量
    4 讨论
        4.1 棉粕和棉油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4.2 棉粕和棉油对蛋鸡脏器指数及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4.3 棉粕和棉油对蛋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4 棉粕和棉油对鸡肉和肝脏中脂质成分的影响
        4.5 蛋鸡脂质代谢变化的原因分析
    5 小结
第三章 环丙烯类脂肪酸和棉酚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主要化学试剂
        2.2 试验设计与日粮处理
        2.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2.4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方法
        2.4.1 样品采集
        2.4.2 生产性能的测定
        2.4.3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2.4.4 透射电镜观察
        2.4.5 血清和肝脏中脂质成分的测定
        2.4.6 EOFT测血细胞渗透脆性
        2.4.7 红细胞膜脂肪酸组成测定
        2.4.8 血液红细胞参数测定
        2.4.9 肝脏RNA的提取和q-PCR定量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蛋鸡生产性能
        3.2 蛋鸡脏器指数
        3.3 蛋鸡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
        3.4 蛋鸡肝脏组织学观察和细胞结构
        3.5 蛋鸡肝脏和血清脂质含量
        3.6 蛋鸡肝脏脂肪酸组成
        3.7 蛋鸡红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及红细胞渗透脆性
        3.8 蛋鸡血液红细胞参数
        3.9 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
        3.9.1 肝脏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
        3.9.2 肝脏脂质组装和转运相关基因表达量
        3.9.3 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
    4 讨论
        4.1 棉酚和CPFAs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4.2 棉酚和CPFAs对蛋鸡肝脏健康的影响
        4.2.1 棉酚和CPFAs对蛋鸡脏器指数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4.2.2 棉酚和CPFAs对蛋鸡脏血清生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3 棉酚和CPFAs对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4.4 棉酚和CPFAs对蛋鸡血液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影响
    5 小结
第四章 多组学解析环丙烯类脂肪酸致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紊乱的机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 试验设计
        2.3 肝脏脂质组分析
        2.4 肝脏转录组测序
    3 结果与分析
        3.1 蛋鸡肝脏脂质组分析
        3.1.1 蛋鸡肝脏脂质主成分分析结果
        3.1.2 蛋鸡肝脏脂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
        3.1.3 蛋鸡肝脏不同种类脂质成分含量的比较
        3.1.4 蛋鸡肝脏甘油酯的变化
        3.1.5 蛋鸡肝脏磷脂的变化
        3.2 蛋鸡肝脏转录组分析
        3.2.1 蛋鸡肝脏转录组差异表达的基因
        3.2.2 蛋鸡肝脏DEGs的 COGs功能分类
        3.2.3 蛋鸡肝脏DEGs的 GO功能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
        3.3 蛋鸡肝脏甘油酯和磷脂代谢通路
    4 讨论
        4.1 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物变化
        4.2 肝脏基因转录水平变化
    5 小结
第五章 鸡蛋储藏条件在橡皮蛋形成中的作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主要试剂
        2.2 实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及指标的测定方法
        2.3.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3.2 蛋品质的测定
        2.3.3 蛋黄物理性状的测定
        2.3.4 蛋黄微观结构观察
        2.3.5 水分分析和pH的测定
        2.3.6 蛋黄重量和蛋黄指数
        2.3.7 蛋黄脂肪酸组成、胆固醇含量和棉酚残留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鸡蛋常规品质
        3.2 鸡蛋蛋黄脂肪酸组成
        3.3 鸡蛋蛋黄胆固醇含量
        3.4 鸡蛋蛋黄棉酚残留
        3.5 熟蛋黄质构特性
        3.6 熟蛋黄切面和微观结构
        3.7 不同温度条件下储藏后蛋黄质构特性的变化
        3.8 不同温度条件下储藏后蛋黄黏性的变化
        3.9 不同温度条件下储藏后蛋黄常规物理化学指标的变化
        3.10 不同温度条件下储藏后蛋黄和蛋清外观的变化
    4 讨论
        4.1 棉酚和CPFAs对鸡蛋常规品质的影响
        4.2 棉酚和CPFAs对蛋黄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4.3 棉酚和CPFAs对蛋黄棉酚残留的影响
        4.4 棉酚和CPFAs对熟蛋黄物理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4.5 橡皮蛋物理化学特性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化
    5 小结
第六章 L-半胱氨酸和大豆磷脂缓解橡皮蛋的形成及CPFAs肝脏脂质毒性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仪器和试剂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主要试剂
        2.2 动物试验
        2.3 样品采集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鸡蛋常规品质
        3.2 鸡蛋蛋黄脂肪酸组成和胆固醇含量
        3.3 鸡蛋蛋黄物理特性
        3.4 蛋鸡肝脏和血清脂质含量
        3.5 蛋鸡肝脏组织学观察
        3.6 蛋鸡血清生化指标
    4 讨论
    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3)发酵构树对高峰期产蛋鸡生产性能、脂质代谢、肠道健康和卵泡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中英文术语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天然饲用植物的应用研究现状
        1.1 天然饲用植物对动物肠道健康和免疫能力的影响
        1.2 天然饲用植物对动物繁殖机能的影响
        1.3 天然饲用植物对动物脂质代谢的影响
    2 构树饲料的应用研究现状
        2.1 构树的生物学特性
        2.2 构树的营养价值
        2.3 构树的药用保健作用
        2.4 构树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发酵构树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动物及设计
        1.1.1 试验材料
        1.1.2 发酵构树工艺流程
        1.1.3 试验动物与方案设计
        1.2 饲养管理
        1.3 指标测定
        1.3.1 生产指标测定
        1.3.2 蛋品质测定
        1.4 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发酵构树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2.2 发酵构树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发酵构树对蛋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动物及设计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验动物与方案设计
        1.2 饲养管理
        1.3 指标测定
        1.3.1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1.3.2 器官指数的测定
        1.3.3 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测定
        1.4 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发酵构树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2 发酵构树对蛋鸡器官指数的影响
        2.3 发酵构树对蛋鸡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发酵构树对蛋鸡肠道健康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动物及设计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验动物与方案设计
        1.2 饲养管理
        1.3 指标测定
        1.3.1 蛋鸡肠道形态结构的测定
        1.3.2 蛋鸡肠道微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发酵构树对蛋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2.2 发酵构树对蛋鸡盲肠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2.2.1 蛋鸡盲肠微生物操作分类单元分析
        2.2.2 蛋鸡盲肠微生物物种多样性曲线
        2.2.3 蛋鸡盲肠微生物Alpha多样性
        2.2.4 蛋鸡盲肠微生物Beta多样性分析
        2.2.5 蛋鸡盲肠微生物菌落结构分析
        2.2.6 蛋鸡盲肠微生物组间差异物种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发酵构树对蛋鸡卵泡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动物及设计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验动物与方案设计
        1.2 饲养管理
        1.3 指标测定
        1.3.1 血清激素含量的测定
        1.3.2 性腺器官指数和卵泡发育等级的测定
        1.3.3 卵巢组织中激素受体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1.4 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发酵构树对蛋鸡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
        2.2 发酵构树对蛋鸡性腺器官指数和卵泡发育等级的影响
        2.3 发酵构树对蛋鸡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总体结论
    2 本文创新点
    3 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4)海带对黑鲷肝脏健康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海带的营养特性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概况
        1.1.1 海带的养殖概况及其营养成分
        1.1.2 海带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2 水产动物的肝脏健康
        1.2.1 肝脏损伤的原因
        1.2.2 植物来源添加剂在缓解肝脏损伤中的应用
    1.3 海带对水产动物肝脏健康的影响
        1.3.1 缓解药物对肝脏的损伤
        1.3.2 减少肝脏中过量脂肪蓄积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带对黑鲷生长、肌肉品质及肝脏健康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饲料
        2.2.2 实验幼鱼来源及日常管理
        2.2.3 样品采集
        2.2.4 实验分析
        2.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海带对黑鲷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海带对黑鲷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2.3.3 海带对黑鲷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3.4 海带对黑鲷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3.5 海带对黑鲷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2.4 讨论
        2.4.1 海带对黑鲷生长性能的影响
        2.4.2 海带对黑鲷肠道消化酶活的影响
        2.4.3 肌肉营养成分及物理品质
        2.4.4 肝脏组织学及血清生化指标
    2.5 小结
第三章 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饲料中添加海带对黑鲷肝脏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转录组分析
        3.2.2 代谢组分析
        3.2.3 qPCR的验证
    3.3 结果
        3.3.1 转录组分析结果
        3.3.2 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3.3.3 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海带水提物、醇提物对黑鲷生长、抗氧化及肝脏健康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饲料
        4.2.2 实验幼鱼来源及日常管理
        4.2.3 样品采集
        4.2.4 实验分析
    4.3 结果
        4.3.1 海带水提物、醇提物对黑鲷生长性能的影响
        4.3.2 海带水提物、醇提物对黑鲷肝脏组织的影响
        4.3.3 海带水提物、醇提物对黑鲷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4.3.4 海带水提物、醇提物对黑鲷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3.5 海带水提物、醇提物对黑鲷背肌成分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海带水提物、醇提物对黑鲷生长性能的影响
        4.4.2 海带水提物、醇提物对黑鲷肝脏结构的影响
        4.4.3 海带水提物、醇提物对黑鲷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4.4 海带水提物、醇提物对黑鲷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4.4.5 海带水提物、醇提物对黑鲷肌肉成分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饲料中添加海带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对黑鲷肝脏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转录组分析
        5.2.2 代谢组分析
        5.2.3 qPCR的验证
    5.3 结果
        5.3.1 转录组分析结果
        5.3.2 代谢组分析结果
        5.3.3 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创新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多鳞白甲鱼脂质营养需求及其日粮油脂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脂质营养需求
        1.1.1 日粮脂肪水平
        1.1.2 必需脂肪酸
        1.1.3 日粮油脂源
    1.2 日粮脂质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1.2.1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1.2.2 日粮脂肪酸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1.2.3 日粮油脂源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1.3 鱼类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组成和饵料分析
        1.3.1 天然状态下鱼类体组成
        1.3.2 天然饵料分析——脂肪酸标志法
    1.4 越冬条件下鱼类生理生化及代谢研究
    1.5 多鳞白甲鱼营养研究进展
        1.5.1 生物学特性
        1.5.2 生活习性
        1.5.3 营养价值研究
    1.6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多鳞白甲鱼脂肪酸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天然饵料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粗脂肪及脂肪酸测定
        2.2.3 脂肪酸标志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生物学指标
        2.3.2 不同季节多鳞白甲鱼肌肉的脂肪酸含量
        2.3.3 不同季节硅藻和绿藻脂肪酸标志
        2.3.4 不同季节绿藻脂肪酸标志
        2.3.5 不同季节浮游动物脂肪酸标志
        2.3.6 不同季节原生动物脂肪酸标志
        2.3.7 不同季节水生昆虫脂肪酸标志
        2.3.8 不同季节底栖动物脂肪酸标志
        2.3.9 主成分分析
        2.3.10 天然饵料的脂肪含量
    2.4 讨论
        2.4.1 多鳞白甲鱼肌肉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
        2.4.2 基于脂肪酸标志法的天然饵料分析
第三章 日粮脂肪水平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方法
        3.2.1 试验日粮
        3.2.2 试验条件
        3.2.3 采样
        3.2.4 组分测定
        3.2.5 脂肪酸测定
        3.2.6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3.2.7 抗氧化能力测定
        3.2.8 组织切片制作及观察
        3.2.9 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m RNA表达量
        3.2.10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生长表现
        3.3.2 体成分
        3.3.3 肌肉、肝脏和肠道的脂肪酸组成
        3.3.4 血清生化指标
        3.3.5 肝脏抗氧化指标
        3.3.6 肝脏组织学结构
        3.3.7 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3.4 讨论
        3.4.1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3.4.2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4.3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4.4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第四章 日粮中几种重要脂肪酸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生化参数、抗氧化反应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方法
        4.2.1 试验日粮配方
        4.2.2 试验鱼和饲养条件
        4.2.3 采样
        4.2.4 体成分
        4.2.5 脂肪酸组成
        4.2.6 血清生化参数
        4.2.7 抗氧化参数
        4.2.8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4.2.9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生长
        4.3.2 体成分
        4.3.3 肌肉和肝脏的脂肪酸组成
        4.3.4 血清生化指标
        4.3.5 抗氧化参数
        4.3.6 脂质相关基因表达
    4.4 讨论
        4.4.1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4.4.2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4.3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4.4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4.5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第五章 日粮中三种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血清参数、抗氧化能力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方法
        5.2.1 日粮配制
        5.2.2 饲养试验
        5.2.3 采样
        5.2.4 体成分分析
        5.2.5 脂肪酸组成分析
        5.2.6 血清生化指标
        5.2.7 抗氧化能力
        5.2.8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基因表达
        5.2.9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生长和生物学参数
        5.3.2 体成分
        5.3.3 肝脏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
        5.3.4 血清生化指标
        5.3.5 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
        5.3.6 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5.4 讨论
        5.4.1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5.4.2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4.3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4.4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5.4.5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脂代谢基因的影响
第六章 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的体脂状况及其调节机制
    6.1 引言
    6.2 材料方法
        6.2.1 动物标本采集
        6.2.2 RNA提取和转录组测序
        6.2.3 转录组组装和注释
        6.2.4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6.2.5 实时定量PCR
        6.2.6 统计分析
    6.3 结果
        6.3.1 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生长参数
        6.3.2 越冬过程中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分
        6.3.3 测序和转录装配
        6.3.4 功能注释
        6.3.5 DEGs表达差异分析
        6.3.6 DEGs功能富集分析
        6.3.7 DEGs的维恩图分析
        6.3.8 RT-qPCR验证RNA-Seq结果
    6.4 讨论
        6.4.1 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DEGs的表达
        6.4.2 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脂代谢的调节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产蛋后期蛋鸡生理特点与营养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 蛋鸡产蛋后期的生理代谢特点
    1.1 脂质代谢失调
    1.2 氧化性损伤
    1.3 免疫功能下降
    1.4 钙磷代谢紊乱
2 蛋鸡产蛋后期营养调控措施
    2.1 脂质代谢失调的营养改善措施
        2.1.1 调整饲粮能氮比或能量蛋白源
        2.1.2 调节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2.1.3 胆碱、甜菜碱和肉碱
    2.2 氧化性损伤的营养调控措施
        2.2.1 常规营养素添加剂
        2.2.2 非营养素添加剂
    2.3 免疫功能下降的营养改善措施
        2.3.1 寡糖
        2.3.2 植物提取物
        2.3.3 有机微量元素
    2.4 钙磷代谢紊乱的营养改善措施
        2.4.1 石粉粒度和补充模式
        2.4.2 维生素D3
        2.4.3 植酸酶
3 结语与展望

(7)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2 影响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因素
        2.1 遗传因素
        2.2 环境因素
        2.3 饲养管理及其他因素
    3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4 竹叶黄酮在养鸡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丁酸钠在养鸡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6 研究目的
    7 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2.2 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影响
        3 讨论
    第二章 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蛋品质及其相关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蛋品质的影响
        2.2 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蛋品质相关性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2.2 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3 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血清脂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关键基因(PPARγ、SREBP-1c)m RNA表达的影响
        2.2 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脂质合成关键基因(FAS、HMGCR)m RNA表达的影响
        2.3 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脂质分解关键基因(LPL、CYP7A1)m RNA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 Ⅱ 试验所需引物
个人简历
致谢

(8)葵花籽粕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抗氧化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杂粕类原料
        2.1 菜籽粕
        2.2 棉粕
        2.3 花生粕
        2.4 棕榈仁粕
    3 葵花籽粕
        3.1 葵花籽粕的营养成分
        3.2 葵花籽粕的活性成分
        3.2.1 绿原酸
        3.2.2 亚油酸
        3.2.3 膳食纤维
        3.3 葵花籽粕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
        3.3.1 抗氧化功能
        3.3.2 调节脂质代谢
        3.3.3 调节肠道菌群
    4 葵花籽粕在家禽中的应用
        4.1 葵花籽粕在蛋鸡中的应用
        4.1.1 葵花籽粕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4.1.2 葵花籽粕对蛋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4.2 葵花籽粕在肉鸡中的应用
    5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6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试验一 葵花籽粕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器官指数和空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与饲粮
        1.3 饲养管理
        1.4 试验仪器设备
        1.5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1.5.1 葵花籽粕营养成分
        1.5.2 产蛋性能
        1.5.3 蛋品质指标
        1.5.4 器官指数
        1.5.5 空肠消化酶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葵花籽粕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
        2.2 葵花籽粕对蛋鸭蛋品质的影响
        2.3 葵花籽粕对蛋鸭器官指数的影响
        2.4 葵花籽粕对蛋鸭空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葵花籽粕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
        3.2 葵花籽粕对蛋鸭蛋品质的影响
        3.3 葵花籽粕对蛋鸭空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二 葵花籽粕对蛋鸭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与饲粮
        1.3 饲养管理
        1.4 试验仪器设备
        1.5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1.5.1 血浆、空肠和肝脏抗氧化指标
        1.5.2 Trizol法提取肝脏RNA
        1.5.3 反转录合成cDNA
        1.5.4 荧光定量PCR测定肝脏抗氧化相关m RNA表达量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葵花籽粕对蛋鸭血浆、空肠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2 葵花籽粕对蛋鸭肝脏抗氧化相关mRNA表达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葵花籽粕对蛋鸭血浆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3.2 葵花籽粕对蛋鸭肝脏抗氧化及抗氧化相关mRNA表达量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三 葵花籽粕对蛋鸭脂质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与饲粮
        1.3 饲养管理
        1.4 仪器设备
        1.5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1.5.1 血浆、肝脏和蛋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
        1.5.2 蛋黄脂肪酸组成检测
        1.5.3 Trizol法提取肝脏RNA以及反转录合成c DNA
        1.5.4 荧光定量PCR测定肝脏脂质代谢相关m RNA表达量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葵花籽粕对蛋鸭血浆、蛋黄和肝脏脂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2.2 葵花籽粕对蛋鸭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3 葵花籽粕对蛋鸭脂质代谢相关mRNA表达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葵花籽粕对蛋鸭血浆、肝脏和蛋黄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3.2 葵花籽粕对蛋鸭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3 葵花籽粕对蛋鸭肝脏脂质代谢相关mRNA表达量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部分 全文总结
    一、全文总结
    二、创新点
    三、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饲粮油脂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饲料中常用油脂类型及其脂肪酸组成
2 产蛋鸡油脂代谢与脂肪肝
3 油脂类型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4 油脂类型对蛋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1 油脂类型对蛋品质的影响
    4.2 油脂类型对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 油脂类型对产蛋鸡健康的影响
6 小结

(10)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前言
    1.1 饲用油脂
        1.1.1 饲用油脂的分类及营养功能
        1.1.2 饲用油脂的氧化
    1.2 脂肪的生物合成与分解代谢
        1.2.1 脂肪的生物合成
        1.2.2 脂肪的分解代谢
    1.3 蛋鸡脂质代谢的特点
        1.3.1 蛋鸡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1.3.2 蛋鸡脂质代谢的特点
        1.3.3 影响蛋鸡脂质代谢的因素
    1.4 饲用油脂在蛋鸡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1.4.1 饲用油脂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1.4.2 饲用油脂对蛋鸡脂质代谢及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4.3 饲用油脂对蛋鸡骨骼代谢的影响
        1.4.4 饲用油脂对蛋鸡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动物、油脂及时间
        2.1.2 试验日粮
    2.2 试验方法
        2.2.1 饲养试验
        2.2.2 代谢试验
        2.2.3 屠宰试验
    2.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2.3.1 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
        2.3.2 饲料养分表观代谢率
        2.3.3 蛋品质指标
        2.3.4 蛋黄相关指标
        2.3.5 血浆指标
        2.3.6 肝脏指标
        2.3.7 肝脏组织显微结构
        2.3.8 小肠组织显微结构
        2.3.9 骨骼指标
        2.3.10 免疫器官指数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生产性能
    3.2 蛋品质及蛋壳钙含量
        3.2.1 蛋品质
        3.2.2 蛋壳钙含量
    3.3 养分表观代谢率及肠黏膜形态
        3.3.1 养分表观代谢率
        3.3.2 十二指肠黏膜形态
    3.4 脂类代谢与沉积
        3.4.1 血浆常规生化指标
        3.4.2 肝脏脂类代谢
        3.4.3 肝脏组织显微结构
        3.4.4 蛋黄脂类沉积
        3.4.5 蛋黄中脂肪酸的组成及比例
    3.5 骨骼相关指标
        3.5.1 骨骼长度和重量
        3.5.2 骨骼质量
        3.5.3 血浆相关骨代谢激素
        3.5.4 血浆钙磷水平及相关酶活
    3.6 抗氧化功能
        3.6.1 血浆抗氧化指标
        3.6.2 肝脏抗氧化指标
    3.7 免疫功能
        3.7.1 血浆免疫指标
        3.7.2 免疫器官指数
4 分析与讨论
    4.1 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4.2 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品质的影响
    4.3 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养分表观代谢率及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4.4 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脂类代谢影响
        4.4.1 不同油脂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4.4.2 不同油脂对肝脏脂类代谢的影响
        4.4.3 不同油脂对蛋黄脂类沉积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5 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骨骼代谢的影响
    4.6 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4.7 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四、不同类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产蛋鸡免疫功能及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日粮硒和DHA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效果和机制研究[D]. 刘兵. 江南大学, 2021(01)
  • [2]环丙烯类脂肪酸对蛋鸡肝脏脂质代谢和蛋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杨傲.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发酵构树对高峰期产蛋鸡生产性能、脂质代谢、肠道健康和卵泡发育的影响[D]. 王永峰.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4]海带对黑鲷肝脏健康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余传启. 汕头大学, 2021(01)
  • [5]多鳞白甲鱼脂质营养需求及其日粮油脂源研究[D]. 苟妮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产蛋后期蛋鸡生理特点与营养调控[J]. 周建民,武书庚,王晶,张海军,邱凯,齐广海. 中国家禽, 2021(03)
  • [7]竹叶黄酮与丁酸钠对仙居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D]. 张硕.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8]葵花籽粕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抗氧化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D]. 戴振宇.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9]饲粮油脂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健康的影响[J]. 宋益贞,陈杰,黄金玉,贺强. 中国家禽, 2020(02)
  • [10]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D]. 刘伟. 浙江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不同类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蛋鸡免疫功能及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